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howingtung20020909

JSCHist intergrated 3 trial.docx

advertisement
一. 選擇題(20分)
1. 唐玄宗及乾隆帝分別是唐清兩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下列哪兩項是對二人的正確描述?
(1)二人早年皆勵精圖治,令兩朝國力鼎盛
(2)二人晚年皆寵信權臣,生活驕奢
(3)二人晚年皆沉迷女色,荒廢國政
(4)二人在位期間皆曾多次巡幸江南
A(1)(2)
C(2)(3)
B(1)(3)
D(2)(4)
2. 下列哪幾項是對鴉片戰爭的正確描述?
(1)英使懿律率領的艦隊一度直逼天津,清廷震驚
(2)琦善代表清廷和英國談判,私下商議《穿鼻草約》
(3)清廷和英方都不滿《穿鼻草約》,戰事因而持續
(4)樸鼎查率軍攻至大沽口,清廷被迫與英國議和
A(1)(2)(3)
C(1)(3)(4)
B(1)(2)(4)
D(2)(3)(4)
3. 下列哪一項不是對洋務運動育才措施的正確描述?
A 派遣學生赴各國留學
B 設同文館培養翻譯人才
C 設強學會宣傳洋務運動
D 設翻譯學館翻譯西書
4. 根據下圖資料,孫中山何以被清廷通緝?
A 他策劃黃花崗起義,進攻總督衙門
B 他成立了同盟會,策劃反清革命
C 他發動廣州起義,計劃襲取廣州
D 他發動武昌起義,計劃襲取武昌
5. 以下是民國初年哪一場戰役的路線圖?
A 二次革命
C 護法之役
中國歷史綜合試卷3
B 護國之役
D 直皖戰爭
-2-
6. 下列哪一項不是對山東問題的正確描述?
A 日本希望取得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
B 日本在巴黎和會期間佔領了山東半島
C 日本利用袁世凱和段祺瑞的野心,提出享有山東權益的要求
D 「二十一條款」和《山東換文》是涉及山東問題的重要文件
7. 小孫正在撰寫一份專題報告,內容談及「南京淪陷」、「日軍屠殺三十萬無辜平民」,下列哪
一項是這份報告的主題?
A 《南京條約》
B 南京大屠殺
C 南京汪偽政府
D 南京國民政府
8. 時間尺上所標記的是國共內戰中的三大戰役,下列哪一組是正確的配對?
X
A 平津戰役
B 淮海戰役
C 遼瀋戰役
D 遼瀋戰役
Y
Z
淮海戰役
平津戰役
淮海戰役
平津戰役
遼瀋戰役
遼瀋戰役
平津戰役
淮海戰役
9. 張藝謀的電影《活着》有如下一幕場景:「小孩拿出父親那個用鐵皮包着的箱子,交給別人去
煉鋼。」下列哪一個年代是這個場景的時代背景?
A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
B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
C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
D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10. 學習歷史,必須分清哪些是史實,哪些是觀點。下列各項中,屬於觀點論述的是:
A 635年,阿羅本攜景教經典來到唐朝的長安
B 唐德宗時景教教士刻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C 利瑪竇的傳教方法對基督宗教的傳播可謂功過參半
D 1807年,基督新教教士馬禮遜到達廣州
-3-
試卷編號017
二. 填充題(20分)
1. 元、清兩朝分別由中國邊疆部族蒙古族和____________族所建立。
2. 曾國藩的____________、李鴻章的淮軍平定了太平天國,漢人將領的聲望大增,地方權力亦日
重。
3. 清廷頒布的《欽定憲法大綱》絕無民主精神,後來成立的內閣,更被時人譏為「____________
」。
4.
1905年,孫中山提出三民主義作為革命綱領,三民主義即是:民族主義、民權主義、
____________。
5. 袁世凱收買一些政客組織「____________」,鼓吹君主立憲;又指使他們在各省請願,要求變
更國體,以實現他做皇帝的夢想。
6. 北伐期間,以汪精衞等左派分子為中心的國民政府在武漢主張繼續聯俄容共,反共人士則在南
京另組政府,主張清黨,史稱「____________」。
7.
