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Hongzhi

洁净药剂灭火系统标准

advertisement
洁净药剂灭火系统标准
1.0
概述
1.1
烟烙尽药剂
1.2
烟烙尽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1.3
人员安全
1.4
系统应用
1.5
启动类型
1.6
适用场所
1.7
系统限制
2.0
计划
2.1
保护区分析
2.2
计划
3.0
设计
3.1
应用方法
3.2
确定保护区情况
3.3
确定保护区体积
3.4
计算所需的烟烙尽药剂量
3.5
确定所需钢瓶数量
3.6
计算实际全淹没系数
3.7
确认实际烟烙尽浓度
3.8
确定喷嘴位置
3.9
计算每个喷嘴的流量
3.10
集流管、孔板及管道布局
3.11
计算烟烙尽系统性能
3.12
准备合同图纸
3.13
通风要求
3.14
计算补充释放量
3.15
组合分配系统
4.0
烟烙尽系统配件
4.1
设备总述
4.2
部件清单
4.3
烟烙尽管路及配件
5.0
安装
5.1
安装前检查工作
5.2
安装指导
6.0
调试
6.1
调试前准备工作
6.2
调试
6.3
完成调试记录表
7.0
操作及保养
7.1
安全条例
7.2
系统操作
7.3
系统保养
1.0 概述
本手册旨在提供 TMX 烟烙尽系统在全淹没灭火应用中有关设计、安装、操
作及保养的指示。
所有设计需符合 NFPA2001 标准(洁净药剂灭火系统标准)
烟烙尽药剂组成:
氮气
52%±2%
氩
40%±2%
二氧化碳
8%+0.5%/-0%
最小产品纯度应符合以下压缩气体协会(CGA)的规定:
G-10.1
气态氮
K级
G-11.1
气液混合态氩
C级
G-6.2
二氧化碳
G级
水含量
重量最大占 0.005%
1.1 烟烙尽药剂
烟烙尽是一种不燃烧的混合气体,且与大多数物质不发生反应。烟烙尽药剂
是自然存在的气体所组成的混合物。其成分为 52%氮、40%氩及 8%二氧化
碳。对臭氧层及周围环境没有损害。烟烙尽灭火系统是通过将氧气含量降低
至能抑制燃烧的程度来达到其灭火的目的。当使用烟烙尽进行灭火时,保护
区内的人员仍可在氧气含量降低的情况下呼吸。如果氧气含量降低到 15%,
大多数可燃物质就不会燃烧。烟烙尽药剂会降低氧气含量至大约 12.5%,同
时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至约 3%。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提高人的呼吸频率
从而增加吸氧的能力。
1.2 烟烙尽灭火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当在房间内释放烟烙尽药剂进行灭火时,空气(含少量烟烙尽药剂)被排出
保护区外。
表 1.1
表 1.2 当在房间内释放烟烙尽药剂进行灭火时,如果只有空气被排出保护区
外。
490ft3 空气 x 20.9%氧气=10.2%氧气
510 ft3 烟烙尽 x 8%二氧化碳=4.1%二氧化碳
表 1.3 事实上,当在房间内释放烟烙尽药剂进行灭火时,空气和少量烟烙尽
被排出保护区。
600ft3 空气 x 20.9%氧气=12.6%氧气
400 ft3 烟烙尽 x 8%二氧化碳=3.2%二氧化碳
进入保护区的烟烙尽=全淹没系数=51%
滞留在房间内的烟烙尽=设计浓度=40%
全淹没系数 – 设计浓度=被排出的烟烙尽
1.3 人员安全
烟烙尽药剂可在有人员工作的情况下使用。符合 EPA 协会的 SNAP 规定和
国际认证标准
在设计烟烙尽灭火系统时,其设计浓度应限定在图表 3.2 所示的安全范围内,
即要考虑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限定。当设计浓度在图表 3.2 所示的范
围内,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没有负面的影响。如超过了图表 3.2 限定的范围(氧
气含量过低或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就需要使用独立的呼吸装置。在氧气稀
薄的环境中,防毒面具会丧失其作用。事实上,不论使用何种灭火药剂,由
于火灾燃烧所产生的分解物,在进入保护区之前,通常需要进行至少 5 分钟
的通风。如果需要马上进入,就应配备独立的呼吸装置。
烟烙尽钢瓶为加压装置,因此在搬动时要格外小心。
应避免直接接触高压释放的药剂,以及吸入未稀释的烟烙尽药剂。
1.4 系统应用
烟烙尽系统适用于全淹没灭火。通过管道和喷嘴来向封闭的保护区喷发烟烙
尽药剂。在全淹没灭火应用中,保护区应相对密闭以确保在一定时间内保持
烟烙尽的浓度,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同时,保护区也要相对通风,以缓解
药剂喷发时所产生的压力增大。
1.5 启动类型
烟烙尽系统有三种主要的启动类型:电动启动、手动启动和气动启动
1.5.1 电动启动
通过控制盘(获 UL 认证),使用一个电磁阀启动器或者电动销,可以电动
启动主钢瓶阀。当报警系统发出信号,反馈到控制盘,进而启动电动启动器。
电磁启动器在动作后可以复位,因而可以进行多次系统检查。电动销设计为
一次性使用,在动作后,需要进行更换。这些装置都是由控制盘发出电子信
号来驱动的。
当选择电动启动这种模式时,系统也应配备手动释放模式以备用。
1.5.2 手动启动
手动启动是通过手动/气动启动器的杠杆来实现的。手动/气动启动器通过一
个相当于适配器的反压启动器安装在瓶头阀上。拉动杠杆,瓶头阀打开,烟
烙尽药剂经由管道和喷嘴释放出来。
1.5.3 气动启动
气动启动是通过装有加压至 70Bar(1015psi)氮气的 5 升引导钢瓶来实现的。
手动/气动启动器是通过一个反压启动器安装在主钢瓶阀上,气体压力推动
气动启动器内的活塞下移,从而打开瓶头阀,烟烙尽药剂经由管道和喷嘴释
放出来。
1.6 烟烙尽灭火系统适用场所:
烟烙尽灭火系统能在许多场所中安全使用,例如:
-舰船应用
-控制室
-航空
-服务/电缆道
-涡流机
-电信
-计算机室
-电机室
-齿轮室
-博物馆
1.7 系统限制
储存烟烙尽钢瓶的温度范围为 0℃-54℃(32°F-130°F)
最小设计浓度
37.5%
在有人员存在的区域,最大设计浓度
42.9%
喷嘴覆盖范围
7.0m x 7.0m(23ft x 23ft)
保护区最小高度
集流管
25cm(10inches)
同一集流管上的烟烙尽钢瓶必须是同一
规格
降压孔距离第一个弯头或三通的最小距离为十倍的管道直径。
系统启动后,为使保护区内的氧气浓度达到 14%,烟烙尽药剂的释放时间不
应少于 30 秒,但不超过 60 秒。
最小喷嘴压力
最大的管道容积 / 钢瓶容积
19bar(275psi)
66%
TMX 烟烙尽系统只能使用 CAPS 电脑程序来进行计算。
表 1 管道最大及最小流速表
2.0 计划
2.1 保护区分析
2.1.1 总述
