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Katherine Chen

針灸處方大全 HU.docx (2)

advertisement
病名
【中風】
中臟腑
中臟腑:閉證
中臟腑:脫證
中經絡
中經絡
【昏厥】
虛證
實證
【中暑】
輕證
Page ​1​ of ​25
主證
八綱/治則
選穴/手法
方劑
中風是以突然昏僕,不省人事,或半身不遂,語言不利,口角歪斜爲主證的一類疾病。因起病驟,變化多端,與風善
行而數變的特徵相似,故類比稱爲「中風」​預防中風: 長灸足三里​,懸鐘
*西醫:腦溢血、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蛛網膜下腔出血
神志昏迷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兩手握固,牙關 裡、實、熱、陽
百會,水溝,豐隆,太沖,湧泉 涼開三寶:
緊閉,面赤氣粗,喉中痰鳴,二便閉塞 開竅熄風,清火豁痰 ,手十二井穴。
安官牛黃丸
,舌紅苔黃厚或灰黑,脈弦滑有力。
瀉法或點刺出血
十二井湧,百人沖豐
紫雪丹
牙關緊閉: 下關,頰車,合谷
至寶丹
舌強不語: 啞門,廉泉,通里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开,鼻鼾 裡、虛、寒、陰
神闕​,隔鹽灸氣海,關元
四逆湯
息微,手撒遗尿,舌痿,脈細弱;甚則 回陽固脫
關氣​闕
參附湯
四肢厥冷,或面赤如妆,脈微欲絕或浮 針用補法,重用灸法
太无根
神志尚清
半身不遂,肌膚不仁,手足麻木,口角 裡、虛、熱、陽
百會,通天,風府
大秦艽湯
喎斜,語言不利;或兼见头痛眩晕,筋 調理血氣​,熄風通絡 上肢: 肩髃,曲池,外關
獨活寄生湯
脈瞤動,目赤面红,口渴咽干,烦躁等 平補平瀉
下肢: 環跳,陽陵泉,足三里,
,脉多弦滑。
解溪
突然昏倒​,面色蒼白,四肢厥冷,神識不清
*西醫:單純性昏厥、體位性低血壓、低血糖病、癔病發作
元氣素弱,氣息微弱,張口自汗,面色 裡、虛、寒、陰
水溝,百會,內關,氣海,足三 四逆湯加減
蒼白,四肢厥冷,脈沈細
醒腦蘇厥​,益氣升陽 里
補法加灸
惱怒驚恐,粂壅息粗,四肢僵直,牙關 裡、實、寒、陰
水溝,合谷,中沖,勞宮,太沖 蘇合香丸?
緊閉,脈多沈實
醒腦開竅​,調氣​蘇厥 ,湧泉
四逆湯?
夏季​,​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西醫:熱射病、熱痙癴、日射病
頭痛且暈​,汗多,皮膚灼熱,氣粗,舌 表、實、熱、陽
大椎、內關、委中、曲池
白虎湯加減
燥,口乾,煩渴,脈浮大而數
泄熱去暑
大內委曲
瀉法
JH
重證
先見頭痛​,煩渴,呼吸喘急,繼而突然
昏倒,不省人事
【感冒】
預防感冒: 每日灸足三里、風門
*西醫:上呼吸道炎症​、流行性感冒
惡寒發熱,無汗,頭痛,四肢痠痛,
太陽傷寒
「喉癢」鼻塞,流清涕,咳嗽聲重,痰 疏風解表​,宣散風寒
多清稀,舌苔薄白,脈浮緊。
瀉法
發熱汗出,「喉痛」,微惡風,頭痛且 表、實、熱、陽
脹,咳嗽咯痰黃稠,咽部發紅或痛,渴 疏風解熱
欲飲水,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
瀉法
戰寒壯熱,發作有​定時​,先呵欠乏力, 通調督脈,和解少陽
繼而寒顫,寒去則內外皆熱,頭痛如裂 發作前2小時針之。寒
,面赤舌紅,胸脅痞滿,口苦口幹,煩 多熱少,針灸並用,
渴弔飲,終則遍身汗出,熱退身涼,舌 熱多寒少,只針不灸
苔薄膩而黃,脈胘數。
瀉法
*西醫:感冒​、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支氣管擴張、肺結核
咳嗽喉癢,痰液稀薄,色白,惡寒發熱 太陽傷寒
,無汗,頭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 宣肺解表
脈浮。
瀉法
咳痰黃稠,咳而不爽,口喝咽痛,身熱 表、實、熱、陽
,或見頭疼,惡風,有汗等表證,舌苔 疏風清熱
薄黃,脈浮數。
瀉法
咳嗽多痰,痰白而粘,胸脘痞悶,胃納 裡、實、寒、陰
減少,舌苔白膩,脈滑
健脾化痰
補瀉兼施,可加灸
乾咳無痰或痰少,不易咯出,鼻燥咽乾 裡虛熱陽
疼,疼中帶有血絲甚至咯血,潮熱,顴 益陰潤燥,清肅肺氣
紅,舌紅苔薄,脈細數
平補平瀉
*西醫:支氣管哮喘​、喘息性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
風寒證
風熱證
【瘧疾】
【咳嗽】
外感:風寒
外感:風熱
內傷:痰濁阻肺
內傷:肺噪陰虛
【哮喘】
Page ​2​ of ​25
裡、虛、寒、陰
開竅、泄熱、去暑
瀉法
水溝,百會,​委中​,​曲池​,十宣
水百+委曲
理中湯
補中益氣湯
生脈飲
風府、風門、風池、合谷、列缺
三風合列治風寒
麻黃湯主
合谷、外關、大椎、曲池、魚
際、少商
大池外谷魚少
後溪、陶道、大椎、間使、液
門、足臨泣
後陶大間足門
銀翹散加減、桑
菊飲加減
肺俞,合谷,列缺
肺合列
止嗽散,止嗽白
果與麻黃
肺俞,合谷,列缺,大椎,少商
,外關
肺合列+大少外
肺俞,中脘,尺澤,足三裡,豐
隆
桑菊飲
肺俞,中府,列缺,照海
肺燥肺燥肺府列照
貝母瓜蔞散
小柴胡湯
二陳湯加減
JH
實證:風寒
實證:痰熱
虛證:肺虛
虛證:腎虛
【胃脘痛】
飲食積滯
肝氣犯胃
胃虛受寒
【嘔吐】
飲食停積
喘咳痰稀,氣急,初起多兼惡寒發熱, 疏風,散寒,平喘
頭痛,無汗等症,口不渴,舌苔白,脈 瀉法
浮而緊
呼吸急促,聲高氣粗,咳痰黃稠,胸悶 裡、實、熱、陽
,煩熱口乾,舌苔黃膩,脈滑數
化痰降逆,清肺平喘
喘促短氣,語言無力,咳聲低弱,動則 裡、虛、寒、陰
汗出,舌質淡,脈虛弱
補益肺氣,補法
喘促日久,動則即喘,張口抬肩,氣短 裡、虛、寒、陰
不續,形疲神憊,汗出,形寒肢冷,舌 補腎納氣,補法
質淡,脈沈細
*西醫:潰瘍病(​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炎、胃神經官能症
胃脘脹痛,拒按,噯氣有腐臭味道,不 裡實熱陽消食化滯、
思飲食,食則痛甚。舌苔厚、脈沈實或 和胃止痛
滑
胃脘陣痛,攻痛兩脅,噯氣頻繁,或兼 裡、實、熱、陽
有噁心,嘔吐酸水,腹脹食少,舌薄白 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脈沈弦
