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 21 No. 3 Jul. 2008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21 卷 第 3 期 2008 年 7 月 · 综述· 评论· 争鸣· 用示波器测量上升时间的讨论 1 2倡 王秀杰 ,周胜海 (1. 中原工学院 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2. 信阳师范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摘 要:给出了用示波器测量上升时间的通用模型,证明了示波器探头和垂直放大器的上升时间与其带宽 的关系,讨论了被测信号上升时间、探头上升时间和垂直放大器上升时间对示波器显示的上升时间( 即总上升 时间)的影响,探讨了影响上升时间测量精度的若干重要因素. 关键词:示波器;上升时间;探头;垂直放大器 中图分类号:TM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0972(2008)03- 0478- 03 Study on Measuring Rise Time with Oscilloscopes WANG Xiu- jie , ZHOU Sheng- hai 1 2倡 (1.College of Science,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7, China; 2.College of Phys.& Elec.Eng. ,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 China) Abstract: The general model for measuring the rise time of pulse signals with an oscilloscope is presented.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ise time and its bandwidth of a probe or a vertical amplifier of oscilloscopes is proved.The impacts of the rise time of pulse signal, probe and vertical amplifier on the total rise time are discussed, and several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are explored. Key words:oscilloscope; rise time; probe; vertical amplifier 0 显然,示波器显示的上升时间 t r,d 是由被测信号上升时 引言 示波器是一种重要的时域电子测量仪器.用示波器测 量信号的上升时间是常见的测量之一.尤其在高速数字系 统中,信号的上升时间很短,如何用示波器精确测量这类信 间 t r,s 、探头上升时间 t r,p 和垂直放大器上升时间 t r,a 共同决 定的. 必须先确定 t r,p 和 t r,a ,再确定 t r,d 与 t r,s 、t r,p 与 t r,a 之间 的关系,最后才能确定 t r,s . 号的上升时间,有若干重要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值得探讨.一 些常见的有关电子测量技术的资料上,对相关问题大多没 有详细讨论 [1- 3] ,实践中很难进行具体操作. 本文给出示波器测量上升时间的通用模型,证明示波 器探头和垂直放大器的上升时间与其带宽的关系,讨论被 测信号上升时间、探头上升时间和垂直放大器上升时间对 示波器显示的上升时间( 即总上升时间) 的影响,探讨影响 上升时间测量精度的若干重要因素. 1 探头、垂直放大器的上升时间与其带宽 的关系 用示波器测量上升时间的通用模型如图 1 所示. 图1 示波器测量上升时间的通用模型 Fig.1 General model for measuring rise time with an oscilloscope 因探头和垂直放大器具有与低通滤波器完全类似的特 性,故可将其等效为低通滤波器来分析.这里将其等效为 RC 低通滤波器( 得出的基本结论对其他类型的低通滤波器 也适用),且为简化分析过程,假设该滤波器为理想滤波器 (得出的结论不失一般意义). 已知理想 RC 低通滤波器的网络函数为 [4] 收稿日期:2007- 03- 18;修订日期:2007- 12- 05;倡.通讯联系人,E- mail: zsh2626@163.com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6510009) 作者简介:王秀杰(1963- ) ,男,河南郑州人,高级讲师;周胜海(1962- ) ,男,河南罗山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电子技术研究. 478 王秀杰,等:用示波器测量上升时间的讨论 H(jω) = e -jωt0 ,( -ωc <ω<ωc ) 0 ,(ω为其他值) (1) 式(1)中 ωc 为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由时间常数 τ=RC 决 定. 阶跃信号的 Fourier 变换为 1 E( jω) =F [ u(t)] =πδ(ω) + , jω (2) 式(6)中 Vi 为阶跃信号的幅度. 由式(6)可求得 t r,10% ~90% =2. 3τ-0. 105τ=2. 195τ . 又已知其 3dB 带宽 BW3dB 与 τ的关系为 R(jω) =H(jω)E(jω) -1 (8) 1. 09 0. 35 t r,10% ~90% = = . πBW3dB BW3dB (9) 估算探头和垂直放大器的上升时间时,通常取 (3) 0. 