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al Heritage Bk 3 c

advertisement
第三冊
參考資料
119
9
香港文物保護法例
120
香港文物保護法例
香港法例第 53 章《古物及古蹟條例》
本條例旨在就保存具有歷史、考古及古生物學價值的物體,以及為附帶引起的事
宜或相關事宜,訂定條文。
香港法例第 123 章《建築物條例》
本條例旨在就建築物及相關工程的規劃、設計和建造訂定條文,就使危險建築物
及危險土地安全訂定條文,就為防止建築物變得不安全而對建築物作定期檢驗及
相關修葺訂定條文,以及就相關事宜訂定條文。
香港法例第 131 章《城市規劃條例》
本條例旨在為有系統地擬備和核准香港各地區的布局設計及適宜在該等地區內
建立的建築物類型的圖則,以及為擬備和核准某些在內發展須有許可的地區的圖
則而訂定條文,以促進社區的衞生、安全、便利及一般福利。
香港法例第 499 章《環境影響評估條例》
本條例旨在就評估某些工程項目及提議對環境的影響、就保護環境和就附帶事宜
訂定條文。
香港法例第 563 章《市區重建局條例》
本條例旨在為進行市區重建及有關目的而設立市區重建局。
121
10
國際文物保護憲章及公約
122
國際文物保護憲章及公約
ICOMOS - International Charters for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國際公約
彙編》
http://www.international.icomos.org/charters/charters.pdf
此份國際公約 (1964-2003) 包括 14 份憲章,旨在保育文物古蹟,憲章內提供多
樣性的資料和工作建議,如考古發掘工作、文字紀錄、修復、保育、管理和教育。
The Athens Charter for the Restoration of Historic Monuments 1931《雅典憲章》
http://www.icomos.org/docs/athens_charter.html
此憲章提出七點對文物保護的建議(Carta Del Restauro)及雅典會議的總結,包
括對文物保護的要旨、方針、文物古蹟的行政及法律措施、美化歷史古蹟、維修
古蹟的資訊、預防歷史古蹟受破壞的措施、保護文物的技術以及國際合作的重要
性。會議中又討論了挖掘、保護和維修文物的做法和方針,並檢討通過學術合作
和文物教育,推廣歷史古蹟的美學和歷史價值。
Venice Charter 1964 - International Charter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Monuments and Sites《威尼斯憲章》
http://www.international.icomos.org/charters/charters.pdf
在保護古蹟和遺跡的工作上面對的不同問題,使文物保育的討論愈見複雜。重要
的歷史古蹟有其文化的重要性,在歷史洪流中見證着古代的文明,故不應被遺
忘。在是次會議中,會員國檢討一系列指引,令古蹟及遺跡在社會轉變的威脅下,
得到適當的保護和維修。
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1972《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
http://whc.unesco.org/archive/convention-en.pdf
本公約為近年各國對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關注而訂立,內容包括相關術語
及原則的詳細解釋、申請撥款的方法,以及為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育申請國際援助
的條件。文化遺產的種類很多,包括古蹟、建築物及遺址等,而自然遺產則指自
然形成的景觀、地理環境及瀕臨絕種的動植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訂立此條約以
確保為下一代適當的保護、保育和傳承文化及自然遺產。
Florence Charter 1981 - Historic Gardens《佛羅倫斯憲章》
http://www.international.icomos.org/charters/charters.pdf
本條例是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對歷史公園的維修、修復和重建的建議,包括國際
123
小組的定義和目的、重建歷史公園和有關保護公園的法律及行政文件。歷史公園
是文明與自然間親密關係的表述,亦是植物和園藝上的呈現。公園充滿生機,反
映着季節循環的變化,自然的生長和死亡,這些都在園藝工作者的維護之下,得
以持久並達至生態上的平衡。
Washington Charter 1987 - Charter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Town and
Urban Areas《華盛頓憲章》
http://www.international.icomos.org/charters/charters.pdf
本憲章說明歷史名城和市區的定義、目的及保育方法,旨在適當地推廣在這些地
方中個人和社區生活的和諧,鼓勵對文化資產的保護,保存社會的集體回憶。市
區及區域計劃應是以跨學科為基礎,在當代生活方式中保持歷史名城和市區與和
諧共存。
Charter for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Archeological Heritage 1990
《洛桑憲章》
http://www.international.icomos.org/charters/charters.pdf
考古遺址是一種容易被破壞及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是原住民生活傳統的一部
份,故有必要保護這些地點。是次會議定出一些長久保護這些地方的指引。在人
類歷史和文化遺產的緊密關係下,指引強調瞭解原住民歷史對欣賞考古遺址及其
意義的必要性。各地方都對保護古蹟有道德上的義務,並應以立法的方式提供對
考古遺址的維修、管理和保護。
Guidelines 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he Conservation of Monuments,
Ensembles and Sites 1993《保育古蹟、遺址教育及訓練指引》
http://www.international.icomos.org/charters/charters.pdf
無論對與文化遺產直接或間接有關係的人而言,教育是傳授知識的有效工具。本
憲章認為有需要深化大眾的文化認知,保護和延長文化遺產。除了對此提出建議
及指引外,亦需就當地的傳統、法律、行政及經濟背景作出適當調整。保育工作
需要充份的溝通和協調,以及不同專業技術如學術界及手工藝技師的支援。保育
文化資產的態度和方式包括預備面對災害的訓練、加強及改進安全問題等,亦鼓
勵老師、學生及專業人士作長期或短期進修及國際交流。
Nara Document on Authenticity 1994《奈良憲章》
http://www.international.icomos.org/charters/charters.pdf
鑒賞的能力、文化身份的議題和保育文物工作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在文化遺產的
性質上,文化環境不斷在變化,各種資訊會影響鑒賞的判斷,亦會要求科學分析
以資證明。在 1994 年於日本奈良舉行的世界遺產會議中,國際議會延續當年威
124
尼斯憲章的關注和精神,強調文化遺產不可取代,其為精神上、文化上及知識上
的資產;以及人類有保護文化遺產的義務。憲章中的附錄則是對保育工作的定
義、建議及資料來源。
Principles for the Recording of Monuments, Groups of Building and Site 1996
《索非亞憲章》
http://www.international.icomos.org/charters/charters.pdf
記錄是瞭解文化遺產獨特面向的主要方式,是瞭解人類發展進程的主要元素,亦
鼓勵人類對保育文化遺產的參與。記錄有不同方式,如相片、調查、圖則、描述、
報告、公開或未公開的文件等。本憲章說明記錄的重要性,並針對記錄計劃及過
程提出指引,包括對記錄結果的管理、宣傳和分享的建議。
Charter on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1996《索非亞憲章》
http://www.international.icomos.org/charters/charters.pdf
海底的文化遺產經常受到商業目的的威脅,這種環境包括沉沒的結構和殘骸遺
址,以及其考古、自然環境。本條約強調使用這些文化遺產的科學道德,和保護、
管理這些文化遺產的方法。國際合作及學術交流對完成開發計劃非常重要。本憲
章亦列出考察方法,由計劃、撥款、文件、分析、遺址管理及至報告和宣傳。
ICOMOS UK Statement of Principles for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1997《文化旅遊平衡發展原則聲明》
文化旅遊業為發展本地社區提供了一個穩固的架構,同時亦有利於社區、地方及
遊客。旅遊業可以為下一代帶來長遠的利益,如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及經濟增長
等。故本聲明特別提出旅遊業應步向可持續發展的機制,更要正確處理環境及資
源等問題。聲明亦強調文化旅遊業的管理,避免短期的考慮,籍此為社區和旅遊
創造和諧的氣氛。從整體旅遊業的發展而言,社區應注意避免破壞自然及人為環
境。
Stockholm Declaration 1998 - Declaration of ICOMOS Marking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the Human Rights《斯德哥爾摩宣
言》
http://www.international.icomos.org/charters/charters.pdf
此宣言確認人有自由參與文化活動的權利。個人、社區、機構和國家有為現今和
下一代保護這種權利的責任。通過保護人權,文化遺產在人類生活中的角色得以
被確立,確保文化遺產得到保護,同時尊重文化多元性。
125
Burra Charter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Places of Cultural Significance 1999 《巴
拉憲章》
http://www.icomos.org/australia/burra.html
本憲章以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的經驗為基礎,在 1999 年作出修訂,為保育及管
理在澳洲的文化遺址提供指引。修訂中包括了文化遺址保育的新發展,提出應讓
與文化遺址有緊密關係的人士參與保育工作。文件主要分為三部份:定義、保護
方針及保護過程,當中強調管理及保護的重要性。文件最後是巴拉憲章的流程
圖,目的是幫助有關文化遺址的工作,並從理解、判別、記錄及觀察各方面,從
而逐步瞭解文化遺址的意義。
International Cultural Tourism Charter Managing Tourism at Places of Heritage
Significance 1999《墨西哥憲章》
http://www.international.icomos.org/charters/charters.pdf
旅遊業及文化遺產的互動為社區的人同時帶來矛盾的期望及機遇。旅遊業加上政
治、經濟、社會文化環境、教育、生物理學、生態及美學層面,成為越來越複雜
的現象。旅遊業應是可持續發展,並應為旅客提供文化遺產的基建。在民間社會
無可避免要面對文化改變時,保護原住民的傳統習俗、權利和利益仍然是首要的
任務,以彰顯文化遺產的重要性。
Charter on the Built Vernacular Heritage 1999《墨西哥憲章》
http://www.international.icomos.org/charters/charters.pdf
民間遺產是有吸引力的社會產物,是文化的基本表述及所有人的驕傲,並對該地
區的社會及環境提供豐富的洞察力。本憲章列出保護民間遺產的方針。因着文化
環境容易受到破壞的特質,保留、記錄和復原地區特色相當重要。會議中對記錄
在處理前的現存情況提出以下的建議:要了解其地區及文化環境,學習其傳統建
築系統,包括建築技術和材料;保育工作的方針及實踐、適應及再用、研究及記
錄的方法等。教育課程則有助提高公眾對民間傳統的保育工作的注意和興趣。
Principles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Historic Timber Structures 1999《墨西哥憲章》
http://www.international.icomos.org/charters/charters.pdf
在歷史建築中,木材是常用的建築材料。本憲章指出歷史建築對鑒賞文化遺產的
重要。在保護文化遺產時,我們應瞭解保護木材建築的方針和方法;緊密及定期
的監察制度是一個策略性的做法。在維修的過程中,新加的材料應可與原來的建
築分開及不阻礙其還原,在技術的許可下盡量不影響原來建築的歷史痕跡。維修
木材建築時,應該只選擇森林及樹林的木材。同時亦需要持續的教育和訓練以發
展保育工作背後的專業知識。
126
ICOMOS Charter- Principles for the Analysis, Conservation and Structural
Restoration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 2003《辛巴威憲章》
http://www.international.icomos.org/charters/charters.pdf
結構是建築遺產的重要部份,一般會選擇小心維修已破損的結構而非取代它們,
但這種做法在文化環境中無可避免地面對着不同的挑戰。現今的維修保護工作連
結着法律上及現代建築的標準。故此憲章從各學科的角度提出一系列對維修及保
護工作的建議,說明維持整體完整的重要性,建築技術的特別用途及其限制,同
時亦強調安全的重要性。
ICOMOS Principles for the Preservation and Conservation-Restoration of Wall
Paintings 2003《辛巴威憲章》
http://www.international.icomos.org/charters/charters.pdf
壁畫代表文化的美學,同時亦標誌當時所用的材料及技術的多樣性。本憲章列出
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在 2003 年定出,以保護及復修為主的方針。條約說明復修
的目的,在不同復修過程中知識的運用以及相關機構的貢獻;亦包括阻止隨意改
動壁畫及保護壁畫的政策和法律,學術性地研究歷史上、美學上及技術上的層
面;分析文獻的方法,恰當的監察、維修以及防止其損毀,有關知識的傳播以及
文化遺產所需要的特別訓練。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2003《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3/001325/132540c.pdf
本公約的訂立旨在回應最近公眾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是次會議主要討
論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上所遇到的困難及解決方法。公約包括在分類非
物質文化遺產上所用的定義和原則,並指出社區、國家及國際正在面對的情況,
如在維修及管理非物質文化遺產上人力及資金的短缺。本公約提出宣傳及關注文
化遺產的需要,並希望引起個人及社區對文化遺產的興趣,以及特別提出非物質
文化遺產的確認、其生存能力及保育的議題。
127
11
參考書目
128
參考書目
(一)書籍
丁新豹,《香港歷史散步》(香港:商務印書館,2008)。
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廣州:中山大
學出版社,2005)。
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廣州:中山大
學出版社,2006)。
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國家中心,《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普查工作手
冊》(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調查、認定、命名工作手冊》
(缺出版社,2005)。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手
