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謝恩慈

產業創新人才海外培訓計畫研習構想書

advertisement
產業創新人才海外培訓計畫
研習構想書
​
申請人姓名:謝恩慈/HSIEH, EN-TUZ
申請公司:Mucker Capital
申請職缺:Venture Analyst
第 1頁
產業創新人才海外培訓計畫
研習構想書說明:
研習構想書在本計畫審查階段具有以下作用,請申請人務必撥空悉心完成:
1.​ 構想書審查。
2.​ Global Mindset 選訓期間,將提供課程講師及面試委員構想書作為參考資料,同時申請人需
在這段時間以構想書為基礎,逐步完成研習計畫書。
3.​ 研習計畫書審查時,可能作為審查參考文件。
而研習計畫書除供審查使用外,申請人獲研習計畫書審查通過後之海外公司面試階段,計畫
辦公室將提供研習計畫書相關內容供海外研習志願公司參考,以及作為後續研習時考核的參
考文件。
研習構想書包含三份文件:
1.​ 英文CV
由於國內外應徵時提供的履歷方式不全相同,請了解國外CV格式與撰寫方式後,針
對應徵之職缺撰寫1-2頁。
2.​ 英文Cover letter
請了解國外Cover letter格式與撰寫方式後,針對應徵之職缺撰寫,長度不超過1頁
3.​ 研習規劃 (中英文撰寫皆可)
A.​ 產業現況
請針對申請公司所在之產業,分析該產業於國內外市場之現況與發展趨勢。
(1000字內)
B.​ 個人觀察/值得關注的問題
依上述的觀察與專業建議,請提出台灣於這樣的產業發展趨勢下,應關注哪些
特定方向與問題。(600字以內)
C.​ 研習規劃與個人專業在產業的未來願景與定位
結合上述對產業的觀察,敘述自己在未來一年研習公司裡欲學習的方向與規劃
,並說明自己研習的專業未來可以如何在台灣產業裡的發展。(1000字以內)
D.​ 資料來源與參考文獻
請依照以上內容及方式完成構想書,且每份文件之頁面獨立。(於下頁開始撰寫)
第 2頁
產業創新人才海外培訓計畫
1.​英文CV
第 3頁
產業創新人才海外培訓計畫
2. 英文Cover letter
Dear Team of Mucker Capital
I am writing to express my interest in the Venture Analyst position at Mucker Capital. With
a Bachelor’s degree in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from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nd hands-on experience at Cornerstone Venture, I am enthusiastic about
contributing to your mission of empowering innovative startups on a global scale.
At Cornerstone Venture, I specialize in deal sourcing, evaluating startups, and
connecting technology companies with vital resources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My responsibilities include financial modeling, market analysis, and due
diligence, which have equipped me with the expertise to assess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effectively. Additionally, founding a startup during my studies has cultivated a robust
entrepreneurial spirit and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rtup ecosystem.
My background in consulting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further complements my venture
capital experience. As the Academic Lead of the NCCU Consulting Group, I led
strategic projects and guided team members in developing business strategies for clients,
including XREX, one of Taiwan’s leading cryptocurrency exchanges. Furthermore, my
involvement in the NTU Data Analytics Club has enhanced my ability to extract
actionable insights from complex data sets and apply a data-driven mindset to business
decision-making.
I am particularly motivated to gain global experience at Mucker Capital to assist talented
teams in expanding their businesses internationally. Your integrated team approach and
dedication to building a world-class venture capital organization resonate with my
professional aspirations. I am confident that my analytical skills, strategic thinking, and
passion for innovation make me a strong candidate for the Venture Analyst role.
Thank you for considering my application. I look forward to the opportunity to discuss how
my background and skills can contribute to the continued success of Mucker Capital.
