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Mingting Zhou

1综述-神秘魔幻白鹿原——《白鹿原...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比较 梁福兴

advertisement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
0
0
2年5月
院庆专辑
MAY.
2
0
0
2
University Celebration Column
■梁福兴/著
神秘魔幻白鹿原
文
———《
白鹿原》与《
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比较
艺
学
研
究
[摘 要]
虽然《
白鹿原》没有采用《
百年孤独》那种由将来回忆过去的时空倒流式情节结构方式‚也没有模仿《
百年孤独》
那种离奇怪诞的语言叙事方法‚
但是它以其宏大的历史视角‚
纷繁的情节内容‚
典型的人物性格‚冥冥中牵制着人物命运的历史
文化重压‚
神秘的白鹿精灵‚
可怖的白狼幻影‚
怪异的鬼魂哀号‚
诡谲的乡贤预言等使整个作品充满了魔幻神秘色彩‚在相当程
度上与《
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被看成是中华民族的一部秘史‚
一部成功的中国化了的魔幻现实主义
作品。
[关键词]
《
白鹿原》;《
百年孤独》;
魔幻现实主义;
生命意识;
神秘文化;
性意识;
人格精神
[中图分类号]
I2
0
7
∙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2—3
8
8
7(2
0
0
2)ZJ0
1—0
1
4
7—0
5
2
0世纪6
0年代从拉美文坛异军崛起的魔幻现实主义
着‚
茫然无知地跟随着这种残酷的力量向前滚动‚眼睁睁
创作手法最明显的特征‚
就是“将幻想变为现实‚
而又不失
看着整个世界成为了“ 翻烤烙饼的鏊子”‚却又无能为力‚
其真实性”。作家通过一系列大胆离奇的构思和想象‚把
无以自救‚
而慌乱不已。正当人们面对着全新的社会生活
实实在在的触目惊心的现实生活和来自神话、
传说的完全
临将喘息安定的时候‚突然发现新的世纪转眼就要到来‚
属于幻想性的内容糅合起来‚创造出一整套色彩斑斓、风
经济全球化、
文化一体化的强大势头一下子又将中国人逼
格独特的艺术图景‚使读者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形象
到了世界历史的最前沿‚面对茫然不知的世界历史‚回头
中‚
获得一种似曾相识又相当陌生的艺术感觉‚从而激起
审视中国几千年创造积淀而来的博大精深而又良莠芜杂
读者寻根溯源去追索作者创作意图的真谛。它的创作基
的民族精神文化传统‚焦躁不安、心情痛苦的人们只好眼
础是紧紧依靠着社会生活的客观现实的‚
但是又不完全囿
巴巴地看着前方‚
始终不知该将自己置身于世界文化大格
于社会生活现实进行全客观的写实记录‚
它大量使用极端
局的何种位置之上。中国2
0世纪前半段从无数浩劫苦难
夸张荒诞的叙事语言和具有明显象征主义的手法来展开
神
秘
魔
幻
白
鹿
原
梁
福
兴
中挺立过来的这段特别痛楚的历史经历‚与马尔克斯《
百
故事情节‚
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其目的就是力求精细准
年孤独》描绘的哥伦比亚历时百年惨遭外来殖民文化野蛮
确地表现出历史文化事件和人物命运之下深层隐秘的民
统治和强烈冲击的民族历史有着何等惊人的相似之处啊!
