哥 目錄 ││││││││││││││││││││││││││││││││││││││││││││││││││││││││││││││││││││││││││││││││││││││││││││││││││││││││││││││││││││││││││││││││ 引言 ii 甲、知識增益 一、講座筆記 1. 冷戰時期的防衛性重建:西歐的經濟協作和地區整合(1945 至 2000 年) 2 麥勁生教授 2. 國際非政府組織的興起:協作的成功與局限 彭淑敏博士 22 3. 糧食全球化:經濟、政治和社會 鄺智文博士 36 4. 1978 年以來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現代化及其與日本的關係 周佳榮教授 50 5. 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演變:邁向地區性合作 范永聰博士 60 二、 短片字幕 84 乙、評估資料庫 一、 歷史資料題 課題一:1945 年後的國際經濟協作 課題二:1945 年後的國際社會及文化協作 課題三:1945 年後的國際協作及地區政治 ─ 中國、日本及東南亞 二、 延伸學習活動 課題一:1945 年後的國際經濟協作 課題二:1945 年後的國際社會及文化協作 課題三:1945 年後的國際協作及地區政治 ─ 中國、日本及東南亞 三、 96 138 160 186 202 216 論述題 課題一:1945 年後的國際經濟協作 課題二:1945 年後的國際社會及文化協作 課題三:1945 年後的國際協作及地區政治 ─ 中國、日本及東南亞 230 236 240 ││││││││││││││││││││││││││││││││││││││││││││││││││││││││││││││││││││││││││││││││││││││││││││││││││││││││││││││││││││││││││││││││ i 引言 ││││││││││││││││││││││││││││││││││││││││││││││││││││││││││││││││││││││││││││││││││││││││││││││││││││││││││││││││││││││││││││││││││ 《1945 年後的國際協作與區域政治》是教育局課程發展處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組出 版的資源套,旨在支援教師實施高中歷史課程(2014 年更新版)的學與教,協助學生了解自 1945 年以來國際間在經濟、社會和文化等領域的協作;以及從中日關係和東南亞國家聯盟 的演變了解東亞和東南亞的區域政治和地區性合作。本教材內容涵蓋高中歷史課程主題甲 和乙的相關課題,讓學生從歷史角度對影響著今日世界的重要趨勢有更深入的認識,並發 展他們的全球視野。 為提高教師對該等課題的認識,本局在 2012 年委託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麥勁生教授組 成團隊,舉行了五次為歷史科教師專業發展而設的講座,並製作本資源套。資源套內容有: 講座筆記、五段由講者親自就相關課題作精要解說的短片、以及包括歷史資料題、論述題 和延伸學習的評估資源庫。講座筆記及短片是以知識增益為主,而評估資源庫則協助教師 進行促進學習的評估。教師可依據校情調適評估項目的內容,以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本資源套的內容已上載至教育局以下的網頁供教師參考。 http://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pshe/references-and-resources/history/index.html 本資源套的版權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擁有。學校及機構可選取適用部分作非牟利 之教學及研究。任何人不得翻印本資源套及短片內容以作商業用途。本資源套內引用的資 料,蒙有關出版社/機構准予使用,本局謹此致謝。本局已竭力追溯所用圖片/文字資料的版 權,如有遺漏,請有關的版權持有人聯絡本局,以便作出適當的安排。 如對本資源套有任何意見成建議,歡迎致函: 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 213 號胡忠大廈 13 樓 1319 室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總課程發展主任(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收 或 傳真:2573 5299 / 2575 4318 電郵:ccdopshe@edb.gov.hk ii 2 甲 知識增益 ││││││││││││││││││││││││││││││││││││││││││││││││││││││││││││││││││││││││││││││││││││││││││││││││││││││││││││││││││││││││││││││││││ 第1講 冷戰時期的防衛性重建:西歐的經濟協作和地區整合(1945 至 2000 年) 麥勁生教授 ││││││││││││││││││││││││││││││││││││││││││││││││││││││││││││││││││││││││││││││││││││││││││││││││││││││││││││││││││││││││││││││││││ 1. 複雜的歐洲政局 1.1 問題的淵源 民族多而面積少,是自古以來歐洲的一大問題。到近代民族國家興起,人造的邊界將 不同民族規範於指定政治實體之內,又加深了民族的矛盾。正因為歐洲一直深受國際衝突 和民族矛盾所困擾,所以謀求歐洲一體化和地區整合的要求一直不斷出現。也許將古代的 羅馬帝國和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視為先例並不適當,始終上述的帝國所以形成,源於自 然進展多於人為籌建。十四世紀以後的多種構思,如法國法學家和外交家杜波依斯(Pierre Dubois, 1250-1322)所提議的歐洲議會、以至十八世紀思想家聖西門(Henri Saint Simon, 1760-1825)所倡議的國際合作,不但未為政治領袖注意,內容也流於空泛。1834 年普魯士 領導下組成的德意志關稅同盟(German Custom Union)只侷限於貿易和經濟協作,成員也 只限於德意志諸邦和盧森堡。 1.2 國際合作的各種嘗試 事實上,歐洲諸民族縱有不少的文化共性(例如基督教、若干主要語系)和相同歷史 經驗,但政治因素始終是協作的最大阻力。無論是一般的經濟協作或是更複雜的政治整合, 都必然影響個別國家的管治和主權。一般的文化和教育合作和交流可能較容易得到各國支 持,但涉及經濟、軍事和外交的問題,各國因立場不一,加上各有內政、國防、地緣、而 至文化和歷史因素的考慮,往往困難重重。一次大戰之後的國聯(League of Nations),因為 成員眾多,野心太大,資源太少,所以未有顯著成就。原來單單要在歐洲一地尋求國際合 作,亦並非易事。一、二次大戰均由歐洲國家發動,之後擴展至其他地區。二戰之後歐洲 國家之間的合作和進一步政治整合,不但有助減少衝突,並且能促進各國的經濟重建。早 於大戰末段,英、美、法、蘇諸國開始籌謀相關事宜。 3 1.3 兩個層次的國際合作 二次大戰結束,原本是合作的好開始。可惜冷戰隨着美、蘇交惡而展開,歐洲旋即分 成兩大陣營。如果我們將合作和整合分成區域(spatial)和結構(structural)兩個層次去考 慮,歐洲的區域性整合因為政治上分成東、西兩大陣營而只能緩緩前行,西歐以內的結構 性整合則在冷戰、各國領袖的政策考慮和各國實際環境等等因素互相影響之下經歷多番起 伏。 ││││││││││││││││││││││││││││││││││││││││││││││││││││││││││││││││││││││││││││││││││││││││││││││││││││││││││││││││││││││││││││││││││ 2. 區域性(Spatial Integration)和結構性整合(Structural Integration) 2.1 冷戰期間的區域性整合 所謂區域性的整合意指跨地域互動。傳統的解釋聚焦於經濟活動,但實際上由經濟活 動帶引的人口流動、知識傳播以至政治合作都是區域性整合的重要內涵。所謂整合,必須 是持久、有延續性的活動,並且發展成固定形態(pattern),並有可能最終成為制度。如果 各國層層設限,區域性的整合自然難有作為,相反若政策鼓勵並且助長各種跨境互動,區 域性整合自然事半功倍。冷戰期間,鐵幕從中歐拉下,東、西歐兩大陣營之間自然談不上 有區域性整合。至 1960 至 70 年代,西德銳意發展東進政策(Ostpolitik) ,承認東德政府及 擴張與其他蘇聯陣營國家的商貿關係,美蘇關係也見好轉。加上中、美建交後,美國對共 產國家的政策較有彈性,東、西歐之間的合作得以增加。但歸根究底,較為徹底的歐洲區 域整合要至冷戰結束之後才能全面進行。反觀西歐之內的各國,因為沒有政治限制,各國 經濟方面亦有共同利益和強大的互補性,所以自 1951 年巴黎條約(Treaty of Paris)簽訂以 後,西歐的跨國經濟合作正式開始,之後從經濟擴展至軍事和外交的合作,成員亦從最初 的六國不斷增加,為今天的歐盟 (European Union)定下重要基礎。 2.2 結構性整合 至於結構性的整合主要是關乎跨國組織的建立和運作。結構性整合所引起的政治問題 不比地區整合少,因為參與國家要放棄部份管治權,並且服膺於跨國組織的制度和決定。 跨國組織的權限愈大,成員國的管治權損失便愈大,但若跨國組識權限太少,便難以發揮 作用,另外,遇到跨國組織的決定不合乎個別國家利益時,衝突和矛盾便無可避免。在角 力的過程,有實力的國家難免嘗試用不同方法去改變制度和決定,結果引起其他成員國的 不滿。所以,在結構性的整合過程中,國家之間的角力是常態而非例外,成員組成不同聯 盟爭逐決定權亦非少見。遇有重大事故發生,潛藏的矛盾便會顯露。 4 西歐的結構性整合由 1951 年的歐洲煤鋼共同體(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開 始,逐步發展成集軍事、外交、經濟、教育和文化為一體的組織。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成 員國對西德所扮演的角色固然態度不一,同時亦恐怕法國主導局面。它們對於英國應否加 入,亦爭論超過十年。冷戰的起伏為重要的外在因素,但各國在自身國防和經濟利益的考 量卻方為結構性整合進程的最大決定因素。歐盟發展至今,能有如此規模,實在是重大成 就。 ││││││││││││││││││││││││││││││││││││││││││││││││││││││││││││││││││││││││││││││││││││││││││││││││││││││││││││││││││││││││││││││││││ 3. 二次大戰和歐洲各國的合作基礎 3.1 全球化與國際組織 近年因為全球化理論的大行其道,不少學者和評論員傾向相信跨國的活動和地區整合 為歷史發展的自然趨勢。經濟和文化交流從來都不受政治疆域所限制,反而持續和日趨緊 密的跨國活動會模糊化政治的邊界。但這種說法較難解釋上世紀以來大型跨國政治組織的 形成和發展。事實上,例如國聯(League of Nations)以至七十年代的國際產油國組織(OPEC) 及今天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都是經長期協商始能建立。 3.2 非政府組織 民間組織對歐洲整合的實際作用亦值得我們仔細思考,歐洲聯邦運動(European Federalist Movement)於 1943 年醞釀於意大利。在史賓拿利(Altiero Spinelli, 1907-1986) 的領導下,其支持者鼓吹成立歐洲聯邦體制。1944 年 5 月的日內瓦會議為該運動的重要里 程。會議期間,來自九個國家的十五個代表建議成立歐洲共同市場,以求根治兩次大戰期 間發生的經濟危機。另外,他們也支持建立國際維持和平部隊,以求阻歇地區衝突。其他 類似的組織尚有於 1938 年成立於英國的聯邦聯盟(Federal Union) ,但它們的個別成員縱能 在日後的歐洲議會中佔一席位、甚至和志同道合者發揮某程度上的集體力量,但歐洲聯邦 運動和後來的歐洲共同市場以至歐盟畢竟無大關係。 3.3 二次大戰後國際協作的難題 無可否認,歐洲諸國在漫長的歷史中逐步建立了不同形式的聯繫,也曾作過不同形式的 合作,但七十多年來的歐洲整合和二次世界大戰有密切關係,其進展速度又明顯受冷戰影 響。早於歐戰期間,英、美、法、蘇幾個盟國,已經因為共同抵抗納粹德國而建立起默契 。 到 1943 年,德軍敗走蘇聯,國勢急轉直下時,盟國即開始籌謀戰後歐洲的重建問題。以上 種種,為歐洲各國的協作定下基礎。最初各國的主要考量,包括打敗德國、解放歐洲各國、 籌劃經濟重建、鞏固民主制度和遏止法西斯主義再臨、以及根治歐洲各國的政治和經濟問 題。 5 事實上,要處理上述問題並不容易。以下幾個是主要問題: 1. 單從歐洲本土而言,各國的政治經濟基礎不一,要以統一的政策去進行重建談何容易。 就如意大利,表面上它是完全的工業化國家,但熱那亞(Genoa)和都靈(Turin)等地 仍是農業地區,可見不均衡發展情況嚴重。另外,法國有較深厚的社會主義傳統,頗能 接受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各國要達到改革的共識並不容易。 2. 德國的位置亦十分敏感。法國、英國和比利時諸國先後被德國侵略,國內反德情緒甚高, 但以德國雄厚經濟實力,重建計劃若不包括德國,必然事倍功半。其實,將德國納入歐 洲協作組織之中,未嘗不是將之和平轉化的方法,只是各國政治領袖亦不能無視國內人 民的反對。 3. 對外而言,鑑於各國經濟備受戰火摧殘,不靠外力的復興只是空話,美、蘇兩國,尤其 是美國的支援實屬必須,問題在於美國在大戰之中損耗甚大,亦顧忌蘇聯的反對,故傾 向有限度地參與歐洲事務。 歐洲協作和整合如何在這些限制之下推展,可算是 1945 年前後盟國的最大挑戰。 ││││││││││││││││││││││││││││││││││││││││││││││││││││││││││││││││││││││││││││││││││││││││││││││││││││││││││││││││││││││││││││││││││ 4. 戰時的安排和戰後的實況 說到戰後歐洲協作和整合的先河,一般論者多以 1941 年 8 月簽訂的《大西洋公約》 (Atlantic Charter)為起點。這份由英、美兩國聯合起草的文件 ,重申了國聯的部份宗旨, 也更有決心去消除引至戰爭的各種根源。它反對以暴力去變更疆界、支持民族自決、謀求 去除貿易限制、改善全球社會和經濟條件等等。1942 年 1 月 1 日各國簽訂的「聯合國共同 宣言」(Declaration by United Nations)亦認可上述原則。 《大西洋公約》為國際合作建立基礎,但當中提出的是原則多於具體方案。1943 年 5 月 18 日至 6 月 3 日在美國維珍尼亞洲的溫泉鎮(Hot Springs)舉行的「聯合國食物及農業 會議」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Food and Agriculture)多少改善了上述的缺點。這個少 為歷史家重視的會議共有 44 個國家派代表出席,會上各國代表答應於未來在食品和農作物 的生產,供應和貿易各方面謀求配合,確保各國人民免於饑餓。但該會議有兩個重要性, 其一是它較專注於實際問題,其次是它由美國主動提出,亦得到蘇聯和應。 另一個大戰結束前的重要會議是 1944 年 7 月,來自 44 個國家的 730 個代表共同參與 「布雷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Conference)。該會議聚焦於戰後的金融體制重建,它 建立的制度今天轉化成不同的重要跨國金融機構。當中影響至為深遠的是 1945 年 12 月 27 日成立,長時期監察貨幣匯率和貿易狀況,並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援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另外,「國際重建和發展銀行」(International Bank for 6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即為今天的「世界銀行組織」 (World Bank Group)的前身。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一大貢獻,是建立了各國貨幣與美金的固定匯率。直至美國在 1971 年放棄這制度之前,這種固定匯率使各國貿易得以穩定發展,避免幣值波幅帶來的風險。 國際合作在 1945 年大戰結束後理應有更佳的發展,但戰後的歐洲旋即掉進經濟衰退的 深淵,而蘇聯力量籠罩整個東歐,令美國和西歐各國漸有疑慮。一個全面的歐洲重建計劃 應否包括蘇聯?已被四國佔據的德國前景又如何?種種問題,窒礙了計劃的推展。未幾, 冷戰在中、南歐醞釀,事情更趨複雜。 ││││││││││││││││││││││││││││││││││││││││││││││││││││││││││││││││││││││││││││││││││││││││││││││││││││││││││││││││││││││││││││││││││ 5. 美蘇對峙的醞釀 5.1 造成冷戰的一些因素 歐戰的結束比預期來得早。英、美、法、蘇諸國並未有完整計劃處理戰後的歐洲重建。 1943 年 12 月 1 日的德克蘭會議 (Tehran Conference)只重點討論各國征伐納粹德國的策略。 1945 年 2 月 4 至 11 日的雅爾塔會議(Yalta Conference)著眼於德國的懲處問題、東南歐諸 國的主權重建和難民問題以至蘇聯加入亞洲戰場等等。其實,納粹德國當時已無力再戰, 柏林的德國守軍也已在 3 月 2 日投降。同盟各國的軍隊由不同方向湧入德國,東南歐諸國 更不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蘇聯的進佔。上述局面成為美、蘇兩國對立的起因,更間接導至歐 洲後來一分為二。 5.2 蘇聯戰後進侵波蘭的意圖 早於雅爾塔會議,史太林已表達出佔據部份波蘭的意圖,並表示波蘭可以取回德國的 領土作為補償。但礙於羅斯福和邱吉爾的反對,史太林願意協助被解放的國家重組民選政 府。至波茨坦會議(Potsdam Conference)期間,史太林表面仍支持上述原則。但其勢力實際 上已從波蘭一直延伸到希臘,英、美、法三國對其在該等地區的活動只能持觀望態度。史 太林甚至向外交部長莫洛托夫(Vyacheslav Molotov)表示無須理會雅爾塔會議的承諾。他 的進取做法即時影響戰後的波蘭。自納粹德國入侵,波蘭的民選政府便先後流亡法國和英 國倫敦。1944 年起流亡政府首相馬哥拉積斯基(Stanislaw Mikolajczyk)在英、美兩國支持 下,與史太林商討戰後波蘭的國土問題,蘇聯佔據的波蘭東部和戰後波蘭的政體,成為了 兩人主要爭端。儘管最後兩人暫時協議波蘭東部由聯合政府共管,但史太林已立足波蘭是 不能改變的事實。相較之下,流亡的波蘭政府完全欠缺討價還價的本錢,只能依賴英、美 各國的支持。於 1944 年 7 月,在史太林扶掖下成立的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Polish Committee of National Liberation)更在波蘭實際擔當起管治的工作。戰爭結束後,流亡政府回國,雖 然贏得民眾支持,但其支持者卻面對政治迫害和打壓。馬哥拉積斯基擔任首相和農業部長 7 的職位,努力阻遏史太林提出的急進農業國有化和集體化政策,並贏得農民支持。但在史 太林的種種政治佈置和嚴厲壓迫之下,馬哥拉積斯基領導的波蘭人民黨(Polish People’s Party)在 1947 年 1 月的大選之中只能在議會奪得 28 席,其餘 394 席都落入共產黨領導的 「民主同盟」(Democratic Bloc)。更可怕的迫害馬上展開,明知事情已不可為,馬哥拉積 斯基再次流亡海外。單在 1946 至 47 年間,史太林利用大同小異的方法,先後在匈牙利和 保加利亞扶植共產政權。雅爾塔會議的承諾無法對兌,英、美領袖知悉史太林的圖謀,但 亦無法挽回局面。 5.3 衝突中的德國 德國的前途,更是英、美、法、蘇主要的爭拗點。首先在賠償的問題上,各國的立場 並不一致。蘇聯希望盡量拿取德國東部的工業資源作國內重建之用。英、美卻擔心德國的 衰落和破壞中歐勢力均衡,誘發新一輪的疆土紛爭。1945 年 7 月 17 日至 8 月 2 日舉行的波 茨坦會議中,史太林似佔了先機,不但成功迫使英、美兩國認可蘇聯在其佔領的德國區域 中取用工業資源的權利,更使兩國承諾在未來兩年將它們在德國的佔領區內的百份之十的 過剩資源運往蘇聯佔領區。 另外,波茨坦會議協定的臨時管理德國的方法亦後患不絶。按條約規定德國分為四部 份,英、美、法、蘇各佔一區,位於蘇聯佔領區內的首都柏林,亦同樣分為四區,由四國 各管一區,德國的未來發展,由盟國管治委員會(Allied Control Council)負責,經濟重整 和「去納粹化」 (Denazification)為重要工作。但由於蘇聯只顧在其佔領區內取用德國資源, 盟國管治委員會根本不能發揮效用。更嚴重的是英、美、法、蘇四區的經濟結構不同。蘇 聯區糧食、煤和木材充足,西方的另三個區則工業產品和設施豐富。西方三區根據波茨坦 會議的決定,在 1946 年開始向蘇聯區輸出物資,但蘇聯區卻未有信守承諾,向西方三區提 供生活必需品。1946 年 5 月 3 日,美國停止將魯爾區(Ruhr)煤和工業品運往蘇聯佔領區, 彼此關係惡化。英、美兩國開始加緊佔領區的建設,同時在 1946 年 10 月於不來梅召開會 議,商議建立邦議會(Länderrat; Länder Council)統籌德國各邦經濟建設,蘇聯未有參與, 和西方三區隔膜更深。1947 年 1 月,英、美兩區合併為一(名為 Bizone 或 Bizonia)此舉 對冷戰和歐洲整合同樣重要。首先,蘇聯視此舉為非常不友好的行為,加速了東、西兩方 對立,後來圍堵柏林(Berlin Blockade)亦可算是蘇聯的回應。另一方面,英美合併區實則 成為了西德的前身。西德至此漸見雛形,之後更成為西歐整合的骨幹成員。 5.4 共產主義對美國的威脅 西方三國和蘇聯開始僵持,但論實力,蘇聯則佔盡上風。英、法兩國國勢早已大不如 前,在它們本國以至德國的佔領區內,均出現衣物、煤和糧食短缺的問題,荷蘭、比利時 和盧森堡等國情況更壞。相反,蘇聯雖然在大戰期間損耗更大,卻已在中、東、南歐建立 8 起勢力範圍,並有向西伸展的戰略位置。種種因素,使美國覺得需要協助重整西歐的局面。 這種危機感,在 1946 年初即在美國駐歐的外交官員之間瀰漫。美國駐莫斯科使館代辦 (Deputy Chief) 喬治‧凱南(George Kennan)寫給國務院,長達八千字的電報(Long Telegram) ,表露了這種情緒。在這份 1946 年 2 月 2 日發出的文件,凱南指出輸出共產主義, 滲透各國以至大小國際機構,已是蘇聯的不變政策。任何意圖和蘇聯和平共存的想法都是 不切實際的。因為這封電報,凱南後來被認定是圍堵共產主義這個想法的創發者。之後兩 年的緊張狀態更使美國難再置身事外。著名的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也就在這氣氛中 醞釀。 5.5 馬歇爾計劃 於 1945 年 4 月就任美國第三十三任總統的杜魯門花了差不多半年時間才明白到美國需 要以更切實的行動去穩住歐洲的局面。他於 1947 年 1 月委任馬歇爾(George Marshall)為 國務卿,並委以協助重建歐洲經濟的重責。馬歇爾的原定計劃歡迎蘇聯及其盟友加入,反 而卻沒考慮到德國的份兒。但至希臘和土耳其都有落入蘇聯手中的危機時,美國總統杜魯 門在 1947 年 3 月發表了帶有反共色彩的杜魯門主義,而前任總統胡佛(Herbert Hoover) 也在相約時間演說支持重建德國經濟,馬歇爾於是重新制定計劃,並徵求蘇聯同意。馬歇 爾和蘇聯外長莫格托夫長達六週的商議最終結果,馬歇爾決定不再等待,並在 1947 年 6 月 在哈佛大學的畢業禮低調地發表著名的「馬歇爾講話」 (Marshall Speech) 。演辭強調美國會 盡力重建歐洲的經濟,希望在這基礎上確立新政治秩序和和平,更希望此舉可以免廣大人 民於饑餓和貧窮。 同樣地,馬歇爾計劃一方面使東、西歐更為壁壘分明,另一方面卻令西歐國家之間的 協作更進一步。計劃原本歡迎蘇聯和其盟國加入,史太林原本亦覺得有可為。但史太林獲 悉撥款的條件包括蘇聯須與其他參與國,包括德國合作後,即轉而批評此計劃為帝國主義 的滲透,並禁止其他盟國加入,東、西歐的分裂一時難以癒合。1948 年 4 月,杜魯門批准 成立「經濟合作總署(Economic Co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ECA) ,統籌撥款和參與國之間 的經濟和作。直至 1952 年,馬歇爾計劃是支持歐洲復甦的重要力量。 ││││││││││││││││││││││││││││││││││││││││││││││││││││││││││││││││││││││││││││││││││││││││││││││││││││││││││││││││││││││││││││││││││ 6. 美國和蘇聯:西歐協作和整合的支配力量 6.1 60 年代的狀況 簡單說,西歐在大戰之後的協作和整合進程,很大程度受冷戰的氛圍決定。直至 1960 年代末期,空間上的整合因為歐洲的一分為二而只能在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 森堡和後來的西德之間進行,70 年代才加入英國和其他「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的 9 成員,但東、南歐諸國卻在協作範圍之外。至於結構性整合,在軍事上,美國領導的北約 (NATO)一直是主導力量,但在經濟和其他方面,西歐各國因為利益不一,進程頗有起伏。 諸如西德所扮演的角色,英國應否加入整合等等問題長期是各國的爭拗議題。至 1960 年代 之後西德國力回升,美國卻因越戰,中美建交而減少對歐洲事務的干預,西歐各國才得以 在協作上獲得更大的自主權。 6.2 美國的利益 事實上,二次大戰之後的歐洲對美、蘇兩國都有極大的重要性。根據「杜魯門主義」, 美國有責任保護那些受「武裝少數」 (armed minority)或「外來力量」 (outside pressure)威 脅的「自由民族」 (free people)。從政治現實看,倘若西歐赤化,美國在國際政治上的影響 力亦會大為減少,至於經濟方面,美國間接受惠於兩次大戰,經濟和科技實力大幅提升。 但美國的持續發展,端賴一個開放的全球市場。所以共產主義的每一步擴張,都威脅美國 的經濟。在內政方面,經歷了二十年代和四十至五十年代的兩次「紅色恐懼」 (red scare), 美國人對共產主義的擴張都有不同程度的疑慮,不會希望看見美國政府撤手西歐事務,讓 共產主義在西歐進一步發展。 6.3 蘇聯的利益 至於蘇聯,自二次大戰末段逐步在東、南歐建立影響力,從地緣上的利益和之後在德 國管治區的作為,顯見有進一步向西發展的意圖。在輸出的共產革命,吸納西歐國家進入 其勢力範圍,以求擴大其軍事、政治和經濟力等等誘因之下,鞏固東、南歐陣營,在謀求 向西歐進一步發展似是蘇聯的政策方向。 亦因此,美、蘇在歐洲問題上的取態,成為了東、西歐分裂的一大因素。 ││││││││││││││││││││││││││││││││││││││││││││││││││││││││││││││││││││││││││││││││││││││││││││││││││││││││││││││││││││││││││││││││││ 7. 美國的立場 7.1 援助的基本原則 基於利益考量,美國必須確保西歐諸國的經濟和政治穩定。然而要美國長時期投入大 量人力物力在西歐各國卻不是易事。所以美國在 1950 年代的主要策略是: 10 1. 以最有限資源協助歐洲重建; 2. 促成西歐各國經濟合作,重建各國對自由市場的信心; 3. 軍事上支援西歐各國,使它們免受共產主義擴張的威脅; 4. 短線目標是歇止共產主義的擴展,長遠目標是將共產主義逐出歐洲。 因為大前題是美國希望動用較少資源去達成這些策略,西歐國家必須全力參與和配 合。這一方面加速了西歐國家的協作和整合,但有時亦造成了它們之間的矛盾。 7.2 軍事合作 基本上,軍事上的協作是西歐整合的重要部份。1949 年 4 月,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 基本成員國包括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加上葡萄牙、意大利、挪威、丹麥、 冰島、加拿大和實際上最重要的美國。「北大西洋條約」訂明,任何一個成員遇襲,等同所 有成員國受襲,各國有責任選擇一種合宜的方式參與抵抗,這可以說很清晰的共同防衛概 念。但以西、北歐成員國的軍事實力,絶無可能抵禦由蘇聯和其盟友發動的攻勢,所以美 國無可避免成為軍事上保衛西歐的主力。1949 年 10 月北約的首份完整戰略計劃顯示美國的 基本防衛構想。計劃書的重點指明利用有限資源發展出足夠的軍事力量。所以西歐需要提 供足夠的地面部隊抵禦敵人的來襲,好讓美國有足夠時間策動原子武器的反擊。歐洲各盟 友投入的資源,應與其地理形勢、人口、工業和軍事實力成比例。在蘇聯還沒發展出原子 武器之前,這種策略有相當的阻嚇作用,但同時卻引發兩個與西歐整合和發展息息相關的 問題。首先是西德的位置。論地理環境,它處於防衛西歐的第一線。西德如無足夠軍力自 衛,東面的敵人隨時以如入無人之境攻陷中歐。論經濟,西德的工業實力仍然雄厚,不應 用於防衛西歐固然可惜,一但西德失陷,工業物資更有資敵之虞。再者,西德繼承了昔日 德國的軍事傳統,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一支可戰的部隊,問題在於一再受德國侵略的 國家,例如法國和荷蘭,對西德迅速重回歐洲防禦體制並不放心。另外,若要歐洲諸國協 同參與一場地面戰,須有一個更高層次的統籌機構提供訓練,戰略部署和演練等等。如此, 建立一支「歐洲軍隊」(European Army)應是可行的構想,不過要同盟各國達到共識卻非 易事。1948 年 3 月 17 日,由英、法、荷、比、盧五國簽定的「布魯塞爾條約」的第四條(Article IV)包括五國軍事協防,但之後卻無實質行動將之轉化為正式的軍事組織。 ││││││││││││││││││││││││││││││││││││││││││││││││││││││││││││││││││││││││││││││││││││││││││││││││││││││││││││││││││││││││││││││││││ 8. 1950-54 北約的發展和歐洲防衛共同體(European Defense Community)的夭折 8.1 北約的成立 韓戰的爆發預示共產和資本主義兩大集團的鬥爭有可能引發大規模的戰爭。西歐的境 況,更遠比想像中嚴峻。為此,艾森豪威爾將軍(General Dwight D. Eisenhower)受命出任 「盟軍歐洲總司令」(Supreme Allied Commander [Europe])。艾森豪威爾的戰略構想仍然強 調以戰略性空襲回應任何形式的來犯。及至 1954 年,「盟軍歐洲總司令」一職也先後由李 奇威(Matthew Ridgway)和古隆瑟(Alfred Gruenther)接任,北約高層日漸發現根本無法 將現存的九十六個師,長期維持於可隨時應戰而且物資不缺的狀態。一旦戰爭爆發,要在 11 九十日內將半數軍隊動員同樣不可能。加上希臘和土耳其已於 1952 年 2 月加入北約,北約 的防衛線變得更長。古隆瑟 1953 年的新構想是更依賴新研發的核子武器。 8.2 歐洲防衛共同體 1950 至 1954 年間歐洲的緊張狀態,也迫使西歐諸國重新思考西德的政治地位。早於 1950 年初,法國總理普利文(Rene Pleven)有見美國不斷提出讓西德加入北約,乃轉而建 議「歐洲防衛共同體」(European Defense Community),構思是法國、意大利、荷、比、盧 五國加上西德組成軍事結盟,組成一支十萬人的聯軍。五國的參與部隊由本國統領,西德 的部隊卻由「歐洲防衛共同體」統領。六國更於 1952 年 5 月簽定條約,但整個計劃卻在 1954 年 8 月 30 日因未獲法國國會通過而作罷。西歐的防衛體制因為未能進一步整合而得靠美國 主導,但西德在這段日子卻已逐步被承認為為西歐的一份子。 ││││││││││││││││││││││││││││││││││││││││││││││││││││││││││││││││││││││││││││││││││││││││││││││││││││││││││││││││││││││││││││││││││ 9. 經濟合作 9.1 西歐的經濟狀況 西歐諸國的經濟協作不比軍事結盟容易。各國的經濟形態和政策優先次序明顯不同, 例如荷蘭受創嚴重,須急謀重建基建; 為安撫民心,亦須達到全民就業。對比利時來說,穩 定貨幣和控制通脹卻是當務之急。至於意大利,首要是去除法西斯的指導式經濟,讓國家 重新與國際市場接軌。另外,經濟協作和軍事結盟一樣,都要求參予國放棄部份主權。所 以在 1950 年前後,西歐各國對經濟合作都懷觀望態度。 9.2 經濟合作的重要性 但同時假若缺乏合作,歐洲國家必須長期依賴美國。事實上,早於馬歇爾計劃開始之前, 歐洲諸國已經依靠美國支援。單在 1945-47 年間,英國已向美國借貸四十四億美元,法國 亦達十九億。為了穩固民心,美國在 1945 年的夏天向歐洲輸出二百萬噸的穀物。西歐在軍 事上不可避免要依賴美國,若不謀經濟協作,連經濟發展都不能擺脫美國的主導。煤和鋼 是西歐工業國家的重要出產,在這方面先行合作的好處有二。第一可以調節產量,避免價 格波動,影響工業復甦。其次,西德自 1949 年 5 月成立,逐步建立起議會民主制度,可見 的將來會恢復主權,並重新掌握豐富的能源和重工業所需的資源,到時更難駕馭。假如西 德的軍事重建需由北約規範,其經濟最好也由一個跨國組織去主導。1950 年 5 月 9 日的舒 曼宣言(Schuman Declaration)催生了「歐洲煤鋼共同體」 (ECSC) ,成員包括法國、西德、 意大利和荷、比、盧三國。以 1951 年 4 月 18 日簽訂的巴黎條約(Treaty of Paris)為基礎 12 的「歐洲煤鋼共同體」,目的在發展經濟,增加就業和提高生活水準,背後更深遠的構想, 是通過經濟協作避免戰爭。 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亦從「歐洲煤鋼共同體」發展出來。 1952 至 1957 年間,幾個因素導致這六個西歐國家甚為依賴的重工業漸走下坡: 1. 因為技術的提升,鑄鋼需用的煤大量減少; 2. 石油成為了煤的重要替代品; 3. 美國大量輸向西歐的煤,連同運費,價錢仍比西歐生產的煤有競爭力。 另一方面,既有煤礦開採將盡,新資金短缺和技術老化等問題困擾西歐的煤礦業。在 這段期間,各成員國力圖開拓新的合作領域。比利時政治家斯柏克(Paul Henri Spaak)在 1956 年起草的一個報告,鼓勵建立歐洲共同市場。其構思經 1957 年 3 月 28 日的「羅馬條 約」 (Treaty of Rome)而逐步落實。從歐洲經濟共同體衍生的跨國組織,另有「歐洲原子能 共同體」(Euratom)。法國、西德、意大利和荷、比、盧三國仍然是基礎成員。「歐洲經濟 共同體」成為促進西歐整合的重要動力,1962 年成員國開始議定農產品的價格,1968 年廢 除各國之間的關稅。 9.3 阿登諾厄(Konrad Adenauer)和西德的主權重建 至 1960 年代初期,以西歐六國為核心的協作已漸具規模,並已達到一定程度上的軍事 和經濟整合。更重要的是,法國和西德兩國的領袖亦較能通力合作。從 1949 至 1963 年, 西德一直由中間偏右政黨基督民主聯盟(Christian Democratic Union)及其盟友統治。期間 任首相的阿登諾厄一直行傾向西方(Western Integration)政策,有人甚至批評他這種政策 鞏固了東、西德分裂的局面,犧牲了德國人的利益。縱然如此,阿登諾厄並非一切都以法 國馬首是瞻。早於 1950 年,他便開始為西德爭取進入北約,並希望西德有機會藉此重新武 裝。一直小心防範西德的法國政府反建議組織「歐洲防衛共同體」 ,法國、意大利、荷、比、 盧三小國和西德乃於 1952 年 5 月在西德首都波恩簽定合約,西德重回歐洲政治的機會日漸 明朗。到了 1953 年 11 月,阿登諾厄在公開演說中,指出西德願意在西歐的共同體中成長, 而西德和法國的良好關係將為西歐共同政策的基石。基於互利的需要,法國政府不再堅拒 與西德的進一步政治和軍事合作。雖然「歐洲防衛共同體」最終沒有落實,但在 1954 年 9 月的倫敦會議,西歐六國連同加拿大和美國承諾盡早結束對西德的佔據,並且議定,只要 西德不發展原子及生化武器,便可逐步建軍。10 月的巴黎會議,除了確認倫敦會議的決定 外,並接納西德和意大利為 1948 年的「布魯塞爾條約」的成員國, 「西歐政治同盟」 (Western European Union)正式成立,西德亦全面恢復主權。1955 年,西德加入北約。至此,西歐 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整合大步向前。 13 10. 1960 年前後的連串事件 10.1 共產集團的情況 西歐的結構性整合至 1960 年已有顯著的進境,相反,東、西歐統合在同時期卻是困難 重重。自從冷戰揭開,蘇聯同樣加緊對東、南歐各國的合作而至操控。1947 年成立的「共 產國際情報局」 (Cominform)最早的成員包括南斯拉夫、捷克和波蘭。1948 年起加入的尚 有保加利亞、匈牙利、芬蘭、羅馬尼亞和東德,中國、北韓和北越後來亦為成員。經濟方 面,在 1951 年超過百分之七十的保加利亞外貿是和蘇聯進行的,其他盟國,數字亦在百分 之五十以上。在 1949 年,鐵托(Josip Broz Tito)和史太林反目,1953 年東柏林又發生革 命,史太林自此收緊對盟國的政治操控,只委任他信賴的共產黨人掌管東歐國家,例如東 德的烏布利希(Walter Ulbricht)和捷克的哥德瓦爾德(Klement Gottwald)。縱然史太林去 世後局面稍為舒緩,但之後的克魯曉夫雖然在 1955 年 10 月的蘇共第 20 屆黨大會批判史太 林,並且承認各國自有社會主義發展的傳統,但 1955 年的匈牙利起義使他不敢掉以輕心。 1955 年 5 月成立的「華沙公約組織」(一般稱為 Warsaw Pact) 成為蘇聯在軍事以至政治上 操控同盟國的重要組織。東、西歐壁壘分明的情況更為明顯。 10.2 1957 至 1962 年的緊張狀態 1957 至 1962 年間的連串事件,使東、西歐的氣氛更為緊張。1949 年蘇聯已成功研發 原子彈,但美國在空軍和後來的導彈技術上佔有優勢,令蘇聯投鼠忌器,北約亦可以沿以 其大規模「核武反擊」阻嚇蘇聯。但 1957 年 10 月 4 日,蘇聯成功將史普尼克 1 號衛星(Sputnik I)送上軌道,意味着蘇聯的長程火箭技術已經成熟,同樣有能力從老遠將核彈頭送到北約成 員國的土地上。當然,美、蘇雙方都不會輕易使用核武,但美國卻再也不能以核武阻嚇蘇 聯。1958 年之後,美國的防衛設計轉向「彈性回應」 (Flexible Response) ,簡單說是以常規 戰對待常規進攻,核武反擊核攻擊,西歐的防禦部署重新被提上議程。西德又成為兩大陣 營對峙之地。亦在這劍拔弩張的氣氛中,每天經東柏林逃往西德的德國人不斷增加。歐洲 以外,1960 年 5 月美國 U-2 偵察機在蘇聯領空失踪的事件和 1961 年 4 月的豬灣事件(Bay of Pigs Incident)使美、蘇兩國關聯再無和緩空間。1961 年 8 月,一堵圍牆在東柏林豎起, 直至 1989 年 11 月 7 日,它徹底將一個民族分隔為二。1962 年的古巴導彈危機只是連番事 件的續筆。 14 11. 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 (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 EFTA) 11.1 導致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成立的事件 因為和東歐關係持續緊張,歐洲經濟共同體的發展端賴成員國之間的進一步結構性整 合,也需拉攏其他非共產主義的歐洲國家。但兩件事件卻又互相纏結。首先,英國在西歐 軍事聯防中佔有重要位置,亦為北約成員國,但在 50 年代,英國對於是否加入西歐的經濟 協作卻頗有疑慮。原因有以下幾個: 1. 當時英國的經濟仍緊密與英聯邦聯繫,故對於是否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舉棋不定; 2. 1950 年的工黨和保守黨對當時英國進行中的經濟改革,包括擴建醫療服務和國營化主 要工業等都滿有信心,更認定英國的經濟發展由國內的經濟條件而非外來因素決定; 3. 歐洲防衛共同體無疾而終,更令英國憂慮歐洲整合的前途。 然而之後數年的龐大的福利支出,使一度擁有歐洲最高人均收入的英國人民吃到經濟 下滑的苦果。相反,法國、荷蘭、比利時和西德的人均實際收入卻在 60 年代初趕過英國, 英國對英聯邦的輸出更在 1957 年下滑到只佔其總出口的 43%。英國的最初反應是在 1960 年 5 月 3 日,與奧地利、丹麥、挪威、葡萄牙、瑞典和瑞士建立「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廢 除了成員國之間工業品進出口的關稅,而成員國卻可自行向非成員國的入口貨品徵稅。 11.2 英國和歐洲經濟共同體 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成員國中不少相當富裕,但卻無助英國扭轉經濟弱勢。英國向成員 國的出口值只佔其出口總值的 13.5%。到了 1960 年代,批評英國政府當日不加入歐洲經濟 共同體的聲音響起。1961 年 7 月 31 日,英國首相麥美倫(Harold Macmillan)在下議院發 表演說,表明有意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在 1961 年 8 月 9 日,英國正式提出申請。 11.3 「傅謝計劃」(Fouchet Plan) 在 1958 年回歸政壇的法國總統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成為了西歐進一步整合的 關鍵因素。戴高樂有意重建法國在西歐事務的領導地位。早於 1959 年,他即建議歐洲經濟 共同體的成員國,每三月舉行一次外長級會議。1961 年法國駐丹麥大使傅謝(Christian Fouchet)提出了富野心但最後無成的「傅謝計劃」 。該計劃建議設立一個由各國元首和總理 組成的跨國議會,一個常設於巴黎的秘書處,和四個分別管理共同外交、防衛、商業和文 化政策的組識。此舉一方面會限制北約在西歐的影響力,另一方面會建立起法國的領導地 位。所以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諸國反應都不見熱烈。戴高樂多次催迫阿登諾厄,但阿登 諾厄既不完全同意,並且在 1963 年離職,「傅謝計劃」最後不 了了之。 15 11.4 保護歐洲農業 同時 1962 年生效的「共同農業政策」 (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簡稱 CAP)亦引起 成員國之間的矛盾。西歐普遍的國家都有相當規模的農業,1950 年代從業人數達一千五百 萬人,加上工資成本高,難以面對入口農產品的競爭,除荷蘭產品外,其他的全無外銷能 力。1960 年由荷蘭政治家曼斯豪特(Sicco Mansholt)帶動的討論,得出以下三個政策目標 1. 農民需要得到合理的生活水平; 2. 市場應該穩定; 3. 消費者應該得到合理價錢的食品供應。 要同時達到以上三個目標,議定價錢和政府補貼是必須的。法國的農業規模較大,需 要的補貼較多。1965 年,成員國討論將「共同農業政策」和「歐洲經濟共同體」的財政預 算交由最高行政機構「歐洲委員會」 (European Commission)主理。支持協作,但並不全面 接受跨國管治機構的戴高樂大表反對,並從 1965 年 7 月起,整整六個月杯葛會議。各國最 終在 1966 年 1 月達成的「盧森堡和解」(Luxembourg Compromise),給予任何國家在「重 大事務」上否決權。這意味著,在重大事務上,各國必須一致同意,協作無疑更加困難。 11.5 英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 在 1960 年至 1966 年間的風風雨雨中,英國要申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是難上加 難。所以英國在 1961 和 1964 的兩次申請都在法國大力反對之下無功而還。戴高樂提出的 理由,包括英國最初選擇不加入,英國的海洋經濟異於歐洲大陸的農業/工業經濟和英國 是美國的「特洛伊木馬」 (Trojan Horse)等,都掩蓋不了他害怕英國成為法國新的競爭者的 暗調。至 1969 年,戴高樂辭職,新任總統龐比度(Georges Pompidou)和英國保守黨首相 希斯(Edward Heath)建立起更好的合作關係。1971 年 6 月,英國再次申請加入歐洲經濟 共同體,至 1973 年 1 月 1 日,英國終於如願以償。同年丹麥亦轉投歐洲經濟共同體。葡萄 牙之後於 1986 年步它們後塵。可以說,到了 1970 年代之初,西歐的地區整合大方向是朝 西、北歐而行,結構性整合卻沒有大突破。向東之行,很有趣地,是由西德取得先機。 16 12. 西德的東進外交(Ostpolitik) 12.1 關島政策(Guam Doctrine)和美國的新外交路線 西歐和東歐國家在 1970 年代恢復往來,受到兩股主要力量帶動,其一為美國政策的改 變,其二為西德利用其經濟優勢發展的「東進外交」。 1965 年 3 月,美國總統詹森(Lyndon Johnson)使用一年之前通過的東京灣決議(Gulf of Tonkin Resolution)出兵越南,下來的卻是差不多八年軍事上和內政上的災難。至 1969 年 新任總統尼克遜(Richard Nixon)開始設法撤出越戰的泥沼。1969 年 7 月 25 日他宣佈的「關 島政策」 ,指出美國會協助盟友維持國防,卻不會擔當國際警察。之後延伸出來的主要政策 方向包括,美國將: 1. 信守一切承諾; 2. 以核武器保護自由世界內受核武威脅的盟友; 3. 在經濟和軍事上支援受到其他形式侵略的盟友。 明顯地,美國無法維持多線作戰,所以盟友需要自行擔起更多和更大的防衛義務。新 政策一方面造成了美國對蘇聯和中國的更寬鬆的政策。1972 年的中、美建交可算是重要成 果。另一方面,它也給予西歐國家更大的外交彈性,容許它們各自發展外交方向。 12.2 謀求東、西德關係正常化 早已擠身核子強國的法國,在戴高樂的帶領下,已不再甘於雌服於美國之下。明顯的 例子包括:1964 年法國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 1966 年 9 月戴高樂在柬埔寨公開批評美 國參與越戰。但自 1960 年代末,大力開發新外交政策,並且在東、西歐關係邁出大步的卻 是西德。 憑着雄厚的工業基礎,高技術的工人,來自外地的新勞動力,西德不但能快速地完成 戰爭賠償,並且在 1960 年代成為全球前列的經濟體系,幾達全民就業。1963-66 任首相的 歐哈德(Ludwig Erhard)既為和緩和東歐集團的關係,以避免戰爭,也為了開展兩德關係 的空間,就任之初,他即多方試探和蘇聯經濟合作,卻因克魯曉夫於 1964 年下台而作罷。 向東發展的大計要待後來的布蘭特(Willy Brandt)完成。 17 12.3 布蘭特的成就 在 1966 至 1969 年間布蘭特任外交部長和副首相時,已經不斷試圖在北約外交的框架 中發展和東歐外交的關係,但當時時機未算成熟。到 1969 年就任首相,他即作更進取的嘗 試。在 1970 年 3 月 19 日他和東德部長會議主席斯多夫在艾福(Erfurt)會談。雖然這次會 談最終因為布蘭特拒絶承認東德的正式地位而無大成果,但卻打開了東、西德長期僵持的 局面。1970 年 8 月 12 日西德和蘇聯簽訂的「莫斯科條約」(Treaty of Moscow)更使四強和東 歐國家安心。這條約肯定英、美、法、蘇在德國問題上的責任,謀求正常化柏林的狀況, 並確認奧得-尼斯河分劃線(Oder-Neisse Line)為德國和波蘭之間的邊界。既然西德表示 未來的德國不會要求取回奧得-尼斯河分劃線以東的故土,波蘭亦放心與之談判。1970 年 12 月 7 日,兩國簽訂的「華沙條約」(Treaty of Warsaw) 確認了「莫斯科條約」的主要內容, 並附加了容許波蘭境內的德籍人士回流西德的條款。當然,令人印象最深的自然是布蘭特 在波蘭二次大戰死難者紀念碑前下跪的一幕。之後的東進政策先後達成了涉及柏林狀態的 「四強條約」(Four Power Agreement, 1972 年 6 月 3 日),西德關係正常化和兩地政府尊重 對方獨立和治權的「基本條約」 (Basic Treaty, 1972 年 12 月 21 日)和最後與捷克建立正常 外交的「布拉格條約」 (Treaty of Prague, 1973 年 12 月 11 日) 。東、西歐的關係至此邁進了 一大步。 ││││││││││││││││││││││││││││││││││││││││││││││││││││││││││││││││││││││││││││││││││││││││││││││││││││││││││││││││││││││││││││││││││ 13. 冷戰走向尾聲 13.1 限制戰略武器談判 (Strategic Arms Limitation Talk) 一方面因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開始以較和衷的態度面對東歐各國,另一方面亦因為 美蘇雙方都漸了解到萬萬不能發動核子戰爭,裁減核武,並削減軍費之聲在兩大陣營同時 響起。再者,如不少學者相信,進入 70 年代之後,蘇聯已經進入一個經濟的停滯期(Era of Stagnation) ,和中共關係亦惡化,很難負擔另一場大規模的對外戰爭。這種和平共存的氣氛 終於促成了 1972 年 5 月 27 日第一輪的限制戰略武器談判。在莫斯科舉行的談判,以雙方 簽定條約結束。雙方贊成限制反彈道導彈(Anti-ballistic Missile)和基地的數量,並將洲際 彈道飛彈(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和潛艇發射的彈道導彈的數量限制在當時水平。 18 13.2 共同均衡裁軍 限制戰略武器條約 (Strategic Arms Limitation Treaties, SALT) 的成功導致之後 1973 年 至 1979 年的共同均衡裁軍(Mutual and Balanced Force Reductions)。1973 年在維也納舉行 的談判,針對陸軍及其相關配備。1976 的討論並涉及核子彈頭數量。無奈 1979 年的討論因 蘇聯入侵阿富汗和北約在中歐部署中程導彈而取銷。但無論如何 1970 年代可算是氣氛較和 緩的年代,戰雲大為消減。1975 年 8 月 1 日,35 國更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簽訂協議 (Helsinki Accords),承諾共同努力改善兩大陣營之間的關係。 13.3 列根(Ronald Reagan)的時代 80 年代由蘇聯入侵阿富汗和美國杯葛莫斯科奧運連番不愉快事件展開。1981 年 1 月 20 日就任美國總統後,列根即對共產主義集團表現出更強硬的態度。為了增強國力,他推行 所謂「列根經濟」(Reaganomics),減低稅率,減少政府支出,強調市場主導,嚴打工會, 控制通脹,令美國進入另一個盛世。另一方面,他一再公開表達對共產主義的厭惡,在 1983 年 3 月 8 日的一次演說,他稱蘇聯為「邪惡帝國」 (Evil Empire)。行動上,他大力擴軍, 研發 MX 導彈、B-1 隱形戰機和星戰系統。對西歐和東歐的交流和協作影響至深的,莫如 1983 至 1984 年間在英國、荷蘭、比利時、意大利和西德裝置潘興二型(Pershing II)導彈。 13.4 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的新政 反而改善東、西關係和協作的主動落在蘇聯哪方。1982 年布里茲列夫逝世後,經歷安 德羅波夫(Yuri Andropov)和契爾年科(Konstantin Chernenko)的兩任短暫領導後,戈爾 巴喬夫在 1985 年 3 月接任蘇共總書記。當時東歐集團國的經濟停滯不前,蘇聯勉強維持舊 有的經濟結構,並須投資大量人力物力看守各國,根本全無成效。戈爾巴喬夫提出「開放」 (Glasnost)和「體制改革」(Perestroika) 的新路線,減少對東歐國家的直接干預,讓它們 自行發展經濟。他和西方國家亦早有合作關係。於 70 年代他已曾訪問比利時和西德,1983 年曾到訪加拿大,更於 1984 年在英國與戴卓爾夫人會面。1985 年 12 月戈爾巴喬夫和列根 在日內瓦的首次會面雖無實質成果,一年之後在冰島首都雷克瓦未克(Reykjavik)的高峰 會談亦未達成共識,但大家尋求裁軍和和平解決國際問題的立場已經很清晰。 一直以來,蘇聯憑藉一定程度上的軍事、政治和經濟直接干預,始能穩住集團。戈爾 巴喬夫減少干預,將主導權歸還各國。另一方面,西德的「東進政策」增加了東歐各國對 外的接觸,也加強了各國人民對新政治試驗的信心。1988 年春天開始,匈牙利、捷克、東 德、比加利亞、羅馬利亞和南斯拉夫紛紛推倒現有政權開展全新的局面。東歐集團瓦解, 東、西歐的地緣分隔告一段落。 19 14. 結論:冷戰的結束 爭取進入由「歐洲經濟共同體」蛻變而成的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似乎是愈來 愈多歐洲國家的目標。1990 年代加入的國家包括奧地利和瑞典。