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fengruei9968

2023:07:03 台積電2023H2展望

advertisement
(海通HTI) 2H23展望call memo_230703
#主講人Jeff Pu
#重點摘要
1.台積電產能利用率預估相較5/26有所下修。預估台積電2023全年營收年減9%,預估今/明年EPS分別為30/36塊
2.台積電CoWoS產能確定2Q23 12kwpm、4Q23kwpm、2Q24 16kwpm,至於4Q24則為市場各自判斷,主因台積電還沒有下關鍵設備的2H24 PO,推估4Q24會達到20kwpm
3.預估NV 今明年CoWoS 產能46/75K,其中2024 年想拿85K。以此推估NV Server Business開出數字仍會優於市場預期
4.供應鏈問到目前AMD 4Q23 出MSFT 5500 顆,而2024 全年預計會有24萬顆,主要客戶包括MSFT、HP 實驗室、AWS。若後續Google 也成功導入,有機會往30萬顆上修
5.目前AMD ROCm 已經可以完成NV Cuda 的軟體轉換,且具有很高的穩定性,搭配美系CSP 本身較強的軟體能力,是有機會做到轉移,但相對來說非美系CSP 業者可能就比較難轉換
6.Edge AI有望推動PC市場動能,包括至少獨顯達到30以上,另外可能也要求要有AI 引擎的CPU。建議關注9月Copilot發布
7.iPhone 15新機大約預估8400萬出貨量,但預期15 Pro Max 10月底會出現下修。15、15Plus採用三層CMOS架構,其中一層邏輯層、兩層感測層,相較一般產品多一層感測層,但這樣做良率只剩4X%,所以Sony有調配比較多的產能
8.iPhone 16 Pro、Pro Max 後攝會採用1吋Sensor,需要更改Lens,優選會是1G6P 玻塑混合鏡頭,主要贏家為舜宇,第二選擇選擇才會是8P,主要供應商為大立光
-台積電7/20法說全年展望預估將下修到美金衰退高個位數,另外2024年資本支出到底是年增還是年減,取決於德國廠進度
-6月CoWoS最新2024年年產能已超過Jeff Pu 會中提及的數字,推估明年底將達到25kwpm,這樣就符合股東會中說的翻倍再翻倍
-AMD ROCm 是否真能取代NV Cuda 可持續觀察
-供應鏈前陣子表示iPhone 15、15Plus三層堆疊問題不大、很快解決
-若下一代iPhone後攝採用1G6P 鏡頭,將會是大立光潛在風險
#晶圓代工
-目前預期庫存調整會延續到3Q23
-上圖為台積電UTR最近預估,下圖為5/26預估數
-每個月都在往下調UTR預估數,主要調整包括1) 5nm 下調10%,主因手機、AMD Server 等原因;2) 其他部分是指8 吋,也比原先預估低10%,主因車用調整時間較長
-推估台積電2023 年美元營收下降9%,台積電股價仍然受地緣政治影響,股價短期往上的空間不大,主因7/20法說是不是要再度調降全年指引,會使得股價比較震盪
-5nm 3Q23持平,4Q23 UTR提升主要受惠Genoa
-28nm 目前已經滿載,動能包括TV SoC、WiFi、ISP、OLED
#二線廠
-聯電28nm 同樣強勁。外國投資人對聯電興趣度比較高,或多或少是地緣政治影響台積電比較多,而聯電則可以受惠於新加坡廠
-中芯下半年成長相對平緩,主因12吋製程很多美系客戶在去中化。此外,即使MPS 近期在8 吋有提升產能,但還是難以抵擋Non-China趨勢
-Intel 第14 代CPU 平台Meteor Lake 會在2024 年出貨,使得Foundry TAM 有所增加
-地緣政治影響使得Foundry不效率,長期半導體通膨會是正常現象
-近期Intel Foundry 切割出Foundry/IC Design,但觀察Foundry 成本跟其他廠商仍有巨大落差,因此很難在市場上生存
#Server GPU
-Server預估將年減5%,目前覺得會是在-7%、-8%之類的,其中上半年會下降13~14% YoY。3Q23預估會是QoQ、YoY會是溫和回升
-1Q23新平台的DDR5 PMIC 有遇到問題,除了MPS正常,包括三星LSI、TI、瑞薩都有遇到問題,目前靠提升MPS 佔比,可以解決大約60%問題,預估8~9月就會完全解決
-推估3Q23 AMD Genoa季增60%、Intel Sapphire rapids QoQ 40%
-AI Server 2022/23/2024年13/20/34萬台,對應到90/150/240萬張GPU
#Nvidia
-2Q23 H100+A100拿到的CoWoS產能相較1Q23 QoQ翻倍,而3Q、4Q23仍會持續往上
