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學記》 (1) 古代學與教之目的: 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 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兌命》曰:「念終始典於學」。其此之謂乎! 發佈政令,徵求品德善良,可以得到小小的聲譽,不能夠聳動群眾的聽 聞;接近賢明之士,親近和自己疏遠的人,可以聳動群眾的聽聞,但不能起 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君子想要教化百姓,並形成好的風俗,就一定要重視設 學施教! 玉石不經雕琢,就不能變成好的器物;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會明白道理。 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國家,統治人民,首先要設學施教。 《尚書‧兌命》篇 中說:「始終要以設學施教為主」,就是談的這個道理啊! (2) 教學相長之道理: 《禮記‧學記》論「教學相長」,是一種互動的教學模式。文中說「雖 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 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 教學相長也。」 「教學相長」是《學記》總結實際經驗,得出的一條教師提高自身素質 的重要規律。它說: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 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這是說通過學習才知道自己知 識的不足,通過教人才知道教學的困難。知道不足,才能勉勵自己不斷追求 進步,知道困難,才能督促自己去認真學習研究。這就叫做「教學相長」 。 《學 記》的貢獻是進一步揭示了教學具有相互促進的作用,特別是關於教學中如 何推動教師自身的學習, 《學記》更有精到的論析。所謂「教然後知困」 ,不 僅是說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對所教的內容會困感到知識不夠而產生繼續學 習酌要求,更著重指出了在教學方法上如何適應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來進 行教學。 (3) 古代大學之考核層次及內容: 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 親師,七年論學取友;謂之「小成」; 2. 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 3. 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 1. 古代大學每年招收學生入學,每隔一年對學生考查一次。第一年考查學 生斷句分章等基本閱讀能力的情況,第三年考查學生是否專心學習和親近同 學,第五年考查學生是否在廣博的學習和親近老師,第七年考查學生討論學 業是非和識別朋友的能力,叫做「小成」。第九年學生能舉一反三,推論事 理,並有堅強信念,不違背老師的教悔,叫做「大成」。唯其這樣,才能教 化百姓,移風易俗,周圍的人能心悅誠服,遠方的人也會來歸順他,這就是 大學教人的宗旨。古書上說: 「(教學的人) 應效法小螞蟻銜土不息而成土堆 的精神。 (4) 藏修息遊之涵義: 《學記》說: 「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緩, 不能安弦;不過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 學。