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chi

advertisement
目錄
引言
iii
議題 1
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P.2
重點 a
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P.3
重點 b
生態系統的支持容量
P.43
重點 c
邁向可持續發展
P.59
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P.86
重點 a
科技及社會發展與環保
P.87
重點 b
保護人類利益和生態系統
P.97
重點 c
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P.105
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
P.140
議題 2
議題 3
出明確路向?
重點 a
綠色生活
P.141
重點 b
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P.157
重點 c
國際合作
P.187
i
ii
引言
教育統籌委員會在改革建議中提出:「提供一個寬闊的高中課程,讓學生
有機會獲得涵蓋各個學習領域的經歷,建立一個廣博的知識基礎,及加強從不
同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教育統籌委員會,二零零零年九月)。綜合人文科
(中四至中五)課程的設立是對上述建議的一項回應。這課程的內容包括四個
核心單元,即個人成長、香港社會的特徵、現代中國的發展和全球化;此外,
亦有三個選修單元,即宗教與人生、人類與環境的關係和大眾傳播與現代文化
的關係。學生修讀這課程,可以擴大知識的基礎和發展多樣化的技能與能力。
教育統籌局將會編訂一系列學與教資源材料,以支援綜合人文科的推行,
本冊子《綜合人文科(中四至中五)學習資源冊—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
關係》便是其中一項教材配套。
本冊子由教育統籌局委托香港理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編訂。
學校可因應本身情況,選取適用部分作教學之用。任何人士不得翻印本冊
子的內容以作商業用途。
iii
歡迎教師就本教材提出建議或意見,請致函
灣仔皇后大道東 213 號
胡忠大廈十三樓 1319 室
教育統籌局課程發展處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組
總課程發展主任收
電郵地址:pshe@emb.gov.hk
傳真號碼:2573 5299 / 2575 4318
如有任何查詢,可致電 2892 5735 或 2892 5859 與本組聯絡。
iv
選修單元二
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1
議題 1
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
甚麼問題?
2
重點 a
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3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教師指引
本單元的教學建議是根據該資料或討論題目的深淺程度,劃分為三個等級(基
礎、中級和進階),老師可因應學生的學習能力及進度,挑選合適的教材來使
用。
由於本單元中不同議題之間的關聯性較高,所以部分教材會適用於超過一個議
題。為方便老師參考,每個教材所適用的議題都已訂明。
探討問題建議
人類對環境造成的傷害嚴重嗎?人類應否創造一個適合自己的人工環境,還是
應將已受破壞的環境還原?
4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一:空氣污染(基礎)
在許多主要城市,空氣污染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尤其是在洛杉磯、東
京、墨西哥市、北京、香港等大都會。在這些城市中出現其中一個最明顯
的現象是能見度降低,還有其他問題包括溫室效應、酸雨和臭氧層的破
壞。
在香港,空氣污染主要是由汽車、發電廠和工廠燃燒燃料時所產生的微粒
及氣體所致。
參考資料:
<http://www.pepa.com.hk/problems/air_pollution/introduction_c.html>[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1 日]。
其他參考資料
<http://www.pepa.com.hk/problems/air_pollution/problems_c.html>
<http://itzalist.com/sci/greenhouse-effect-pics.html>
探討問題
1. 為甚麼空氣污染的問題在這些城市特別嚴重?
2. 這些城市的污染物來自甚麼地方呢?
3. 有什麽方法可以減少污染?
4. 要減少空氣污染,便要找尋替代煤和石油的能源。試想想除煤和石油外,還
有甚麼方法可以發電?
5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5. 請填寫下表,列出各種空氣污染物的人為來源。
(提示:<http://www.pepa.com.hk/problems/air_pollution/problems_c.html>)
六種主要的空氣污
染物名稱
化學成份
碳氧化物
CO,CO2
(燃燒、焚化、鍊鋼、車輛
排放物)
氮氧化物
NO2,NO
(燃燒煤和石油、車輛排放
物)
二氧化硫
SO2
(製酸、提鍊、燃燒煤和石
油、車輛排放物)
微粒
碳氫化合物及揮發性
有機物質
臭氧
人為來源(答案)
(焚化、燃燒、車輛排放
物)
P
HCs,VOCs
O3
6
(燃燒、石油煉製、車輛排
放物)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二﹕空氣污染帶來酸雨〈基礎〉
酸鹼值低於 5.6 的雨水稱為酸雨。當硫酸和硝酸溶於雨水中,其酸鹼值便
會降低。硫酸和硝酸分別是由二氧化硫和氧化氮,在大氣中經過一連串的
化學作用所產生的次級污染物。二氧化硫主要來自發電廠,而氧化氮則是
在汽車和工廠燃燒燃料時所排放出來的。酸雨不但能多方面影響海洋和陸
地的生態環境,更會影響人類的健康。它主要對陸地生態環境的破壞,包
括損害植物的枝葉,令植物流失養分、降低抵抗疾病的能力及累積重金
屬。另一方面,酸雨也會令泥土變酸、減少泥土的含鈣量、使鋁和錳易於
溶入水中,容易被雨水沖走、殺害泥土中有用的微生物。缺少了這些微生
物,泥土中的固氮作用和消化作用也會受到影響。由於它的酸性,酸雨除
了能刺激人體的呼吸系統,更會腐蝕建築物、金屬、油漆和石雕塑。
參考資料:
<http://www.pepa.com.hk/problems/air_pollution/problems_c.html>[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1 日]。
討論問題
1.
酸雨對人類和生態環境會造成甚麼影響?
2.
酸雨的產生是人為還是天然的因素造成的呢?
3.
有甚麼方法可防止人造酸雨的產生?
7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三﹕廣東省的酸雨問題〈中級,同時適用於議題 3b〉
甲‧香港北鄰十雨九酸
毗鄰香港的珠江三角洲地區被劃為中國的重點酸雨控制區﹐成為「華南酸
雨中心」。其中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市﹐酸雨污染尤為嚴重,那裡酸雨
的 pH 值為 3.44,是廣東全省酸雨最嚴重的地區,而作為珠三角中心城市
的廣州﹐目前每十次降雨,便有九次降酸雨(即其 pH 值小於 5.6)。
珠三角的酸雨主要屬於硫酸型污染﹐大量的燃煤和燃油電廠的存在﹐是使
該區降雨酸化﹐並造成硫酸型雨的主要原因。其中深圳至珠海沿線興建的
大火力電廠就有十多所﹐估計這區電廠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硫﹐約有五十萬
噸之多。
不過﹐香港公開大學環境系系主任何建宗博士強調﹐香港的酸雨情況還不
算嚴重﹐但香港擁有龐大的發電廠﹐加上過去十年因增加了十萬部汽車所
造成的污染﹐都是能形成酸雨的因素。他認為只有加強控制環境的污染﹐
才能防止降下大量酸雨。
參考資料:
<香港北鄰十雨九酸>,《明報》。A11,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七日。
8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乙‧廣東酸雨覆蓋達 63% 污染物成分趨複雜
廣東環保局表示,以往二氧化硫是造成廣東酸雨的禍首,但目前氮氧化物
排放量增加,使當地酸雨污染形勢日益嚴峻,氮氧化物正在取代硫氧化物
成為廣東酸雨的禍首。廣東全省被國務院劃定為酸雨控制區的面積,佔全
省面積的 63%。從 2004 年 7 月 1 日起,廣東對氮氧化物的最大排放源 燃煤燃油的電廠,徵收排污費。
專家分析指出,電廠每生產 1 千度電,約產生 6.2 千克的硫氧化物和 2.1
千克的氮氧化物。
但近年電力緊張,有大批發電機組上馬,又有一些小火電廠重新發電,使
氮氧化物排放量快速增加,再加上以前氮氧化物積累,大氣中氮氧化物已
經遠遠超過可接納的容量。
參考資料:
<廣東酸雨覆蓋達 63%污染物成分趨複雜>,《明報》。A26,二零零四年六月八日。
討論問題
1.
自中國內地開放以來,越來越多公司在內地設廠,導致污染問題漸趨嚴
重。試想辦法紓緩此問題。
2.
當經濟利益和環境保護兩者互相抵觸時,你會如何面對此問題?為甚麼?
〈試分別從工廠東主和環保份子的角度來考慮此問題。〉
9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四:全球增溫〈變暖/暖化〉—香港的情況又如何?〈基礎〉
香港天文台的研究結果顯示香港與全球一樣在過去百多年有變暖的趨勢。
近年,全球增溫及相關的氣候變化成為科學家的焦點研究。一九八八年成
立 的 政 府 間 氣 候 變 化 專 業 委 員 會 (IPCC) , 秘 書 處 設 於 世 界 氣 象 組 織
(WMO),專責為各國政府和國際社會提供有關氣候變化的情況、氣候變
化的潛在影響及應變策略的權威科學信息。
根據該委員會最新的評估報告,由於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增加,全球地面
平均氣溫在二十世紀上升了 0.6 攝氏度左右。
香港由十九世紀末平均氣溫 22.0 攝氏度上升至最近十年平均的 23.5 攝氏
度。上升速度在過去十多年(1989-2002)更明顯加劇,達每一百年六攝
氏度左右。
香港自一八八五年天文台有記錄以來,一九九零年代是最暖的十年,而最
暖的一年是一九九八年,該年平均氣溫為 24.0 攝氏度。香港歷來最暖的
七年中,有六年都是在一九九零年以後的。
不同的電腦氣候模式均預測全球平均氣溫還會繼續上升,在一九九零至二
一零零年間,全球平均氣溫將會升高 1.4 至 5.8 攝氏度,令地球氣候系統
進一步產生變化。
參考資料: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308/01/0801179.htm>[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1 日]
<全球變暖 - 香港的情況又如何?>,香港政府新聞公報。二零零三年八月一日。
其他參考資料
<http://www.hko.gov.hk/wxinfo/climat/greenhs/c_grnhse.htm>
<http://www.civic-exchange.org/enviro/n_env_local/n_env_globe_warm/n_env_whatis.htm>
<溫室效應>,《新聞透視》。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九日。
討論問題
1. 在全球增溫的問題上,你認為香港政府應否負上責任?為甚麼?
2. 我們可以做甚麼去減慢全球增溫?
10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五:温室效應〈基礎〉
甲.成因
溫室氣體是能引致溫室效應的空氣污染物。例如: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
這些污染物主要是由工廠或車輛燃燒汽油所產生。當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
度上升到某一個程度,隔熱層便會產生。太陽光以高能量紫外線到達地面
時,地面上的物體吸收了紫外線,並放出低能量紅外線輻射(即熱能),
這些熱能夾在隔熱層中,會令大氣的溫度上升,引致溫室效應。估計到了
二零五零年,二氧化碳的濃度將由現在的 0.033%增加至 0.045%,平均溫
度會增加三至四度。
參考資料:
<http://www.pepa.com.hk/problems/air_pollution/problems_c.html>[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1 日]。
乙.影響
對生態可產生的影響,包括:令生物絕種和改變鹹淡水魚的產量。因為大
氣的溫度增加,使兩極的冰塊融化,令水平線上升,從而引致低地被水淹
沒,破壞海岸濕地。另外,溫室效應對農業產量也會產生影響,例如:改
變植物生長和降雨季節的長度。對於人類健康的影響,包括了增加發病率
和死亡率,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老人最受影響。
參考資料:
<http://www.pepa.com.hk/problems/air_pollution/problems_c.html>[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1 日]。
11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其他參考資料
<http://www.geocities.com/jasonzacker/Metorology/new_page_6.htm>
<http://hk.geocities.com/greenhouse_effect2003/>
<http://itzalist.com/sci/greenhouse-effect-pics.html>
討論問題
1. 描述溫室效應對香港的影響。
2. 有何方法可減少溫室氣體的增加?
12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六:全球增溫〈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1b, 1c 及 3a〉
眾所周知,大氣的成分:如水蒸氣、雲、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和
氟氯碳化物,會把熱能(或稱幅射)困於地球表面,形成溫室效應。因著
礦物燃料用量增加、更多動物受馴化、農業發展和砍伐樹森林,相比過往
一百五十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了 25%,甲烷也增加了一倍。
有不少團體指出,若果人類繼續以溫室氣體污染大氣層,到了二十一世
紀,全球氣溫預期會上升至少 1°C,甚至上升 5°C。
參考資料:
Stephen Schneider, "Climate at Risk" in Jonathan Porritt (ed.), Save the Earth,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London, 1991, p.96-101.
其他參考資料
電影《明日之後》,二零零四年。
<http://earthobservatory.nasa.gov/Laboratory/PlanetEarthScience/GlobalWarming/>
<http://itzalist.com/sci/greenhouse-effect-pics.html>
<http://www.fi.edu/guide/otoole/index.html>
<http://thinkquest.org/library/cat_show.html?cat_id=26>
討論問題
1.
全球增溫會帶來甚麼影響?全球增溫可以避免嗎?
2.
以香港為例,我們做了甚麼促使「全球增溫」?
3.
我們可以怎樣減少溫室氣體?
4.
甚麼是「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有可能做到嗎?
13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七:發電廠與空氣污染〈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1c 及 3b〉
甲.化石燃料發電
香港兩大電力公司是使用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氣來發電。這些化
石燃料不但有枯竭用盡的一天,而且它的開採過程極為危險和破壞環境,
燃燒化石燃料時更會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氧化
氮等。此等溫室氣體是引致全球增溫的成因之一,可進一步導致氣候反
常,如高溫熱浪、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為人類和環境帶來沉重的代
價。
參考資料:
<http://www.greenpeace.org/china/ch/>[下載日期:2005 年 2 月 14 日]。
乙.風力發電試驗計劃
香港特區政府二零零四年施政報告的施政綱領,就著有利環保的發展,鼓
勵兩家電力公司進行具生產規模的風力發電試驗計劃,藉此向公眾示範及
評估這種技術;並繼續推廣再生能源的應用。
參考資料:
<http://www.policyaddress.gov.hk/pa04/chi/pdf/agenda5.pdf>[ 下 載 日 期 : 2005 年 2 月 14
日]。
其他參考資料
<中電建發電風車>,《星島日報》。A09,二零零四年七月六日。
討論問題
1.
面對一張電費單,試想想「一度電」的代價是甚麼?除了所須缴付的金額
外,還要付出甚麼長遠的代價?
2.
你認為電力公司改用風力發電是可行及有效的做法嗎?為甚麼?
14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八:空氣污染指數〈中級,同時適用於議題 2a(Q2)及 3b〉
環境保護署每日公佈空氣污染指數。空氣污染指數把空氣污染物的資料轉
換成 0-500 的數值。該署每小時都會報告一次最新的一般及路邊空氣污染
指數,讓大眾市民,特別是患病的人,在需要時可採取所需的防預措施。
空氣質素情況 空氣污染 空氣污染指數
水平
對健康的影響 *
空氣質素大幅 嚴重
超出短期和長
期空氣質素指
標
201-500
患有心臟病或呼吸系統毛病者
的健康情況可能會明顯地受到
影響,而一般人普遍會有不適
的情況,包括眼睛不適、氣
喘、咳嗽、痰多、喉痛等。
空氣質素超出 甚高
短期和長期空
氣質素指標
101-200
患有心臟病或呼吸系統毛病者
的健康情況可能輕微轉壞,而
一般人或會稍感不適。
空氣質素符合 偏高
短期空氣質素
指標,但超出
長期空氣質素
指標
51-100
一般人的健康不會即時受影
響,但如果長時間吸入這個水
平的污染空氣,長遠來說對健
康可能引致不良影響。
空氣質素符合 中等
空氣質素各項
指標
25-50
預料對公眾沒有影響
空氣質素符合 輕微
空氣質素各項
指標
0-25
沒有影響
*不同空氣污染指數幅度對健康可能造成的影響
參考資料:
<http://www.epd.gov.hk/epd/tc_chi/environmentinhk/air/air_quality/whatapi_tell.html>[下載日
期:2005 年 2 月 14 日]。
15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其他參考資料
<http://www.civicexchange.org/enviro/n_env_impact/n_env_air/n_env_air_howbad.html>
Air Pollution Index,<http://www.cleartheair.org.hk/api.html>
<http://www.epd.gov.hk/epd/english/environmentinhk/air/air_quality/air_quality.html
>
活動
1.
自行安排參觀其中一個一般監測站,觀察環境保護署如何收集空氣樣本,
並在課堂上作一簡短報告。或
2.
登入環境保護署的網頁,查看有關監察空氣質素的設備和收集空氣樣本的
方法。
討論問題
1.
香港共有多少個空氣污染監測站﹖監測站的位置何在?
2.
你認為現時香港的空氣污染監測站,數量是否足夠及它們設立的位置富代
表性嗎?為甚麼?若要設立新的監測站,你會建議在哪裡設立?
3.
香港的空氣污染指數平均值是甚麼﹖你認為這水平可接受嗎﹖
4.
比較香港各區及各月份的空氣污染指數,並分析其中的差異。
5.
我們如何能從日常生活中幫助減輕空氣污染呢﹖請舉例說明。
16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九:水質污染與禽畜廢物〈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3b〉
甲.深圳河污染
八十年代隨著深圳特區人口激增,香港方面指深圳的生活污水污染了深圳
河﹔後來粵港兩地攜手展開調查,顯示儘管深圳生活污水對深圳河有影
響,但香港的水質污染主要是由新界養殖業所排放的污染物所造成的。
參考資料:
<粵港攜手對抗污染>,《明報》。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七日。
乙.非法排放禽畜廢物的影響(一)
天水圍多個屋苑居民,最近又受到附近豬場非法排放禽畜廢物的影響,被
逼忍受豬糞發出的「惡臭」折磨。
該區居民權益會及立法會議會,批評港府至今仍未能解決問題,令污水多
年來持續流到下游,滋生細菌及蚊蟲,甚至可能引致登革熱病的傳染,危
及區內超過十萬名居民的健康。
參考資料:
<豬糞惡臭擾天水圍 10 萬人>,《星島日報》。二零零二年十月十七日。
17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丙.非法排放禽畜廢物的影響(二)
規管禽畜廢物排放的法例已引入十年,但新界豬農非法排放豬糞入河的問
題,至今仍未能徹底解決,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於二零零三年十
二月十三日更揭露豬農無法無天的惡行,例如:環保署執法人員在日間被
人綁在樹上,在夜間則被狗追。香港的豬糞所造成的惡臭,甚至沿著深圳
河傳至深圳市內,導致深圳市長向廖秀冬作出投訴。
參考資料:
<港豬糞亂排河深圳投訴臭氣
月十四日。
環保署執法人員遭綁樹>,《明報》。二零零三年十二
其他參考資料
<天水圍六萬居民啞忍惡臭
零零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豬農明渠排污
糞味隨風掩至>,《成報》。二
<豬場為鄰 糞臭薰民 豬糞排放超標逾 10 倍
匯報》。二零零四年二月二十三日。
開放式化糞池無遮攔>,《文
討論問題
1. 香港某些豬農非法排放禽畜廢物,導致新界地區的河溪污染問題嚴重,對此
問題政府有何對策?
2. 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例如:豬農、政府、消費者〉,討論在禽畜廢物的污染
問題上,誰應負上最大的責任。
18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十:水質污染物的種類及影響〈基礎〉
水質污染物的種類包括病原體污染、有機廢物污染、無機廢物污染、重金
屬污染、溫度污染及油污。
病原體
病原體是指能夠引致疾病的微生物。飲下受病原體污染的水可能會引起霍
亂和傷寒等腸胃病。要偵測水裡每一種病原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因此,
大腸桿菌在水中的含量被用作監測排泄物污染程度的指標。
有機廢物
家居和農場所排放的污水含有大量有機廢物,這些廢物能為細菌提供養
分。在養分充裕的情況下,細菌會大量繁殖,同時消耗水中的氧氣。水中
的其他生物會因缺氧而死亡。一些人造有機化合物,如洗潔精及殺蟲劑,
可能因為意外或被人固意排放到河裡。部分化合物可能含有毒性,可引致
慢性或急性的疾病,影響人類健康和水中的生態環境。
參考資料:
<http://www.pepa.com.hk/problems/water_pollution/types_c.html>[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討論問題
1. 試找出各類水質污染物的來源及其影響。
2. 除了傳播疾病之外,你認為水質污染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生態環境有甚麼影
響﹖
19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十一:工業廢料與污染〈中級,同時適用於議題 1b 及 1c〉
漂染和電鍍廠常把有毒化學物,例如重金屬,排放到河流中。這些重金屬
是不可被生物分解的,它們一旦進入身體,便會積聚於食物鏈中,對神經
系統和腎臟造成極大的傷害。其中一個顯著例子便是於一九六九年,發生
在日本水俁(Minamata)的水銀中毒事件,當時,含有水銀的化學廢料被排
放出海灣,導致人們在吸入這些廢料後,視力受到損害、肌肉衰弱、智力
衰退和麻痺,這事件引致六十八人死亡。
參考資料:
<http://www.pepa.com.hk/problems/water_pollution/types_c.html>[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討論問題
1. 你認為在你所吃的海產中,是否含有如殺蟲劑、重金屬等的污染物﹖你如何
得知?
2. 香港政府有甚麼監管水質的措施?
3. 你認為徵收排污費能否有效改善環境問題?為甚麼?
4. 你認為你能做甚麼來幫助改善水質污染的問題呢?
20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十二:海洋污染〈中級,同時適用於議題 1b, 3a 及 3b〉
甲.紅潮
紅潮是一種特殊的生物現象,它的出現,與海水污染有密切關係。一些連
肉眼也看不見的藻類浮游生物,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在短時間內「爆發
性」繁殖或聚集,使海水變成紅色,形成紅潮。這些生物分泌的紅潮毒素
可污染魚類和貝類生物,人們進食含紅潮毒素的海產後,可能會產生神經
系統麻痹等食物中毒的症狀。
參考資料:
<紅潮生物可分泌毒素>,《蘋果日報》。二零零三年七月三十一日。
乙.毒淤泥及海產污染
在海上傾倒廢物不但嚴重毒害海洋動物及植物,並會使日益減少的海產受
污染。九十年代初,大約有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傾倒廢料,來自挖掘港口
的污染物,其他污染物的來源,包括工業廢料、下水道污染物、幅射性物
質及焚化爐的微粒。百分之十的淤泥被重金屬污染,這些重金屬從陸上流
入海裡。有部分污染物則來自油輪、工業及家居廢物。即使把非污染性物
質倒進海裡,對海洋生態也會造成潛在威脅。
參考資料:
<http://www.greenpeace.org.hk/chi/ocean_main.adp>[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丙.城門河的污染問題
沙田城門河的臭味問題,近年雖然大有改善,然而那裡的紅潮次數卻有趨
升迹象。2003 年 1 月至 11 月城門河已出現 6 次紅潮,超過去年全年出現
4 次紅潮的次數,上月更出現一種可令魚群窒息死亡的罕見有毒藻類。雖
然暫未有爆發死魚浪潮,但有學者擔心改善工程「趕走臭味,但帶入紅
潮」。長遠而言,只要吐露港水質污染問題未能解決,城門河就沒有可能
「回復原貌」。
參考資料:
<城門河臭味改善紅潮趨增>,《明報》。二零零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21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其他參考資料
<近海的污染和資源保育>,《明報》。二零零四年二月十四日。
<近岸海琙污染嚴重>,《明報》。二零零四年二月一日。
<環團開腔轟挖泥毀生態>,《明報》。A06,二零零三年十月八日。
<海產污染嚴重港人歎無魚食>,《新報》。二零零三年十一月十四日。
<污染海洋毒淤泥危害生態>,《香港經濟日報》。二零零四年五月二十日。
<銀線灣罕見紅潮恐襲布袋澳>,《香港經濟日報》。二零零四年二月二十八
日。
<吃魚防「雪卡毒」有貼士>,《蘋果日報》。二零零三年十一月十三日。
<海洋災害肆虐
中國去年損失 80 億
風暴加劇紅潮增多受災人口兩千多萬
近岸海域污染依然嚴重>,《大公報》。二零零四年二月一日。
<http://www.greenpeace.org.hk/chi/document/LCpaper.pdf>[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討論問題
1. 紅潮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及自然生態?
2. 試在表中列出你在過去的一星期所吃過的海產及其份量。
海產
進食次數
份量
魚類
貝殼類
蝦蟹類
其他:
3. 為甚麼有些魚類含較多重金屬?試舉例說明。
4. 除了把毒淤泥沉積在海底,還有甚麼更好的方法處理淤泥呢?
5. 為甚麼沙田城門河的臭味雖然改善了,但紅潮次數卻有趨升跡象?