在进行防火保护时,正确认识保护区的情况非常重要。要对保护区做完善的
调查,以确定使用烟烙尽进行灭火保护是否合适。
要全面分析保护区情况,以确定所需的消防保护。考虑所有的因素,并记录
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用来确定烟烙尽灭火系统的尺寸和位置。系统安装后,
若保护区的情况发生任何变动,都需要参考这些信息。记录保护区的尺寸、
保护区内障碍物、开口以及任何能影响到系统运作的因素。
保护区只能由烟烙尽系统进行防火保护,不能含有其它灭火气体。
2.1.2 保护区类型
简明描述保护区的类型。如可能,要记录保护内任何设备的厂家型号。并对
保护区内任何特殊的地方进行标注。
2.1.3 保护区整体性测试
应进行保护区整体性测试,以确定保护区的自然通风区域及烟烙尽药剂在保
护区内的滞留时间。本手册的设计部分(3.0 章)有对通风区域的具体要求。
NFPA 2001,附录 B 中的保护区整体性测试程序会提供有关整体测试的详细
资料。
考察整个保护区来确定主要的可关闭和不可关闭的开口。在进行测试前,要
关闭空调和排烟阀等。任何大的未关闭的开口都会导致测试失败。因此在测
试前,要事先关闭类似的开口。
2.1.4 保护区环境
如果保护区被设计为防爆型,那么控制系统、释放装置以及电动启动器必须
安装在保护区外。系统采取远程控制方式。只有探测器、分配管和其它非电
子部件可以安装在保护区内,否则,必须使用防爆部件。
2.2 计划
2.2.1 火灾类型
烟烙尽系统必须配备自动早期火灾探测系统用以防止保护区发生深层火灾。
烟烙尽灭火系统适用于以下火灾:
A 级-表面火灾
普通可燃物质形成的火灾。如木材、衣物、纸张、橡胶和多种塑料制品。
B 级-可燃液体火灾
可燃液体、油类、油脂、柏油、油漆及可燃气体等形成的火灾。
C 级-电气火灾
由电气设备形成的火灾。在这种火灾保护中,选择不导电的灭火介质很重要
烟烙尽不适用于以下类型火灾中:
D 级-可燃金属
活跃金属,如钠、钾、镁、钛和锆
或者是自身能生成氧气的化学物质,如硝酸纤维
或者金属氢化物
2.2.2 通风情况
在全淹没灭火系统中,要特别考虑保护区的通风情况。如可能,在烟烙尽灭
火系统启动的同时或之前,要关闭或隔断通风系统。
在任何需要阻挡火灾蔓延至保护区的地方,要考虑安装防火阀,以加强灭火
保护的有效性。
2.2.3 保护区内的电器情况
在烟烙尽灭火系统释放前,要切断任何与保护区相连的电源供应,以消除由
电力引发火灾的潜在危险。
2.2.4 温度范围
必须确定以下温度范围,以保证烟烙尽灭火系统及报警/控制部件的妥善安
装及正常运作。
2.2.4.1 保护区
确定保护区的设计温度和最大温度。此为分配管道和探头的温度范围。只有
烟烙尽药剂钢瓶、控制系统以及配件安装在保护区外。
在计算所需药剂量时,要考虑保护区内的预计设计温度。在最高预计温度时,
计算烟烙尽浓度,确保不超过 NFPA2001 中所示的 NOAEL 值,即烟烙尽设
计浓度为 43%。
2.2.4.2 烟烙尽药剂钢瓶
烟烙尽钢瓶必须在室内放置。温度范围在 0℃-54℃(32°F-130°F)
2.2.5 扣减体积
观察保护区内的情况,在整个保护区体积中扣减固定的,不可移动的物件,
如梁、柱子和永久分隔物的体积。
2.2.6 其它可能影响到系统计划的因素
在彻底分析保护区情况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2.2.6.1 标牌
要安装醒目的标志,确保所有人员,包括有听觉和视觉障碍
的人,都能认识到系统的运作情况。
2.2.6.2 后备系统
若要求安装后备系统,确定此后备系统是否永久连接且安装在建筑物内。提
供后备系统会增加工程的预算。
2.2.6.3 烟烙尽钢瓶及配件位置
钢瓶及启动装置一定不能露天放置。与业主协商,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的放置
位置:
 在规定的存放钢瓶的温度范围内
 不超过管道限制
 配件不会被损坏

能安装手动释放装置且便于操作
2.2.6.4 药剂释放测试
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药剂释放测试,在测试前,要进行准备工作,且要考虑进
行释放测试会增加工程的预算。
2.2.6.5 消防政府部门
联络业主和消防政府部门,就以下方面制定具体的要求:
 探头的最大/最小间距
 可接受的报警和控制系统类型
 验收或者监控释放测试
 确定是否需要后备系统
3.0 设计
在完成计划后,就要按照表 3-1 的流程来进行系统设计。
3.1 烟烙尽系统的应用方法
烟烙尽系统只用于全淹没灭火,不能用于局部灭火保护。
图 3-1
设计流程图
确定保护区→计算保护区体积→使用表 3.1 和 3.2 来选择所需全淹没系数→计算
所需烟烙尽药剂量(药剂量=全淹没系数 x 保护区体积)→确定所需钢瓶数量(钢
瓶数量=所需药剂量/单个钢瓶的容积)→计算实际全淹没系数→确定喷嘴位置→
计算每个喷嘴的流量→确定集流管、孔板和分配管道的布局→预测管道规格→绘
制系统管道布局,输入 CAPS 程序→计算机计算管道、孔板和喷嘴规格,氧气浓
度及释放时间→检查最终设计浓度和氧气含量→准备合同图纸→确定通风要求
3.2 确定保护区情况
3.2.1 总述
在确定保护区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确定保护区内可能助长燃烧的燃料。
 确定保护区内能影响到烟烙尽系统正常运作的可关闭和不可关闭的开口
 决定烟烙尽系统是否设计为普通灭火型还是高强度灭火型
 选择合适的全淹没系数/设计浓度
 决定保护区内的设计温度
3.2.2 空间
以下空间必须处于保护:
1. 所有的地板下空间
2. 超过 800mm 的天棚上空间
3. 不足 800mm 的棚上空间,若存在以下情况:
a) 棚上有需保护的物品
b) 棚内有通往主保护区的不可关闭的开口
c) 棚上空间是通风系统的一部分
3.3 确定保护区体积
用内部尺寸计算保护区体积。
扣减不可移动的固体物件,如梁和柱子的体积,来计算保护区的净体积。
3.4 计算所需烟烙尽药剂量
正确的系统设计会确保在烟烙尽药剂释放后,保护区内烟烙尽的浓度不低于
最小设计浓度。由于在烟烙尽释放过程中,空气和少量烟烙尽被排出保护区,
所以在计算实际所需药剂量时,要考虑一定的补充量。使用全淹没系数来计
算实际所需烟烙尽药剂量。全淹没系数乘以保护区体积即可得出确保最小设
计浓度的烟烙尽药剂量。
结合表 3.1 和 3.2 来选择在保护区设计温度下,能确保最小设计浓度的全淹
没系数。
例:
计算机程序
保护区净体积
=4110cu.ft(116m3)
设计温度
=70°F (21℃)
全淹没系数
=0.51
设计浓度
=40%
所需烟烙尽药剂量=保护区净体积 x 全淹没系数
=4110 X 0.51
=2096 cu.ft(59.4m3)
表 3.1 普通灭火型全淹没系数
全淹没系数
设计浓度%
氧气含量%
CO2 含量%
锅炉室
0.34
29.1
14.8
2.3
齿轮室
0.47
37.5
13.1
3.0
计算机程序
