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添輝(2009)。台灣高等教育的發展與不均等問題。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30(3),49-58。(CSSCI期刊) 籍贯:台湾台南 工作单位及职称:台湾台南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兼主任;台湾教育社会学学会秘书 长 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课程知识社会学、教育政策与改革、全球化与教育 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不均等问题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Higher Educational System and Its Inequity 姜添辉 台南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兼主任 thchiang@mail.nutn.edu.tw 摘要 公绩主义价值观不仅使许多社会大众信服于教育的向上流动功能,并进而扩 张教育规模,因此许多社会试图扩张高校以提升劳工阶级子女的向上流动比率, 进而改善社会不均等的问题。本文将以文化再生产的观点论证,此种措施并未考 量到社会阶级学生学科能力的区隔以及衍生的问题,并且也忽视外在经济规模的 制约性,本文并主张社会流动主要取决于经济规模而非高校的扩张。 关键辞: 高校、台湾、不均等、文化再生产 Abstract Meritocratic value does not only drive most people to take the positive function of education, upward social mobility, but also makes them put efforts to expand the size of educational system.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es have, then, been expected to implement the redemptive/emancipatory function in order to lessen the phenomenon of social inequity as witnessed by the actions taken by Taiwanese government to enlarge the market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essay will argue that it is very hard for such type of social actions to achieve the predetermined goals due to ignoring the powerful influence of economical 1 market and cultural reproduction.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Taiwan, inequity, cultural reproduction 壹、前言 Durkheim(1933)指出科学知识与技术的发展促使分工体系产生精细化的 分化。许多社会学者认为,此种发展改变社会流动的属性,亦即从封建社会的归 属角色(ascribed role ),转向现代社会的获致角色( achieved role )(e.g. Dahrendorf, 1959; Parsons, 1951; Tocquvella, 1945)。再者,知识/技能与职业 体系的密切结合形成功绩主义(meritocracy)的社会型态,亦即社会的选才标准 乃依据能力,将个体分配于特定的职位(Parsons, 1951; Young; 1961) ,因而个人 能力成为影响自身社会流动的主因,而非其家世背景。由于教育文凭成为个人能 力的有效左证,学校功能取得强大的合法地位,甚至产生制度化(institutionalized) 的现象。Meyer(1977)便指出,由于社会成员认可教育文凭的重要性,甚至将 之视为是无可取代,所以他们对教育的外貌,如制度型态,以及内涵,如课程知 识内容,皆认为是必然的与必要的。Bourdieu(1990)亦指出,由于教育文凭能 证明当事者的特定知识与技能,进而成为进入特定职位的通行证,因而教育文凭 同时具备学术资本(scholastic capital)与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的功能。上 述论点不仅指涉教育文凭的价值,并且也确立教育功能的重要性,受到此种社会 价值观的影响,扩张教育体系被视为是促进社会进步以及社会流动的利器 (Goldthorpe, Llewellyn and Payne, 1987)。Dale(2001)便指出,受到此种社会思 维的影响,教育被赋予救赎与解放的功能(redemptive/emancipatory),特别是试图 藉由扩张高等教育规模的途径,以培育出更多的高级人才,进而提升劳工阶级向 上流动的比率,以改善社会不均等的问题。 受到上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许多国家投下可观资源以扩张教育规模,明显 的现象是,先开创并推展初等教育,继而普设中等学校,接着是扩张高等教育。 (姜添辉,1998,2003,2008)。就如上述分析,向上流动乃基于个人能力,而 文凭是此种能力的左证,因此高级文凭成为白领职位的通行证,所以扩张教育体 系的目的往往是,要提升社会进步以及劳工阶级学童的向上流动率。在工业化初 2 期,此种意图或许可以成真,因为经济成长将需求数量庞大的中高阶技术人员, 因而带动向上流动的速度(目前中国大陆正处于扩张期)。然而,当工业社会迈 入成熟期,对中高阶人才的需求量将逐渐趋缓,甚至在经济衰退时,此种需求量 将转变为负成长。在此时期,阶级再生产(class reproduction)的现象将更为明显 (姜添辉,2003;Chiang, 2000)。