338 t r,10% -90% = . BW3dB 阶跃响应为(求 Fourier 反变换) r( t) =F 1 BW3dB = . 2πτ 由式(7)、(8)可得 于是 1 -jωt =[πδ(ω) + ] e 0 ,( -ωc <ω<ωc ) jω (7) [5] (10) 若探头具有 LR 型低通滤波器或双极点临界阻尼 RLC [ R(jω)] = 滤波器(two -pole RLC filter near critically damped) 的特性, ωc 1 1 -jωt jωt [πδω) + ]e 0 e dω = 2π -ωc jω ∫ 1 +Si [ωc (t -t0 )], 2 则其上升时间与时间常数的关系分别为 t r,10% ~90% =2. 2 (4) dx]. 由此可得单位 ∫sinx x y 阶跃激励 u(t) 及其响应 r(t) 如图 2(a)、(b) 所示. L , R t r,10% ~90% =3. 4(LC) 式(4) 中 Si 为正弦积分[S i (y) = 0 2 [6] (11) 1/ 2 . (12) 示波器显示的上升时间与各部分上升时 间的关系 由图 1 可见,示波器测量上升时间时,可视为一个线性 级联系统. 据信号与系统的相关结论 [7] 可知:级联系统的冲 激响应,等于组成级联系统的各子系统冲激响应的卷积 (convolution). 对多个冲激响应求卷积时,其方差( variance) 相加. 方差是标准偏差( standard deviation) 的平方.脉冲的 标准偏差与其宽度成正比.冲激响应的宽度和与之相应的 阶跃响应的上升时间成正比. 因而方差与上升时间成正比. 于是,用“上升时间的平方” 代替卷积特性中“ 方差”,可得 示波器显示的上升时间与各部分上升时间的关系为 t r,d =( t r,s +t r,p +tr,a ) 2 图2 2 1/ 2 . (13) 式(13)中上升时间都取相同的定义,通常取 t r,10% ~90% . 理想 RC 低通滤波器的阶跃响应 可以证明,仅当图 1 所示系统每个部分的脉冲响应都 Fig. 2 Step response of an ideal RC LPF 由图 2 可见,若定义输出由最小值到最大值所需的时 间为上升时间 t r ,则 t r =2· 2 是高斯型的( Gaussian) ( 示波器的阶跃响应往往视为高斯 型的),式 (13) 才 严 格成 立.对 其 他类 型的 脉 冲响 应, 式 (13)是近似的,但误差很小. π 1 = 痴 tr · BW =1 =常数 ωc BW (5) 式(13)表明了被测信号上升时间、探头上升时间和垂 直放大器上升时间对示波器显示的上升时间的贡献,也给 ωc 式(5)中 BW = 是将角频率折合为频率的滤波器带宽( 截 2π 出了求被测信号上升时间的方法. 止频率). 于是得出重要结论:阶跃响应的上升时间与系统 3 dB 带宽),则对上升时间为 2 ns 的信号,据式(10)可算出 的带宽(截止频率)之积为常数. 此结论对各种实际的滤波器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一般 讲,滤波器阶跃响应上升时间与其带宽之积为常数,对不同 的滤波器,二者之积取不同的常数. 测量信号上升时间的标 准 方 法, 是 测 量 信 号 幅 度 从 10%上升到 90%所需要的时间 t r,10% ~90% . 对 RC 低通滤波器,输入阶跃信号时,解电路方程( 微 分方程)可得输出信号为 V0 =Vi (1 -e -t / τ ), (6) 例如:若示波器及其探头的带宽都是 300 MH Z ( 通常指 t r,p 和 t r,a 均为 1. 1 ns,据式(13) 可算出 t r,d =2. 5 ns.即实际 为 2 ns 的上升时间,显示在示波器上变成了 2. 5 ns.类似 地,若示波器显示的上升时间为 2. 2 ns,则据式(13) 可算出 t r,s =1. 6 ns. 即上升时间显示为 2. 2 ns 的信号,其实际上升 时间为 1. 6 ns. 3 影响测量精度的若干重要因素 据上升时间 t r,10% ~90% 的定义,t r,10% ~90% 只与阶跃响应 上的两个测量点有关,易于测量,且许多数字示波器能自动 479 第 21 卷 第3 期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完成这个测量,因而实践中一般都是测量 t r,10% ~90% .显然, 测量 t r,10% ~90% 时,测量点上出现的过冲 ( overshoot)、 振 铃 (ringing)和噪声(这些在实践都可能出现) 会直接影响测量 2008 年 7 月 头接地环路的自感,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减小接地环路的 大小. 这一点在测量高速数字信号和微弱信号(探头接地环 路还会引入噪声)时是很重要的. 精度. 实践中必须注意减小或消除这些影响,尤其是由数字 示波器自动测量时. 示波器探头接地环路的自感是影响上升时间测量精度 的另一重要因素. 厂商提供的探头性能指标,是将测试夹具 直接连接到探头顶尖和探头外壳屏蔽层测量得到的数据. 探头带宽的测量是在没有使用接地引线的情况下测得的. 实际的探头顶部是一个塑料外壳的夹子,从探头套管中间 引出一根导线作为接地引线.这些差异会显著影响上升时 间的测量精度. 图 3(a)、(b)所示是 10∶ 1 探头常见的测量实例及其等 效电路. 10 MΩ、10 pF 是探头的输入阻抗( 典型值),Rs 是 被测信号源的内阻,L 是探头接地环路的自感. 在图 3 中,取接地环路的大小为 1 in ×3 in(1 in =2. 54 cm). 例如,美国 Tektronix 公司生产的 TDS3052 型数字示波 器上的 P6139A 型探头接地夹引线长度约为 5. 7 in,完全可 能形成这么大的接地环路.这类探头的接地引线的典型线 径为 0. 02 in. 根据矩形环路电感的计算公式( 文献[6]419 图3 L≈10. 16 ×[1 ×ln( 3 ×ln( 2 ×3 )+ 0. 