0.51
40.0
12.6
3.2
安全窗限制
0.56
42.9
12.0
3.4
10% O2 限制
0.74
52.5
10.0
4.2
5% CO2 限制
0.98
62.5
7.8
5.0
如果表内没有保护区内油料的类型,请向生产商咨询有关的信息
表 3.2 高强度灭火型全淹没系数
全淹没系数
设计浓度%
氧气含量%
CO2 含量%
Methane/空气混合气
0.57
43.0
11.8
3.5
Propane/空气混合气
0.68
49.0
10.6
3.9
涡轮机室
0.72
51.0
10.2
4.1
如果全淹没系数高于 0.56(即氧气含量低于 12%),且在 120 秒内,能完成
对保护区的疏散,烟烙尽系统可以设定为自动模式。如果不能完成疏散,在
有人员工作的保护区,烟烙尽灭火系统必须设定为手动操作。
表 3.3 药剂释放后,保护区内各种气体含量
表 3.4 全淹没系数:烟烙尽(IG-541)-公制
3.4.1 高度影响因素
在计算出保护区内所需药剂量后,就需要考虑系统安装地点的高度对所需药
剂量的影响。
如果高度在海拔高度和 914 米(3000ft)之间,药剂量可以不做调整。若低
于或高于这个范围,就需要根据表 3.5 内提供的调整系数乘以所需药剂量得
出新的药剂充装量。
表 3.5 高度调整系数
图 3-2 烟烙尽系统设计安装窗
3.5 确定所需烟烙尽钢瓶数
用所需烟烙尽药剂量除以钢瓶实际容量可得出所需钢瓶的数量。钢瓶规格为
80L,可存储 12.6m3(445ft3)的药剂
例:
所需烟烙尽药剂量=2096 ft3(59.4 m3)
如使用 80L 钢瓶,每个钢瓶存储 12.6m3(445ft3)的药剂
2096 ft3/445 ft3=4.71 钢瓶
四舍五入
需要 5 个 80L 的钢瓶
若保护区体积大于 2000m3(70629ft3),且烟烙尽钢瓶放置在保护区外,那
么所需烟烙尽药剂量要包括钢瓶和保护区外分配管的内容积。
3.6 计算实际全淹没系数
钢瓶数乘以钢瓶容积得出实际释放在保护区内的药剂量。
实际药剂量除以保护区净体积可得出实际全淹没系数。例:
5 x 445 ft3=2225 ft3(63.0m3)
2225 ft3/4110 ft3=0.545
3.7 检查实际烟烙尽设计浓度
在最大预计温度下,确认得出的设计浓度是否在 37.5%-42.9%这个可接受的
范围内。参见表 3.4,使用计算出的实际全淹没系数。如果实际设计浓度超
过 42.9%,
(淹没系数大于 0.56),有人员工作的保护区必须采取手动控制保
护方式。若保护区内有无人工作的地板下空间,系统的管道可设计为在有人
员工作的区域保持实际全淹没系数低于 0.56,把剩余烟烙尽药剂导入无人工
作的地板下区域。
3.8 确定喷嘴位置
喷嘴可以在保护区中央均匀分布,但需要考虑以下规定:
 喷嘴最多喷放 50m3(1765ft3)烟烙尽药剂
 最大覆盖面积:
房间内 49 m2(527ft2)
地板下 20 m2(215ft2)<1m(3.3ft)高
 喷嘴最大高度:4m(13ft)。若高度更高,要另安装一排喷嘴
若有梁或电缆槽阻隔烟烙尽药剂和空气的混合,就需要增加喷嘴
3.9 计算每个喷嘴的流量
根据以下步骤来计算每个喷嘴的流量
a) 保护区体积乘以实际全淹没系数(见 3.4),得出要释放的药剂量
b) 用药剂量除以喷嘴数量就得出每个喷嘴释放的流量
3.10 集流管、孔板和管道的布局
烟烙尽灭火系统应用 50mm(2in)DN 集流管,这种集流管可带 20 个钢瓶。
因为钢瓶中储存的烟烙尽药剂压力为 150bar(2175psi),在集流管中会产生大
约 135bars(1958psi)的运作压力,因此所有系统都需要安装孔板来降低集
流管的压力。在孔板下游,压力降低至不足 60bar(870psi)。要对管道进行液
压计算以确保喷嘴最小压力为 20bars(290psi)。
1) 一个 50mm(2in)直集流管最多能带 20 个钢瓶
2) 孔板前后的管道长度应等同于 10 倍的管道直径。孔板下游连接 500mm
长 50mm N.B.直管道以确保压力降低。
3) 若系统内有选择阀,孔板应安装在选择阀上游。
管道在孔板和喷嘴在之间平行分布。根据以前计算出来的烟烙尽流速来估计
管道规格。
为大型系统或/和有较长管道的系统做烟烙尽灭火设计时,要选择尺寸大一
号的管道。
表 3.6 烟烙尽灭火系统管道规格(估算)
表 3-3 至表 3-5 为不同系统中,集流管和孔板连接情况的图示
3.11 计算烟烙尽系统性能
把数据输入烟烙尽计算程序,并运行程序。电脑程序会根据输入的资料和信
息分析系统性能,反复完善系统,优化管道规格。结论会储存在输出文件中。
具体信息参见 CAPS 电脑程序。
3.12 准备合同图纸
管路图是计算设计工作的一部分。必须包含以下信息:
 管道直径
 喷嘴流速
 节点数
 合同单号
 系统标题
 日期
 是最初设计图纸、修改图纸还是竣工图纸
 参考号/工程师名称
3.12.2 总体安排图纸
必须提供比例图纸和保护区的相关信息:
 主要结构特征
 比例管道线路图
 支架位置及具体细节
 管道规格
 钢瓶组位置
 集流管位置
 孔板位置
 专用材料清单
3.13 通风要求
在大多数保护区内,烟烙尽的滞留性要比二氧化碳等其它灭火药剂要好得
多。因为烟烙尽的比重和空气比重大致相同。所以保护区不需要特别严格的
密闭。烟烙尽药剂释放时,空气被排出保护区,大于最小规格的通风口有助
于避免保护区内高压和对保护区造成的潜在危害。
3.13.1 有关通风要求的公式
研究表明在药剂释放后 2 - 4 秒间,会产生瞬间高压。但这种高压很快会消
失
用以下公式来研究这种高压
A 为最小通风区域(m2)
Q 为烟烙尽流速(m3/sec)。研究表明在产生高压时,流速等于整个贮备药
剂的 2.5%(假设在标准释放速度和全淹没系数为 51%的情况下)
P 为墙体可承受压力
保护区内墙体的可承受压力如下:
 普通建筑
500pa(10.4lb/ft2)
 轻型建筑(如隔墙)
250 pa(5.2lb/ft2)
VS 为 21℃(70°F)时,烟烙尽药剂和空气混合气的蒸汽比容。
ρ 空气
=1.29
ρ 烟烙尽 =1.406
全淹没系数为 51%,设计浓度为 40%,烟烙尽/空气蒸汽比容
=(60%空气:40%烟烙尽)
=0.748 (21℃)
注:有关有棚上和地板下空间的保护区的通风情况,请参见 3.13.5
例:
保护区体积:5120ft3(145m3)
对于轻型建筑,能承受的压力为 5.2 lb/ft2 (250pa)
全淹没系数:0.51
使氧气浓度达到 15%的标准释放时间不足 60 秒。
所需烟烙尽药剂量:5120ft3 x 0.51=2612ft3(73.95m3)
一个 80L 的钢瓶储存 445ft3(12.6m3)烟烙尽药剂
钢瓶数量=2612ft3/445 ft3=5.9 钢瓶
四舍五入为 6 个钢瓶
实际烟烙尽药剂量 = 2670 ft3(75.6m3)
实际全淹没系数 = 0.521
产生瞬间高压时,烟烙尽药剂流速为
Q = 2 670 ft3 x 0.025
= 66.7cu.ft./sec.(1.89m3/sec)
用以下公式来计算所需最小通风区域
.