22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十三:船隻漏油〈中級,同時適用於議題 1b〉
在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四日,亞克隆.瓦爾迪茲號油輪在阿拉斯加威廉王
子海峽擱淺,漏出超過五千三百萬加侖的石油。油污迅速波及逾二千一百
公里的美國阿拉斯加海岸線,並即時奪去至少二十五萬隻海鳥、二千八百
隻海獺、三百隻海豹、二百五十頭禿鷹和二十二尾殺人鯨的性命,當局須
出動一萬人、一千艘船、一百架飛機和直升機清理油污,可惜僅起回
14%的漏油,整項行動耗資達二十一億美元。
這意外促使瓦爾迪茲原則的發展。這原則慢慢獲工業界接納,強調了嚴重
漏油事件的昂貴代價-亞克隆用了二十一億美元以清潔漏油,另外,又向
漁民和其他受影響的人賠償了四十五億美元,加上利息計算,賠償總額將
會接近七十億美元。
參考資料:
<89 年美最嚴重油污遺害至今>,《明報》。二零零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http://www.greenpeace.org.hk/chi/news_archive_item.adp?campaign_id=32&id=746>
[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http://club.amteam.org/statics/7397.html>[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討論問題
1.
為甚麼亞克隆要花費二十一億元來清理漏油?不清理漏油的後果會怎樣?
2.
有甚麼方法能在漏油意外發生後,避免對環境造成廣泛的影響?
23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十四:非法垃圾谷〈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3b〉
據一九九八年的資料顯示,新界西北共有四十七個非法傾倒廢物的地點,
當中三十二個各積聚了二千八百立方米廢物的地點已被跨部門專責小組清
理妥當。餘下的十五個地點面積廣濶,如位於元朗上白泥的「垃圾谷」,
面積等同一個足球場,共有廢物四萬立方米,當中包括石棉廢料。
環保署估計會在十月聘用廢料公司,可在半年內清理有關廢物,其中涉及
的建築廢物達六萬立方米、輪胎一萬條、汽車零件四十件,以及化學物料
一百噸。
參考資料:
<環署 1500 萬清理 15 垃圾黑點>,《明報》。一九九八年八月二十七日。
其他參考資料
<動物屍體迫爆收集站
日。
<死豬堆積
八鄉恐散播傳染病>,《明報》。二零零四年四月十
錦田村民恐播毒>,《東方日報》。二零零四年一月二十七日。
<農地變堆泥區無法監管>,《東方日報》。二零零四年六月四日。
討論問題
1.
在香港,為甚麼非法傾倒廢物的情況十分普遍?缺乏垃圾站或缺乏政府監
管是構成這情況的主因嗎?
2.
有何方法可阻止這些非法行為?
3.
可否只依賴教育去防止這些非法行為嗎?如否,你有哪些提議?
24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十五:建築廢料—紅灣半島可能拆卸重建的問題〈中級,同時適用於議題
1c 及 3b〉
發展商已於二零零四年十二月初宣布拆卸紅灣半島,然後建成豪宅發售,
事件引來各方批評。雖然發展商聲稱透過環保方式拆樓,可以把原來約二
十萬公噸建築廢料中的九成半循環再用或再造,只有約六千噸廢料需要送
往堆填區,但大部分市民都認為白白毀掉約有二千五百個單位的簇新「居
屋王」,除了浪費寶貴資源,製造大量拆建廢料,還大大加重香港堆填區
的負擔,與可持續發展的精神相違背,因而立下無可挽救的惡例。
根據綠色和平於二零零四年四月公布的民意調查顯示,83.4%受訪者同意
拆卸紅灣半島是非常浪費的,86.6%受訪者同意發展商有社會責任,不應
只為賺取更大利潤而浪費大量資源。
其他參考資料
<去除貪念 勿拆紅灣>,綠色和平。二零零四年五月二十五日。
<鄭家純稱拆紅灣合法理情 首用新法拆卸
報》。A04,二零零四年十二月一日。
<拆卸紅灣毋須環境評估
零零四年十二月三日。
廢料九成七循環再用>,《文匯
廖秀冬﹕現行法例無規定>,《成報》。A13,二
<83%市民:不應拆紅灣半島>,《成報》。二零零四年四月二十七日。
<減拆紅灣建築廢料
日。
<堆填區難容
十日
或打通相連單位>,《明報》。二零零四年四月二十七
廖秀冬反對拆紅灣>,《香港經濟日報》。二零零四年三月三
25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討論問題
1.
請追溯這個案的背景。
2.
導致清拆紅灣半島的原因是甚麼?這行為會否與保護環境產生矛盾?為甚
麼?
3.
對香港政府及發展商而言,哪些解決方法是最理想及比較適當的?
4.
從保護環境角度出發,你可否提出一些解決方法?
26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十六:港人濫用膠袋世界之最〈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3a〉
香港人濫用膠袋的情況已成世界之最。一個環保團體的統計顯示,平均每
個香港人每年耗用了近一千三百個膠袋,港人用膠袋的數量,比台灣人多
四成,比澳洲人多三倍,香港每日棄置到堆填區的膠袋達八百二十八公
噸,每年處理棄置的膠袋所需費用要四千萬元。
膠袋使用量
國家/地區
每年使用量
人口
〈個〉
平均每人每年使用量
〈個〉
香港
88 億
680 萬
1,294
台灣
200 億
2,200 萬
909
澳洲
60 億
2,000 萬
300
愛爾蘭
10 億
390 萬
256
參考資料:
<港人濫用膠袋世界之最>,《蘋果日報》。A11,二零零四年五月三十日。
綠色學生聯會。<http://www.gsc.org.hk/>[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討論問題
1.
為何濫用膠袋會對環境造成不良的影響?
2.
為甚麼這問題在香港特別嚴重?
3.
有哪些方法可有效減少濫用膠袋?
27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十七:電子垃圾〈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2a 及 3b〉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於二零零三年八月發表香港第一份探討本地電子廢物回
收業的研究報告「香港---電子毒物自由港?」。研究指出,香港每年丟棄
二百多萬件電子垃圾,其中大部分為廢舊電腦,這些電腦垃圾除了一至兩
成棄置於堆填區或被慈善團體循環再用之外,大部分都由「收買佬」、中
間人及出口商回收,輾轉運往內地、東南亞、遠至非洲。目前香港出口電
子垃圾到四個內地的集散地,包括廣東的南海、惠州、汕頭及潮州。綠色
和平發現這些集散地都出現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居民健康受損等問題。
綠色和平促請特區政府遏止電子垃圾貿易,防止不法商人利用法律漏洞,
大量輸出電子垃圾,污染內地和其他發展中國家。
參考資料:
<http://www.greenpeace.org.hk/chi/news_archive_item.adp?campaign_id=39&id=622>
[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其他參考資料
Greenpeace urges HK to stop exporting electronic waste
<http://www.dailytimes.com.pk/default.asp?page=story_25-8-2003_pg6_5>
討論問題
1.
哪些是最普遍的電子垃圾?
2.
這些垃圾會帶來甚麼問題?
3.
我們能否減少產生電子垃圾?請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
28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十八:廣東省濁氣污水噪音問題〈基礎〉
在工業化過程中,人們溫飽無憂,但基本的新鮮空氣、潔淨水源,反而成
為奢侈品。
廣東省內的環境污染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水源污染嚴重,流經城市的水八
成受污染;二是城市空氣污染嚴重,包括汽車造成的氮氧化物、發電廠造
成的二氧化硫、降塵等;三是噪音擾民,大部分城市居民都生活在噪音
中。另外,每年六千三百噸工業廢物及七百萬噸生活垃圾,也造成「垃圾
圍城」的問題。保守估計,因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失,每年不下一百億元。
廣東過去的癌症「特產」─鼻咽癌,現時患者人數之多已不顯得那麼突出
了,這不是因為鼻咽癌的個案少了,而是肝癌和肺癌的病例增幅更大。肝
癌和肺癌的形成分別與水和空氣的污染有關。
參考資料:
<濁氣污水噪音為禍>,《明報》。A11,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七日。
其他參考資料
<內地環保官員警告近岸海域環境污染仍然嚴重[兩岸]>,亞洲電視網上新
聞。二零零四年六月三日。<http://www.hkatvnews.com/index_oldnews.html>
討論問題
1.
構成空氣及水污染的普遍原因是甚麼?
2.
在可見的將來,我們能否解決污染的問題?
3.
這些污染除了對人類造成影響外,對環境產生甚麼破壞?
29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十九:瀕臨絕種動物〈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3a〉
全球首份綜覽鯊魚貿易的調查報告發現,本港是全世界最重要的魚翅貿易
中心,十五年來,本港的魚翅總進口量增長超過一倍,高達六百多萬公
斤。由於國際對捕鯊業缺乏監管,而人類對鯊魚產品需求日增,報告指出
鯊魚的處境正岌岌可危。
這份名為「全球鯊魚貿易總覽調查報告」估計,全世界每年捕鯊量高達三
千萬至七千萬條。港、台兩地食用魚翅的總量,就佔全世界總食用量的三
分之一。
參考資料:
<港成魚翅貿易中心 15 年進口 600 萬公斤、鯊魚處境危>,《星島日報》。一九九六
年十二月六日。
討論問題
1.
為甚麼中國人對魚翅的需求這麼大?
2.
食魚翅與食魚基本上有何不同?
3.
假如沒有頻臨絕種的問題出現,食魚翅是否還是一個與環境有關的問題?
30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二十:熱帶雨林〈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1b, 1c 及 2c〉
亞洲、非洲、南美洲、中美洲和大部分太平洋島嶼均有熱帶雨林,但巴西
佔了絶大多數。熱帶雨林每年降雨量超過二千毫米,而當中動植物種類多
不勝數。茂密的樹木吸收水份,水份經蒸發後化為雨水。
熱帶雨林的樹木有不同高度,大致可分為四層﹕第一層為「露生層」
(Emergent Trees),是熱帶雨林中最高的樹木、高度可達六十米。第二層是
「樹冠層」(Canopy Layer),樹木主要向橫擴展,增加吸收陽光機會,高
度約二十米至三十米。第三層「矮樹層」(Shrub Layer),主要由幼樹和灌
木組成,高度在十米以下。第四層「地面層」(Ground Layer),由陰生植
物所佔據。
每年熱帶雨林被燒毀及移平的範圍達十六萬平方千米(六萬三千平方公
里)。在未來二十年,亞馬遜河流域一帶計劃興建七十九個水力發電的堤
壩,屆時,面積逾十五萬平方千米(五萬八千平方公里)的原始雨林將受
泛濫威脅。
在十六世紀以前,加勒比群島仍佈滿熱帶雨林,可是現在島上的雨林,已
一個接一個遭到砍伐,被用來興建甘蔗種植場。中美洲的熱帶雨林數目,
現在只剩下原有的四成,而在貝里斯的則只餘下原來的六成。
31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其他參考資料
Text from Theresa Greenaway, Eyewitness Jungle, Copyright 2003,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London, Penguin Group, p.22 [Reproduced by permission of
Dorling Kindersley Ltd]
Beth Rowen (ed.) Time for Kids Almanac 2004, Time Inc: New York, 2004. p. 81.
Norman Myers, "The Disappearing Forests" in Jonathan Porritt (ed.) Save the Earth,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London, 1991, p.50-51.
<http://www.fed.cuhk.edu.hk/geo/AL/core/biotic/biome.html>
<http://www.kepu.ac.cn/big5/lives/banna/tropic/tro402.html>
<http://www.pepa.com.hk/problems/deforestation/introduction_c.html>
討論問題
1. 亞洲有熱帶雨林嗎?雨林分佈在哪裡?
2. 在亞洲的熱帶雨林裡,有哪些動植物?
3. 熱帶雨林正在消失嗎?原因何在?
4. 一些西方國家為了興建大牧場,在中、南美洲一帶砍伐熱帶雨林。長遠而
言,這樣做對環境帶來甚麼影響?
32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二十一:砍伐森林〈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1b, 1c, 2c 及 3a〉
由一九五零年起,已有五分之一覆蓋地球的森林被砍伐。世界上大約有三
千萬至四千萬公頃罕有而產量豐富的熱帶雨林,但當中超過 55%已被破
壞。現在每年有超過二千萬公頃的雨林和其他生態系統被破壞,雨林被破
壞的速度為每分鐘四十公頃。根據世界資源組織和雨林聯盟的報告,當中
有 80%的破壞對象是熱帶雨林。每年消失的森林約有華盛頓州的佔地面
積。如果這情況仍然繼續,超過一半的熱帶雨林將於未來四十五年內消
失。
參考資料:
<http://www.pepa.com.hk/problems/deforestation/situation_c.html>[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討論問題
1. 為甚麼人類要大量砍伐森林呢?
2. 試統計你的家中有多少件傢具是用木材製成的。有沒有取代這些木材傢具的
代替品?
3. 為甚麼我們要保護森林呢?
33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二十二:香港助長熱帶雨林的破壞〈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1b, 1c 及 2c〉
綠色和平促請香港政府和商界停止從加拿大購入被破壞熱帶雨林而來的產
品。近年來,香港和中國成為了加拿大的重要貿易伙伴。隨着對紙漿、
紙、白報紙和木材的需求不斷增加,香港和中國一併來說,已成為加拿大
第三貿易伙伴。1998 年,雙方的貿易總額逾六百五十億港元。到了 1999
年,香港和中國向加拿大購入的木製品,總值三十五億港元,佔加拿大木
製品總銷售額的第三位。另一方面,根據香港貿易發展局的數字,香港在
1999 年至 2000 年間,向加拿大購入的白報紙數量也上升近七成,約值五
億四千萬港元。
參考資料:
“Greenpeace Demands Hong Kong and China to Stop Buying Rainforest Destruction”, 16
February 2001.
<http://archive.greenpeace.org/pressreleases/forests/2001feb16.html>[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http://forests.org/archive/canada/stcanold.htm>[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其他參考資料
“Greenpeace urges a Hong Kong firm to stop illegal timber from PNG”
<http://forests.org/articles/reader.asp?linkid=10820>
討論問題
1.
你可否找出香港及中國每年共用多少木材?
2.
在香港,哪些行業對木材的需求量最大?
3.
為何香港人會大量利用白紙?
4.
如何減低木材的使用量?
5.
一般來說,建造商很少會把實木地板加工再造或重用。為甚麼?
34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二十三:玫瑰園計劃〈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1b, 1c 及 2a〉
由六、七十年代到九七年,香港經濟不斷增長。九二年展開的十大核心工
程和玫瑰園計劃,包括赤鱲角機場,更是罕有的大型基建。其他的建築工
程和建屋計劃,以至市區重建計劃,都是規模龐大的工程項目,直接造成
建築廢料特多的怪現象。
參考資料:
<香港環境問題的成因>,《明報》。二零零四年五月十五日。
討論問題
1.
何謂玫瑰園計劃?哪些是十大核心工程?
2.
十大核心工程中,你認為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比較次要的?
3.
在經濟發展及環境保護兩方面,如何取得兩者的平衡?
35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二十四:砍伐森林的後果〈進階,同時適用於議題 1c 及 2c〉
熱帶雨林仿如一所大藥房,各族群可從中找到各種治病的草藥,可是這些
草藥的療效大都未經科學驗証。由於這些草藥含珍貴的物質,我們有需要
在它們消失前,加緊驗証它們的效用和向有關部族討教用藥的經驗。砍伐
森林可能導致:
甲.損失珍貴的藥用植物
1.
紅金雞納樹皮〈南美〉
雖然市面上已有醫治瘧疾的成藥,但從紅金雞納樹皮和根部抽取的
奎寧,也是治療瘧疾的靈藥。
2.
印度甘薯
甘薯含薯蕷皂配基,可製成口服避孕
藥,或用來醫治類風濕關節炎及風濕
熱。
3.
長春花〈非洲〉
由長春花葉子抽取而來的長春新鹼和
長春花鹼,專治惡性肉芽種病〈又名
何杰金病〉及兒童白血病。
4.
卡拉巴爾豆子〈非洲〉
由卡拉巴爾豆種子抽取的物質,可
治療青光眼〈眼疾的一種〉及高血
壓。
© DK Images
© DK Images
36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5.
毒毛花苷 G
非洲部族以往利用毒毛花苷 G 製作毒箭。現在,這些由毒毛花苷 G
種子抽取的毒毛旋花苷配基則可用來治療心臟病。至於另一成分角
拗定配基,科學家以它為基礎,研製對抗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
6.
肯寧安氏南美果
據一九八零年的研究顯示,肯
寧安氏南美果的果實含生物鹼
及植物鹼。它們能有效克制一
些病毒,其中包括發愛滋病病
毒 HIV。
©
DK Images
乙.雨林中動物瀕臨絕種
1. 爪哇銀色長臂猿
生長於東南亞爪哇中西部熱帶雨林的爪哇銀色長臂猿,正瀕臨絕種。
現棲身於原居地的只有三十萬隻,而野生的數目更少,只剩二千隻。
導致絕種的原因:人類為開墾農地、開採木材和礦物而砍伐森林,使
長臂猿頓失棲息之所。
2. 蘇門達臘虎
在蘇門達臘森林生活的蘇門達臘虎,野生的僅存四百隻。導致絕種的
原因有:失去棲息地、偷獵或被不法之徒獵殺,並製成中藥。
3. 蘇門達臘猩猩
在東南亞蘇門達臘熱帶雨林生活的蘇門達臘猩猩,現只剩一萬五千至
二萬隻。導致絕種的原因有:偷獵、失去棲息地和被不法商人當作寵
物販買。
37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4. 非洲馬達加斯加島熱帶雨林的狐猴
現僅存二千五百隻。導致絕種的原因有:人類為開墾農地及開採木材
而砍伐森林,使狐猴失去棲息地。
5. 菲律賓鷹
在印尼和菲律賓熱帶雨林生活的菲律賓鷹,成年的只剩二百五十隻。
導致絕種的原因有:伐木工程及農地開墾,使菲律賓鷹失去棲息地。
6. 倭黑猩猩
生活在非洲薩伊中部偏遠的雨林區的倭黑猩猩,現僅存一萬至一萬五
千隻。導致絕種的主要原因有:被捕獵作食物;年幼的黑猩猩則被當
作寵物販賣。
7. 大猩猩主要在非洲中部生活,現僅存四萬餘隻。
8. 蘇門達臘犀
在東南亞的雨林低潌地區生活。在印尼和馬來西亞的森林,現僅存三
百隻。現僅存六十隻的爪哇犀牛在爪哇的烏戎庫隆國家公園、印尼和
越南的 Cat Tien 國家公園的雨林低地生活。導致絕種的原因有:森林
遭砍伐、犀牛被獵殺;因相傳昂貴的犀牛角有藥用功效。
參考資料:
Text from Theresa Greenaway, Eyewitness Jungle, Copyright 2003,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London, Penguin Group, p.42-43, p.66-67 [Reproduced by permission of Dorling
Kindersley Ltd]
討論問題
1. 雨林有甚麼珍貴的資源?
2. 你曾否服用天然藥物或草藥?
3. 試舉五件主要成分來自熱帶雨林的日用品。
4. 試透過互聯網找出最受絕種威脅的熱帶雨林動物。
5. 它們的絕種與我們有何關係?
38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二十五:鄂溫克人—森林最後的守護者〈進階,同時適用於議題 1b 及
1c〉
少數民族鄂溫克人長久以來居住於內蒙古與蘇聯接釀邊境的一片森林,過
著簡樸和原始的游牧民族生活。可是隨著森林遭到濫伐,野生動物被濫
殺,加上鄂溫克族的年青人許多都離開了森林,這個古老的民族及其文化
將要從人類的歷史上消失。
森林裡住了數以百萬計的人,他們物質上和精神上都依賴森林生存。單在
巴西,便已經有超過八十七個人類文明滅亡。二零零二年四月在海牙舉行
的聯合國原始森林高峰會上,曾討論如何拯救這些森林和那些依靠森林過
活的人。
參考資料:
<http://www.greenpeace-china.org.hk/chi/forest_one_article.adp?article_id=295>
[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森林最後的守護者>,《中國人中國心》。香港:香港電台電視部,13/6/1999。
討論問題
1.
森林及生態的破壞對鄂溫克人的生存構成甚麼威脅?
2.
中國政府有沒有責任保衛這片森林?他們做了甚麼?足夠嗎?
3.
這個民族的消失對人類文化與歷史帶來甚麼影響?
4.
中國政府有沒有責任保護鄂溫克民族的存在?
5.
即使有時候政府盡力保存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但經濟的發展,對
他們卻有更大的吸引力,使他們改變原來的生活方式及文化。面對這些不
可逆轉的改變,政府又有甚麼方法去保存即將消失的文化呢?
6.
原始森林為我們提供了甚麼?原始森林在生態環境中擔當了甚麼角色?
7.
哪些地區森林的面積正大幅減少?為甚麼?
8.
除了這些地區的政府以外,其他地區的政府對這現象有沒有責任?
39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二十六:人口增長〈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1c 及 2a〉
人口增長速度驚人。現今,全球人口已超過六十億,估計未來的人口增長
會以每十二年增加十億人口的速度攀升。預計二一五零年,全球人口會高
達一百一十億五千萬。隨着醫療科技進步、生活環境改善、健康的飲食習
慣,我們的壽命不單延長了,生活質素也提升了,生命變得更充實。要是
地球的人口持續膨脹,我們更必需保護天然資源。國與國之間須擕手合
作,減少污染、保護樹林、減少使用殺蟲劑和尋找其他燃料替代品。
糧食緊張
人口過剩,以致資源緊張。很多國家,因洪水氾濫或農作物失收等天災,
導致飢荒連連。再加上欠缺清潔食水或食糧,整個社會便陷於癱瘓狀態。
城市核心
世界人口越來越集中在城市。城市人口達一百萬已不足為奇,有些城市甚
至遠超此數。在日本東京,人口已超過二千九百萬。現今,發展中國家有
37%人口居於城市,此數字正不斷上升,為居住、工作和公共設施的需求
加添壓力。
參考資料:
Michael Tambini, Eyewitness Future, Dorling Kindersley: London, p. 16.
Jonathon Porritt, "Crunching Numbers" in Jonathan Porritt (ed.) Save the Earth,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London, 1991, p.117-121.
Jorge Hardoy and David Satterthwaite, "Empowering People" in Jonathan Porritt (ed.) Save the
Earth,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London, 1991, p.125.
討論問題
1. 請以列表的方式,把世界十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列出來。
2. 何謂中國的「一孩政策」?你認為這政策成功嗎?為甚麼?
3. 試列舉出國際計劃生育聯合會(IPPF)的工作。
4. 為甚麼減低人口增長速度的工作困難重重?為甚麼在發展中國家推行更見困
難?
40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a: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資料二十七:都市化〈進階,同時適用於議題 1c 及 2a〉
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如:聖保羅、拉巴斯、墨西哥城、加爾各答、曼谷、馬
尼拉和雅加達等正面對人口爆炸的難題。「都市化」使城市邊沿的伐木和
水土流失的範圍擴大了。加上空氣污染和污水問題,原本已不勝負荷的城
市建設可謂百上加斤。現今,很多城市也常遇到貧窮、匱乏和疾病等問
題。
參考資料:
Jorge Hardoy and David Satterthwaite, "Empowering People" in Jonathan Porritt (ed.) Save the
Earth,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London, 1991, p.125
討論問題
1. 發展中國家的城市有甚麼經濟活動?
2. 試比較發展中國家的城市與香港的基礎建設。兩者有甚麼主要分別?
3. 都市化會否為環境帶來額外的壓力?這些額外的壓力是甚麼?
4. 在不同發展階段,會否對環境的破壞程度有差異?
41
42
重點 b
生態系統的支持容量
其他決定因素
43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b:生態系統的支持容量
探討問題建議
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後還可以復原嗎?自然生態本身也有興衰,環境問題是否完
全是人類的責任?
44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b:生態系統的支持容量
資料一:阿拉伯大羚羊重生〈基礎〉
經多年捕獵後,阿拉伯大羚羊已瀕臨絕種。因此,近年推行了一連串的繁
殖計劃,逐步建立大規模的基因庫,並在原居地繁殖大羚羊,讓牠們在受
保護的環境下重生。
阿拉伯大羚羊 (Arabian oryx)
參考資料:
Peter Raven and Ghillean Prance, "The Richness of Life" in Jonathan Porritt (ed.) Save the
Earth,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London, 1991, p.72.
討論問題
1. 請搜集有關阿拉伯大羚羊的資料。
2. 除了阿拉伯大羚羊外,還有甚麼瀕臨絕種動物?
