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慢 秋情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煖還寒 1 時候,最難將 息 2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 3 風急!雁過也,正傷心, 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 4 ,如今有誰堪摘? 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 5 ,怎一箇愁字了得 6 ! 一、作者簡介 李清照(公元 1084–約 1155),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山東省章 丘 縣 ) 人 。 父 李 格非 為 當時 著 名 學 者 , 名 列 「蘇 門 後 四 學 士」 。 李清 照 自 小 熟讀 詩 詞 , 十 八 歲 嫁 與趙 明 誠 , 其 後 於 青 州築 「 歸 來 堂 」, 夫 婦 賦 詩 品 茶 ,考 訂 書 畫 金 石 , 生 活優 游 。 金 兵 入據 中 原 後 , 隨 丈 夫 流寓 南 方 。 及 趙 明 誠病 卒 , 再 流 居越 州 、杭 州 等 地 , 境 況 孤 苦。 一 說 她 曾 改 嫁 張 汝舟 , 未 幾離異。 李清照的詞可以宋室南渡為分界,前一階段多寫閨情,風格清新明 麗 ;後 一 階 段 經 歷國 破 家亡 , 作 品 多 寫悲 懷 ,詞 調 悲 涼 , 但境 界 開闊 。 她 的 詞, 無 論 小 令 和長 調 ,都 有 佳 作 , 尤以 語 言清 新 自 然 見 長。 著 有《 易 安 居 士文 集 》 、 《 易安 詞 》, 已 散 佚 。 後人 編 有《 漱 玉 詞 》 、《 李 清照 集 校 注》等。 二、背景資料 北宋亡國後,宋室南渡,李清照隨丈夫趙明誠南下,宦居江寧、湖 州 。建 炎 三 年 , 趙明 誠 病 卒 , 李 清 照 流居 越 州、 杭 州 等 地 , 孤 苦 悽涼 。 這 首 詞是 李 清 照 晚 年寓 居 臨安 時 所 作 。 詞 分 上 下兩 片 , 有 平 韻、 仄 韻兩 體 , 此詞為仄韻。 三、注釋 1. 乍煖還寒:剛剛還很暖和,很快又變冷,指深秋天氣變化無常。煖:同 「暖」。 2. 將息:調養、休息。 3. 晚來:一作「曉來」。 1 4. 憔悴損:指黃花凋謝枯萎。 5. 次第:一連串光景、情形。 6. 了得:概括得了。 四、賞析重點 《聲聲慢》寫李清照晚年無可排遣的悲愁和孤寂,是她後期最受人稱 道 的作 品 。 清 代 彭孫 遹 評為 「 皆 用 淺 俗之 語 ,發 清 新 之 思 ,詞 意 並工 , 閨 情絕調」(《金粟詞話》)。 這首詞的上片起首三句連用七組疊字,歷來備受激賞。這七組疊字包 含 着 豐 富 的 情 感 層次 : 「尋 尋 覓 覓 」 寫若 有 所失 的 空 虛 落 寞之 情 ,把 她 因 北 宋 的 覆 亡 、 丈 夫的 身 故, 以 及 流 離 失所 而 不得 不 承 受 的 一切 悲 痛 , 充 分 展 示出 來 。 緊 接 的「 冷 冷清 清 」 寫 尋 覓無 着 的徹 骨 清 冷 , 而難 耐 的孤 冷 寂 寞 在詞 人 心 中 反 復 迴 旋 強化 , 終 於 轉 為 「 悽 悽慘 慘 戚 戚 」 。這 三 組疊 字 利 用 音調 的 三 次 轉 折 , 直 白地 傳 達 出 情 感從 失 落轉 為 悽 戚 、 再由 悽 戚轉 為 悲 痛 的過 程 。 七 組 疊字 運 用了 大 量 舌 齒 音和 齊 微韻 , 由 外 而 內, 由 弱到 強 , 由聲及心,沉痛無比,確實是「千古創格」、「絕世奇文」。 滿懷愁苦的日子本來就難以打發,「乍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 兩 盞淡 酒 , 怎 敵 他 , 晚 來風 急 ! 」 人 在孤 苦 寂寞 之 中 , 對 天氣 的 變化 總 是 特 別 敏 感 的 , 更 何況 在 這深 秋 黃 昏 急 風送 寒 之際 。 「 乍 煖 還寒 時 候」 如 指 季 節, 一 般 應 在 春天 。 但此 詞 明 言 秋 季, 所 以有 學 者 認 為 應指 一 天之 內 氣 溫 乍煖 乍 寒 的 變 化, 這 也 言 之 成 理 。 淡酒 不 敵晚 來 風 急 , 固然 是 難以 禦 寒 之意,但真正不敵的還是內心的悽寒,這正是婉約詞的含蓄表達方式。 正在傷心之際,卻看到一行征雁飛過長空,「卻是舊時相識」也很耐 人 尋味 : 首 先 , 在李 清 照早 年 的 詞 中 也常 寫 到大 雁 , 如 《 一剪 梅 》「 雲 中 誰 寄錦 書 來 ? 雁 字回 時 ,月 滿 西 樓 」 。 