瀉法
胃脘隱痛 四肢倦怠 泛吐清水 喜按 喜暖 裡、虛、寒、陰
得熱痛減 苔薄白 脈沈遲
溫中散寒 行氣止痛
補法 + 灸
肺俞,風門,大椎,列缺,合谷
麻黃湯
肺俞,定喘,天突,尺澤,豐隆
痰熱肺定尺豐
肺俞,足三裡,太淵,太白
肺三太太
太溪,腎俞,肺俞,膻中,氣海
腎不納氣,腎太氣,肺俞膻中去
定喘湯
建三裡、去四縫(成人)、裡內
庭、加內關
保和丸
期門、中脘、內關、足三裡、太
沖
柴胡疏肝散
四逆散
中脘 氣海 脾俞 內關 足三裡 公
孫
理中湯
嘔吐酸腐 脘腹脹滿 噯氣厭食 大便溏或
結 舌苔腐厚 脈多滑實
中脘 內關 足三裡 公孫
可加下脘
嘔吐公三關 中脘胃中間
中脘 內關 足三裡 公孫
+ 太沖
嘔吐公三關 中脘胃中間
中脘、內關、足三裡、公孫
+脾俞
嘔吐公三關、中脘胃中間
保和丸
肝氣犯胃
嘔吐吞酸,噯氣頻繁,胸脅脹痛,煩悶
不舒,舌苔薄膩,脈弦
脾胃虛弱
面色萎黃,飲食稍多即吐,食不甘味,
倦怠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裡、實、熱、陽
消食導滯
瀉法或平補平瀉
裡、實、熱、陽
疏肝理氣
瀉法
裡虛寒陰
健脾溫中
補法+灸
補中益氣湯
蘇子降氣湯
金匱賢氣丸
蛤蚧大補丸
半夏厚朴湯
補中益氣湯
【呃逆】
Page ​3​ of ​25
JH
食積
呃聲洪亮,脘腹脹滿,厭食,舌苔厚膩
,脈滑實
裡實寒陰
消食化滯,降逆止呃
瀉法
氣滯
呃呃連聲 胸脅脹痛 煩悶不舒 舌苔薄 脈
弦有力
胃寒
呃聲沈緩有力 得熱則減 得寒愈甚 胃脘
不舒口中和(淡而無味) 舌苔白潤 脈
遲緩
裡實寒陰
疏理氣機
瀉法
裡實寒陰
和胃降氣平呃
瀉法 + 灸
【腹痛】
寒邪內積
脾陽不振
飲食停滯
【泄瀉】
急性:寒濕
急性:濕熱
急性:飲食所傷
Page ​4​ of ​25
膈俞,中脘 內關 足三裡
+巨闕
呃逆必用膈 中裡內關托、裡內
庭
膈俞 中脘 內關 足三裡 (呃逆必
用膈 中裡內關
托) + 太衝、膻中。
膈俞 中脘 內關 足三裡 (呃逆必
用膈 中裡內關
托)+上脘
保和丸
四逆散
理中湯、吳茱萸
湯
痛勢暴急 喜溫怕冷 拒按 大便瀶薄 口不
渴 小便清利 四肢不溫 舌苔薄白 脈沈緊
或沈遲
腹痛綿綿 時作時止 喜熱惡 病時喜按 飢
餓疲勞時甚 神疲肢倦 畏寒 舌苔薄白 脈
沈細
脘腹脹滿疼痛 拒按 厭食 噯腐吞酸 痛而
欲泄泄後痛減 苔膩 脈滑
裡實寒陰
溫中散寒
瀉法 可灸
裡虛寒陰
溫補中陽
補法 可灸
裡實熱陽
消食化滯
瀉法
中脘 神闕 足三裡 公孫
寒腹薑灸神 中裡與公孫
大建中湯
脾俞 胃俞 中脘 章門 氣海 足三
裡(脾虛腹病理
中湯 俞募兩對氣三良)
天樞 中脘 氣海 足三裡 裡內庭
理中湯
泄瀉清稀 腹痛腸鳴 身寒喜溫 口不渴 舌
淡苔白 脈多沈遲
裡實寒陰
溫中利濕
瀉法 + 灸
裡實熱陽
清熱利濕
瀉法
裡實熱陽
調中消導 消食導滯
瀉法
天樞 足三裡 + 中脘、氣海。
附子理中湯
天樞 足三裡 +內庭、陰陵泉
龍膽瀉肝湯、葛
根芩連湯
天樞 足三裡 + 裡內庭
保和丸
腹痛即瀉 瀉下黃糜熱臭 肛門灼熱 小便
短赤或兼身熱口渴等症 舌苔黃膩 脈滑
數
腹痛腸鳴 瀉頭糞臭如敗卵 瀉後痛減 脘
腹痞滿噯氣不欲飲 舌苔垢濁 脈滑數或
沈弦
保和丸
JH
慢性:脾虛
慢性:腎虛
【痢疾】
濕熱痢
寒濕痢
噤口痢中毒性痢
疾
休息痢阿米巴痢
疾
【腹脹】
實證
虛證
大便溏薄 甚而完穀不化 不思飲食 食後
脘悶不舒 面色萎黃 神疲倦怠 舌淡苔白
脈細無力
五更瀉(3-5am) 黎明之前 臍下作痛
腸鳴即瀉 瀉後則安 腹部畏寒 有時作脹
下肢不溫 舌淡苔白 脈沈
細無力
裡虛寒陰
健脾止瀉
補法及灸法
裡虛寒陰
溫補脾脾腎之陽
補法+灸
脾俞 章門 太白 中脘 足三裡(脾 補中益氣湯、參
瀉俞募原 中脘三裡添)
苓白朮散
腹痛 裡急後重 下痢赤白相雜 肛門灼熱
小便短赤 或有惡寒發熱 心煩口渴 苔多
黃膩 脈滑數或濡數
下痢不爽 以白膩黏涷為主 喜暖畏寒 多
兼有胸脘痞悶 腹中隱痛 口淡不渴 舌苔
白膩 脈沈遲
痢下赤白 飲食不進 惡心嘔吐 舌苔黃膩
脈濡數 (特色:發病急 壯熱(39.5C
+) 口渴 頭痛煩躁 甚
至昏厥)
下痢時作時止 日久難癒 惓怠怯冷 嗜臥
食欲不振 舌淡苔膩 脈濡
裡實熱陽
清熱解毒 通腸導滯
瀉法
裡實寒陰
溫化寒濕
瀉法+灸法
裡實熱陽
清熱 涼血 解毒
瀉法
上巨虛 天樞 曲池 合穀 (上天曲 芍藥湯、小承氣
合)。
湯
腹脹滿不減 腹滿拒按 甚至腹痛 噯氣口
臭 小便黃赤 大便秘結 或有發熱 嘔吐 舌
苔黃厚 脈滑數有力
腹脹 時輕時重 喜按 腸鳴便溏 食少身倦
精神不振 小便清白 舌質淡苔白 脈弱無
力
腎俞 脾俞 命門 關元 太溪 足三
裡 (五更腎瀉命關腎 脾裡太缺
陽)
四神丸(吳骨吳
肉: 五味子 補
骨脂 吳茱萸 肉
豆蔻)
上巨虛 天樞 氣海 中脘 陰陵泉
(上天 氣中陰)
胃苓散、理中湯
上巨虛 天樞 內關 中脘 (上天
關中)。
白頭翁湯
裡虛寒陰
溫中清腸 調氣化滯
平補平瀉
上巨虛 天樞 氣海 中脘 陰陵泉
(上天 氣中陰)。
連裡湯(人參 白
朮 乾薑 甘草 黃
連 檳榔 木香
枳實)
裡實熱陽
通調腑氣
瀉法
裡虛寒陰
健胃補脾 理氣消脹
補法 + 灸
上巨虛 天樞 中脘 足三裡(募合
治腹脹) + 合
穀 氣海 陰陵泉
上巨虛 天樞 中脘 足三裡(募合
募合) + 關元
太白(關太)。
小承氣湯(痞滿
實) or 調味承
氣湯(燥實)
補中益氣湯+or 香砂六君子湯
【黃疸】
Page ​5​ of ​25
JH
陽黃
陰黃
十三鬼穴
癲狂十三穴
【便祕】
偏實證
偏實證: 熱邪壅結
身黃 目黃 黃色鮮明 發熱口渴 小便黃赤
短少 身重腹痛 胸悶嘔惡 舌苔黃膩 脈弦
數
黃色晦暗 身重倦怠 納少脘悶 神疲畏寒
口不渴 舌淡苔白厚 脈沈遲
便次減少 經常須三五日一次或更常時間
大便堅澀難下
身熱煩渴 口臭 苔黃燥 脈滑實
脅腹脹滿或疼痛 噫氣頻作 納食減少 苔
薄膩 脈弦
偏虛證:氣血虛弱
面色唇爪​ ​白無華 頭眩心悸 神疲氣怯
舌淡 苔薄 脈象虛細
偏虛證:陰寒凝結
腹中冷痛 喜熱畏寒 ​舌淡 苔白潤 脈沉遲
【脫肛】
直腸脫垂 ​舌淡 苔白 脈多細弱
Page ​6​ of ​25
陰陵泉 足三裡 肝俞 膽俞 至陽。 龍膽瀉肝湯、茵
陳蒿湯
裡實熱陽
清熱潤腸
瀉法
裡實寒陰(本虛標
實)
