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梅玲虔

中醫基礎講義

advertisement
中醫基礎理論講義
壹.人體之共時性
《素問.
素問.上古天眞論篇第一(
上古天眞論篇第一(節錄)
節錄)》: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邪?將天數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歳,腎氣盛
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
任脉通,
腎氣盛
任脉通,太衝脉盛,月
太衝脉盛
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
腎氣平均,故眞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
腎氣平均
體盛壯;五七陽明脉衰
陽明脉衰,面始焦,髮始墮;六七三陽脉衰於上
三陽脉衰於上,面皆焦,髮始白;
陽明脉衰
三陽脉衰於上
七七任脉
任脉虛
太衝脉衰少,
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任脉
虛,太衝脉衰少
,天癸竭
丈夫八歳,腎氣實
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
腎氣盛,
腎氣實
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寫(瀉),陰陽和,
天癸至
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
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眞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
腎氣平均
壯,五八腎氣衰
腎氣衰,髮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
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七八肝氣衰
肝氣衰,
腎氣衰
陽氣衰竭於上
肝氣衰
筋不能動,天癸竭
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髮去。腎者主水
腎者主水,
天癸竭
腎者主水
,受五
藏六府之精而藏之,
故五藏盛乃能寫。
今五藏皆衰,
筋骨解墮,
天癸盡矣,故髮
藏六府之精而藏之
,故五藏盛乃能寫
。今五藏皆衰
,筋骨解墮
,天癸盡矣
鬢白,身體重,行歩不正,而無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壽過度,氣脉常通,而腎氣有餘
腎氣有餘也。此雖有子,男不過盡八八,
腎氣有餘
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數,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雖壽,能生子也。
《靈樞.
靈樞.天年篇
天年篇第五十四(
第五十四(節錄)
節錄)》:
人生十歳.五藏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二十歳.血氣始盛.肌肉
方長.故好趨.三十歳.五藏大定.肌肉堅固.血脉盛滿.故好歩.四十歳.五
藏六府.十二經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頽落.髮頗班白.平盛不搖.
故好坐.五十歳.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六十歳.心氣始
衰.善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七十歳.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歳.肺氣衰.
魄離.故言善悞.九十歳.腎氣焦.四藏經脉空虛.百歳.五藏皆虛.神氣皆去.
形骸獨居.而終矣.
貳.陰陽與養生
《素問.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
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節錄)》:
春三月,此之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形,
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
傷肝,夏變為寒,奉長則少。
1
夏三月,此之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
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咳瘧,奉
收則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之謂容平。天地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
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氣秋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
也。逆之則傷肺,冬變為飧泄,奉藏則少。
冬三月,此之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天地俱生,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
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蹶,奉生則少。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
春夏養陽.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
秋冬養陰
故與萬物沈浮於生長之門……是故聖人不治已病
聖人不治已病.
治未病.
不治已亂.
治未亂.
聖人不治已病
.治未病
.不治已亂
.治未亂
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鬪而鑄錐.不
亦晩乎.
《素問.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節錄)
節錄)》:
◇積陽爲天.積陰爲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
◇陽化氣
陽化氣.
陽化氣.陰成形……
陰成形
◇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支.濁陰歸
六府……
◇水爲陰.火爲陽.陽爲氣
陽爲氣.
陰爲味
陽爲氣.陰爲味……
◇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爲陰.薄爲陰之陽.氣厚者爲陽.薄爲陽
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
◇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
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
少火生氣.
壯火食氣
少火生氣
◇氣味辛甘發散爲陽.酸苦涌泄爲陰.
◇陰在内.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形不足者.温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素問.
素問.生氣通天論篇第三(
生氣通天論篇第三(節錄)
節錄)》:
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
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絶.陰平陽祕
陰平陽祕.
陰平陽祕.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絶.
精神乃治
《靈樞.
靈樞.決氣第三十(
決氣第三十(節錄)
節錄)》: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
《靈樞.
靈樞.本神第八(
本神第八(節錄)
節錄)》:兩精相搏.謂之神.
☆疾病傳變過程:
疾病傳變過程:陽實→
陽實→陰虛→
陰虛→陽虛→
陽虛→陰實
2
《素問.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節錄)
節錄)》:
◇帝曰:調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
衰之節也。
馬王堆出土帛書《
馬王堆出土帛書《天下至道談(
天下至道談(節錄)
節錄)》:
八益:一曰治氣。二曰致沫。三曰知時。四曰畜氣。五曰和沫。六曰積氣。
七曰待盈。八曰定傾。
七損:一曰閉。二曰泄。三曰竭。四曰勿。五曰煩。六曰絕。七日費。
治八益:旦起起坐,直脊,開尻,翕州,抑下之,曰治氣。飲食,垂尻,直
脊,翕州,通氣焉,曰致沫。先戲兩樂,交欲為之,曰知時。為而耎脊,翕州,
抑下之,曰蓄氣。為而勿亟、勿數,出入和治,曰和沫。出臥,令人起之,怒釋
之,曰積氣。幾已,內脊,毋動,翕氣,抑下之,靜身須之,曰待盈。已而洒之,
怒而捨之,曰定傾。此謂八益。
七損:為之而疾痛,曰內閉。為之出汗,曰外泄。為之不已,曰竭。臻欲之,
而不能,曰勿。為之喘息中亂,曰煩。弗欲,強之,曰絕。為之盡疾,曰費。此
謂七損。故善用人益,去七損,耳目聰明,身體輕利,陰氣益強,延年益壽,居
處樂長。
人生而所不學者二:一曰,息。二曰,食。非此二者,無非學與服。故貳生
者食也,損生者色也,是以聖人合男女必有則也。
叁.五行藏府調律
◇五行神(
(唐.《兼明書》
兼明書》):木神曰勾芒,火神曰祝融,土神曰后土,金神曰
蓐收,水神曰玄冥。土神獨稱后者,后,君也,位居中,統領四行,故稱君也。
◇《
《尚書大傳.
: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地六成水,
尚書大傳.五行傳》
五行傳》
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天五生土。
◇《
《尚書.
尚書.洪範》
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
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
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五行相生
五行相剋
3
方
位
南
東
中
西
北
五
行
火
木
土
金
水
五
氣
暑
風
濕
燥
寒
五
色
赤
青
黃
白
黑
季 臟
節 (裡)
夏 心
春 肝
長夏 脾
秋 肺
冬 腎
腑
(表)
小腸
膽
胃
大腸
膀胱
五 五 開 五 藏
充 華 竅 志 神
血
筋
肌
皮
骨
面
爪
唇
毛
髮
舌
目
口
鼻
耳
喜
怒
思
悲
恐
神
魂
意
魄
志
脈
象
夏洪
春弦
四季和
秋毛
冬石
五
味
苦
酸
甘
辛
鹹
五
臭
焦
臊
香
腥
腐
五
液
汗
泣
涎
涕
唾
《素問.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節錄)
節錄)》: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爲玄.
在人爲道.在地爲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爲風.在地爲木.在
體爲筋.在藏爲肝.在色爲蒼.在音爲角.在聲爲呼.在變動爲握.在竅爲目.
在味爲酸.在志爲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爲熱.
在地爲火.在體爲脉.在藏爲心.在色爲赤.在音爲徴.在聲爲笑.在變動爲憂.
在竅爲舌.在味爲苦.在志爲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
鹹勝苦.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爲濕.
在地爲土.在體爲肉.在藏爲脾.在色爲黄.在音爲宮.在聲爲歌.在變動爲噦.
在竅爲口.在味爲甘.在志爲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
酸勝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其在天爲
燥.在地爲金.在體爲皮毛.在藏爲肺.在色爲白.在音爲商.在聲爲哭.在變
動爲欬.在竅爲鼻.在味爲辛.在志爲憂. 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
辛傷皮毛.苦勝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爲寒.