3. 試尋找有關中國大熊貓的保護計劃資料。
45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b:生態系統的支持容量
資料 2:大藍蝶重現〈中級〉
一九七九年,英國宣佈大藍蝶絕種了。其後,科學家找出大藍蝶及紅蟻之
間複雜的互賴關係,便努力嘗試培殖大藍蝶,可是至今成功的例子不多。
大藍蝶 (Maculinea arion) 在野生紫蘇科植物的小樹叢產卵。當剛出生的大
藍蝶幼蟲掉到地上,就會被一種特別的紅蟻 (Myrmica sabuleti) 當成是自
己的蟲蛆並帶回巢中。大藍蝶幼蟲在蟻洞一般逗留十個月之久,其間大量
吞食食物,直至長大成蝶。據說這些令藍蝶得以延續的紅蟻,只能在既溫
暖且水草豐富的山坡上生長。因此,大藍蝶能否重現,關鍵在於合適的草
地。
大藍蝶 (Maculinea arion)
參考資料:
David Hall and Jonathan Scurlock, "Defending the Open Range" in Jonathan Porritt (ed.) Save
the Earth,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London, 1991, p.60.
討論問題
1. 請從圖書館和互聯網尋找關於大藍蝶的資料。
2. 你認為這類培植瀕臨絕種的大藍蝶的工作有甚麼價值?這類工作值得提倡
嗎?為甚麼?
3. 你認為在地球上有多些生物品種是否較好?為甚麼?
4. 如果只有藍色和白色的蝴蝶,你的感覺如何?
46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b:生態系統的支持容量
資料三:城門河污染〈中級,同時適用於議題 1a, 2a 及 3b〉
過去由於禽畜、工商業及住宅廢水的排放,城門河曾經被嚴重污染。於一
九八零年代,每日均有大量有機污染物排入城門河,相等於約十六萬人的
排污量。當時,在城門河裡棲息的生物亦難以生存。
自一九八七年起,政府開始推行多項污染管制措施,務求解決城門河的污
染問題。除禁止在沙田市區飼養禽畜外,並規定工商業污水需引至公共污
水渠排放。經過多年不斷的努力,城門河的水質已得到明顯改善,情況令
人鼓舞。
參考資料:
<http://www.epd.gov.hk/epd/textonly/tc_chi/news_events/current_issue/shingmunriver.html>
[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http://www.hkedcity.net/iclub_files/a/1/119/webpage/report/text/Chi/IntroFrames.htm>
[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討論問題
1. 哪些因素造成城門河的污染?
2. 有甚麼可以解決這污染的方法?
3. 面對不同的環境問題,我們應採取甚麼態度?如何決定解決問題的先後次
序?為甚麼?
4. 處理環境問題時,不同的環境污染應被獨立考慮嗎?為甚麼?
5. 你認為解決環境問題的根本方法是甚麼?
47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b:生態系統的支持容量
資料四:天然資源遭惡意破壞〈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3b(Q1)〉
甲.大埔鳳園青藤遭惡意割死
大埔鳳園早於一九八零年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是本港十二大
最具保育價值生態地之一,佔地 42.7 公頃,其中 3.4 公頃為私人土地。漁
護署於二零零四年五月發現鳳園約十五棵青藤遭惡意切割主莖,青翠綠葉
數天內迅即枯萎,賴以維生的珍稀燕鳳蝶間接受威脅。環團擔心這是有人
蓄意破壞,貶低鳳園生態價值,助長私人土地的發展潛力。青藤高約六
米,相信要花八至十年才可回復原貌,生長得這麼高大。
雖然被砍伐的十多棵青藤只佔少數,不會即時構成很大的生態威脅。但由
於事發期間正值蝴蝶的重要繁殖季節,蝴蝶產在青藤上的卵可能隨著樹葉
枯萎而死亡,影響繁殖率;若情况持績,燕鳳蝶的種群可能受到嚴重威
脅。
參考資料:
<珍稀燕鳳蝶主要食糧
日。
鳳園青藤遭惡意割死>,《明報》。A11,二零零四年五月九
其他參考資料
樹木谷。<www.hktree.com>。
48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b:生態系統的支持容量
乙.大埔沙螺洞捕魚毀生態
大埔沙螺洞是蜻蜓天堂,更是世上擁有最多蜻蜓品種的地方之一。這片面
積有二十一公頃的土地,雖已被列為受法例保護土地,環保人士卻屢次發
現這裡遭人破壞,繼早前約八公頃土地被燒毀後,近日又有人在河溪以電
魚器具捕魚,土地又遭四驅車輾得稀爛。
根據本港法例第一七一章《漁業保護條例》,電魚在港屬違法行為,違例
者最高罰款二十萬元及監禁六個月。
參考資料:
<沙螺洞惡客電魚器 捕魚毀生態>,《蘋果日報》。A13,二零零四年五月三十一
日。
<電魚殺手沙羅洞逞兇>,《明報》。A15,二零零四年五月三十一日。
丙.羅漢松遭胡亂砍伐
羅漢松屬風水樹,是本港罕有品種,極具商業價值。五名蛇匪於二零零四
年農曆新年前夕,來港偷竊並連根拔起九棵每棵樹齡達四十年的羅漢松,
受破壞的樹的樹齡加起來長達三百六十年,涉及款額總值六萬港元。最後
九棵樹當中,僅兩棵可存活。拔樹除影響地形外觀外,還會造成泥土鬆脫
的情况,在影響其他植物之餘,羅漢松也很難重生。被捕的五人在區院被
裁定串謀偷竊罪。控方以本港羅漢松被竊個案日趨猖獗、生態環境受破壞
為理由,首次向法官申請加刑,終獲接納,五被告被加刑 35%,被判囚
三十二至六十二個月。
參考資料:
<偷羅漢松猖獗 5 蛇匪加刑 35%>,《明報》。A08,二零零四年七月二十三日。
49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b:生態系統的支持容量
其他參考資料
<慢生風水樹 4 年萌芽 10 年成樹>,《明報》。A08,二零零四年七月二十三
日。
樹木谷。<www.hktree.com>。
活動
1.
為了避免以上破壞環境的事情再次發生,請分成小組,設計一個電視廣告
或海報,以教育公眾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要,並和同學分享你的設計。
2.
選擇你們認為最有效的一個電視廣告及海報,並解釋其優點何在。
討論問題
1. 你認為防止公眾破壞自然環境的最有效方法是甚麼?
2. 以法律嚴懲破壞自然環境的人是有效的方法嗎?為甚麼?
50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b:生態系統的支持容量
資料五:東涌河修復計劃〈基礎〉
大嶼山東涌河長約 3 公里。2003 年年底,東涌河其中一段〈約 330 米〉被
發現受到未經許可的工程破壞。當時,該段河道旁邊築起了一條闊約 5 至
15 米的通道,部分在河床的巨礫和卵石被移走。此外,有迹象顯示,該處
曾進行其他堆填活動,在數處地方築有臨時堤壩。該處的生態和河岸生境
因而受到影響。
修復工程已於 2004 年 4 月中竣工。東涌河現正從早前受工程的影響中復原
過來,魚類已重返修復後的河道,而其他水生生物〈例如蜉蝣和豆娘的幼
蟲〉,也見棲息其過中。漁護署會監察該處生態復原的進展,為期至少兩
年,然後決定是否需要採取其他改善措施。
東涌河修復工程成效的照片
‧受影響河段的最上游
修復前
51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b:生態系統的支持容量
修復後
‧從最上游望向下游
修復前
52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b:生態系統的支持容量
修復後
參考資料:
<http://www.etwb.gov.hk/FileManager/TC/whats_new/tung_chung_stream_inciden/Tung%20Chu
ng%20Stream%202804_c.pdf>[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東涌河修復計劃資料簿>,環境運輸及工務局,二零零四年四月二十八日。
其他參考資料
<東涌河重生
罕見光唇魚復現>,《星島日報》。二零零四年七月十日。
<東涌河修復
北江光唇魚重現>,《明報》。二零零四件六月十六日。
討論問題
1. 你認為東涌河受破壞的程度嚴重嗎?試討論之。
2. 要成功修復東涌河的生態環境容易嗎?需要甚麼部門和人士支持?
3. 已破壞的自然生態能復原嗎?決定進行修復計劃前需要考慮甚麼因素?請舉
例並在課堂上討論。
53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b:生態系統的支持容量
資料 6:澳洲蘭姆叢林 (Rum Jungle) 的修復工程〈進階,同時適用於議題 3b〉
一九五四至一九七一年期間,蘭姆叢林除了是澳洲首個鈾礦外,還出產大
量銅、鎳和鉛。礦場位於達爾文市以南八十五公里的芬蘭斯河 (Finniss
River) 東支的上游。由於採礦,細菌把硫化物氧化,以致酸和金屬物質流
入芬蘭斯河東支,嚴重影響環境。
澳洲政府於一九七七年推行了首個清理蘭姆叢林的計劃,並成立了一個工
作小組負責深入研究重植叢林計劃的內容。一九八三年,聯邦基金撥出一
千六百二十萬澳元正式開展重植計劃,並清理當中的重金屬和中和殘餘物
質。預計於二零零九年,即推行重植計劃二十五年後,就長期提升草原質
素及減少土壤侵蝕等工作,作詳盡的評估。
參考資料:
Rum Jungle Rehabilitation Project Monitoring Report for 1993-1998, Department of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and Environment, Northern Territory Government, Australia, July
2002.
<http://www.lpe.nt.gov.au/advis/land/rumjungle/index.pdf>[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Uranium Information Centre, Australia <http://www.uic.com.au/fmine.htm#rumj>[下載日期:
2005 年 4 月 22 日]。
Uranium <http://pearl1.lanl.gov/periodic/elements/92.html>[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Uranium: Its Uses and Hazards <http://www.ieer.org/fctsheet/uranium.html>[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Australia's Uranium and Who Buys It", UIC Nuclear Issues Briefing Paper 1, February 2004
<http://www.uic.com.au/nip01.htm>[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http://www.ecnt.org/mining/mining_rehab.htm>[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World Information Service on Energy – Uranium Project
<http://www.antenna.nl/wise/uranium/#UMM>[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54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b:生態系統的支持容量
討論問題
1. 何謂鈾?鈾有甚麼用處及害處?
2. 為何澳洲政府願意花大量金錢和時間來重植已損毀的蘭姆叢林?
3. 重植已損毀的蘭姆叢林,能否改善或解決污染問題?
4. 若不修復蘭姆叢林,會帶來甚麼後果?
5. 如果你是澳洲政府官員,你會怎樣減少鈾礦帶來的污染?你會如何平衡鈾礦
帶來的經濟效益和它對環境的影響?
6. 「基於道德立場,我認為澳洲人民不該從地底挖掘鈾。工程不只提高核戰的
可能性,還會毀滅澳洲珍貴的天然遺產,可說是弊多於利。」(Paul Ehrlich,
1977) 請就引文作出討論。
55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b:生態系統的支持容量
資料七:過度捕撈魚類〈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2a, 2b 及 3c)
甲.全球每年可負擔的捕魚量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估計全球海洋每年可負擔的捕魚量是一億
噸。可是在一九八七年,商業捕魚量已達九千一百萬噸,另當地漁民的捕
魚量為二千四百萬噸,但這捕魚量並沒有被紀錄。
參考資料:
John Beddington, "Failing Fisheries" in Jonathan Porritt (ed.), Save the Earth,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London, 1991, p. 151-156, p.154.
其他參考資料
<http://ecosystems.fws.gov/>
乙.港人大食趕絕稀魚損生態
港人嗜吃,舉世聞名,也因為「大食」之故,每名港人因此佔用的土地資
源,較全球人均分配多出三分之一!其中因為港人鍾情海鮮,海鮮食量較
全球平均分配應得的多出兩倍,部分魚類更因而面臨絕種。
參考資料:
<港人大食趕絕稀魚損生態
零年十月三十日。
耗用資源供求失衡禍延下一代>,《明報》。A01,二零零
56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b:生態系統的支持容量
丙.「大青針」炸魚頻頻魚量大減
西貢以東的港人潛水及釣魚勝地「大青針」(屬中國水域),過去一直以
豐富的魚類和海產而聞名,肆無忌憚的潛水叉魚活動,正威脅著該水域的
海洋生態,更嚴重的是內地漁民頻頻「炸魚」,每次最少令五百條魚橫屍
海上。有研究海洋生物學者近期發現大青針海洋生物大幅減少,須促請廣
東當局盡快採取行動,打擊非法「炸魚」。
參考資料:
<「大青針」炸魚頻頻魚量大減>,《明報》。A22,二零零四年六月四日。
丁.南海休漁期
南海休漁期由六月開始實施至八月一日止,約一千四百艘本港漁船受影
響。漁業代表估計,魚產供應本月底至下月初會顯著下降,主要影響街市
的鮮魚供應,估計魚價有機會上升約 10%,但食肆的魚產來貨主要靠空
運及養魚,故預計所受影響不大。在休漁期內,除刺網、延繩釣、手釣及
籠捕外,其他捕魚作業模式均一律禁止使用。
參考資料:
<休漁期供應跌兩成淡水魚「含菌」銷量差 海水魚需求增加價一成>,《明報》。
A16,二零零四年六月十六日。
<休漁期魚價恐升一成 低息貸款援助額倍增>,《明報》。A19,二零零四年六月一
日。
57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b:生態系統的支持容量
討論問題
1.
最近一年的世界魚獲量有多少?
2.
香港人每年的食魚數量有多少?你認為數量驚人嗎?為甚麼?
3.
香港的魚類主要來自哪些地區?
4.
在南中國海,過度捕撈漁產的問題是否嚴重?
5.
何謂「休漁期」?實施休漁期的效用有多大?
6.
為甚麼在休漁期,只可用刺網、延繩釣、手釣及籠捕等方法來捕魚?
7.
休漁期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8.
休漁期期間,香港政府如何向漁民提供援助?
9.
哪些捕魚方法對魚類的影響最大?
10. 為何漁民要採用「炸魚」方法去捕魚?這方法有何不妥?除海洋生物外,
還有哪些物品會受影響?
11. 哪些魚類正面臨瀕臨絕種的威脅?
58
重點 c
邁向可持續發展
59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c:邁向可持續發展
探討問題建議
資源可以取之不竭和不受限制地開發嗎?可持續發展是可行的嗎?我們使用自
然資源,是否應對將來的世代負責?誰有權決定如何使用土地和分配資源的方
式?
60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c:邁向可持續發展
資料一:非再生能源〈基礎〉
我們使用的能源大部分來自鈾及化石燃料,如煤、天然氣、石油等。這些
非再生能源一旦耗盡,便會永遠消失。
參考資料:
Beth Rowen (ed.) Time for Kids Almanac 2004, Time Inc: New York, 2004, p. 82
<http://www.fi.edu/guide/dukerich/tguide.html>[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討論問題
1.
香港最常使用哪種天然能源?
2.
在香港,我們可怎樣限制能源的使用?
3.
有其他選擇嗎?
61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c:邁向可持續發展
資料二:假如香港沒有東江水〈中級,同時適用於議題 3b(Q1)〉
香港每年平均降雨量達 2569 毫米(2000-2003),但由於充足的陽光和夏季的
高溫,每年的蒸發量佔平均降雨量的 50%。有學者推算香港人均水資源佔
有量只有約一百九十五立方米(世界的平均數字為每人七千六百立方米)。
加上香港位於花崗岩帶,地下水資源並不足夠,因此香港本地水資源供應相
當不足。自一九六五年,香港已經由東江輸入淡水以解決食水短缺的問題,
而輸港的東江水量也由最初每年不少於 0.68 億立方米,增加至二零零三年
的 7.6 億立方米,佔同年本地總耗水量的 78.1%,可見東江水對香港食水供
應的重要性。
參考資料:
水務署。<http://www.info.gov.hk/wsd/tc/html/info_publ/stat/consump.htm>[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http://www3.news.gov.hk/ISD/ebulletin/tc/category/environment/030628/features/html/030626tc
06001.htm>[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中大綠色報 GreenPost。第 7 期,2003 年 4 月 1 日,專題探討,<http://go.to/greenpost>
[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討論問題
1.
香港的食水從哪裡來?
2.
香港可不可以長期依賴東江水?東江水的供應是不是無限的?
3.
假如香港沒有東江水,還有甚麼其他的水源?
4.
我們如何保護水源,避免食水受污染?
5.
如果香港長期依賴東江水,對東江沿岸居民的用水有何影響?
62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c:邁向可持續發展
資料三:表土侵蝕與荒漠化〈中級,同時適用於議題 1a 及 2c〉
甲.表土侵蝕
每年全世界有二百四十億噸表土侵蝕。這個數字相等於全澳洲小麥地的表
土面積,表土受侵蝕所帶來的影響,相等於失去了九百萬噸的小麥收成。
參考資料:
Lester Brown, "Blowing in the Wind" in Jonathan Porritt (ed.), Save the Earth,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London, 1991, p.64.
乙.荒漠化
據聯合國二零零三年資料統計,全世界用於農業的五十一公頃可耕旱地
中,約 70%的土質已經退化,其中非洲的荒漠化現象最嚴重,有四份之
三的可耕旱地發生中度或嚴重荒漠化。亞洲受荒漠化影響的土地面積約佔
十四億公頃。受荒漠化影響的不僅是發展中國家,有十八個發達國家也受
荒漠化影響。全世界荒漠化地區每年正以 3.5%的速度增長,帶來的經濟
損失每年達四百二十億美元。
除氣候變異因素外,人為過度耕種使土地衰弱、過度放牧破壞植物、濫伐
森林加劇水土流失及灌溉不當使土地鹽鹼化等,都是導致荒漠化發生的原
因。
參考資料:
United Nation Convention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http://www.unccd.int/publicinfo/factsheets/showFS.php?number=2>[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
<http://www.acca21.org.cn/news/2001/news06-02.html>[下載日期:2005 年 4 月 22 日]。
63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c:邁向可持續發展
討論問題
1.
表土有甚麼價值?
2.
為甚麼表土會被侵蝕?
3.
甚麼是耕地?請指出保留耕地的重要性?
4.
我們有足夠的耕地來支持持續增長的人口嗎?
5.
試搜集有關美國在保護表土上有甚麼計劃。
64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c:邁向可持續發展
資料四:廉價能源—煤〈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2a 及 3c〉
十九世紀,歐洲和美國發展工業,採用廉價煤。現在,發展中國家,如中
國和印度,同樣地以供應充足的廉價煤來發展工業。這兩個國家由於已擁
有二十億人口,因此採用廉價煤所造成的環境傷害必遠超十九世紀的歐
美。美國和歐洲促請這些國家採用以更潔淨及有效的能源,可惜,因使用
傳統方法的成本較便宜,故未能得到發展中國家的支持。
參考資料:
Stephen Schneider, "Climate at Risk" in Jonathan Porritt (ed.), Save the Earth,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London, 1991, p.101.
討論問題
1.
如要求發展中國家放棄使用廉價煤來發展工業,此舉公平嗎?
2.
面對這兩難的局面,怎樣處理才較公平?
3.
中國和印度如何處理上述問題?
65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c:邁向可持續發展
資料五:可再生能源〈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2a〉
可再生能源可循環使用,包括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和水力發
電。無論在搜集或製造過程中,這些能源的污染程度均比非再生能源的
低。
太陽能來自太陽。有些人在家裏利用太陽能電板把陽光轉化成電力。地熱
能源來自地球核心,工程師從地殼抽取蒸氣或沸水,然後利用它們發電。
生物質能包括木材、肥料和玉米等天然產物,把這些物料燃燒便能產生熱
能。水壩和河川提供水力發電,當水流流經堤壩,啟動渦輪機,便產生電
力。
參考資料:
Beth Rowen (ed.) Time for Kids Almanac 2004, Time Inc: New York, 2004, p. 82
<英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大公報》。二零零四年四月二十二日。
討論問題
1.
香港有沒有採用上述的可再生能源?請舉例說明。
2.
使用可再生能源有甚麼好處?
3.
用甚麼方法發電才算環保?
4.
香港在推動環境清潔方面有甚麼成就?
5.
試討論在香港大規模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可行性。
66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c:邁向可持續發展
資料六:香港的可再生能源〈中級,同時適用於議題 2a(Q2)及 3b〉
政府在「香港可持續發展策略」文件中涉及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將推
出四個方案:包括(1)「一切照舊」:即繼續依賴化石燃料和核能以解決
對電力的需求;(2)「自產自銷可再生能源」:鼓勵兩家電力公司配合私
人發展商為物業配置可再生能源設備;(3)「循序漸進」:積極發展可再
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和廢物轉化能源;以及(4)「進取型」:政府在
2008 年兩電利潤管制協議完結時,制訂有關可再生能源發展的規定。
其中「廢物轉化能源」方案,即透過焚化垃圾產生電力,同時會採用最新
科技有效清除廢物在轉化為能源時所產生的排放氣體污染物,以及有毒的
物質二噁英。政府相信,發展廢物轉化能源,既可長期穩定供電,也可解
決堆填區不足的問題。
其他參考資料
可持續發展策略網站。<http://www.susdev.org.hk/en/paper/paper_ch3.asp>
<重點推介廢物轉化能源>,《文匯報》A06,二零零四年七月十日。
<團體指禍害環境更大
二零零四年七月十日。
燒垃圾製能源減堆填區壓力>,《星島日報》。A11,
機電工程署有關能源和能源效益的互動網站。
<http://www.energyland.emsd.gov.hk/eng/index.htm>
香港空氣污染和溫室氣體總量。
<http://www.epd.gov.hk/epd/english/environmentinhk/air/data/emission_inve.html>
香港可再生能源之可能應用顧問研究報告。
<http://www.emsd.gov.hk/emsd/eng/sgi/re.shtml>
67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c:邁向可持續發展
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協會。<http://www.creia.net>
中國新能源網。<http://www.newenergy.org.cn>
<可再生能源>,六十分鐘時事追擊。2002/07/14,香港 :亞洲電視,二零零
二年。
討論問題
1.
討論在香港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好處和壞處。
2.
你及你的家人是否願意付出多點金錢轉用可再生能源?
3.
你是否願意為下一代負責,在使用有限的資源時,盡量節儉?如何做到?
4.
你贊成以廢物轉化為可再生能源嗎?為甚麼?
5.
對於政府在「香港可持續發展策略」文件〈2004 年 7 月〉中涉及的「可再
生能源」項目提出了四個方案,你的看法是甚麼?有沒有其他的建議?
6.
傳統的發電模式有沒有計算環境成本在內(即對環境的污染)?為甚麼?
這做法是否公平和合理?
68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c:邁向可持續發展
資料七:可持續發展的農業可拯救雨林〈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2c〉
「可持續發展的農業」能夠做到保護資源、提升最高產量及提供足夠食物
之餘,也為當地人民及社區帶來收入,支持人民的生活。
巴西果是可持續發展的農產品之一,它需要在天然的森林才能結果實及有
收成,以往有人嘗試在人工種植場種植巴西果,但未能成功。由於巴西果
對天然環境的要求,令部分巴西的森林得以保留,減少了伐林的情況。
其他參考資料
I.A. Merwin and M. P Pritts, “Are modern fruit production systems sustainable?”,
HortTechnology 3(2):128-136, 199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Research and Education Program.
<http://www.sarep.ucdavis.edu/NEWSLTR/v6n4/sa-9.htm>
討論問題
1. 香港有沒有大量進口來自雨林的木材?
2. 進口木材通常有甚麼用途?它們會被循環再用嗎?
3. 我們可怎樣幫助森林的持續發展?
4. 請透過互聯網搜尋有關持續發展馬來西亞、印尼和印度等國家的雨林的資
料。
69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c:邁向可持續發展
資料八:風力發電〈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3c〉
南澳島的農田採用風力發電,廣東省也有八個這樣的農田。中國希望在二
零一零年,增加發電容量至 4,000MW。為抗衡氣候變化,我們應少用化石
燃料,多用可再生能源。二零零二年八月,中國落實京都議定書,並於二
零零三年五月把議定書和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的內容套用於香港。
南澳島風力發電場
2003-11-14 ©Greenpeace
參考資料:
<http://www.greenpeace.org.hk/chi/one_gallery.adp?priority=8&slide_id=51&campaign_id=32>[下
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4 日]。
其他參考資料
綠色和平(中國)<http://www.greenpeace.org/china/ch/>
楊應森,陳建武。<廣東南澳將建首個海上風力發電場 解決污染問題>,載於
中國經濟網。<http://www.ce.cn/cysc/ny/dl/200410/20/t20041020_2040779.shtml>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4 日]。
70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c:邁向可持續發展
許國、章君佳、楊映喬。<我國首批海上風電場將在南澳興建>,載於國家海
洋局網頁。
<http://www.soa.gov.cn/shixun/inside/200410/13521b.htm>[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4 日]。
討論問題
1. 一九九七年訂立的《京都議定書》確定了哪些決議?