对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而言,这乃是不均等教 育结果的产物,他们甚至认为,教育成为中上阶级压制劳工阶级的有效工具,学 校不但未能发挥上述救赎与解放的功能,反而复制不均等的阶级结构(Bowles and Gintis, 1976)。再者,从文化再生产(cultural reproduction)的角度而言,即使高等 教育达到普及化,并提供充足的就学机会,但其教育结果仍存在不均等的现象。 本文将依据此一方向剖析台湾高等教育发展的概况以及存在的不均等现象。 二、功绩主义的形成与教育训练的重要性 尽 管 K. Marx 断 言 , 资 本 的 累 积 与 扩 张 将 使 社 会 成 员 分 裂 成 普 罗 者 (proletarian)与资本家(capitalist)两大阵营,并且产生极大的冲突甚至革命(Marx, 1976)。但工业化的进展似乎脱离此种预言,反倒较趋向于 Durkheim(1933)所 言的,亦即在社会文明化的历程中,专门化知识体系促使分工体系(the division of labour)产生分化的现象。甚至一些马克思学者也坦承此种转变,例如 Dahrendorf (1959)提出工业社会(industrial society)的观念,以取代 Marx 的资本社会(capital society),工业社会的特性之一是专精化的生产技术,此种发展使生产流程需求 大量有技术有训练的工人,甚至造就为数可观的技术人员,因而压缩普罗者的存 在空间。再者,股份制度使公司拥有者不再局限于资本时期的少数人,而是数量 可观的股东,此种情形使拥有者无法直接经营公司,经营管理的委托制度在此种 情况下因应而生,因而促使专业经理人员的兴起。 上述生产体系的转变明显扩张中上阶级职位,因而增加向上流动的机会。再 者,民主政治体系提供个体自由流动的机制(Tocquvella, 1945; Weber, 1964)。上 述经济与政治的交互作用进而产生功绩主义的社会型态,其特性是社会选才着重 专业能力,而非家世背景,而且此种能力与工作职位存在密切关联性(Young, 1961)。因而社会阶层体系的基础从声望转为经济的考量,亦即影响个人社会地 位的主因不再是世袭的家世背景,而是个人的成就(刘慧珍等译,1998)。 3 由于功绩主义社会强调个体工作能力的重要性,而非家世背景,因而学历文 凭成为个体专业能力的主要左证。再者,从社会阶层(social stratification)的角 度而言,愈高层级职位需求愈专门化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愈高层级职务需求愈长 的教育训练(Davis and Moore, 1966)。此种关联性突显教育训练的重要性,而且 学校不仅拥有合法权威,并且能有效传递系统性的知识,因而学校成有最主要的 知识传递场所(Bourdieu, 1990),此种关联性大幅强化学校的功能与重要性,此 种与社会流动相关联的功能逐渐转变为社会期望,Dale(2001)便指出,受到此 种社会思维的影响,教育被赋予救赎与解放的功能(redemptive/emancipatory),特 别是试图藉由扩张高等教育规模的途径,以培育出更多的高级人才,进而提升劳 工阶级向上流动的比率。甚至此种社会期望进一步转变为社会价值观,因而使教 育体系产升制度化(institutalization)的发展,就如 Meyer(1977)所言,由于社 会成员认可教育文凭的重要性,甚至将之视为是无可取代,所以对教育的外貌, 如制度型态,以及内涵,如课程知识内容,皆认为是必然的与必要的。此种社会 价值观不仅确立教育功能的重要性,并能确保教育体系的扩张,社会大众往往认 为扩张教育体系是促进社会进步以及社会流动的关键途径。在此种思维下,延长 教育训练年限变成全球化的趋势。特别是经济发展需求更高水平的劳动力,此种 需求进而导致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与扩张(Goldthorpe, Llewellyn and Payne, 1987)。 由此可见,此种社会信念足以支持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与扩张,特别是高等 教育被视为中高级人力的培育所,因而对于许多社会大众而言,扩张高等教育是 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尽管如此,影响社会流动的关键因素往往并非 教育体系,而是经济体系,因为经济规模明显影响中上阶层职位的数量,此种数 量的多寡明显左右向上流动的比率(Chiang, 2000)。此种密切关联性显示,教育 手段并无法有效解决社会不均等的问题,所以扩张教育体系并无法大幅增加中上 阶层职位的需求量。Goldthorpe(1966)基于此种关联性指出,未能考量经济规 模与社会流动关联性的教育措施,将难以达到增进向上流动的预定目标。 三、文化再生产的论点 以往马克思主义的学者认为阶级再生产的关键因素是生产流程,亦即占据特 定职位而形成的现象(e.g. Bowles and Gintis, 1976)。但后续学者却发现造成此种 4 现象的主因是文化因素(Bernstein, 1996; Bourdieu, 1993),这乃由于中上阶级运用 其政治与经济的优势,将自身的文化转化为社会的主流文化,致使社会的多元文 化并非处于均等地位,而是呈现高低不等的排列,劳工阶级文化往往处于被支配 的地位(Gramsic, 1971; 姜添辉,2002a)。此种社会价值观进而影响学校教材内 容的编选过程,由于既有的编辑者大都属于中产阶级,致使他们难以察觉阶级、 权力、社会价值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所以他们往往以理所当然的主观态 度来处理教材内容的编选事务(胡富翔,2005;姜添辉,2002a),其结果是教材 内容大幅反映既有的社会主流文化,由于主流文化为中上阶级建构的产物,因而 既有教材内容与中上阶级的文化内涵与生活模式等存在高度的亲近性,并且使教 材内容转向学术性(姜添辉、陈伯璋,2006)。 由于此种学术性课程着重抽象概念,以及彼此的逻辑关系,因而掌握此种知 识必须拥有对应的理解模式(姜添辉,2002a,2005a,2005b;Bourdieu, 1973, 1990)。 Bourdieu(1993)将此种理解模式概念化为「习性」,它是作为个体如何与外在环 境进行交互作用的先决条件。在此种过程中,「习性」成为个体进行筛选、接纳 与排拒外在讯息的内在心理框架(Bourdieu, 1993)。