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dora supermini

功能主义视角下的闽台中秋博饼习俗研究 郭荣茂

advertisement
第 20 卷第 1 期
2017 年 1 月
集美大学学报( 哲社版)
Vol. 20,No. 1
Jan. ,
2017
Journal of Jime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功能主义视角下的闽台中秋博饼习俗研究
郭荣茂
( 华侨大学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摘要]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每年各地都会举办各式各样的民俗活动。闽台中秋博饼
是两岸共有的一项传统习俗,当地如期有丰富多彩的特色博饼文化活动,且两岸社区有合办中秋博饼文化
节的经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闽台中秋博饼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从社会学的功能主
义视角看,它具有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和调节功能。中秋博饼习俗有利于构建两岸生活共同体,
对于两岸社区的文化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功能主义; 闽台; 博饼习俗
[中图分类号] C 912.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89X ( 2017) 01-33-06
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
提出了功能主义的理论和分析方法, 他们在 20
中秋节已经成为官方的正式节令 ,并一直延续下
去,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期许和寓意,成为对人们
世纪 20 年代研究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居民时,
影响较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发现一些貌似不可理解的习俗和没有联系的文化
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早在 《周礼 》 一书中,
活动都属于一个完整的统一体,都具有一定的社
就有 “中秋 ” 一词的记载
会功能,这种功能使社会得以存续。中秋节是中
华民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每年祖国各地的民
上》 中 有 “悬 象 著 明, 莫 大 乎 日 月 ” 的 说
众以及海外的华侨华人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
实,都离不开与月亮有关的人与物,显示出了团
圆节的民俗心理,因此该节日活生生地就是中国
活动,吃月饼、 赏明月, 共度美好的传统佳节。
在那些多样化的节日仪式里,闽台两地的中秋博
饼节日习俗有它独特的传统风格和文化内涵 ,并
且相互融合,传播广泛,深受当地许多老百姓的
喜爱。如今博饼习俗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它
不仅是合家团圆的一个重要载体 ,也是离开家乡
的游子们寄托思乡之情的一种重要象征 。从功能
主义视角看,它对于两岸社区的文化建设和基层
社会治理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
。 古代帝王有春天
[2]112
[2]123
法
。 《周易 · 系辞
。中秋 节, 从 内 容 到 形 式, 从 虚 拟 到 现
人的月亮节。
在这个万家团圆的传统节日,闽台老百姓也
会开展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博饼就是其中的一项
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习俗。2008 年, 厦门博饼
民俗活动获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在金门、厦门、漳州和泉州等地,中秋节盛行博
饼民俗活动。其中金门中秋还有拜月习俗,拜月
之前人们会先拜天公,那里的金城镇吴厝社区发
展协会每年都会在社区举办中秋联欢晚会 ,并设
一、闽台中秋博饼习俗活动
博状元饼大赛。如今,博饼依然是闽台地区特别
是厦门人最受欢迎的中秋活动,也是广泛且热闹
农历八月十五, 被人们称为 “中秋 ”, 也被
的民俗节庆活动之一。 “厦门金门博饼中, 规模
最大的当数厦门中秋博饼文化节 ‘状元王中王 ’
称之为 “仲秋”,在闽台,民众也叫它为 “八月
半”。唐代时已有中秋赏玩的习俗, 宋代时中秋
有了节令之称并形成了相关习俗, 发展至明代,
争霸活动,自 2003 年首届中秋博饼节在厦门开
办以来,至今已经有 13 届了,2013 年, 厦门和
[收稿日期]2016 - 06 - 15
[修回日期] 2016 - 09 - 18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闽台传统节日习俗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 15CSH059)