理氣行滯
平補平瀉
裡實寒陰
補益氣血 潤腸通便
補法
大腸俞 天樞 支溝 照海 曲池 合
穀
大承氣湯
大腸俞 天樞 支溝 照海 + 太衝
中脘(腸天支照中太)
補中益氣湯 +
附子(少量)或
桂枝(少量)
大腸俞 天樞 支溝 照海 +脾俞
胃俞 足三里
腸天支照三脾胃
補中益氣湯 +麻子仁丸
裡實寒陰
補益氣血 潤腸通便
補法+ 灸(溫腑通便)
裡虛寒陰
大腸俞 天樞 支溝 照海 + 氣海
灸神闕
腸天支照神氣
大腸俞 長強 百會 足三里 (大長
腸百三里)
附子承氣湯
太陽傷寒
宣肺解表利水
陰陵泉,委陽,偏歷,合谷 列
缺 (合委偏列陰陵)
五苓散+- + 麻黃
陰陵泉 足三裡 肝俞 膽俞 至陽
(黃膽肝脾至陽黃 陰陵三裡去
濕良) + 脾俞 陽綱(陰黃脾陽
綱)。手
法:針用平補平瀉
水溝 少商 隱白 大陵 申脈 風府 頰車 承漿 勞宮 上星 會陰 曲池 舌下中縫
水少隱大申風頰 承勞上會曲舌下
偏實證: 氣機鬱滯
【水腫】
陽水
裡實熱陽
清熱化濕
瀉法
裡實實陰
溫中利濕
发病较急,初起面目微肿,继之则遍及
全身,皮肤光亮兼有恶寒发热,口渴,
補中益氣湯+附
子(少量)或桂
枝(少量)
補中益氣湯
JH
陰水
【遺尿】
【淋證】
石淋
氣淋
血淋
膏淋
勞淋
【癃閉】
熱積膀胱
Page ​7​ of ​25
咳喘,小便短少 舌苔薄白,脉浮或滑
数。
发病较缓,由足跗先肿,柏!有眼睑先 裡虛寒陰
肿,然后遍干全身,身以下为甚,之凹 溫補脾腎
陷不起,兼有面色晦滞,畏寒冷,腰脊
痠痛,神疲乏力,脘闷腹胀,纳减便溏
,舌淡苔,脉沉細
夜间在睡梦中不自觉地排尿,或在遗尿 裡虛寒陰
后立即惊醒发覺 轻者数日一次,重者一 補腎益氣
日数次。如迁延日久,可有面色萎黄觉
,食欲不振,肢体乏力等全身症状 舌
淡 苔白 脉细尺弱
*與尿有關的病: ​膀胱兪,中極,三陰交 陰陵泉 委陽
疏利膀胱
尿中有时挟有砂石,小便难,色黄赤而
混浊,时或突然或觉腰痛腹痛难忍,甚
或阻塞,尿来中断,或小便刺痛窘迫难
忍,或覺腰痛腹痛難忍 甚或尿中带血
,舌色如常。
小便涩滞,少腹满痛,舌苔薄白,脈多
沉弦
尿血红紫 疼痛滿急 小便時熱澀刺痛 舌
苔薄黃 脈數有力
小便混浊如米泔,或有粘腻之物,尿时
尿道热涩疼痛 舌质红苔膩,脉细数
小便涩而淋沥不已, 時作時止,遇劳即发
,缠绵难愈, 脈多虛弱
裡實熱陽
小便量少 熱斥或閉 小腹胀滿特甚 口渴
不欲飲 或大便不暢 舌質紅苔黃 脈數。
裡實熱陽
清熱利尿
裡實寒陰
裡實熱陽
裡實熱陽
裡虛寒陰
脾兪,腎兪,水分,關元 復溜
,足三裡 (脾腎關水溜三裡)
眞武湯
腎兪,膀胱兪,中極,三陰交
(膀腎中三陰)
金匱腎氣丸
膀胱兪,中極,陰陵泉 (膀中陰
陵 )
膀胱兪,中極,陰陵泉 委陽
(膀中陰陵委陽 )
八正散
膀胱兪,中極,陰陵泉 行間 (膀
中陰陵行)
膀胱兪,中極,陰陵泉 血海,
三陰交 (膀中陰陵血三陰)
膀胱兪,中極,陰陵泉 腎兪,
照海 (膀中陰陵照腎)
膀胱兪,中極,陰陵泉 百會,
氣海,足三裡 (膀中陰陵氣百三
裡)
逍遙散
膀胱兪,中極,三陰交,委陽
(膀三中委)
八正散
豬苓湯
金匱腎氣丸
補中益氣湯
JH
命門火衰
經氣受損
【陽痿】
命門火衰
濕熱下注
小便点滴不爽 排出无力 面色晄白 神气
怯弱腰以下冷 腰膝无力 舌質淡 脉沉细
而尺弱
小便滴沥不畅,或阻塞不通,小腹胀满
隐痛舌有瘀点 脈澀數
不舉
陽事不举,或举而不坚 面色晄白 形寒
肢冷,头晕目眩,精神不振 ,腰腿痠軟
,小便频数,舌淡苔白 脉沉细
阴茎萎弱不能勃起,兼见口苦或渴,小
便热赤,下肢痠困 苔黃膩 脈濡數
裡虛寒陰
溫養元陽
命門,腎兪,百會,關元 陽池
(百命關腎池)
金匱腎氣丸
裡實熱陽
通經活絡
恢復膀胱氣機
中級,三陰交,水道,水泉 (三
道中泉)
小活絡丹
腎陽虛
補腎壯陽
關元,命門,腎兪,太溪 (命腎
關溪)
金匱腎氣丸
裡實熱陽
清利濕熱
中極,三陰交,陽陵泉,足三裡
(中極陽陵三三裡)
龍膽瀉肝湯
【遺精】
天王補心丹
六味地黃丸
夢遺
多因思虑过度或恣愷纵欲,心腎不交,
頭暈 心悸 神疲倦怠,小便黃短 舌質红
,脉细数等阴虚火旺之征,
裡虛熱陽
神門,心兪,太溪,志室 (心志
心腎不交 降心火 交通 神太溪)
心腎
滑精
動念​则常有精液滑出,面色晄白 形贏神
疲,舌质淡 脈沉细弱, 腎气不固之征
補腎固精
【失眠】
心脾兩虛
心腎不交
肝火上擾
胃氣不和
【健忘】
Page ​8​ of ​25
裡虛寒陰
心煩不眠 ​头晕耳鸣 口干津少,五心烦
热,舌红,脉细数
性情急躁 多梦 惊恐 头痛 胁肋胀痛苦
口苦脉弦
失眠 脘燜嗳气,胀痛不舒,大便不爽,
舌苔腻,脉滑
健忘:腦力衰退,記憶減弱,遇事善忘
的一種病症。多由心脾不
足,腎精虛衰引起
裡虛熱陽
裡實熱陽
裡實熱陽
養心血,補脾腎
補法
腎兪,大赫,三陰交,關元 氣
海(腎關三陰氣大赫)
安眠,三陰交,神門 (安三神)
安眠,三陰交,神門 脾兪,心
兪,隱白 (安三神,隱心脾)
安眠,三陰交,神門 心兪 腎兪
太溪 (安三神 心腎 太溪)
安眠,三陰交,神門 肝兪 膽兪
完 骨 (安三神 肝膽完)
安眠,三陰交,神門 胃俞 足三
裡(安三神 胃三里)
四神聰,心俞,脾俞,足三裡,
腎俞,照海
四心脾,三腎海
萆薢分清飲
補中益氣湯
歸脾湯
天王補心丹
龍膽瀉肝湯
保和丸
JH
【心悸、怔忡】
心神不寧
氣血不足
心悸,怔仲:病人自覺心動數急,驚慌
不安,甚則不能自主的一
種病症。時發時止,病情較輕為心悸,
動無休止,病情較重為怔
仲。二者可互為轉化
善驚易恐,煩躁不寧,多夢易醒,納呆
,苔薄白,脈
略數;如有痰熱,則苔黃膩,脈滑數。
心悸不安,面色無華,頭暈目眩,氣短
乏力,舌淡有齒痕,脈細弱或結代。
心俞、神門、內關、巨闕​心神內
闕
里實陽熱
寧心安神
平補平瀉
里虛寒陰
補氣補血
補法
里虛熱陽
滋陰降火
補瀉兼施。 注意不能
灸
里實寒陰/里虛寒陰
溫陽化飲
先瀉後補,針灸並用
心神內闕​+通裡,丘墟;如有痰
熱,內闕心神+豐隆,
膽俞。
內闕心神+足三里、脾俞、胃俞
(​三脾胃​)
安神定志丸
內闕心神+闕陰俞、腎俞、太溪
(闕腎溪
天王補心丹
歸脾湯、八珍
湯、十全大補湯
陰虛火旺
心悸不安,心煩少寐,頭昏目眩,舌紅
少苔,脈細數。
水飲內停
心悸頭暈,咳吐痰涎,胸脘痞滿,神疲
內闕心神+水分、神闕、關元、 水濕內停用苓桂
乏力,形寒肢冷,苔白脈弦滑。脾腎陽
陰陵泉(水神關陰
術甘湯,陽虛水
虛則兼見小便短少,渴不欲飲,苔白滑