當 年 李清 照 在 北 方 生活 , 大雁 是 給 她 帶來 丈 夫 消 息 的信 使 ; 如 今 這 群 似 曾相 識 的大 雁 又 飛 來 了, 但 那曾 經 託 牠 們捎 信 的 人 已 經不 在 了。 再 者 , 中 原淪 陷 , 李 清 照 流 落 南方 , 無法 重 返 故 土, 見 到 這 些 從北 方 南下 的 大 雁 難 免再 度 勾起 故 土 之 思 。這 些 大雁 是 詞 人 在「 所 遇 無 故 物」 的 孤寂 生 活 中 所 看到 的 唯一 舊 相 識 了 ,但 是 它們 無 知 無識,一掠而過,徒然讓人更加傷心、惆悵。 下片繼續抒發愁情。「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可理解為遍地菊花已 凋 謝枯 萎 , 凋 殘 的花 瓣 堆積 滿 地 , 已 經無 法 摘取 來 簪 髮 或 者把 玩 了 ; 但 也 有 學者 指 出 菊 花 枯萎 時 花瓣 不 落 , 因 此「 堆 積」 不 是 指 凋 落的 花 瓣, 而 是 指 菊花 開 得 正 盛 。菊 花 品種 很 多 , 確 有一 些 黃菊 在 盛 開 時 非常 繁 密, 像 是 堆 在地 上 一 樣 , 以「 滿 地堆 積 」 一 詞 形容 極 為 貼 切 。 有 人 認為 「 如今 有 誰 堪 摘」 是 指 現 在 沒有 可 以摘 取 黃 花 送 與的 人 了, 這 是 表 達 對丈 夫 的懷 念 。 2 「 憔悴 損 」 三 字 既可 指 花由 盛 轉 衰 , 也可 以 指人 的 憔 悴 。 這時 的 李清 照 已 經 人到 中 年 , 甚 至是 老 年, 飽 經 離 亂 ,身 心 疲憊 , 豈 不 正 像那 憔 悴傷 損 的 黃花?如果聯繫她前期所作《醉花陰》中的名句「莫道不銷魂,簾卷西 風,人比黃花瘦」來看,她早就曾將自己與黃花進行比照,不過當年的 「 人比 黃 花 瘦 」 只是 閨 中少 婦 甜 蜜 的 相思 致 人消 瘦 , 如 今 卻真 的 是人 與 黃 花一樣憔悴了。 「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面對那令人傷心的秋景,詞人希望黑 夜 盡快 來 臨 ; 但 是, 獨 自守 着 寒 窗 , 時間 難 熬 。 好 不 容 易 才 到 黃 昏, 卻 又 有令人煩惱的「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細雨打在梧桐葉 上 ,在 寂 靜 的 夜 晚, 聲 聲入 耳 , 更 添 惆悵 。 這三 句 也 是 此 詞膾 炙 人口 的 名 句 ,除 了 再 一 次 使用 疊 字 之 外 , 更 重 要的 是 「梧 桐 更 兼 細 雨」 這 一意 象 的 組 合, 具 有 很 強 的感 染 力。 梧 桐 細 雨 不是 李 清照 的 原 創 , 唐代 詩 詞中 就 屢 見 不鮮 , 最 著 名 的如 白 居易 《 長 恨 歌 》中 的 「春 風 桃 李 花 開日 , 秋雨 梧 桐 葉落時」,以及溫庭筠《更漏子》中的「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 苦 。一 葉 葉 , 一 聲聲 , 空階 滴 到 明 」 ;到 宋 代則 又 有 晏 殊 《踏 莎 行》 中 的 「 高樓 目 盡 欲 黃 昏, 梧 桐葉 上 蕭 蕭 雨 」, 以 及歐 陽 修 《 一 落索 》 中的 「 窗 在 梧桐 葉 底 , 更 黃昏 雨 細 」 等 。 李 清 照利 用 了同 一 個 意 象 組合 方 式, 改 變 其 句式 , 置 於 具 體的 語 境中 , 便 產 生 了不 同 的強 烈 效 果 , 令人 想 到這 從 黃 昏就開始滴滴瀝瀝的雨聲,給詞人帶來一個無眠的長夜。而這聽雨的滋 味 ,正 如 後 來 元 代的 白 樸在 《 梧 桐 雨 》雜 劇 中所 說 : 是 「 驚魂 破 夢, 助 恨 添 愁, 徹 夜 連 宵 」, 人 的心 都 被 這 雨 聲一 點 點地 滴 碎 了 , 也正 因 如此 , 李 清照到最後才說:「這次第,怎一箇愁字了得!」這種種情景所帶給人 的 ,怎 可 以 用 一 個「 愁 」字 概 括 得 了 ! 下 片 一層 緊 逼 一 層 地訴 說 無法 排 解 的 悽 寂 之 後 , 末 句 從 難 以抑 制 的 一 腔 愁情 中 迸出 的 最 後 一 聲哀 歎 。 清 代 評 論家陳廷焯盛讚「後幅一片神行,愈唱愈妙」(《雲韶集》)。 通觀全詞,句句寫愁,由愁及景。從頭至尾幾乎全是直白的訴說,所 有 景致 都 在 愁 人 的怨 艾 和反 問 中 見 出 ,卻 依 然含 蓄 婉 轉 , 曲折 盡 致; 更 兼 語 言淺 易 , 又 全 押入 聲 險韻 , 使 節 奏 較慢 的 長調 , 讀 來 十 分急 促 ,因 而 聲 情 並茂 , 極 盡 低 迴抑 塞 之情 態 。 李 清 照長 於 白描 和 直 抒 胸 臆 , 這 樣的 技 巧 在這首詞裏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