在地爲水.在體爲骨.在藏爲腎.在色爲黒.在音爲羽.在聲爲呻.在變動爲慄.
在竅爲耳.在味爲鹹.在志爲恐. 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鹹傷血.
甘勝鹹.
《素問.
素問.五藏生成論篇第十(
五藏生成論篇第十(節錄)
節錄)》:
◎心之合脉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
◎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
◎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
◎脾之合肉也.其榮脣也.其主肝也.
◎腎之合骨也.其榮髮也.其主脾也.
4
《素問.
素問.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
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節錄)
節錄)》:
五精所并:精氣并於心則喜.并於肺則悲.并於肝則憂.并於脾則畏.并於腎則
恐.是謂五并.虛而相并者也.
五藏所惡: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是謂五惡.
五藏化液:心爲汗.肺爲涕.肝爲涙.脾爲涎.腎爲唾.是謂五液.
◇《
《郭店竹簡.
郭店竹簡.太一生水》
太一生水》: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太一,
是以成地。天地【復相輔】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復相輔也,是以成陰陽。陰陽
復相輔也,是以成四時。四時復【相】輔也,是以成滄熱。滄熱復相輔也,是以
成溼燥。溼燥復相輔也,成歲而止。故歲者,溼燥之所生也。溼燥者,滄熱之所
生也。滄熱者,【四時之所生也】。四時者,陰陽之所生。陰陽者,神明之所生
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是故太一藏於水,行於時,
周而或【始,以己為】萬物母。一缺一盈,以紀為萬物經。此天之所不能殺,地
之所不能埋,陰陽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謂……
《素問.
素問.解精微論篇第八十一(
解精微論篇第八十一(節錄)
節錄)》:夫一水不勝五火.故目眥盲。
《素問.
素問.靈蘭秘典論篇第八
靈蘭秘典論篇第八(
篇第八(節錄)》
節錄)》:①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②肺
)》
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③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④膽者,中正之官,
決斷出焉。⑤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⑥⑦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⑧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⑨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⑩腎者,作
強之官,伎巧出焉。⑪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⑫膀胱者,州都之官,津
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素問.
素問.六節藏象論篇第九
六節藏象論篇第九(
篇第九(節錄)
節錄)》: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
其充在血脉.爲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
其充在皮.爲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
在髮.其充在骨.爲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
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爲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
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
入出者也.其華在脣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
凡十一藏,取決於膽
膽 也。
《素問.
素問.八正神明論篇第二十六
八正神明論篇第二十六(
篇第二十六(節錄)》
節錄)》:請言神:神乎神,耳不聞,目明心
)》
開而志先,慧然獨悟,口弗能言,俱視獨見。適若昏,昭然獨明,若風吹雲,故
曰神。
《素問.
素問.太陰陽明論篇第二十九(
太陰陽明論篇第二十九(節錄)》:
節錄)》:帝曰.脾不主時.何也.岐伯曰.
)》:
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脾藏者.
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
5
肆.四診簡編
《醫宗金鑑.
醫宗金鑑.四診心法》
四診心法》:
望診:左頰部肝,右頰部肺,額心頦腎,鼻脾部位。
脈診:右寸肺胸,左寸心膻;右關脾胃,左肝膈膽;三部三焦,兩尺兩腎;左小
膀胱,右大腸認。
浮陽主衰,風淫六氣,有力表實,無力表虛,浮遲表冷,浮緩風濕,浮濡傷暑,
浮散虛極,浮洪陽盛,浮大陽實,浮細氣少,浮濇血虛,浮數風熱,浮緊風寒,
浮弦風飲,浮滑風痰。
沉陰主裡,七情氣食,沉大裡實,沉小裡虛,沉遲裡冷,沉緩裡濕,沉緊冷痛,
沉數熱極,沉濇痺氣,沉滑痰食,沉伏閉鬱,沉弦飲疾。
心/膻中(心包絡)
本脈:浮大散
(真臟脈:如操帶鉤,轉豆躁疾)
肝/膈(血府)/膽
本脈:沉弦長
(真臟脈:循刃責責,新張弓弦)
小腸/膀胱(泌尿的腎)
本脈:沉滑軟
血
○
左寸
左關
左尺
(真臟脈:發如奪索,辟辟彈石)
氣
○
上焦如霧
中焦如漚
下焦如瀆
右寸 喉/氣管/肺/胸
本脈:浮濇短
(真臟脈:如風吹毛,毛羽中膚)
右關 脾/胃
本脈:從容和緩。
(真臟脈:雀啄屋漏,覆杯水流)
右尺 生殖的腎/大腸
(命脈將絕,魚翔蝦遊,至如湧
泉,莫可挽留。)
◆浮取.中取.沈取
◆脈象:有力為實,無力
虛看。浮脈皮脈,沉脈筋
骨/浮脈:外感(片)、
上火、發炎(尖)/濇為
血滯(瘀)/滑為氣壅(痰)
/芤主失血/濡陽虛病/
弱陰虛疾/微主諸虛/散
為虛劇/革傷精血,半產
帶崩/牢疝癥瘕,心腹寒
疼……
《素問.
素問.脉要精微論篇第十七(
脉要精微論篇第十七(節錄)
節錄)》:是故持脉有道.虛靜爲保.◎春日浮.如
魚之遊在波.◎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秋日下膚.蟄蟲將去.◎冬日在骨.蟄
蟲周密.君子居室.
三因:
三因:
(一)外因:六氣(風、暑、寒、濕、燥、火)不和。(二)內因:七情(喜、怒、憂、
思、悲、恐、驚、愛欲……)內傷。(三)不內外因:飲食勞倦。
(張仲景
張仲景《
金匱要略》
張仲景
《金匱要略
》: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
脈相搏,壅寒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
治則──
治則──致中和
──致中和。
致中和。
《素問.