3.13.2 保护区可承受的压力
业主必须提供保护区所能承受的不会对其造成损害的压力数值。标准建筑和
轻型建筑所能承受的墙体压力分别为 500pa(10.4lb/ft2)和 250 pa(5.2lb/ft2),此
数据仅供参考。
某些结构所能承受的压力可能更低,尤其是棚上空间不受保护的吊顶。我们
不能决定保护区所能承受的压力,这个数值必须由业主来提供。如果业主未
要求安装减压阀,就必须认真研究每个保护区,并进行整体性测试以确定实
际通风区域。
所有合同文件都必须有文本形式记录,以确保履行了正确的设计程序。
3.13.3 吊顶
为了避免在烟烙尽药剂喷放过程中吊顶脱离,保护区的吊顶必须安装牢固。
所有天花瓦都要带固定夹,以防在药剂释放过程中由于气流冲击而移位。
3.13.4 带棚上和地板下空间的保护区
从理论上讲,保护区的每个部分,主空间,棚上空间,地板下空间都需要进
行单独的通风计算。如果自然通风不充分,每个空间都应该配备独立的泄压
口。
事实上,大多数业主只希望在主空间安装一个或两个泄压口。而天棚和地板
下的压力增大后,就会进入主空间,然后由主泄压口排出。
3.13.5 有火灾保护的天棚/地板下空间
根据天棚/地板下空间的体积,由电脑程序计算其所需的通风面积。
3.13.6 不受火灾保护的天棚/地板下空间
对保护区天棚/地板下的空间进行防火保护是很必要的。但如果这些棚上和
地板下空间不仅是保护区的一部分,而且是其它房间的一部分时,可以考虑
不对这些空间进行保护。
业主必须提供保护区所能承受的不会对其造成损害的压力数值。
当未对棚上空间进行防火保护时,吊顶必须安装牢固并用交叉房梁加固,以
防止其中心部位弯曲。吊顶的建筑结构相对薄弱,不能承受太大的压力。作
为可拆卸的建筑结构,中心部位有可能弯曲。吊架拉杆可防止吊顶向上移动
并支撑天花板的重量。
不对吊顶上空间进行防火保护是最有风险的方案。有关这种情况下的压力通
风问题,请联系 TSP 技术服务部。
若不受防火保护的空间受到损害,会使保护区内烟烙尽药剂泄露,从而导致
保护区内的药剂浓度降低。
3.13.7 整体性测试
并不是所有的保护区都需要安装减压阀,但是每个保护区都需要进行整体性
测试,以确定其实际通风面积。实践表明如果没有进行特别的密闭,小型和
中型保护区通常有足够的自然通风。而大型保护区(需安装 20 个以上钢瓶)
一般需要安装减压阀,因为大型保护区的表面面积与体积的比率相对比较
低。
若自然通风面积大于所需最小通风面积时,使用整体性测试程序来确定烟烙
尽药剂在保护区内的滞留时间。
若滞留时间超过 10 分钟,那么保护区一般不需要进行密闭工作。
若滞留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那么保护区需要进行进一步密闭。在密闭工作
完成后,要重新对保护区进行整体性测试,以确保烟烙尽的滞留时间可以达
到 10 分钟,同时要留有足够的通风面积以防止保护区内的压力过大。要反
复进行这种测试直到保护区内的情况符合标准。
参见 NFPA2001,附录 B 有关整体性测试的详细信息。
3.13.8 通风口位置
对于通风口的位置,我们首先要寻找最佳的方案。设置在保护区下部的通风
口应该是最有效的。但只要不是紧靠喷嘴的旁边,所有的位置都可以考虑。
喷嘴从侧面喷发烟烙尽,并借助墙体来反射灭火药剂。
把通风口分开,可以有效缓解局部压力增大。如可能,通风口应尽量设置在
外墙上,这样可以使空气/烟烙尽(和其它火灾产生的气体)直接排放出去,
而不进入附近的保护区。若通风口不能设置在外墙上,就需考虑连接烟道,
以确保空气/烟烙尽(和其它火灾产生的气体)不进入附近的保护区。
3.13.9 通风要求
业主/建筑师必须提供保护区所能承受的不会对其造成损害的压力数值。这
意味着业主必须了解烟烙尽药剂释放时,能导致压力增大这一情况,并确认
建筑结构可以承受这一压力。实际通风面积必须符合设计手册的要求。
所有的合同文件必须保留文本证据,以确认遵循了正确的设计程序。
表 3-7 通风口的最佳位置
表 3-8 通风口位置的典型设置
3.14 计算补充释放量
为确保正确计算补充释放量,必须进行整体性测试。该测试的结果可用来分
析烟烙尽药剂的滞留时间并确定药剂泄露后,要保持保护区内设计浓度的有
关情况。
整体性测试软件要提供以下信息:
流速指数:n
流速系数:C(L/sec)
烟烙尽气柱压力:P(Pa)
流速:Q(L/sec)
Q=CPn
例:Q=133.19 x 2.523(0.565)
=225L/sec
药剂滞留时间为 3.8 分钟,如果设计需要滞留 10 分钟,那么就需要增加烟
烙尽药剂喷放时间 6.2 分钟,流速为 225 L/sec x 0.4
设计浓度定为 40%,烟烙尽和空气混合气体会从保护区内泄露。
按下面步骤计算储备容量:
225L/sec x 0.40 x 60sec/min x 6.2min
=33480L
33406L/28.32L/ft3=1180 ft3(33.41m3)
一个 80L 钢瓶可储存 445 ft3 烟烙尽,那么
所需钢瓶数=1180 ft3/445ft3=2.65
四舍五入为 3 个钢瓶
3.15 组合分配系统
3.15.1 综述
通过使用选择阀,可以很方便地用一组钢瓶实现对多个保护区的防火保护。
在进行组合分配系统设计时,要仔细考虑系统内各个组成部分的位置。每个
带有单独选择阀的房间都需要做为独立的保护区来进行整体性测试。先设计
最大的系统,根据所需烟烙尽药剂的最大量来确定集流管的尺寸。
3.15.2 保护区分析
要对每个带有单独选择阀的房间进行整体性测试。
3.15.3 系统设计
由选择阀控制的区域都要进行独立的系统设计。
在设计系统设备位置时,要考虑以下几点:
 便于进入进行手动操作及日后的维修保养。
 如可能,系统应安置在允许对独立的系统或部件进行工作而不影响由主
钢瓶组控制的其它系统的位置
选择阀需要最小 50bar(725psi)的操作压力。从引导钢瓶至钢瓶组和选择
阀启动器,允许最大 20bar(290psi)的压力降低。
主钢瓶的操作压力仅为 10-12.5bar(145-181psi),所以要安装减压阀。
3.15.4 组合分配系统部件
集流管
集流管是根据特定的合同来进行生产的。所以集流管的型号各不相同。
生产商会对集流管进行 250bar(3626psi)的静压测试,并出具压力测试证书。
集流管配套的管道和配件的规格见本手册 4.3。在工地现场要用氮气对接头
进行 3bar(43psi)的泄露测试。
因为加压气体有危险性,对封口的管道进行任何气体压力测试都必须由有资
格的人员来进行。
使用选择阀时,加压气体可能存留在集流管中。所以要把集流管当做压力容
器来看待。除了螺纹方向阀接头,集流管应全是焊接结构,并需安装减压阀。
选择阀
选择阀上要标明箭头,指示烟烙尽药剂流动方向。