停用真武湯
,脈沉弦或急促
發病緩慢,初期先有精神苦悶,神志呆 里實寒陰
心俞,肝俞,脾俞,神門,豐
順氣導痰湯
滯,繼而言語錯亂,喜怒無常,或終日 疏肝寧神化痰
隆。(心肝脾神豐)。針
不語,喜靜多睡,不知穢潔,不思飲食 平補平瀉
用平補平瀉法
,苔薄膩,脈弦細或弦滑。
發病急速,病前煩躁易怒,少睡少食, 里實熱陽
大椎、風府、水溝、內關、豐隆 猛石滾痰湯;安
繼而狂躁好動,氣
寧心安神,清熱化痰 (大內風水豐)
宮牛黃丸
力倍增,高聲呼叫,棄衣奔走,終日不 瀉法
眠,甚至毀物打人,不避
親疏,苔黃膩,脈弦滑而數。
癇証是一種發作性神志失常的疾病,俗稱羊癲風。發作時,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或有鳴聲,雙目上視,
四肢抽搐,移時甦醒,醒後一如常人(但很累、疲勞)。
里實寒陰
水溝、鳩尾、間使、太沖、丰隆 定癇丸
【癲證 】
【狂證】
【癇證】
癇證發作時
Page ​9​ of ​25
JH
癇證發作後
里實寒陰
心俞、印堂、神門、三陰交、太 歸脾湯加減
溪、腰奇。;針用平補平瀉法。
隨証配穴:白天發作「申脈」、
夜間發作「照海」、痰濁壅滯
「中腕、丰隆」;氣血大虛「關
元、足三里」
【眩暈 】
眩是眼花,暈是頭暈。輕者閉目自止;重者如坐舟車,旋轉不定,以致不能站立,伴有噁心、嘔吐、出汗等症狀。
肝陽上亢
里實熱陽
風池、太溪、湧泉(風太湧)、 天麻勾藤飲
行間、肝俞、腎俞、外加額五針
額5針定位:距離前額髮際由前向後共刺5針,每針刺8~上9分2厘,米5針處,之左間右距大離腦相外等側呈裂成表扇面形標排誌列之。
氣血兩虛
里實寒陰
脾俞、膈俞、足三里、三陰交
歸脾湯加減、八
(脾膈三三)、百會、關
珍湯、補中益氣
元
湯
痰濕內阻
頭維、脾俞、中腕、內關、丰
二陳湯加減、半
隆、外加額五針
夏白朮天麻湯主
之
【鬱證】
由於情治抑鬱,氣機鬱滯所引起的疾病的總稱。凡因情治不舒,氣鬱不申,而致血滯、痰結、食積、火鬱,乃至臟腑
不合而引起的種種疾病。「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拂鬱,諸病生焉」
肝氣鬱結証
里實熱陽
肝俞、膻中、中腕、足三里、公 柴胡疏肝散、逍
平補平瀉
孫、太沖
遙散
氣鬱化火証
里實熱陽
瀉法
平補平瀉
上腕、支溝、陽陵泉、行間、俠
溪
天突、膻中、內關、丰隆、太
龍膽瀉肝湯、丹
梔逍遙散
半夏厚朴湯
平補平瀉
巨闕、神門、三陰交、太沖
甘麥大棗湯
痰氣鬱結証(​州
考必考​)
陰血不足証(​州
考必考​)
【​頭痛​】
風襲經絡(風濕
頭痛)
Page ​10​ of ​25
頭痛是病人的自覺症狀,凡外感或內傷均可引起頭部氣血不和,經氣阻滯而導致頭痛。外感頭痛是由風襲經絡引起,
內傷頭痛多由肝陽上亢,氣血兩虛所致。
頭痛時作,遇風則發,痛連項背,痛勢 裡實寒陰
按頭痛部位分經取穴
劇烈,如錐如刺,痛有定處(其實是瘀 瀉法
JH
肝陽上亢
氣血兩虛證
【​面痛​】
感受風寒
肝胃邪火
陰虛火旺
【​口眼喎斜​】
【治療】
Page ​11​ of ​25
血的表現),脈玄,舌苔薄白,亦稱"頭
風"。
(1)、後頭痛(太陽頭痛):風池,昆侖,後溪(昆後風);方劑:川芎茶調散
(2)、 前頭痛(陽明頭痛):頭維,印堂,上星,合穀,內庭(頭上印內合);方劑:半夏白術天麻湯
(3)、 偏頭痛(少陽頭痛):太陽,率谷,外關,足臨泣(太率足臨外);方劑:小柴胡東加減
(4)、 頭頂痛(厥陰頭痛):百會,後溪,至陰,太沖(百後至太沖);方劑:天麻鉤藤飲
頭痛目眩,尤以頭之兩側為重,煩躁易 裡實熱陽
風池,百會,懸顱,俠溪,行間 天麻鉤藤飲
怒,面赤口苦,脈玄而數,舌質紅而苔 平肝潛陽
(池會懸行俠)
黃。
瀉法
痛勢綿綿,頭暈目眩,深疲乏力,面色 裡虛寒陰
百會,氣海,肝俞,脾俞,腎俞 八珍湯/歸脾湯/
不華,喜暖畏冷,每因疲勞或用腦過度 調補氣血,升清降濁 ,足三裡(百氣足,脾
十全大補湯
則加重,脈細弱,舌淡苔薄白。
補法,並用灸法
腎肝
面部一定部位出現陣發性短暫性劇烈疼痛。多發於面部一側,的額部,上頜部和下頜部。表現為慢性疾病。發病多在
中年女性。相當於現代的三叉神經痛。
眶上痛:陽白,太陽,攢竹,外關(一 里實寒陰
川芎茶調散
叉太陽攢外)
疏通患部氣血 瀉法
2. 上頜痛:四白,顴髎,迎香,合穀
里實熱陽
龍膽瀉肝湯/瀉心
(二叉四香迎合)
瀉肝胃之火,瀉法
湯
3. 下頜痛:下關,頰車,大迎,夾承漿 里虛熱陽
六味地黃丸加減
,合穀(三叉下車大頰穀)
益陰降火,補法
4. 感受風寒加風池;肝胃鬱火加太沖,內
庭;陰虛火旺加照海,三陰
交
口眼喎斜,又稱面癱,是面神經「非化膿性炎証」所導致之急性面神經麻痺。由於是非化膿性炎証,所以並不是紅腫
熱痛的炎証。
2. 周圍性面癱:病變的同側,所有的面積均癱瘓,以印堂穴為界,額紋消失,眼裂變大,鼻唇溝變淺,口角歪向一側
(歪向健側,口角歪,舌頭不歪),不能鼓氣吹口哨,會有食物滯留病側口腔中,患者並無肢體癱瘓(核下癱)。
3. 中樞性面癱:病變的對側,眼眶以下的面肌癱瘓(只有口歪),並有肢體偏癱(核上癱)
1. 風寒邪氣:方劑:小續命湯主之(以舒風散寒為主)
2. 濾過性病毒氣方劑:銀竅散主之
3. 一般炎証:方劑:銀竅散主之
JH
4. 外傷:方劑:小活絡丹、補陽還武湯加減葛根、丹蔘
穴位:面癱發作從第一天至第五天,病程可達高峰。
第一天:扶正穴位(不以臉部為主);
第二天:扶正穴位:如曲池、合谷、外關、列缺、丰隆、足三里、手三里、內庭;
第三天:頭部+局部臉部;
第四天:頭部+局部臉部;
第五天:以臉部為主。
【​胁痛​】
實証: 氣滯証
實証: 血瘀証
虛証
【​腰痛​ 】
感受寒濕
腎氣虛損
Page ​12​ of ​25
胁肋脹痛,胸悶不舒,喜太息,食慾不
振,口苦,苔薄白,脈弦,常隨情志變
化而增減。
胁痛如刺,痛處不移,入夜更甚,疼痛
拒按,舌紫暗,脈沉澀
脇肋隱隱作痛,痛勢綿綿,口乾心煩,
頭昏目眩,舌紅少苔,脈虛弱或細數。
里實寒陰
瀉法
穴位:期門、支溝、陽陵泉(七
隻羊);針用瀉法。
氣滯:丘虛、太沖(丘太)
血瘀:肝俞、膈俞(干戈)
里虛寒陰或里虛熱陽
(因氣陰兩虛)
平補平瀉或補法。
期門、肝俞、腎俞、足三里、三
陰交、太沖
感受寒濕以後,腰背重痛,不能俯仰,
或痛連臀部下肢,患部肌肉拘急,常覺
寒冷,陰雨天加劇。苔白膩、脈沉弱或
沉遲。
起病緩慢,腰痛以酸楚為主,日久不愈
,精神倦怠,膝軟無力,遇勞則劇。