[作者简介] 郭荣茂 ( 1984—) ,男,福建永春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文化社会学研究。
34
集美大学学报 ( 哲社版)
第 20 卷
[3]
金门首次共同举办两岸中秋博饼文化节 ” 。 两
地的人们一直相信,假如在中秋节博饼中能博得
遗产”) ,越来越重视中秋博饼习俗的文化价值。
在 2013 年的 “两门 ” 中秋博饼晚会上, 金门县
状元,这也预示着自己在今后的一年里运气会很
旺,从中我们发现博饼活动包含有民众朴实的美
政府交通旅游局局长杨镇浯提到: “相信厦门和
金门的民众,通过中秋博饼这样的 ‘串门 ’, 两
好感情寄托。从这个角度上看,它也印证了闽台
同俗的区域特征。
岸的情谊会更加深厚。”
2010 年,闽台两地首次举办 “海峡两岸中
秋博饼王中王 ” 大赛, 该项活动规模庞大, 不
“博” 字在古代指的是一种棋戏对弈, 随后
慢慢 地 变 成 了 赌 博 的 行 为, 但 发 展 到 如 今,
“博” 字不再指的是赌博,比如博饼的 “博 ” 指
的是闽台民众中秋节游戏活动的一种形式 ,有拼
好运气的意涵,而且重在一种气氛。近年来,厦
门举办的 “中秋博饼节 ” 活动中, “古色古香的
[6]
仅在厦门的 31 个社区和漳州的 15 个社区举办,
而且还在金门和台北、高雄、台南、云林、桃园
[7]
。2013 年, 台湾的台中、 云林举
办中秋节博饼比赛, 此次活动共吸引上千人参
等县市举办
篆体 ‘博’ 字就被设计成了活动的标志 ” 。 博
加,最后选出四名优胜代表赴厦门参加两岸博饼
王中王总决赛。2015 年, 台北海光宫举办的中
饼民俗活动所需要的器物是一个大的瓷碗再加六
粒骰子,根据投掷的点数取相应的饼 ( 奖品 ) 。
秋博饼活动吸引了上千人参与,现场也开展了其
他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活动。
[4]
当人们将六粒骰子撒落到大瓷碗里时 ,叮叮当当
的清脆声音随之响起, 伴之而来的便是欢声笑
语,同时你会发现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欢乐和激
动,那种温馨祥和的场面令人十分难忘 。
“博饼”,也叫 “博中秋饼” “博会饼” ( 会
饼即月饼,中秋博饼道具, 以 “会 ” 计 ) , 相传
这一习俗的来源与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关。300 多
年前郑成功屯兵于厦门,每当中秋月圆到来的时
近年来,在两岸社区民众的共同努力下,无
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举办的中秋博饼活动都始终坚
持简约大方、 节俭朴实的原则, 大力弘扬惠民、
亲民和为民之风。两岸社区以博饼为媒介,搭建
起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共同参与传统民俗文化活
动,其乐融融,共享中华中秋传统文化佳节。可
以预见, 以中秋博饼传统习俗为基础的文化品
牌,一定会逐渐扩大它的影响力,日益彰显出它
的功能与价值,成为两岸一张烫金的名片,以及
候,远离家乡的官兵将士们在此时多多少少会有
“每逢佳节倍思亲 ” 的惆怅情绪。 为缓解和宽慰
官兵们的思乡念亲之苦,排解情绪,以达到稳定
维系两岸密切交流和联系的一个重要平台 。
军心和重振士气的目的,郑成功令部下洪旭设法
解决问题。 于 是 洪 旭 发 明 了 一 种 叫 做 “博 饼 ”
二、 闽 台 中 秋 博 饼 习 俗 的 文 化
内涵
的游戏,可以让官兵们边赏月边玩游戏,通过投
掷骰子来博月饼,享受欢乐。郑成功发现此举甚
妥,便批准每年从农历十三至十八日共六个晚
上,军中士兵按单双日轮流赏月博饼 。
在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看来,社区是具有一
定地域、人口和文化的生活共同体。 “亲密无
间,守望相助 ” 的社区能够满足人们的现实需
[5]
求,而陌生的 “社会” 显然无法做到这一点 。
社区的范围可大可小,两岸通过共同的传统中秋
节日进行密切交往,有利增进熟悉,实现社区目
中秋博饼 “看起来它只是一个游戏, 其中
[8]
却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 。 功能主义侧重对
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就文化的内容而
言,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 1 ) 物质文化,
( 2) 行为文化,( 3) 制度文化,( 4) 观念文化。
物质文化层是通过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文化 ,行
为文化层是通过活动表现出来的文化 ,制度文化
层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观念文化层是人
标,共建生活共同体。
们在长期的活动中培养形成的精神或价值观 。总
的来说,文化是一个大系统,在由物质文化、行
中秋博饼是厦门和金门 “两门 ” 一脉相承
的传统民俗,2011 年, 金门县政府把中秋博饼
为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所构成的文化系统
中,“物质文化是基础, 行为文化是载体, 制度
列入 “无形文化项目” ( 大陆称为 “非物质文化
[9]
文化是保证,观念文化是灵魂和核心 ” , 这四
投稿网址: http: / / xuebao. jmu. edu. cn /