选择阀由一个加压至 70bar(1015psi)的 5L 引导钢瓶来气动启动。选择阀启动
的最小压力为 50bar(725psi)
选择阀可以气动启动,但必须手动关闭。因此在设计阶段,要考虑把选择阀
安装在便于接近手动关闭,且方便日后拆卸进行保养的位置
在安装选择阀前,要检查球阀在关闭位置,启动器活塞在压力入口端。用
10bar(145psi)氮气给启动器加压,冲击选择阀,检查球阀是否完全打开。给
启动器减压,球阀仍应保持完全打开。用手柄关闭球阀,多试几次,检查手
柄是否操作自如。在安装前,球阀应完全关闭。安装选择阀时,要确保烟烙
尽药剂流向与阀体上箭头所示方向一致。
引导启动钢瓶
引导启动钢瓶充装 70bar(1015psi)氮气,配备运输帽。只有将引导启动钢瓶
固定在墙体上后,才可以卸下运输帽。
此设备可配备一个有安全销的手动启动器。其安装位置要便于接近,拔除安
全销,操作杠杆。
引导钢瓶启动装置
引导钢瓶与主钢瓶、从动钢瓶一样,有三种启动方式:电动、手动、气动
释放集流管泄压阀
这是一个防止集流管高压的安全装置。降压设置为 250bar(3626psi)。在确定
安装位置时,要考虑避免在意外启动的情况下,人员直接处于药剂喷放的方
向。
在安装时,要特别小心以确保不使人员暴露在高压气体下。
电动启动
由安装在瓶头阀上的电磁启动器来完成
在安装时,要注意:
a) 切断电磁启动器电源
b) 用复位工具,使启动销缩回
机械/气动启动
由安装在瓶头阀上的机械/气动启动器来完成
减压阀
减压阀降低引导钢瓶到主钢瓶上的手动/气动启动器之间的压力。减压阀由
工厂设定,减压至 10-12.5bar(145-181psi)。
4.0 烟烙尽系统部件
4.1 设备总述
每种烟烙尽灭火系统都是由经减压孔板装置连接到钢瓶组的管道系统以及
集流管、管道支撑架和喷嘴组成的。
烟烙尽钢瓶组由在 21℃时,加压至 180bar(2175psi)的钢瓶组成。系统的启
动压力如下:
集流管:大约 135bar(1958psi)
主管后:不足 60bar(< 870psi)
喷嘴压力:大于 19bar(> 275psi)
系统的专有部件,从钢瓶到孔板,都是散件运输,需要在工地进行组装,用
螺栓固定在墙上或坚固的建筑结构上。
每个系统都是根据保护区的实际情况专门进行设计的。减压孔板及喷嘴的正
确孔径决定了灭火药剂释放的时间及气量的分配。通过 CAPS 程序来计算孔
径大小。所有孔板和喷嘴都是在工厂预先钻孔。管道走向的总布置图能影响
喷嘴孔的最终孔径,因此必须做竣工图,以确保计算所有孔径,再进行钻孔。
TMX 烟烙尽系统通常是由电子信号启动主钢瓶上的电磁启动装置,从而启
动系统。主钢瓶启动后,释放烟烙尽药剂,继而通过经由集流管和挠性释放
软管的背压启动辅钢瓶。
TYCO 建议,所有带有五个以上钢瓶的系统都应配备两个主钢瓶以备用。
4.2 部件清单(见后详细介绍)
4.3 烟烙尽管道及配件
4.3.1 规格
烟烙尽系统的管道应是不可燃的,且能承受预计的压力和温度。
系统集流管必须是 80 管,2000lb 或者 3000lb 级别。钢质配件为丝接或焊接。
减压孔板下游的分配管最小为 40 管。所有管道必须符合以下型号和级别:
 ASTM A-53 无缝或电阻焊接,A 或 B 级,或者
 ASTM A-106,A,B 或者 C 级
注:不能使用 ASTM A 120,ASTM A-53 F 型或者普通铸铁管道和配件
丝接钢制管道和配件内外要镀锌。
分配管主孔下游配件的最小工作压力不小于 70bar(1015psi)。管道规格见
表 4.1
表 4.1
管道闭合系统
管道规格
≤40mm 管
标准
ASTM A 106-77
管道类型
管钢级别
HF 或者 CD B
最小墙体厚度
40 管(螺管接头
为 80 管)
40mm - 50mm 管
ASTM A 106-77
HF 或者 CD B
≥50mm 管
ASTM A 106-77
HF 或者 CD B
API 5L
B
80 管
警告:在选择不锈钢、铜和铜合金的规格时,要与生产
商就其用途进行磋商,看是否符合要求。
对于高压系统,生产商要对钢瓶、阀、集流管进行最小 250bar(3626psi)的液
压测试。如有要求,安装者要提供测试证书。
4.3.2 法兰
高压系统
对于管道的闭合系统,应安装碳钢、光滑式密闭面法兰。符合 ANSI B16.5
中 1500 级标准。
对于管道的开放系统,应安装碳钢、光滑式密闭面法兰。符合 ANSI B16.5
中 600 级标准。
4.3.3 法兰连接件垫圈
法兰连接件应配有垫圈。在选择垫圈的级别、规格和厚薄时,要参考生产商
的意见。
表 4.2 最小管道要求
典型四钢瓶系统分解图
管道及设备图(双排集流管系统保护单个保护区)
管道及设备图(钢瓶组系统保护多个保护区)
80 升烟烙尽钢瓶组件
每个钢瓶都配有一个运输帽。运输帽上附有只针对于此钢瓶的充装证书。供应商
持有此钢瓶充装证书的复印件。
警告:如果此钢瓶未与钢瓶组连接,无论是否充满,就不能拆除钢瓶上的运输帽。
TMX 烟烙尽瓶头阀组件
TMX 烟烙尽钢瓶由工厂充装烟烙尽药剂,可使用单个钢瓶,也可用集流管
连接多个钢瓶以供应全淹没灭火所需药剂量。TMX 烟烙尽瓶头阀可以以电
动、气动、和/或手动方式启动。
钢瓶附带维修保养记录卡和套在钢瓶瓶颈处的保护帽。保护帽可在运输过程
中保护瓶头阀不受损害。
TMX 瓶头阀
1.阀体 2.运输塞
背压启动器
3.阀盖 4.压力表
5.铜制驱动器密闭件
6.标准
钢瓶压力表
压力指示烟烙尽钢瓶的瓶内压力。只在 TMX 瓶头阀处使用。
多层背压启动器
要安装多层背压启动器,就需要拆除安装在 TMX 烟烙尽瓶头阀上的标准背
压启动器。
多层背压启动器与标准背压启动器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多层
背压启动器是作为一个适配器来使用,以便于电磁启动器、气动启动器和手
动启动器的安装。
手动/气动多层启动器
手动/气动启动器是通过一个旋转接头连接在 TMX 烟烙尽瓶头阀的多层背
压启动器上。这个旋转接头便于启动器的连接、测试和拆卸维修。所有烟烙
尽钢瓶都配备有瓶头阀和标准背压启动器。必须用多层背压启动器来替换标
准背压启动器以便于手动/气动启动器和电磁启动器的连接。
手动/气动启动器是铜制组件,具有防腐能力。
在安装、检测和维修时,要插入一个锁定销以避免误动作。
电动启动器(多层)
烟烙尽钢瓶的电动气动是通过一个与控制系统相连接的电动启动器来完成
的。该启动器的工作温度为 32°F-130°F(0℃-54℃)。
在单个释放回路中,最多可使用两个电动启动器。当只安装一个电动启动器
时,在主控释放回路中要装一个串联电阻(300-503)。
拆除安全帽,可以把手动/气动启动器安装在电动启动器的上面。
METRON 电动销启动器
