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平安 汪大雄

advertisement
森林景觀美學之研究以台灣杉人工林與闊葉林類型為例
楊平安 1 江昱仁 2 汪大雄 3 吳俊賢 4 謝漢欽 5 楊蓓涵 6
126
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助理教授
345
臺灣林業試驗所研究員
摘 要
從景觀資源觀點而言,森林提供了人類情感和美學上的價值(林文鎮,1997;Tahvanainen,
Tyrväinen, Ihalainen, Vuorela, & Kolehmainen, 2001) ,如何提供具有美學體驗的優質森林景觀,有
其在森林經營管理上思考之必要性。本研究主旨在瞭解永續經營森林的景觀偏好、認知因子(含
形式美學)及其間關係。研究地點為林業試驗所六龜試驗林地區之人工林與闊葉林區,從 20 個樣
區 60 張照片中,挑取出包括台灣杉人工林及闊葉林各 9 張照片,做為景觀偏好及認知因子調查
使用。受測樣本為墾丁森林遊樂區之現地遊客,利用便利抽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有效樣本數為
307 份。受測方法為將選取之照片呈現給受測者,由受測者對照片加以評估。使用 SPSS 軟體進
行統計,包括信度分析、敍述性統計、差異性分析與迴歸分析。研究結果如下:1.受訪者較偏好
台灣杉人工林之景觀;2.差異性檢定顯示,兩種森林類型中之認知因子有顯著的差異,台灣杉人
工林認知因子之平均數皆高於闊葉林;3.由認知因子與景觀偏好迴歸分析中得知,認知因子之「統
一性」與「光線明暗偏好」對於兩種森林類型景觀偏好皆有顯著正影響;不同的是,在人工林部
份,認知因子之「自然性」及「層次性「對於景觀偏好有顯著正影響;而闊葉林部分則是「開闊
性」對景觀偏好有顯著正影響。
關鍵字: 景觀評估;森林美學;認知模式
The Study of Forest Scenic Esthetics – A Case of
Taiwania cryptomerioides Plantation and Broadleaf
Forest of Taiwan
1) 2) 6)
Department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Business Management, Southern Taiwan University
3) 4) 5)
Taiwan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Summary
This study adopted the cognition model as the research basis to understand the scenic preference of
a forest toward a sustainable approach. Total 18 photos, 9 photos for Taiwania plantation and 9 photos
for broadleaf forest type, were chosen as investigated samples from 60 photos taking from the study
sites which were located at both Taiwania plantation and broadleaf forest in Liu-Kuei Experimental
Station. The respondents of this study were chosen from the tourists who visited the visitor center of
Kenting national park by using convenient sampling. Total 307 valid samples were obtained. The
respondents were investigated to proceed the scenic preferenc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cognitive
factors (including formal esthetic attributes) by using photo images. The collected data was analyzed
by using SPSS software to analyze confidence analysi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ompared t test and
regression technique.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ings: 1. It was shown that respondents preferred the
scenery of Taiwania plantation compared to that of broad leaf forest 2. It was shown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ll cognitive factors of both forest types. Furthermore, mean values in all
cognitive factors of Taiwania plantat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broadleaf forest in this study; 4.
Both “unity” and “preference of light intensity” of cognitive had positive effects on scenic beauty and
provide valid prediction in both investigated forest types.
Furthermore, “naturalness” did show
positive effect on the scenic beauty of Taiwania plantation but “openness” had positive effect on the
scenic beauty of broad leaf forest.
