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Yu zhu Ruan

汉越语言对比讲义

advertisement
lOMoARcPSD|33947320
đối chiếu ngôn ngữ - tải lên linh tinh để làm bài thôi
Modern Languages (Hawick High School)
Scan to open on Studocu
Studocu is not sponsored or endorsed by any college or university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
TẬP BÀI GIẢNG
Ngôn ngữ học đối chiếu và Đối chiếu song ngữ Trung – Việt
汉、越语言对比教材
(内部发行)
Hà Nội, 7-2024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第一章
对比语言学概说
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语言学研究的
一种基本方法。吕叔湘(1942/ 1982)指出,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
现出的共同之点和特殊之点。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意义正是通过对比,使我们
加深对所对比语言的认识,并促进整个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完善某些语言理
论。在应用方面,对比语言学对于外语教学,翻译,双语辞典的编撰等都有
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对此,王力先生(1985)曾经表示,外语教学最有效的
方法就是中外语言的比较教学(参阅徐余龙,2010,前言)
1.1.对比语言学的定义
对 比 语 言 学 (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 又 称 对 比 分 析 ( Contrastive
Analysis)或对比研究(Contrastive Studies),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
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
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许余龙,2010:
3)
定义的解释:
(1)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语言学的一个内容之一。
(2)对比语言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对比分析。
(3)对比语言学强调“共时”的研究。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
在某一发展阶段的状态,而不是语言的演变。
(4)对比语言学虽然同时研究和描述语言之间的异同,但重点是其不
同之处,既是描述语言的“个性”。
1.2.对比语言学的分类
1.2.1.理论对比语言学理论对比
语言学是指针对语言的理论问题展开对比研究,可忽略应用方面,以
汉越语言对比为例,我们可深入讨论两种语言的对比框架与方法,探讨语言
结构特点,句法特征等,从大框架去对比分析。但我们也可以缩小研究范围,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聚焦于一个语言特点上,以《汉越声母对比》为例,探讨的主要对象是汉越
声母发音方法与发音部位的异同。缩小研究范围会使研究更有深度。但这也
要根据具体研究任务而定,若题目定得太小会不易做大,题目定得太大则缺
乏深度。
1.2.2.应用对比语言学应用对比
语言学是指在语言对比的基础上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其它相关领域,
如外语教学,词典编纂,翻译等。应用对比语言学可以从大框架去讨论,也
可以深入到某个具体的应用领域。以《汉越名量词对比》为例;可以从大框
架去探讨如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越南汉语教学方面,预测学习难点,指出教
学重点,推荐教学对策等;也可以应用在某些具体方面,如初级汉语教学或
高级汉语教学等。我们可根据不同的研究任务与研究目标而设定适当的应用
研究内容。
1.3.对比语言学的起源
“语言之间的比较源远流长。自有语言研究以来,便有语言之间的比
较;不同语言之间的比较与语言研究,可以说是同时开始的,具有同样悠久
的历史。而对比语言学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在西方则可以说有两个源
头,一个在欧洲,一个在美国”(徐余龙,2010:13)。
1.3.1.美国对比语言学的起源
“对比语言学”这一术语是由美国人类语言学家沃尔夫(B.L.Whorf)
1941 年在《语言与逻辑》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1957 年拉多(Robert Lado)
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对比语言学专着《跨文化语言学》,其被认为是对比语
言学的开山之作。 拉多的对比研究主要以第二语言教学为目的。 他被认为
是应用对比语言学的奠基人。拉多(1957)主张将第一语言与目的语进行语
音,语法等方面的共时的对比,“可确定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而预测
学生可能遇到困难或负迁移的部分,从而在教学中重点突出,达到避免或减
少学生使用语言错误的目的”(束定芳,2008:58)。
对比语言学的这一核心思想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该理论
认为,第二语言的获得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而形成习惯。但与第一语言
习得不同的是:学习者会借助第一语言的一些规则,这会产生负迁移作用,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也叫做干扰。而且他认为两种语言最不同的地方,学生最难掌握,相同的,
类似的地方则比较容易掌握。
美国对比语言学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是由于外语教学的需要而
兴起的。当时美国的社会历史背景是:一方面大量外国移民为了躲避战乱,
纷纷移居美国,迫切需要学习英语。另一方面,随着美国的参战美国士兵也
迫切需要在较短时间里,掌握一些有关参战地区所用语言的初步知识。这样
什么语言是外语教学最有效的,最经济的方法,变成了当时最急要解决的问
题。当时的答案是对比分析。Fries(1945)认为,外语教学最好的教材是在
描述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的基础上进行仔细比较之后所编成的(参阅徐余龙,
2010:13)与此同时,美国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的日益发展,已提出了一整
套对语言的结构按层次进行切分分析的方法和程序,为对比描述提供了语言
学基础(徐余龙,2010:13;Nguyễn Văn Khang,2014:25)。
总之,外语教学的需要,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外语教学理论的影响与美
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这三股历史潮流汇合推动了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徐
余龙,2010:13;Nguyễn Văn Khang,2014:25)。
1.3.2.欧洲对比语言学的起源
欧洲对比语言学的起源比美国对比语言学早了 100 多年。潘文国(2005:
70)通过历史追溯方法,发现:欧洲对比语言学的真正奠基人是德国哲学家,
语言学家威廉·洪堡特(Wilhelm von Hombotdt)(1767-1835)。他在 1820
年发表了《语言比较研究与语言发展不同阶段的关系》。其论文是对比语言
学的第一部最早,最卓越的文献,该文标志着欧洲对比语言学的诞生。 丹麦
语言学家叶斯柏森(Otto Jespersen,1860-1943)1924 年在自己的著作《语法
哲学》提出了“新的比较语法”。其实这里的“新的比较语法”就是沃尔夫
(B.L.Whorf)所言的“对比语言学”,只不过他没有使用这一名称而已。他
提倡语言对比应该扩大研究范围,可对同族语系或不同族语系甚至距离深远
的两种或多种语言进行对比研究(转引自陈运香,潘文国,2006:18)。
可见,美国与欧洲都是现代对比语言学的发源地。相比之下,美国对
比语言学偏向于应用。相反,欧洲对比语言学偏向于理论。
1.4.对比语言学的历史发展
19 世纪以来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1.4.1.第一时期
第一时期(19 世纪 20 年代至 20 世纪 40 年代):对比语言学的起源阶
段,对比哲学思想的奠基时期。 这一阶段的对比研究主要是理论性的。
这个时期是从 19 世纪的洪堡特开始,到 20 世纪初欧洲的叶斯帕森和美
国的沃尔夫。 这一时期的最重要的文献有:洪堡特的《语言比较研究与语言
发展不同阶段的关系》(1820),和《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
神发 展的影响》( 1836);叶斯 帕森( Otto Jespersen)的 《语法哲学 》
(1924)和《人类,民族与个人的语言学视角》(1946),以及沃尔夫《语
言与逻辑》(1941)等。
1.4.2. 第二时期
第二时期(20 世纪 50-70 年代):发展时期。 对比语言学盛行于 20 世
纪 50、60 年代。 在美国,以弗里斯(Fries)与拉多(Lado)为代表,对比
语言学主要活跃于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其特点是以外语教学为宗旨并以美国
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美国的对比语言学倾向于应
用研究。60 年代美国对比语言学走向顶峰但与此同时也受到了批判。1968 年
起,这种批判达到了高潮,对比语言学在美国从此陷入低谷,批判的观点认
为,语言之间差异大的部分反而容易被学习者掌握,差异不明显的部分却往
往是学习者最容易犯错的地方。对比语言学逐渐被错误分析与中介语研究所
替代。
与美国相反,60 年代中期,当美国对比语言学走下坡路的时候,欧洲
对比语言学则仍然持续发展。他们并肩理论与应用研究,并主要采用转换生
成语法作为对比描述的研究框架。
1.4.3.第三时期
第三时期(20 世纪 1980 年至今):对比语言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理论与应用对比语言学在欧美进一步受到重
视。其次,对比语言学在其他一些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土
耳其、越南等国也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开展。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在论著、期刊、
论文、研讨会等学术刊物看到。他们的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研究视角等不