02 4 2 ×1 )]≈200 nH. 0. 02 (14) 对这种临界阻尼双极点电路( critically damped two- pole circuit),据式(12)可得 t r,10% ~90% =3. 4(LC) 1/ 2 =4. 8 ns 示波器探头的电路模型 Fig. 3 Electrical model of an oscilloscope probe -420)可得 结束语 示波器探头、垂直放大器的上升时间与其带宽之积为 常数,据此可由其带宽估算其上升时间. 示波器显示的上升时间是被测信号上升时间、探头上 升时间和垂直放大器上升时间以平方和累加的结果. (15) 由前面的举例已知,一个 300 MHZ 探头的 t r,10% ~90% 为 1. 1 ns,而这里 3 in 接地引线已将 t r,10% ~90% 劣化到 4. 8 ns. 可见,探头接地环路的自感会显著影响上升时间的测量精 度. 测量上升时间 t r,10% ~90% 时,必须注意测量点上出现的 过冲、振铃和噪声会直接影响测量精度. 探头接地环路的自感会使探头上升时间增加,从而影 响测量精度,应尽量减小接地环路的大小. 由式(14)、(15) 可见,减小这种影响的方法是减小探 参考文献: [1] [2] [3] [4] [5] 林占江.电子测量技术[ M] . 2 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古天祥,王厚军,习友宝,等.电子测量原理[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Dennis W.示波器的频率响应及其对上升时间测量精度的影响[ J] .电子设计应用,2003(1) :50- 52. Oppenheim A V, Willsky A S, Hamid N S.Signals and Systems[ M] .2nd ed.Englewood Cliffs ( NJ, USA) : Prentice Hall, 1997: 439- 444. Hall S H, Hall G W, Mccall J A.High- Speed Digital System Design: A Handbook of Interconnect Theory and Design Practices[ M] .New York ( NY, USA) : John Wiley & Sons, 2000:329- 331. [6] [7] Johnson H, Graham M.High- Speed Digital Design: A Handbook of Black Magic[ M] .Englewood Cliffs ( NJ, USA) : Prentice Hall, 1993: 85. 郑君里,应启珩,杨为理.信号与系统[ M] . 2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责任编辑:任长江 480 · 征 稿 启 事· 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枠是由信阳师范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自然科 学领域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富有创新的学术论文,2004 年入选枟 中 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枠,为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 畅专栏有: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 究、综述· 评论· 争鸣、专题研究、信息窗等. 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赐稿. 来稿要求如下: 1 来稿务必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流畅,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每篇论文(含图、表)一般不 超过 6 000 字,必须包括(按顺序):中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200 字左右, 用黑体注明创新点)、关键词(3 ~8 个)、中图分类号、英文题目、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英文 地址、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请在文章首页地脚处注明基金项目来源及编 号,并附作者简介. 2 文中图、表只附最必要的,并留出插图位置. 插图宽度一般不超过 10 cm,用计算机绘 制,线条要均匀,主线与辅线粗细比例为 2∶1.图中文字、符号一律使用小五号,黑白照片( 或 灰度图)要清晰,分辨率不低于 300 像素 / 英寸,并附中英文图题、表头. 3 欢迎适当引用本刊所发论文.参考文献应选最主要的列入,但每篇论文的引文量不 得低于 6 篇,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 文献序号按文中出现先后顺序编排.期刊格式为: [序号]作者( 外文姓前名后,名可缩写,不加缩写点).文章题名[ J].期刊名( 外文期刊要注 明 ISSN 号),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专著格式为:[ 序号] 作者.书名[ M].版次.出版 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专利格式为:[序号]专利所有者. 