冊》(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
文化委員會秘書處,
《文化委員會諮詢文件》
(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2002)
。
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
白德(Bard, Solomon)著,招紹瓚譯,《香港文物志》(香港:市政局,1991)。
向雲駒,《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銀川:寧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李乾朗,《古蹟新解——珍重故事的舞台》(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4)。
香港環境保護署,
《環境影響評估程序的技術備忘錄》
(香港:香港環境保護署,
1997)。
129
陶立璠、櫻井龍彥,《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
喬曉光,《活態文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喬曉光,《交流與協作——中國高等院校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教學研討會文
集》(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
廖迪生,《香港天后崇拜》(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0)。
廖迪生(編),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東亞地方社會》,
(香港: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
究中心,香港文化博物館,2011)。本書為 2009 年舉辦之「非物質文化遺產
與東亞地方社會」國際研討會之論文集。該研討會邀請了中國、日本、南韓、
越南、台灣及香港等地的學者和專家們,在會議中分享他們有關非物質文化
遺產的研究成果及相關的經驗。本書共分為三大主題,包括︰一、主題演講,
二、理念與經驗,三、個案與脈絡,共收錄了 23 篇文章。在引言中,編者探
討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個新的概念和新的制度所產生的影響,以及地方
社會對此所作出的回應。
〈主題演講〉部份收錄了兩篇文章,分別探討了兩個
問題。首先,華若璧在文章中討論有關美國的文化財產送返政策及其與美洲
土著部落的關係;在另一篇文章中,華琛以香港新界地區為例,探討了在社
區宴會儀式中的文化遺產政治。
〈理念與經驗〉部份的文章皆以東亞地區為例,
探討各國政府對於保護非物質文化產遺所採取的措施及相關經驗。專家們考
查了該些保護措施如何被地方政府及國家所接納和通過,以及其對地方社會
所帶來的影響。至於〈個案與脈絡〉這部份,則以多個東亞地區的非物質文
化遺產項目作為研究個案。通過這些深入的案例研究,可以知道國家、地方
精英、遊客及地方社會如何參與保護那些已被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
目,及他們如何不斷地給傳統重新定義。
廖迪生、張兆和,《大澳》(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6)。
廖迪生、盧惠玲,
《風水與文物︰香港新界屏山鄧氏稔灣祖墳搬遷事件文獻彙編》
(香港︰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2007)。
劉還月,
《台灣民俗田野行動入門》
(台北: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
蔡志祥,
《打醮:香港的節日和地域社會》
(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00)。
130
鄭培凱,
《口傳心授與文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現狀與討論》
(廣西: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Asia/Pacific Cultural Centre for UNESCO (ACCU). 2004 Workshop on
Inventory-making fo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 Final Report.
Tokyo: ACCU, 2005.
Crane, Julia G. and Angrosino, Michael V. Field Projects in Anthropology: A Student
Handbook. Prospect Heights, Ill.: Waveland Press, 1992.
Hobsbawm, Eric and Ranger, Terence.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Home Affairs Bureau. Review of Built Heritage Conservation Policy. Hong Kong:
Home Affairs Bureau, 2004.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The Future of Hong Kong’s Past: Heritage
Conservation. October 1991.
Mahizhnan, Arun. Heritage and Contemporary Values. Singapore: Eastern Universities
Press, 2004.
Ritchie, Donald A. Doing Oral History: A Practical Guid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中譯本,王芝芝譯,
《大家來做口述歷史》
(台北:遠流出版公
司,1997)。〕
Silverman, Helaine and Fairchild, Ruggles D. Cultural Heritage and Human Rights.
New York: Springer, 2007.
UNESCO. Globalization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elgium: UNESCO,
2005.
UNESCO. Report of the Expert Meeting on Inventory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2005.
Ward, Barbara and Law, Joan. Chinese Festivals in Hong Kong. Hong Kong:
Guidebook Company Ltd., 1993.
131
Watson, Lawrence C. and Watson-Franke, Maria-Barbara. Interpreting Life Histories:
An Anthropological Inquiry.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95.
(二)參考文章
任海,〈看的辯證:展覽櫥中的香港〉,劉青峰、關小春編,《轉化中的香港︰身
分與秩序的再尋求》(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頁 195-219。
朱綱,
〈涼茶入遺︰文化與商業的雙重變奏〉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
(中山:中
山大學出版社,2006),頁 250-259。
范可,
〈「申遺」︰傳統與地方的全球化再現〉
,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第 30 卷,第 5 期(2008 年 9 月),頁 46-52。
梁寶珊,
〈傳統再造——「長洲太平清醮」與「中環廟會」〉
,
《文化研究@嶺南》,
第 8 期(2007 年 11 月)
。 http://www.ln.edu.hk/mcsln/8th_issue/feature_03.shtml
張兆和,
〈中越邊界跨境交往與廣西京族跨國身份認同〉
,
《歷史人類學學刊》
,第
2 卷,第 1 期(2004),頁 89-133。
廖迪生,
〈把風水變成文物:在香港新界建構「文物話語」之個案研究〉
,廖迪生、
盧惠玲編,
《風水與文物︰香港新界屏山鄧氏稔灣祖墳搬遷事件文獻彙編》
(香
港︰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2007),頁 1-27。
廖迪生,〈地方認同的塑造:香港天后崇拜的文化詮釋〉,黎志添編,《道教與民
間宗教硏究論集》
(香港:學峰文化事業公司,1999)
,頁 118-134。另載陳愼
慶編,《諸神嘉年華:香港宗教研究》(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頁
222-235。
廖迪生,〈社區脈絡的認識:大澳社區個案分析〉,陳潔華編,《批判思考、創意
教學:香港社區教育》(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2004),頁 1-19。
龍炳頤,〈愚公移山——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在文物保護方面之任務〉,《空間雜
誌》,第 8 期(2001)。
132
Appadurai, Arjun. “Introduction: Commodities and the Politics of Value.” In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Commodities in Cultural Perspective, edited by Arjun
Appadurai, 3-6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Appadurai, Arjun and Breckenridge, Carol A. “Museums are Good to Think: Heritage
on View in India.” In Museums and Communities: The Politics of Public Culture,
edited by Ivan Karp, Christine Mullen Kreamer and Steven D. Lavine, 34-55.
Washington D. 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92.
Au, Ho Ping. “Appropriating Heritage and Social Integration in Tung Chung New
Town.” In Historical Memory and Relocation around the New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M.Phil. Thesis). Hong Kong: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
Au, Ho Ping. “Religious Confrontation and Social Boundaries in the Relocation of
Chek Lap Kok Village.” In Historical Memory and Relocation around the New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M.Phil. Thesis). Hong Kong: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
Carrel, Todd. American Chinatown. Berkeley: Realtime Video & the 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2.
Carroll, John M. “Displaying the Past to Serve the Present: Museums and Heritage
Preservation in Post-Colonial Hong Kong.” Twentieth-Century China 31 (2005):
76-103.
Chan, Ching Selina. “Politicizing Tradition: the Identity of Indigenous Inhabitants in
Hong Kong.” Ethnology 37(1): 39-54.
Cheng, Lai Mei. Festivals and Ethnicity: A Study of the Chaozhou Community in
Kowloon City, Hong Kong (M.Phil. Thesis). Hong Kong: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
Cheung, Sidney. “The Meanings of a Heritage Trail in Hong Kong.” Annu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6:3 (1999): 570-588.
133
Cohen, Myron. “The Hakka or ‘Guest People’: Dialect as a Sociocultural Variable in
Southeast China.” In Guest People: Hakka Identity in China and Abroad, edited
by Nicole Constable, 36-79.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6.
Dann, Graham. “Tourism: the Nostalgia of the Future.” In Global Tourism: The Next
Decade, edited by William F. Theobald. Boston: Butterworth-Heinemann, 1994.
Faure, David. “The Lineage as a Cultural Invention: The Case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Modern China 15(1) (1989): 4-36.
Henderson, Joan. “Heritage, Identity and Tourism in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 7 (3) (2001): 219-235.
Hooper-Greenhill, Eilean. “Objects and Interpretive Process.” In Museum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Culture, edited by Eilean Hooper-Greenhill, 103-123.
London: Routledge, 2000.
Kirshenblatt-Gimblett, Barbara. “Disputing Taste.” In Destination Culture: Tourism,
Museums, and Heritage, edited by Barbara Kirshenblatt-Gimblett, 259-281.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Lowenthal, David. “Reliving the Past: Dreams and Nightmares.” In 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 edited by David Lowentha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Matero, Frank. “Ethics and Policy in Conservation.” Conservation: The Getty
Conservation Institute Newsletter 15 (1) (Spring 2000).
