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q

《军事理论》知识点(2023)

advertisement
《军事理论》复习参考内容(2023)
1、军事思想来源于军事实践,指导军事实践,同时接受军事实践的检验。
2、军事思想的六大特征:政治性、实践性、时代性、民族性、继承性、创造性。
3、军事思想的内容体系包含:战争观、军事方法论、战略思想、作战指导思想、军队建设思
想、国防思想。
4、按照“阶级”标准来划分,毛泽东军事思想属于无产阶级军事思想。
5、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活跃期为春秋战国时期。
6、欧洲最伟大的军事思想家为克劳塞维茨。
7、《孙子兵法》为世界上公认的现存最早的“兵学圣典”,其作者孙武在世界范围内享受“百世
兵家之师”“东方兵学鼻祖”的美誉。
8、“兵者,国之大事”是《孙子兵法》的“重战思想”的体现。
9、在《孙子兵法》众多军事思想中,被誉为“最耀眼的一颗星”的是其“全胜思想”。
10、“全胜思想”的精髓是 不战而屈人之兵。
11、“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是《孙子兵法》对“因敌制胜”这一战术思想的描述。
12、《孙子兵法》的“先胜”思想强调的重点是不可打无准备之仗。
13、将帅“五德”是指 智、信、仁、勇、严。
14、1935 年 1 月的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党内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15、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内涵: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建设、国
防建设等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认识,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
1
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从事
军事实践的科学经验总结和集体智慧结晶。
16、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内容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是 人民战争思想。
17、毛泽东同志在“三湾改编”中提出的“支部建在连上”思想论断重塑了党的组织架构。
18、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撰写的《论持久战》遏制了“速胜论”和“亡国论”两种不良思想的蔓
延,并成为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章。
19、毛泽东军事思想中被誉为最具原创性的一项内容是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20、克劳塞维茨提出的“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思想是对战争性质的界定。
21、被誉为“欧洲的《孙子兵法》”和“战略学的《圣经》”的是《战争论》。
22、《战争论》认为,“精神要素”是影响战争最重要的要素,它贯穿战争始末,且能影响其它
要素的作用发挥。
23、《战争论》认为,“数量优势”是战争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制胜因素。
24、克劳塞维茨认为,民众武装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的原因是民众武装的介入会促使“作战方
式”和“军队面貌”发生根本性改变。
25、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
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政
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
26、人民军队的性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执行无产阶级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
团。
27、我国武装力量主要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2
和民兵组织。
28、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是指到 2027 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到 2035 年
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29、为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将来的军队的发展方向是小型化、 一体化、 智能化。
30、2001 年 8 月 31 日,我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确
定全民国防教育日是每年 9 月第三个星期六。
31、国防的目的是捍卫国家的主权、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维护国家安全 。
32、国防的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为国家。
33、国防的手段:军事手段、政治手段、经济手段、外交手段。
34、我国国防的历史给我们的启示:(1)经济是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2)政治昌明是国防
巩固的根本;(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4)保持忧患意识是国防巩
固发展的前提。
35、国防法规的基本特征:(1)调整对象的特殊性;(2)司法适用的优先性;(3)处罚措施
的严厉性;(4)公开程度的有限性。
36、我国现行的兵役制度:以志愿兵役为主体的志愿兵役与义务兵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37、国防动员的概念:国防动员又称为战争动员,是主权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时状态转为战
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
38、国防动员的对象:人力、物力、财力。
39、国防动员的意义:
(1)国防动员是增强国防实力的重要措施;(2)国防动员是增强国防
威慑力的有效手段;(3)国防动员是夺取战争主动权的可靠保障。
3
40、公民的国防义务包括应征服兵役、接受国防教育、保护国防设施、保守国防秘密、支持
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
41、国家的地缘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以及与地理密切相关的国家关
系等因素。
42、当前我国共有 14 个陆上邻国,其中与我国仍存在边界领土纠纷的是印度和不丹。
43、一个国家的主权包括对内的统治权、对外的独立权。
44、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45、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不
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46、总体国家安全观“五大要素”是指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
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47、总体国家安全观“五对关系”是指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外部安全,
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
全;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
48、世界正在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世界政治角度看,非西方国家正以前所未有的势
头呈现出群体性独立自主式崛起;从国际经济角度看,各国发展步伐中,“去西方化”的态势
正在加速推进;从全球观念角度看,西方民主、自由、人权理念遭到全球批判而呈现出前所
未有的“去神话化”。
49、当前我国周边安全面临的主要形势:(1)美盟国家对我极限施压肆意挑衅;(2)台海局
势已处于兵危战险的严峻态势;(3)日本安保军事化危及地区和平与发展;(4)维护南海和