族意识和民族文化精神。魔幻现实主义具有的这种神秘
陈忠实首先发现了这种历史的相似性‚
同时又强烈感觉到
怪诞的想象特征‚
别开生面的创作方法和对民族传统文化
了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厚重坚忍的独特性。于是他急
精细反思的特点‚正好撞开了中国2
0世纪八九十年代正
忙停下手头的一切工作‚不惜花费整整五年的时间心血‚
处于传统文化重大转型时期‚继伤痕文学、寻根文学之后
埋头大量阅读陕西家乡的各地县志‚深入地发掘历史‚沉
出现的声势浩大的反思文学作家们的心思。以陈忠实为
痛地思考历史‚
精细地探求中原文化长盛不衰而又不得不
代表的中国现实主义作家们已深深地感觉到‚
要想通过对
走向残破败落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原因‚
并从中国民间神秘
传统文化的深层反思寻找中华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精神的
文化中大量吸取创作素材和经验素养‚一气写成了《
白鹿
复归和出路‚
单靠《
创业史》式的传统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已
原》这部气势宏大具有史诗般划时代特征的伟大作品。虽
经无法完成这样的使命了。而最能表现这种反思精神‚
最
然《
白鹿原》没有采用《
百年孤独》那种由将来回忆过去的
能表现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精神内涵的文学样式‚
应该
时空倒流式情节结构方式‚
也没有模仿《
百年孤独》那种离
到马尔克斯和他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去寻找发掘才能
奇怪诞的语言叙事方法‚但是它以其宏大的历史视角‚纷
得到有益的启示。中国从清末‚到民初‚到解放‚到文革‚
繁的情节内容‚典型的人物性格‚冥冥中牵制着人物命运
人们一直被一连串神奇魔幻般翻腾不已的历史魔力折腾
的历史文化重压‚
神秘的白鹿精灵‚
可怖的白狼幻影‚
怪异
GXMYXB
147
文
的鬼魂哀号‚
诡谲的乡贤预言等‚使整个作品充满了魔幻
重要的事情是维系一个家族村落社会永远存在运转的“仁
神秘的色彩‚
在相当程度上与《
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
义”礼俗规约。活着的女人不过是承继这种礼俗规约的传
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被看成是中华民族的一部秘史‚一
宗接代的劳动生育机器而已。死了的女人和夭折的孩子
部成功的中国化了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
都是彻底失掉了劳动生育机能和承继作用的一种对礼俗
规约毫无意义的无所谓的存在‚他们的死亡‚要么是走错
艺
一
了投生的时辰‚要么是时运不济命该如此‚并不是人们成
中国当代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方法创作的作品‚
并不是
心不让她们活下去。人们的生与死‚跟自然环境、人文环
对马尔克斯等人的简单模仿和照搬‚
它首先是基于对本民
境毫无关系。这样的生命意识‚并不是白嘉轩自己创造
研
族文化历史传统、
本民族思维方式和本民族精神心理状态
的‚
也不是白鹿原人所独有的‚它是全体中国人经过几千
究
进行深入思考之后‚
精心策划改造创作的结果。《
白鹿原》
年文化积淀产生的‚
是一种典型的农耕民族所特有的生命
表现出来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是独特的、新颖的‚具有明
意识形态。究其根源‚
除了农耕民族过分依赖天时而造成
