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DeepL Pro以翻译大型文件。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DeepL.com/pro。 Materials Letters 59 (2005) 3959 - 3962 www.elsevier.com/locate/matlet Co2 Z Ba-ferrites的合成 J.Jeonga , K.W. Choa , D.W. Hahna , B.C. Moonb , Y.H. Hana, * a 韩国水原市成均馆大学材料工程系,440-746,韩国 b 韩国水原442-743,三星电子机械公司 2005年5月21日收到;2005年7月16日接受 2005年8月3日可上网查询 摘要 研究了Co2 Z (Ba3 Co2 Fe24 O41 ) Ba-铁矿的合成工艺条件。Co2 Z相是通过在1350 -C下进行一步式煅烧合成的。通过先在9001100℃煅烧粉末,然后在1350-C煅烧后得到单一的Co2 Z相,其他额外相完全消失。通过900和1350 -C两步煅烧合成的Co2 Z铁氧体的渗透率在3.5-4.5之间,而包括1300 -C一步煅烧形成的中间产物Co2 Y和M相的试样的渗透率较小,约为2至2.5。 D 2005 Elsevier B.V.保留所有权利。 关键词Co2 Z Ba铁氧体;电感器;两步法煅烧 1. 简介 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在GHz范围内的应用需要电感 器。镍钴锌铁氧体已被广泛研究,作为MHz范围内的 首选材料。镍钴锌铁氧体的谐振频率低于500MHz。六 角形Ba铁氧体被广泛建议作为GHz范围应用的铁磁材 料[13]。20世纪50年代,飞利浦公司的研究人员开发了M (BaFe12 O19 )、Co2 Z (Ba3 Co2 Fe24 O41 )、Co2 Y (Ba2 Co2 Fe12 O22 ) 和Co2 W (BaCo2 Fe16 O27 )类型的巴铁氧体。[4,5].Co2 Z铁氧体由于具有相对较高的磁导率和谐振频率而被选 为GHz范围内应用的电感材料[2,3,6-8]。Co2 Z铁氧体在室温下表现出与软铁氧体相似的磁化行为, 因为磁矢量可以很容易地在首选平面内旋转,尽管要 移出这个平面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911]。由于这些特性,Co2 Z铁氧体被应用于GHz区域的电感材料。然而,由于其 复杂的晶体结构,单相Co2 Z铁氧体不容易被合成。 * 通讯作者。电话。+82 31 290 7392;传真。+82 31 290 7410. 电子邮件地址:yhhan@skku.ac.kr (Y.H. Han)。 0167-577X/$ - see front matter D 2005 Elsevier B.V.doi:10.1016/j.matlet.2005.07.044 保留所有权利。 在传统的陶瓷工艺中,Co2 Z铁氧体粉末是在高于1250 -C 的 高温下形成的[1,2,6,12,13]。Pullar等人认为,Co2 Z相是由之前的两个铁氧体的拓扑反应得到的。 形成了M和Co2 Y相[10,13]。Tachibana等人报告说,烧结过程中的高 氧分压(Po2 )和Ba3 Co 2- x Fe 24+ x O41 的铁含量增加,能有效获得单一Co2 Z相[12]。单一的Co2 Z相也是 在1250 -C以上的温度范围内烧结的掺有CuSi和Mn的样品中获得[6]。一些化学途径,如柠檬酸盐 前体、自传播和溶胶法也被研究用来在低温下合成单C o2 Z铁氧体粉末[3,4,10,14]。如何已经证实,在低于1100℃的温度范围内,Co2 Z粉末的合成是困难的。即使仔细控制原材料的混合过 程,并将煅烧温度保持在1100 C以上,大多数煅烧的Co2 Z铁氧体粉末包括额外的相,如Co2 W、Co2 Y和M铁氧体[1-4,10,14]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Co2 Z铁氧体单相的粉末制备技术。 两步煅烧技术已被用于合成具有复杂结构的氧化物, 如铅基多成分铁电体[15]。在两步煅烧法中 3960 J.Jeong et al. / Materials Letters 59 (2005) 3959 - 3962 使用Rigaku X射线衍射仪在室温下对合成的粉末进行了检测,采用 CuKa辐射。