Key word: Landscape assessment, Forest esthetics, Cognitive mode
一、緒論
傳統上,森林多以林產及生態環境保育為主要訴求,但隨著美學經濟時代的來臨,尋求環境
生態與美學的平衡,甚或合而為一致方向,日益受到學者重視與探討,做為自然資源一部分的森
林經營有必要在林產、水土保持、防災、生態、教育和戶外遊憩等之價值外,提供森林優質景觀
的美感體驗,使森林資源能提供更多元之複合利用機會和價值(林文鎮,1997;Tahvanainen,
Tyrväinen, Ihalainen, Vuorela, & Kolehmainen, 2001)。
森林景觀主要以林木為主,搭配氣候、地形、植被等,再配合周圍環境的視覺空間,構成多
樣化的景觀意象,這種視覺滿足稱為美感;美感是心靈的感知,是人類天生所擁有能感受事物存
在的能力,能感受到事物的美好(劉千美,2001)
。楊秋霖(2005)認為森林美學是以森林為主軸,
探討整體美感內涵。林文鎮(2002)則指出,森林美學是研究人類與森林間的互動和感受能力、對
森林的審美規律和森林美的價值和經營。由上述學者觀點可看出森林美學的內容如審美規律和美
的價值,可從環境心理學之景觀偏好的角度來探討
景觀偏好是人類對景觀加以評價的一種主觀心理判斷,目的在於瞭解景觀的特性、個人的喜
好,是有形的景物,亦是無形的意象(李素馨,1997)
,是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包含景觀知覺、
景觀認知和景觀評價(Rapoport, 1977)
,偏好程度則和物體形相之結構組合知覺是否能引起美感
的愉悅有關(李素馨、陳育文,2006)。由上述可知,景觀偏好和美感有關,且涉及了物體形相結
構組合之知覺。亦說明了景觀研究和管理,不能忽視與整體偏好有關的知覺、認知過程和判別標
準(Marjanne and Marc,2009)。由於景觀為多環境屬性的組合,物體本身及其周遭,皆有其形式之
結構與組合,因此,人們對形式結構的知覺及延伸之認知評價和意義,有其和偏好之關係存在。
形式美學強調的為物體之形狀或結構所引發之美學體驗(Lang,1987),形式美學強調物體之線、
形、質、色在相關美學屬性如和諧、秩序、統一、漸層、韻律、開闊及對比等之分析(Wohlwill, 1976;
Carlson, 1979; Nasar, 1988; Nasar,1994; 陳惠美、林晏州,1997;Stamps, 2000; 江昱仁、陳佳霖,
2007)。在景觀美學範疇上,Thorne and Huang (1991) 指出形式設計的品質特性能提供具吸引力
的自然環境 ,而在景觀建築領域亦常使用形式設計概念應用於森林景觀的視覺管理(Gobster,
1999)。可見形式美學屬性有其在森林美學研究上之重要性。
雖然景觀視覺品質偏好由專家分析並發展適合模式應用於實際利用上,已有一段歷史
(Garlindo, & Rodriguez, 2000),然而,除了專家評估外,以非專家(一般大眾)為評估基礎的心理
物理模式(psychophysical mode)及認知模式(cognitive model),亦廣泛被利用在景觀美質偏好評估
研究上(Lothian,1999; 林晏州,2000)。由 Daniel and Boster (1976)發展出之景觀美質評估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簡寫為 SBE),是普遍最常被使用的心理物理學派的評估模式(Daniel, & Boster,
1976)。此法重點在於透過個人非認知之 SOR(stimulus-organism-reaction )過程反應,進而瞭解環
境生物物理屬性和個人景觀美質/偏好間之關係(Zube, Sell, & Taylor,1982; Russ, & Terry, 2002)。而
認知模式(cognitive model)評估法為 Kaplan and Kaplan 於 1989 年提出,認知模式認為經驗和接受
的環境訊息,會影響人們對景觀偏好的認知(陳惠美、林晏州,1997),該評估法認為認知過程存
在於環境刺激和受測者反應偏好間,並依此將認知因子做為反應偏好評估依據,其研究過之認知
因子包括和諧性、明確性、複雜性、與神秘性(Brown, & Daniel,1984)。認知模式廣泛被利用在景