Sincerely,
Sandy Hsieh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in/sandy-hsieh/
Email: sandyhsieh0204@gmail.com
第 4頁
產業創新人才海外培訓計畫
3. 研習規劃
A.​ 產業現況
零、概論:新創產業範疇與重要性
新創產業在當代經濟中扮演不可獲缺的角色,蓬勃的新創產業不僅能提供新的就業機
會及創造經濟價值,更是推動技術、產品及服務創新的重要搖籃,能促進產業的革新並
帶動國家整體競爭力的成長。對於海島國家如台灣而言更是一個在世界舞台上曝光的
機會。而要打造一個完整成熟的新創生態圈是由政策、資金、市場及人才等因素環環相
扣而成。為了解台灣未來在新創產業的成長及發展機會,我接下來將會針對海內外新
創產業鍊的發展現狀,從資金走向、產業趨勢到熱門市場進行分析。
一、資金:資金走向漸趨保守,多集中在特定賽道,團隊需著重掌握產業趨勢及
Product-Market Fit
根據調研機構 CB Insights 所發佈針對 2024Q1 全球風險投資的統計數據,我們可以看
出三大資金流向:
1.​ 整體市場募資金額與交易案件量持續下滑,市場環境回到 2016、2017 年的冷卻
狀態
2.​ 全球有超過一半的資金被美國新創拿走(占全球 35% Deal)
3.​ 新晉獨角獸中有超過一半來自AI領域
從上述三大趨勢可以推得,資金開始集中在少數熱門市場及投資領域,因此新創對於
市場趨勢及賽道的掌握程度變得更加重要。對於台灣的團隊而言,由於台灣早期投資
資源稀缺等先天劣勢,外加投資人開始漸趨保守,對於檢視「優質新創」的標準更加嚴
格,台灣的新創團隊未來若要成功募得資金勢必會面臨更大的挑戰,因此需加強自身
於產業趨勢的掌握、海外市場連結以及Product-Market Fit的驗證,來提升早期創業的
投資信心。
​
二、產業:科技、永續及醫療為三大熱門主題
根據 KPMG Enterprise 2024 所發佈的「創投脈動:全球創業投資分析」中針對全球投資產
業的調查顯示人工智慧仍將是全球創投最大關注領域,其次是潔淨能源技術、健康科
技。同時對標台經院FINDIT「2023 台灣早期投資趨勢報告」中顯示臺灣創投偏好的主題
亦涵蓋人工智慧為中心的解決方案、能源及健康生技,可見其一致性。而針對此三大熱
門主題,台灣新創應藉由「成熟半導體產業鏈」、「優質研發人才」以及「完整醫療數據」
等發展優勢跟上此波產業浪潮,結合政府政策尋求可以結合國內優勢去連結海外市場
的機會,促成市場及資金的正向交互作用。
第 5頁
​
產業創新人才海外培訓計畫
三、市場:美國、東南亞新創熱門發展市場; 了解當地需求為出海首要挑戰
有鑒於臺灣市場規模限制,「如何拓展海外市場」是台灣新創在增長是必須面對的問題
(一個地區人口至少高於 5,000 萬才是能達到獨立的經濟規模 By Wiskey Capital
Founding Partner - William)。而根據PwC Taiwan 針對臺灣新創生態圈的調查顯示, 700
多家受訪新創有高達8成表示有海外市場拓展規劃,而其中海外目標市場以美國22.7%
為最大宗,若以區域市場區分來看,則以東南亞 31.6% 為主; 在深入了解新創在踏入國
際市場的困難與挑戰後可發現,「產品或服務是否符合當地市場需求」是新創拓展海外
市場的主要考量點,也因此凸現「了解在地市場的國際化人才」對於台灣新創產業發展
的重要性。
B.​ 個人觀察/值得關注的問題
統整在「產業現況」所述之「創投資金流向」、「全球產業發展重點」及「臺灣新創出海選
擇與挑戰」之內容以及其他產業資訊,我針對臺灣在新創產業翻展的優劣勢進行分析
後針對未來發展機會提出三大策略:
一、鼓勵新創發展 B2B SaaS 服務
受台灣市場規模限制,台灣新創必須把目光放到國際市場,而 B2B 的 SaaS 服務更有機
會不受地理空間限制拓展海外市場並獲得成長(如做垂直供應鏈 SaaS 整合服務的