Metron 电动启动器是一种在接收适量冲击后,可在毫秒内动作的可抛弃型装置。
其结构小巧、可靠性强、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所有这些特点都使其成为替
代电动启动器的最好装置。
带止回阀的挠性释放软管
TMX 阀门挠性释放软管为 16mm I.D 超重释放软管,用以连接阀门排放出口到固
定管道或者主集流管上。释放弯管装有 3/4”外螺纹和 1/2”NPT 外螺纹,分别连接
阀门出口和集流管。
释放软管能承受 413bar(6000psi)的压力。其灵活的连接使钢瓶组和固定管线之间
可以顺利找正。
每个释放弯管上都带有一个内置的止回阀以防止拆卸钢瓶进行维修时系统烟烙
尽药剂泄露。
50NB(2”)钢瓶集流管
集流管部件用以连接烟烙尽钢瓶至分配管网。若用直管套连接闭合部分集流管,
那么到孔板的新集流管部件需要进行高于运作压力 1.5 倍的压力测试。集流管要
进行 21℃(70°F)下 250bar(3626psi)的压力测试或者更高温度下相应压力的压力
测试。
减压孔板
减压孔板为预先钻孔的装置。当用于安装的设计图纸完成时,就要计算孔径的规
格,以便钻孔。
螺纹接头便于安装。在管道方向改变之前,孔板下游最少要连接长度为十倍管道
直径的直管。
警告:减压孔板安装后,要确保烟烙尽药剂流动方向与孔板箭头所示方向一致。
集流管端口盖
集流管端口盖用来封闭集流管的非释放端口。可连接压力开关和降压片/压力爆
破塞。
集流管通气阀
集流管通气阀用以降低封闭系统中由于时间延迟或者安装选择阀而产生的低压
增加。在主系统和备用系统中,集流管通风阀都应安装在止回阀的钢瓶侧,用以
释放通过止回阀泄露的压力和在主系统运行时,不慎启动备用系统的压力。
集流管安全释放装置
集流管安全释放装置用以释放集流管封闭部位中的高压增加。如果不慎聚集启动
压力,或者温度升高导致压力上升至危险的程度,集流管安全释放装置内的爆破
片会破裂,从而释放压力。
集流管止回阀
止回阀是用以分开主系统及备用系统的设备。在安装选择阀对体积不同的多个保
护区提供防火保护的系统中,止回阀可用来控制药剂的流向。在主/备用系统中,
止回阀通过禁止主系统烟烙尽药剂流向备用系统,从而避免备用系统中集流管压
力的增加。当系统启动后,止回阀只允许烟烙尽药剂从释放钢瓶经由分配管道流
向喷嘴。在组合分配系统中,止回阀可防止所选保护区的钢瓶使其它保护区钢瓶
的集流管压力增大。只有需要灭火的保护区的钢瓶被启动。
压力开关(标准)
当灭火管道或控制管线升压时,药剂释放压力开关会立即发出电子信号。在低设
置点,压力开关会自动复位。
选择阀
在用单一钢瓶组对多个区域进行防火保护时,要安装选择阀。
选择阀可以用引导钢瓶气动启动,或者用手动操作杠杆来手动启动。选择阀需要
最小 50bar(725psi)的启动压力,另外,启动系统的精确设置对于确保系统正常运
作是非常关键的。启动接口为 1/4”NPT 以连接启动管。
在启动接口阀体一侧必须安装通气阀,以确保选择阀的正常运作并防止污垢进
入。
TFI 型释放喷嘴
烟烙尽喷嘴是预先钻孔的。当用于安装的设计图纸完成后,就要计算喷嘴孔的尺
寸。然后逐个对喷嘴进行钻孔,并在喷嘴上标注孔径尺寸。
释放喷嘴装饰牌
释放喷嘴装饰牌用以遮盖喷嘴安装后留下的多余缝隙,从而美化喷嘴的安装效
果。
引导启动钢瓶组件
引导钢瓶是引导启动钢瓶组件的一部分。5.0L 容积的引导钢瓶充装在 21℃(70°F)
下加压至 70bar(1015psi)的氮气。当引导钢瓶内压力降低到 55bar(800psi)时,就
需要重新充装加压气体。充装返回时,配备 1-7 项组件和一个运输帽。
1. 5L 钢瓶 2.TMX 阀
挠性释放软管
7.压力表
3.多层背压启动器
4.电动启动器
5.手动启动器
6.
单排钢瓶支架系统
用以将单排钢瓶组固定在墙上或水平面上。
双排钢瓶支架系统
用以将双排钢瓶组固定在墙上或水平面上。
单排和双排集流管支架
支架包括 U 型螺栓及螺母。
内/外部门警告牌
烟烙尽门警告牌应安装在能进入保护区的所有入口处。
手动释放警告牌
烟烙尽手动释放警告牌应安装在控制盘、任何靠近破玻璃释放装置以及任何靠近
手动释放杠杆的位置。
黄底,带黑色轮廓线及黑色字体。
5.0 安装
所有设备及管道的安装必须符合本手册、有关法规、标准以及有关执法部门的规
定。
5.1 安装前的检查工作
在开始安装烟烙尽系统之前,要参照系统管路及设备图和总体安排图纸,来确认
是否所有设备及部件都已到货,另参照设备清单再次确认所有的项目,并特别注
意项目的注释。
5.1.1 调试/安装工具

用于安装释放软管和阀的扳手。规格为 19mm 和 38mm

可调扳手
5.2 安装指导
5.2.1 烟烙尽钢瓶
80L 烟烙尽钢瓶全长大约为 1745mm(5.7ft),直径为 267mm,充装药剂后,重
量为 105kg(233lb)。钢瓶储存 21℃(70°F)下加压至 150bar(2175psi)的烟烙尽
药剂。在此压力下,如果 TMX 钢瓶阀被误启动,或者瓶头阀断裂,高压气体释
放出来,会对人和财产造成危害。为避免发生危险,在处理烟烙尽钢瓶时,必须
遵守以下规定:
1. 如果没有安装钢瓶运输盖,决不可以装卸或运输烟烙尽钢瓶
2. 使用合适的设备来装卸烟烙尽钢瓶(如叉车、卡车或者吊车)。切不可使钢瓶
跌落。
3. 烟烙尽钢瓶卸车后,要用合适的钢瓶手推车或载重滑车来运输。
4. 在工地现场,如果没有立即进行安装,就要妥善保管钢瓶,使之免受损害。
如可以,在钢瓶侧设置楔子,以避免钢瓶滚动。如直立放置,要固定在坚固
的墙体上。
5. 除非钢瓶已用夹子固定好,否则不要拆除运输盖。
6. 切不可尝试在钢瓶已加压的情况下,拆除 TMX 瓶头阀。
7. 不能对钢瓶的任何部位及启动部件施加强力(如锤子、扳手等)
8. 若发生任何非正常的情况,如发现瓶头阀挤压、变形,或者破裂等,要远离
钢瓶,并通知有关的工程师。
9. 不得对烟烙尽钢瓶、瓶头阀和启动装置进行钻孔、铜焊、焊接或锻压。只允
许对钢瓶进行清洁和油漆。
10. 在系统释放后,要带高度防护手套进行钢瓶操作,以防止手部受伤。在释放
过程中,部分管道、钢瓶和阀的温度都很低,如果这时人员未带保护手套而
操作钢瓶,手就容易被冻伤,尤其是在手湿的情况下。
11. 在操作钢瓶时,必须穿安全保护鞋。
警告:切不可拆卸阀盖。当拆除背压启动器时,要确保阀盖没有被旋开。
5.2.2 安装烟烙尽系统
5.2.2.1 综述
TMX 烟烙尽系统的安装只能由熟悉烟烙尽高压气体灭火系统安装程序的人员来
完成。由未经过培训或经验不足的人员来安装会危害系统的整体性、有效性及人
员安全。
安装时,要考虑到便于进入对系统进行手动操作以及日后对系统各个部件进行保
养。这也包括选择阀和减压孔板。
如可能,灭火系统应设计为可对任何单独系统或者部件进行工作,而不影响由主
钢瓶组控制的其它系统。