粉末的比表面积由Micromeritics表面积分析 仪(Gemini Ø-2375)使用BrunauerEmmettTeller(BET)方法获得。安捷伦阻抗分析仪(4291B )和夹具(16454A)被用来测量渗透率的频率相关性 。 (l)和质量系数( Q)。 标准 Fe2 O3 标 准B 标准M (c) 1300o C (b) 1100o C 3.结果和讨论 (a) 900o C 在900至1300 -C的温度范围内,Fe2 O3 和 BaCO3 的预煅烧粉末的X射线衍射图为 图1中所示。煅烧后的粉末包括BaFe12 2小时。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学位) 图1.用原材料(Fe2 O3 )在几个温度下预煅烧的粉末的XRD衍射图。 , BaCO3 在全国范围内,除一些氧化物外的组成原料首先在给 定的条件下进行煅烧,然后在第二次煅烧前将预煅烧 的粉末与排除的氧化物混合,以获得具有所需成分和 相的粉末。本文将介绍通过两步煅烧合成Co2 Z粉末,并讨论相关工艺参数。 2. 实验性 Co2 Z (Ba3 Co2 Fe24 O41 )铁氧体粉末由原料(70.59 mol% Fe2 O3 , 11.76 mol% CoO, 17.65 mol% BaCO3 )通过常规陶瓷工艺(一步煅烧)和两步煅烧技术制 备。原料在行星研磨机(FritschPulverisette 5)中混合30分钟,然后在烤箱中干燥。该 为了合成单相Co2 Z Ba铁氧体,在900至1350摄氏度的 温度范围内进行了两步煅烧过程。 -C.原料(Fe2 O3 , BaCO3 )首先在没有Co3 O4 的情况下混合,并在900¨1300 C下预煅烧2小时。预煅烧的粉末用Co3 O4 粉碎3小时,然后在1250¨1350 C下反复进行后煅烧。最后将煅烧过的粉末与添加剂( 5.0 wt.% Bi2 O3 , 5.0 wt.% CuO)一起进行低温研磨。 烧结。在对最终煅烧的粉末研磨3小时后,加入一些聚 乙烯醇(PVA)粘合剂。浆液被干燥并使用筛子进行 造粒。在单轴压力为1.0吨/厘米的情况下,造粒后的粉 末被形成一个环形的核心2 。粘合剂在空气中以缓慢的加热速度被仔细烧掉。然 后在900930摄氏度的空气中烧结环形芯体2小时。在空气中烧结 O1 (M) 9 和BaFe2 O4 (B)相,分别作为主要相和次要相[5]。M和B两相的强度 随着煅烧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900 -C时,赤铁矿相(Fe2 O3 )仍然作为未反应的示踪物存在,这 在1100¨1300 -C时消失了。800 -C以上的BaO- Fe2 O3 的相平衡图表明,在Fe2 O3 /的摩尔比中形成了M和B相的异质混合物。 BaO在1.0和5.0之间[16]。Vinnik也报告说,这种混合物可以 在成分,Fe2 O3 / BaO= 2.0时形成[13]。本研究中的煅烧粉末是通过混合80 mol%的Fe2 O3 和20 mol%的BaCO3 (Fe2 O3 / BaO= 4.0)作为起始成分制备的。因此,证实了M相和B相的同时 出现与以前的结果[13,16]很一致。 图2显示了在1350 -C下煅烧一次或在900¨1350 C下煅烧两次的粉末的X射线衍射图。如图2(d)所示,在两 次煅烧的粉末中,Co2 Z (Ba3 Co2 Fe24 O41 )峰的强度增加,而其他相如M和Y则根据煅烧条件完全消 失,第一次在900 -C煅烧,第二次在1350 C煅烧。然而,煅烧后的粉末 20 24 28 32 36 40 44 (学位) 48 标准公司2 Z 标准公司2 Y 标 图2.用几种工艺条件合成的粉末的X射线衍射图的比较。 准M (d) 2个步骤cal.(900o C+1350o C) (c) 2个步骤cal.(1100o C+1350o C) (b) 2步校准。(1300o C+1350o C) (a) 1步卡(1350o C) J.Jeong et al. / Materials Letters 59 (2005) 3959 - 3962 表1 最终煅烧后X射线衍射所显示的粉末相位 M(BaFe12 O19 ), Y(Co2 Y: Ba2 Co2 Fe12 O22 ), Z(Co2 Z: Ba3 Co2 Fe24 O41 ) 煅烧方法 煅烧温度(-C) 现有相位 一步煅烧1250 1300M 1350M 两步煅烧 900 Y 1250 900 Y 1300 900 Y 1350 1100 Y 1250 1100 Y 1300 1100 Y 1350 1300 Y 1250 1300 Y 1300 1300 Y 1350 M, Y ,Y , Y, Z M, Y, Z M, Y, Z Z M, Y, Z M, Y, Z Z M, Y M, Y M, Y, Z 3961 16 14 1 步进热量(1300o C)+烧结(900o C) 2 阶梯温度(900o C+1350o C)+烧结(900o C)。 