显的中国传统文化绵密的气韵和厚重的民族精神特质。
的神秘天命意识之外‚传统文化中“ 轻生死‚重人伦” 过分
《
白鹿原》中所要探讨的问题‚
首先是关于中国传统的儒家
强调生命承继作用的文化观念不能不说是更为严重的一
文化对于人性‚
对于人的生命意义和民族生存状态的作用
大病根。所谓“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强调的不是对现有
问题。就像马尔克斯想通过描写马贡多人世代相传而又
生命的重视‚
而是把人生意义全都放在了对将来的虚无缥
荒诞不经的历史‚
揭示拉美民族散乱无序的集体孤独心理
缈的期待上。经过无数次生命的神秘毁灭之后‚
白嘉轩对
状态和民族文化精神衰败的原因一样‚
陈忠实也想通过对
命运的无常深感恐惧了‚娶妻生子成了他最大的人生希
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一个偏僻农村半个世纪的历史演变
望。他不惜绞尽脑汁设计跟死对头鹿子霖换地迁坟‚
目的
状况‚
通过白、
鹿两姓同一家族内部的长期争斗‚
揭示出中
无外乎祈求冥冥中无处不在的“ 白鹿精灵” 保佑他人丁兴
国数千年来历史文化传统精神得以延续不断的原因‚
反映
旺‚
家业发达。只要有了承继的后人‚他自己的生命也就
出深植于这一文化传统之下的更深层次的民族文化意识
无足轻重了‚
重要的只在于如何维护祖先传续下来的具有
的精髓‚
反映出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文化弊端。这种
维系生命承继意义的礼俗仁义规约的完整存在。为了这
文化因其历时久远‚
博大精深‚
封闭厚重‚
本身已经具有相
种存在‚
白嘉轩可谓耗尽了自己一生的精力和心血‚最终
当的隐秘性和神秘性‚要揭示这种文化精神的真实内涵‚
落得个礼俗规约和个体生命的一同败落。人们既然认为
自然就要揭示并体现这种隐秘性和神秘性。作者认为农
连自己的生命存在都是无足轻重的‚
那么他人的生命当然
耕社会生存状态的封闭、落后和超稳定性‚是中华传统文
也为这样的意识而存在‚所以攻城掠地可以用生命去堆
化得以存续的基础。中华民族早已潜移默化了的民族精
砌‚
打家劫舍可以视对象如草芥‚家族派系纷争可以把对
神和民族意识‚
首先是体现在人们对待生命存在意义的态
方看成猪狗游斗!这是原始、
野蛮、
落后、
蒙昧的生命意识
度上的。《
白鹿原》多处写到生命的诞生和死亡‚
以及人们
延续泛滥的结果‚
是人们无力把握自身命运而盲从于自然
对待这种诞生和死亡的世代惊人相似的态度‚
目的就在于
选择的结果‚
是一个民族集体无意识的表现。《
白鹿原》中
表现中国人传统的对于生命存在意义的理解。这种理解
的每个人都被这样的集体无意识牵制着‚
就像《
百年孤独》
是在被看成天经地义的集体无意识的发掘中进行的‚
作者
中马贡多人被历史的健忘症‚被彼此的孤独心牵制着一
认为人们对于那些刚刚诞生的生命是珍惜的‚寄予厚望
样‚
心甘情愿地沿着这样的生命状态生存着‚而且自觉不
的‚
这种厚望建立在生命承继的意义基础上。白嘉轩对待
自觉地极力维护着这种状态的存在‚
好像受着某种神秘魔
自己刚出生或出生不久就不幸夭折的孩子‚
不是沉痛地将
力控制着似的难以脱身自拔。这是白鹿原人的悲哀‚
同时
他们埋掉‚
而是当作未长成的庄稼‚把他们置于畜圈的粪
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哀。这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留
土中任由牛马踩成肥料撒入土地里化掉。这种轻贱生命
给中华民族精神的垢病么?每个读者读了《
白鹿原》都会
曾经珍贵存在的态度‚
同样反映在人们对待成人—
—
—主要
得出类似的思考和理解‚
都会被这种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学
神
秘
魔
幻