第1 期
郭荣茂: 功能主义视角下的闽台中秋博饼习俗研究
35
个文化层次相辅相成,共同实现文化的目标和功
能。博饼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符合文化的四个层
“对堂” ( 榜眼 ) , 该奖品共有 2 个, 领完为止。
状元分许多等级,要待到其他奖品都领完最后一
次划分,从博饼的道具骰子、瓷碗和奖品可以体
现出物质文化,从人们的博饼活动、交往和娱乐
个最大的状元出现时, 方可领取这份最大的奖
品。状元从小到大具体为: 投有 4 个 “四点 ”,
可以体现出行为文化,从博饼活动的游戏规则可
以体现出制度文化,从博饼活动反映出的人们的
即为状元,再根据剩余骰子的点数大小决定胜负
( 下同) ; 投有相同的 5 个点数 ( 红四除外 ) , 即
社区意识和生活情趣等可以体现出观念文化,它
们相互作用,共同推进闽台博饼传统习俗的构建。
为 “五子登科”,这要大 4 个 “四点红 ” 的状元
一级,可根据这 5 个相同点数的大小决定胜负;
在博饼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中,物质文化和
行为文化比较好理解,也体现于制度文化和观念
投有 5 个红四被称为 “五王 ”, 则比前者更大一
级; 投有 6 个 相 同 点 数 ( 除 红 四 外 ) , 被 称 为
文化中,因此我们重点考察博饼的制度文化和观
念文化,它们是博饼文化层次中的核心。博饼的
“六杯黑 ”, 这比前者更大一级; 投有 6 个 “四
点”,那叫做 “六杯红 ”, 这个点数要比前几种
制度文化是人们在博饼游戏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
为准则,是成员之间通过博饼实现人际交往的重
状元都大, 投掷者可拿走状元和剩余的所有奖
品; 假如投有 4 个 “四点 ” 还有 2 个 “一点 ”,
要保证,它主要体现在约定俗成的人员安排 、游
戏规则和奖品设置。从人员安排看,博饼游戏一
那么这就被称为 “状元插金花 ”, 即为最大的状
元,幸运者除可享受 “六杯红 ” 的待遇外, 还
般安排 8 - 10 人围一桌参与,人数太少会缺少气
氛,人数太多会导致等待再投掷的时间过长和奖
可拿到已被领取的对堂奖品。
品数变少。在游戏开启前,本桌的一名年长位高
者取两颗骰子扔出一个点数,然后按这个点数从
扔者开始以逆时针方向数到最后那个人 ,该人便
开始第一个博饼, 也被称为起博者。 他 / 她将 6
个骰子一起投进一个指定的大碗里 ,根据投掷的
骰子点数,该人可以自行领取相应奖品。随后按
中秋博饼习俗发展到如今已经形成了多种多
样的 “会饼” ( 奖品 ) , 奖品设置不再局限于传
统的月 饼。 新 的 “会 饼 ” 一 般 是 选 实 用 物 品,
例如牙膏、牙刷、脸盆、肥皂、洗发水、沐浴露
等日用品,也会选食品,例如水果、薯片、巧克
力等,可以说 “会饼 ” 的形式有多种, 只要是
逆时针方向每人轮流投掷, 看骰子的点数得奖
日常生活中人们所需的物品都可以被选做 “会
饼”,事先符合游戏规定的数量组合就行得通 ,
品,直至奖品领取完毕。为增添气氛,博饼使用
的道具要求必须是瓷碗, 这样骰子才能跳得起
在游戏开始前它们就已被放在桌上或桌子旁边 。
这或许是人们想通过节日来寻求欢乐 ,而这个欢
来,增加旋转次数,声音也才会清脆悦耳,而塑
料碗就难以达到此种效果。假如投掷者将骰子有
乐通过实用的生活品就会显得比较实际。 原先,
博饼活动只在中秋夜当晚举办,而现今随着人们
一颗及以上投出大碗,则本轮就作废,且下一轮
要停一次,后面才能继续投掷和参与游戏。
越来越喜爱这项活动,在中秋节前十几天该活动
就已开展,乃至可以延续到农历八月份结束 。
通过博饼领取奖品的游戏规则大致是 : 通过
投掷六粒骰子,投有 1 个 “四点 ”, 被称为一秀
博饼的观念文化存在于当地人的内心世界,
通过价值观念表现出来,支配着人们的生活目标
( 秀才 ) , 可得相应饼, 最小的奖品, 该奖品共
有 32 个, 领完为止; 投有 2 个 “四点 ”, 被称
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博饼习俗发展到如今已发生
了许多变化, 可以用来博饼的物品也随之多元
为二举 ( 举人) ,可得比一秀高一级的饼, 该奖
品共有 16 个, 领完为止; 投有 4 个相同点数的
化,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月饼,一些人们生活常用
的物品都可以拿到博饼的游戏桌上来 ,也反映了
骰子 ( 除红四外 ) , 被称为 “四进 ” ( 进士 ) ,
可得高一级的饼, 该奖品共有 8 个, 领完为止;
人们博饼观念文化的变化。一般状元的物品为大
件的东西,有的是家用电器,有的是手机,有的
投有 3 个 “四点”,被称为 “三红” ( 探花) ,可
得高一级的饼,该奖品共有 4 个,领完为止; 投
甚至是小汽车。亲朋好友与同学之间常会在这期
间自发组织博饼活动, 一些商家为了吸引顾客,
有骰子点数分别为 1 至 6 顺序排列, 则被称为
都会以购买多少元以上的物品即可参与博饼一次
投稿网址: http: / / xuebao. jmu. edu. cn /
36
集美大学学报 ( 哲社版)
第 20 卷
以上的承诺来吸引消费者多购买商品 ,这类似于
是一种抽奖活动,手气好的人也能赢得商家提供
习俗活动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的一份大礼,略高于自己刚买的物品的价值,手
气一般的人也能得到份小礼品,像牙刷、牙膏之
三、 闽 台 中 秋 博 饼 习 俗 的 社 会
功能分析
类的物品,让消费者也感到愉快。中秋博饼习俗
