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johnstonhuang

海内外毕业生素质比较

advertisement
国内外高校毕业生素质比较研究
黄匡忠、冯瑞龙、何义炜、李嘉馨、石梓昕
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广东省重点平台及科研项目
特色创新类项目教育科研)2017GXJK212《高校学生素质研究》
1
uic
• 2005年建校,博雅型大学
• 专业教育+通识教育+课程化全人教育
– 北师港浸大是中国内地首家博雅型大学,注重学生心
智的开启与扩展以及人格的培养和塑造,而非局限于
传授某一狭窄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 博雅教育讲求文理兼通,推行小班教学,注重师生互
动,同时给予学生广阔的视角,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全
面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 UIC 毕业生素质:公民 (Citizenship)、2. 知识
(Knowledge)、3. 学习(Learning)、4. 技能(Skills)、5.
创造性(Creativity)、6. 沟通(Communication) 和7.团
队合作(Teamwork)
2
《国内外高校毕业生素质比较研究》
1. 问题提出:国内外高校毕业生素质(Graduate
Attributes-GA) 的重点与差异;
2. 文献综述:毕业生素质GA的意义;综合测评; OECD 学
习罗盘;
3. 研究方法:各大学官方文件内容分析; 素质关键词对
应分析
4. 统计结果:最被高校重视的毕业生素质组合
5. 讨论: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缺失与社会的脱序
3
一、问题的提出
毕业生素质是大学毕业生综合培养成果,包括知识,态度和技能,
但又超越学科的知识内容,超越职业技能的能力,超越个人学习态度的
社会态度、人生态度。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的“应对挑战的好奇心、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新加坡南阳理工学院的沟通和公民意识等等。
上海交大以《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从思想政治、
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社团活动与工作、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技能培
训 六项对学生进行评估。
4
目前评测的不足
大学学生素质综合测评
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制度是国内高校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工
具之一。
对于现行的综合评测制度,不少学者提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
1.
还是以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估标准, 与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不贴近。
如联想集团的要求第一是做人正直, 第二是胸怀大志, 第三是善于学习。另
一项调查显示, 思想道德素质已经提升为社会选人和用人的首要标准。
2.
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等的评价],也忽视了跨学科、跨专
业的综合性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3.
未能体现毕业生素质要求对职高职专与大学本科的差别。
5
比较的意义与全面的比较
随着国家迈向国际化,国内外院校间的交流不断增多,内地高等
教育不断进行改革、了解国外高校毕业生素质的定位与评估方法是很
有必要的。
本文通过国内外重点大学的官网内容收集其毕业生素质的描述,
加以分析法,进行比较。
比较都意义:
1) 了解两者的异同;
2) 分析两者的缺失;
3) 探索国内高校学生培养的国际化路径;
4) 探索国内高校学生培养本土化的方向。
全面的比较,个人视觉,社会视觉,国际视觉
6
7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学习罗盘2030
学习罗盘2030提出学生需要掌握:
1. 知识包括:学科的、跨学科的、经验的、程序的知识;
2. 技能包括:认知和元认知的、社会和情感的、身体和实践的技能;
3. 态度与价值观包括:个人的、地方的、社会的、全球的价值观。
4. 核心基础(Foundations) :建立认知基础、健康基础、社会和情感基础。
5. 等基素养(Literacy):学生需要掌握阅读、计算、数据素养、健康素养、数学素养。
在全球化、数字化、社会分化的大背景下,
学生还需要掌握创造新价值、调和紧张和困境以及承担责任的能力。
通过行动、反思、期待的循环,Reflective Learners
不断与教师、同伴、社区、父母互动下,成为一个更好的学习者。Interactive Learners
[OECD.
The OECD Learning Compass 2030.https://www.oecd.org/education/2030-project/teaching-andlearning/learning/.2021.08.04.