由于不同社会阶级家长在特 定社会场域(social space)传递不同形式的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 ,因而形成 不同的「习性」(Bourdieu, 1997, 1998)。较佳的经济资本往往使中上阶级家长能 提供子女更富文化资本的「社会场域」,因而子女的「习性」较精通于抽象理解 与逻辑思考,此种习性较能契合学术性课程内容的属性,因而这类学童能有较好 的学习表现(林湘慧,2003)。但劳工阶级的「社会场域」则较欠缺文化资本, 致使其子女的「习性」难以契合学术课程内容的属性,所以难以有好的成绩表现 (Ogbu, 2003; Willis, 1977;刘英国,2005)。 再者,中上阶级家长不仅善用其较佳的经济资本,以转化成文化资本,进而 培育子女较佳的理解能力,并且藉由积极监控子女的学习表现,以发展出更有效 的教育行动,因而提供其子女较佳的学习环境。此种积极性的教育行动源自他们 无法精准预测自身教育行动的结果以及子女的未来,所以衍生高度焦虑。但此种 焦虑却能使中产阶级积极分析外在情境、教育内部以及子女表现的关联性,因而 采取更弹性的主动作为。相关研究发现证实此种关联性,亦即中产阶级家长对下 一代的未来存在高度焦虑,他们清楚认知到教育成就与就业竞争力的关联性,因 5 此上述焦虑使他们积极介入与监控下一代的学习过程与结果(Ball, 2006; Reay, 2000)。再者,中上阶级并积极运用其政经优势以影响教育政策的走向以及教改 方案的内涵(Codd, Gordon and Harker , 1997; 姜添辉,2002b),甚至学校运作的 型态(Silva, 2000),即使中上阶级无法使教育型态契合他们的诉求,他们亦能洞 悉社会的新需求,积极调整自身的教育行动,以使子女处理更佳的学习环境(Ball, Bowe and Gewirtz, 1997; Brantlinger and Majd-Jabbari, 2000;Horvat, Weininger and Lareau, 2006; Li, 2007)。 上述分析显示,中上阶级学童处于较佳的学习环境,并接收可观的文化资本, 因而发展出精通抽象逻辑思考能力的「习性」,此种「习性」契合学术取向的教 材内容,所以相较于劳工阶级学生,中上阶级学生往往有较佳的学习表现,此种 差异具体展现于小学阶段(谢孟颖,2003) ,国中阶段(林义男,1993)。此种成 绩差异进而影响国中之后的分流,大体而言,中上阶级学生大多就读于学术取向 的高中,继续升学的劳工阶级学生则大多选择职业学校(杨莹,1994),因而高 等教育沦为中产阶级垄断的市场(杨莹,1994)。尽管高等教育扩张大幅提升就 学机会,甚至存在供给过剩的问题(姜添辉,2003),因而高等教育不再是中上 阶级的专属品,但是仍可能存在社会阶级的均等问题,接续段落将以台湾为例作 剖析。 三、台湾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伴随经济发展,官方统计资料显示,台湾的产业结构逐渐由农业转向工业与 服务业为主体的形态(Chiang, 2000),伴随此种产业结构的变化,中上阶层职位 的数量也日益增加。表 1 的数据显示,台湾从事农、林、渔、牧的人口在总劳动 人口的比率逐年下降,从 1980 年的 19.18%到 2007 年萎缩为 5.16%。相反的,专 业人员在此时期从 3.86%扩张至 8.41%,技术员及助理专业人员则从 7.60%大幅 扬升到 19.62%。 表 1 历年就业者之职业人数百分比 单位:% 年 民意代 专业人员 技术员及 事务工 服务工作 农、林、 生产有关 表、企业 助理专业 作人员 人员及售 渔、牧工 工人、机械 主管及经 人员 货员 作人员 设备操作 理人员 工及体力 6 1980 3.74 3.86 7.60 6.35 1981 3.95 3.82 7.94 6.41 1982 3.79 3.89 8.03 6.68 1983 3.76 3.95 8.02 6.82 1984 3.78 4.01 8.16 6.97 1985 3.86 4.15 8.46 6.88 1986 3.86 4.24 8.71 6.99 1987 3.92 4.45 9.13 7.37 1988 4.28 4.59 9.83 7.68 1989 4.49 4.78 10.45 7.88 1990 4.72 5.15 11.63 7.98 1991 4.84 5.15 12.08 8.27 1992 5.00 5.35 12.60 8.48 1993 5.04 5.54 14.08 9.22 1994 4.88 5.35 14.50 9.39 1995 4.82 5.53 14.79 9.70 1996 4.73 5.98 15.18 10.17 1997 4.58 6.10 15.54 10.22 1998 4.57 6.22 16.13 10.28 1999 4.42 6.41 16.74 10.61 2000 4.34 6.43 16.77 10.82 2001 4.33 6.56 17.21 10.93 2002 4.49 6.87 17.58 11.01 2003 4.46 7.09 17.92 11.09 2004 4.56 7.42 18.13 11.30 2005 4.51 8.00 18.45 11.39 2006 4.47 8.22 19.08 11.26 2007 4.49 8.41 19.62 11.00 资料来源:改编自台湾行政院主计处(2009a)。 14.78 15.33 15.67 15.93 16.00 16.49 16.35 16.03 16.76 16.92 16.69 16.71 16.68 16.06 16.09 16.35 16.87 16.89 17.20 17.76 18.04 18.59 18.94 18.98 18.89 18.77 19.05 19.08 19.18 18.55 18.15 18.28 17.32 17.26 16.87 15.11 13.56 12.75 12.73 12.82 12.22 11.38 10.80 10.41 10.00 9.43 8.72 8.14 7.65 7.41 7.39 7.14 6.42 5.81 5.35 5.16 工 44.49 44.01 43.42 43.24 43.74 42.90 42.98 43.99 43.29 42.74 41.11 40.14 39.66 38.67 39.00 38.40 37.08 37.23 36.88 35.94 35.96 34.97 33.73 33.33 33.27 33.08 32.56 32.25 四、高等教育体系的扩张与劳动力水平的提升 伴随上述劳动力结构的改变,台湾社会需求更多高水平的劳动力,此种需求 促使高校产生扩张。