Urry, John. “Gazing on History.” In The Tourist Gaze: 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edited by John Urry, 104-134.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0.
Waldron, Arthur. “Representing China: The Great Wall and Cultural National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Cultural Nationalism in East Asia, edited by Harumi
Befu, 36-60. Berkeley: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93.
134
Watson, James L. “From the Common Pot: Feasting with Equals in Chinese Society.”
Anthropos 82 (1987): 389-401.
Watson, Rubie S. “Making Secret Histories: Memory and Mourning in Post-Mao
China.” In Memory, History, and Opposition under State Socialism, edited by
Rubie Watson, 65-85. Sante Fe.: 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 1995.
Watson, Rubie S. “Museums and Indigenous Cultures: The Power of Local
Knowledge.” Cultural Survival Quarterly 21(1) (1997): 24-25.
Watson, Rubie S. “Palaces, Museums, and Squares: Chinese National Spaces.”
Museum Anthropology 19(2) (1995): 7-19. 〔中譯本,華若璧著,廖迪生譯,
〈皇
宮、博物院與廣場:在中國創造國家空間〉(香港: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
1996)。〕
Watson, Rubie S. and Watson, James L. “From Hall of Worship to Tourist Center: An
Ancestral Hall in Hong Kong's New Territory.” Cultural Survival Quarterly 21(1)
(1997): 33-35.
Watson, Rubie. “Tales of Two 'Chinese' History Museums: Taipei and Hong Kong.”
Curator 41 (3) (1998): 167-177.
Yuen, Chi Wai. Competition for Interpretation: Politics of Heritage in Hong Kong’s
Northern New Territories (M.Phil. Thesis). Hong Kong: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
(三)錄像資料
Carrel, Todd. American Chinatown [video recording]. Berkeley: Realtime Video &
the 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2.
135
12
書目提綱
136
書目提綱
丁新豹,《香港歷史散步》(香港:商務印書館,2008)。
此 書「 集 中 介 紹 英 國 殖 民 地 的 城 市 中 心 - 中 環,和 香 港 華 人 社 會 大 展 鴻
圖 之 地 - 上 環,並 透 過 歷 史 文 獻、舊 報 章 的 文 章,帶 領 讀 者 回 到 過 去 的
香 港 進 行 探 索,了 解 香 港 開 埠 前 後 的 殖 民 者 及 華 人 的 生 活 情 況。」 ( 引
自商務讀書會網頁)
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歷史和生活的結晶。在人類社會需要可持續發展的情況
下,雖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只是在上世紀 80 年代才開始出現,但保護和傳
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成為重要的課題之一,被列入世界發展的藍圖。現時國際社
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日深,各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討論亦更為熱烈。本
書結合社會學、文化學、歷史學、人類學及民俗學等學科的方法和知識,以跨學
科的形式綜合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詳細闡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各個面向,從非
物質文化遺產概念的歷史和發展脈絡、定名及定義等,深入探究非物質文化遺產
的核心課題,讓讀者從理念、立論基礎、分類體系至中國及國際例子上,進一步
瞭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和意義,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面臨的危機和在可持
續發展中的價值和作用。另外,本書亦談及中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
現狀和發展,又引用國際各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驗和做法,以茲對比參
照,並說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式、原則及問題。本書的附錄收錄了聯合國
和中國就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所發表的文件及公約條款。
白德(Bard, Solomon)著,招紹瓚譯,
《香港文物志》
(香港:市政局,1991)。
本書作者白德,曾任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執行秘書。根據作者於序言的說法,此
書不是一部學術著作,而是旨在為大眾提供一本實用的手冊,讓他們能按書中指
示的路線訪尋有關的古蹟。書中介紹的古蹟文物包括圍村、中式建築(如祠堂和
書室)、古代石刻與石碑、西式建築(如官署及教堂)及炮台等。除豐富的資料
及圖片外,本書可取之處在於提供了仔細的地圖,讓讀者瞭解文物與當地周邊環
境的關係。
陶立璠、櫻井龍彥,《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
本書為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論文集,共收錄了 34 篇有關中外學者研究及
討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章。各文章的重點不同,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本概
137
念、發展狀況,以至中外例子,實質上的法律及保護工作等都有學者撰文討論。
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問題上,數位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他們對保護非物質
文化遺產的見解,如從理論上的比較研究、法律、理論問題、保護策略及民族文
化的傳承和發展等。學者們還特別注意到民間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緊密關係,討
論民間文化遺產、傳統口傳文學作品、鄉土文化遺產及古村落文化的保護。另外
又以中國貴州、台灣、越南及日本的例子,討論各地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
作和進度,結合理論和實踐,為讀者提供一個詳細的參照。
廖迪生 (編)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東亞地方社會》,(香港︰香港科技大學華南
研究中心,香港文化博物館,2011)。
本書為 2009 年舉辦之「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東亞地方社會」國際研討會之論文集。
該研討會邀請了中國、日本、南韓、越南、台灣及香港等地的學者和專家們,在
會議中分享他們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成果及相關的經驗。本書共分為三大
主題,包括:一、主題演講,二、理念與經驗,三、個案與脈絡,共收錄了 23
篇文章。在引言中,編者探討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個新的概念和新的制度所
產生的影響,以及地方社會對此所作出的回應。<主題演講>部份收錄了兩篇文
章,分別探討了兩個問題。首先,華若璧在文章中討論有關美國的文化財產送返
政策及其與美洲土著部落的關係;在另一篇文章中,華琛以香港新界地區為例,
探討了在社區宴會儀式中的文化遺產政治。<理念與經驗>部份的文章皆以東亞地
區為例,探討各國政府對於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所採取的措施及相關經驗。專家
們考查了該些保護措施如何被地方政府及國家所接納和通過,以及其對地方社會
所帶來的影響。至於<個案與脈絡>這部份,則以多個東亞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項目作為研究個案。通過這些深入的案例研究,可以知道國家、地方精英、遊客
及地方社會如何參與保護那些已被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及他們如何
不斷地給傳統重新定義。
廖迪生、張兆和,《大澳》(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6)。
本書的內容是兩位作者二十多年來在大澳搜集的研究材料,主要解說大澳的歷史
發展過程。在演變的過程中,大澳發展出多樣性的地方社會、文化及經濟活動,
形成了一個融合不同族群的社區,累積了豐富的地方智慧——不同的捕魚技術、
耕作方式、曬製海鹽方法、鹹魚蝦膏的製造、瞭解海洋環境的知識、宗教節日儀
式活動、造船及搭建棚屋等。全書共八個章節,分別是「瞭解大澳」
、
「大澳文物
所展示的地方社會變化」
、
「大澳的漁業、鹽業、農業和工商業的發展」
、
「大澳的
漁業技術與自然環境」
、
「大澳棚屋區的社會生活」
、
「大澳的社區組織與團體」
、
「大
澳的宗教活動中的社區組織」和「大澳的歷史、社會與文物的詮釋」
。
「瞭解大澳」
主要介紹大澳的基本概況;「大澳文物所展示的地方社會變化」是關於大澳廟宇
138
的概況,以及廟宇內的碑銘文字如何展示大澳的歷史發展和外間的關係;「大澳
的漁業、鹽業、農業和工商業的發展」簡述大澳各行業的概況,尤其是兩種製鹽
的方法;「大澳的漁業技術與自然環境」解說了不同類型的漁業生產技術和自然
環境的情況;「大澳棚屋區的社會生活」介紹了棚屋概況、漁民的家庭經濟狀況
和不同的節慶活動;
「大澳的社區組織與團體」簡單介紹了不同的漁業團體;
