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1 附件: 重要公式和定理 (e) 百分變化 = 單元二 估算 誤差 (a) 絕對誤差 = 真確值和量度值的差 新值 − 原值 原值 × 100% II. 利潤及虧蝕 (a) 利潤百分比 利潤 = 成本 × 100% (b) 最大誤差 1 = 2 × 量度工具的最細可量度單位 (b) 虧蝕百分比 虧蝕 = 成本 × 100% (c) 相對誤差 = 最大誤差 量度值 或 絕對誤差 III. 折扣 真確值 (a) 折扣 = 標價 – 售價 (d) 百分誤差 = 相對誤差× 100% (b) 折扣百分比 (e) 上限 = 量度值 + 最大誤差 = 標價 × 100% (f) 下限 = 量度值 - 最大誤差 (c) 折扣 = 標價× 折扣% 單元三 百分比 I. 百分變化 (a) 若 x 增加 r%,則 (d) 售價 = 標價× (1 − 折扣%) 折扣 IV. 單利息和複利息 r 新值 = x 1 + r% = x(1 + 100 ) 設 P 為本金、R%為利率、 n 為時期、A 為本利和 (b) 若 x 增加至 y,則 百分增長 = y−x x (a) 單利息 × 100% PRn 單利息 I = P × R% × n = 100 (c) 若 x 減少 r%,則 r 新值 = x 1 − r% = x(1 − 100 ) (d) 若 x 減少至 y,則 百分增長 = x−y x × 100% A=P+I PRn = P + 100 Rn = P(1 + 100 ) 重要公式和定理 I-2 (b) 複利息 (b) 圓柱體 n A= P(1 + R%) 複利息 I = A – P 曲面面積 = 2πrh 總表面面積 = 2πrh + 2πr 2 體積 = πr 2 h n = P(1 + R%) − P V. 增長及貶值 (a) 若 P 以 R%速率增長, n 期之後的新值是 新值 = P(1 + R%)n (c) 角錐體 (b) 若 P 以 R%速率遞減, n 期之後的新值是 新值 = P(1 − R%)n 總表面面積 = 所有側面面積+底面積 V. 增長及貶值 季度差餉 = 體積 = 1 3 Ah 應課差餉租值 × 稅率 (d) 直立圓錐體 曲面面積 = πrl 4 (標準稅率 = 5%) 總表面面積 = πrl + πr 2 單元四 求積法 I. 扇形 1 體積 = 3 πr 2 h (e) 球體 表面面積 = 4πr 2 4 體積 = 3 πr 3 θ (a) l 的弧長 = 2πr × 360° θ (b) 扇形 A 的面積 = πr 2 × 360° II. 立體 (a) 角柱體 總表面面積 III. 相似平面圖形和立體 (a) X 和 Y 是相似平面圖形 (b) C 和 D 是相似立體 = 所有側面面積 + 2 × 底面積 體積 = Ah 重要公式和定理 I-3 IV. 一樣高的三角形的面積比 ∆ABC 的面積 ∆ACD 的面積 a =b 單元六 演繹幾何 I I. 角和平行線 a + b + c = 180°(直線上的鄰角) 單元五 變換及對稱 I. 正多邊形的反射對稱和旋轉對稱 圖形 對稱軸 數目 旋轉對稱 次數 等邊三角形 3 3 正方形 4 4 正五邊形 5 5 正六邊形 6 6 a + b + c + d + e = 360°(同頂角) II. 正多面體的反射對稱和旋轉對稱 立體 反射面 數目 立方體 9 對稱軸 數目 旋轉對 稱 次數 13 a = b, p = q (對頂角) 4次 3次 2次 正四面 6 體 7 3次 2次 a = b (同位角, AB//CD) c = b (錯角, AB//CD) b + d = 180° (同旁內角, AB//CD) 重要公式和定理 I-4 AB//CD 若 (i) a = b (同位角相等) 或 ii c = b (錯角相等) 或 iii b + d = 180° (同旁內角互補) 多邊形外角和 III.相似三角形 II. 三角形和凸多邊形的角 若∆ABC~∆XYZ,則 (i) ∠A = ∠X,∠B = ∠Y,∠C = ∠Z; (相似三角形的對應角) AB a + b + c = 180° ∆內角和 BC CA (ii) XY = YZ = ZX (相似三角形的對應邊) d = a + b ∆外角 若∠A = ∠X, ∠B = ∠Y, ∠C = ∠Z, 則∆ABC~∆XYZ(A. A. A. ) AB BC CA 若 XY = YZ = ZX , 多邊形內角和 則∆ABC~∆XYZ(三邊成比例) 重要公式和定理 I-5 AB CA 若 XY = ZX 和∠A = ∠X, 若∠A = ∠X,∠C = ∠Z, AB = XY, 則∆ABC ≅ ∆XYZ (AAS) 則 ∆ABC~∆XYZ(兩邊成比例且夾角相等) IV. 