● 腎氣虛:腰膝酸軟,小便清長,舌淡
,苔薄白,脈沈弱,站著想靠著,靠
著想坐著,坐著想躺著,男性早洩,
女性月經不調
● 腎陽虛:腎氣虛的基礎上再加上四肢
不溫,形寒肢冷,男性陽痿,女性性
冷淡
里實寒陰
腰陽關、腎俞、委中(腰陽腎委
治腰痛)+大腸俞、關
元俞。
羌活勝濕湯、獨
活寄生湯
腎氣虛腰痛
里實寒陰
腎陽虛腰痛
里實寒陰
腎陰虛腰痛
里虛熱陽
腎氣虛腰痛
腰陽關、腎俞、委中(腰陽腎委
治腰痛)+腎俞、關元、太溪
(腎關溪)
腎陽虛腰痛
穴位:腰陽關、腎俞、委中(腰
陽腎委治腰痛)+腎俞、關元、
太溪(腎關溪)+腰陽關、命門
(要命)
腎陰虛腰痛
腎氣虛腰痛
金匱腎氣丸
腎陽虛腰痛
金匱腎氣丸
腎陰虛腰痛
六味地黃丸
氣滯:四逆散、
逍遙散、柴胡疏
肝散
血瘀:血府逐瘀
湯
一貫煎
JH
● 腎陰虛:腰膝酸軟,小便頻數,手足
心熱,五心煩熱,兩顴潮紅,午後潮
熱,盜汗,舌紅無苔,脈細數,男性
遺精,女性夢交
外傷閃挫
【​痺証​】
行痹
痛痹(寒痹)
熱痹
著痹(濕痹)
Page ​13​ of ​25
有腰部扭傷史,腰脊強痛,一般痛處固
定不移,手按或轉側時則疼痛更甚,舌
淡紅或紫暗,脈弦或澀。
痛而不用謂之痹。風寒濕邪侵襲經絡,
氣血閉阻不能暢行,引起肢體、關節等
處酸、痛、麻、重以及屈申不利等症
狀。
肢體關節酸痛,遊走不定,上下左右遊
走窜痛疼痛,關節運動不利,或見發熱
惡寒,舌苔薄膩,脈多浮緊或浮緩。
關節或肢體疼痛劇烈,勢如椎刺,痛有
定處,得熱則減,禦寒則甚。
關節疼痛,局部紅腫熱痛,痛不可近,
運動受限,兼有發熱、口渴、苔黃、脈
滑數。
肌膚麻木,肢體沈重,關節疼痛,易受
陰雨氣候影響而加重,苔白膩、脈濡緩
腰陽關、腎俞、委中(腰陽腎委
治腰痛)+太溪、照海、志室
(太肇事)
里實熱陽
瀉法或點刺出血。
腰陽關、腎俞、委中(腰陽腎委
治腰痛)
小活絡丹
行痹:
太陽傷寒
痛痹:
里實寒陰
著痹:
里實寒陰
熱痹:
里實熱陽
局部取穴、阿是穴
● 肩關節痛:肩髃、肩髎、肩
貞、臑俞。
● 肩胛痛:秉風、天宗、肩外
俞、膏肓
● 肘臂痛:曲池、天井、外
關、尺則、合谷
● 手腕痛:陽池、陽溪、陽
谷、外關
● 手指麻木:後溪、三間、八
邪
● 髖關節痛:環跳、居髎、懸
鐘。
● 膝關節痛:鶴頂、犢鼻、內
膝眼、陽陵泉、陰陵泉
● 股部痛:秩邊、承扶、陽陵
泉
行痹:
防風通聖散
痛痹:
小活絡丹加減
著痹:
羌活勝濕湯
熱痹:
白虎湯加減、+
桂枝(引經藥)
秦灸(止痛)牛
膝(引熱下行)
JH
● 小腿麻木:承山、飛揚
● 踝部痛:解溪、商丘、丘
墟、昆侖、太溪。
● 腰脊痛:水溝、身柱、腰陽
關
● 全身痛:後溪、申脈、大
包、膈俞、肩髃、曲池、合
谷、陽池、環跳、陽陵泉、
懸鐘、解溪。
【​痿證​】
肺熱證
濕熱證
肝腎陰虧證
外傷
【​月經不調​】
經行先期: 血熱
Page ​14​ of ​25
兩足痿軟不用,兼有發熱,咳嗽,心煩
,口渴,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細數
或滑數。
兩足痿軟或微腫,捫之微熱,身重,胸
脘痞滿,小便赤澀熱痛,舌苔黃膩,脈
濡數。
下肢痿軟不用,見有腰背酸軟,遺精早
洩,帶下,頭暈目眩,舌紅脈細數。
有外傷病史,肢體麻木,痿廢不用,或
有大小便失禁。脈緩或澀,舌苔薄白,
舌質淡紅或紫暗。
裡實熱陽
清瀉肺熱,瀉法
量多,色紫紅,質稠粘,心胸煩悶,小
便短赤,舌紅苔黃,脈數有力。
裡實熱陽
清熱涼血
瀉法
裡實熱陽
清瀉濕熱針用瀉法
裡虛熱陽
滋補肝腎陰
裡實或虛寒陰
活血化瘀/通絡針用平
補平瀉,針患側輸穴
● 上肢:肩髃,曲池,合谷,
外關(肩外和曲)
● 下肢:髀關,環跳,血海,
梁丘,足三裡,陽陵泉,解
溪,懸鐘
梁足環陽,血髀解懸
● 肺熱:加尺澤、肺俞;
● 濕熱:加脾俞、陰陵泉
● 肝腎陰虛:加肝俞、腎俞。
● 外傷:加相應段華佗夾脊
● 小便失禁:加中極、三陰交
● 大便失禁:加大腸俞、次髎
百合固金湯/瀉白
散
曲池,中極,血海,水泉
肝鬱化火配行間
陰虛內熱配然谷
黃連解毒湯
龍膽瀉肝湯/四妙
散
大補陰丸/左歸丸
小活絡丹加減
JH
經行先期: 氣虛
量多色淡,質清稀,精神疲倦,心悸氣
短,自覺小腹空墜,舌淡苔薄,脈弱無
力。
經行後期: 血虛
量少色淡,小腹空痛,身體瘦弱,面色
萎黃,皮膚不潤,頭暈眼花,或心悸少
寐,舌淡紅,少苔,脈
虛細。
色黯而量少,小腹絞痛,得熱稍減,肢
冷畏寒,苔薄白,脈沉遲。
經行後期: 血寒
經行後期: 氣滯
經行先後無定期:
肝鬱
經行先後無定期:
腎虛證
【​痛經​】
實証:氣滯血瘀
實証:寒濕凝滯
Page ​15​ of ​25
色黯量少,小腹脹滿而痛,精神抑鬱,
胸痞不舒,噫氣稍減,脅肋乳房作脹,
舌苔薄白,脈弦。
經量或多或少,色紫紅,質粘稠,經行
不暢,胸脅乳房作脹,少腹脹痛,抑鬱
不樂,時欲歎息,苔薄白,脈弦。
經血量少,色淡質稀,頭暈耳鳴,腰膝
酸軟,夜尿較多,大便不實,舌淡苔薄
,脈沉弱。
經前即開始小腹脹痛,經行不暢,量少
紫暗有血塊,血塊排出後腹痛減輕,胸
脅乳房作脹,舌邊尖紫或邊有瘀點、脈
沈弦者
如小腹冷痛,痛連腰脊,得熱則緩,經
行量少,色黯有塊,苔白膩,脈沈緊者
裡虛寒陰
補氣生血(調補氣
血)
補法
裡虛寒陰
益氣養血
補法 + 灸
氣海,三陰交,中脘,足三裡
四君子湯/補中益
氣湯
關元,氣海,三陰交
頭暈眼花配百會
心悸少寐配神門。
歸脾湯加減
裡實寒陰
溫經散寒
平補平瀉 + 灸
裡實寒陰
行氣活血
瀉法
裡實寒陰
疏肝解鬱,調理沖任
平補平瀉
裡虛寒陰
補腎氣,調沖任
補法 + 灸
關元,氣海,三陰交,
頭暈眼花配百會,
心悸少寐配神門
天樞,氣穴,地機,太沖。胸痞
配內關,脅肋乳房脹
痛配期門
氣海,四滿,間使,蠡溝,胸脅
乳房脹痛配膻中,
期門,抑鬱不樂配神門,太沖
關元,腎俞,交信,腰膝酸軟配
腰眼,陰穀,
頭暈耳鳴配百會,太溪
溫經湯
里實寒陰
疏肝理氣解郁
里實寒陰
溫通經絡
男用柴胡疏肝,
女用逍遙散
逍遙散
金匱腎氣丸
血府逐瘀湯+理
氣藥(香附、枳
實)
次髎、中極、血海、合谷、太
沖、地機(​次中血合太沖地​)。
針用瀉法;如為寒証者,則針灸
並
用
_ 小腹脹痛:四滿、水道
_ 小腹冷痛:大巨、歸來
溫經湯
JH
痛經虛証
【​閉經​ 】
閉經血滯証
閉經血枯証
閉經精血不足証
【崩漏 】
崩漏實熱証
崩漏氣虛証
經行未期或經淨之後小腹疼痛,痛勢綿
綿,喜暖