「大
澳的宗教活動中的社區組織」闡釋了不同的民間宗教活動和誕會組織的運作,從
而理解到宗教活動和社區群體之間的關係;「大澳的歷史、社會與文物的詮釋」
總結文物是維繫大澳社區的媒介,是見證着大澳社會、歷史及地方群體存在的「證
據」,以建構地方社會認同的「材料」。
廖迪生、盧惠玲,
《風水與文物︰香港新界屏山鄧氏稔灣祖墳搬遷事件文獻彙編》
(香港︰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2007)。
此文獻彙編共輯錄 151 條目,資料按年份順序方式排列(1993-2002)
,包括政府
來往信函、報章專題及會議紀錄等。資料由屏山鄧氏宗族成員鄧聖時保存,記錄
了香港新界屏山鄧氏宗族的稔灣祖墓搬遷事件。由於政府擴建新界西稔灣堆填
區,而屏山鄧氏宗族的輯伍祖和維新堂其中兩位祖先葬於稔灣,於是政府向鄧族
提出遷墳。鄧族開始於上世紀 90 年代初以書信與政府商討,以《展拓界址專條》
、
《卜力告示》
、
《第 535 號憲報公告》內的「不干預新界居民的傳統風俗習慣」
、
「租
借地內之墓地不得遷移」作為反對遷墳的法理依據,但政府並沒有考慮他們的意
願,在沒有通知他們的情況下,掘出他們祖先的骸骨。鄧聖時因而提出「以風水
補償風水」的意念,要求政府將屏山舊警署變為一個屬於屏山鄧氏宗族的文物
館,以補償百多年來被港英政府破壞的「毛蟹局」風水。最終雙方於 1997 年達
成遷墳的協議。這套文獻讓讀者深入瞭解香港政府與屏山鄧氏宗族在政權移交前
後的協議、磋商的轉變,以及其後鄧族文物館與屏山文物徑的發展。
劉還月,
《台灣民俗田野行動入門》
(台北: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
1990 年代中期開始,田野工作正逢地方主義盛行,反映本土文化開始受到社會
重視。作者嘗試推廣「田野調查」作為研究地方社會歷史文化的工具,特別是民
間信仰在地方社會的活動情況、神明的象徵意義與地方社會的族群組織關係等。
作者通過在台灣地方調查的個案,從不同步驟分析田野調查的精神、方法、意義
和面對的問題。卷一為資料蒐集,說明田野調查面對通俗化的問題,田野工作者
需要通過閱讀地方歷史,理解不同統治者及管治脈絡,進而回顧在不同時期的民
俗研究及其發展的趨勢。此外,在查冊清代志書過程中也可理解民間社會活動及
其思想、文化脈絡。卷二為行前準備,作者認為田野調查需要有「硬體」,即經
費與裝備;
「軟體」
,即資料搜集、整理、問題選擇及分析等。經過按資料分類、
編碼及建立主題等形式整理,作為應用的基礎。作者以民間信仰活動為例,說明
提出問題、擬定問卷、尋找提供答案對象,如地方出版物、地方政府材料以及在
139
地方進行訪談對瞭解地方脈絡的重要性。卷三為行動綱要,作者指出在田野調查
過程中,除了參與觀察外,還需注意其他小節例如感官帶來的經驗;自然環境、
社會背景、時間及參與者反應;按對象提問不同的主題,並需要留意禁忌和秘密。
在考察過程面對的人際關係,需要扮演一個中立的角色,同時通過建立組織基
礎、網絡和互動關係,避免自己和調查對象受到傷害。在搜集田野活動的資料後,
必須盡快作分類整理,保存作收藏及日後研究之用。卷四為實例解說,作者以台
灣為例解說民間信仰的特色,瞭解民間信仰的環境因素、神祇崇拜活動的變遷、
信仰與生命歷程的關係等地方文化及其特色。節慶活動、戲曲、古蹟、民藝品及
地方特產等都是理解人民生活習慣、社會風俗及地方產業等關係的範疇材料。
鄭培凱,
《口傳心授與文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現狀與討論》
(廣西: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本書是討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論文集,由鄭培凱主編。全書分為四部份:在「文
獻」部份,收錄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口傳非
實物人文遺產傑作「國際榮銜公告」
,以及學者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的文章。
昆曲是源遠流長的表演藝術,亦是本書主力探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
「現
狀」部份主要探討已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昆曲,特別收錄一
篇白先勇談論昆曲,以及製作青春版《牡丹亭》的文章。「討論」部份則結合理
論研究與實踐經驗,從審美教育、文化環境等因素討論人類文化遺產,並以昆曲
為例,討論昆曲的文化定位及保護昆曲傳承的工作,特別提及政府在保護非物質
文化遺產上應扮演的角色。最後「附錄」的部份則介紹其他三種已被列入非物質
文化遺產名錄的表演藝術,如內蒙古的傳統民歌長調、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及伊拉
克木卡姆。
任海,〈看的辯證:展覽櫥中的香港〉,劉青峰、關小春編,《轉化中的香港︰身
分與秩序的再尋求》(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頁 195-219。
本文探究從英國殖民地過渡為中國特別行政區的社會處境中,作為一個文化空間
與它作為歷史再現之間的關係。
「以展覽來述說」
(telling-through-showing)成為
規範香港日常生活的展覽複合體,尤其是在製造業發展出視覺傳播技術之後為
甚。透過排列事務(主要是工業展覽中的展品),中國民族主義、英國殖民主義
和香港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得以展示。在對「以展示來述說」作歷史分析後,作
者分析歷史再現與香港身份認同之間的關係。作者詳細考察了博物館在敍述想像
的香港社群史中所扮演的角色,集中探討了香港歷史博物館及其長期性的展覽項
目「香港故事」
,說明香港在展覽中如何被表述為一個「自然化」的過程。
「城市」
被表述為香港的「本質」
,而「農村」只是為了襯托「城市」
。然後,作者以新界
屏山文物徑為例,來看政府保存文物與開展文物教育與建立香港身份認同之間的
關係。屏山鄧氏建立本土另類博物館的個案揭示了歷史表述與本土處境之間的複
140
雜關係。在結語部份,作者將歷史再現與香港認同之間的關係放在由英國殖民地
過渡到中國特別行政區的歷史脈絡中來討論。尤其關鍵的是,對香港群體認同的
歷史表述,不單受制於英國及中國殖民主義,同時亦受香港跨國資本主義的影響。
朱綱,
〈涼茶入遺︰文化與商業的雙重變奏〉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山:中
山大學出版社,2006),頁 250-259。
涼茶是我國南方廣大地區如廣東、廣西、港澳等地人們為適應潮濕悶熱的氣候而
製作,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一類飲品的統稱。涼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涼
茶泛指一切清涼的湯藥,藥力輕柔的有「五花茶」、「夏桑菊」及「竹蔗茅根汁」
等;藥力峻猛的有「石岐涼茶」
、
「廿四味」及「斑痧茶」等。狹義的涼茶則僅指
藥方中加有茶葉的清涼湯劑,如「綠菊茶」就是在綠豆、菊花中加入茶葉而成。
2006 年 6 月,涼茶成功入選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社會上產
生了廣泛的影響。本文首先梳理了涼茶文化的歷史脈絡,將其發展分為三個階
段。第一階段:先秦至唐朝,是涼茶的萌芽階段。這一階段中,涼茶不叫涼茶,
而是以具體總類存在於傳統的草藥形態中。第二階段:元朝至明清,是涼茶的形
成期。專有名詞「涼茶」的出現,標誌着作為藥茶的涼茶開始正式登臺。第三階
段為清末至今,是涼茶的產生和發展期。這一時期,以「王老吉」為代表的老字
號,將涼茶文化的發展推向了高峰。作者接着綜合相關材料再現涼茶因商業目的
而申報並最終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名錄的過程。文章並研究 2005 年職業打假
人劉殿林在東安市場購買的一罐添加有「夏枯草」的「王老吉」而向法院起訴東
安市場和生產「王老吉」的加多寶公司,由此引發的官司促使廣東食品行業提議
將涼茶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事件。2006 年 5 月,由廣東省文化廳、香港特
別行政區政府民政局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共同申報的涼茶為首批國家
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後作者指出,涼茶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突顯了「非物
質」的核心——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文化財富」是活態的、不斷發展和創新的。
作者一方面肯定涼茶產業的興旺為傳承涼茶文化提供了多樣的選擇,同時也提醒
在傳承上需要注意保護涼茶作為手工藝的原生態。
范可,
〈「申遺」︰傳統與地方的全球化再現〉
,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第 30 卷,第 5 期(2008 年 9 月),頁 46-52。
近年來,許多國家和地區都熱衷於向聯合國科教文組織(UNESCO)申報自己地
方上的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內外的許多院校紛紛成立各種形式的文化遺產
研究中心或研究所,也頻繁地舉行各種相關的學術討論。這樣的氛圍推動了各種
形式的地方再建構運動,許多地方都熱衷於通過彰顯所謂的傳統來突現自己。本
文就傳統、地方,以及傳統的再創造等概念進行理論分析,並試圖在全球化的語
境裏對「申遺」進行解讀,以期理解這一現象所產生的「傳統再生產」意涵及其
在地方認同上的建構意義。作者首先通過社會科學的興起以及地理大發現之後西
141
方的殖民擴張來探討傳統與現代兩個概念。作者指出,「傳統」實際上是現代性
的造物和「他者」,總是被用來表達「現在」與「過去」的割裂與接續關係。這
是傳統在時間上的意義。由於人們常常把現實社會裏存在的一些物質或非物質的
東西認定為傳統,傳統又有了空間上的意義。由於西方霸權的緣故,人們往往把
現代與西方聯繫起來,因此,傳統在空間上又代表了西方。由於現代化又有都市
化的指向,鄉村自然成為傳統的空間體現。接着,作者通過探討人類學話語裏「地
方」和「都會」兩個相對的概念,分析傳統與地方兩個概念。在現代的話語裏,
「地方」和「都會」又分別是傳統與現代的隱喻,這些在文學作品中都有所體現。
而地方文化的尋找又往往是民族主義運動的組成部份之一。「傳統的發明」指的
是民族主義者或族群民族主義者為了政治目的而對自身的歷史和文化重新進行
建構。民族主義者「發明傳統」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塑造國家認同的過程。因此,
「地方」或者「鄉土」成為定義「民族」或「國家」不可或缺的資源。當今世界
各地對地方和傳統的重新重視與全球化有着密切聯繫。最後,作者以中國寧夏銀
川和福建泉州等城市為例,探討「申遺」活動與「傳統的再生產」之間的關係。
作者指出,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有關保護地方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主張是有價
值的,至少它提醒人們對迅速流失的非物質、口頭文化遺產的重視及保護意識。
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一些地方的功利追求。作者認為,全球化本身無法帶
來同質性的文化,卻可能導致文化多樣性的產生和傳統的再創造。如果傳統是現
代的對應物或「他者」
,那麼,在當前的語境裏,地方必然與全球化互為「他者」。
所不同的是,地方是「有意識」地與全球化進行互構,它必須通過全球化來顯現
