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周宏宇

簡要文學史(20160411)

advertisement
王國瓔:《中國文學史新講》,臺北:聯
經出版公司,2006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學生書
局,1987年
臺靜農:《中國文學史》,臺北:臺大出
版中心,2009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
正書局,2003年
1
先秦 :神話
1
一、神話的產生:
神話乃是初民解釋天地中非人力所能
及的各種變異現象。
二、神話對後代文學的影響:
1. 神話的浪漫精神。
2. 神話中的人物、故事乃至素材。
2
帝其令風。(《殷虛文字乙編·3092片》)
帝其令雨。(《殷虛文字乙編· 6951片》)
帝其降蓳。(《卜辭通纂364》)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東來雨?
其自南來雨?其自西來雨?其自北
來雨? (《卜辭通纂375》)
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
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後
士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
追日景,逮之於禺谷。將飲河而不足
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山
海經·大荒北經》)
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
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
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 《山海經·海外北經》)
6
新疆岀土
的人首蛇
身伏羲女
媧圖。其
中女媧持
規,伏羲
持矩。
「鱗蟲之長(ㄓㄤˇ),能幽能明,能
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
天潛淵。」(許慎《說文解字》)
 「其形有九似:頭似駝、角似鹿、
眼似兔(一說似鬼)、耳似牛、項似
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
似虎。」(羅願《爾雅翼》引王符言)

逆鱗
桃花林
11




精衛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
。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
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
娃,女娃遊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
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漳水出焉,東
流注于河。(《山海經.北山經》)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形夭無千歲,猛
志固常在。……(陶淵明〈讀山海經〉其十)
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湮洪
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
鯀腹生禹。(《山海經‧海內經》)
《穆天子傳》:周穆王駕八駿西登崑崙山
見西王母的故事,和穆王寵愛的盛姬死亡、
埋葬的事。
美土探險隊將攀登阿拉拉特山找尋諾亞方舟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二十九日專電】
「諾亞方舟」在土耳其境內的傳說,最近又
吸引著一批探險家,一個由美國登山者和土耳其
嚮導組成的十人小組,已計劃今年夏天攀登土耳
其東部海拔五千多公尺高的阿拉拉特山(Ararat
)找尋方舟遺骸。
據聖經舊約創世紀第六章記載,上帝因世人
作惡而以洪水毀滅地上一切,但先指示唯一行善
的希伯來族長諾亞製造方舟,裝載家人和各種動
物雌雄各一對以避洪水,待淹沒大地的洪水退後
,方舟正巧就擱淺在一座唯一露出水面的乾地。
據說這塊乾地就是如今距離土耳其首都安卡
拉東方約一千零六十五公里的阿拉拉特山(又名
阿惹山:Agri )山頭,海拔五千一百三十七公尺
高,但在約四千二百公尺高度以上,就為長年不
化的冰雪覆蓋,也成為阿惹地區的特殊景色。
一九五七年,一名土耳其飛行員駕機飛越山
區時,注意到山頭似乎有一塊船形殘骸,而美國
太空總署的衛星照相也發現山頂的冰雪下,似乎
覆蓋著一個方形巨大物體,但由於阿拉拉特山緊
鄰前蘇聯的亞美尼亞邊境,時值冷戰時期,登山
遭到土耳其軍方禁止。
直到一九八二年土耳其軍方才解除禁令,二
十多年來不斷有科學家、宗教人士和好奇者登山
訪查,但都無功而返。據地理學家表示,儘管地
質跡象顯示古代可能曾經發生過大洪水,但也不
可能將方舟推上海拔五千多公尺高的山上。
但據土耳其大報「自由日報」今天發自華盛
頓報導,設在美國夏威夷的「三位一體(基督教
所謂聖父、聖子與聖靈合為一神之意)」公司總
裁麥吉文(DanielP .McGivern)日前在一項記
者會上宣布,該公司決定出資九十萬美元贊助費
,組織一個十人探險小組,包括一名居住在阿拉
拉特山附近的土耳其籍嚮導,登山找尋方舟遺骸
。
報導引述麥吉文的話說:「我們登山不是要
挖掘方舟遺骸,也不是要取走任何東西,只是照
相拍攝,並且希望大家都能看到這些圖像。」據
麥吉文表示,探險隊登山日期預訂七月十五到八
月十五日,但目前仍在等待土耳其政府當局的核
准。
報導也引述即將帶領探險小組攀登阿拉拉特
山的土耳其嚮導兼土耳其國立塞爾柱大學講師阿
斯蘭(Ahmet AliAslan)的話說,探險小組希望
憑藉衛星圖片找到方舟可能存在的確切位置。據
至今四十年來攀登阿拉拉特山至少五十次的阿斯
蘭表示,衛星圖片顯示方舟長約一三五公尺、寬
約二十三公尺,高約十四公尺。 930429
1
《山海經》
1 名稱:山海經,是指「山海所在之經」。
2 作者:近代學者多認為成書在戰國初年,秦
、漢之際又有所增益,非一人一時之作。
3 內容:分為山經和海經兩部分,為研究上古
歷史、地理、文化的材料。敘述世界各山、
海所在、形貌、特殊物產和故事,展現先民
對世界的認知和想像。部分記載地理的內容
,旁及神話傳說。

18
1
三、神話名著
1.《山海經》:
敘述世界各山、海所在、形貌、特殊物
產和故事,展現先民對世界的認知想像
(明)胡應麟:「古今語怪之祖」。
(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小說之最古者」。
(民)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古之巫書」。
19
先秦 :《詩經》
2
一、 作者:
1. 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作者多不可考。
2. 成書:樂官采詩、諸侯獻詩。
3. 有「孔子刪編成定本」一說。
二、 時間:春秋中葉以前五、六百年之間的作品。
三、地域:黃河流域、北方文學的代表。
四、 篇數:凡311篇,其中六篇有目無辭,舉其成數統
稱「三百」。
《論語》:「子曰:『《詩》三百, 一言
以蔽之,曰「思無邪」。』」
20
2
五、 內容:
1.「風」,十五國風,多民間歌謠。歌
詠男女情懷。
2.「雅」,二雅(大雅、小雅),多為
宴饗朝會的樂曲。為朝廷士大夫的
詩歌,多反映政治興衰。
3.「頌」,三頌(周頌、魯頌、商頌),
純為祭祀時頌讚的樂歌。表達對祖
先的禮讚。
21
2
六、 技巧
1.「賦」,鋪陳直敘,直敘法,寫實
法, 白描法。
2.「比」,託物擬況,以彼狀此,比喻
法,譬喻法。
3.「興」,託物起興,聯想法。
(風、雅、頌、賦、比、興,合稱
「六義」。)
22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
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
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參差荇菜,左右釆之。窈窕淑女,琴瑟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
樂之。(《詩經.周南.關睢》)
3
七、其他特色:
1. 句式上以四言為主體,短句、疊字多,
多為三章式結構,經常以迴環複沓 (重
章疊唱)形式表現 。四言為二二音節。
頓挫、節奏俱極穩重,形成了《詩經》
莊穆質樸的「本色」風格。
2. 文字樸質,風格與內容皆寫實。
3. 來自於民間,作者多不可考。
4. 各篇原本亦無篇名,今所見者,為後人
依該詩篇首數字為題目。
26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
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
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參差荇菜,左右釆之。窈窕淑女,琴瑟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
樂之。(《詩經.周南.關睢》)
4
《詩經》舉例:〈秦風‧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釆釆,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28
蒹葭
29
〈鄭風‧將仲子〉
4
將仲子兮,無踰我里,無折我樹杞。豈敢愛
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
畏也!
將仲子兮,無踰我牆,無折我樹桑。豈敢愛
之?畏我諸兄。仲可懷也,諸兄之言,亦可
畏也!
將仲子兮,無踰我園,無折我樹檀。豈敢愛
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
可畏也!
30
先秦 :散文
4
先秦時期的文學成就,在韻文上是《詩經》
和《楚辭》;在散文上則為諸子散文和歷
史散文兩大類。
一、諸子散文(議論文):
先秦諸子散文中,《論語》創立語錄體,
在《墨子》中得到發展,進而形成《孟子》
的論辯散文,此書擅長以譬喻修辭說理。
31

華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變國俗。(《孟子.
告子》)

齊杞梁殖之妻也。莊公襲莒,殖戰而死。莊公
歸,遇其妻,使使者弔之於路。杞梁妻曰:「
今殖有罪,君何辱命焉。若令殖免於罪,則賤
妾有先人之弊廬在下,妾不得與郊弔。」於是
莊公乃還車詣其室,成禮然後去。杞梁之妻無
子,內外皆無五屬之親。既無所歸,乃就其夫
之尸於城下而哭之,內誠動人,道路過者莫不
為之揮涕,十日,而城為之崩。(劉向《列女傳》
卷四.〈貞順傳.齊杞梁妻〉)
32
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鉆穴隙相窺,
逾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孟子.滕
文公下》)



伐柯(《詩經.豳風》) 佚名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
得。
伐柯伐柯,其則不遠。我覯之子,籩豆有
踐。
33
《莊子》以豐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像成為
先秦說理文中的瑰寶;《荀子》、《韓非
子》則以長篇據題抒論標誌著我國古代說
理文體制的完全成熟。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
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
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
雲。是烏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
天池也。(《莊子.逍遙遊第一〉)
34
鵬鳥
35