全等三角形 若 AB = XY, BC = YZ, ∠A = ∠X= 90°, 則∆ABC ≅ ∆XYZ (RHS) 若∆ABC ≅ ∆XYZ,則 (i) ∠A = ∠X,∠B = ∠Y,∠C = ∠Z; (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 V. 平行四邊形 (ii) AB = XY, BC = YZ, CA = ZX. (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 若 ABCD 為平行四邊形,則 若 AB = XY, BC = YZ, CA = ZX, 則∆ABC ≅ ∆XYZ (SSS) (a) AB = DC, AD=BC (平行四邊形的對邊) (b) ∠BAD=∠BCD, ∠ABC=∠ADC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 (c) AO = OC, BO = OD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 若 AB = XY, BC = YZ, ∠B = ∠Y, 則∆ABC ≅ ∆XYZ (SAS) 若 AB = DC, AD=BC 若∠A = ∠X,∠B = ∠Y, AB = XY, 則∆ABC ≅ ∆XYZ (ASA) 則四邊形 ABCD 是一個平行四邊形。 (對邊相等) 重要公式和定理 I-6 若∠BAD=∠BCD, ∠ABC=∠ADC , 則四邊形 ABCD 是一個平行四邊形。 (對角相等) 若c 2 = a2 + b2 , 則∠ACB = 90∘(畢氏定理逆定理) VII. 中點定理和截線定理 若 AO = OC, BO = OD, 則四邊形 ABCD 是一個平行四邊形。 (對角線互相平分) 若 AH=HB 及 AK=KC, 1 則 HK = 2 BC及 HK//BC(中點定理) 若 AB = DC, AB//DC , 則四邊形 ABCD 是一個平行四邊形。 (對邊平行且相等) VI. 畢氏定理 若 AB//CD//EF,及 AC=CE, 則 BD=DF (截線定理) 若∠ACB = 90∘, 則c 2 = a2 + b2 (畢氏定理) 若 HK//BC 及 AH=HB, 則 AK=KC (截線定理) 重要公式和定理 I-7 VIII. 三角形不等式 單元八 方程式 I.一元二次方程 若𝑎𝑥 2 + bx + c = 0 a ≠ 0 ,則 𝑥= a+b>c, b+c>a, c+a>b VIII. 三角形中心 內心是角平分線的交點 −𝑏 ± 𝑏 2 − 4𝑎𝑐 2𝑎 II. 根的性質 ∆= 𝑏 2 − 4𝑎𝑐 是一元二次方程 𝑎𝑥 2 + bx + c = 0 a ≠ 0 的判別式 (a) 若∆> 0,方程有兩個不同實根。 (b) 若∆= 0,方程有二重實根。 (c) 若∆< 0,方程沒有實根。 III. 根的和及積 形心是平分線(中線)的交點 b α+β = −a ; c αβ = a 方程式 x 2 − α + β x + αβ = 0 垂心是垂直線的交點 單元十 多項式 I. 因式化 外心是垂直平分線的交點 單元七 數系 I. 根 對任何兩個正數 a 和 b, ab = a ∙ b (a) a = b (b) a b II. 複數 若i = −1 ,a 和 b 是非零實數,則 (a) a ∙ i = i ∙ a = ai (b) ai + bi = (a + b)i (c) ai − bi = (a − b)i (d) ai ∙ bi = −ab ai a (e) bi = b II. 餘式定理 𝑛 若f x 除以mx − n, 餘式是f m 。 III. 因式定理 𝑛 (a)若f m = 0,則mx − n是f x 的因式。 (b) 若mx − n是f x 的因式,則 𝑛 f m = 0。 重要公式和定理 I-8 單元十一 指數律、指數函數與對數函 數 I. 指數律 當 m 和 n 是有理數和a, b ≠ 0,則 單元十二 率、比和變分 I. 正變 若 y 隨 x 而正變,則 y=kx,其中 k 是 非零常數。 II. 反變 𝑘 若 y 隨 x 而反變,則y = x ,其中 k 是 非零常數。 III. 聯變 (a)若 z 隨 x 和 y 而聯變,則 z=kxy,其 中 k 是非零常數。 (b) 若 z 隨 x 而正變和隨 y 而反變,則 𝑘𝑥 z = y ,其中 k 是非零常數。 IV. 