自我。因此,在一定意義上,「申遺」成為這麼一種互構的途徑。
梁寶珊,
〈傳統再造——「長洲太平清醮」與「中環廟會」〉
,
《文化研究@嶺南》,
第 8 期(2007 年 11 月)
。(http://www.ln.edu.hk/mcsln/8th_issue/feature_03.shtml)
此文是一學生習作。作者以文化研究的角度,通過長洲的包山嘉年華,及旅遊發
展局於中環港外線碼頭舉行的「傳統節慶巡禮」,分析旅遊發展如何令宗教節日
失去原來的文化涵義及社區的原動力。
張兆和,
〈中越邊界跨境交往與廣西京族跨國身份認同〉
,
《歷史人類學學刊》
,第
2 卷,第 1 期(2004),頁 89-133。
本文以廣西防城港市京族為例,通過研究京族傳統的群體宗教節日活動——哈
節——所表現的跨國文化聯繫和身份認同及其變化,並將觀察所得放在近代歷史
變遷和當代區域經濟發展脈絡中討論分析,探討跨國身份認同與其他各種社會身
份,包括階級、年齡、性別、宗族、族群和公民等在社會聯繫和階序的重構中互
為作用的過程。京族是從越南遷徙而來的,並在廣西的京族三島定居,稱為「越
族」。1964 年官方稱謂由「越族」改為「京族」,成為中國官方正式認定的少數
民族稱謂之一。京族哈節在 1985 年得以恢復。文章首先通過作者於 1996 年在廣
142
西防城港市京族三島萬尾參加的一年一度的傳統宗教節日活動哈節的敍述,探討
國境邊界和國家、民族身份意識的變化如何表達在民間宗教儀式的觀念和行為
上。通過京族哈節的活動,可以看到萬尾京族和越南文化聯繫的轉變。第一個變
化是關於哈節所崇拜的海神和當地京族社區起源的神話。「三島傳說」的神話因
為要避免觀念上混淆官方所劃定的國界和中國境內京族的身份而有所改變,從以
前反映萬尾京族社群與越南祖地的聯繫,變為現在強調該社群起源於中國境內。
另一個變化是萬尾村民從 1995 年開始,終止了從越南民間僱用祭儀表演婦女從
非官方水路前來為哈節服務的傳統,而是經過陸路、通過手續繁多的官方邊境關
卡前來參加活動。當地京族與越南的聯繫由過去基於地方層次的社區聯絡變為基
於國家層次的機構組織聯繫,從而特別強調了國家邊界的概念。在進一步探討當
地京族與越南文化的聯繫的變遷上,作者採用了歷史和社會經濟兩個視角。從中
法兩國在 1887 年劃定的中越邊境開始,到國家邊境的劃定以及京族社群被正式
納入中國的管治,以及傳統京族哈節的恢復,表現了京族身份由模糊到被強化的
過程。1980 年代中期中越邊界的重開、特別是邊境貿易的發展對京族的社會生
活產生巨大的影響,京族成為中國一個成功的少數民族。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
當地京族與越南的聯繫也逐漸從民間社區文化網路的層次轉為國家體制的層
次。本文的研究發現,京族群眾的國家民族意識並非如西方理論所言,隨 1990
年代跨境交往的頻密發展而失去意義;相反,官方國家民族身份逐漸透過當地群
眾的邊界經驗滲進地方社會生活中,成為他們的跨國境身份意識的重要部份。
廖迪生,
〈把風水變成文物:在香港新界建構「文物話語」之個案研究〉
,廖迪生、
盧惠玲編,《風水與文物︰香港新界屏山鄧氏稔灣祖墳搬遷事件文獻彙編》(香
港︰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2007),頁 1-27。
本文講述香港新界屏山鄧氏宗族在面對政府要求其遷移祖墳時由過去運用「風
水」這一民間宗教觀念的話語而轉為運用「文物」的話語來與政府抗爭的個案。
「風水」是傳統社會的重要話語,它被用來解釋宗族內部及宗族之間的貧富差異
和成敗。祖先墳墓、宗祠及家庭住宅等都要依風水形勢而建。政府在徵收土地發
展新界的過程中,要求鄧氏強制遷移祖墳,「風水」成為居民與政府溝通中用來
討價還價的話語。但對政府官員來說,這一話語不過是「地方風俗」的非理性話
語。而「文物」在 1990 年代逐漸成為全港市民緬懷過去、建立香港「九七回歸」
後身份認同的依據,亦逐漸成為一個被鄧氏宗族、政府以及社會大眾都認同和接
受的語言。鄧氏宗族在這個背景下,轉用「文物」這一話語來與政府溝通、對抗
和合作,借文物徑與外界分享自己宗族的歷史,建立宗族的自信,希望獲得外界
的認同。在這個個案中,地方社會的鄉民因應改變的社會背景脈絡而運用不同的
話語為自己爭取權益。本文展示了一幅民間宗教、地方組織、地方政治、政府力
量及時代主流話語等各方力量互動的圖像。
143
Appadurai, Arjun. “Introduction: Commodities and the Politics of Value.” In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Commodities in Cultural Perspective, edited by Arjun
Appadurai, 3-6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導論︰商品
與價值的政治〉
本文共分成五個部份,主要探討商品交換與日常生活的關係。交換的根源是價值,
而價值是存在於交換的商品內。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商品的價值亦不同,因此,
在交換與價值兩者之間,存在着政治性和競爭性。第一部份是關於流行商品的精
神。商品並不是被定義為現代社會的壟斷者,而是以最基本的形態存在於不同類
型的社會,以物易物和禮物是兩種交換的方法。在特定的情況下,作者視商品為
「物」,商品的定義是視乎日常生活或可交換性的情況而定,如過去、現在和未
來。作者亦討論商品的流動情況,個人和團體亦參與在創造商品價值的過程,而
策略是途徑和轉移。慾望和需求導出商品交換的短期和長期形態,由於需求受制
於社會限制和政治的再定義,因此,它並不是對生產量或消費周期的系統的回
應。作者最後指出知識與商品的關係,探討真確性、愛好和消費者的整合性關係,
價值的政治含義和知識的政治性,說明政治是商品交換和價值的中介者。
Appadurai, Arjun and Breckenridge, Carol A. “Museums are Good to Think:
Heritage on View in India.” In Museums and Communities: The Politics of Public
Culture, edited by Ivan Karp, Christine Mullen Kreamer and Steven D. Lavine,
34-55. Washington D. 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92. 〈博物館再想︰印
度文物視野〉
文物、博物館和藏品漸漸成為社區或國家政治爭議的話題。公共文化,尤以博物
館展覽為主,都善於表述大都會的故事。在印度,展覽銷售與國家民族節慶活動
多以公共世界為特徵,不同時期的展覽和展品因應着殖民時代與後殖民時代而轉
變,此種轉變基於印度形象化的模式,但現受到文物政治、旅遊業和娛樂的影響。
Au, Ho Ping. “Appropriating Heritage and Social Integration in Tung Chung
New Town.” In Historical Memory and Relocation around the New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M.Phil. Thesis). Hong Kong: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 〈東涌新市鎮的文物演譯和社會融和〉
此碩士論文主要探討舊東涌的文物是怎樣融合於新市鎮發展及怎樣創造社區的
身份認同。一位鄺姓的區議會成員在一條古老鄉村搜集了接近 50 件物件,在東
涌商場外的廣場舉辦小型展覽,此舉有助建立新市鎮的社區身份認同。在這個新
市鎮建構文物的過程中,社區的精英份子重新演譯和掌控文物以鞏固自己在社區
的身份地位和擴展其人際網絡,而新市鎮的重新包裝亦發展出一套社會的人際網
絡。
144
Au, Ho Ping. “Religious Confrontation and Social Boundaries in the Relocation
of Chek Lap Kok Village.” In Historical Memory and Relocation around the New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M.Phil. Thesis). Hong Kong: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赤鱲角村民移居的宗教性對抗和社
會界限〉
1990 年代初期,在建設赤鱲角新機場及重新安置赤鱲角村民的過程中,存在着
宗教性對抗和社會分化的現象。香港政府與文化機構合力將赤鱲角的天后廟搬遷
到東涌,協助赤鱲角村民慶祝天后寶誕,象徵性地建構着香港的文物。但此舉不
知不覺地分化了東涌的本地人和赤鱲角的村民。天后娘娘進駐東涌對東涌的村民
來說是一項重大挑戰,有如外來者入侵社區。因此,在融合天后崇拜於東涌的過
程中,東涌村民不停地接納、拒絕、再接納赤鱲角的村民。東涌社區內的居民對
宗教的不同態度令社會產生分化的現象。
Carrel, Todd. American Chinatown. Berkeley: Realtime Video & the 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2. 《美國唐人街》
《美國唐人街》是關於價值衝突、保存歷史敘述、商業化、旅遊業與一群無權者
如何掙扎去維持其尊嚴及社群意識的紀錄片。《美國唐人街》是補充紀錄片《美
國唐人街》的五篇文章。第一篇為「華人在加利福尼亞農業」,提出在加州農業
發展史上華人的貢獻未被承認。在 19 世紀,中國人在加州農場擔任園丁、水果
和蔬菜小販、收割工人、委託商人、佃農、農場主人及農場廚師等,他們發展出
密集農耕,並建造數百里長的堤壩引水到特別肥沃的三角洲土地。中國移民構成
大規模佃農,同時為招工及承包商等在收成時工作,故華人曾協助建立加州農業
的基礎。第二篇為「華商角色」,勾勒出華人何時、如何移入,與及當時的制度
如何令他們就業。在 1850 年代開始華人大規模移民美國並在加州金礦工作。隨
着機器取代人力,雖然有部份華人離開,但大部份仍留在當地並在三角洲農田、
果園及牧場尋找工作。中國雜貨商人和漁農產批發商開始往當地派出經紀或開
店。在 1880 年代中後期已有大量華人定居在該區,大部份住在洛克(Locke)的
男性來自廣東省中山縣。1912 年,三名中山人開設了供膳的宿舍、酒館和賭坊
以滿足工人的需要。因只有極少量華人能說英語,因此懂英語的華人便即時被認
定作求職中介人或二判。儘管商人在洛克華人社群裏只佔少數,但他們是重要的
組成部份。第三篇為「洛克:鎮與她的歷史」
,作者追溯該鎮的建築與社會發展。
街道與地段都是典型的狹窄,將建築物連在一起。事實上,洛克鎮的建築力求簡
單、便宜及有效運用空間。但在最高峰的 1920 年代,洛克鎮人口亦從未超越 600
人。在二次大戰後,大部份鎮內的下一代到更大的城市定居,令人口在 1970 年
代跌至低於 100 人。作者認為洛克鎮的例子能打破對華人在加州的錯誤印象,但
作者認為仍需在保育的過程中避免冒險擾亂當地人生活。第四篇為「族群與旅遊
業」,描述華人農民居住的加州老華埠洛克,因其突出的社會歷史風味,被華商
145
收購並有意發展為旅遊景點。該華商渴望將洛克發展作「宣傳中國文化」。作者
認為遊客與居民的不對等關係會成為「欺詐、剝削、懷疑、不誠實印象形成的滋
生地」
。作者指出族群社區居民的弱點變成了遊客的「觀光點」
。第五篇為「誰應
該決定洛克」,深入找出核心價值問題,即處理洛克未來所面對的風險。他認為
無論那些當權者是如何善心,當計劃改變社區的同時,道德價值仍然是必須的,
當地老一輩的居民的權益應該受到保護。
Carroll, John M. “Displaying the Past to Serve the Present: Museums and
Heritage Preservation in Post-Colonial Hong Kong.” Twentieth-Century China 31
(2005): 76-103.〈展示過去於現在︰香港後殖民的博物館和文物〉