白
鹿
原
梁
福
兴
是女人生存状态的行为态度上。白嘉轩在经见了无数次
来的神秘阴森的气氛压迫着。
死亡‚
尤其是经见了父亲的死亡之后‚他是懂得了生命是
怎样一种脆弱的存在的‚
但是他依然以固有的生命态度对
待所有现存人们的生命。前一个妻子死了‚他埋掉‚紧接
二
《
白鹿原》描写死亡的情形各不相同‚
但是暴亡和鬼魂
着再娶一个‚
如此反复六七次‚
前后对待女人的态度‚
竟没
附体被表现得特别细腻而突出。作者主要是想展现处于
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在他的潜意识里‚那些死掉的或正
人们文化意识底层的本该正常的人性被控制被扭曲的状
活着的女人的生命在本质上与那些刚诞生就死掉被埋在
态‚
以及这种状态畸变之后的心理折射方式和表现形态。
骡马圈里的孩子的生命一样是无足轻重的‚
他所要做的最
作者写白鹿精灵‚写白狼踪迹‚写灵魂附体‚写驱鬼迁坟‚
GXMYXB
148
写得如此神秘莫测‚写得如此触目惊心‚目的不单纯是为
世界的向往和关注‚是与恐惧迷惘并存着的‚是出于本能
了营造一种神秘玄虚的环境氛围‚
也不单纯是为了表现人
直觉和个人需要的。《
白鹿原》一连串的动乱内耗‚
终以家
物命运诡谲神秘的传奇色彩‚
更重要的是要真实准确地表
族理想和道德伦常的衰败而告终‚
甚至连革命者自己的生
达他对中华民族集体无意识和民族文化精神的思考和理
命都葬送在革命的手里还全然不知为何。马贡多受到冲
解。类似这种描写的离奇古怪‚
在民间的神话、
传说中‚
在
击的是西方殖民主义文化的侵略引起的盲目内战纷争;
白
中国农村的过去‚
现在‚
甚至将来‚
都是相当普遍的一种文
鹿原的动荡来源于同一国度同一文化背景下的派系战乱‚
化心理现象。在农耕社会生活着的人们‚
平时经常谈论的
从当时当地的情况看‚
这些战乱都是无法理解无法接受被
关于重复出现的怪声‚
飘浮不定的幻影‚
白马、
白牛、
白虎、
人们强烈抵触着的神秘怪异的东西—
—
—目标虚无又假设
白龙等等或圣洁或污秽的形象‚
以及其它一些稀奇古怪的
神圣。错觉、
幻象和模糊心理状态的大量描写‚突出了这
奇幻传闻和风水奇谈等等‚
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一种封建
种无形魔力驱使的作用‚
突出了虚幻的不确定性给人们造
迷信‚
它是构成中国民间神秘文化体系的一种独特的畸变
成的精神苦闷和文化心理重压。它们给社会带来的不可
的心理折射反映。这一体系与《
百年孤独》中描写的奥雷
能是觉悟警醒‚而是恐惧不安和狂躁盲动‚是压抑忧虑的
良诺家族不散的阴魂‚
以及百年来牢牢控制着马贡多人精
痛苦精神折磨。马贡多飘荡的幽灵‚白鹿原哭喊的冤魂‚
神命运的神秘无形力量‚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其素材来源
不正是这种生命畸变状态造成的文化心灵的震荡么?
的基础同样是当地民间普遍存在的神话传说和鬼神故事。
尽管中国孔子早有“不语怪力乱神”的圣言传布‚
但中国历
经数千年农耕社会稳固不变‚
“乱神”“怪力”同样是经久不
衰‚
厚积如山的。也许每个来自中国农村的人都曾经深切
地感受过或亲身体验过这种“乱神”“怪力”的强大影响‚
甚
至曾迷迷惑惑地相信过类似的鬼神故事传说的真实存在。
每当有了这种传言盛行‚
农民无不表现出对自身群体命运
的严重关注。《
白鹿原》极力渲染这种现象的神秘性‚
并非
出于猎奇的心理‚其用意和马尔克斯是一样的‚目的在于
发掘本民族民间文学的创作经验‚
使传统的叙述方法陌生
化‚
深刻揭示这种现象的文化心理根源‚并努力打破这种
神秘性‚
暗示人们应当怎样准确真实地看待自己的这种
“荒诞不经”的文化心态‚把握民族自身的共同命运‚冲出
文化心理的怪圈‚争取人性的真正解放。神秘的白鹿精
魂‚
可怖的白狼踪迹‚
怪异的鬼魂哀号‚
白嘉轩女人看见的
鬼影‚
鹿三附体的鬼魂和错乱的精神‚小娥冤死扩散的瘟
疫‚