8
研究方法
研究样本
海外大学前50所 (2019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不包括4所内地大学和12所没有毕
业生素质描述高校)
国内大学前50所(2019QS亚洲大学排行榜,不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与
中国台湾的高校)。
资料收集
国内大学
从样本50所国内大学的官网,收集各学校的大学简介、对于使命与愿景的
阐述、大学章程、本科生教学质量报告,从官方报告中提取有关其本科毕
业生素质的说法加以整理,删除重复的关键词一共提取出231个。
海外大学
从样本50所海外大学的官网,收集各学校的大学简介、对于使命与愿景的
阐述、未来办校计划的报告等,本科毕业生素质的介绍作为原始数据。一
共提取出不重复的毕业生素质关键词126个。
海内外大学关键词
研究再把海内外关键词合拼。
9
国内外毕业生素质CGA
Graduate Attributes
毕业生素质
Character
品格
Civic Responsibility
公民责任
Communication Skills
沟通能力
Conceptual thinking
概念思考能力
Contribution to Mankind
为世界发展作出贡献
Creativity
创意
Efficiency
高效
Entrepreneurship
创业能力
Excellence
卓越
10
CGA
Flexibility
反应灵活迅速
Global Perspectives
全球视野
Hardworking
勤奋
Health
个人健康
Humanitarianism
博爱
Humbleness
谦虚
Independence
人格独立
Innovations
创新
Inquisitive
探究精神
Interpersonal skills
人际交往能力
Knowledgeable
知识宽厚
11
CGA
Leadership
领导力
Learning Ability
学习能力
Legality
法制观念
Morality
道德
Patriotism
爱国
Personal Growth
个人成长
Pioneering
敢为人先
Practicality
实践和应用能力
Problem Solving skills
解难能力
Professionalism
专业素养
12
CGA
Progressiveness
进取精神
Research Ability
研究能力
Resilience
抗逆力
Respect for people
尊重
Righteousness
为人正直
Scientific spirit
科学精神
Self-Efficacy
高自我效能感
Social Responsibility
社会责任感
Teamwork
团队合作
Understanding local (Chinese) culture
了解中华文化
13
Visionary
理想远大
Well-being
个人福祉
Willpower
意志力
Wisdom
智慧
注:毕业生素质的整合,由3位研究员分别独自整合,在共同讨论达
CGA
成意义不重复的素质名单。
14
素质关键词分类
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教育框架,本研究认为素质关键词的目标
指向性,可以归纳为三类:
1 个人成长:以大学生个人发展与成长为中心;
2 社会责任:以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态度培养为中心;和
3 国际视野:以培养跨文化知识和交往能力为中心。
要注意的是第二类社会责任,基本上是以利他为目的。第三类关键词希望培养
国际视野,却不一定是以利他的动机,也包含利己的动机,例如培养国际视野
在国际商务上能对个人更有利。但为《世界发展作出贡献》,和《博爱》,是
属于利他的目标,所以国际视野可以说是个人与社会目标並重。国内外关键词
分类法见表 2.
15
关键词目标分类
目标类别
关键词
个人成长
品格,沟通能力,思考能力,创意,好奇心,高效,
创业能力,能力卓越,反应灵活迅速,勤奋,个人健
康,谦虚,人格独立,创新,探究精神,人际交往能
力,知识宽厚,领导力,学习技巧,精通的语言能力,
开放性,激情,个人成长,
敢为人先,实践和应用能力,解难能力,专业素养,
进取精神,知性人格,创造知识,抗逆力,尊重,为
人正直,科学精神,高自我效能感,团队合作,勇气,
理想远大,个人福祉,意志力,智慧
社会责任
公民责任,法制观念,道德,爱国,社会责任感,了
解本社会文化
为世界发展作出贡献,全球视野,博爱
国际视野
16
海外高校重点毕业生素质
重点素质关键词
卓越
全球视野
创
研究能力
学习能力
为世界发展作出贡献
尊重
公民责任
开放性
创新
领导力
个人成长
团队合作
专业素养
为人正直
频率
Graduate Attributes
Excellence
Global Perspectives
Creativity
Research Ability
Learning Ability
Contribution to Mankind
Respect for people
Civic Responsibility
Open mindedness
Innovations
Leadership
Personal Growth
Teamwork
Professionalism
Righteousness
17
15
15
14
14
11
10
10
9
9
7
7
6
6
5
5
统计结果
海外50所大学相关材料中,毕业生素质关键词出现频率
前五项(Top 5)的为卓越(Excellence)15次,全球视野
(Global Perspectives)15次,创意(Creativity)14次,
研究能力(Research Ability)14次,学习能力(Learning
Ability)11次见表3。
最高的特质卓越也只有15次,或30%,显示海外高校毕
业生特质的异质性(Heterogenity) 相对强。高校多追求独
特性。
18
国内高校重点毕业生素质
重点素质关键词
卓越
全球视野
创意
研究能力
学习能力
为世界发展作出贡献
尊重
公民责任
开放性
创新
领导力
个人成长
团队合作
专业素养
为人正直
频率
Key Graduate Attributes
Excellence
Global Perspectives
Creativity
Research Ability
Learning Ability
Contribution to Mankind
Respect for people
Civic Responsibility