-2023全年大約46000片,對應到120萬張GPU
-加上Mellanox、軟體等收入,預估NV Server Business 會達到32bn,相較BBG預估數28~29bn,仍有高機率Beat的機會
-2024年20萬片CoWoS產能中,NV 取得7.5萬片,但NV 內部有想要8.5萬以上
#AMD
-4Q23 AMD 從5600 片上修到6000 片,AMD 沒有辦法從Wafer 數量算有幾顆,主因Skew太多
-AMD 今年會出相對低規的產品,包括尚未發布的低規MI300P,1H24才會推出MI300A 以及高規的MI300X、MI300C,預估高階產品今年9月會通過認證,因此明年MI300 平均單價會提升
-從供應鏈問到目前AMD 4Q23 出MSFT 5500 顆,而2024 全年預計會有24萬顆,包括MSFT、HP 實驗室、AWS三個客戶
-後續AMD 仍有機會認證更多美系CSP 客戶,包括Google 等,有機會上到30萬顆
-假設24 萬顆若平均單價算12000~13000 美金,大約就有30 億美金的收入
-大家都不想被NV 綁著,目前AMD ROCm 已經可以完成NV Cuda 的軟體轉換,且具有很高的穩定性,搭配美系CSP 本身較強的軟體能力,是有機會做到轉移,但相對來說非美系CSP 業者可能就比較難轉換
-BBAT 對MI388 也同樣有興趣,但短期仍會等待對美國公佈對中國AI晶片近一步限制,才會決定是否跟AMD 做軟體優化
#台積電CoWoS產能
-2Q23 12kwpm、4Q23kwpm、2Q24 16kwpm,為目前相對比較確定的產能Pipeline,至於4Q24的產能則比較多為市場各自判斷,主因台積電還沒有下關鍵設備的2H24 PO
-目前推估4Q24 會達到20kwpm,推論台積電還是不太相信客戶提供的Forecast
-近期DG ASM Pacific,主因2024 年CoWoS 整體的量沒有資本市場想得這麼高,而2.5/3D封裝不會用到TCB
#Server HBM
-2023~2025年HBM會呈現70%以上的CAGR
-每張GPU 每一代規格的HBM 容量都會是往上走,像H100 大約96Gb,而明年上半年B100 或叫GB100會上到128Gb
-SK Hynix 目前相對為領導廠商
-Samsung會在4Q23量產HBM 3出給CSP 客戶,至於會不會打進NV 再看看
-Micron 應該會在1Q24 推出產品,採用HCM 技術,效能比較差,但相對
比較便宜
#Edge AI
-Edge AI 驅動PC市場比較合理,但放在手機中會相對比較怪,主因手機有要求Formfactor跟功耗
-建議觀察今年9月Copilot產品。像MSFT有提到Team Edge、M365 的應用,預期之後還會有更多Copilot;HP Ceo也有提到跟MSFT積極合作
-預期明年Copilot 會要求至少要獨顯30 以上,另外可能也要求要有AI 引擎的CPU,以目前已發布產品來看,AMD CPU會比Intel 更好,包括在下一代AMD 8000系列也會相對好一點
#記憶體
-預期DRAM 3Q合約價QoQ跌低個位數,4Q就會起漲,而NAND 3Q就開始漲
-現在部分下游客戶已經開始低檔拉貨
#iPhone
-2Q會是YoY低點、YoY -15%,而4Q則會翻正
-Apple 備貨心態有積極,目前新機大約預估8400萬出貨量,而原本去年也要有這個數字,但因為鄭州廠疫情使得最後只有出貨7500~7600萬。但後續仍需觀察,特別是推估Pro Max 會漲價,10月底就知道賣不賣得好,認為往下調的機率會比較大
-iPhone 15、15Plus會採用三層CMOS架構,其中一層邏輯層、兩層感測層,相較一般產品多一層感測層,目的在增加感光。但這樣做良率只剩4X%,所以Sony有調配比較多的產能過去
-2024年iPhone 16硬體規格升級比較明確
-前攝鏡頭接收端採用Meta Lens,目的在縮小打孔
-Pro、Pro Max 後攝會採用1吋Sensor,相較今年下半年要推的1/1.28吋更大。更改成1 吋就要更改Lens,優選會是1G6P 玻塑混合鏡頭,走相對比較前面的會是舜宇,主因他會製造玻璃,後續選擇才會是8P
-潛望式預估會下放到兩個機種
-從6.1/6.7吋升級成6.3/6.9吋產品,騰出更多空間給ToF
-WiFi設計將改採用Combo Chip,把WiFi、BT、UWB 一同封裝
#Android
-2023全年預估-2%,中國市場原先預估很樂觀,但到了3月底需求又更差,包括房價轉跌、多數產業減薪、消費者著重立即性銷售等
-預計3Q手機零組件拉貨會不怎麼樣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