觀偏好評估研究上(Lothian,1999; Garlindo, & Rodriguez, 2000; 林晏州,2000)
。後續學者研究則
指出認知因子亦包括形式美學屬性,會影響人們景觀偏好(Berlyne, 1974; Nasar, 1994; Sevenant, &
Antrop, 2009)。認知模式和心理物理模式最大的不同,在於認知模式強調環境場所意義而非環境
物理特徵本身(Brown & Daniel, 1984)
。此模式的選用對象為一般民眾,可以反應出內在對美的
感受,研究方法上,多利用問卷語義項目之量化來了解觀賞者內在心理對美的感受和偏好。
雖然利用景觀美質評估法(SBE)可瞭解環境中生物物理因子量和景觀偏好關係,其結果可將
測量所得之生物物理因子如林木密度、樹冠覆蓋率,林木胸徑可直接應用於森林景觀管理(Daniel,
2001)。但值得思考的是環境有其一定的生物物理因子之組合,從認知模式而言,若觀賞者能有
美的體驗或偏好,則乃因環境中生物物理因子之組合,能使觀賞者藉由認知過程,進而產生偏好
反應(陳惠美、林晏州,1997)
。即美的景觀有其在環境生物物理因子之形式設計上的組合考慮,
因此認知因子(含形式設計原則)亦應被考慮於不同環境特性的組合。在前人研究中亦有指出,景
觀美學的理論與實際應用,有其瞭解物理成分、形式美學設計及心理感受間關係之必要性(Gobster,
& Chenoweth, 1989)。明顯地,景觀偏好的研究,只考慮環境生物物理成分而不考慮認知或形式
美學設計因子,有其不足之處。
至今,大部分形式美學研究多著重於專家觀點而非一般大眾觀點,本研究認為瞭解一般大眾
在形式美學的偏好,有其在景觀美學研究及建構一般大眾偏好景觀實際應用上參考之重要性。此
外,台灣目前在森林景觀美學的研究不多,且少有針對針葉及闊葉森林在景觀美學上之比較(羅
紹麟、蕭文英、邱立文及王長平,1990)。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在透過認知模式基礎下,調查
兩類林型景觀偏好和認知因子間之關係;並進行兩類林型在景觀偏好及認知因子之差異。結果期
望可提供給相關單位,在規劃設計具吸引力森林景觀的參考。
二、研究方法
2.1 研究假設
本研究以認知模式為基礎,參考研究目的及相關文獻後,擬定之研究假設如下所示:
1. 受訪者在台灣杉人工林及闊葉林之景觀偏好上有顯著差異。
2. 受訪者在台灣杉人工林及闊葉林之認知因子上有顯著差異。
3. 認知因子對景觀偏好評值有顯著影響。
2.2 研究地點
研究地點以林業試驗所六龜分所鳳崗山林區之永續經營台灣杉人工林及闊葉林為主。
2.3 照片拍攝與選取
本研究所使用之照片為利用 Canon EOS400D 數位相機,35(長度)mm 鏡頭,進行拍攝。
拍攝高度固定為 1.5m,並於各樣區隨機選擇攝影中心地點。照片選取自 98 及 99 年度拍攝的研
究地點台灣杉人工林與闊葉林區之 60 張照片(各 30 張),依美質(SBE)排列順序,取樣兩類森林
類型之前三、中三及後三名之照片,共 9 張臺灣杉人工林及 9 張闊葉林,做為本研究之使用。
2.4 問卷設計
本研究採用封閉式問卷結構並分為三部分,包括:1.受訪者之基本資料;2.景觀偏好程度:
使用 10 點數的量表尺度;3.認知屬性(含形式美學)評析:使用李克特(Likert scale)5 點尺度量
表,受測因子分為自然性、整潔性、開闊性、統一性、層次性、秩序性與光線明暗偏好共 7 項。
2.5 抽樣方式
取樣對象為到墾丁森林遊樂區之遊客,利用便利抽樣方式進行調查。回收有效樣本數為 307
份。
2.6 景觀偏好與認知因子之評估方式
在評估方式上,首先告知受訪者,以個人直覺判斷對照片進行評估而非是以攝影技術的好壞
進行評估。然後,請受訪者將對每一張照片進行評分,並針對每張照片的認知因子進行評估。
2.7 資料分析
在資料分析上,使用 SPSS 軟體,進行信度分析、敍述性統計分析、t 檢定及多元迴歸之統
計方法。
三、研究結果
3.1 受測樣本描述
由表 1 可知,在受測者的基本資料部分, 55.4%為男性;55.7%受訪者未婚;以 20-29 歲
(39.1%)最多,60 歲(含)以上最少(2.6%);職業部份,多數為服務業/商業(33.9%),無(含)退休