故君子之于學也,藏焉修焉,息焉遊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 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 藏、脩、息、遊,此四者的意思是:平居時藏懷於是,受課時修習於是, 退省時息養於是,閒暇時遊玩於是,蓋無時無地而暫替也。 大學的教育制度是:按照規定時間進行正課教學,課後進行課外練習。 因為課外不練習好調弦,課內就完成不了《詩》教的任務。就是說,不注重 課外實際訓練的重要性,就完成不了正課教學任務。所以,善於學習的人, 必須做到;在掌握了已學的知識之後,進而學習未知的知識;在休息的時候, 就盡情玩樂,在學習時要聚精會神地鑽研。這樣才能鞏固所學,從而親近師 長,樂于交友,恪守信念,學業和修養就會有所成就。所以《學記》提出了 「藏息相輔」的教學原則, 《學記》認為課外活動是課內學習的繼績和補充, 它們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課外活動並不是消極的,而是為了更好 地學習。正課教學與課外活動之間的統一,已學知識與未學知識之間的統 一,接受知識與消代知識之間的統一,學習與休息之間的統一,「親師」與 「樂友」之間的統一,這些樸素的教育法,是經過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錘煉 出來的。 (5) 教之所由興與教之所由廢之內容 1. 教之所由興者四:「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 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2. 教之所由興者六:「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 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脩;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 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學記》在總結成功的教育經驗時指出: 「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 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 也。」意思是說,大學教育的方法:在問題將要發生之前就及早教育,這叫 做預防;抓住適當的時機舉行教育,這叫做及時;不超越年級,按部就班地 進行教學,這叫做循序;同學之間交流經驗,互相學習,這叫做觀摩。這四 點,就是成功教育成功的原因。《學記》根據大學教育的特點,從正面總結 出豫(預防)、時(及時)、孫(順序)、摩(觀摩)四點經驗,這是帶有規律性的。 《學記》在總結失敗的教訓時指出:「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 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脩;獨學而無友,則孤陋 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意思是說, 問題發生以後才去禁止,就會遇到阻力而難以解決;時機錯過以後才去學 習,雖勤苦攻讀,但也難以取得成就;教學雜亂無章,不按順序去進行,就 會紊亂而收不到成效;獨立學習而沒有朋友切磋琢磨就會學識淺陋,見聞不 廣。與品行不良的人在一起混日子,就會違背老師的教導;跟不三不四的人 在一起幹些不正當的事情,就會荒廢學業。這六點,就是教育失敗的原因。 這是從反而論証預防、及時、順序、觀摩的正確性和重要性。 《學記》從正反兩方面分析了教育成敗的原因,揭示了教育成敗的規 律,豐富了古代的教育。 (6) 善喻之教學法 君子之教,喻也。善喻之道也是:「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 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 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 矣。」 