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電腦的過去 與現在 本投影片(下稱教用資源)僅授權給採用教用資源相關之旗標書籍為教科書之授課老師(下稱老師)專用,老 師為教學使用之目的,得摘錄、編輯、重錄教用資源(但使用量不得超過各該教用資源內容之 80% )以製作為 輔助教學之教學投影片,並於授課時搭配旗標書籍公開播放,但不得為網際網路公開傳輸之遠距教學、網路教 學等之使用;除此之外,老師不得再授權予任何第三人使用,並不得將依此授權所製作之教學投影片之相關著 作物移作他用。 旗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 電腦是什麼? 一直以來,人類不斷在發明可以處理資料的工具,從算盤、計算尺、到機械 式的加法器等等。 發明這些工具的目的,無非是希望能藉此提升資料處理的速度及準確度。但 在二十世紀之前,這些工具都還停留在機械式的範疇,且在計算及處理資料 的能力上仍未能有大幅度的提升。直到使用電子科技的電腦誕生,人類才跨 出革命性的一步,並開啟了資訊時代。 最新計算機概論 1-1-1 為什麼叫「電腦」? 電腦是一種可以接受資料、命令,並加以分析、過濾以迅速處理資料,然後 輸出對應結果的電子化設備。 最新計算機概論 1-1-2 電腦厲害在哪? ■ 處理資料速度快 ■ 儲存容量大又不占空間 ■ 準確度與一致性高 ■ 資料容易傳輸 最新計算機概論 資料處理速度快 可以幫助我們處理複雜的運算 , 在數量龐大的資料中找到有用的資訊 , 以 迅速完成工作 最新計算機概論 儲存容量大又不占空間 強大的儲存能力是電腦的特色之一 最新計算機概論 準確度與一致性高 電腦的動作完全由程式所控制 , 只要程式本身沒有錯誤 , 輸入的資料也正 確 , 就一定可以獲得準確的結果 最新計算機概論 資料容易傳輸 電腦可以透過網路、紅外線、藍牙 ... 等傳輸方式傳送資料 , 不受空間限制 最新計算機概論 你應該知道的! 電腦常用的時間單位與容量單位 最新計算機概論 1-1-3 電腦能幫我們做什麼? 壹. 處理大量的資料 貳. 提高效能與效率 參. 提供有用的資訊 最新計算機概論 一 . 處理大量的資料 處理速度快是電腦最大的特色 , 所以對於需要大量統計、運算的工作 , 交 給電腦就對了 最新計算機概論 二 . 提高效能與效率 ■ 辦公室自動化:包括文書編輯、電子試算表、桌上排版 ... 等軟體 , 協 助工作人員製作文件、整理資訊、繪製報表 ..., 以提升生產力 ■ 家 庭 自 動 化 :包括保全系統、智慧型家電 ... 等。 圖表 1-5 國內已有不少廠商推出智 慧家庭控制的相關產品, 可以輕易監控家中環境溫 溼度和影像,也能遠端遙 控家電設備 最新計算機概論 三 . 提供有用的資訊 ■ 利用電腦連上網際網路, 全世界圖文並茂、聲光俱佳的多媒體資訊都可任您瀏覽 ■ 圖書館的全文檢索系統,讓我們可以依據關鍵字找出想要參考的文章 ■ 公司行號利用電腦建立的資料庫,可以根據設定的條件, 迅速而精確地查出所有符合條件的交易紀錄、商品或客戶資料 最新計算機概論 1-2 電腦的演進 現代電腦的發展過程和電子工業的沿革息息相關,自 19 世紀電腦的理論基 礎開始萌芽,到 20 世紀前半科學家們發明了真空管 (Vacuum Tube) 之後, 開啟了電腦的演進過程。 最新計算機概論 1-2-1 電腦的啟蒙 英國數學家巴貝奇 (Charles Babbage) 獲得 英國政府贊助,開始研發差分機 (Difference Engine) ,是一部以蒸汽為動力的機械式計 算機。 由於結構龐大、零件眾多,最後只做出處理 能力只有 1/7 的雛型,未竟全功。 最新計算機概論 1-2-1 電腦的啟蒙 艾倫圖靈 (Alan Turing)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協助 英國政府破解德軍的加密系統, 這段故事也被改編拍攝成電影 模仿遊戲 (The Imitation Game) 。 圖表 1-7 圖靈所設計的破解德 軍密碼的機器,此圖 為 Bletchley Park 博 物館的重製品 ( 圖片 來源: Wiki 維基百 科 ) 最新計算機概論 1-2-2 1954) 第一代電腦:真空管時期 (1946- 1946 年,全世界第一台通用型電腦誕生,它是由美國賓州大學的莫奇來 (John Mauchl y) 博士和他的學生愛克特 (J. Presper Ecker t) 所設計,並取名 為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電子數值積分計算 機 ) ,代表這是以真空管做成的『電子化』電腦。 