因為 1993 年在哥本哈根議 定的守則,成員國必須有穩定的民主政體,良好的人權記錄,法治精神和體制,行之有效 的市場經濟等等,不少脫離東歐集團的國家,還得等待一段時間方能擠身其中,但諸如捷 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波蘭和羅馬尼亞等均在 2004 至 2007 年間成為成員,歐洲在 地緣和結構上的進一步整合仍然可以期待。 ││││││││││││││││││││││││││││││││││││││││││││││││││││││││││││││││││││││││││││││││││││││││││││││││││││││││││││││││││││││││││││││││││ 主要參考文件: 1. Gorbachev’s Speech to the UN, 7 December 1988 http://isc.temple.edu/hist249/course/Documents/gorbachev_speech_to_UN.htm 2. Henry Kissinger’s “Year of Europe” Speech, 23 April 1973 http://www.sscnet.ucla.edu/polisci/faculty/trachtenberg/ffus/YearEur(text).pdf 3. NATO Strategy Documents, ed. Gregory W. Pedlow http://www.nato.int/archives/strategy.htm 4. Paris Agreement, 23 December, 1954 http://www.fransamaltingvongeusau.com/documents/dl2/h2/2.2.5.pdf 5. Ronald Reagan’s “Evil Empire Speech,” 8 March 1983 http://www.nationalcenter.org/ReaganEvilEmpire1983.html 6. The Marshall Address at Harvard University, 5 June, 1947 http://www.oecd.org/general/themarshallplanspeechatharvarduniversity5june1947.htm 7. “The Source of Soviet Conduct” by George Kennan, Foreign Affairs, 1947 http://www.historyguide.org/europe/kennan.html 8. Two States, One Nation, by the German Chancellor Willy Brandt, 28 October, 1969 http://germanhistorydocs.ghi-dc.org/sub_document.cfm?document_id=168 20 其他參考資料: 1. Ellwood, David W. Rebuilding Europe: Western Europe, America and Postwar Reconstruction. London: Longman, 1992. 2. Gilbert, Mark. European Integration. A Concise History. Lanham, Md. :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12 3. Urwin, W. Derek. The Community of Europe. A History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since 1945. 2nd Edition. London: Longman, 1995. 4. Winks, Robin W. and John E. Talbott. Europe: 1945 to the Pres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5. Timeline: http://www.epp-ed.eu/Activities/docs/chronologie-historique-en.pdf 21 22 甲 知識增益 ││││││││││││││││││││││││││││││││││││││││││││││││││││││││││││││││││││││││││││││││││││││││││││││││││││││││││││││││││││││││││││││││││ 第2講 國際非政府組織的興起:協作的成功與局限 彭淑敏博士 ││││││││││││││││││││││││││││││││││││││││││││││││││││││││││││││││││││││││││││││││││││││││││││││││││││││││││││││││││││││││││││││││││ 1. 非政府組織的理念 1.1 定義 西方學者對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NGOs)的理念、目標、行 動方式、作用、規模與結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此外,中國大陸學界也從全球治理 角度探討國際非政府組織(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INGO)的發展、 特徵、作用和影響。有關非政府組織的出現,早於 1945 年簽署的聯合國憲章第 10 章 71 條 中,規定「經濟及社會理事會採取適當辦法,與各種非政府組織(NGO)會商有關於本理 事會職權範圍內之事件」。而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ECOSOC)的兩個決議中,對非政府組織定義為:(1)非政府性,於 1950 年第 28 號決議 規定「任何國際組織,凡不是經由政府間協議而創立的,都被認為是為此種安排而成立的 非政府組織」;(2)獨立性,於 1968 年的第 1296 號決議:「接受政府當局指定的成員的組 織,如果這種成員資格不干預該組織觀點的自由表達的話」。 再者,聯合國新聞部宣稱「非政府組織是在地方、國家或國際級別上組織起來的非營 利性的、自願公民組織。非政府組織面向任務、由興趣相同人們推動,它們提供各種各樣 的服務和發揮人道主義作用,向政府反映公民關心的問題、監督政策和鼓勵在社區水平上 的政治參與。它們提供分析和專門知識,充當早期預警機制,幫助監督和執行國際協議。 有些非政府組織是圍繞諸如人權、環境或健康等具體問題,組織起來的」 。下文將分別論述 國際非政府組織的特徵及興起的原因,繼而以個案形式討論組織的成效,論述綠色和平組 織、無國界醫生及國際獅子會的起源與發展,並以協作的局限為總結,以茲參考。 23 2. 非政府組織的特徵 2.1 七大特徵 根據卓寬、張志剛的分析,非政府組織的特徵包括非官方、志願性、組織性、私有性、 非營利性、民間性和自治性等七項。(1)非官方:組織獨立於政府部門;(2)志願性:組 織的成員是志願加入,以及成員的時間和資金等自願捐獻;(3)組織性:組織內部結構的 制度化,具明確的目標,以及持續地組織活動;(4)私有性:組織與政府在制度上分離及 獨立籌措資金; (5)非營利性:組織不提供利潤,也不以營利為目標,收益是屬於社會的; (6)民間性:組織依靠會員的會費、民間捐款或政府撥款等非營利性的收入; (7)自治性: 組織相對於政府而獲得的獨立性。 2.2 國際非政府組織的特徵 就國際非政府組織的特徵而言,西方學者強調組織的國際性,准許各類相類似的社會 團體加入,它是超越國家的一般性目標,並且不以營利為目的。國際公法法院認為國際非 政府組織必須是私人發起組成的社會團體,向國際社會推行非營利性和非國家性的國際活 動。並且是具備非政府性的私人性質之組織,組織成員具有國際性,不會單獨來自一個國 家或地區,是非營利為目的的社團結構,具有獨立的行政管理的機關。中國學者則指出非 政府組織在至少兩個以上國家設有分支機構和展開活動,具有組織性、民間性、非營利性、 自治性、志願性、非宗教性、非政治性、公益性、合法性、國際性等特徵。此外,組織的 目的和活動範圍至少涉及兩個國家,組織的成員來自於不同的國家,經費的來源和使用均 為國際性的。組織也強調活動範圍不再只局限於本國或地區,而擴展到其他國家,參與別 國的公益性的活動,具有非政府組織的特點。 綜觀國際非政府組織具備能動性的優勢,可更為積極地參與國際事務,加上其網絡化 的發展,組織的架構及活動形式亦具備網絡性的優勢。就其操作性層面而言,非政府組織 的活動包括賑災、緊急救援、教育活動和協助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項目等,憑藉豐富的組織 資源與完善的救助,如世界宣明會、無國界醫生、世界自然基金會、樂施會等積極參與各 國事務。就其傳播性層面而言,對象如國家政府、跨國公司等國際組織,也包括世界各地 的公眾。國際非政府组織具明確的政策目標和議程,常透過勸服、交往等活動使其目標更 見具體,也常以改變現有的政策為目的,不時會顯得有些激進,較顯著者為绿色和平组織 策劃的行動。 24 3. 國際非政府組織的興起 3.1 國際非政府組織興起的原因 國際非政府組織興起的主要原因,包括冷戰的結束、通訊革命和互聯網的廣泛應用、 經濟全球化及其自身所具有的優勢。其一,冷戰的結束後,世界政治中超級大國間對立的 意識形態結束,民族、宗教和領土的矛盾遂不斷顯現,地區和內戰相繼爆發,國際非政府 組織從中加以協調。其二,隨著通訊革命和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得到廣泛的應用,全 球互聯網的日益普及,組織發展了巨大的資料庫,提供新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 其三,經濟全球化發展中,一些價值觀如自由、民主、人權、和平等獲得普遍化,國 際非政府組織特別提倡對人道的支持,同時不少國內的問題日益國際化,如生態環境、資 源短缺、貧困、犯罪、毒品及人口等問題,須要跨國性的國際合作以解決困難。 其四,國際非政府組織崛起具備自身的優勢,包括組織的體制、結構及活動方式均具 靈活性,對問題的反應和決策亦甚迅速。一些較大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在世界各地成立分支 機構,有利工作人員互通信息。組織通過直接與當地的非政府組織接觸,或直接援助當地 需要救援的人士。組織的人員大都是知識分子,具備獨特的知識優勢,也能經常提出新思 想、新概念和新措施,具備很強的說服力。此外,一些國際非政府組織亦因其技術專長而 著稱,成為聯合國的重要合作夥伴。國際非政府組織具有道義的優勢,也屬於具有公益性 和利他的社會組織,遂能反映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獲得世界的認同而被稱譽為「世界的 良心」。 ││││││││││││││││││││││││││││││││││││││││││││││││││││││││││││││││││││││││││││││││││││││││││││││││││││││││││││││││││││││││││││││││││ 4. 國際非政府組織的發展 國際非政府組織積極參與國際社會扶貧、環境保育及衛生醫療等工作,成效顯著,探 究其起源與發展則各有特色。 4.1 國際社會扶貧工作 首先,國際非政府組織積極參與社會扶貧工作,計有(1)物質扶貧:主要體現在早期 的救災和救濟工作;(2)知識扶貧:開展各種項目和培訓,以提高當地人的技能為目的, 發展教育和資助建校等;(3)能力扶貧:提供發掘窮人自身潛能的機會和條件,如發放低 息貸款;(4)制度扶貧:建立特定針對貧困地區或人口的有利政策。國際非政府組織社會 扶貧工作的特點,包括承擔具體的政府扶貧項目,與農民直接接觸,並能準確瞄準扶貧的 對象,積極傳播新知識和新技能,以提升脫貧致富的能力,扶貧的效果顯著。 25 此外,國際非政府組織在非洲的扶貧模式,可分為間接扶貧和直接扶貧兩大類。就間 接扶貧而言,計有對非洲國家、地方政府或政府組織的援助;對非洲國家本土非政府組織 進行援助;以及下設分支機構,通過分支機構進行援助。就直接扶貧而言,以直接救濟為 主,針對需要援助的群體進行食品分發、醫療衛生服務和安全保證等;幫助須要援助的地 區進行小規模的自我發展培訓;並且著力於促進國際、國內和地方制度與政策層面的改善, 從根本上解決貧困的問題。 國際非政府組織在非洲的扶貧活動,計有生存援助、技術援助、資金援助、教育援助、 基礎設施援助、法律援助及環境保護援助等。其一,生存援助方面,對非洲民眾的衣、食、 住、行的直接援助,針對發生戰亂衝突和自然災害的蘇丹達爾富爾地區、剛果民主共和國 東北部地區、烏干達北部地區等的衝突,以及引發的難民問題。其二,技術援助方面,在 非洲落後地區教授農、牧、加工業的新技術,並且開闢一些非主導的產業,如製衣和竹製 品的生產,以及陶器製造等當地原本沒有的項目,以增加民眾的收入為目標。 其三,資金援助方面,鼓勵非洲農民善於利用自己的農牧產品獲得信貸,利用新獲得 的資金發展園藝、家禽養殖、肥皂製作和食品加工等,同時幫助他們為產品尋找市場。國 際非政府組織亦進行信用貸款計劃,以幫助改善當地人的生活狀況。其四,教育援助方面, 派遣義工或提供資金,幫助貧困地區的兒童獲得基礎教育,而非政府組織的志願者把教材 送到偏遠的地區,也會出任當地學校的教師,如以樂施會在坦桑尼亞的扶貧工作甚為顯著。 其五,基礎設施援助方面,僱傭當地受災民眾保持水源的衛生,如清理灌木和淤積地、 建造廁所和鑽井等工作,收入的一半被民眾用來購買食物。其六,法律援助方面,進行法 律普及工作,以及在訴訟程序和訴訟過程中提供援助,以保障貧困地區民眾的合法權益, 強化法律意識。法律援助的作用以提醒和督促為主,對民眾法律意識亦具啟蒙作用。 其七,環境保護援助方面,協助非洲政府和民眾進行治理環境、清潔水源及消除沙漠 化等工作。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扶貧工作也包括處理消除貧困與保護環境之間的關係。 國際非政府組織間接幫助非洲各國政府制訂更切合貧困地區實際需要的政策,並且通過倡 議、遊說、融入和合作等不同方式,促使當地政府改變政策,為扶貧活動提供更有利的環 境,組織在肯尼亞、烏干達和坦桑尼亞扶貧成效也非常顯著。再者,近年不少非洲國家政 府進行管理改革,以增強職員的責任感及提升政府辦公的效率為目的,並強調學習非政府 組織的工作經驗和行政管理。 26 4.2 環境保育工作 國際非政府組織積極參與環境保育工作,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 4 條中,指出 全體締約方應當在「共同而有區別責任」的基礎上,考慮到國家和地區發展的優先性、目 標和條件,合作提高與氣候變化有關的教育、培訓和公眾認知。公約的第 7 條中,允許非 政府組織作為觀察員參加締約方會議,成為鼓勵非政府組織參與氣候變化條約體系的開 端,同時非政府組織也通過舉辦活動,不斷提升國際社會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 在第二次《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上,533 個非政府組織參加了會議。 2009 年年底的哥本哈根會議,超過 1,300 個非政府組織參與,其中 345 個非政府組織被正 式接納為大會的觀察員。在主權國以外,國際非政府組織對國際法的制定、發展和實施均 發揮著作用,體現在氣候變化條約領域較為突出,如《南極條約環境議定書》的簽訂、國 際原住民氣候變化論壇(International Indigenous People‘s Forum on Climate Change)及國際 海岸和海洋組織(International Coastal and Ocean Organization)的組成等。 4.3 衛生醫療工作 早於十八世紀清潔美國城市的公共衛生活動中,婦女非政府組織負起了領導作用。洛 克菲勒基金會和抗結核病國際聯盟亦於十九世紀聯手抗擊鼠疫等傳染病,並且關注其他公 共衛生問題。國際非政府組織積極參與衛生醫療的工作,包括治理傳染病、慢性非傳染性 疾病的防治工作、兒童與婦女的健康、醫學研究與人才培訓、改善公共衛生設施及促進飲 用水安全。 在治理傳染病方面,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指出,與愛滋病有關的非政府組織,自愛滋 病流行以來,全球每年參與愛滋病防治的非政府組織數以萬計,以愛滋病防治為主題的專 項行動或合作項目亦多達數百萬個,投入愛滋病防治的資金超過 200 多億美元。如組織國 際愛滋病協會、美國的家庭衛生國際、英國的國際家庭衛生、比爾和梅林達.蓋茨基金會、 全球愛滋病毒感染者和愛滋病人網絡、國際婦女愛滋病毒感染者和愛滋病人聯合會、國際 愛滋病服務組織聯盟、國際愛滋病疫苗協會及全球企業抗愛滋病聯合會等。國際非政府組 織還積極參與 SARS、病毒性肝炎、瘧疾、脊髓灰質炎、麻疹、登革熱、炭疽、肺結核、腦 膜炎、肺結核、猩紅熱、血吸蟲、埃博拉出血熱、禽流感及甲型 H1N1 流感等傳染性疾病 的預防和控制工作。 在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方面,組織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國際抗癌聯盟 (UICC) 、世界心臟病聯盟(WHF) 、反煙草非政府組織聯盟、抗慢性呼吸性疾病全球聯盟、 國際醫院聯盟及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等。 27 國際紅十字會在保護兒童與婦女健康方面推動了不少的工作,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重大 疾病救助的項目,包括小天使基金(救助白血病兒童) 、嫣然天使基金(救助唇齶裂兒童)、 天使陽光行動(救助先心病兒童)、天使之愛行動(救助腦癱兒童)、天使迴聲基金(救助 失聰兒童) 、溫暖中國(貧困腫瘤患者救治行動)及奔跑天使基金(救助下肢畸形兒童)等。 也相繼成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國際救助兒童聯盟、比爾和梅林達.蓋茨基金會、福特基 金會、微笑聯盟、聯合國婦女基金、世界健康基金會、美國國際衛生基金會、美國旗艦全 球健康基金會、美國愛心基金會、雅芳婦女兒童基金會、美敦力基金會、百特基金會及雅 培基金會等。 在醫學研究與人才培訓方面,慈善基金會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以改善全球健康 狀況為資助的主要方向,資助廣泛用於研究愛滋病、瘧疾、肺結核及癌症等疾病的治療與 研發新醫療技術。此外,英國著名的醫藥慈善機構為維爾康基金(Wellcome Trust)資助人 類基因組的研究,並且長期關注發展中國家的麻疹和糖尿病等。國際非政府組織重視對醫 學專業人才的培訓工作,不斷資助醫學技術人員出國進修,以提高臨床技術和研究,或資 助醫生到當地為患者進行治療。 在改善公共衛生設施及促進飲用水安全方面,於亞洲開發銀行的引導下,引進了 16 個非政府組織,提供城市公共衛生的服務,也向低收入人士提供初級衛生服務,例如幫助 柬埔寨政府提供防疫、計劃生育、產前護理、營養保健和常見疾病處理等基本服務。 4.4 綠色和平組織 綠色和平組織不但是規模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國際環保組織,也是一所重要的和平主 義組織。該組織起源於反核和平主義示威,致力追求無核世界,主導和參與反核反戰,主 張裁減軍備、反對核試驗、核軍備競賽和反對戰爭。值得留意的是,美國政府於第二次核 試驗後,停止在阿拉斯加安奇卡島進行核試驗,該島後來成為自然保護區。 組織起源於 1985 年,法國特工為阻止綠色和平組織成員前往法國,在南太平洋的核試 驗基地示威與抗議,遂把停泊在新西蘭奧克蘭港口的「彩虹勇士」號炸沉,後來法國政府 向組織賠償了 310 萬美元,事件轟動一時,並且增加了該組織的世界知名度。此外,香港 分部列入綠色和平組織的東亞分部(Greenpeace East Asia),活動範圍覆蓋大陸、香港和台 灣。 綠色和平組織的主要活動,是阻止傷害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 諧。組織也致力阻止有毒化學物污染環境,反對使用核武器,也不贊成利用核能,以消除 全球核威脅。並且關注氣候的變化、全球變暖和和臭氧層等問題,以及保護海洋環境、保 護原始森林和反對基因食品。 28 綠色和平組織以「非暴力的直接行動」聞名於世。直接行動方面,組織成員的抗議活 動經常帶有「驚險刺激、個人英雄主義、戲劇性、稀奇古怪」的鮮明特色,例如利用鐵鍊 把成員與即將被砍伐的大樹綁在一起,又成員乘坐充氣小橡皮筏衝撞太平洋上的捕鯨船, 或乘坐小船阻止載有核廢料的巨輪航行。 該組織的網絡規模較為龐大,早於 1985 年已利用互聯網組織活動,1994 年則設立了 網址(www.greenpeace.org),總部和各分部建立各自的網站,網上資源因而非常豐富。再 者,組織建立的行動網頁往往具備獨有的目的,如食品網絡就成為反對基因食品運動的一 個主要部分。組織運用互聯網推動活動時,採用大量的圖片加以報導,並給大眾強烈的視 覺衝擊,達到有效的宣傳作用。 綠色和平組織通過開發環保技術和推廣環保產品,以減少對環境的危害。例如組織發 明了對臭氧層無害的電冰箱製冷技術,廣泛被歐洲生產商所採用。組織面對溫室的效應, 設法遊說石油公司進行替代性能源開發,致力推廣應用不污染環境的太陽能或風能。 綠色和平組織積極推動制定有關環境問題的國際公約。聯合國環境開發署於 1996 年發 起制定「有機污染物」國際協定的談判。在 26 個國際公約或議定書的制定過程中,綠色和 平組織等非政府組織發揮了不少影響力。再者,國際協定或條約內容包括禁止輸出有毒物 質到發展中國家,阻止商業捕鯨,禁止大規模拉網捕魚,並在南太平洋建立一個鯨魚保護 區,五十年內禁止在南極洲開採礦物,禁止向海洋傾倒放射性物質、工業廢物和廢棄的採 油設備,以及全面禁止核試驗等。 4.5 無國界醫生 無國界醫生組織是專門從事醫療援助的國際非政府組織,於 1999 年獲得諾貝爾和平 獎,使該組織在國際上聲名鵲起,從而確立在醫療衛生領域的國際地位,更值得關注的是 該組織對人道主義原則的發展。 該組織起源於 1968 年,一群法國醫生在尼日利亞內戰中的人道主義行動。對這些醫生 來說,人道主義的救護行動是非常重要的,他們對國際紅十字會感到不滿和失望,認為該 會面對緊急救助時存在嚴重的缺陷。他們遂突破國際紅十字會的看法,強調受害者應享受 醫療救助的權利高於國家主權,因此人道主義救助應不受國界所限制。若在執行人道主義 使命過程時,遇到侵犯人權的暴行,人道主義工作者便應挺身作證。1971-1975 年間為無國 界醫生組織的初建階段。組織於 1971 年由一群醫生創立,期間每年只能派出幾十個醫生, 亦只在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等國進行為數不多的醫療救助活動。 29 1976-1979 年間則為該組織的起步階段。組織於 1976 年派遣醫療隊到達發生內戰的黎 巴嫩,他們不懼怕戰火的救護工作被美國媒體廣泛報導,終引起了法國以外的公眾關注。 聯合國難民事務署在解決難民危機時,面臨經費匾乏和人手短缺等挑戰,該組織的優勢即 開始顯現。當時由於法國醫生人數過剩,無國界醫生組織可招募大量的志願者前往難民營 服務。1976-1979 年間組織在扎伊爾救助安哥拉難民,也在吉布提救助索馬里難民,在阿爾 及利亞和厄立特里亞救助撒哈拉難民,亦在泰國救助越南、柬埔寨和老撾難民。 1979-1990 年間為該組織的發展階段。全球難民數量急劇增加是該組織發展的重要條 件,由組織所派遣的醫生和護士人數每年上升至八百多人,他們分別到達中美洲、南非、 中東和東南亞等戰區,積極展開救助工作。其後,無國界醫生組織於 1981 年推進國際化發 展,在比利時和瑞士建立分部,又於 1983 年在荷蘭、1985 年在西班牙和盧森堡建立分部。 1990 年建立了國際理事會和國際秘書處,並且負責協調各個分部。 無國界醫生組織號稱為全球最大的、獨立的「人道醫療救援組織」,於 1991 年以後進 入成熟的發展階段。組織重視西歐國家中弱勢社群的人道主義需求,分別在比利時、法國 和西班牙,為吸毒者、愛滋病人、移民和避難者提供服務。組織總部設在比利時,在全球 建立了十多個分部,負責招募志願人員、募集資金和推廣服務。無國界醫生組織還在布魯 塞爾、阿姆斯特丹、日內瓦、巴塞羅那和巴黎建立了五個行動中心,負責管理和監察全球 援助項目,並決定醫療救助行動的策略。 該組織的國際醫療救援活動可分為緊急救援和長期救援兩大類。就緊急救援而言,組 織為戰爭或衝突中的受害者、難民及遭受自然災害的災民提供救援,並在衝突地區提供基 本的醫療保健和營養服務、分發藥品、注射疫苗,建立清潔水和衛生設施,控制傳染病蔓 延,亦推行心理治療的工作。此外,他們的救援以速度和效率著稱,當面對人道主義危機 時,組織率先派出醫療和後勤人員到達災區,進行實地視察,以及評估救援性質和所需的 物資、交通和後勤等工作,並且積極了解當地政府的應付能力。組織能在 48 小時內以貨運 飛機把有關人員和設備運抵現場,更在歐洲、東非、中美洲和東亞建立了四個後勤中心, 負責儲藏緊急救助物資。 就長期救援而言,組織在醫療設施不足或醫療保健貧乏的國家中,與當地衛生部門合 作重建醫院和防疫站,推動營養和衛生項目,以及培訓當地醫護人員,如在柬埔寨開展控 制瘧疾和愛滋病防治工作。組織對國際人道主義活動的關注,強調人道主義者應享有醫療 救助的權利和援助物資的控制權,堅守「不平則鳴」與「中立原則」來保護人道主義工作 者。 30 4.6 國際獅子會 國際獅子會起源於 1917 年,美國保險代理商茂文鍾士 (Melvin Jones)希望把芝加哥 商業中心與其他獨立的俱樂部聯合起來,提出關注商業議題以外的事,以求建立全國性組 織為商界和社會服務,並且以促進社會團結為目標。同年 6 月 7 日,全美各地 22 個俱樂部 的代表決定採用「獅子會」名稱,同時通過了該會章程。國際獅子會的 LIONS 代表了 Liberty (自由)、Intelligence(智慧)、Our(我們)、Nation’s(國家的)和 Safety(安全)。除了在 全美各地陸續建立分會外,世界各地也建立了分會,逐步擴大組織的規模。 國際獅子會活動的特徵是「非政治性」的,憲章中規定「會員不得討論黨派政治和宗 教派別」,致力於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了解和友誼,以維護世界和平為目的。並以「俱樂部」 的形式加強會員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促進感情,於每年舉辦國際獅子會年會的國際盛事。 成員大多為社會精英、工商俊傑,來自各行各業,由企業家、經理、醫生、律師、政府官 員、教師和熱心公益事業的社會人士組成,也有一些政治領袖人物如美國前總統卡特的參 與。 該會的座右銘是「我們服務」(We Serve),會員關注社會公益活動,出錢出力開展賑 災、扶貧、醫療衛生、社會福利、教育、防盲、青少年服務、環保和人道救援等服務。國 際獅子會也積極參與中國防盲治盲活動,發起「視覺第一」 (Sight First)行動。關於青少年 服務,即制定「青獅會計劃」 ,由分會主辦國際青少年營,為青少年提供獎學金、促進青少 年交流,幫助他們遠離毒品和酒精,並且向年輕人提供就業培訓。 國際獅子會作為全球性的慈善服務組織,是第一個在中國大陸設會的國際非政府組 織。中國分會標誌著中國參與國際非政府組織活動的開始,也是為中國與國際非政府組織 關係的重要轉變。中國深圳獅子會於 2002 年 4 月 2 日成立,成功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同 年 4 月 8 日,國際獅子總會決定接受中國深圳獅子會加入總會,遂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個國 際獅子會的分支機構,隸屬港澳總會 303 區。該會於 1997-2002 年間,與中國衛生部、中 國殘聯合作開展了「視覺第一中國行動」。再於 2002 年 8 月,該會投入了 150 多萬美元, 為全國 120 萬白內障患者施行復明手術,為 104 個縣級醫院建立了眼科,培訓 11,000 名眼 科醫務工作者,建立了全國聯網的眼病防治資料庫,被譽為「撒播光明的使者」。 31 5. 協作的局限 首先,國際非政府組織的間接扶貧大多只能與當地政府合作,因而多受政府控制。 《聯 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 4 條中,規定鼓勵包括非政府組織在內的最廣泛公眾參與,可 是參與的對象僅限於「提高與氣候變化有關的教育、培訓和公眾認知」 ,並未有國際法的強 制約束力。就監督條約實施而言,綠色和平組織等國際非政府組織致力於監督各國履行氣 候變化條約,可是該等組織沒有法定途徑正式參與監督條約的實施,因此組織只能在條約 的「體制外」發揮其影響力,無法直接影響條約的締結和執行。此外,人道主義救助解決 不了戰事的根源,亦不能阻止戰爭的延續,也不能代替最後的政治行動,面對不少局限性。 國際非政府組織參與聯合國事務的權利十分有限,地域分布也不平均,發達國家的國際非 政府組織則較完備,規模較大,裝備較好,資金也較雄厚,因而在聯合國體系中有較大的 發言權,繼而影響決策。 ││││││││││││││││││││││││││││││││││││││││││││││││││││││││││││││││││││││││││││││││││││││││││││││││││││││││││││││││││││││││││││││││││ 6. 總結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非政府組織的興起是全球性的現象,具備多元化的組織、宗 旨和口號,積極參與國際集會、演講及遊行示威,並在醫療、文化、教育、人道及環境等 範疇中,對世界經濟與和平發展產生影響。根據 2004-2005 年《國際組織年鑑》指出,全 球非政府組織的數量多達數百萬個,其中國際非政府組織也超過五萬個,覆蓋了全球二百 多個國家和地區,尤值關注。 ││││││││││││││││││││││││││││││││││││││││││││││││││││││││││││││││││││││││││││││││││││││││││││││││││││││││││││││││││││││││││││││││││ 參考資料 中文書籍: 1. Ann C. Hudock 原著,江明彥審訂:《非政府組織》(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3)。 2. 王杰、張海濱著,張志洲主編: 《全球治理中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北京:北京大學出版 社,2004)。 32 3. 田玉榮主編: 《非政府組織與社區發展非政府組織和社區發展論壇》(北京:社會科學文 獻出版社,2008)。 4. 朱建民:《國際組織》(台北:正中,1962)。 5.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 《我國與國際非政府組織發展關係之研究》(台北:編者, 1993)。 6. 康曉光等著:《NGO 與政府合作策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7. 劉鴻武、沉蓓莉主編: 《非洲非政府組織與中非關係》(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9)。 8. 蔡明殿、王淑英編著:《與世界衛生組織有正式工作關係的非政府組織:WHO 工作守 冊》(高雄:春暉出版社,2003)。 中文學術期刊: 1. 尹瑋:〈淺析國際非政府組織在國際法中的地位〉,《安徽農業大學學報》16 卷 4 期 (2007),頁 79-83。 2. 邱偉、劉力 :〈透視日益走近中國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學習月刊》241 期(2005), 頁 46-47。 3. 李湘雲、王濤: 〈論國際非政府組織在非洲的扶貧模式及成效〉 , 《思想戰線》37 卷 5 期 (2011),頁 147-148。 4. 卓寬、張志剛: 〈國際非政府組織參與社會扶貧的文獻研究〉 , 《中國-東盟博覽》71 期 (2011),頁 20-21,49。 5. 吳惠敏:〈19 世紀中後期-20 世紀初國際非政府組織探析〉,《雲南師範大學學報》40 卷 1 期(2008),頁 53-57。 6. 苗艷麗:〈冷戰後國際非政府組織崛起的原因〉,《長治學院學報》22 卷 4 期(2005),頁 3-5。 7. 孫茹:〈國際獅子會〉,《國際資料信息》11 期(2002),頁 37-39。 8. 孫茹:〈無國界醫生組織〉,《國際資料信息》10 期(2002),頁 27-31。 9. 孫茹:〈綠色和平組織〉,《國際資料信息》8 期(2002),頁 34-39。 10. 郝雅燁子: 〈論氣候變化條約體系國際非政府組織的地位〉 , 《太原理工大學學報》30 卷 3 期(2011),頁 20-24。 11. 畢瑩: 〈從國際法視角看國際非政府組織在華法律地位〉 , 《社團管理研究》6 期(2012) , 頁 35-37。 12. 陳寶文:〈冷戰後國際非政府組織的發展背景及崛起原因〉,《重慶科技學院學報》1 期 (2009),頁 51-52。 13. 張彩霞:〈國際非政府組織在全球衛生治理中的作用與職能〉,《經濟研究導刊》34 期 (2011),頁 245-247。 33 14. 張學良: 〈論全球化進程與國際非政府組織的地位和作用〉 , 《法制與社會》4 期(2012) , 頁 129-130。 15. 趙曉芳:〈非政府組織的界定及其參與扶貧的戰略分析〉,《蘭州學刊》4 期(2010),頁 77-80。 16. 熊薜芬:〈聯合國與國際非政府組織關係的演變及前景〉,《雞西大學學報》9 卷 6 期 (2009),頁 44-45。 17. 劉穎:〈全球環境治理中的國際非政府組織:以綠色和平為例〉,《國際資料信息》8 期 (2002),頁 102-105。 英文書藉: 1. Betsill, Michele M. and Corell, Elisabeth, eds. NGO Diplomacy: The Influence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Negotiation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2008. 2. Doh, Jonathan P. and Teegen, Hildy, eds. Globalization and NGOs: Transforming Business, Government, and Society. Westport, Conn.: Praeger, 2003. 3. Lewis, David and Kanji, Nazneen.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Development.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34 4. Lindenberg, Marc and Bryant, Coralie. Going Global: Transforming Relief and Development NGOs. Bloomfield, CT: Kumarian Press, 2001. 5. Willetts, Peter, ed. ‘The Conscience of the World’: The Influence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in the UN System.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6. 6. Yaziji, Michael and Doh, Jonathan. NGOs and Corporations: Conflict and Collaboration. Cambridge, UK;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相關網站: 1. 2. 3. 4. 5. 6. 世界自然基金會 (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WWF) 資料來源:http://www.wwf.org 世界宣明會 (World Vision) 資料來源:http://www.worldvision.org 世界銀行 (The World Bank,簡稱世行) 資料來源:http://www.worldbank.org 人類發展網絡 (Human Development Network,HDN) 資料來源:http://www.worldbank.org 世界銀行學院 (The World Bank Institute,WBI) 資料來源:http://wbi.worldbank.org/wbi/ 世界銀行司庫局 (The World Bank Treasury) 8. 資料來源:http://treasury.worldbank.org 副行長級發展經濟學局(Development Economics Vice Presidency,DEC) 資料來源:http://www.worldbank.org 減貧與經濟管理網絡 (Poverty Reduction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Network ,PREM 9. Network) 資料來源:http://www.worldbank.org 救世軍 (The Salvation Army International) 7. 10. 11. 12. 13. 14. 資料來源:http://www.salvationarmy.org 國際地球之友 (Friends of the Earth International, FOEI) 資料來源:http://www.foei.org 國際獅子會 (Lions Clubs International) 資料來源:http://www.lionsclubs.org 國際奧比斯 (ORBIS International) 資料來源:http://www.orbis.org 無國界醫生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MSF) 資料來源:http://www.msf.org.hk/index.php?lang=tc 凱爾國際 (CARE International) 資料來源:http://www.care.org 15. 綠色和平 (Greenpeace International) 資料來源:http://www.greenpeace.org 16. 樂施會(Oxfam) 資料來源:http://www.oxfam.org 35 36 甲 知識增益 ││││││││││││││││││││││││││││││││││││││││││││││││││││││││││││││││││││││││││││││││││││││││││││││││││││││││││││││││││││││││││││││││ 第3講 糧食全球化:經濟、政治和社會 鄺智文博士 ││││││││││││││││││││││││││││││││││││││││││││││││││││││││││││││││││││││││││││││││││││││││││││││││││││││││││││││││││││││││││││││││ 1. 糧食不只是供應與需求的問題 1.1 英國與香港的糧食產量及食用的概況 (1700、1876、2012) 近五百年來,由於洲際貿易的出現及糧食產量大增,可供人類食用的糧食顯著上升。 單以歐洲為例,在 1700 至 1980 年間糧食產量大增。下表比較一個 1700 年代的英國喬治亞 洲的農場工、一個 19 世紀的英國磨坊工人、以及一個 2012 年的香港工人博客的日常飲食: 年份及地點 人物 食物 1796 年英國 農場工 麵包、少量煙肉、有時配以馬鈴薯、一點芝 士、啤酒,加糖的茶,一點牛奶 1876 年英國 磨坊工人 星期一:有點冷肉、星期二:一個雜湊(混 合肉丁,馬鈴薯和香料) 、星期三:馬鈴薯餅、 星期四:炒肝臟和洋蔥、星期五:肉罐頭、 星期六:香腸 以上配搭加馬鈴薯,麵包和飲料,如茶,啤 酒及牛奶 2012 年香港 工人博客 晚餐:蔬果沙律(11 種蔬菜) 、麵包和牛油、 南瓜湯、蕃茄大蝦義大利飯、橙汁、檸檬茶 雖然自 18 世紀以來糧食產量及食用大量增加,但人類在 20 世紀,特別在 1945 年之後, 經歷了多次造成數十萬以至數百萬人死亡的大規模饑荒。這些饑荒的成因包括自然災害及 戰爭,亦同時因為錯誤政策所致。加上在貿易、援助及再分配等方面缺乏國際合作,使饑 荒發展至國際層面。 37 1.2 關於糧食問題的四個方面 1.2.1 經濟問題 對無限制自由貿易的支持者來說,糧食純然是經濟問題,供應與需求只能在「自然」 的市場力量下運作及受其影響。可是,在一些情況下當糧食涉及更複雜的國家安全,甚至 與一國興亡有關的時候,市場力量便會由人為因素而消失。經濟問題因而成為高度政治性 而受政府控制。 1.2.2 人權 自 20 世紀上半葉,糧食的權利被視為基本人權之一。1941 年美國總統羅斯福提出「四 個權利」 ,其中一個「不致缺乏的權利」成為受同盟國保護的基本人權。其後這個意念得到 進一步鞏固。在 1948 年的《世界人權宣言》中,第二十五條寫道:「人人有權享受為維持 他本人和家屬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準,包括食物……。」 1.2.3 國際層面 由於國際貿易和人口、物資、資本以及思想的流動,糧食產量在上幾個世紀有顯著的 上升。食物分配到世界各地不但改變了不同地區人們的飲食習慣,亦同時傳播了有關食物 以至文化方面的價值觀及思想。 糧食固然會影響國際關係,有時候甚至是戰爭爆發的原因。20 世紀上半葉一些國家 採取侵略政策,部分原因是為了解決糧食問題。雖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沒有國家單純為 糧食而發動戰爭,但糧食問題在國際關係上仍是一個重大議題。 1.2.4 社會層面 糧食問題的社會性質一直備受關注。如何吃以及吃甚麼較食物的味道更為重要,它們 代表階級意識及身份認同。飲食習慣與國民身份有著密切關係,特別在全球化的年代,糧 食就扮演了塑造及加強國民情感的角色。在美國,糧食與種族認同有關,可用來辨別中國 人與拉丁人以及分辨拉丁人與不同歐洲地方移民的後代。 再者,糧食表達了兩個含義:首先是全球化文化如美式快餐,其次是全球在地化 (Glocalisation)的概念,即強調國民身份及文化以對抗日益趨向單一口味和文化的現象。 38 2. 糧食全球化,1493-1939 2.1 地理大發現時代,1493-1850 當人類開始遷徙和務農時,糧食流動出現。近代第一期糧食全球化可追溯至 15 世紀(地 理大發現時代)。當時,歐洲人開始更頻繁地前往其他大陸,後來甚至在美洲等其他大陸定 居。人口的流動引發歐亞大陸和美洲之間交換糧食。在此期間,甘蔗,香料和水果等副食 品通過遠洋貿易從各大洲到達歐洲。另一方面,來自美洲的植物,如馬鈴薯和玉米,亦開 始在歐亞大陸出現。這些植物為以往在歐洲以小麥和大麥為主的歐洲人飲食加入更多碳水 化合物。 自此,歐洲的耕地每畝可提供更多碳水化合物,較以前可以支援更多人口。來自新大 陸的農作物足以解釋歐洲人口在 18 世紀和 19 世紀之間由初時的緩步增長發展至後期急劇 的增長。歐洲的過剩人口對其工業化作出了巨大貢獻。這個情況在英國特別顯著。 2.2 十九世紀中葉至第一次世界大戰 自 19 世紀中葉以來,生產、包裝和運輸食物的突破,進一步增加糧食生產和消費。 2.2.1 生產力增加與分工 北美和西歐的農業機械化,使主要食糧數量大增。同時,由於貿易和移民,分工和相 互依存在這時期更為顯著。例如,隨著澳大利亞(還是英國的殖民地)和阿根廷等肉類生 產國的出現,肉類生產大幅上升。這個情況進一步導致飲食習慣的改變,由主要食糧轉為 以肉食為主。在英國,肉類消耗量由 1870 年平均每人每年 16 公斤增加至 1914 年每人每年 50 公斤以上。 2.2.2 工業化 各種工業化處理和保存食物的方法亦在此時出現,如脫水法、冷凍、巴斯德消毒法、 以及罐頭生產等。然而,有些方法對人體不健康,特別是以現代標準衡量。例如,脫水法 有可能損壞食物的組織,甚至去除了有用的維他命和礦物質。同樣地,雖然白麵包味道比 傳統麥包好,但它包含大量化學品和防腐劑。 除了引發對營養和健康的威脅外,食品生產和加工的工業化,亦導致食物加工工人的 工作環境下降。在 19 世紀末和 20 世紀初,美國肉類加工工業透過長時間工作、環境差、 以及低工資剝削工人。 39 2.2.3 運輸 19 世紀出現了不同運輸方法將食物運送至世界各地。各類專門的船隻不斷出現,它 們以煤或石油為動力,並配備了冰箱,取代了以帆為動力的船隻。他們定期運送食物,並 能持續運送食物到工業化國家,例如英國已開始愈來愈依靠貿易來維持國內糧食的供應量。 清朝亦不再依靠大運河將糧食從華南運往華北;在 19 世紀末及 20 世紀初,輪船成為 中國沿海運送糧食的主要運輸模式。鐵路的廣泛使用,加快糧食在各大洲內外的流動。 2.2.4 大型企業和遊說團體的出現 全球糧食貿易網絡的逐漸發展,導致大型國際企業的出現。它們大多控制一個或多個 類型的食品生產、加工、運輸、以及銷售。例如,聯合水果公司(United Fruit Company) (1899-1970),在 20 世紀上半葉一大部分時間控制了中美洲的水果生產。這類大型公司成 立聯盟,如美國肉類聯盟(American Meat Union)等,目的是影響政府的政策。 2.2.5 市場營銷和消費者主義 透過市場計劃和廣告鼓勵生產,糧食消費因而增加,而後者又受前者影響。19 世紀 是中下階層消費時代的開端,不少以往被視為奢侈品的食物亦廣為不同階層享用。市場營 銷和廣告業亦變得更有規模,亦更能影響人類的消費行為,它們不但鼓勵消費,同時亦塑 造不同消費者的身份、飲食習慣、口味以及有關食品、性別形象、以及家庭的新看法。 2.2.6 國際貿易與政治 19 世紀是自由貿易及充滿矛盾的帝國主義的年代。世界各地由歐洲帝國建立了正式 和和非正式的帝國(後來加入了日本和美國) ,導致有些地區成為一種專門食品的生產地, 例如澳大利亞成為向大英帝國的主要肉類出口國;在加勒比海,美國政府和其他國際公司 如前述的聯合水果公司對中美洲的「香蕉共和國」(Banana Republics)有不少政治影響。 2.2.7 遷徙和飲食習慣的改變 由於人口流動受到較少限制及洲際大量人口遷徒更為普通,19 世紀至 20 世紀初,國 家之間互相引入了不同的飲食習慣。中國人及歐洲人遷移到美國帶動了美國人飲食習慣的 改變。 40 2.2.8 自給自足還是全球化? 在 19 世紀和 20 世紀初,並非世界各地都能享有糧食全球化。有些國家因為其地緣情 況、經濟結構、以及內政的複雜性,只能在自給自足或是擁抱全球化之間作出抉擇。 2.2.8.1 德國的例子(1871-1914) 統一後的德國是其中一個在自給自足和自由貿易之間掙扎的歐洲大國。德國的農民大 多是地主階級(容克 Junkers)的佃農,他們正要面對其他主要小麥出口國如美國,加拿 大和俄羅斯的競爭。為了養活迅速增長的城市人口,德國不得不從國外進口穀物,但卻受 到容克這個統治階級的極力反對。然而,在工業化及使其得以維持下去的狀況下,城市人 口上升和輸入糧食是不可避免的。德國首相俾斯麥為紓緩來自容克階級的壓力和照顧農民 等訴求,引進徵收進口穀物關稅的概念。 可是,這政策使德國城市糧食價格長期處於高昂的水平,進一步成為城市居民和工業 工人不滿情緒的主要來源。令他們沮喪的是,德國的特殊政治結構(其三層國會的選舉制 度允許容克佔主導地位)扼殺了任何政策的潛在變動。因此,試圖拆除關稅壁壘的嘗試屢 屢失敗,食品價格仍然高企。一個惡性循環逐漸出現:德國發現它越來越難以通過自身的 資源養活其人口,但對外國競爭的恐懼阻止了任何取消關稅制度的嘗試。 ││││││││││││││││││││││││││││││││││││││││││││││││││││││││││││││││││││││││││││││││││││││││││││││││││││││││││││││││││││││││││││││││ 3. 糧食和世界大戰 3.1 德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糧食短缺,未能養活其人口,為其政治和軍事領袖帶來 不少問題。雖然國家擁有強大的陸軍和海軍,但糧食短缺使德國無法應付持久戰所須的大 量糧食。另一方面,英帝國,德國的主要對手,能夠通過貿易或從它的殖民地動用幾乎無 限的資源、人力、以及糧食。同時,英國海軍對德國實行有效的封鎖,嚴重影響了德國的 海外貿易。 儘管德國海軍於 1916 年曾試圖中斷英國的封鎖,但德國嚴峻的糧食問題在 1917 年終 於爆發。該年的冬天成為所謂的「蘿蔔之冬」(Turnip Winter)。該年以及隨後數年裡,共有 75 萬德國人死於營養不良。糧食問題亦部分地解釋了德國何以在 1918 年戰敗,以及其後 爆發革命,德國在 1919 年成為了共和國。與此同時,德國嘗試以無限制潛艇戰切斷英倫三 島的糧食進口,但英國人最終透過護航制度(Convoy System)渡過了難關。 41 即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自給自足與自由貿易之間的爭論仍然存在,其影響力 在某程度上引致納粹政權的出現。較少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的地主階層,大多由於納粹 黨提出的貿易和農業政策而支持該黨。 納粹黨於 1933 年得勢後不久,即成立帝國食品公司 (Reich Food Corporation),實行 國家控制糧食生產。自此,實現糧食自給自足是納粹德國的主要政治和經濟目標之一,亦 是希特拉侵略歐洲的一個重要原因。此外,納粹德國的糧食短缺問題與納粹意識形態有關, 尤其與種族和土地(所謂的生存空間 Lebensraum)密切相關。例如納粹德國在 1940 年制 訂「東方計劃」 (Generalplan Ost) ,把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歐洲部分糧食生產地成為德國「民 族(Volk)」的糧倉。這個計劃解釋了納粹德國為何以殘暴手法對付在蘇俄、波蘭及東歐其 他地方的猶太人和史拉夫人。 3.2 日本 日本在 1868 年明治維新後不久,即迅速演變成一個高度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國家。由 於日本人口迅速增長及生活水準提升,其飲食習慣出現變化及及對糧食需求大增。例如, 日本從 1890 年到 1914 年間的米消費量增加了 25%。此外,日本更加依賴動物的蛋白質以 維持人口的健康。當明治天皇於 1912 年去世時,日本已經從其殖民地如韓國和台灣等進口 額外的食物。 在 1910 年代末及 1920 年代初發生的米騷亂(搶米風潮)顯示日本的糧食問題仍有待 解決。與德國的情況相似,糧食問題成為了 1920 年代及 1930 年代主張對外擴張者的其中 一個有力論據。日本政府在 1931 年佔領滿洲後,推出了「百萬家庭移民滿蒙」的計劃,希 望滿洲成為日本的糧倉以及容納其過剩人口的聚居地。 3.3 意大利 與上述兩國相似,糧食和資源自給自足問題同樣困擾意大利,亦促成了法西斯政權的 興起。意大利法西斯領袖墨索里尼視糧食生產為展示法西斯體制優越性的戰場之一。這導 致了一系列的政府運動,如 1920 年代的所謂「小麥戰役」。 3.4 第二次世界大戰兵士的膳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軸心國和同盟國陣營之間的資源差距相當顯著。比較雙方發 給士兵的食品包裝,以及提供與民眾的膳食,即可預見戰爭的結局。然而,儘管某些同盟 國(特別是美國)享有較多的資源,饑荒仍然是不少參戰國的主要死亡原因,如中國,印 度和蘇聯在戰爭過程中均有大量人口因饑餓而死。例如中國河南及印度旁遮普邦的大饑荒 使數以百萬計人死亡。這些饑荒部分是因為盟軍優先供養其軍隊,而且未能有效協調糧食 分配所致。 42 3.5 盟軍協調糧食分配的嘗試 早在 1942 年,聯合食品局(Combined Food Board)成立,負責協調分配糧食。英帝 國與美國亦有參與。雖然這個臨時組織的工作未能成功,但它啟發了 1945 年後其他負責處 理糧食問題的國際組織。 3.6 提高糧食產量的嘗試 戰爭期間,盟國亦盡力提高其糧食產量。例如,英國引進各種科學方法來提高糧食產 量,尋找替代食品,並以營養科學令國人可以更有效地利用食物。戰後營養科學的重要性 得以上升。 ││││││││││││││││││││││││││││││││││││││││││││││││││││││││││││││││││││││││││││││││││││││││││││││││││││││││││││││││││││││││││││││││ 4. 1945 年後的糧食全球化:經濟層面 4.1 1945 年後的社會經濟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西歐,北美和亞洲一些地區得以享受一段頗長時期的相對和 平與穩定。戰後除了經濟發展,工業化和城市化之外,人口亦隨著戰後的嬰兒潮而增加。 其後 1960 年代迅速的經濟發展,導致這些地區的財富增加及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轉變。 其次是戰後跨國食品公司重現或繼續操作。它們大多能夠支配個別或多種食品的生 產、加工、運輸及分配一至多種糧食。它們在此期間亦擴張到欠發達國家,目的是為了開 發新資源和市場。除了食品生產商外,這個時期亦見證了國際連鎖快餐店的出現。