寓言
 重言
 卮言

36
5
二、歷史散文(記敘文):
先秦歷史散文為中國的歷史文學奠定基
礎,對後世歷史家和古文家都產生了極為深
遠的影響,代表作有《左傳》、《國語》、
《戰國策》。
37
5
《左傳》文筆簡鍊生動,范寧以為「左氏
艷而富,其失也巫」。以辭令記載和戰爭
描寫最突出。
《國語》文辭較支蔓,與敘事簡要的《左
傳》不同。
《戰國策》多記載戰國策士論說遊說之事,
縱橫多變化。
38
名篇選讀
一、《左傳‧鄭伯克段於鄢》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
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
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
公弗許。……
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
,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
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
斃,子姑待之。」
5
39
遂寘姜氏于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
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潁考叔為潁谷
封人,聞之,有獻於公。 ……
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
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
」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
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
洩。」遂為母子如初。
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
及莊公。《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其是之謂乎!」
5
40
老子, 著《道德經》一書,共八十一篇,
五千餘字。
7
《莊子》一書, 共三十三篇,含內篇七篇、
外篇十五篇、雜篇十一篇等三部分。最重
要的是內篇,第一篇即為〈逍遙遊〉
《老子》與《莊子》、《周易》並稱「三
玄」。
蘇軾讀《莊子》而歎曰:「吾昔有見,口
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
41
先秦 :《楚辭》
7
一、何謂「楚辭」
1. (宋)黃伯思〈翼騷序〉云:「屈、宋皆
騷,皆書楚語,作楚聲,記楚地,名楚
物,故謂之楚辭。」
2. (漢)劉向輯屈原、宋玉、景差之作,及
漢代賈誼、東方朔、王褒、嚴忌等擬作
而成書,名之曰「楚辭」,至此「楚
辭」 一語,乃成為專書之名。
42
7-8
二、《楚辭》的文學成就
與對後世文學的影響
1. 屈原忠而被謗的遭遇、面對生命的掙扎
猶疑,成為後代文人的典範。
2. 〈離騷〉被金聖嘆評為六才子書之一。
(後人稱詩人、辭人為騷人。)
3. 促成辭賦發展。和荀子「賦篇」同為辭
賦的兩個源頭。
4. 神話的運用、奇麗的想像,成為後代文
學創作的養分。(所創造最重要的意象
是「香草」與「美人」。)
43
8
《詩經》、《楚辭》比較
作者
地區
形式
書
名
時
代
詩
經
春 平民文學 黃河流 以四言詩為主
秋 作者不可 域北方 無特定虛字
考。
文學。
楚
辭
戰 貴族文學 長江流 以六(七)言為主
國 作者有名 域南方 句法長短參差
姓。
文學。 使用兮、些、只等
虛字
44
8
《詩經》、《楚辭》比較
書
名
詩
經
楚
辭
內
容
貼
近
生
活
富
有
幻
想
風格
價值與地位
質樸寫實 最早的詩歌總集
溫柔敦厚 韻文之祖
純文學之祖
北方文學代表
浪漫神祕 《四庫》集部之首
熱烈奔放 辭賦之祖
開後世漢賦先河
南方文學代表
分部
列入
經部
列入
集部
45
8
《楚辭‧九歌‧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茘兮帶女蘿。既含
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桂旗。被石
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
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留靈
修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
46
8-9
采三秀兮於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
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
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君思
我兮然疑作。
雷塡塡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鳴。風颯
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47
石蘭&杜衡
48
漢代 :賦
9
一、賦體概說
1.性質:賦為中國文學所獨具的文體,介
於詩、文之間的韻文。
2.起源:導源於《詩經》,興於《楚辭》,
盛於兩漢。賦以屈原為辭賦之祖,
而荀子是第一個以賦名篇之人(有
〈禮〉、 〈知〉、〈雲〉、
〈蠶〉、〈箴〉五賦)。
3.特色:問答成文,為辭賦通體。
49
9
二、賦體發展
漢時大盛,稱為「大賦」(又稱古賦)。
運用難字、奇字,多誇張鋪排。
魏晉南北朝變為「駢賦」(小賦、俳賦)。
篇幅變短,也較不艱澀,較多抒情。
唐時,結合逐漸發展精細的聲律,變為
「律賦」。
至宋,受古文影響,變為「散文賦」,為
避免與晉陸機所做《文賦》相歧混,又稱
「散賦」。化典重為流利,抒情寫景,極
近散文。押韻如詩,結構似散文。
50
9
辭賦名家
1(秦)李斯:駢文之初祖,漢賦之先驅,名作為〈諫
逐客書〉
2(漢)賈誼:上承屈、宋,下開枚、馬,名作為〈鵩
鳥賦〉、〈弔屈原賦〉
3漢賦四大家:司馬相如、班固、張衡、揚雄。
10
4魏晉名家:
王粲,〈登樓賦〉
曹植,〈洛神賦〉
江淹,〈別賦〉、〈恨賦〉
庾信,〈哀江南賦〉
5(唐)杜牧〈阿房宮賦〉
(宋)歐陽脩〈秋聲賦〉;蘇軾〈赤壁賦〉
51
鵩鳥
52
10