飘飞的蛾子‚无一不是人们在传统文化和生存环境的
双重重压之下产生的心理畸变和人性本相的真实流露。
读者在作者营造的既熟悉又陌生的情境中自然会受到感
染和启发‚
并由此得出对人类命运和民族精神状态的正确
看法和新的理解。
《
白鹿原》和《
百年孤独》都写到了革命‚写到了动乱‚
这些革命和动乱都受着一种茫然不为人知的无形神秘力
量支配着‚
牵着人们的鼻子去纷争内耗。鹿兆鹏、
鹿兆海、
白灵、
黑娃等人的行动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他们的
“革命”都是具有典型无向性和盲目性的。这与马贡多奥
雷良诺上校们的种种革命的情形十分相似。他们闹不清
是什么力量在牵引着自己并将自己推上了反叛者的道路‚
白鹿原人和马贡多人的生活都是建立在已经失真的
对过去理想生活的错觉向往基础上的。“ 仁义白鹿村” 的
确立和马贡多镇的初建‚
都是在传说想象中的平静安逸中
开始。他们念念不忘过去的美好‚
却始终又不知道过去究
文
艺
学
研
究
神
秘
魔
幻
白
鹿
原
竟好在何处‚
于是便不去想将来的生活。马贡多人尽管子
子孙孙都叫着一个名字‚却从来不对前人和他人加以理
睬‚
他们尽量摆脱过去‚
忘记过去‚
减轻本已沉重的心灵痛
苦。香蕉园暴动事件人们刚刚被殖民者大规模屠杀‚
恐怖
梁
福
兴
的第二天就恍如隔世‚
甚至怀疑它曾经真的发生过。白鹿
原人与此做得正好相反‚念念不忘先祖遗训族规乡约‚抱
着“白鹿精魂” 积重难返‚想冲出去的痛苦无路‚害怕变革
的千方拦堵‚
但白嘉轩坚挺的脊梁最终还是逃不过黑娃们
的拦腰一击成了驼背再也直不起来‚精神象征开始倒塌。
政治派别的“争鏊子”‚亲族内部的“ 窝里咬”‚革命阵营的
“内戕”‚
白鹿原上上演着一幕幕闹剧。这种内耗的习性也
出现在马贡多的大街上和家庭里。这不是一种偶然‚
而是
处于世界大变革大动乱时期‚
茫然不知所向的人们对个人
对家族对国家生存理念纷争怀疑的表现。马贡多人的历
史虚无感与前进盲动感同时存在‚
奥雷良诺上校们完全被
命运牵着鼻子走‚
所有行动都建立在错觉基础上。白嘉轩
虽然有朱先生这样一个精神导师引领着‚他守着沉重的
“仁义白鹿村”的包袱看管原有的一切‚
生怕子孙们走向前
途未卜的茫然可怕的将来冲垮他的精神大厦‚
但这大厦还
是被茫无头绪的历史洪流冲毁了。
三
陈忠实在《
白鹿原》开头的第一句话“白嘉轩后来引以
他们离开祖先们世代生活着的土地‚
是为了摆脱现有的尴
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与《
百年孤独》开场第
尬的处境?是一种个体生命意识的萌动?是对传统文化
一句话“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
的反叛?他们一旦离开了原来熟知的生存环境‚
又都无法
校将会回忆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
把握自身的动力方向和命运前途‚
闹不清自己的行为和目
午”‚
形式上惊人相似‚陈忠实明显在有意学习马尔克斯。
标是什么‚
更无法预料将来的结果竟会如何。他们对外部
但陈忠实并不完全进行模仿‚
他保持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
GXMYXB
149
传统的精神‚放弃了马尔克斯时空倒流式的语言叙事方
法‚
采用线条清晰思路开阔的传统形式按时空顺序有条不
四
《
白鹿原》除了极力揭示和反思中国传统的生命意识
紊地展开故事‚
以主人翁白家轩六娶六丧的神秘怪事为开
文
和性文化观念等弊端之外‚还对传统的土地观念、宗族观
端‚
将重心放在描写各式各类无力把握自身命运的人物性
念、
知识观念等社会意识形态作了鞭辟入里深入细致的剖
艺
格叙写上‚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跟随他一起对历史文化
析‚