它們不 僅影響了人類下一代的飲食習慣,亦傳播它所代表的美國資本主義現代性。 4.2 技術創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亦被稱為「第二次農業革命」。這時期的重要概念是農業化學,特 別是化肥的使用。該種科技首先在工業化國家如歐洲和北美首先採用,然後逐漸傳播到世 界各地。戰爭期間需要製造更多食物,加上科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取得不少突破,為 戰後化肥和農藥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可是,當時尚未完全理解過度使用這些化學品 對健康可能造成的影響。同時,有關糧食的技術如冷藏、運輸、包裝、改善品種、雜交法 等亦有類似的發展。 43 4.3 分配的問題 從經濟角度來說,在 1945 年後食物分配的問題仍然嚴重。在發達國家如美國,肥胖 問題愈來愈普遍,快餐文化使情況加劇。即使是發展中國家如中國也不能避免痴肥的問題。 自 1970 年代以來,人均食品消費出現顯著增長。可是,另一方面,饑荒在世界各地,特別 是非洲和亞洲欠發達國家奪去了數以百萬計的生命。這些災難的出現並非全因為天然災 害。例如,在 1958 年至 1961 年間,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死於飢荒。原因是分配不均、自 然災害、政府政策不周及政治混亂所致。 ││││││││││││││││││││││││││││││││││││││││││││││││││││││││││││││││││││││││││││││││││││││││││││││││││││││││││││││││││││││││││││││││ 5. 1945 年後的糧食全球化:政治層面 5.1 1945 年後的世界糧食形勢 在 1945 年,世界糧食形勢岌岌可危。該年,全球生產的糧食比大戰前的產量減少約 12%。在許多國家,人們得到的食物不及 1939 年前的一半。在歐洲,糧食產量跌至戰前水 平的 36%。即使是如荷蘭、比利時等相對富裕的國家,亦於在 1944 年至 1945 年經歷了近 乎饑荒的苦況。在東歐的情況則更為嚴重。在遭受了盟軍轟炸和被蘇聯佔領的德國,城鎮 居民每人每天只得到最多 1,000 卡路里的熱量。在 1946 年的饑荒期間,在德國某些地方人 們每天體重減少一磅。在 1941 至 1944 年間德國入侵蘇聯,嚴重破壞其農業生產,最少有 二百萬人死於饑餓及營養不良。如斯大林格勒和列寧格勒等被圍攻的城市中,甚至出現了 人吃人的事件。雖然英國贏得了戰爭,政府仍迫於 1945 年引進配給制度。 亞洲的情況亦同樣惡劣。戰爭結束前,在中國、韓國、爪哇、印度和越南已奪去數百 萬人的生命。在 1946 年,有至少三千萬中國人仍然營養不足。在戰爭後三個月內,僅在東 京已有至少十萬日本人死於饑餓或營養不良。 另一方面,北美洲在戰爭結束後則變得相對富裕。一般民眾由於戰時擴大生產而吃得 更多、更好。在北美的糧食生產者所面臨的問題反而是產量過剩和價格下降。換言之,糧 食分配不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可謂前所未有。 5.2 糧食作為冷戰的武器 在冷戰期間(1945-1989),糧食被雙方陣營視為一個強而有力的政治武器。冷戰爆發 後不久,對立雙方不斷各自為歐洲國家提供經濟援助,以贏取它們成為自己陣營的成員。 44 就資本主義陣營而言,富裕是抵抗蘇聯自稱能成為更先進制度的武器。在 1950-1960 年代,香港是兩個陣營的宣傳戰戰場。在這場宣傳戰中,食物佔有突出的地位。美國給香 港大量糧食援助。大部分食物均是美國產品,以美國貨船運往香港。根據美國國家安全委 員會在 1960 年的文件,美國的目標之一是要保持香港的「經濟、社會、和政治狀況,使它 過得比共產中國更好」 。在 1958 年和 1961 年之間,美國每年動用共 400 萬美元(2011 年為 30,400,000 美元)的糧食援助香港。只有 1 百萬美元是用作難民項目及 80 萬美元在資訊方 面。 同時,中共亦不斷對香港供應食物和食水,以賺取外匯。在 1967 年暴動期間,雖然 運送糧食往香港的火車上寫上反英口號,內地從未停止對香港的糧食供應。 5.3 國際合作的嘗試(由聯合國主導)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國際間出現了第一次嘗試與糧食有關的合作。1905 年 國際農業學會(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成立,總部設於羅馬。可是,在沒有 任何政府的官方支持下,它只是一個資訊交換和統計研究的平台。 聯合食品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成立,啟發了設立一個常設組織以處理世界糧食問題的 意念。這種想法導致了 1943 年的聯合國糧食和農業會議(也被稱為溫泉會議 Hot Spring Conference) 。會議商定,新成立的組織不僅是負責糧食援助,亦要協調國家之間的糧食供 應。此外,與會者亦提出鼓勵健康飲食等概念。 在 1945 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成為聯合國的下屬機構。該組織的第一 任總理事,英國營養學家約翰·博伊德奧爾(John Boyd Orr)提出成立一個戰後的世界糧食 局(World Food Board),以「根據人的需要而非利潤,重新以科學方法重構世界政治經濟 秩序」。但是,這一提議被美國國務院及其他參與國家反對。 在 1945 年和 2010 年間,聯合國建立了以下的會議和組織,以補足糧食和農業組織的 工作: 世界糧食計劃署,1961 年 世界糧食會議,1974 年 世界糧食理事會,1974-1993 年 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1996 年、2002 年、2009 年 45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組織促進國際間在糧食問題上的合作,它們建立了以下機構: 世界貿易組織,1993 年 全球農業和糧食安全計劃(世界銀行),2010 歐洲食品安全局(歐洲聯盟) 這些國際組織肩負各種任務,包括援助遭受饑荒的國家,統一食物安全和計量標準, 監控食物安全,在必要時監察市場並建議措施,以調節市場,消除如關稅保護等貿易障礙, 及鼓勵聯合研究和傳播先進技術,以提昇科技的發展。 5.4 成功合作的限制 從 1945 年以後有關糧食的有效國際合作也有其局限。首先,冷戰的背景使任何達成 國際協議的過程均高度政治化和充滿對抗性。而且,處理糧食問題時,在不同層次和不同 組織之間亦出現不少張力。糧食問題從來就不是一個簡單的供求問題。政府與政府、政府 與私營機構和利益集團、政府不同部門、國家與個人、有時候是企業與個人之間均可能出 現利益衝突。再者,糧食問題始終與國際關係和國內政治緊密相連。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政府的「空架子(Bare Shelf)」政策足以說明國際合作的難 度。當戰爭快要結束時,美軍和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 UN Relief and Rehabilitation Administration)敦促美國政府儲存足夠的食物以供養從納粹德國解放的國家,以及戰敗的 德國。然而,美國農業部出於清除貯藏的食物和減少生產的考慮,為保護美國的農業利益 免受生產過剩及價格下降的影響,通過了「空架子」政策。同時,管理糧食等行政人員鼓 勵國民生產和消費肉類,而非生產足夠穀物以有效地支援歐洲饑餓的人口。這些政策使美 國無法在 1946 年提供足夠的糧食支援歐洲國家。相反,英國和加拿大等國家則把其儲備送 至有需要的歐洲國家。 5.4.1 糧食援助的政治 某些國家的糧食問題不能單靠糧食援助解決。例如,一些非洲國家變得過分依賴發達 國家的糧食援助。免費糧食援助使那些國家失去提高生產力和改善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此 外,在法制不健全的國家,貪官往往侵吞糧食援助,並把它們轉售。這些情況均使國際組 織難以確保有需要者得到適切的幫助。 5.4.2 技術和經濟障礙 此外,其他不利於在糧食方面進行國際合作方案的因素還有:國家的商業利益、生產 力的瓶頸限制,投機和貿易壁壘、既得利益者抗拒新技術、以及波動的石油價格普通影響 食品價格的上漲和下降。例如在 1970 年代,由於石油價格暴漲,引致食物的價格大幅上升 以及非洲多個糧食危機。最終促成了在 1974 年舉行的世界糧食會議。 46 6. 1945 年後糧食全球化對社會的影響 6.1 提高生產力的代價 過去兩個世紀的糧食生產工業化導致大量浪費,更對環境造成持久的影響。大量為地 球提供氧氣的雨林被夷為平地,以騰出空間用於糧食生產。寶貴的水資源亦被挪用於灌溉。 由於過度開墾,水土流失卻令可耕地減少。另一方面,人類減少食用小麥和大米等穀物, 增加消費肉類,使更多土地被用作生產飼料,降低了糧食生產的效率。過度種植和生產, 亦使生物多樣性遭到無可彌補的損失。例如,現代漁業已經威脅到了一些魚類物種的存在。 跨越各大洲的糧食生產和運輸亦留下不少碳足跡,對環境有害。 6.2 肥胖問題 發達國家已經為過度消費糧食付出了高昂的醫療保健成本。肥胖及其相關疾病如糖尿 病等已在過去數十年,在工業化國家出現。類似健康問題亦困擾一些迅速發展的國家如中 國等。這個可預防的問題為各國政府帶來沉重的經濟損失和額外開支。 6.3 扭曲的味道 工業生產食物導致食物經過人工加工後,為使它們的味道和紋理保持一致,食物的味 道就變得相同。人造香料及色素的廣泛使用,均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健康危機。 6.4 文化和階級面向 就著文化以及階級問題,特別在某些社區,它們強調「國菜」 (national cuisine)的概 念,以抗衡全球化。另一方面,在一國之內不同地區飲食習慣的不同則挑戰所謂「國菜」 的概念。食物的選擇已超越了經濟考慮,不再只是以最少金錢換取最多糧食,而是與身份 認同和階級意識有關的消費行為。近數十年來,飲食文化已成為保育與傳統的爭議性問題。 這些問題亦可能為進一步國際合作的努力帶來阻礙。日本拒絕放棄捕鯨業是一個例子。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含有大量蛋白質的鯨魚肉有大量需求,因此發展成一個有利可圖的 產業。至今吃鯨魚肉被視為一種不能放棄的傳統文化。 47 主要參考文件 1. Declar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Food and Agriculture, 1943 (although the title of the website is 1942, it should be 1943) http://www.ibiblio.org/pha/policy/1942/420608a.html 2.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Article 11), 1966 http://www2.ohchr.org/english/law/cescr.htm 3. President Franklin Roosevelt’s Four Freedom (Freedom from Want), 1941 http://fdr4freedoms.org/categories/the-four-freedoms-then-and-now 4. Rome Declaration on World Food Security, 1996 http://www.fao.org/docrep/003/w3613e/w3613e00.htm 5. Transcript of Marshall Plan, 1948 http://www.ourdocuments.gov/doc.php?flash=true&doc=82&page=transcript 6. UN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sation (The Founding of FAO) http://www.fao.org/docrep/009/p4228e/P4228E04.htm 7.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Article 25), 1948 http://www.un.org/en/documents/udhr/index.shtml#a25 8.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Preamble), 1948 http://www.un.org/en/documents/udhr/index.shtml 9. Universal Declaration on the Eradication of Hunger and Malnutrition, UN World Food Conference, 1974 http://www2.ohchr.org/english/law/malnutrition.htm 10. World Food Programme, Resolution of UN General Assembly 16th Session, 1961 http://www.worldlii.org/int/other/UNGARsn/1961/127.pdf 48 其他參考資料 1. Alexander Nützenadel and Frank Trentman, Food and Globalization: Consumption, Markets and Politics in the Modern World, (Oxford; New York: Berg, 2008) 2. BBC Two, The Foods that Make Billions (Documentary) 3. For God's Sake, Please Stop the Aid!” Der Spiegel Online: http://www.spiegel.de/international/spiegel/spiegel-interview-with-african-economics-expert-for-go d-s-sake-please-stop-the-aid-a-363663.html 4. Kenneth Kiple, A Movable Feast: Ten Millennia of Food Globalization,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5. Lizzie Collingham, The Taste of War: World War II and the Battle for Food, (New York: Penguin Press, 2012) 6. Martin Schain, The Marshall Plan: Fifty Years After, (New York: Palgrave, 2001) 7. “The Broad Picture: Historical Developments and Present Situation,” World agriculture: Towards 2015/2030, An FAO perspective, 2003 http://www.fao.org/docrep/005/y4252e/y4252e00.htm#TopOfPage 49 50 甲 知識增益 ││││││││││││││││││││││││││││││││││││││││││││││││││││││││││││││││││││││││││││││││││││││││││││││││││││││││││││││││││││││││││││││││││ 第4講 1978 年以來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現代化及其與日本的關係 周佳榮教授 ││││││││││││││││││││││││││││││││││││││││││││││││││││││││││││││││││││││││││││││││││││││││││││││││││││││││││││││││││││││││││││││││││ 1. 引言:戰後的中國與日本 1930 年代,世界烽煙四起。日本繼 1931 年侵佔中國東北後,又於 1937 年 7 月全面發 動侵華戰爭,中國軍民奮起救國,展開八年抗戰。德國和意大利一連串的侵略行動,揭開 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1939 年 9 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至 1941 年 12 月 7 日, 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繼而派兵席捲東南亞地區和太平洋的一些島嶼,太平洋戰 爭蔓延到整個亞洲太平洋地區。1943 年 9 月意大利投降,1945 年 5 月 8 日德國宣佈無條件 投降,接著日本於 8 月 15 日宣佈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要 了 解 戰 後 初 期 東 亞 地 區 的 狀 況 和 發 展,首 先 要 認 識 現 代 中 國 的 進 程,依 次 是 國 共 內 戰 、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成 立 、 抗 美 援 朝( 朝 鮮 戰 爭 /韓 戰 )等 史 事 , 及 中 國 外 交 的 「 和 平 五 原 則 」; 其 次 是 要 認 識 戰 後 日 本 的 情 形 , 主 要 如 「 佔 領 體 制 」 與 「 戰 後 改 革 」、「 片 面 講 和 」與「 1955 年 體 制 」以 及 戰 後 日 本 對 外 關 係 的 概 況 。 對 於 亞 洲 經 濟 亦 要 有 所 掌 握 , 包 括 戰 後 日 本 經 濟 發 展 、「 亞 洲 四 小 龍 」及 1978 年 以 來中國的改革開放。 1.1 戰後中國的狀況 戰後初期,國民黨與共產黨因雙方政見殊異,雖曾和談,簽訂停戰協定,但武裝衝突 並未停止,終致國共關係決裂,並且發生內戰。1949 年 10 月 1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同年年底,國民黨政府撤至台灣。 朝鮮戰爭(Korean War)通稱「韓戰」,1950 年南、北朝鮮爆發的戰爭。同年 7 月 7 日,美 國組成「聯合國軍」,協助南朝鮮;9 月 15 日,美軍在仁川登陸。中國發起「抗美援朝」, 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於 10 月 25 日開赴朝鮮前線。在半年多的時間內,連續進行了五次 戰役。1953 年 7 月 27 日,經過兩年多的談判後,雙方在朝鮮板門店締結《朝鮮停戰協定》, 戰事始告結束。 和 平 共 處 五 項 原 則 通 稱 「 和 平 五 原 則 」, 是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的 外 交 原 則 , 最 早 見 於 1954 年 中 國 和 印 度 的 一 項 協 定 中。即: 1)尊 重 他 國 領 土 主 權 完 整; 2)不 干 51 涉 他 國 內 政 ; 3)互 不 侵 犯 ; 4)平 等 互 利 ; 5)和 平 共 處 。 在 1955 年 召 開 的 萬 隆 會 議 上,由 中 國代 表 團 團長 周 恩來 提 出,為與 會 國家 所 接受。萬隆 會 議通 過 的 是十 項 原則,包 括了 五 項 原則 的 全部 內 容,是五 項 原則 的 引伸 和發 展。中 國 其 後 就是 基 於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與許多亞、非國家建立了友好關係。 1.2 戰後日本的狀況 戰後日本在以美國為主導的盟軍管轄下,形成所謂「佔領體制」 ,麥克阿瑟將軍以盟軍 最高統帥身份進駐日本,在東京設置盟軍總司令部,作為諮詢機關。戰後初期,美國的佔 領政策以非軍事化及民主化為方針,其目的是使日本不再成為世界和平及安全的威脅。日 本在這方針下,進行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的改革。 1951 年,日本與美國等四十多個國家簽訂《舊金山和約》 ,美國佔領日本的情況至此結 束,日本恢復獨立,同年與美國簽署《美日安全保障條約》 (簡稱《安保條約》),容許美國 軍隊駐留日本,作為其防衛力量。日本方面則組織自衛隊,顧名思義就是自衛性質的隊伍。 戰後日本的對外關係,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1) 1945─1956 年,日本從戰敗投降到加入聯合國,重返國際社會;2)1957─1971 年,日本聲稱是「聯合國中心外交」 ,實則繼續追隨美國。1970 年宣佈無限期延長《日美安 全條約》;3)1970─1980 年代,開展「多邊外交 」 ;4)1990 年以來,致力發展為「政治大 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 1970 年代開始,中美關係發生了變化,影響及於中日關係,以下是一些較重大的事項: 52 1. 1972 年,佐藤榮作內閣辭職,田中角榮組閣; 2. 戰後日本在中、美、蘇三角關係中處境困難。1975 年,西方七國首腦會議,其重要性 僅次於聯合國大會,日本成為「亞洲代言人」; 3. 1977 年,福田赳夫首相與美國卡特總統討論建立「世界中心的美日關係」 。在日蘇關係 惡化的情況下,《日中和平友好條約》順利簽署; 4. 1978 年,大平正芳首相提出環太平洋共同體設想,重視亞太外交,努力鞏固美日關係, 建立抗蘇態勢,推進太平洋經濟合作; 5. 1980 至 1990 年代,日本積極謀求「政治大國」的外交傾向; 6. 1981 年,鈴木善幸首相與美國列根總統在華盛頓會談後,首次正式將日美「同盟關係」 寫入聯合聲明,是否包括「軍事合作」,國內發生爭議; 7. 1983 年,中曾根康弘強調日本要發展為「政治大國」、「國際國家」; 8. 1985 年,中曾根康弘訪問法國,主要為討論有關政治大國的內容; 9. 1987 年,日本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約 2.2 萬美元,首次超過美國。同年,竹下登發表國際 合作構想的三大支柱:1)旨在和平的合作;2)擴充政府開發援助(ODA);3)加強國際 文化交流; 10. 1989 年國際形勢的劇變,1991 年蘇聯解體。1993 年,自民黨下野,多黨聯合掌權。此 後的日本,以美日歐為中心建立新秩序的全球考慮; 11. 21 世紀以來,日本加強美日軍事同盟;日本雖重視與周邊國家如中國和南、北韓的關 係,但時局反覆,情況有惡化趨勢,致使經常呈現緊張局面。 1.3 美日關係 戰後日本與美國的關係至為重要。1951 年 9 月,美、英等國在舊金山片面召開對日講 和會議。1952 年 4 月 28 日, 《舊金山和約》及《日美安全保障條約》 (安保條約)生效。 《舊 金山和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對日講和條約。這是美國意圖以日本為反共的防壁,不包 括共產國家在內的「片面講和」。《安保條約》是美日規定軍事關係的條約(即承認美軍駐 留日本的條約)。 《安保條約》承認美軍的駐留日本,而美國期待日本的軍事力漸增。駐日美軍存在三 種情形下可以使用:1)為維持遠東和平與安全;2)應日本政府的邀請,鎮壓內亂和騷動; 3)遇外部而來的武力攻擊時,有助日本之安全。 而駐留軍之配備條件,由日美行政協定來決定。這條約是因為冷戰政策之展開,以及 韓戰中日本戰略位置極之受到重視。美軍駐留及再軍備視為不可缺乏,但在對日平和條約 正文中清楚記明,則在外交政策上有困難,故以個別的條約形式出現,成為美國太平洋軍 事戰略的一環。美國在日本的軍事基地之設立、擴張、使用,跡近於無限制,規定日本的 對美從屬地位的條文根據。 《舊金山和約》使日本恢復獨立國家的地位,《安保條約》則使美軍仍然駐留日本,事 實上日本仍處於「半獨立」的狀態。而且軍國主義的復活傾向日益顯露。1954 年防衛廳與 自衛隊設置。由於再軍備的措施與主張非武裝的憲法之間,矛盾漸呈表面化,擔當政權的 保守勢力準備修改憲法,但遇到反對而受挫折。1955 年,自由民主黨保守陣營的成立,確 立了以後保守獨裁的體制。五十年代後期,在國際間,日蘇國交恢復及加盟聯合國實現, 使戰後日本重新參與國際社會,經濟上則進入第一次高度成長時代,在東南亞市場的活動 尤為顯著。日本向美國提出修改《安保條約》,1958 年 10 月開始談判。 在日本經濟迅速發展及軍事力量日益強化的背景下,遂有 1960 年改訂的《安保條約》。 53 此即《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條約》,通稱《新日美安全條約》。目標是確立日美軍事體制和 日美軍事同盟,把兩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的合作關係具體化。從此日本替代了美 國的部分負擔,因為防衛義務增加了被捲入美國在亞洲的戰爭的危險性,日本國民遂展開 大規模的反對運動,稱為「安保鬥爭」 。到了 1965 年前後,美國公然加入越南陸上戰爭, 《日 韓基本條約》締結,美、日、南韓三國共同軍事體制進一步發展。 1969 年 11 月,日美共同聲明,更使消極的軍事同盟條約變為積極化。1972 年,美國 把沖繩施政權交給日本,使日本更熱心於美國的亞洲體制。美國看來,是尼克遜主義的展 開,藉亞洲各國防衛力的增強,美軍由第一線開始撤退,而對確保「經濟大國」的日本來 說,既開放了在亞洲經濟活動之門,又闢了增強軍力及派兵海外之路。帝國主義復活、軍 國主義復活等問題,再度為世人所關切。 不過日本仍主要隨國際形勢的改變而發展,在 1970 年代初,中美建交之後,中日恢復 邦交,默然防共的壁壘作用大減。越戰結束後,1980 年代日美關係再度密切(經濟) 。其後 仍然由於中蘇對立、美蘇對立的狀況下,日本會處於一個重要的地位,但日本本身則顯然 困惑,直至蘇聯解體、冷戰體制結束為止。目前,日本主要仍熱心於經濟的繼續發展;但 是,為本身安全保障軍備的擴張欲望似乎越來越緊要。 1974 年 11 月,福特以美國總統身份訪日,與田中首相發表聯合公報,強調美日這兩個 「有著許多共同政治和經濟利益的太平洋國家」 。1975 年,福特在夏威夷宣佈「新太平洋主 義」 ,再次強調「與日本的伙伴關係是我們戰略的一個支柱」 , 「是太平洋主義的一個基本前 提」。美、日兩國在太平洋地區加強合作,是此後的發展方向。 1.4 日本和中國的發展 亞洲經濟起飛。戰後日本經濟漸次復興,在 1950 年代中開始高速增長,至 1970 年代 達於巔峰,為世人所矚目。與此同時,亞洲的韓國、新加坡、香港、台灣四個國家和地區 的經濟亦有優異表現,並稱「亞洲四小龍」 。上述情況,至中國實行改革開放而逐漸產生變 化。 1978 年以來中國的改革開放,全稱「社會主義改革和對外開放」,是現代中國的基本國 策戰略。「社會主義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政治體制和教育、科學、文化體制改革等,是 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中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對外開放」有利於進行和加速現代化建 設,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必要條件。 54 2. 中日關係的歷史分期 現代中日兩國的關係,是承接著兩國之間長達十五年的戰爭狀態之後的,因此,戰爭雖 然結束,兩國之間的正常關係並不能夠一下子恢復。而且,中國在日本宣佈投降的第二年, 即 1946 年 6 月間,國共停戰會談破裂,進入了全面內戰的狀態。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 成立,國民黨遷至台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日兩國關係時有變化,大致來說,可以分為四個時期:1) 1949 年至 1958 年,是中日維持民間交往時期;2)1958 年至 1971 年,是中日關係挫折與 改善期;3)1972 年至 2006 年,是中日恢復邦交及爭拗期;4)2007 年至現在,是中日關 係反覆及對立期。 1950 年 6 月,朝鮮戰爭(韓戰)爆發,中國人民義勇軍赴朝鮮作戰,與美軍對抗,而當 時的日本,則是美軍在亞洲的大本營和軍需品供給地。換言之,中、日兩國仍處於對立的 狀態。日本與台灣當局,則簽訂《日華條約》。中、日兩國的交往首先在民間進行。1952 年的《第一次中日民間貿易協定》是其開端。1952 年,在莫斯科召開國際經濟會議。1950 年代的中日關係大致如下: 1. 1952 年,雙方進出口貿易總額為 3,000 萬英鎊; 2. 1953 年,朝鮮戰爭停戰協定簽定後 4 日,日本兩院通過《促進中日貿易》決議。但不順 利,因日本對美追隨; 3. 1954 年,為解決印支問題而召開日內瓦會議; 4. 1955 年,萬隆 29 國會議。另外,亦有商品展覽。 其後中國商品展覽會的舉辦,京劇名伶梅蘭芳在日本公演等等,使停頓了的關係逐漸有 了發展。可惜,這樣的關係卻因長崎國旗事件而煙消雲散。所謂長崎國旗事件,是指 1958 年 5 月在長崎一間百貨公司舉行的郵票展覽會場中,一名右翼青年扯下了中國國旗的事件。 當時岸信介政府對這事件完全不加解釋,中國方面認為是極大的侮辱,因而廢棄了中日之 間的貿易協定,使中日關係再度陷於全面性的中斷。岸信介內閣策劃所謂「兩個中國」的 政治姿態,是中日友好關係惡化的根本原因。 不過,日本方面,從 1959 年開始,已經有人從事於努力改善兩國關係。1959 年,石橋 湛山(日本前首相)應周恩來之邀前赴中國。1960 年 8 月,周恩來接見日本人,重申中日 關係政治三原則:1)不執行敵視中國的政策;2)不參加製造「兩個中國」的陰謀;3)不阻撓 中日兩國正常關係的恢復。1962 年,松村謙三(自民黨顧問、眾議員)等人前赴中國,探 求恢復兩國國交的方法。1970 年,日本「促進恢復日中邦交議員聯盟」成立於東京。直到 1971 年才有了轉機,中國乒乓球代表團往日本參加第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隨著美國尼 克遜總統訪華,中美關係改善,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議席,而中日兩國也在 1972 年 9 月展 55 開新的關係史:田中角榮首相訪華,中日發表聯合聲明,兩國恢復國交,正式宣告結束中 日十五年戰爭的結束。 可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締結並不順利。中國方面由於堅持在條約中加入「反霸 權」一項而使日本為難,其間中國漁船在釣魚台出現也曾使情形一度緊張。幾經曲折,終 於 1978 年 8 月在北京簽訂了和約。跟著,兩國在經濟方面的交流更呈活躍,建立了一個相 互依存的經濟合作體系。 以上是 1980 年代以前中日關係的概略。簡單地說,我們應該留意以下幾點: 1. 中日關係的發展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問題,而是與美國、蘇聯、中國、日本以至朝鮮都 有相互的關係; 2. 日本對中國,一向採取獨特的「雙元政策」,即政治與經濟二元發展;或者可以說,政 府與民間的二元發展。一則方便日本的經濟利益,二則可以用來應付中國大陸與台灣 之間的問題。而這一個方式,日本應是較早使用的國家,世界其他國家效法的頗多; 3. 中國方面,對於日本的向外經濟擴張和軍國主義復活等問題,一直都採戒心,尤其是 在戰後初期,更大肆批判。1970 年代開始,可能由於政策的改變,每多強調「友好」 的一面,但從若干地方可以看出,中國對日本並不是完全充分的了解。中國對於展開 中日友好關係,似乎不曾儲備足夠的知識。舉例來說,中國派往日本留學的人數不少, 但其中大多數是為了學習日本的先進科技而派出的,從事日本研究的人很少。相反的, 日本前往中國考察和留學的人,幾乎都是研究中國的專業人士。 中國與日本是兩個相鄰的國家,有兩千年文化交流的歷史。無論對於中國或者對於日 本,中日關係都是十分重要的。日本人從事中國研究,不遺餘力,甚至認為研究中國是認 識日本本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國人往往由於傳統的因素,輕視日本,加上近代兩國間 不愉快的關係,到現時仍然有不少人毋視日本,不願意提及日本。其實,這是無補於現實 的。 以下是 1970 年代以來中日關係的一些重點項目:1)貿易額逐年增加,居中國對外貿易 的首位;2)政府決定的實現與民間貿易的發展;3)實行低息貸款;4)合資開辦企業;5) 引進技術和成套設備;6)開闢貿易的新方式。 56 3. 影響中日關係的主要問題 中、日兩國建交以來,基本上以和平友好為前提,但反覆不定,最近甚至出現可能在 軍事上對抗的危機。總的來說,兩國的主要問題分為四方面:1)歷史與現實問題;2)領 土與主權問題;3)經濟與貿易問題;4)競爭與合作問題。 3.1 歷史與現實問題 第一,歷史與現實問題方面,日本對於戰前侵華問題,社會上有一批右翼人士不肯正 視侵略鄰國的事實,時思有所歪曲,尤其不希望年青一代認識正確的歷史真相,因而出現 在學校教科書中篡改歷史的情形。日本教育當局沒有正視部分教科書嚴重篡改歷史、歪曲 史實的問題,引起中國、韓國等戰時受侵略的國家嚴正抗議。 日本政界方面,首相、議員等參拜靖國神社,亦常引起中、韓兩國批評,造成外交風 波。靖國神社內供奉戰時甲級戰犯的靈位,此舉無疑對戰時日本的錯誤行為予以肯定,與 文教界篡改歷史異曲同工。日本朝野不肯正視過去侵華歷史妨礙中日兩國邦交的現實,使 中日關係蒙上了陰影。 3.2 領土與主權問題 第二,領土與主權方面,中國在外交上向來貫徹「一個中國」政策,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 的領土。日本朝野有部分人士擬藉台灣問題影響與中國的邦交,橫生枝節;釣魚島問題引 起的爭端,且越演越烈。釣魚島通稱「釣魚台」,是中國領土,原為台灣省附屬島嶼,是中 國東海的一個漁場,周圍一帶的海底,富石油資源。日本聲稱擁有該島的主權,1970 年代 以來,釣魚島問題的紛爭一直未能解決,最近更因日本進行所謂「國有化」致兩國緊張情 況升級。中國對於領土和主權問題,向來持嚴正態度;日本希望藉舉行會議改善兩國關係, 是不現實的想法。 3.3 經濟與貿易問題 第三,經濟與貿易方面,兩國建交之初,中國改革開放正值開展時期,經濟條件與日 本有很大差距。中國強調經濟合作,日本部分人士則視為「對華經援」 ,不是對等的合作伙 伴關係,對經濟往還造成一些不健康的情形。其後受到篡改歷史問題和釣魚島爭端等影響, 造成「政冷經熱」問題,最終妨礙了兩國的經貿發展。 近年中國經濟起飛,中日兩國在經貿方面亦出現一些摩擦,日本視中國為競爭對手,亦不 利於兩國合作。 57 3.4 競爭與合作問題 第四,競爭與合作方面,由於能源競爭問題,中日之間在一些經濟項目上,呈現不健康 的現象。中國、日本、韓國三個東亞國家,如果處於良性競爭狀態,彼此通力合作,就可 達成共贏的局面;但因歷史和現實問題的影響,加上朝鮮半島南北對抗時常出現對抗的緊 張局面,中、日、韓、美、俄與朝鮮的六方會談又無進展,中、日、韓三國在東盟地區的 競爭等,尤其是美國重返亞洲的舉措,大大妨礙了中、日兩國今後的合作。 ││││││││││││││││││││││││││││││││││││││││││││││││││││││││││││││││││││││││││││││││││││││││││││││││││││││││││││││││││││││││││││││││││ 4. 當前中日關係的重大考驗 這可以分兩方面來說,首先是對日本的考驗。現時日本面臨的國內外問題很多,包括: 1)致力發展成為「普通國家」;2)希望在聯合國擔任更積極角色;3)美日軍事同盟進一 步加強引伸出來的問題;4)國際局勢如中東問題對日本的影響;5)中國崛起對日本造成 的衝擊;6)日本政黨的傾向和取態。特別值得注意的是, 「311 東北海嘯災難」之後,日本 的情況更趨嚴峻;現時安倍內閣有意進行「修憲」,後果將使日本陷入更大的困境。 其次是對中國的考驗,主要有:1)對日本侵華歷史的處理;2)中日貿易對中國的重 要性;3)民族主義與民粹主義的影響;4)中國在外交上面臨的一些難題;5)現時中國的 綜合國力和國防力量。兩國比較,日本所受的考驗是較大的;中日關係能否改善,日本方 面的取態常是先決因素。但中國不會經常處於被動位置,正在尋求主動解決中日問題的方 案,日本能否釋出善意,始終是關鍵所在。 總的來說,中日問題是亞洲和平的關鍵之一。日本人的世界觀和亞洲觀,必須正視中 國的重要性;中日兩國正常往來,對雙方都是很重要的,所謂「合則雙美,離則兩傷」,自 古以來一衣帶水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還,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中美日關係與亞洲前景息息 相關,亦必影響美國國運的興衰,美國如能重視東亞地區的和平,在相當程度上會影響日 本對華政策;中國弘揚與鄰近國家的友好發展之道,加強認識鄰近國家的狀況,表現泱泱 大國之風,是世人拭目以待的。 58 中日關係參考書目 1. 王 泰 平 著 《 風 月 同 天 : 話 說 中 日 關 係 》, 北 京 : 世 界 知 識 出 版 社 , 2010 年 。 2. 米 慶 餘 主 編 《 日 本 百 年 外 交 論 》, 北 京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出 版 社 , 1998 年 。 3. 余 杰 著 《 百 年 中 日 關 係 沉 思 錄 》, 香 港 : 三 聯 書 店 , 2005 年 。 4. 孟 慶 樞 、 于 長 敏 著 《 日 本 : 再 尋 坐 標 》, 長 春 : 吉 林 攝 影 出 版 社 , 2000 年 。 5. 孫 承 主 編《 日 本 與 亞 太 : 世 紀 之 交 的 分 析 與 展 望 》, 北 京 : 世 界 知 識 出 版 社 , 1997 年 。 6. 高 增 傑 主 編 《 日 本 的 社 會 思 潮 與 國 民 情 緒 》, 北 京 :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 , 2001 年。 7. 馮 昭 奎 、 林 昶 著 《 中 日 關 係 問 題 報 告 》, 香 港 : 利 文 出 版 社 , 2005 年 。 8. 蔡 建 國 主 編 《 亞 太 地 區 與 中 日 關 係 》, 上 海 : 上 海 社 會 科 學 院 出 版 社 , 2002 年。 9. 羅 平 漢 著 《 中 國 對 日 政 策 與 中 日 邦 交 正 常 化 : 1949─1972 年 中 國 對 日 政 策 研 究 》, 北 京 : 時 事 出 版 社 , 2000 年 。 59 60 甲 知識增益 ││││││││││││││││││││││││││││││││││││││││││││││││││││││││││││││││││││││││││││││││││││││││││││││││││││││││││││││││││││││││││││││││ 第5講 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演變:邁向地區性合作 范永聰博士 ││││││││││││││││││││││││││││││││││││││││││││││││││││││││││││││││││││││││││││││││││││││││││││││││││││││││││││││││││││││││││││││││ 1. 引言:東南亞之重要 中國是東南亞國家的近鄰。自古以來,中國與東南亞各國已有非常頻繁的交通往來。 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促進了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也帶來文化上的相互了 解,彼此關係日益密切。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友好關係, 更有突破性的進展。1955 年 4 月,周恩來總理在印度尼西亞召開的「萬隆會議」上,向東 南亞、非洲及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領導人倡導新中國處理外交關係的新準則——「和平共 處五項原則」 ,對此後國際局勢帶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新中國建立以後,與東南亞國家之 間的關係發展,可說在曲折中緩步前進,從 1950 年代至 1990 年代數十年間,彼此關係時 好時壞,但中國始終非常重視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緊密聯繫,一直視她們為中國最重要的 友好近鄰。 1.1 概要 「東南亞」一詞,源起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對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 / 印支半島 及海洋群島地域的戰區稱呼。這個地域上主要有十一個國家,包括位於中南半島陸地上的 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及緬甸;以及位於海洋群島地域的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 西亞、汶萊、新加坡及東帝汶。東南亞大部分國家歷史悠久,而且富於多元文化,要深入 了解其歷史、社會、風俗及文化面貌殊不容易,但自古以來,部分印支半島大陸國家大多 重視農業;海洋地域國家則較重商業,兩個地區展現頗為相異的歷史文化發展方向。故此, 藉此概念先對東南亞地區作一粗略理解,也未嘗不可。 東南亞各國領土面積總計約 450 萬平方公里,總人口接近 6 億,而其地理位置和戰略 地位異常重要,自古以來,已是商旅雲集與兵家必爭之地,在國際地緣政治及世界經濟格 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東南亞國家優越的地理條件,以及其饒豐富天然資源與物產的客觀 環境,使她自近代以來,一直是西方殖民帝國主義國家的最主要侵略對象。第二次世界大 戰結束後,這個地區繼續是世界政治、軍事的熱點之一,而且其區內國家的外交取向,與 「冷戰」形勢的發展也息息相關。 61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基於戰區觀念的設定,東南亞慢慢模鑄出「一體」的雛形。及 後「冷戰」的形勢,更促使這種雛形走向成熟,慢慢衍生出東南亞「一體化」的進程。1967 年 8 月 6 日, 「東南亞國家聯盟」( 簡稱「東盟」) 正式成立,是為日後東南亞漸次「一體」 的開端。「東盟」成員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可說是令人側目,自 1970 年代中後期起,一直 走在世界的領先地位。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及向來堪稱富裕之國的汶萊自不 待言,即使是泰國與馬來西亞,也已經呈現高度工業化的經濟面貌。自 1980 年代後期起, 印度尼西亞及菲律賓努力發展經濟;於 1990 年代中期起先後加入「東盟」的中南半島國家 如越南、老撾及柬埔寨,都已逐漸走出不斷內戰及政局動盪的陰霾,開始致力對外開放及 振興經濟,甚至長期由軍方勢力主導國家發展、一向予人非常保守的緬甸政府,也開始打 破閉關自守的狀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革。隨著「東盟」成員國與世界各國的關係日益緊 密,其於世界政治、經濟及文化發展上的角色也愈來愈重要。 由是,作為近鄰,中國對於「東盟」的急速成長,實應予以重視。從地理上看,「東 盟」各國全數位於中國南方,而南方海域正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其中一個重要途徑。在中國 急速發展的過程中,與「東盟」各國就不同方面展開不同程度的接觸與對話,可說是絕對 不能避免的事。「東盟」與中國之間關係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故此,於 21 世紀的今 天,深入研究「東盟」及其與中國關係的發展,已是刻不容緩的事。 ││││││││││││││││││││││││││││││││││││││││││││││││││││││││││││││││││││││││││││││││││││││││││││││││││││││││││││││││││││││││││││││││ 2. 「東盟」簡介 2.1 組織性質 關於「東盟」一名,有不同的翻譯名稱,較常見的如下: 62 a) 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這是香港與中國內地常見之譯名; b) 東南亞國協,簡稱「東協」:這是台灣所用譯名; c) 東南亞合作組織,簡稱「東合」:部分華文媒體所用之稱呼,較少見於本港及內地; d)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ASEAN ):這是「東盟」的英文官方名稱; e) 阿細安、亞細安:部分雜誌使用之名稱,音譯自 “ASEAN”,如《亞洲週刊》。 近年不少學者高度關注「東盟」的急速發展,因而展開多項相關學術研究工作。綜合 各方學者的意見,「東盟」此一組織的特殊性質及其成立目的,大致為以下五項: a) 團結東南亞區域內各國,維持區內秩序,保障和平穩定; b) 為東南亞地區國家與外國建立對話平台,例如以中國為對話伙伴的「10+1」機制;以 及以中國、日本及南韓為對話伙伴的「10+3」機制; c) 在一定程度上,「東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南亞地區意識」的具體展現; d) 「東盟」的成立目的之一,為促進東南亞地區內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國家之間的相互 了解; e) 「東盟」是當代發展中國家或小國團結一致的榜樣,也是區域主義組織的重要典範。 2.2 發展歷程大要 2.2.1「東盟」成立的歷史背景: a)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戰區」觀念的落實,「東南亞區域觀念」漸次形成; b) 戰後東南亞國家先後獨立,國與國之間實有加強合作之必要,藉以互相幫助,解決新 近獨立時面對的種種困難; c) 冷戰時期,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意識形態鬥爭異常激烈。在這種情況下,以英、 美、法三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為了防範共產主義從亞洲北部向南移,乃組織部 分南亞及東南亞國家成立「東南亞條約組織」「 / 東南亞公約組織」( Southeast Asia Treaty Organization, SEATO ),以策對應。1954 年 9 月 8 日,澳洲、法國、新西蘭、巴基斯坦、 東巴基斯坦、泰國、菲律賓、英國、美國等國家於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簽訂《東南亞集 體防務條約》 ,組織由是宣告成立,其總部設在泰國首都曼谷。這個以防衛共產主義力 量為主的國際組織,一直運作至 1976 年 6 月 30 日才告解散。學者普遍認為, 「東南亞 條約組織」可說是「東盟」的前身。 2.2.2「東盟」的成立 「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立,大致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a) 1961 年 7 月 31 日: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在曼谷成立「東南亞聯盟」; b) 1963 年: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因為東馬沙巴州 ( Sabah ) 領土主權問題屢起爭執,最終 斷交; c) 1965 年 8 月:新加坡獨立,新、馬兩國交惡,東南亞聯盟陷於癱瘓; 63 d) 1967 年 8 月 6 日,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泰國五國外長在曼谷舉 行會議,考慮到五個東南亞國家之間的現實合作需要,於 8 月 8 日發表了《東南亞聯 盟成立宣言》( 或稱《曼谷宣言》),正式宣佈「東盟」成立。 2.2.3「東盟」的發展大要: 「創會會員」( 1967 年 8 月「東盟」成立時的會員 ) 如下: a)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b) 馬來西亞聯邦 c) 新加坡共和國 d) 菲律賓共和國 e) 泰王國 1984 年 1 月 8 日,汶萊蘇丹國獨立後,立即加入「東盟」,加上以上五個「東盟」創 會會員國,合稱「東盟老成員六國」 ,於組織內享有領導地位。雖然「東盟」名義上是東南 亞十個國家 ( 於 2002 年正式獨立的東帝汶尚未獲得加入資格,現時是「候選成員國」身 份 ) 地位平等的區域組織,然而上述六國有發起成立及振興組織之大功,加上其經濟實力 及整體國力較為雄厚,是以在組織內扮演領導角色。 踏入 1990 年代,隨著蘇聯瓦解及東歐社會主義陣營變天,以下四個位於中南半島之 上,曾先後於不同程度上深受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影響的東南亞國家,都先後加入「東盟」: a)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於 1995 年 7 月 28 日加入; b) 緬甸聯邦於 1997 年 7 月 23 日加入; c) 寮人民民主共和國 / 老撾於 1997 年 7 月 23 日加入; d) 柬埔寨王國於 1999 年 4 月 30 日加入。 於 2002 年 5 月 20 日正式獨立的東帝汶民主共和國,在 2006 年 7 月提出申請加入「東 盟」,至今尚未如願,只為「候選成員國」;至於本屬大洋洲,但與東南亞地區有著極密切 地緣關係的巴布亞新畿內亞,則為「觀察員國」。「東盟」召開會議時,東帝汶及巴布亞新 畿內亞均有權派遣代表列席旁聽。 64 關於「東盟」,下列一些數據,或可加深我們對它的了解: a) 「東盟」是現時世界上較大的「地區性組織」,與其在性質上相近的是「歐盟」; b) 「東盟」秘書處 / 總部設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 ( Jakarta ); c) 「東盟」十國總面積:約 450 萬平方公里; d) 「東盟」十國總人口:約 6 億 ( 2010 年統計資料 ); e) 「東盟」對話伙伴:中國、澳洲、加拿大、歐盟、印度、日本、新西蘭、俄羅斯、韓 國、美國、巴基斯坦。 2.2.4「東盟」主要成立宗旨: a) 提倡平等、協作,促進東南亞地區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 b) 遵循正義、國家關係準則和《聯合國憲章》,促進東南亞地區的和平、穩定; c) 促進經濟、社會、文化、技術和科學等問題的合作與相互支援; d) 在教育、職業、技術及行政訓練和研究設施方面互相支援; e) 在充分利用農業和工業、擴大貿易、改善交通運輸、提高人民生活水準方面進行更有 效的合作; f) 促進對東南亞問題的研究; g) 與具有相似宗旨和目標的國際和地區組織保持緊密和互利的合作,探尋與其更緊密的 合作途徑。 值得指出的是,除了致力加強經濟合作外,「東盟」近年也注意到成員國之間在政治 及軍事上的交流,組織的緊密性得以大大提高。 2.2.5「東盟」與「東南亞中立化」理念: 作為一個當代地區性合作組織,「東盟」在其長久發展歷程中,其中一項重大貢獻, 就是「東南亞中立化」此一理念之提出。1970 年 9 月,馬來西亞總理阿卜杜勒‧拉札克 ( Tun Abdul Razak, 1922 – 1976 ) 首次提出「東南亞中立化」的建議。 1971 年 11 月 26 日至 27 日, 「東盟」五個成員國外長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召開「外 長會議」。11 月 27 日,「東盟」發表《東南亞中立化宣言》( 又稱《吉隆坡宣言》),表明 「東盟」決心努力爭取「對東南亞作為一個不受外部強國任何形式或方式的干涉的和平、 自由和中立區的承認和尊重。」 65 1976 年 2 月,「東盟」五國成員國舉行會議,於印度尼西亞巴厘島 / 峇里島 舉行。 會後各國代表發表聯合公報——《東盟協調一致宣言》( “The Declaration of ASEAN Concord” ),宣稱「東盟」各成員國政府將繼續努力,以便早日成立「東南亞中立和平區」 。 