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福建教育学院外语研修部特级教师:周大明 课程目录 一、理论创新与教材发展 二、现行教材的理论基础和编写体系 三、图式理论与“话题教学” 四、课例分析与教学建议 1.1. 语法翻译法(the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 理论基础:人的心灵分为不同的官能,可以单独 训练发展,通过讲解、语法规则训练、阅读及翻 译原著达到启迪学生智慧的目的。 基本特点: 认为语言是一套通过讲解和句子解析的、与母语 相联系的系统规则; 认为母语是外语学习的基础; 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智慧为目的; 以翻译为主要的教学手段; 以句子为教学的基本单位; 以语法为教学纲要,采用演绎法; 强调语言输出的准确性。 教材:建国后至八十年代初期的教材 1.2.直接教学法(the direct mothod) 理论基础:联想是学习和记忆的基础,外 语学习与母语学习一样,都是形成习惯和 自动化的过程,应当注重语音,注重语言 与情景的联系。直接教学法鼓励学习者直 接用目标语思维,而无需借助母语作为媒 介。(1820)它的突出特点是注重建立语 言文字与所表示的实际物体、行为、事件 之间的直接联系。(Crazy English) 基本特点: 十分注重语音教学,务求把发音练得准确; 认为掌握口头运用目标语的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 的首要目标; 避免使用母语,强调目标语与客观事物直接建立 联系; 语言教学采用归纳教学方式; 采用句子本位原则,以整句为单位,注重对句子 的完整理解和表达; 先听说,后读写,以模仿为主; 强调运用目标语表达的准确性,有错必纠。 教材:1985-1996年的人教版教材 1.3.基于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听说法 基本理论:听说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60 年代达到鼎盛。它以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 为基础,又吸收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过程, 学习是一套习惯的建立,因而强调反复模 仿、记忆和操练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认 为任何语言都是先有声音,后又文字,口 语是一切语言活动的基础。严格遵循听、 说、读、写的自然习得顺序。 基本特点: 以句型结构为纲,注重句型操练; 先听说,后读写,反复模仿,强化记忆; 避免使用母语; 强调语言输出的正确性,有错必纠; 通过归纳类推法进行语法教学; 以教师为中心; 充分利用语言实验室和视听教具。 教材:《英语900句》,《New Concept English》《Family Album U.S.A》 1.4.基于二语习得理论的自然法(the natuaral approach) 基本理论: 以著名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S.Krashen)的第 二语言习得理论为基础,即“习得与学习假设”、 “监控假设”、“自然顺序假设”、“输入假设” 与“情感过滤假设”,主张以培养学生的基本交 际能力为语言教学的首要目标。强调隐性教学 (implicit instruction),而显性教学(explicit instruction)只是起监控器的作用,即检验和修正 语言输出,有意识的学习难以促进语言习得的发 生。在语言输入方面采用“i+1”原则。主张要 尽可能降低学生的焦虑程度,建立轻松、和谐的 基本特点: 强调自然习得; 语言功能与话题和情景相联系; 重视语言意义,轻视语言形式; 先听后说,先读后写,认为理解是表达的基础; 口语输出以前存在一个以听为主的“沉默期”; 不苛求语言输出的准确; 降低学习者的焦虑程度,提高其自信心。 教材:199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英国朗文出版 集团有限公司合编的《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1.5.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认知法(the cognitive approach) 基本理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语言学 家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提出的转化生成 理论。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语言 是受一定规则支配的体系,人类凭借规则可以产 生千千万万个句子。另外,皮亚杰的同化、顺应 理论、布鲁姆的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理论、奥苏 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都为认知法提供了有力 的依据和支持。 它反对机械操练,注重有意义的语言运用和 学习,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内在的创造 能力揭示语法规则的重要性,承认语言学习的心 理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习惯形成。 基本特点: 重视开发学习者的智力,承认人的抽象思维 活动; 主张听、说、读、写能力并举; 有意识地学习语法规则; 采用有意义的语言操练活动; 以学习者为中心; 利用母语; 容忍学习者所犯的错误。 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2003) 共五册。当下的模块教材 二、现行教材的理论基础和编写体系 2.1.理论基础: 认知心理学理论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说 建构主义核心要义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 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 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 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两个基本途径: 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 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即图式)中 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 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 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A、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 B、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 C、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情景创设 A、教学情景架起了连接生活世界与科学世 界的桥梁 B、教学情景打通了学生与文本的通道 C、教学情景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文化 积淀 问题导入 A、问题引发思维冲突 B、问题引发讨论与交流 C、问题引发协作与会话 D、问题引发新思想的火花 导入问题的层次性 A、陈述性知识(是什么)(事实性和概念性) B、程序性知识(怎么样) C、策略性知识(为什么) 学习探究 自主探究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土壤 自主探究是生成资源策略的练兵场 自主探究是实现愉快学习的重要环节 内化提高 内化提高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 内化提高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内化提高是学生后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2. 教材的编写体系 话题---结构-----功能 教材编写以“Theme Teaching”为理念, 一个单元一个话题,以“图式理 论”(schema)为基础。