尤其是在对待知识文化的观念上‚
作者着墨相当丰富。
命运进行思考。写性欲写暴亡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满足
白鹿两家对读书人的迷信与崇敬是直接源于传统“齐家治
学
读者低俗猎奇的心理‚而是想从描写女性生命状态入手‚
国平天下”价值取向的。“耕读传家”变成了白嘉轩最高的
引出神秘诡谲纷乱无序的历史性表述‚
表达作者对中国农
精神敬仰和人生价值体现‚
有知识有文化的朱先生成了他
研
耕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沉重思考。在对待
们心目中的圣人‚并由此产生出种种近乎神化的崇敬心
究
性的问题上‚
作者并不作泛滥式的渲染‚而是以一种严肃
理。在白鹿原人看来‚朱先生竟是可以未卜先知‚不食人
的态度“不回避‚撕开来‚放胆写”。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性
间烟火的神仙‚
他单枪匹马只靠仁义之辞就可劝退十数万
神
秘
魔
幻
白
鹿
原
梁
福
兴
向来是讳莫如深的‚
“万恶淫为首”‚
性即堕落‚
即毁灭。其
结果是对性观念的极端仇视和压制‚
最终导致性神秘和性
蒙昧‚
最终毁灭了人性—
—
—主要是女性人性的存在。在作
品中‚
因为前两房女人不正常的死亡‚造成了后四房女人
大军于一番宏论之中‚
一句闲话可以道破天机使穷人在荒
年富足‚
不假思索可以说出别人丢失的一切东西现在何处
……作者塑造的朱先生这一形象‚
是代表封建意识之下知
识文化垄断的力量和作用的。朱先生之所以被人们传为
极端性扭曲‚
充满了神秘怪诞、极端恐惧的心理。由于性
神人‚
完全是因为普通村民对文化知识的无知而产生的盲
无知‚
加上流言蜚语不断袭击‚几房女人连续神秘死在了
目尊崇‚
是文化盲从迷信的结果‚是中国数千年封建专制
性恐惧上‚
更加重了族人对性的恐慌。白嘉轩被蒙上一层
文化思想将文化人格地位推入极至的结果。孔子是文化
神秘怪异的色彩‚被善于猜测的族人大肆渲染为“ 命硬”‚
圣人‚
不只是因为他建立了一整套文化哲学伦理思想‚也
身上长着极不寻常的可怕性器。这是传统文化性禁忌性
不只是因为他首开了教书育人开启心智破除蒙昧蛮荒的
压制的文化表现。在这种文化背景下‚
女人成了男人发泄
先例‚
更多的是因为他在当时垄断了知识文化的权利‚并
性暴力的对象‚是一件劳动生育的工具。同样是妇女‚同
为后来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垄断文化控制知识进行愚民教
样受过男权社会的歧视和磨难‚
白赵氏应当是深知女人苦
化找到了借口。既然读书能够“齐家治国安天下”‚
当然也
楚的‚
但她在传宗接代思想的驱使之下‚对待女人的态度
能知天命通神灵‚中国历代的造神运动‚实际上就是在这
完全变成了对男权的认同‚成了男权的帮凶‚女性平等的
样的文化知识垄断和愚民教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父母送
地位‚
女性性生活的意愿‚
夫妻间相悦的感情‚
在她看来都
孩子读书‚想的是光宗耀祖‚“ 在先人坟前放几铳响炮”。
是十分愚蠢的了‚甚至是想都没有想过也不会去想的问
知识文化是什么‚知识文化意味着什么‚鹿子霖们清楚得
题‚
能否为男人承继香火才是她深忧的第一要事。白赵氏
很‚
但就是不明白知识文化可以解除人的愚昧盲从‚可以
看来‚
女人不过是一头骡子或几石棉花而已。只有比较超
增长人的能力才干。手艺人‚
“ 勺勺客”‚哪怕他的手艺再
拔的冷先生‚
一身反骨的黑娃和侥幸脱逃的田小娥等极少
精‚
金钱再多‚
财富再厚‚也只能是“ 下三烂” 人物‚虽然令
数几个人‚
朦朦胧胧地模糊意识到女人和男人一样是有性
人羡慕‚
但终究不受人敬仰‚真所谓“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
满足性愉悦性要求的‚