會上簽訂《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 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 TAC ) ( 1976 年 2 月 24 日 ),條約旨在東南亞地區建立國家互信、促進和平與安全,並推 動地區繁榮,增強彼此關係。 2.2.6《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宗旨與原則: 宗旨: 促進東南亞地區內各國人民間的永久和平、友好和合作,藉以加強他們的實力、團結和密 切關係。 原則: a) 互相尊重獨立、主權、平等、領土完整和各國的民族特性; b) 任何國家都有免受外來干涉,顛覆和制裁,保持其民族生存的權利; c) 互不干涉內政; d) 和平解決分歧或爭端; e) 反對訴諸武力或以武力互相威嚇; f) 締約各國間進行有效合作。 2.2.7「東盟」與「冷戰」 某程度上, 「東盟」可說是「冷戰」時期的「產物」 ,故蘇聯在 1991 年 12 月解體以後, 隨著社會主義在全球的影響力逐漸下降,「東盟」與外國關係的發展可謂進入一個全新階 段。學者們深入分析之後,對於「後冷戰時期」外國勢力在東南亞地區內的變化,以至「東 盟」的角色及其與外國之間的關係,有以下幾點評論: a) 「冷戰」過後,由於不再需要防範蘇聯,故美國在東南亞地區內的影響力明顯下降。 不過,作為一等一超級大國,美國於區內仍有相當主導力量; b) 日本的影響力正在不斷上升。她在東南亞區域內的各方面發展,諸如經濟、政治、軍 事及地區安全事務等,都扮演重要角色; c) 中國影響力大幅度上升,她已成為對東南亞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國家; 66 d) 印度影響力正持續上升,由於東南亞位處中、印兩大國之間,而印度要向世界顯示其 作為強國之一的影響力,東南亞也是一個重要的舞台。故此,印度勢力於東南亞地區 內的高速發展,可謂備受注目; e) 作為東南亞區域的「真正主角」,「東盟」自身的作用正在提升當中。它致力主導地區 事務,焦點在於維持地區和平、穩定與安全,並努力發展經濟合作,促進社會、文化 等各方面的全方位交流。 「冷戰」結束後,「東盟」發展極為迅速,以下幾個發展步驟尤其值得注意: a) 「東盟自由貿易區」( ASEAN Free Trade Area, AFTA ) 於 1992 年始建,2002 年 1 月 1 日正式運作,它是促進「東盟」成員國之間經貿發展的最重要平台。在自由貿易區內, 「東盟」強調國與國之間就旅遊及能源等問題的全方位合作; b) 致力擴大成員數目。1990 年代中期起, 「東盟」先後吸收中南半島四國,使組織得以大 大擴大。至此,所有東南亞國家 ( 除東帝汶外 ) 已全數加入「東盟」 。 「東盟」成為名 副其實代表東南亞地區的惟一國際組織; c) 建立「東盟地區論壇」。此論壇旨在促進成員國之間的對話與互信,藉以減少衝突; d) 促進歐亞合作,發起「亞歐會議」。此會議由新加坡前領袖吳作棟及李光耀率先提出, 復加法國響應,最終得以成立。其宏大構想是在「東盟」10 + 3 的機制上,再加上與 「歐盟」的緊密合作,以期形成世界上極具規模的國際組織。第一次會議於 1996 年 3 月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會議主題是政治對話、經濟合作,以及教育文化發展等等; e) 與東南亞地區外的大國建立緊密對話關係,先後與中國 ( 2003 年 10 月 )、印度 ( 2003 年 10 月 )、日本 ( 2004 年 7 月 ) 及美國 ( 2009 年 7 月 ) 等國簽訂《東南亞友好合 作條約》 ,以期促進永久和平、長期友好;並致力於經濟、社會、文化與科技的合作發 展; f) 決定由不定期舉行,改為每年舉行一次「東盟首腦會議」 ,藉以加強成員國之間的合作 機制; g) 提出 2020 年成立「東盟共同體」構想藍圖; h) 強調深化「東盟」意識,於民間、商界、學界鼓勵所有關於東南亞問題的研究工作, 以期培養牢固的「東南亞一體意識」,為實現「東盟共同體」做好準備。 67 3. 成員國之間關係 3.1 區域爭端產生的問題 表面上,「東盟」成員國之間經常強調「東盟」的團結性,並提倡所謂「東盟精神」, 對外事務及重大國際會議上基本立場一致。然而,實際上,組織內成員國關係時好時壞, 甚至常起衝突。 造成這種特殊現象的原因眾多,諸如:經濟利益衝突;非法移民問題;領土、領海糾 紛;軍備競賽;環境污染問題;歷史遺留問題;以至宗教、文化衝突等等。 a) 經濟利益衝突: 例子: 1997 年 9 月,馬來西亞政府宣佈,所有馬來西亞國內生產的貨品必須通過本國港口或機場 出口,藉以減少外匯流失。直至目前,馬來西亞尚有約 30%本國生產貨品選擇經鄰國港口 或機場出口,蓋因鄰國設施較為先進之故。這個「鄰國」,當然是指新加坡。 b) 非法移民問題: 例子: 1997 年初,為防止每年平均約 3,000 名泰國非法移民潛入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不顧泰國反 對,於泰馬邊境修築一幅長達 21 公里,高約 2.44 米的水泥牆。因修築泥牆工程牽涉泰馬 素有爭議之邊境地段,馬國進行修築工程時,泰國調動軍用直昇機到場巡邏,一度引起兩 國關係緊張。 c) 領海主權糾紛: 這方面爭端極多,詳見附表一:「東盟」成員國海洋或島嶼爭端一覽。 68 附表一:「東盟」成員國海洋或島嶼爭端一覽 介入爭端成員國 馬來西亞 / 越南 / 菲 爭端性質 領土主權問題 律賓 柬埔寨 / 泰國 柬埔寨 / 越南 印尼 / 馬來西亞 具體爭端位置 南沙群島 爭端狀況 偶有零星衝突 (Spratly Islands) 海上疆界 / 泰國灣 談判中 專屬經濟區 (Gulf of Thailand) 海上疆界 / 歷史水域 / 泰國灣 專屬經濟區 (Gulf of Thailand) 領土主權問題 東馬沙巴州東部 2002 年 12 月,經海 西巴丹島 牙國際法院裁決,歸 (Pulau Sipadan) 屬馬來西亞,印尼國 東馬沙巴州東南 內示威不斷。 談判中 利吉丹島 (Pulau Ligitan) 印尼 / 越南 馬來西亞 / 印尼 海上疆界 / 印尼北部納土納群島 談判中 專屬經濟區 (Natuna Islands) 海上疆界 / 婆羅洲以東 自 2005 年起,時有爭 專屬經濟區 西里伯斯海 端。主要原因與該海 (Celebes Sea) 域內之油田開採權歸 屬問題有關。 馬來西亞 / 菲律賓 海上疆界 / 婆羅洲以東 專屬經濟區 西里伯斯海 時有爭端 (Celebes Sea) 馬來西亞 / 菲律賓 領土主權問題 東馬沙巴州 1963 年,兩國因此問 (Sabah) 題斷交。復經印尼從 中斡旋,暫時擱置。 馬來西亞 / 新加坡 馬來西亞 / 泰國 領土主權問題 海上疆界劃界問題 新加坡東南白礁島 2008 年,海牙國際法 (Pedra Branca) 院裁決歸屬新加坡。 泰國灣 共同海域 (Gulf of Thailand) 馬來西亞 / 越南 泰國 / 越南 海上疆界 / 泰國灣 專屬經濟區 (Gulf of Thailand) 海上疆界 / 泰國灣 專屬經濟區 (Gulf of Thailand) 共同海域 偶有零星衝突 資料來源:Daniel Y. Coulter,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Countdown to Calamity”, in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March, 1996;曹雲華主編:《東南亞國家聯盟:結構、運作與對外關係》(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1 年 ),頁 18。 69 d) 軍備競賽: 例子: 馬來西亞購買俄製蘇-30MKM 戰機;新加坡即購美製 F-15SG 戰機。2009 年,印尼從 荷蘭購買「西格瑪」護衛艦;馬來西亞派「吉打州」級護衛艦到兩國海疆邊界附近部署。 2009 年,越南政府傳出消息,意欲向外國購買先進戰機及軍艦,泰國《曼谷郵報》刊登社 評,要求越南政府公開解釋此事。 e) 環境污染問題: 例子: 1997 年 7 月,印尼發生森林大火,持續約四個月,導致印尼及鄰國數以千計人民染上 由濃煙引起的呼吸系統疾病,更引發多宗車禍及撞船事故。大火面積近 200 公頃,導致經 濟損失約 30 多億美元。因大火而起的有毒煙霧飄散至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泰國及菲 律賓,導致這些國家空氣大受污染,部分國家向印尼提出投訴。 f) 歷史遺留問題: 例子: 泰國女影星素瓦南於 2002 年 12 月及 2003 年 1 月間先後兩次發表「吳哥窟 ( Angkor Wat ) 應屬泰國」的言論,引起柬埔寨人民在 2003 年 1 月 29 日發動大規模反泰示威,更 演變成騷亂。柬埔寨國內的泰國使館、泰資企業、銀行,甚至餐館,均成為襲擊目標。暴 亂期間,有柬埔寨民眾焚燒泰國國旗。2008 年 10 月,兩國又為柬屬柏威夏寺 ( Preah Vihear Temple ) 於 2007 年的聯合國「申遺」成功問題,在泰柬存在爭議的邊境上爆發大規模衝 突,雙方互有傷亡。作為鄰國,泰國與柬埔寨在歷史上多次爆發大規模戰爭,兩國邊境因 而常起變化,故此,就古廟主權誰屬問題而爆發的爭端,可說是中南半島上歷史遺留下來 的問題。 g) 宗教問題衝突: 例子: 2004 年於老撾萬象舉行的第十屆「東盟」首腦會議上,圍繞泰國南部的穆斯林問題, 印尼、馬來西亞及泰國之間鬧得極不愉快。針對泰國對其國土南部穆斯林武裝分子的鎮壓 行動,印、馬兩國要求提交「東盟」首腦會議討論,然泰國政府認為此舉干犯「東盟」成 員國互不干涉內政的大原則,威脅若把此事提交首腦會議討論,泰國將退出首腦會議,當 時的「輪值主席國」老撾也支持泰國政府的立場。最後印、馬兩國讓步,然三國關係已受 一定影響。 70 綜合以上各種問題, 「東盟」未來的內部整合,似乎以下列五種成員國之間的雙邊關係 至為重要: a) 泰國、馬來西亞關係 b) 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關係 c) 新加坡、馬來西亞關係 d) 緬甸、泰國關係 e) 菲律賓、越南關係 ││││││││││││││││││││││││││││││││││││││││││││││││││││││││││││││││││││││││││││││││││││││││││││││││││││││││││││││││││││││││││││││││ 4. 區域一體化進程 一體化兩個階段 「冷戰」後「東盟」帶領的東南亞一體化進程,大致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 1990 年至 2002 年,這段時期「東盟」致力邁向「一體」,並開啟多邊 緊密關係,當中有三件事項值得注意: a) 1992 年,達成「東盟自由貿易區」協議,並於 2002 年 1 月 1 日正式運作; b) 1994 年,成立「東盟地區論壇」,啟動多邊安全合作; c) 1995 年,吸納越南,此後中南半島四國全數加入,完成「一體」。 第二階段:從 2003 年至今,這段時期「東盟」致力提升成員國之間的合作水平,並 深化多邊關係,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 2003 年 10 月 7 日,第九屆「東盟首腦會議」於印度 尼西亞峇里島 / 巴厘島舉行,成員國達成《東盟協調一致第二宣言》 ( ASEAN Concord Declaration II ),提出於 2020 年成立「東盟共同體」( ASEAN Community ) 的構想,並強 調發展「共同體」的三大最重要支柱為:政治安全、經貿發展、社會文化之緊密聯繫。 「東盟共同體」的三大支柱是: a) 「東盟安全共同體」( ASEAN Security Community, ASC ):旨在把「東盟」政治與安 全合作提升至更高水平; b) 「東盟經濟共同體」( 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AEC ):目標為創造一個穩定、繁 榮而富競爭力的「東盟經濟區」。期望到 2020 年時,區內經濟實現一體化,商品、 71 服務、資金完全自由流動,「共同體」內成員國經濟發展平等,並縮小區內國家之間 的經濟與貧富差異; c) 「東盟社會與文化共同體」( ASEAN Society-Cultural Community;ASCC ):致力發展 富有東南亞傳統社會、文化特色的「關愛共同體」,區內國家之間的多元全方位交流 更趨緊密,並關注區內婦女地位、貧富懸殊、公共衛生、人才培訓,以至文化發展等 問題。 2007 年 11 月,第十三屆「東盟首腦會議」於新加坡舉行,會上各成員國正式簽署了 《東盟憲章》( ASEAN Charter )。它促使「東盟」由一個結構上較為鬆散的組織,蛻變成 一個更具凝聚力,更有運作效率及規範性的地區「共同體」。 關於《東盟憲章》,其要點如下: 目標: a) 維護並加強本地區和平、安全與穩定; b) 保持本地區無核武化、禁止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c) 支持民主、法制和憲政,為「東盟」居民提供公正、民主與和諧的和平環境; d) 致力於經濟一體化建設,構建穩定、繁榮和統一的「東盟」市場和生產基地,實現商 品、服務和投資自由流動,促進商界人士、技術人才和勞動力的自由往來;增強合作 互助,在本地區消除貧困,縮小貧富差距; e) 加強開發人力資源,鼓勵社會各部門參與,增強「東盟」大家庭意識。 原則: a) 繼續堅持不干涉內政的基本原則; b) 尊重各成員國的獨立、主權、平等、領土完整和民族特性; c) 堅持以和平手段解決紛爭; d) 就涉及關係「東盟」共同利益事宜加強磋商機制,依照「東盟」條約和國際慣例解決 紛爭,嚴重問題將交由「東盟首腦會議」協商決定。 決策方式: a) 「東盟峰會」( 「東盟首腦會議」) 是「東盟」最高決策機構; b) 堅持「協商一致」的決策方式; c) 爭端由「東盟峰會」解決。 此《東盟憲章》於 2008 年 12 月 15 日獲得「東盟」所有成員國批准後正式生效。 72 5. 組織機構概況 5.1 三層架構 「東盟」的主要組織機構,共有三層: a) 第一層:決策機構,包括「東盟首腦會議」、外長會議及經濟部長會議; b) 第二層:行政機構,包括常務委員會 ( 執行和監督「東盟」政策性決定 ) 和秘書處 ( 「東盟」的行政總部,負責協調各成員國,並於會議時執行「東盟」的決議。); c) 第三層:協調機構,包括「東盟協調理事會」及三個「東盟共同體理事會」等等。 另外, 「東盟」還設有能源、勞工、貿易等 18 個部長會議,也包括一些民間或半官方 機構。 5.2 三層架構之重要 「首腦會議」是「東盟」最高決策機構,也是「東盟」國家商討區域合作大計的最主 要機制,主席由成員國輪流擔任。初期分為「正式」、「非正式」兩種,後來統一為每年舉 行一次的「正式」會議。 外長會議每年舉行一至兩次,負責制定「東盟」的基本政策,每年輪流在成員國間舉 行。 常務委員會主要討論「東盟」的外交政策,並落實具體合作專案。 經濟部長會議每年舉行一至兩次,旨在討論成員國之間的經貿合作,亦為決策機構。 「東盟」秘書處設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Jakarta)。 5.3 「東盟地區論壇」 在「東盟」的行政架構中,有一個機構非常重要,名為「東盟地區論壇」( ASEAN Regional Forum, ARF ) 這個論壇首次舉行日期是 1994 年 7 月 25 日,地點為泰國首都曼谷。它之所 以成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a) 期望維護東南亞地區的和平、穩定與安全; b) 加強「東盟」成員國之間對崛起中的中國的抗衡力量; c) 拉攏美國,藉以制衡中國;並爭取對日本、印度等國的外交發展; d) 強化「東盟」對東南亞地區事務的主導角色與地位,以與區外強雄爭一日之長短。 73 「東盟地區論壇」在東南亞地區內所發揮的功能,大致有以下三項: a) 推進地區內各國相互信任,如《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持續發展,以及「東南亞無 核區域」( Southeast Asia Nuclear Weapons-Free Zone, SEANWFZ ) 的建設等等; b) 發展「預防性外交」,以預防國家之間衝突爆發為基礎,強調外交的必須性及即時性, 認同外交為解決衝突的最好方法; c) 以發展「衝突解決機制」為「東盟地區論壇」的終極目標。然而這項終極目標尚在努 力當中。 ││││││││││││││││││││││││││││││││││││││││││││││││││││││││││││││││││││││││││││││││││││││││││││││││││││││││││││││││││││││││││││││││ 6. 運作方式與特點 「東盟方式」 「東盟」擁有自己獨特的組織架構,以及被稱為「東盟方式」的運作模式與決策原則, 其特點為: a) 聯繫鬆散,缺乏決策核心,在兼顧成員國利益的基礎上,強調確保各國之間的絕對平 等地位,藉以杜絕單一成員國主導地區事務之可能性; b) 強調「協商一致」,在內部協商後,以「全體一致通過」為議論目標; c) 奉行「平等的不干涉內政」原則; d) 在正式協商以外,顯現「非正式性」的特徵。例如成員國領袖往往於私交場合舉行商 議,甚至最終達成共識,是為一種獨特的協商模式。 74 7. 未來發展動向 7.1 「東盟」面對的問題 不少學者認為,「東盟」的未來發展是否順利,絕大程度取決於其是否順利解決組織 內陸續浮現的各項新挑戰。這些挑戰大致如下: a) 緬甸問題:緬甸軍政府國際形象長期低落,而緬甸作為「東盟」的成員國,這種形象 或多或少影響「東盟」與西方世界及日本之間的關係發展; b) 領導權問題:印度尼西亞向來扮演「東盟」的領導角色,然而自 1997 年後起,受到東 南亞金融危機的拖累,印度尼西亞經濟衰退,加上國內長期政局不穩,促使其國際影 響力急降。2000 年以後,泰國、菲律賓及馬來西亞可說是「東盟」的「三頭馬車」 ,擔 當組織的領導角色;而身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則明顯充當「軍師」一職, 與組織內各成員國分享其經濟高速發展的經驗。這種領導層的組合,能否長期維持, 將為「東盟」今後發展順利與否的關鍵所在; c) 經濟一體化進度令人懷疑:多年以來, 「東盟」致力推動成員國之間的經濟一體化,藉 以拉近成員國之間的距離,以期早日達成「一體」的目標。然而,「東盟」成員國之間 的經濟差距,絕非一朝一夕能夠拉近。最明顯的例子是,若以新加坡及老撾的經濟實 力作一比較,便可知其差距究竟有多大。「東盟」有十位成員國,經濟實力異常懸殊, 這對於其步向一體的進程來說,肯定是最大的障礙; d) 「安全共同體」的功能: 「東盟一體」的終極理想,主要是成就「安全共同體」 。然而, 「東盟」是否有足夠實力維持東南亞地區的安全,的確令人懷疑。按現時的情況來看, 東南亞地區的和平與安全,似乎還不能單單依靠「東盟」 ;反而要指望中國、美國、日 本及印度等周邊大國; e) 成員國之間的關係: 「東盟」成員國之間,存在太多難以解決的問題與糾紛,例如各國 國內的極端民族主義問題、經濟發展的極端差異與經濟實力的懸殊、文化之多元及迥 異、宗教信仰嚴重分歧等等。這些問題,都是阻礙組織深化的重大障礙,然而全都難 以解決。 7.2 「東盟」與中國關係概述 7.2.1「東盟」與中國關係發展大要 當代「東盟」與中國關係的發展歷程,可謂相當轉折。其發展大要,可詳閱附表二: 「東盟」與中國關係發展大事年表。 75 附表二:「東盟」與中國關係發展大事年表 日期 重要事件 1950 年 1 月 18 日 中國與越南建交 1950 年 4 月 13 日 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建交 1950 年 6 月 8 日 中國與緬甸建交 1953 年 中國與緬甸共同倡議由中國政府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並簽 訂邊界條約。 1954 年 菲律賓和泰國參加美國構想包圍中國的《東南亞條約組織》,馬來西 亞也靠向美國。東南亞地區成為美國干涉印度支那半島 / 中南半島 局勢的軍事基地。 1958 年 7 月 19 日 中國與柬埔寨建交 1950 – 70 年代 中國大力支持越南人民抗法及抗美運動。 1965 年 9 月 30 日 印尼發生軍事政變,是為「九三零事件」。以蘇哈托為首的軍人集團 發動政變,推翻蘇加諾政權,並試圖一舉消滅支持蘇加諾的印尼共產 黨。印尼軍人指斥中國政府暗中支持印尼共黨及蘇加諾,並煽動國民 製造「排華運動」。 1967 年 中國與印尼斷交 1967 年 8 月 8 日 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及新加坡成立「東盟」,全面靠向美 國。 1970 年代初 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內的合法席位、美國總統尼克遜訪華、中日 建交、西歐、南美洲及非洲不少國家先後與中國建交,促使「東盟」 改變其對華政策。 1970 年代中期 美國撤出印度支那半島 / 中南半島後,「東盟」提出把東南亞建成 「和平、自由和中立地區」。 76 1974 年 5 月 31 日 中國與馬來西亞建交 1975 年 6 月 9 日 中國與菲律賓建交 1975 年 7 月 1 日 中國與泰國建交 1978 年 越南出兵柬埔寨。 日期 1980 年代 重要事件 中國與「東盟」合作,幾經努力,終使柬埔寨恢復獨立與主權。同時, 中國的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政策亦促進了中國與「東盟」之間的經貿 關係。 1990 年 中國與印尼完全恢復外交關係 1990 年 10 月 3 日 中國與新加坡建交 1991 年 9 月 30 日 中國與汶萊建交,並與越南實現「關係正常化」。 1995 年至 1999 年期間 「東盟」先後吸收越南、緬甸、寮國 ( 老撾 ) 及柬埔寨加入,成員 國從六個增加至十個,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地域性組織,而中國與其 所有成員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關係。 1996 年 中國第一次以「全面對話伙伴」的身份參加「東盟部長會議」,自此 成為「東盟」的「對話伙伴國」。 1997 年 12 月 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出席「東盟――中、日、韓首腦非正式會議」( 即 所謂「10 + 3」),並與「東盟」國家領導人進行了單獨會議。雙方發 表了《中國――「東盟」首腦會議聯合聲明》,確定了中國與「東盟」 面向二十一世紀睦鄰互信伙伴關係的方向和指導原則。 1998 年 12 月 中國國家副主席胡錦濤出席了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行的「第二次中國 ――東盟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即所謂「10 + 1」)。 1999 年 11 月、2000 年 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分別出席了於菲律賓、新加坡及汶萊舉行的第 11 月和 2001 年 11 月 三次、第四次和第五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 在第五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雙方一致同意於十年內建 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朱鎔基總理提出將農業、資訊產業、 人力資源開發和湄公河流域開發等確定為新世紀初中國與「東盟」合 作的重點領域,並得到「東盟」領導人的贊同。為支援「東盟」一體 化進程,朱鎔基總理宣布將向「東盟」成員中的三個最不發達國家, 即寮國、緬甸和柬埔寨提供特殊優惠關稅待遇。 2001 年 11 月 成立「中國與東盟商務理事會」 2003 年 10 月 6 日 中國新任總理溫家寶代表中國正式簽字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 。 中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期望有利於中國與東盟國家和平 解決爭端 ( 如南沙群島主權糾紛 ),並共同承擔維持亞太地區穩定與 和平的責任。 資料來源:黃安余著:《新中國外交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年 ),頁 150 – 170。 77 要之,踏入二十一世紀,中國與「東盟」的關係已經超越純政治及外交的層面,進而 發展更密切的經濟、文化、訊息產業、人力資源開發以至環保等各方面的合作關係。 中國與「東盟」貿易概況: 1. 1970 年代:中國與「東盟」開始啟動雙邊貿易; 2. 1975 年:貿易總額為 5.23 億美元; 3. 1993 年:貿易總額為 107 億美元; 4. 2001 年:貿易總額為 416.2 億美元,比 2000 年增長 5.3%。其中中國出口 183.9 億美元, 增長 6.9%;進口 232.3 億美元,增長 4.7%。雙方貿易逆差為 48 億美元,增長 0.1%; 5. 2002 年:貿易總額為 547.7 億美元; 6. 2011 年: 「東盟」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而中國則是「東盟」的第一大貿易夥伴。雙 邊貿易額為 3,628.5 億美元。 7.2.2 對中國觀感的轉變歷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南亞國家對中國的認識主要經歷以下三個重要階段: a) 1950 – 1970 年代:視中國為東南亞地區的主要不安元素,敵視中國;親向美國並反對 共產主義意識形態; b) 1970 年代後期 – 1980 年代:隨著中蘇交惡、中日建交及中美關係緩和,東南亞國家開 始與中國靠近,但仍視中國為不值得信任的近鄰; c) 1990 年代後:中國崛起,東南亞國家對中國的形象有許多不同理解,諸如:政治盟友? 競爭對手?軍事強鄰? 「中國威脅論」的來源?龐大商貿市場?金融危機救星?等 等,反映「東盟」的心情異常矛盾,忐忑不安。 78 7.2.3 對華政策 ——方向之調整及其主要內容 「冷戰」結束後,「東盟」成員國對中國政策作出大幅度調整,當中可分為以下兩個 階段: a) 1990 年至 1997 年——實現正常化階段:「東盟」成員國積極改善與中國的關係,尤其 是經貿關係。例如:新加坡於 1990 年代中期成為中國第五大外國投資國;印尼亦與中 國復交; b) 1997 年金融危機爆發後至今——全面提升全方位合作階段:中國經濟起飛,被「東盟」 成員國視為金融危機的救星。建基於經貿合作基礎之上,雙方開展政治、安全、文化 全方位多邊戰略伙伴關係。 「東盟」與中國的全面接觸,帶來不少突破性的外交成果。當中最重要的,莫如《中 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構想。此構想於 2000 年率先提出,2002 年落實計劃,2010 年 1 月 1 日正式運作。 另一方面,對於東南亞國家來說,中國這個「龐然大物」,仍然是一大威脅。故此, 加強對中國的制衡,也是當務之急。 「東盟」成員國對於「制約」中國的態度,各有不同, 以下為一些具體例子: a) 印尼、馬來西亞:俱為穆斯林國家,有傳統反美情緒;印尼有「大國美夢」 ,馬來西亞 在經濟上親近中國,但政治及安全問題上,則親近美國; b) 越南:較多考慮「東盟」利害;拉攏美國與日本,建立緊密關係; c) 緬甸、泰國:較為親中,特別是緬甸軍政府,長期被孤立,得中國援助,故較親中。 然泰、緬兩國亦有援引印度以牽制中國之意; d) 菲律賓、新加坡:政治及東南亞安全問題上明顯親美。 79 本課題主要參考資料: 一、中文書籍: 1. 王子昌、郭又新著:《國家利益還是地區利益:東盟合作的政治經濟學》,北京:世界知識出 版社,2005 年。 2. 王澤編譯:《東盟》,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6 年。 3. 弗勞利安‧康馬斯 ( Florian Coulmas )、尤迪特‧施塔波絲 ( Judith Stalpers ) 著,陳寶等譯: 《新亞洲——亞洲挑戰世界》,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年。 4. 托馬斯‧艾倫 ( Thomas Allen ) 著,郭彤譯:《東南亞國家聯盟》,北京:新華出版社,1981 年。 5. 李光耀著:《李光耀回憶錄——經濟騰飛路 ( 1965 – 2000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年。 6. 阿米塔‧阿查亞 ( Amitav Acharya ) 著,王政毅等譯: 《建構安全共同體:東盟與地區秩序》,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 7. 韋紅著:《地區主義視野下的中國——東盟合作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 年。 8. 容本鎮、秦紅增主編:《多隻眼睛看東盟》,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年。 9. 曹雲華、唐翀著:《新中國——東盟關係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 年。 10. 曹雲華主編: 《東南亞國家聯盟:結構、運作與對外關係》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1 年。 11. 曹雲華著:《東南亞的區域合作》,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1996 年。 12. 黃安余著:《新中國外交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年。 13. 黃明翰著,張乃堅、許衍郭、劉勇譯:《中國與亞太地區變化中的政治經濟關係》,廣州:暨 南大學出版社,1990 年。 14. 邁克爾‧利弗 ( Michael Leifer ) 著,薛學了等譯:《當代東南亞政治研究指南》,廈門:廈門 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2003 年。 15. 韓振華著:《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研究》,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2 年。 16. 黛安‧K‧莫齊 ( Diane K. Mauzy ) 主編,季國興等譯:《東南亞國家政治》 ,北京:中國社會 科學出版社,1990 年。 17. 蘇哈托 ( Suharto ) 自述,拉瑪丹等執筆,居三元譯:《蘇哈托自傳——我的思想、言論和行 動》,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1 年。 80 18. 顧長永著:《東南亞政治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5 年。 二、中文文章: 1. 杜平:〈靈魂空虛的東南亞融合進程〉,載新加坡《聯合早報》,2007 年 1 月 19 日。 2. 張蘊岭:〈如何認識「東盟」〉,載《當代亞太》,2006 年第 7 期,頁 3-4。 三、英文書籍: 1. Acharya, Amitav. Constructing a Security Community in Southeast Asia: ASEAN and the Problem of Regional Ord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2. Haacke, Jürgen. ASEAN’s Diplomatic and Security Culture: Origins,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2003. 3. Kang, David C. China Rising: Peace, Power, and Order in East Asi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7. 4. Leifer, Michael. ASEAN and the Security of Southeast Asia. London: Routledge, 1989. 5. Martin, Edwin W. Southeast Asian and China: The End of Containment.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77. 6. Narine, Shaun. Explaining ASEAN: Regionalism in Southeast Asia. Boulder: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2004. 7. Severino, Rodolfo C. Southeast Asia: In Search of an ASEAN Community: Insight from the Former ASEAN Secretary-General. Singapore: ISEAS, 2006. 8. Singh, Daljit, Tin Maung Maung Than, eds. Southeast Asian Affairs 2008. Singapore: ISEAS, 2008. 9. Solidum, Estrella D. The Politics of ASEAN: An Introduction to Southeast Asian Regionalism. Singapore: 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2003. 81 四、英文文章: 1. Aileen S. P. Baviera, “ASEAN’s Changing Perceptions of China”, in China Currents, Vol. 3, No. 2, April-June, 1992. 2. Chan Akya, “Mid-life Crisis for ASEAN”, in Asia Times, December 9, 2006. 3. Ching Pao-m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The Problem of a Perceptional Gap”, in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9, No. 3, December, 1987, pp. 181-193. 4. Daniel Y. Coulter,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Countdown to Calamity”, in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March, 1996, pp. 371-388. 5. Special Issue, “Towards ASEAN’s Fifth Decade: Performance, Perspectives and Lessons for Change”, in The Pacific Review, Vol.21, 2008, pp. 397-409. 五、網站: 1. 《人民網 People》:http://www.people.com.cn/BIG5/guoji/25/96/20030211/921212.html 2. 大 馬 經 濟 平 台 :《 東 盟 簡 介 》、《 東 盟 —— 決 策 機 制 特 點 與 運 行 效 果 》: http://www.mytrade.com.my/AFTA/CN/GENERAL/AFTASpecial.HTM 82 3. 「東盟」 / 東南亞國家聯盟官方網站:http://www.asean.org/ 4. 「東盟」秘書處網頁:http://www.asean.org/asean/asean-secretariat 84 1 冷戰時期的防衛性重建:西歐的協作和地區整合 (1945 至 2000 年) ││││││││││││││││││││││││││││││││││││││││││││││││││││││││││││││││││││││││││││││││││││││││││││││││││││││││││││││││││││││││││││││││ 西歐整合的歷史根源 長久以來,西歐的整合都在爭議之中進行,亦一直是歐洲事務的中心議題。於二次大 戰結束之前幾年,連串的國際協約為歐洲國家之間的合作定下基礎。較為顯要的是 1944 年 的布雷頓森林會議。這個由來自 44 國,共 730 個代表出席的會議,建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 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亦即世界銀行的前身。 二次大戰結束,歐洲的發展由美國和蘇聯的兩個新冒起的超級強國決定。1947 年的馬 歇爾計劃使西歐的合作更進一步,卻同時加深東、西歐的矛盾。到 1948,美國主導的經濟 合作總署成立,執行馬歇爾計劃的內容,西歐的歐洲合作全速進行。 從軍事到經濟合作 西歐的整合的一大助力,是美國為首的集體防禦計劃,1949 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 之後西歐諸國在 1950 年亦自發組織歐洲防衛共同體。雖然建議最終在 1954 年被法國國會 否決,但西歐的合作卻未被阻延,在經濟領域上,進展更為理想。因應美國於 1940 年代末 及 1950 年代初提出的援助,西歐各國得以由二次大戰過後的頹垣敗瓦中重新站起來。早於 1950 年 5 月,為配合西歐重建而成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誕生,其宗旨在於推動經濟發展和 減少失業。到 1957 年,歐洲經濟共同體經羅馬條約而締定,成員以法國、意大利、西德和 荷、比、盧等為中心。該組織力圖穩定成員國的物價,並且去除各國之間的關稅,為更長 遠的合作作好準備。 東、西歐壁壘分明 到了 1970 年代,英國及其他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成員紛紛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西歐 的經濟整合基本上形成。只是東西歐依然壁壘分明。為了抗衡有美國支持的西歐整合,蘇 聯也和東歐多國組成華沙條約組織,加強軍事和經濟合作。 在西歐整合初段位置不明朗的西德,卻後來成為溝通東、西歐的重要橋樑。於 1963 至 66 年間,西德總理艾哈德企圖和蘇聯開始對話無果。繼任的總理勃蘭特終於在 1970 年成功 和東德總理會面。同年八月的莫斯科會議緩和了西德和蘇聯的緊張關係。1972 年的四國協 議,為東、西歐的合作推前一大步。該協議保證了西柏林的安全,亦正常化了在歐洲冷戰 前線的東、西德的關係。 85 從對立到融和 東、西歐的關係始終深受美蘇關係影響。在 1980 年代,冷戰本來走向緩和之際,美國 總統列根的強硬態度卻使局面一變。反而在另一面,蘇聯領袖戈爾巴喬夫提出體制改革和 新思維,減少對東歐的干預。所以,早於 1980 年代中期,東歐各國在對內和對外事務已得 到了更大的自主。 事實上,無論在結束冷戰和推動歐洲整合,戈爾巴喬夫的重要性都是無容置疑。倘若 沒有了他於改變歐洲悶局上的貢獻,1970 年代初「東方政策」也不會達致把歐洲聯為一體 的最終效果。於 1989 年冬天開始,匈牙利、捷克、東德、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南斯拉夫 等紛紛推倒既有的共產政權,東歐集團迅速瓦解,東、西歐之間的屏障被去除。 結論 冷戰結束後,新成立的歐盟進一步拓展歐洲整合。在 1990 年代,奧地利和瑞典先後成 為新成員。2004 至 2007 年,捷克共和國、斯洛伐克、波蘭和羅馬尼亞亦紛紛加入,可以想 像無論在地理和結構上,歐洲都會更趨一體化。 討論題目: 討論西德在 1945 至 1990 年間的歐洲整合所扮演的角色。 86 2 國際非政府組織的興起:協作的成功與局限 ││││││││││││││││││││││││││││││││││││││││││││││││││││││││││││││││││││││││││││││││││││││││││││││││││││││││││││││││││││││││││││││││ 1945 年,非政府組織在當年簽署的聯合國憲章第 10 章 71 條中正式出現。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通訊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普及,全球互 聯網飛速的發展,國際非政府組織藉此發展巨大資料庫,提供新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 傳播的對象包括國家政府、跨國公司等國際組織,也包括世界各地的群眾。因為全球化的 發展及地球村的冒起,國際非政府組織已成為現今世界的普遍產物。於地區及本土性問題 被帶進國際舞台的同時,國際非政府組織的活動亦擴展至國際社會賑災及組織緊急救援的 工作,透過地方政府、跨國公司與本地需要救援的人士,對發展中的國家提供資金、技術 和人道援助,以緩和生態環境、貧困、醫療衛生、犯罪、不平等及人口等問題。 國際非政府組織的援助 國際非政府組織如何改善現有的貧困狀況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組織不時在電視廣 告中、互聯網上或香港街頭呼籲捐款,以促進社會慈善事業。國際非政府組織針對需要援 助的群體進行經濟援助,物質扶貧工作主要體現在早期的救災救濟運動中。並且就長遠發 展而言,提供教育和培訓課程,以提升勞動能力。此外,國際非政府組織通過倡議和爭取, 促使當地政府制訂更切合貧困地區實際需要的政策。 國際非政府組織所給予的援助可以分為「直接」與「間接」兩個類別。當國際非政府 組織與另一伙伴(例如:政府、政府組織或非政府組織)合作時,通常會給予間接援助。 而直接援助則包括分配糧食、提供醫療物資、安全保證及其他實時執行的現場支援。不論 是直接還是間接援助,國際非政府組織的所有活動皆可分類為存活性質、技術性質、財政 性質、教育性質、法律性質或環境性質。 跨國合作 關於國際非政府組織的環境保育工作,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 4 條及第 7 條確 立了組織的合法參與,促進跨國性的國際合作。 國際非政府組織亦積極參與跨國性的衛生醫療協作服務,最為顯著的是洛克菲勒基金 會的成立,以及全球每年數以萬計的非政府組織參與愛滋病防治工作。 國際非政府組織向國際社會推行非營利性及非國家性的國際性活動,在亞洲開發銀行 的牽頭下,非政府組織向低收入人士提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 87 國際非政府組織的局限 除了以上談及的國際非政府組織的協作外,同時不可避免存在著局限。組織在監督各 國履行氣候變化條約時,沒有法定途徑正式參與監督條約的實施。此外,在推行人道主義 救助時,也不能阻止戰事的爆發和延續。國際非政府組織亦面對政治權力的問題,當遇到 腐敗及拒絕外來干預的政權時,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組織的影響力。 值得關注的是,自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非政府組織的興起是全球性的現象,以多元 化的組織、宗旨和口號,參加國際集會、演講和遊行,並於醫療、文化、教育、人權及環 境等各個領域中,對世界經濟、和平與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討論題目: 你認為在何種程度上國際非政府組織援助的有效性會受本土的因素所影響? 88 3 糧食全球化:經濟、政治和社會 ││││││││││││││││││││││││││││││││││││││││││││││││││││││││││││││││││││││││││││││││││││││││││││││││││││││││││││││││││││││││││││││││ 糧食全球化與戰爭 糧食的全球化最早於 15 世紀開始。在地理大發現的時代,由於航海技術的進步,歐洲 人開始前往世界各大洲,使世界人口和食物的流動增加,並開始改變人類的飲食習慣和選 擇。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中,糧食是個關鍵的戰略問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英國 海軍對德國的封鎖,加上德國政府將大部份糧食留給軍隊使用,最終導致 1917 至 1919 年 間有近 750,000 人死於饑餓和營養不良。另一方面,德國海軍亦嘗試切斷英國從世界各地獲 得糧食,但並未成功。在 1933 年,納粹德國獲得政權後,即加強國家對糧食生產和消費的 控制,對糧食生產的需求亦使希特勒決定入侵俄羅斯和烏克蘭等地。在亞洲,日本於 1931 年入侵中國東北,其後亦希望將該地變成其糧食生產地。 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糧食全球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西歐,北美和亞洲一些地區得以享受相對和平與穩定。這一 時期也標誌著跨國食品企業的延續,甚至擴張。它們大多能夠支配個別食品的生產、加工、 運輸、分配、以至零售。它們在此期間亦擴張到發展中國家,開發新資源和市場。除了食 品生產企業,這個時期亦見證了國際連鎖快餐店的出現。他們不僅影響了人類的飲食習慣, 亦傳播它所代表的資本主義現代性。這一時期也被稱為「第二次農業革命」 。這場革命的根 源是農業化學,特別是化肥的使用。化肥由歐洲和北美的工業化國家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 化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間取得不少突破,為戰後化肥和農藥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可是,過度使用這些化學品對人類可能造成的健康影響至今尚未釐清。同時,有關糧食的 技術如冷藏、運輸、包裝、改善品種、雜交法等亦見進一步發展。 雖然糧食生產在 1945 年後繼續增加,但分配問題仍遠未解決。發達國家衍生了因為過 量飲食以及快餐文化而出現的肥胖問題。1970 年代以來,經濟發達而且人均食品消費出現 顯著增長的國家,如中國等,亦開始出現類似問題。可是,另一方面,飢荒在發展中國家 奪去了世界各地數以百萬計的生命。這些災難的出現並非全因為天然災害。例如,在 1958 年至 1961 年間,由於中國政府政策不周,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死於飢荒。 國際間在糧食問題上的合作 第一次國際間在糧食的問題上合作早於 1905 年已經出現。當時,國際農業學會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在羅馬成立,歐洲各國均派出代表參加。在 1945 年, 89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成為聯合國的下屬機構。在 1945 年和 2010 年間,聯合國 建立了以下的會議和組織,以補充糧食和農業組織:世界糧食計劃署(1961) 、世界糧食會 議(1974) 、世界糧食理事會(1974-1993) 、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1996, 2002, 2009)等,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組織促進國際間在糧食問題上的合作,建立了如下機構:世界貿易組 織(1993)、全球糧食安全計劃(世界銀行)(2010)、歐洲食品安全局(歐洲聯盟)等。這 些國際組織肩負各種任務,包括援助遭受飢荒的國家,統一食物安全和計量標準,監控食 物安全,監察市場並建議措施,以在必要時調節市場,消除如關稅保護等貿易障礙,減少 糧食價格波動,並推動科技發展,鼓勵先進技術、聯合研究以及傳播。 從 1945 年至今的國際糧食合作,成效有限。首先,冷戰的背景使任何達成國際協議的 過程均高度政治化和充滿對抗性。而且,處理糧食問題時,在不同層次和不同組織之間亦 出現不少張力。 國際合作的局限 某些國家的糧食問題不能單靠糧食援助解決。例如,一些非洲國家變得過分依賴發達 國家的免費糧食援助。糧食援助使那些國家失去提高生產力和改善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此 外,在法制不健全的國家,貪官往往侵吞糧食援助,並把它們轉售。這些情況均使國際組 織難以確保有需要者得到適切的幫助。此外,其他因素也阻礙了國家之間就糧食問題進行 更有效的合作,如國家的商業競爭、生產力的瓶頸,投機和貿易壁壘、既得利益、新技術 的不確定性、以及推動食品價格上漲和下降的石油價格。 過去兩個世紀的糧食生產工業化導致大量浪費,更對環境造成持久的影響。例如,過 度種植和生產,亦使生物多樣性遭到無可彌補的損失。因農業生產的污染亦愈見嚴重。 糧食全球化的社會和文化面向 糧食問題和文化以及階級問題緊密相連。為保護本土文化,抵制全球化, 「國菜(national cuisine)」的概念變得愈見重要。另一方面,在一國之內不同地區飲食習慣的不同則挑戰所 謂「國菜」的概念。近年,飲食文化亦和自然保育以及保存傳統等扣上關係。這些問題亦 可能影響國際合作。 糧食的全球化從不同角度影響了世界。人類在糧食方面的國際合作由來已久,但直至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在糧食的合作才獲得重要的進展。就目前所見,國際合作雖然困難, 但仍有一定的成果。 討論題目: 在你每天的食物之中,哪些是國際合作而來的成果? 90 4 1978 年以來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現代化及其與日本的關係 ││││││││││││││││││││││││││││││││││││││││││││││││││││││││││││││││││││││││││││││││││││││││││││││││││││││││││││││││││││││││││││││││ 新中國成立與韓戰爆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國內爆發了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的內戰。1949 年 10 月 1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雖然中國歷史進入新的一頁,但在隨後的數十年間,國內繁榮 安定的局勢可說是得來不易。1950 年,韓戰爆發,中國與美國正面交鋒。戰爭最終於 1953 年結束,交戰各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 。然而,中美兩國之間的敵意卻未因此而完全消減。 戰後的中國與日本 1955 年,中國開始嘗試與東南亞國家建立官方外交關係。在萬隆會議上,周恩來總理 提出著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五項原則是:第一、尊重他國領土主權完整;第二、 不干涉他國內政;第三、互不侵犯;第四、平等互利;第五、和平共處。透過致力宣傳這 五大國際交往原則,中國得到與會國家的熱烈歡迎。同時,中國亦利用參與這次萬隆會議 的機會,成功與部分亞洲國家及非洲國家建立了正式的官方外交關係。 正當中國致力參與國際事務的同時,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的日本正處於盟軍佔領 期之中。在麥克阿瑟將軍的主導下,美國正努力解除日本的武裝,並嘗試在日本傳統思想 體系中植入民主觀念,以求改變日本。雖然,美國管治日本的政策,都以消除日本對世界 的威脅為目的;但是,美國仍然容許日本在和平的大前提下,發展其政治、軍事、文化與 經濟。1951 年,盟軍管治期結束,根據《舊金山和約》 ,美國將國家管治權歸還予日本政府。 戰後中日關係的分期 無論是中國還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都掀起歷史的新一頁。兩國之間 的關係,也無疑走進一個新階段。總的來說,戰後中日關係的發展,大致上可以劃分為四 個時期:一、從 1949 至 1958 年,是兩國維持民間交往時期;二、從 1958 至 1971 年,是 中日關係從交惡走向緩和的關鍵時期;三、從 1972 至 2006 年,是兩國關係的穩定發展期, 雙方雖然時有爭端,但總的來說,外交關係緊密;四、從 2007 年至今,是雙方關係反覆的 對立時期。 