部分變 (a)若 z 部分為常數,部分隨 x 而正變, 當 m 和 n 是整數且 m>0,則 則z = k1 + k 2 x,其中k1 和k 2 是非零常 數。 (b) 若 z 部分隨 x 而正變和部分隨 y 而 k 反變,則z = k1 x + y2 ,其中k1 和k 2 是 非零常數。 II. 對數性質 當 M 和 N 是正數,a > 0, a ≠ 1,和 k 是 有理數,則 單元十三 不等式 (a) 若 a>b 和 b>c,則 a>c。 (b) 若 a>b,則 a+c>b+c。 (c) 若 a>b,和 (i)c>0,則 ac>bc; (i)c<0,則 ac<bc。 1 1 (d) 若 a>b>0,則a < b 。 (e) 若a ≠ 0,則a2 > 0。 重要公式和定理 I-9 單元十四 坐標幾何 I (a) A(x1 , y1 )和 B(x2 , y2 )的距離 (h) 兩直線的交點 (i) 一個交點 (ii) 沒有交點 (iii)無限個交點 (b) A(x1 , y1 )和 B(x2 , y2 )的中點 (c) A(x1 , y1 )和 B(x2 , y2 )的斜率 斜率 不同 一樣 一樣 y-軸 截距 不同 不同 一樣 單元十五 演繹幾何 I I. 圓的弦線 其中θ是 AB 的傾角。 (a) (d) 設m1 , m2 是直線l1 , l2 的斜率 (i) 若l1 //l2 ,則m1 = m2 。 (ii) 若l1 l2 ,則m1 m2 = −1。 若 ON⊥AB,則 AN=NB。 (e) 假設 l 穿過(x1 , y1 )和(x2 , y2 )和其斜 率為 m。 (i) 兩點式: l 的方程是 (圓心至弦的垂線平分弦) (b) (ii) 點斜式: l 的方程是 (f) 對直線 Ax+By+C=0, 若 AN=NB,則 ON⊥AB。 可轉為 y=mx+c, m 是斜率,c 是 y-軸截距。 求 x-軸截距,代 y=0。 求 y-軸截距,代 x=0。 (圓心至弦中點的連線垂直弦) (c) (g) 若 AC:CB = m:n,則 若 CN⊥AB 和 AN=NB, 則 CN 穿過圓心 O。 (弦的垂直平分線穿過圓心) 重要公式和定理 I-10 (d) (c) 若 AB=CD,則 OM=ON。 若∠APB = 90∘,則 AB 為直徑。 (半圓上的圓周角的逆定理) (等弦對等弦心距) (d) (e) 若 OM=ON,則 AB=CD。 x=y (同弓形內的圓周角) a=b (等弦心距對等弦) III. 角、弧和弦線 II. 圓的角 (a) (a) x=2y (圓心角兩倍於圓周角) (i) 若 x=y,則AB = CD。(等角對等弧) (ii) 若AB = CD,則 x=y。(等弧對等角) (b) (b) 若 AB 為直徑,則∠APB = 90∘, (半圓上的圓周角) (i) 若 x=y,則AB = CD。(等角對等弦) (ii) 若AB = CD,則 x=y。(等弦對等角) 重要公式和定理 I-11 (c) (b) (i) 若AB = CD, 則AB = CD。(等弦對等弧) (ii) 若AB = CD, 則AB = CD。(等弧對等弦) x=y (圓內接四邊形外角) (c) (d) AB: CD=m:n (弧與圓心角成比例) 若 x=y,則 A,B,C 和 D 共圓。 (同弓形內的圓周角的逆定理) (d) (e) AB: CD=x:y (弧與圓周角成比例) 若 ∠A+∠C = 180∘ 或 ∠B+∠D = 180∘, 則 A,B,C 和 D 共圓。 (對角互補) IV. 圓內接四邊形 (a) (e) 若 y=x, ∠A+∠C = 180∘ 和 ∠B+∠D = 180∘ (圓內接四邊形對角) 則 A,B,C 和 D 共圓。 (外角=內對角) 重要公式和定理 I-12 V. 切線 (d) (a) 若 PQ 切圓於 T,則 若 PQ 切圓於 T, 則 PQ⊥OT。(切線⊥半徑) (交錯弓形上的圓周角) (b) (e) 若 PQ⊥OT, 則 PQ 切圓於 T。(切線⊥半徑的逆定理) (c) 若∠𝑃𝑇𝐵 = ∠𝑇𝐴𝐵 或∠𝐴𝑇𝑄 = ∠𝐴𝐵𝑇, 則 PTQ 切圓於 T。 (交錯弓形上的圓周角的逆定理) 單元十六 三角學 I – 基本三角學 I. 定義 (a) 當θ是銳角, 若 PA 切圓於 A,和 PB 切圓於 B, 則 (i) PA = PB (ii) x = y (iii) m = n (切線性質) 重要公式和定理 I-13 (b) 對任何角θ(0° < 𝜃 < 360°), 其中r = IV. 三角比恆等式 x2 + y2 。 II. 特殊角的三角比 III. 