钢瓶组必须安置在有足够的地板承载力,且表面平滑的地方。
在开始安装之前,有关部门必须建立所有必要的认可和工作程序。
要根据管道和设备图及总体安排图进行管道和钢瓶组的安装工作。如具体安装与
图纸有偏差,就必须准备竣工图纸。必须检查安装情况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作。
如需要,要进行改造工作。
要根据合同和/或总体安排图上所示的烟烙尽管道规格来安装正确的管道及配
件。
所有的支架必须夹紧管道,管道不能有活动的空间。要特别注意喷嘴支架,确保
在释放过程中,末端管道不会被旋开。
要依照设备表进行安装,并特别注意本章的安装指示。在安装工作完成后,要安
装所有的安全标牌和标记。
要为主钢瓶组安装防护装置,以防止对未锁定装置(如瓶头阀的操作杆)进行误
操作。也可通过将钢瓶组安装在一个独立的房间内或者在钢瓶周围设置防护笼来
达到这一目的。
5.2.2.2 安装程序
1. 在坚固的墙体上,标注出需要安装墙支架的位置。
2. 在安装钢瓶的墙体上,标注集流管的位置,距地板 2040mm(6.7ft.),并标记
需安装集流管支架的位置。将集流管支架及墙支架固定在墙体上。
3. 在每个集流管的关闭端安装一个集流管端帽,另在连接分配管的末端安装一
个合适的减压孔。在集流管端帽处,配备压力开关和安全释放装置。
4. 在集流管支架上安装集流管。如要求,要安装用以互相连接管路的集流管。
5. 将钢瓶直立安装在中心 305mm(12in.)墙支架上,瓶头阀释放出口向右,压
力表向外。安装并牢固钢瓶圈。在这一阶段,不能拆除钢瓶运输盖。
6. 安装分配管。管道要进行清洁,确保没有油污和杂物。旋转接头只能在外螺
纹处用 PTFE 密闭。所有管道必须安装牢固。
7. 安装选择阀:
a) 要确认球阀在关闭位置,启动器活塞处于压力入口端。用压力为 50bar(725psi)
氮气给启动器加压,冲击选择阀,检查球阀是否完全打开。给启动器减压,
球阀还应保持完全打开。用手柄关闭球阀,多试几次,检查手柄是否操作自
如。
b) 在安装前,球阀应完全关闭。安装选择阀时,要确保烟烙尽药剂流向与选择
阀上箭头所示方向一致
8. 要检查管路的内部,以确保没有杂物和堵塞。在安装喷嘴之前,要进行泄露
测试。
9. 烟烙尽管道的泄露测试:
a) 确保在有加压管道的房间内没有人员工作
b) 确认所有的释放软管都安装在烟烙尽钢瓶组上
c) 堵住在所有喷嘴出口
d) 连接氮气测试钢瓶到集流管
e) 手动打开每个系统选择阀
f) 慢慢打开测试阀,给管道系统加压至 3bar(43psi)
g) 检查管道系统的泄露情况。压力测试要持续 10 分钟。任何压力降低都不应
超过测试压力的 20%。
h) 释放压力
i)
拆除喷嘴连接位置的塞子
j)
进行系统流量测试。确定管道系统中每个喷嘴的气体流量
10. 管道的闭合部分必须进行 225bar(3263psi)的液压测试
11. 要确保在相应设计位置,安装正确规格的喷嘴和孔板
12. 拆除烟烙尽钢瓶上的运输帽,并妥善保管。如果需移动钢瓶,必须重新安装
这些运输帽
13. 连接挠性释放软管到 TMX 阀出口,确保软管上安装了 O 型环。要避免拉长、
压缩或扭结释放软管。
14. 检查每个烟烙尽钢瓶压力是否为 150bar(2175psi)。如果指示压力超出压力表
的绿色区域,要通知有关工程师。压力表的绿色区域为在最大至最小温度下,
相应的压力范围。
15. 拆除主钢瓶瓶头阀上的背压启动器,安装多层背压启动器
警告:在安装多层背压启动器前,确保启动销在缩进的位置。
严禁拆除或者旋松阀盖。否则会导致钢瓶药剂泄露,对人员和财产造
成损失。
16. 若安装电磁启动器,要先切断电源连接。
注:在安装前,要确保电动启动器复位。启动销应从电动启动器顶部伸出
17. 按如下步骤测试电磁启动装置的运作:
a) 给电磁启动器通电,检查启动销是否立即伸出
b) 启动销复位
c) 在多层背压启动器上安装电磁启动器。确保启动销已复位,否则会导致钢瓶
启动。
18. 在电动启动器上安装手动/气动启动器前,检查启动销是否完全缩进以及是否
安装了安全销。
19. 检查保护区整体性,且要留有充足的通风,以避免烟烙尽药剂释放所造成的
压力增加。

风箱整体性测试可用来确定保护区的整体性

如有必要,可做释放测试以确定保护区整体性、达到的浓度以及消防保护的
有效性
20. 检查以下设备之间的连接
a) 电磁启动装置与控制屏
b) 压力开关与报警设备
c) 系统启动与通风系统关闭
21. 在所有进入保护区的入口,安装烟烙尽入口警告牌
22. 在烟烙尽手动释放位置附近,安装烟烙尽手动警告牌
6.0 调试
6.1 调试前准备工作
6.1.1 管道、支架及喷嘴(孔板)
1. 确保所有的管道和配件符合总体安排图所示的正确规格。如有任何偏差,要
在竣工图中标明。
2. 检查所有改造工作是否完成。
3. 烟烙尽喷嘴为预先钻孔,确认所有喷嘴和孔板是否安装在设计位置。
4. 检查减压孔板和选择阀安装后,烟烙尽药剂流向与设备上箭头所示方向一
致。
5. 检查管道所有的开放和闭合部分是否进行了压力测试。
6. 检查所有管道支撑和支架,确保管道安装牢固。
6.1.2 钢瓶组区域
1. 使用扳手,检查所有连接部位是否拧紧
2. 检查钢瓶压力是否为 150bar(2175psi)钢瓶压力会因为周围温度的不同有轻
微的变化。
6.2 调试
警告:在进行任何功能测试前,要确保已将电动启动器和释放软管从所有 TMX
阀上拆除。
对系统启动的测试,可以分为两个单独的程序:电动气动和机械启动
6.2.1 电动启动
确保电动启动器复位,启动销在缩进的位置。
控制屏发出火灾信号,在电磁启动装置启动前,有一段时间延迟。通常为 30 秒,
这一时间延迟的长短可由控制屏来调节。
确定延迟时间,通过观察启动销完全伸出,来检查电磁启动器是否动作。
6.2.2 机械启动
拆除电动启动装置,拨出安全销,拉动手动/气动启动器上的手动释放杠杆。
6.3 完成调试记录表
填制完成工作检查表和安装、调试、接收单,并获取必要的签字。所有这些资料
要妥善保存。
气体灭火系统:安装、调试及认可证明单
用户名称:
工地地址:
工程项目名称:
合同单号:
在此我方证明本工程中所采用之方法、材料、组件均符合规格及下列标准:
如有偏差,请在下方列出:
设计浓度:
风箱测试结果:
可达到的最高浓度:
通过测试/测试失败/不适用本测试
已根据所附文件完成所有调试工作。
调试工程师姓名:
签名:
安装单位名称:
签名:
日期:
我方确认工程项目已完成,并达到我们满意。在接收时,设备状态良好。
根据上述标准,已经收到表、运行指导和系统日志。我方会注意有关用户的责任,
尤其是关于日常保养、测试程序和防止误报等方面。
用户方代表签字:
名称及地点:
日期:
气体消防系统:检测通过记录单
是
签字
1.