91 戰後中日民間交往與兩國外交 回顧 1950 年代,中國於韓戰中與美國交戰,在某程度上,可說是間接與日本為敵。韓 戰時期,日本是美國於遠東最大的軍事基地。而在外交上,日本與台灣簽訂象徵中日兩國 停戰的《日華條約》 ,更增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日本之間的敵意。由於中日兩國之間沒有 正式的外交關係,加上美國與台灣問題等等因素,戰後中日關係的發展主要依賴民間交往, 尤其是經貿合作。例如在 1950 年代初,中日兩國間的雙邊民間貿易總額便高達三千萬英鎊。 雖然欠缺正式官方外交關係,中日兩國之間的交流仍能依賴緊密的經貿合作得以維 持。不過,兩國之間仍然因為不少複雜的問題而爭論不休。其中一個重大爭議,就是兩國 對於書寫歷史的不同態度。日本國內的右翼勢力,多年來一直不斷篡改 1930 年代日本對於 中國及韓國的侵略史實。對於此一情況,中國十分不滿。另外,日本政府官員或政客多年 來一直不斷參拜安放甲級戰犯靈位的靖國神社,令中國認定日本對於當年發動侵華戰爭一 事根本毫無悔意。凡此種種,都對兩國關係的發展構成重大障礙。 釣魚台爭議 除了歷史意識問題,中國與日本又因為釣魚台領土爭議而紛爭不斷,為兩國之間的外 交關係添上不少張力。釣魚台爭議始於 1970 年代,至今仍未解決,一直是中日外交發展中 的重大難題。兩國於此問題上各不相讓,相信短期內亦難就此問題達成任何共識或協議。 這對於中日兩國之間繼續發展更為緊密的雙邊關係,當然構成負面影響。 中日關係的展望 展望未來,中日關係的發展勢將面對更多挑戰。要避免爭執,日本應當正視中國的重 要性;而雙方之間的正常交往及深入認識,也非常重要。要達成這個目標,中日兩國之間 的深層文化接觸,至為必要。事實上,中國與日本,都應當明白兩國關係的重要性,它不 只單單是兩國政府及人民所關注的問題;更是亞洲未來和平的關鍵所在。 討論題目: 你認為將來的中日關係會如何發展? 92 5 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演變:邁向地區性合作 ││││││││││││││││││││││││││││││││││││││││││││││││││││││││││││││││││││││││││││││││││││││││││││││││││││││││││││││││││││││││││││││││ 何為「東南亞」 無論是地區整合進程,還是整體對外關係,東南亞地區在二十世紀一百年內經歷了空 前的發展。回顧過去數十年的歷史, 「東南亞」作為一個地域觀念,主要始於第二次世界大 戰期間;現今,我們都已習慣用「東南亞」此一地域名稱來概括位於此地區內的十一個國 家,她們分別是: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汶萊、新加坡及東帝汶。 「東盟」的成立與發展 「東盟」的前身,是馬來亞、菲律賓與泰國於 1961 年合作成立的「東南亞聯盟」。雖 然東南亞國家有志成立地區合作組織,藉以維護區內和平,但即使是「東南亞聯盟」成立 以後,區內仍然充斥著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爭執與鬥爭。未幾, 「東盟」於 1967 年正式成立, 並發表《東盟宣言》 。及後,隨著組織的日益壯大,越南、緬甸、老撾及柬埔寨先後於 1990 年代加入「東盟」。而新近獨立的東帝汶,亦於 2006 年向「東盟」提出加入申請,成為候 選成員國。 「東盟」成立後的其中一個重大貢獻,是致力推動東南亞地區的「中立化」 。根據《東 盟宣言》及《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東盟」成員國承諾尊重彼此的國家獨立原則、國家 主權、領土完整、國民身份認同,並致力達至成員國之間的地位平等。另外,為了鼓勵東 南亞地區內不同國家人民之間的和平與合作,「東盟」成員國努力遵守互不干涉內政的原 則;在遇上爭執與糾紛時,亦強調利用和平協商的方法來解決爭議。對於上述「東盟」的 運作原則,我們應當給予高度關注;尤其是該組織強調成員國之間應該時刻考慮彼此的不 同國情,致力做到「求同存異」這一點。時至今日,「東盟」已經成為東南亞地區內有力維 持區域和平的實體組織,而其於政治、外交及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成就,亦實在不容忽視。 「東盟」與中國 從地理位置上作一觀察,中國可說是「東盟」最親密的近鄰。 「東盟」對中國的外交政 策,大致上分為兩個重要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從 1990 年至 1997 年,可視為「東盟」成員 國家與中國關係正常化的重要時期:在這段時間內,新加坡成為中國第五大外資來源國; 而印度尼西亞與中國之間的外交關係也成功地走向「正常化」。自 1997 年起至今,是「東 盟」與中國外交關係發展的第二階段,我們在這段時期內目擊「東盟」與中國走向更緊密 的相互合作。這種緊密的合作關係,可見於兩者之間在政治、地區安全、經貿、文化及國 防戰略等各方面的充足聯繫。長時期的緊密合作,促成「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的成 立。這個規模宏大的自由貿易區,已經於 2010 年 1 月 1 日正式開始運作。 93 「東盟」中國關係中的不明朗因素 談及多邊關係,當然沒有可能只有純粹的積極發展。「東盟」與中國之間的外交關係, 仍然存在不少負面因素。近年, 「東盟」固然致力深化與中國在各方面的多元合作,但無可 否認,對於不少東南亞國家來說,中國仍然是一個重大威脅。長久以來,東南亞國家都被 不少西方國家視為「圍堵」中國的最佳棋子,中國因而與部分東南亞國家在外交發展上產 生不少「裂縫」 。雖然,隨著近年中國與部分東南亞國家關係日益密切;例如印度尼西亞日 漸緊靠中國,試圖藉著中國的支持爭取更高的國際地位;馬來西亞則在經貿發展上與中國 緊密聯繫,藉以爭取更大的經濟利益;但在政治問題及國防考慮兩方面,無論是印度尼西 亞,還是馬來西亞,都明顯更加靠向美國。這就可以說明, 「東盟」與中國的外交關係之中, 尚有不少不明朗因素。 關於「東盟」的未來展望 毋庸置疑,關於「東盟」的未來發展,有兩點至為關鍵:第一,這個區域組織如何面 對將來陸續出現的各種新挑戰?第二,組織內各個成員國之間的爭執,如何妥善地解決? 以下列舉的一些問題,可能有助我們深入思考「東盟」將來或會遇到的挑戰,以及其解決 各種困難的具體方案。例如:作為一個屢屢被西方世界批評的政權,緬甸軍政府是否破壞 了「東盟」的國際形象?印度尼西亞曾經是「東盟」成立初期的領導核心,但近年該國國 勢衰落, 「東盟」的領導權實際上已經落入迅速崛起的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及新加坡手 中。「東盟」成員國之間的領導權鬥爭,會否為一直強調「和諧合作」機制的「東盟」帶來 破壞?「東盟」成立以來,一直致力追求東南亞地區「經濟一體化」,然而組織內各成員國 之間經濟規模的懸殊,卻是人所共知的事實。這種經濟上的重大差距,對於「東盟」所追 求的「經濟一體化」 ,又帶來甚麼重大影響?東南亞地區自古以來即為兵家必爭之地,時至 今日,中國、美國、日本及印度等大國仍然積極拓展自身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東盟」 致力提倡東南亞地區中立化,但面對這些大國, 「東盟」作為一個地區組織,又是否有足夠 的力量以作抗衡?以上種種問題,均足以反映「東盟」作為一個地區政治實體,雖然極力 推動東南亞地區的和平進程;然而在其未來的發展道路上,仍必須面對不少重大挑戰。 討論題目: 94 1. 作為一個屢屢被西方世界批評的政權,緬甸軍政府是否破壞了「東盟」的國際形象? 2. 「東盟」成員國之間的領導權鬥爭,會否為一直強調「和諧合作」機制的「東盟」帶 來破壞? 3. 「東盟」成員國之間經濟規模的懸殊,對於「東盟」所追求的「經濟一體化」,又帶來 甚麼重大影響? 4. 面對中國、美國、日本及印度等積極拓展自身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的大國,「東盟」 作為一個地區組織,又是否有足夠的力量以作抗衡? 96 歷史資料題有助教師進行學與教活動、促進學習的評估以及對學習的評估。教師可按學生 的不同需要調適題目及答案。 1. 細閱資料 A。 資料 A 以下時事漫畫取材自 1947 年 10 月 1 日的一本英國雜誌。 Western Europe 西歐 AMERICAN AID 美國援助 SELF HELP 自救 “Neighbours ‘Come on, Sam! It's up to us again.” 「鄰居說:『來吧,山姆!又輪到我們出力了。』 資料來源:“Neighbours ‘Come on, Sam! It's up to us again.” - Punch magazine cartoons website” (http://punch.photoshelter.com/image/I0000iA0JCbgMlYk)(瀏覽日期:2014 年 1 月 14 日) (a) 試述二次大戰後西歐的經濟景況,請從資料 A 中找出兩條線索支持你的答案。 (1+2 分) (b) 漫畫家認為美國對西歐可能作出甚麼反應?試參考資料 A 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4 分) (c) 資料 A 能否充分反映 1940 年代末期美國對西歐經濟景況的反應?試參考資料 A 並就你 所知,解釋你的答案。(5 分) 97 問題 1 建議答案及評估參考 (a) 描述二次大戰後西歐的經濟景況。 ( 1+2 分) 描述經濟景況: - 歐洲各國經濟復甦的自救措施力度不足。 線索: 例: - 貼有「西歐」字樣的牆壁快要倒塌。 - 貼有「自救」字樣的柱子過幼,無法支撐將要倒塌的房屋。 (b) 就美國對西歐的可能反應,漫畫家的看法是: 每條線索各 1 分] (4 分 ) L1 大致解釋漫畫家的看法,但未能恰當運用資料或個人知識。 [最多 2 分] L2 恰當運用資料或個人知識,解釋漫畫家的看法。 [最多 4 分] 就美國對西歐的可能反應,漫畫家的看法是: - 透過馬歇爾計劃,向西歐各國提供財務支持。 - 線索: 例: 98 [1 分] [最多 2 分, * 左邊的男人抬起較粗的支柱,上面寫著:「美國援助」; * 資料來源的文字說明: 「鄰居說: 『來吧,山姆!又輪到我們 出力了。』」,意指美國可能願意伸出援手。 (c) 資料 A 能否充分反映美國對西歐經濟景況的反應。 L1 答案片面,只側重於用處或局限。 L2 答案詳盡,能兼論用處與局限。 (5 分 ) [最多 2 分] [最多 5 分] 用處: 例: 美國隨時可向西歐各國提供財務支持,因為美國的經濟比西歐各國 穩健得多。 局限: 例: - 資料 A 沒有描繪美國因杜魯門主義(1946 年)而主動向希臘與土 耳其提供財務援助。 - 資料 A 沒有描繪美國以何名義(馬歇爾計劃)向西歐提供財務援 助、援助內容、援助金額(130 億美元)、援助形式(現金發放、 實物補貼等),以及各種補貼條件(例如歐洲須購買美國產品) 等。 2. 細閱資料B及C。 資料B 下文整理自 1947 年 6 月 5 日馬歇爾的「馬歇爾計劃」演說內容。 美國自當竭盡所能,協助恢復世界經濟回復健全,否則政治難言穩定,和平亦無法保 證。我國政策並不針對任何國家或主義,而是要針對飢餓、貧窮、絕望與混亂。政策 的目的應為復興全球經濟運作,締造可孕育自由機構存在的政治與社會環境。 資料來源:“The ‘Marshall Plan’ Speech at Harvard University, 5 June 1947 – OECD website” (http://www.oecd.org/general/themarshallplanspeechatharvarduniversity5june1947.htm)(瀏覽日期:2014 年 1 月 17 日) 99 資料 C 以下漫畫名為「他阻擋得了嗎?」,於 1947 年在美國出版。 MARSHALL PLAN 馬歇爾計劃 EUROPEAN RECOVERY 歐洲復甦 資料來源:“Soviet Opposition to the Marshall Plan – Library of Congress website” (http://www.loc.gov/exhibits/marshall/images/stalinbb.jpg)(瀏覽日期:2014 年 1 月 17 日) (a) 參考資料 B,美國提出馬歇爾計劃的最終目標是甚麼?試從資料 B 找出一條線索,支持 你的答案。(2 分) (b) 參考資料 C,蘇聯對馬歇爾計劃的反應如何?試參考資料 C 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4 分) (c) 你在題(b)指出蘇聯對馬歇爾計劃的反應,蘇聯的反應對於 1950 年代至 1960 年代歐洲經 濟發展有何影響?試參考資料 B 及 C 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7 分)。 100 問題 2 建議答案及評估參考 (a) 美國提出馬歇爾計劃的最終目標: (2 分 ) 最終目標: - 加速歐洲經濟復甦 - 線索: * (b) [1 分] [1 分] 目標就在於把印有「馬歇爾計劃」字樣的籃球,投入印有「歐 洲復興」的籃框內。 蘇聯對馬歇爾計劃的反應: (4 分 ) L1 大致能解釋蘇聯的反應,但未能恰當運用參考資料。 [最多 2 分] L2 恰當運用參考資料及相關史實,解釋蘇聯的反應。 [最多 4 分] 蘇聯的反應 - 拒絕承認馬歇爾計劃有助經濟復甦的功能。 - 線索: * 史太林試圖攔住標有「馬歇爾計劃」的籃球,阻擋藍球投入 標有「歐洲復甦」的籃框內。 個人知識 - 蘇聯開始宣傳攻擊馬歇爾計劃,指控其為「美元帝國主義」,也 就是建立美國在全歐的經濟霸權。 - 蘇聯阻撓東歐共產國家接受馬歇爾計劃的援助,之後蘇聯更另行 提出「莫洛托夫計劃」援助東歐各國。 101 (c) 1950 年代至 1960 年代蘇聯對歐洲經濟發展的反應所帶來的影響 (7 分 ) L1 一般答案,未能適當運用參考資料/個人知識。 [最多 4 分] L2 答案詳盡,恰當運用參考資料及個人知識。 [最多 7 分] 影響: - 資料 B 中的美國發起馬歇爾計劃所宣聲的目的,導致資料 C 中的 蘇聯產生強烈反彈,重點在於漫畫中的史太林能否攔住代表「馬 歇爾計劃」的籃球,阻住對手投進代表「歐洲復甦」的籃框內(資 料 C)。 - (個人知識)蘇聯成功阻撓東歐各國接納馬歇爾計劃,剝奪東歐 經濟蓬勃增長的機會。因此,東歐仍舊貧窮落後,整個 1960 年 代的發展遠遠追不上西歐的步伐。 - (個人知識)然而,蘇聯仍無法阻撓西歐各國接納馬歇爾計劃, 因此,西歐在 1950 年代經濟成功復甦,1960 年代更大幅增長, 經濟表現大大超越東歐各國。 3. 細閱資料 D 及 E。 資料 D 下文取材自 1947 年 6 月 5 日「馬歇爾計劃」演說。 事實上,歐洲在接下來的三、四年內亟需從外國─主要是美國─進口糧食及其他必需 品。歐洲的需求遠超過其可以負擔的能力,因此必須大量外援,不然就要面對經濟、 社會與政治上的嚴重倒退。 馬歇爾 1947 年 1 月 5 日 資料來源:“The ‘Marshall Plan’ speech at Harvard University, 5 June 1947 – OECD website” (http://www.oecd.org/general/themarshallplanspeechatharvarduniversity5june1947.htm)(瀏覽日期:2014 年 3 月 14 日) 102 資料 E 以下漫畫取材自 1947 年 6 月 18 日的一本英國雜誌。 杜魯門 史太林 BALKAN & DISTRICT RAILWAY 巴爾幹及地區鐡路 LIBERTY HOTEL 自由酒店 PENSION RUSSE 俄羅斯公寓 AUSTRIA 奧地利 BULGARIA 保加利亞 HUNGARY 匈牙利 STALIN 史太林 TRUMAN 杜魯門 資料來源:“The Rival Buses – Punch Cartoon Prints from Punch Magazine website” (http://punch.photoshelter.com/image?&_bqG=3&_bqH=eJxtkFtPxCAQhX_N9mVfurq4SRMeKIPNuC2YAZr0iVRt9uJGE.sl8dcLzUYbdR6G7 5zhQGC13myvHj6FFZeUb3asfHbVY93n1H4U6.KC5cUqj1VgACu52w9LOrz3p2X5Ng5jhsGCcGrByqZZMOAzAyAZADOri5XMtEZb_Y6qv 1H1f1Si66bLXBwnkMZrR11Aa5I0hErHGRqdJNpAqlbCKjjL27m2hhwnobfZ9MogNPDXyN4qCgjcpx843hwPjO6eTriLoxbJeVEHUSktu7Qp C7IMGA.O0TP6b6TrH2wSCun4OPQv9_usndLV1GXqXymhc2A-&GI_ID(瀏覽日期:2014 年 3 月 12 日) (a) 試參考資料 D,解釋美國為甚麼於 1947 年推出馬歇爾計劃。(2 分) (b) 你在題(a)指出了美國推出馬歇爾計劃的原因,資料 E 是否提供相同原因?試參考資料 E 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4 分) (c) 資料 D 及 E 能否充分反映二次大戰後歐洲經濟合作的歷史背景?試參考資料 D 及 E 並 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6 分) 103 問題 3 建議答案及評估參考 (a) 美國於 1947 年提出馬歇爾計劃的原因 (2 分 ) L1 大致指出原因,但未能恰當運用參考資料。 [1 分] L2 答題詳盡,恰當運用參考資料。 [2 分] - (b) 歐洲各國亟需外國提供額外糧食及其他必需品。如果美國不提供 這些物資,歐洲各國可能陷入嚴重的經濟、社會與政治動盪。 資料 E 提供的原因是否與題(a)相同。 L1 大致指出原因,但未能恰當運用資料 D 及 E。 [最多 2 分] L2 答題詳盡,恰當運用資料 D 及 E。 [最多 4 分] 資料 E 提供的原因與題(a)並不相同: - 資料 D 顯示的原因:為協助歐洲各國經濟復甦,並且解決經濟需 要。 - 資料 E 顯示的原因:為遏止蘇聯在東歐擴張勢力(資料 E 中司機 史太林硬將「匈牙利」與「保加利亞」兩位乘客推上開往「俄羅 斯公寓」的巴士)。 解釋: 例: - 資料 D 的含意:如美國不提供馬歇爾計劃,西歐各國的物質生活 將陷入無望的境地。 - 資料 E 的含意:如美國不提供馬歇爾計劃,歐洲各國將徹底落入 蘇聯霸權手中。 104 (4 分 ) (c) 資料 D 及 E 能否充分反映二次大戰後歐洲經濟合作的歷史背景。 (6 分 ) L1 答案片面,只側重用處或局限。 [最多 3 分] L2 答案詳盡,能兼論用處及局限。 [最多 6 分] 用處: 例: - (資料 D)有必要協助歐洲各國解決逼切的經濟問題及加速經濟 增長。 - (資料 E)有必要贏得歐洲各國的支持,以抗衡蘇聯勢力的擴張。 局限: 例: - (個人知識)二次大戰後美國試圖擺脫戰前的孤立主義,提高本 身在全球政治與經濟上的領導地位。 - (個人知識)美國領悟到必須協助經濟嚴重受挫的國家,如此可 避免發生另一次世界大戰。 4. 細閱資料 F 及 G。 資料 F 以下漫畫名為「踩油吧,醫生!」取材自 1947 年的一份美國報章。 COMMUNISM 共產主義 CHAOS 混亂 WESTERN EUROPE 西歐 DOCTOR U.S. CONGRESS 美國國會醫生 “Step on it, Doc!”「踩油吧,醫生!」 資料來源:History Tunes website” (http://www.historytunes.com/images/cartoons/43-1.png)(瀏覽日期:2014 年 1 月 17 日) 105 資料 G 下文摘錄自 1947 年 3 月 12 日杜魯門總統於國會聯席會議上發表的演說。 我相信,美國的政策必須支持自由人民對抗武裝少數民族或外部壓力的企圖征服行 動。我相信,我們必須幫助自由人民運用自身力量創造自身命運。我相信,我們的幫 助應以經濟和財政援助為主,因為兩者都是經濟穩定與有秩序的政治進程中必不可少 的。 資 料 來 源 : “Student Activity: Harry Truman and the Truman Doctrine – Harry S. Truman Library & Museum website”(http://www.trumanlibrary.org/teacher/doctrine.htm)(瀏覽日期:2014 年 1 月 17 日) (a) 參考資料 F,就蘇聯在西歐的角色,漫畫家有甚麼看法?從資料 F 找出一條線索支持你 的答案。(1+1 分) (b) 參考資料 G,你認為杜魯門總統是否會同意你在題(a)所指漫畫家的看法?試參考資料 G 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4 分) (c) 關於美國於二次大戰後介入歐洲經濟發展的原因,資料 F 及 G 有何用處和局限?試參考 資料 F 及 G 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6 分) 問題 4 建議答案及評估參考 (a) 漫畫家對蘇聯在西歐角色的看法。 漫畫家對蘇聯角色的看法: - [1 分] 蘇聯製造麻煩/挑起混亂。 線索: - 身上寫著「共產主義」(代表蘇聯)的秃鷹,叼著布袋標有「混 亂」的邪惡小孩,全速飛往西歐。 106 (1 分 +1 分 ) [1 分] (b) 杜魯門總統是否同意漫畫家的看法。 (4 分 ) L1 一般答案,但未能恰當運用資料 F 及 G。 [最多 2 分] L2 答題解釋詳盡,能恰當運用資料 F 及 G。 [最多 4 分] 杜魯門總統的看法:同意漫畫家的看法 - 杜魯門總統提到歐洲人民「抵抗武裝少數民族或外來壓力的企圖 征服行動」(資料 G)。這句話與資料 F 中的秃鷹叼著「混亂」之 子飛往西歐所帶來的潛在威脅相互吻合。 - 杜魯門總統提到美國的政策是「幫助自由人民運用自身力量創造 自身命運」 ,以及提供「經濟與財政援助」 (資料 G) 。這句話與資 料 F 中的醫生(美國國會)急赴西歐制止「混亂」相互呼應。 解釋: 例: - 二次大戰後數年,共產主義的威脅日益嚴重,當時首要關心的經 濟議題是促進經濟復甦,可是如果經濟問題無法解決,就會危及 政治穩定。 (c) 就美國於二次大戰後介入歐洲經濟發展的原因,資料 F 及 G 的用處 及局限各自為何。 (6 分 ) L1 答案片面,只側重用處或局限。 [最多 3 分] L2 答案詳盡,能兼論用處及局限。 [最多 6 分] 用處,例: - (資料 F)有需要阻撓共產主義在歐洲經濟困難時期趁機崛起所 產生的「混亂」。 - (資料 G)有需要解放歐洲人民,以免他們屈服於共產主義,另 亦有需要協助他們建立經濟穩定及建立政治秩序。 局限,例: - 實行長久的孤立主義後,美國領悟到有需要在國際事務上扮演更 積極的領導角色。 - 美國有意將自身成功的資本主義制度移植到歐洲各國,以免這些 國家因不同共產黨派及其影響而演變為共產國家。 107 5. 細閱資料 H 及 I。 資料 H 資料 I 下圖是 1945 年至 1955 年間的東歐地圖。 以下是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地圖。 (a) 根據資料 H,可以推論出 1945 年至 55 年間東歐的經濟合作模式是怎樣的嗎?試從資 料 H 找出一條線索支持你的答案。(2 分) (b) 試描述並解釋 1952 年至 90 年間西歐經濟合作的模式。參考資料 I 並就你所知,解釋你 的答案。(4 分) (c) 資料 H 及 I 能否充分反映 1945 年至 2000 年間歐洲的經濟合作模式?試參考資料 H 及 I 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7 分) 108 問題 5 建議答案及評估參考 (a) 1945 年至 55 年間東歐經濟合作模式 (2 分 ) 經濟合作模式: - 受蘇聯的影響及控制。 [1 分] 線索: [1 分] - (b) 東歐各國變成蘇聯的「衛星國」,象徵這些國家受蘇聯的影響及 控制。 1952 年至 90 年間西歐經濟合作模式 (4 分 ) L1 一般道出答案,但未能恰當運用資料 I。 [最多 2 分] L2 答題詳盡,恰當運用資料 I。 [最多 4 分] 西歐經濟合作模式: - 於 40 多年間陸續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而非同時加入。 線索: - 1957 年內六國(西德、法國等)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 - 1973 年英國及愛爾蘭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 - 1980 年代希臘、西班牙及葡萄牙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 - 1990 年東德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 109 (c) 資料 H 及 I 能否充分反映 1945 年至 2000 年間歐洲經濟合作模式。 (7 分 ) L1 答案片面,只側重用處或局限。 [最多 4 分] L2 答案詳盡,能兼論用處及局限。 [最多 7 分] 用處: 例: - 資料 H 顯示東歐共產國家單次納入蘇聯控制範圍的情況。 - 資料 I 顯示西歐資本國家逐步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 局限: 例: - 兩份資料皆未能反映共產國家及資本國家如何各自與陣營內的 國家合作。 * * 內六國在 1950 年代分享原材料(煤、鋼); 列舉不同的生產階段,當時東歐處於工業時期,而羅馬尼亞 處於農業時期。 6. 細閱資料 J 及 K。 資料 J 下文取材自一本有關歐洲經濟統合的書籍。 1950 年 5 月 9 日,歐洲共同體的成立工作正式邁出第一步,當天法國外長舒曼提出一 項與政經學家莫內共同草擬的計劃,希望法、德兩國可將煤鋼總生產集結起來,交付 一個共同成立的高級公署掌管,在同一組織下開放給歐洲各國。這項建議背後有著雙 重的現實考慮:一方面來看,對德國強加單邊限制並無意義,但另一方面來看,若德 國完全獨立自主,又仍被視為對和平構成潛在威脅。舒曼認為,要擺脫這種困局,唯 一出路是從政治、經濟兩個領域把德國與歐洲各國緊密結成一個團體。 資料來源:Klaus-Dieter Borchardt, European Integration: The origins and growth of the European Union (Luxembourg: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1995), p.9. 110 資料 K 下文整理自 1951 年 4 月 18 日簽訂的「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ECSC 條約)」。 (巴黎)條約的目標,一如內文第 2 條所載,在於透過煤鋼共同市場促進經濟發展、 增加就業率及提升生活水平。因此,各國機構須致力確保共同市場供應井然有序,方 式包括保障生產資源的公平取用、建立最低價格制度及改善工作條件。前述種種,均 須輔以國際貿易增長及生產現代化,方能達成。 資料來源:“Treaty Establishing the 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 ECSC Treaty – EUROPA website” (http://europa.eu/legislation_summaries/institutional_affairs/treaties/treaties_ecsc_en.htm ) (瀏覽日期:2014 年 3 月 12 日) (a) 參考資料 J,舒曼主張創立一個「開放給歐洲各國」的組織,背後動機是甚麼?請從資 料 J 找出一條線索支持你的答案。(1+1 分) (b) 參考資料 K。根據資料 K 的正式表述,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創立目標是甚麼?試參考資 料 K,解釋你的答案。(3 分) (c) 哪一份資料反映出 1950 年代早期經濟合作的迫切需要?試參考資料 J 及 K 並就你所 知,解釋你的答案。(6 分) 問題 6 建議答案及評估參考 (a) 舒曼提案背後的動機 動機: - 藉著建立歐洲的勢力均衡,防止德國全面復甦成為政治及經濟強 (1 分 +1 分 ) [1 分] 國。 線索: - 「從政治、經濟兩個領域把德國與歐洲各國緊密結成一個團體」 [1 分] 111 (b) 創立歐洲煤鋼共同體的目標: (3 分 ) L1 一般答案,但未能恰當運用參考資料。 [最多 1 分] L2 答案詳盡,並恰當運用參考資料。 [最多 3 分] 目標: - 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機會,以及提升歐洲生活水平。 線索: - 「在於……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率及提升生活水平」。 (c) 哪一份資料反映 1950 年代早期經濟合作的迫切需要 L1 答案片面,未能比較兩項動機,只運用參考資料或個人知識。 [最多 3 分] L2 答案詳盡,能透徹比較並討論兩項動機,並運用參考資料及個人 知識。 [最多 6 分] 資料 K 較能反映 1950 年代早期經濟合作的迫切需要。 需要阻止德國對和平構成威脅: - (資料 J)舒曼希望歐洲各國能建立一個強大的經濟組織,從而 阻止德國勢力擴張。 - (個人知識)德國 1945 年後已大抵被解除主要武裝,國土亦分 裂,難以統一武力進犯鄰國。這時確應防止德國勢力擴張,以免 錯失時機。 促進歐洲經濟及物質成長的必要: - (資料 K)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的目的,是促進經濟及物質成長, 創造較佳的生活水平。 - 112 (6 分 ) (個人知識)二次大戰後這項經濟需要顯得迫切,因為許多農場 及工廠皆於戰時遭到摧毀,戰後尚未完全重建。當地無法生產足 夠糧食及日常所需來供應戰後人口,乃是生死存亡的關鍵問題。 7. 細閱資料 L。 資料 L 以下政治漫畫由一位德國漫畫家繪畫,內容是有關 1951 年 4 月 19 日歐洲煤鋼共同體的簽 署。 西德 法國 意大利 比利時 荷蘭 盧森堡 ‘Six ministers board the same boat’『六國部長一同登船』 EUROPA=Europe 歐洲 WG=West Gemany 西德 ITA=Italy 意大利 NE=Netherlands 尼德蘭 (荷蘭) SCHUMAN-PLAN FR=France 舒曼計劃 法國 BE=Belgium 比利時 Lux=Luxembourg 盧森堡 資料來源:“Cartoon by Wand on the signing of the ECSC Treaty (19 April 1951) – CVCE website” (http://www.cvce.eu/obj/cartoon_by_wand_on_the_signing_of_the_ecsc_treaty_19_april_1951 -en-b3e362b0-c399-4e67-9202-b 7f2caebc08e.html)(瀏覽日期:2014 年 3 月 12 日) (a) 對於歐洲煤鋼共同體最早期成員國的相對影響,漫畫家有甚麼看法?請從資料 L,引用 相關線索支持你的答案。(1+2 分) (b) 對於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後續發展,漫畫家持甚麼態度?請參考資料 L,並運用 1950 年 代相關史實解釋你的答案。(4 分) (c) 你在題(b)提到漫畫家的態度,這與 1950 年代至 60 年代的實際歷史發展是否吻合?請 參考資料 L 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6 分) 113 問題 7 建議答案及評估參考 (a) 漫畫家對於歐洲煤鋼共同體最早期成員國的相對影響,漫畫家的看 法: L1 一般答案,但未能恰當運用參考資料。 L2 答案詳盡,恰當運用及詳述參考資料。 (1 分 +2 分 ) [1 分] [2 分] 漫畫家的看法: - 西德、法國及意大利擔任領導/重要角色,比利時、荷蘭及盧森 堡的角色較為次要。 線索: - 在漫畫裡,代表西德、法國及意大利的成年人走在隊伍前方,代 表比利時、荷蘭及盧森堡的小孩子則跟在後方,暗示三位成年人 是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先鋒。 - 漫畫家把西德、法國及意大利的代表畫得較大,把比利時、荷蘭 及盧森堡的代表畫得較小,暗示後三者跟隨西德、法國及意大利 的領導。 (b) 漫畫家對於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後續發展的態度: L1 一般答案,只偏重參考資料或個人知識。 (4 分 ) [最多 2 分] L2 答案條理清晰,兼論參考資料並運用個人知識。 [最多 4 分] 漫畫家的態度:正面/樂觀 線索(擇一): - 六國部長在晴天啟航,天上有海鷗飛翔。 - 客輪體積龐大穩重,煙囪也在噴煙,代表船隻已準備就緒,可以 啟航。 個人知識: - 糧食短缺最嚴重的時期(1940 年代末期)基本上已經渡過。1950 年代初為進一步的重建時期。 - 114 從能源及科技層面來看,歐洲煤鋼共同體六個成員國各有相對優 勢,因此六國可以互補長短,開展合作。 (c) 題(b)漫畫家的態度是否符合 1950 年代至 60 年代的實際歷史發展: (6 分 ) L1 答案片面,僅涵蓋部份指定年代(1950 至 60 年代) ,未能恰當地 運用個人知識解釋答案。 [最多 3 分] L2 答案詳盡,涵蓋指定年代(1950 至 60 年代) ,並恰當運用個人知 識解釋答案。 [最多 6 分] 答案:符合。 資料 L - 1950 年代西德及法國在歐洲煤鋼共同體擔當領導角色。 - 1950 年代內六國建立緊密夥伴關係。 個人知識: - 1950 年代至 60 年代西德及法國維持領導地位,西德經歷經濟奇 蹟之後,成為歐洲經濟最強大的國家。戴高樂拒絕英國加盟的時 期,法國領導地位尤其顯著。 - 歐洲煤鋼共同體(1952 年)及歐洲經濟共同體(1958 年)在加 強歐洲經濟增長方面非常成功,1961 年成立的歐洲共同體也是依 照前述兩個組織的模式建立。 115 8. 細閱資料 M 及 N。 資料 M 以下漫畫於 1948 年 11 月 19 日刊登於一份英國晚報。 戴高樂 (代表法國) 杜魯門 (美國總統) 艾德禮 (英國首相) 「歐洲─就是我!」 資料來源:“Cartoon by Low on General de Gaulle’s European idea (19 November 1948) – Centre Virtuel de la Connaissance sur l'Europe website” (http://www.cvce.eu/viewer/-/content/715e2d83-a903-4e5d-aca9-b171e5ad60ca/cdbf03c3-5fc3-4b85-b6d8-40fef7b312b1/en) (瀏覽日期:2014 年 2 月 12 日) 116 資料 N 以下荷蘭漫畫刊載於 1961 年 11 月 17 日。 *Engeland:英國 *Verenigde de Staten:美國 “America is seeking rapprochement with the European Community.” De Gaulle: “No, I can’t bring myself to swallow that yet!” 「美國試圖與歐洲共同體重修舊好。」 戴高樂表示:「不,那個我還未吞得下啊!」 資料來源:“Cartoon by Wierengen on relations between France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7 November 1961) - Centre Virtuel de la Connaissance sur l'Europe website” (http://www.cvce.eu/obj/en-482efda9-63b1-483c-a362-a584ece372d5)(瀏覽日期:2014 年 2 月 12 日) (a) 參考資料 M,有關歐洲事務及英美兩國的角色,法國的看法是甚麼?試參考資料 M 解 釋你的答案。(3 分) (b) 參考資料 N,1960 年代早期法國處理歐洲共同體事務所採用的看法,是否與你在題(a) 所指出的看法相同?試參考資料 N 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4 分) (c) 在 1948 年至 75 年歐洲經濟統合期間,法國的外交態度被視為一大障礙,資料 M 及 N 在反映其態度方面有甚麼用處及局限?試參考資料 M 及 N 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6 分) 117 問題 8 建議答案及評估參考 (a) 法國對於歐洲事務及英美兩國角色的看法。 (3 分 ) L1 一般答案,但未能恰當運用資料 M。 [最多 1 分] L2 答案詳盡,恰當運用資料 M。 [最多 3 分] 法國的看法: - 法國獨攬歐洲事務,英美兩國無法插手。 線索: (b) - 戴高樂表示:「歐洲─就是我!」 - 美國(杜魯門)和英國(艾德禮)須在戴高樂面前屈膝,聽他說 話,不得插手歐洲事務。 1960 年代早期法國處理歐洲共同體事務所採用的看法是否相同。 L1 答案片面,偏向運用資料或個人知識。 [最多 2 分] L2 答案詳盡,能兼論資料及個人知識。 [最多 4 分] 1960 年代早期法國的看法是否相同: - 相同。法國不願英國影響歐洲共同體的事務,又斷然拒絕任何美 國影響力。 線索: - 戴高樂(代表法國)幾乎吞不下那塊標著「英國」字樣的麵包, 又說:「那個我還未吞得下去!」 - 戴高樂推開那塊標著「美國」字樣的麵包。 個人知識 - 對於英國在歐洲的影響力,法國仍抱持懷疑態度,尤其是涉英國 與英聯邦及美國之間的商業利益,有可能在 1950 年代大幅削弱 法國的領導地位及影響力。 - 118 (4 分 ) 另外,自 1940 年代開始,美國透過馬歇爾計劃施加文化、經濟 及政治上的影響力,法國國內出現反美情緒。 (c) 在 1948 年至 75 年歐洲經濟統合期間,法國的外交態度被視為一大 障礙,資料 M 及 N 在反映其態度方面有甚麼用處和局限? (6 分 ) L1 答案片面,只回答部份指定年代(1948 年至 75 年間) ,並偏向運 用資料或個人知識。 [最多 3 分] L2 答案詳盡,全面涵蓋指定年代(1948 年至 75 年間) ,恰當運用資 料及個人知識。 [最多 6 分] 用處: 例: - (資料 M)1940 年代末期,法國的反美、反英的外交態度限制了 歐洲經濟統合在歐洲大陸的進程,導致內六國只能相互進行經濟 合作。 - (資料 N)1960 年代早期,法國遲遲不願接納英國,加上當時普 及的反美主義,拖累了歐洲經濟統合的進程,也就是說,即使經 濟合作的程度已日趨緊密, 1960 年代末期除內六國外,還沒有 新成員國加入。 局限: 例: - 資料 M 及 N 沒有反映出法國對英美兩國態度的變化,也看不出 歐洲經濟統合的後續進展。 - 1969 年戴高樂任滿下台,法國的反英、反美立場開始軟化。經新 一輪協商後,英國終於在 1973 年獲准加入歐洲共同體,歐洲經 濟統合因而拓展至這個昔日的經濟大國,進一步加強了歐洲共同 體的經濟地位。 119 9. 細閱資料 O。 資料 O 以下漫畫於 1969 年 2 月 18 日刊載於一份英國報章。 EEC = 歐洲經濟共同體 WEU = 西歐聯 盟 戴高樂(法國總統) 哈洛‧韋爾遜 (英國首相) 資料來源:“Cartoon by Papas on WEU and the United Kingdom’s application for accession to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18 February 1969) - Centre Virtuel de la Connaissance sur l'Europe website” (http://www.cvce.eu/viewer/-/content/5cba5816-45f3-416e-8355-0e20798053f7/04bd8684-60c1-46b6-9a45-6c7ed79c1f5b/en) (瀏覽日期:2014 年 2 月 12 日) (a) 1960 年代末期,英國能否加入歐洲經濟合作?試引用資料 O 的線索,支持你的答案。 (1+1 分) (b) 對於問題(a),你的答案所依據的主要原因是甚麼?請參考資料 O 並就你所知,解釋你 的答案。(4 分) (c) 你在題(a)及(b)提到的歐洲經濟合作架構,在 1970 年代有否改變?請參考資料 O 並就你 所知,解釋你的答案。(6 分) 120 問題 9 建議答案及評估參考 (a) (b) 1960 年代末期英國能否加入歐洲經濟合作。 (1 分 +1 分 ) 英國能否加入歐洲經濟合作:不能。 [1 分] 線索: - 韋爾遜(英國首相)未能進入標有歐洲經濟共同體」字樣的屋內。 [1 分] 回答題(a)的主要原因。 (4 分 ) L1 答案一般,只運用參考資料。 [最多 2 分] L2 答案詳盡,能運用資料及個人知識。 [最多 4 分] 主因: - 法國主導歐洲經濟共同體,十分渴望鞏固其影響力。 - 線索: * 戴高樂(法國總統)的鼻子長得擋住標有「歐洲經濟共同體」 字樣的門口。 個人知識: - 法國戴高樂總統在任期內嘗試維持法國在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強 大影響力,不但阻擋英國參與,而且還盡量遏制英國影響力,原 因在於法國不願被經濟力較強的英國及來自英聯邦的各種商業 利益所削弱。 121 (c) 題(a)及題(b)提到的歐洲經濟合作模式在 1970 年代有否改變。 - L1 一般答案,只運用資料或個人知識。 [最多 3 分] - L2 答案詳盡,涵蓋資料及個人知識。 [最多 6 分] 合作模式有否改變: - 有改變 - (資料 O)直至 1969 年初,英國一直不獲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 原因在於法國反對英國加盟。 - 然而,1969 年戴高樂下台後,情勢瞬間轉變,其主導的部分政策 被終止。 個人知識: - 戴高樂下台後,法國的反英立場告一段落。 - 122 (6 分 ) 與英國重新展開會談,商討是否接納英國加入,英國終於 1973 年獲准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 10. 細閱資料 P 及 Q。 資料 P 下文整理自 1977 年出版的一本關於全歐經濟合作的書籍。 1955 年至 1970 年間,東西方的整體貿易額上升近 5.5 倍,在這些貿易當中,已發展資 本主義國家出口至社會主義國家的金額由 13 億元攀升至 84 億元,而社會主義國家輸 往資本主義國家的金額則由 17 億元增至 78 億元。為便於比較,同期已發展資本主義 國家的出口總額上升 3.7 倍,社會主義國家的出口總額上升 3.5 倍,而全球出口總額平 均升幅則為 3.3 倍。 資料來源:János Szita, Perspectives for All-European Economic Co-operation (Budapest: Akadémiai Kiadó, 1977), p.54. 資料 Q 下文摘錄自戈爾巴喬夫在 1987 年撰寫有關歐洲的文章。 共產黨員與社會民主黨員展開對話,絕不能消除彼此在意識形態上的差別。與此同時, 我們卻不能因此斷定參與這場對話的任何一方丟了面子或受到對方擺弄……歐洲進程 成功,可為全世界進步帶來更大貢獻。 資料來源:M. Gorbachev, Perestroika: New Thinking for Our Country and the World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87), p.207 , 209. (a) 參考資料 P,1955 年至 70 年間歐洲的資本主義國家與共產主義國家的經濟關係如何發 展?請從資料 P 引用相關線索支持你的答案。(1+2 分) (b) 參考資料 Q,1980 年代關於歐洲資本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經濟關係發展,戈 爾巴喬夫抱持甚麼態度?試參考資料 Q,解釋你的答案。(4 分) (c) 你是否同意這句話:「早在 1991 年冷戰結束之前,東西歐國家之間的經濟統合便已展 開」?試參考資料 P 及 Q 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6 分) 123 問題 10 建議答案及評估參考 (a) 1955 至 70 年間資本主義國家與共產主義國家經濟關係的發展 關係: - 歐洲的資本主義國家與共產主義國家的貿易關係發展得愈來愈 穩健,或 - 雙方在貿易關係上變得更加互相依賴。 線索: - 東西方整體貿易額上升近 5.5 倍。 (b) - 在這時期,全球出口貿易只上升了 3.3 倍,而已發展資本主義國 家的出口總額卻上升了 3.7 倍,社會主義國家的則上升了 3.5 倍。 - 以上種種數據顯示,資本主義國家及社會主義國家彼此依賴這種 雙邊貿易。 戈爾巴喬夫對於 1980 年代歐洲的資本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國家之間 的經濟關係所持的態度。 [2 分] (4 分 ) L1 一般答案,但未能詳加解釋。 [最多 2 分] L2 答案詳盡,仔細解釋戈爾巴喬夫的態度。 [最多 4 分] 戈爾巴喬夫的態度: - 正面/同意/欣賞 - 線索: 例: - 「我們卻不能因此斷定參與這場對話的任何一方丟了面子……」 /「歐洲進程成功」/「可為全世界進步帶來更大貢獻」 解釋: - 戈爾巴喬夫是 1980 年代的傑出政治家,重建兩大陣營的和諧關 係。 - 124 (1 分 +2 分 ) [1 分] 戈爾巴喬夫沒有犧牲意識形態的原則,反而考慮促成兩大陣營建 立友好合作關係,作為雙贏的外交策略。 (c) 你是否同意這句話:「早在 1991 年冷戰結束之前,東西歐國家之間 的經濟統合便已展開」? (6 分 ) L1 只能根據兩份資料闡述答案,未能表達並解釋立場,只運用資料 或個人知識。 [最多 3 分] L2 清楚表達並解釋立場,充分運用兩份資料及個人知識。 [最多 6 分] 立場,例: 同意 資料: - 雖然資料 Q 顯示戈爾巴喬夫 1980 年代才開始歡迎兩大陣營往 來,資料 P 卻顯示 1955 年至 70 年間資本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國 家的出口貿易額早已上升 5.5 倍。 - 由此可見,東西歐國家的經濟統合早在 1950 年代初期便已展開, 而非 1980 年代才起步。 個人知識: - 兩大陣營貿易互不往來的日子,由 1940 年代中期延續至 1950 年 代中期。此後,東歐共產主義國家領悟到,要趕上西歐國家的經 濟進程,必須與西歐進行貿易往來。因此,1950 年代以後,雙方 門戶大開,貿易量自此節節上升。 - 這一點意味 1980 年代末期至 1990 年代初期,東西歐國家的經濟 統合無非是長篇劇的最終一章。 125 11. 細閱資料 R 及 S。 資料 R 下表關於 1890 年至 1993 年歐洲經濟增長(按年平均增長率)。 年代 實質國內 人口 生產總值 實質國內生產總值 人均 每小時 1890 年-1913 年 2.6 0.8 1.7 1.6 1913 年-50 年 1.4 0.5 1.0 1.9 1950 年-73 年 4.6 0.7 3.8 4.7 1973 年-93 年 2.0 0.3 1.7 2.7@ 附註: @ 1973 年 -87 年 國內生產總值及人口數值為 12 國的總額 (奧地利、比利時、丹麥、芬蘭、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挪威、瑞典、 瑞士、英國,全部已因應邊界變化作出調整。) 資料來源: 1870-1989, Maddison, Dynamic forces; 1989-93, OECD, Economic outlook, as cited in N.F.R. Crafts, ‘The Golden Age of Economic Growth in Western Europe, 1950-1973,’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48, no. 3 (1995), p.429. 126 資料 S 以下兩幅地圖分別展示約於 1986 年及 1995 年的歐洲共同體及歐洲聯盟。 1986 年 1995 年 資料來源:“European Community – Wikipedia” 資料來源: “European Union – Wikipedia”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EC12-1986_European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EU15-1995_Europ _Community_map_enlargement.svg) ean_Union_map_enlargement.svg (瀏覽日期:2014 年 3 月 12 日) (瀏覽日期:2014 年 3 月 14 日) (a) 參考資料 R。對比 20 世紀的其他年代,1950 年至 73 年間歐洲經濟表現如何?請從資料 R 找出相關線索支持你的答案。(1+2 分) (b) (i) (ii) 請描述資料 S 所示歐洲的經濟統合的趨勢。(1 分) 你在題(a)所述的歐洲經濟表現,以及題(b)(i)所述的趨勢,兩者有甚麼關連?試參 考資料 R 及 S,解釋你的答案。(4 分) (c) 對於反映直至 20 世紀末歐洲經濟統合的進程,資料 S 有甚麼用處及局限?試參考資料 S 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5 分) 127 問題 11 建議答案及評估參考 (a) 1950 年至 73 年歐洲經濟表現 (1 分 +2 分 ) 歐洲經濟表現: - 1950 年至 73 年實質國內生產總額增長超越其他年代的總額,象 徵經濟擴張更為快速。 [1 分] 線索,例: - 1950 年至 73 年的實質國內生產總額年平均增長 4.6%,而上一 次發展高峰(1890 年至 1913 年)僅增長 2.6%,前者數字高出 [2 分] 許多。 - (b)(i) 1950 年至 73 年的實質人均國內生產總額年平均增長 3.8%,遠 高於 1950 年至 1973 年前後的年平均增長 1.7%。 歐洲經濟統合的趨勢 (1 分 ) 趨勢: [1 分] - 歐洲聯盟於 1995 年允許多國家加入,例如:西班牙、葡萄牙、 奧地利及挪威。歐洲各國更見融合統一。 (b)(ii) 歐洲經濟表現與歐洲經濟統合趨勢的關連。 L1 論點含糊或未將表現與趨勢的因果關係串連,只採用其中一項資 料。 [最多 2 分] L2 表現與趨勢的因果關係解釋條理清晰,並恰當運用兩份資料。 [最多 4 分] 表現與趨勢的因果關係: 128 (4 分 ) - 題(a)的表現為因,題(b)(i)的趨勢為果。 - (資料 R)西歐各國的年度平均實質國內生產總額增長迅速, 顯示西歐各國之間經濟統合的好處,因此,其他國家紛紛考慮 加入歐洲共同體。 - (資料 S)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多國加入歐洲共同體/聯盟, 例如: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瑞典和芬蘭,這些國家都試 圖仿效西歐部分國家從經濟合作獲得好處。 (c) 資料 S 在反映直至 20 世紀末歐洲經濟統合進程上的用處及局限 (5 分 ) L1 答案片面,僅集中討論用處或局限。 [最多 3 分] L2 答案詳盡,能兼論用處和局限。 [最多 5 分] 用處,例: - (資料 R)西歐二戰後的經濟合作造就這些國家的實質國內生 產總額明顯快速增長。 - (資料 S)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 瑞典及芬蘭紛紛加入內六國,而內六國及英國已於較早前成立 歐洲共同體。 局限,例: 兩份資料未能顯示下列歐洲經濟統合進程的事件: - 1940 年代經濟一體化的開端:比荷盧聯盟、歐洲煤鋼共同體及 歐洲經濟共同體; - 法國一直對英國及英國應否加盟抱持懷疑立場,有關問題直至 1970 年代始告一段落; - 歐洲共同體轉型成為歐洲聯盟,及 - 1991 年以後,東歐前共產國家提出加入歐盟的申請,以及由此 產生這些國家是否適合加入歐盟的議題。 129 12. 細閱資料 T 及 U。 資料 T 下文摘錄自 1995 年 5 月 31 日歐洲共同體委員會載發的官方文件。 歐洲經濟體的融合日趨緊密,隨著固定匯率制度消失,世界經濟邁向全球化,在這個 背景下,貨幣整合範圍有需要擴大。 只有單一貨幣及其帶來的穩定環境,可為歐洲人民帶來以下多項實質優勢: 一旦實施單一貨幣,即可創造更有效率的單一市場; 刺激經濟增長與就業率; 免除目前數種歐洲貨幣並存的相關額外成本; 提升國際穩定度; 強化成員國對共同貨幣的主權。 