1950 年仅有 7 所,但是到 1974 年已成长到 100 所(Chiang, 2000),之后仍维持此种成长趋势,表 2 中的统计数据显示此种扩张趋势,1980 年为 104 所,2008 年成长到 162 所。值得注意之处是,以往公立学校是高校的主 流,例如 1950 年时仅有 1 所民办学校(14.3%),但是到 1965 年时,民办高校数 (32 所;57.1%)首度超越公立高校(24 所;42.9%) (Chiang, 2000) ,之后民办 高校仍维持扩张趋势,2008 年时,民办高校的数量高达 109 所(67.3%),公立 7 高校则为 53 所(32.7%)。 表2 历年专科以上学校数与公私立比率统计资料 学年度 合计 总 大学 公立 民办 学院 专科 小计 公立 民办 小计 公立 民办 小计 公立 民办 计 1980 104 36 / 34.6% 68 / 65.4% 16 9 7 11 5 6 77 21 56 1981 104 36 / 34.6% 68 / 65.4% 16 9 7 11 5 6 77 21 56 1982 105 36 / 34.3% 69 / 65.7% 16 9 7 12 6 6 77 21 56 1983 105 36 / 34.3% 69 / 65.7% 16 9 7 12 6 6 77 21 56 1984 105 36 / 34.3% 69 / 65.7% 16 9 7 12 6 6 77 21 56 1985 105 36 / 34.3% 69 / 65.7% 16 9 7 12 6 6 77 21 56 1986 105 36 / 34.3% 69 / 65.7% 16 9 7 12 6 6 77 21 56 1987 107 37 / 34.6% 70 / 65.4% 16 9 7 23 15 7 68 12 56 1988 109 37 / 34.0% 72 / 66.0% 16 9 7 23 15 7 70 12 58 1989 116 39 / 33.6% 77 / 66.4% 21 13 8 20 12 7 75 13 62 1990 121 39 / 32.2% 82 / 67.8% 21 13 8 25 12 12 75 13 62 1991 123 41 / 33.3% 82 / 66.7% 21 13 8 29 14 14 73 13 60 1992 124 42 / 33.9% 82 / 66.1% 21 13 8 29 14 14 74 14 60 1993 125 42 / 33.6% 83 / 66.4% 21 13 8 30 14 15 74 14 60 1994 130 45 / 34.6% 85 / 65.4% 23 15 8 35 16 18 72 13 59 1995 134 50 / 37.3% 84 / 62.7% 24 16 8 36 17 18 74 16 58 1996 137 51 / 37.2% 86 / 62.8% 24 16 8 43 19 22 70 14 56 1997 139 51 / 36.7% 88 / 63.3% 38 20 18 40 19 19 61 10 51 1998 137 48 / 35.0% 88 / 65.0% 39 21 18 45 20 23 53 6 47 1999 141 50 / 35.5% 91 / 64.5% 44 21 23 61 23 36 36 4 32 2000 150 53 / 35.3% 97 / 64.7% 53 25 28 74 22 50 23 4 19 2001 154 53 / 34.4% 101 / 65.6% 57 27 30 78 23 55 19 3 16 2002 154 53 / 34.4% 101 / 65.6% 61 27 34 78 23 55 15 3 12 2003 158 54 / 34.2% 104 / 65.8% 67 30 37 75 21 54 16 3 13 2004 159 54 / 34.0% 105 / 66.0% 75 34 41 70 17 53 14 3 11 2005 162 54 / 33.3% 108 / 66.7% 89 41 48 56 10 46 17 3 14 2006 163 55 / 33.7% 108 / 66.3% 97 42 55 50 10 40 16 3 13 8 2007 164 55 / 33.5% 109 / 66.5% 100 42 58 49 10 39 15 3 12 2008 162 53 / 32.7% 109 / 67.3% 102 42 60 45 8 37 15 3 12 资料来源:改编自台湾行政院主计处(2009b)。 此种高校扩张的现象带动毕业生人数的成长,1950 年专科以上的毕业生人 数仅为 1,014 人(Chiang, 2000),但是到 1980 年已高达 72,588 人(见表 3),若排 除专科毕业生,则人数仍高达 34,218,此种成长趋势到 2004 年达到顶峰,含专 科与不含专科的毕业生人数分别为 336,865 人以及 255,262,之后受到出生率的影 响,尽管毕业生人数未有明显的成长,但仍维持在 32 万人的水平。值得注意之 处是本科生与专科生毕业人数的变化,2001 年以前,专科是高等教育机构的主 流,该年才逆转此种现象,本科生毕业生人数为 146,166,专科生毕业生则为 123,317。之后本科生逐年扩张,到 2004 年时,其毕业生人数高达 228,645 人,专 科毕业生人数则只剩 43,803 人。另外,研究所的毕业生人数亦展现成长的趋势, 在 1980 年时硕士与博士毕业生分别为 1,940 与 64 人,1993 年硕士毕业生突破 1 万人(10,448),1995 年博士生超过 1 千人(1,053)。2006 年时,硕士毕业生已近 5 万人(49,976),博士毕业生亦近 3 千人(2,850)。 