断得到深入、更新:从定性走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传统的语音、词汇、
语法对比走向篇章,语用并与社会、文化、认知、类型学等研究相结合。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1.5. 中国与越南对比语言学简介
1.5.1. 中国对比语言学
1933 年 , 中 国 语言 学 家 赵 元 任 发 表 关 于 汉 英 语 调 对 比 的 论 文 “ A
Preliminary Study of English Intonation and Its Chinese Equivalents”;1977 年吕
叔湘先生发表了著名的“通过对比研究语法”的演讲,发出对语言进行对比
研究的呼吁(转引自徐余龙,2010:15)。
自 80 年代以来中国对比语言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理论与应用对比的
论文与专着层出不从。从传统的单纯对语言结构进行对比走向跨学科角度对
语言进行对比,如从认知语言学、语言类型学、语言与文化等进行对比。从
传统的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并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应用对比语言学
还深入探索了对比与二语习得过程、偏误分析、外语教学(包括对外汉语教
学)、翻译、词典编撰的关系及指导作用。汉英对比还处在领先的地位。汉
语学界对比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有徐余龙(1992/ 2010)、潘文国(1997)、
邵志洪(1997)、杨自检(2006)等。
1.5.2. 越南对比语言学
Lê Quang Thiêm(2004)的(Nghiên cứu đối chiếu các ngôn ngữ/ 语言对
比研究》是越南对比语言学的奠基之作。接下来的 Bùi Mạnh Hùng(2008)
的《Ngôn ngữ học đối chiếu/ 对比语言学》、Nguyễn Văn Chiến(1992)的
《Ngôn ngữ học đối chiếu và đối chiếu các ngôn ngữ Đông Nam Á/ 对比语言学与
东南亚语言》进一步推进了越南对比语言学的研究。除此之外,那些将越南
语与其他语言如英、汉、日、韩、泰语等进行对比研究的博士论文、期刊论
文也使得越语对比研究更有深度与广度(Nguyễn Văn Hiệp,2015:18)。
在汉越语言对比方面,近几年来越来越多汉越语言对比的研究出现在
越南的学术期刊与研讨会上。Nguyễn Văn Khang,Nguyễn Hoàng Anh(2014)
《汉越语言对比研究》一书中首先提出有关汉越对比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此
书为论文集,聚集了众多学者的论文,可谓越南首部对比语言学的论文集,
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至今,无论在越南还是中国都尚未出现汉越语言对比的著作或教材,
这是越南的汉语教学与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此书可弥补汉越两国在这
方面的空缺,为汉越对比研究领域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贡献。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1.6. “对比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的全称是“历时比较语言学”,其研究语言之间的亲缘关
系,探索它们的共同母语与谱系关系。
詹姆斯(Carl James:1980)在《对比分析》一书中曾经对比较语言学
与对比语言学做出了区分。他认为,比较语言是找出语言之间的共同点,进
行比较并分成各种类型对比分析不关心分类,而更关心的语言间的差异而不
是相同点(James,1980:23,转引自潘文国,2005 :3)。王宗炎(1985)
进一步指出,对比语言学不同于比较语言学。“比较语言学是历时性研究,
它要追溯语言之间的谱系关系;对比分析是共时性研究,它要揭示语言之间
的一致性和分歧性——尤其是分歧性。”可见,詹姆斯和王宗炎都严格区分
了“比较”和“对比”明确了对比语言学是“对比”研究而不是“比较”的
研究。 沃尔夫(B.L. Whorf)1941 年在《语言与逻辑》一书中在给对比语言
学下定义的同时也区分了对比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把地球上的语言分成来自
单一祖先的一个个语系,描写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一步步足迹,其结果称之为
“比较语言学”,而“对比语言学”旨在研究不同语言在语法,逻辑和对经
验的一般分析上的重大区别(Whorf,1941:240,转引自潘文国,2005:
3)。
总之,“对比”是强调“共识”研究,强调探索语言的“个性”。而
“比较”是强调“历时”研究,强调探索语言的“共性”,要求追溯语言之
间的谱系关系并分成各种类型。
1.7.对比语言学在语言学中的地位
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会推动语言学的
发展。对比语言学与语言学之间是个体与总体的关系,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互
相影响。语言结构特点是对比语言学关注的焦点,是对比研究的基础。对比
语言学在吸收语言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的同时,其研究成果也为语言学提供
了丰富的语言材料。想做好一项对比工作,需要做到两点。首先,不仅要对
所研究的范围有扎实的把握,也要对整个语言有深入的了解。其次,也要对
普通语言学及其相关学科如语言类型学,认知语言学等有一定的认识,只有
不断扩展研究的视野,对比工作才能深入与全面。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第二章
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2.1. 对比语言学的一般理论
无论哪种人类自然语言,都是人们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套音
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因而不同语言之间无疑是可以比较的,不过,语言是一
个复杂的符号系统,一般认为,将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做整体上的对比,
是不切实际的(Sridhar,1981,转引自徐余龙,2010:18)。因此,一项具
体的对比研究,一般总在两种语言系统中,选择某一语言现象进行对比分析
(徐金龙,2010:18)。据徐金龙(2010:19),一项语言学对比研究要注
意在共同的基础上进行,即既要在同一个层面,又要有对应性的东西,进行
对比研究才有意义。例如,我们可以从汉语与越南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
层面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对比,如选择语音层面的声母系统进行对比,但不能
将汉语语音层面的音节与越语词汇层面的副词加以对比。但仅在同一个层面
而两者之间没有相同、相近的地方也无法进行对比。例如将同一个层面上汉
语的副词与越语的形容词进行对比,是不可行的。 因此,在对两种语言的某
一语言现象进行对比之前我们要考虑,研究对象是否在同一个层面并具有对
应性的东西,两者之间有没有存在共同点,如果两者之间的差异很多,相同
点极少,进行对比就没有意义了。
2.2.汉越语言对比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语言类型特点
汉语与越南语都同属于孤立语。孤立语的特点是词没有严格意义上的
形态变化。词主要由词根或含有词缀的词构成,因此也叫“词根语”。句子
里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通过语序与虚词等来表达语法意义。所谓“孤立”
指的是词在句子里本身不能显示与其他词的语法关系,它们的形式也不受其
他词的约束,因此具有孤立的性质。汉语、越南语、泰语等许多汉藏语系的
语言属于这种类型。
越语与汉语主要通过语序与虚词来表达语法意义。例如:“他看我”
(Anh ấy nhìn tôi)与“我看他”(Tôi nhìn anh ấy)的意思完全不同,他和我
的语法关系也完全不同。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有形态变化的语言通过词的内部变化体现语法功能,如英语表示现在
时(一般时态)用“ eat”,过去时用“ ate”,而汉语与越南语在表示动作
完成需加上虚词:“已经/已……了”(đã ... rồi)。
2.2.2.语系特点
从语系角度来看,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越语属于南亚语系(ngữ hệ / họ
Nam Á)梦高棉语族(ngành Môn - Khmer)孟高棉语族(nhóm/ nhánh Việt
Mường)这也是汉越语在语言结构特点上存在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汉越语
中量词使用的不同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之一。
许多越南学生与中国人交际或写论文时提到“越南语属于汉藏语系”,
其实,这一观点至 18 世纪初已经宣告过时了。后来的学者通过研究己证明越
南语属于南亚语系梦高棉语族越芒语支。这一点在世界已取得共识。汉语与
越语之间所存在密切的联系不是因为同属一个语系而是由于“接触关系”所
造成的。
确定越南语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越芒语支(而不是汉藏语系)的
主要根据是语音的变化即声调系统的形成。古代越南语是象其他南亚语系的
孟高棉语言一样没有声调的。越语的发展是从无声调到有声调的语言。 具体
如以下图表(引自 Đái Xuân Ninh,1978:22)。
表 1:越语声调历史发展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越语声调产生于公元 6 世纪(三个声调),12 世记声调系统得到完善
并发展至今,为了取代古越语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消失的前后缀或前后辅音,
越语声调系统应运而生,在声调系统出现之前,越语以单音节同的形式存在,
但随着人们对表达要求的提高,越语走向多音节表达(重叠,复合)的趋势。
另外,从基本词汇角度看,越语词汇中还保留着孟高棉语支的特点,
这也是确定越南语属于孟高棉语支的其中根据之一。 例如(参阅 Mai Ngọc
Chừ,2006:48-50):
表 2:孟高棉语言的语素特点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越语词汇中还保留与其他孟高棉语支相同的特点。以上的例子可以看
出,这些语素语音与意义之间具有相应联系,并有规律的出现。
2.2.3.语序基本结构
汉语与越南语的基本语序是 SVO 结构(我是大学生 Tôi là sinh viên)但
涉及到具体内部又有很多差异,例如:汉语定语排在中心语前(我的书)而
越语定语放在中心酒店(sách của tôi)。与汉、越语不同,日语与韩语的语
序是 SOV 结构。
2.2.4.越语词汇具有“汉越词”
由于历史的关系,越语词汇中存在 60%以上是汉语借来词,其被称为
“汉越词”。所谓的“汉越词”是越南人采用越语读音方式来读借来的汉源
词。这些词进入越南后被“越化”以同越南语语音系统保持一致,汉越词的