資料來源:Green Paper: On the Practical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ingle Currency (Luxembourg: Office for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Lanham, Md.: UNIPUB, 1995), p.10. 資料 U 下文取材自 1999 年 1 月出版有關歐元國際效應的文章。 只要有歐元存在,11 國之間的貿易就不必以買賣外幣進行,簽約交易時也不必因未來 利率變化而面對不明朗因素。再者,只要 11 國以統一貨幣(歐元)定價,歐元區內的 企業會比較願意與區內企業進行貿易往來,消費者也會較願意購買其他歐元國家的產 品。 在這樣的貿易環境之下,相對於與世界其他國家的交易量,11 國彼此之間的交易量可 望增加。非歐洲貨幣同盟成員國的進、出口額升幅將不及以往那麼迅速。 資 料 來 源 : “International Effects of the Euro (by Robert Solomon in January 1999) –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website” (http://www.brookings.edu/research/papers/1999/01/01globaleconomics-solomon)(瀏覽日期:2014 年 1 月 17 日) 130 (a) 參考資料 T,請指出歐洲實施單一貨幣可能帶來的三項好處。(3 分) (b) 參考資料 U,對於發展歐元成為歐洲 11 國的單一貨幣,作者有甚麼看法?請參考資料 U,解釋你的答案。(4 分) (c) 在反映 1990 年代歐洲經濟統合發展方面,資料 T 及 U 有甚麼用處及局限?請參考兩份 資料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7 分) 問題 12 建議答案及評估參考 (a) 歐洲實施單一貨幣的三項好處 (3 分 ) L1 直接引用資料上的文字,未能用自己文字解說。 [最多 2 分] L2 以自己的文字解釋所引用的資料。 [最多 3 分] 好處(任何三項),例: (b) - 單一市場運作更為順暢; - 經濟增長更快速,就業率上升更顯著; - 可節省因兌換歐洲各種匯率所衍生的成本; - 確保國際情勢穩定;以及 - 成員國透過單一新貨幣共享主權。 作者對於歐元發展的看法 (4 分 ) L1 一般答案,只運用資料。 [最多 2 分] L2 答案條理清晰,能兼論資料及個人知識。 [最多 4 分] 131 看法: - 使用歐元有利於歐元區內的貿易。 - 線索,例: * 「……簽約交易時也不必因未來利率變化而面對不明朗 因素」 * 「歐元區內的企業會比較願意與區內企業進行貿易往來」 * 「消費者也會較願意購買其他歐元國家的產品」 個人知識: - 歐元區各國原有貨幣均以固定利率與新歐元掛鈎,故此,各國 之間的貨幣匯率也變得固定。 - (c) 採用歐元作為帳戶清算單位(1999 年至 2002 年),可穩定各界 企業的交易成本、利潤及虧損。雖然當時各國貨幣仍然通行, 歐元區之間的貿易卻可望免受不明朗因素影響。 資料 T 及 U 在反映 1990 年歐洲經濟統合發展方面的用處及局限。 L1 答案片面,只偏重資料的用處或局限。 [最多 4 分] L2 答案詳盡,能兼論用處及局限。 [最多 7 分] 用處,例: - (資料 T 及 U)引入歐元作為歐元區的單一貨幣,是經濟統合 的其中一步。 - (資料 U)貿易不明朗因素因而減少,歐元區各國貿易可望增 加。 局限,例: 資料 T 及 U 沒有反映以下各項: - 從歐洲共同體轉型成為歐洲聯盟的過程(結構上及運作上的轉 變)。 132 (7 分 ) - 歐洲聯盟經濟統合的地理涵蓋範圍,也就是說,當時歐元區包 含/尚未包含哪些國家。 - 採用歐元作為單一貨幣的各種爭端及障礙。 13. 細閱資料 V。 資料 V 下文取材自 1989 年柏林圍牆倒塌後,1992 年出版的一本書籍。 到底歐洲共同體及其他西歐機構夠不夠強大,足以團結一致,幫助東歐各國逐漸收窄 鴻溝,融入西歐這一半的繁華,還是鴻溝已經濶得難以填平,屆時我們不能排除像夢 魘般的可能性,就是西歐變得「東歐化」 、 「第三世界化」 ,甚至直接返回當年群雄競起 的野蠻時代,興起新宗教,爆發新戰爭,出現新先知,產生新世代的凱撒大帝。 資料來源:P. Tsakaloyannis,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in East and South’ in A. Pijpers, ed., The European Community at the Crossroads (Dordrecht: M. Nijhoff, 1992), p.186. (a) 請指出資料 V 所示 1990 年代歐洲共同體的一大責任。試從資料 V 引用一條線索支持你 的答案。(1+1 分) (b) 對於你在題(a)提到的責任,作者是否深信歐洲共同體能達成此項責任?請參考資料 V 並 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4 分) (c) 1991 年至 2000 年間,歐洲變得較像前西歐還是前東歐?請參考資料 V 並就你所知,解 釋你的答案。(7 分) 問題 13 建議答案及評估參考 (a) 1990 年代歐洲共同體的主要責任 歐洲共同體的主要責任: - 收窄東歐與西歐國家之間的財富鴻溝與繁榮差異。 線索: - 「幫助東歐各國逐漸收窄鴻溝,融入西歐這一半的繁華」 (1+1 分 ) [1 分] [1 分] 133 (b) 作者是否深信歐洲共同體能達成題(a)提到的責任? L1 只能闡述資料,未有明確指出作者立場。 (4 分 ) [最多 2 分] [最多 4 分] L2 能指出作者立場,並闡述資料暗含的意義。 作者是否深信歐洲共同體能達成責任? - 不相信 - 線索,例: * 資料以「到底……還是……」的句式寫成,暗示存在兩種 可能性(樂觀和悲觀),而非只提及歐洲共同體持續發展 的樂觀一面。 * 全文標題名為《東、南方的風險與機會》,暗示歐洲共同 體除了取得多項成就外,還可能充斥種種風險。 個人知識: - 1992 年尚處於後冷戰時期的初期階段,當年相對貧窮的東歐各 國仍努力融入相對發展蓬勃的西歐經濟體系。許多變數依然存 在,不能保證發展必然樂觀。 (c) 1991 年至 2000 年歐洲變得較像前西歐還是前東歐? L1 答案粗略,只討論 1990 年代的大概發展。 [最多 2 分] L2 答案片面,只集中單方面的比較。 [最多 4 分] L3 答案全面,均衡比較兩方面。 [最多 7 分] 像西歐多於東歐: - (資料 V) 「融入西歐這一半的繁華」─部份東歐國家(如捷克、 波蘭)確實朝工業化發展,並在歐洲工業發展方面擔當更重要 角色。這些國家的財富水平和生活水準亦靠近西歐各國。 - 134 (7 分 ) (個人知識)大致上,1991 年以後前東歐各國摒棄共產經濟模 式,跟隨西方資本主義的經濟體制,例如市場經濟。東歐各國 無一保留共產制度下的指令經濟。 像東歐多於像西歐: - (資料 V)「西歐變得『東歐化』、『第三世界化』」─1991 年以 後,較有競爭力的前東歐國家迎頭趕上部分西歐國家,這些份 屬第一世界資本主義國家的地位,被某些前東歐國家邊緣化。 - (個人知識)上述情形發生在部分西歐國家身上,例如:西班 牙、葡萄牙及希臘在工業與貿易方面遭受波蘭與捷克等前東歐 國家的激烈競爭。1990 年代,這些西歐國家的經濟制度能否繼 續有效運作,國家財政能否保持穩健,一直受到公開質疑。 14. 細閱資料 W。 資料 W 下文取材自 2010 年出版的一部關於歐洲歷史的書籍。 無庸置疑,共產主義及蘇維埃超級大國瓦解,是促成全球巨變的首要因素。自 1945 年 冷戰面世以來,歐洲以至世界由此分裂,影響了歷史進程,現在冷戰終於結束了,戰 爭危機自此消失,歐洲自行重組,實現新秩序……這些改變伴隨另一項重大的歷史變 化,也可說是歐洲歷史的里程碑,不論是地域擴張,還是激進的「深化」統合,都屬 於歐洲共同體的轉型與提升。這些發展於冷戰期間已經根深蒂固,這種發展趨勢可讓 歐洲晉身為超級大國。1980 年以後成員國的增加速度更屬迅猛……新一輪的擴張階段 始於 1990 年代中期……其後的擴張過程,加上刻意實施統合政策援助落後地區與國 家,引發並且加速了以前歐洲周邊國家的發展進程。 資料來源:I. Berend, Europe Since 1980 (Cambridge, Ma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42-43. (a) 請指出資料 W 中 1991 年冷戰結束為歐洲帶來的兩項重大轉變。(2 分) (b) 資料 W 的作者認為及至 2000 年西歐會更強盛還是更衰弱?請參考資料 W 的兩項論點, 解釋你的答案。(4 分) (c) 你是否同意這句話:「1990 年代歐洲經濟統合,是將西歐的標準強加於前東歐各國」? 請參考資料 W 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7 分) 135 問題 14 建議答案及評估參考 (a) 1991 年冷戰結束為歐洲帶來的兩大轉變 (2 分 ) L1 答案僅直接引述資料,未能用自己的文字解說。 [最多 1 分] L2 使用自己的文字解說。 [最多 2 分] 兩大轉變: - 造成歐洲分裂的冷戰終結,歐洲再次合而為一。(線索:「歐洲 自行重組,實現新秩序」) - (b) 歐洲共同體在歐洲的規模及地位均告提升。(線索:「不論是地 域擴張,還是激進的「深化」統合,都屬於歐洲共同體的轉型 與提升) 資料 W 的作者認為及至 2000 年西歐會更強盛還是更衰弱。 L1 一般答案,但未能恰當運用相關資料。 [最多 2 分] L2 答案條理清晰,並恰當運用相關資料。 [最多 4 分] 作者認為西歐會更強盛還是更衰弱: - 更強盛 - 線索,例: - 「這種發展趨勢可讓歐洲晉身為強權。」 - 「……援助落後地區與國家,引發並且加速了以前歐洲周邊國 家的發展進程」 解釋: - 及至 2000 年,加入歐洲聯盟的國家愈來愈多,歐洲的政治、經 濟、文化及外交力量由此得以鞏固。新的歐洲聯盟逐漸在國際 事務上更顯強勢且更具影響力,甚至可協調歐洲內部各項發展 (特別是經濟方面的發展)。 136 (4 分 ) (c) 你是否同意這句話:「1990 年代歐洲經濟一體化,是將西歐的標準 強加於前東歐各國」? (6 分 ) L1 大致闡釋 1990 年代的歷史概略發展,但未能恰當論述該句話的 立場。 [最多 2 分] L2 答案粗略,未能充分將該句話與 1990 年代的歷史發展連結起來。 [最多 4 分] L3 答案條理清晰,集中論述該句話的內容,並能與 1990 年代的歷 史發展連結起來。 [最多 7 分] 同意,例: - (資料 W)「……加上刻意實施統合政策援助落後地區與國家」 /「引發並且加速了以前歐洲周邊國家的發展進程」─相對貧 窮的前東歐各國一度被視為「周邊」國家,而當時的西歐資本 主義國家則被視為典範,因此,歐洲著重西歐資本主義國家的 價值觀。 - (個人所知)1990 年代歐洲共同體/歐洲聯盟的擴張,確實源 自新成員國的加入,由此促成了歐洲共同體/歐洲聯盟在架構 及制度上的擴張,而這種架構及制度完全建基於二戰結束後西 歐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和政治上的經驗。歐洲共同體/歐洲聯盟 的架構及制度絕無仿傚共產國家的政經系統。 不同意,例: - (資料 W)「……加上刻意實施統合政策援助落後地區與國家」 /「引發並且加速了以前歐洲周邊國家的發展進程」─試圖幫 助前東歐各國有效融入西歐資本主義國家,此舉意味西歐願意 顧及東歐的情況,而非將西歐價值觀與標準強行全盤移植過去。 - (個人所知)前東歐各國得以加入歐洲共同體/歐洲聯盟,不 僅意味東歐願意轉型奉行資本主義制度,而且還代表歐洲共同 體/歐洲聯盟現有成員國願意回應前東歐的訴求及實質考慮, 1990 年代至 2000 年以後,這個過程經歷了多番聯繫和妥協。 137 138 1. 細閱資料 A 及 B。 資料 A 下文整理自 1974 年 11 月 16 日世界糧食會議 所有國家,尤其是高度工業化國家,皆應促進食物生產科技,全力推動合適食物生產 科技的轉移、調適及發放,嘉惠發展中國家。就此而言,工業化國家尤應竭盡所能, 把研究成果轉交發展中國家的政府與科學機構,以便這些國家可以推動可持續的農業 發展。 資料來源: Luis G. Jinenez-Arias, Bioethics and the Environment: A Brief Review of the Ethical Aspects of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and Genetic Modified Crops (Buenos Aires: Libros en Red, 2008), p.40. 資料 B 下文整理自肯亞經濟學家於 2005 年 8 月 27 日的專訪。 這種(消滅飢餓的)意圖過去 40 年來不斷殘害(非洲)大陸。工業化國家如果真心希 望幫助非洲人民,就應終止這種糟透的援助。得到最多發展援助的國家,往往也是狀 況最不堪的國家。雖然得到數十億美元的援助,可是非洲這塊大陸依然貧窮。眾多官 僚機構得到資金(那些援助金) ,助長了腐敗和自滿,非洲人民被灌輸的理念是:與其 自力更生,不如當乞丐等救濟好了。除此之外,發展資助還弱化了當地各處市場,打 擊了我們亟需振奮的企業精神。 資料來源:“SPIEGEL Interview with African Economics Expert: "For God's Sake, Please Stop the Aid!" – Spiegel Online website” (http://www.spiegel.de/international/spiegel/spiegel-interview-with-african-economics-expert-for-god-ssake-please-stop-the-aid-a-363663.html)(瀏覽日期:2014 年 7 月 7 日) (a) 參考資料 A,指出一項已發展國家政府的實際行動,可幫助發展中國家解決飢餓問 題。試從資料 A 找出一條線索支持你的答案。(1+1 分) (b) (c) (i) 參考資料 B,20 世紀末最後 25 年間,工業化國家採取甚麼策略幫助非洲各國解 決飢餓問題?(1 分) (ii) 對於工業化國家採取的策略,作者抱甚麼態度?試參考資料 B,解釋你的答案。 (3 分) 在反映 20 世紀末國際社會消滅飢餓的方式,資料 A 及 B 有甚麼用處及局限?試參考 兩份資料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6 分) 139 問題 1 建議答案及評估參考 (a) 已發展國家政府的 一項 實際行動,可幫助發展中國家解決飢餓問題。 (1+1 分 ) 實際行動,例(選擇其中一項): - 促進食物生產科技的過程(線索:「應促進食物生產科技」)。 [1+1 分] - 與發展中國家分享食物生產科技的研究成果(線索:「應……把 或 [1+1 分] 研究成果轉交發展中國家的政府與科學機構」)。 (b) (i) (ii) 工業化國家採取何種策略幫助非洲各國解決飢餓問題。 (1 分 ) 策略: - 向非洲各國提供金錢援助。 [1 分] 對於工業化國家的策略,作者所抱持的態度。 L1 一般答案,但只嘗試總結資料內容。 [最多 1 分] L2 答案內容恰當,能準確指出並詳述作者的態度。 [最多 3 分] 態度: - 負面/否定 - - 140 (3 分 ) 線索,例: * 「他們應該終止這種糟透的援助」 * 「非洲人民被灌輸的理念是:與其自力更生,不如當 乞丐等救濟好了」 作者指出了工業化國家財政援助產生的種種不良後果,但卻 未有提及美好成果。 (c) 對於反映國際社會消滅飢餓的做法,資料 A 及 B 的用處及局限。 (6 分 ) L1 答案片面,只集中用處或局限。 [最多 3 分] L2 答案全面,能兼論用處及局限。 [最多 6 分] 用處,例: - (資料 A)促進食物生產科技;與發展中國家分享食物生產科技 的研究成果。 - (資料 B)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財政援助。 局限,例如資料 A、B 均未能反映以下各點: - 在相對保守國家/宗教團體推廣避孕意識。 - 召開國際研討會,討論並協商重新分配財富及資源的創意策略。 - 已發展國家捐贈食物及醫療設施給發展中國家。 2. 細閱資料 C、D 及 E。 資料 C 下文節錄自一篇在 2002 年刊登有關後殖民時期人道主義的文章 科技再怎麼進步,無國界醫生 1971 年至 1976 年間從事的任務仍然受到限制。早期任 務包括援助 1972 年大地震後的尼加拉瓜、1974 年颶風菲菲後的洪都拉斯。由於經費 所限,這些早期任務並沒有太大功效。在整個 1970 年代裡,由於義工大都有正職工作 在身,無國界醫生仍屬小型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的義工不認同出售人道主義服務 的理念,所以不願意登廣告向各界募資,導致資金匱乏。 資料來源:Kimberly Salome Greenberg, "Humanitarianism in the Post-Colonial Era: The History of Médicins Sans Frontières" (2002) (http://tcr.org/tcr/essays/EPrize_Medecins.pdf, Fitzhugh@tcr.org) for the Concord Review, Inc., Ralph Waldo Emerson Prize (2004), p.60. 141 資料 D 下文整理自有關無國界醫生的文章(1998 年)。 1970 年代末期難民營的任務繁重,無國界醫生不得不採用更專業的方式行事,也就是 說,例如在泰國當地聘請一位協調人員,為受派遣六個月的醫生提供小額津貼。這種 做法絕對不受無國界醫生的成員歡迎,於是產生分歧,一派醫生懷念當初提供單純義 務緊急醫療的日子(包括比亞法拉的資深醫務人員) ,另一派則是新世代的醫生,希望 為難民營服務較長時間,提供更迫切的醫療服務。及至 1979 年,這些長期壓抑的緊張 氣氛,終於造成無國界醫生分裂。 資料來源:"The MSF Experience - Médicins Sans Frontières Website" (http://www.doctorswithoutborders.org/msf-experience)(瀏覽日期:2014 年 7 月 7 日) 資料 E 下文整理自有關無國界醫生的文章(2011 年)。 隨著冷戰終結,無國界醫生其他四個部門公開發聲並捍衛人權的舉動,開始取得部份 合法性。四個部門創立於 1980 年代,分別位於比利時、荷蘭、西班牙及瑞士,當時一 直堅決反對法國擔任見證人的做法,指此舉等同將無國界醫生政治化,有違該組識的 規章。經過激烈討論後,1992 年無國界醫生所有部門決定刪除憲章中的相關條款,包 括無國界醫生必須保守秘密,以及不得介入各國內政……無國界醫生開始批評西方政 府及聯合國,尤其抨擊那些以保護人權為名、軍事干預為實的行為。 資料來源: Fabrice Weissman, "Silence Heals... From the Cold War to the War on Terror, MSF Speaks Out: A Brief Hi story" in Claire Magone et al ed., Humanitarian Negotiations Revealed (London: C. Hurst & Co., 2011), pp.183-184. (a) (i) (ii) 參考資料 C,1970 年代早期無國界醫生面對的主要限制是甚麼?試參考資料 C 找出一項線索,支持你的答案。(1+1 分) 甚麼因素導致無國界醫生改變其資助人道救援的模式?試參考資料 D,解釋你的 答案。(3 分) (b) 參考資料 E,甚麼爭論使 1990 年代無國界醫生改變了組織的發展?試參考資料 E,解 釋你的答案。(4 分) (c) 資料 C、D 及 E 能否充分反映影響無國界醫生紓緩世界人口及資源問題的因素?試參考 三份資料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7 分) 142 問題 2 建議答案及評估參考 (a) (i) (ii) 1970 年代早期無國界醫生面對的主要限制。 (1+1 分 ) 主要限制: - 財政局限/缺乏資金/資金不足 [1 分] 線索,例: [1 分] - 「由於經費所限……」 - 「……(他們)不願意登廣告向各界募資,導致資金匱乏。」 改變無國界醫生資助人道救援模式的因素。 (3 分 ) L1 一般答案,未能恰當運用資料。 [最多 1 分] L2 答案詳盡,恰當運用資料。 [最多 3 分] 因素: - 難民營的醫療服務需求節節上升 - 線索,例: - * 「1970 年代末期難民營的任務繁重,無國界醫生不得 不採用更專業的方式行事……」。 * 「新世代的醫生……希望為難民營服務較長時間,提供 更迫切的醫療服務。」 由於上述環境的改變,絕少進行宣傳及少量捐款這種運作模 式,已經無法再滿足無國界醫生的財務需要,因此促成了募 捐模式的轉變。 143 (b) 1990 年代無國界醫生改變組織發展的爭論。 (4 分 ) L1 一般答案,但只嘗試總結資料內容。 [最多 2 分] L2 答案適切,指出爭論焦點並闡述其內容。 [最多 4 分] 改變無國界醫生發展的爭論 - 無國界醫生應否為捍衛人權而公開批評一國內政,還是應該保持 緘默,遠離他國內政。 - 線索,例: * 「公開發聲並捍衛人權的舉動,開始取得部份合法 性。……」。 * 「……當時一直堅決反對法國擔任見證人的做法,指此舉等 同將無國界醫生政治化,有違該組識的規章。」。 - (c) 無國界醫生意識到,對於人權議題及無國界醫生難以認同的個別 國家行為的議題,愈來愈有需要表明立場。此舉意味摒棄早前對 各國內政保持緘默的原則。 關於無國界醫生紓緩人口及資源問題的工作受到影響,資料 C、D (7 分 ) 及 E 能否充分反映上述影響因素。 L1 答案片面,只集中討論用處或局限。 [最多 4 分] L2 答案全面,能兼論用處及局限。 [最多 7 分] 用處,例: - (資料 C)無國界醫生財政獨立,故此服務範圍極為有限。 - (資料 D)難民營對無國界醫生的服務需求節節上升,無國界醫 生不得不增聘醫生,此舉造成組織成員之間產生分歧。 - (資料 E)1990 年代,無國界醫生有意譴責政府忽視/鎮壓人權, 此舉等同偏離當初保守秘密、遠離他國內政的原則。 局限,例如三份資料均未能反映以下各點: - 要籌得資金,特別是要在已發展國家籌得資金,主要取決於這些 國家的人民意識到發展中國家有此需要。 - 144 已發展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外交關係,間接決定了已發展國家有 多願意提供資金贊助無國界醫生的工作。 3. 細閱資料 F、G 及 H。 資料 F 下文為 1973-1974 年間引起糧食危機的原因: 1. 1970 年 11 月孟加拉共和國遭一場摧毀性的旋風吹襲;非洲南部撒哈拉沙漠的薩赫 勒地帶經歷一場漫長的旱災,而印度北部也發生嚴重的洪水泛濫。 2. 摩洛哥決意提升磷礦石(一種肥料)的收益,導致肥料物價從 1974 年 1 月到 7 月 漲了 2 倍。 3. 1973 年 10 月到 1974 年 5 月,油價升近 4.5 倍,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經濟體首當 其衝,被逼承擔昂貴的進口石油。 資料來源:“The world’s food insecurity – Open Democracy website” (http://www.opendemocracy.net/article/the_world_s_food_problem)(瀏覽日期:2014 年 7 月 7 日) 資料 G 下文為 1975 年世界糧食會議上訂立的三點計畫總結: 1. 設立世界糧食銀行,維持大約 1 千萬噸的穀物庫存,以供有需要時免費發放; 2. 成立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每年投入 50 億美金改善熱帶地區農業,持續十年; 3. 建立一套新的糧食預測系統,及時提供未來災害警報。 資料來源:“The world’s food insecurity – Open Democracy website” (http://www.opendemocracy.net/article/the_world_s_food_problem)(瀏覽日期:2014 年 7 月 7 日) 145 資料 H 以下圖表取自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顯示 1969 年至 2000 年間的飢荒人口數字。 資料來源:“2013 World Hunger and Poverty Facts and Statistics – Hunger Notes website“」 (http://www.worldhunger.org/articles/Learn/world%20hunger%20facts%202002.htm) (瀏覽日期:2014 年 7 月 7 日) (a) (b) (i) 參考資料 F,指出 1970 年代初期發展中國家可能面對最嚴重的資源問題。 (2 分) (ii) 參考資料 G,關於你在題(a)提到的資源問題,指出 1975 年世界糧食會議所謀求 的兩 項解決方案。請用資料 G 的有關線索支持你的答案。 (3 分) 參考資料 H,指出 1970 年代至 2000 年間全球饑荒發展的趨勢。參考資料 H 解釋你的 答案。 (4 分) (c) 146 對於反映 1970 年代至 2000 年間的全球資源問題,資料 F、G 及 H 有多大用處?參考 資料 F、G 及 H,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6 分) 問題 3 建議答案及評估參考 (a) (i) 1970 年代初期發展中國家可能面對最嚴重的資源問題 (2 分 ) L1 未能用自己文字演繹資料內容 [最多 1 分] L2 能用自己文字演繹資料內容 [最多 2 分] 最嚴重問題: - 孟加拉(因旋風)、非洲南部撒哈拉沙漠(因旱災)及印度 北部(因水災)出現糧食短缺 (ii) 關於你在題(a)提到的資源問題,指出 1975 年世界糧食會議所 謀求的兩項解決方案 L1 未能用自己文字演繹資料內容 (3 分 ) [最多 2 分] [最多 3 分] L2 能用自己文字演繹資料內容 世界糧食會議採取的行動,如: - 建立世界糧食銀行維持穀物供給庫存(線索:「設立世界糧 食銀行」) - 預留新資金促進農業發展(線索: 「成立國際農業發展基金」) - 預測糧食供應並及時發布短缺警告。 (線索: 「建立一套新的 糧食預測系統」) 147 (b) 1970 年代至 2000 年間全球饑荒發展的趨勢 (4 分 ) L1 一般答案,未有恰當利用資料 [最多 2 分] L2 答案清晰,能從資料找出證據支持答案。 [最多 4 分] 趨勢: - 飢荒人口從 1969-71 年間大約 8.8 億,輕微下跌至 1990-92 年間大 約 8.5 億。 (c) - 雖然及至 1990 年代初饑荒情況明顯改善(饑荒人口從 1990-92 年 間的 8.5 億降至 1995-97 年間的 7.8 億) ,可是 1990 年代末期情況 又再度惡化(2000-02 年間回升至大約 8.4 億)。 - 整體而言,1970 年代初至 2000 年間,全球飢荒情況只錄得輕微 改善,飢荒人口跌幅不到 10%。 對於反映 1970 年代至 2000 年間的全球資源問題,資料 F、G 及 H 的用處及局限 L1 答案片面,僅著重有效或無效方面討論 [最多 3 分] L2 答案詳盡,能兼論有效與無效兩方面 [最多 6 分] 用處,例: - (資料 F)摩洛哥早前窮困,如今希望藉著銷售肥料增加國家收 入 - (資料 G)國際間一直未有嘗試協調處理世界部分地區的糧食供 應及農業振興問題,這種情況持續至 1970 年代中期才見改善 - (資料 H)世界人口饑荒情況改善緩慢 局限,例如資料 F 至 H 並未反映下列事項: 資料 F、G 及 H 主要著重糧食供應及糧食短缺問題,但卻未提供以 下資料: - 發展中及發展不足國家是否享有妥善的醫療設備 148 (6 分 ) - 發展中國家受到已發展國家以不公平貿易方式剝削,搾取其礦 藏、石油、木材、糧食等資源 - 發展中國家濫用/耗損自身的天然資源,加劇貧困狀況。 4. 細閱資料 I、J 及 K。 資料 I 下文取材自 1999 年出版專門論述國際非政府組織發展的一本書籍。 國際非政府組織早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就已出現,當時還沒有現今「國際發展援助」 或者「國際發展」的概念。當年成立的組織類型有三種-傳教組織、專門人道組織、 以及專業勞工及政治團結組織,全部都抱持較為概括的宗教或道德目標。 資料來源:Colette Chabbott, ‘Development INGOs’ in J. Boli and G. Thomas, ed., Constructing World Culture: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since 1875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227-231. 資料 J 下文取材自 1999 年出版專門論述國際非政府組織的一本書籍。 二戰帶來史無前例的飢荒及瘟疫,催生許多新的政府及非政府組織,包括後來成為大 型國際非政府組織的私人團體:樂施會、天主教救濟服務、世界救濟、以及美國援外 匯款合作組織等…… 資料來源:Colette Chabbott, "Development INGOs", in John Boli & George M. Thomas, ed., Constructing World Culture: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Since 1875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231. 資料 K 下文整理自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網站的自我介紹內容。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成立於 1946 年,是致力維護兒童權益的聯合國組織,幫助兒童由幼 兒期開始,健康成長。自成立以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其他聯合國組織、各國政府 及非政府機構攜手工作,確保兒童享生存、發展、參與及受保護之權利。 目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不但是世界上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的最大供應者,更支援 兒童各方面的發展需要,包括保健和營養、良好的食水和衞生、兩性平等的高質素基 礎教育,以及保護兒童免受暴力、剝削及愛滋病的傷害,提供長期服務項目及緊急救 援工作。 資料來源:“About us – UNICEF Hong Kong website” (http://www.unicef.org.hk/about-us)(瀏覽日期:2014 年 7 月 8 日) 149 (a) 參考資料 I 及 J,指出國際非政府組織類型因二次大戰所出現的一項變化。請用資料 I 及 J 的有關線索,支持你的答案。 (1+2 分) (b) 參考資料 J 及 K,指出二戰後國際非政府組織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所關注議題的主要 分別。參考資料 J 及 K,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4 分) (c) 資料 J 及 K 提及國際非政府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內容是否包含國際間解 決全球人口及資源問題所有類型的努力?參考資料 J 及 K,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 案。 (7 分) 問題 4 建議答案及評估參考 (a) 國際非政府組織類型因二次大戰而作的 一項改變 國際非政府組織類型的改變: - 從關注宗教、人道及專業議題,變為主力解決貧困議題 線索: - (資料 I) 「傳教組織、專門人道組織、以及專業勞工及政治團結 組織……」 - (資料 J) 「樂施會、天主教救濟服務、世界救濟及美國援外匯款 合作組織……」-這些團體都著重解決貧困問題。 (b) 國際非政府組織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二戰後所關注議題的主要分 別 L1 答案粗略,只論述國際非政府組織或者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L2 答案詳盡,能兼論國際非政府組織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主要分別: - 國際非政府組織關注自然災害爆發時所需的救濟服務;聯合國兒 童基金會則關注兒童福祉,包含健康、醫療、教育、剝削等議題。 - (資料 J) 「二戰帶來……飢荒及瘟疫……催生許多新的政府及非 政府組織。」 - (資料 K)「自成立以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其他聯合國組 織......,確保兒童享生存、發展、參與及受保護之權利。」 150 (1+2 分 ) [1 分] [1 分] [1 分] (4 分 ) [最多 2 分] [最多 4 分] (c) 資料 J 及 K 所提及國際非政府組織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是 否包含了國際間解決全球人口及資源問題所有類型的努力 (7 分 ) L1 答案側重指出資料 J 及 K 包含國際間解決全球人口及資源問題所 有類型的努力 [最多 4 分] L2 答案詳盡,指出尚有資料 J 及 K 未見提及的其他國際努力類型 [最多 7 分] 國際非政府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是否涵蓋所有層面: - 否 國際非政府組織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所代表的國際努力類型: - (資料 J)國際非政府組織(如樂施會)在天災期間提供的自願 性質兼私人贊助的人道救濟工作 - (資料 K)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屬官方組織,基金來自公帑、私人 機構及個人捐助;提供長期服務項目及緊急救援工作。 國際非政府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未包含的國際努力類型: - 聯合國與國際非政府組織共同參與、旨在協調世界糧食供應的國 際研討會 - 商界與人道組織攜手推動的公平貿易活動 151 5. 細閱資料 L 及 M。 資料 L 下文節錄自 1970 年出版關於國際非政府組織樂施會的工作報導。 不僅有人為造成的痛苦和無家可歸的情況,更有天然災害帶來的可怕後果。在水災、 旋風、颶風或者地震發生後,樂施會等私人救濟組織往往第一時間採取行動……(並 且)能恰當喚起這個國家民眾的善心,評估發展中國家的需要。樂施會在 1960 年代的 第一個財政年度內,就在其機構史上打破了 1 百萬英鎊的現金紀錄。1962 年至 1963 年間,樂施會更籌得超過 2 百萬英鎊的現金及衣物……。 資料來源:P. Gill, 滄海一粟: 1960-1970 年間樂施會的工作 (倫敦:Hazell Watson & Viney 有限公司,1970),11、12 及 14 頁。 資料 M 下文摘錄自一本有關非政府組織的書籍,內容報導 1990 年代樂施會的工作。 自蘇聯及東歐集團瓦解後,區內衝突日益惡化,樂施會隨即在區內開展緊急救濟及重 建工作。1990 年代,樂施會在前南斯拉夫為各方受戰亂影響民眾提供人道救援。1990 年代中期,樂施會在中非大湖地區進行了該組織歷來規模最大的人道救濟工作……為 配合實地救濟工作,樂施會更積極在國際間發起遊說活動,又以聯合國、非洲統一組 織及多個有勢力政府為宣傳對象……以期建立持久和平。樂施會更在華府開設了辦公 室,專責遊說不同國際組織,包括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聯合國等。 資料來源:Roger Courtney, Strategic Management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p.292. (a) 指出資料 L 所反映樂施會在 1970 年代主要的 兩 大工作範疇。請利用資料 L 有關線索, 支持你的答案。(2+2 分) (b) 1990 年代樂施會的工作範疇是否與你在題(a)指出的範疇相同?參考資料 M,並就你 所知,解釋你的答案。(4 分) (c) 「國際上大部份為解決全球人口及資源問題所作的努力,與樂施會在 1970 年代至 1990 年代所作的努力相同。」你同意嗎?參考資料 L 及 M,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 答案。(7 分) 152 問題 5 建議答案及評估參考 (a) 1970 年代樂施會主要的 兩大工作範疇 樂施會的主要工作範疇: - 籌款幫助減輕天災所帶來的影響(線索:「喚起這個國家民眾的善 心」) - 評估發展中國家的需要(線索:「評估發展中國家的需要」) (b) 樂施會在 1990 年代的工作領域是否跟早前相同 (2+2 分 ) [1 + 1 分] [1 + 1 分] (4 分 ) L1 答案一般,未能善用資料 [最多 2 分] L2 答案清晰,並能善用資料 [最多 4 分] 樂施會在 1990 年代的工作範疇是否與早前相同(只要舉出恰當線索 並且詳加說明,回答「是」與「否」都可接受。): - 是(即繼續籌款進行救濟工作),線索如下: * 「1990 年代,樂施會……為各方受……影響民眾提供人道救 援。」 * 「樂施會更在華府開設了辦公室,專責遊說……世界銀行、國 際貨幣基金組織……」 - 否 (即改為遊說若干國家,以促進和平並譴責戰爭) ,線索如下:: * 「在國際間發起遊說活動,又以聯合國、非洲統一組織及多個 有勢力政府為宣傳對象……以期建立持久和平」 個人知識: - (若上文回答「是」)對比幾十年前,現在天災發生頻率愈來愈高, 因此樂施會必須繼續擔當募捐及提供人道救濟的角色。 - (若上文回答「否」)1970 年代以後,種族/區域/國際衝突更顯 頻繁,例如中東與非洲,導致某些資源早已不足的區域/國家局面 更形惡化。因此,樂施會必須採取更基本策略,主力避免戰爭發生, 而非只是提供人道救濟。 153 (c) 「國際上大部份為解決全球人口及資源問題所作的努力,與樂施會在 (7 分 ) 1970 年代至 1990 年代所作的努力相同。」你同意嗎? L1 答案粗略,僅試圖概述資料,未有針對上述那句話表明自身立場 [最多 2 分] L2 答案片面,未能指出國際上與樂施會不同的努力 [最多 4 分] L3 答案全面,能認知樂施會以外國際上其他不同類型的努力。 [最多 7 分] 樂施會與國際上其他努力的相似之處: - (資料 L)籌款提供人道服務,以減輕災難帶來的影響(如國際紅 十字會) - (資料 M)為國際和平進行遊說工作(如無國界醫生) 樂施會與國際上其他努力的相異之處: - 樂施會沒有特別關注兒童福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則有。 - 世界宣明會推行特定社區計劃,在發展中國家建立自給自足的社 區,提供充足的醫療、保健、教育及職業服務,而樂施會只集中提 供醫療及救災服務。 6. 細閱資料 N 及 O。 資料 N 下文整理自 1999 年出版論述非政府組織的一本書籍。 國際非政府環保組織的定義為:(1)會員國至少有三個不同國家、(2)主要關注大自 然某些方面的議題。以 20 個國際非政府組織為樣本,1911 年有 13 個國家加入組織; 1945 年,數字升至 73 國;1972 年,再升至 237 國。及至 1990 年,總數已達 543 國。 這些數據看似平平無奇,但背後卻代表了一個不凡的歷程:1911 年至 1990 年間,環 保議題愈來愈受國際文化重視,啟發了更多國際非政府組織,也獲得了更廣泛的支持。 資料來源:D. Frank, A. Hironaka, J. Meyer, E. Schofer and N. Tuma, ‘The Rationaliza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Nature in World Culture’ in J. Boli and G. Thomas, ed., Constructing World Culture: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since 1875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83, 85. 154 資料 O 下文整理自 2008 年出版論述非政府組織的一本書籍。 非政府環保組織以「氣候行動網絡」(Climate Action Network, CAN)的名義,協同參與 京都協議談判。「氣候行動網絡」於1989年成立,宗旨是匯聚關心氣候變化問題的環 保組織,發展至今,成員已達280名以上。 不少觀察人士主張非政府環保組織應協調彼此活動,統一口徑在京都協議會談中發揮 影響力。若非如此協調,任何單一組織發表的聲明,只會被視為代表狹隘利益,而非 廣大環保團體利益。 資料來源:M. Betsill and E. Corell, ed., NGO Diplomacy: The Influence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Negotiation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2008), pp.46, 63. (a) 整個 20 世紀以來,國際間對環保議題的意識如何變化?引用資料 N 的有關線索支持 你的答案。 (1+2 分) (b) 1990 年代國際社會在處理環保議題的努力上有甚麼共識?參考資料 O,解釋你的答 案。 (4 分) (c) 對於反映國際社會在處理環保議題展開的不同工作,資料 N 及 O 有甚麼用處與局限? 參考資料 N 及 O,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6 分) 問題 6 建議答案及評估參考 (a) 國際社會對環保議題的意識如何改變 (1+2 分 ) - 整個 20 世紀以來,國際社會對環保議題的意識迅速提高。 [1 分] - 線索: * 非政府環保組織的國家代表數目由 1911 年的 13 國飆升至 1990 年到 543 國,換句話說,不到一個世紀,國家代表數目 就增加了 40 倍。 [2 分] 155 (b) 在處理環保議題的努力上,國際社會達成的共識 (4 分 ) L1 答案一般,未能善用資料 [最多 2 分] L2 答案清晰,且能善用資料 [最多 4 分] 國際共識: - 非政府環保組織大致明白必須相互合作,團結一起達成環保目標 - 線索,例: * 「協調彼此活動,統一口徑……」 * 「若非如此協調,任何單一組織發表的聲明,只會被視為代 表狹隘利益……」 個人知識: - 臨近 20 世紀末期,全球化發展迅速,工商界實力節節上升,環保 議題往往受到忽視甚或犧牲。有鑒於此,非政府環保組織明白彼此 必須攜手努力,方可對抗商業勢力,保護環境。 (c) 對於反映國際社會在處理環保議題展開的不同工作,資料 N 及 O 的 用處及局限 L1 答案片面,只集中討論用處或局限 [最多 3 分] L2 答案全面,能兼論用處與局限 [最多 6 分] 用處,例: - (資料 N)非政府環保組織在不同國家相互協調,合力達成環保目 標。 - (資料 O)非政府環保組織參與京都協議會談,並且組成「氣候行 動網絡」,以單一組織的名義協調相關議題。 局限,例: 資料 N 及 O 均無反映下列種類的環保工作: - 自然野生界的保育工作(如世界自然基金會) 156 (6 分 ) - 反對過度捕魚、砍伐森林及商業捕鯨等的示威行動(如綠色和平) - 向公眾灌輸環保意識(如地球之友) 7. 細閱資料 P、Q 及 R。 資料 P 下文整理自 1991 年出版論述綠色和平如何影響世界的一本書籍 ……綠色和平奉行徹底獨立的政策,不受任何政治黨派、商業利益或其他外在組織牽 制。環境關乎每一個人,而我們現今所面對的問題,不能單靠這一方或哪一方就能解 決…… 資料來源:P. Hurley, The Greenpeace Effect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91), p.3. 資料 Q 下文整理自 1991 年出版論述綠色和平如何影響世界的一本書籍 1972 年,由於法國政府在太平洋穆魯羅瓦環礁上方的大氣層測試核子武器,綠色和平 於是再次駕一艘小船至該區域……綠色和平抗爭人士遭到法軍攻擊,可是他們沒有反 抗。國際社會登時譁然,對法國政府所作所為感到震驚及憤怒。其後,法國政府終於 在 1974 年簽訂協議,同意禁止一切在大氣層進行的核子試驗。 資料來源:P. Hurley, The Greenpeace Effect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91), pp.4-5. 157 資料 R 下文整理自 1991 年出版論述綠色和平如何影響世界的一本書籍 綠色和平持續記錄、監察我們環境的酸雨濃度,堅持人人皆應坐言起行,致力降低車 輛及工業引起的污染水平。每台車輛都要裝設「催化轉換器」 ,以減少排放到空氣中的 氮氧化物。發電廠應停止大量排放硫磺氣體至大氣層,儘管這種現象至今仍然相當普 遍。其實,現今科技昌明,有多種方法足以把硫磺排放量降低 90%。政府應要求人人 珍惜能源,因為珍惜能源就能減少酸雨,而減少酸雨就會令世界環境更健康,提升我 們的生活質素。 資料來源:P. Hurley, The Greenpeace Effect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91), p.17. (a) 根據資料 P 指出綠色和平的主要工作原則。引用資料 P 內的一項線索,支持你的答案。 (1+1 分) (b) 根據資料 Q 及 R 所示,綠色和平主要關注的環保議題是甚麼?參考資料 Q 及 R,解 釋你的答案。 (4 分) (c) 「在 20 世紀末期,非政府組織為保護全球環境所付出的心力比多國政府還要積極。」 參考資料 Q 及 R,並就你所知,評論這項言論的有效性。 (7 分) 問題 7 建議答案及評估參考 (a) 綠色和平的主要工作原則 主要原則: - 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拒絕與任何政治、商業或其他勢力合作 線索: - 「奉行徹底獨立的政策,不受任何政治黨派、商業利益或其他外在 組織牽制」 (b) 綠色和平主要關注的環保議題 158 (1+1 分 ) [1 分] [1 分] (4 分 ) L1 未能用自己的文字演繹資料,並只能側重討論資料 Q 或資料 R 內容 [最多 2 分] L2 能用自己的文字演繹資料,且能全面討論資料 Q 及資料 R 內容 [最多 4 分] 資料 Q 關注的主要環保議題: - 停止並禁絕在大氣層進行核測試 - 線索:「法國政府在……大氣層測試核子武器,綠色和平……遭 到……攻擊」 資料 R 關注的主要環保議題: - 減少可產生酸雨的各種污染物及化學排放物 - 線索:「綠色和平持續記錄、監察我們環境的酸雨濃度,堅持人人 皆應坐言起行……」 (c) 「在 20 世紀末期,非政府組織為保護全球環境所付出的心力比多國 政府還要積極。」評論這項言論的有效性。 L1 答案粗疏,未能表達自身立場,只嘗試闡述資料內容 (7 分 ) [最多 2 分] L2 答案片面,只能就言論的其中一面展開討論。雖有表達自身立場, [最多 4 分] 但未能提出充足理據 L3 答案全面,涵蓋言論的正反兩面,並能合理解釋自身立場。 [最多 7 分] 同意上述言論: - (資料 Q)在遏止大氣層核武測試的工作上,綠色和平遙遙領先法 國政府。當時法國政府寧願犧牲大氣層及環境安全進行測試核武, 綠色和平卻能挺身制止。最後,在多個壓力團體和非政府環保組織 的巨大壓力下,這類測試遭到禁絕。 - (個人知識)其他像世界之友、世界自然基金會等非政府環保組織, 在教育大眾有關野生自然保育意識方面,比多國政府積極得多。 反對上述言論: - (資料 R)與多國政府相比,綠色和平在環保相關政策上的干預力 量較小,例如:汽車廢氣排放量的法定允許範圍、發電廠的硫磺氣 體排放量,以及反浪費的政策等。因此,就此類政策議題而言,綠 色和平及其他相若非政府環保組織的角色通常較為被動。 - (個人知識)在德國等國家,通常是由政府領導非政府環保組織及 與環保相關的政治黨派,制定電力、核電廠、環境保育、住家和工 業廢物回收等維護環境的政策。 159 160 1. 細閱資料 A 及 B。 資料 A 下文整理自論述 1976 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政策的一本書籍。 自 1976 年起,中國的國內政治和外交政策發生了重大變化。1978 年,中國政府簽訂 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其中包含反霸權條款。同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係,雙方並 在聯合公報裡重申反霸權原則。 資料來源:J. Cheng,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in the Post Mao Era: From Anti -Hegemony to Modernization Diplomacy’ in J. Cheng, ed., China: Modernization in the 1980s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89), p.161. 資料 B 下文摘錄自 1978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日本簽訂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 締約雙方應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 共處各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兩國間持久的和平友好關係。 根據上述各項原則和聯合國憲章的原則,締約雙方確認,在相互關係中,用和平手段 解決一切爭端,而不訴諸武力和武力威脅。 資料來源:Created by editing the text (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http://www.mofa.go.jp/region/asia-paci/china/treaty78.html) (瀏覽日期:2014 年 7 月 14 日)。 (a) 根據資料 A 所示,1976 年後中國外交的主要原則是甚麼?引用資料 A 一 項線索,支 持你的答案。(1+1 分)。 (b) 1978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日本簽訂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能否反映你在題(a)所指出的 原則?請參考資料 B,解釋你的答案。(4 分) (c) 資料 A 及 B 能否充分反映 1976-2000 年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亞洲鄰國的外交關係? 請參考資料 A 及 B,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7 分) 161 問題 1 建議答案及評估參考 (a) 1976 年後中國外交的主導原則 主導原則(不可直接引述原文) - 避免國際社會出現單一霸權 線索: - 美日皆同意中國的反霸權原則。 (b) 1978 年中日兩國簽訂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能否反映題(a)指出的原則 [1 分] [1 分] (4 分 ) L1 答案一般,未能善用資料 [最多 2 分] L2 答案清晰,且能善用資料 [最多 4 分] 條約有否反映反霸權原則: - 有 - 線索: * 「 締約雙方應在互相尊重主權……各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兩 國間持久的和平友好關係」 * 「……在相互關係中,用和平手段解決一切爭端,而不訴諸武力 和武力威脅。」 解釋: - 兩簽約國承諾採用和平手段、互相尊重等多項原則,同意以平等基 礎展開和平協商,解決未來任何爭端,而非訴諸武力或政治壓力脅 迫對方就範。 162 (1+1 分 ) (c) 資料 A 及 B 能否充分反映 1976-2000 年時期中國與亞洲鄰國的外交關 係 (7 分 ) L1 答案粗疏,僅鋪陳兩國的外交史實。 [最多 2 分] L2 答案片面,僅著重用處或局限。 [最多 4 分] L3 答案全面,能兼論用處及局限。 [最多 7 分] 用處,例: - (資料 A)1978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日本實現關係正常化,雙方 就反霸權原則達成協議。 - (資料 B)1978 年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訂明,中日須以和平方式解 決爭端,並承諾尊重彼此主權、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 政及和平共處。 局限,例: 資料 A、B 皆未有反映下列各點: - 釣魚台列島主權爭議,以及反對日本竄改歷史教科書內有關日本 1937-1945 年期間侵華史實,導致中日外交關係出現周期性惡化。 - 中國和越南在南海某些島嶼的領土爭議。 163 2. 細閱資料 C 及 D。 資料 C 下文引用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耀邦在 1982 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我們堅持執行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同我們履行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的崇 高的國際義務是一致的。建國三十三年來,我們以實際行動向全世界表明:中國決不 依附於任何大國或者國家集團,決不屈服於任何大國的壓力。」 資料來源:“The 12th National Congress – Beijing Review website” (http://www.bjreview.com.cn/90th/2011-04/12/content_357550_13.htm)(瀏覽日期:2014 年 7 月 14 日) 資料 D 下文整理自論述日本對中國外交政策的一本書籍。 自「正常化」後,毫無疑問,中日雙方在政治、經濟及文化關係上均有顯著得益。首 項成就當數外交關係「正常化」本身,此後,雙方敵意不再,也彼此認同雙方在體制 及政治上制度均有不同。此外,兩國間的遊客量也錄得顯著上升,由 1972 年的 9000 名邀增至 1998 年的 2 百萬名以上。及至 1998 年,中國留日學生達 3 萬人。 [經濟上], 中日兩國[促進了]亞洲地區的發展和穩定。 資料來源:T. Kojima, ‘Japan’s China Policy’ in P. Drysdale and D. Zhang, ed., Japan and China: Rivalry or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 (Canberra: Paragon Printers, 2000), p.38. (a) 根據資料 C 所示,指出中國在 1980 年代初期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標。引用資料 C 的有 關線索,支持你的答案。(1+2 分) (b) 參考資料 D,作者對於 1970 年代初期至 1990 年代末期的中日發展抱有甚麼態度?參 考資料 D,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4 分) (c) 有關反映 20 世紀後半時期的中日關係發展,資料 C 及 D 的用處及局限是甚麼?參考 資料 C 及 D,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6 分) 164 問題 2 建議答案及評估參考 (a) 1980 年代中國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標 主要目標: - 維持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 (1+2 分 ) [1 分] 線索: - 「我們堅持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 [1 分] - 「決不依附於任何大國或者國家集團,決不屈服於任何大國的壓 力」 [1 分] (b) 作者對 1970 年代初期至 1990 年代末期的中日關係發展態度 (4 分 ) L1 答案粗疏,試圖總結資料,卻未能詳述作者的態度 [最多 2 分] L2 答案清晰,並能詳述作者的態度。 [最多 4 分] 作者的態度: - 正面/肯定 - 線索: * * 「……毫無疑問,中日雙方在政治、經濟及文化關係上均有顯 著得益。」 「首項成就當數……」 解釋: - 資料僅片面提及中日外交關係正常化所帶來的各種政治、經濟及文 化上的益處。 - 當時中國適值改革開放,正好與日本增加政治、經濟及文化上的接 觸,因為日本早前經歷了數十年的經濟增長及蓬勃發展(1950 年 代至 1970 年代) ,故此,透過這段合作關係,期間中國可汲取日本 的成功經驗。 165 (c) 有關反映 20 世紀後半時期中日關係發展上,資料 C 及 D 的用處及局 限 L1 答案片面,僅著重用處或局限。 [最多 3 分] L2 答案全面,能兼論用處及局限。 [最多 6 分] 用處,例: - (資料 C)在 1980 年代,中國沒有向任何國家屈服,這是由於胡 耀邦在 1982 年提出,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 。這原則適 用於同時期的中日關係。 - (資料 D)在 1972-1998 年這段期間,中國與日本在政治、經濟及 文化上的關係均取得穩定進展。中日外交關係正式化,雙方終止軍 事衝突,並且尊重彼此相異之處。兩國互訪遊客量上升,學術交流 也日見蓬勃。 局限,例: 資料 C、D 均未能反映以下各點: 166 (6 分 ) - 中日釣魚台列島的領土爭議,及 - 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以及日本政府試圖在教科書上淨化日本侵 華(南京)史實,導致中日關係不時惡化。 3. 細閱資料 E 及 F。 資料 E 下文整理自 1980 年早期出版有關中國在世界政治地位的一本書籍。 1997 年,中日貿易額比中國與蘇聯及歐洲經濟共同體的還要龐大。此外,中國還尋求 與日本在技術及財政上進行合作,以發展部分大型工業項目,涉及的投資金額超過 60 億元。同樣值得記述的是,中國也向日本尋求援助:(a)興建全球最龐大、最先進的煉 鋼廠、(b)建造三座大型綜合鉛鋅製造廠、及(c)共同研發噴射機引擎。 資料來源: H. Kapur, The Awakening Giant: China’s Ascension in World Politics (Alphen aan den Rijn: Sijthoff & Noordhoff, 1981), pp.145-146. 資料 F 下文整理自 1990 年代早期出版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現代化的一本書籍。 自 1979 年以來,中國決心推行現代化計劃,建立一個經濟先進、政治穩定的社會主義 中國。為達成這項目標,中國必須對外開放,加強外交關係。而實現四個現代化是開 放政策的前提,目的是吸引外資、擴展貿易及發展科技。設立經濟特區及開放 14 個沿 海城市則是中國對外開放的主要步驟。 資料來源:K. Liao, Antiforeignism and Modernization in China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0), p.239. (a) 1977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日本建立了甚麼關係?引用資料 E 的有關線索,支持你的答 案。(1+2 分) (b) 參考資料 F,1979 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否也跟其他國家促進了你在題(a)所指的關 係?參考資料 F 解釋你的答案。 (4 分) (c) 「在 1976-2000 年這段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亞洲鄰國建立關係,純粹出於經濟動 機。」你同意嗎?參考資料 E 及 F,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7 分) 167 問題 3 建議答案及評估參考 (a) 1977 年中國與日本建立的關係 關係種類: - 貿易夥伴/經濟合作關係 線索(任何 2 項): - 「中日貿易額比中國與蘇聯及歐洲經濟共同體的還要龐大……」 - 「中國還尋求與日本在技術及財政上進行合作……」 - 「中國也向日本尋求援助…… (c)共同研發噴射機引擎」 (b) 1979 年後中國有否跟其他國家建立相同關係 [1 分] [1+1 分] (4 分 ) L1 答案一般,未能善用資料 [最多 2 分] L2 答案全面,且能善用資料 [最多 4 分] 中國有否跟其他國家建立相同關係: - 有 - 線索: * 「 ……開放政策的前提,目的是吸引外資、擴展貿易……」 * 「設立經濟特區及開放 14 個沿海城市則是中國對外開放的 主要步驟。」 解釋: 168 (1+2 分 ) - 自推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直開放門戶,吸引亞洲內外國家的外 地資金。 - 自 1978 年起,中國決心以工商、金融等活動,與鄰國建立穩固的 經濟關係,並以此作為外交關係的基礎。 (c) 「在 1976-2000 年這段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亞洲鄰國建立關係, 純粹出於經濟動機。」你同意嗎? (7 分 ) L1 答案粗疏,未能表達自身立場,只敘述期間外交關係的發展 [最多 2 分] L2 能表達自身對此言論的立場,但未能提出理據,論點片面,僅著重 資料或個人知識。 [最多 4 分] L3 能表達自身立場並提出理據。答案全面,兼論資料及個人知識 [最多 7 分] 經濟動機,例: - (資料 E)中國加強與日本的貿易關係,以汲取日本在建設煉鋼 廠、鉛鋅製造廠和噴射機引擎方面的經驗和技術,利於擴大改革開 放規模。 - (資料 F)自推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加強了與鄰國的外交關係, 開放門戶接納國際貿易,藉此吸引外資、拓展貿易及發展科技,以 上種種都是出於促進中國經濟發展。 - (個人知識)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建立外交關係,是出於經濟動機, 方便採購原材料(如馬來西亞的橡膠) ,以配合中國工業蓬勃發展。 其他動機,例: - (個人知識)中國參與東盟,還出於反霸權的原則,即避免亞太地 區出現單一霸權,此舉也基於戰略及國家安全考慮。 - (個人知識)中國與亞洲所有鄰國建立關係,也出於政治動機,要 亞洲所有鄰國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即阻止任何國家與台灣建立 正式外交關係。 169 4. 細閱資料 G 及 H。 資料 G 下文整理自 1980 年代早期出版論述中國對外關係的一本書籍。 在官方媒體內,中國主動採取相關措施,減少報道東盟各國及緬甸的共產主義活動, 以免進一步惱怒非共產主義政府。舉例,由 1978 下半年起,《人民日報》幾乎再無刊 登標榜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文章,與過去形成鮮明對比,特別是 1966-1975 年間,這 類文章多不勝數。現在, 《人民日報》報道的主要是東盟經濟及外交事務活動的新聞。 資料來源:C. Chang, ‘Chinese Policy Dilemmas in Southeast Asia,’ in K. Liao, Modernization and Diplomacy of China (Hong Kong: Public Affairs Research Center,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81), p.138. 資料 H 下文是 1999 年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的總結。 中國一直視東南亞為國家安全的重要一環,重視東盟在實現中國期望多極秩序所可能 扮演的角色。從中國觀點來看,與東盟建立經濟關係,取決於共同的政治及策略利益, 而非單純經濟受惠。另一方面,東盟雖然似已準備接受中國在亞洲的合法利益,可是 又恐懼中國有野心成為亞太軍事強國,犧牲弱小鄰國利益。 資料來源:A. Baviera’s, ‘China's Relations with Southeast Asia: Political Security and Economic Interests,’ PASCN Discussion Paper 99-17 (1999), Abstract. (a) 指出 1970 年代末期,中華人民共和國為贏得東南亞國家信任而改變的一項重要政 策。引用資料 G 的有關線索,支持你的答案。 (1+2 分) (b) 參考資料 H,對於中國直至 1990 年代末期嘗試贏取東南亞國家的信任,作者對其成 效有何看法?參考資料 H,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4 分) (c) 資料 G 及 H 能否充分反映中國與亞洲鄰國建立外交關係背後的考慮?請參考資料 G 及 H,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6 分) 170 問題 4 建議答案及評估參考 (a) 1970 年代末期,中國為贏得東南亞國家信任而改變的一項重要政策 政策的重大改變: - 由報導東南亞國家的共產主義活動,改為只報道東盟的經濟及外交 活動 線索: - 「減少報道東盟各國及緬甸的共產主義活動」或者「……幾乎再無 刊登標榜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文章,與過去形成鮮明對比」 - 「現在,《人民日報》報道的主要是東盟經濟及外交事務活動的新 聞」 (b) 對於中國直至 1990 年代末期嘗試贏取東南亞國家的信任,作者對其 成效的看法 (1+2 分 ) [1 分] [1 分] [1 分] (4 分 ) L1 答案一般,未能善用資料 [最多 2 分] L2 答案清晰,且能善用資料 [最多 4 分] 作者對成效的看法: - 中國未能完全贏得東南亞國家的信任。 - 線索: 「可是(東南亞國家)又恐懼中國有野心成為亞太軍事強國, 犧牲弱小鄰國利益」 解釋: - 中國經濟迅速增長,助長了軍事科技的發展,包括衛星及導彈的建 造、軍力的擴充,又有助其在外交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東南 亞國家擔心在外交事務上被逼向中國就範。 171 (c) 資料 G 及 H 能否充分反映中國與亞洲鄰國建立外交關係背後的考慮 L1 答案片面,僅著重用處或局限 [最多 3 分] L2 答案全面,能兼論用處及局限 [最多 6 分] 用處,例: - (資料 G)中國希望贏得東南亞國家的信任,避免因報導東南亞國 家內的共產主義活動而惱怒那些國家。 - (資料 H)中國希望亞洲維持穩定,以利中國國土安全,建立多極 秩序,以及東南亞國家在多方面承認中國在亞洲的合法利益。 局限,例: 資料 G、H 均未能反映中國在外交關係所關切的議題: - 172 (6 分 ) 亞洲鄰國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例如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 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 5. 細閱資料 I 及 J。 資料 I 下文整理自 2000 年出版有關日本在亞洲角色的一本書籍。 毫無疑問,日本是區內強國,其強大影響力早已深入東亞及東南亞地區,而且情況很 可能持續下去。一直以來,日本對中國、台灣、香港、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及新加 坡的經濟發展舉足輕重。日本固然具有顯而易見的經濟影響力,同時又透過亞太經濟 合作組織論壇、東盟擴大外長會議及東盟區域論壇等區內多邊機構,建立政治安全聯 繫。有人稱此舉為日本的「亞洲化」行動,也有人說日本正在「重新發現」亞洲。 資料來源:P. Jain, 〈太陽會在東南亞升起嗎?〉 ,M. Söderberg 及 I. Reader 編輯, 《日本在亞洲的影響及存在》 (Surrey: Curzon Press,2000),188 頁。 資料 J 下文出處與上文相同,只是出自不同文章。 在泛亞洲及/或國際論壇上,某些東南亞國家,尤其是新加坡,往往採取比日本更有 力、更清晰的立場。舉例來說,亞歐會議主要是東南亞國家所倡議的。除此之外,中 國已晉身為亞洲經濟中心,而且情況可能會持續數十年。在未來十年左右,日本似乎 未必可以擁有像德國主導歐洲那樣的實力。 資料來源:J. Lehmann,〈日本及亞太區域:世界雄心-區域志向〉,M. Söderberg 及 I. Reader 編輯, 《日本在亞洲的影響 及存在》(Surrey:Curzon Press,2000),179-180 頁。 (a) 參閱資料 I,1990 年代日本在亞洲擔當甚麼角色?引用資料 I 的有關線索,支持你的 答案。 (1+2 分) (b) 資料 J 的作者會同意你在題(a)指出的日本角色嗎?參考資料 J,並就你所知,解釋你 的答案。 (4 分) (c) 「1980 年代早期至 2000 年,日本的影響力因亞洲鄰國的影響力而逐步弱化。」你同 意嗎?參考資料 I 及 J,解釋你的答案。 (4 分) 173 問題 5 建議答案及評估參考 (a) 1990 年代日本在亞洲擔當的角色 在亞洲的角色: - 主導經濟發展及國際合作的國家 線索:(任何兩項) - 「 毫無疑問,日本是區內強國……」 - 「一直以來,日本對中國、台灣、香港……的經濟發展舉足輕重」 - 「日本固然具有顯而易見的經濟影響力,同時又透過……區內多邊 (1+2 分 ) [1 分] [1+1 分] 機構,建立政治安全聯繫。」 (b) 資料 J 的作者是否會同意你在題(a)提到的日本角色 L1 答案含糊,僅嘗試闡述資料內容 [最多 2 分] L2 答案清晰,能善用資料闡述作者觀點 [最多 4 分] 作者是否同意日本的經濟領導角色: - 否 - 線索: * 「某些東南亞國家,尤其是新加坡,往往採取比日本更有力、 更清晰的立場。」 * 「除此之外,中國已晉身為亞洲經濟中心,而且情況可能會持 續數十年。」 個人知識: - 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時期,新加坡躍升為亞洲經濟強國(即四小 龍之一);日本則經濟增長放緩,其經濟影響力更不斷遭受新加坡 挑戰。 - 174 (4 分 ) 此外,中國自 1978 年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實力也迅速擴張,成為 亞洲最大的投資及銷售市場,吸去了日本原有的外資及貿易夥伴。 (c) 「1980 年代早期至 2000 年,日本的影響力因亞洲鄰國的影響力而逐 步弱化。」你同意嗎? (4 分 ) L1 答案粗略,僅試圖敘述日本在亞洲影響力的發展,卻未發表個人立場 [最多 2 分] L2 答案清晰,能表達立場並提出理據及兼論資料內容 [最多 4 分] 同意,例: - (資料 J)在亞洲論壇討論區域/國際議題時,新加坡比日本採取 更有力、更清晰的立場。此外,中國成為新晉亞洲經濟中心,對日 本的經濟主導地位構成挑戰。 不同意,例: - (資料 I)日本持續在中國、台灣、香港、泰國、印尼、馬來西亞 及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擔當重要角色,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及東盟等 組織裡依然具舉足輕重。 - 175 6. 細閱資料 K、L 及 M。 資料 K 下文整理自 1988 年出版有關中日關係的一本書籍。 1982 年的整個 8 月份,中國報刊充斥大量文章譴責日本教科書扭曲史實。多篇文章指 控,負責竄改教科書的人無非渴望重燃日本軍國主義的氣焰……。 資料來源:L. Newby, Sino-Japanese Relations: China’s Perspective (London: Routledge, 1988), p.51. 資料 L 下文整理自 1997 年出版有關日本外交政策的一本書籍。 日本與韓國(包括南、北韓)因領土問題而不咬弦,南北韓十分不滿日本把介乎朝鮮 半島與日本之間的水域稱之為「日本海」,韓國人稱之為「東海」。日本與韓國也因這 個小島嶼(韓國人稱為獨島,日本人稱為竹島) 而起爭議,雙方皆聲稱擁有此一小島的 主權。 資料來源:整理自 R. Grant, ‘Japan and Northeast Asia’ in R. Grant, ed., The Process of Japanese Foreign Policy (London: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97), p.119. 資料 M 下文整理自 2000 年出版有關日本在亞洲角色的一本書籍。 在許多方面,日本與亞洲其他國家的關係仍然不穩。日本對亞洲的觀感可謂五味雜陳, 原因來自過去的侵略行徑、文化包袱及「獨特」的國家身份。日本似乎認同亞洲共和 體的觀點,也正在當中找尋屬於自己的位置。日本與美國的安全關係再次得到肯定, 可是「橋本主義」卻招來中國及東盟國家的批評。對日本來說,日美關係仍然佔最重 要地位。 資料來源:K. Steffensen, ‘Post-Cold War Changes in Japanese International Identity: Implications for Japan’s Influence in Asia’ in M. Söderberg and I. Reader, ed., Japanese Influences and Presences in Asia (Surrey: Curzon Press, 2000), pp.150-152. 176 (a) 參考資料 K 及 L,指出兩項日本與亞洲鄰國衝突的根源。引用資料 K 及 J 的有關線索, 支持你的答案。 (2+2 分) (b) 參考資料 M,對日本政府而言,日本與亞洲鄰國的外交關係有多重要?參考資料 M, 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4 分) (c) 「2000 年,日本與亞洲鄰國的外交關係仍被 1945 年二戰後的外交背景所籠罩。」參 考資料 K、L 及 M,並就你所知,評論這項言論的有效性。 (7 分) 問題 6 (a) 日本與亞洲鄰國衝突的兩項根源 衝突的兩項根源: - (資料 K)日本試圖扭曲二戰期間軍事侵略亞洲的史實(線索: 「報 刊充斥大量文章譴責日本教科書扭曲史實」) - (資料 L)日本與韓國之間就島嶼及海域的主權發生爭議(線索: 「日本與韓國……因領土問題而不咬弦」及「日本與韓國也因這個 小島嶼(韓國人稱為獨島,日本人稱為竹島)而起爭議,雙方皆聲稱 (2+2 分 ) [2 分] [2 分] 擁有此一小島的主權。」) (b) 日本與亞洲鄰國的外交關係對日本政府的重要程度 (4 分 ) L1 答案一般,僅試圖敘述日本與亞洲國家外交關係的發展,卻未討論 重要程度 [最多 2 分] L2 答案清晰,能善用資料,指出並解釋重要程度 [最多 4 分] 重要程度: - 日本政府認為,日亞關係不及日美關係重要 - 線索: * 「在許多方面,日本與亞洲其他國家的關係仍然不穩。」 * 「對日本來說,日美關係仍然佔最重要地位。」 個人知識: - 雖然二戰期間遭日本侵略的東南亞國家大致上已恢復元氣,可是日 本首相多番參拜靖國神社,日本戰爭罪責問題依然存在爭議。 - 同時,自 1946 年以來,美國一直致力向日本提供經濟復甦及增長 必不可少的援助,雙方外交關係自然非常良好。 177 (c) 「2000 年,日本與亞洲鄰國的外交關係仍被 1945 年二戰後的外交背 景所籠罩。」評論這項言論的有效性。 (7 分 ) L1 答案粗疏,僅敘述日本外交歷史,未有嘗試表明言論立場/提出理據。 [最多 2 分] L2 答案片面,僅著重討論言論的其中一面(不論聲明是否有效)。 [最多 4 分] L3 答案全面,能兼論言論的正反兩面(即有效及無效之處) [最多 7 分] 這項言論有效,例: - (資料 K)1982 年,中日爭議仍然圍繞日軍的戰爭罪行,意味即 使戰後 30 多年,問題尚未解決。 - (個人知識)及至 2000 年,中日關係仍然受這類議題困擾,中國 人民不時舉行反日示威及採取杯葛行動,宣洩反日情緒。 - (資料 L 及 M)由於日本二戰時期的侵略行徑及戰爭罪行,直至 20 世紀末,部分東南亞國家的人民依然仇恨日本。 - (資料 M)直至 2000 年,外交方面,日本重視與美國關係多於 與亞洲鄰國關係,正好反映日本在盟軍最高統帥佔領時期(1945-52 年)附從美國的角色。 - (個人知識)日本各任首相不時參拜靖國神社,往往再度掀起日 本戰爭罪行及日本是否尊重侵略史實的爭議。 言論無效,例: - (資料 M)及至 2000 年,日本與東南亞國家在東盟等組織之間的 參與、互動及合作,完全有別於二戰期間的主從關係。及至 2000 年,日本已視東南亞國家為主權完全獨立的國家,不再使用任何政 治脅逼。 178 7. 細閱資料 N 及 O。 資料 N 下文列舉東盟的四項主要目標。 透過促進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及文化發展,從而推動平等夥伴關係; 堅持區內國家信守公義、服從法治及遵行聯合國憲章原則,提倡區域和平及穩定; 在經濟、社會、文化、技術、科學及行政領域等共同利益的議題上,提倡主動合作 及互助精神; 在教育、職業、科技及行政範疇內互相幫助,提供相關培訓及研究設施。 資料來源:“Overview –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website” (http://www.asean.org/asean/about-asean/overview) (http://www.asean.org/asean/about-asean/overview) (瀏覽日期:2014 年 7 月 15 日). 資料 O 下文描述緬甸如何加入東盟,摘錄自 1999 年出版有關 1990 年代東盟發展的一本書籍。 緬甸軍政府遲遲不願與政治反抗勢力談判,令東盟內部分會員國更加憤怒。特別是菲 律賓及泰國,近日更對緬甸情勢公然表示不悅,甚至提及「建設性介入」及「靈活干 預」等字眼。這兩個已建立民主架構的國家,顯然不滿緬甸所作所為,其次就是柬埔 寨的政治局勢。泰國最近表示,緬甸政治形勢無法接受,大量緬甸難民持續湧入泰國 尋求庇護,干擾到泰國內政。 資料來源:N. Ganesan, Bilateral Tensions in Post-Cold War ASEAN (Singapore: Regional Strategic and Political Studies Programm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99), p.53. (a) 根據資料 N 所示,指出東盟終極目標。引用資料 N 的有關線索,支持你的答案。 (1+2 分) (b) 指出使東盟在 1990 年代未能順利達成部分目標的一個因素。引用資料 O 的有關線 索,支持你的答案。 (1+2 分) (c) 對於反映 1967 年至 2000 年間影響東盟會員國之間關係的因素,資料 N 及 O 有多大 用處及局限?參考資料 N 及 O,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6 分) 179 問題 7 (a) 東盟的終極目標 東盟的終極目標: - 在不同方面提倡東南亞各國的國際合作 線索(任何兩項),如: - 「透過促進經濟增長……從而推動平等夥伴關係」 - 「共同利益的議題上,提倡主動合作……」 - 「提供相關培訓及研究設施……」 (b) 使東盟在 1990 年代未能順利達成部分目標的一個因素 會員國不忿鄰國因政治變化而帶來不利影響。 - - 180 線索(任何兩項),如: * 「特別是菲律賓及泰國,近日更對緬甸情勢公然表示不 悅……」 * 「這兩個……國家,顯然不滿……柬埔寨的政治局勢。」 * 「泰國最近表示,緬甸政治形勢無法接受……干擾到泰國內 政」 東南亞各國如此相互不滿,又互相指責,並不符合資料 N 所提及 東南亞國家之間促進相互理解及共同合作的精神。 (1+2 分 ) [1 分] [ 1+1 分] (1+2 分 ) [1 分] [1+1 分] c) 對於反映 1967 年至 2000 年間影響東盟會員國之間關係的因素,資料 N 及 O 的用處及局限 (6 分 ) L1 答案片面,僅著重用處或局限 [最多 3 分] L2 答案全面,能兼論用處及局限 [最多 6 分] 用處,例: 資料 N 及 O 能反映以下影響東盟會員國之間關係的因素: - (資料 N)關乎區域和平穩定及共同遵守聯合國憲章的事務, - (資料 O)東盟會員國的本土政治(如緬甸及柬埔寨)會影響鄰國 安全及穩定(如泰國及菲律賓) 局限,例: 資料 N 及 O 均未反映下列可影響東盟會員國之間關係的因素: - (個人知識)1990 年代早期,中國、日本及南韓必須進一步合作, 以抗衡美國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日益上升的影響力 - (個人知識)財政及金融的穩定性(如泰銖在 1997 年的亞洲財政 危機中大瀉) 181 8. 細閱資料 P 及 Q。 資料 P 下文整理自 1973 年出版有關東盟發展的學術期刊。 1967 年 8 月,越戰愈演愈烈,東盟以東南亞國家的區域合作聯盟形態誕生。客觀來說, 對抗共產主義是東盟各國政府的共同利益,也是促成東盟的動力。東盟的前身是東南 亞聯盟……一個由泰國、菲律賓及馬來西亞聯合邦組成的鬆散組織……其內部本身是 非常保守的反共政權……這種共同利益,促成了 1961 年東南亞聯盟的誕生。 資料來源:Yoshiyuki Hagiwara,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13(1973), p.443. 資料 Q 下文整理自 1997 年出版有關東盟在當代亞洲扮演的角色。 及至冷戰結束,雖然東盟仍未達至東南亞一體化的願景,可是它卻成功防止會員國之 間爆發衝突,促進了國家之間的邦交,締造了區域一體化的認同感,這已經稱得上非 常成功。東盟在柬埔寨議題上亦擔當重要角色,奠定了東盟作為政治組織的權威,表 明在重大利益受到威脅時能夠齊心行動。不過,柬埔寨衝突的結束方式,同時也凸顯 了東盟的局限。衝突之所以告終,是因為大國政策有變,在這件事上,主要是因為蘇 聯政策有變。而最終協議也是由大國(即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敲定。 資料來源:D. Singh, ‘ASEAN and the Security of Southeast Asia’ in C. Yue and M. Pacini, ed., ASEAN in the New Asia: Issues and Trends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97), p.126. (a) 參考資料 P,有甚麼共同關切議題,促使東南亞國家在 1967 年成立東盟?引用資料 P 一 項線索,支持你的答案。 (1+1 分) (b) (i) 根據資料 Q 所示,20 世紀末前東盟的 一 項成就。參考資料 Q,解釋你的答案。 (3 分) (ii) 根據資料 Q 所示,指出 20 世紀末前東盟的 一 項局限。 (3 分) (c) 182 「直至 2000 年,東盟在維持東南亞穩定上,成就大於局限。」你同意嗎?參考資料 P 及 Q,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6 分) 問題 8 (a) 促使東南亞國家在 1967 年成立東盟的共同關切議題 共同關切議題: - 1960 年代末期,共軍在越戰中節節勝利,帶來顯著的共產主義威 脅 線索: - 「越戰愈演愈烈,東盟以東南亞國家的區域合作聯盟形態誕生」 (b) (i) 20 世紀結束前東盟的一項成就 (1+1 分 ) [1 分] [1 分] (3 分 ) L1 答案簡略,未能善用資料 [最多 1 分] L2 答案清晰,且能善用資料。 [最多 3 分] 成就(任選其一): - 維護東盟會員國之間的關係,避免彼此發生衝突(線索: 「成 功防止會員國之間爆發衝突,促進了國家之間的邦交……這 已經稱得上非常成功」) - (ii) 加強東盟會員國之間的團結(線索: 「……締造了區域一體化 的認同感……表明在重大利益受到威脅時能夠齊心行動。) 20 世紀結束前東盟的一項局限 (3 分 ) L1 答案簡略,未能善用資料 [最多 1 分] L2 答案清晰,且能善用資料 [最多 3 分] 局限(任選其一): - 東盟各會員國不僅要在精神上聯合,而且還要以相同取向及 政策應付受影響的共同/國家利益(線索: 「……雖然東盟仍 未達至東南亞一體化的願景……」 - 在領導力及重要性上,蘇聯、美國、英國、法國以及中國等 強國超越東盟(線索: 「衝突之所以告終,是因為大國政策有 變,在這件事上,主要是因為蘇聯政策有變。而最終協議也 是由大國……敲定) 183 (c) 「直至 2000 年,東盟在維持東南亞穩定上,成就大於局限。」你同 意嗎? L1 答案片面,僅著重成就或局限 [最多 3 分] L2 答案詳盡,能兼論成就與限制 [最多 6 分] 東盟的成就,例: - (資料 P)在越戰期間、共產威脅擴大之際,加強東盟會員國之間 的團結 - (資料 Q)維護會員國之間的關係,避免彼此發生衝突 - (個人知識)1992年簽訂東盟自由貿易區共同有效普惠關稅方案協 議,逐步撤消關稅,增加區內作為世界生產基地的競爭優勢 - (個人知識)1995 年簽訂東南亞無核武區域協定,使東南亞變為 無核武區域。協定 2001 年 6 月 21 日生效,全面禁止區內擁有任何 核子武器。 東盟的局限,例: 184 (6 分 ) - (資料 Q)未能達成首要任務,即主導東南亞的發展,反遭蘇聯/ 俄國、中國、英國及法國等強國奪走部分控制權。 - (個人知識)未能終止緬甸長達數十年的軍事暴力及侵犯人權事 件,甚至允許緬甸繼續留在東盟,無視該國侵犯人權的不良紀錄。 186 延伸學習活動有助教師進行學與教活動、促進學習的評估以及對學習的評估。教師可按學 生的不同需要調適題目及答案。 ││││││││││││││││││││││││││││││││││││││││││││││││││││││││││││││││││││││││││││││││││││││││││││││││││││││││││││││││││││││││││││││││ 延伸學習活動 1 德國分裂與統合的願景:案例分析 ││││││││││││││││││││││││││││││││││││││││││││││││││││││││││││││││││││││││││││││││││││││││││││││││││││││││││││││││││││││││││││││││ 歷史背景: 二次大戰後德國分裂為東、西德,可視之為歐洲的典型例子,顯示冷戰期間歐洲如何在政 治、經濟及社會層面上壁壘分明。正確理解德國先分裂、再統一的經過,有助學生準確掌 握歐洲經濟統合的經驗。 目的: 完成此項學習活動後,學生應能: 從兩個超級大國互相排斥的心態,從而了解彼此的思維,以及雙方如何拒絕合作及實現 統合 了解兩德統一、促進歐洲和平及各方早於 1960 年代末期已開始推動歐洲和平統合的願 景 何時使用此項學習活動: 教授「1967 年歐洲共同體成立」之後 教授「1970 年代早期歐洲共同體擴大成員國陣容」之前 如何使用此項學習活動: 第一部分: 1. 請學生閱讀資料 A 及 B。 2. 參考資料 A,請學生指出兩個超級大國對於德國分裂的看法。 答案:東德與西德應完全分離,雙方不得有任何關係或聯繫。 3. 參考資料 B,老師引導學生探討德國對民族統一、未來統合及 1960 年代萌芽的歐洲和 平渴求。 187 答案:威利‧布蘭特希望東、西德歸於一統、歐洲維持和平,以及東西陣營擴大交流與 實現統合。 4. 教師可以簡單闡釋: i. 如何將此項活動的內容,與學生早前所學的冷戰發展知識串連起來。 ii. 預示歐洲經濟統合的持續進程中,最終東歐前共產各國將納入其中。 第二部分: 學生在網上尋找相關資料,完成任務 1-2。 第一部分: 資料 A 以下漫畫於 1957 年在東德出版。 “East is East and West is West (top), and never the twain shall meet (bottom)” 東是東,西是西(上),老死不相往來(下)。 188 資料來源:“Cartoon by Köhler on relations between the FRG and the GDR (1956) – The Centre Virtuel de la Connaissance sur l’Europe (CVCE) Website”(http://www.cvce.eu/obj/en-88550667-6541-438a-bc09-0bcffdb748f6)(瀏覽日期:2014 年 8 月 6 日) 資料 B 下文整理自 1969 年 10 月 28 日德國總理威利‧布蘭特在德國聯邦議院(德國議會)的就職 演說。 未來幾年的政治實務,在於維持國家團結,紓緩當前兩德之間的緊張關係……我們還肩 負共同的責任和共同的義務:保障自身以至歐洲的和平……切勿讓德國民族進一步分 裂。換言之,我們必須首先和睦共處,進而團結一致。這不只是德國的單一目標,而且 對歐洲和平以至東西關係同樣具有重大意義。 資料來源:"Two States, One Nation (October 28, 1969) - German History in Documents and Images website" (http://ghdi.ghi-dc.org/print_document.cfm?document_id=168)(瀏覽日期:2014 年 8 月 6 日) 第二部份: 知多一點點 任務一: 2009 年對德國有何重要? 答案: 2009 年見證德國兩個重要週年紀念日子。第一,紀念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六十週 年(1949 年 5 月 23 日)。第二,紀念東德與西德之間的柏林圍牆倒塌二十週年(1989 年 11 月 9 日)。 任務二: 完成以下有關威利‧布蘭特的簡介。 威利‧布蘭特 性別 男性 出生/死亡日期 18.12.1913 – 8.10.1992 1964-1987 德國社會民主黨主席 1969-1974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聯邦總理 7-12-1970 答案: 他在華沙猶太區起義紀念碑前下跪,象徵德國對和解的訴求。當 天聯邦共和國與波蘭簽訂了華沙條約。華沙之跪標誌著西德與東歐合 作的里程碑。 1971 答案: 他獲頒諾貝爾和平獎,表揚他透過歐洲經濟共同體促進西歐的合 作,以及造就西德與東歐各國和解的貢獻。 189 資料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Willy_Brandt ││││││││││││││││││││││││││││││││││││││││││││││││││││││││││││││││││││││││││││││││││││││││││││││││││││││││││││││││││││││││││││││││ 延伸學習活動 2 1970 年代,美蘇陣營對於能否保持和平、實現合作和走向統合抱持懷 疑看法。 ││││││││││││││││││││││││││││││││││││││││││││││││││││││││││││││││││││││││││││││││││││││││││││││││││││││││││││││││││││││││││││││││ 歷史背景: 法國總統戴高樂任期結束後,其反英立場也相應告一段落,1973 年英國終獲加入歐洲共同 體,此舉意味歐洲經濟統合跨出一大步。1970 年代早期,美蘇兩大陣營的關係還開始緩和 下來。兩大陣營在經濟、政治、外交甚至軍事層面上皆恢復對話,開創了相當樂觀的氣氛。 然而,兩大陣營走向經濟統合未必是所有國家所樂見。 目的: 完成此項學習活動後,學生應能: 了解當代懷疑論對兩大陣營在和平、合作及統合的影響,儘管 1970 年代雙方開始推行 緩和政策; 明白 1970 年代並非人人樂見歐洲資本主義國家與共產主義國家邁向經濟統合。 何時使用此項學習活動: 教授「1970 年代早期歐洲共同體擴大成員國陣容」之後 教授「1980 年代歐洲共同體接納新成員國」之前 如何使用此項學習活動: 1. 請學生細閱資料 C。 2.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下列問題: i. 鷹(左)與熊(右)分別象徵哪一國? 答案:鷹象徵美國,熊象徵蘇聯。 190 ii. 這幅漫畫出版時,鷹、熊的關係如何? 答案:友好/合作關係。 iii. 兩人的小孩(坐在嬰兒車裡)象徵甚麼? 答案:歐洲與世界和平(提示:嬰兒是一隻象徵和平的白鴿。) iv. 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緩和政策所帶來的和平,漫畫家抱持甚麼態度? 答案:態度負面/懷疑/疑問。(提示:漫畫名為「怪異的伴侶」,由此可見,漫 畫家對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緩和關係不表信任。) v. 對於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經濟合作與統合,漫畫家可能抱有甚麼看法? 答案:如果連緩和政策帶來的和平都覺「怪異」,那麼,兩大集團之間的經濟合 作和統合更將令人難以置信,且覺得不太可能。 vi. 根據你目前所學(截至 1970 年代末期),東西歐邁向經濟統合的進程中,最重大 的障礙是甚麼? 答案:自由作答,例如:意識型態對立、對意識形態的基本原則不願作出妥協等。 資料 C 以下漫畫於 1973 年刊載於芝加哥的一份報章。 怪異的伴侶 191 資 料 來 源 : “Cold War Foreign Policy – Oswego City School District Regents Exam Prep Centre website” (http://www.regentsprep.org/Regents/core/questions/question.cfm?Course=USHG&TopicCode=7a&QNum=37&Wrong=0 )(瀏 覽日期:2014 年 8 月 6 日) 192 ││││││││││││││││││││││││││││││││││││││││││││││││││││││││││││││││││││││││││││││││││││││││││││││││││││││││││││││││││││││││││││││││ 延伸學習活動 3 冷戰結束如何影響歐洲經濟合作? ││││││││││││││││││││││││││││││││││││││││││││││││││││││││││││││││││││││││││││││││││││││││││││││││││││││││││││││││││││││││││││││││ 歷史背景: 東歐各國爆發革命浪潮,不僅使華沙公約解體及冷戰結束,而且還加速共產國家之間的經 濟合作終結,增加東西陣營經濟統合的機會。學生細心審視共產模式下的經濟發展與合作 如何告一段落,有助他們對 1992 年至 2000 年間經濟統合與一體化進行更全面的研究。 目的: 完成此項學習活動後,學生應能: 敘述東歐前共產國家在蘇維埃的經濟協調及控制下的特色; 描述這些 1991 年以前的特色在冷戰結束後如何重新塑造成形。 何時使用此項學習活動: 教授「1980 年代歐洲共同體成員國擴大成員國陣容及功能」之後 教授「1992 年至 2000 年之前的全歐經濟合作」之前 如何使用此項學習活動: 1. 首先,學生回想冷戰揭幕首數十年間(1940 至 60 年代)蘇維埃掌控東歐共產國家的特 色。 答案:民主欠奉、計劃/指令經濟、嚴格管控人權及自由、禁止聯繫/訪問資本主義國 家、嚴格遵行蘇維埃領導等。 2. 然後,學生閱讀資料 D,指出 1989 年東歐新的政治與社會情勢,與早期蘇維埃掌權有 何不同。 答案:多黨制與競爭性選舉、要求改革的示威遊行、蘇維埃對衛星國的軍事控制逐步寬 鬆、開放邊境。 3. 接著,學生運用之前所學與資料 D 串聯起來,列出共產陣營在經濟互助合作上的主要 特色。 答案:實行計劃/指令經濟、嚴禁自由市場與工會、封閉邊境、禁止旅遊/移民。 193 4. 教師引導學生推論共產陣營瓦解後,將會為 1989 年後的東歐帶來哪些全新經濟範式。 學生可根據上述第 3 題所述的特色來推論。 答案:以共產經濟模式控制的東歐國家瓦解、個別國家以自由市場經濟取代蘇維埃經濟 模式、開放自願投資機會、東、西歐國家貿易上升。 5. 根據上述第 4 題所述的全新經濟範式,請學生閱讀資料 E 並推論何以馬克思、列寧與 史太林會說出:「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學生可考慮下列提示: i. 馬克思、列寧與史太林的經濟理想是甚麼? 答案:維持共產經濟制度、禁止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堅持國家控制經濟、拒絕與資 本主義國家貿易往來。 ii. 資料 D 及上述第 4 題所述的經濟理想,能否在東歐的全新現實局面付諸實行/持續 實行? 答案:不能。 資料 D 下文摘錄自《美國國務院》關於 1980 年代末期東歐民主革命的一篇文章。 匈牙利共產政府於 1989 年展開革命,允許多黨制及競爭性選舉。波蘭的共產黨員舉行 圓桌會議,商討復興團結工會。隨後,波蘭復辦了二次大戰後首次的競爭性選舉。東 德人民有感於鄰國紛紛改革,遂於 1989 年夏、秋兩季走上街頭要求改革,包含前往西 柏林與西德的自由。莫斯科政府拒絕出兵支持東德領袖埃里希‧昂納克的政權,導致 昂納克被推翻,連串政治改革揭開序幕,1989 年 11 月 9 日當晚,當局終於決定開放 邊境。 資料來源:“Fall of Communism – U.S. Department of State website” (http://future.state.gov/when/timeline/1969_detente/fall_of_communism.html )(瀏覽日期:2014 年 8 月 6 日) 194 資料 E 以下漫畫在 1991 年刊登於一份美國報章。 馬克思 史太林 列寧 戈爾巴喬夫 資料來源:“Communist Paradise: I can’t believe my eyes! – Library of Congress (U.S.) website”(http://www.loc.gov/rr/print/swann/valtman/images/valt21.jpg)(瀏覽日期:2014 年 8 月 6 日) 195 ││││││││││││││││││││││││││││││││││││││││││││││││││││││││││││││││││││││││││││││││││││││││││││││││││││││││││││││││││││││││││││││││ 延伸學習活動 4 1989 年德國政治統一後的貨幣整合過程 ││││││││││││││││││││││││││││││││││││││││││││││││││││││││││││││││││││││││││││││││││││││││││││││││││││││││││││││││││││││││││││││││ 歷史背景: 1960 年代末期至 1970 年代早期,歐洲共同體成員國曾多次嘗試締造經濟及貨幣聯盟,但 由於種種因素導致計劃受阻,未能實際整合歐洲各種貨幣。直至 1980 年代末期,經濟及貨 幣聯盟正在進行商討與籌備工作,此時傳來兩德即將統一的消息,首次造就了貨幣聯盟付 諸實踐的機會。換句話說,兩德貨幣統一預示了日後歐洲單一貨幣的出現。 目的: 完成此項學習活動後,學生應能: 推論貨幣聯盟的政治背景, 延展上述的因果關係至歐洲單一貨幣歐元的誕生。 何時使用此項學習活動: 教授「1980 年代歐洲共同體成員國擴大成員國陣容及功能」之後 教授「馬城條約、歐洲聯盟的建立、歐元的籌備」之前 如何使用此項學習活動: 1. 學生閱讀資料 F 並探討以下基本史實: 西德總理科爾為兩德統一提出十點計劃之前,世界發生了甚麼事? i. ii. 柏林圍牆倒塌。 東德難民湧入西德。 iii. 西德同意向東德提供經濟援助。 iv. 西德期盼東德的政治及經濟制度能徹底轉型。 西德總理科爾提出十點計劃時,西德已做好甚麼準備? 西德已準備好要跟東德建立聯邦政府,也就是單一德國。 196 2. 學生閱讀資料 G 並探討以下基本史實: 柏林圍牆倒塌之後,總理科爾率領的西德政府做了甚麼? 西德政府不顧專家意見和可見失誤,執意統一兩德貨幣。 兩德貨幣如何統一? 兩德的貨幣利率訂在 1:1。 兩德貨幣統一之後,歐洲發生了甚麼事? i. ii. 德國貨幣聯盟的經驗形成風潮,歐洲貨幣聯盟相繼效法。 當時普遍認為統一歐洲貨幣可以促進歐洲統一。 3.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並釐清以下因果關係: 兩德政治統一兩德貨幣整合歐洲貨幣整合風潮歐洲統一的長遠目標 資料 F 下文取材自西德總理科爾(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於 1989 年 11 月 28 日為兩德統一提出十點 計劃的前五點。 1. 首先,必須針對最近數周發生的事件採取即時措施,尤其是難民潮及新一輪的旅客 潮; 2. 聯邦政府將一如以往,繼續與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全面合作,直接惠及兩德 人民; 3. 如果東德確實願意接納且決心推動政經制度的徹底轉型,本人願意提供廣泛協助與 合作; 4. (東德)總理莫德洛發表契約共同體的政策聲明; 5. 我們還準備開展另一關鍵步驟,就是建立兩德之間的同盟架構,以建立聯邦政府為 目標,也就是在德國境內建立聯邦秩序。 資料來源:“Helmut Kohl's Ten-Point Plan for German Unity (November 28, 1989) - German History in Documents and Images website” (http://germanhistorydocs.ghi-dc.org/sub_document.cfm?document_id=223) (瀏覽日期:2014 年 8 月 6 日) 197 資料 G 以下是有關歐洲貨幣聯盟。 歐洲貨幣聯盟的案例根本就是個政治議題。西德總理科爾執意否決所有專家的建議, 以東西德貨幣 1:1 的匯率,催生德國貨幣聯盟,儘管他曉得這個聯盟在理論上有失誤, 但實際上卻不得不堅持下去,當時他早已預知有那一天了。他相信歐洲同樣會經歷這 種恐懼,從而促成立即統一。 資料來源:Ralf Dahrendorf, After 1989: Morals, Revolution and Civil Societ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7), p.165. 198 ││││││││││││││││││││││││││││││││││││││││││││││││││││││││││││││││││││││││││││││││││││││││││││││││││││││││││││││││││││││││││││││││ 延伸學習活動 5 及至 2000 年對歐洲聯盟外交角色的期望 ││││││││││││││││││││││││││││││││││││││││││││││││││││││││││││││││││││││││││││││││││││││││││││││││││││││││││││││││││││││││││││││││ 歷史背景: 馬城條約於 1992 年初簽訂,1993 年年底生效,歐洲聯盟由此而生,並獲賦予多方面的權 力。歐洲聯盟不僅具有政治及經濟職能,而且還附有外交職能,原因是 1993 年歐洲聯盟創 立時的三大支柱之一,就是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因此,歐洲聯盟應當在國際事務中扮演 顯要角色,並在外交事務上為成員國定調。 目的: 完成此項學習活動後,學生應能: 指出 2000 年歐洲聯盟外交角色的期望。 判斷歐洲聯盟有否充分扮演該角色。 何時使用此項學習活動: 教授「歐盟的經濟功能與內部的經濟統合」之後。 總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一體化的歷史演進」之前。 如何使用此項學習活動: 1. 請學生閱讀資料 H。 2. 請學生回答以下問題,並從資料 H 找出線索。能力稍遜的學生可以不同顏色直接在資 料上標示答案。 及至 1998 年,歐洲當時的國際地位如何?(標記紅色) 擁有巨大的經濟影響力 在世界各地擁有重大的策略利益 直至 1998 年,歐洲在國際事務上發揮了多少影響?(標記黃色) 決定欠果斷 決定難以付諸實行 199 200 表達外交政策時過於低調,流於失效 講者對於 1998 年的歐盟有甚麼期望?(標記綠色) 在國際重大議題上以單一權威口吻申明立場 迅速有效採取介入行動 獨立行事,不跟從美國立場 3. 請學生參考資料 H 並運用個人知識,評論以下論點是否成立: 「1990 年代經濟實現統合後,歐盟再無空間在歐洲以至國際上施展影響力。」 上述論點成立。 論點暗指:1990 年代歐洲的經濟統合已達成,歐洲不需在其他方面施加影響力。 贊成此一項論點的學生除了引用資料 H 以外,還需另行提供佐證。 上述論點不成立。 