王粲〈登樓賦〉
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覽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
挾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長洲。背墳衍之廣陸兮,臨皋隰之沃流。
北彌陶牧,西接昭丘,華實敝野,黍稷盈疇。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
何足以少留?
遭紛濁而遷逝兮,漫踰紀以迄今,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
憑軒檻以遙望兮,向北風而開襟。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悲舊鄉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
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與之嘆音。鍾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吟。
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唯日月之逾邁兮,俟河清其未極。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懼匏瓜之徒懸兮,畏井渫之莫食。
步棲遲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將匿。風蕭瑟而並興兮,天慘慘而無色。
獸狂顧以求群兮,鳥相鳴而舉翼。原野闃其無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心悽愴以感發兮,意忉怛而憯惻。氣交憤於胸臆兮,悵盤桓以反側。
53
漢代 :歷史散文
10
《史記》、《漢書》
一、歷史散文概說:
承繼先秦散文成就,漢代散文更加蓬勃發
展。尤其在歷史散文的表現更為突出。代
表有司馬遷及班固,世人並稱「馬、班」
或「遷、固」。
54
10
二、《史記》內容及體例:
1. 私修史書。
2. 司馬遷修史的宗旨,欲以「究天人之
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語
見〈報任安書〉。
3. 體例:
(1) 《史記》的體例如下五種:
本紀,記帝王;
世家,記諸侯及其後世子孫;
11
55
列傳,列敘大臣至於平民事蹟; 11
表,用表格方式,列敘重要歷史
事蹟;
書,用以記國家體制。
內容:《史記》所載,自黃帝始,至漢武
帝止,凡二千五百年間史事。
特色:《史記》之文,雄深雅健,善敘事
理,後代散文家莫不奉為圭臬,推
為文史的大宗師;不以成敗論英雄,
不論身分高低皆可入傳;不拘舊說,
必考訂後始信之,具實錄精神(不虛
美,不隱惡)。
56
11
史學地位:
(1)《史記》為紀傳體史書之祖
(2)《史記》為通史之祖。
(3)《史記》是正史的第一部。(《尚書》
是我國第一部史書。)
(4)《史記》是第一部傳記文學的總集。
(5)《史記》首創論贊以見作者抑揚之意,
推崇「春秋筆法」。
《漢書》改例:體例多採《史記》,但將
「世家」併入「列傳」,且改「書」為「
志」。
57
《史記》、《漢書》比較
書名
《史記》
12-13
《漢書》
作者 西漢司馬遷其
父司馬談之職
志發憤著成。
東漢班固繼其父
班彪之志著書,
其妹班昭續成。
起訖 黃帝-漢武帝
朝代 太初年間,共
二千五百年。
漢高祖起訖-王
莽之誅,共二百
二十九年。
體例 紀傳體
紀傳體
58
書名
性質
分類
地位
價值
《史記》
通史
13
《漢書》
斷代史
正史
正史
通史之祖
斷代史之祖
紀傳體之祖
金聖嘆列為六才
子書之一
特色 文筆雄深雅健, 語言精煉,敘事詳
善敘事理,散行、密,排比、對稱、
錯落、長於氣勢 文風工整
59
《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列傳〉第一
13
夫學者載籍極博。猶考信于六藝。
《詩》、《書》雖缺,然虞、夏之文可知
也。堯將遜位,讓於虞舜,舜、禹之間,
岳牧咸薦,乃試之於位,典職數十年,功
用既興,然後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
統,傳天下若斯之難也。而說者曰:「堯
讓天下于許由,許由不受,恥之逃隱。及
夏之時,有卞隨、務光者。」此何以稱焉?
60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
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聖賢人,如吳太
伯、伯夷之倫詳矣。余以所聞,由、光義
至高,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
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余悲伯夷之意,睹軼詩可異焉。其傳曰: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
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
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
國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
13
61
13
善養老,盍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
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
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
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
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
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
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
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
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62
首陽山薇菜
63
13
遂餓死于首陽山。由此觀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若
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絜行
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顏
淵為好學。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
蚤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盜跖日
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數千
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是遵何德哉?
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
64
1314
不軌,專犯忌諱,而終身逸樂,富厚累世
不絕。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
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
勝數也。余甚惑焉,倘所謂天道,是邪非
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
其志也。故曰:「富貴如可求,雖執鞭之士,
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歲寒,
然後知松柏之後凋。」舉世混濁,清士乃見。
豈以其重若彼,其輕若此哉?
65
14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賈子曰:
「貪夫徇財,烈士徇名,夸者死權,眾庶
馮生。」「同明相照,同類相求。」「雲
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伯夷、
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
附驥尾而行益顯。巖穴之士,趣舍有時若
此,類名湮滅而不稱,悲夫!閭巷之人,
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于
後世哉!
66
漢代 :樂府詩
14
一、樂府詩概說
1. 起源:「樂府」原是官署名稱,職在採
集民間歌謠,後人乃將樂府所採
集的詩,都稱為樂府。稍後文人
模擬樂府所作的詩,也稱為樂府
2. 篇名:常用「歌、行、吟、怨、弄、謠、
詞」等為名,如〈婦病行〉、〈孤
兒行〉、〈長干行〉等。
67
14
3. 格律:句數、字數不限,可長短句,
不重平仄,可換韻。(當時還沒有清晰
的平仄聲律區分。)
4. 宋、元人稱「宋詞」、「元曲」也叫
樂府,如《東坡樂府》是蘇東坡的詞
集,《東籬樂府》乃是元人馬致遠的
曲集。
68
4. 詩集:《昭明文選》中有樂府古辭;
宋人郭茂倩輯漢、魏至唐、五代的歌
辭,編為《樂府詩集》,是一部重要
的樂府總集。
5. 樂府、古詩比較
名
稱
作
者
樂府
本秦、漢官署之
名稱。漢代更擴
充其規模。
來源包括民間採
集和士人仿作。
14
15
古體詩
古詩之實起於漢,名
稱則始於唐代,以別
於近體詩而言。
大多為士大夫之作。
69
樂府
音樂 入樂可歌。
古體詩
不配樂,徒誦不歌
15
句法 句式自由,較 句式多較嚴整,多
多長短句,但 五、七言。
五言仍較常見。
時代 起於西漢,盛 五言起於東漢班固
於魏晉南北朝,〈詠史〉詩。
新變於唐。
七言始於魏曹丕
〈燕歌行〉。
格律 可換韻,句數 可換韻,句數不定
不定。
。
70
樂府
風格 主述事 貴遒勁
古體詩
主言情 尚溫雅
15
流變 魏晉以下多文人沿 漢末〈古詩十
九首〉為創作
用舊題創作。
中唐新題樂府盛行。一高峰。
宋、元以後「樂府」後發展出近體
一名更兼指可歌的 詩,然古體詩
詞、曲(因為「可 仍時有人創作。
歌」的性質)。
其他 樂府詩與古體詩同為漢代詩歌文學
雙葩。
71
15-16
樂府詩舉例:
〈東門行〉
出東門,不顧歸,來入門,悵欲悲。盎中
無斗米儲,還視架上無懸衣。拔劍東門去,
舍中兒母牽衣啼:「他家但願富貴,賤妾
與君共餔糜。上用倉浪天故,下當用此黃
口兒。」「今非。咄,行!吾去為遲。白
髮時下難久居。」
72
16
古詩舉例:
〈古詩十九首〉之一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73
建安文學
16
一、建安文學概說
1. 時間:「建安」,為東漢最後一個皇帝漢
獻帝的年號(文學上所謂的「建安
文學」包括的年代則較廣,三國初
期的一段時間)。
2. 代表人物:曹氏父子、建安七子及女詩
人蔡琰(文姬)。聚集於魏
都鄴下,故又稱鄴下(文
學)集團。
魯迅:「文學的自覺」時代
74
75
16
3. 作品特色:
(1) 反映社會現實:繼承了樂府詩「感於
哀樂,緣事而發」的傳統風格,是
「漢末實錄」,亦可作為「詩史」。
(2) 抒理想壯志,直接寫出自己內心的感
動,多沉雄蒼壯,風格勁健。在悽苦
的音調中仍表現出奮發昂揚的精神,
給人鼓舞的力量,因此後世稱此時期
的作品深具「建安風骨」。
76
16-17
(3) 總結「建安文學」為何?就在「風
骨」二字。「風」指其情感,「骨」
指其辭義,「風骨」就是以「剛健有
力」而能感動人為主要特徵。
「風骨」成為後代文學創作的評鑑標
準之一。
77
二、曹氏父子:曹丕和父親曹操、弟弟曹 17-18
植齊名,合稱三曹。
曹操:繼承樂府「緣事而發」的精神,創
作中反映漢末社會動亂和統一天下、求賢
的心志, 〈蒿里行〉、〈薤露行〉 、〈短
歌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曹丕:學習樂府民歌,以淺顯的語言形象
地抒情,內容多寫男女離別愁恨,其中以
思婦的角度描寫閨怨的〈燕歌行〉二首最
著名。其《典論‧論文》為重要文學批評
著作。
78
17-18
曹植:
1. 鍾嶸《詩品》讚為「建安之傑」。
他的作品以公元220年曹操之死為分界線。
2. 前期:積極進取。代表作〈白馬篇〉、
〈名都篇〉、〈送應氏〉。
3. 後期:渴望自由,追求長生的思想。
〈贈白馬王彪〉、〈野田黃雀
行〉、〈七哀詩〉、〈洛神賦〉
79
曹植
張旺的黑白素畫
斯水之神名宓妃
陳無忌繪
三、建安七子
18
成員: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
應瑒、劉楨。
王粲:七子中文學成就最高者,其作以
〈七哀詩〉、〈登樓賦〉最能代表
建安文學的精神。《詩品》列其五
言詩為上品。
初依劉表,後依曹操;受蔡邕賞
識,而有「倒屣相迎」的故事。
82
18
曹操〈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
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
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
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
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
,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
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
吐哺,天下歸心。
83
魏晉南北朝:正始文學
19
一、正始文學概說
1. 詩歌內容:建安文學中那種高揚奮
發、積極進取的精神已消失,對人生
的哲理性思考以及濃烈的生命短暫之
感轉而成為主調。此時期的作家多好
玄學、尚老莊,使得他們的詩歌明顯
地表現出對於清虛高曠、自然悠遠的
詩歌境界之追求,正如劉勰在《文心
雕龍》中所說:「正始明道,詩雜仙
心。」
84
竹林七賢
85
19
2. 詩歌作法:詩人創造了曲折隱晦、清雋
艱深的風格,並開創了多首托
喻寄興的詩歌集合成五古詠
懷組詩的體制。 而這種以組
詩的形式發感慨、寄情懷、寫
理想的方式,對後世詩歌產生
了極為深刻的影響。
86
19
二、正始時代文學成就最著者:
1. 阮籍:曾任步兵校尉,史稱「阮步
兵」, 代表作為82首〈詠懷
詩〉,為五言體,傳達他一生
的抱負、追求、掙扎、痛苦和
感傷。詩歌藝術與思想內涵皆
有其高度,也成為後人取法的
對象。
87
20
阮籍〈詠懷詩〉其三
嘉樹下成蹊,東園桃與李。
秋風吹飛藿,零落從此始。
繁華有憔悴,堂上生荊杞。
驅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況戀妻子?
凝霜被野草,歲暮亦云已。
88
19
2. 嵇康:曾任中散大夫,史稱「嵇中
散」。不滿於司馬氏假名教為
統治手段。他在反抗現實的行
動上,比阮籍更為激烈。時稱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現
存詩50餘首,四言詩成就較
高。〈幽憤詩〉、〈與山巨源
絕交書〉分別為其詩、文代表
作。
(《詩經》以後的傑出四言詩作
者: 曹操、嵇康、陶淵明。)
89
魏晉南北朝:田園詩人陶淵明
21
一、陶淵明的詩歌
──田園詩、詠懷詩、詠史詩
作品風格:以四十歲為界
1. 前期:
(1)儒家用世之志
(2)徘徊猶豫──仕隱之間的矛盾
2. 後期:樂於田園生活,自在自適,農
耕雖苦,內心安足。
90
21
語言平淡樸質自然,少用典故,亦不雕琢
辭彙。在六朝駢儷文風間獨樹一格。
用辭平易而情致深厚,耐人尋味。
21-22
二、陶淵明的散文與辭賦
他的散文內容上擺脫談玄與言佛;語言上
樸素簡潔,文風淡而有味。名作:〈五柳
先生傳〉、〈桃花源記〉。
其辭賦繼承抒情小賦的傳統,但洗淨鉛華,
感情真摯。名作:〈歸去來兮辭〉。
91
22
三、陶淵明的文學地位
1. 人格典型:真誠面對生命抉擇。了解
自己,及時退出官場,不貪戀權力富
貴,寧可辛苦躬耕,而不屈從。
2. 田園詩人之祖。後代山水田園詩作,
多受淵明影響。
3. 歷代詩人,許多都受到淵明的藝術薰
陶。後世的「擬陶」、「和陶」詩極
多。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陸
游等大詩人,都表示過對陶淵明其人
、其詩的讚美與仰慕。
92
22
四、歷代對陶淵明的評價
1.當時不受重視。南朝梁鍾嶸《詩品》僅
列為「中品」,劉勰《文心雕龍》未列
其名,直到唐、宋才受到推崇。早期多
偏向推崇其人格,宋代開始普遍欣賞
其詩歌風格、藝術價值。
2.《詩品》稱其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93
22
3. 蘇軾評價陶淵明:
「淵明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
4. 金代元好問〈論詩絕句〉:
「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淵明是晉人。」
94
21
陶淵明的代稱與故事:
不為五斗米折腰、彭澤令。
無弦琴:自言「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
陶巾濾酒:陶淵明曾用頭巾濾酒,於是「陶
巾」也成為後人歌詠的材料。
羲皇上人:淵明嘗言:「五六月中,北窗下
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於是
「北窗」、「羲皇上人」也成了隱者的代名
詞。
95
21
醉欲眠:〈陶淵明傳〉中提到他曾經對客
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個性真率,
於是「醉欲眠」也成為典故。李白〈山中
與人對酌〉:「兩人對酌山花開,一盃一
盃復一盃。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
琴來。」
武陵人:因為〈桃花源記〉一文而得名。
五柳先生:他的散文名作,是他的自傳。
〈五柳先生傳〉,託傳
96
陶淵明〈歸去來辭〉
22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
心為行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
,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
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
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
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
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
97
2223
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
時矯首而暇觀。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
知還。景翳翳其將入,撫孤松以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
相違,復駕言兮焉求?說親戚之情話,樂
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
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
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
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98
23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
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
往,或植杖而耘籽。登東皐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
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兮疑!
〈歸園田居〉之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園,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
戶庭無塵雜,虚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99
魏晉南北朝:山水詩
23
東晉亡後,劉宋代興,中國及分為南北統
治局面,史稱此時期為南北朝。
宋文帝(劉義隆)立儒學文史四館,倡導
文學,因此產生了元嘉文學。元嘉為宋文
帝年號(424年─453年)。宋初山水詩逐漸
興起、盛行,詩中出現大量對山水的描繪
刻劃,甚至以此為主題。
100
2324
謝靈運, 人稱「謝康樂」, 「謝客」,
作臨川內史,是第一位大量創作山水詩的
詩人,開山水詩一派。名作〈登池上樓〉、
〈石門巖上宿〉等篇,講求對偶,聲調鏗
鏘,富麗精工, 在形式上對後代五言律詩
的發展影響頗大。詩多寫一次 山水遊歷旅
程所見,以工筆刻劃,詩末多 以道理的體
悟作結。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野曠沙
岸淨,天高秋月明」歷來受人稱道。
101
24
鮑照,字明遠,世稱「鮑參軍」。
優秀作品主要為樂府詩, 其中七言和雜
言體樂府詩,最能顯示生活之艱困與意
態之不屈,具有樂府詩的寫實精神。〈
擬行路難〉十八首是他的代表作。他的
七言及五言樂府詩,對唐代李白、高適
、岑參、杜甫等詩人有很大的影響。此
外,描繪山水的詩文亦有佳作。
「康樂神功莫運,明遠廉俊無前,允稱
二妙。」南 北朝詩人,首推此二人。
103
魏晉南北朝:永明體與宮體詩
24
一、永明體概說
1. 定義:永明是齊武帝蕭賾的年號(483
-493)。永明年間,沈約、謝朓等詩
人創作了一種跟古體詩不同的新體
詩,史稱「永明體」。
2. 特徵:講究聲律和對偶。沈約提出
「四聲八病」的聲律說,即把字的平、
上、去、入四聲用於詩的格律,以字
的平仄韻律,增加詩歌的音韻美。
104
3. 文學價值:這種「新體詩」的出現, 2425
標誌著中國詩歌從此從比較自由的
「古體」走向格律嚴整的「近體」的
一個重要階段。
4. 代表作家:沈約、謝朓
謝朓,字玄暉, 和謝靈運是同族,文學史上
並稱為「大小謝」,世稱「謝宣城」,現存詩
作大部分是山水詩。寫景句多警絕,但常難與
全篇渾然一體。其詩得到唐代詩人的推崇。李
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蓬萊文章
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杜甫〈寄岑嘉
州〉:「謝朓每詩堪諷誦」。
105
25
二、宮體詩概說
1. 詩歌發展到了梁、陳時代,詩人和作
品數量日多,但內容日益狹窄,風格
綺麗柔弱。詩人觀察書寫的對象由山
水轉為宮中女子,梁簡文帝蕭綱君臣
所提倡的宮體詩,產生於宮廷君臣唱
和享樂的生活中,內容以描寫宮中女
子容貌姿態為主。
106
25
這樣的詩歌往往被目為無關政教、詩
風淫靡而格調卑下。自梁至唐,此種
詩風大抵在詩壇延續了一二百年。但
由另一方面來說,宮體詩也有其貢
獻,詩人在創作宮體詩時,探索剛發
展出來的聲律、嘗試更細緻的描繪手
法, 使詩藝更加精進,於唐詩的燦爛
成就有先導之功。
107
25
2. 代表作家:徐摛、徐陵父子,庾肩
吾、庾信父子,其作品世稱「徐庾
體」。
(徐庾體原指他們所作的駢文,但廣
義而言也可以包含詩歌。)
徐陵〈玉臺新詠序〉為徐庾體典型,
也是南朝唯美駢文的代表。
108
庾信出使西魏,被留在長安,屈仕敵國。以後
又仕北周,雖當高官,但心中痛苦,常想念故
國,終老死北朝。
後期作品特色為:「鄉關之思」。一是亡國之
痛,二是羈旅之愁。名作〈擬詠懷〉27首反覆
傾訴自己屈身仕敵的無奈及思念故國的深情,
沉鬱悲涼。用典較多,很有創造性,善於變化
,藝術表現力強。他初步融合南北詩風,成為
唐詩的先驅,杜甫稱讚他:「庾信平生最蕭瑟
,暮年詩賦動江關。」其賦以〈哀江南賦〉成
就最高,敘其家世、經歷、感慨,由較廣的時
空背景觀照江南故國,雖多用典故、排比為文
25
,卻流露深刻悲愴的哀感。
109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謝朓
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
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
餘霞散成綺,澄江淨如練。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
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鄉,誰能鬒不變。
2526
比喻貼切,色彩鮮明,對仗工整
110
26
魏晉南北朝:
南北朝其他文學成就
一、志人(如《世說新語》)、志怪(如
《搜神記》、《西京雜記》、《幽冥
錄》)小說盛行。
二、山水文學的發展:除了詩歌,駢文、
散文、賦、書信等許多文類也有描寫
山水的佳作。如《水經注》、吳均和
陶弘景的文章、鮑照〈登大雷岸與妹
書〉。
111
26
三、系統性的文學批評著作
1. 劉勰《文心雕龍》:欲建立客觀、完
整、有系統的文學批評。書中討論各
種文體的流別、創作技巧、批評方
法。
兼重文學作品的形式、內容、聲律,
在南朝唯美文風盛行的環境中,十分
可貴。
112
26
2. 鍾嶸《詩品》:不同於《文心雕龍》
遍論各種文體,《詩品》以五言詩為
範圍,專門評定詩人和詩的流品與藝
術特色,將詩人分別列於上、中、下
三品。
四、南北朝皆有樂府民歌。南朝多柔靡綺
麗,而北朝多慷慨豪邁(〈木蘭詩〉
最有名)。
「宿昔不梳頭,絲髮被兩肩。婉伸郎
膝上,何處不可憐。」 蓮
27
113
27
唐:唐代文學概說
唐代文學得到全面繁榮。除唐詩外,
散文由於中唐韓愈、柳宗元倡導古文運動
而得到長足的發展,扭轉了駢文氾濫的局
面,對後代散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外,
唐代還出現了傳奇、詞這兩種新興文學體
式。在民間,變文等講唱文學也更有發展,
對後代講唱文學產生很大的影響。
114
2
7
唐:詩歌
種 絕句(短句、斷句)
類 每首四句
律詩(今律) 排律
每首八句
起 1.五言絕句起於五言古詩,1.五律之格律
源 七言絕句源於南北朝樂 確定完成於初
府小詩。
唐沈佺期、宋
2.明王夫之《薑齋詩話》:之問二人。
「絕先於律,五言絕句, 2.七律格律確
自五言古詩來;七言絕 定完成於初唐
句,自歌行來。」歌行 杜審言。
即樂府詩。
八句
以上,
然句
數須
限於
雙數。
115
28
絕句
律詩
用 1.多押平聲韻
1.限平韻,凡偶
韻 (五絕有採仄聲 數句須押韻。
韻者)凡偶數句 2.首句以押韻為
須押韻。
正格,不押韻
2.首句不押韻為 為變格。
正格,亦可押韻。
3.一韻到底,不
3.一韻到底,不 能轉韻,避免
能轉韻,避免重 重複韻腳。
複韻腳。
排律
格律
同律
詩。
116
絕句
律詩
排律
對 可對仗、 起結兩聯不必對仗,須依律詩
仗 可不對 中間頷、頸聯兩聯 格律延長,
仗。
必須各自為對。
排排對偶。
字 均限於五言、七言兩種。
數
平 有固定平仄格式。在平仄法上,有平起、
仄 仄起兩種格式,以第一句第二個字為準,
若為平聲,則為平起;若為仄聲,則為
仄起。
調 五言每句第一字,七言每句第一、三可
協 以不拘,餘字平仄皆得調協。
117
28
28
唐:初唐詩
唐詩發展分期:一般分四期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初唐:自高祖武德元年(618)至玄宗開元初
年(713),約一百年左右。初唐詩壇是南朝
形式主義詩風到唐代詩歌的過渡時期。
「初唐四傑」和陳子昂在詩歌理論和創作
實踐兩方面,都為盛唐詩歌發展開拓道路。
118
2829
一、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
賓王。詩或繼南朝華靡之風,或已初
具唐朝開闊之氣象。平仄稍和諧,為
五言律詩之前驅。四人以詩歌、駢文
並稱「王楊盧駱」。
二、沈宋:沈佺期、宋之問。完成五言律
詩格律。
三、杜審言(杜甫之祖父):完成七言律
詩的格律。
119
3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别意,同是宦遊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霑巾。
〈從軍行〉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120
121
3132
四、陳子昂、張九齡:
陳子昂明確撰文反對華靡之風,以
「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為憾。是改
革之先驅。
兩人先後作〈感遇〉組詩,上承阮籍
〈詠懷〉之作,為唐詩的風力氣象、
詠懷言志開先。
122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123
28
唐:盛唐詩
自玄宗開元初年(713)至代宗大曆初年(766),
約五十年左右。這是唐詩繁榮的頂峰。詩
人眾多,各種風格流派紛呈。這時有著名
的山水田園詩派和邊塞詩派,更有號稱唐
詩雙子星座的李白與杜甫,他們的詩歌是
我國浪漫風格與寫實風格的發展高峰。
124
32
一、邊塞詩概說
唐代的邊塞詩作及其繁榮,宋人嚴羽
在《滄浪詩話》中提到:「唐人好
詩,多是征戰遷謫、行旅、離別之
作。」而唐人所作邊塞詩與前人所
較,最大優點在於:有邊塞生活的經
歷,因而不同於文人的「紙上談
兵」,往往能「發前人之所未發」,
並比前人精采豐富。此外,唐人吸
收、轉化、運用聲律,即使作古體詩
125
32
也往往有音韻和諧流美的效果。此正
是唐代的邊塞詩多佳作的原因。 (游
俠之風亦有影響。)
1. 內容風格:以七言樂府與豪放雄直
風格,寫塞外之驚人戰事、異域風
光及不凡將才之事。
2. 代表:岑參、高適、王昌齡(詩家
夫子)、王之渙等。
126
33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岑參
君不見,走馬穿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
天。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
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將軍金甲
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
割。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
幕中草檄硯水凝。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
短兵不敢接,軍師西門佇獻捷。
127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128
33
二、山水田園詩 / 自然詩概說
盛唐山水田園詩的大量出現,與隱逸
和漫遊之風的盛行有直接的關係。隱
逸之地,多在山水田園,身處其中,
往往發而為詩。唐人因科舉、仕宦,
在大江南北漫遊行旅,所經山水,亦
多吟詠。
129
33
1. 內容風格:多自然山水之歌詠,田
園生活之描寫。筆法多淡遠,詩風
多恬靜。
2. 代表作家:「王孟」:王維(詩
佛)、孟浩然,此外還有儲光羲、
劉長卿(五言長城)。
130
34
〈終南別業〉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過故人莊〉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131
34
三、李白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
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憾大樹,可
笑不自量。」中唐時,興起「李杜優
劣比較」之論。
韓愈作〈調張籍〉一詩,認為李杜各
有光輝的詩歌成就,正宜取法學習,
豈由後代小輩妄論高下?
132
3435
李白思想往往存在著多種面向並存的
複雜狀況,他有時積極求仕,有時又嚮往
退隱,甚至求仙訪道;他有時追求自由、
抨擊權貴,有時宣揚及時行樂,流露人生
如夢的思想,這樣複雜的價值觀,形成李
白個人的獨特魅力。然而,李白一生對自
由的追求是一貫的,這在詩歌中也有明顯
表現。
133
35
李白的詩歌表現:
李白詩以古詩、絕句為佳,飄逸豪宕
的性格,使他面對格律嚴整的律詩不免有
受到拘束的感覺。李白承接初唐陳子昂等
人,有復古的文學主張。詩歌題材不拘一
格,風格也十分多樣。
134
3637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舟。
135
新鴛鴦蝴蝶夢 黃安 (作詞:黃安 作曲:黃安)
昨日像那東流水 離我遠去不可留 今日亂我心 多煩憂
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消愁愁更愁 明朝清風四飄流
由來只有新人笑 有誰聽到舊人哭 愛情兩個字 好辛苦
是要問一個明白 還是要裝作糊塗 知多知少難知足
看似個鴛鴦蝴蝶 不應該的年代
可是誰又能擺脫人世間的悲哀
花花世界 鴛鴦蝴蝶
在人間已是癲 何苦要上青天 不如溫柔同眠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舟。
136
35
李白的文學地位:
1. 浪漫詩人的代表,與杜甫代表詩歌的
兩座高峰。
2. 把積極浪漫的文學藝術創作推向新的
高峰。
3. 對當代和後代詩人產生廣泛的影響:
他追求理想、嚮往自由的精神,雄奇
飄逸的詩風,對李賀、蘇軾、陸游、
高啓、龔自珍等歷代詩人均有深刻影
響。
137