及其它為最少,各占 4.6%;教育程度方面,以大學程度居多(41.7%),最少是國中以下程度(8.1%);
受測者居住地以臺灣南部最多(65.5%)。受測者普遍較喜歡無人工改善的森林環境,佔 54.4%;
受測者一年中到大自然地區活動次數以 2-4 次者為最多(34.2%),以 8-10 次為最少(14.0%);此外,
超過 90%的遊客喜歡及非常喜歡自然旅遊的型態。
表 1. 受測者基本資料
項目
問項
次數 百分比
項目
問項
次數 百分比
男
170
55.4
國中或以下
25
8.1
女
137
44.6
高中(職)
75
24.4
20 歲以下
24
7.8
專科
52
16.9
20 歲-29 歲
120
39.1
大學
128
41.7
30 歲-39 歲
79
25.7
研究所以上
27
8.8
40 歲-49 歲
35
11.4
1次
46
15.0
50 歲-59 歲
41
13.4
2-4 次
105
34.2
60 歲(含)以上
8
2.6
5-7 次
48
15.6
婚姻 未婚
171
55.7
8-10 次
43
14.0
狀況 已婚
136
44.3
11 次(含)以上
65
21.2
軍公教警
32
10.4
非常喜歡
119
38.8
服務業/商業
104
33.9
對自然旅遊之
喜歡
159
51.8
自由業
32
10.4
喜好程度
尚可
26
8.5
工業
37
12.1
不喜歡
3
1.0
職業 學生
140
45.6
51
16.6
167
54.4
性別
教育程度
年齡
一年中到大自然地
區活動次數
有人工改善的森林
森林環境類型偏好
家管
7.5
14
4.6
其他
14
4.6
69
22.5
中部(中、彰、投、雲、嘉) 26
8.5
南部(南、高、屏)
201
65.5
8
2.6
3
1.0
地
東部(台東、花蓮、宜蘭)
其他
無人工改善的森林
環境
無(含)退休
北部(基、北、桃、竹、苗)
居住
23
環境
3.2 受測照片景觀偏好與認知因子信度分析
表 2 顯示受測照片景觀偏好與認知因子之信度分析結果。在人工林部份,景觀偏好整體信度
為 0.852,闊葉林部份,景觀偏好整體信度為 0.900。認知因子信度分佈於 0.73 到 0.893 之間。
表 2. 人工林與闊葉林之景觀偏好與認知因子信度分析
類型
台灣杉人工林
闊葉林
景觀偏好
認知因子
信度
No. 1 No. 3 No. 6 No. 7 No. 9
No. 11 No. 14 No. 16 No. 18
0.730 0.832 0.836 0.855 0.855
0.848
0.852
0.846
0.870
0.864
No. 2 No. 4 No. 5 No. 8 No. 10 No. 12 No. 13 No. 15 No. 17
0.900
0.849 0.85 0.856 0.893 0.848
0.85
0.858
0.845
0.852
3.3 受測照片景觀偏好統計分析
從表 3 可知,在台灣杉人工林部份,平均數最高為照片 11,最低的是照片 18 (圖 1);在闊
葉林部份,平均數最高為照片 17,最低的是照片 2 (圖 1)。就整體來看,台灣杉人工林之照片有
7 張平均數排序位於全部照片 SBE 值的前 9 名,而闊葉林之照片有 8 張平均數排序位於全部照
片平均數的後 9 名。
另成對樣本 t 檢定結果顯示,受測者之台灣杉人工林與闊葉林景觀偏好有顯著差異,台灣杉
人工林(平均數=6.64)高於闊葉林(平均數=5.76)。明顯地,受測者較偏好台灣杉人工林之森林型態。
表 3. 受測照片景觀偏好敍述性統計分析
調查樣區
台灣杉
人工林
闊葉林
個別森林
照片編號
平均數(標準差)
1
7.40(1.76)
2
2
3
7.34(1.66)
3
3
6
7.30(1.70)
4
4
7
6.73(1.82)
5
6
9
6.70(1.96)
6
7
11
7.58(1.76)
1
1
14
6.27(1.91)
7
8
16
5.84(2.14)
8
12
18
4.61(2.21)
9
18
2
4.62(2.06)
9
17
4
4.91(2.01)
8
16
5
6.09(1.96)
3
10
8
5.60(2.21)
6
14
10
5.84(2.05)
5
12
12
5.51(2.10)
7
15
13
6.21(2.13)
2
9
15
6.00(1.98)
4
11
17