即當教師,的只有既懂得教育成功的因素,又懂得教育失敗的因素,才 能勝任教師的工作。所以優秀的教師總是善於用誘導的方法教育學生,那就 是:引導學生,但不是牽著他們走;激勵他們,但不是強制使之順從;開導 他們,使之自悟。這樣做,學生學習起來必然會感到安易。啟發而又有所含 蓄,就可以讓學生去獨立思考。處理好教與學的矛盾關係,師生融洽,學習 安易,又能獨立思考,這就是善於誘導的結果。正因為啟發誘導的教學原則 意義重大,所以《學記》特別提出「善喻」的教育原則。 (7) 尊師重道之重要性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 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為尸,則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 無北面,所以尊師也。 在教學工作中,尊敬教師是難能可貴的。尊敬教師才能重視他傳授的 道。在上的君王能尊師重道,百姓才能尊心求學。所以君王不以臣子相待的 臣子有兩種人:一是正在代表死者受祭祀的人,不以臣子相待;二是教師, 不以臣子相待。根據禮制,〔這二種人〕雖被天子召見,可免去朝見君王的 禮節,這就是為了表示尊師重道的緣故。 (8) 如何始堪稱有志於學 《禮記‧學記》說:「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 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 七年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 就是說:古時候的教育制度,每二十五家有一所學校叫做「塾」,每黨 有一所學校叫做「庠」 ,每術有一間學校叫做「序」 ,國都設有大學。每年都 有學生入學,每隔一年舉行一次考試;第一年考試學生能否斷句和志趣所 在,第三年考試學生對待學業是否嚴肅認真和是否愛好固體生活,第五年考 試學生是否多方面學習和是否尊敬老師,第七年考試學生是否有討論學問和 選擇朋友的能力,如果及格,就可稱為小成;第九年如果能夠觸類旁通,鞏 固所學,堅定不移,就可稱為大成。這樣學習的教育方法,纔能夠使所學的 事物,逐年積累起來,用以教導感化老百姓,養成善良的風俗,使近處的人 心悅誠服,遠方的人仰慕歸附。 於《禮記‧學記》篇末回引古書上回應說:「蛾子時術之。」堪稱有志 於學矣。 (9) 明學者,比物醜類,觸類旁通 古之學者,比物醜類,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和;水無當於五色, 五色弗得不章;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 親。 古代求學的人,能夠對同類事物進行比較,舉一反三。鼓不等同於五聲, 而五聲中沒有鼓音,就不和諧;水不同於五色,但五色沒有水調和,就不能 鮮明悅目;學習不等於五官,但五官不經過學習訓練就不會發生好的功能; 師不等同於五服之親,但沒有教師的教導,人們不可能懂得五服的親密關係。 學者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 學者如果能夠觸類旁通,鞏固所學,堅定不移,就可稱為大成。 (10) 學爲眾事之本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於此四者,可 以有志於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 本! 君子說,德行很高的人,不限於只擔任某種官職;普遍的規律,不僅僅 適用於那一件事物;有大信實的人,用不著他發誓後才信任他;天有四季變 化,無須劃一,也會守時。懂得這四點, 〔就可以領會到做事求學〕 ,也要抓 住根本的道理了。古代三王祭祀江河的時候,都是先祭河而後祭海,這是因 為河是水的本源,而海是水的歸宿。這才叫抓住了根本! (11) 語譯全文 《國語勾踐滅吳》 (1) 文種行成于吳,其說吳王之策略及其具體內容。 