读法形成于唐代(618-907 公元后)并保世至今。而在中国经过了很多历史
变迁,汉字的读音已经历了很多变化,古代的读音与现代的读音有很多不同,
这也是汉越词与现代汉语的读法不同的原因之一。越语借用汉语外来词的目
的主要是弥补越语词汇中的缺陷及创造新色彩意义的词以便区分越语中已有
的词,如:đàn bà - phụ nữ 妇女; chết - từ trần 去世。在这种情况,纯越语词带
有口语,随意的色彩,汉越词带有书面语,庄重的色彩。
汉越词有主要以下特点:
(1)全借型:语素和语序完全借自汉语,如:“学生(học sinh)、家
庭(gia đình)”等。
(2)调序型:语素借自汉语,但顺序不同,如:(热闹)闹热(náo
nhiệt)、(例外)外例(ngoại lệ)、(命运)运命 vận mệnh 等。
(3)汉词源与纯越语词结合构成新词,如:“thành phố,xe đạp”等。
2.3.对比的研究方法
对比语言学通常使用如下的研究方法
2.3.1.运用跨语言学科理论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在对比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跨语言学科的相关理论如认知语言学、
语言类型学、语言与文化等的研究成果去解释与分析所研究范围内的语言现
象。只有不断扩展研究的视野,对比工作才能深入与全面。
2.3.2.运用语言学理论
根据研究的要求,在对比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语言学理论与方法
如实验语音学、语义学、语言形态学等的理论与方法来做实验并描述,解释
与分析所研究范围内的语言现象。
2.3.3.对比方法
对比语言学的核心方法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分
析,描写它们之间的相同与差异,特别是差异。这意味着对比语言学研究语
言在某一发展阶段的状态,而不是语言的演变;对比方法主要描述语言之间的
异同,但重点在于描写它们之间的差异。
对比语言学在具体操作有以下几种方法:
(1)先描写后对比:先描写两种语言的特点之后进行对比两者之间的
相同与差异。
(2)描写与对比相交叉:一边描写一边对比,描写与对比两个内容同
时并行。这种难度更大,要求研究者要对描写与对比的内容有扎实的把握。
(3)一项对比:以一种语言为主体(A),另一种语言作为参照物
(B),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语言 A 上,B 只是研究的“工具”,旨在通过对
比证明 A 的特征。 作者要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而确定哪种语言作为主体。 主
体语言在题目显示都在前,“工具语言’放在后。例如,《汉越声母对比》
是以汉语为主,越语为副,该研究成果对越南学生学习汉语声母带来帮助,
预测他们学习的难点。
(4)双向对比:两种语言都一样受到关注,使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对比
分析,旨在揭示两者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并突出语言的普遍性,将理论应用
于教学与翻译工作。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这种研究方法越来来越受到学
者的关注。例如,还是以《汉越声母对比》为标题,侧重点可在汉语身上,
但作者可以关注汉语与越语声母的各个方面并使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两种语言,同样深入挖掘两种语言的特征。与“一项对比”相比,这种方法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的研究更具深度与广度。该项研究成果不仅对普通语言学,还对越南汉语教
学与研究,在越南的中国留学生的越语教学与研究有启发作用。
2.3.4.描写方法
描写方法是用语言文字把语言的特点表现出来。在描写过程中我们还
需要加以解释与分析。如分析汉语 ABB 式形容词重叠可看到在汉语里,ABB
式重叠词被称为形容词重叠的一种形式。不论 A 是动词还是名词,构成 ABB
以后都变成状态形容词,在汉语词典里可找到其词。 如,“喘吁吁(“喘”
为动词)”形容呼吸动作急促喘气的状态;“泪汪汪”(“泪”为名词)形
容眼里充满了泪水。
2.3.5.统计方法
统计方法是对语言中某一现象有关数据进行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
出来。 对比分析是在统计与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
以吴氏惠(2017)《越汉 ABB 式形容词重叠对比分析》为例:越,汉
ABB 式重叠词是由词根 A 与叠音后缀 BB 组合构成。其中词根 A 主要为单音
节形容词。越南语中,115 个 ABB 式重叠词中有 110 个 A 属于单音节形容词
词性,占 96%。汉语中,在 298 个 ABB 式重叠词中找到 203 个 A 是单音节
形容词词性,占 68.12%。通过例子可看到,为了证明汉越 ABB 式重叠词中,
A 主要为形容词,作者要统计出越语与汉语的数量,使用数据来证明使研究
更有说服力。
2.4.对比的步骤
2.4.1.确定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目的
在操作任何课题之前,我们都要考虑所研究的对象,范围,目标是什
么。 一般可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比较有把握的领域。 例如,若对语言与文化,
特别是对汉越 12 生肖感兴趣,那么可以考虑选择做 12 生肖词语的对比。但
对于本科生毕业论文来说,12 生肖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故可以选择其中的一
个生肖,如选择排在第一位的“老鼠”。 这样,就确定了研究对象是 12 生
肖当中的“鼠”。 但汉越带有“鼠”形象的词语很多,因此研究范围可缩小
到某个语言现象,如成语。 定下了研究对象与范围,还要设定研究目的或目
标,即在研究中拟定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要做研究? 例如首先要统计出汉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越带有“鼠”形象的成语的数字,其次分析语义特征的异同,并探讨成语背
后的文化内涵。 这样文章的目的一共有三个:(1)统计出“鼠”参构的成
语。 (2)分析语义特征的异同。 (3)探究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2.4.2.确定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中采用的某种方法。作者要根据研究的范围、目
标与要求而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有很多,可以是定性的方法如:
描写方法、对比方法等;也可以是定量的方法:如统计方法、问卷调查法、
SPSS 的方法等。不要忘记我们正在做对比研究,因此对比分析也是重要的研
究方法。
研究方法(phương pháp nghiên cứu)与一般的研究途径、写作方式等
(thủ pháp nghiên cứu)有很大区别。 前者是在研究中采用的一种科研方法,
后者是一般研究要经过的途径或写作当中使用的手法。很多学生在研究方法
一栏写着演绎法、归纳法等。这些不能算作研究方法,而只是研究当中所使
用的写作方法。
语料来源是研究使用的语料数据来源。汉、越对比分析的过程通常也
要用上很多例句。例句来源也是语料来源的一种,应该选择文学作品、报刊
等的例句,尽量不使用自己造出来的例句,否则就缺乏客观性与可靠性。选
择语料该注意选择权威的,知名度高的文献,这样研究数据就更可靠,更有
价值。
2.4.3.确定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是指研究中所采用的用来支撑整篇论文的某种理论。该理论
支配着整篇论文的思路,结构论文将围绕这个理论框架来展开,并能自圆其
说。 这样会使论文更有理论深度,研究成果更有突破和创新。
2.4.4.文献、语料搜集与研究
文献、语料搜集与研究是做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想做任何课题
都需要搜集到一定的文献,特别是一手文献。在搜集文献的基础上,我们要
认真阅读,分类并写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要写别人在这一领域已经研究到
什么程度,有什么成果,基本达成什么共识。 只有认真钻研国内外在这方面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的研究现状,才能确定自己有哪些新发现、新成果。 一篇好的论文也必然包
含好的综述。
在阅读文献的过程必须认真做好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写
作要用上的时候就可去看笔记,免得把文献从头到尾再看一遍。 当然有时候
我们需要熟读某种文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另一回事了。
2.4.5.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是对比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仅有描述,没有深入去
对比分析,也就谈不上是对比研究了。 有的同学题目写着《汉越颜色词语对
比分析》但文章里面仅描述汉语怎么样,越语怎么样,而缺乏对比分析的内
容。
对比分析的操作可以在描写两种语言特征之后进行对比分析,是哪一
方面具有相同之处,哪一方面存在差异;也可以一边描写一边对比,不过这
种难度更大,要求作者要对描写与对比的内容有扎实的把握。
2.4.6.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是在对比分析之后得出的结果。得出结论这部分内容可写在
正文的对比分析后面,有助于这者容易把握作者的观点与研究成果。
2.5.汉越对比的价值
随着越中经济文化交流的深入,如今在越南学习汉语的学生,赴华深
造的越南留学生与来越南学越语的中国留学生日益增多。汉越对比的研究成
果对于这些学习者来说会帮助他们不仅对自己的母语,同时也对目的语的本
体有深入的了解,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目的语的表达能力与跨文化交际。
汉越语言对比不仅有利于加深语言学习者对两种语言的本体的了解,
也会为语言类型学与描写语言学提供补充资料,汉越语都属孤立语,深入观
察与探究两者之间的相同与差异,找出其规律与原因,是语言类型学的研究
范围。刘丹青(2005:2)曾经指出,仅靠单一语言的深入挖掘不可能洞悉
人类语言的共性,需要通过跨语言的观察比较才能获得对人类语言共性的认
识。
汉越对比研究成果可为教学与翻译提供参考材料。首先,其研究成果
可应用于越南汉语教学,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以及来越中国留学生的越语教学。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汉越对比研究成果可为学生预测难点,避免错误,提出教学重点。除此之外,
汉越对比研究成果可用于词典编纂与翻译领域。作为中国的邻邦,越南在经
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深受中国的影响,中文书在越南的翻译层出不从,但
其翻译质量还有待提高。汉越对比研究可改善这方面的情况。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思考题与练习题
(一)思考题:
1.对比语言学有什么内容?