GoFreight),且基於過去 ICT、半導體及製造業相關經驗累積及優秀的軟體開發人才,台
灣具備發展 B2B SaaS 產品的潛力與優勢,應為新創發展重點。
二、結合既有產業與新創推動創新與產業升級
台灣完善的半導體與製造產業的完整與創新性提供創新技術的發展基礎。以熱門新創
主題 AI 及 ESG 為例,AI Solution 的創新發展需仰賴強大 AI 晶片支持運算需求,若政府
能積極引導產學投入 AI 軟硬件整合,將為透過台灣半導體前瞻性為 AI 創新應用技術
提供發展優勢; 而在 ESG 的部分,台灣完整的製造供應鏈提供新創良好的驗證及合作
機會(如配客嘉和台積電合作推出永續包材,協助供應鏈減碳排),並透過台灣企業在
供應鏈的優勢協助拓展至海外上下游; 除此之外,臺灣完善的健保體制與醫療數據也
為生技醫療創新提供驗證及發展的基礎,應積極連結國際產業鍊讓台灣成為國際生技
醫療創新研發的關鍵角色。
三、培育具國際市場敏銳度的專業人才
「連結海外市場」是台灣新創在成長過程中必經的歷程,然而台灣企業過去多停留在
「硬體開發的製造業思維」,即便有很強的研發技術卻常因為不熟悉海外市場需求與國
際資源而錯失成長機會。因此擁有「打造國際化的團隊」、「開發海外市場」與「串連國際
資源」等能力的人才正是台灣團隊要走向國際的關鍵元素,政府應積極投入資源在培
育擁有海外投資及市場經驗的人才,去協助台灣新創連結國際資源、驗證市場需求。
第 6頁
產業創新人才海外培訓計畫
C.​ 研習規劃與個人專業在產業的未來願景與定位
針對參與 X Talent 產業人才海外培訓計畫並進入Mucker Capital 擔任 Venture
Analyst 的機會,我分別針對「產業面」、「能力面」及「資源面」去闡述「期望收穫」以及
「如何幫助台灣產業發展」,以及在返回台灣後將如何透過所見所聞幫助台灣新創產業
發展。
一、產業面:專注了解美國市場趨勢及當地新創環境與文化
美國市場長期是台灣新創海外拓展的熱門市場選項,而能有效掌握當地產業趨勢、市
場需求以及競爭格局等往往是新創團隊能成功制定有效進入海外市場策略的關鍵,因
此我希望可以透過在 Mucker Capital 擔任 Venture Analyst 看案子及深度輔導新創的
過程中,深入了解美國的新創生態圈、文化及市場需求。其中,software and
technology 正是 Mucker Capital 主要專注的領域,也是台灣新創的發展優勢,因此我
也希望透過認識在地的成功新創案例,並把經驗帶回給台灣的團隊,幫助其更了解美
國市場的發展機會。
二、能力面:學習輔導早期團隊所需技能
相較於大多數的創投及加速器多座落在矽谷,Mucker Capital 座落在資源與創投相對
稀少的南加州(與台灣情況類似),並成功的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成功幫助多家新創成
長,而這樣的經驗對於新創產業鏈尚不成熟的台灣來說是難得的取經機會。因此,我希
望我可以學習如何在有限資源下有效運營新創企業的技巧和策略,並幫助台灣的團隊
在市場及資源的劣勢下仍能獲得成功。
除此之外,我也期望能學習新創在募資的技巧(如:建立有效行銷策略)以及制定有效
產品策略的能力,去幫助台灣新創透過挑整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最終找到
Product-Market Fit,創造持續增長,成為一個優秀的新創陪跑員。
三、資源面:連結海外資源並促進台美合作
我期望透過實際進入Mucker Capital工作的過程,與美國當地新創企業家、投資者和專
家建立關係,發覺潛在台美合作機會,並在返國持續我如今在創投產業的工作後,能連
結雙方合作並資源共享機會,去幫助台灣高潛力的新創獲得國際資源、打入海外市場,
並帶動整體產業發展。
第 7頁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