最新計算機概論 1-2-2 1954) 第一代電腦:真空管時期 (1946- 最新計算機概論 1-2-2 1954) 第一代電腦:真空管時期 (1946- ENIAC ( 讀音為 " 埃尼阿克 ") 最令當時世人震驚的,是它可做到每秒 5,000 次的加法計算,並能獨立運算,表現遠超越同期的其他設計。然而, 這部電腦可說是個『吃電大怪獸』 ( 耗電達 150 千瓦 ) ,產生的廢熱更造 成嚴重的冷卻問題,加上真空管的耐用性低、穩定性差、損耗率高,幾乎每 天都會有管件燒毀 ( 壞 ) ,所以不多久就被電晶體為主的第二代電腦給取代。 最新計算機概論 1-2-3 1963) 第二代電腦:電晶體時期 (1954- 在 1947 年,美國 AT&T 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發明出電晶體 (Transistor) 後, 帶來電子產品如革命性般的變革,特別是電腦!例如,後文將提到的微處理 器,如今一顆 CPU 當中就有 49 億 (4.9 billion) 顆的電晶體 (2017 年 AMD Ryzen 處理器 ) 。 最新計算機概論 1-2-3 1963) 第二代電腦:電晶體時期 (1954- 1954 年,貝爾實驗室製造出 TRADIC (TRAnsistor DIgital Computer) ,為世界 第一台『全電晶體』電腦,它共使用了 800 多個電晶體,運算速度也提升 到以微秒 (μs , 10-6 秒 ) 計算。 最新計算機概論 1-2-4 1970) 第三代電腦:積體電路時期 (1964- 1958 年,德州儀器 (TI) 公司的 Jack St. Clair Kilby 成功發表了一個全新的 革命性設計,這就是俗稱 IC 的積體電路 (Integrated Circuit) 。它是將許多 電晶體、二極體等元件和電路『微縮』到一個小晶片 (Chip) 上,不僅可靠 性更高、價格更低廉,運算速度也躍升到以 10 億分之一秒 (ns , 10-9 秒 ) 為單位。 最新計算機概論 1-2-4 1970) 第三代電腦:積體電路時期 (1964- 最新計算機概論 1-2-5 至今 ) 第四代電腦:微處理器時期 (1971~ 但隨著技術進步,發展出可集成上萬、百萬甚至破億的電晶體數量,也就是 所謂 LSI (Large-Scale Integration ,大型積體電路 ) 和 VLSI (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超大型積體電路 ) 等;其中,微處理器 (Microprocessor ,即 CPU) 正是 VLSI 超大型積體電路最具體的實踐,故第四代電腦也稱之為微 處理器電腦世代。 最新計算機概論 1-2-5 至今 ) 第四代電腦:微處理器時期 (1971~ 圖表 1-14 微處理器 (CPU) 的內部 結構示意圖。隨著半導 體製程的進步,一顆 CPU 晶片能集結的電晶 體數量也呈倍數成長 ( 圖片來源: Wiki 維基 百科 ) 最新計算機概論 電腦世代的演進表 最新計算機概論 1-3 電腦的未來 目前我們正處於第四代電腦的時代,關於下一代電腦的型式學者的看法分歧, 根據目前資訊技術發展現況,我們提出幾個較有可能的發展方向。 ■ 分散式雲端電腦 ■ 量子電腦 ■ 生物電腦 ■ 人工智慧 最新計算機概論 分散式雲端電腦 圖表 1-17 微軟 Xbox Cloud Gaming 雲端遊戲服務 圖表 1-16 監視器的影像資料量 龐大,若能先做基本 的處理或過濾後再上 傳,會大大減輕雲端 主機的負擔。 最新計算機概論 量子電腦 最新計算機概論 生物電腦 生物電腦就是利用生物細胞取代現有 IC 晶片做為材料,用來儲存資訊並進 行運算。在現實生活中,科學家早已開始研究在 DNA 內記錄資訊可行性, 利用基因代碼的生化反應進行運算。 DNA 電腦具備真正的平行處理能力,可同時處理十億筆以上資料, 而且耗能超低,很適用用來解決龐大複雜的問題。近來 DNA 晶片的發展沒 有顯著的突破,要達到全面實用的階段,恐怕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最新計算機概論 人工智慧 近年來由於 AI 人工智慧的發展日趨成熟,有不少學者或廠商提出 AI 就是 第五代電腦,甚至是電腦世代的終結。 