有感情有思想的人。但到头来连这
书高”。就连一身反骨的黑娃‚
经历了无数人生波折之后‚
可怜的几个人都同样成了封建性道德观念的维护者和盲
最终也要回头拜倒在朱先生的膝下“学为好人”‚
潜心于孔
从者。作者后来写到的“泡枣”‚
便是这种性心理畸形发展
圣人的几本旧书。在此‚
作者对中国数千年积淀下来的历
到极端的体现。而小娥对性的贪婪‚
更是这种性压抑性奴
史文化的内涵和儒家文化熏染下的人们的文化心理特征‚
役心理长期积淀的最后爆发、
宣泄和释放。正因为对性的
解剖揭示得细致入微‚见地之卓著‚令人惊叹!中医冷先
无知、
蒙昧和压制‚
性才被蒙上了一层神秘怪异的色彩‚
正
生的地位之所以崇高‚并不是他的医术如何高明‚人们尊
由于神秘怪异‚性欢娱才令人产生了恐惧感和罪恶感‚由
崇的是他的文化人格精神‚
疾病生死完全是病人自己的命
于恐惧感和罪恶感便连连发生了性扭曲性暴亡的事件。
运造化‚
与冷先生的医术无关。这是中国渊源久远的文化
这是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思想文化压抑的结果‚
是一种畸
思维定势。白鹿村奇妙无比的建村传说‚
建村初期县吏的
形变态的性文化性积淀的表现。这与《
百年孤独》中性混
文化品格形象‚
“ 仁义白鹿村” 的匾额‚白鹿精灵的虔诚信
乱、
性放纵描写正好相反‚
尽管马贡多也有“乱伦的后代要
仰‚
白鹿书院‚
白鹿宗祠等都是这种文化人格幻化了的象
长猪尾巴”的性恐惧传说恐吓着‚但由于长期受西方性自
征。读书识字的终极目标一是“ 求仕”‚二是“ 独善其身”‚
由思想的浸染‚这种最后的性禁忌已经彻底崩溃‚走向了
此外别无他用。“求仕”与“独善其身”之后如果还有无师自
另一个极端。
通者更进一步懂得“ 天时地利人和” 等与民生民本直接相
关的知识‚
那当然是得了神助‚是灵通显圣的人物了。朱
GXMYXB
150
先生恰恰就是这样一类乡贤圣人‚
而被传为“神人”竟至于
史依凭‚
博大精深‚
自成体系‚
似乎有很多令人欣慰值得肯
连他自己本不想做这样的“ 神人” 都还不行的地步。这种
定的地方。这就是陈忠实要告诉读者的中华民族文化与
僵化麻痹盲从自闭的文化思想‚
是儒家文化愚忠教化数千
拉美文化的根本性不同‚
但迷信盲从自作神秘却又是相同
年的无意识反射的表现。这种思想最后要被人们打破‚
是
的诟病。
要得助于社会的急剧变革和人性的逐步觉醒才可以实现
陈忠实有选择地借鉴了《
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的
的。白鹿原上一系列的“争鏊子”之后‚
在形式上是打破了
一些表现手法‚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意识和民
这种以白鹿宗祠和白鹿书院为象征的封建文化专制制度‚
族精神深层隐秘诡异的思想内涵的反思理解‚
更多地运用
但文化知识的神秘色彩并没有很快消失‚朱先生强大的
了中国传统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来展开故事情节‚
叙写历
“文化人格魅力” 再次召回了像黑娃这样的“ 最优秀的” 学
史进程‚
描述人物形象‚
表达独立见解‚
没有过分夸张渲染
生‚
是隐喻着一种十分复杂的文化复归心理的。知识文化
的语言表述和极度荒诞离奇的虚构想象‚
这是比较符合中
之上依然笼罩着一层厚厚的神秘面纱‚
留下一道愚民盲从
国现实社会的客观实际和读者普遍的阅读心理需要的。
的阴影。这道阴影‚与 《
百年孤独》中的默尔基阿德斯的
借鉴不等于照搬和移用‚
尊重客观事实‚
扬长避短‚
注重中
陈忠实在朱先生身上寄予了自己复杂的文化人格理想‚
并
受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
“破烂羊皮纸”的象征意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不同的只是