1. 2. 3. 越王勾踐困守在會稽山上,就發佈命令徵求臣子獻計使吳國退兵,並和 他共主越國的政事。得大夫文種獻計,勾踐最終得以解除會稽之圍。 勾踐派遣文種去向吳國求和,陳述利害,和則有金銀珠寶,兒女及五千 士兵任由差遣。戰則焚宗廟,沉寶石、繫兒女、士兵死戰,玉石俱焚。 派人送上八名美女賄賂太宰伯嚭,得伯嚭之助,吳王答應與之和。 (2) 勾踐與夫差之人品才幹。 勾踐的為人態度: 1. 2. 3. 4. 聽從文種獻計:勾踐虛心納諫,他采納大夫文種與吳國屈辱求咎的建議 並派出大夫文種與吳國人周旋。 與國民共甘苦:勾踐不僅在行動上與百姓同甘共苦,休戚與共,而且生 聚教訓,力圖富強。他刻苦自厲,鍥而不捨,從敗退到滅吳,經歷了 22 年,有志竟成。 卑身侍奉夫差:勾踐卑身侍敵,毫不畏懼,為反攻復國,甘願忍辱負重, 不耽不撓前進。他充當夫差的馬前卒,低眉折腰在吳國服役,長達三年。 禮待國外之士:勾踐求才若渴,禮賢下士,四方之士來者,必廟禮之。 夫差的人品才幹: 1. 報仇心強; 2. 3. 4. 沈迷女色; 過於自負; 昏庸無道; (3) 伍子胥反對及太宰嚭支持和議之原因。 伍子胥反對和議之原因: 1. 吳之與越也,仇讎敵戰之國也,三江環之,民無所移,有吳則無越,有 2. 越則無吳,君將不可改於是矣。 由於「陸人居陸,水人居水。」這個道理,上黨之國,我攻而勝之,吾 3. 不能居其地,不能乖其車;夫越國,吾攻而勝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乖 其舟。 這次打敗越國,佔有其地,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滅之;失此利 也,雖悔之,必無及已。 太宰嚭支持和議之原因: 太宰嚭諫曰:「嚭聞古之伐國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 太宰伯嚭就勸諫吳王說:「我聽說古時候討伐別國的情形,只要降服他 就算了;現在越國已經降服了,還有什麼要求呢?」 (4) 勾踐戰敗後,在國內推行之復國措施。 1. 安撫人心:當室者死,一年釋其政;支子死,一月釋其政。必哭泣葬埋 之,如其子。 勾踐以實際行動向國民請罪。他「葬者死,問傷者,養生者;吊有憂, 賀有喜;送往者,迎來者;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對國民極盡全 力地進行了安撫。 2. 謙卑事吳:親自充當夫差的馬前卒,派出三百士人去當吳國的臣僕,勾 踐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於士。更帥越國之眾,以從吳王 之師徒,聽其指揮。 3. 繁殖人口:令壯者無取老婦,令老者無取壯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 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將免者以告,公令醫守之。生女 子,二壺酒,一豚。生三人,公與之母;生二人,公與之餼。 4. 吸納人才:越王勾踐棲於會稽之上,徵求臣子獻計使吳國退兵,並和他 共主越國的政事。 四方之士來者,必廟禮之。勾踐載稻與脂於舟以行,國之孺子之游者, 無不餔也,無不歠也,必問其名。 5. 藏富於文:令孤子、寡婦、疾病、貧病者,納宦其子。其達士,絜其居, 美其服,飽其食,而摩厲之於義。號召人民生聚,自己則刻苦自厲, 「非 其身之所種則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織則不衣,十年不收於國」。 《莊子·逍遙遊》 (1) 「逍遙」是莊子思想之最高境界,「逍遙」境界的內涵。(即本文主題思想) 「逍遙」是莊子思想之最高境界: 1. 2. 3. 莊子的人生觀,就是追求精神上的絕對自由,無所拘束的精神境界,也 就是「逍遙遊」的境界。 逍遙,亦即莊子提出「無待」之境界。「無待」與「有待」相對,即是 無所憑藉、無所依賴,達到精神上的絕對自由。 