喜按,經色淡而量少,質清稀;甚者見
形寒怕冷面色蒼
白心悸頭暈等証,脈細無力
超齡過久月經未來或曾來水中斷达三個
月以上
月經數月不行,少腹脹痛拒按,或少腹
有痞塊,胸脅脹滿,舌邊紫黯或有瘀點
,脈沈緊
里虛寒陰
調補氣血、溫養沖任
補法+灸
:脾俞、腎俞、足三里、三陰
交、關元(​脾腎三三
關​)
四物湯+理中湯
里實寒陰
行滯活血通經
瀉法
中極、歸來、血海、太沖、合
谷、三陰交(​中歸
合血三太沖​)。
少腹痛拒按、有痞塊:四滿
桂枝茯苓丸+血
府逐瘀湯
經期延後,經量逐漸減少以至閉止,日 里虛寒陰調
久則面色萎黃精神不濟,頭暈目眩食少 調補氣血
便溏,皮膚乾燥,舌淡苔白,脈緩弱者
為氣血虛弱
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口乾咽燥,五心 里虛熱陽
肝俞、脾俞、腎俞、足三里、三
煩潮熱盗,
滋補肝腎陰
陰交、關元(​肝
汗舌淡苔少,脈弦細為
補法酌用灸法
脾腎兪三三關
婦女不在經行期,陰道大出血,或持續下,淋灕不斷,稱之
崩:凡發病急驟 暴如頭注 大量出血。漏:發病勢緩 經血量少 淋灕不盡者
陰道驟然大量下血,或淋灕日久血色深 里實熱陽
中極、血海、隱白、曲泉(​曲中
,煩燥不
清熱止崩
隱血​)
寐,頭暈,舌質紅苔黃脈數
瀉法
感受熱邪:曲池
_ 心火盛:少府
_ 肝火內炽:太沖
驟然血崩下,血甚多或淋灕不絕,色淡 里虛寒陰
百會、陽池、隱白、三陰交、足
紅質清稀,神倦肢怠,氣短懶言,不思 補氣固澀
三里、關元(​百
飲,舌質淡、脈細弱
補法+灸
陽隱白三三關
脾虛納少便溏:脾俞、胃俞
歸脾湯
六味地黃丸
黃連解毐湯
補中益氣湯
【帶下病 】
Page ​16​ of ​25
JH
帶下脾虛証
帶下腎虛証
帶下濕熱証
【妊娠惡阻 】
脾胃虛弱証
肝胃不和証
【​滯產​ 】
氣血虛弱証
氣滯血瘀証
【​胎位不正​ 】
帶下量多色白或淡黃,質黏無臭如涕如
唾連綿不斷,面色萎黃或光白,精神疲
倦納少便溏,下肢浮腫,舌淡苔白膩、
脈緩弱
帶下量多質清而稀,淋灕不斷,腰酸如
小腹發,小便數清長大便溏,薄舌淡苔
薄白,脈沈
帶下色黃量,質粘,其氣穢臭,陰中搔
癢,大便乾,小便短赤,脈濡數,舌苔
黃膩。或帶下色黃,兼赤
口苦咽乾煩熱,心悸失眠,情緒急躁易
怒苔黃,脈象弦數
里虛寒陰
健脾利濕調任固帶
補法
足三里、陰陵泉、氣海、白環
俞、帶脈(​足陰氣
白帶​)
補中益氣湯;脾
胃虛夾濕:完帶
湯
里虛寒陰
助陽補脾、固攝任帶
補法+灸
里實熱陽
清利濕熱、調任固帶
瀉法
復溜、帶脈、腎俞、大赫、關元
(​復帶腎大關​)。
金匱腎氣丸
次髎、中極、三陰交、太沖(​次
中三太
陰部搔癢:蠡溝
_ 帶下色赤:血海
_ 熱重者:曲池、尺澤
龍膽瀉肝湯、黃
連解毒湯
孕後二三月噁心嘔吐,或食入即吐或嘔
吐清涎,脘腹脹滿,神疲思睡舌,淡苔
白、脈滑無力
妊娠初期嘔吐苦水或酸水,脘悶脅脹噯
氣嘆息,精神仰郁,頭暈目脹,舌苔微
黃,脈弦滑
子宮收縮無力,產程超過24小時
產時少腹陣痛微弱墜脹不甚或下血量多
色淡久產不下面色蒼白精神倦怠心悸氣
短舌淡脈象虛弱
腰腹劇痛,下血量少色黯紅久產不下,
面色青黯精神抑郁,胸脘脹滿時欲嘔噁
,舌質黯紅、脈沈實
指妊娠30週後,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不
正,常見於經
產婦或腹壁鬆馳的孕婦
里虛寒陰
健脾和胃、降逆止嘔
平補平瀉
里實熱陽
疏肝解郁、和胃止嘔
平補平瀉
中脘、上脘、內關、足三里、公
孫(​中上內三公
四逆散
膻中、中脘、內關、足三里、太
沖(​中中內三太
橘皮竹茹湯
里虛寒陰
補益氣血、扶正催產
補法+灸
里實寒陰
理氣調血、扶下催產
瀉法
:足三里、三陰交、至陰(​至三
三
補中益氣湯(產
前服用)
至陰、三陰交、合谷(​至三合
血府逐瘀湯
至陰
【​乳少​】
Page ​17​ of ​25
JH
乳少氣血虛弱証
乳少肝郁氣滯証
【​陰挺​】
陰挺氣虛証
陰挺腎虛証
【​小兒驚風​】
急驚風之外感溫
邪証
急驚風之痰熱驚
風
急驚風之驚恐驚
風
Page ​18​ of ​25
產後乳汁分泌不足,甚或點滴不下,或
哺乳期中日見減少,乳房無脹痛感面色
蒼白,皮膚乾燥,心悸神疲食少便溏,
舌淡苔少、脈虛細
產後乳汁不行,乳房脹滿而痛,精神抑
郁胸悶脅痛,胃脘脹滿,食欲減退,舌
淡紅,脈弦
里虛寒陰
補益氣血以生乳
補法+灸
乳根、膻中、少澤+脾俞、足三
里、三陰交(​乳膻少脾足三​)。
針用補法+灸
八珍湯、十全大
補湯
里實熱陽
疏肝解郁、通絡催乳
瀉法或平補平瀉,酌
用灸
乳根、膻中、少澤+期門、內
關、太沖(​乳膻少期內太​)。針
用瀉法或平補平瀉,酌用灸
回乳取穴:足臨泣、光明(手法
:針後+灸,每穴艾灸10 分鐘
,每日一次,連續針灸3-5次)
逍遙散
陰道中有物下沈或下墜於陰道口,或挺
出陰道口外甚者墜出數寸大如鵝卵,其
色淡紅自覺小腹下墜,神
疲肢倦、心悸氣短,小便頻數,白帶多
,舌質淡苔薄,脈虛弱
陰中有物脫出陰道口外,腰腿酸軟,小
腹下墜或陰道乾澀,小便頻數,頭暈耳
鳴,舌淡紅,脈沈弱
里虛寒陰
補氣升陷、固攝胞宮
補法+灸
百會、氣海、歸來、足三里、中
脘(​百氣歸足中​)。
針用補法+灸
補中益氣湯
里虛寒陰
補益腎氣、固攝胞宮
(氣陰兩虛)
氣虛:補法+灸
陰虛:補法
關元、曲泉、子宮、照海(​關曲
子照​)
氣虛:金匱腎氣
丸+補中益氣
湯。針用補法+
灸
六味地黃丸。針
用補法
神志昏迷,兩目上視,牙關緊閉,頸項
強直,角弓反張,
四肢抽搐,脈弦數
兼見發熱,納呆嘔吐,脘腹脹痛,候間
痰鳴,便閉或大便腥臭
不發熱,四肢欠溫,夜臥不寧或昏睡不
醒,醒後哭啼易驚,時有抽搐者
里實熱陽
清熱開竅熄風
瀉法
里實熱陽
水太印+大椎、曲池+十二井穴
安神定志丸
水太印+瘈脈、中脘、合谷、丰
隆
水太印+四神聰、勞宮、湧泉
涼開三寶
JH
慢驚風
【​小兒腹瀉​ 】
傷食瀉
濕熱瀉
【​小兒疳積​ 】
脾胃虛損証
蟲積証
【​小兒癱瘓​】
Page ​19​ of ​25
形體消瘦,面色光白,神疲昏睡,露睛
,時而抽搐四肢清冷,大便溏薄或完谷
不化,小便清長,脈沈弱無力
里虛寒陰
調整陰陽、鎮驚止痙
補法+灸
脾腎陽虛 - 三三百神關+ 脾
俞、腎俞、中脘
陰血虧損 - 三三百神關+太
沖、然谷
脾腎陽虛 - 真武
湯
陰血虧損 - 一貫
煎
腹脹腹鳴,時時作痛,痛即欲瀉,瀉後
痛緩,一日多次。瀉物酸腐臭穢,或乳
榖不化,噯氣頻作不思,舌苔膩,脈滑