12 1 步进热量(1300o C)+烧结(930o C) 2 阶梯热量(900o C+1350o C)+烧结(930o C) 10 渗 透 8 性( r) 6 4 2 只在1350 -C时出现过一次,包括Co2 Z、Co2 Y(Ba2 Co2 Fe12 O22 )和M相。如图2(a)和(b)所示,Co2 Z相的第二个主峰(2h = 30.40-)比第一个主峰(2h = 32.68-)强。这可能是由于额外的Co2 Z和Co2 Y峰的重叠,因为存在着额外的Co2 Y相。单步煅烧的粉末也显示出以下重叠的峰 Co2 Z- Co2 Y和M (BaFe12 O19 )- Co2 Y相,分别在30.83-/41.22和32.08-左右。然而,有趣的是,在900和1100 C下预煅烧的粉末表现出Co2 Z相的三个最强的主峰,没有重叠。 与图2(a)和(b)相比较。 表1总结了在900-1350 -C 的 温度范围内,通过一步煅烧或两步煅烧技术所合成的相。在 一步煅烧中,Co2 Z相的出现被确认为在1350 -C 下 煅烧的粉末,它仍然包括额外的相,如M和Co2 Y。在两步煅烧中,在1250 -C 的 低温下观察到Co2 Z相的形成。单一相的Co2 Z是在1250 C预煅烧的粉末中得到的。 900-1100 -C并在1350C进行后煅烧。然而,当第一次煅烧温度提高到1300 C时,即使在1350 -C的第二次煅烧后,M和Co2 Y型相也没有消失。应该注意的是,在1300 C预煅烧的粉末在1350 -C第二次煅烧后产生了M和Co2 Y以及Co2 Z,而在较低温度预煅烧时,M和Co2 Y消失了。 这与表2中显示的比表面积数据相符。随着预煅烧温度的增加 ,表面积从3.83 m2 /g系统地减少到1.69 m2 /g。众所周知,高煅烧温度会导致初级颗粒的硬聚结。强烈 的团聚可能会带来低比表面积的不良粉碎。较小的表面积会 限制颗粒间的固态反应。 107 108 109 频率(赫兹) 图3.渗透率实部的频谱(l r )。 在第二次煅烧过程中,Co2 Y和M相。因此,最佳的预煅烧温度和预煅烧粉末的高反应 性是产生单相Co2 Z所必需的。 图3和图4分别给出了在900-930C下烧结的试样的渗透率(实部)和质量(Q)系数与频率 的关系。通过900℃和1350℃两步煅烧合成的带有Co2 Z粉末的试样显示出3.5至4.5的渗透率,而通过1300℃一步煅 烧合成的试样显示出较低的渗透率l = 2至2.5。共振频率不发生在小于1GHz的频率上。最大的Q因子 为 两步煅烧和一步煅烧的样品分别出现在350MHz左右和500M Hz左右的频率区域。这些结果与以前的工作有很好的一致性 ,在以前的工作中,试样在1000 C以下烧结,加入氧化物添加剂,如Bi2 O3 ,硼硅酸盐玻璃和 28 1 步进加热(1300o C)+烧结(900o C) 24 2 阶梯温度(900o C+1350o C)+烧结(900o C)。 1 步进热量(1300o C)+烧结(930o C) 20 2 阶梯热量(900o C+1350o C)+烧结(930o C) Q 16 因 子 12 8 表2 粉碎了3小时的粉末的比表面积 4 工艺条件特定的表面积 * 预煅烧粉末 900 -C 1100 -C 1300 -C 一步法煅烧粉末 1300 -C /g 两步煅烧粉末 900 -CY 1350 -C 1.98 m2 /g *经过3小时的研磨。 2 3.83 m /g 2.38 m2 /g 1.69 m2 /g 2.48 m2 107 108 频率(赫兹) 图4.质量系数(Q)的频谱。 109 3962 J.Jeong et al. / Materials Letters 59 (2005) 3959 - 3962 CuO[2,3,8]。Q因子(2pfLS / RS )随着感性电抗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损失最小的频率上达 到最大值,然后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少。在300兆赫左右的频 率下,Co2 Z铁氧体试样具有 与其他试样相比,两步煅烧显示出更高的Q因子,这可能是 由于更高的渗透率的贡献。 4.结论 一步煅烧的粉末显示了M(BaFe12 O19 )、Co2 Z(Ba3 Co2 Fe24 O41 )和Co2 Y(Ba2 Co2 Fe12 O22 )相的过度搭接峰。