為了避免國際聯盟的干涉,日本於1932年在中國東北成立「偽滿洲國」,扶植清廢帝
____________執政。
8. 抗戰勝利後,在美國派員調停下,國共兩黨先後簽訂了《____________》和《停戰協定》。
9. 1976年,毛澤東病逝,____________被任命為中國共產黨主席;四人幫同時被捕,結束了「文
化大革命」。
10. 清談涉及的範圍很廣,常以《老子》、《____________》、《周易》為內容,稱為「三玄」。
中國歷史綜合試卷3
-4-
三. 配對題(10分)
1. 晚清革命運動的重要時間與史事
時間
相關史事
i. 1894年
A 廣州起義失敗,孫中山流亡海外
ii. 1895年
B 孫中山於東京創立同盟會
iii. 1905年
C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正式成立
iv. 1911年4月
D 黃興率領革命黨人於黃花崗起事
v. 1911年10月
E 孫中山上書李鴻章不被接納後,決心投身革命
F 革命黨人發動武昌起義
2. 基督宗教來華的傳教士
人物
i. 傅蘭雅
ii. 彼得伯駕
iii. 馬禮遜
iv. 利瑪竇
v. 阿羅本
事跡
A 景教教士,攜景教經典到達長安
B 新教教士,創辦《格致彙編》
C 新教教士,於寧波創辦首間女子學校
D 新教教士,翻譯《聖經》,培訓華人牧師
E 天主教教士,傳布教義,並介紹西方學術
F 新教教士,於廣州創建醫院
四. 歷史時序題(10分)
1. 新文化運動的展開
A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
B 「五四運動」爆發
C 陳獨秀創辦《青年qq雜誌》
D 馬克思主義的研究熱潮出現
E 《青年雜誌》改名為《新青年》
2.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
A 解放軍攻下南京
B 國民政府遷往成都
C 解放軍攻入廣州
D 國民政府撤退至台灣
E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5-
試卷編號017
五. 填表題(12分)
中國在抗戰中所採取的對策
抗戰初期
抗戰中期
抗戰後期
中國的對策
「__(a)__」:利用中國遼闊的國土,眾多的人口,採取
長期抵抗的__(b)__,以消耗日軍的實力。
以__(c)__來制敵:國軍退出武漢之後,主力都進入
山區,使日軍的__(d)__部隊難以發揮效能。
爭取盟國援助:__(e)__爆發後,中國也同時正式向
軸心國宣戰,從此中、英、美三國並肩作戰,中國
更獲得同盟國大量的__(f)__援助,作戰能力大增
,於是準備逐步反攻。
六. 訂正題(10分)
下列每行各有一個錯處,請找出該錯處,並把正確的答案寫出來。
香港回歸祖國
錯處
自《聯合聲明》和《公安法》公布後,中英
____(a)____
兩國對於澳門問題仍時有爭論,但這無阻香
____(c)____
港的回歸。1997年7月30日午夜,中英兩國
____(e)____
代表在香港主持租界借用儀式,香港正式回
____(g)____
歸祖國懷抱,成為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
____(i)____
七. 問答題(6分)
「文化大革命」對我國發展有甚麼影響?
中國歷史綜合試卷3
-6-
正確答案
____(b)____
____(d)____
____(f)____
____(h)____
____(j)____
八. 資料題(12分)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民初的內閣
民國初年雖曾行總統制(1912年1月至3月)、「超級總統制」(1914年5月到
1916年6月間)、臨時執政制(1924年11月到1926年4月間)、內閣總理攝政制(
1926年4月到1927年6月間)、大元帥制(1927年6月到1928年6月間),但大體
形式上,都仿照西方民主國家的總統制或內閣制。無論何制,中央行政均設各
部分理。就此意義分析,民國初年一共有59任內閣,平均每一內閣在任的時間
約為一百天。
據張玉法〈內閣的遞嬗〉整理
資料二:共和政府歷任總統及當權軍閥派系(1912-1928年)
a. 根據上述資料,下列哪一項是對民初政制的正確描述?請把正確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寫在括
號內。(2分)
A 民初政制穩定
C 民初政制混亂
B 民初政制不斷進步
D 民初政制越趨民主
b. 以上的政制發展特點反映了民初的政局如何?這對國家造成甚麼影響?(4分)
c. 你認為辛亥革命爭取民主共和的理想是否成功?試抒己見。(6分)
- 全卷完 -
-7-
試卷編號017
2011 至 2012 年度
中三級中國歷史科期終試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20分)
1. A
2. A
3. C
4. C
5. B
6. B
7. B
8. C
9. A
10. C
二. 填充題(20分)
1. 女真 / 滿
2.
湘軍
5.
籌安會
6. 寧漢分裂
9.
華國鋒
10. 莊子
3. 皇族內閣
7.
溥儀
4. 民生主義
8. 雙十協定
三. 配對題(10分)
1. i. E
ii. A
iii. B
iv. D
v. F
2. i. B
ii. F
iii. D
iv. E
v. A
四. 歷史時序題(10分)
1. i. C
ii. E
iii. A
iv. B
v. D
2. i. A
ii. E
iii. C
iv. B
v. D
五. 填表題(12分)
a. 以空間換取時間 b.
d.
機械化
持久戰
c. 地形
e. 太平洋戰爭
f. 軍事
六. 訂正題(10分)
a. 公安 b.
f.
6
基本
c.
澳門
d. 香港
g. 租界借用 h. 政權交接 i. 經濟特區
中國歷史綜合試卷3
-8-
e.
7
j. 特別行政區
七. 問答題(6分)
「文化大革命」歷時十年,是中共建國後最嚴重的動亂。這期間無數人民喪失了生命,學校
停課,工廠停產,國家的政治組織受嚴重破壞,社會動盪不安,國民經濟陷入崩潰的邊緣,
文化教育幾乎完全停滯,可說是一場浩劫。(6分)
八. 資料題(12分)
a. C。(2分)
b. 以上的政制發展特點反映了民初政局動盪不安,政府受軍閥操控,他們不以國家人民為念,時
分時合,時和時戰。中央政府隨軍閥派系勢力的起落而更替,造成政局混亂不堪。中央政府
更迭頻繁,難以為國家制定長遠的規劃,而且政策也難以落實及推行,這不利於國家的發
展。(4分)
c. 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成功。首先,民國初年,袁世凱及張勳先後恢復帝制卻宣告失敗,說明自辛亥革命後,民
主共和思想已深入民心。其次,政制雖然更迭頻繁,但掌權的軍閥仍仿照西方民主國家的總
統制或內閣制,這說明辛亥革命爭取民主共和的理想是成功的。(6分)
或
*不成功。清廷雖然被推翻,但民國初年先後出現兩次恢復帝制,具有憲法地位的《臨時約
法》更被數次廢棄,反映了共和政體未能在中國紮根。此外,民國內閣更迭頻仍,每任內閣
在任時間短暫,反映軍閥不尊重民主共和政制,隨意改組內閣。這些都說明了辛亥革命爭取
民主共和的理想是不成功的。(6分)
- 全卷完 -
-9-
試卷編號017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