作者認為「博物館及文化遺產保育的方式反映香港特區政府對香港新政治、文化
及經濟情況的關注」。在本書中,作者首先簡要說明香港特區政府致力於保育文
化遺產是為了去除殖民主義的歷史,以及宣傳香港作為一個中西文化交匯的大城
市。最後,作者論述在博物館中,香港如何被展示為一個去政治化、親切和資本
主義者的烏托邦的地方。
Chan, Ching Selina. “Politicizing Tradition: the Identity of Indigenous
Inhabitants in Hong Kong.” Ethnology 37(1): 39-54.〈傳統的政治化︰香港新界原
居民的身份認同〉
此文章主要以香港新界原居民的種族身份來探討身份認同的政治化。因應着歷史
經濟脈絡的轉變,他們的種族身份不斷經歷着持續的進展而作出調節。村民與英
殖民主義者及香港市民不斷存在着競爭性的現象。傳統話語因而被原居民利用為
重新塑造身份認同的工具。
Cheng, Lai Mei. Festivals and Ethnicity: A Study of the Chaozhou Community in
Kowloon City, Hong Kong (M.Phil. Thesis). Hong Kong: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 《節慶與族群:以香港九龍城潮州社
群為個案》
潮州位於廣東省東面,轄區 13 縣。潮州人操獨特方言,與在香港及廣東地區具
有支配地位的廣東話不同。傳統上,潮州人多移民到香港和東南亞。本研究集中
在香港九龍東南部舊市區的九龍城的潮州社群。歷史上潮州社群長期在九龍城進
行商業活動。本文揭示出很多參與九龍城地區活動的潮州人住在香港其他地方,
然後到九龍城經商、購買潮州傳統物品或參與社區節慶活動。作者認為香港不同
部份的潮州人社群特意在九龍城維持一個潮州社群,從而延續其族群傳統、身份
與商機。他們每年皆安排節慶慶祝天后誕和土地誕、祭幽與祭祀其祖先。作者認
為這些周期性的社區活動,在九龍城為維持強烈的潮州氣氛有重大貢獻。在這些
節慶中,參與者向九龍城的神祇尋求庇佑、觀看潮劇與宗教儀式、與朋友及舊鄰
146
里聚首並以潮州話交談。對富裕的一群來說,則是通過在節慶貢獻去展示財富、
慷慨和社會地位。散居於香港不同地方的潮州人也被吸引到九龍城,享受暫時屬
於他們的族群環境。九龍城也是潮州地方領袖的訓練場。絕大部份的社區活動組
織者已是中年的潮州商人。這些領導人參與不同組織,構成會員身份重疊,建立
一個在九龍城不同潮州人組織領袖的封閉網絡關係。同時這些商人亦通過社區活
動定義其商業版圖、宣傳在九龍城族群內的商業活動。在九龍城的社會與政治基
礎下,地方領袖嘗試將其網絡由香港拓展到原鄉潮州。他們當中有擔任更大地區
組織的重要成員、對潮州商人具有支配地位的潮州商會,或是成為地方議員監察
政府的地方行政事務。他們也嘗試維持與潮州原鄉的定期聯繫,充份運用其文化
資源以維持在九龍城的族群環境與關注。儘管很多潮州人已搬離九龍城,但九龍
城仍然維持着突出的潮州環境。九龍城成為了香港潮州社群的象徵,也是一個潮
州人尋找傳統與身份的地方。每年周期性的節慶,令潮州商人團體、地方上的潮
州領導、來自香港不同地區經常參與的潮州人,共同建構並支持在九龍城的「潮
州社群」。
Cheung, Sidney. “The Meanings of a Heritage Trail in Hong Kong.” Annu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6:3 (1999): 570-588. 〈香港新界屏山文物徑的詮釋〉
這篇文章主要闡釋四個團體相互爭奪屏山文物徑為詮釋對象的不同立場。屏山文
物徑是香港第一條文物徑,於 1993 年 12 月成立,文物徑的成立有助建構香港人
的身份認同。這四個團體分別是代表政府的古物諮詢委員會,主要負責成立屏山
文物徑,亦選擇性地挑選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建築物,以向全世界推廣傳統的新界
文化;香港旅遊協會主要推廣旅遊事務,以振興香港經濟,令遊客感受到香港是
東西交匯的地方,也是傳統與現代的結合體,而屏山文物徑正正代表着中國傳統
的風俗習慣;本地旅行團帶領本地遊客遊覽屏山文物徑,以增強香港人的本土意
識;屏山鄧氏宗族為屏山文物的業權人,他們與政府抗衡,透過屏山文物徑向全
港市民推廣他們傳統性的地方資源,以顯示新界原居民的身份認同。屏山文物徑
正好反映着文化遺跡議題的爭議。
Cohen, Myron. “The Hakka or ‘Guest People’: Dialect as a Sociocultural
Variable in Southeast China.” In Guest People: Hakka Identity in China and
Abroad, edited by Nicole Constable, 36-79.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6. 〈客家與「客籍人」:南中國的方言作為社會分層〉
南中國的語言多樣性對該區社會組織構成多種影響。通過對在廣東地區操客家話
及在廣西說廣東話的社群的互動研究,展示不同語言如何作為地方社群之間的分
類標準。本文以兩種語言人口:客家話和廣東話的互動,反對斷言南方語言的異
質性,並指出實際上方言代表了組織連繫。羅香林的研究認為客家人的分佈是從
公元 317 年到 19 世紀,經過「五次南遷」的結果。客家與廣東人的衝突應連結
147
到客家人由北方南遷的紀錄與當時的歷史發展。後來客家人移到廣東定居,這片
土地對他們來說是新的,但其實已經被其他族群佔用。有限的土地無法令客家社
群在地方大規模地聚集,因此最早期移居廣東的客家人只能以少數、甚至個別的
形式定居在廣東人佔有的土地上。中國整體人口上升至今,令廣東-客家共生關
係發展出不同的架構。客家人散落的聚居形態妨礙了地方大型組合。所以客家人
在廣西與當地廣東人的衝突迫使他們也需要在郊野進行動員。儘管是不同方言族
群之間進行通婚,但一些南中國社會組織的特徵讓人低估方言的分佈及其帶來的
影響。在認識以同一方言作大規模動員的結構連貫性同時,我們需考慮到社會學
模式中,南中國的人的地方衝突並非都是從親戚或村落出發的。移民次序、定居
模式與方言的差異為廣東和廣西的社會組織整合帶來了重大影響。方言與親屬關
係或地域概念在社會文化意義上都是可變的。
Dann, Graham. “Tourism: the Nostalgia of the Future.” In Global Tourism: The
Next Decade, edited by William F. Theobald. Boston: Butterworth-Heinemann,
1994. 〈旅遊業:未來的「懷舊工業」〉
現代人花上不少精力回顧過去,現代媒體、廣告亦越來越重視舊宗教、經典金曲、
保育和古蹟。懷舊工業連接起世界第一的企業——旅遊業。本文意圖藉着對酒
店、博物館和其他商業百貨中心、黑點、藏污納垢之地等討論他們與懷舊工業的
關係。
酒店成為了滿足旅客對後現代社會去區別化的想像。一些酒店具備豪華設施、昂
貴的藝術品和古玩,嘗試回復 20 世紀初的裝飾和格調。旅客也在入住和被招呼
過程中一嘗有權勢者的滋味。在現代社會,代表過去的「符號」都被收進博物館。
有時博物館或向一些有名或無名人物致敬,如在馬尼拉的馬拉坎南宮。一些博物
館則成為了商業百貨中心,銷售懷舊的產品,也讓遊客購買在過去的物品作為「紀
念品」或回憶。遊客也對古代或近代惡名昭彰的地點特別有興趣。例如關於死亡
的旅遊點,如在莫斯科市中心的前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總部盧比楊卡總部,以及
在 19 世紀曾是淘金勝地的加州寶地鎮。過去的工業重鎮也成為吸引旅客的資
源,包括汽車、飛機、加工食物及潛艇等工廠都對外開放,工廠也變成了遊覽的
對象,同時也被博物館化。旅遊工業成功地以懷舊去吸引不同種類的遊客。
Faure, David. “The Lineage as a Cultural Invention: The Case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Modern China 15(1) (1989): 4-36. 〈文化創造而成的宗族︰珠江三角洲個
案研究〉
從 15 至 18 世紀,宗族已是珠江三角洲主要的社會組織形態。由明朝開始,宗族
組織的經濟與政治層面是由文化形態衍生出來的,也是因應於不同的國家政策和
社會階層而產生,如土地登記、人口登記、農地開墾、地方自衛組織及辦學等。
148
Henderson, Joan. “Heritage, Identity and Tourism in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 7 (3) (2001): 219-235.〈香港文物、身份認同和旅遊業〉
香港曾經是中國的一部份,其後成為英國殖民地,於 1997 年再回歸成為中華人
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學者討論這段歷史對文化遺產及文化身份的意義,
特別是對表述及宣傳旅遊景點的意義。在政治身份的過渡時期中,香港旅遊業似
乎在運用自己獨有的文化遺產,不斷改變以幫助自己建立一個清晰的身份。但當
中有一定的潛在意義衝突以及不同團體對文化遺產的不同詮釋,這個問題仍有待
解決。香港的經驗深刻反映身份關係的互動性質,以及文化遺產和旅遊業在去殖
民化的情境中更形複雜。
Hobsbawm, Eric and Ranger, Terence.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傳統的發明》
「傳統」看似古老的,但它在很多時候其實是晚近被創造,甚至是被發明的。
「傳
統的發明」真正意味着如何被發明和被利用,但通常未能追溯起源的時間,這是
一個基於逝去的年代的形式化過程。作者運用了幾個工業革命後的例子來解說傳
統的發明的過程。事實上,傳統創造的研究與歷史革新、國家等現象是相關的,
因而瞭解傳統如何被創造,對歷史學者是有利的。
Hooper-Greenhill, Eilean. “Objects and Interpretive Process.” In Museum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Culture, edited by Eilean Hooper-Greenhill, 103-123.
London: Routledge, 2000. 〈物體與詮釋過程〉
這章節主要分析物體被賦予意義的過程。物體的意義是由觀看者不同的角度、位
置而建構出來的,意義是多樣性的。作者着重於主體與物體、觀看者與被觀看者
的關係,探討物體是怎樣影響日常生活的意義和功能,以及分析個人表述過程和
「表述社群」兩者的關係。
Kirshenblatt-Gimblett, Barbara. “Disputing Taste.” In Destination Culture:
Tourism, Museums, and Heritage, edited by Barbara Kirshenblatt-Gimblett, 259 281.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品味的爭論〉
品味的概念往往代表着財富特權、消閒和教養。但這是如何被建立?甚麼是好或
差的品味?本文說明品味本身由物件或人繼承,好壞之間的特質分類並不穩定。
同一種物件可以在同一時間,被編排到任何一個類別,亦可以從一個類別轉移到
另一個。這概念源自啟蒙思想,其形成也與階級和利益分野有緊密關係。記下品
味的人往往將一些被選定的商品寫進歷史,並將之以神秘化,包括其普遍性、獨
特性和永恆。物件被概念化,這些歷史也猶如「擦脂抹粉」。沒有這些家譜,物
件也只會剩下人類生產的印記。測試品味標準的同時,測驗本身也會受耐久性和
149
逐漸消失的影響。物件的歷史越詳細和多樣化,物件的時間與空間越不確定。同
時當品味撇除了藝術、美觀和歡愉等也動搖了品味的分類。作為後現代理論,庸
俗作品的美學也是包括了作品本身、商品及其顧客、刻板的反應及其顛覆。對庸
俗作品的譴責是正統藝術作品維護其標誌以免被降格。但庸俗作品同時帶來令知
識份子感到矛盾的普及文化。這種品味分野被侵蝕,是錯誤還是一種解放?
