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杜约汗

电机学课件笔记 - 下

advertisement
电机学课件笔记下
Notes on Electrical Machinery
南京林业大学
《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
目
录
目 录 ........................................................................................................................... I
第 4 章 交流电机共同问题.......................................................................................... 1
4.1 交流电机原理.................................................................................................. 1
4.2 交流绕组的基本概念...................................................................................... 7
4.3 交流绕组的基本构成.................................................................................... 14
4.4 单层交流绕组................................................................................................ 20
一、 单层集中整距绕组.......................................................................... 20
二、 单层分布整距绕组.......................................................................... 21
4.5 双层交流绕组................................................................................................ 24
一、 双层分布整(短)距绕组.............................................................. 24
二、 交流绕组小结.................................................................................. 28
4.6 单相交流绕组的磁动势................................................................................ 29
一、 单相单层集中整距绕组的磁场...................................................... 29
二、 单相单层分布整距绕组的磁场...................................................... 31
三、 单相双层分布短距绕组的磁场...................................................... 35
4.7 单相交流绕组脉振磁动势分解.................................................................... 40
4.8 三相旋转磁动势分析.................................................................................... 44
一、 三相旋转磁场图解法...................................................................... 44
二、 三相旋转磁场解析法...................................................................... 44
三、 三相旋转磁场矢量合成法.............................................................. 45
四、 三相旋转磁场特点总结.................................................................. 46
五、 旋转磁动势特点分析(略).......................................................... 48
六、 三相绕组谐波磁动势...................................................................... 48
七、 交流电机磁路分析.......................................................................... 52
4.9 交流绕组电动势............................................................................................ 54
一、 基波电动势...................................................................................... 55
二、 谐波电动势...................................................................................... 59
I
第 4 章 交流电机共同问题
4.1 交流电机原理
交流电机里最主要的两个电机:
异步电机(感应电机)、同步电机
1
2
3
4
5
交流电机共同问题:
旋转磁场、以及产生旋转磁场的交流绕组
即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交流绕组的基本结构、磁势、电势
6
4.2 交流绕组的基本概念
三相绕组在:
空间和时间
上均是对称的!
7
结论:
 1 对极在旋转;
 电变化 1 周,磁场(极)变化 1 周;
Q:
 怎样增加磁极对数?
 电、磁之间变化的比例关系会不会发生变化?
8
结论:
 2 对极在旋转;
 电变化 1 周,磁场(极)变化 1/2 周;
以此类推,p 对极的结论;
 p 对极在旋转
 电变化 1 周,磁场变化 1/p 周;(磁 1 周,电 p 周) 埋下伏笔!
9
10
11
 叠叠之间串联构成链式;
 叠式每个线圈的节距是一样的;
 同心式的节距不同(外圈大内圈小),目的在于端接部分
无层叠现象,以增强绝缘性能;优:绝缘性能好;缺:
线圈规格不一致,制作及嵌放工艺复杂;详见 4.4-二
12
13
4.3 交流绕组的基本构成
14
15
16
一个线圈组(极相组)由 q 个线圈构成
17
一个线圈组(极相组)由 q 个线圈构成
单层绕组:每项有 p 个线圈;双层绕组每项有 2p 个线圈
总结交流绕组构成(以一相而言):
×2
×Nc
×q
分情况
一根导体 —> 单匝线圈 —> NC 匝线圈 —> 线圈组 —> 一相绕组