素問.至真要大論
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
大論篇第七十四(
篇第七十四(節錄)》:岐伯曰:……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
)》
者逆之,甚者從之,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
急者緩之,散者收之,損者溫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
之,開之發之,適事為故。帝曰:何謂逆從?岐伯曰: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
觀其事也。帝曰:反治何謂?岐伯曰: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
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可使破積,可使潰堅,可使氣和,可使
必已。帝曰:善。
6
伍.本草理論──
本草理論──古典藥理學
──古典藥理學
例:黃耆
物性分類
以物性言主治之用
味
氣-1
氣-2(嗅)
色
甘(微淡)→味厚/味薄(比人參厚,比甘草薄) (1)味薄氣薄:升多降少/氣厚味薄(氣厚於味):
可升可降/味薄:專於氣分而達表。(2)甘淡(與甘
微溫→補
草比)溫,得土之正味正性→專補脾胃
香(淡)→入脾胃(氣無厚→浮而長)
(1)黃兼白→入脾胃,以入胃為主→且兼入肺。(2)中黃外白→由脾胃以至於肺
(3)皮紫黑(水火之間色)→秉水中陽氣
(1)輕→浮而昇,入上焦。(2)輕→升氣於表(且補氣→固表)
根長數尺,深入
(3)皮最厚→補皮肉,為生肌長肉、內托瘡癰要藥。
土中,性秉北方
質.物性.形 (4)入土最深,得土氣厚→大補脾。
水中陽氣以
(5)虛鬆通水,象人身之三焦→和脾胃以達三焦。
生,北口外者行
水之孔道極
用根→升。一莖直上(無雜根)
部位 (而味微甘微溫→從陰曳陽而上而利陰氣)
大,下引黃泉水
產西土→肺(金.西方)家藥。
生長地 漢中、甘肅產多實,山西者略虛鬆,不及北口外者極鬆孔道大。北口外者最良。 氣以上生其苗
葉。
生時.採時 苗春生,花七月開,採根以八月(且中黃外白)→入金,即入肺
《神農本草經》主治:味甘微温.生山谷.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癩疾.五痔鼠瘻.補虛.小兒百病
《本草備要》主治:甘溫。生用固表,無汗能發,有汗能止,溫分肉,實腠理,瀉陰火,解肌熱。炙用補中,益元氣,
溫三焦,壯脾胃。排膿內託,癰瘡聖藥。痘證不起,陽虛無熱者宜之。
性味陰陽對應表
氣.味
陽
氣(寒熱溫涼)→陽
味(酸苦甘辛鹹)→陰
氣厚→陽中之陽→發熱(溫燥)
味薄→陰中之陽→通(利竅滲濕)
物性
性.升降
味
所出
陰
氣薄→陽中之陰→發泄(表散)
味厚→陰中之陰→泄(降泄)
所用
陽 辛甘發散.淡味滲泄 輕清升浮 陽氣→出上竅 清陽→發腠理、實四肢
陰 酸苦涌泄.鹹味涌泄 重濁沈降 陰氣→出下竅 濁陰→走五藏、歸六府
藥性升降浮沈因素對應表
氣主升浮
味主沈降
沈 味厚→沈而藏.象冬
升 味薄→升而生.象春
其他 味平→化而成.象土
物性
質
藥輕虛
藥重實
升浮
沈降
諸藥入諸經對應表
藥之物性兼具
色 味 氣 性
青
赤
黃
白
黑
酸
苦
甘
辛
鹹
臊
焦
香
腥
腐
木
火
土
金
水
→
→
→
→
→
浮
→浮而長.象夏
氣味俱厚 →能浮能沈
氣厚味薄 →浮而升
氣厚
氣性
降
→降而收.象秋
味厚氣薄 →沈而降
氣味俱薄 →可升可降
氣薄
味
熱無沈
寒無浮
引藥
辛甘無降
酸鹹無升
引之以酒
引之以鹹寒
所入臟腑
入臟(裡.陰) 入腑(表.陽)
肝(乙木)
心(丁火)
脾(己土)
肺(辛金)
腎(癸水)
膽(甲木)
小腸(丙火)
胃(戊土)
大腸(庚金)
膀胱(壬水)
併入
→
入肝經 入膽經
血分者 氣分者
併入 併入
↓
↓
命門
心包 →三焦
7
五臟五行相生.子母相應表
臟
肝
心
脾
肺
腎
屬性
理由
木
火
土
金
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味 傷
理由
相生
腎為肝母
肝為心母
心為脾母
脾為肺母
肺為腎母
理由
相生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心為肝子
脾為心子
肺為脾子
腎為肺子
肝為腎子
行相克.五病所禁.五味之所傷總表
酸 筋 歛則筋縮
苦 氣 苦能瀉氣
甘 肉 甘能壅氣
辛 皮毛 疎散腠理
鹹 血 鹹能滲泄
入肝者→併入腎與心
入心者→併入肝與脾
入脾者→併入心與肺
入肺者→併入脾與腎
入腎者→併入肺與肝
剋救 理由 所走 病毋食
辛勝酸
鹹勝苦
酸勝甘
苦勝辛
甘勝鹹
金克木
水克火
木克土
火克金
土克水
藥物以類相從.同氣相求作用表
部
位
結論
土中之根 以根、梢分
筋
骨
肉
氣
血
多食則
筋病 肉胝 而唇揭
骨病 皮槁而毛拔
肉病 骨痛而髮落
氣病 則筋急而爪枯
血病 脈凝泣而變色
全根有藥性者
理由
木尅土
火尅金
土尅水
金尅木
水尅火
一株之部位
半身 半身 根 梢 頭 身 梢 枝 皮 心幹
以上 以下
入 半身 達 達 內行
上升 下降 上焦 下焦 半身
以上 中焦 以下 四肢 皮膚 藏府
輕重
鬆緊
質地
形似
同氣
質重 中空 內實 枯燥 潤澤 連翹 荔枝核 氣香 氣焦
質 質輕
上入 下入 發表 攻裏 入氣分 入血分 似心 似睪丸 入脾 入心
心肺 肝腎
入心 入腎
其他:(1);以生長地言用:藁本生崇山故升;補氣藥北產者多優於南產者,得天一生水之氣故。
(2)以生長時節言用:茶葉生於春故清利頭目,夏枯草枯於夏故清火,芍藥為春花之殿故收拾肝
氣。(3)以採收時節言用:半夏收於夏之半故通陰陽。(4)以數術五行言用:人參三椏五葉故屬陽,
三七葉非三即七,得木火之數故理血。(5)以五行相推言用:瀉火大苦之藥色多黃,以其火生土,
退火之紅色而成土之黃色故;辛味藥多具木性、酸味藥多具金性。(5)以神話原形言用:神醫看
不見白芍藥性等。(6)以西醫言用:有效成分、臨床實驗。補:(8)藥名言用:商陸、大戟、甘遂、
人參、國老、紫河車……。
炮製功效:(1)酒製:升提。(2)薑製:溫散。(3)入鹽:走腎而軟堅。(4)用醋:注肝而收斂。(5)童便
製:除劣性而降下。(6)米泔製:去燥性而和中。(7)乳製:潤枯生血。(8)蜜製:甘緩益元。(9)陳
壁土製:藉土氣以補中州。(10)麵裹麴製:抑酷性勿傷上膈。(11)黑豆、甘草湯漬:並解毒致令
平和。(12)羊酥豬脂塗燒:滲骨容易脆斷。(13)去穰者:免脹。(14)去心者:除煩。
《傅青主男科》瀉火湯總方︰梔子(三錢) 白芍(五
錢) 丹皮(三錢) 元參(三錢) 甘草(一錢)水煎服。心火加黃連一錢;胃火加生
石膏三錢;腎火加黃柏、知母各一錢;肺火加黃芩一錢;大腸火加地榆一錢;小腸火
加天冬、麥冬各一錢;膀胱火加澤瀉三錢。治火何獨治肝經?蓋肝屬木,最易生火。
肝火散,則諸經之火俱散。但散火必須有下泄之藥,而使火之有出路也,則得矣。
◆補充教材:
補充教材:諸經下火藥用法
8
陸.六經辨證
一.正經十二脈圖
9
二.正經十二脈循行時
寅 (am3~5)手太陰肺經➙○
卯 (am5~7)手陽明大腸經➙○
辰 (am7~9)足陽明
循行:○
巳 (am9~11)足太陰脾經➙○
午 (am11~pm1)手少陰心經➙○
未 (pm1~3)
胃經➙○
申(pm3~5)足太陽膀胱經➙○
酉(pm5~7)足少陰腎經➙○
戌(pm7
手太陽小腸經➙○
亥 (pm9~11)手少陽三焦經➙○
子 (pm11~am1)足少陽胆
~9)手厥陰心包經➙○
丑 (am1~3)足厥陰肝經
經➙○
循行歌:
循行歌: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腎心包戌,亥焦子膽丑肝通。
※註:五臟病(
五臟病(非六經形證者)
非六經形證者)依五行時辰:
依五行時辰:
亥
子
水
丑
土
寅
卯
木
辰
土
巳
午
火
未
土
申
酉
金
戌
土
三.六經辨證
1.六經之質
◆六經六氣對應表
經氣
寒水
燥金
相火
濕土
君火
風木
足經
足太陽膀胱經 足陽明胃經 足少陽胆經 足太陰脾經 足少陰腎經 足厥陰肝經
手經
手太陽小腸經 手陽明大腸經 手少陽三焦經 手太陰肺經 手少陰心經 手厥陰心包經
對應 水精之氣、水循環 肌肉、肉身之大腸 淋巴(狹義三焦) 消化系統、功能 神智、心陰、命火 膏肓、肉身之心臟
三陽
三陰
※1.塗灰之欄為其經氣對應點之假設,尚闕疑待考。2.因為五行只有五樣,六經卻有六條,所以暑火氣就被拆
成「君火(光)」與「相火(熱)」,分別對應少陰和少陽。
2.六經證主證(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傷寒例》→原出《素問.熱論篇第三十一》)
◎尺寸倶浮者.太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以其脉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
◎尺寸倶長者.陽明受病也.當二三日發.以其脉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鼻
乾不得臥.