實。
瀉下稀薄,色黃而臭,腹部疼痛,身熱
口渴,肛門灼,小便短赤,舌苔黃,脈
滑數
里實熱陽
調理脾胃、利濕止瀉
針刺不留針
四縫、天樞、上巨虛(​四天上​)
保和丸、參苓白
朮散
里實熱陽
四天上+曲池、合谷、陰陵泉
龍膽瀉肝湯、痛
瀉要方
以形體乾枯贏瘦,頭髮稀疏,腹部腫大
,青筋暴露,飲食異常,精神疲憊,為
特徵之兒科疾病。發病緩慢 起初身有微
熱或午後潮熱,口乾腹膨,便瀉臭穢,
尿如米泔,燥啼哭,不思飲食,繼則積
滯內停,腹大臍突,面色萎黃,形體消
瘦肌
膚甲錯,毛髮稀疏舌苔濁膩或光剝
脈虛弱者屬脾胃虛損証;如症見飲食異
常或飽肌無,或嗜食異物者 多屬蟲積証
為高燒所致之脊髓前角灰白質變性,屬
「萎証」為小兒麻痺後遺症。病因為外
感時疫邪毒(風濕熱邪)損傷經絡所
致。主証為癱瘓,表現為肢體痿軟,肌
肉弛緩皮膚發冷,可發生於身體之任何
部位常見於四肢(下肢尤多)。腹肌癱
瘓者,可見腹部顯著隆起。若久病不癒
,則患部肌肉漸萎縮,軀幹各部發生畸
型,而成頑固性癱瘓。
里虛寒陰
健脾消積
平補平瀉,毫針淺刺
不留針
下脘、胃俞、脾俞、足三里、四
縫、太白(​下胃脾兪太四足​)。
參苓白朮散、補
中益氣湯
下胃脾兪太四足+百蟲窩
檳榔四消丸
繆刺法(先針健側患刺患側)
上肢癱:肩髃、曲池、合谷、外
關、大椎、天柱
下肢癱:髀關、足三里、解溪、
環跳、陽陵泉、懸
鐘、三陰交、昆崙、腰部夾脊(
L1-L5, 0.5 inch)
腹肌癱:梁門、天樞、帶脈、關
元
獨活寄生湯、小
活絡丹
里虛寒陰
通調精氣、濡養筋骨
瀉法 補法及平補平瀉
法
JH
【​痄腮​ 】
【​風疹蕁麻疹​】
風熱証
風濕証
胃腸積熱証
蕁麻疹
【​丹毒​】
Page ​20​ of ​25
膝屈曲:陰市
膝反屈:承扶、承山、委中
足內翻:風市、申脈、丘墟
足外翻:照海、太溪
手內外旋困難:陽池、陽溪、後
溪、四瀆、少海
腕下垂:四瀆、外關
流行性腮腺炎、濾過性病毒,為急性傳 表實熱陽
翳風、外關、合谷、頰車(​翳外 高熱:先銀翹散
染病。以耳下腮部腫脹疼痛為主要特徵 疏風散結、清熱解毒 合頰)
,後柴葛解肌湯
,又名「蛤蟆瘟」初起惡寒發熱,腮部 淺刺
惡寒發熱:列缺
高熱、便秘、苔
紅腫疼痛,咀嚼困難,發病一側或兩側
高熱:大椎、十二井(點刺出
膩:黃連解毒湯
熱重時可見腮部焮紅腫痛,睪丸腫痛,
血)
高熱煩燥,口乾便秘小便黃,舌苔黃脈
睪丸腫痛:太沖、曲泉、蠡溝、
浮數
行間
燈火灸法:角孫
皮膚上發疹形如麻疹或大如豆瓣成片成塊,遇風易發故名,或稱「咅癗」,因時隱時現又稱「癮疹」。可反覆發作纏
綿數月或數年
疹色紅赤癢甚,脈浮數
表實熱陽
委中、曲池、血海、三陰交、合 銀翹散
疏風清熱
谷(​委曲血三合​)
瀉法
+大椎
皮疹白或微紅,兼有身重,脈浮緩,苔 表實寒陰
委曲血三合+陰陵泉
消風散+茯苓、
白膩
疏風祛濕
豬苓
瀉法
疹色紅赤,兼見脘腹疼痛大便秘結或泄 里實熱陽
委曲血三合+天樞、足三里
調味承氣湯
瀉,苔薄黃,脈數
清瀉血、胃熱
瀉法
急則治標
委中(放血)、靈台(疔瘡)、
至陽(清
熱解毒)、大椎、身柱(疔瘡)
(​委靈至大身​)。
為急性接觸性傳染性皮膚病,發病時皮膚突然變赤,狀如塗丹,故名。發病特點為,起病突然,惡寒發熱,局部皮膚
焮紅腫脹,迅速擴大,發無定處。發於頭面部者稱「抱頭火丹」,發於腿足部者稱「流火」,,游走全身者稱「赤游
JH
風熱証
濕熱証
邪毒內攻証
【​纏腰火丹​】
【​疔瘡​ 】
Page ​21​ of ​25
丹」。發病迅速,患處皮膚焮紅灼熱疼痛,狀如雲片,邊緣清楚,很快向四週蔓延。中間由鮮紅轉為暗紅,數天後屑
落而癒
兼發熱惡寒頭痛,骨楚,苔薄黃舌質, 瀉法
血海、合谷、委中、曲池、曲澤 銀翹散
紅脈浮數
(​血合委曲曲​)
+阿是穴+風池
兼發熱心煩口渴胸悶,胃納不香,便秘 瀉法
曲池,合谷,曲澤,委中,血海 龍膽瀉肝湯
溲赤,舌苔黃膩,脈濡數
,阿是穴+足三
里、陰陵
壯熱嘔吐,神昏譫語,時有驚厥
瀉法
曲池,合谷,曲澤,委中,血海 黃連解毒湯、安
,阿是穴+十二
宮牛黃丸
井、勞宮。
身熱:+大椎
便秘:+支溝
患部皮膚紅潤兼見水疱累累如串珠多纏腰而發。初起病變部位先有刺痛不久痛處皮膚發紅並發出密集成群如黃綠豆大
小的水疱水疱聚集一處或數處排成帶狀,泡群間間隔分明疱壁較厚水泡始為透明水液約5-6 天轉為混濁,10日左右結
痂脫落一般不留疤痕。本証常有劇烈局部灼痛在皮疹消失後部份病例仍持續一段長時間。本証多由濕熱內蘊,肝膽火
盛,外感邪毒所致
點刺:辨清頭尾,起病處為尾,向前延 放血:大椎,神道, 再取曲池、血海、委中、陽陵
伸部為頭_ 以三棱針在局部圍刺先在距
靈台,至陽,若高熱 泉、太沖(​血太陽
泡疹頭部約,0.5,inch,
昏迷嘔吐,則不放血 委曲​)
處點刺5針然後在距泡疹尾部約5,inch (建議看西醫)
,處點刺5針
泡疹兩側應酌情點刺數針以微出血為宜
又稱急性蜂窩組織炎、紅絲疔(淋巴結腫大),常發生於頭面和四肢部位,起初狀如米粒,色或黃或紫,或起水泡膿
泡,根底堅如釘,自覺麻癢而微痛。繼則紅腫灼熱,腫勢漫延,疼痛增劇,多有寒熱,也有的紅絲向上漫延。如見壯
熱煩躁,眩暈,嘔吐,神識昏憒,舌紅苔黃,脈數者,為疔毒內攻之象,稱為「疔毒走黃」
(1) 人中疔:生於人中部位
(2) 蛇頭疔:生於指頭上者
(3) 紅絲疔:疔瘡上有一條絲蔓延直上者
裡實熱陽
委中、合谷、身柱、靈台、_門 銀翹散(初
清熱解毒
(​委合身靈_​)。
期)、或黃連解
瀉法
三棱針點刺出血
毒湯
JH
【​乳癰​】
乳房紅腫疼痛,多發生於產後。初起乳
房結塊,腫脹疼痛,排乳困難,寒熱頭
痛,噁心煩渴,此時癕膿尚未形成,若
乳部腫塊增大,焮紅疼痛,時有跳痛者
,為化膿徵象
【​腸癰​】
初起突發腹部陣痛,位於上腹部或臍周 裡實熱陽
天樞、上巨虛、闌尾穴、曲池
大黃牡丹皮湯、
圍,旋即局限右下腹天樞穴附近,疼痛 化濕除熱、理氣止痛 (​天上闌曲
大承氣湯+,牡
為持續性,拒按,痛處固定不移,腹皮 瀉法
發熱:大椎、合谷
丹皮
微急,右腿屈而難伸,並有發熱惡寒,
嘔吐:內關、中脘
噁心嘔吐,便秘尿黃,舌苔薄膩而黃,
脈象數而有力。若痛勢劇烈,腹皮拘急
,拒按,局部或可觸及腫塊,壯熱自汗
,脈象洪數者,為血敗肉腐,膿毒蘊結
,陽明熱之証
單純性甲狀腺腫或甲亢
(1) 氣癭:頸部呈彌漫性腫大,腫勢逐漸增加,邊緣不清,皮色如常,不痛,按之軟。部分病例腫脹過大而下垂。往
往遇喜則減,遇怒則長,腫勢嚴重者,可有呼吸困難,發音嘶啞等症。