2. 對於香港在這方面的表現,你有甚麼意見?
71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c:邁向可持續發展
資料九:太陽能學校〈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2a(Q2)及 3a〉
早於八十年代,本港的建築物便開始試用太陽能發電裝置,像天文台的自
動氣象站、科學園等,但以太陽能發電與電力公司聯網,為一所學校提供
電力的做法卻是新嘗試。首所太陽能發電學校馬灣基慧小學,以逾四百萬
港元裝設太陽能發電系統,該系統於二零零四年三月投入運作,發電量佔
學校的耗電量約一成,學校每年可慳電費四萬多元,學生更可藉此學習利
用再生能源的好處。
參考資料:
<課室裝感應器設小型天文台
零四年七月三日。
太陽能學校年慳電費四萬>,《星島日報》。A19,二零
活動
把同學分成兩組,以辯論的形式,討論在你的學校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可行
性〈可討論太陽能發電的好處和壞處,以及需要配合太陽能發電的條件〉。
72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c:邁向可持續發展
資料十:車用的燃油催化轉換器〈中級,同時適用於議題 1a 及 3c〉
發電廠排出的二氧化硫和氧化氮及汽車排放的氧化氮均是酸雨的主要來
源。歐洲國家有指引規定,在二零零三年以前,發電廠必須減少排放二氧
化硫。自一九九二年起,所有在美國、日本及歐洲國家售賣的新車均須符
合汽車排放指標的規定,裝上燃油催化轉換器。
參考資料:
Michael Walsh, "Living Dangerously" in Jonathan Porritt (ed.), Save the Earth,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London, 1991, p.105-106.
討論問題
1. 採用燃油催化轉換器能有效降低烴、碳氫化合物在大氣層的含量。但根據估
計,它的成效只可維持至二零零零年底,因汽車數量劇增帶來的污染蓋過了
原先的成效。那麼可如何更有效解決空氣污染的問題呢?
2. 加利福尼亞州的空氣污染問題非常嚴重。試找出其中原因,並建議當地政府
該如何改善污染。
3. 亞洲和香港的情況又如何呢?
73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c:邁向可持續發展
資料十一:禁用損壞臭氧層的化學品〈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2a 及 3c〉
蒙特利爾議定書於一九八六年簽訂,一九九零年六月重新檢討,直至二零
零零年,才成功逐步淘汰大部分損壞臭氧層的化學品。訂立《蒙特利爾議
定書》,說明了大氣層沒有國界之分,要靠各國通力合作才能得以保護。
參考資料:
Jonathan Porritt, Save the Earth,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London, 1991, p. 91.
討論問題
1. 請說明《蒙特利爾議定書》的內容。
2. 氟氯碳化物和氟溴烷對環境造成甚麼影響?
3. 有甚麼東西可以取代損壞臭氧層的化學品?
74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c:邁向可持續發展
資料十二:禁用流刺網捕魚〈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1a, 1b, 2a 及 3c〉
日本、台灣和韓國的船隊多用刺網捕漁,刺網可長達五十公里〈三十英
里〉。這種捕漁方法大量殺害海洋生物,當中大部分生物對漁民來說是沒
有甚麼經濟價值,例如: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龜。估計每年漁民用上 7,000
公里〈4,350 英里〉的刺網,在太平洋一帶捕魚。
一九九一年聯合國大會決議禁用刺網,有些國家利誘漁民放棄使用刺網,
以圖降低捕漁量至可持續捕魚的水平。
參考資料:
John Beddington, "Failing Fisheries" in Jonathan Porritt (ed.), Save the Earth,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London, 1991, p. 151-156, p.156.
討論問題
1. 既然台灣不是聯合國成員,聯合國的決議案是否對她沒有約束力?
2. 其他國家採用了哪些可持續的捕魚方法?
3. 你知道日本船隊捕鯨的情況嗎?
4. 試搜集有關法羅群島居民捕殺巨頭鯨的資料。
75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c:邁向可持續發展
資料十三:有機耕種的概念及好處〈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3a〉
有機耕種提倡自然的農業生產方式,主要是藉著輪耕和循環動植物廢料來
保持泥土肥沃,不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以維持土壤的生機。有機耕種能
生產營養價值高且對人體安全的糧食,也保持了農業系統及地球生物的多
樣性。對自然環境而言,有機耕種除了避免環境污染及過渡開發的問題
外,還可以維持一個具生產力及平衡的生態系統。
參考資料:
其他參考資料
香港有機農業協會。<http://www.hofa.org.hk/index.php>
綠田園基金—有機耕種。
<http://www.producegreen.org.hk/agronomy_01.htm>
<漁護署向農民推介種植有機草莓>,2004 年 1 月 8 日新聞稿,載於漁農自然
護理署網頁—最新消息—新聞稿。
<http://www.afcd.gov.hk/news/text/PressReleases/pr395.htm>
討論問題
1.
甚麼是有機耕種?
2.
有機耕種有甚麼優點和缺點?
3.
有機農產品有甚麼特色?
4.
試舉出一些有機農產品的例子。
5.
有機耕種在香港及其他國家普遍嗎?原因何在?
6.
二零零四年一月香港政府推廣有機草莓的種植方法。這對農民、顧客和社
會經濟有好的帶頭作用嗎?
76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c:邁向可持續發展
資料十四:生態足印〈進階,同時適用於議題 3c〉
人口的生態足印,是指為一個地方的人口製造食物並吸納所有生產廢物所
需的土地及水源面積。
可生產的面積
每人分到的一份 =
世界人口
生態足印方便個人、分析家、團體及政府就經濟、環境、資源分佈和治安
等方面量度自然資源所受到的影響及交流意見。
其他參考資料
Civic Exchange website — Environmental Pilot Site —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tl Issues—Ecological Footprint
<http://www.civicexchange.org/enviro/n_env_local/n_env_ecology/n_env_ecology.htm>
“Ecological Footprints Accounts: Moving Sustainability from Concept to Measurable
Goal”.
<http://www.redefiningprogress.org/programs/sustainabilityindicators/ef/efbrochure.p
df>
Dr Jason Venetoulis, Dahlia Chazan, and Christopher Gaudet,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Nations 2004: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Program”, March 2004.
<http://www.redefiningprogress.org/publications/footprintnations2004.pdf>
Friends of the Earth (HK)香港地球之友—Eco-City 生態城市—香港—Ecological
Footprint
<http://www.foe.org.hk/welcome/eco_footprint.asp>
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
<http://www.wwf.org.hk>
77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c:邁向可持續發展
Santa Monica’s Ecological Footprint 1990-2000
<http://www.regionalprogress.org/ef_ca_santamonica.html>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規劃署—工作/資料/研究顧問技術文件—生態足印(只
提供英文版本)
HKSAR Government Working Paper No. 10: Ecological Footprint
<http://www.info.gov.hk/hk2030/hk2030content/wpapers/wpaper_10/e_wpaper10.ht
m>
討論問題
1.
生態足印的主要成分是甚麼?
2.
為甚麼國家需要計算生態足印?
78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c:邁向可持續發展
資料十五:環保建築—北京道一號〈基礎〉
環保概念和特色已逐漸在香港的商廈建築設計中出現,其中一個好例子是
於二零零三年落成的尖沙咀「北京道一號」。此項建築於「香港建築師學
會二零零三年年獎」中奪得「香港建築師學會全年建築大獎」。
「北京道一號」樓高二十九層,其環保設計包括以下三大特色:
1. 「三層透氣玻璃」的外牆:讓陽光照進室內,做到自然採光的效果。
2. 感光自動電子百葉簾:安裝於大廈面向東西兩邊的樓層外牆,以減低
日照強烈時對室內空調所造成的負荷。
3. 太陽能發電板:設於屋頂,主要為上述之百葉簾系統提供電力。發電
板採用弧形設計,以增加接收太陽能的面積,並配合整幢大廈的曲線
設計,可與海港的景色相呼應。
採用這種環保設計,整體成本約比一般建築多一成左右。
其他參考資料
<北京道一號奪香建築師學會全年建築大獎>,2004 年 3 月,香港貿易發展局
網頁—專題故事。
<http://infrastructure.tdctrade.com/suc-c130.htm>
<外形似乘風船帆三層玻璃慳能源 北京道一號獲建築大獎>,《星島日
報》。A07,二零零四年三月十五日。
<建築師學會 年獎北京道一號奪魁樓頂大陽能發電板
>,《蘋果日報》。A18,二零零四年三月十五日。
79
電腦控百葉簾採光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c:邁向可持續發展
活動
實地參觀北京道一號,並嘗試作一訪問。
討論問題
1.
香港有沒有其他的環保建築物?試比較不同環保建築物的異同。
2.
找出環保建築的實際效益。
80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c:邁向可持續發展
資料十六:地球的將來〈基礎〉
假如你生活的地方,動物和樹木都不存在;或者你活在一個空氣受污染的
地方,該處的臭氧層大多受損,你外出
也要戴防毒面具和穿上整套保護衣,你
能否想像那時的生活環境將會是怎樣
呢?為了讓下一代有一個健康的生活環
境,我們當立刻反省自己的行為,為保
護環境而努力。只要每個人都能節省、
再用和循環使用有限的資源,並支持重
植遭破壞的林木,這便達到環保的目
標。
參考資料:
Shelley W., Scituate, MA, “A Glimpse of the Future?”.
<http://www.teenink.com/Past/1997/7993.html>[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6 日]。
討論問題
1. 你喜歡在上述文章中所描述的環境生活嗎?為甚麼?
2. 假如你活在那樣的世界,你認為你的上一代待你好嗎?
3. 為甚麼不愛惜環境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4. 試列舉十個可避免損害環境的行為。
81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c:邁向可持續發展
資料十七:基因改造食品〈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2a 及 3a〉
基因改造的食品擁有傳統育種方法不能製造出來的特徵,例如:不怕殺草
水的黃豆、能抗蟲的粟米、可以產生毒素殺死害蟲的菜心和芥蘭等等。
雖然透過基因改造的食品,可讓科學家發展出更多和更新品種的食品,以
適應不同的需要,但它們的副作用同時引起了國際間不少科學家、環保團
體及傳媒等方面的關注,部分政府更將這些基因食品推出市場的時間一再
推遲。
其他參考資料
<http://hk.geocities.com/haorgfarm/>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News
<http://www.gmfoodnews.com/>
討論問題
1.
何謂基因改造工程?
2.
甚麼是基因食品?試舉例說明。
3.
基因食品有甚麼好處?我們是否那樣急需基因食品呢?
4.
基因食品存在甚麼問題?可嘗試以基因菜能抵抗超級害蟲的情況為例,進
行探討。
5.
基因食品對人類健康,對自然生態會產生些甚麼影響?
6.
基因食品對人類的下一代有甚麼影響?
7.
為甚麼基因食品會在社會上引起這樣大的反響?
8.
你認為政府應否盡快實施全面的基因食物標籤制度?有關制度的推行過程
將會遇到甚麼阻力?
82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c:邁向可持續發展
資料十八:深涌擬劃海岸保護區或建高爾夫球渡假村〈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2b 及 3b(Q1)〉
深涌位於西貢郊野公園外的西北位置,是鹹淡水魚尤其全球稀有的黑鬥魚
的重要生境,那裏的沼澤為無脊椎動物提供了重要居所。有地產商提出要
將深涌發展為高爾夫球渡假村。不過,另一方面,漁護署及規劃署正在研
究深涌當地的生態價值,考慮或會劃出部分區域作為自然保護區或海岸保
護區,並希望土地發展與保育兩者能兼顧,能與地產商達成協議,取得雙
贏方案。
參考資料:
<深涌擬劃海岸保護區>,《明報》。A23,二零零四年六月三日。
其他參考資料
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環境保護多面睇—生境保護—保育地點—深涌
<http://www.wwf.org.hk/chi/conservation/hab_protect/green_dragon/sham_chung.ht
ml>
討論問題
1.
試以深涌為例,討論誰有權決定如何使用土地和資源分配的方式。
2.
討論深涌最理想和合適的土地發展規劃。
83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1:我們的環境和生態面對甚麼問題?
重點 c:邁向可持續發展
資料十九:美國的荒野用地〈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2c〉
荒野最基本的好處是提供康樂的地方,但以荒野作為康樂的地方卻會破壞
荒野的環境和它的價值。
根據美國政府的標準,真正體驗野外的遠足者,他們一天遇見其他人的次
數,不應多過七次。但在一九九七年八月,一名遠足者在往阿爾卑斯山湖
區最著名的荒野途中,卻每一分鐘約遇到一群往山下走的人。
美國林務局分別在一九六五年和一九九七年訪問到訪荒野遊人,調查結果
顯示,在兩次的調查中,公眾對荒野的看法有顯著的分別。一九六五年,
只有 29%的受訪者同意限制荒野的使用,而在一九九七年,56%的受訪者
則認為需要限制到訪荒野的人數。
參考資料:
Danny Westneat, “U.S. may limit wilderness access”, Seattle Times Washington bureau, 17
August 1997.
<http://www.wildwilderness.org/wi/limits.htm>[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6 日]。
其他參考資料
Mark Waite, “Limited access to Spring Mountains sparks concern”, Pahrump Valley
Times, 9 January 2004.
<http://www.pahrumpvalleytimes.com/2004/01/09/news/forest.html>
討論問題
1. 美國林務局應否限制到訪阿爾卑斯山湖區荒野的人數?
2. 你認為公眾對荒野態度的明顯改變是否在預期之中?有甚麼原因導致公眾的
看法有所改變呢?
3. 人類應否在享用荒野的同時,犧牲其生態環境?如何在兩者間取得平衡?
4. 在荒野地方,人類有甚麼權利和義務?
5. 誰有權決定如何使用土地和資源分配的方式?
84
85
議題 2
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
價值觀和考慮?
86
重點 a
科技及社會發展與環保
87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a:科技及社會發展與環保
探討問題建議
環境及生態問題是否源於落後的生產方式?科技進步可以增加生產和協助保護
環境嗎?如果地球始終難逃毀滅的命運,我們為何還要致力環保?
88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a:科技及社會發展與環保
資料一:不適當開發及戰爭造成的環境災難(中級〉
在黃河主要流經的黃土高原,原來的土壤是特別肥沃的,可是歷年來高原
一帶的森林廣泛被砍伐;加上戰爭時人工決堤、多年來落後的農業方法和
近代錯誤的土地用途,這些原因都使土壤失去樹木保護,任由暴雨沖刷,
造成嚴重的土壤侵蝕,導致每年流入黃河的泥沙量高達十六億噸,淤積下
游河道,直接或間接地促使黃河泛濫。
此外,地勢平坦及交通便利令黃河一帶成為重要的農產區和人口密集地
區,也加促了附近的環境問題。
參考資料:
<http://ihouse.hkedcity.net/~hm1203/hazard/flood-cause-huanghe.htm>[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6 日]。
郭治著,《熱愛地球》。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第 46 頁。
討論問題
1.
黃河中游的樹林生態現況是怎麼樣的?
2.
為何人們要破壞黃河中游的森林或草地?
3.
為何黃河的含沙量高?這會導致甚麼問題?
4.
列舉一些解決這問題的方法。
89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a:科技及社會發展與環保
資料二:過度放牧/耕作(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2b)
過度放牧是由於太多的動物在同一地點放牧而造成,因此,植物被吃掉的
速度比生長速度更快。過度放牧將降低植物的生產力,以及改變土地上的
植物數量與種類,並且會引致荒漠化及溫室效應,不少生態環境會因過度
放牧而受到破壞。
在撒哈拉沙漠南邊的薩赫勒北部,人們以遊牧或放牧的形式來飼養羊和駱
駝。由於飼養牲口的數目超出土地的負荷,以致水土流失,植物難以生
長。至於較為濕潤的南部,就因過度耕作,使原來細小的耕地在連綿不斷
的耕作下,地力喪失,令整個地區逐漸變成荒地。
參考資料:
綠色教育先鋒網頁—過度放牧及過度捕魚
<http://www.pepa.com.hk/problems/overgrazing/introduction_c.html>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6 日]。
<非洲撤哈拉沙漠>。載於香港自助旅行者協會網頁。
<http://www.hkba-travel.org/world_scenery/outlook_10.htm>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6 日]。
朱丕榮。<全球荒漠化的威脅>。載於中國農業在線。
<http://www.agrionline.net.cn/zhuanjia/article/shta/19.htm>[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6 日]。
Ho, C H & S T Chiu (Eds.). Natural Conservation in China, Hong Kong: Hong Kong Museum
of History, 1983, p.26.
討論問題
1.
甚麼原因導致「過度放牧/耕作」?
2.
有甚麼可行的方法防止這情況的持續惡化?
90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a:科技及社會發展與環保
資料三:土法鍊礦的惡果(進階,同時適用於議題 1b, 2b 及 2c)
近年來,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中國某些鄉鎮、個體戶和聯戶在礦產資源
十分豐富的中國雲南東部和貴州西部,興辦了大批的土法煉硫廠,建了大
量土法煉硫爐,以開採硫和煤資源。使用土法煉硫時,每煉 1 噸硫磺,就
會排放 1 萬立方米的氣體,氣體內含二氧化硫和硫化氫達 1.8 噸,這些毒
氣嚴重污染環境,使那裡雨水的 pH 值達到 3.1,形成酸雨。酸雨導致煉
硫廠區寸草不生,挖地三尺找不到蚯蚓和螞蟻;也導致樹木枯死。還有,
山上岩石變成了白色,而且也被二氧化硫嚴重侵蝕,不斷發生崩塌和滑坡
的情況。土法煉硫還排放大量廢水和含有汞、砷、鎘等有害物質的廢渣。
一家年產僅數千噸的煉硫廠,每年排放硫磺廢水有 15.8 萬噸,一部分滲
入地下,一部分排入河流。
參考資料:
郭治著。《熱愛地球》。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第 67 頁。
遵義市環境保護局,<污染環境土法煉礦 長征鎮“焙燒窑”被取締>
<http://www.zyepb.gov.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614>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6 日]。
「保護礦山刻不容緩—西南地區生態建設採訪札記之二」,《人民日報》,2000 年 08
月 03 日第五版。
<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l3/21/20000907/222423.html>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6 日]。
討論問題
1.
這些人為何要用土法採礦?
2.
要怎樣做才能消除這種土法採礦的負面影響?
3.
有甚麼條件才能做到這些方法?
91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a:科技及社會發展與環保
資料四:大嶼山東北角的改變和保存境況(基礎)
大嶼山東北角一直都是人跡罕至、擁有原始天然景色的地方,那裡滿佈高
山、流水、海岸與海灣。隨著機場的興建、木材業的萎縮及填海興建公路
的影響,大嶼山東北部的天然海灣及山脈已被改變。居於附近的村民對外
往來雖有所改善,但天然環境卻逐漸受到污染。
根據土木工程拓展署在二零零一年完成的「大嶼山北岸發展可行性研究」
的結果,以及因應港口發展環境的轉變,大嶼山東北部的日後規劃,已由
主要港口發展轉為以康樂及旅遊業發展為主,並以一個於竹篙灣發展的國
際主題公園及其鄰近相關的發展項目為焦點。
參考資料: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土木工程拓展署。
<http://www.cedd.gov.hk/tc/archives/programmes/02_03_li_01_05.htm#a>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6 日]。
《山河歲月》,香港電台電視部,2001 年 3 月 28 日。
呂沛銘。<大嶼山的哀歌>。<http://www.hkfca.org.hk/data/draft/0008lpm.htm>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6 日]。
活動
到大嶼山東北角實地遊覽及考察,紀錄那裡的自然環境狀況、人口結構特徵和
你所察覺到因土地開發所帶來的轉變。
討論問題
1.
大嶼山北部的改變對其東北角產生了甚麼正面及負面的影響?
2.
居民的生活及就業起了甚麼變化?
3.
交通方便帶來的旅遊及生態旅遊有甚麼價值?
4.
你認為這種變化是好還是壞?
92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a:科技及社會發展與環保
資料五:埃及阿斯旺(Aswan)水壩(中級,同時適用於議題 2b)
一九五零年代,埃及政府為了控制河流泛濫、引進水力發電及提供水源灌
溉農地,建造了阿斯旺水壩。水壩生產出的能源使政府提供新的工業電
力,增加就業機會,但沒有人預料到水壩可能產生的種種副作用:水壩上
游的尼羅河,無法再帶著沖積的新泥土流到下游兩岸田地,使這些耕地失
去肥沃的自然肥料,種植需要改用化肥,結果使耕種成本上升及水質污染
變得更嚴重;由於水壩的隔濾作用,水壩流到下游的水太清,水裡欠缺營
養成份,使尼羅河口的海洋生物缺少食物,更沖走下游的泥土,造成水土
嚴重流失。
參考資料:
Doerner, Dietrich. The Logic of Failure. N.Y.: Metro-politan Books, 1996, p.72-73.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PBS) website—Science & Nature—Technology & Inventions—
Building Big—Dams—Aswan High Dam
<http://www.pbs.org/wgbh/buildingbig/wonder/structure/aswan_high.html>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6 日]。
討論問題
1.
阿斯旺大水壩的建造,顯示了人類應用科技有甚麼問題?
2.
如今的情況實在令埃及政府進退兩難,拆毀水壩或保留水壩都是充斥著問
題的,你可否尋找出種種困難的所在?
3.
這個經驗給了人類甚麼教訓?
93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a:科技及社會發展與環保
資料六:綠色革命(基礎)
為了解決人口眾多及糧食不足的問題,尼日利亞等國提出了「綠色革命」的口
號。
綠色革命是指政府採用現代化農業科技(如選用良種,施用化肥、農藥、改善
栽培技術、灌溉系統等〉,及增加對農業的投資,以提高糧食單位面積的產
量,使糧食達到自給自足的水平。
綠色革命最早起源於東南亞的菲律賓。六十年代,透過「國際水稻研究中心」
的實驗和研究,使菲律賓的水稻每公頃產量從一九六九年的 1665 千克增長到一
九八二年的 2206 千克。「菲律賓水稻」在某些國家推廣後,糧食產量有顯著增
長,令缺糧國達到糧食自給自足的水平,因此被稱為「綠色革命」。
參考資料:
<人口、糧食、干旱和沙漠化>,載於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母語教學教師支援中心
<http://www.cmi.hku.hk/reading/geo.nsf/0/3aa55e5ad9e6557948256a2c002285c9?OpenDocument>[下
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6 日]。
Encyclopedia.com website <http://www.encyclopedia.com/html/g/greenr1ev.asp>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6 日]。
“Lessons from the Green Revolution” (March/April 2000), in FoodFisrt website
<http://www.foodfirst.org/media/opeds/2000/4-greenrev.html>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6 日]。
“Growing More Per Acre Leaves More Land for Nature”
<http://www.highyieldconservation.org/>[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6 日]。
“From the Bengal Famine to the Green Revolution”
<http://www.indiaonestop.com/Greenrevolution.htm>[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6 日]。
討論問題
1.
「綠色革命」為甚麼會出現?
2.
「綠色革命」能否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
3.
它又會否帶來其他的問題?
94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a:科技及社會發展與環保
資料七:新科技的開發(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1c)
很多新發明的科技產品如:具能源效益的焗爐、微處理機控制系統、全面
的循環再造計劃、植物的選種培育、磁浮系統、光纖、高溫陶瓷、污水處
理系統、先進的無線電通訊、可靠耐用的抽水與灌溉系統等,都會為人類
締造一個更恆久和安全的未來。
磁浮火車系統除了能增加操作效率外,還能把污染程度減到最低。日本和
多個國家已採用這種磁浮火車。
太陽能收集器除了可以增加能源生產外,還可以減低成本。
磁浮火車 (“Maglev” train)
太陽能收集器 (Solar collectors in Australia)
參考資料:
Jonathon Porritt, "Is this the Last Chance?" in Save the Earth, by Jonathon Porritt,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London, 1991, p.25.
95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a:科技及社會發展與環保
討論問題
1.
香港有否採用這些新科技,請舉例說明及介紹。
2.
試簡單介紹上海引進的磁浮火車。
3.
為何太陽能收集器能幫助減低成本?
4.
科技進步可以增加生產及協助保護環境嗎?