7.04(1.84)
1
5
類型排序
總排序
不分類型
平均數
6.64
5.76
台灣杉人工林
編號 11 平均數=7.58
編號 1 平均數= 7.40
編號 3 平均數=7.34
編號 18 平均數=4.61
編號 16 平均數=5.84
編號 14 平均數=6.27
闊葉林
編號 17 平均數=7.04
編號 13 平均數=6.21
編號 5 平均數=6.09
編號 2 平均數=4.62
編號 4 平均數=4.91
編號 12 平均數=5.51
圖 1. 人工林及闊葉林平均數前三及後三名之照片
3.4 認知因子敍述性統計分析
由表 4 可知,在人工林部份, 平均數最高的照片 11,其在所有認知因子之平均數皆為前 3
名;而照片 18 的平均數最低,亦是所有認知因子之平均數最低者。在闊葉林部份,平均數最高
的照片 17,其所有認知因子之平均數亦是所有照片中最高;平均數值最低的照片 2,其所有認知
因子平均數亦是在闊葉林照片中最低者。
表 4. 受測照片之認知因子敍述性統計分析
台灣杉人工林
闊葉林
照片
1
3
6
7
9
11
14
16
18
2
4
5
8
10
12
13
15
17
認知因子
平均數 3.81 3.93 3.77 3.72 3.63 3.74 3.49 3.35 3.25 3.58 3.55 3.76 3.61 3.81 3.84 3.83 3.70 3.85
自然性
標準差 1.12 0.93 0.97 0.93 1.00 1.04 0.96 1.06 1.23 1.22 1.10 0.97 1.11 0.97 1.06 1.02 0.99 0.95
平均數 3.98 3.87 3.90 3.49 3.56 3.96 3.14 2.84 2.29 2.50 2.64 3.03 2.84 2.91 2.90 3.07 2.93 3.50
整潔性
標準差 0.87 0.83 0.78 0.86 0.90 0.86 0.95 1.04 0.99 1.03 1.00 0.94 1.07 0.96 0.98 1.01 0.92 0.93
平均數 3.28 3.49 3.54 3.35 3.13 3.98 2.93 3.19 2.61 2.92 2.67 2.99 3.12 2.92 2.73 2.85 2.97 3.45
開闊性
標準差 1.09 0.97 0.96 0.94 1.03 0.87 0.93 1.00 1.01 1.09 1.01 0.95 1.08 0.98 1.03 1.02 1.02 0.94
平均數 4.06 3.86 4.01 3.44 3.64 4.01 3.27 3.14 2.41 2.48 2.58 2.85 2.73 2.73 2.69 2.93 2.91 3.49
秩序性
標準差 0.09 0.80 0.82 0.83 0.85 0.84 0.91 0.97 0.93 1.03 0.91 0.92 1.03 0.87 1.04 0.96 0.98 0.98
平均數 4.04 3.97 3.86 3.46 3.57 3.90 3.10 3.07 2.45 2.62 2.77 3.09 2.94 3.03 2.85 3.13 3.09 3.58
統一
和諧性 標準差 0.85 0.83 0.85 0.95 0.97 0.89 0.99 0.98 1.04 1.11 1.04 1.05 1.10 1.10 1.05 1.09 1.01 0.93
平均數 3.54 3.78 3.63 3.35 3.45 3.81 3.15 3.09 2.59 2.60 2.74 3.00 3.00 2.92 2.78 3.09 2.93 3.44
層次性
標準差 1.00 0.94 0.90 0.95 0.97 0.90 0.89 0.91 0.99 1.11 0.97 0.91 1.03 0.95 0.97 0.98 0.87 0.92
明暗偏好
平均數 3.75 3.80 3.55 3.40 3.36 3.73 3.08 2.95 2.41 2.56 2.70 3.27 3.07 3.12 2.90 3.37 3.08 3.50
標準差 0.96 0.89 0.96 0.95 1.00 0.95 0.94 1.06 1.03 1.12 0.99 1.00 1.04 1.00 0.97 1.04 0.93 0.98
3.5 兩種森林類型認知因子之成對樣本 t 檢定