如今有向外扩散的趋势,对于一些在外求学或工
作的闽南人, 尤其是厦门人, 每当中秋节来临,
他们身在异乡,每逢佳节倍思亲,便常会通过聚
会博饼的形式缓解思乡之情。
每到中秋, 闽台的民众有很多人盼望着博
饼,这一活动形式已成为了当地的一种文化象征
和符号,是任何其他活动形式难以代替的 。 假如
当天没有这种活动,他们便会觉得这个节日不够
完整,通过这种游戏,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增加了
过节的气氛。中秋博饼游戏最吸引人的地方除了
人们渴望博得好彩头,有好的奖品收获之外,还
在于它给人们予一种团聚的新形式,增加了人们
的愉悦之情,让人们的心灵对家和感情有一种归
属,对未来美好生活有一种向往和期待。虽然现
代生活日新月异,但博饼的传统习俗依然保留至
今,尽管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其中的文化内涵并
未发生改变,在现代社会中传承这一传统习俗又
体现了某种时代意义。也就是说,它在现代社会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其独特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强调整体性原则 ,把社会
生活看成一个整体, 强调为使社会生活正常运
转,社会的各种制度、 规范和习俗必须相互配
合,且各部分对整体发挥一定的作用 ,实现特定
的功能,有利于社会的整合。从功能上升到社会
治理的角度看,文化因素参与到了合作治理,它
“是各种社会主体以相对平等的身份, 对国家与
[11]
社会进行合作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 ” 。 以功能
主义的视角考察两岸中秋博饼传统习俗 ,可以发
现这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社会功能。 具体来说,
两岸中秋博饼传统习俗有几大主要的共同的社会
功能,即具有教化、 规范、 维系和调节等作用,
也有利于构建两岸生活共同体,对于两岸社区的
文化建设和社会治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1. 教化。 它体现了处于核心地位的价值观
念、思想信仰对社会成员的规范,使人们能够有
效地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行为上符合社会
要求。两岸中秋博饼传统习俗有周期性和参与性
团圆是中秋传统节日习俗的中心意义 ,而博
的特点,一年一度的特色节日活动唤起了人们主
动参与的热情,能让人们获得特定的情感体验和
饼游戏活动为团圆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载体 。自传
统农业社会以来,由于人们长期在家庭生活,较
价值内化,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也有教育和塑造
的影响。中秋博饼习俗的教化功能使个人可以在
早就形成了很强的家族伦理观念 ,对亲情和血缘
关系特别重视,自然而然就有了和睦团圆的民俗
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人类在较长的时间中积累的知
识和经验,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这种传统习
心理,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 ,人口
的不断向外流动,人们对家庭成员的团聚就有了
俗对他们的行为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实现
社会化。如果没有这种教化,我们对中秋节的意
特别的期盼,而包括中秋节在内的传统节日为人
们的如期团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 如有学者指
义可能就没有明确的认识,对团圆的期盼也可能
就没有强烈的意识。正是这种教化,个体通过中
出: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都不同程度地满足着
人们团圆的要求,如除夕的 ‘团年 ’、 重阳的聚
秋博饼习俗实现了社会化,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和
经验,懂得如何在群体中与他人互动,逐渐认同
饮等,中秋为花好月圆之时, ‘海上生明月, 天
涯共此时’,人们由天上的团圆联想到人事的团
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并自觉维护它们,进而达
到内化和升华,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圆,因 此 中 秋 在 古 代 被 视 为 特 别 的 ‘团 圆
[10]
节’。” 作为地方特色的传统习俗,中秋博饼使
2. 规范。 它体现了两岸中秋博饼传统习俗
人们对团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热烈的期盼 。
对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方式具有约束和控制的作
用。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博饼习俗的规范功
有着固定的活动时间、特定的物质形态、深厚的
民俗风情,以及广泛的群众参与,闽台中秋博饼