表 3 历年大专校院毕业生人数 学年度 专科生 学士 硕士 博士 专科以上 学士以上 毕业生数 毕业生数 1980 38,370 32,214 1,940 64 72,588 34,218 1981 40,827 32,102 2,120 79 75,038 34,211 1982 43,330 33,710 2,492 86 79,618 36,288 1983 46,227 35,716 2,849 117 84,909 38,682 1984 47,877 36,998 3,324 158 87,367 39,480 1985 54,703 38,625 3,800 161 97,289 42,586 1986 56,408 39,065 4,112 253 99,838 43,430 1987 57,082 40,380 4,483 297 102,242 45,160 1988 58,912 41,406 5,039 319 105,676 46,764 1989 65,177 42,952 5,774 410 114,313 49,136 9 1990 72,867 49,399 6,409 518 129,193 56,326 1991 81,683 54,375 7,688 608 144,354 62,671 1992 87,427 59,478 9,017 678 156,600 69,173 1993 98,433 63,160 10,448 808 172,849 74,416 1994 100,793 68,274 11,706 848 181,621 80,828 1995 105,113 70,702 12,649 1,053 189,517 84,404 1996 107,626 74,255 13,316 1,187 196,384 88,758 1997 114,182 85,802 14,146 1,282 215,415 101,230 1998 120,886 87,421 15,016 1,307 224,630 103,744 1999 129,507 100,171 16,757 1,455 247,890 118,383 2000 126,916 117,430 20,752 1,463 266,561 139,645 2001 123,317 146,166 25,900 1,501 296,884 173,567 2002 110,208 176,044 30,856 1,759 318,867 208,659 2003 91,009 192,854 35,981 1,964 320,808 230,799 2004 81,603 210,763 42,334 2,165 336,865 255,262 2005 56,837 219,919 45,736 2,614 325,106 268,269 2006 43,803 228,645 49,976 2,850 325,274 281,471 资料来源:台湾教育部(2008a) 伴随上述高校的扩张,台湾社会的劳动力水平获得明显的改善,例如 1980 年时,在总劳动力中有高达 7 成(70.07%)属于国中及以下的教育程度,大学及 以上的比率仅为 5.05%。1990 年时前者大幅下降为 53.79%,后者则上升为 7.19%。 2000 年时前者的比率为 37.09%,后者为 11.83%。2007 年前者萎缩为 26.13%, 后者则攀升为 20.99%(台湾行政院主计处,2008)。 四、高等教育与均等问题的省思 表面上,台湾高校的扩张大幅改善就学机会的问题,例如在 2007 年时,就 学比率高达 85.31%(台湾教育部,2008b)。但是仍隐藏一些社会不均等的问题。 第一是高校招生对象的社会阶级问题,先前分析已显示,中上阶级处于较佳的学 习环境,并拥有较好的学习资源,所以其成绩表现普遍高于劳工阶级学生,此种 10 差异进而影响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生背景。一般而言,中上阶级学生就读于有名高 校的比率明显高于劳工阶级学生,此种现象亦存在于未来在就业市场有较好待遇 的科系。骆明庆(2002)的研究发现显示,台湾大学学生大多来自大都会的文教 区,或者来自排名前 10 所的高中,而且这两者存在高度关联性。此种关联性进 一步显示,隐藏于此种现象背后的是阶级因素,因为中上阶级大多居住于大都会 的文教区。由此而言,表面上,高校普及后提供充足的就学机会,但其结果仍存 在社会不均等的问题,亦即中上阶级子女仍占据有名的高校,以及未来能获得较 高经济报酬的科系,诸如医学、法学与工程等。 第二是社会评价与学费负担的不均等问题:在台湾社会,公立高校的排名明 显超越民办学校,此种排名明显影响学生的选读意愿,由于中上阶级学生有较好 的学业表现,因而拥有较大的选校或选科空间,所以这类学生有较高比率就读公 立高校。相反的,受限于成绩不佳的因素,大部分劳工阶级学生则就读于民办高 校。在社会大众的眼中,民办高校往往较欠缺竞争力,因而影响日后的就业机会 与选择空间。再者,公立高校与民办高校的学费差异存在高度差异的问题,表 4 中的数据显示,民办高校学杂费比公立高校的学杂费约高出 1 倍。由于劳工阶级 学生大多就读于民办高校,因而产生学杂费与家庭所得不对称的问题,并使劳工 阶级家庭需背负沉重的教育支出。 表4 不含医学院公立与民办高校的学杂费 年 公立 2002 40,020- 55,240 2003 41,580- 56,220 2004 41,580- 58,980 2005 41,580- 58,980 2006 41,580- 58,980 2007 41,580- 58,980 2008 41,580- 58,980 资料来源:台湾教育部(2008c) 单位:元 民办 72,910-105,600 72,910-105,000 75,820-110,460 75,820-110,460 75,820-110,460 75,820-112,618 77,056-113,828 第三是高校过度供给以及无法实质带动向上流动的不均等问题:先前分析已 指出经济规模是影响社会流动的主因,而非教育体系,所以高校扩张并无法明显 增加中上职位的需求量。因此扩张高校的手段,并无法实质提升向上流动的比率, 并存在过度供给的问题。此种现象展现于失业率上,表 5 的数据显示,2000 年之 11 后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有逐年恶化的现象,2004 年开始超过 4%。此种失业率不 仅显示高校毕业生过度供给的问题,并且也难以大幅改善劳工阶级子女向上流动 的比率。因为前述分析已指出,劳工阶级子女大多就读于欠缺竞争力的民办高校, 或是就读于就业市场需求量较小或是未来待遇较低的科系,在高级文凭过剩的情 况下,这类学生的就业选择空间也随之下降,因而迫使许多这类学生选择中低阶 层的职位,甚至如 Poulantzas(1979)所言,仍担任以往只需中低教育程度的职 位,因而无法藉由教育途径向上流动。 