4
平稳定依然紧迫;(5)半岛问题始终牵动世界目光;(6)印度位我西南始终想借机谋利。
50、战争形态变化的根本动力在于技术的进步。
51、战争,按性质,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按形态,分为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
机械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
52、信息化战争,是“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及相应作战方法,在陆、
海,空、天、网络、电磁等空间及认知领域进行的以体系对抗为主要形式的战争。是信息时
代战争的基本形态。”
53、信息化战争争夺的核心是制信息权。
54、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点:信息资源主导;战场空间全维;战争力量一体;指挥行动实
时;信息对抗全域;精确作战普及。
55、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是信息化作战平台将成为战场支撑;智能化武器装备将大量涌
现;军队将向小型化、一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作战思想将出现重大调整;主要作战样式
将出现重大改变。
56、习主席深刻指出:“要打赢信息化战争,脱离了信息化武器这个要件那是空想,但无视人
的因素更是必败无疑。”“在战争制胜问题上,人是决定因素。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发展,战争
形态如何演变,这一条永远不会变。”
57、信息化武器装备相较于传统的武器装备,具有智能化、网络化、一体化的特点。
58、信息化武器装备对现代战争的影响可概括为侦察立体化、指挥控制智能化、目标打击精
确化、防护综合化、反应快速化五个方面。
59、信息化武器装备大体可分为非杀伤、软杀伤和硬杀伤三大类。
5
60、C4ISR 系统是指: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侦察、监视系统的简称。
61、精确制导武器是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 50%以上的武器。
62、精确制导技术包括自主制导、寻的制导、遥控制导和复合制导四种方式,其中,适合于
攻击固定目标的制导方式是自主制导。
63、预警机被称为“空中指挥所”或“空中大脑”。
64、侦察是军队为了获取敌情和有关作战的其他情况而采取的行动。
65、侦察与监视技术根据运载侦察与监视技术设备的平台的活动空域,可分为航天侦察与监
视设备、 航空侦察与监视设备、地面侦察与监视设备、水中侦察与监视设备。
66、指挥控制系统是作战系统的“大脑”和“神经中枢”,它的功能主要包括战场感知、辅助决
策、打击控制、信息保障。
67、现代战争中电子对抗的主要形式是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电子防护。
68、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
通常由弹体、战斗部、动力装置和制导系统四部分组成。
69、侦察卫星的轨道高度一般是 200—1000 千米,而导弹预警卫星一般在高轨道运行。
70、天基预警侦察系统已成为获取军事情报信息的重要装备,其特点是侦察范围广、速度
快,且具有合法性,不受地理、国界限制。
7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
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五大功能。
72、055 型驱逐舰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新型万吨级驱逐舰,是海军排水量最大的驱逐舰。
73、新概念武器与传统武器在基本原理、杀伤破坏机理和作战方式上有重大的区别,正在研
6
制发展中的新概念武器主要有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非致命武器等。
74、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包括:需要了解国
家安全形势,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念,遵守法律法规,关注国际形
势,参与国家安全宣传活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倡导爱国主义精神,积极支持国家安全工
作和时刻警惕防范风险等方面,为维护国家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
75、人与武器的辩证法:习主席深刻指出,在战争制胜问题上,人是决定因素,武器因素的
重要性在上升,重视武器因素也就是重视人的因素。(1)在战争制胜问题上,人是决定因
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和武器是战斗力构成中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人是战争的主体。
战争实践反复证明,武器不能自动打仗,无论信息化、智能化到了什么程度,决定战争胜负
的是人,不是武器。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发展,战争形态如何演变,这一条永远不会变。(2)
随着军事技术不断发展,武器因素的重要性在上升。马克思主义不仅肯定人对战争胜负的决
定性作用,同时也强调武器对赢得战争的重要作用。回顾战争史,武器装备的发展有力推动
了战争形态的演变,在战场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打仗总是要用武器的,人的因素要同
武器装备运用结合在一起,脱离了武器装备这个战争的基本构件来讲人的因素是不行的。
(3)重视武器因素也就是重视人的因素。现代战争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人的因素、武器因
素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当前,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
新技术推动下,军事智能化呈现加速发展之势,武器装备正从迁移、延伸人的体能技能进一
步向智能迈进,既为指挥员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又可相对独立自主完成作战人员难以直接完
成的作战任务,人与武器的界面愈发模糊。但要看到,无人机并非真的无人,智能化也不是
武器变成人,而是武器在前台、人员在后台,人的智能移植到了武器上,人与武器已经高度
一体化。时代之变、科技之变、战争之变,要求我们对人与武器的关系有新的认识,努力在
军事实践中发挥好人的决定性作用和武器的重要作用,实现人与武器的高度融合。
7
76、赓续传承好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思想是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历史实践反复证
明,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战争形态如何演变,兵民永远是胜利之本,人民战争思想魅力永存。
(1)在打赢局部战争中贯彻人民战争思想。当前,战争形态的不断演变,对传统人民战争的
组织动员以及战略战术提出了新挑战,战争的突发性、空间的立体性、纵深的变化性以及前
沿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在现代局部战争中,单单依靠调动局部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短
时间内统一全民思想、动员集中全社会的力量,迅速形成人民战争的铁拳,方能克敌制胜。
(2)在捍卫国家利益中发展人民战争思想。当前,战争形态正在由机械化向信息化智能化发
展,但不管战争形态如何变化,信息化、智能化对抗的背后,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仍然是
人。未来战场上,我们更应在捍卫国家利益的前沿坚持战争的群众性、整体性,拓展人民战
争的内涵和外延,把有限的主战场和广阔的相关战场连接起来,把军事手段与政治、经济、
外交等各种非军事手段结合起来一体运用,把握斗争主动权,最大限度维护 好国家利益。
(3)在构建现代后勤中发扬人民战争思想。战争形态越发展,作战对后勤的依赖就越大。打
赢现代战争,后勤必须做到先到位、后收场、全程用,快速响应、全维参战、精确保障,这
种对现代后勤的新要求,决定了现代战争更加需要贯彻好人民战争思想,把人民战争提升到
更高的层次。实践证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战争正呈现出更加丰富的特点,人民战争思
想永远是克敌制胜的强大武器。
8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