李杜圖
138
3536
四、杜甫
杜甫的思想純粹是儒家「匡時濟世」的
思想,作品特色:
1. 同情百姓、憂國憂時。
2. 詩歌內容多樣化:杜詩除了表現社會
主題的作品外,也有表現生活之
作,或感懷,或贈送,或題畫,或
登臨,或懷古,都寫得沉鬱情深,各
具風采。
139
36
杜甫絕句、古詩亦有佳作,但風格沉鬱頓
挫,而較少李白的飄逸之氣。
杜甫自稱「晚節漸於詩律細」。
杜甫的律詩,能在嚴格的格律限制之間,
自由抒情表意,甚至結合聲音的抑揚頓挫,
傳達獨特的情韻。後人稱之為「律聖」。
「詩史」、「詩聖」
140
37
〈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141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曲江〉其二 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向江頭盡醉歸。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37
142
李白可以說是盛唐詩歌精神的代表與總結,
而杜甫則下啟中晚唐和宋代詩歌新變之途。
此外,文學史上將各個作家歸類為不同派
別,如邊塞、山水田園,並不代表他沒有
其他題材的作品,只是有某一類型的作品
特別突出、為人注目而已。
36
143
28
唐:中唐詩
自代宗大曆初年(766)至文宗大和九年(830),
約六十年左右。中唐詩壇創作豐富,流派
眾多,風格多樣,其中有元稹、白居易倡
導的新樂府詩,有韓愈、孟郊等人的奇崛
險怪詩派。山水田園詩也依然續有作者。
144
一、社會詩派──新樂府運動
1. 概說:所謂新樂府運動,是指中唐憲
宗元和時期活躍於詩壇的一群文人。
這一派詩人的創作,繼承了盛唐杜甫
以及中唐早期元結、顧況等人的寫實
詩歌傳統與題材,在詩歌內容上,他
們打起哀時濟世的旗幟,著力揭露社
會現實生活的各種弊端,表現人民現
實生活的疾苦,力求用詩歌反映現
實,作為當政者的警惕借鑑。
38
145
2. 主張:提倡「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
合為事而作」,可歸結以下要點:
(1)詩歌必須為政治社會服務,負起
「補察時政,洩導人情」的使命。
(2)詩歌語言平淺易懂,使人人都能了
解,以發揮社會諷諭的功用。也就
是「非求宮律高,不務文字奇」,
甚至「老嫗能解」。
3. 代表作家:以白居易、元稹為首,包
括張籍、王建、李紳。
38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146
40
〈新豐折臂翁〉白居易
玄孫扶向店前行,左臂憑肩右臂折。
問翁臂折來幾年,兼問致折何因緣。
翁云貫屬新豐縣,生逢聖代無征戰。
慣聽梨園歌管聲,不識旗槍與弓箭。
無何天寶大征兵,戶有三丁點一丁。
點得驅將何處去?五月萬里雲南行。
聞道雲南有瀘水,椒花落時瘴煙起。
大軍徒涉水如湯,未過十人二三死。
147
40
村南村北哭聲哀,兒別爺孃夫別妻。
皆云前後征蠻者,千萬人行無一回。
是時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
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將大石槌折臂。
張弓簸旗俱不堪,從茲始免征雲南。
骨碎筋傷非不苦,且圖揀退歸鄉土。
此臂折來六十年,一肢雖廢一身全。
至今風雨陰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
痛不眠,終不悔,且喜老身今獨在。
不然當時瀘水頭,身死魂孤骨不收。
148
40
應作雲南望鄉鬼,萬人塚上哭呦呦。
老人言,君聽取。
君不聞開元宰相宋開府,不賞邊功防黷武?
又不聞天寶宰相楊國忠,欲求恩幸立邊功?
邊功未立生人怨,請問新豐折臂翁!
29
元稹、白居易(蘇軾評:元輕白俗):以通俗
平易之社會寫實詩著稱。其詩暢行於唐憲宗年
間,號「元和體」。
劉白: 劉禹錫、白居易
張籍:(詩繼杜甫寫實之風)名作〈節婦吟〉
149