能在于以社会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来化人 ,
以发挥理性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和控制作用 ,避免
投稿网址: http: / / xuebao. jmu. edu. cn /
第1 期
郭荣茂: 功能主义视角下的闽台中秋博饼习俗研究
非理性的因素产生不良的人的行为 ,从而导致交
往秩序的混乱。博饼习俗通过家庭、单位和群体
等途径将礼仪和仪式等社会规范加之于个人 ,使
之学习其中的制度文化或游戏规则 ,以实现习俗
文化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并让个人认同和遵循这
种社会规范,这实质是一种道德的约束,能对人
的行为产生软控制。在博饼游戏中,人们必须按
照预定的规则行动,遵循此种伦理关系和遵守相
应道德要求, 如果个体明显违反其中的社会规
范,那么他或她就无法继续在群体中活动 ,就会
受到其他成员的排斥或遭到相应的惩罚 。这对人
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极大的约束作用 ,以小见
大,人们也就懂得了如何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社会
规范,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人际交往的规范要求,
37
恼抛到九霄云外。这种传统的娱乐活动方式相对
于现代社会人们沉迷于手机电脑网络而缺少人际
交往具有特别的正功能,它弥补了那些现代科技
产品的负功能,让人们调节身心,避免视力疲劳
和性格孤僻,重新关注现实中的群体互动,悦纳
自我,欣赏他人。博饼习俗活动寄托着人们对美
的追求与向往,表达了人们期盼团团圆圆、和和
美美的生活愿望,注重人们的心理健康,使大家
对未来充满期待,展现出良好的文化心态。
当然,两岸中秋博饼传统习俗的社会功能是
多样化的,且不是截然分开的,多种功能会交叉
运作,形成一体化。在当今强调文化自觉的时代
背景下,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对于保护传
统文化,加强民族文化认同和推进文化建设 ,以
及提高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同时通过
从而与他人更好的相处。
3. 维系。 它体现了两岸中秋博饼传统习俗
中秋博饼传统节日习俗的社会功能 ,两岸可以发
使相关的社会群体及个人保持相同的思想和行
为,提高活动参与度,对社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
挥它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控制的重要作
用,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将具有重大贡献 。新一
感,进而实现社会整合。博饼活动成了人们密切
人际交往、维系人际情感的精神纽带,特别有利
轮改革后,两岸基层仍然面临着持续而现实的社
会层面的压力, 两岸的基层社会治理 “既折射
形成一种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通过
这种习俗活动,人们把家庭的团圆扩展为全民的
出整个民族和国家朝向现代化的艰难变迁轨迹 ,
也意味着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 ,更预示着
同乐,营造出和谐的社会氛围。博饼习俗作为一
种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提供了一系列的社会标
[12]
未来新的更为复杂的基层治理图景的开启 ” 。
在传统社会,人们长期一起生活在血缘、地
准,并通过文化的力量内化为个人的审美感 、是
非感、责任感等等,从而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
缘等初级群体里,因此他们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
系,相互信任, 具 有 较 高 的 凝 聚 力。 在 现 代 社
认知水平,有利于凝聚社会力量,达成共识,努
力推进共同目标的实现。中秋博饼是对亲情和人
会,两岸社区的文化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都需要
尊重传统文化的延续。两岸生活共同体精神的培
情的呼唤,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能预防和杜
绝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冷漠病态 。由于文化的共
育需要时间慢慢积累,而闽台共有的中秋博饼习
俗传统显然有利于推进共同体精神的塑造 。闽台
通性,这一习俗活动也能够成为沟通情感的一座
桥梁,使两岸人民扩大交流,促进团结,强化民
的地理位置接近,并且有共同的风俗习惯,这有
族的文化认同,形成命运共同体。
4. 调节。 它体现了两岸中秋博饼传统习俗
采用娱乐、宣泄和补偿等方式,调节人们的社会
生活和调剂人们的情感情绪。现代社会快节奏的
生活方式使人们感到了各种压力 ,而博饼习俗作
为一种游戏活动,它让人们在节日期间能够跟亲
朋好友相聚,放松身心,沟通感情,在紧张和繁
忙的工作和学习之余,可以寻找到一个宽慰心灵
的途径。叮叮当当的骰子落碗声和嘻嘻哈哈的欢