論點暗指:1990 年代歐洲的經濟統合尚未達至最終階段,歐洲應在其他方面 進一步加強影響力。 贊成此一論點的學生可以資料 H 為基礎,依個人所學知識另行提供佐證。 資料 H 下文整理自英國首相貝理雅在北大西洋議會的演說「歐洲的防禦能力」(1998 年 11 月 13 日) 歐洲在北約的兩大支柱(集體防禦與共同安全)方面向來表現不佳,一來因為歐洲下 決定不夠果斷,二來即使下了決定亦無法付諸實行……相比我們的經濟份量與戰略利 益,歐洲在外交決策的發言無疑過於溫和且成效欠奉……我們必須扭轉現況……確保 歐洲聯盟能夠針對當日國際重大議題以單一權威口吻申明立場,並按必要情況採取干 預行動。無論任何原因,歐洲都要有能力獨自行動,即使屆時美國無力干預或不欲參 與。 資料來源:G. Rosenthal, ‘National Security and Defense Imp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Union,’ in D. Kotlowski (ed.), The European Union: From Jean Monet to the Euro (Ohio: Ohio University Press, 2000), p.196. 201 資料 H 下文取材自英國首相貝理雅在北大西洋議會的演說「歐洲的防禦能力」(1998 年 11 月 13 日) 歐洲在北約的兩大支柱(集體防禦與共同安全)方面向來表現不佳,一來因為歐洲下 決定不夠果斷,二來即使下了決定亦無法付諸實行……相比我們的經濟份量與戰略利 益,歐洲在外交決策的發言無疑過於溫和且成效欠奉……我們必須扭轉現況……確保 歐洲聯盟能夠針對當日國際重大議題以單一權威口吻申明立場,並按必要情況採取干 預行動。無論任何原因,歐洲都要有能力獨自行動,即使屆時美國無力干預或不欲參 與。 資料來源:G. Rosenthal, ‘National Security and Defense Imp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Union,’ in D. Kotlowski (ed.), The European Union: From Jean Monet to the Euro (Ohio: Ohio University Press, 2000), p.196. 答案: 標記紅色:及至 1998 年,歐洲當時於國際的地位。 標記黃色:直至 1998 年,歐洲在國際事務的影響力。 標記綠色:1998 年,講者對於歐盟的期望。 202 204 ││││││││││││││││││││││││││││││││││││││││││││││││││││││││││││││││││││││││││││││││││││││││││││││││││││││││││││││││││││││││││││││││││ 延伸學習活動 1 基因改造食物 ─ 可考慮的良好解決方案? ││││││││││││││││││││││││││││││││││││││││││││││││││││││││││││││││││││││││││││││││││││││││││││││││││││││││││││││││││││││││││││││││││ 歷史背景: 早於 1946 年,有科學家發現有機體的脫氧核糖核酸(DNAs)可轉移至另一有機體。及至 1983 年,首棵基因轉移植物終於誕生。自此之後,科學家進行了無數食物基因工程研究。 1990 年代初,多項科技取得突破,成功培植的農作物可抵抗害蟲與疾病、延緩成熟過程或 者增加產量。即使基因改造食物可能對人類造成健康隱患,可是面對全球糧食短缺問題, 基因改造食物一直被視為其中一項解決方案。 目的: 完成此項學習活動後,學生應能: 舉出採用(及不採用)基因改造食物解決全球糧食短缺問題的動機,及 指出聯合國能否提出解決糧食短缺問題的完善方案。 何時使用此項學習活動: 教授「聯合國解決人口與資源問題的角色」之後。 評估「聯合國努力下的成就與局限」之前。 如何使用此項學習活動: 1. 學生分成四組,分別扮演下列角色與目標: A 組:發展中國家(X 國)的政府首長,X 國正面臨糧食嚴重短缺問題。 B 組:專門生產及經銷基因改造食物的跨國企業的行政總裁。 C 組: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 D 組:飽受糧食短缺問題的 X 國受害人的法定代表 2. 學生閱讀資料 I 及 J。每位學生須參照資料 I 及 J,運用個人知識,界定角色最關切的事 務、目標、任務及可行策略。 205 3. 第一回合討論(七分鐘):每組皆有 A 至 D 四個角色,小組成員應細心揣摩角色所關切 的事務、目標(如上述第 2 點所載)等,並盡量避免就角色的原則作出妥協。 4. 第二回合討論(七分鐘):學生成立「專家小組」,即 A、B、C、D 四組,每組檢視: 掌握角色原則所運用的策略 談判過程所遭遇的困難 可維護既定原則及避免向他方妥協的可行談判策略。 各方能否達至共贏局面 5. 第三回合討論(七分鐘):學生回到原先的分組,採用專家小組討論時學到的新技巧重 新談判。 6. 三個回合討論全數完成後,教師鼓勵學生與全班同學分享以下問題: 採用(及不採用)基因改造食物解決全球糧食物短缺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甚麼? 甚麼是達成共贏局面的阻力? 聯合國能否協助妥善解決糧食短缺問題? 資料 I 下文摘錄自 2000 年 4 月刊載有關「基因改造食物」的文章。 營養不良在第三世界國家相當普遍,當地貧窮百姓依賴單一農作物(例如稻米)作為 主要食糧。然而,稻米未含充足養份預防營養不良。如能運用基因工程改變稻米成份, 使之包含額外的維他命及礦物質,就可紓緩營養缺乏症候群。例如,在第三世界國家, 由於缺少維他命A而引致失明是一個普遍的問題。 資料來源:“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 Harmful or Helpful? – ProQuest website”(http://www.csa.com/discoveryguides/gmfood/overview.php)(瀏覽日期:2014 年 8 月 11 日) 206 資料J 下文整理自一篇有關非政府組織警告使用基改生物的國家的文章。 行動救援坦桑尼亞的農業與食物安全顧問(Mr. Elias Mtinda)上週在三蘭港接受《東非商 業週刊》專訪表示,是否同意使用基改食物,政府必須自行做好決定,不要被大企業 干擾。 資料來源:“Tanzania: NGO Cautions Country on GMOs – AllAfrica website” (http://allafrica.com/stories/201204301291.html)(瀏覽日期:2014 年 8 月 11 日) 207 ││││││││││││││││││││││││││││││││││││││││││││││││││││││││││││││││││││││││││││││││││││││││││││││││││││││││││││││││││││││││││││││││││ 延伸學習活動 2 綠色和平組織對抗基因改造食物 ││││││││││││││││││││││││││││││││││││││││││││││││││││││││││││││││││││││││││││││││││││││││││││││││││││││││││││││││││││││││││││││││││ 歷史背景: 1971 年,數名保育人士成立綠色和平組織,從加拿大溫哥華啟航,前往阿拉斯加,親眼目 睹美國的地下核子試爆,而阿拉斯加卻是許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過去四十年來,綠色和 平一直視保育運動為首要任務。綠色和平的總部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透過許多抗議財團 和政府行為的抗爭活動,組織的理想已廣為人知。有些抗爭惹人爭議,被視為暴力活動。 目的: 完成此項學習活動後,學生應能: 了解綠色和平關注的環保議題,及 指出阻礙國際社會嘗試解決食物短缺問題的因素 何時使用此項學習活動: 教授「聯合國率領國際社會合作解決糧食短缺問題」之後。 評估「國際間為解決糧食短缺問題所達至的成就與局限」之前。 如何使用此項學習活動: 1. 學生分兩人或三人一組,閱讀資料 K 和 L。 2. 學生扮演綠色和平的發言人,先行討論、準備一份八分鐘的講稿,之後於記者會上發表, 內容有關綠色和平與澳大利亞聯邦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衝突,擬稿時請提 到下列各點: i. 為何綠色和平關注 CSIRO 做的基改大麥實驗? ii. 為何綠色和平堅決與 CSIRO 起衝突? iii. 綠色和平希望聯合國如何妥善解決糧食短缺問題,無須借助基因改造食物? iv. 綠色和平同意在何種條件下與聯合國或 CSIRO 合作,共同解決食物短缺的問題? (註:教師可囑學生進行初步研究,先從網上搜尋綠色和平的理論基礎和基本原則、 聯合國針對基改食物制定的政策、其他國際非政府組織對相同議題的回應等。) 3. 上述活動還可有另一安排:請學生扮演記者,向綠色和平發言人提問,質詢綠色和平在 208 解決糧食短缺問題上,有多大意願與其他國際非政府組織及聯合國合作。 資料K 以下是有關綠色和平與一所澳洲科學機構的衝突。 兩周前,某個星期三清晨,三位綠色和平保育人士前往澳洲坎培拉市吉尼德拉實驗站, 拿著鋤草機穿越圍籬,損毀基因改造大麥田的農作物。管理國立科學機構(CSIRO)的發 言人表示,損失估計達澳幣三十萬元。綠色和平澳洲分部的保育人士(Laura Kelly)發出 聲明:「我們別無選擇,只好出此下策,才能終結實驗。」 資料來源:“What’s next Greenpeace, burning books? – Scienceblogs website” (http://scienceblogs.com/sciencepunk/2011/07/28/in-the-early-hours-of/)(瀏覽日期:2014 年 8 月 12 日) 資料L 下文是另一份有關綠色和平與上述機構發生衝突的資料。 綠色和平保育人士採取了非暴力直接手段,阻止澳洲的環境與食物供應遭受基因改造 的大麥污染。澳洲全國開售的基改大麥尚未證實可否安全食用,也尚未測試是否含毒 素或引發過敏反應。所有證據均顯示基改大麥無法抑制,我們的食物供應與環境將受 到污染。 資料來源:“Q & A on GM Wheat trial action – Greenpeace website” (http://www.greenpeace.org/australia/en/what-we-do/Food/resources/FAQs/Q--A-on-GM-Wheat-trial-action/)(瀏覽日期:2014 年 8 月 12 日) 209 ││││││││││││││││││││││││││││││││││││││││││││││││││││││││││││││││││││││││││││││││││││││││││││││││││││││││││││││││││││││││││││││││││ 延伸學習活動 3 已發展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的財政援助 ││││││││││││││││││││││││││││││││││││││││││││││││││││││││││││││││││││││││││││││││││││││││││││││││││││││││││││││││││││││││││││││││││ 歷史背景: 聯合國自 1945 年成立以來,其轄下機構與基金會提供資金與物資援助,給予飽受貧窮之苦 的發展中國家及開發不足國家。這些相關機構包括:國際貨幣基金(IMF,1945 年成立)、 世界銀行(1945 年成立) 、糧農組織(FAO,1945 年成立)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 1946 年成立)、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UNWFP,1961 年成立)、聯合國人口基金會 (UNFPA,1969 年成立)、聯合國農業發展基金會(IFAD,1977 年成立)。以上機構提供 資金與物資援助,有些屬專設性質,有些則屬常設性質。聯合國雖然慷慨,但有時援助會 被誤用,使得聯合國備受公眾關注與批評。 目的: 完成此項學習動後,學生應可: 指出聯合國在紓解全球貧窮問題的角色與各項任務 指出聯合國處理全球貧窮問題時所遇到的難題與考驗 何時使用此項學習活動: 教授「全球貧窮情況」之後 教授「聯合國解決上述問題所扮演的各種角色」之前 210 如何使用此項學習活動 : 1. 學生分成多人或二人一組,閱讀資料 M 及 N。 2. 根據資料所示,學生指出有關貧窮國家獲得救濟金分佈的各種問題。 3. 每組學生從聯合國網站選出某個轄下機構(例如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其工作須與 貧窮問題有關。 4. 學生扮演聯合國的財務監督,負責向赤貧的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援助。學生須撰寫計畫 書,建議如何重新分配救濟金,並一併考慮下列問題: i. 募得的資金如何滿足赤貧國家的經濟需要? ii. 如何決定援助任務的先後次序? iii. 聯合國如何監督並確保資金妥善運用? iv. 實際援助貧窮問題時將遇到哪些困難與考驗? v. 有甚麼其他方法克服上述困難? 211 資料 M 以下漫畫於 2006 年 7 月刊登於坦桑尼亞的一份報章。 標題:援助款項花到哪裡去了? 牛身由左至右: Training 培訓 Consultants & Expatriates 顧問及外籍人員 Research 研究 Administration 行政 Auditing 審計 Review & Evaluation 回顧與評估 Information & ICT 資訊與通訊 Workshops & Seminars 工作坊與講座 Wanjiku 刻庫域族女性 資料來源:“People for Profit - The NGO Story – 2ndlook website” (http://2ndlook.wordpress.com/2010/11/22/people-for-profit-the-ngo-story/)(瀏覽日期:2014 年 8 月 12 日) 資料 N 以下是一幅肯亞的漫畫。 標題:新進城的現金牛 牛身:資金援助 隊伍:非官方組織 資料來源:“People for Profit - The NGO Story – 2ndlook website” http://www.pambazuka.net/images/articles/500/hakima_abbas/gado_ngo_cashcow.jpg 212 (瀏覽日期:2014 年 8 月 12 日) ││││││││││││││││││││││││││││││││││││││││││││││││││││││││││││││││││││││││││││││││││││││││││││││││││││││││││││││││││││││││││││││││││ 延伸學習活動 4 無國界醫生 ││││││││││││││││││││││││││││││││││││││││││││││││││││││││││││││││││││││││││││││││││││││││││││││││││││││││││││││││││││││││││││││││││ 歷史背景: 無國界醫生於 1971 年由 13 位醫生、記者及大約三百名義工在法國成立,其宗旨為:人無 論性別、種族、宗教、信念、政治背景,均應享有醫療保健,不受國界阻礙。最早期的團 隊曾遠赴尼加拉瓜(1972 年)、洪都拉斯(1974 年)及柬埔寨(1975 年) 服務。1980 年以來,無 國界醫生合共在 28 個國家開設辦事處,1999 年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以表揚其醫療服務。 目前,無國界醫生在世界各地共僱有 3 萬人以上,而創立至今,治療的病人已超過 1 億。 教學目的: 學習活動結束後,學生應能: 指出無國界醫生維持財政及運作獨立的承諾;及 評估無國界醫生成為獨立的非政府機構的程度。 何時使用此項學習活動: 為學生概略舉出國際非政府機構在全球醫療及公共衛生發展上的參與之後; 談及聯合國機構如何介入全球科學及科技發展之前 如何使用此項學習活動: 1. 請學生分成 4 人 1 組,閱讀資料 O 及 P。 2. 第 1 回合討論: 無國界醫生重視的是哪種獨立自主?為何無國界醫生把獨立自主視為工作的重要基 礎? 答:財政及運作上獨立自主,原因是無國界醫生宗旨為一視同仁向所有種族以及社群提 供醫療援助,故此,財政及運作獨立自主有助其在服務範疇內樹立威信。 213 3. 基於資料 O 及 P,請學生瀏覽無國界醫生的官方網站(http://www.msf.org/),細閱其企 業資料後,搜集證據支持/反對以下論述: 「無國界醫生財政上仰賴捐款,運作上則依靠義工,因此並非一個完全獨立的機 構。」 「一直到 2000 年,無國界醫生的醫療服務皆表現出色。」 「無國界醫生在需要幫助的國家提供了足夠且令人滿意的醫療服務。」 資料 O 下文取材自至無國界醫生網站。 為了堅守無國界醫生的獨立原則,讓外界認同組織協助危困中的人群,是不受種族、 宗教、性別、信念或政治背景左右,因此,無國界醫生救援項目的捐款絕大部是來自 公眾。我們確保 80%或以上的捐款會用於救援項目及支援工作,餘款則作行政和籌款 的經費。無國界醫生(香港)於 2011 年所籌得的款項,有 89%用於救援項目及支援工 作。 資料來源:「如何運用捐款-無國界醫生網站」(http://www.msf-seasia.org/5508)(瀏覽日期:2014 年 8 月 13 日) 資料 P 下文取材自至無國界醫生網站。 單次捐款 身處危難中的人羣很多仍需要醫療援助,而我們可以為他們帶來改變。有您的支持無 國界醫生才可以繼續獨立和不偏不倚地為受武裝衝突或受天災影響的人群、為遭排拒 於醫療體系以外、被邊緣化的人群提供緊急醫療照顧。 請立即支持無國界醫生!您的點滴支持可以救助更多的生命。 資料來源:「單次捐款-無國界醫生網站」(https://ssl.msf.hk/donate/en/oneoff)(瀏覽日期:2014 年 8 月 13 日) 214 ││││││││││││││││││││││││││││││││││││││││││││││││││││││││││││││││││││││││││││││││││││││││││││││││││││││││││││││││││││││││││││││││││ 延伸學習活動 5 綠色和平的環保使命 ││││││││││││││││││││││││││││││││││││││││││││││││││││││││││││││││││││││││││││││││││││││││││││││││││││││││││││││││││││││││││││││││││ 歷史背景: 二戰以前,世界上對海域的通行還沒有任何限制。1945 年,美國總統哈里‧杜魯門率先把 美國司法管轄範圍延伸至其大陸架所涵蓋的所有天然資源,打破了海域無限制的原則。自 1946 起,阿根廷、智利、埃及、埃塞俄比亞、沙特阿拉伯及印尼等國紛紛仿傚。數十年來, 石油開採及深海捕魚等海洋活動連番引起國際關注。1973 年,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召 開,其後各國在 1982 年簽訂了聯合國海洋公約,並在 1994 年生效。聯合國海洋公約確認 海洋為全球資源,全球國家皆有責任善加保護。 教學目的: 學習活動結束後,學生應能: 列舉人類活動如何威脅海洋環境的例子 指出聯合國如何能保護海洋環境 何時使用此項學習活動: 介紹不同類型的環境問題之後 教授聯合國如何回應環境問題之前 如何使用此項學習活動: 1. 學生 4 人 1 組,閱讀資料 Q 並找出以下資料。 i. 為了保護海洋環境,各國簽訂了甚麼國際條約? 答:聯合國海洋公約 ii. 此公約甚麼時候生效? 答:1994 年。 iii. 此公約的要點是甚麼? 答:確認海洋為全球資源,所有國家都應共同保護,責無旁貸。 215 iv. 及至 2004 年,海洋環境的整體概況如何? 答:海洋環境因過量捕魚、環境污染等人類活動飽受嚴重威脅。海洋生態系統、魚 類數量及深海生物種類未來恐將消失殆盡。 2. 學生利用電腦/平板上網,搜查 1994 至 2000 年間一件因人類活動導致海洋環境受威 脅/惡化的事件。學生瀏覽該事件後,可扼要敘述給全班聆聽。 3. 在第二回合的資料搜索中,學生尋找聯合國如何回應/處理該事件的相關資料,即記 者招待會、公開演說、報告、會議、制裁等。學生可確認聯合國在回應/處理事件時, 有否利用聯合國海洋公約,並解釋聯合國為何有/沒有利用此公約。 資料 Q 下文摘錄自綠色和平一篇演辭,題為「代表深海保護聯盟致聯合國會員大會的聲明」。 今天(2004 年 11 月 16 日)適逢聯合國海洋公約生效十周年。這份公約帶來劃時代 貢獻,引領國際社會認知海洋實為全球資源,每個國家都有責任共同維護。然而,十 年過去,由於過量捕魚、人為污染等人類活動,加上氣候變化,我們的海洋正飽受威 脅。顯而易見,如果世界各國不全面應付海洋生態當前所受的威脅,我們的未來將失 去富有生命力的海洋生態系統,也再沒有茁壯成長的魚群及多種多樣的深海生物。 資料來源: (http://www.savethehighseas.org/publicdocs/UNGA_GP_short.pdf)(瀏覽日期:2014 年 8 月 13 日) 216 218 ││││││││││││││││││││││││││││││││││││││││││││││││││││││││││││││││││││││││││││││││││││││││││││││││││││││││││││││││││││││││││││││││││ 延伸學習活動 1 歷史包袱及中日爭端 ││││││││││││││││││││││││││││││││││││││││││││││││││││││││││││││││││││││││││││││││││││││││││││││││││││││││││││││││││││││││││││││││││ 歷史背景: 1960 年代及 1970 年代,部分日本人倡議日本承認戰爭時期所犯的種種罪惡,並且承擔戰爭 責任。同時,日本某些右翼國家主義分子試圖淡化歷史教科書敘述日本帝國主義在亞洲種 種行為的章節。日本文部省在 1982 年及 1986 年批准修改歷史教科書,大幅扭曲日本軍國 主義給亞洲鄰國帶來的衝擊。當時至少有 200 位日本歷史家提出抗議,而出版界、法律界、 政治界及教育界也紛紛展開激辯。雖然日本政府曾試圖改正歷史教科書,但幅度僅屬輕微, 引起中國政府及人民不滿。右翼份子更在 2001 年、2005 年再度試圖扭曲歷史教科書所載的 日本帝國主義章節,令中日關係更見緊張。 目的: 完成此項學習活動後,學生應能: 引述近年令中日關係緊張的敏感議題,以及 指出不同國家在這些議題上的看法。 何時使用此項學習活動: 這項關於中日關係的學習活動,皆可使用於中國或日本的章節。 中國: 教授中國改革開放的現代化時期(1978-2000)之後 教授改革開放對中日關係的影響之前(作為中日關係的開頭介紹) 日本: 完成教授日本二戰後時期的政治及社會發展之後 尚未教授日本政治上、經濟上及文化上與其亞洲鄰國關係的改變與發展之前(作為中 日關係的開頭介紹) 219 如何使用此項學習活動: 1. 學生分成小組,就資料 R 及 S 進行分工閱讀、解構及探索式學習。 2. 學生利用互相提出問題,從資料中擷取重點,並分析該資料的觀點。問題與答題範例如 下: i. 中日關係怎樣轉趨惡化? 答:從日本政府核准具爭議性的歷史教科書改寫開始(資料 R)/從日本政客拜訪 具爭議性的靖國神社開始(資料 S)。 日本淡化二十世紀早期佔領亞洲國家的行動(資料 R)/無視中國抗議,日本仍然 供奉戰犯(資料 S)。 ii. 對於日本人的行動,中國人怎麼樣反應? 答:大力抨擊日本政府核准歷史教科書改寫(資料 R)。/警告日本應達成自身承 諾,而處理具爭議性的歷史議題時,需有責任感。(資料 S) iii. 中國希望日本採取甚麼行動以修復中日關係? 答:反對扭曲事實的歷史教科書(資料 R)。/承認自身戰爭罪責(資料 R)。/ 終止參拜靖國神社(資料 S)。/在具爭議性的歷史議題上,承擔更多責任(資料 S)。 3. 之後,利用以下問題,教師可引導學生體會:若想全面理解中日關係的爭議,這些資料 所能提供的幫助有限。 i. 資料 R 及資料 S 有反映出日本人對歷史課本改寫的核准及參拜靖國神社的看法嗎? 沒有。 ii. 資料 R 及資料 S 有反映出日本政府及政客採取這些爭議行動背後的緣由/動機嗎? 沒有。 iii. 資料 R 及資料 S 有說明日本政府如何回應新聞媒體及中國當局的批評嗎?沒有。 iv. 我們可以從甚麼地方找到日本人對自己行動緣由/動機的看法? 答:新聞、日本政府的聲明,以及中日關係專家的分析等。 4. 可請學生就上述 4 個問題作簡短研究,並在下次上課時以每題 5 分鐘的時間匯報他們所 找到的資料。 220 資料 R 下文摘錄自 2005 年 4 月 6 日在英國發表的一則新聞。 日本政府批准採用一套具爭議性的歷史教科書,再度挑起南韓及中國媒體針對日本過 去行徑的激烈爭議……中國日報指此一行徑等同「政治挑釁」 ,憂慮教科書刻意淡化日 本二十世紀前半期佔領亞洲國家的行動。多家中國報章毫不留情,大加譴責這些歷史 教科書及背後審批的日本政府。 資料來源:Japan textbook angers Chinese, Korean press - BBC News website (http://news.bbc.co.uk/2/hi/asia-pacific/4416593.stm) (瀏覽日期:2014 年 8 月 15 日) 資料 S 下文摘錄自 2012 年 10 月 17 日在美國發表的一則新聞報導。 日本主要反對黨黨主席,也是普遍預期會當選下屆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於星期三參 拜了具爭議的(靖國)神社,此舉有可能使原已緊張的中日關係更顯惡化。 過去,日本首相及其他政治領袖曾參拜供奉 14 位甲級戰犯及數千名日本士兵的靖國神 社,多次在中國、南韓及北韓觸發具大爭議。 中國國營的新華通訊社新聞服務報導,對於這次拜訪靖國神社的事件,中華人民共和 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星期三表示,日本應遵守一己承諾,以負責任的態度處理爭議 問題。 資料來源:Shrine visit could inflame tensions between Japan, China (http://edition.cnn.com/2012/10/17/world/asia/japan-china-shrine-visit) (瀏覽日期:2012 年 8 月 15 日) 221 ││││││││││││││││││││││││││││││││││││││││││││││││││││││││││││││││││││││││││││││││││││││││││││││││││││││││││││││││││││││││││││││││││ 延伸學習活動 2 中日關係互動 │││││││││││││││││││││││││││││││││││││││││││││││││││││││││││││││││││││││││││││││││││││││││││││││││││││││││││││││││││││││││││ 歷史背景: 中、日兩國在第二次中日戰爭(1937-45 期間)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早年(1950 年代) 互存敵意,可是自 1952 年簽訂了第一份中日非官方貿易協議後,雙方一直維持著非正式的 雙邊貿易關係。期間雖然過程起伏,兩國於 1962 年簽訂中日長期貿易備忘錄,使關係得以 加強和鞏固。1972 年,日本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中國的合法政府,中日關係終 於邁向正常化。兩國更於 1978 年簽署《中日和平友好條約》。自此之後,中日在外交及經 濟層面均正式聯繫起來。雙邊貿易日漸成長,大大加強了彼此間的接觸和影響,而合作與 衝突也隨之增加。 目的: 完成此項學習活動後,學生應能: 指出兩國雙邊關係的正面及負面因素,以及 評估文字資料對反映歷史事實的用處。 如何使用此項學習活動: 教授日本與亞洲鄰國的關係之後 開始探討其他主題之前 如何使用此項學習活動: 1. 學生 2 人或多人 1 組閱讀資料 T。 2. 請學生指出資料 T 裡出現影響中日關係的正面及負面因素。 正面因素 出口貿易上升 科技交流 互相進行市場投資 222 負面因素 中國對日本產品需求減少 中國企業尋求日本供應商以外的替代產品 其他國家的貿易競爭 右翼政治勢力浮現 3. 請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i. 還有甚麼其他因素沒有在資料 T 中顯示出來? 答:日本戰爭期間所犯罪行的爭議(如慰安婦)、歷史教科書的爭議、釣魚台列島 主權的爭議、日本軍事上/外交上與美國的聯繫等。 ii. 對於反映 1978 年來影響中日關係的因素上,你會怎樣評價資料 T 的 用處?解釋你的想法。 □ A.就反映影響中日關係的因素而言,資料 T 大致有用兼內容全面。 □ B.就反映影響中日關係的因素而言,資料 T 大致內容不足。 資料 T 下文摘錄自 2013 年 1 月 9 日的一個新聞網站 IHS 是一家專門向財經公司等不同行業提供研究及分析工作的公司,該公司駐新加坡 的執行董事托尼‧納什(Tony Nash)表示: 「隨著日本愈來愈依賴中國作為出口市場, 雙方爭執的代價也不斷提高。」他接著說: 「爭議所引發的民族情緒,已經導致中國對 日本產品需求下降,中國公司甚至轉向南韓供應商購買產品。」 曾經在世界銀行服務的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表示:「日本政界一意右 傾,中日之間的爭執恐怕愈來愈頻繁。」他接著說: 「最終雙方都會蒙受損失。日本會 失去一個龐大市場,中國則無法借助日本的科技和投資促進貿易增長。」 資料來源: (http//www.bloomberg.com/news/2013-01-08/china-japan-dispute-takes-rising-toll-of-asia-s-top-economies.html) (瀏覽日期:2014 年 8 月 15 日) 223 ││││││││││││││││││││││││││││││││││││││││││││││││││││││││││││││││││││││││││││││││││││││││││││││││││││││││││││││││││││││││││││││││││ 延伸學習活動 3 冷戰結束對東盟的影響 ││││││││││││││││││││││││││││││││││││││││││││││││││││││││││││││││││││││││││││││││││││││││││││││││││││││││││││││││││││││││││││││││││ 歷史背景: 1967 年東盟的成立是東南亞歷史的里程碑,此舉代表了東南亞國家認識到區域合作的重 要,願意為此作出貢獻。各國承諾以和平協商方式解決領土、政治及區域上的衝突。然而, 歷年來,若干議題先後浮現,考驗這些國家的團結程度,有時候甚至使國家之間互相猜忌, 動搖區域合作的基礎。這類議題包括越南共產主義威脅日益減退、共產主義及共產革命的 普及程度下降,以及 1991 年蘇聯解體。這些發展逐漸改變東盟會員國的關注焦點,會員國 之間的關係、盟約、外交策略以至終極合作意願也相應產生變化。 目的: 完成此項學習活動後,學生應能: 指出並解釋影響東盟國家在國際合作上的歷史事件,及 利用時間軸及顏色方塊排列這些事件。 何時進行此項學習活動: 教授東盟 1967 年的創立之後 教授影響東盟會員國之間國際合作的因素之前 如何進行此學習活動: 資料 U 是學術文章,學生理解上也許有困難,建議老師按學生能力選擇以下適合的任務。 方向一:適合閱讀理解及組織能力較高的學生 1. 學生 2 人或多人 1 組,自行閱讀資料 U。 2. 學生從資料 U 找出答案,回答以下問題: 224 資料 U 下文摘錄自 2004 年首度刊行一書中有關東盟的文章 然而,東盟也遭逢數個結構上及特定議題上的考驗。結構上,在國際層面而言,隨著 兩極格局消亡、蘇聯解體,原先意識形態上聯手抗共的凝聚力所主導兼達成的協同外 交及防衛政策也相應冰消瓦解。此一凝聚力的消失,其結果是各國對外在威脅的看法、 防衛策略以至武器採購等計畫也要重新排序。舉例而言,蘇聯及向被視為蘇共代理人 的越南已不再對區域安全造成威脅。同理,原先活躍於馬來西亞及泰國的共產動亂告 一段落,顯著改變了東盟國家對威脅的看法及防衛的教條。 資料來源:‘ASEAN: A Community Stalled?’ in Jim Rolfe, ed., The Asia-Pacific: A Region in Transition (Honolulu: Asia-Pacific Centre for Security Studies, 2004), pp.116-132. i. 資料 U 提到了甚麼歷史事件/發展?(此外,這些事件甚麼時候發生?) 答:越南共產主義威脅日益減退(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共產主義及共產革命的普 及程度下降(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蘇聯解體(1991)。 ii. 在這些歷史事件/發展發生前,東盟的政治模式是怎麼樣? 答:「原先意識形態上聯手抗共的凝聚力,主導兼達成協同外交及防衛政策」。換句話 說,因為有共同敵人,即共產主義,東盟各會員國非常團結,同仇敵愾,採取一致的外 交及軍事立場對抗共產主義。 iii. 這些歷史事件怎麼樣改變東盟的政治模式? 答: 「各國對外在威脅的看法、防衛策略以至武器採購等計畫也要重新排序」 。換句話說, 東盟會員國開始有各自認知的敵人,採取不同的國防策略,增強軍備的方式有各有不同。 225 3. 學生用時間線(如情況合適,也可使用方格及符號)連結上述事件、發展及變化模式, 說明東盟政治的延續與轉變。 共產主義及共產革命的普及程度下降 越南共產主義威脅日益減退 東盟各國非常團結 有各自認知的敵人 反共意識及立場 國防策略及軍備採購各有不 同 相若外交及防衛政策 1980 1975:越戰結束 226 1990 1991:蘇聯解體 方向二:適合閱讀能力稍遜的學生 學生 2 人或多人 1 組,借助視象提示及引導問題閱讀資料 U。學生在方格內回答題目。 資料 U 下文摘錄自 2004 年首度刊行一書中有關東盟的文章 然而,東盟也遭逢數個結構上及特定議題上的考驗。 結構上,在國際層面而言,隨著兩極格局消亡、蘇聯 解體,原先意識形態上聯手抗共的凝聚力所主導兼達 成的協同外交及防衛政策也相應冰消瓦解。此一凝聚 力消失,其結果是各國對外在威脅的看法、防衛策略 以至武器採購等計畫也要重新排序。舉例而言,蘇聯 及向被視為代理人的越南已不再對區域安全造成威 脅。同理,原先活躍於馬來西亞及泰國的共產動亂告 東盟最初的政治模式是怎麼 樣? 所有東盟會員國皆反共。 各國採取相若的外交及 防衛政策。 資料 W 提到甚麼歷史事件/發 展?甚麼時候發生? 馬來西亞及泰國 的共產主義革 命團體解散。 蘇聯解體(年份:1991)。 這些歷史事件如何改變東盟政治 模式? 東盟會員國不再視蘇聯及越南 一段落,顯著改變了東盟國家對威脅的看法及防衛的 為敵人。 教條。 各國開始有自己認定的敵人。 各國開始採取不同的國防政 策。 資料來源:‘ASEAN: A Community Stalled?’ in Jim Rolfe, ed., The Asia-Pacific: A 各國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增強軍 Region in Transition (Honolulu: Asia-Pacific Centre for Security Studies, 2004), 備。 pp.116-132. 227 ││││││││││││││││││││││││││││││││││││││││││││││││││││││││││││││││││││││││││││││││││││││││││││││││││││││││││││││││││││││││││││││││││ 延伸學習活動 4 東盟是否達到其會員國的期望? ││││││││││││││││││││││││││││││││││││││││││││││││││││││││││││││││││││││││││││││││││││││││││││││││││││││││││││││││││││││││││││││││││ 歷史背景: 南中國海覆蓋華南沿岸與東南國家之間的廣大海域。二戰結束後數十年,部份東南亞國家 宣布獨立,各國一直進行若干外交斡旋,試圖釐清這個領域某些島嶼、部份海域以及所蘊 含的天然資源歸屬問題。然而,由於中國及東南亞國家的工業發展迅速,加上全球對燃料 及能源需求殷切,南海的天然資源使得周邊國家互生敵意。有部分政黨要求本國政府採取 強而有力的行動宣示主權,也有其他人士倡議東盟扮演仲裁角色。 教學目的: 學習活動結束後,學生應能: 闡釋漫畫家對亞洲區域衝突的看法與態度 何時進行此項學習活動: 教授及至 2000 年東盟的發展、成就與限制之後 談及其他主題之前。 如何進行此項學習活動: 1. 學生 2 人或多人 1 組 2. 學生閱讀並比較資料 V 及 W,並回答下列問題: 第一步驟:指出事實及相關資料 i. 資料 V 及資料 W 代表甚麼同類型的衝突? 答:領土衝突。 ii. 資料 V 及資料 W 均代表哪些國家? 答:中國及菲律賓。 iii. 哪個組織與資料 V 及資料 W 有關聯? 答:東盟。 iv. 在這兩個個案中,這個組織通常扮演甚麼角色? 228 答:領土衝突的仲裁人。 第二步驟:詮釋看法及態度 i. 請參閱資料 V。漫畫家對東盟影響力有何看法? (提示:對於這個衝突,東盟採取甚麼解決方法?這個方法能夠遏止中國漁民的 干擾行為嗎?) 答:漫畫家認為,東盟無法單純以鼓勵會員國,根據行為規範來有效解決南海問 題。/漫畫家認為,由於衝突國家毫不理會東盟呼籲的行為規範,因此東盟未能 解決南海問題。 ii. 請參閱資料 W。漫畫家對東盟在中國及菲律賓領土衝突的影響力有甚麼看法? 答:漫畫家認為,東盟外長會議的與會部長還沒聆聽菲律賓倡議解決領土爭議就 已離席,顯示東盟根本沒有扮演到解決領土爭議的角色。/漫畫家認為,某些會 員還沒聆聽菲律賓倡議指出解決領土衝突就已離席,表示東盟各國根本未能團結 解決領土衝突。 iii. 資料 V 及資料 W 的漫畫家是否對東盟處理亞洲領土衝突的影響力抱有相同態度? 答:是,他們抱有相同態度。 iv. 他們對東盟的表現有甚麼相同的態度?請選取下列適當的詞彙描述他們的態度。 正面態度 負面態度 □贊成 反對 □信任 批評/存疑 □諒解 反感 □同情 不同情 229 資料 V 以下漫畫載於 2012 年 7 月 11 日的一本亞洲雜誌。 行為規範 (東盟) 菲律賓 越南 南海 中國 資料來源:“2012-07-11 cartoon - Asia Observer website “ (http://www.asiaobserver.org/?attachment_id=8179)(瀏覽日期:2014 年 8 月 19 日) 資料 W 以下漫畫載於 2012 年 8 月 4 日的一份菲律賓報章。 喂!那這個呢? 菲律賓-中國 領土衝突 東盟 外長會議 柬埔寨 菲律賓 資料來源:“Disturbing development in ASEAN - Filipino Star News website” (http://www.filipinostarnews.net/editorial/disturbing-development-in-asean.html)( 瀏覽日期:2014 年 8 月 19 日) 230 232 論述題有助教師進行學與教活動、促進學習的評估以及對學習的評估。教師可按學生的不 同需要調適題目及答案。 問題 1 追溯並解釋 1945 年至 2000 年間歐洲經濟統合所遭遇的障礙。 建議答題方向: 學生應將指定時期(1945 年至 2000 年)分成數段。在每段時期內,學生應先說明歐洲 統合的主要障礙,以及這些障礙在該段時期結束時,對統合範圍所造成的收窄/擴大 作用。接下來,學生應繼續解釋上述障礙的成因。完成首段時期的「追溯」與「解釋」 後,學生可依樣處理第二段、第三段時期,餘此類推。 學生可參考以下分期方法: 1945 年至 1967 年 ─ 首次經濟合作及統合時期 1967 年至 1992 年 ─ 以歐洲共同體名義作進一步推動的多元統合時期 1992 年至 2000 年 ─ 以歐洲聯盟名義進行的統合及鞏固時期 學生可思考每段時期內有否存在障礙,以及各項障礙如何在每個時期出現: 憂慮失去自治權: 為配合某些統合政策(例如撤除關稅壁壘),歐洲各國須最終放棄經濟、 政治或軍事的權力。 冷戰開端(鐵幕演說) 冷戰將歐洲劃分為兩大陣營。 冷戰開始二十年間,兩大陣營鮮有對話。 美蘇磨擦,使歐洲各國難以合作。 經濟差異 舉例:意大利部份地區已實現工業化,而法國對自由市場概念則抱社會主 義觀點及持開放態度。 舉例:荷蘭亟待全面復興,比利時則需穩定貨幣,意大利想要擺脫殘餘的 法西斯經濟痕跡。 233 關鍵議題的對立觀點/自我利益: 西德的未來角色:一方面有人期待西德復興成為強國,協助歐洲統合,另 一方面卻有人懷著反德情意結。 一方面英國申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另一方面戴高樂則持反英立場。 問題 2 就歐洲經濟合作進程的障礙而言,評估國家利益相對於其他因素的重要性。 建議答題方向: 寫作論述題大綱: 下筆撰寫短文之前,學生應先訂立大綱,列舉歐洲經濟統合進程中的不同阻礙因素(當中 必須包括「國家利益」)以作討論。學生可參考下列因素,並依次列出援引證據: 因素(例子) 證據(例子) 國家利益 法國擔心本身在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影響力會減弱,因此 決定拒絕(直至 1969 年戴高樂總統任期屆滿)英國加 入歐洲經濟共同體的申請。 地理距離 歐洲自由貿易聯盟(例如英國、奧地利等國)地理上相 距甚遠,無法像歐洲經濟共同體會員國有效合作。 冷戰時期的意識形態對立 美蘇互不信任(兩國關係從 1946 年至 1960 年代末期尤 為緊張)導致東西方經貿合作難以進行。 由於冷戰關係,東西陣營國家彼此的貿易額微乎其微, 直至 1970 年代,美蘇對立趨緩,兩大強國始肯加強東 西方的貿易往來。 財富差異 234 同一陣營國家之間存在財富差異,希臘(經濟落後)與 法國和西德(兩者均屬歐洲大陸的富裕國家)即屬一 例,這種現象令人質疑應否加強經濟合作。 就每項因素充分舉證之後,學生可開始衡量「國家利益」相對每項「其他因素」的重要性。 學生如認為「國家利益」凌駕其他因素,就應舉出證據說明此一觀點。這個步驟或需兩至 三段的論述,方可達至公正無偏的結論。 寫作論述題內容 學生可按照以下步驟,作出完善答案: 引言 你將於短文中檢視哪些因素? 答題時,清楚表達你對問題的立場。 「國家利益」是否首要因素 (即較其他因素重要)? 或是「國家利益」沒有「其他因素」那麼重要? 還是「國家利益」最不重要? 正文 (前半部分 ):分項論述因果關係 「國家利益」如何阻礙經濟合作? 「地理距離」如何阻礙經濟合作? 「冷戰時期的意識形態對立」如何阻礙經濟合作? 「財富異差」如何阻礙經濟合作? 正文 (後半部分 ):衡量「國家利益」相對「其他因素」的重要性 「國家利益」比「其他因素」更重要還是較次要?請說明原因。 比較上述數項因素的判斷準則是甚麼? 例如:哪一項因素的影響深遠且長達多年? 例如:哪一項因素說是其他「因素」的根源? 結論 重申你的立場:「國家利益」相對於「其他因素」在阻礙歐洲經濟合作的重要性。 235 問題 3 請選擇以下其中一個年代,解釋何以該年代是歐洲經濟統合發展的轉捩點。 (a) 1960 年代末期 (b) 1990 年代早期 建議答題方向 在本主題裡,之所以選用 1960 年代末期及 1990 年代早期為轉捩點,原因如下: 時期 相應原因 1960 年代末期 1990 年代早期 1967 年,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及歐洲原子能組 織合併,建立了歐洲共同體。 1968 年,西歐的關稅同盟建成。 1968-69 年間,歐洲共同體訂定的共同農業政策正式生效。 1969 年,法國總統戴高樂辭職。 1990 年,德國統一。 1991 年,華沙公約及蘇聯解體,冷戰告終。 1992 年,歐洲共同體會員國共同簽署馬城條約。 1993 年,歐洲聯盟正式成立。 下列例子以 1967 年為歐洲經濟統合發展的轉捩點。 討論 1960 年代末期為轉捩點時,學生闡述的內容應包含三點: (i) 1945 年至 1960 年代中期歐洲經濟統合的整體格局。 (ii) 1960 代末期,經濟統合的部分/全部特點如何出現變化?哪些事件促成這些變 化? (iii) 1960 至 1990 年代末期經濟統合的全新格局。 236 教師可從以下觀點,引導學生思考歐洲經濟統合發展的轉變: (i) 成員國之間的合作範圍擴大(由單純的經濟合作,擴大至社會及政治層面的合作) (ii) 共同市場政策的形成(由無到有,例如共同農業政策、關稅同盟等)。 (iii) 各國對於英國影響力的態度轉變 (由法國總統戴高樂所代表的懷疑態度,變為接 納及合作態度)。 (iv) 合作的地理範圍擴大(由一開始的內陸六國,擴大至歐洲各國,例如歐洲自由貿 易聯盟中的創始國,以及前東歐各國)。 學生應了解下述答題策略並無充分闡述問題: (i) 僅比較 1960 年代末期前後的經濟一體化格局(這是「比較與對比」類型問題的答 題策略)。 (ii) 僅檢視 1960 年代末期的發展帶來哪些全新局面,卻沒有闡述 1945 年至 1960 年代 末期統合的新格局(這是「影響」類型問題的答題策略)。 237 238 問題 1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聯合國在解決全球財富資源問題方面有多成功? 建議答題方向: 適當的答案應包含以下三項重要因素,即: 財富及資源問題、 聯合國針對那些問題所採取的解決方法,以及 聯合國在有關工作上的成就及局限。 學生應在論述題內各節各段均衡分析上述三項因素。 為求條理分明,學生陳述觀點時可採取以下其中一個方向: 方向一: 學生可在論述題的引言部分,就聯合國處理全球財富及資源問題有多成功言明自己的 立場。 論述題第一部份分析聯合國處理財富及資源問題所取得的成就。 第二部份分析聯合國處理有關問題的局限。 第三部份衡量聯合國的成就與局限,並就聯合國這方面有多成功上提出整體評價。 結論應與學生在引言的觀點相互呼應。 引言 第一部份:聯合國的成就(各個方面) 第二部份:聯合國的局限(各個方面) 第三部份 A:比較聯合國的成就與局限 第三部份 B:整體評價聯合國有多成功 結論 239 方向二: 學生可在論述題的引言部分,就聯合國處理全球財富及資源問題有多成功言明自己的 立場。 論述題第一部分可分為三、四段,每段集中分析一項特定問題,聯合國所採取的解決 方法,以及聯合國在處理該特定問題的成就與局限。 (備註:對於每一特定問題,學生 不應在提出論據前,過早評論聯合國的處理方法有多成功。) 短文的第二部份,即整體評價部分,學生應權衡聯合國的種種成就與局限,指出哪些 較為首要、有影響力及具主導作用,從而釐定聯合國有多成功。 結論應與學生在引言的觀點相互呼應。 引言 第一部份:聯合國的成就 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 第三方面 問題 問題 問題 問題 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 成就 成就 成就 成就 局限 局限 局限 局限 第二部份 A:比較聯合國的成就與限制 第二部份 B:整體評價聯合國有多成功 結論 240 第四方面 無論採取上述哪一個方向,在比較聯合國種種成就與局限及有多成功時,學生可思考 以下問題: 成就與局限,哪一方面較為明顯? 在特定的時期內,哪一方面較為持久? 哪一方面對人類產生較大影響? 哪一方面影響較多人? 整體而言,及至 2000 年,全球財富及資源的分配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時相比, 情況較好還是較壞? 241 242 問題 1 1967 年至 2000 年期間,東盟在鞏固亞洲地區利益有多大成效用? 建議答題方向: 答題前,老師可引領學生思考: 「鞏固亞洲地區」是甚麼意思? 在鞏固亞洲地區時,東盟的實際職責為何?目前為止,東盟採取了甚麼方法及策 略? 有甚麼標準可用來評估東盟鞏固亞洲地區的成效? 「鞏固亞洲社區」可解釋為: 亞洲各國願意在平等基礎上相互溝通 亞洲各國尊重彼此文化、制度、自主及主權等 亞洲各國之間存在歸屬感及團結感 在共同利益和共同關注的議題(如集體安全、經濟危機、政治穩定及社會變化等) 上,亞洲各國相互合作 亞洲各國願意作出相若貢獻,促進亞洲向前邁進 面對亞洲以外以至全球議題時,亞洲各國抱有同等/相若觀點 分析東盟成效前,學生應思考東盟的各種工作如下: 促進區內的諮詢與對話 舉辦東盟高峰會議,討論及解決區域議題 促進成員國之間相互合作 處理區內貿易、能源、環保及安全議題 提升東盟的對外關係 擴大成員國國民旅遊及移動的自由 243 思考東盟在上述工作成效(及失效)時,學生可參考下列準則: 成效與失效,哪一方面情況較為明顯? 在特定的時期內,哪一方面效用較為持久? 哪一方面對東盟會員國國民產生較大影響? 及至 2000 年,東盟上述工作有否達至成員國的普遍期望? 如同第二課題的第一個問題(即探討國際社會及文化合作的「實效程度」類別的題目) , 學生可採用兩種方向作答。 方向一:先分析東盟取得成效的一面,再探討東盟失效的一面,最後比較這兩方 面,並解釋哪一方面較為顯著。 244 方向二:先從各方面分析東盟的工作,並指出其成就與局限,然後逐一說明種種 成就與局限,最後評論東盟所取得的整體成效。 問題 2 你是否同意,及至 2000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 1980 年代的改革開放改善了與 亞洲其他國家的關係?就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亞洲任何一個國家的關係,解釋你 的觀點。 建議答題方向: 本問題旨在引導學生思考 1980 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及至 2000 年對亞洲區內中外關係 的影響。學生可選取日本、越南、菲律賓、印度、印尼等任何一個亞洲國家為例。為 方便解說,下文以日本為例。 探討改革開放如何影響中日關係之前,學生可先重溫 1978 年改革開始前一段短暫時期 的中日關係。學生可嘗試回答下列問題: 以下哪些詞彙可以形容 1970 年至 1978 年間的中日關係? 友善 敵意 互相諒解 仇視/抗拒 互相合作/協作 互不合作 互相信任 互相猜忌 互相了解 仇視 歷史上有哪些事件可證明上述中日關係的特質? 接著,學生應分析 1978 年改革開放後,對中日關係產生了甚麼相關變化?老師可引導 學生主要從經濟角度思考。例如,老師可問學生下列問題: 中國經濟特區開放如何影響中日互動? 中國沿海出口導向的產業及內陸的重工業,與日本財經界及科技界有何種關聯? 中日關係中哪些因素加強或減弱了? 中國 1980 年代及 1990 年代經濟實力節節上升,如何影響中日對彼此的看法,如 兩國如何看待二戰期間日本對中國的軍事侵略,以及兩國領土爭議等問題? 中國改革開放後,中日之間有沒有達成任何新協議?如有的話,協議內容隨時間 推移發生了甚麼變化? 經深入研究及討論後,學生或會發現中日關係在某些方面得到改善,在其他方面卻又同 時惡化。遇到這種情況,學生仍可在整體比較時提出兩方面截然不同的觀點,從中分析 中日關係整體上究竟得到改善還是變得惡化,也就是說,中日關係的改善程度多於惡化 程度,還是恰恰相反? 245 問題 3 「在 1980 年代及 1990 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日本的關係以經濟互動為主。」 你同意嗎? 建議答題方向: 無論學生立場為何(不論同意與否) ,答題前應先列舉並闡述 1980 年及 1990 年代多項 影響中日關係的因素。學生如只著重本題所提及的單一因素,即兩國之間的經濟互動, 沒有仔細分析其他因素,答案必然有失持平且論據不足。 這種題型,即究竟某一既定因素是否改變整體歷史發展的問題,屬於『相對重要性』 類型的題目。因此,學生應仔細審視、比較每項因素的相對影響。 學生不妨深思以下影響中日關係的因素: 1978 年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日兩國的經濟互動 日本政客不時拜訪靖國神社 日本試圖抹去二戰侵略中國的史實 美國以軍事及外交影響力介入中日的勢力均衡 日本文化對中國的影響,以及中國民眾仇日情緒的影響 回答這一問題的首要步驟,宜先探討中日經濟互動(如原材料、產品及服務的貿易、 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術的交流等)如何提升雙方維持和諧關係的意願。學生如能觀察到 兩國因經濟考量所形成的互利關係,效果更佳。 然後,學生應分析每一項「其他因素」如何促成兩國的友誼、聯盟、加深了解、協調、 互相猜忌、互不信任、爭端或甚至嚴重衝突等。撰寫這類因果關係時,建議學生分段 討論每項因素。 最後,學生應權衡經濟因素與數個「其他因素」,並評論各個因素在中日關係發展的相 對影響。學生可參照下列準則思考每項因素的影響。 246 在特定時期內,哪一項因素的影響力維持較久/最久? 哪一項因素屬於最基本因質,即其他因素的源頭? 哪一項因素的影響巨大,以至削弱/抵銷了其他因素的影響? 及至 2000 年,中日關係整體如何?哪一項因素導致中日關係處於這個終極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