2.语言对比和语言比较的根本差异是什么?
3.世界对比语言学经历过哪一阶段?每一阶段的大体情况如何?
4.对比语言学分成几类?
5.语言对比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
6.语言的对比有哪些步骤?
7.中国对比语言学发展情况如何?
8.越南对比语言学发展情况如何?
9.你对汉、越语对比有什么了解?
(二)选项题:
1.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内容?




A. 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
B. 描述不同语言之间的异同
C. 探索语言之间的谱系关系
D.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外语教学
2. 对比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


A. 对比语言学关注语言的共性,比较语言学关注语言的个性
B. 对比语言学是历时性研究,比较语言学是共时性研究
C. 对比语言学关注语言的个性,比较语言学关注语言的共性
D. 对比语言学是宏观研究,比较语言学是微观研究
3. 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意义不包括哪一项?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



A. 加深对所对比语言的认识
B. 促进整个语言学研究的深入
C. 完善某些语言理论
D. 探索语言的历史发展
4. 下列关于对比语言学的分类描述正确的是哪一项?




A. 理论对比语言学侧重于应用研究
B. 应用对比语言学只关注语言结构的对比
C. 理论对比语言学忽略应用方面
D. 应用对比语言学可以用于词典编纂
5. 谁最早提出“对比语言学”这一术语?




A. 弗里斯(Fries)
B. 拉多(Robert Lado)
C. 沃尔夫(B.L. Whorf)
D. 洪堡特(Wilhelm von Homboldt)
6. 欧洲对比语言学的奠基人是以下哪一位?




A. 叶斯柏森(Otto Jespersen)
B. 弗里斯(Fries)
C. 拉多(Robert Lado)
D. 威廉·洪堡特(Wilhelm von Hombotdt)
7. 对比语言学的核心思想以哪种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



A. 认知心理学
B. 行为主义心理学
C. 人本主义心理学
D. 构造主义心理学
8. 美国对比语言学的兴起主要是由于以下哪一因素?




A. 语言类型学的发展
B. 外语教学的需要
C. 文化研究的兴起
D.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9. 下列关于对比语言学历史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哪一项?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



A. 第一时期(19 世纪 20 年代至 20 世纪 40 年代)主要是应用性的对比研究
B. 第二时期(20 世纪 50-70 年代)美国对比语言学走向顶峰
C. 第二时期(20 世纪 50-70 年代)欧洲对比语言学走向低谷
D. 第三时期(20 世纪 1980 年至今)对比语言学没有新的发展
10. 对比语言学在语言学中的地位如何?




A. 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对语言学的发展没有影响
B. 对比语言学与语言学之间没有关系
C. 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会推动语言学的发展
D. 对比语言学只关注语言的应用研究
11. 对比语言学的研究通常选择什么样的语言现象进行对比分析?
a. 整体对比
b. 选择具体的语言现象
c. 只选择语音层面
d. 只选择词汇层面
12. 汉语和越南语的基本语序是什么?
a. SOV
b. OSV
c. SVO
d. VSO
13. 为什么认为越南语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a. 因为越南语有复杂的形态变化
b. 因为越南语与古汉语有很多相似之处
c. 因为越南语的词汇和语音特征符合孟高棉语族的特点
d. 因为越南语与现代汉语有很多相似之处
14.在汉越语言对比研究中,为什么不能将汉语语音层面的音节与越语词汇层面的副词进
行对比?
a. 因为两者没有相同、相近的地方
b. 因为对比的层面不同
c. 因为副词不重要
d. 因为音节和副词不能直接比较
15.汉语与越南语都属于哪种语言类型?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a. 屈折语
b. 侵略语
c. 孤立语
d. 聚合语
16.以下哪项不是汉越词的特点?
a. 全借型
b. 调序型
c. 纯越语词的混合型
d. 完全不借用汉语词汇
17.对比语言学的核心方法是什么?
a. 历时分析
b. 语言演变
c. 共时对比分析
d. 文化对比
18.对比语言学中描写与对比相交叉的方法要求研究者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a. 对描写与对比的内容有扎实的把握
b. 熟悉多种语言
c. 熟练使用统计软件
d. 具备丰富的跨文化经验
19.在对比分析过程中,什么样的语料来源更为可靠?