由表 5 結果可知,受測者對認知因子知覺,透過成對樣本 t 檢定,兩種類型森林之認知因子
有顯著差異,所有認知因子中,除自然性外,台灣杉人工林之平均數皆高於闊葉林。
表 5. 認知因子成對樣本 t 檢定
項目
台灣杉人工林
認知因子
闊葉林
平均數
t
p
自然性
3.63
3.73
-2.198
0.029
整潔性
3.45
2.92
16.14
0.000
開闊性
3.28
2.96
8.875
0.000
秩序性
3.54
2.82
20.566
0.000
統一和諧性
3.49
3.01
12.317
0.000
層次性
3.38
3.02
11.475
0.000
光線明暗偏好
3.34
3.10
8.066
0.000
3.6 景觀偏好與認知因子之多元迴歸分析
在迴歸模式的建立部分,主要利用景觀偏好與認知因子之 z 值,進行逐步迴歸分析,以瞭解
受測者景觀偏好與認知因子之關係。
由表 5 可知,7 項認知因子中,光線明暗偏好、統一性、層次性及自然性 4 項認知因子與台
灣杉人工林景觀偏好成正相關。整體迴歸方程式解釋力為 0.505。
在闊葉林部分,結果顯示 7 項認知因子中,光線明暗偏好、統一性及開闊性 3 項認知因子與
闊葉林景觀偏好成正相關(表 6)。整體迴歸方程式解釋力為 0.568。
由上得知,在台灣杉人工林的景觀管理上,應多考慮自然性及層次性呈現;而在闊葉林的景
觀管理上應多考慮開闊性呈現。無論是哪種森林類型,在管理森林景觀美學上,則應將認知因子
之統一性及光線明暗性視為重要的形式設計原則。
表 6 景觀偏好與認知因子之迴歸方程式
依變項
自變項
Beta
認知因子
t
台灣杉人工林景觀偏好
光線明暗偏好
0.384***
6.021
統一性
0.158*
2.537
自然性
0.133**
2.640
層次性
0.154*
2.564
(Adjusted R-Square=0.505;p=.011)
認知因子
闊葉林景觀偏好
光線明暗偏好
0.358***
7.093
統一性
0.346***
6.202
開闊性
0.168**
3.416
(Adjusted R-Square=0.568;p=.001)
四、結論
信度分析顯示,兩種森林類型受測照片組及每張照片之測試的認知因子皆呈高信度,明顯
地,證明了本研究使用之調查照片和量表之一致性,可做為後續相似研究之參考。
本研究調查之台灣杉人工林照片中,有 7 張偏好平均值位於整體受測照片之前 9 名,而闊葉
林則有 8 張落在後 9 名;另成對樣本 t 檢定亦顯示台灣杉人工林偏好值高於闊葉林,可知受測者
較偏好試驗林中之台灣杉人工林景觀。此外,因受測之台灣杉人工林照片,除自然性外,在各項
認知因子上亦皆高於闊葉林,可知受測者對森林景觀照片中之景觀偏好和認知因子間應可能有一
定的關係存在。
認知因子對景觀偏好的影響分析上顯示,無論台灣杉人工林或闊葉林,統一性及光線明暗性
皆對景觀偏好有顯著影響,因此建議在視覺景觀品質經營上,無論台灣杉人工林或闊葉林皆應以
此兩項因子為形式設計上之共通原則,可考慮少明顯橫木及大量枯枝、地被勻整、減少裸地、突
顯主要樹種群(闊葉林型)及透光性改善來操作。
自然性及層次性對台灣杉人工林型景觀偏好有正向影響,可見如何讓台灣杉人工林型莫過於
齊一和強調層次清楚顯明,有其在景觀管理上的考量。建議台灣杉人工林在景觀管理上應可考慮
在同一林分地不同種植或疏伐密度及不等程度修枝,來增進自然及層次的視覺品質。開闊性則對
闊葉林景觀偏好有正向影響,建議闊葉林在景觀管理上應可考慮同一林分地上強化適度修枝,使
可及透視度增加來強化開闊性。
在後續研究上,建議可進一步瞭解森林環境中生物物理屬性和認知因子間之關係,以獲得更
多資訊做為永續管理的森林在規劃經營適意美感景觀上之參考。
謝誌
本篇文章為農委會科技計劃「數位化森林美學理論及技術應用之研究(3/4)」(98 農科-8.1.2森-G2-1)之部分研究成果,感謝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經費及人物力支助。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江昱仁、陳佳霖 (2007)。公共開放空間使用者美感反應之研究-以高雄市城市光廊為例。2007
觀光游憩與海洋資源發展學術研討會,台南縣真理大學麻豆校區,臺灣。
2.
