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陈faith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1)

advertisement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国际单位和符号
度量
单位
符号
距离
质量
时间
面积
体积
速度
流量
压力
米
千克
秒
平方米
立方米
米每秒
立方米每秒
帕
m
kg
s
m2
m3
m/s
m3/s
Pa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气流测量的重要参数
最重要参数:
 压力差(测量仪器:微压计micromanometer)
 气流速度(测量仪器:热线风速仪或配微压计的皮托管)
次要参数:
 温度
 湿度
 大气压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通风管道测量
 使用皮托管测量:测量动压, 然后转换成风速m/s
 使用热线风速仪测量风速m/s
 测量管道尺寸(矩形/圆形风管)
 确定管内尺寸是否受保温/消音层的影响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压力测量
 测量静压Ps
 测量动压Pd
 测量总压Pt
 Pt=Ps + Pd
 Pd=1/2ρv2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皮托管
 Pt=Ps + Pd
 连接两根软管时测量动压
 单连接白色管时测量的是全
压
 单连接蓝色管时测量的是静
压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皮托管和气流方向
皮托管测量时应正确放置,图
中在管道中心,皮托管应正
对气流方向。
如果偏离气流方向超过55°,
皮托管将显示负值。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将动压值转换成速度
Pd=1/2ρv2,
ρ是空气密度(kg/m3),在20°C,1标准大气压(atm)下
ρ≈1.2kg/m3。v是气流速度(m/s)
所以
(对照表见附录)
举例:两相邻房间压差10Pa,房间之间有1mx0.02m的矩形条缝,则
v=1.29x√10=4.07m/s
则漏风量=1x.02x4.07x3600=293m3/h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热线风速仪的使用
 气流方向应正对探头上的圆点
或箭头方向。
 测得的速度应根据温度修正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不同的流量测试方法
1. 皮托管; 2. 热线风速仪; 3. 流量弯头; 4. 叶轮风速
仪; 5. 风筒; 6. 内嵌式流量仪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不同的流量测试方法
在不均匀的气流中适用皮托管,测量风速1.7~60m/s
小型叶轮风速仪(Ф16mm)测量范围0.6~40m/s
大型叶轮风速仪(Ф100mm)可揭示气流方向例如反向气
流,测量范围0.35~30m/s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椭圆喷嘴测量气流
探头位于圆管的中心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矩形风管的测量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圆形风管的测量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建议直径<200mm的圆形管道均采用5点测量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根据NVG标准的平均速度修正
重点是作一些初步测量来决定测量位置是否合适
ISO5801的要求高于NVG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计算风量
风量计算公式:
Vm=平均风速 m/s
K2: 根据风管形状的修正系数, 在0.96-0.98之间
A: 面积 m2
对于圆形风管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NVG(Nordic Ventilation Group)测量方法
与扰动区域(如三通, Y分支, 弯头等)
评估测量点是否合适
选择测量点:
圆形管道距扰动区域的最小距离:
a≥5d (建议测量位置)
a≥3d (备选测量位置)
矩形管道距扰动区域的最小距离:
a≥6dh (建议测量位置)
a≥3dh (备选测量位置)
最短距离须≥2dh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选择测量位置
1. 测量管道中心的流速Vcentre
2. 找出测量位置上的最大速度Vmax, 记住数值和位置
如果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 满足
2. 最大速度位置离管内壁距离>0.1dh
这时此位置可作为建议测量位置,误差为4%
如果超出上面的条件但满足下面的条件
1. 满足
2. 最大速度位置离管内壁距离>0.1dh
这时此位置可作为备选测量位置,误差为7%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用皮托管测量风速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管道内气流横向测量(Travering measurement)
矩形管道修正
垂直管道(L1>L2)=0.94 (如果在长边打孔则0.98)
水平管道(L1<L2)=0.98 (如果在短边打孔则0.94)
正方形管道=0.96
圆形管道修正
系数0.96-0.98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测量面位置
 气流必须均匀平顺无扰动