a. 自己创造的例句
b. 文学作品和报刊中的例句
c. 随机收集的日常对话
d. 朋友提供的例句
20.汉越对比研究的成果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
a. 语言教学
b. 词典编纂
c. 翻译
d. 以上全部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第三章
汉、越语语音对比
在汉、越语音对比方面,我们可以选择汉语与越语的音位系统、音节
系统、语音规则等进行对比。 在研究方法方面我们根据研究目的,可以通过
实验、问卷调查、统计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在本
章,我们将主要对汉、越元音音位系统、辅音音位系统、声调音位系统进行
对比分析。 在进行汉越音位系统对比之前我们要去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如什么
是音位?什么是音位变体?什么是元音?什么是辅音等。
音位就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同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
变体”,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则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纳
出来的。
元音是发音时气流震动声带,在口腔或鼻腔中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发音器官可以发出元音数目很多,但元音音位数目总有限。
辅音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或鼻腔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声调是指音节内部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高低升降的变化。
调值是指音节读音高低、升降、曲折、长短的具体变化形式,也就是
声调的实际读法。 为了把调值描写得具体,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已发
明了“五度标记法”,来标记声调,五度标记法是用五条竖标来标记调值相
对音高的一种方法,五度标记法制作原理是:画一条竖线分成四格五度自下
而上用 1、2、3、4、5 来代表低、半低、中、半高、高五度。
调类是声调的类别,就是把一种语言中所出现所有的调值归类出来的
类别,例如:普通话的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调型指声调高低、升降的变化模式。 例如:普通话中的阴平为高平、
阳平为高升、上声为降升、去声为全降。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调号是声调的符号,用来标记声调所用的简单明了的符号。 如普通话
的:阴平(-),阳平(/),上声(v)去声(\)。
音韵学:音韵学,是一门研究汉语语音系统的科学,它包括古音学、
今音学、北音学、等韵学等学科,是广义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音韵学也
称声韵学,是研究古代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学
问,是传统的小学的一个门类。在研究方法上,传统音韵学主要使用的是系
联法、类推法、统计法和比较法。
声母:声母是韵母前的辅音,与韵母一起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音节。
汉语声母的分类:
1.按发音部位分类(发音部位:发音时发音器官构成阻碍的部位)
①双唇音:b p m(3 个)
②唇齿音:f(1 个)
③舌尖前音:z c s(3 个)
④舌尖中音:d t n l(4 个)
⑤舌尖后音:zh ch sh r(4 个)
⑥舌面音:j q x(3 个)
⑦舌根音:ɡ k h(3 个)
2.按发音方法分类(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
方式和状况),包括三个方面:
(1)阻碍方式
①塞音:b p d t ɡ k(6 个)
②塞擦音:z c zh ch j q(6 个)
③擦音:f h s sh r x(6 个)
④鼻音:m n(2 个)
⑤边音:l(1 个)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2)声带是否颤动
①清音(不颤动):b p f d ……(17 个)
②浊音(颤动):m n l r (4 个)
(3)气流的强弱
①送气音:p t k c ch q(6 个)
②不送气音:b d ɡ z zh j(6 个)
21 个辅音声母总起来可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四个方面去描写,将
这四个方面综合起来就形成各个声母的名称。其公式:名称=部位+气流+声
带+阻碍方式
如,b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p 双唇送气清塞音 m 双唇浊鼻音 f 唇齿清擦音
汉语韵母:
韵母是一个中国汉语音韵学术语,汉语字音中声母、字调以外的部分。
旧称为韵。韵母由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三部分组成;按
韵母结构可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汉语字音中声母、字调以外的部分。旧称为韵。韵母又可以分成韵头
(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三部分。如“娘”niáng 的韵母是 iang,其中 i
是韵头,α是韵腹,ng 是韵尾。每个韵母一定有韵腹,韵头和韵尾则可有可
无。如“大”dà的韵母是α,α是韵腹,没有韵头、韵尾;“瓜”guā的韵
母是 ua,其中 u 是韵头,α是韵腹,没有韵尾;“刀”dāo 的韵母是 ao,其
中α是韵腹,o 是韵尾,没有韵头。
普通话中共有 39 个韵母。
韵母的分类:
按开头元音发音口形可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简称
“四呼”。
开口呼 韵母为 a、o、e、ê、 er、i(前) 、i(后)或 a、o、e 开头的韵母
齐齿呼 韵母为 i 或 i 开头的韵母 如 iou、iao、ie、ia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合口呼 韵母为 u 或 u 开头的韵母 如 ua、uo、uai、uei
撮口呼 韵母为ü或以ü开头的韵母 如 üe、ün、üan
按结构可以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有鼻韵尾的韵母叫鼻韵母)
(1)单元音韵母
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韵母,又叫单元音韵母。单元音韵母发音
的特点是自始至终口形不变,舌位不移动。普通话中单元音韵母共有十个:
a、o、e、ê、i、u、ü、-i(前)、-i(后)、er。
(2)复韵母
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结合而成的韵母叫复韵母。普通话共有十三个复韵
母:ai、ei、ao、ou、ia、ie、ua、uo、üe、iao、iou、uai、uei。根据主要元
音所处的位置,复韵母可分为前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和后响复韵母。双韵
母是复韵母的特殊形式 。
(3)鼻韵母
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后面带上鼻辅音构成的韵母叫鼻韵母。鼻韵母共有
十六个:an、ian、uan、üan、en、in、uen、ün、ang、iang、uang、eng、ing、
ueng、ong、iong。鼻韵母也会出现无韵头、有韵头之分。
在汉语普通话中,韵母必须有韵腹。鼻化元音只有在儿化音节中才会
出现。
音节:
汉语:音节是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它的构成分头腹
尾三部分,因而音节之间具有明显可感知的界限。在汉语中一般一个汉字的
读音即为一个音节。普通话常用的基本未调音节 400 个,声调音节 1300 多个
(不包括轻声)。
越南语:起音/khởi âm +顶/đỉnh + 结音/kết âm。顶/đỉnh 为基本部分且不
可或缺,其他部分可不出现。
例如:tam = /t/ + /a/ + /m/
头音/
韵/ vần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声调/
lOMoARcPSD|33947320
âm đầu
例如:toán
t
thanh điệu
垫音/
âm đệm
o
中音/
âm giữa
a
尾音/
âm cuối
n
/
语域(register):
风格学和社会语言学术语,指按其使用的社会情景定义的语言变体,
例如有科技英语、宗教英语、正式英语等语域。在韩礼德(Haliday)式语言
学中,这个术语专门与按使用者特点定义的语言变体(即地域或阶级方言)
对立,并细分为语场、语式、话语方式等。
音调(tone):声调;音调(调位、调位学、声调学、非声调的、(非)
调性)
音系学用“音调”来指一个音节的区别性音高,在研究语调时,一个
音调序列构成一个曲拱或语调单位。在韩礼德(Haliday)式分析中,一个话
段能切分成若干调群称作调性(tonality)。一个音调单位中最突显的音调可
称作核心训许多语言中,词负载的音调即声调是区别词的意又的一个基本特
征(词汇调(fexical tone),例如汉语北京话的 ma 发平调是“妈”降升调是
“马”——这种语言四个对立声调中的两个。
这类语言,即词文或语法范畴(如时)依赖于音高:的称作声调语言
(tone languages)。负载声调的单位(例如音节,莫拉)称作类调单位
(tone-bearing unit)。东南亚和非洲的许多语言都是声调语言声调的组织有
好几种类型。在这类语言中,邻接的声调会在语音和音系上互相影响,例如,
一个词单独时为低调,但后面如接一个高调词就可能变为较高的调:这种现