Lowenthal, David. “Reliving the Past: “Dreams and Nightmares.” In 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 edited by David Lowentha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體驗過去:夢與夢魘〉
過去與未來吸引人或令人厭惡之處不盡相同。人們對未來的想像往往是朦朧和不
確定的。儘管我們從來也不能控制未來,我們也不會公開將會發生的事,以免影
響未來的可能性。固定的過去被無數人詳細記錄,相對未來的輪廓就顯得空泛。
懷舊,是普遍對回望過去的話語,它填塞普及出版、誘餌廣告、獎勵社會學研究,
更是形容對現代不安的最佳形容詞。若將過去形容為外國,懷舊則是「最健康的
遊客」。與其他旅遊勝地一樣,遊客都在危及他們尋找的事物。怎樣理解人何以
出現懷舊的願望?不少人用意不在釐清,而是懷念過去,也不是渴求尋找過去以
作長年慰藉,而只是收集懷舊物件及慶祝其意義。懷舊苦惱有不同的基本概念。
為求圖利的瑞士人便成為了歐洲首批懷舊的受害者。長期徘徊於懷舊是一種病
症,現代人很少將之連繫到思鄉,即是完全變成純粹心理狀態。懷舊被批評為令
人異化。若非災難性或令人害怕,當今世界也成為一個「混雜、單調、空白」的
空間,更有批評說「這是沒有想像空間,當事人唯有陷入過去的時光」。懷舊可
以作為渴求一個奇異想像的過去或是可以替代的過去的想法。要超越這種渴求,
一些人思索如何實在地回到過去,這種渴求長期以來成為了想像文學的主角。重
回過去一直成為自 19 世紀末開始的科學小說的主題。思索過去令那些將科學小
說首要連繫未來世界的人感到驚奇。但數以千計有關回到或目睹過去的作品,都
以通過時空穿梭來重演歷史經驗為主題。現代科學家希望能回到過去,為這種恆
久的傳統帶來衝擊,這種信念本身已經是值得尊敬。其他對表達過去的想像並非
儲存在記憶而是物件代表的宇宙,記憶的「痕跡」意味着其相似之處。所有事物
上的殘餘都可能轉化成為對無盡過去的入口。一些對相對論和科學小說感到困惑
的追隨者,他們對過去的概念被打進永遠遙遠的宇宙的說法吸引。遠古行星的事
件只能在數以光年後的銀河系被「看見」,並證明已相隔很遠,地球的歷史也在
理論上不斷被回顧。科學小說展開的科學不單要回復過去的聲與畫,同時要將人
的身體送回過去。佔主流地位的時空穿梭文學作品可從五個過程回顧:解釋過
去、尋找黃金時代、享受奇特旅程、從暫時的預知有所收穫和通過改變歷史重新
設計生活。四個可能發生的缺點是往往暗示在過去遇到的失望、無力處理當時情
況、面對孤立無助的危險和可能對過去和現在構成傷害。無論在夢與夢魘中回到
過去,也因為不大可能實際發生而不感覺到熱烈,但這提供了線索理解我們選擇
150
的過去,包括需要和接受;逃避和拒絕,也清楚展現對傳統與轉變潛藏的觀點。
對過去的熱烈追求也不會等於極度苦惱,因我們全然沒有身處過去的感覺。
Urry, John. “Gazing on History.” In The Tourist Gaze: 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edited by John Urry, 104-134.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0. 〈注視歷史〉
古蹟在英國旅遊業中,比起歐洲國家扮演着更吃重的角色。英國投入了大量資金
於古蹟和博物館中,令其迅速發展。很多工業國也在進行相似的發展,這情況引
起英國公眾討論古蹟的由來與影響。作者將懷舊連結過去的工業化和後現代的發
展,認為懷舊是在不滿、焦慮和失望的時代被塑造出來的,對過去的保育其實是
對現代的破壞。古蹟成為了當地市民、旅遊服務相關人士及地方政府所支持的經
濟復甦策略。地方政府近年致力參與發展和推廣旅遊業,皆因旅遊業能提升就業
人數。地方力量基於在旅遊城鎮的擁有權因而扮演重要的角色,地方市議會也因
為旅遊業對當地居民帶來利益而願意從事旅遊推廣。旅遊業實際是尋找令人愉
快、注視、富有設計與建築特色的地方。由於旅遊的普及,這些地方都改建成為
吸引遊客注意的地方。西方國家的博物館數目以驚人速度增長,這是由於過去的
價值在近年特別受到重視。博物館在社會的角色因應顧客的權力和大眾口味的配
合而轉化。
Waldron, Arthur. “Representing China: The Great Wall and Cultural
National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Cultural Nationalism in East Asia,
edited by Harumi Befu, 36-60. Berkeley: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93. 〈20 世紀的中國長城與文化民族主義〉
此篇文章主要探討中國萬里長城在現代國家主義與文化國家主義中的角色。在中
國的歷史上,萬里長城並不是一個國家的象徵符號,而是象徵着殘酷的皇朝統治。
西方學者普遍地對長城的評價是正面的。由 17 世紀開始,有些西方學者視之為
中國文化的符號。20 世紀早期,部份中國人視此為愛國主義與國家抗爭的象徵。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統領下,崇拜毛澤東的思想令長城黯然失色。當毛主席的象
徵性政權瓦解後,國家政權再次以萬里長城作為國家的象徵。
Watson, James L. “From the Common Pot: Feasting with Equals in Chinese
Society.” Anthropos 82 (1987): 389-401. 〈盤菜︰中國社會宴會中的平等現象〉
為了慶祝男丁出生、結婚或其他社會事務,香港新界的村民多於祠堂舉辦盤菜
宴。與餐廳宴會不同的是,盤菜宴的餐單只有一味菜餚,那就是「盤菜」(村民
稱此為「食盤」)
。盤菜的器皿是一個大木盆,將之前分開烹調的菜餚盛在一個木
盆內。James Watson 主要探討這種稀有習俗的象徵意義,他將此總結為低層次的
菜餚,與精英份子所享用的高層次菜餚作比較。在「食盤」的活動中,一般高級
151
階層用膳時所獨有的餐飲禮儀和等級坐位安排並沒有出現,反之,參與者坐在同
桌享用着同一份盤菜,代表着相互同等的關係。換言之,村民們短暫地摒棄地位
的差異,出現社會平等的假象。
Ward, Barbara and Law, Joan. Chinese Festivals in Hong Kong. Hong Kong:
Guidebook Company Ltd., 1993. 《香港的傳統節慶》
作者是一位社會人類學家,於 1950 年來到香港,研究南中國水上人家的文化,
其主要的田野研究地點為西貢的滘西。本書詳細收錄香港每月的中國節日,並分
析南中國地方傳統活動及其對家庭和社區的意義。
Watson, Rubie S. “Making Secret Histories: Memory and Mourning in Post-Mao
China.” In Memory, History, and Opposition under State Socialism, edited by
Rubie Watson, 65-85. Sante Fe: 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 1995. 〈秘密
歷史的建立:毛澤東死後的中國的記憶與喪禮〉
喪禮在傳統中國社會是紀念的過程,一個讓人追憶和反思的機會,同時也是尋求
公義的場合,讓人抱不平和分擔內疚。不正常的死亡,例如謀殺則需要更繁複的
儀式。但所有習慣都隨着文化大革命而改變。本文從兩個田野個案顯示記憶與悼
念活動,喪禮與公義的關係及其戲劇性。毛澤東死後的中國對謀殺,特別是「國
家發動」的謀殺,有更多揣測和討論。作者追溯儘管因紀錄零碎而被看似無關或
獨立的事件,如中國共產黨二號人物,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毛澤東的繼承人劉
少奇的死亡及其秘密出殯,以及 1966 至 1976 年期間有關被殺害、折磨、流徙和
武鬥的事件。作者再引用兩個例子說明在喪禮和悼念過程中記憶如何以秘史的形
式表達出來。第一個例子是在廣東村落內的一個喪禮;另一個是香港的太平清
醮。其次,作者通過 1989 年六四事件的原因及過程說明是次謀殺的論述。六四
事件歷史和記憶是如何被建構﹖死者是如何被記起?官方與非官方的論述並不
統一:官方報告描述是次事件為反革命叛亂;非官方資料則將民運人士連繫到上
一代愛國學生運動的繼承人。與其他民族國家一樣,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在記憶與
遺忘的過程中被建立的。但仍有無數被受牽連的人民仍然寂靜無聲地承受苦痛。
Watson, Rubie S. “Museums and Indigenous Cultures: The Power of Local
Knowledge.” Cultural Survival Quarterly 21(1) (1997): 24-25. 〈博物館和本地文
化︰本地知識的權力〉
博物館在早期是藝術品、工藝品和宗教儀式物件的陳列室。簡言之,博物館是展
示着每個世界角落本地居民的物質文化。此文章主要探討對本地居民物件的搜集
和變成展品的過程、博物館的權力、文化表述的爭議及新式博物館的形態等議題。
所有世俗的、神聖的物件均由商人、科學家、傳教士和冒險家購買、交換或提取
的。從多元文化論和原住民權利的出現開始,博物館已成為文化政治的爭議場
152
所。博物館並不是被動地接收物件,物品是經過博物館一系列的程序,如登記、
闡述及保存等,而成為博物館的藏品。展覽展示着博物館的權力,流行時尚影響
着館長設計或展覽博物館藏品。再定義、再標籤原住民物件的能力實是傲慢得令
人無可忍受的。在後殖民的歷史脈絡中,文化表述爭議特別重要,馬來西亞、韓
國以及香港的個案展示着去殖民化、文化身份認同、歷史保存及文化表述的互動
性。近年,很多原住民開始成立屬於自己的博物館或文化中心,展覽本土文化、
知識及節慶儀式。對於原住民來說,這是一個迎接着世界性的重現、合併及分享
物質文化的挑戰的新方向。
Watson, Rubie S. “Palaces, Museums, and Squares: Chinese National Spaces.”