表 5 历年失业人数与教育程度别失业率 单位:千人 年 总计人数 总计比率% 国中以下% 高中职% 大专以上% 大学以上% 1980 82 1.23 0.68 2.62 2.23 1.93 1981 92 1.36 0.81 2.72 2.23 1.86 1982 149 2.14 1.42 3.81 3.14 2.78 1983 197 2.71 1.78 4.69 4.04 3.42 1984 183 2.45 1.50 4.27 3.85 3.46 1985 222 2.91 1.91 4.78 4.22 3.65 1986 212 2.66 1.68 4.41 3.76 3.49 1987 161 1.97 1.19 3.28 2.73 2.44 1988 139 1.69 1.02 2.69 2.36 2.06 1989 132 1.57 0.96 2.45 2.11 1.85 1990 140 1.67 1.01 2.50 2.27 2.03 1991 130 1.51 0.97 2.16 2.04 1.80 1992 132 1.51 0.90 2.13 2.15 2.28 1993 128 1.45 0.84 1.91 2.18 2.07 1994 142 1.56 1.00 1.98 2.23 2.38 1995 165 1.79 1.18 2.25 2.42 2.52 1996 242 2.60 2.02 3.00 3.13 3.13 1997 256 2.72 2.45 3.02 2.76 2.63 1998 257 2.69 2.28 3.09 2.80 2.67 1999 283 2.92 2.64 3.23 2.93 2.69 2000 293 2.99 2.80 3.34 2.80 2.67 2001 450 4.57 4.71 5.12 3.72 3.32 2002 515 5.17 5.14 5.92 4.28 3.89 2003 503 4.99 5.17 5.60 4.09 3.82 2004 454 4.44 4.31 4.87 4.06 4.11 2005 428 4.13 3.76 4.54 4.01 4.23 2006 411 3.91 3.21 4.36 3.98 4.36 2007 419 3.91 3.22 4.31 4.00 4.51 12 资料来源:改编自行政院主计处(2009c:表 1 与表 20)。 八、结论 社会大众普遍相信教育是促进向上流动的要素,此种信念不但确立教育的重 要性,并且赋予高校扩张的情境,台湾高等教育体系的扩张便是此种信念的产物。 显然此种扩张提供更充足的就学机会,因而就读高校不再受限于社会阶级的因 素。尽管如此,台湾高校仍存在一些不均等问题,诸如中上阶级有偏高的比率就 读于名校,或是有竞争力的科系。从文化再生产的角度而言,这实乃中上阶级将 其经济资本转化成文化资本的结果,因而其子女的成绩表现普遍高于劳工阶级子 女,致使台湾高等教育的名校形同沦为中上阶级子女的专属品。再者,此种成绩 差异也影响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生结构,由于公立高校享有较高的学术评价,因而 能吸引较优秀的学生,就如前述分析,这类学生偏向中上阶级。相反的,受限于 成绩平平甚至不佳的因素,劳工阶级子女往往就读于民办高校,这不仅影响未来 的就业机会以及选择空间,并且由于民办高校的学费明显高于公立高校,因而加 重劳工阶级家庭的经济负担。另一个均等问题是,高校扩张之后产生过度供给问 题,此种情境加剧就业市场的竞争性,在此种竞争中,劳工阶级子女往往处于不 利位置,如同上述已指出的,劳工阶级子女普遍就读于较不具竞争力的民办高校, 因而未来在就业市场较难取得中上阶层的职位,较可能的情况是担任中低阶层的 职位。此种关联性显示,高校扩张仅改善就学机会的不均等问题,并未实质增进 向上流动的比率,其背后的关键点是,社会流动往往取决于经济规模,而非高等 教育规模。再者,造成高等教育不均等现象的主因是社会阶级,因为中上阶级家 长積極建構契合学校教育需求的预备情境,所以有利子女的学习表现。劳工阶级 家庭大多欠缺此種情境,所以不利子女的学业表现。 参考资料: 台湾行政院主计处(2008)。96 年人力资源调查统计年报:表 11 历年就业者之教 育程度。2009 年 2 月 19 日,取自 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dgbas04/bc4/year/96/table11.xls 台湾行政院主计处(2009a)。表 13:历年就业者之职业。2009 年 2 月 18 日, 13 取自 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dgbas04/bc4/year/96/table13.xls 台湾行政院主计处(2009b)。教育统计:各级学校数。2009 年 2 月 18 日,取 自 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b.xls 台湾行政院主计处(2009c)。表 1 与表 20:历年教育程度别失业率。2009 年 2 月 18 日,取自 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dgbas04/bc4/year/96/table20.xls 以及 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dgbas04/bc4/year/96/table1.xls 台湾教育部(2008a)。各级学校毕业生人数。2009 年 2 月 18 日,取自 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97edu_107.xls 台湾教育部(2008b)。教育统计指针之国际比较:表 1-1-1 各级教育粗在学率 ─按性别分。2009 年 2 月 19 日,取自 http://www.edu.tw/files/publication/B0013/i2008_1-1-1.xls 台湾教育部(2008c)。表 3-5 主要国家之大学生学杂费。2009 年 2 月 18 日,取 自 http://www.edu.tw/files/publication/B0013/i2008_3-5.xls 林湘慧(2003)。