96
重點 b
保護人類利益和生態系統
97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b:保護人類利益和生態系統
探討問題建議
解決環境及生態問題,應否單考慮人類的利益?還是應兼顧所有生態系統呢?
98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b:保護人類利益和生態系統
資料一:人類利益與生態系統之關係—人類肉食的問題(基礎〉
人類肉食的習慣帶來了不少問題,包括砍伐樹林、過度放牧、環境污染及
饑荒等等。根據世界觀察組織的數字顯示,相比一九六一年,全球的家畜
數目已上升了百分之六十,而飼養供人類食用的禽類數目則於同期上升了
四倍,由四十二億增至一百五十七億。自一九七零年至今,美國人食用豬
牛的數量已上升了三倍,在亞洲也增長了兩倍。全球人類食用肉類數量的
增長與美國式高肉量快餐的受歡迎程度,有著密切的關係。
根據一些統計數字顯示,要生產一磅肉食,平均要花費 4.8 磅飼料,可見
肉食對飼料的耗損非常龐大。相反,落後國家則要不斷面對糧荒的問題。
英國的環保組織 Vegfam 指出,一塊十英畝的土地可以種植供六十人食用
的黃豆、二十四人食用的小麥、十人食用的粟米或二人食用的家畜。
歐洲及美國每年從熱帶雨林國家入口大量的高卡路里植物“cassava”,用來
飼養羊、豬、鷄等動物,對“cassava”的大量要求間接破壞了熱帶雨林的存
在。
參考資料:
“The Case Against Meat”, from the cover story of
<www.emagazine.com> January/February 2002, Vol. XIII, no. 1.
<http://www.all-creatures.org/adow/cam-meat-thecase.html>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6 日]。
'E'
Magazine
website
Thomas A. Mappes & Jane S. Zembaty (eds.). Social Ethics. N.Y.: McGraw-Hill, 4th Edition,
1992.
<http://earthtrends.wri.org/pdf_library/country_profiles/Ene_cou_344.pdf>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6 日]。
FAS Online, Total Poultry Meat Consumption
<http://www.fas.usda.gov/dlp2/circular/1997/97-03/poulcons.htm>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6 日]。
“The Disappearing Forest” in Jonathan Porritt, Save The Earth, Darling Kinderley: London,
1991.
99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b:保護人類利益和生態系統
討論問題
1.
試找出一些數據來顯示香港人的肉食習慣,看看香港人是否食用大比例的
肉類?
2.
試查看肉食的營養價值,及過度食肉會造成的健康及環境問題。
3.
探討你個人的飲食習慣,看看自己是否喜歡肉食,及是否吃過量肉食。
(參考:飲食金字塔〉
4.
面對世界糧荒,你個人及香港市民的肉食習慣,需否改變?
100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b:保護人類利益和生態系統
資料二:生態系統(基礎)
我們每次踏足荒野,或者為興建新穎的建築物或商場而對土地施加平整工
序,都劇烈地改變了生態系統。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個特定的地理範圍內的
所有生物〈包括人類、植物、動物和微生物)、自然環境〈如土地、水和
空氣)及維持二者平衡的自然循環系統。假如三者間的平衡出現問題,生
態系統也會受到破壞。
參考資料:
U.S. Fish & Wildlife Service website.<http://ecosystems.fws.gov/>[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6 日]。
Encarta website.<http://encarta.msn.com/encyclopedia_761582459/Ecosystem.html>[下載日
期:2005 年 5 月 26 日]。
<http://library.thinkquest.org/11353/ecosystems.htm>[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6 日]。
<http://nps.gov/crmo/chap4b.htm>[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6 日]。
討論問題
1. 為何生態系統會受到破壞?
2. 以香港為例,試列舉生態系統被破壞的情況。
3. 有甚麼方法可改變人類的自私行為?
101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b:保護人類利益和生態系統
資料三:全球增溫對大自然的影響(進階,同時適用於議題 1a, 1b 及 2a)
最新一期科學雜誌《自然》發表兩項大型研究,指全球增溫正在使北半球
數以百計物種的生活範圍,平均每十年向北移六公里,若情況持續下去,
下個世紀的「春天」,會比現時的「春天」提前一個月來臨。
另一項研究則發現在氣候變化最厲害的高山和高緯度地區,氣溫的變化對
生態的影響尤為明顯。最危險的是因各物種遷移步伐並不協調,各物種遷
移時間的快慢和移徙幅度都會不盡相同,原本互為依賴的食物鏈,可能因
此被打亂,有些物種或會受到「缺糧」的威脅,受影響的動物更有需要改
變進食的習慣,因此食物種類可能會遞減。
參考資料:
<全球暖化春季早臨
三日。
北半球物種每 10 年北移 6 公里>,《明報》。二零零三年一月
討論問題
1.
全球增溫對自然界以及不同的生物產生甚麼影響?
2.
全球增溫對人類發展與文明產生甚麼影響?
3.
全球增溫會引起其他環境問題嗎?試舉例說明之。
(提示:生態系統就像人體一樣,是個有生命,活躍及互動的系統。考慮
生態問題時,應從整體及全面的角度探討,不能抽空其中一個問題而討
論 。「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 的方式,不能從根本的角度 解決環境問
題。)
4.
在地球歷史之中,冰河時期及暖化,的確有循環不息的情况,究竟上文提
到的增溫現象,是純然人為的,還是地球自然發展的一部分,是否值得注
視?我們應該以甚麼態度來看待這現象呢?
102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b:保護人類利益和生態系統
資料四:秘魯鯷魚(中級,同時適用於議題 1b 及 1c)
細小的秘魯鯷魚(約 12-20 厘米)壽命短,成長期只有一年。鯷魚三五成
群,聚居於秘魯和智利北部的岸邊淺灘。海洋中上升的寒流把浮游植物帶
到水面,成為鯷魚的食糧。少量鯷魚被人類當作食物,大部分則被用來餵
飼寵物。
一九七二年,由於厄爾尼諾現象使溫水流入這地方。寒流因此停止上升,
浮游植物生長減慢,鯷魚的數量也下降了。人們製造更幼細的漁網,捕捉
大量魚苗,嚴重影響魚類繁殖。結果魚產大跌,不能恢復。
參考資料:
“What can be done to stop the loss of biodiversity?”, The Open Door Website.
<http://www.saburchill.com/IBbiology/chapters02/042.html>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7 日]。
其他參考資料
<政府制訂措施協助漁民渡過休漁期>,2004 年 5 月 31 日新聞稿。載於香港特
別行政區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最新消息
<http://www.afcd.gov.hk/news/news.htm>
香港漁網網頁—漁業資料—香港漁船
<http://www.hk-fish.net/chi/fisheries_info/fishing_fleeting/index.htm>
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website
<http://ecosystems.fws.gov/>
討論問題
1. 秘魯鯷魚有何用處?
2. 為了保持生物多元化,秘魯政府應採取甚麼措施阻止鯷魚數目下降?
3. 實施這些措施時有甚麼限制?
103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b:保護人類利益和生態系統
資料五:瀕臨絕種動物(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1b, 1c 及 2c)
儘管捕獵瀕臨絕種動物是違法行為,人們為了獵物的肉和皮,依然獵殺猩
猩、老虎、犀牛等動物。有些時候,為了捕獲年幼的動物當寵物賣掉,獵
人會先殺死其母親。年幼的靈長類動物也遭捕獵,被賣作醫學研究用途。
很多瀕臨絕種的動物,傳聞擁有傳統中藥療效,因而遭到捕獵。例如:認
為老虎鬚可舒緩牙痛、老虎尾巴可用來醫治皮膚病、老虎骨可治風濕等。
參考資料:
Theresa Greenaway, Eyewitness Jungle,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London, Penguin Group,
2003, p.66-67.
活動
中國人普遍認為「背脊向天人所食」。試以辯論的形式,把同學分成兩組,討
論中國人食用野生動物的習慣。
討論問題
1.
何謂瀕臨絕種的品種?
2.
在瀕臨絕種的動物中,找出最高危的品種。
3.
捕獵野生動物的合理理由是甚麼?
4.
尊重生命這理念能運用於動物身上嗎?
104
重點 c
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105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探討問題建議
大自然對人類有甚麼價值?將大自然看成一個大花園(有觀賞休憩價值〉、教
堂(有靈性及美感價值〉、大倉庫(有資源實用價值〉、實驗室(有求知及發
展的價值〉,各有甚麼不同的含意?大自然是人類的工具、居所還是伙伴?哪
一種觀點比較可取?
106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資料一:美國人對荒野的定義(基礎)
「荒野」(Wilderness)是指任何一片/一個無人居住及未經耕作的土地地
區。「荒野」可以是一個森林、一片廣闊的土地、焦土、野地、棄土、荒
漠或任何一片未有道路設施的荒地。當一個地區,大部分面積仍然保留自
然風貌,未經人類加工改變,便可視之為「荒野」。
根據一九六四年編製的美國荒野令第 2c 部分,「荒野」應指一些地貌不
受人類及人為工程所影響的地區,在此等地區,人類只是一個暫留的訪
客,土地本身和居住在當中的生物均不受人類影響,自由自在地生活。
參考資料:
Wilderness Watch website—What is Wilderness?
<http://www.wildernesswatch.org/what%20is/wild.html>[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7 日]。
荒野(wilderness)的定義,Webster’s Online Dictionary.
<http://www.webster-dictionary.org/definition/wilderness>[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7 日]。
荒野(wilderness)的定義,Alberta Wilderness Association
<http://www.albertawilderness.ca/AWRC/Positions/PS0206WD.pdf>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7 日]。
討論問題
1. 根據一九六四年編製的美國荒野令,你認為香港有「荒野」存在嗎?請提出
理由支持你的論點。
107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資料二:自然界的觀賞休憇價值—加利福利亞州國家森林(基礎)
從一個民意調查發現,82%受訪的加利福尼亞州人認為戶外活動場所,是
他們眼中優質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調查還發現,天然和未經發展的地區
是最佳的戶外活動場所,單在一九九七年就有差不多 60%的加利福尼亞
州人嘗試過遠足步行。
一九九五年,加利福尼亞州國家公園就有超過 250 萬人到訪。無論人們喜
歡遠足步行、騎馬、打獵、露營或是釣魚,都可選擇在他們喜歡的荒野中
進行各式其式的活動。
時至今日,加利福尼亞州有超過 4,800 萬畝土地由公眾擁有。當中,只有
1,400 萬畝土地被保留作荒野用途,其餘三分之二的土地則用來開礦、伐
木和興建越野車輛使用的道路。
參考資料:
California Wilderness Coalition—Resource Center—Get the Facts—Californians Benefit from
Wilderness Protection
<http://www.calwild.org/resources/facts_benefits.php>[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7 日]。
The California Wild Heritage Campaign
<http://www.californiawild.org/>[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7 日]。
討論問題
1.
相對加利福利亞州,你認為香港用作戶外活動的自然環境足夠嗎?
2.
請說出香港五個郊野公園的位置。你在公園內遊玩的感覺如何?可否與其
他同學分享一下你的見解?
3.
自然環境除了提供消閒娛樂外,還有甚麼價值?
108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資料三:自然界的經濟價值—南極洲旅遊業(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1c)
位於地球最南端的南極洲是其中一片最漂亮而又偏遠的大陸。對很多人來
說,長年鋪滿白雪及人跡罕見的南極洲充滿神秘感,是個歷史上著名的勘
探和探險的地方,這使南極洲的旅遊業在過去二十年間發展蓬勃。現在,
每年有大約 15,000 名訪客到訪南極洲。南極洲的荒野遼闊,植物群和動
物群雖然變化不多,但是豐富而獨特。
參考資料:
Patrick T. Maher, Gary Steel and Alison McIntosh. “Antarctica: Tourism, Wilderness, and
‘Ambassadorship’”, USDA Forest Service Proceedings RMRS-P-27. 2003, pp.204-210. USDA
Forest Service
<www.fs.fed.us/rm/pubs/rmrs_p027/rmrs_p027_204_212.pdf>[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7
日]。
The Official Antarctica Home Page <http://www.vb-tech.co.za/Antartica/>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7 日]。
討論問題
1.
世界上其他地區有沒有類似遊覽荒野的旅遊業?
2.
生態旅遊業和一般旅遊業有甚麼分別?
3.
你認為旅遊業與自然環境保護是相容的嗎?
4.
你認為旅遊業對保護南極洲的天然資源有裨益嗎?
5.
你認為南極洲的天然資源可支援現有或持續發展的旅遊業嗎?
109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資料四:自然界的經濟價值—加利福利亞州的旅遊業和消閒娛樂事業
(中級,同時適用於議題 1c)
很多加利福尼亞州的農村地區,經濟全靠旅遊業和消閒娛樂事業帶動。一
九九五年,美國林務局研究發現,該地區有 88%的職位和 85%的收入,
來自國家森林所帶動的消閒娛樂事業,而只有 2%的職位和 3%的收入是
來自木材業。國家森林消閒旅遊業帶動的經濟收益,預計會持續上升,這
與一份由六十六名來自西北地區的經濟學者,在他們的研究報告中,所提
出「健康的環境是刺激健康經濟的主要動力」的看法相吻合。
參考資料:
California Wilderness Coalition—Resource Center—Get the Facts—Californians Benefit from
Wilderness Protection
<http://www.calwild.org/resources/facts_benefits.php>[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7 日]。
California Land Use Planning Information Network
<http://ceres.ca.gov/planning/demographics/>[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7 日]。
討論問題
1.
香港及中國有沒有保存著天然地貌的地區?這些天然景點有否帶動當地經
濟的繁榮?請列舉例子並作介紹。
2.
和同學分享一個你曾到過的天然景點。
3.
你是否同意報告書所指出的「健康的環境是刺激健康經濟的主要動力」?
4.
如何可達至「健康的環境」?
110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資料五:生態旅遊(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1c)
生態旅遊是世界上發展得最快的工業,以馬來西亞為例,政府保留和發展
了多個國家公園來配合生態旅遊。二零零一年,遊客總數達 1,277 萬人,
其增長率為 25%。非洲盧旺達也是著名的生態旅遊點,遊人可在那裡觀
賞和學習自然環境,而不只是待在豪華酒店裡。
其他參考資料
Sham Sani (eds). The Environment. Malaysia: Archipelago Press, 1998, pp.130-131.
Badaruddin Mohamed.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Malaysia—Is It Really
Sustainable?”. <http://www.hbp.usm.my/tourism/tourism/ecotourismmalaysia.PDF>
Rainforest Action Network website <www.ran.org>
Tropical Rainforest Coalition <http://www.rainforest.org/>
Rainforest Alliance <http://www.rainforest-alliance.org/>
World Wide Fund <http://wwf.org>
Ng Cho-nam and Y. Li, “Eco-tourism in Hong Kong: its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
2000. <http://www.kiskeya-alternative.org/publica/diversos/hong-kong.htm>
討論問題
1. 生態旅遊是指甚麼活動?你最喜歡哪一項?
2. 世界上哪些地區是以生態旅遊著名?
3. 在香港發展生態旅遊有甚麼潛力和限制?
4. 請列舉一些香港著名的生態旅遊點。
5. 請為香港提議一些新的生態旅遊點。
111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資料六:自然界為人類提供的精神價值—獨處(基礎)
自然界為人類提供一個放鬆、反省和冥想的庇護所,它有助喚醒人們的心
靈和增進個人的成長,是一個獨處的好地方。獨處的意思是遠離同伴單獨
一人的狀態,在這狀態下,人類被包容在大自然的懷抱,不受社會干擾,
不受各樣發明和傳統習俗的影響,得到精神上的釋放。
參考資料:
Hyperdictionary website. <http://www.hyperdictionary.com/dictionary/solitude>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7 日]。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English-Chinese). 1999, p.1458.
Wilderness Watch website—What is Wilderness?—Stewardship
<http://www.wildernesswatch.org/what%20is/steward.html>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7 日]。
香港外展訓練學校網頁—外展訓練知多少?—Q.7 甚麼是野外獨處
<http://www.outwardboundhk.org/question.php?pagesId=23&lang=big5>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7 日]。
討論問題
1.
你喜歡到郊外嗎?為甚麼?
2.
你認為自然環境有沒有為你提供更多自我反省和放鬆的機會?
3.
香港外展訓練學校提供一些課程讓人「獨處」。「獨處」有甚麼特點和目
的?
4.
請與同學分享你「獨處」的經驗。
112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資料七:自然界為人類提供的精神價值––自然之音(基礎)
自然之音是指完全來自大自然的聲音,自然之音不應夾雜著說話聲、音樂
或其他人為引起的聲音。自然之音包括來自野生動植物的聲音、來自熱帶
雨林的聲音、令人吃驚的波浪聲、暴風雨聲、瀑布聲和來自鯨魚和雀鳥的
叫聲等。自然之音已經被證實可減輕壓力和幫助鬆弛神經,還可用於另類
醫療用途。
參考資料:
Nature’s Music website <http://www.naturesmusic.com/>[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7 日]。
Relaxing Sounds of Nature website <http://sulger.net/soundsculptures/>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7 日]。
活動
閉上眼睛,聽聽自然之音。自然之音可從鐳射光碟、互聯網、郊野公園、渡輪
和沙灘上聽到。自然之音可使你的身體、腦筋和心靈平靜嗎?聽後有甚麼感
覺?
討論問題
除了透過錄取大自然的聲音,去接觸自然之音外,還有很多歌曲是以自然為題
材的。請同學選出一些讚頌美麗自然的歌曲,列出一張清單,並嘗試從音樂中
去欣賞大自然。
113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資料八:大自然為人類提供的知識價值—美國文學中的自然(進階)
大自然為人類帶來的知識價值,可從那些以大自然為題材的文章、音樂、
藝術、著作及交談中反映出來。荒野的珍貴處在於提倡自由開放及培養智
慧的空間。以美國文學為例,美國文學較其他地方的文學作品著重對大自
然的描述。兩個重要的美國作家愛默生和梭羅,他們的名著都曾以自然和
荒野作為文章主題。兩位作家並稱為美國自然智慧的提倡者。1
甲.《論自然》(Nature) (1836) — 愛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
在《論自然》(1836) 一文中,愛默生重新評價神與自然的關係。以下是摘
錄自愛默生《論自然》的第一章第一段:「要體會孤獨,人便要像離開房
間般離開社會。我閱讀和寫作時,雖然無人陪伴,但並不孤獨。如果一個
人感到孤獨時,便看看星星吧!看那些從天堂世界而來的光束,便可使他
與他觸摸到的東西分開。有些人認為大氣之所以是透明的,是為了給那些
擁有極美身體的人類,一些永恆存在的崇高之物。」
乙.《瓦爾登湖》Walden (1854) —梭羅 (Henry David Thoreau)
《瓦爾登湖》(1854)由梭羅所著,書中記述作者在 1800 年期間居於瓦爾
登湖的簡樸生活。《瓦爾登湖》一書有很多主題,包括:光明與黑暗的關
係、對大自然的想法和價值、進步的意義和意識與身體的關係等。他亦提
出了很多哲學概念,如:認識自己、如何自主而簡單地生活、尋求真理的
熱誠等。
參考資料:
“Walden by Henry David Thoreau” <http://www.123helpme.com/view.asp?id=15263>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7 日]。
1
「愛默生和梭羅是美國自然智慧的提倡者」是一篇於 1990 年由維吉尼亞人文科學會議中所發
表的論文,版權屬 Ann Woodlief 所有。文章部分曾於 American Romanticism 再版,The
Greenhaven Press Companion to Literary Movements and Genres, 1999, pp. 92-6.
<http://www.vcu.edu/engweb/home/ecotran.html>
114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Ralph Waldo Emerson website
<http://rwe.org/works/Nature_sectioned_2_Chapter_I._Nature.htm>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7 日]。
Perry Brown. “Personal and Societal Values, and Wilderness Stewardship”, USDA Forest
Service Proceedings RMRS-P-27. 2003, pp.121-123.
<http://www.fs.fed.us/rm/pubs/rmrs_p027/rmrs_p027_121_126.pdf>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7 日]。
<http://www.americanwriters.org/works/nature.asp>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7 日]。
討論問題
1.
在文學世界中,大自然有甚麼價值?美麗的風景會不會為作家帶來更多的
靈感呢?
2.
有很多文學作品和繪畫都描述了大自然的美。你有欣賞過這些作品嗎?請
舉兩個例子並與同學討論。
115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資料九:大自然為人類提供的知識價值—中國文學中的自然(基礎)
中國著名詩人徐志摩著有一首《再別康橋》的新詩,詩中描述了英國劍橋
大學的風光。
徐志摩: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裏的豔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橋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裏放歌。
但是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蕭;
夏蟲也為我沈默,沈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參考資料:
中華校園網—徐志摩:再別康橋
<http://www.54youth.com.cn/gb/paper111/1/class011100004/hwz72144.htm>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7 日]。
116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活動
試就詩中的描述繪畫出劍橋的風光。你可從文學作品中感受到劍橋之美嗎?你
可以把自己的作品與劍橋的真實相片比較。
劍橋風光
英國劍橋大學的校園 (2003)
英國劍橋大學的校園 (2003)
討論問題
1.
假如沒有美麗的大自然,你認為文學家能否創作出優美的文學作品?
2.
試從中國古典和現代文學作品中找尋描寫自然之美的詩句。
117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資料十:大自然的實用價值和互補作用(中級,同時適用於議題 1c)
甲.
生物多樣化和完整生態系統
荒野有助保護生物的多樣化。生物多樣化的好處,除了為我們帶來氧氣、
材料、能源、食物、藥物等資源外,還有可透過不同的基因,來維持生態
系統的健康和彈性。
參考資料:
“Science on the Wild Side: Where Wilderness Advocacy Meets Conservation Biology”,
Southern Utah Wilderness Alliance, SUWA Summer 1999 Newsletter - Feature Article
<http://www.suwa.org/newsletters/1999/summer/scienc~1.htm>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7 日]。
GPUSA National Program: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Animal Liberation.
<http://www.greenparty.org/program/oldprogram/p_biol.html>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27 日]。
乙.
喀麥隆的象鼻蟲
在二十年前,為百萬株油棕櫚樹授粉全是人手工作,是一效率低並且成本
昂貴的方法。有一天,種植園園主想知道生在西非喀麥隆的野生油棕櫚樹
是如何授粉的,便派研究員走到喀麥隆去考察,結果發現那裡的授粉工作
全由細小的象鼻蟲擔任。從此,大量象鼻蟲就被帶到馬來西亞,放到種植
園中授粉(此舉沒有為其他品種造成任何生態糾紛,因為象鼻蟲只針對油
棕櫚樹而來〉。時至今日,授粉工作已全由象鼻蟲擔任,每年可節省成本
一億四千萬美元。我們使用人造奶油、化妝品或油棕櫚產品時,應感謝那
些細小的喀麥隆象鼻蟲。
喀麥隆象鼻蟲 (Cameroon insect Weevil)
參考資料:
Norman Myers, "The Disappearing Forest" in Jonathan Porritt (ed.) Save the Earth.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London, 1991, p. 47-48.
118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丙.
樹液作燃料
一種在亞馬遜盆地生長的樹(Copaila langsdorfii tree〉可製造一種類似柴
油的樹液,可直接注入貨車的燃料箱作燃料之用。
參考資料:
Peter Raven and Ghillean Prance, "The Richness of Life" in Jonathan Porritt (ed.) Save the
Earth.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London, 1991, p. 72.
丁.
用外來媒介來播種
1. 為人熟悉的巴西堅果果仁,生長於一種有網球般大小的果實中。這種
果實表面堅硬,從樹上掉下來也不會破裂。但身材巨大的嚙齒動物卻
可利用鋒利的牙齒打開巴西堅果的硬殼,並把果仁藏起,以作食物儲
備。
2. 冬季,松鼠會把橡果藏在貯藏庫,而一些被松鼠遺忘的橡果則會生長
成為一棵棵新的橡樹。
3. 野生草莓的細小種子可通過雀鳥排泄時經腸臟排出糞便,然後把種子
傳播開去。
4. 加拉帕哥斯番茄的種子必須先通過象龜的腸臟才能發芽生長,整個過
程需時數天。正因為需時較長,這些動作緩慢的生物便成為有效的播
種者。
巴西堅果果仁
加拉帕哥斯象龜
119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含鋒利牙齒的嚙齒動物
參考資料:
Peter Raven and Ghillean Prance, "The Richness of Life" in Jonathan Porritt (ed.) Save the
Earth.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London, 1991, p. 76-77
討論問題
1.