Open mindedness
Innovations
Leadership
Personal Growth
Teamwork
Professionalism
Righteousness
47
39
37
33
29
26
24
24
22
18
47
39
37
33
29
19
国内高校毕业生特质的同质性
国内高校前五关键词“创新”、“全球视野”、
“知识宽厚”、“实践和应用能力”、和“社会责
任感”。“创新”出现频率高达47次,学校比例的
94%。频率超过30的有:全球视野(39次)、知识
宽厚(37次)、实践和应用能力(33次)。即被
60%以上的学校列入。显示国内高校毕业生特质的
同质性(Homogenity) 很强。
20
其他
社会责任感(29次)、道德(26次)、品格(24
次)、爱国(24次)、卓越(22次),领导力
(18次)、专业素养(17次)、个人健康(17
次)、学习能力(15次)、科学精神(14次)、
人格独立(13次)。“个人健康”关键词,一般
出现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而“学习能
力”在“知识宽厚”概括或引出,但很少单独出
现。“科学精神”只有极少学校会列出。
21
国内外100所高校毕业生素质关键词频率
毕业生素质
Graduate Attributes
频率
全球视野
创新
知识宽厚
卓越
实践和应用能力
Global Perspectives
Innovation
Knowledgeable
Excellence
Practical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Morality
Learning ability
Leadership
Character
54
54
41
37
35
31
29
26
25
25
社会责任感
道德
学习能力
领导力
品格
22
综合国内外前5名
• 综合国内外毕业生素质前5是,全球视野(Global
Perspectives),创新(Innovation), 知识宽厚
(Knowledgeable), 卓越(Excellence),实践和应用
能力 (Practicality) 。
国内高校前五位
创新 Innovation
海外高校前五位
卓越 Excellence
全球视野
Global Perspectives
全球视野 Global Perspectives
综合前五位
全球视野 Global
Perspectives
创新 Innovation
知识宽厚
Knowledgeable
创意 Creativity
知识宽厚 Knowledgeable
实践和应用能力
Practicality
研究能力
Research Ability
卓越 Excellence
社会责任感
Social Responsibility
学习能力
Learning Ability
实践和应用能力 Practicality
23
综合统计国内外高校的关键词,过半数的
大学都提到了创新和全球视野(54次);
但由于每家国内大学提及的毕业生素质数
量更多,综合排名未必全面。
24
综合结果
目标类别
海外
国内
综合数据
个人成长
341(72%)
社会责任
155(78%
)
14(7%)
85(18%)
498(74%
)
99(15%)
国际视野
29(15%) 48(10%)
77(11%)
总数
198(100% 474(100%) 674(100%
)
)
25
卡方检验
• 在指向性类别即个人成长、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
三个分类方面是否有差异。卡方检验结果显示
X^2 = 14.436 (df = 2 ), 统计上有显著性 (p <
0.001)。
• 说明海外大学较倾向国际视野培育,国内大学较
倾向社会责任培育。
• 本研究再以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
来显示海外与国内大学,与个人成长、社会责任
和国际视野三个分类方面的关联性。
26
目标指向性的对应分析
27
对应分析
• 对应分析也称关联分析、其作用的限制是只能反映一
种倾向(Tendency),而不能量化各因子的关系。
• 蓝色短杠代表国内与海外高校, 红色圆点代表个人、
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三类毕业生素质。分析结果显示
海外大学与国内大学都注意个人成长,即个人类毕业
生素质(Personal Graduate Attributes)与中国内地大
学和海外大学接近等距;但社会责任类毕业生素质
(Social Responsibility Graduate Attributes)与内地大
学距离比较接近即关联性较强,而国际视野类毕业生
素质(Global Perspectives Graduate Attributes)与海
外大学管理学距离比较接近即关联性较强。
28
五、讨论
• 有一点是国内和海外高校有明显分别的是毕业生素质频
率的分布。国内高校毕业生素质的前5名,所得频率均
超过50家高校的半数。最高是第一位创新素质,得到47
家大学的认同,或94%。最低是社会责任感素质,也有
29家或58% 的认同。
• 这反映了国内高校毕业生素质的一致性
(Homogeneity)。反之,海外高校最高的是卓越素质,
有50家中的15家列入,或30%;而最低的素质是学习能
力,只有11家或22%的认同。可以反映海外高校毕业生
素质的差异性(Heterogeneity),即高校比较要求各校
的独特性。
29
香港浸会大学 HKBU 毕业生属性
浸大博雅全人教育的理念,具体反映在:《浸大毕业生的7个特质》,即
1公民、2知识、3终身学习、4技能、5创意、 6沟通和 7团队合作。
30
UIC 经验
•UIC(HKBU) 7个毕业生素质 “公民、知识、终身学习、
技巧、沟通、创意 和 团队合作”中,群体和沟通能力没有
纳入上述的前五。可能是看作是附属技能(Secondary Skills)
; 反而是“研究能力Research Ability”,和“学习能力
Learning Ability”更受重视。
•从本土化的角度出发,国内高校的第8位是爱国,和第11位
是个人健康。个人健康应理解为包括身心健康,或个人福祉
(Personal Well-being)。这两项素质都有独特性不能归纳
于其他素质,值得思考和纳入。
31
社会责任教育
•社会的脱序 (Social Disconnectedness)推动了青年人包括大学生的自恋心态。