家有时称作连读变调(tone 或 tonal sandhi)。非线性音系学模型中声调结构
的组织(声调特征的性质和声调连系的位置)有时称作声调构架( tonal
geometry)在粒子音系学中,调性(tonality)指表示胶性和唇性的粒子,区
别于间隙种语言从非声调(atonal)语言变为声调语言的历史发展称作声调
起源(tonogenesis)。
对声调语音特性的研究,从最宽泛的涵义上讲,可称作声调学
(tonetics)。按照体的研究传统,对立的声调可作调位(toneme)分类,对
调位的研究称作调位学(tonemics),音系学的区别特征理论将声调特征分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为“高”、“低”、“中”等。音高范围有变化的声调常称作“曲拱”调,
“动势”(kinetic)调或“动态”调;音高不发生变化的声调是“静止”调
或“平”调。
语流:
指人们说话时发出的一连串语音。语言中的每个音都不是孤立存在
的,音和音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人们平常说话多数情况是连续地发出许多
音来,好象由语音形成的河流,故名。从大到小可以把语流分解成音句、音
段、音词、音节、 ......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第一节
汉、越元音音位对比
1.汉语元音音位特征
汉语普通话元音音位共 10 个,即包括:a / a /、o / o /、e / ə /、e / ɛ /、
-i / ɿ / 、u / u /、ü/ y / 、-i / ʅ /、i / i /、er / ɚ /,其中有 7 个舌面单元音:a / a
/、o / o /、e / ə /、e/ ɛ /、i / i / 、u / u /、ü/ y /;2 个舌尖元音:-i/ ɿ /、-i [ ʅ ];
1 个卷舌元音:er / ɚ /。 具体如下:
表 4:汉语普通话元音音位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我们将汉语音位变体归纳成如下图表:
表 5:汉语元音音位变体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2.越南语元音音位特征
越语元音音位共有 18 个,其中 13 个单元音音位 i / y / i /、ê / ɛ /、e / ɜ
/、ư / ui / 、o / ɔ / 、a / ɶ /、a / ɑ / 、a / ɒ / a / u / u /、ô/ o /、/ o / o /、ă /a /,â
/ a /:三个双元音音位 ia ya / ie /yê/ iê /、ưa / ươ / uo /、uô/ ua / u_o /:两个半
元音音位 i /y/、o/u/y。 13 单元音与三个双元音在音节中充当韵母其余两个半
元音充当韵尾。 具体如下:
表 6:越语元音音位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我们将越南语音位变体归纳成如下图表:
表 7:越南语元音音位变体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3.汉、越语元音音位的异同
从数量上看,越语的元音音位数量比汉语的多。 越语共有 18 个元音音
位,其中有 13 个单元音、3 个双元音以及 2 个半元音。 汉语仅有 10 个元音
音位,并且都是单元音。 汉语普通话元音音位系统中没有出现双元音音位。
从音节角度来看,越语 13 个单元音音位与汉语 10 个单元音音位在音节
中都做韵母,是音节中最重要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表 8:汉语元音音位唇形图表
9:越语元音音位唇形图
从发音方法角度来看,汉语除了 7 个舌面元音音位之外,还有两个舌尖
元音音位 / i /(舌尖前、高、不圆唇)、/ l /(舌尖后、高、不圆唇)以及一
个卷舌元音音位/ a /(卷舌、央、中、不圆唇)。 相反,越语所有的单元音
音位都是舌面元音。 越语中没有舌尖元音与卷舌元音。
汉语和越南语中有几对比较相似的元音音位即汉语中的/ i /和越语中的/
i /,汉语中的/ u /和越南语中的/ u /。
汉语与越语元音音位系统中都有舌面前元音与舌面后元音的对立。 与
越语相反,汉语前元音有舌位高低的对立:a [a]和 i [i]。 汉语前高元音有圆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唇和不圆唇元音的对立:i / i / 和 ü / y /,舌尖元音有前后的对立; -i / i /和 i- /l/
越语却没有这个现象。越语后元音中有圆唇与不圆唇的对立:u / u /和 ư / ui /,
汉语却没有这个现象。
从音位变体来看,汉语元音音位变体很丰富。 相反,越语的元音音位
变体主要在/ a /和/ o /上。 汉语音位/ a /的变体形式有前[a],央[A]与后[a],越
语中仅有后[a],没有前[a]和央[A]。 另外,汉语元音音位变体主要体现在它
的国际音标,并是一套较为完整的系统。越语元音音位变体主要体现在越语
的拼音字母上,较复杂。
越语元音音位有长短之分,汉语却没有这个现象。 越语中有两对最为
明显的长短对立,具体如下:
表 10:越语长短元音
越语的元音音位 ă / ă / 和 â / â /不能单独立成韵,需要和尾音结合后才
能成韵或音节,剩下来的其他元音音位都可充当韵母或自成音节。
从分类角度来看,当单元音做韵母的情况时,汉语按开头元音的发音
唇形来划分,可分成四类:1.开口呼-i [i] [l],a[a],o [v],ê [s],er [ơ]); 2.齐
齿呼:(i [i]); 3.合口呼元音(u [u]); 4.撮口呼(ü [y]),越语没有这种分
类。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第二节
汉、越辅音音位对比
1. 汉语辅音音位特征
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共有 22 个,即 b / p /、p / p ’/、m / m /、f / f /、d
/ t / 、t / t’/、n / n /、l / l /、g / k /、k / k'/、h / x /、z / ts /、c / ts’ /,s / s /、j
/ tc /、q / tc’/、x / c /、zh / ts /、ch / ts',sh / s /、z / z /,ng /n/。 具体如下图
表:
表 11 汉语辅音音位系统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2. 越南语辅音音位特征
越语辅音音位共 23 个,即 p / p /、b / b /、m / m /、ph / f /、v / v /、x / s
/、d,gi / z /、t / t /、th / t’/、đ / d /、n / n /、l /l/、tr /°t /、s / s /、r / z /、ch
/ c /、nh / jn /、c(k,q)/ k /、gh,g / y /、kh / x /、ngh,ng / n /、h / h /、/?
/。 具体如下图表:
表 12:越语辅音音位系统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3. 汉越辅音音位的异同
为了便于汉越辅音音位对比我们作如下汉、越语辅音音位对照表(参
阅陈晨,马琳琳,2007:39):
表 13 汉语,越语辅音音位对照表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从数量上看,越语音位数量比汉语的多。 汉语有 22 个辅音音位,越语
有 23 个辅音音位。 汉语 22 个音位中有 22 个国际音标,22 个字母。越语 23
个音位中有 22 个国际音标,27 个字母。
从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来看,汉语与越语存在较为相近的辅音音位,
如:b / p /-p/ p /、d / t /-t / t /、t / t ’/-th / t ’/、g / k / -c(q / k)k /、m / m / -m
/ m /、f / f / -ph / f /、n / n / -n / n /、l /l/-l/l/、ng / n/-ng, ngh / n/。这些相近的音
位给初级阶段学习汉语的越南学习者带来很多帮助。
从发音部位上看,汉越辅音发音部位比较相似即都有唇音、舌尖音
(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后)、舌根音和舌面音,但发音时舌头所靠的具体
位置不完全相同。
从发音方法上看,送气与不送气是汉语辅音中极为重要的区别特征。
汉语中有 6 对送气和不送气对立的音位:b / p / -p / p’/、d /t/-t / t ’ /、g / k / -k /
k ’ /、j / tc / -q / tc’/、zh / ts / -ch / ts’/、z / ts / -c / ts’ /。这一特点只是越语
的个别现象。越语却只有 1 对存在送气与不送气对立的音位:th / t’/ -t/t/。
汉语有舌尖前与舌尖后音的对立。 汉语共有三对舌尖前与舌尖后音的
对立,即 z-zh、c-ch、s-sh。 越语中没有这一现象。
越语辅音音位中清浊对立是普遍的现象。 越语存在 6 对清浊对立的辅
音音位:p-b、t/t/ -đ / d /、c(q / k)/ k / -g / v /、ph / f / -v / v /、x / s / -d,gi /
z /、s / s / -r / z /。相反,汉语仅有一对清浊对立:sh / s / -r / z / 。
汉语清辅音丰富,浊辅音少。 汉语只有 5 个浊辅音 m、n、ng、l、r,
其余 17 个都是清辅音。 相反越语浊辅音丰富,越语中有 11 个浊辅音(hữu
thanh),12 个清辅音(vô thanh)。 越语有浊唇齿音 v / v /,汉语没有这个音
位。
越语鼻音有舌面鼻音和舌根鼻音:nh / n / -ngh,ng / n /,汉语仅有舌根
鼻音 ng / n/,没有舌面鼻音。 这个是中国学生学习越语的难点之一。
汉语有塞擦音 j / tc / -q / tc ’/、zh / ts / -ch / ts’/、z / ts / c / ts'/,并使用
频率很高,越语没有这些辅音。 这也是越南汉语学习者的学习难点之一。
从音节角度来看,汉语与越语的大部分声母是由辅音充当。在两种语