然而,两步煅烧的粉末,在9001100℃下进行预煅烧的 在9001100摄氏度预煅和1350摄氏度后煅烧的粉末表现出三个 最强的Co2 Z相的主峰,没有其他相。在9001100℃预煅并在1350℃后煅的粉末获得了单一的Co2 Z相。当预煅温度增加到1300 C时,M和Z相的含量增加。 还观察到Co2 Y型相,以及Co2 Z 阶段。与单步煅烧的试样相比,两步煅烧的试样的渗 透率和Q因子显示出更高的数值。 参考文献 [1] H.Marusawa, C. Kato, T. Konoike, K. Tomono, in:M. Abe, Y. Yamazaki (Eds.), Proc. of the 8th Inter.Conf. on Ferrites, The Japan Society of Powder, Kyoto, Japan, 2000, p. 942. [2] M.Endo, A. Nakano, in:M. Abe, Y. Yamazaki (Eds.), Proc. of the 8th Inter.Conf. on Ferrites, The Japan Society of Powder, Kyoto, Japan, 2000, p. 1168. [3] X.Wang, L. Li, S. Shu, Z. Yue, Z. Ma, J. Zhou, Mater.Lett.55 (2002) 8. [4] R.C. Pullar, S.G. Appleton, M.H. Stacey, M.D. Talor, A.K. Bhattacharya, J. Magn.Magn.Mater.186 (1998) 313. [5] J.Smit, H.P.J. Wijn, 铁氧体,菲利普斯技术图书馆和粉末冶金学,荷兰埃因霍温,1 959年。 [6] N.Hiratsuka, R. Ikeda, R. Wada, K. Kakizaki, in:M. Abe, Y. Yamazaki (Eds.), Proc. of the 8th Inter.Conf. on Ferrites, The Japan Society of Powder, Kyoto, Japan, 2000, p. 939. [7] H.Zhang, J. Zhou, Y. Wang, L. Li, Z. Yue, Z. Gui, J. Electroceram.9 (2002) 73. [8] Y.Matsuo, M. Inagaki, in:M. Abe, Y. Yamazaki (Eds.), Proc. of the 8th Inter.Conf. on Ferrites, The Japan Society of Powder, Kyoto, Japan, 2000, p. 945. [9] J.H. Hankiewicz, Z. Pajak, A.A. Murakhowski, J. Magn.Magn.Mater.140 (1995) 2093. [10] R.C. Pullar, M.H. Stacey, M.D. Taylor, A.K. Bhattacharya, Acta Mater.49 (2001) 4241. [11] X.H. Wang, L. Li, Z. Gui, S. Shu, J. Zhou, Mater.Chem.物理学》77 (2002) 248。 [12] T.Tachibana, K. Ohta, T. Shimada, T. Nakagawa, T.A. Yamamoto, M. Katusura, in:M. Abe, Y. Yamazaki (Eds.), Proc. of the 8th Inter.Conf. on Ferrites, The Japan Society of Powder, Kyoto, Japan, 2000, p. 888. [13] M.A. Vinnik, Russ.J. Inorg.Chem.10 (1965) 1164. [14] H.Zhang, L. Li, J. Zhou, Z. Yue, Z. Ma, Z. Gui, J. Eur.Ceram.21 (2001) 149. [15] M.Orita, H. Satoh, K. Aizawa, Jpn.J. Appl. Phys. 31 (1992) 3261. [16] Y.Goto, T. Takada, J. Am.Ceram.Soc. 43 (1960)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