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 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格式为: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 C]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 任选).原文献题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学位论文格式为:[ 序号] 作者.论文题名[ D]. 论文保存地:论文保存者,答辩年. 4 来稿必须用 A4 纸激光打印,用字规范,物理量和单位符号符合国家标准.稿件中易 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在第一次出现时,请用铅笔注明语种和位置.为便于联系,请作者在稿 件中注明联系电话和常用 E- mail 信箱. 我们登记稿件以纸样稿件为准 畅在寄出纸样稿件后, 请将稿件的电子文档发送到我们的电子信箱(xblk@mail2. xytc. edu. cn),并注意阅读该信箱 的自动回复. 来稿如不符合上述要求,编辑部将退请作者修改后再送审,文责自负.在不影响文章观 点的前提下,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性和技术性修改. 文章刊出后,若被国内、外权威刊 物引用或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请作者向本刊编辑部提供复印件,我们将另付奖励稿 酬. 请作者自留底稿,凡 3 个月内接不到用稿通知或修改意见,作者可自行处理,恕不退还稿 件.我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群”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凡向本 刊投稿作者均视为同意论文上网,所付稿酬已包含论文上网服务报酬. 本刊编辑部 本刊为 专题研究稿约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美国枟化学文摘枠(CA)来源期刊 · 俄罗斯枟文摘杂志枠(AJ)来源期刊 · 波兰枟哥白尼索引枠(IC)来源期刊 · 美国枟剑桥科学文摘枠(CSA)来源期刊 · 德国枟数学文摘枠Zbl Math 来源期刊 · 枟中国数学文摘枠来源期刊 · 枟中国化学化工文摘枠来源期刊 · 枟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枠来源期刊 · 枟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枠来源期刊 · 枟电子科技文摘枠来源期刊 · 枟中国水产文摘枠来源期刊 · 枟中国生物学文摘枠来源期刊 · 枟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枠来源期刊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XINYANG SHIFAN XUEYUAN XUEBAO 第 21 卷 自然科学版 (季刊)1981 年创刊 第3 期 ( 总第 92 期) 2008 年 7 月 主管主办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俊 执行主编:张建合 主 编:李 教授 编审 编辑出版: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河南省信阳市 邮编 464000) 电子信箱:xblk@mail2.xytc. edu. cn 网络地址:journal. xytc. edu. cn 排版印刷:信阳长城印刷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国内发行:河南省信阳市邮政局 国内订购:全国各地邮政局 ISSN 1003- 0972 国内邮发代号 36- 122 CN 41- 1107 / N 国内定价 ¥ 10. 00 本刊 特别欢 迎国 家级、省 部 级等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系列论 文.若稿源丰富,我刊可开辟相应 专题研究栏目,集中报道 畅栏目 一经设立,作者 负 责按 期提供 一 定数量的论 文,我 刊负 责及 时报 道 畅欢迎校内外专家、学者 踊跃 赐稿 畅 本刊编辑部 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Quarterly) Started in 1981 Vol. 21 No. 3(General Serial No. 92) Jul. 2008 Sponsor: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Chief Editor:LI Jun Managing Chief Editor:ZHANG Jian- he Edited & Published by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China P. C. 464000) Tel. (0376)6393516,6390857 Issue extent:Public E- mail:xblk@mail2. xytc. edu. cn http:∥journal. xytc. edu. cn 信 阳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二 ○ ○ 八 年 第 二 十 一 卷 第 三 期 ︵ 总 第 九 十 二 期 ︶ 第 三 百 二 十 一 至 四 百 八 十 页 第 21 卷 第3期 第 21 卷 第3期 2008· 3 ISSN 1003 -0972 CODEN XSXKFL 200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