◎尺寸倶弦者.少陽受病也.當三四日發.以其脉循脇絡於耳.故胸脇痛而耳聾
→此三經皆受病.未入於府者.可汗而已.
◎尺寸倶沈細者.太陰受病也.當四五日發.以其脉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
乾.
◎尺寸倶沈者.少陰受病也.當五六日發.以其脉貫腎絡於肺.繋舌本.故口燥
舌乾而渴.
◎尺寸倶微緩者.厥陰受病也.當六七日發.以其脉循陰器絡於肝.故煩滿而嚢
縮
→此三經皆受病.已入於府.可下而已.
10
3.六經病證提綱
◆六經病證提綱
經病
太陽病
陽明病
少陽病
太陰病
少陰病
厥陰病
主證提綱
①脈浮 ②頭項強痛 ③惡寒
@胃家實(病機) 外證:①身熱 ②汗自出 ③不惡寒反惡熱
①口苦 ②咽乾 ③目眩
①腹滿 ②吐食不下 ③自利 ④腹自痛
①脈微細 ②但欲寐
①消渴 ②氣上撞心 ③心中疼熱 ④飢而不欲食 ⑤食則欲吐蚘 ⑥下之利不止
◆太陽病病證分類:
太陽病病證分類:中風、
中風、傷寒、
傷寒、溫病、
溫病、風溫
病類
中風
傷寒
溫病
風溫
主證提綱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太陽病,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
4.六經證治(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傷寒例》)
◎傷寒傳經在太陽。脈浮而急數。發熱無汗。煩躁。宜麻黃湯。
【麻黃湯方】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
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粥飲,餘如桂枝湯法將息,桂枝湯見後卷。
◎傳陽明。脈大而數。發熱。汗出。口渴。舌燥。宜白虎湯。不差與承氣湯。
【白虎湯方】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大承氣湯方】大黃四兩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實五枚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納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
納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
【小承氣湯方】大黃四兩酒洗 厚朴二兩炙去皮 枳實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初服當更衣,不爾盡飲
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調胃承氣湯方】甘草二兩炙 芒硝半斤 大黃四兩酒洗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取滓,納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溫頓服
之,以調胃氣。
◎傳少陽。脈弦而急。口苦。咽乾。頭暈。目眩。往來寒熱。熱多寒少。宜小柴
胡湯。不差與大柴胡湯。
【小柴胡湯方】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甘草三兩炙 生薑三兩 大
棗十二枚 半夏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大柴胡湯方】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生薑五兩切 枳
實四枚炙 大棗十二枚擘 大黃二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二升,日三服。
◎傳太陰。脈濡而大。發熱。下利。口渴。腹中急痛。宜茯苓白朮厚朴石膏黃芩
甘草湯。
11
【茯苓白朮厚朴石膏黃芩甘草湯方】茯苓四兩 白朮三兩 厚朴四兩 石膏半斤
黃芩三兩 甘草二兩炙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每服一升五合餘,日三服。
◎傳少陰。脈沉細而數。手足時厥時熱。咽中痛。小便難。宜附子細辛黃連黃芩
湯。
【附子細辛黃連黃芩湯方】附子大者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細辛二兩 黃連四兩
黃芩二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傳厥陰。脈沉弦而急。發熱時悚。心煩嘔逆。宜桂枝當歸湯。吐蚘者。宜烏梅
丸。
【桂枝當歸湯方】桂枝二兩 當歸三兩 半夏一升 芍藥三兩 黃柏二兩 甘草
二兩炙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去滓,分溫三服。
【烏梅丸方】烏梅三百枚 細辛六兩 乾薑十兩 黃連十六兩 當歸四兩 附子
六兩(炮去皮) 蜀椒四兩出汗 桂枝六兩去皮 人參六兩 黃柏六兩 黃芩二
兩
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飯熟,搗
成泥,和藥令相得,納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
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以上皆傳經脈證並治之正法也。若入腑及臟為傳經變病。治列後條:
◎若兩感於寒者。一日太陽受之即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煩滿而渴。脈時
浮時沉。時數時細。大青龍湯加附子主之。
【大青龍加附子湯方】麻黃六兩去節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大棗十枚擘 生薑三
兩切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石膏如雞子大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上八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
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復服汗多亡陽,
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二日陽明受之即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脈時高時卑。時
強時弱。宜大黃石膏茯苓白朮枳實甘草湯。
【大黃石膏茯苓白朮枳實甘草湯方】大黃四兩 石膏一斤 茯苓三兩 白朮四兩
枳實三兩 甘草三兩炙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五升,分溫三服。
◎三日少陽受之即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脈乍弦乍急。乍
細乍散。宜當歸附子湯主之。