笑声交集在一起,此起彼伏,将人们的疲劳和烦
利于他们形成一种与该社会结构相对应的共同体
精神,促进两岸人民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 赵麟斌. 福建岁时节俗谈 [M]. 上海: 同济大学
出版社,2014: 222.
[2] 丁睿.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M]. 北京: 中国书籍
出版社,2015.
[3] 张仲淳,陈娟英. 闽南习俗过台湾———文物述说两
岸风情 [M]. 北京: 文物出版社,2012: 101.
[4] 林伟,刘晓宏. 厦门中秋博饼民俗文化元素的提取
投稿网址: http: / / xuebao. jmu. edu. cn /
38
集美大学学报 ( 哲社版)
第 20 卷
与再利用 [J].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9 ( 4) : 80
文化遗产资源调查 [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 82.
2014: 63.
[5] 滕尼斯. 共同体与社会 [M]. 林荣远,译. 北京:
[9] 于显洋. 社区概论 [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
商务印书馆,1999.
版社,2006: 229.
[6] 彭一万. 两岸传承·一博成功———厦门、金门首次
[10] 萧放. 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 [M].
共办中秋博饼节 [J]. 炎黄纵横,2013 ( 11) : 43
北京: 中华书局,2002: 200.
[11] 史云贵.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研究 [M].
- 46.
[7] 周丽群. 将民俗活动打造成媒体营销盛宴———浅析
海峡导报 “中秋博饼大赛” 的成功之道 [J]. 中国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 70.
[12] 袁方 成. 大 陆 与 台 湾 地 区 乡 镇 治 理 比 较 研 究
报业,2011 ( 15) : 59 - 60.
[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14.
[8] 郭肖华,林江珠,黄辉海. 闽台民间节庆传统习俗
Research on Moon-cake Gambling Custom on Mid-autumn Festival
in Fujian and Taiw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m
GUO Rong-mao
(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velopment,Huaqiao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Abstract: The Mid - autumn Festival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raditional festivals for the Chinese nation,and a variety of folk activities are conducted every year. Fujian and Taiwan moon - cake gambling on Mid - autumn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custom,and
the local people perform colorful and special moon - cake gambling activities as scheduled. Besides,both sides have jointly organized Mid - autumn moon - cake gambling culture festival,which has exerted a profound impact. The gambling custom has a
long history and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From the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the custom has the function of enlightening,regulating,sustaining and adjusting. It helps to build a community on both sides,and ha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grass - roots social governance for both sides.
Key words: functionalism; Fujian and Taiwan; the custom of Mid - autumn Festival moon - cake gambling
( 责任编辑
投稿网址: http: / / xuebao. jmu. edu. cn /
陈蒙腰)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