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哪些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答: 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同唯心主义一元 论和二元论 划清了界限。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 基础。 2.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体现在哪里? 答: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其主要表现: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在认识客观世界、 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 也 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人的意识不仅采用感觉、 知觉和表象来反映事物的外部 现象, 而且能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在思维中创造一个现实中所没有的理想 世界。 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来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④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哪里? ①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 物质力量的活动,仍是物质性的活动。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 性。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作用 ①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 件 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都得到发展 ③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④矛盾双方通过斗争促进双方力量的变化, 竞长争高, 造成双方力量发展不平衡, 为转化和质变创造条件 ⑤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5.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 保留其积极因素 6.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理论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容。 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辩证统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 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①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读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 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②这一原理对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8.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9.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 商品: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二因素: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和 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二者是对立统 一、互相排斥的。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10.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其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 商品价 值量由生产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实践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 进行。 作用: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个生产部门自检的分配比例 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后果:①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②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积累大量财富, 不利 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 ③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造成社会资源 浪费 11.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①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③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12.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 改变自己的价值量, 不发生增殖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这种划分也 为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成都提供了科学依据 13.剩余价值及其唯一来源 剩余价值:雇佣工人所创造的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 值 唯一源泉: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 14.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的基本前提条件 【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①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 ②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继起 15.垄断及其产生原因、表现形式 垄断: 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 为了获得高额利润, 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 对一 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控制。 产生原因: ①生产集中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②企业规模巨大, 形成竞争的限 制; ③激励竞争给竞争各方造成重大损失,为避免两败俱伤,竞争的企业间达成妥 协。 表现形式: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如国际卡特尔 16.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 法人资本所有 制崛起并居主导地位; ②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采取一些激励制度, 包括职工参与决策、 终身雇 佣、 职工持股等 ③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④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⑤政治制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