每相绕组由:
p 个线圈组构成(单层绕组);
2p 个线圈组构成(双层绕组);
它们可串联可并联;
18
其中的一些对应概念:
 单层 vs. 双层
 整距 vs. 短距
 集中 vs. 分布
19
4.4 单层交流绕组
一、 单层集中整距绕组
结论:实际的交流绕组不会集中布置
20
二、 单层分布整距绕组
21
22
若串联:尾首相连,首尾引出(为了保持方向一致)
若并联:同端相连,分别引出(为了保持方向一致)
23
4.5 双层交流绕组
一、 双层分布整(短)距绕组
上例与单层分布整距绕组的区别:
双层;整距 or 短距;并联支路数
一般情况: 单层—>整距
双层—>短距,以消除谐波
24
25
(1)整距情况:
与单层分布整距绕组的区别:
每相线圈组由 2 个变为了 4 个(p —> 2p);
(2)短距情况:
每相线圈组由 2 个变为了 4 个(p —> 2p);
整距变短距
若串联:同端相连;
(为了保持方向一致)
26
27
二、 交流绕组小结
28
4.6 单相交流绕组的磁动势
一、 单相单层集中整距绕组的磁场
通入的交流电:i  2 I c sin t ,注:
sin t 亦可写成 cos t
结论:
 定转子之间各处气隙消耗的磁动势大小相同(iNc/2);
 以 AX 为界,上、下方半周的磁动势方向相反;
29
Θ 空间变化;
ωt 时间变化;
30
小结:
 单相单层集中整距绕组的磁动势:矩阵波,是脉振磁动势;
 该磁动势经傅里叶级数分解后的基波及各次谐波是正弦波;
仍然是脉振的;
问题:如何让矩形波变成想要的正弦波?
二、 单相单层分布整距绕组的磁场
31
求解思路:矢量叠加
结果:矩形波 —> 阶梯波
32
定量分析 q 个线圈,由集中变分布带来的影响(即分布系数 kq𝜐)
33
关于分布的小结:
 磁动势由矩形波变为阶梯波(更接近正弦波);
 因为其中基波分量几乎保持不变,谐波分量大幅下降;
 分布系数:
v
2
kqv 
v
q sin
2
sin q
34
三、 单相双层分布短距绕组的磁场
35
36
37
38
39
4.7 单相交流绕组脉振磁动势分解
1
2
注:使用的是积化和差公式: sin  cos   sin(   )  sin(   ) 
后续研究的主要是基波分量
Q:θ 轴是什么?
A:电机中气隙所处的空间位置。(旋转空间)
40
41
驻波、行波的动画实例参考: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anding_wave
42
A:由三相脉振磁动势合成
小结:

单相交流绕组的磁动势本身、基波、谐波均是脉振的,即是驻波;

基波的正向基(谐)波的正(反)向分量,可理解为一个正弦波,
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在 θ 轴上平移,即旋转的,是行波。;

正(反)向分量旋转的角频率即未通入交流电的角频率 ω;

正(反)向分量在幅值、角频率上相同;在旋转的方向上相反;
单相交流绕组通入正弦交流电产生的是脉振磁势,该脉振磁势可
以分解为两个旋转速度、幅值相同,但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磁势。
43
4.8 三相旋转磁动势分析
一、 三相旋转磁场图解法
前文已介绍,详见 4.2 节
二、 三相旋转磁场解析法
通入三相对称电流,时间上对称;通在三相对称绕组,空间上对称
44
令 A = ωt + θ,可得:
右红框 = sinA+sin(120°+A)-sin(120°-A)
= sinA+sin120°cosA+cos120°sinA-(sin120°cosA-cos120°sinA)
= sinA+ 2cos120°sinA
= sinA - 2cos60°sinA
= sinA-sinA
= 0
三、 三相旋转磁场矢量合成法
45
四、 三相旋转磁场特点总结
46
47
五、 旋转磁动势特点分析(略)
1、产生圆形旋转磁场的条件
2、两相对称绕组形成的磁场
3、圆形旋转磁场 vs.椭圆形旋转磁场
六、 三相绕组谐波磁动势
48
49
50
ν 次谐波波长为基波的 1/ν;极对数为基波的 ν 倍,极距为基波的 1/ν
A:不能完全消除,只能抑制和削弱
51
七、 交流电机磁路分析
52
53
4.9 交流绕组电动势
54
一、 基波电动势
55
56
57
58
二、 谐波电动势
59
60
让 q 为分数
61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