無待之最理想的人生應該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 只有「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才能達到。 逍遙遊的內涵,可以用《逍遙遊》中的一句話來概括:「若夫乘天地之 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人生世間,難免神為形 累、心為物役,應該通過「無用」 、 「無己」的「道德」修養,使精神突破有 待束縛,達到無待的自由,就可以達到逍遙而遊的境界了。 (2) 莊子通過闡述「鵬」 、 「野馬也、塵埃也」以及「蜩與學鳩」之「有所待」 ,從 而帶出逍遙的真義。 1. 2. 3. 4. 先寫鯤化為鵬、遠赴南冥,卻有待於風;蜩與學鳩自以為勝於巨鵬,其 實不如;然後點出各種人皆有所待,只有達到「無待」,才是真正的逍 遙。 寫鯤化為鵬,高飛九萬里,徙北冥飛到南冥,卻須借助風力,並非真正 逍遙。 野馬也、塵埃也,都是極微小的事物,與鵬一樣有所待。 蜩與學鳩看似能夠隨意起飛,其實所受限制更大,也並不逍遙;它們反 而以小自矜,更是無知。 (3) 至人、神人、聖人三者的境界及其與「逍遙」的關係。 有待而無待之第四層次,即莊子認為最理想的人生應該是「乘天地之 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莊子認為唯有如此,才能達到無待之境, 才能以天地自然之道為己任,置六氣變化之流,與自然世界合而為一,宇宙 即我,我即宇宙,融合無間,毫無分別對待,故曰無待。唯此無待,方為逍 遙。「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此即逍遙遊的主旨、中心 和結論,也是莊子的中心旨趣。 「乘天地之正」意謂順應自然的規律。 「正」猶今所謂的法則︴規律。 「天 地之正」 ,即天地的法則,亦即大自然運行的規律。 「御六氣之辯」意謂適應 大自然的各種變化,「辯」猶今之「變」,即變化。「六氣」指陰、陽、風、 雨、晦、明大自然各種變化。「天地之正」、「六氣之辯」其文異,但意義相 同,「正」指出自然之道運行有一定規律,而「辯」卻又指出自然有循環變 化的特徵。 而「以遊無窮」之「無窮」即猶今之無限,是指無限的時間與空間。 「以 遊無窮」就是不受時、空的限制,從形相世界中超脫出來。能「乘天地之正, 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便不受客觀事物條件的限制,便是真正的「無所待」 , 才是真正的「逍遙遊」。 那麼,要怎樣才會到達「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呢?莊 子指出只要做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便可到達「無待」之 境。 「至人」、「神人」、「聖人」,名稱雖有不同,但其實皆指同一種人,即 莊子理想中逍遙無待的人。而「無己」 、 「無功」 、 「無名」是達到的「無待」、 「逍遙遊」這境界的三種修養功夫。 「無己」即忘我,破除對自我的拘執; 「無 功」即不求建功;「無名」即不求名譽。其實能達到「無己」自然能達到至 「無功」、「無名」,所以「無己」是到達「無待」的最重要的工夫。 為了闡明「無功」 、 「無名」 、 「無己」的修養工夫,莊子利用兩個寓言故 事去說明。堯讓天下於許由,許由拍出「名者實之賓也」,所以拒絕接受天 子之名,這是「無名」 ;他不治天下,以為「無所用天下為」 ,這是「無功」。 「名」和「功」都會使人奔波勞碌,使人不能「無己」,被「名」、「功」所 牽累,便達不到「無待」。堯便不能做到這一點,他治天下為了求功,讓天 下為了求禪位之美名,所以他不能逍遙自在。 而「肩吾問連叔」的故事中,借肩吾的復述,描寫了到達「無己」的藐 姑射之山上的神人。他不食五穀,吸風飲露,遨遊於四海之外,更重要的是 他能「旁礡萬物以為一」,與萬物為一體,消除物我之分,達到「無己」的 境界。對於功業,這種人是不屑為之,即使其塵埃秕糠也能造出治世的堯舜, 但他「孰肯弊弊然以天下為事」、「孰肯分分然以物為事」,已做到「無功」 之地步。