家庭社会空间与儿童习性关联性之研究。国立台南师范学院社 会科教育学系硕士论文(未出版)。 林义男(1993)。国中学生家庭社经背景、父母参与及其学业成就的关系。国立 彰化师范大学辅导学报,16,157-212。 姜添辉(1998)。教育均等问题与社会控制的关联性。载于中华民国比较教育学 会(主编):社会变迁中的教育机会均等(pp.181- 218)。台北:扬智。 姜添辉(2002a)。资本社会中的社会流动与学校体系:批判教育社会学的分析。 台北:高等教育。 姜添辉(2002b)。当前课程改革的社会阶级公平性议题。教育研究月刊,101, 39-59。 姜添辉(2003)。我国大幅扩充高等教育规模的商品化危机。比较教育,第五 十四期,页 29-79。 姜添辉(2005a)。B. Bernstein 的理论以及在教学上的运用。载于中华民国课程与 教学学会(主编):社会价值重建的课程与教学(pp.215--251)。高雄:复文。 姜添辉(2005b)。课程知识社会学。载于台湾教育社会学学会(主编):教育社 14 会学(pp.221--256)。台北:巨流。 姜添辉(2008)。英国英格兰与威尔斯的教育制度沿革与启示。国立台南大学教 育研究学报,42(2),1-24。 姜添辉、陈伯璋(2006)。社会领域教材内容的阶级取向与合理化的转化策略之 分析。当代教育研究,14(4),29-62。 胡富翔(2005)。教科书编辑者承载的文化霸权之分析。国立台南师范学院社会 科教育学系硕士论文(未出版)。 杨莹(1994)。教育均等---教育社会学的探究。台北:师苑。 刘英国(2005)。家庭社会空间中文化资本影响外籍配偶家庭学童的学习表现之 个案研究。国立台南大学教育经营与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 刘慧珍等译(1998)(R. Collins 着)。文凭社会:教育与阶层化的历史社会学。 台北:桂冠。 骆明庆(2002)。谁是台大学生?---性别、省籍与城乡差异。经济论文丛刊,30(1), 113-147。 谢孟颖(2003)。家长社经背景与学生学业成就关联性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9(2), 255-287。 Ball, S.J., Bowe, R. and Gewirtz, S.(1997). Circuits of Schooling: A Sociological Exploration of Parental Choice of School in Social-Class Context. In A.H. Halsey, H. Lauder, P. Brown, and A.S. Wells(eds.). Education,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pp. 409-421〉.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ll, S.(2006). Education Policy and Social Class. London: Routledge. Bernstein, B.(1996). Pedagogy, Symbolic Control and Identity. London: Taylor & Francis. Bourdieu, P.(1973).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In R. Brown(ed.).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Change. London: Tavistock. Bourdieu, P. (1990). Photography: A Middle-brow Art. California: Stanford 15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1993).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Cambridge: Polity. Bourdieu, P.(1997).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A.H. Halsey, H. Lauder, P. Brown, and A.S. Wells(eds.). Education,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 (pp. 46-58).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1998). Practical Reason: On the Theory of Ac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owles, S. and Gintis, H. (1976).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Brantlinger, E. and Majd-Jabbari, M.(2000). The Conflicted Pedagogical and Curricular Perspectives of Middle-class Mothers. In S. Ball(ed.). Sociology of Education: Major Themes(pp. 1582-1616). London: Routledge Falmer. Chiang, T.H. (2000).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and Social Mobility in Taiwan. Educazione Comparata, 41, 5-24. Codd, J. Gordon, L. and Harker, R.(1997). Education and the Role of the State: Devoluation and Control Post Picot. In A.H. Halsey, H. Lauder, P. Brown and A.S. Wells(eds.). Education,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 (pp. 263-272).