【當歸附子湯方】當歸四兩 附子大者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人參三兩 黃連三兩
黃柏三兩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12
柒.醫方選編
◆當歸補血湯(漢.張仲景/元.李皋)
一因飢困勞役飢,體發熱,煩渴引飲,目赤面紅,脈大而虛,按之全無。《經》曰:
脈虛血虛。乃血虛發熱,症象白虎,惟脈不長實為異。勿服白虎,宜用當歸補血湯:黃
耆一兩(生.炙可),當歸二錢(桂林本仲景方:黃耆當歸湯:黃耆三兩,當歸半兩,婦
人半產,若漏下,脈虛弱者)
【集註】吳琨曰:血實則身涼,血虛則身熱,或以飢困勞役虛其陰血,則陽獨治,
故諸證生焉,此證純象白虎,但脈大而虛,非大而實為辨耳,《內經》所謂「脈虛血虛」
是也。五味之中,惟甘能補,當歸味甘而厚,味厚則補血,黃耆味甘而薄,味薄則補氣,
今黃耆多數倍,而云補血者,以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於無形之氣故也,經言陽生陰長,
是之謂耳。
科中:黃耆 15~30 克,當歸 2 克(三天份)→(單次吃:當歸 0.3~0.4 克,黃耆 3~5
克亦可)→傑中通常每次搭 0.3 炮附子,藥效會快(但會短)。
若仍上火→加白芍,極限量約為當歸之五倍,再多就不夠補。
若要美容,要馬上臉色好看起來→加 0.1~0.2 之乳香、沒藥(超過則不夠補);加 0.4 之
白果「久服」則令唇紅。
治口瘡→每次搭 1.5~2 克之補中益氣湯,炮附子 0.3 要加。多睡。
治血虛頭痛→每次搭 1.5~2 克之川芎茶調散。
◆四物湯(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治一切血虛血熱血燥諸證。
【組成】當歸 熟地各三錢 川芎一錢五分 白芍二錢酒炒 以上四味,水煎服。
【集註】張璐曰:四物為陰血受病之專劑,
陰血受病之專劑,非調補真陰之的方,方書咸謂四物補陰,
方書咸謂四物補陰,
遂以治陰虛發熱火炎失血等證,
遂以治陰虛發熱火炎失血等證,蒙害至今,又專事女科者,咸以此湯隨證漫加風食痰氣
等藥,紛然雜出,其最可恨者,不辨熱之虛實,率加知母、黃蘗,令人久服而庸工利其
有劫病之能,咸樂用之。殊不知四君子氣藥,治上下失血過多,一切血藥置而不用,獨
推獨參湯、童便以固其脫者,以有形之血,
以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
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也,昔人有言,
見血休治血,
見血休治血,必先調其氣,又云:四物湯不得補氣藥,不能成陽生陰長之功,誠哉言也。
然此湯傷寒火邪解後,餘熱留於血分,至夜微熱不除,或合柴胡、或加桂枝,靡不應手
輒效,不可沒其功也。
柯琴曰:《經》云「心生血,肝臟血」。故凡生血者,則究之於心,調血者,當求之
於肝也,是方乃肝經調血之專劑,
肝經調血之專劑,非心經血生之主方也,當歸甘溫和血,川芎辛溫活血,
芍藥酸寒斂血,地黃甘平補血,四物具生長收藏之用,故能使營氣安行經隧也,若血虛
加參、耆,血結加桃仁、紅花,血閉加大黃、芒硝,血寒加桂、附,血熱加芩、連,欲
行血去芍,欲止血去芎,隨所利而行之,則又不必拘拘於四矣。若婦人數脫其血,故用
以調經種子;如遇血崩血暈等證,
如遇血崩血暈等證,四物不能驟補,
四物不能驟補,而反助其滑脫,
而反助其滑脫,則又當補氣生血,
則又當補氣生血,助
陽生陰長之理,蓋此方能補有形之血於平時,
此方能補有形之血於平時,不能生無形之血於倉卒,
不能生無形之血於倉卒,能調陰中之血,
能調陰中之血,
而不能培真陰之本,為血分立法,不專為女科套劑也,王好古治婦女,不論內傷外感,
胎前產後,隨證加二味於四物中,名曰六合,未免任意牽強。(引自《刪補名醫方論》)
13
附:曹穎甫療血虛方
◎《金匱發微》(血虛到會忽然昏倒者):大熟地一兩,潞黨參五錢,川芎、當歸各四錢,
龍骨、牡蠣各一兩。服二十餘劑。(這種劑量的地黃要到生元買藥煮)
※凡用熟地,可加其二十分之一的麻黃或砂仁防膩膈,或常吃健脾丸。
◆腎氣丸(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
金匱 5(中風)-19 治脚氣上入,少腹不仁。/金匱 6(虛勞)-17 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
便不利者。/金匱 12(痰飮)-17 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湯主之,腎
氣丸亦主之。/金匱 13(消渴)-3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
之。/金匱 22(婦人雜病)-19 問曰: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者,何也?
師曰:此名轉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戻,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則愈。宜腎氣丸主之。
【八味腎氣丸】:乾地黄[八兩] 山茱萸 署蕷[各四兩]
澤瀉 茯苓 牡丹皮[各三
兩] 桂枝[一兩] 附子[炮,一枚]
右八味,末之煉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
※附:六味丸,濟生腎氣丸,知蘗丸,杞菊丸,都氣丸
◆椒附散(宋.許叔微《普濟本事方》)
治腎氣上攻,項背不能轉側。
大附子(一枚,六錢以上者,炮,去皮臍,末之) 上每末二大錢,好川椒二十粒,用白麵
填滿,水一盞半,生姜七片,同煎至七分,去椒入鹽,通口空心服。
一親患項筋痛,連及背胛不可轉,服諸風藥皆不效。予嘗憶《千金.髓》有腎氣攻
背項強一證,予處此方與之,兩服頓瘥。自爾與人皆有驗。蓋腎氣自腰夾脊上至曹谿穴,
然后入泥丸宮。曹谿一穴,非精于般運者不能透,今逆行至此不得通,用椒以引歸經則
安 矣。蕭氣上達,椒下達。《詩》言「椒聊且」、「貽我握椒」,皆是此意也。
曹谿穴,即風府穴是也,在項髮際上一寸大筋內宛宛中。治頭痛頸項急,不得回顧,
針入三分,禁不可灸,不幸使人失音。道家般運有夾脊雙關圖,令精氣逆流,朝會于泥
丸宮,泥丸即頂心是也,名百會穴,是第一。
◆定志小丸(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
治心氣不定,五臟不足,甚者憂愁悲傷不樂,忽忽善忘,朝瘥暮劇,暮瘥朝發狂眩。
人參 茯苓(各三兩) 菖蒲 遠志(各二兩)上四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飲服七丸,日
三。加茯神為茯神丸散,服之亦佳。
◆朱鳥湯(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黃連阿膠湯方】:黃連四兩 黃芩二兩 芍藥二兩 雞子黃二枚 阿膠三兩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內膠烊盡,小冷,內雞子黃,
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附:今劑量:連一錢,芩二錢,芍四錢,二碗水煮一碗一次喝,膠一錢,蛋黃一枚。