枯眼望遙山水隔,往來曾見幾人知?
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
途路阻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
孤燈夜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
客中愁損摧寒夕,夕寒摧損愁中客。
門掩月黃昏,昏黃月掩門。
翠衾孤擁醉,醉擁孤衾醉。
醒莫更多情,情多更莫醒。(納蘭性德〈菩薩蠻〉)
二、怪誕詩派
39
1. 概說:與元白的重視詩歌的現實功用
不同,他們更注重詩歌藝術上的創
新,創作上更重主觀,尚奇怪。其特
點之一是把怪怪奇奇的審美情趣帶到
詩歌創作中來,以震盪光怪為美,以
疲索枯槁為美,以五斑燦爛為美,以
醜為美;二是重主觀,詩歌中意象以
主觀情思的流動為轉移;
151
三是在詩歌的構辭與語言上的散文化
傾向,打播破了詩歌旋律的迴環往復
與對稱之美。
2. 代表作家:以孟郊、韓愈為代表,包
括賈島、李賀、盧仝等。
39
40
三、「詩豪」劉禹錫:最為人所稱道的是
詠史詩。在長期的謫居生涯中,劉禹
錫創作了不少富有民歌情調、亦雅亦
俗的詩歌。
152
29
韓愈:以文為詩,雄偉奇崛,或言其「奇
險」,開宋詩先風。
李賀:鎔鑄神話,想像奇麗。奇詭近韓孟
, 穠麗開晚唐,「詩鬼」。
孟郊、賈島(蘇軾評:郊寒島瘦)(苦吟
詩人) 「推敲」
田園詩人
劉長卿(五言長城)、韋應物(詩近陶淵
明)、大曆十才子。
153
154
28
唐:晚唐詩
自文宗大和九年(830)至昭宗天祐三年(906),
約七十年左右。晚唐詩壇不及前此詩壇豐
富,詩歌質量與數量均遜於前,但也有李
商隱、杜牧的優秀詩歌以及晚唐寫實詩。
不過總的來看唐詩至此已是尾聲。風格唯
美綺麗,詩情或哀婉或淒清。
155
41
杜牧
詩歌語言凝練含蓄。抒情性很強。往往以
敘事、議論、抒情相交融,以軟語抒豪情,
形成一種氣勢豪宕而又情韻纏綿的風格。
他的詠史詩長於議論,含蓄深切,盡得風
人之旨。他的寫景短詩敏於觀察、含蓄、
清新,情景交融。尤擅七絕。
42
〈赤壁〉杜牧
折戢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156
銅雀臺
157
29
李商隱
41細密工麗,為西崑體之初祖。詩歌今存約 42
六百多首,以無題詩最具特色。李商隱詩
風格細膩,纏綿深曲,尤擅於抒發對情感
的體悟。絕句、律詩都有佳作。
此外,晚唐詠史詩已有翻案的表現,小李
杜都有這樣的作品。翻案之風在宋代大盛。
42
〈賈生〉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158
〈錦瑟〉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42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
相見時難别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無題〉
159
望帝春心託杜鵑
160
唐:散文
4243
一、背景:
魏晉以來,駢文興盛,講究用典、聲律、
排比駢儷,重視形式之美,而內容往往無
補於時政,不切實用,甚至缺乏作者個人
特色、情懷。面對這些弊病,六朝迄唐,
皆偶有改革主張,但未成氣候。直到安史
之亂後、盛中唐之交,面對唐代由盛轉衰
的大變局,文人急切希望找到補救、振興
161
國家的方法,政治教化的目的與文學改革
結合,成為中唐新樂府運動和古文運動興
起的共同背景。
43
「古文」一稱,是著重於「時代」,相對
於魏晉到唐所盛行的駢文,「古文」就是
時代更古的先秦兩漢之文。「散文」則是
就文體而言,相對於魏晉到唐盛行的駢儷
俳偶的形式,散文是句式參差錯落、散行
的。換句話說,以韓愈、柳宗元為代表的
162
中唐古文家所寫、所提倡的,就是如同先
秦兩漢的散化文字,而韓柳和以後的古文
家,往往特別推崇司馬遷,以《史記》為
古典散文的一大巔峰。
43
綜合而言,古文運動所提倡的「古文」,
有三個重要的特徵:
一、文體:散體。
二、內容:載道。也就是「文以載道」、
163
「文以明道」。所謂的「道」,主要是儒
家的政治教化,但不一定要在文章中談仁
義道德才是載道,舉凡文章言之有物、為
時弊或客觀處境而發,有深刻的思考,能
傳達作者的關懷與理想等等,廣義上都可
以說是載道。
43
三、惟陳言之務去。雖然推崇先秦兩漢的
古文,但並不是抄襲模擬,而是從先秦兩
164
漢的好文章中,學到作文章的方法,真正
下筆為文時,必須要有獨創性。
43
唐代散文發展:
在韓愈、柳宗元以前,初唐的陳子昂、盛
中唐之交的元結、蕭穎士、李華、獨孤及
等人已經有文體改革的主張或表現,但唐
代古文運動直到韓愈、柳宗元時,才真正
獲得成功。韓愈的議論文、贈序和墓誌銘,
165
43
柳宗元的寓言和山水遊記,都取得很高的
成就。
在韓愈、柳宗元之後,唐代古文缺乏如韓
柳般的繼承者,漸漸衰落。晚唐雖有孫樵、
皮日休等人依然寫作古文,但成就不高,
流行也不廣,整體而言,晚唐又是駢文的
時代。
韓愈〈師說〉、〈柳子厚墓誌銘〉
柳宗元〈永州八記〉
166
唐:傳奇
46
魏晉南北朝時,中國的小說還不成熟,通
常都以極短篇的筆記形式,雜記靈異鬼怪
或人物趣事。唐代,真正具有鮮明人物、
精彩情節、首尾自足的小說誕生,就是傳
奇。傳奇的誕生,代表中國小說真正成熟。
傳奇是文言短篇小說。題材與內容有下列
幾方面:
167
一、佛、道思想, 如沈既濟〈枕中記〉、
李公佐〈南柯太守傳〉。
二、愛情, 如蔣防〈霍小玉傳〉、元稹
〈鶯鶯傳〉、白行簡〈李娃傳〉。
三、豪俠, 如〈虯髯客傳〉、〈紅線
傳〉、〈崑崙奴〉。
唐傳奇反映了唐人的生活面貌、價值觀、
文化性格,而許多故事也成為後代講唱文
學、戲曲的藍本。
4749
168