生物多樣化為何這麼重要?
2.
假如不能維持生物多樣化,自然生態會出現甚麼情況?
3.
你認為人類是受害者還是得益者?
120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資料十一:熱帶樹林是醫藥寶庫(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1c)
我們購買的藥物有四分之一是來自熱帶森林的植物。這些藥物可能是抗生
素、止痛藥、利尿劑、通便劑、鎮定劑,甚至是咳藥水。
避孕藥源於墨西哥森林的一種野生洋芋,而最新的配方則來自西非森林一
種野生植物。馬達加斯加的長春花,是治療白血病和何傑金氏病的有效藥
物,由它製成的藥物,更為最近十多年的治癌工作帶來重大突破。
馬達加斯加的長春花
參考資料:
Norman Myers, “The Disappearing Forest” in Jonathan Porritt (ed.) Save the Earth,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London, 1991, p. 47-48.
Text from Theresa Greenaway, Eyewitness Jungle, Copyright 2003,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London, Penguin Group, p.42-43 [Reproduced by permission of Dorling Kindersley
Ltd]
討論問題
1.
有哪些中藥是來自植物的?
2.
假如森林消失,是否中藥也隨之而消失?
3.
試找出哪些日常用品是源自森林的?
121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資料十二:熱帶雨林有助調節地球的氣候(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1b 及 2b)
熱帶雨林帶對調節地球的氣候非常重要。由於伐木把綠化帶變成了光禿
帶,地球表面就越見「發亮」,這個「反照效果」最終會扭曲熱帶地方的
對流、刮風的模式和雨量分佈,它的影響甚至可能向外擴散。
參考資料:
Norman Myers, “The Disappearing Forest” in Jonathan Porritt (ed.) Save the Earth,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London, 1991, p. 49.
討論問題
1.
熱帶雨林如何調節地球的氣候?
2.
哪些地區正面對濫伐熱帶雨林的情形?
3.
有甚麼補救的方法?
122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資料十三:香港濕地(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3a 及 3b(Q1))
在香港,大部分濕地位於新界西北部,當中以米埔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
最大。為了保護自然環境和推廣生態旅遊,香港政府已定出及發展最少十
個濕地生態旅遊點,市民可以在那裡找到多元化及具獨特性的濕地生物。
除濕地生態旅遊點外,香港政府在天水圍北部興建了香港濕地公園。目的
是加強市民對東亞濕地及其他地區濕地的認識和了解,並爭取市民的支持
和參與濕地護理工作。香港濕地公園亦將為香港市民及海外遊客提供一個
世界級的生態景點。
活動
參觀香港濕地公園或任何一個香港的濕地生態旅遊點。
甲. 有關香港濕地公園導覽的資料
目的:
「濕地之旅」是香港濕地公園導覽參觀活動之一,引起大眾對香港濕地生態系
統的關注。
對象:
歡迎各學校參加,每團以四十人為限 ,須由一至兩位老師帶領。
內容:
導覽內容圍繞以下三個主題,隨年齡組別調整:濕地自然護理、濕地植物的適
應性和濕地雀鳥的適應性。
詳情:
參觀香港濕地公園第一期,並到尖鼻嘴考察米埔及內后海灣的自然濕地環境。
整個參觀過程由濕地公園的講解員帶領,需時兩個半小時。參觀在上午九時半
或下午二時開始。可安排在星期一至六 (星期二及公眾假期除外) 的早上或下午
參觀。
此項活動費用全免。香港濕地公園會提供一些望遠鏡,方便參加團體在野外觀
123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鳥,參加團體須自行安排交通工具前往參觀濕地公園。
乙. 米埔公眾參觀項目
米埔及內后海灣的濕地位處香港的西北面,一直以來都被譽為雀鳥天堂。1984
年,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簡稱「自然基金」﹞開始與政府合作管理米埔自
然保護區,推行環境教育及保護工作。
米埔不但是雀鳥的天堂,還有其他獨特之處。保護區的中心地帶由 24 個傳統蝦
塘﹝俗稱「基圍」﹞組成,是香港及華南一帶僅存並使用傳統作業的蝦塘。圍
繞米埔及內后海灣的紅樹林是中國第六大的紅樹林,當中的蘆葦叢更是廣東省
最大的一片。
米埔自然保護區屬禁區範圍,公眾人士必須獲得漁農自然護理署發出的通行證
或參加自然基金公眾參觀團,方可進入保護區。
米埔公眾參觀團於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舉行。每團的參觀時間約為三小時,
由經驗豐富的導師帶領並沿途講解,介紹觀鳥屋、基圍、野生生物教育中心及
水禽飼養池等保護區的特色。參觀費用為每人港幣 70 元,參加者可於集合處租
用望遠鏡,每對租金港幣 20 元。
參加者可預約三個月內的參觀。有興趣參加者,請先確定參觀人數、參觀日期
及時段,並致電 2526 4473 預約。請於辦理電話預約後,才寄交個人資料向自
然基金會申請許可證。
如欲查詢或預約,請聯絡米埔公眾參觀熱線:
電 話 : (852) 2526 4473
傳 真 : (852) 2526 2667
電 郵 : publicvisit@wwf.org.hk
參考資料:
<http://www.wetlandtour.net/>
<http://www.wwf.org.hk/eng/involved/public_visits/index.html>
<http://www.afcd.gov.hk/others/wetlandpark/html-tc/master-about-badkground.htm>
<http://www.afcd.gov.hk/conservation/chi/abowetinfo.htm>
其他參考資料
香港濕地生態遊蹤。<http://www.wetlandtour.net/>
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齊來參與—公眾參觀項目
<http://www.wwf.org.hk/eng/involved/public_visits/index.html>
124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特別行政區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自然護理—濕地公園
<http://www.afcd.gov.hk/others/wetlandpark/html-tc/master-aboutwetland.htm>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自然護理—濕地護理
<http://www.afcd.gov.hk/conservation/conf.htm>
漁農自然護理署著。《濕地探索》。香港:郊野公園之友會,2004。
野外動向網頁。<http://www.hkdiscovery.com>
<紅樹林與泥灘生境>,載於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網頁
http://www.wwf.org.hk/chi/pdf/education/cd-rom/C_factsheet5.pdf
長春社—自然保育—拉姆薩爾濕地保育計劃
<http://www.conservancy.org.hk/conser/RamsarC.htm>
紅樹林圖片庫
<http://www2.hkedcity.net/citizen_files/aa/bd/rm410411/public_html/mangrove.html
>
討論問題
1.
何謂濕地?濕地有甚麼價值?
2.
香港的濕地位於甚麼地方?你曾否到訪其中一個濕地?試和同學分享你的
經驗。
3.
當我們參觀濕地時要遵守濕地守則。試找出濕地守則的詳情和我們需要遵
守守則的原因。
4.
在發展和推廣香港的濕地方面,香港政府扮演了甚麼角色?
125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資料十四:海下灣海岸公園生態旅遊(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3b)
海下灣海岸公園是在香港建立的首批海岸公園之一,於一九九六年七月五
日被指定成為海岸公園,位於西貢西郊野公園北端,是一個受遮蔽的海
灣。此海岸公園的海域面積約佔 260 公頃。
西貢海下灣海岸生態豐盛,是市民與遊客觀光的好去處。可是遊人對保育
自然的意識依然不足,在過去半年來,海下海岸公園被檢控違例釣魚及亂
拋垃圾的市民的數字,均有顯著上升趨勢。為了推廣旅遊人士愛護郊野的
意識,教育統籌局轄下的技能提升計劃,將會推出自然導賞基礎課程,提
高本地郊遊團領隊的質素,協助推廣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遊覽海岸公園九誡 〈資料來源:漁農自然護理署)
1.
挖掘沙石
2.
亂拋垃圾
3.
污染海水
4.
珊瑚區下錨
5.
翻起海岸石頭
6.
站立於珊瑚上
7.
在完全掌握浮力控制前於珊瑚區潛水
8.
捕獵或騷擾海洋生物
9.
撿取活的或已死的海洋生物
參考資料:
<海星當飛鏢 捉寄居蟹返屋企 遊人破壞海下灣生態>,《蘋果日報》。A09,二零
零四年八月一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管理局—海岸公園及海岸保
護—海下灣海岸公園—參加海下灣生態導遊
<http://parks.afcd.gov.hk/newmarine/event/Hoihawan/index.htm#>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30 日]。
126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其他參考資料
綠色力量—環保教室—網上生態遊
<http://www.greenpower.org.hk/new/pananoma/home.html>
活動
1. 參觀香港其中一個海岸公園或生態旅遊點。
2. 要求同學於參觀後選擇下列其中一個分題,分組提交報告:
a. 描述值得觀賞或保育的地方。
b. 該地區被干擾的情況。
c. 就如何減少對海岸公園或生態旅遊點造成影響提出建議。
討論問題
1.
在香港發展海岸公園和生態旅遊點的價值是甚麼?
2.
你喜歡參觀香港的海岸公園或生態旅遊點嗎?為甚麼?
3.
假如你是自然生物,你喜歡見到大量遊人在你身旁走過嗎?
4.
我們如何平衡人類和自然生物的利益,從而維持一個雙贏的局面?
127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資料十五:香港的郊野公園(中級,同時適用於議題 3b)
雖然香港被視為世界的大城市之一,但境內的 1,092 平方公里土地,約四
分之三仍是郊野。就風景而言,這裡怡人之地甚多。大海之濱,有淺灘岩
岸;群山之巔,有草坡茂林,不論從海邊遠眺或由山巔下瞰,均可見山水
相連,風光如畫。
闢設郊野公園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大自然,以及向市民提供郊野的康樂和
教育設施。至於闢設特別地區的目的,則主要是保護大自然。
當局已劃定二十三個郊野公園和十五個特別地區(其中十一個位於郊野公
園內〉,共佔地 41,582 公頃。
參考資料: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管理局—郊野公園
<http://parks.afcd.gov.hk/newparks/chi/country/index.htm>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30 日]。
其他參考資料
<這麼近、那麼遠>,《星期日檔案》。TVB 製作。
郊野公園之友會網頁
<http://www.focp.org.hk/>
活動
參觀香港其中一個郊野公園並發掘郊野公園對人類的價值。
128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討論問題
1.
你期望在香港的郊野公園看到甚麼?
2.
選擇一個你曾到訪過的香港郊野公園,並和同學分享你的經驗。
3.
你通常會到香港的郊野公園做甚麼?哪些活動會破壞當地的環境?我們可
如何避免破壞郊野公園的環境?
4.
香港地少人多,當我們要考慮把土地作商業或環境保護的用途時,應該如
何取捨?我們應否限制郊野公園的遊人數量?
129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資料十六:觀賞中華白海豚(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1b 及 2b)
漁農自然護理署研究發現,本港觀豚活動愈來愈頻密,已嚴重滋擾中華白
海豚的生活。活潑機靈的中華白海豚,已縮短冒出水面時間,逃避觀豚船
追蹤。漁護署又曾派卧底參加觀豚團,發現不少觀豚導賞員欠缺觀豚知
識。該署現與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合作,免費訓練市民成為海豚保育大使,
隨觀豚船教導市民按照守則觀豚。
觀豚守則:離遠觀看,航速不超過五公里,與海豚並行,不可追逐或穿越
海豚。
參考資料:
<密集式觀豚活動
滋擾白海豚生活蘋果日報 A13,二零零四年六月二日。
其他參考資料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
<www.hkdcs.org>
<港珠澳大橋
趕絕白海豚>,《星島日報》。二零零二年九月二十四日。
活動
參觀屯門龍鼓灘香港第一所中華白海豚資源中心。
討論問題
1.
我們能在香港找到多少不同種類的海豚?它們的特徵是甚麼?
2.
身處香港水域的海豚正面臨甚麼威脅?我們如何保護它們?
3.
近年在香港的觀豚活動越來越普遍,但在促進經濟增長之餘,頻繁的船隻
不免滋擾海豚的生活,我們如何在兩者中間取得平衡?
4.
正在商討興建的港珠澳大橋,可能會對中華白海豚的生活造成影響,那麼
我們還應該建橋嗎?為甚麼?
130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資料十七:皮草(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1c 及 2b)
1991 年 11 月 8 日的一期《壹週刊》刊登了兩篇廣告,內容簡述如下:
廣告一:「皮裘豈比生命貴!」
此廣告來自反皮草分子,呼籲停止殺戮野生動物以獲取皮草的殘忍行為。
廣告二:「肉可食,革可用,絲可織,毛皮不可穿!是何邏輯?皮毛業的
生產原料來自飼養動物,並完全根據國際保護動物法例製造及經營。」
此廣告來自香港皮草廠商聯會有限公司,以回應反皮草人士的攻擊。
愛護動物的人士,反對人類穿皮草,因為製造皮草涉及以下一些行為:
 殺死野生動物,如小海豹及用陷阱捕捉野生動物,都是殘忍的
行為,使動物受到痛苦。
 這些捕獵行動容易導致野生動物絕種,中國藏羚羊就是瀕臨絕
種的動物的好例子。
 由於穿皮草是身份象徵,皮草逐變得昂貴,這樣更吸引人們為
謀取金錢而捕獵野生動物。
皮草商的反駁,是基於以下幾點:
 如今不少皮草的毛皮不再是取自野生動物,而是來自飼養動
物。
 殺死動物來取皮草已不再用舊有的殘忍方法,如用棍打死活小
海豹。
 社會上反皮草人士不反對人們使用皮革和食肉,為何只是反對
穿皮草呢?
參考資料:
《壹週刊》。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八日。
131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其他參考資料
香港毛皮業協會
<http://www.hkfurfed.com.hk>
World Animal Net: Anti-Fur Campaign
<http://worldanimal.net/fur-index.html>
討論問題
1.
你是否贊同愛護動物的人所提出的理據呢?為甚麼?
2.
你是否認同皮草商的反駁?為甚麼?
132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資料十八:大自然是人類的居所—坪洲(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1c)
坪洲對面的竹篙灣填海及狄士尼興建工程,開始破壞水中珊瑚,一位坪洲
居民陳烈芳,除了關心保育中華白海豚外,也關注坪洲的環境發展問題。
她為此成立了坪洲綠衡者,保護坪洲生物。坪洲可否變成綠色小島,發展
生態旅遊和有機耕種?另一方面,如何重新發現坪洲的歷史,也是很重要
的問題。
參考資料:
<再造坪洲>,《我有我方向》。香港電台電視部節目,2001 年 3 月 4 日。
討論問題
1. 假如你是坪洲居民,你認為興建狄士尼樂園會帶來更多的好處還是壞處呢?
(試從經濟發展、對環境的影響和生活模式的轉變幾方面去思考這問
題。)
133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資料十九:大自然是人類的夥伴—動物(基礎)
甲.
收養大猩猩
如果你願意為某隻/種動物作出捐款,很多動物園和野生動物保護區會給
你收養該動物的機會。例如透過戴安弗西大猩猩基金會,你可從盧旺達的
Karisoke 研究中心收養大猩猩。收養動物後,你會收到動物的相片和收養
證明文件,也可從<http:/www.gorillafund.org/>這個網頁看到自己收養的動
物。這是欣賞動物的另一種方法。
乙.
動物福利
英國「畜禽福利協會」提出畜禽應享有五項權利:不應受飢渴;不應生活
在不舒適的環境下;不能遭受疼痛、損傷和疾病;不能受驚嚇和精神打
擊;不能被剝奪自然的生活習性。一九九零年,台灣學者提出,動物福利
可以簡述為:「善待活着的動物,減少死亡的痛苦」。
歐洲立法會制定的寵物保護協議規定,不准將寵物賣給十六歲以下的人。
養主除了必需為寵物提供良好的食宿環境,還需保證寵物不會迷失。遺棄
寵物將被判犯有虐待罪。法律還規定對馬、牛、駱駝等工作動物實行「退
休制度」,享有「非超負荷工作的權利」,「每天工作時間限制」,而且
工作動物的心理不應受到傷害。
參考資料:
Text from Theresa Greenaway, Eyewitness Jungle, Copyright 2003,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London, Penguin Group, p.68-69 [Reproduced by permission of Dorling Kindersley
Ltd]
其他參考資料
<善待所有生命>,《大自然探索雜誌》。2003 年 5 期。(網上版)
<http://www.donature.com/work/ReadNews.asp?NewsID=39>
“The 5 freedoms”, Farm Animal Welfare Council.
<http://www.fawc.org.uk/freedoms.htm>
134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London Zoo
<http://www.zsl.org/london-zoo/>
SOS Rhino
<http://www.sosrhino.org/>
香港愛護動物協會
<http://www.spca.org.hk/chinese/default.htm>
張恩迪,「怎樣喜愛動物」,載於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中國項目網頁
<http://www.wildlifewarden.net/wcs/edu/diaocha/017.htm>
討論問題
1.
香港有沒有提供收養動物服務的機構?試查看有關的資料和條款。
2.
你喜歡飼養寵物嗎?為甚麼?
3.
假如你是動物,你喜歡被人類收養嗎?為甚麼?
135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資料二十:動物園之功能及意義(中級,同時適用於議題 2b)
看法一
雖然動物園的存在被部分保育份子强烈批評,但野生動物生活在野外可能
會受到自然環境及天災影響,也不能保證它們會受到人們的保護及尊重。
例如:在非洲的雨林大金剛及中國的大熊貓,都受到人們過度開墾而減少
了它們的棲地,因而幾乎滅種。所有動物園飼養的野生保育類動物的平均
壽命,皆超過野外動物的平均壽命,因為動物園有獸醫和營養師照顧野生
動物,防止牠們患病及保護牠們的健康。
現代的動物園除了兼具保育、教育、研究及遊憩四大功能外,也提供了野
生動物的避難場所。有許多的物種經過動物園的保育和復育後,實際上的
數量已超越了部分野生的物種,甚至有機會將幾乎滅絕之物種繁衍下去。
看法二
動物園存在的價值是保育稀有動物、保存基因庫、研究和教育人民。可
是,部分動物園的東主並不是抱有理想去經營「動物園」。純粹為教育公
眾有關動物的外觀、習性、原棲地等知識,就沒有必要千里迢迢把動物明
星帶離原生地,犧牲了動物生存的自由。再者,園方為了增加收入,可能
在動物圖內引進更稀奇、特別的動物,這對動物(生態)的保育並沒有幫
助。
其他參考資料
傅志男,<明星動物的悲劇>。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
<http://www.kta.kh.edu.tw/~evec/schoolecology_html/eco_edu_007.htm>
136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活動
1.
試到香港動植物公園看看那裡收藏的鳥獸,觀察牠們的生長狀況,然後寫
下你的體會。
2.
海洋公園是另一個可以看到水陸動物的地方,試在參觀後寫下你的觀感。
討論問題
1.
試描述動物園及水族館內動物的生活狀況。
2.
野生動物保護區和動物園有何不同?
137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2:保護環境是基於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考慮?
重點 c:環境與生態對人類的多種價值
資料二十一:大自然是人類的夥伴—沙頭角的白鷺(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2b)
香港有三分之一的白鷺居住於沙頭角海一個島上,但牠們生活的環境最近
受到一種外來的生態襲擊者「薇甘菊」入侵。薇甘菊繁殖速度極快,殺害
島上其他植物。人類為了保護原來鷺鳥的棲身地而砍伐薇甘菊,一個環保
團體正努力保護原來鷺鳥的棲身地。
參考資料:
<靜默的競賽>,《山水傳奇系列》。香港電台電視部節目,2001 年 3 月 21 日。
討論問題
1.
我們時常說「物競天擇」,鷺鳥似乎是失敗者,人類幫助牠們生存下去,
是在扮演著甚麼角色?是出於甚麼考慮呢?
2.
鷺鳥和薇甘菊,那種是更高進化的生物呢?薇甘菊的氾濫對環境構成甚麼
大問題呢?人類有很多方法對付薇甘菊,但為何現在只用人手砍伐的方法
呢?
3.
人類在這場鷺鳥和薇甘菊的競爭中,扮演了一個怎樣的角色?
4.
大自然是人類的工具、居所還是伙伴?哪一種觀點比較可取?
138
139
議題 3
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
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140
重點 a
綠色生活
141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a:綠色生活
探討問題建議
個人追求綠色生活,可以達到環保的目的嗎?個人只應做好本分,還是應該要
求別人和自己一樣,保護環境?甚麼是綠色生活?如何可以在香港的社會中實
踐?綠色生活會否阻礙社會的經濟發展?
142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a:綠色生活
資料一:我們的責任(基礎)
每個人都須為地球和下一代負責。我們毋須刻意證明自己如何盡責、如何
環保,只要我們減輕對地球的踐踏,使未來的人類仍然有一個豐富和漂亮
的地球,便是負責任的表現。個人對社區的責任包括:參加社區的組織、
支持社區的發展和分享社區的資源。簡而言之,生活得簡單一點,好讓其
他人也有機會擁有美好的生活。
參考資料:
Jonathon Porritt, “Ecology Begins at Home” in Save the Earth, Jonathon Porritt (ed.),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London, 1991, p. 189-195, p.190.
討論問題
1.
個人追求綠色生活,可以達到環保的目的嗎?
2.
我們如何令別人和自己一樣重視環保?
3.
檢視你個人的生活,看看是否符合綠色生活的原則?
143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a:綠色生活
資料二:濫用膠袋問題(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1a)
濫用膠袋一直是香港嚴重的環境問題。香港人每日棄置於堆填區的廢膠
袋,估計有二千一百萬隻或七百公噸。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堆填區只剩
下約十年的壽命,十年後,香港便再沒有多餘的土地去興建更多堆填區
了。
世界各國如台灣、芬蘭、紐西蘭等政府都紛紛採取不同措施解決這個污染
難題;各地的超市已響應環保,停止免費派發膠袋。在香港,惠康超級市
場也於 2002 年 11 月加入廢膠袋回收行列,在二十四個分店設置不銹鋼回
收箱,方便更多市民齊齊參與廢膠袋回收。
綠色學生聯會於 2003 年 12 月發起「BYOB
Reload 簽名運動」,把市民
的簽名遞交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運動提倡:
1)
自備購物袋,減少使用膠袋。
2)
促請兩大超市正視濫發膠袋的問題,並且推行一套長遠的解決方
案,停止免費派發膠袋。
3)
促請政府正視本港膠袋污染問題,利用行政及立法措施盡量減少膠
袋的產生,例如:落實研究膠袋稅或限制使用膠袋等方案。
144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a:綠色生活
參考資料:
「你又收,我又收,乾淨膠袋齊回收」,載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保護署—消息與
活動—新消息
<http://www.epd.gov.hk/epd/tc_chi/news_events/current_issue/recycle_clean_bag.html>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30 日]。
綠色學生聯會
<http://www.gsc.org.hk/email/email.htm>[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30 日]。
討論問題
1.
你有自備購物袋的習慣嗎?為甚麼?
2.
試統計你的家庭每天從購物中得到多少個膠袋,並計算棄置膠袋的數量。
3.
你會如何處置用過的膠袋?
4.
你認為香港的膠袋棄置問題嚴重嗎?
5.
如何能減少膠袋對環境所造成的汚染?
6.
你認為要香港的超市都停止免費派發膠袋是可行的做法嗎?你會支持嗎?
145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a:綠色生活
資料三:環保之家(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1c)
做個環保之家,應盡量節約能源,加上在世界性經濟不境的壓力下,節省
開支已是讓很多家庭費神的主要問題。以下提供一些適合家居的綠色生活
方法。
1. 烹飪器具
烹飪時用平底鍋比用圓底鍋較省熱量。煮食時不要頻頻打開器皿的蓋子。
2. 照明裝置
光管光度較電燈泡強而省電,同時使用壽命也超過普通燈泡十倍左右。為
免減少光度,應該避免使用深色的燈罩。
3. 熱水爐
使用花灑沐浴較使用浴缸節省一半以上的水及能源。浴後應隨即關上熱水
爐
電掣。
4. 洗衣機及乾衣機
要有足夠的污穢衣物才開動洗衣機。以高溫水洗濯衣物耗電很大,如非必
要,應使用低溫水或冷水洗衣服。最好利用陽光來乾衣。
5. 冰箱
避免把冰箱放近爐邊或太陽照射到的地方。食物放進冰箱前,一定要先冷
卻。冰箱後的凝結器要經常清掃,以免積在上面的塵埃妨礙散熱。
6. 冷氣機
如非天氣特別酷熱,用風扇較啟用冷氣機省電。如要用冷氣機時,應保持
室內溫度在攝氏二十六度。冷氣機的隔塵網最好每一至兩星期清洗一次,
積在凝結器上的塵埃也須留意清洗。使用冷氣機時要緊閉門窗,以免冷氣
外洩。
7. 能源標籤
電器上能源效益標誌數值愈低,表示該電器的能源效益則更佳,相對地耗
用的電力也較少,使用這些電器可以達到節省能源的目的。
8. 汽車
應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選購汽車時應選用體積及機器容量比較小的車
輛,這樣可以節省不少汽油。駕駛時速度要適中,避免過快、過慢或突然
加速。
146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a:綠色生活
參考資料:
「環保錦囊 TIPS」,載於香港環保網。
<http://www.hkrecycling.com.hk/view8_home1.cfm>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30 日]。
其他參考資料
“Community Science Action Guides”, in The Franklin Institute Online
<http://www.fi.edu/guide/schutte/index.html>
<http://www.fi.edu/guide/schutte/water_teacher.html>
<http://www.fi.edu/guide/stevenson/index.html>
討論問題
1.