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ahrendorf, R.(1959). 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Dale, R. (2001). Shaping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over Half-century. In J. Demaine ( ed.). Sociology of Education Today. N.Y. Palgravee. Davis, K. and Moore, W.E.(1966). Some Principles of Stratification, in R. Bendix and M. Lipset (eds.). Class, Status, and Power(pp. 47-52).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Durkheim, E.(1933). The Division of Labour in Society. N.Y.: The Free Press. 16 Goldthorpe, J.H.(1966).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Industrial Society. In R. Bendix and S.M. Lipset.(eds.). Class, Status and Power.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Goldthorpe, J.H., Llewellyn, C. and Payne, C. (1987). Social Mobility and Class Structure in Modern Britain ( 2nd edition). Oxford: Clarendon. Gramsci, A.(1971).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of Antonio Gramsci. N.Y.: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Horvat, E.M., Weininger, E.B. and Lareau, A.(2006). From Social Ties to Social Capital: Class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Schools and Parent Networks. In H. Lauder, P. Brown, A. Dillabough and A.H. Halsey (eds.). Education, Globalization, and Social Change(pp. 454-467).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i, G.(2007). Home Environment and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Capital.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8(3), 285-299. Marx, K.(1976). Capital. London: Penguin. Myer, J.W.(1977). The Effects of Education as an Institu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3(1), 55-77 Ogbu, J.U.(2003). Black American Students in an Affluent Suburb: A Study of Academic Disengagement. N.J.: Lawrence Erlbaum. Parsons, T. (1951). The Social System. London: Tavistock. Poulantzas, N.(1979). Classes in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London: NLB. Reay, D.(2000). Rethinking Social Class: Qualitative Perspectives on Class and Gender. In S. Ball(ed.). Sociology of Education: Major Themes (pp. 990-1008). London: Routledge Falmer. Silva, T.T.(2000). Distribution of School Knowledge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in a Barazilian Urban Setting. In S. Ball(ed.). Sociology of Education: Major Themes(pp. 1142-1172). London: Routledge Falmer. Tocqueville, Alexis de(1945). Democracy in America. N.Y.: Vintage. Weber, M.(1964). 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N.Y.: 17 Free. Willis, P.(1977). Learning to Labor: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Young, M.(1961). The Rise of the Meritocracy. Harmondsworth: Penguin.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