虯圖
風塵三俠
169
唐、五代、宋:詞
49
一、詞體概說
1. 起源:
(1) 傳承漢魏樂府遺風。
(2) 接受外來音樂影響,胡樂於唐傳至
中國,與古樂融合而創新。
(3) 改變唐詩形貌而來。
2. 又名:詩餘、長短句、樂府。
3. 依詞牌作詞,初期可歌。
有固定的平仄和句式,多為長短句。
170
4950
二、詞體發展
1. 創始於唐
(1) 盛唐:詞的最早作者,據傳為李
白,流傳有〈菩薩蠻〉、〈憶秦
娥〉二詞,人稱「百代詞祖」,為
詞的濫觴,但恐不可盡信。可信的
詞大約出現在中唐前後。
(2) 中唐:大約到中唐時期,詩人張志
和、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等人
開始寫詞,他們模仿民間的歌詞,
171
50
把這一文體引入文壇。據《尊前
集》所載,白居易二十六首、劉禹
錫三十八首,還有韋應物、張志
和、王建等文人的作品。由此可
見,從中唐開始,填詞的風氣已從
民間傳到文人社會。
(3) 晚唐:溫庭筠是晚唐第一個以填詞
聞名的人,開五代詞風,人稱「花
間鼻祖」。
晚唐五代時期,文人詞有很大的發
172
50
展,以李煜、馮延巳為代表的南唐
詞人的創作,為詞體的成熟和基本
抒情風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
2. 發展於五代十國
(1) 西蜀:後蜀趙崇祚編《花間集》,
收溫庭筠、韋莊等晚唐及五代詞家
十八人作品,共十卷──我國第一
部文人詞集(豔情閨思為主)。
173
50
(2) 南唐:歷代成就高的詩詞都是將感
情和藝術手法融為一體,而李煜的
詞就將兩方面的因素很好地融會,
用語並不艱深,意象也不繁複,蘊
含人類普遍共有的感情,情意真
摯、體會深刻而表達毫無隔閡,可
以說,李煜的詞取得晚唐五代最高
的藝術 成就,為宋詞的發展開拓了
空間。
王國維《人間詞話》說:
174
50
「詞至後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評
價甚高。
南唐詞人以馮延巳、南唐二主(李
璟、李煜)為代表。
註:《花間集》收錄詞作的標準有地域限
制,故只及於西蜀地區,不包括南唐在內。
175
50
3. 造極於兩宋
(1) 北宋:北宋初期詞題材狹窄,常見
者為春愁、閨情、別緒、羈旅和一
般的寫景。
a. 小令期:58字以內為小令。北宋初至宋仁
宗朝,詞的創作主要是小令。此期不脫
五代詞的婉豔清麗的格調,體制以小令
為主。大多依聲傍腔,根據舊有曲調,
少創新調。詞人有晏殊、晏幾道、歐陽
脩、范仲淹等。
176
50
b. 長調期:91字以上為長調。北宋前期在
創作風格上與晏、歐一派完全不同的詞
人是柳永,採用民間新興的曲調作詞,
用語淺白平易,主要題材有兩類:閨帷
豔情與羈旅飄泊。大量寫作篇幅較長的
長調,擴展詞的體制,改變宋初以來以
小令為主的單一格局。風格近俗,在民
間廣泛流傳。
177
柳永〈雨霖鈴〉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
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178
50
c. 詩化期:北宋中期,蘇軾(1037-1101)
從另一方面(以詩為詞的創作特色)進
一步變革北宋詞風,在固有的婉約詞風
之外,開拓了豪放的風格,下啟南宋以
辛棄疾為首的豪放詞派。
「以詩為詞」的內涵:用語用典;不再
求其必合於樂律;意境開闊;題材詞旨
廣泛;情致不限於婉曲,變得更多樣
化。
179