以上提出的家居生活方式,你有沒有跟隨?為甚麼?
2.
何謂「能源標籤」?在選購電器時,你的家人會否參考電器上的能源效益
標誌?
3.
何謂綠色生活?
4.
如何可以在香港社會中實踐綠色生活?
5.
綠色生活會否阻礙社會的經濟發展?
147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a:綠色生活
資料四:生活簡單就是享受(基礎)
《生活簡單就是享受》是一本暢銷書,提倡「大」不見得就是好、「多」
也不見得就是富有的意念;唯有簡單自在,生活才真正是一種享受!例
如:
住小房子吧!否則你會疲於打掃房子。
衣櫃不要太大,大了就想多買衣服。
關掉電視機吧!因為它佔掉我們太多時間了。
不要電話一響,就反射式地急著接聽。
在家裡度假吧!不要外出人擠人。
檢討你的購物習慣,不要為買東西而買東西!
不要做行事曆的奴隸!
少工作,多讓自己享受人生吧!
學習如何大笑吧!
每個月讓自己獨處一天。
一次只做一件事。
找個時間看看夕陽吧!
學習說「不」!
散步要比去健身院好。
參考資料:
Elaine St. James〈愛琳.詹姆絲) Simplify Your Life : 100 Ways to Slow Down and Enjoy the
Things That Really Matter.《生活簡單就是享受》 1994, USA: Hyperion.
討論問題
1.
你是否同意《生活簡單就是享受》一書所提倡的生活方式?
2.
你現在的生活方式是怎麼樣的?
3.
你願意跟從作者的提議生活嗎?為甚麼?
148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a:綠色生活
資料五:ISO 14000 標準(進階,同時適用於議題 3b 及 3c)
ISO 是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一個非政府組織,全稱為國際標準組織。ISO 提
倡為特定產品和環境管理問題,自願發展、訂定及執行一些國際標準。
ISO14000 是針對環境管理的標準,提倡各機構須:

把其行為引起的環境問題減至最低,並

不斷改善環境質量
ISO14000 的環境管理體系有以下優點:

令環境得到全面改善

履行環保義務時,增加效率和節省潛在的成本

提高機構的形象

推動機構內部的改善工作

在市場上得到競爭優勢
參考資料:
Report o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he ISO 14000 Family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September 2002, p7 and 12.
<http://www.iso.ch/iso/en/prods-services/otherpubs/iso14000/index.html>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31 日]。
ISO14000 Information Center <http://www.iso14000.com/>[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31 日]。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ISO14001-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in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www.epa.gov/owm/iso14001/isofaq.htm>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31 日]。
其他參考資料
Mr. Raymond Leung, “Barriers and Drivers for SMEs in the Adopting EMS”
<http://igpa.ema.org.tw/newsletter/no-8/no-8-3.htm>
Shen-yann Chiu, “Nearly 1,000 Certified Firms: Taiwan's Experience in ISO 14000
Promotion”
<http://igpa.ema.org.tw/newsletter/no-8/no-8-3.htm>
149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a:綠色生活
討論問題
1.
你認為 ISO14000 所提倡的環保文化會阻礙經濟發展嗎?
2.
ISO14000 對公司的運作、業績和組織資源方面,有甚麼好與壞的影響?
3.
獲得 ISO14000 認證,可為公司帶來甚麼有形及無形的利益?
4.
請找出一至兩間獲 ISO14000 認證的香港公司。探討這些公司怎樣改善環
境?
150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a:綠色生活
資料六:環保國泰城(中級,同時適用於議題 1c 及 2a)
國泰城是首個注入環保構思的建築物。整座國泰城從設計、興建到運作都
加入了環保特色。由於全面考慮到環保問題,國泰航空有限公司在一九九
七年取得 ISO14000 認證並獲香港機場管理局頒發環境大獎。
國泰城的環保特色:
(a)
(b)
(c)
(d)
(e)
(f)
(g)
大樓採用電腦化管理系統
採用沒有甲醛的傢俬、地毯和織品
利用採光井和中庭引入自然光
在廚房和洗手間用生物氣味去除劑
採用海水冷卻系統
採用室溫感應器來防止浪費能源
設置大量垃圾分類回收桶
國泰城其中一個優越之處,是採用海水冷卻系統,節省達 30%的能源。
一般空氣冷卻系統,把水用作冷卻或通風前,均須先用能源來降低水溫,
但透過海水冷卻系統,則可直接利用海水來冷卻空氣。
參考資料:
Pauline P Y Wong, “Technical Visit to Green Cathay Pacific City” in The Hong Kong
Institution of EngineersYoung Members Committee.
<http://www.hkie-ymc.org/diary/activity_report/Tech_Visit_CX_City.htm>
[下載日期:2005 年 5 月 31 日]。
其他參考資料
“Environmental Report 2003” in Cathay Pacific website—About Us: Ties with the
Community—Environmental
<http://downloads.cathaypacific.com/cx/press/environmentalpolicy_chi.pdf>
151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a:綠色生活
討論問題
1. 環保國泰城內有甚麼環保措施可在學校裡應用?
2. 一間公司或學校在建設環保措施時,有甚麼需要考慮?
3. 要在一間商營公司成功建立環保文化,十分依賴管理層的鼎力支持。你同意
嗎?可從國泰航空有限公司的環保政策中舉例說明嗎?
〈參考<http://downloads.cathaypacific.com/cx/press/environmentalpolicy_chi.pdf>)
4. 試揀選一至兩間環保公司來討論 ISO14000 會否阻礙經濟發展。
152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a:綠色生活
資料七:光碟回收計劃(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3b)
香港使用電腦的比率高佔全球第八位,超過六成家庭擁有電腦。當全球關
注「電腦垃圾」問題時,卻往往忽視另類電子廢物—光碟的潛在影響。
環保團體香港地球之友在二零零四年首次推出全港大型光碟回收計劃,在
二百多個屋苑、商場及學校設置回收箱,計劃的目標是在一年內回收逾十
萬隻光碟。香港地球之友於二零零四年五月三十一日至六月二日成功透過
電話訪問了 438 個住戶,結果發現本港每個家庭平均擁有 129 隻光碟,有
一成以上受訪者更表示家中擁有超過二百隻光碟,有些家庭甚至擁有超過
一千隻光碟,當中以電影光碟及音樂光碟為主。
製造光碟的主要成分是聚碳酸酯,它與塑膠袋、發泡膠飯盒一樣,都是不
可分解的物料,這種物質被棄置在堆填區多年也不會分解,因此對環保帶
來沉重壓力。不過光碟的膠料打碎後,可以再造膠粒,用來生產手機和電
腦外殼的「不碎膠」。
參考資料:
<逾 8000 萬光碟遭束諸高閣 環團推全港光碟回收>,《明報》。A14,二零零四年六
月十二日。
地球之友網址—本地活動—回收計劃—光碟回收計劃
<http://www.foe.org.hk/welcome/gettc.asp?language=tc&id_path=1,%208,%20157,%202093>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1 日]。
活動
1.
收集一些想棄掉的已使用光碟或過期的軟件光碟,並投放到香港地球之友
「光碟回收計劃」的回收箱。請緊記刮花光碟,以防資料外洩。
2.
盡量減少燒錄光碟,或採用可再燒錄的光碟。
153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a:綠色生活
討論問題
1.
你每次買光碟或燒製光碟時,有沒有想到光碟會帶來的潛在環境問題?
2.
我們能否控制光碟的數目在我們的生活和社會中持續增長?為甚麼?你有
甚麼建議?
3.
你認為非政府組織香港地球之友的「光碟回收計劃」有效嗎?為甚麼?
154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a:綠色生活
資料八:即棄飯盒破壞環境(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1a, 1c, 2a 及 3b)
有否想過,全港逾四百間小學每年所丟棄的即棄飯盒達六千萬個,足以填
滿二百多個標準足球場,或砌成逾一萬六千條中銀大廈般高的「飯盒柱」
綠色學生聯會昨公布小學午膳餐盒及食具安排問卷調查結果,指出全港逾
七成小學使用即棄飯盒,每天被扔棄的飯盒多達三十二萬個。
使用即棄飯盒的小學增加,主要因為全日制小學數目由三百二十間增至今
年的四百四十間。發泡膠飯盒影響環境的問題存在已久,政府一直很關注
這問題,並尋找適合的物料代替發泡膠,但新物料可能未盡完善。另一解
決問題的方法是將發泡膠飯盒回收再造,但生產成本較高。
參考資料:
<400 小學即棄飯盒破壞環境 每年可砌萬六條中銀高度飯盒柱>,《蘋果日報》。
A06,二零零四年七月十二日。
其他參考資料
綠色學生聯會—社區關注—2004 年 7 月 11 日學校午膳供應安排問卷調查 2004
結果發佈會
<http://www.gsc.org.hk/whatnews/index_whatnews.htm>
討論問題
1.
你認為你需要為即棄飯盒數目的不斷增長負上責任嗎?
2.
我們如何解決在學校濫用即棄飯盒的問題?
3.
政府可以做甚麼去解決這問題?困難何在?
155
156
重點 b
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157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探討問題建議
政府在環保方面有甚麼角色?政府如何推動廢物循環再造及高質素的生活?政
府用稅制及其他政策來推行環保是否可行?又是否合理?非政府組織在環保方
面可以扮演甚麼角色?這是否有效?
158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資料一:政府在保護國家資源上的角色(中級,同時適用於議題 1a, 1c 及 3c)
一些發展中國家由於要面對債務問題,往往要出售它們的資產—樹林,來
還清債項。對於一些國家,如俄國或遠東地區一些國家來說,這情況十分
普 遍。有些貧窮的 南美國家,如 「蘇利南」 (Suriname)和「蓋亞 那」
(Guyana),已經考慮將她們國有森林的一半,以低價賤售給亞洲的伐木公
司。最典型的例子是印尼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如壓低伐木費用、給予伐
木補貼、拋售伐木許可證等,來換取政治和軍方的支持。在一九九一年,
印尼全國森林地面積的 41%的開發特許權,已經讓給了少數公司。這些
政策加速了樹林的消耗。
參考資料:
Janet N. Abramovitz, 鄭先祐譯,「政府做了什麼」,參與行動:人類與世界森林的新關
係 Taking a Stand: Cultivating a New Relationship with the World's Forests. 看守台灣研究中
心文集 B008.
<http://staff.pccu.edu.tw/~ayo/5green/ForestWat02.htm>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1 日]。
討論問題
1.
印尼政府在處理森林資產方面,是否恰當?試解釋。
2.
印尼政府為何要這樣處理森林資產?
3.
國家的法律、政策和態度怎樣影響森林的命運?
159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資料二:香港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基礎)
政府於一九九四年成立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以資助研究社區及教育活動。
在二零零二年五月,該基金獲得額外一億元撥款,作為社區廢物回收、社
區教育、推廣社區活動、研究及示範新技術等活動的經費。二零零二年,
環保會就 113 項環保教育及社區活動計劃向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申請資
助,當中 85 項成功獲得合共 226 萬元的撥款。此外,基金收到 22 項社區
廢物回收計劃的申請,最後撥出約 682 萬元支持有關計劃的經費。
參考資料: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保護署—香港環境保護 2003—公眾的環保意識
<http://www.epd.gov.hk/epd/misc/ehk03/big5/aware/>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1 日]。
討論問題
1.
你認為政府應否撥出這麼大的金額用於環保活動上?為甚麼?
2.
目前政府推行的環保教育及其他社區活動計劃是否足夠?
160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資料三:環保署與工商業經營者的夥伴計劃(中級)
一直以來,香港都是透過立法和執法來管制環境污染。這固然可確保污染
者得到應有的懲處,但此舉卻未能有效倡導奉公守法的意識,也未能令公
眾透徹瞭解目前的環境如何受到損害。有見及此,環境保護署(環保署)
近年努力與多個業界拓展夥伴關係,冀盼藉此加強溝通,從而指導污染者
採取措施防治污染和讓他們清楚環保法例的規定。此外,環保署也鼓勵各
行各業在減廢和環境管理各方面加倍努力。
回望二零零零年,環保署剛開始與業界建立正式的合作夥伴關係時,市民
投訴污染的個案多達 25,000 宗,到了二零零二年,有關投訴已大幅減至
約 2 萬宗。此外,檢控數字也顯著地減少,由二零零零年的 1,824 宗減至
二零零二年的 842 宗。至於不受法例管制的環境事務,進展也令人鼓舞。
本港市民的環保意識普遍提高,愈來愈多市民將廢物分類。由此可見,環
保署的夥伴計劃不但是該署與工商業經營者交流和互助的橋樑,還有助減
少污染。
參考資料: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保護署—香港環境保護 2003—合作夥伴
<http://www.epd.gov.hk/epd/misc/ehk03/big5/partner/index.html>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1 日]。
討論問題
1.
香港的環保條例對管制環境污染起了甚麼作用?
2.
你認為只依賴法例來作管制去改善環保情況是否足夠呢?
3.
環保署為甚麼要跟業界拓展夥伴關係?
161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資料四:香港政府部門的環保工作報告(基礎)
香港政府於二零零零年規定轄下各部門和政策局每年擬備報告書,向公眾
匯報各部門和政策局在政策和工作方面的環保表現。目前世界僅有極少數
國家訂有同類規定,香港可算是這方面的先驅。環保工作報告制度實施
後,各部門和政策局都需要編製報告,然而報告的質素卻茛莠不齊。環保
署在二零零二年進行了全面檢討,研究現有報告所採用的方式的利弊,並
在同年十二月發表《環保工作報告評核標準》,指導各政府部門和政策局
如何改善報告質素。
環保署出版《環保工作報告評核標準》
參考資料: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保護署—香港環境保護 2003—環境評估與規劃
<http://www.epd.gov.hk/epd/misc/ehk03/big5/plan/index.html>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1 日]。
討論問題
1.
你有看過這些環保工作報告嗎?在哪裡可以索取這些報告?
2.
香港政府為何規定轄下各部門提交環保工作報告?此舉起了甚麼作用?
162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資料五:雨林教育—伊甸園計畫(中級,同時適用於議題 1a)
在英格蘭康沃爾地區(Cornwall)的「伊甸園計畫」(Eden)是全世界最大的
溫室。「伊甸園計畫」成立的宗旨,是希望讓遊客對植物保育的議題有所
瞭解。在這個大溫室裡,育有超過一千種來自馬來西亞、西非、大西洋群
島和南美森林品種的植物。建築物內的霧氣和瀑布有助保持空氣濕潤,溫
室的溫度也保持在 18-35C 之間,以便維持熱帶雨林應有的溫度和濕度。
進入這個大型溫室,除了可親身接觸這些植物外,也能學到過百種植物在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參考資料:
Eden Project website. <www.edenproject.com>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1 日]。
其他參考資料
Tropical Rainforest Coalition website.<http://www.rainforest.org/>
Rainforest Alliance website <http://www.rainforest-alliance.org/>
討論問題
1.
為何英國要耗資八千六百萬英鎊建造伊甸園?你認為值得嗎?為甚麼?
2.
建造伊甸園的困難在哪裡?人類能否創造一個適合自己的人工環境?
163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資料六:香港廢物回收運動(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1a, 1b 及 3a)
香港每天產生 18,000 公噸廢物。這些廢物足以填滿約 200 輛雙層巴士。倘若這趨
勢持續,那麼現時所有的堆填區,將於 2012 年全部被填滿。要遏止廢物量的上
升,較容易做到的就是將廢物回收再造。
有見及此,環境保護運動委員會在 1998 年起舉辦了「屋村廢紙鋁罐回收比賽」。
比賽的目的,是希望村內的居民能養成將廢物分類回收的習慣,現時共有超過八
百個屋村參與這個比賽。這次比賽的安排已進入第五期。比賽期由 2001 年 6 月至
2002 年 3 月,所回收的物料包括廢紙、鋁罐及膠樽。
雖然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回收運動規模較少,為期較短,但各界對這兩次回收運動
的反應卻相當熱烈。第二期的回收比賽共收集了 9,365 公噸廢紙及 232 公噸鋁罐。
若將每公噸廢紙循環再造,可減少砍伐 17 棵樹木,這樣計算,此項活動共拯救了
約 159,205 棵樹木。
同時,從 1 公斤回收得到的鋁金屬可生產 60 個鋁罐來計算,這次比賽也省回製造
13,920,000 個鋁罐的新原料。相信在各界努力下,第五期的回收運動將會取得豐碩
的成果,會有更多的香港市民身體力行地將廢物分類處理,這期回收運動的結果
仍在計算當中。
參考資料:
<http://www.ecc.org.hk/new/inside-act-highlight-15.asp>
164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討論問題
1. 為甚麼要將廢物分類回收?
2. 你認為個人做好自己的本份可以達到環保的目的嗎?
3. 政府如何推動垃圾分類及高質素生活?你有甚麼建議?
4. 假如政府透過稅制來推行環保,你認為合理嗎?
165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資料七:香港廢物回收計劃(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1b 及 3a)
數年前,廢物回收計劃在香港並不普及,只有少數屋苑在環保團體的指導
下進行廢物回收運動,一般市民都沒有廢物分類、回收及循環再造的知識
和經驗。直至 1998 年,獲政府委任專責提高公眾環保意識的環境保護運
動委員會(環保會)舉辦了第一期屋苑廢物回收比賽,當時只有 41 個屋
苑參加。然而,到了 2002 年底,全港約有 150 萬住戶分別來自 1,200 個
屋苑,參與「屋苑三環奪保新紀元」這項廢物回收運動,廢物回收的概念
在短短數年間漸漸深入民心。
這項運動回收的廢物包括廢紙、鋁罐和膠樽。在 2002 年,參與運動的屋
苑共回收了 139,089 公噸廢紙、5,434 公噸鋁罐及 1,206 公噸膠樽。據環保
會近年進行的調查資料顯示,運動自推出至今,參與廢物回收的人數不斷
增加。在 2000 年及 2001 年,分別有 62%和 70%的受訪者表示曾使用分
類回收桶。這個比率在 2002 年上升至 82%,成績令人鼓舞。本港家居廢
物的回收率雖仍有改善的餘地,然而,香港的廢物回收文化日益熾熱,數
以百萬計的市民已逐漸養成把廢物分類的良好習慣。環保會多年的努力一
點也沒有白費。
參考資料: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保護署—香港環境保護 2003—公眾的環保意識
<http://www.epd.gov.hk/epd/misc/ehk03/big5/aware/>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1 日]。
討論問題
1.
政府推行的廢物分類回收運動,成效如何?試分析其原因。
2.
除了廢物分類回收運動外,政府還推行了甚麼環保運動呢?試舉例說明。
166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資料八:香港發展循環回收就業的問題和機會(中級)
本港在擴大和完善全面的城市垃圾分類循環回收系統,創造更多的綠色就
業職位(Green jobs)方面,有非常大的潛在發展空間。綠色和平最近對全
港減少廢物和循環回收狀況進行調查,發現由政府部門管理的廢物回收系
統非常不完善。例如,食物環境衛生署在全港公眾範圍(公園、街道、公
眾市政、文娛及康樂設施)所設立的 18,200 個垃圾回收設施(16,000 個
垃圾箱和 2,000 多個垃圾收集站),其中僅 148 個設有廢物分類回收設
施,僅佔總數 0.8%,影響了本港的路邊式(kerbside)廢物分類收集程度。
此外,這 2,000 多個垃圾收集站同時負責從全港住宅、辦公室和商業地方
收集廢物,這樣缺乏公共廢物分類回收設施的情況,對住宅、辦公室和商
業等地方的廢物分類回收率,也有相當負面的影響。
本港的廢物轉運系統也非常不利於廢物分類回收。食物環境衛生署管理的
400 多台廢物運輸車,無一設有廢物分類運送功能,導致大部分已分類廢
物重新混合,作為普通垃圾,然後經過政府部門管理的垃圾收集站、廢物
運輸車和垃圾轉運站,送往堆填區處理。
上述指出了本港不完善的廢物回收循環系統,造成一系列的嚴重後果:
(一)大量的可循環再造的物料,如廢紙、塑膠、可堆肥有機物等被白白
浪費;(二)垃圾堆填區消耗了大量本港稀有的土地資源;(三)迅速增
長的垃圾危機令政府計劃興建更昂貴的焚化爐來處理可循環再造的物料;
(四)更重要的是這些失當的廢物管理策略,損害了本港潛在龐大相關的
環保就業機會。
參考資料:
「香港發展循環回收就業:問題和機會」,載於綠色和平網頁。
<http://www.greenpeace.org.hk/chi/one_article.adp?campaign_id=7&article_id=77>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1 日]。
167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討論問題
1.
你認為政府推行的廢物分類回收運動有效嗎?為甚麼?
2.
試查看甚麼國家的廢物分類回收運動最有效,並分析其原因。
168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資料九:香港的固體廢物管理(進階,同時適用於 1a, 1c, 2a, 2b 及 3a)
本港每年處理三百五十萬公噸家居垃圾,數量更以每二十年翻一番的速度
增長,估計現行堆填區的容量只能支撐七至十一年。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於
二零零四年七月中推出諮詢文件,建議按差餉或廢物數量多少,向市民徵
收家居廢物處理費,落實污者自付的原則,促使市民減少產生廢物。徵收
的費用,除可資助引入最先進的焚化或生物科技,取代堆填區去處理廢物
外,並可推動環保工業以創造就業機會。
參考資料:
可持續發展策略網站—誠邀回應文件—第二章:固體廢物管理。
<http://www.susdev.org.hk/b5/paper/paper_ch2.html>[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1 日]。
<倡污者自付諮詢四個月 港府擬徵家居垃圾費>,《星島日報》。A12,二零零四年
七月十六日。
<擬開徵家居廢物處理費>,《蘋果日報》。A11,二零零四年七月十日。
其他參考資料
可持續發展網站。<http://www.susdev.org.hk>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保護署—香港的環境:廢物
<http://www.epd.gov.hk/epd/tc_chi/environmentinhk/waste/waste_maincontent.html>
台北市二零一零「垃圾零掩埋、資源全回收」政策說明
<http://www.epb.taipei.gov.tw/about_epb/2010bury/index.htm>
The Singapore Green Plan 2012—Waste Management
<http://www.mewr.gov.sg/sgp2012/apc_waste.htm>
Waste Online Website <http://www.wasteonline.org.uk>
“The Mayor’s environment strategie” in Mayor of London website.
<http://www.london.gov.uk/mayor/strategies/waste/index.jsp>
169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討論問題
1.
為甚麼固體廢物管理是香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議題?
2.
其他城市如何管理廢物?
3.
要令香港的廢物管理更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我們有些甚麼選擇和要作些
甚麼決定?
4.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於 2004 年 7 月中發布之「誠邀回應文件」中所提及的方
案如何影響我們?試從經濟、社會、環境及個人層面作出分析。
170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資料十:建築物廢料堆填費(中級, 同時適用於 1c 及 2a)
立法會於二零零四年七月二次大戰日三讀通過《2003 年廢物處置(修
訂〉(第 2 號〉條例草案》。工程承辦商在二零零五年起,在堆填區棄置
建築物廢料,將會被徵收每公噸 27 至 125 元的費用。業內人士指出新增
的成本勢將轉嫁至用家身上;也有環保團體擔心,法例通過後會引發更多
非法傾倒建築廢物的問題,要求當局加強監管有關情況。
當局會設立直接付款制度,規定工程費用達一百萬元或以上的工程承判
商,需開設帳戶繳費,而小型裝修工程的廢物,則沒有規定由工程承辦商
或運輸商開立帳戶繳費。
參考資料:
<明年起向承辦商徵收
三日。
堆填費勢轉嫁業主>,《星島日報》。A14,二零零四年七月
其他參考資料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專題檔案—環境事項—建築廢物處置
收費計劃
<http://www.etwb.gov.hk/whats_new/Paper_n_publicity_materials/index.aspx?langno
=2&nodeid=1366>
立法會通過廢物處置條例草案,二零零四年七月二日。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407/02/0702133.htm>
討論問題
1.