言,有些辅音可充当韵尾,如汉语的 n / n /,ng / n /;越语的 c / k /(cạc cạc),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p / p /(lốp bốp),ch / c /(chình chịch),n / n /(cuồn cuộn),t / t /(vun
vút), m / m /(thăm thẳm)nh / n /(canh cánh),ng / n /(đằng đẵng)。 相
比之下,越语辅音音位可充当韵尾比汉语的更多。
汉语有一个辅音音位 ng, n 不能做声母。 相反越语所有的辅音音位都可
充当声母。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第三节
汉、越声调音位对比
1.汉语声调音位特征
汉语有四个声调,分别是第一声(-),第二声 2(′),第三声(v)
第四声(`)。 汉语分成四个调类: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
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汉语的调值分别是 55,35、214、51,这
同时也是汉语的声调音位,简称谓位,归纳为/ 55 /,/ 35 /,/ 214 /,/ 51 /(也
可以写成/ 1 /,/ 2 /,/ 3 /,/ 4 /)。
表 14:汉语普通话声调五度标记图
阴平(第一声):高而平,又称高平调。 发音时由 5 度到 5 度,表示
声音比较高,而且基本上没有升降的变化,调值 55。 例如:妈,花,天,山
等。
阳平(第二声)又称中升调,由中音升到高音,即由 3 度升到 5 度,是
一个中升的调子,调值 35。 例如:国,南,忙,房等。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上声(第三声):又称降升调,由半低音降到低音后再升到半高音,
即由 2 度降到 1 度,再升到 4 度是先降后升的曲折调,调值 214。 例如:好,
果,懂,忍等。
去声(第四声):又称全降调,由高音降到低音,即由 5 度降到 1 度,
是一个全降的调子,调值 51。 例如:善,教,去,在等。
2.越南语声调音位特征
越语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支。越语的发展是从无声调到有声调的语
言。古代越南语是象其他南亚语系的孟高棉语言一样没有声调的。越语声调
系统产生于公元 12 世纪,此前的“前古越语”属于无声调语言。为了取代古
越语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消失的前后缀或前后辅音,越语声调系统应运而生。
越语有六个声调,分别是:第一声:平声(一),第二声:玄声(),
第三声:跌声(〜)第四声:问声(?),第五声:锐声(′),第六声:
重声(.)。
目前越语学界尚未对越语声调进行有关调值的研究。 汉语学界对越语
声调调值也是众说纷纭。根据 Mai Ngọc Chừ,Vũ Đức Nghiệu,Hoàng Trọng
Phiến(1997:112)《Cơ sở ngôn ngữ học và Tiếng Việt(语言学基础与越语)》
一书中所对越语声调的描写并结合实际考察,进一步探索越语的调值。结果
发现,我们所研究出的数据与吴门洁,胡明光(2004)文章中所列出的越语
调值相互吻合的。
表 15:越语声调五度标记图平声: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平声:平声是一个半高平调,从头到尾都是半高而平,没有升降变化。
调值该为 44。 例如:“ hoa、xanh、xinh、sông” 等。
玄声:玄声是中降调,起点比平声低声调平稳下降,没有曲折变化。
调值该为 32。例如:“trà、nhà、gà、cà”等。
跌声:跌声起点高度与玄声相同,但走向不平稳而突然升起并结束,
结束时与平声还高的位置。调值该为 325。 例如:“ tĩnh、vĩnh、chĩnh”等。
问声:问声起点与玄声相同,然后下降,再升起,结束的高度与起点
的相同。调值该为 323。例如:“đỉnh、hổ、đỏ、tỏi” 等。
锐声:锐声起点的高度与平声相同但走向不平稳而升起并结束。结束
的高度与起点的还要高。调值该的为 45。例如:“sách、trắng、sớm、nắng”
等。
重声:重声是降调。起点的高度与玄声相同但突然降低。调值该为 31。
例如:“rộng、vịt、mịn、mệnh”等。
据 Đoàn Thiện Thuật(1977:103),越语声调分类通常根据下面两种方
法进行划分。
(1)从音调角度,可分成平声和仄声。平声是指音调平稳,始终没有
曲折变化。仄声是指音调高低起伏,曲折变化。 属于平声的有:平声、玄声
(');属于仄声的有:锐声、问声、跌声、重声(〜?′・)。另外,仄声
又可分成断裂与不断裂两种。属于“断裂(âm điệu gãy)”音调是“跌声,
重声(〜?)”,属于“不断裂(âm điệu không gãy)”音调是“锐声、重
声('')”。
(2)从音域角度来看,可分成高音域与低音域。属于高音的有:平声、
跌声、锐声。
(“〜'):属于低音的有:玄声、问声、重声('〜)。可以将越语声
调的分类概括如下:
表 16:越语声调的分类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根据 Đoàn Thiện Thuật(1977:103)的这种分类,我们可得出越南语声
调调位一共有六个。具体如下:
(1)平声:高、平,调位为/ 44 /。
(2)玄声:低、平,调位为/ 32 /。
(3)跌声:高、仄、断裂,调位为/ 325 /。
(4)问声:低、仄、断裂,调位为/ 323 /。
(5)锐声:高、仄、不断裂,调位为/ 45 /。
(6)重声:低、仄、不断裂,调位为/ 31 /。
3. 汉越声调音位的异同
从类型学的角度汉语与越南语都同属孤立语,都是有声调的语言。但
汉语是汉藏语系,声调系统很早就形成了。越南语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支。
越语的发展是从无声调到有声调的语言。古代越南语是象其他南亚语系的孟
高棉语言一样没有声调的。 越语声调产生于公元 6 世纪(三个声调),12 世
纪声调系统得到完善并发展至今。越语声调系统的形成是为了取代古越语在
发展过程中逐渐消失的前后缀或前后辅音。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表 17:汉语普通话声调调位表
18:越语声调调位
从数量上看,越语的声调比汉语的更多。 汉语有六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越语有 6 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 Y(*)、玄声()、跌声(〜)、问声(?)、锐声(′)、重声
(-)。
越语声调的升降幅度,曲折变化比汉语的更加复杂。 汉语的声调特点
被描写为“一平、二升、三曲、四降”,越语的声调特点可以这样形容:一
平、二降、三四曲、五升、六降低。
表 19:汉语普通话声调总表表
20:越语声调总表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汉语的调位/ 55 /,/ 35 /,/ 214 /,/ 51 /与越语的/ 44 /,/ 45 /,/ 325 /,/
32 /略看有些相似,但音域的高低,升降曲折的变化又有很多区别。另外,
越语声调中有跌声/ 325 /与重声/ 31 /是汉语声调中所没有的。
汉语的阴平/ 55 /与越语的平声/ 44 /有一定的相同点,都是高平与半高
平,走向平稳,没有升降起伏,但汉语阴平/ 55 /的高度比越语的/ 44 /高一度。
汉语的阳平/ 35 /与越语的锐声/ 45 /有些相似,都是高升调,但汉语发
音时从 3 度升到 5 度由中音升到高音。越南语的发音是从 4 度升到 5 度,由
半高音升到高音。两种语言的起点高度相差 1 度。越语的锐声/ 45 /比汉语的
阳平/ 35 /声音更短促。
汉语的上声/ 214 /与越语的问声/ 323 /有些相近,都是曲折调。但汉语
的上声/ 214 /是降升调,从半低音(2 度)降到低音(1 度)再升到半高音(4
度),而越语的是从中音(3 度)降到半低音(2 度)再升到起点(3 度)。
汉语的上声/ 214 /的起点比越语的低一度,但结束又比越语的高一度。
汉语的去声/ 51 /与越语的玄声/ 32 /都是从高降低的调子但汉语去声是
全降调,从 5 度(高音)降到 1 度(低音),而越语只是中降低调,从 3 度
(中音)降到 1 度(低音),两种语言发音起点的高度相差 2 度。越语这个
音的音域幅度变化很窄。
从以上的汉,越声调调位图及汉,越声调总表可看到,越语所有声调
的起点都没有汉语的高。越语声调发音起点最高的调位为/ 44 /,/ 45 /,都是
半高而不是最高。越语声调起点最低是 3 度,汉语最低是 2 度。可见,越语
调域的升降幅度变化比汉语的更窄。
汉语调位/ 214 /,/ 55 /的变体如下(参阅黄伯荣,序东,2002:121):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表 21:汉语普通话调位变体表
越语声调音位没有这样的变体。但越语重叠词发生一定的语音变化。
这一变化遵循同音域并平仄交叉的规律。现代越语中跌声是高音域,锐声是
低音域但古越语却相反,锐声是高音域,跌声是低音域。古越语的高音域包
括:平声、问声、锐声;低音域包括玄声、跌声、重声。重叠词遵循以上的
同音域的规律。这个就是异化现象(katabolism),所谓的异化现象是指两个
结构相同的元音或辅音在一起,其中一个要发生变音使其不相同。例如:
đỏ đỏ→đo đỏ
trắng trắng→trăng trắng
tím tím→tim tím
nhạt nhạt→nhàn nhạt
汉语还有轻声,轻声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其并不
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例如:他们、桌子、哥
哥等。 越语没有这一现象。
汉语的“一、不”还发生一定的声调变化。除此之外,汉语还有儿化
现象。 这些现象是越语没有的,因此这也是越南学生的学习难点之一。 可见,
汉语变调方面比越语更加复杂。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思考题与练习题
(一)思考题:
1. 汉语有多少元音音位?
2.汉语有多少韵母?
3.汉语有多少辅音音位?
4.汉语有多少声母?
5.汉语有几个声调?调值如何?
6. 越南语有多少元音音位?
7. 越南语有多少辅音音位?