 因此应在弯头等后面6-8倍直径的距离, 在弯头等前
面2-3倍的距离
 先预测几个点,如果最大速度不超过中心速度1.4倍则
可使用此测量面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小尺寸圆形管道
直径<0.25m的圆形管道,在保证离弯头等的距离足够
的前提下可以仅测量中心点的风速然后乘以修正系数
0.9即可得出平均风速。这种方法的误差小于5%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使用皮托管和压力计作横向测量的步骤
 选择测量面
 确认并记录管道尺寸
 确定测量点的位置
 在管道上作标记,割开管外保温层并钻孔。如果管内也有保温层
则需另外寻找测量面
 压力计及其他可能需要的测量仪器归零
 先进行初步测量来评估速度分布以及确定测量面是否合适
 进行正式测量,注意测量点的精确位置以及方向的准确性(平行
气流)
 测量后封闭钻孔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通风口的气流测量
使用风筒进行测量。风筒的结构应使其对风口产生的额外阻力最小
,同时又要保证足够的流速使气流均匀及便于读取数值,例如25m/s。
成品的风筒都已标定,用风速仪读出风速,乘以标定系数就可得到
风量。成品风筒的形状类似文丘里喷嘴以获得理想的中心速度并
使风阻最小。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通过测量风口的压降来测量风量
根据厂家标定的系数,乘以风压降就可得到风量。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调节步骤
0 调节前的准备
0.1 图纸的准备
0.2 工具和仪器
0.3 应该使用何种工具
0.4 相关资料
1 在现场的调节前准备
1.1 清洁系统
1.2 检查部件的安装, 功能和状态
1.3 目测系统的泄露情况
1.4 启动系统
1.5 初步测量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调节步骤(续)
2 用比例法进行调节
2.1 理论基础
2.2 实际方法
2.3 调节通风空调系统的步骤
2.4 不同类型系统的调节方法
3 特殊系统
3.1 双风管系统
3.2 变风量系统
3.3 受控抽风系统
4 调节表格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调节方法
1. 随机调节(random method)
2. 预设调节法(pre-adjustment method), 通过压力降
计算来决定风门的开度, 然后随机抽测风量
3. 比例调节法(proportional mehtod), 从系统最远的
分支开始系统地通过相对风量测量和调节风门开度
4. 综合地使用预设调节法和比例调节法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比例调节的理论基础
同一总管中的分支上的风量比
例将保持恒定, 即总管风门
改变一定比例, 则所有分支
上的风量也改变同样的比
例
如果风量相差太大(>50%)
则比例调节不适用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比例调节的实际操作
术语:
参考风口(Reference diffuser):管路中离风机最远的风
口
指标风口(Index diffuser):管路中风量最小的风口, 通常
与参考风口为同一个
比例(Ratio):测量风量与设计风量之间的比例
如上图中, a,b支管中风量按比例法应调为
这样当总风量在设计风量±50%内时a.b支管中的风量保持
比例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比例调节的实际操作
调节步骤如下:
1. 风管中风门全开
2. 测量a,b中的风量,计算每个风口测量值/设计值的比例
3. 调解a或b的风门使两个支管的比例一样
4. 调节c上的总风门使测量值=设计值。注意调节后调节
位置应锁定。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比例法调节多风口的支管
A管作为参考风口,当其风量最小时(指标风
口)时,通过关闭其他管路上的风门进行调
节.如果指标风口非A(预测得到),保持该风
口的风门全开,调节其他风门.
具体步骤:
1. 所有风门开到最大
2. 通过初步测量找到最小风量即指标风口(例
如C)
3. 将参考风口调到和指标风口相同的比例
4. 将其他风口调到和参考风口相同的比例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调节暖通空调
系统的步骤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调节暖通空调系统的步骤
从何处开始调节
基于初步测量的结果制订工作计划:
1. 调节应从最大风量比例的支管开始, 上图中即支管C
2. 下一步是找出C支管中的下一级分支的最大风量比例,
即CE, 从CE开始调节
3. 完成CE的调节后, 找出下一个最大比例的支管直到最
后.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调节主风管
完成整个系统的调节后,最后调节主风管的风量使所有风口
的比例都达到1(即达到设计值):
1。整条船应达到使用状态,环境条件也与设计值相近
2。使用皮托管压力计来测量风量。如果风管中没有合适的
测量点,则可在支管中测量然后相加。
3。将测量值和设计值相对照,必要的话调整风机转速。
由于系统的漏风量在实际条件下可能很高,这样即使主风管
达到设计值(比例为1),末端的风口可能比例仍小于1。
因此要选取最远端的风口进行检测并调节主风管使该风口比
例达到1。
最后完成测量报告。
通风系统的调节和测量
调节主风管
在主风管的测量过程中应考虑以下两点:
保证滤网是清洁的
如果风道中有自动调节风门,调节时应在自动调节阀门的极
限位置处进行。
调节步骤总结:
如前所述整个调节过程应分为独立的部分:
1。调节分支管(sub-branch)中的风口(diffuser)
2。调节分支管(sub-branch)
3。调节支管(branch)
4。调节总风管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