Museum Anthropology 19(2) (1995): 7-19. 〔中譯本,華若璧著,廖迪生譯,〈皇
宮、博物院與廣場:在中國創造國家空間〉
(香港: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1996)
。〕
本文要探討的是中國新一代政權(中共所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創造國家空
間的過程中如何利用紫禁城——明清兩朝皇帝的宮殿、廟宇和朝堂。作者集中關
注紫禁城的「博物院化」以及故宮博物院牆外所形成的新的國家空間——天安門
廣場,並通過思考文物及其所創造出來的空間,來探討中國認同的問題。在 20
世紀初期開始,紫禁城就開始被博物院化,由一個封閉、神秘及象徵最高權威的
皇宮變為對普通老百姓開放的博物院。中共領導人重塑天安門城樓的歷史,細心
建構天安門廣場,使之成為一個國家空間,體現中共的革命成就以及他們所建立
的新國家的形象,並且成為共產黨員遊行及開展群眾運動的地方。在文化大革命
時期以及後來的「六四」運動中,天安門廣場一直都是一個充滿政治象徵意義的
中心。
Watson, Rubie S. and Watson, James L. “From Hall of Worship to Tourist
Center: An Ancestral Hall in Hong Kong's New Territory.” Cultural Survival
Quarterly 21(1) (1997): 33-35. 〈由祭祖祠堂到旅遊景點︰香港新界祠堂個案研
究〉
文章主要討論香港新界元朗新田麟峯文公祠由一個祖先祭祀的地方變成為一處
旅遊景點的原因。1997 年是為香港文物年,政府希望參觀歷史建築物的遊客見
證着一個歷史的重要里程碑,而且當時香港人正面臨着身份認同的危機。香港旅
遊協會則因為此年是香港脫離港英殖民政府 154 年統治的第一年,故藉此機會舉
辦旅行團,讓遊客遊覽新界的廟宇、祠堂、社壇和傳統的中式建築物。由於香港
新界一直是農耕作業的地方,很多住在都市的市民視新界為落後及污穢的地區,
但自從 1985 年的回歸計劃開始,新界始成為流行的旅遊地方。其中一處最熱門
的文化旅遊地點為新田的大夫第和麟峯文公祠。公祠已於 1981 年成為法定古
蹟,1988 年開放予公眾人士參觀。在此時,祠堂已不再只是私人的祭祀場所,
而是一所讓公眾參觀的歷史建築物,但文氏宗族的父老需要放棄祠堂的使用權,
153
以接受政府的資助。麟峯文公祠因而變成一所博物館,或是被「博物館化」的建
築物。對於新田文氏宗族的成員來說,祠堂的社會意義是不斷改變的。
Watson, Rubie. “Tales of Two ‘Chinese’ History Museums: Taipei and Hong
Kong.” Curator 41 (3) (1998): 167-177. 〈雙城「中國」歷史博物館:以台北和香
港為個案〉
紫禁城成為吸引本地和外地旅客的旅遊點。它已被馴化和商業化得不會威脅遊
客,也不受遊客威脅,然而這種情況在台灣和香港最著名的博物館並非如此。隨
着台獨運動的發展,故宮博物院已變得不再安全。這並非代表它受到威脅,而是
其角色正面臨轉變。過去故宮博物院被描繪為參與大中華傳統凝聚力的符號。現
時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人越來越多,因此國民黨、故宮博物院和中國文化之間的
聯繫便構成問題。香港歷史博物館仍在尋找不同方向的歷史。定義歷史即切入了
香港現在和將來的困局:如何為這個富動感和特色的資本主義企業前哨維持其特
性,同時擁抱過去 40 年只關愛企業家的「祖國」?香港歷史博物館的職工赫然
發現處身在香港新文化戰爭的前線,這場辯論的結果將緊扣香港的將來。
Yuen, Chi Wai. Competition for Interpretation: Politics of Heritage in Hong Kong’s
Northern New Territories (M.Phil. Thesis). Hong Kong: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 《爭奪詮釋:香港新界北部的文物政
治》
龍躍頭鄧氏宗族稱其祖先已在香港新界定居多個世紀。其他長時期在當地定居的
居民都在 1898 年英國殖民地政府租借新界後獲得「原居民」身份。當時地方社
會大多維持自治。在二次大戰後,大量來自中國的移民令人口膨脹,殖民地政府
遂涉足地方政治。「原居民」認為他們在轉變中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中,失去影響
力以及權益被削弱。1997 年香港回歸中國,為鄧氏帶來重奪過去所失資源的機
會,回應都市化人口所帶來的挑戰。鄧氏赫然發現他們佔有了被香港都市人、殖
民地政府及特區政府認為是連繫歷史的重要「文物」。鄧氏策略地操縱、重塑歷
史與文化並表述為「文物」,從而與政府合作。同時,鄧氏通過在官方文物政策
下協商傳統、對資源討價還價,意圖恢復在地方的支配地位。透過公眾對其歷史
建築、圍村、祠堂和廟宇的興趣,建立並宣傳其原居民身份。本文認為文物意義
被操控,是鄧氏抗議政府長時期挪用其社區財產的手段。龍躍頭鄧氏宗族村落說
明宗族與國家行政機構的爭議,將其歷史、傳統和文化置於文化主題,從而爭取
較佳待遇。總結來說,本文以討論鄧氏在獨特社會政治環境,即原居民人口在當
地急速都市化之下被邊緣化,通過與鄰近社群及宗族成員之間詮釋控制權,初步
探討文物政治。
154
13
參考網站
155
參考網站
雙語法例資料系統
http://www.legislation.gov.hk.chin/home.htm
雙語法例資料系統為香港法律及憲法文件的官方網站資料庫,其中收錄《英制
誥》、行政會議常規、中英聯合聲明、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及可在香港執行的
全國性法律等,亦包括法律常用字的雙語詞彙。所收錄之條例更包括其生效日期
前的修訂。訪客可以用一般或進階搜尋功能。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http://whc.unesco.org/
此網站是一雙語系統(英語及法語)網站,收錄 1972 年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
產公約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的資料,例如出版刊物、官方文件如表
格、決策文件、聲明、信件、規則和條例,以及英語、法語詞彙。網站的資料分
類為:最新消息、名錄、關於世界遺產、活動、出版、參與及資源等。世界遺產
中心亦有其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的連結,讓訪客可就特定保育及教育題目有
更多參考資料。
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
http://www.icomos.org/
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是一個國際及非政府組織,旨在保護世界歷史古蹟及遺址。
此網站為訪客提供最新資訊如出版、文化遺產保護的建議及指引、各國際組織的
連結以及理事會的會議總結等。網站的英語及法語資料均可供下載,部份資料亦
被翻譯成西班牙語。
古物古蹟辦事處
http://www.amo.gov.hk/
古物古蹟辦事處是支援香港歷史考古及其保育工作的行政機關。網站是一個互動
的平台,為訪客提供各種香港文化遺產及遺址的資訊,收錄各保育計劃及文物古
蹟的資料,如香港的法定古蹟及文物徑;訪客亦可以下載其中的資料作為教育用
途。
156
「香港及鄰近珠江三角洲地區文化承傳之研習」
活動安排
第一部份:講座(每講三小時,共四講)
2008 年 12 月 5 日
第一講:甚麼是「文化承傳」?
講者:廖迪生、鄒興華、蕭麗娟
2008 年 12 月 6 日
第二講:實踐中的文化承傳
講者:潘淑華、黃永豪
第三講:文化承傳與身份認同政治
講者:張兆和
第四講:認識文化承傳的方法與途徑
講者:廖迪生
第二部份:田野考察工作坊
田野考察工作坊旨在讓教師在地方社會脈絡中瞭解文物。教師可在田野考察中與
當地人對話,瞭解他們的情況。簡介會於考察當天進行,總結工作坊則於考察結
束後在香港科技大學舉行,由教師報告及分享田野考察之成果。
南沙田野考察工作坊
日期︰2009 年 2 月 15 日(星期日)、3 月 14 日(星期六)、3 月 27 日(星期五)
導師︰馬健雄、閆志丹、周彭、梁耀榮、陳金水、麥務光
大澳田野考察工作坊
日期︰2009 年 2 月 28 日(星期六)、3 月 22 日(星期日)
導師︰廖迪生、張兆和、劉焯榮、溫福明、溫英輝、黃來敏
157
總結分享會
日期︰2009 年 3 月 28 日(星期六)
講者︰張兆和、馬健雄
158
作者及講者介紹
馬健雄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助理教授
馬健雄博士於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畢業,取得社會科學哲學博士,研究族群
親屬關係、親屬關係、旅遊人類學,以及中國和南亞洲高地的少數民族。他的著
作包括〈哀牢山腹地的族群政治:清中前期的「改土歸流」與「倮黑」的興起〉
(收錄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及〈從「倮黑」到「拉祜族」
:邊
疆化過程中的族群認同〉(收錄於《歷史人類學學刊》)等。
張兆和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副教授
張兆和於美國華盛頓大學取得人類學哲學博士學位,專研南中國及越南。著作有
《大澳》
、
〈梁聚五關於苗族身份認同的書寫:近代中國邊緣以漢語文表述我族身
份認同的個案研究〉(收錄於《中國人類學評論》),及〈中越邊界跨境交往與廣
西京族跨國身份認同〉(收錄於《歷史人類學學刋》)等。
黃永豪 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研究員
黃永豪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現任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研究員。
他的研究興趣為湖南社會經濟史、明清珠江三角洲沙田研究及香港歷史等,著有
《土地開發與地方社會:晚清珠江三角洲的沙田研究》及〈坡子街的對抗――20
世紀初年城市與國家的建構初探〉(收錄於《歷史人類學學刊》)等。
鄒興華 香港文化博物館館長(非物質文化遺產)
鄒興華是英國倫敦大學考古學院田野考古學碩士,他長期從事考古文物的研究和
保護工作,現任香港文化博物館館長,主要負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相關工
作。他的近期著作包括〈多元互動:四川古蜀文化和珠江三角洲古越文化融入中
華文化的過程〉
(收錄於《三星閃爍,金沙流采:神秘的古蜀文明》)及〈漁獵採
集――香港沿海定居的史前先民生活模式〉(收錄於《華南研究資料中心通訊》)
等。
廖迪生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副教授
廖迪生是美國匹茲堡大學人類學哲學博士,他是一位研究南中國及香港社會的文
化人類學學者。他的著作有《香港天后崇拜》
、
《大澳》
、
《風水與文物:香港新界
屏山鄧氏稔灣祖墓搬遷事件文獻彙編》
、
《大埔傳統與文物》
、
《香港歷史、文化與
社會》及《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東南亞地方社會》等。
159
潘淑華 嶺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潘淑華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研究興趣為中國現代史、香港歷史、民間
宗教及城市史。她的著作有 Negotiating Religion in Modern China: State and
Common People in Guangzhou, 1900-1937,“Refashioning Festivals in Republican
Guangzhou.”(收錄於 Modern China)及〈「建構」政權,「解構」迷信﹖──1929
年至 1930 年廣州市風俗改革委員會的個案研究〉(收錄於《民間信仰與社會空
間》)等。
蕭麗娟 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
蕭麗娟取得英國約克大學文物建築保護碩士及北京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工學碩
士。她現任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她近期的著作有〈祠堂建築〉(收錄於《大
埔傳統與文物》)。
160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