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s23335

Chemistry

advertisement
考点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举例
如:酒精挥发、玻璃破碎,冰融化、水结冰、石 如:酿酒、造醋、光合作用、冶金、食
油分馏,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升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消化、电解水、煤的干馏、塑料降解
华、摩擦生热、铁变磁铁、通电升温发光、活性 等;物质燃烧和金属生锈等。
炭吸附等都是物理变化
判断依据
(宏观)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微观)物理变化的过程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不变,化学变化的过程中物质的分子会分成
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联系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但在物理变化时不一定伴
随化学变化
(1) 物质的变化常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但不能仅根据现象来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如电灯泡通
电时发光、放热,但无新物质生成,所以不是化学变化。
(2) 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例如,锅炉的爆炸、车胎的爆炸是物理变化。
2.课堂实验
(1) 镁带燃烧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镁+ 氧气 ⎯
点燃
⎯⎯→ 氧化镁
(2) 向石灰水中吹气
现象:石灰水变浑浊,底部有白色沉淀生成,反应文字表达式:氢氧化钙+二氧化碳 → 碳酸钙+水检验
二氧化碳的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出现白色沉淀,则为二氧化碳气体。
(3) 把盐酸滴在大理石上
现象:大理石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4) 检验氧气的方法: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气体复燃,则为氧气。
考点 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内容
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
可燃性、助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
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定性、毒性、腐蚀性、酸性、碱性等
在描述性质时往往有“能、会、有、具有、可以”等字眼,而在描述变化时没有这些字眼。
考点 3 常见仪器及使用
仪器名称
加热
试管
仪器
(直接加
图形
用途
注意事项
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
①加热前应先预热;②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
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倾斜,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热)
蒸发皿
(直接加
用于少量溶液的蒸
发、浓缩和结晶
热)
烧杯
(间接加
①取、放时应使用坩埚钳,不可用手直接拿;②蒸发
溶液时注意及时搅拌,以防液体局部受热,四处飞
溅.
①配制溶液;②作较多 加热时,应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均匀受热
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③
过滤时盛接滤液
热)
酒精灯
用于实验中加热
①酒精量不应超过灯壶容积的 ,不得少于 ;②严禁
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③加热时,应使用外
焰;④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⑤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测量
仪器
试管夹
用于实验中夹持试管
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经常与 不能加热,也不能用作反应容器;读数时视线应与液
胶头滴管一起使用
夹试管时夹的位置应距离试管口约 处
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电子天平
称量物体的质量
① ①检查并调整天平至水平位置;
② 将称量纸置于称盘上,关上侧门,按下去皮
键,再逐渐加入待称物质。
③ 称量易挥发和具有腐蚀性的物品时候,要盛
放在密闭的容器中。
漏斗
普通漏斗
用于过滤或向小口容
器里加液体
长颈漏斗
注入液体
①过滤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②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 避
免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分液漏斗
注入液体
分液漏斗的下端管口不必插入液面以下,可控制液体
的滴加量和滴加速度
辅助
胶头滴管
仪器
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
①滴液时,滴管应竖直悬空放在容器口的上方;② 取
液体.
液后,保持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
玷污或腐蚀胶帽
玻璃棒
搅拌(溶解、蒸发)、引 搅拌时切勿碰到器壁
流(过滤、转移液体)或
蘸取液体(测定溶液的
pH)
盛放 集气瓶
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 不能加热;用于某些固体物质在气体中的燃烧反应
药品
进行物质和气体间的
时,集气瓶内要放入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受热
的仪
反应
不均炸裂
器
细口瓶、
细口瓶储存液体药品, 取用试剂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不能弄脏,防止污
广口瓶
广口瓶储存固体药品
染试剂
考点 4 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
药品
取用方法
注意事项
图示
固体
①块状或密度较大金属颗粒(用镊
子):操作要领是“一横、二放、三
取块状或密度较大金属颗粒应缓慢
竖立试管,以免打破容器
慢竖”;
②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操
作时,做到“一斜、二送、三直立”
液体
取用较多液体(倾倒法)
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瓶上标签应
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
取用少量液体(滴加法)
竖持试管;滴管垂直在试管口正上
方位置
选取合适规格的量筒;先倾倒,接 读数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与量筒
近刻度时用胶头滴管定容(定量量
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取)
2. 给物质加热
分类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给固体加 ①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
热
①加热时试管外壁应干燥;
倒流导致试管破裂;
②加热时不要让试管接触到
②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用外焰对准药品
灯芯;
部位加热
图示
③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
给液体加 试管倾斜(管口向上)与桌面成 45°角,液体
冷水冲洗,防止骤冷破裂,
也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热
不超过容积的 ,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以免烫伤实验台
3. 其他操作
分类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图示
过滤
①适用于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②仪器和用品: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带铁圈)、滤纸;
③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蒸发
①仪器: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
②操作要点:
a. 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
b. 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c. 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放在石棉网上
考点 5 物质的提纯
1.混合物、纯净物:
混合物
纯净物
特征
含有两种或多种物质的体系
只含有一种物质
性质
无固定组成和性质
有固定组成和性质
举例
如空气、海水
如氧气、二氧化碳
联系
没有绝对纯净的物质。某物质的纯度很高、杂质极少时,看作为纯净物。
混合物中个组成物质保持原有的性质。
2.物质的纯度:混合物中主要成分(或某一成分)的质量分数。
3.物质提纯的方法
物理方法:蒸发、蒸馏、过滤、结晶等,有时往往几种方法一起使用。
(1)蒸发
通过加热或自然挥发除去溶剂,从而使溶质析出的方法。如加热食盐水,可蒸发其中的水分而得到食盐。
蒸发用到的主要仪器有: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
蒸发操作注意事项: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2/3;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或晶体溅出;
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2)过滤
将不溶性固体同液体分离的方法,或分离可溶性固体和难溶性固体的方法。例如,粗盐提纯中,利用过滤
除去粗盐中难溶的杂质。
过滤用到的主要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
过滤过程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1)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2)二低:滤纸的边缘略低于漏斗口;漏斗内液面略低于滤纸边缘。
(3)三靠:倒入液体时,盛有液体的烧杯尖嘴与玻璃棒相靠;玻璃棒末端与滤纸三层部分相靠;漏斗下端
尖嘴与盛放滤液的烧杯内壁相靠。
*误差分析:
①滤液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
②过滤速率慢的原因:滤纸未用水润湿未贴紧烧杯内壁、漏斗尖端未贴紧烧杯内壁
4.粗盐提纯的过程: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搅拌,加快溶解的速度;
◇过滤:引流;
◇蒸发:搅拌,防止局部过热,液体飞溅。
考点 6 元素
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1)元素的分类
地球上三千多万种物质是由 110 多种元素组成的,我们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组成金属单质的元素)
,
有“钅”,但(汞例外)
;
非金属元素(组成非金属单质的元素)有“石”、“气”,但(溴例外)
;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稀有气体的元
素)
:氦、氖、氩等
2.元素符号
(1)书写:采用拉丁字母,国际通用。“一大二小”即一个字母的大写;二个字母的第一个大写,第二个
小写。
必背元素名称、符号及原子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元素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钾
钙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铜
汞
银
铂
金
名称
元素
H
符号
其他重要的元素名称、符号
元素 锰
锌
铁
锡
铅
元素 Mn Zn
Fe
Sn Pb Cu Hg Ag Pt
钡
碘
名称
Au Ba
I
符号
考点 7 物质的分类
1.概念:
混合物:含有两种或多种物质的体系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