8. 越南语有几个声调?调值如何?
9.汉语与越南语的元音音位有什么相同和相异表现?
10.汉语与越南语的辅音音位有什么相同和相异表现?
11.汉语与越南语的声调音位有什么相同和相异表现?
(二)选项题:
1. 关于汉语与越语的音位系统、音节系统、语音规则的对比研究,下列哪个选项不正
确?
a) 汉语与越语的音位系统可以进行对比
b) 汉语与越语的音节系统可以进行对比
c) 汉语与越语的语法规则可以进行对比
d) 汉语与越语的语音规则可以进行对比
2. 在研究汉、越语音对比时,下列哪种研究方法不属于常用的研究方法?
a) 实验
b) 问卷调查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c) 访谈
d) 文献回顾
3. 在音位系统的对比中,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音位变体”?
a) 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b) 一个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
c) 由声带震动气流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d) 发音时气流在口腔或鼻腔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4. 下列关于元音的描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 元音是发音时气流震动声带在口腔或鼻腔中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b) 元音的数目没有限制
c) 发音时气流震动声带在口腔或鼻腔中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d) 元音不需要声带震动
5. 关于汉语声调,下列哪个选项不正确?
a) 声调是指音节内部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高低升降的变化
b) 调值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c) 五度标记法是由五条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的一种方法
d) 调型是声调的符号,用来标记声调所用的简单明了的符号
6.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传统音韵学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
a) 系联法
b) 类推法
c) 统计法
d) 实验法
7. 下列关于汉语声母的分类中,哪一个选项描述错误?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a) 按发音部位分类可以分为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等
b) 按发音方法分类包括阻碍方式、声带是否颤动、气流的强弱
c) 按声调分类可以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d) 21 个辅音声母可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四个方面去描写
8. 下列关于汉语韵母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a) 韵母由声母、韵头、韵腹三部分组成
b) 韵母可以分成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c) 韵母的结构包括韵头、韵腹、韵尾
d) 韵母只能有一个元音构成
9. 普通话的韵母中,下列哪一个选项是复韵母?
a) a
b) ai
c) ang
d) o
10. 音调(tone)在语音学中的作用是什么?
a) 指音节的音高变化
b) 指音节的音长变化
c) 指音节的音强变化
d) 指音节的音色变化
11. 汉语普通话元音音位一共有多少个?
a) 7
b) 10
c) 13
d) 18
12. 越南语的元音音位一共有多少个?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a) 10
b) 13
c) 18
d) 21
13. 汉语普通话中有哪些元音音位是舌尖元音?
a) a / a / 和 o / o /
b) e / ə / 和 e / ɛ /
c) -i / ɿ / 和 -i / ʅ /
d) i / i / 和 u / u /
14. 下列关于汉语和越语元音音位的对比,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 汉语有双元音音位,越语没有
b) 汉语没有舌面元音音位,越语有
c) 汉语有舌尖元音音位,越语没有
d) 汉语和越语都有卷舌元音音位
15. 关于越南语元音音位,下列哪一个描述是正确的?
a) 越语的元音音位都是舌尖元音
b) 越语没有双元音音位
c) 越语的元音音位没有长短之分
d) 越语的元音音位有长短对立
16. 汉语普通话中的元音音位变体主要体现在什么上?
a) 拼音字母
b) 国际音标
c) 汉字
d) 音节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17. 下列哪一对汉语和越语中的元音音位是相似的?
a) 汉语的 / a / 和越语的 / o /
b) 汉语的 / i / 和越语的 / i /
c) 汉语的 / u / 和越语的 / o /
d) 汉语的 / e / 和越语的 / ɜ /
18. 汉语普通话和越南语的元音音位在什么方面有对立现象?
a) 舌尖元音
b) 双元音
c) 舌面前元音和舌面后元音
d) 舌面高元音和舌面低元音
19. 关于越南语的元音音位变体,下列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a) 越南语的元音音位变体非常丰富
b) 越南语的元音音位变体主要在 / a / 和 / o / 上
c) 越南语的元音音位变体体现在国际音标上
d) 越南语的元音音位变体没有体现在拼音字母上
20. 在分类元音音位时,汉语普通话和越南语的分类标准有何不同? a) 汉语按音高分类,
越南语按音长分类
b) 汉语按开头元音的发音唇形分类,越南语没有这种分类
c) 汉语按音长分类,越南语按开头元音的发音唇形分类
d) 汉语和越南语的分类标准完全相同
21. 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共有多少个?
a) 20
b) 22
c) 23
d) 25
22. 越南语辅音音位共有多少个?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a) 20
b) 22
c) 23
d) 25
23. 下列哪个选项中所列的辅音音位是汉语普通话所特有的?
a) b / p /
b) d / t /
c) zh / ts /
d) v / v /
24. 关于越南语辅音音位,下列哪一个描述是正确的?
a) 越南语没有浊辅音
b) 越南语辅音音位中清浊对立是普遍现象
c) 越南语辅音音位没有舌尖音
d) 越南语辅音音位没有送气音
25. 汉语辅音音位系统中,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一组音位中?
a) m / m / -n / n /
b) d / t / -t / t ’/
c) g / k / -k / k ’/
d) x / c / -s / sh /
26. 下列哪一个选项中描述的辅音音位对立现象在越南语中存在,但在汉语中没有?
a) zh / ts / -ch / ts ’/
b) j / tc / -q / tc ’/
c) p / b / -ph / f /
d) nh / n / -ngh / ng /
27. 关于汉越辅音音位的异同,下列哪一个描述是正确的?
a) 汉语辅音音位中没有送气音
b) 越南语辅音音位中没有舌面鼻音
c) 汉语辅音音位中没有清辅音
d) 汉语辅音音位中有舌尖前与舌尖后音的对立
28. 下列哪个选项中列出的汉语和越南语中的辅音音位是相近的?
a) b / p / -b / b /
b) g / k / -gh / g /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c) m / m / -m / m /
d) ng / n / -ng / n /
29. 关于汉语和越南语辅音音位在音节中的作用,下列哪一个描述是正确的?
a) 汉语和越南语的辅音音位都不能充当韵尾
b) 越南语辅音音位可充当韵尾的比汉语的更多
c) 汉语辅音音位可充当韵尾的比越南语的更多
d) 汉语和越南语的辅音音位都不能充当声母
30. 关于越南语辅音音位特征,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 越南语没有鼻音
b) 越南语的所有辅音音位都可充当声母
c) 越南语只有清辅音
d) 越南语没有塞擦音
31. 汉语普通话中,共有多少个声调?
a) 3
b) 4
c) 5
d) 6
32. 下列哪一个选项中所列的声调不属于汉语普通话的声调?
a) 阴平
b) 阳平
c) 问声
d) 去声
33. 汉语普通话的第三声(上声)的调值是什么?
a) 55
b) 35
c) 214
d) 51
34. 越南语的重声的调值是什么?
a) 44
b) 32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c) 325
d) 31
35. 关于越南语声调的起源,以下哪一个描述是正确的?
a) 越南语从一开始就有声调
b) 越南语声调系统产生于公元 12 世纪
c) 越南语声调系统在公元 6 世纪已经完善
d) 越南语声调系统取代了古越语的辅音
36. 下列哪一个越南语声调是由低音到高音的升调?
a) 平声
b) 跌声
c) 问声
d) 锐声
37. 汉语的阴平与越南语的哪个声调有一定的相同点?
a) 平声
b) 玄声
c) 锐声
d) 重声
38. 下列哪一组声调在汉语和越南语中都是降调?
a) 阳平与锐声
b) 上声与问声
c) 去声与玄声
d) 阴平与重声
39. 关于汉越声调系统的区别,下列哪一个描述是正确的?
a) 汉语声调的升降幅度比越南语的更复杂
b) 越南语声调的起点都比汉语的高
c) 越南语的声调系统比汉语的简单
d) 汉语声调系统没有曲折变化
40. 关于汉语声调和越南语声调的音变现象,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 越南语没有异化现象
b) 汉语没有轻声现象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lOMoARcPSD|33947320
c) 汉语的“一、不”有声调变化
d) 越南语声调变体比汉语复杂
Downloaded by Yu zhu Ruan (ruanyuzhu1810@gmail.com)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