這樣「無己」 、 「無功」的神人,便能達到「無待」之境,成為莊子 理想中逍遙自在的人物。 (4) 惠子謂莊子之言「大而無用」 ,莊子則指對方「拙於用大」 ,通過比較二者「有 用」、「無用」的觀點,瞭解莊子的逍遙境界。 以莊子和惠子的兩段對話,解說「大而無用」及「拙於用大」的問題。 1. 借「五石之瓠」的用途,說明不要拘執己見,只要順應物性,自有萬物 之用。 惠子認為五石之瓠太大,既不能「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 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莊子認為 惠子是拙於用大,大可「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 2. 犛牛、大樗因無用而不損本性,得保天年,印證無用正是大用。 在常人俗世之觀念中, 「用」往往偏向世俗的實用價值上,而「功」 、 「名」 便是判斷個人價值的取向。「有功」、「有名」的人常被譽作「有用」之人, 可是在莊子眼中,這種所謂「有用」正是個人精神自由的一大限制,並且有 損本性。莊子舉狸狌為例,狸狌身生靈活,能捉細小動物,可說是「有用」, 但結果牠們都「中於機辟,死於妥罟」;至於犛牛身軀龐大,不能執鼠,可 謂「無用」,但牠偏能得保天年。 此外,世俗人對「用」的判斷標準,往往執於個人主觀狹窄的成見,這 樣的判斷,正正因為「有己」。如惠施限於「有己」的成見,才覺五石之大 瓠無用,把它擊碎;也因為「有己」的主觀判斷,才覺大樗大而無用。這種 執於個人好惡是非的感情,令萬物受己干擾,而個人本身也受萬物的牽累, 達不到無所憑藉、無所依靠的「無待」之境。 《伐檀》 (1) 據詩小序闡析全詩主旨及內容大要 《詩序》:「《伐檀》,刺貪也。在位貪鄙,無功而受祿,君子不得進仕 爾。」 《毛詩正義》据《詩序》解詩,曰:「君子之人不得進仕,坎坎然身自 斬伐檀木,置之于河之岸,欲以為輪輻之用。 ……君子不進,由在位貪鄙? 故責在位之人云;汝不親稼种,不親斂穡,何為取禾三百夫之田谷兮?不自 冬狩,不自夜獵,何為視汝之庭則有所懸者是貆獸兮?汝何為無功而妄受此 也?彼伐檀之君子,終不肯而輕餐兮!汝何為無功而受祿,使賢者不進也」 , 後來有人主張「專美君子不素餐」說;就是從《詩序》中「君子不得進仕」 演化發展而來”的。 「美君子」說認為,詩中「坎坎伐檀」者乃是一位隱逸的 君子。他置身山林,身自力作,將要制作車子。詩中間借那些不勞而獲的小 人來襯托君子的高尚,詩末則直接贊嘆這位君子「甘心窮餓而不悔」的行為。 《伐檀》選自《國風‧魏風》。魏是西周分封的一個諸侯國。魏國地瘠 民窮,貴族為滿足其腐朽的享樂生活,加緊剝削,虐取無己。《伐檀》就是 針對剝削階級貪殘肆虐,不勞而獲的醜行而作。一群伐木勞動者,在伐木造 車的艱苦勞動中,即興唱起了這首歌,深刻而尖銳地揭露了剝削制度不合理 的現象。勞動者勞而不獲,剝削者不勞而獲,表達了勞動群眾的憤慨和反抗 精神。 《伐檀》這首詩裏,反映了勞動人民對不勞而獲的地主敢於反抗、敢於 抗爭的精神。《伐檀》三章,每章九句,這是勞動人民憎恨當時統治者的無 厭之求,興尸位素餐而發的反抗剝削的呼聲。 (2) 評析此詩的諷刺手法。 全詩計三章。章首三句,以坎坎伐木之聲起興,唱出了勞動群眾的憤慨 心情和悲涼情緒。他們坎坎然用力伐檀,將以為車,以期行於陸地,得能食 力於車多今卻閑置河邊不用,欲求自食其力而不得多徒見河水清波蕩漾,內 心何等憤懣!景象何等淒清!詩中「河水清且漣漪」,此句絕非可有可無之 筆。它力勞動者的心情,渲染出悲涼寂寞的氣氛;同時也反襯出剝削階級的 貪婪穢濁。次四句以詰責語氣,直陳其事,直抒其情,肯定判斷「彼君子兮, 不素餐兮」。這是畫龍點睛之筆,冷語舛辭,言正意反,極畫諷刺之能事。 此詩三章,每章九句。第二、三章與第一章,只是在一些用字上有所不 同,如由「伐檀」 ,換成「伐輻」 、 「伐輪」 ;由「河幹」換成「河側」 、 「河湣」; 由「漣漪」換成「直猗」 、 「淪猗」 ;由「三百廛」換成「三百億」 、 「三百困」; 由「縣貍」換成「縣特」 、 「縣鶉」 ;由「素餐」換成「素食」 、 「素飧」 。盡管 用詞有許多不同,但在詞意上,不過大同小異而已,這樣迴旋重疊,反復吟 詠,就大大加強了詩作的諷刺力量及其抒情性和美感享受。 (3) 分析此詩所用的賦比興手法。 賦、比、興是《詩經》中最重要的表現手法。 「賦」就是直接陳述鋪敘, 即用質樸的語言直接陳述現實生活;「比」是指用比喻的手法對人或事作比 況描寫;「興」是指一首詩或一章詩的帶有藝術性的發端,即借用別的事物 來引發所要歌詠的內容,往往可以起到聯想、烘托的作用。 就《伐檀》而言,全詩直接鋪敘,而每章第三句則運用了「興」的手法。 第一章中「河水清且漣漪」 ,第二章中「河水清且直猗」 ,第三章中「河水清 且淪猗」 ,作者通過對河水的形容來引起所要抒發的情感。 「彼君子兮,不素 餐兮」 ,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表現了勞動人民對 統治貴族的厭惡和憎恨。 《哀郢》 (1) 標點並語譯全文。 (2) 屈原回想當年「甲之朝」離開郢都時極度悲痛的心情。 《哀郢》一開始就追述了當時屈原啟行之日所見到的情景: 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 為甚麼恰在這時百官震動而驚惶,人民離散而相失呢?古今說者不一。 例如,或謂:屈原流放時,「適會凶荒,人民離散」:;(朱熹《楚辭集注》) 或謂:正直白起破郢,頃襄王遷陳之際 (王夫之《楚辭通釋》);或謂:適當 「莊躋之亂」(譚戒甫同志,《屈賦新編》);或謂:「屈原東遷,疑即當頃襄 元年,秦發兵,出武關,攻楚,大敗楚軍,取析十五城而去。時懷王辱于秦, 兵敗地喪,民散相失 (戴震《屈原賦注》附音義)。」我認為朱說過於籠統, 其他各說年代不確,只有《音義》之說頗與當時形勢相吻合 (《史記‧楚世 家》載秦取析之戰在襄王元年,「斬首五萬」,未紀月;《六國年表》亦末紀 月; 《秦本紀》未載取析之戰。疑此役當在頃襄王元年歲末,故二年「仲春」 猶有局勢緊張之感,民多逃走)。當時,屈原就是在懷王被拘于秦,秦又大 敗楚軍之際,混在「離散」的民眾一起沿江東下,開始了他的流亡生活。至 於《哀郢》的寫作,則在「至今九年而不復」的九年之後,故這褢所描述的 被放出走情景,乃追述之筆。 (3) 黎民逃避戰火,作者被流放,共同艱辛地沿江而下之歷程。 關於屈原這次放逐之後東西南北長期流浪的路線,準備先在這裏作個全 面的分析: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出土了楚懷王時的珍貴文物《鄂君啟節》。節為 兩件,一件是車節,詳記當時官商通行的陸路路線,一件是舟節,詳記當時 官商通行的水路路線。經過專家們的考証,認為這是世界上詳記兩千多年以 前交通要道的唯一珍貴實物。 關於舟節所記的水路地名、路線先後,系以鄂為中心,(1)首先走向西 北,是以漢水為幹線,直達「鄖」及「芑陽」等漢北地區;(2)再回折而東 南,是以長江為幹線,直達「彭蠡」、「瀘江」流域;(3)最後又折而西南, 則橫絕「湘」、「資」、「沅」、「澧」,到達郢都。這三條幹線,無疑是楚國在 歷史上所形成的東連吳、越,西通秦、蜀的國際通商路線。(至於車節,則 是東北與陳、蔡相連的國際路線)。 現就《九章》考之,則屈原在頃襄王時被放後,所走的全是水路,跟「舟 節」的幹線完全相合。只是由於種種特殊原因,屈原對這三條路線,並沒有 按照舊習慣的先後行走。即屈原是:(1) 先從郢都沿江東下,到達「瀘江」、 「陵陽」 ;(2) 再溯江而上,溯漢而行,直達漢北;(3) 又沿漢而下,西南溯 玩,直抵漵浦,最後又東濟資、湘,到達汨羅。 這裏應當注意的有兩個問題: 1. 2. 屈原並不是按舟節慣例先去漢北,而是先東走陵陽、瀘江; 屈原並不是按舟節慣例由湘而資而沅,而是由沅而資而湘。第二個問題 留在《懷沙》、《惜往日》中分析,這裏只談第一個問題。 關於第一個問題,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當頃襄王元年屈原被放啟程之 際,正是秦兵大舉入侵,攻打漢北諸地之時,邊關吃緊,威脅首部,使屈原 不可能像舟節那樣先走漢北,而只有根據秦楚戰局的發展,隨著百官和民眾 沿江而東,走舟節中的第二條幹線 (後來的遷陳、遷壽春,都是由於同一個 原因而向東)。這就是屈原在《哀郢》裏所說的「方仲春而東遷」時西「背 夏浦」、東達「陵陽」的流亡路線。 