(2) 肉癭:常發於40 歲以下,女性多於男性,在結喉下面有單個或多個腫塊,多數為圓形,表面光滑,可隨吞嚥動作
而上下移動,按之不痛,常伴有眼睛突出,急躁易怒,手指顫抖,易汗出,胸悶心悸,脈弦滑而數,月經不調等証。
裡實熱陽
天鼎、天容、天突、合谷、足三 逍遙散
活血化瘀、行氣散結 里、臑會(​天天天合三
瀉法
臑​)
【​癭病​ 】
Page ​22​ of ​25
裡實熱陽(本虛標
實)
調理肝胃經氣,解鬱
泄熱
瀉法
發於面部者:委合身靈_+商
陽、曲池
發於食指端者:委合身靈_+迎
香、曲池
發於顳部者:委合身靈_+陽陵
泉、足竅陰
發於足小趾次趾者:委合身靈_
+陽陵泉
少澤、乳根、肩井、膻中、足三
里、太沖(​少乳肩膻三
太​)
寒熱:合谷、外關
乳房脹痛:足臨泣
丹槴逍遙散、血
府逐瘀湯+清熱
解毒、活血化瘀
藥
JH
【​扭挫傷​ 】
傷局部因瘀阻而腫脹疼痛,紅腫青紫。
新傷(<10 天),局部有微腫,按壓疼
痛。若紅腫甚大,關節屈伸不利,傷勢
重。陳傷(>1 個月),一般腫脹不明顯
,常因風寒邪侵襲而反覆發作。損傷部
位多發於肩、肘、腕、腰、髀、膝、踝
等處。
裡實寒陰
有紅腫熱痛,則為裡
實熱陽
舒筋活絡、消腫止痛
【​落枕​】
又稱頸部筋傷。多由睡眠時體位失常,
或風寒侵襲項背,局部經氣不調所致。
一般常見頸項部(,胸鎖乳突肌、斜方
肌,)強痛,頭部常向一側歪斜,前後
左右轉動不便,活動受限。
祛風散寒、舒筋活絡
瀉法
【​耳聾、耳鳴​】
實証: 暴病耳聾或中耳覺脹,鳴聲不斷,按之不減
虛証:
兼見面赤,口干,煩燥易怒,脈弦有力 裡實熱陽
清瀉肝膽之火
瀉法
實証 肝膽風火上
逆
Page ​23​ of ​25
肝郁氣滯:天天天合三臑+,膻
中、太衝。針用平補平瀉
心悸:天天天合三臑+內關、神
門。針用補法
目睛外突:天天天合三臑+絲竹
空、攢竹、睛明、風池。針用平
補平瀉
煩躁、易飢、多汗:天天天合三
臑+三陰交、復溜。針
用平補平瀉
阿是穴,並根據經絡分布,選局
部穴與遠道輸穴。遠道
取穴用針,局部取穴針灸並用。
(1) 肩頸部:天柱、後溪
(2) 肩關節:肩井、肩髃
(3) 肘關節:曲池、合谷
(4) 腕關節:陽池、外關
(5) 股關節:環跳、陽陵泉
(6) 膝關節:犢鼻、內庭
(7) 踝關節:解溪、丘墟、崑崙
大椎、天柱、肩外俞、懸鐘、後
溪(​懸肩大後天​)
前後不能俯仰:懸肩大後天+崑
崙、列缺
不能左右回頭:懸肩大後天+支
正。
俠溪,翳風,中渚,聽會(​俠翳
中聽​)+行
間、足臨泣
小活絡丹、雲南
白藥
腰以上:補陽還
五湯+羌活、桂
枝
腰以下:補陽還
五湯+牛膝
小活絡丹、補陽
還五湯+葛根
龍膽瀉肝湯
JH
實証外感風邪
虛証
【​目赤腫痛​ 】
風熱外感
肝膽火旺
【​鼻淵​ 】
兼見頭痛,脈浮等証
外感風熱(表實熱
俠溪,翳風,中渚,聽會(俠翳
陽)、外感風寒(太 中聽)+外
陽傷寒,
關、合谷
不以八綱辯證)
疏散風邪
瀉法
久病耳聾,或耳鳴時作時止,勞則加劇 裡虛寒陰(腎氣虛) 俠溪,翳風,中渚,聽會(俠翳
,按之鳴減,多兼有頭昏,腰酸,遺精 裡虛熱陽(腎陰虛) 中聽)+腎俞、
,帶下,脈細弱
滋補腎陰、腎氣
命門、太溪
針用補法(腎氣虛)
+灸;針用補法(腎
陰虛)
急性假性角膜炎、流行性結膜炎。主要為目赤腫痛,畏光流淚、眼屎多而目難開。
蒹有頭痛,發熱,脈浮數
表實熱陽
合谷、行間、太陽、睛明、風池
疏風清熱
(​合行太睛
瀉法
風​)+外關
蒹有口苦,煩熱,大便秘結,脈弦
裡實熱陽
合谷、行間、太陽、睛明、風池
清瀉肝膽之火
(合行太睛
瀉法
風)+太衝
鼻寒不聞香臭,時流濁涕,色黃腥穢, 裡實熱陽
迎香、合谷、列缺、印堂、鼻通
或兼有咳嗽,頭額隱痛,脈數,舌紅, 宣肺祛風、清熱通竅 (​迎合列印鼻​)
苔薄白而膩
瀉法
【​鼻衂​】
肺胃熱盛証
鼻出血、血液不循常道,上溢鼻竅,稱之
鼻衂伴有發熱,咳嗽,舌紅,脈浮數。 裡實熱陽
或口渴引飲,口臭便秘,舌紅苔黃,脈 清熱止血
洪數
瀉法
陰虛火旺証
鼻衂伴有顴紅,口干,五心煩熱,甚或
午後潮熱,汗盗,脈細數等
Page ​24​ of ​25
裡虛熱陽
益陰降火
肺熱者:迎香,合谷,上星+少
商。
胃熱者:迎香,合谷,上星+內
庭。
迎香,合谷,上星+照海、太溪
麻黃湯(外感風
寒、脈浮緊)
銀翹散(外感風
熱、脈浮數)
補腎氣:金匱腎
氣丸
補腎陰:六味地
黃丸
銀翹散
龍膽瀉肝湯
鼻炎丸、銀翹散
+細辛、蒼耳
子、辛夷雙花、
連翹、蒲
公英、紫花地丁
肺熱者:銀翹胃
熱者:黃連解毒
湯
六味地黃丸
JH
平補平瀉
【​齒痛​ 】
胃火牙痛
牙痛甚劇,兼有口臭,口渴,便秘,舌
苔黃,脈洪數
裡實熱陽
瀉熱止痛
瀉法
表實熱陽
疏風清熱
瀉法
裡虛熱陽
益陰降火
平補平瀉
下關、合谷、頰車(​下合車​)+
內庭
起病急驟,惡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
,吞嚥不利,口渴,便秘,舌紅,苔薄
黃,脈浮數
起病緩慢,無熱或低熱,咽喉稍見紅腫
,疼痛較輕,時病時止,或吞嚥時覺痛
楚,咽乾,入夜較重,手
足心熱,舌紅無苔,脈細數
疏風清熱
瀉法
少商,合谷,內庭,天容
裡虛熱陽
益陰降火
補瀉兼施
太溪、魚際、廉泉;
照海、列缺,扶突
以上兩組穴交替使用
六味地黃丸
眼內乾澀,視物不清,頭暈,耳鳴,遺
精,腰酸,舌紅少苔,脈細弱
裡虛熱陽
補益肝腎、濡養氣血
補法
睛明、球後、風池、光明(​睛球
風光​)+太衝、
太溪、肝俞、腎俞。
六味地黃丸
視物不清,氣弱懶言,神倦乏力,納少
便溏,舌
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視物不清,情志不舒,頭暈,目眩,脅
痛,口苦咽乾,脈弦
裡虛寒陰
補益肝腎,濡養氣血
補法
裡實熱陽
疏肝解郁
平補平瀉
睛明、球後、風池、光明(睛球
風光)+足三里、
三陰交
睛明、球後、風池、光明(睛球
風光)+期門、
太沖、陽陵泉
補中益氣湯
風火牙痛
牙痛甚而齦腫,兼惡寒發熱,脈浮數
陰虛牙痛
隱隱作痛,時作時止,口不臭,牙齒浮
動,舌質紅,脈細數
【​咽喉腫痛​ 】
實熱証
陰虛証
【​青盲​】
肝腎陰虧証
氣血虛弱証
肝氣郁結証
Page ​25​ of ​25
下關、合谷、頰車(​下合車​)+
風池、液門
頰車、下關、太溪
六味地黃丸
JH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