从”Warming up” 开 始激活相应图式,产生学习期待;通过读前 活动(Pre-reading)产生思维预测;通过阅 读活动(Reading I)修正和验证思维预测, 体验阅读乐趣、培养阅读技巧;通过理解活 动(Comprehending)深化文本理解,梳理 课文脉络,明晰文章结构,培养逻辑思维能 力; 通过语言学习(Learning about language), 拓展词汇知识,学习语法规则,丰富语言知 识;通过综合语言训练(Using language), 强化语言技能,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每个话题以阅读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 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听、说、读、写综合 训练,增长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训练 思维方法,提高人文素养,实现英语学习工 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双重目标。 三、图式理论与“话题教学” 3.1.什么是“图式”(Schema)? Schema Theory Schema(plural schemata), in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is a mental structure that organize our knowledge and assumptions about something and are used for interpreting and processing information. The concept of schemata was initially introduced into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through the work of the British psychologist, Sir Frederic Bartlett(1886—1969). This learning theory views organized knowledge as an elaborate network of abstract mental structures that represent one’s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People use schemata to organize current knowledge and provide a framework for future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schema The kinds of assumption we make about the world depend on what we have experienced and how our minds have organized the knowledge we have got from our experiences. A useful way of thinking about this is provided by schema theory. A schema(schemata) is a mental structure. It is abstract because it does not relate to any particular experience, although it derives from all the particular experiences we have had. It’s a structure because it is organized. It includ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ts component parts. There is much debate about the precise nature of schemata, but this need not concern us. For our purposes, it is enough to recognize the schema as a useful concept in understanding how we are able to interpret texts. 心理认知图式(schemata) 这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人的 大脑中已经由于过去的经验而形成的对于 某一类知识和能力的聚集体,在新的认知 活动中被激活,以帮助认知者认知新的现 象。 如我们听到“教室”,大脑中的关于教室 的已有知识和能力就被激活,从而能准确 地理解其含义,而不会将其理解为“教 ‘室’这个孩子”。 The way we interpret depends on the schemata activated by the text; and whether we interpret successfully depends on whether our schemata are sufficiently similar to the writer’s. We will illustrate by an example. How do we make sense of this text? The bus careered(travalled wildly) along and ended up in the edge. Several passengers were hurt. The driver was questioned by the police. The passengers applauded to the driver. She was later commended for her quick thinking and skillful handling of the bus when the brakes failed. 四、课例分析与教学建议 4.1.课例分析 4.1.1.课例一U3.M6(执教教师:师大附中林燕) 4.1.2.课例二U1.M8(执教教师:三明二中孙鲁华) 4.2.教学建议 4.2.1.合理整合教材体现人本精神 推荐阅读: 中小学外语教学2012.6.《高中英语教材调整的原则 和方法例析》---宁德民族中学·林雯 4.2.2.创设问题情境激活相关图式 A. 话题图式 B. 语言图式 C. 文体图式 推荐阅读: 中小学外语教学2012. 6《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 高中阅读课中的意义建构》---付绘 4.2.3.引导概括归纳丰富语言图式 4.2.4.创新教学模式培养综合语言能力 4.2.5.把握‘主导·主体’体现人本精神 参考文献 鲁子问,康淑敏: 《Methods and Strategies for TEFL》-–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12 H.Douglas Brown: 《Teaching by Principk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外语教 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0 查有梁. 《大教育论》--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11 Stern: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语言教 学的问题与可选策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8 Cook & Seidlhofer :Linguistics Principles & Practice in Applied 应用语言学的原理与实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8 Jane Wills & Dave Willis: Teaching Challenge and Change in Language 语言教学的挑战与变迁—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2004.8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欢迎大家经常关顾福建教育学院周大明英 语名师工作室网站 路径:福建基础教育网—中学名师工作 室—周大明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