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化學系陳竹亭教授 - 國立中央大學教務處

advertisement
/看見台灣的高等教育/專題講座
國立中央大學 0401, 2014
跨科際學習的重要性
—大學大了什麼?學了什麼?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教授
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
教育部 SHS計畫主持人 陳竹亭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jtchen@ntu.edu.tw
http://case.ntu.edu.tw
為什麼一群聰明的人會在一起做很笨的事?
集體智慧是如何發生,如何成為社會共識?
台灣教育的盲點
人才不少,缺少團隊
工作很多,缺少理念
計畫很多,缺少累聚績效
重視表面結果,忽略工作過程
忽視社群文化的價值與格調
中學綁考試,大學綁論文!
傅斯年校長 1896-1950
今天的大學應如何定位
其社會角色與使命
西方高等教育的特質
Legacy
Critical
Literacy
Diversity
Academic
Intellectual
Multiple disciplinary
High Education is to develop the mental power of
高等教育是社會腦力的開發
the society.
Interaction
–power to live & work with others
Dialogue
–power to listen & speak to others
Scope
–power to identify the target
Vision
–power to see
Intellect
–power to know
Do universities still
serve the role of wise
man and think tank for
the society?
Will intellectual still be
responsible for the role
of providing authentic
knowledge for the
society?
2003 張昭鼎紀念基金會教育研討會
兩個面向的教育目標
建立及開發個人的才能
為群體育才
教師就是把自己懂的知識教給學生
教師就是把學生該懂的知識教給他們
但是教師真的知道學生該懂甚麼嗎?
或 許我們忘了學與教畢竟是我們的本能
教育或許更應該是預備環境和提供機會
becoming an active and
thinking being
— a mature person
“Emile”
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 – 1778
"Education is not
preparation for life:
Education is life itself."
John Dewey
1859-1952
生活中的學習與成長
教育就是生活—杜威
學以致用還是用以致學
創意來自主動,主動越多快樂越多
After all, the work of teacher
is a matter of JUDGMENT!
計畫動機(Why to do?)
教育改進:台灣教育因受升學主義制約,以至於
基礎教育績效呈現形式化、片段化、淺碟化、狹
隘化的學習狀況。學生普遍地整合知識的能力不
足,不善於問題解決與高階思考。高等教育必須
亡羊補牢,針對高等教育核心能力謀求改善。
前瞻教育:人文與科學皆源自人性。要面對或解
決我們周遭的問題,大多需要跨領域的平衡考量。
人文與科學跨科際(trans-disciplinary)的學習正是
新世紀教育的前瞻趨勢。(MIT concourse:
Integrated Science & Humanities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http://web.mit.edu/concourse/www/)
23
大學學術與教育的發展
Multi-disciplinary
多領域
Inter-disciplinary
跨領域(界領域)
Expertise
Integration
Collaboration
& Cooperation
Trans-disciplinary
跨科際(穿領域)
所以跨科際(穿領域)不能拘泥於原有的
疆域。面對共同的問題,舉凡跨界排難、
跨界創新、跨界加值…等都是目標。
舉凡跨界排難、跨界創新、跨界加值
TRANS是串思,跨界也需要行動
為了落實學用共裕的高等教育,
大學中的傳思需要串思,也需要行動
The society needs authentic knowledge!
科普需要專業
雖然社會需要正信知識,專家、知識
但是科普傳播不是科學家的專利
份子、普羅大眾的知識需求卻不盡相
同。
正信知識需要專業,但是硬實力可軟,
所以大學可著眼也著手於教育傳播的
工作。
專業知識的轉換需要使用受眾的語言。
換言之,專家需要設身處地,更需要
將心比心。
教育傳播
Knowledge transfer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Literal expression
傳播需要專業,卻不必是媒體的專利。
專家與社會的接軌可倚靠科技,民眾
與知識的接觸點通常來自科技產品或
傳播媒體。
教育傳播
Knowledge transfer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Literal expression
教育傳播是專業將常識轉乘其他
專業或非專業的知識
The society needs authentic knowledge!
科普需要專業
雖然社會需要正信知識,專家、知識
但是科普傳播不是科學家的專利
份子、普羅大眾的知識需求卻不盡相
同。
正信知識需要專業,但是硬實力可軟,
所以大學可著眼也著手於教育傳播的
工作。
專業知識的轉換需要使用受眾的語言。
換言之,專家需要設身處地,更需要
將心比心。
點閱人次240萬
點閱文章次430萬
高瞻自然科學教學資源平台
Highscope Program ─
Innovation & Inquiry
Internet
TDE
Icon
Video
popularity
Authentic
Intellectual
Cultural
Design
innovation
Literacy
Legacy
SHS - Profile
http://shs.ntu.edu.tw/profile/
SHS 特刊
http://shs.ntu.edu.tw/shs/?p=21534
SHS
電子報
http://epaper.ntu.edu.tw/?p=view&listid=211
Think Big!
軟實力要硬
Cicero Denounces Catiline,
fresco by Cesare Maccari, 1840-1919
西賽羅不僅是羅馬
最出名的演說家及
辯士,也是歐洲文
藝復興及啟蒙運動
的典範by Cesare
Maccari, 18401919
富有正義及創意的
公開言論能激勵人
心、改變社會。
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
Ideas Worth Spreading
Eighteen minute short talk
makes learning a great
challenge!
http://www.ted.com/
SHS Talks
內容:有獨到見解、專業知識札實、
有跨科際的精神、概念或經驗
技巧:敘事引人入勝,語文、思維、
邏輯有清晰的序理、結構
效益:能啟發、感動、或激勵聽眾的
心智或行動
我們需要有專業的趣味
我們需要有參與、能實踐
的教師
我們需要有品味、夢想及
熱情的年輕人
如果大學是社會的智庫,判斷學生的需要,提供學
習的環境與機會就是教師的本職。而且可能比提供
知識更正要。
著重心智培育的高等教育
永遠是社會昂貴的投資
經濟越不景氣,技職學校或
技術大學理應越興旺
學生的生活與思考素質才是檢驗
我們教育和研究的成效指標!
If your actions inspire
others to dream more,
learn more, do more
and become more,
you are a leader.
John Quincy Adams
(July 11, 1767 – February 23, 1848)
was the sixth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1825–1829).
假如有很多年青人說他們的心智
覺醒是受惠於所受的學校教育,
那就是我們的夢想!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