※附:酸棗仁湯(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金匱 6(虛勞)-19 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
湯主之:酸棗仁[二升] 甘草[一兩] 知母[二兩] 茯苓[二兩] 藭芎[二兩] [《深師》
14
有生姜二兩]。右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内諸藥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梔子豉湯(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
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
梔子十四箇(擘) 香豉四合(綿裹)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
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爲二服,温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凡用梔子湯,若
病人大便舊微溏者,不可與之。
※附:今劑量:梔子、豆豉各三錢,一次喝即可。
◆八會穴:
八會穴:
臟會章門,腑會中脘,氣會膻中,血會膈俞,
筋會陽陵泉,脈會太淵,骨會大杼,髓會絕骨
(懸鐘)。
◆長壽灸:
長壽灸:
足三里.關元.三陰交
◆肝腫瘤:
肝腫瘤:連雅堂肝癌方(民國.姜佐景《經方實驗錄.附錄》)
柴胡三錢 白芍六錢 桃仁六錢 歸尾三錢 柏子仁四錢 瓦楞四錢 青皮
錢半 鬰金二錢 香附錢半 橘葉錢半 橘絡一錢
下黑糞是其驗,略減劑量,待黑糞將盡,以歸身、白芍、阿膠、吉林參鬚、代赭、
炙甘草、地黃等調理之。
◆逍遙散(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治肝家血虛火旺,頭痛目眩煩赤,口苦倦怠煩渴,抑鬱不樂,兩脇作痛,寒熱,小
腹重墜,婦人經水不調,脈弦大而虛。
【組成】芍藥二錢酒炒 當歸二錢 白朮二錢炒 茯苓二錢 甘草二錢炙 柴胡二錢
引用煨薑三片、薄荷少許煎服,加味逍遙散即此方加丹皮、山梔各五分炒。
【集註】趙羽皇曰:五藏若欲補瀉,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蓋肝性急善怒,
其氣上行則順,下行則鬱,鬱則火動而諸病生矣,故發於上,則頭眩耳鳴而或為目赤,
發於中,則胸滿脇痛而或作吞酸,發於下,則少腹疼疝而或溲溺不利,發於外,則寒熱
往來似瘧非瘧,凡此諸證,何莫非肝鬱之象乎?而肝木之所以鬱,其說有二:一為土虛
不能升木也,一為血少不能養肝也,蓋肝為木氣,全賴土以滋培、水以灌溉,若中土虛,
則木不升而鬱,陰血少,則肝不滋而枯,乃用白朮、茯苓者,助土德以升木也,當歸、
芍藥者,益榮血以養肝也,薄荷解熱,甘草和中,獨柴胡一味,一以為厥陰之報使,一
以升發諸陽。《經》云:木鬱則達之,遂其曲直之性,故名曰逍遙,若內熱外熱盛者,加
丹皮解肌熱,炒梔清內熱,此加味逍遙散之義也。(引自《刪補名醫方論》)
●治實證脂肪肝:
治實證脂肪肝:加黃精三~
加黃精三~五錢、
五錢、三七(
三七(川七)
川七)一錢(
一錢(可用粉二克沖服)
可用粉二克沖服)、丹參二錢
、丹參二錢、
丹參二錢、赤芍
二錢,
二錢,白朮再加一錢,
白朮再加一錢,用煎劑,
用煎劑,不用科中。
不用科中。(二週會好
(二週會好)
二週會好)
◆排肝毒:蛤粉方/
蛤粉方/◆烏梅丸(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見後六經辨證
◆保元湯(元.李皋/明.魏桂巖《博愛心鑒》)
15
治男婦氣虛之總方也,嬰兒驚怯,痘家虛者最宜。
【組成】黃耆三錢 人參兩錢 甘草一錢 肉桂春夏二三分,秋冬六七分 右四味水煎服。
【集註】柯琴曰:昔東垣以此三味能瀉火、補金、培土,為除煩熱之聖藥,鎮小兒
之驚,效如桴鼓。魏桂巖得之以治痘家陽虛頂陷,血虛漿清,皮薄發癢,難灌難斂者,
始終用之,以為血脫須補氣,陽生則陰長,有起死回生之功,故名之為保元也,又少佐
肉桂,分四時之氣而增損之,謂桂能治血以推動其毒,扶陽益氣以充達周身。血內泣,
引之出表,則氣從內托;血外散,引之歸根,則氣從外護。參、耆非桂引導,不能獨樹
其功;桂不得甘草和平氣血,亦不能緒其條理。要非寡聞淺見者能窺其萬一也。四君中
不用白朮避其燥,不用茯苓恐其滲也。用桂而不用四物者,以芎之辛散,歸之濕潤,芍
之酸寒,地黃之泥滯故耳。如宜升則加升、柴,宜燥加苓、朮,宜潤加當歸,宜利氣加
陳皮,宜收加芍,宜散加芎,又表實去耆,裏實去參,中滿忌甘,內熱除桂,斯又當理
會矣。
【按】元氣者,太虛之氣也,人得之則藏乎腎,為先天之氣,即所謂生氣之原,腎
間動氣者是也。生化於脾,為後天之氣,即所謂水穀入胃,其精氣行於脈中之營氣,其
悍氣行於脈外之衛氣者是也。若夫合先後而言,即大氣之積於胸中,司呼吸,通內外,
周流一身,頃刻無間之宗氣者是也。總之,諸氣隨所在而得名,實一元氣也。保元者,
保守此元氣之謂。是方用黃耆保在外一切之氣,甘草保在中一切之氣,人參保上中下內
外一切之氣,諸氣治而元氣足矣,然此湯補後天水穀之氣則有餘,生先天命門之氣則不
足,加肉桂以鼓腎間動氣,斯為備耳。(引自《刪補名醫方論》)※人參用黨參即可。
◆生脉散(唐.孫思邈/金.張元素)
生脈散(生藥):麥冬 15,人參 10,五味子 6(※臺灣地區要改用粉光參)
生脈散(科中):依上比例,但人參不用科中,直接用粉光參粉即可。每服 2 克。
※吃中暑(被曬到頭昏想吐):明通(別家沒做)六一散:每次 1.5 克
→若無效,用白虎加人參湯三克,日三,好就停。
◆栢葉湯(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
吐血不止者,栢葉湯主之。【栢葉湯方】:栢葉、乾薑各三兩,艾三把。
右三味,以水五升,取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理中湯/
理中湯/丸(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
治中氣不運,腹中不實,口失滋味,病久不食,藏府不調,與傷寒直中太陰,自利
不渴,寒多而嘔吐等證。
【組成】人參三兩 白朮三兩 甘草三兩 乾薑三兩
以上四味,搗篩為末,蜜丸,如雞子黃大,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
三四枚,夜二枚,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湯;湯法以四物依兩數切,用水八升,
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四兩。 ○多吐者,去朮加生薑三兩。○下多
者,還用朮。 ○悸者,加茯苓二兩。 ○渴欲得水者,加朮,足前成四兩半。 ○腹
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 ○寒者,加乾薑,足前成四兩半。 ○腹滿者,去
朮,加附子一枚,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衣被。
16
【集註】程應旄曰:陽之動始於溫,溫氣得而穀精運,穀氣升而中氣贍,故名曰理
中,實以爕理之功予中焦之陽也,若胃陽虛,則中氣失宰,膻中無發宣之用,六府無灑