接著敘述啟程的時間與流亡的路線。 「去故鄉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國門而軫懷兮,甲之黿吾以行。」 「江夏」指長江、夏水。 「軫懷」是悲痛 地懷念。詩人於甲日早晨,從郢都出發,沿著長江舟行,開始他的流浪生活。 然而船一舉槳,他的心情就彷徨沈痛起來。「容與」既指船兒起伏波動,又 暗示詩人心境徘徊不定。告別故鄉,踏上征途,他最擔心的是「哀見君而不 再得」,所以一路行舟,一路「望長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過夏首而 西浮兮,顧龍門而不見。」 「長楸」指郢都的高大梓樹。 「夏首」即夏口,夏 水入長江之處「龍門」即郢城大門。船向東行,人卻「西思」,所以詩人不 住地引頸遠「望長楸」 ,返身回「顧龍門」 , 「嗚咽徘徊,欲行又止」(蔣驥《山 帶閣注楚辭》《史記‧屈原列傳》),與眷戀之情是多麼寫摯。「凌陽侯之氾 濫兮,忽翺翔之焉薄。」「陽侯」是波神,代指波濤。相傳古代陵陽國侯溺 水而死,成為大波之神,能興波作浪,故作波濤代稱。詩人「殘郢都」 、 「過 夏首」、「上洞庭」,這就是他沿江下浮,順波流亡的大致路線。屈原面對著 茫茫江水,渺渺煙波,真是有冤無處仲,有苦無處訴,其怨恨之深,溢於言 表。 (4) 作者對君王親小人遠君子導致國破家亡之控訴。 主要見於第四段。恨群小飾容取寵,妨功害能,使己無辜受辱,忠奸莫 辨,國事益無可為。 為甚麼屈原久逐難歸,為甚麼人民遭受禍殃?屈原對此是最為清楚的。 這就是從「外承歡之溝約兮」到「美超遠而逾邁」 (計 12 句)所述的內容一 一斥奸。「承歡」指群小時好君王的歡心。「溝約」,本指美好容態;此指獻 媚的姿態。詩人憤懣地指出:表面阿諛奉承、內心脆弱無能的奸佞小人並不 可靠;而忠心為國的良臣卻受到阻堯。矛頭所向,直指楚國貴族統治集團。 「彼堯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眾讒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偽名。」 「抗行」即高尚的行為。「瞭杳杳」指眼光遠大。 「不慈之偽名」:相傳堯 見兒子丹朱不賢,把帝位傳給舜;舜見兒子商均不賢,把帝位傳給禹。堯傳 位與賢不與子,本是高尚的行為,卻被小人誣蔑,蒙以「不慈」的惡名。詩 人懷古傷今,以今証古,善惡不分,美醜難辨,真不免千古同聲一嘆。「慍 愴」指內心忠誠而不善表達的人。「慷慨」此處指巧言令色、嘩眾取寵的行 為。「踥蹀」本形容走路輕佻,比喻奔走鑽營。因為君王憎惡誠實的美德, 喜歡說空話的惡習,故群小獻媚得逞;而忠誠的賢者反而日見疏遠。這正是 百姓震愆、人民離散、屈原難歸的癥結所在。至此,詩人不僅對開篇提出的 問題作了肯定的答復,而且使作品的思想內蘊得到進一步深化。 (5) 作者強烈的憂國思君之情。 亂辭(計 6 句)是全詩的總結。詩人以高度濃縮的語言,總述哀戀郢都、 思歸故土之情。「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棄逐兮,何日夜 而忘之。」用鳥獸依戀故土作喻,表明至死不渝的懷鄉思國之情。在這裏, 抒悲的詞句特別深切,而表志的言語又最鮮明,詩人的思想境界得到了新的 升華,詩歌的感情色彩達到了新的高度。 「夫遠目流觀,亦有人間何世之感。 離郢九稔,無日忘返,風塵海內,不無危苦之辭。廱君晦蔽於讒邪,國命危 縣於絲發,郢路茫茫,召書不見,此屈子撫今追昔,血淚並落者也。嗟乎, 鳥倦飛而知還,狐死猶冀丘首,況人乎哉?行文至此,有一慟而絕之意焉。」 (6) 分析<<哀郢>>敍事與抒情相結合的特點,即怎樣通過流亡歷程的敍寫表違深 沈的思想感情: 1. 在敍述自己流亡過程的同時,不斷抒發對故都的思念和對楚國命運的憂 慮 2. 表現為:離開郢都頻頻回首,思君念國;至洞庭湖向東,夢魂思念,離 都日遠;到了陵陽,恍恍惚惚,憂愁相接。然後總結郢都淪陷、百姓流 亡、自己流放的原因在於君王親近小人,小人日進,誣陷賢者,賢者日 益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