两位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者 Jean Twenge and Keith Campbell发表了自恋时代
[](Narcissism
Epidemic)一书, 提醒美国高校注意新一代大学生的自恋行为。
•全球正面对数字社会的冲击,年轻人越来越与社会脱节,形成了“数码社交
封闭” (Digital Autism),自我为中心或自我封闭已不足以形容青年人与数字媒
体互动的状态,数字世界垄断了青少年的社会现实,数字世界就是他们的社
会,社会对他们来说就是数字世界。
•本研究也呼应了“社会责任感”教育(Social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是高
校应对自恋时代最重要的议题[]。当然如何在高等教育进行有效的社会责任感
素质培养,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32
参考书目REFERENCE
[]
[]
[]
[]
[]
[]
[]
张迎进,谢云红,沈伟正,符文.大学生综合测评定量评价制度.高教学刊.2016
年3期.150-151.
刘夏菡.谈地方高校大学生综合测评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创新教育.2019年
.80.
冯瑞明,侯铁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想教育研究.2006
年3月第3期,45-46.
陈吉鄂,姚伟航.浅谈高校学生综合测评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漯河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第17卷第1期,2018年1月.
李真.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
院学报.2003年3月第一期.13-15.
刘祥松,李立明.基于社会需求的高职高专毕业生特质问题探讨.扬州大学学
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10月,第14卷第5期.57-59.
杨攀攀.关于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现状的思考.教育前言 网络财富:2010:56.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综合测评实施办法(2019年)。
33
参考书目 REFERENCE
[] Simon C. Barrie. A research-based approach to generic graduate attributes policy.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2004,23(3).
[] https://pharm.sjtu.edu.cn/xssw/2983.html/.2019.04.03.
[] Simon C. Barrie. A research-based approach to generic graduate attributes policy.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2004,23(3).
[] Amara Atif,Deborah Richards,Peter Busch,Ayse Bilgin. Assuring graduate competency: a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r course guide tools.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Higher Education (2015)
27:94–113.
[] Cecilia K. Y. Chan, Lillian Y. Y. Luk.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instrument measur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perceived holistic competencies. 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2020):1-16.
[] OECD. The OECD Learning Compass 2030.https://www.oecd.org/education/2030-project/teaching-andlearning/learning/.2021.08.04.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9.https://www.qschina.cn/university-rankings/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9.2021.08.04.
[] QS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https://www.topuniversities.com/university-rankings/asian-universityrankings/2019.2021.08.04.
[]Jean M Twenge, and W Keith Campbell. The Narcissism Epidemic: Living in the Age of Entitlement.
Simon and Schuster, 2009.
[]Yaqing MAO and Johnston H. C. Wo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to Combat Narcissism After
the Pandemic: Reinventing Graduate Attributes in Higher Learning”. EC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11.6
(2022).
34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