陳之功,猶如釜薪失焰,故下致清穀,上失滋味,五藏凌奪,諸證所由來也,參、朮、
炙草所以守中州,乾薑辛以溫中,必假之以焰釜薪而騰陽氣,是以穀入於陰,長氣於陽,
上輸華蓋,下攝州都,五藏六府皆以受氣,此理中之旨也。若水寒互勝,即當脾腎雙溫,
加以附子,則命門益、土母溫矣。白朮補脾,得人參則壅氣,故臍下動氣,吐多腹滿者,
去朮也。加桂以伐腎邪;加生薑以止嘔也;加附子以消陰也;下多者,濕勝也,還用朮
燥濕也;渴欲飲水,飲渴也,加朮使飲化津生也;心下悸,停水也,加茯苓,導水也;
腹中痛倍人參,虛痛也;寒者加乾薑,寒甚也。(引自《刪補名醫方論》)
※人參勿用紅參,
人參勿用紅參,以二倍黨參
以二倍黨參代之
黨參代之。
代之。
◆四君子湯(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治面色痿白,言語輕微,四肢無力,脈來虛弱者。若內傷虛熱,或飲食難化作酸,
須加炮薑。
【組成】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各二錢 加薑、棗,水煎服。
加木香、藿香、葛根為七味白朮散,加陳皮為五味異功散,加陳皮、半夏為六君子
湯,加藿香、砂仁為香砂六君子湯。
【集註】張璐曰:氣虛者補之以甘,參、朮、苓、草甘溫益胃,有健運之功,具冲
和之德,故為君子。蓋人之一生,以胃氣為本,胃氣旺則五藏受蔭,胃氣傷則百病叢生,
故凡病久虛不愈,
凡病久虛不愈,諸藥不效者。
諸藥不效者。惟有益胃補腎兩途,故用四君子,隨證加減,無論寒熱
補瀉,
補瀉,先培中土,
先培中土,使藥氣四達,則周身之機運流通,水穀之精微敷布,何患其藥之不效
哉?是知四君子為司命之本也。吳琨曰:夫面色痿白,
夫面色痿白,則望之而知其氣虛矣,言語輕微,
言語輕微,
則聞之而知其氣虛矣,四肢無力,
四肢無力,則問之而知其氣虛矣,脈來虛弱,
脈來虛弱,則切之而知其氣虛
矣,如是則宜補氣,是方也,四藥皆甘溫,甘得中之味,溫得中之氣,猶之不偏不倚之
人,故名君子,本方加木香、藿香、葛根,名七味白朮散,治小兒脾虛肌熱,泄瀉作渴,
以木、藿之芳香佐四君入脾,其功更捷,以葛根甘寒直走陽明,解肌熱而除渴也。
【按】本方加陳皮名五味異功散,治氣虛而兼氣滯者,再加半夏名六君子湯,治氣
虛而兼痰飲者,再加砂仁、藿香名香砂六君子湯。治氣虛而兼嘔吐者,此皆補中有消導
之意也。(引自《刪補名醫方論》)
※香砂六君子湯亦有六君子加木香、砂仁者。※附:健脾丸:消肉食加山楂,消穀食加
麥芽、榖芽,消各類食積加神麯,導食下行加枳實。
◆平胃散(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治濕淫於內,脾胃不能剋制,有積飲痞膈中滿者。
【組成】蒼朮五觔米泔浸七日 陳皮去白 厚朴各三觔薑汁炒 甘草三十兩炙
以上為末,每服二錢,薑湯下,日三服,或水煎,每服五錢。
【集註】柯琴曰:《內經》以土運太過,曰敦阜,其病腹滿;不及,日卑監,其病留
滿痞塞。張仲景製三承氣湯,調胃土之敦阜,李杲製平胃散,平胃土之卑監。培其卑者,
而使之平,非削平之謂,猶溫膽湯用涼劑,溫緩而使之和,非用溫之謂,後之註本草者,
曰敦阜之土宜蒼朮以平之,卑監之土宜白朮以培之,若以濕土為敦阜,將以燥土為卑監
耶?不審敦阜屬燥,卑監屬濕之義,因不知平胃之理矣。二朮苦甘,皆燥濕健脾之用,
17
脾燥則不滯,所以能健運而得其平,苐二朮白者柔而緩,蒼者猛而悍,此取其長於發汗,
迅於除濕,故以蒼朮為君耳。不得以白補赤瀉之說為二朮拘也。厚朴色赤苦溫,能助少
火以生氣,故以為佐,濕因於氣之不行,氣行則愈,故更以陳皮佐之,甘先入脾,脾得
補而健運,故以炙甘草為使,名曰平胃,實調脾承氣之劑,與張潔古取《金匱》之枳朮
湯以為丸,枳朮之峻重於厚朴,且無甘草以和之,雖倍白朮,而消伐過於此方,昧者以
朮為補而久服之,不思枳實峻削而不宜多服也。
◆實脾散(宋.許叔微《普濟本事方》/宋.嚴用和《濟生方》)
治身重懶食,肢體浮腫,口中不渴,二便不實。(原書主治:治陰水,先實脾土。)
【組成】厚朴去皮,姜製,炒、白朮、木瓜去瓤、木香不見火、草果仁、大腹子、附子炮,
去皮臍、白茯苓去皮、干姜炮,各一兩、甘草炙,半兩(後世補:氣虛者加人參)。 上口父咀,
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棗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註】脾胃虛則土不能制水,水妄行肌表,故身重浮腫,用白朮、甘草、生薑、大
棗以實脾胃之虛也,脾胃寒中則中寒不能化水,水停腸胃,故懶食不渴,二便不實,用
薑、附、草果以溫脾胃之寒,更佐大腹、茯苓、厚朴、木香、木瓜者,以導水利氣,蓋
氣者水之母也,土者水之防也,氣行則水行,土實則水治,故名曰實脾也,然此方導水
利氣之力有餘,陰水寒勝而氣不虛者,固所宜也,若氣少聲微,則必以理中湯加附子,
數倍茯苓以君之,溫補元氣以行水,為萬當也。
【按】苓桂朮甘湯,實脾飲、腎氣丸,皆治陽虛水氣之證,苓桂朮甘湯治上焦陽虛
不能輸布,水留於上,心下逆滿,氣上衝胸,故用苓、桂、朮、甘之品,扶陽通氣輸水
道也;實脾飲治中焦陽虛不能蒸化,水漬於中,外泛作腫,二便通利,故用薑、附、苓、
朮之劑,培土溫中,勝寒濕也。腎氣丸治下焦陽虛不能行水,小便不利,肢體浮腫,喘
急腹脹,故用桂、附、地、苓之輩,溫而補之以行水也。(引自《刪補名醫方論》)
●治虛證脂肪肝:
治虛證脂肪肝:用科中依比例配方,
用科中依比例配方,餐前 2g,
2g,吃長期,
吃長期,吃到肝脈有弦脈出來。
吃到肝脈有弦脈出來。忌生冷。
忌生冷。
◆歸脾湯(宋.嚴用和《濟生方》)
【歸脾湯】治思慮傷脾,或健忘怔忡,驚悸盜汗,寤而不寐,或心脾作痛,嗜臥少
食,及婦女月經不調。(原書主治: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健忘怔忡。)
【組成】人參 龍眼肉 黃耆 甘草 白朮 茯苓 木香 當歸 酸棗仁 遠志校注婦
人良方 薑三片,水煎服。(原書組方:白朮、茯神去木、黃耆去蘆、龍眼肉、酸棗仁炒,去
殼。各一兩,人參、木香不見火。各半兩,甘草炙,二錢半 上口父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
生姜五片,棗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集註】羅謙輔曰:方中龍眼、棗仁、當歸,所以補心也;參、耆、朮、苓、草,
所以補脾也;薛己加入遠志,又以腎藥之通乎心者補之,是兩經兼腎合治矣;而特名歸
脾何也?夫心藏神,其用為思,脾藏智,其出為意,見神智、思意火土合德者也,心以
經營之久而傷,脾以意慮之鬱而傷,則母病必傳之子,子又能令母虛,所必然也。其病
則健忘怔忡,怵惕不安之徵見於心也;飲食倦怠不能運輸,手足無力,耳目昬毦之證見
於脾也,故脾陽苟不運,心腎必不交,彼黃婆者,若不為之媒合,則己不能攝腎氣歸心,
而心陰何所賴以養?此取坎填離者,所以必歸之脾也。其藥一滋心陰,一養脾陽,取乎
健者,以壯子益母。然恐脾鬱之久,思意不通,故少取木香之辛且散者,以暢氣醒脾,
使能速通脾氣,以上行心陰,脾之所歸,正在斯耳。張璐曰:補中益氣,與歸脾同出保
18
元,並加歸、朮,而有升舉胃氣、滋補脾陰之不同,此方滋養心脾,鼓動少火,妙佐以
木香少許,調順諸氣,暢和心脾,世醫不諳此理,反以木香性燥不用,服之多致痞悶減
食者,以其補藥多滯,不能輸化故耳。(引自《刪補名醫方論》)
※附:加味歸脾湯(加柴胡、丹皮)
附:黃耆湯