錢塘江潮
錢塘江潮
180
蘇門作詞者尚有黃庭堅、秦觀等人。黃
庭堅詞風近詩;秦觀則沿詞之本色,風
格婉約。
51
d. 格律期:北宋最後一位大詞人為周邦彥
(1056-1121),集北宋婉約詞之大成。
他精通樂律,曾被任命為大晟樂府的提
舉官,致力於詞調的整理和規範,並創
製了一些新的詞調。他的詞在南宋普遍
受到喜愛,特別是他在音律和詞法方面
181
的成就,更受到南宋姜夔、吳文英、史
達祖、張炎等詞人的推崇,對南宋詞的
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周邦彥又被
看作是北宋和南宋之間承上啟下的詞
人。詞體以婉約為正宗、本色,婉約派
多推尊北宋周邦彥、南宋姜夔等人。
51
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李清照,亦主張
詞應嚴格合律。其詞跌宕多姿,情韻深
婉。
182
李清照〈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183
51
(2) 南宋:
南宋初期,宋金爭戰,豪放詞風再
度蓬興。因國土淪亡,權奸當道,
深以為辱,於是發而為慷慨悲壯之
音。詞人以辛棄疾、陸游為代表。
南宋中期,是蒙古滅金,南宋苟安
時期,詞人多講求聲律,詠物題材
盛行,追求典雅的詞風,以姜夔、
184
51
吳文英為代表。豪放派的繼承者則
有劉過。
南宋後期,蒙古南侵,臨安淪陷,
南宋滅亡。詞中隱約可見亡國的淒
傷。以張炎、周密、王沂孫為代
表。
185
宋:散文
56
一、宋代散文概說
宋代散文作品豐富,名家輩出。作家們師承
韓愈「文以載道」的主張,散文變得更加多
樣化、生活化、富有趣味又不失清雅。唐宋
八大家中的歐、曾、王、三蘇等六家,其散
文各有特點,都有強烈政治關懷,有汪洋恣
肆的議論,文風平易自然,流暢婉轉。還有
許多作家,在散文創作上也取得很高成就。。
186
56
歐陽脩、蘇軾等人,他們的許多名作,對
明清兩代的散文都有深遠的影響。明清散
文實際上是在宋代散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
的。
二、由宋至清古文發展:
1. 宋
(1) 駢體再起──宋初西崑體
唐代的古文在韓愈去世之後便漸漸
57
187
56-57
沒落,此後唐末五代,駢體文又佔
壓倒優勢,宋初楊億、劉筠、錢惟
演等,主盟文壇,詩文學李商隱,
他們喜作駢文,相對於文章的內
容,更注重形式上的對偶工巧、音
調和諧,和字句的華美。楊億編有
一本《西崑酬唱集》,故他們所作
的文體被後代稱為西崑體。
(2) 提倡古文
北宋的古文運動是以復古為號召的
188
57
(2) 提倡古文
北宋的古文運動是以復古為號召、
以復古為革新的文學運動,在歐陽
脩、曾鞏、王安石和三蘇的大力倡
導下,繼承韓、柳的成就,使古文
成為文章主流,蔚為風氣。
a. 歐陽脩力尊韓文,力主明道致用。
b. 先有范仲淹、宋祁、司馬光應和,
189
57
繼有曾鞏、王安石、三蘇等人響
應,古文遂成風氣。
(3) 歐陽脩文風平易溫潤、轉折多姿;
名作有〈醉翁亭記〉, 「也」字
曾鞏文風典雅平實;名作有〈墨
池記〉。
王安石文風峭勁;名作有〈遊褒禪
山記〉。
190
57
蘇洵文風雄邁;
名作有〈六國論〉。
蘇軾文風飄忽變化、圓轉明快,
變化多端;如〈留侯論〉、〈記
承天寺夜遊〉。後者開晚明小品
文的先聲。
蘇轍則相對澹泊,但法度較整嚴:
如〈黃州快哉亭記〉。
191
57
(4) 影響:明代的歸有光、王慎中及唐
順之(唐宋派)和清代的方苞、劉
大魁及姚鼐(桐城派)、曾國藩等,
都是受到八大家的影響啟發。這個
運動的餘波,到了近代五四新文學
運動起來,才衰落下去。
192
57
2. 明
(1) 明初三大家:宋濂, 其文醇雅。劉
基,其文雄奇。方孝孺,其文雄健。
(2) 擬古派(秦漢派。文必秦漢,詩必
盛唐。)
前後七子:
前七子-何景明、李夢陽為代表。
後七子-王世貞、李攀龍為代表。
反對「臺閣體」──以「三楊」:
楊溥、楊榮、楊士奇為代表的詩文。
193
57
臺閣體文章雍容而缺乏作者個人心
志,多歌頌朝廷時代的太平。
加上明朝以八股文取士,時人的詩
文創作,僵固而缺乏生命。前後七
子因此主張改革。
但他們的作品師法古人而創新不足,
弊端在於模擬。因此晚明文學流風
轉而主張「獨抒性靈」。
194
5758
(3) 唐宋派
代表人物:歸有光、唐順之、王慎
中及茅坤。
主張:反對擬古。強調文章須文從
字順,推崇《史記》及唐宋文。強
調本色,自胸臆中流出與自然真誠。
茅坤編《唐宋古文八大家文抄》,
文學史上始有「八大家」之名。
195
58
晚明小品文
經過唐宋古文運動,散文已經成為文章書
寫的主要文體,而晚明的文學流風又主張
書寫詩文要本於自我真性情的流露。散化
的文體、直抒胸臆的內容、晚明精緻的休
閒文化,是小品文產生的背景。小品文往
往藉書寫休閒生活、在看似平凡的題材中
196
58
展現作者清雅的格調與情思,堪稱明代文
學的珍品。
公安三袁兄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都有佳作,而代表晚明小品文最高藝術成
就的首推張岱,如〈西湖七月半〉、〈湖
心亭看雪〉。
197
58
2. 清:桐城派
(1) 桐城三祖:方苞、劉大櫆、姚鼐。
(2) 強調義理、詞章、考據三者並重。
(3) 文學主張:
a. 取法六經、《左傳》、《史記》、
唐宋八大家、歸有光之文。
198
58
b. 嚴標義法
──義:言有物,
文章內容上要符合
聖道教化。
法:言有序,
文章形式上要
有條理有方法。
199
宋:詩
58
一、宋詩概說
宋嚴羽《滄浪詩話》認為宋人「以文字為詩
,以才學為詩,以議論為詩。」宋代詩歌在
繼承唐詩傳統的基礎上,又有新的發展。受
到古文運動及理學盛行的影響,使得宋詩的
特色為:散文化(如蘇軾〈寒食帖〉)、議
論化、哲理化。
200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半醒半醉問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
但尋牛矢覓歸路,家在牛欄西復西。
(蘇軾〈 被酒獨行,遍至子雲威.徽.先.覺.
四黎之舍.(三首其一)〉)
201
二、宋詩分期
1. 北宋初期:又稱西崑體時期,奉李商
隱為宗,領導人為楊億,唱和者為劉
筠、錢惟演等人。其詩追求詞藻、好
用典故為主,文字綺麗而語意清淺,
詩歌多藻麗而內容空泛。著有《西崑
酬唱集》。
2. 北宋中期:又稱宋詩體時期,奉蘇舜
欽、梅堯臣為宗,經蘇軾、王安石等
5859
202
59
人拓展。此期詩重氣勢,亦體認詩文
為載道的工具,填補了西崑體的空泛。
蘇軾更「以文為詩」,口語、俗語皆
可入詩,文風更趨於散文化,與蘇門
四學士(黃庭堅、秦觀、張耒、晁補
之)互有詩作往來。
3. 北宋後期:又稱江西詩派時期。領導人
黃庭堅,發揚者為陳與義、陳師道等
人。該詩派反對西崑體,師法杜甫、
203
59
韓愈、孟郊、張籍,尚工力,重琢磨。
並要求詩歌字字有出處,尚險韻,形
成瘦硬新奇、峭拔古樸之詩風,影響
二百餘年。
(1) 「一祖三宗」:遙奉杜甫為祖,並
以黃庭堅、陳與義、陳師道為三宗。
(2) 創作理論:奪胎(點竄古人詩句)、
換骨(意同句異)、點鐵成金(依
古人詩加以聯想另創句)、無一字
無來處等。
204
59
(3) 金元好問《論詩絕句》:「論詩寧
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裡人。」
江西詩派太強調模擬,除了黃庭堅
外,其他人境界不高,甚至反而因
求瘦硬枯淡之美而有生澀之病。元
好問因此加以詬病。
※北宋四大家:歐(陽脩)、王(安石)、
蘇(軾)、黃(庭堅)。
205
59
4. 南宋前期:代表為「中興四大詩人」
──尤(袤)、楊(萬里)、范(成
大)、陸(游),又稱南宋四大家。
此派雖未全脫離江西詩派的路徑,但
已作修正,較偏向白居易的平易作風,
圓轉流動而不生澀。
5. 南宋後期:永嘉四靈、江湖詩派、遺
民詩人。
四靈(字號中有「靈」字,故稱。)
206
──徐照(靈暉)、徐璣(靈淵)、
翁卷(靈舒)、趙師秀(靈秀)。
作詩為矯正江西詩派之弊,轉而師法
中晚唐詩,但求清靈卻失之於淺薄。
江湖詩派──戴復古、劉克莊,氣象
較開闊,但格調缺乏創新。
63
三、唐宋詩比較
1. 唐詩主情、宋詩主知:唐詩善於言情,
207
63
即使說理也多以抒情方式出之,以情
韻取勝;宋詩則多善說理,尚議論,
以理趣見長。
2. 唐詩濃郁、宋詩平淡:唐詩多以強烈
的激情感受現實生活,重視生活感受
的直接抒發和描寫,顯得渾成磅礡;
宋詩多以冷靜的態度去體察客觀事物,
比較喜歡用典,書卷氣較濃,精深而
富有思致。
208
3. 唐詩典雅、宋詩日常:唐詩語言典雅
華麗,宋詩則多「好議論」、「散文
化」、「淺露俚俗」。
〈春江晚景〉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梅花〉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63
64
209
〈寄黃幾復〉黃庭堅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遊山西村〉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64
210
宋、金:元好問
6768
元好問是傑出的詩人、詞人、散文家。他的
〈論詩絕句〉三十首,受杜甫〈戲為六絕句〉
的啟發,對東漢建安文學以來的詩歌作了較
系統的論述,表明其文學主張。他論詩喜愛
淳樸自然,反對雕琢華絕。元好問這些意見
是針對文壇時弊而發,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這種以組詩形式系統評論古今詩人的作法,
引起後人的仿效,如清王士禎便有〈戲仿元
遺山論詩絕句〉三十五首。
211
宋、金:諸宮調
6869
諸宮調興起於北宋。是講唱體,以散文講,
以韻文唱。源出於唐代的民間講唱文學「變
文」,但說白更流暢,曲調也更講究、多變
化。元代雜劇的產生,受到諸宮調影響。
今存唯一完整的諸宮調是董解元《西廂記諸
宮調》。故事源流上承元稹〈鶯鶯傳〉,下
開王實甫〈西廂記〉,是鶯鶯故事從小說變
為戲曲的關鍵。體制宏偉,曲調繁多,是傑
出的作品。
212
元:曲
69
元代文學主要的成就為曲,元曲包括雜劇和
散曲。雜劇是戲曲,散曲屬詩歌,兩者均以
曲辭為主,因而總稱為曲。
70
起 1.詞的衰微:曲由詞轉變而來,一稱
源 「詞餘」。
2.儒學不興:元代職業貴賤「一官二吏
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倡九儒十
丐」。
3.外來音樂影響。
213
70
散曲
形式 小令 小令單獨一闕,形式與詞相似,
惟可以加襯字。
套數 1.套數合一宮調中數支曲子,相
(散
連貫而成為一套。
套) 2.每套必有煞尾(南曲稱「尾聲」)
,以表示全套樂曲已成一闋。
3. 連續第一支曲之曲牌,北曲稱
么篇,南曲稱前腔。
4. 全套首尾須一韻到底。
5. 沒有科白。
214
69
元代文學主要的成就為曲,元曲包括雜劇
和散曲。雜劇是戲曲,散曲屬詩歌,兩者
均以曲辭為主,因而總稱為曲。元曲在中
國文學史上獲得與漢賦、唐詩、宋詞並稱
的崇高地位。散曲的形式自由活潑,語言
通俗明快,風格爽朗,顯示出強大的藝術
活力。
王國維,代表文學
215
70
散曲發展:
元代散曲,前期表現北方文學直率的精神,
以關漢卿、馬致遠、白樸為代表。後期則
吸收南方文學的含蓄雕琢,以張可久、喬
吉為代表。
1. 豪放樸實派-馬致遠為代表。
2. 清麗俊逸派-張可久為代表。
3. 曲壇宗匠:張可久。
4. 元曲(散曲)雙璧:張可久、喬吉。
216
74
元雜劇
代表作家:
關漢卿是元雜劇作家最優秀的代表,也是
中國文學史上一位偉大的戲劇家。他的一
生創作雜劇60多種,今存18種。最傑出的
代表作為《竇娥冤》,名作還有《單刀
會》、《救風塵》等。
其他尚有:王實甫《西廂記》、馬致遠
《漢宮秋》等等。
217
竇娥冤