三角比的正負符號 重要公式和定理 I-14 單元十九 續函數及其圖像 變換對函數的影響 單元十七 三角學 II – 三角學應用 代數上函數變換 幾何上函數變換 f(x)+k (k>0) 向上平移 k 單位 f(x)-k (k>0) 向下平移 k 單位 f(x+k) (k>0) 向左平移 k 單位 f(x-k) (k>0) 向右平移 k 單位 kf(x) (k>1) 沿 y-軸放大至原 來的 k 倍 kf(x) (0<k<1) 沿 y-軸縮少至原 來的 k 倍 f(kx) (k>1) 沿 x-軸縮少至原 1 來的k 倍 I. 正弦公式 f(kx) (0<k<1) 沿 x-軸放大至原 1 來的k 倍 II. 餘弦公式 III. 三角形面積 (a) 𝟏 ∆𝐀𝐁𝐂的面積 = 𝟐 𝐚𝐛𝐬𝐢𝐧𝐂 -f(x) 沿 x-軸反射 f(-x) 沿 y-軸反射 單元二十 坐標幾何 II 圓的方程 (b) 重要公式和定理 I-15 單元二十一 排列與組合 I. 階乘 n!= n(n-1)(n-2) ....3.2.1 ,其中 n 是一個正整數。 II. 排列 <次序重要> 從 n 個相異物中,任意選取 r 個 ( 0 r n ,不許重複),然後按序作 直線排列,其排列總數記為 Prn , Prn n! (n r )! P: Position 位置重要 從 n 個相異物中,全取的直線排列數 為 n! III. 加法定律 若 A 和 B 不可能同時發生, 則稱為互斥事件。 (a) 若 A 和 B 是互斥事件,則 P(A 或 B) = P(A)+P(B) (b) 若 A 和 B 不是互斥事件,則 P(A 或 B) = P(A)+P(B)- P(A 和 B) (c) 對任何事件 A,P(A) + P(A’) = 1, 其中 A’是 A 的互補事件。 IV. 乘法定律 (a) 若 A 和 B 是獨立事件, 則 P(A 和 B) = P(A)× P(B) III. 組合 <次序不重要> 從 n 個相異物中,不按序的任意選取 r 個( 0 r n ,不許重複),其組合數 (b) 若 A 和 B 不是相關事件, 則 P(A 和 B) = P(A)× P(B|A) 為 Crn , C rn Prn n! r! r!(n r )! C: Choose 位置不重要 V. 條件概率 己知 A 發生,B 發生的機會率 =P(B|A) 單元二十二 概率 I. 定義 單元二十四 數列 I. 等差數列: a, a+d, a+2d, a+3d, … (a) T(n) = a+(n-1)d 1 (b) T(n) = 2 [T n − 1 + T n + 1 ] II. 期望值 假設某事件有 n 個結果,而每個結果 發生的概率分別為p1 , p2 , … , pn 。若每 個結果發生後可取的值分別為 (c) 若 T(1), T(2), T(3), …是等差數列,則 kT(1)+c, kT(2) +c, kT(3) +c, …都是等差 數列。 x1 , x2 , … , xn ,則該事件的期望值 (d) 已知 S(n)=T(1)+T(2)+T(3)+…+T(n) =x1 p1 + x2 p2 + ⋯ + xn pn n S(n) = 2 a + T n n = 2 2a + n − 1 d 重要公式和定理 I-16 II. 等比數列: a, a𝐫 𝟐 , a𝐫 𝟑 , a𝐫 𝟒 , … (a) T(n) = a𝐫 𝐧−𝟏 (b) T(n) = T n − 1 × T n + 1 (c) 若 T(1), T(2), T(3), …是等比數列,則 kT(1), kT(2) , kT(3) , …都是等比數列。 (d) 已知 S(n)=T(1)+T(2)+T(3)+…+T(n) (b) 四分位數間距 = 上四分位數(Q3) – 下四分位數(Q1) (e) 標準差 (i) (ii) (e) III. 標準差的應用 (a) 標準分 對任何數據 x 在以x為平均數及以σ為 單元二十五 統計 I. 量度集中趨勢 (a) 平均數 標準差的數據內, (i) (b)常態分佈 x−x 標準分 z = σ (ii) 在一常態分佈中, (i) 大約有 68%數據位於x − σ和x + σ之間, (b) 加權平均數 (ii) 大約有 95%數據位於x − 2σ和x + 2σ 之間, (iii) 大約有 99.7%數據位於x − 3σ和 x + 3σ之間。 II. 離差的度量 (a) 分佈域 (i) 不分組數據 分佈域 = 極大值 – 極小值 (ii) 分組數據 分佈域 = 最高一組的上組界 – 最低 一組的下組界 IV. 數據的改變 平均數,中位數, 全部+k 全部 X k 全部+k 全部 X k 不變 全部 X k 眾數 標準差、分佈域、 四分位數間距 重要公式和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