《本草綱目.黃耆》:杲曰︰小兒外物驚,宜用黃連安神丸鎮心藥。若脾胃寒濕,嘔吐腹
痛,瀉痢青白,宜用益黃散藥。如脾胃伏火,勞役不足之証,及服巴豆之類,胃虛而成
慢驚者,用益黃、理中之藥,必傷人命。當于心經中,以甘溫補土之源,更于脾土中,
以甘寒瀉火,以酸涼補金,使金旺火衰,風木自平矣。今立黃耆湯瀉火補金益土,為神
治之法。
用炙黃耆二錢,人參一錢,炙甘草五分,白芍藥五分,水一大盞,煎半盞,溫服。
傑中用方:北耆二錢,黨參二錢,炙甘草五分,白芍藥五分(加陳皮三分行氣防束表)
科中(三次份):黃耆 10(2*5)克,黨參 2 克,炙甘草 0.5 克,白芍藥 0.5 克,陳皮 0.3
克。共約 13 克,每次吃 4 克。
(一般人補脾胃:健脾丸→五味異功散/保元湯→四五六隨症選。)
附:生肌散(民國.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
錫純:《神農本草經》謂黃耆主久敗瘡,亦有奇效。奉天張○○,年三十餘。因受時氣之
毒,醫者不善為之清解,轉引毒下行,自臍下皆腫,繼又潰爛,睪丸露出,少腹出孔五
處,小便時五孔皆出尿。為疏方︰生黃耆、花粉各一兩,乳香、沒藥、銀花、甘草各三
錢,煎湯連服二十餘劑。潰爛之處,皆生肌排膿出外,結疤而愈,始終亦未用外敷生肌
之藥。
三次份科中:黃耆 50(10*5)、天花粉(栝蔞根)10,乳香 3、沒藥 3、銀花(若沒發熱
的發炎則改芍藥)3、甘草 3 克──共 72 克,每天吃 24 克,分三次吃。
※科中一克暫代三錢藥效。
生藥磨粉:生黃耆(北耆)四兩,甘草二兩,生明乳香一兩半,生明沒藥一兩半,生杭
芍二兩,天花粉三兩,丹參一兩半(傑中補:若想淡疤可再加沈香一兩);上七味共為細
末,開水送服三錢(約 10 克),日三次。若將散劑變作湯劑,須先將花粉改用四兩八錢,
一劑分作八次煎服,較散劑生肌尤速。
附:理脾滌飲方(清.齊秉慧《齊氏醫案》引舒馳遠方)
北耆、白朮各五錢,法半夏三錢,砂仁、炮乾薑一錢;另加:白豆蔻一錢為末調湯吞服
→科中可配:耆 10 朮 10 乾姜 5 (白或肉)蔻 3 砂 4 半 5
19
捌.八脈證治(漢.張仲景《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
◇奇經八脈不繫於十二經,別有自行道路。其爲病總於陰陽,其治法屬十二經。
假令◎督脈爲病,脊背強,隱隱痛,脈當微浮而急,按之澀,治屬太陽。◎任脈
爲病,其內結痛疝瘕,脈當沈而結,治屬太陰。◎衝脈爲病,氣上逆而裏急,脈
當浮虛而數,治屬太陰。◎帶脈爲病,苦腹痛,腰間冷痛,脈當沈而細,治屬少
陰。◎陽蹻爲病,中於側,氣行於外,脈當弦急,按之緩,治屬少陽。◎陰蹻爲
病,中於側,氣行於內,脈當浮緩,按之微急而弦,治屬厥陰。◎陽維與諸陽會,
其爲病在脈外,發寒熱,脈當浮而虛,治屬氣分。◎陰維與諸陰交,其爲病在脈
中,心中痛,手心熱,脈當弦而澀,治屬血分。◎陽維維于陽,陰維維于陰,爲
氣血之別使,不拘於一經也。
◇奇經八脈之病,由各經受邪,久久移傳,或勞傷所致,非暴發也。
◇問曰:八脈內傷何以別之?師曰:◎督脈傷,柔柔不欲伸,不能久立,立則隱
隱而脹;◎任脈傷,小便多,其色白濁;◎衝脈傷,時咳不休,有聲無物,勞則
氣喘;◎帶脈傷,回身一周冷;◎陽蹻傷,則身左不仁;◎陰蹻傷,則身右不仁;
◎陽維傷,則畏寒甚,皮常濕;◎陰維傷,則畏熱甚,皮常枯。
◇問曰:八脈內傷其脈何似?師曰:督脈傷,尺脈大而澀;任脈傷,關脈大而澀;
衝脈傷,寸脈短而澀;帶脈傷,脈沈遲而結;陽蹻傷,脈時大而弦;陰蹻傷,脈
時細時弦;陽維傷,脈時緩時弦;陰維傷,脈時緊時澀。問曰:其治奈何?師曰:
◎督脈傷,當補髓
補髓;◎任脈傷,當補精
補精;◎衝脈傷,當補氣
補氣;◎帶脈傷,當補
補髓
補精
補氣
補
益膽;◎陰蹻傷,則補肝
補肝;◎陽維傷,則調衛
調衛;◎陰維傷,
腎;◎陽蹻傷,則益膽
益膽
補肝
調衛
則養榮
養榮。
養榮
◇問曰:其處方奈何?師曰:相體虛實,察病輕重,採取方法,權衡用之,則無
失也。
◆補充教材:
補充教材:初病治法(清.傅山《傅青主男科.初病治法》):
◎人病外感發熱,必先散其邪氣,邪退而後補正,則正氣不為邪所傷。方用外感發熱方︰
柴胡一錢 荊芥一錢 半夏一錢 黃芩一錢 甘草一錢 水煎服,則邪散而身涼。蓋四
時不正之氣,來犯人身,必然由皮毛而入營衛,故用柴胡、荊芥先散皮毛之邪,邪既先
散,安得入內?又有半夏以祛痰,使邪不得挾痰以作祟;又有黃芩以清火,使邪不得挾
火以作殃;又有甘草調和諸藥,是以邪散而無傷于正氣也。若內傷之發熱,則不可用此
方【→補中湯、補血湯】。
◎傷風之症,必然頭痛身疼,咳嗽痰多,鼻流清水,切其脈必浮,方用︰柴胡(一錢) 荊
芥一錢 防風一錢 黃芩一錢 半夏一錢 甘草一錢 水煎服,一劑即止,不必再劑也。
◎傷寒初起,鼻塞目痛,項強頭痛,切其脈必浮緊。此傷寒也,方用:桂枝一錢 甘草
一錢 陳皮一錢 乾葛一錢 水煎服,一劑而愈。
◎如傷暑,必然頭暈、口渴、惡熱,甚者痰多、身熱、氣喘,方用︰青蒿一兩 香薷三
錢 白朮五錢 陳皮一錢 茯苓三錢 甘草一錢 水煎服。有人參加一錢,無亦可,一
劑愈。
20
玖.五運六氣
天干
開氣順序及重要性
地支
(中運:年氣、大運)
以整年來看:
1.中運:++++
2.司天:++++
3.在泉:++++
以小段時點看:
4.主氣:+++
5.客氣:++
(司天:第三步客氣)
子午:少陰君火
丑未:太陰濕土
寅申:少陽相火
卯酉:陽明燥金
辰戌:太陽寒水
巳亥:厥陰風木
甲己→化土 單:太過→
乙庚→化金 甲丙戊庚壬
丙辛→化水
丁壬→化木 雙:不及→
戊癸→化火 乙丁己辛癸
◆中運:
中運:司全年氣化 ◆司天:
司天:影響全年及上半年氣化,
影響全年及上半年氣化,牽制下半年氣化 ◆在泉:
在泉:制約下半年氣化
一陰對一陽,二陰對二陽,三陰對三陽
一陰:厥陰風木
二陰:少陰君火
一陽:少陽相火
二陽:陽明燥金
司天.
司天.在泉對應:
在泉對應:
司天
在泉
在泉
司天
三陰:太陰濕土
三陽:太陽寒水
六步間氣──
六步間氣──
年年固定不變,依五行相生順序排列:「一陰 木 →二陰君火 →一陽相火 →三陰土 →二陽
金 →三陽水 →一陰木……」
客氣:
客氣:司天必為第三氣,在泉必為第六氣,其餘依「一陰→二陰→三陰→一陽→二陽→三陽→一
陰……」之順序排列。
初之氣 二之氣 三之氣 四之氣 五之氣 終之氣
主氣:
主氣:
在
客氣:
客氣:
泉之下一氣
在
二
泉之下
司天
司天
氣
司天 二
之下一氣
之下
在泉
氣
小雪
大寒:約1/21
春分:約3/21
小滿:約5/21
大暑:約7/23
秋分:約9/23
小雪:約11/23
大寒
主氣:
主氣: 厥陰風木 少陰君火 少陽相火 太陰濕土 陽明燥金 太陽寒水
附:干支速算表
公元年個位數
民國年個位數
4
3
5
4
6
5
7
6
8
7
9
8
0
9
1
0
2
1
3
2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雞
狗
豬
生肖
鼠
地支
子
牛
虎
丑
寅
兔
卯
干: →
初之氣 二之氣
試算練習:
試算練習:
客氣:
客氣:
小雪
大寒:約1/21
主氣:
主氣:
春分:約3/21
厥陰風木
龍
辰
巳
馬
午
羊
未
支: →司天
三之氣 四之氣
小滿:約5/21
少陰君火
蛇
大暑:約7/23
少陽相火
猴
申
→在泉
五之氣
秋分:約9/23
太陰濕土
酉
戌
↓
終之氣
小雪:約11/23
陽明燥金
亥
大寒
太陽寒水
21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