竇娥(竇端雲)
竇天章:竇娥之父。
蔡婆:竇娥的婆婆。
張驢兒:流氓。
張父:張驢兒之父。
賽盧醫
太守桃杌
218
竇娥冤
六月飛霜
219
明:傳奇
78
一、發展歷史
明清傳奇必須上溯至宋金之際,繼承宋雜劇
而在南方發展出的「南戲」。
「南戲」是從南方民間歌舞小戲發展而來,
初稱「鶻伶聲嗽」;後來吸收南播的宋雜劇
更豐富的內容和較嚴謹的官府詞樂,廣受歡
迎,稱「溫州 / 永嘉雜劇」;最後吸收了講
唱文學中韻散結合演唱的敘事方式,使原本
220
較無組織的地方戲曲,成為嚴謹而完密的
藝術表演形式,而足以和流行於北方的
「北雜劇」相抗衡,始稱「南戲文」。
7879
南戲成就最高的是高明的《琵琶記》,因
此劇經文人之手而於戲曲的體制規律和聲
律宮調上,皆進一步規範化,幾乎奠定了
日後的劇本創作典範。還有被稱為「四
大傳奇」的「荊」荊釵記、「劉」劉知遠
221
79
白兔記、「拜」拜月亭、「殺」殺狗記。
此五部戲也合稱五大傳奇。(或與後來崑
山腔成熟後的傳奇相別,名為舊傳奇。)
到了明世宗年間,魏良輔進一步改良了崑
山腔,創發出細膩柔婉、悠遠綿長的水磨
調;再有梁辰魚創作了第一部以崑山腔為
主調的劇作《浣紗記》,更使崑山腔成熟、
流播,一時為天下劇種歌唱。至此,「傳
奇」正式取代「南戲文」成為南方劇種的
通稱 (亦可稱新傳奇)。
222
79
明傳奇出現兩大流派:一是以湯顯祖為領
袖的「臨川派」,注重文采,當曲辭與曲
韻衝突時,寧可捨棄韻律;一是以沈璟為
代表的「吳江派」,主張須嚴守音律。風
格各異,成就不同。以湯顯祖成就最高,
是我國繼關漢卿之後又一位偉大戲劇家,
尤以《牡丹亭》最為著名。
223
79
湯顯祖「玉茗堂四夢」:
《紫釵記》
《還魂記》(又稱《牡丹亭》)
《邯鄲記》、《南柯記》
(四夢之中,《紫釵記》以唐傳奇〈霍小
玉傳〉為本,《邯鄲記》以唐傳奇〈枕中
記〉為本,《南柯記》以唐傳奇〈南科太
守傳〉為本。唯獨《還魂記》是湯顯祖自
創,而至今仍深受歡迎。)
224
225
80
《牡丹亭》 又稱《還魂記》,述寫杜麗娘
、柳夢梅人鬼相戀故事。為湯顯祖代表作,
女主角是太守杜寶的女兒杜麗娘,自小生
活於深閨之中。一天,她在丫環春香的帶
領下,私自遊覽花園。見春色滿園,想到
自己正當年華,卻不能早成佳配,不由感
慨萬千。回來後因感成夢,夢到與柳夢梅
在牡丹亭畔幽會。從此一病不起,臨死前
自畫一幅肖像,囑家人將她葬在後花園。
226
80
後來柳夢梅來到後花園,偶然拾得杜麗娘
畫像,杜麗娘鬼魂來與柳夢梅相聚,兩人
過了一段幸福的生活。杜告訴柳,她可還
魂。柳夢梅掘開杜麗娘的墳墓,杜麗娘死
而復生,兩人終成被杜父母認可的人間佳
配。
此作題材新穎、思想熱烈大膽,且曲辭優
美深刻、音律委婉纏綿,至今仍傳唱、搬
演不絕。
227
79
清代傳奇中藝術成就最高的是洪昇的《長
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這兩位劇
作家被譽為「南洪北孔」。還有李漁的
《笠翁十種曲》也頗著名。
乾隆朝以後,傳奇在舞台上搬演的優勢漸
漸被取代,而有「案頭化」的趨向。道光、
咸豐年間,新劇種「平劇」正式創立。
228
80
《長生殿》寫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唐白居
易的〈長恨歌〉和陳鴻的〈長恨歌傳〉,宋代樂史
的《楊太真外傳》,元代白樸的《梧桐雨》….明清
傳奇的集大成之作, 無論思想、題材、文辭、格
律和體製上皆難有後繼;尤其它的排場關目之細密
嚴整,更是超於所有名劇作之上。
《牡丹亭.遊園》湯顯祖
【皂羅袍】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
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
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229
70
二、元雜劇和明傳奇體製比較
項目 元雜劇
劇本 一幕叫一折,每
結構 本以四折為限。
明傳奇
一幕叫一齣,每部傳
奇齣數自由,可至有
三、四十幕。
宮調 每折限用一宮調, 每齣中一宮調可不同,
一宮調一韻到底。 大多一韻到底。
唱法 每折限由旦腳或 登場人物皆可唱,分
末腳所扮演的一 獨唱、對唱、合唱、
個人物獨唱,其 輪唱。
他腳色只有旁白
230
71
項目 元雜劇
曲調 用北曲,字少
而調促,勁切
雄麗。
明傳奇
兼用南北曲。南
曲字少而調緩,
輕峭柔遠,宜於
獨奏,宜於和歌。
曲詞 古拙質樸取勝。
精鍊綺麗見長。
231
明:小說
81
一、概說:「四大奇書」與「三言二拍」
明代文學的最高成就,應屬章回小說的出現
。此時期呈現空前繁榮的盛況。英雄俠義小
說《水滸傳》和歷史演義小說《三國演義》
拉開我國小說的帷幕。明中葉以後,小說創
作步入新的天地,如神魔小說《西遊記》、
第一步由文人獨創的世情小說《金瓶梅》相
繼問世,為中國長篇小說的發展開拓新的領
232
233
234
235
域。這四部小說被稱為「四大奇書」。在
它們以後又出現一系列長篇巨製的歷史演
義、英雄傳奇、神魔和世情小說,對後來
的小說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明中葉的
短篇小說,也十分興旺發達。以馮夢龍的
「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為代表。
81
二、《三國演義》
作者:羅貫中(一說為羅本,字貫中),
別號湖海散人。
236
取材:《三國演義》原名為《三國志通俗
演義》,乃以史書《三國志》為依據,經
過長期的精心創作,造就出這部「七分真
實,三分虛構」的小說。
82
三、《西遊記》
作者: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仙人。
取材:唐僧玄奘取經的故事。南宋的「說
經」話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為此書前
身,但中心人物已由三藏變為猴王。
237
四、《水滸傳》
作者:施耐庵。
取材:宋元以來,民間流傳許多以宋江、
李逵等人為主角的話本故事,只是當時並
沒有成為完整的長篇。《水滸傳》吸收了
許多民間故事和歷史,作成一部完整的長
篇章回小說。運用白話、刻畫人物,都很
成功。(魯智深, 花和尚 ,林沖夜奔)
五、《金瓶梅》
82
83
238
83
作者:蘭陵笑笑生。
取材:「金」潘金蓮、「瓶」李瓶兒、
「梅」丫環龐春梅。《金瓶梅》整部書從
《水滸傳》中抽出約為5到7年的時間,挑
出武大郎、武松、潘金蓮等人另組故事開
場,潘金蓮與西門慶偷情,殺害武大郎,
並謀害武松逼迫他離家,到後來武松為兄
長復仇,潘金蓮慘死武松刀下,武松被追
緝上梁山。全書通過西門慶這位暴發戶發
跡、墮落和滅亡的過程,內容雖寫宋代
239
故事,卻反映了明代社會。
83
六、「三言」
編著者為明朝馮夢龍,分別為《警世通
言》、《喻世明言》、《醒世恆言》,每
書各集短篇小說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
其中明代擬話本約有七、八十篇。前二本
是收錄流傳世間的故事,最後一本則自己
創作居多。
240
83
七、「二拍」
作者為明朝凌濛初,是《初刻拍案驚奇》、
《二刻拍案驚奇》的合稱,是凌濛初的創
作。每集原收短篇小說40篇,現存共78篇。
這些作品以描寫市民的生活為主,從各個
側面反映了明末的生活實況和社會危機。
241
清:小說
84
清代是中國古典小說盛極而衰並向近代小說
、現代小說轉變的時期。
從清初到乾隆年間是小說的全盛時期,描寫
社會現實的作品是這個時期小說的主流,傑
出作品如蒲松齡的《聊齋誌異》、吳敬梓
《儒林外史》和曹霑(雪芹)的《紅樓夢》;
嘉慶、道光至鴉片戰爭時期,脫離現實、宣
揚名教和因果報應的作品大量出現,小說創
作呈現萎頓、沉悶的景象,只有李
242
88
汝珍的《鏡花緣》一書較為突出,這部作
品通過對幻想的海外世界的描寫,來暴露
和諷刺現實社會中的黑暗。
鴉片戰爭以後,社會日趨動亂,譴責小說
盛行,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吳沃堯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曾樸《孽海花》
及劉鶚《老殘遊記》被稱為清末四大譴責
小說。
243
有 圖 慎入
244
《聊齋‧畫皮》
245
84
此外,清末也有文人專門翻譯外國小說,
據《晚清戲曲小說目》著錄,翻譯小說有
667種之多。英國的狄更斯,法國的大小仲
馬,俄國的托爾斯泰等人作品皆曾被翻譯。
85
《兒女英雄傳》,何玉鳳(十三妹) 、安驥、
張金鳳
《醒世姻緣傳》,清初長篇小說,冤相報
的兩世姻緣故事,部分故事情節暴露現實
政治的黑暗。
246





問題小討論
86
一、下列經典名句是出自哪一部古典小說
:
賠了夫人又折兵
→《三國演義》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三國演義》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日葬儂知是誰
→《紅樓夢》
247


二、下面的一副對聯概括諸葛亮一生的功 8687
績: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
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裡,
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三、「勉從虎穴暫棲身,說破英雄驚煞人
。巧將聞雷來掩飾,隨機應變信如神。」
這首詩說的是《三國演義》書中「煮酒論
英雄」的一段故事,這個故事的主角是曹
操與劉備。
248
87

四、在護送唐僧去西天的路上,機智靈活
、嫉惡如仇的是孫悟空;憨態可掬、好耍
小聰明的是豬八戒,法名豬悟能;忠誠老
實、勤勤懇懇的是沙悟淨。


五、「東勝神州害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
國。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十,受日
月精華,遂有神通之意。內遇仙胎,一日
崩裂,……」這段文字應出自四大奇書的《
西遊記》。
249
清:詩
8889
初期國勢穩定,詩人或尚典雅,或抒性靈;
後期時局混亂,作者身經憂患,詩風一變,
頗多憤世哀時之音。清初時期,總括來說,
可以分為「宗唐派」「宗宋派」兩大主流。
此時最著名的吳偉業、錢謙益、王士禎等人。
此外,還有既不宗宋也亦不宗唐的詩人──
鄭燮。晚清的詩壇,詩人認為前人所作之詩
250
不能適應潮流的需要,革新派便主張以新 89
思想入舊詩。重要詩人有黃遵憲、譚嗣同、
康有為、梁啟超等人。
〈己亥雜詩〉之五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論詩〉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8990
251
252
清:詞
89
清代是詞的復興期,除了實際創作外,又
有詞論發展、詞集整理和出版。
清詞初期分為兩派:陽羨派、浙西派。
陽羨派:陳維崧為代表,其他如陳維岳、
陳維岱、萬樹等人。他們尊奉北宋蘇軾、
南宋辛棄疾,走豪放一路。
浙西派:朱彝尊為代表,其他有龔翔麟、
厲鶚等人。他們推崇南宋的姜夔、張炎,
重視詞的格律,喜歡清空的意境。
253
90
嘉慶年間,常州派興起。主張詞應該要有
比興寄託,以豐富詞的內涵。張惠言可為
代表。其他尚有周濟、惲敬等人。
清初的納蘭性德,不屬於任何一派,其詞
任真而情深,風格纏綿婉約頓挫,能動搖
人心。為早逝的妻子作了許多悼亡詞,也
十分動人。
254
255
清:文
90
清代是各傳統文體復興的朝代。無論詩、文、
詞、戲曲、小說,或承繼前朝的發展繼續盛
行轉化,或從前朝的衰頹中振興起來,都有
傑出的表現。
88
一、駢文
清代駢文是六朝以後成就最高的,代表人物
有陳維崧、袁枚、孫星衍、洪亮吉、汪中等,
以汪中成就最高。
256
二、散文
清初三遺老: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
清初三大家:汪琬、魏禧、侯方域
8788
清代中葉的重要文派──
桐城派 主要倡導者都是桐城人。其領袖
為:方苞、劉大櫆、姚鼐。人稱「桐城三
祖」,其主張詞章、義理、考據三者並重,
重創造而戒抄襲。取法六經、《史記》、
唐宋八大家。
257
258
陽湖派 為桐城派的旁支,其領導者為: 8586
惲敬、張惠言。與桐城派的差異在於:桐
城派文風雅潔謹嚴,陽湖派則豪曠流走。
桐城派學承儒家,陽湖派則更多縱橫氣息。
湘鄉派 領導者為曾國藩。可說是集桐城
派之大成。除了在姚鼐所提出的義理、詞
章、考據外,又加上「經濟」的要求,認
為此四者缺一不可。
道、咸以後,中國文學進入了近代文學新
階段。
259
260
261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