国现实主义传统的传继性和发展性‚
是《
白鹿原》之所以深
不像马尔克斯一样给予马贡多人捡来的“羊皮纸” 以尖刻
收稿日期 2001—11—30
的嘲讽和辛酸的贬斥。《
白鹿原》突出了一种利弊间有的
复杂难辨的文化人格因素‚《
百年孤独》突出一种文化人格
[责任编辑
[责任校对
精神的迷失散乱无根无序的状态‚
以及这种状态给社会造
成的心灵孤独‚
民族散漫无凝聚力的深重祸害。奥雷良诺
·布恩地亚的子孙们迷恋皈依的文化精神是无根无止的浮
萍‚
是吉普赛人真真假假令人难辨又让人着迷的鬼怪把
戏‚
“羊皮纸”、
“ 小金鱼”、
“ 裹尸布”、
“ 乱伦”、
“ 放纵”‚马贡
多人各有所好‚
各行其是‚
乖僻孤独得令人痛心疾首;
而白
[作者简介]
周耀明]
蒙本曼]
梁福兴(1
9
6
3—)‚男‚壮族‚桂林民族师范
学校讲师‚广西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生。广西桂林‚邮编:
5
4
1
0
0
4。
文
艺
学
研
究
神
秘
魔
幻
白
鹿
原
梁
福
兴
嘉轩、
朱先生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品格却有着悠远稳固的历
(上接第146页)
文本自始至终都没有给予任何回
会从而激活了人物在作品异己“ 世界” 中内在、隐伏的焦
答‚
哪怕主人公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杀了。这自然使读者
虑‚
并使得后者以无声无言的方式更加明晰地凸现出来为
的期待受到重大的挫折‚
读者也难以将文本整合为一个合
我们所体验到。这就取得了一种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恰
理的逻辑的统一体‚
因为参详不透而使他们导出一种神秘
恐怖感‚
感到受威胁。
如白乐天在《
琵琶行》中所说的那样—
—
—此时无声胜有声。
[参
总之‚无论是采用非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视角‚或是
对主人公情感发泄的抑制‚还是文本对“ 空白” 补救的中
止‚
卡夫卡仿佛在有意与读者为难似的使读者的种种期待
考
文
献]
[1]卡夫卡集·代序 [ A ].叶廷芳∙卡夫卡集 [C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8∙
受到连续的挫折—
—
—期待也是一种对未来的设定—
—
—于
[2]萨特著‚周煦良、汤永宽译∙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 M ].上海
主人公越是心不在焉‚
不明就理便被抛入困境之中而难以
[3]萨特著‚陈宣良译‚杜小真校∙存在与虚无 [ M ].上海:三联书店‚
是就造成了他们的心理失衡‚
引起了他们内心的焦虑—
—
—
的摆脱‚
读者就越容易与之相认同‚
因此也就越感到困惑、
译文出版社‚
1988∙
1997∙
震惊、
恐惧、
焦虑。在阅读中‚面对作品中不合理的世界‚
收稿日期 2001—11—27
我们时时在期待或认为不必也不应当理会它‚
但作品中的
[责任编辑
人物却不得不以严肃认真的姿态面对它‚
然而所有的努力
[责任校对
与挣扎终归是无意义的徒劳。这种巨大的反差‚
怎不使得
我们感到难以忍受和焦虑呢?这样‚
卡夫卡虽然在小说中
有意识地淡化了人物的情绪心理‚
但却直接给读者造成了
心理上的撞击与震撼;它虽然没有描写人物的焦虑情状‚
但却使读者感到强烈的焦虑;读者外在、显露的焦虑又领
[作者简介]
周耀明]
蒙本曼]
杨宇鹏(1
9
8
1— )‚湖南永州人‚西南师范
大学中文系学生。重庆‚
邮编:
4
0
0
7
1
5。
GXMYXB
151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