日期
检查已完成的房间的容积是否与设计一致
2A. 检查管线布置是否符合“竣工图纸”
2B. 检查驱动器布置是否与批准的 P&D 号一致
2C.
检查所有螺母,螺栓、接头是否已准确紧固。
2D. 检查所有电气接线是否正常,处于工作状态
否
N/A
2E. 检查管线闭合位置是否处于气密状态
3. 检查喷头尺寸和结构是否与总布置图纸,
管线透视图相符
4. 检查流量孔的钻孔情况及是否正确安装
5. 检查全部支架是否已完全固定
6. 检查温度曲线中的钢瓶压力
7. 检查全部驱动器的接口处是否处于气密状态
8. 驱动臂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8A. 测试电磁阀
8B. 用 CO2 或氮气向驱动器加压
9. 重新装上电磁阀,释放驱动管线压力,检查所有
气动驱动器已重新设定
10. 装上驱动报警
11. 检查施工中所形成的压力测试证明
注:如上述某些情况已在施工中完成,则可省略。
调试工程师姓名:
签字:
安装人姓名:
签字:
竣工日期:
7.0 操作及保养
7.1 安全条例
在安装前:
1. 在对烟烙尽系统进行任何测试和保养之前,系统必须处于锁定状态。
2. 在对烟烙尽系统进行任何工作之前,必须获得工作的许可,且通知有关人员。
在安装后:
3. 在考虑对烟烙尽系统进行任何测试和保养时,要采取足够的防范措施以防止
意外事件和设备关闭。
4. 当保护区有人员工作时,大多数卫生和安全部门要求烟烙尽系统必须处于锁
定的状态。
5. 发生火灾时,在烟烙尽药剂喷发之前人员必须从保护区内撤离。系统要发出
即将释放警告,并提供足够的时间以便人员从保护区内撤离。
6. 保护区内的工作人员要熟悉系统的操作及火灾发生时需要采取的行动。
烟烙尽药剂释放后:
7. 烟烙尽药剂释放后,保护区必须进行彻底通风,以排除火灾产生的有害物质。
通风后,保护区内空气要进行测定以确保人员在不配置呼吸装置下, 能够
安全进入保护区。
8. 在非紧急情况下,保护区彻底通风之前,任何人不得在不配带呼吸装置的条
件下,进入保护区。
7.2 系统操作
7.2.1 自动启动
在发生火灾时,探头探测到火灾。控制屏发出即将进行药剂释放的声光警报,警
报持续一定时间(可调节为 60 秒)。此时间一过,该报警改为药剂释放报警,设
备和通风关闭,主钢瓶上的电磁启动器启动。主钢瓶启动,释放烟烙尽药剂,继
而通过经由集流管和挠性释放软管的背压启动辅钢瓶,烟烙尽药剂流经分配管,
在保护区内释放灭火。
7.2.2 手动启动
烟烙尽系统的手动启动可以通过操作以下两种设备得以实现:
1. 与烟烙尽控制屏相连的破玻璃装置。
2. 主钢瓶阀上的手动操作手柄
而后,烟烙尽系统启动,释放药剂灭火。
在大约 60 秒的时间内,保护区内的烟烙尽达到设计浓度,从而使氧气含量降低
到能抑制火灾的程度。烟烙尽系统,与其它大多数气体灭火系统一样,不能冷却
燃料。所以要在足够的时间内,保持保护区内的药剂浓度,使火源冷却。
7.3 系统保养
为确保烟烙尽系统运作正常,就应建立有规律的保养程序。
由有经验的工程师按以下步骤对烟烙尽系统进行保养服务:
7.3.1 每周例行检查
每周对烟烙尽系统进行检查,确保系统没有受到物理损害和腐蚀。
观察每个钢瓶的压力表读数。正常情况下,钢瓶充装压力为 21℃(70°F)下
150bar(2175psi)。但瓶压会根据钢瓶所处位置温度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参照温度
压力对照表)。
如果钢瓶的压力降低多于 10%,就必须更换新的充满药剂的钢瓶。
如需要更换一个或多个钢瓶,请参照 7.3.4 所示的程序。
7.3.2 每半年进行的例行检查
1. 在控制屏处,锁定烟烙尽系统
2. 从 TMX 瓶头阀处拆除电动启动器和释放软管
3. 给电动启动器通电,检查启动销是否立即全部伸出
4. 给电磁启动装置断电
5. 电动启动器复位
6. 重新连接释放软管和电动启动器
7. 彻底检查烟烙尽系统,确保系统工作正常,没有堵塞、损害或腐蚀。检查每
个钢瓶的压力表读数。正常情况下,钢瓶充装压力为 21℃(70°F)下
150bar(2175psi)。但瓶压会根据钢瓶所处位置温度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参照
温度压力对照表)。
注:如果钢瓶的压力降低多于 10%,就必须更换新的充满药剂的钢瓶。
如需要更换一个或多个钢瓶,请参照 7.3.4 所示的程序。
8. 在控制屏处,恢复烟烙尽系统正常工作状态。
9. 检查保护区的外形或尺寸,确认体积是否和设计时一致。
7.3.3 火灾后
由有经验的人员确定火灾已扑灭。
烟烙尽药剂释放后,保护区必须进行彻底通风,以排除火灾产生的有害物质。通
风后,保护区内空气要进行测定以确保人员在不配置呼吸装置的情况下, 能够
安全进入保护区。
控制盘复位,取消警报。
7.3.4 更换烟烙尽钢瓶
1. 通知有关人员,要更换烟烙尽钢瓶。并确保系统已锁定
2. 若需更换主钢瓶,要断开烟烙尽钢瓶和电磁启动器的连接
3. 断开烟烙尽瓶头阀与挠性释放软管的连接
4. 安装钢瓶运输盖
5. 松开钢瓶固定夹,移走钢瓶
6. 安装新的充满药剂的钢瓶,并用钢瓶夹固定
7. 拆除新钢瓶的运输盖
警告:在连接任何释放装置或挠性释放软管之前,要确保钢瓶已固定好。
8. 重新连接挠性释放软管和 TMX 烟烙尽瓶头阀
9. 在安装电磁启动装置之前,要先检测电动启动器,给设备通电,检查启动销
是否立即完全伸出。
10. 给电磁启动销复位
11. 若更换的是主钢瓶,重新连接电磁启动装置到 TMX 烟烙尽钢瓶阀
警告:不论烟烙尽钢瓶是否充满,只要钢瓶没有固定在系统中,就必须配带运输
盖。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