李素馨 (1997)。都巿視覺景觀偏好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究計畫成會專題研果報
告,NSC-86-2417-H-035-003。
3.
李素馨、陳育文 (2006)。駕車者對廣告招牌與植栽形式之視覺認知與偏好研究。戶外遊憩研
究,19(3),頁 45-68。
4.
林晏州(2000)
。臺北市鄰里公園之景觀美質評估。造園學報,6(1/2),頁 91-115。
5.
林文鎮 (1997)。森林美學。淑馨出版社,臺北。
6.
林文鎮(2002)
。森林美學豐富人生。台北市:中華造林。
7.
陳惠美、林晏州 (1997)。景觀知覺與景觀品質關係之研究。造園學報,4(1),頁 1-16。
8.
陸韜(1989)。美術造型設計。台南:大坤書局,頁 135。
9.
楊秋霖(2005)
。森林美學及其應用。臺灣林業,31(6),頁 36-54。
10. 劉千美(2001)。論人的美感向度。應用心理研究,9,頁 167-187
11. 羅紹麟、蕭文英、邱立文、王長平 (1990)。森林景觀美學之研究。中華林學季刊,23(2),
頁 17-33。
英文部分
1.
Berlyne, D.E. (1974). Studies in the New Experimental Aesthetics: Steps toward on Objective
Psychology of Aesthetic Appreciati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
Brown, T.C., & Daniel, T.C. (1984). Modeling forest scenic beaut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 to
Ponderosa Pine. USDA Forest Service Research Paper, RM-256.
3.
Carlson, A. (1979). Formal qualities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J Aesthetical Education, 13(3),
pp.99-114.
4.
Daniel, T.C., & Boster, R.S. (1976). Measuring landscape esthetics: the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method. USDA Forest Service Research Paper, RM-167.
5.
Daniel, T.C. (2001). Wither scenic beauty? Visual landscape quality assess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54, pp.267-281.
6.
Garlindo, M.P., & Rodriguez, J.A. (2000).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eference judgment for urban landscapes and other relevant affective
responses. Psychology in Spain, 4(1), pp.13-27.
7.
Gobster, P.H., & Chenoweth, R.E. (1989). The dimensions of aesthetic preference: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J Enviro Manage, 29(1), pp.47-72.
8.
Gobster, G.H. (1999). An ecological aesthetic for forest landscape management. Landscape
Journal, 54, pp.54-64.
9.
Kaplan, R.S., & Kaplan, T.B. (1989). Environmental preference: A comparison of four domains of
predictor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1(5), pp.509-530.
10. Lang, J. (1987). Creating architectural theory: the role of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in
environmental design.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11. Lothian, A. (1999). Landscape and the philosophy of aesthetics: is landscape quality inherent in
the landscape or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44, pp.177-198.
12. Nasar, J.L. (1988). Preface; xxi- xxvii in J. L. Nasar (ed),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 Nasar, J.L. (1994). Urban design aesthetics the evaluative qualities of building exterior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6(3), pp.377-401.
14. Rapoport, A. (1977). Human aspect of urban form. N.Y, Pergmon.
15. Russ, P., & Terry, C. D. (2002). Good looking: In defense of scenic landscape aesthetic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60, pp.43-56.
16. Sevenant, M., & Antrop, M. (2009). Cognitive attributes and aesthetic preferences in assessment
and differentiation of landscap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90, pp.2889-2899.
17. Stamps, A. E. (2000). Psychology and the aesthetics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8. Tahvanainen, L., Tyrväinen, L., Ihalainen, M., Vuorela, N., & Kolehmainen, O. (2001). Forest
management and public perceptions-visual versus verbal information.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53(1-4), pp.53-70.
19. Thorne, J.F., & Huang, C.S. (1991). Toward a landscape ecological aesthetic: Methodologies for
designers and planner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1, pp.61-79.
20. Wohlwill, J. F. (1976).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The environment as a source of affect. In I.
Altman & J. F. Wohlwill (Eds.), Human behavior and the environment: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P.37-86. New York: Plenum.
21. Zube, E.H., Sell, J.L., & Taylor, J.G. (1982). Landscape perception: research, application and
theory. Landscape Planning, 9, pp.1-33.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