政府以徵稅來推行環保是否可行?又是否合理?為甚麼?
2.
以「建築廢物處置收費計劃」為例子,討論以上的問題。
171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資料十一:香港環境資源中心(基礎)
環境保護署分別位於灣仔、荃灣、粉嶺的環境資源中心及其流動環境資源
中心,為市民提供最新的環保資訊,資源中心會不時安排一系列的活動,
歡迎市民參與。
環境資源中心的服務及設施包括圖書資料庫、互動學習室、環保資訊廊、
環保花園及綠色體驗教室等。團體更可於中心外借環保署製作的環保影
帶、光碟及教材套等資料。
參考資料:
環境保護署 <http://www.epd.gov.hk/epd/cindex.html>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1 日]。
其他參考資料
灣仔環境資源中心
<http://www.epd.gov.hk/epd/tc_chi/envir_education/envir_resourcectr/resource_ctr01.html>
荃灣環境資源中心
<http://www.epd.gov.hk/epd/tc_chi/envir_education/envir_resourcectr/resource_ctr02.html>
粉嶺環境資源中心
<http://www.epd.gov.hk/epd/tc_chi/envir_education/envir_resourcectr/resource_ctr03.html>
流動環境資源中心社區推廣計劃
<http://www.epd.gov.hk/epd/tc_chi/news_events/events/events_mercrp_cgnp.html>
活動
安排參觀任何一個環境資源中心。詳情可參考以上網頁。
討論問題
1. 政府在環保方面擔當了甚麼角色?
172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資料十二:環境教育(基礎)
綠色和平藉著 3 月 23 日「世界氣象日」,於香港理工大學孫志新紀念廣
場舉辦《大自然的警號—氣候變化相展》,希望透過展示因全球增溫引致
各地自然災難叢生的圖片,促請香港特區政府、電力公司及市民減少燒煤
發電,並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
參考資料:
<http://www.greenpeace.org.hk/chi/news_archive_item.adp?campaign_id=32&id=791>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1 日]。
活動
設計一些宣傳環境保護的單張。
討論問題
1. 為甚麼綠色和平要舉辦是次相片展覽?
2. 你認為這展覽能起甚麼作用?
173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資料十三:香港地球之友(基礎)
香港地球之友成立於一九八三年,著重宣揚環保意識和改善地區環境,並
進行地方教育、研究和舉辦活動。它的目標是提高廣大市民的環保意識、
增加市民對環境和生態問題的關注和提倡在香港持續擴展環保工作。香港
地球之友關注的項目,包括在本港引入可再生能源以減少空氣污染、減少
都市廢物、鼓勵理性消費等,它主辦的活動包括「為地球植樹」、太陽能
車大賽、綠色聖誕等等。
參考資料:
地球之友—有關香港地球之友
<http://www.foe.org.hk/welcome/geten.asp?language=en&id_path=1,%202,%2021>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1 日]。
討論問題
1.
你有沒有參加過香港地球之友舉辦的活動?試和同學分享你的經驗。
2.
「每個社會都需要一些志願環保團體推動環保工作」。試討論之。
174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資料十四:綠色力量(基礎)
環境教育
綠色力量在一九八八年由一群香港人義務創立,它關注本地環境事務和有
關問題,以「環境教育」為首要工作目標。綠色力量成立了全港首個「綠
色學校網絡」,創先與學校合作發展「環境教育資源中心」,為學校會員
設計及安裝環保教學設備。除此以外,綠色力量每年製作超過十項跨學科
的環保教材,以及不同題材的多媒體教育光碟,並於網上設立了「環保教
室」,以輔助教學。
關注環保項目
綠色力量主動進行各項調查及研究,定期發表報告,喚醒市民關注和瞭解
各種環境問題與生活質素及健康的關係。
生態保育工作
綠色力量將以蝴蝶作為生態保育工作重點,舉辦一系列給中學師生的觀蝶
訓練,更與數百位中學生,攜手建立首個由民間創建的蝴蝶資料庫,有利
於本港長遠進行蝴蝶保育工作。為了讓市民認識外表美麗多變的蝴蝶,它
設立了「香港蝴蝶網」,內有接近一百張珍貴的蝴蝶相片,並介紹了本地
蝴蝶的多樣性,以及有關生態及保育情況。
環保政策
綠色力量在政府有關環保事務的諮詢委員會內,均有代表參與。
參考資料:
綠色力量網頁 <http://www.greenpower.org.hk/new/c_index1.html>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2 日]。
175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其他參考資料
香港蝴蝶網 <http://www.shell-greenpower.net/>
討論問題
1.
作為一個非政府組織,沒有政府的財政資助,綠色力量如何維持它的日常
運作?它的資源從哪裡來?
2.
搜集有關香港蝴蝶的資料。假如綠色力量要為香港的另外一種生物建立一
個資料庫,你有甚麼提議?
176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資料十五:長春社(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3a)
長春社成立於一九六八年,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民間環保團體,它積極倡
議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致力於自然保育、保護環境和文化遺產的工作,而
且定期出版「長春通訊」及提供環保教材套供團體租借。除了關注香港和
全球的環境問題,長春社更關心內地環保工作的發展。
參考資料:
長春社網頁—關於我們 <http://www.conservancy.org.hk/aboutCA/mainC.htm>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2 日]。
「舊衣回收為環保」活動
為了減輕堆填區的負荷,並提高市民對環境保護及減少廢物的意識,長春
社於二千年十月起舉辦舊衣回收活動,定期於全港不同的公共屋邨及私人
屋苑回收舊衣。直至二零零二年二月,長春社已於一百八十多個公共屋邨
及三百多個私人屋苑收集舊衣物,成績有目共睹。
「舊衣回收為環保」活動,針對改善香港嚴重的廢物問題,在故有的回收
物品〈廢紙、鋁罐及膠樽)以外加添一項,以回收舊衣〈包括衣服、鞋
襪、布公仔、手袋、所有布料及紡織製品)重用的方法,直接減少運往堆
填區的垃圾數量。不過,只有長春社推行這些活動是不足夠的,還需要有
市民的支持及參與!
參考資料:
長春社網頁—資源回收—衣舊回收為環保
<http://www.conservancy.org.hk/recycle/UclothesC.htm>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2 日]。
177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綠色禮物送祖國
之
沙漠植樹行動
主題:
長春社經過對內蒙古科爾沁及恩格貝沙漠地區的實地考察後,籌劃「沙漠
植樹行動」計劃。在距首都 400 公里的內蒙古赤峰地區開始,開展沙漠植
樹行動。
內容:
協議規定由 1998 年起至 2000 年,在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植樹,總面積
107.4 公頃,植樹數目不少於 12 萬株,另外人工種草 60 公頃。
成效:
經過三年的努力,在沙漠地區已植樹 25.77 萬株,植草 64 公頃,總共植
樹種草面積 117.4 公頃,在沙漠之中已建立起新的固沙障,在沙障間的空
地上,野生的植物已開始生根發芽,人們盼望的沙漠綠洲逐漸呈現在人們
的眼前,成績令人感到歡喜。長春社和北京綠家園志願者組織了志願者近
2,000 人次前往沙漠義務植樹。隨著科技的發展,植樹種草的形式也有所
改進,翁牛特旗林業部門採用先進的機械飛播方式進行大面積的播種,令
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超額植樹近 14 萬株。
教育及宣傳:
在翁牛特旗沙漠植樹行動所取得的成績基礎上,長春社進一步擴大宣傳教
育工作。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與長春社合作,在香港的中小學校開展
愛國教育行動。一九九九年春天,組織招募近千名的師生在香港的郊野公
園進行「千人植樹行動」教育人們可以從自己的身邊做起,綠化香港,呼
應北方的植樹行動,進行南北植樹大競賽。
參考資料:
「沙漠植樹行動」,載於長春社網頁。
<http://www.conservancy.org.hk/conser/Grngift/desert.htm>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2 日]。
178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活動
1.
看看家裡的衣櫃,做一份適合回收的舊衣清單。
2.
從清單中,看看我們購買的衣服數目是否比我們需要的多?我們真的需要
那麼多衣服嗎?
3.
你是否願意把清單中列出的舊衣送到「舊衣回收為環保」活動的回收站?
討論問題
1.
非政府組織如長春社在環保上起了甚麼作用?
2.
假如你需要籌劃另一個回收活動,你提議回收甚麼物件?為甚麼?你如何
評估活動的成效?
3.
你還認識哪些非政府的環保組織?它們推行過甚麼活動?成效如何?請舉
例說明。
4.
你有沒有參加那些活動?為甚麼?
179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資料十六: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3c)
世界自然基金會
世界自然基金會是全球最大及最富經驗的獨立環保組織,分會及辦事處遍
佈全球 96 個國家,會員人數多達 470 萬人。基金會透過以下途徑,致力
遏止地球的自然環境惡化,建立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未來:

保護地球的生物多樣化;

確保可再生的自然資源獲得善用;

宣揚減少污染及避免浪費資源。
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
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於 1981 年成立,成立之初致力籌募經費保護大熊
貓及其他瀕危物種。八十年代在米埔發展教育中心及自然保護區,讓市民
認識這個無價的自然寶庫及保護香港以至中國的野生生物。它付出的努力
在 1997 年獲得最佳的回報,當年中國宣佈把米埔列為第七片「拉姆薩爾
國際重要濕地」;此外,更讓數以十萬計到訪米埔的人士,能欣賞及認識
這片自然淨土的美景及價值。
基金會也為學校開展各項既具教育意義又富趣味的環境教育活動,不論戶
外的實地考察或校內的教育活動,都力求帶出保護香港自然環境的信息,
讓參加者知道香港尚有值得保護的自然環境及其重要價值。
九十年代,基金會致力推行多樣化的環境保護工作,保護香港備受威脅的
自然生境。重點項目有濕地存護政策工作,尤其是政府近期否決九鐵塱原
上水至落馬州支線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及海洋存護政策工作,如 1997 年
香港回歸吉祥物中華白海豚的海洋生境存護及政策倡導工作。
180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自 1996 年起,漁農自然護理署每年撥款資助米埔六成管理開支,餘下四
成開支,主要依靠自然基金一年一度的籌款盛事—觀鳥大賽,籌得的善款
來應付。
參考資料:
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 <http://www.wwf.org.hk/chi/index.html>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2 日]。
WWF <http://www.panda.org/>[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2 日]。
香港觀鳥會 <http://www.hkbws.org.hk/>[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2 日]。
其他參考資料
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網頁—米埔全接觸—雀鳥遷徙
<http://www.wwf.org.hk/chi/maipo/bird_migrate/index.html>
討論問題
1.
香港有多少品種的留鳥和候鳥?
2.
為何候鳥會飛來香港?
3.
你認為哪些由綠色團體「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舉辦的活動,最令你有
深刻印象?
4.
假設你是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的管理層,需要為中學生舉辦一些有趣及
新穎的環保活動,你會有甚麼提議?
181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資料十七:綠色和平(進階,同時適用於議題 1a, 2b 及 3c)
綠色和平是一個非牟利的組織,在四十個地方設有分部,遍佈歐美、亞洲、太平
洋等地。組織獨立於任何政府、組織和個人的影響,並嚴格不接受政府、財團或
政治團體的資助。它全賴熱心市民和獨立基金的直接捐助,以維持它的獨立性。
作為一個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致力阻止任何威脅地球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活
動,並發起了一系列的環保運動,如制止氣候轉變、保護原始森林、停止海洋污
染、阻止捕鯨、反對基因工程、停止核子威嚇、減少有毒物質、促進可持續貿易
等。
反對製造基因食物公司的橫額
2004-06-16©Greenpeace
追求世界和平的遊行
2004-03-20©Greenpeace
綠色和平份子反對運送非法木材
2004-03-17©Greenpeace
關注全球增溫的活動
2004-06-04©Greenpeace
綠色和平在中國關注的環保項目包括海洋污染、基因工程、有毒物質污染、拯救
原始森林、東江污染、廢棄物管理、不要戰爭、可再生能源、電子廢物污染等。
182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綠色和平活動的宣傳海報
參考資料:
<http://www.greenpeace.org/international/photosvideos/photos>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2 日]。
Greenpeace China—Campaign <http://www.greenpeace.org.hk/eng/campaign.adp>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2 日]。
Greenpeace International—What we do
<http://www.greenpeace.org/international_en/campaigns/>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2 日]。
討論問題
1.
評價綠色和平其中一個關注的環保項目。
2.
你還認識甚麼國際性和非國際性的環保團體?它們的活動成效如何?
183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資料十八:坪洲綠衡者(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1c)
坪洲綠衡者為一非牟利機構,成立於一九九一年,主要由一群熱愛坪洲及
大自然的青年人所組成,目的是推廣環保意識及實行環保教育,同時盡量
保護坪洲的自然環境及文物古蹟,建議及幫助島上居民計劃可持續經濟發
展,例如:生態旅遊、有機耕種、綠色墟期等,藉此改善坪洲之經濟。
過去十年,綠衡者曾多次向政府反映區內環境污染問題,例如:在坪洲直
昇機坪選址問題上提出立場;監察島上發展計劃對環境的影響;監察填海
工程的影響;協助達成東灣沙灘重新鋪沙之協議;拯救巨型玉麒麟;關注
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流入沙灘、建築廢物到處傾倒、新貨櫃碼頭計劃影響
環境等。曾舉辦的活動,包括在各小學及幼稚園舉行講座及工作坊、植
樹、清潔沙灘、綠色生活講座、生活與環境展覽會、生態旅遊、環保小先
鋒訓練、與環境保護運動委員會合辦環保大使訓練日營、廢物回收等等。
參考資料:
坪洲綠衡者
<http://www.greenpengchau.org.hk/>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2 日]。
其他參考資料
<再造坪洲>,《我有我方向》。香港電台電視部,2001 年 3 月 4 日。
討論問題
1.
你認為「坪洲綠衡者」的工作能夠幫助坪洲居民嗎?
2.
坪洲的發展越大,為坪洲居民帶來的經濟收入便越多,但與此同時,經濟
發展也帶來污染和環境問題。假如你是坪洲居民,面對這兩難的處境,你
會怎樣取捨?
184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b: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資料十九:香港有機農業協會(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1c)
香港有機農業協會是一個非牟利團體,它制定了香港第一套「有機生產標
準及認證系統」,以保障香港有機產品的生產者、經銷者和消費者的利
益。香港有機農業協會聯同本地農業及專業研究機構,幫助發展有機耕種
技術,並且向農民及市民宣傳有機耕種。它更遊說政府提供資源,成立農
作物品種種籽庫,保存各種民間傳統的優良品種。協會也透過舉辦不同形
式的教育活動,如有機耕種研討會、有機農產嘉年華會和各社區講座,向
本地社群推廣有機耕種的益處。
參考資料:
香港有機農業協會 <http://www.hofa.org.hk/cindex.php>[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2 日]。
豐之谷有機農莊 The Organic Farm <http://www.organic-farm.com/>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2 日]。
Michelle Frain, “Marketing Success Stories: Organic Farmers Share Their Success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New Farm website.
<http://www.newfarm.org/depts/midatlantic/Fact%20Sheets/success.shtml>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2 日]。
討論問題
1. 你認為香港有機農業協會對推動香港的有機農業發展有多大的貢獻呢?
2. 香港政府為提倡可持續的有機耕作,做了些甚麼?
3. 香港有一些有機耕種的田地。這些田地在哪裡?這些田地有甚麼特色?
4. 請從世界各地找出一些成功實行有機耕種的例子,並分析其成功原因。
185
186
重點 c
國際合作
187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c:國際合作
探討問題建議
國際合作為何重要?已發展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可以如何合作?發展中國家要發
展和已發展國家要環保的矛盾如何解決?已發展國家有義務協助發展中國家處
理環境問題嗎?
188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c:國際合作
資料一:國際環保公約和協議選錄(中級)
《基本法》第 153 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的國際協議,中央人民政
府可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情況和需要,在徵詢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
見後,決定是否適用於香港特別行政區,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尚未參加但已
適用於香港的國際協議,仍可繼續適用於香港特別行政區。
以下是一些適用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有效國際環保公約和協議:
主題
全球氣候
變化
公約
1992 年訂立的《聯合國氣候
變化框架公約》及 1997 年訂
立的《京都議定書》於 2003
年 5 月被引申適用於香港特
別行政區
宗旨
穩定大氣的溫室氣體濃度,
達至可以防止氣候系統受到
危險的人為〈人類活動引起)
干擾水平。
保護臭氧
層
1985 年訂立的《保護臭氧層
維也納公約》及 1987 年訂立
的議定書(於 1990 年及
1992 年修訂〉
採取規管性的預防措施,抑
制全球排放損害臭氧層物
質,以保護臭氧層,從而保
障人類健康和環境。不時修
訂公約及調整時間表,減少
使用和製造損害臭氧層的物
質。
參考資料: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保護署—資源與刊物—報告書—年報—香港環境保護 2004
<http://www.epd.gov.hk/epd/misc/ehk04/tc_chi/hk/03.html>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2 日]。
討論問題
1.
你認為這些協定的約束力有多大?
2.
如果只有香港履行這些協定的條款,你認為這對環境的質素有改善嗎?
3.
在環境保護的議題上,國際合作為何重要?
189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c:國際合作
資料二:巴塞爾公約(The Basel Convention)(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1a, 1b,
2a 及 2b)
為了遏止越境轉移危險廢料,近百個國家,包括中國在內,已於 1992 年
5 月簽署了《巴塞爾公約》。全名為《控制危險廢料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
塞爾公約》〈Basel Convention on the Control of Transboundary Movements
of Hazardous Wastes and Their Disposal),不過,生產大量危險性廢物的美
國,卻尚未簽署公約。
公約呼籲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透過技術轉讓、交流情報和培訓技術人員
等多種途徑,在處理危險廢料領域中加強國際合作。它更規定出口危險廢
料的國家,必須事先向進口國和有關國家通報廢料的數量及性質;在越境
轉移危險廢料時,出口國必須持有進口國政府的書面批准書。
參考資料:
「遏止危險廢料越境轉移的《巴塞爾公約》」,載於新華網。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11/16/content_1180881.htm>[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2 日]。
<http://www.greenpeace.org.au/toxics/government/basel.html>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2 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保護署—資源與刊物—報告書—年報—香港環境保護 2004
<http://www.epd.gov.hk/epd/misc/ehk04/tc_chi/hk/03.html>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2 日]。
討論問題
1.
為什麼需要控制危險廢料越境轉移及處置?
2.
美國並非《巴塞爾公約》的締約國,在此情況下,《巴塞爾公約》能有效
管制美國越境轉移具危險性的放射性廢物嗎?
3.
為甚麼各國需要聯手處理危險性廢物?
190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c:國際合作
資料三:環保署與國際環評專業組織緊密聯繫(基礎)
環保署助理署長區偉光先生於 2002 年獲選為「國際環境影響評估協會」
主席。2002 年 6 月,區先生專程前往海牙主持一次國際環評會議,是次
會議共有 600 多位來自 70 多國的代表參加。此外,區先生並以「國際環
境影響評估協會」主席及香港環保署代表的身份出席「可持續發展世界首
腦會議」,與世界各地的業內人士分享環境影響評估的心得。
2002 年,環保署也參與另一次大型國際會議—香港中文大學舉辦的「面
向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評價研討會」。這次會議的參加者分別來自中國、歐
洲、北美洲及本港,大會更邀得中國全國人大環境資源委員會副主任王濤
先生及香港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博士擔任主禮嘉賓。環保署在會
議上共發表了 13 份文章,又安排與會代表參觀該署的廢物設施。環保署
署長更擔任大會的名譽顧問,而環保署助理署長也協助統籌會議。
參考資料: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保護署—香港環境保護 2003—第四章:環境評估與規劃,引航
領導 模範先驅
<http://www.epd.gov.hk/epd/misc/ehk03/big5/plan/index.html>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2 日]。
討論問題
1. 舉行國際環評會議和「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評價研討會」等國際性的會議
有甚麼意義?
2. 為甚麼國際合作是重要的?
3. 香港的環境如何受到中國大陸和鄰近地區影響?
191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c:國際合作
資料四:電子廢物與生產者責任國際研討會(基礎,同時適用於議題 2a 及
3b)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和綠色和平在 2004 年 4 月 21-22 日,舉辦了 2004 電子
廢物與生產者責任國際研討會。此次會議旨在進一步推動中國電子廢物議
題解決的進程;促進生產者責任和清潔生產的發展;加強國家政府與非政
府組織、中外專家學者、科研學術單位,以及跨國企業之間,在處理電子
廢物問題上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並且研究制定相關的政策與法規,從而探
討如何本著企業生產者的責任原則和預防原則,為中國解決電子廢物問
題,尋找到一條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之路。
此次國際研討會得到了國際著名的巴塞爾行動網絡、國際樂施會、矽谷有
毒物質聯盟、印度有毒物質聯盟、清潔產品行動網絡、瑞士聯邦材料監測
與研究實驗室等國際組織的積極支持。會議的成果將對促進我國循環經濟
和可持續發展策略,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資料:
「2004 電子廢物與生產者責任國際研討會」,載於綠色和平網頁。
<http://www.greenpeace.org.hk/chi/news_archive_item.adp?campaign_id=39&id=807>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2 日]。
其他參考資料
「日本韓國涉嫌在中國傾倒有毒電子廢料」,21 April 2004。載於綠色和平網
頁。<http://www.greenpeace.org/china/ch/press/releases/96299>
「香港:電子毒物自由港?」,載於綠色和平網頁。
<http://www.greenpeace.org.hk/chi/one_article.adp?campaign_id=39&article_id=608>
192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c:國際合作
討論問題
1.
甚麼是電子廢物?電子廢物中有甚麼有害物質?
2.
電子廢物從哪裡來及流向哪裡?
3.
怎樣處理電子廢物才是最恰當?已發展國家應該把這些廢物棄置到發展中
國家嗎?
4.
如何促請發展中國家推行那些在已發展國家的環保措施?
5.
為甚麼要促請中國適當處理電子廢物?
6.
你曾否拋棄過電子廢物?
7.
香港近年有多少電子廢物?
8.
香港的電子廢物會運往哪裡?
9.
非政府組織「綠色和平」在處理電子廢物這議題上所付出的努力有成效
嗎?
193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c:國際合作
資料五:拉姆薩爾濕地公約(中級)
「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又稱拉姆薩爾公
約〉」是一條國際政府條約,在本地的有關工作及國際合作上,提供濕地
存護和善用的架構。
在 1995 年 9 月 4 日,中央政府根據拉姆薩爾公約將米埔及內后海灣 1,500
公頃的濕地列為拉姆薩爾濕地。該濕地是本港最大的一片濕地,那裡包含
多種不同生境,如淺海灣、潮間帶泥灘、紅樹林、蝦塘和魚塘,還有,在
冬季有超過 5 萬隻候鳥在該處過冬(包括極度瀕危的黑臉琵鷺)。另外,
該濕地經常存在著 13 種全球瀕危物種,也被發現存有 17 種無脊椎動物,
包括一種香港獨有的蟹。由於那裡生態資源豐富,故能被列為拉姆薩爾濕
地。
參考資料:
香港自然網 <http://www.hknature.net/chi/areas/index4.html>
[下載日期:2005 年 6 月 2 日]。
其他參考資料
長春社網頁—自然保育—拉姆薩爾濕地保育計劃
<http://www.conservancy.org.hk/conser/RamsarC.htm>
<資料單張 5:紅樹林與泥灘生境>,載於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網頁。
<http://www.wwf.org.hk/chi/pdf/education/cd-rom/C_factsheet5.pdf>
紅樹林
<http://www2.hkedcity.net/citizen_files/aa/bd/rm410411/public_html/mangrove.html>
194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議題 3:實踐環保遇到很多的困惑和矛盾,是否可整理出明確路向?
重點 c:國際合作
討論問題
1.
何謂紅樹林?紅樹林有甚麼生態價值?
2.
在香港,哪裡可以找到紅樹林?為何多個國家要訂下國際公約去保護紅樹
林?
3.
你認為有關環保的國際公約有效嗎?為甚麼?以「拉姆薩爾公約」為例進
行討論和作出說明。
195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