從技術面來看,目前 AI 的發展聚焦於軟體演算法的改進,另外在人機介面 上,隨著影像辨識、語音辨識的進步,發展出更直覺的互動操控方式。 最新計算機概論 1-4 電腦的種類 現今,在各領域中使用的電腦,依其功能、速度、價格等, 大致可分成以下幾類。 ■ 微電腦 (Microcomputer) ■ 工作站 (Workstation) ■ 大型電腦 (Mainframe Computer) ■ 超級電腦 (Super Computer) ■ 智慧型行動裝置 最新計算機概論 1-4-1 微電腦 (Microcomputer) 微電腦 (Microcomputer) 即大家所熟知的個人電腦 (Personal Computer) , 特色是體積小、價格低、容易操作,廣受家庭、學校及一般公司行號所愛用。 最新計算機概論 1-4-2 工作站 (Workstation) 工作站 (Workstation) 外表看似個人電腦主機,但功能與價錢超出個人電腦 許多,它的內部構造和設計重點與個人電腦也不盡相同。 最新計算機概論 1-4-3 大型電腦 (Mainframe Computer) 大型電腦 (Mainframe Computer) 主要用來處理大量 的數據,執行速度很快,不過大 型電腦更重視的是大規模資料的 輸出 / 輸入 (I/O) 效能。 最新計算機概論 1-4-4 超級電腦 (Super Computer) 超級電腦 (Supercomputer) 主要是使用在高科技研發或軍事應用上面, 其特色是具有超高速的運算能力。 最新計算機概論 1-4-5 智慧型行動裝置 以往手機屬於 3C 設備,是為特定需求所設計,除了打電話、傳簡訊外, 幾乎就沒有其他功能。 隨著手機的性能越來越強大,陸續出現各種手機專屬的作業系統,使用者也 可以自行在手機上安裝其他軟體。 最新計算機概論 1-5 電腦的應用 電腦從發明至今,早已深入我們的生活,對於企業的影響更是顯而易見; 如今加上網際網路 (Internet) 的盛行、行動裝置 (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 腦 ) 與雲端平台的興起,電腦甚至更進一步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型態與工作 方式。 最新計算機概論 1-5-1 電腦對家庭與個人的影響 ■ 自動化家電與智慧家庭 ■ 電腦化的娛樂產品 ■ 無處不在的網際網路 最新計算機概論 自動化家電與智慧家庭 最新計算機概論 電腦化的娛樂產品 最新計算機概論 無處不在的網際網路 最新計算機概論 1-5-2 電腦在企業上的應用 電腦對企業的影響與改變,除了電子表單之外,最主要的表現便是在資訊與 知識的管理方面,企業運用各種管理資訊系統管理組織內部的資訊資源,不 僅可以協助決策,並讓有限的人力、物力得到適當的配置,更能增加績效, 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底下我們就來介紹企業組織中常用的幾種管理資訊系統。 ■ 企業資源規劃 (ERP) ■ 供應鏈管理 (SCM) ■ 客戶關係管理 (CRM) ■ 知識管理 (KM) 最新計算機概論 企業資源規劃 (ERP) 企業資源規劃 (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 ERP) 可將企業分散在各地 的資源,做有系統的整合並規劃,以達到資源共享、分配最佳化的目的。 最新計算機概論 供應鏈管理 (SCM) 供應鏈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SCM) 是連結供應鏈中的合作夥伴, 強調組織間的互動與整合,經由供應鏈管理系統迅速相互傳遞資訊, 藉此提高鏈結成員的競爭力。 最新計算機概論 客戶關係管理 (CRM) 客戶關係管理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 CRM) 是使用資訊科 技建立與客戶互動的管道,並收集、分析、整合各項顧客資料及資訊, 以提高對客戶的了解,藉此規劃正確的個人化客戶服務,並調整企業產品及 行銷策略。 最新計算機概論 知識管理 (KM) 知識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 , KM) 是整合組織中員工的工作經驗、 專業知識及各項資料,並建立分享的管道,幫助員工解決問題、做正確的決 策。 最新計算機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