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b06310033

111-2政治社會學

advertisement
政治社會學
任課教師:吳玉山
111 學年度 II 學期
Spring 2023
政治社會學旨在探討社會各部門對政治過程的影響。在本課程中,將透過各種具有
代表性的理論來介紹五種主要的研究途徑:經濟決定論,族群理論、文化及意識型態決
定論、國際環境決定論,與國家自主理論。這五種理論對於解釋民主政權、右翼威權主
義政權、左翼社會主義政權,與政權轉型(包括民主化)時都各有特色,我們在介紹各
家理論的時候會加以討論。本課程的目的在介紹各家學說及各種研究途徑,俾學生能了
解此一學術領域的概況,熟悉主要的研究工具,同時可以運用各種理論眼光來理解和分
析重大的國際與國內政治現象。本學期共上課 14 星期,28 堂課。除課程介紹外共分五
大部分,分別介紹經濟、族群、文化,國際環境,及國家自主等五大途徑。學生須參加
期末考試,考核成績時並計入課堂表現。
課程安排:
第一週 (2/22):課程介紹與政治社會學的五種主要途徑
內容:
政治社會學是以社會環境為自變項,以政治過程為應變項,探索政治現象變動根源的學
科。在政治社會學當中,有幾種主要的途徑,需要大家認識。
討論:
1. 什麼是「政治」?
2. 政治社會學是用什麼方法研究政治現象?
3. 政治社會學的主要途徑為何?
第二週 (3/1)、第三週 (3/8) 與第四週 (3/15):右派科技經濟決定論─原型與現代化理論
內容:
政治社會學當中的傳統典範是科技經濟決定論。它的原型出現在 Adam Smith 和 Herbert
Spencer 等人的著作當中。這個學術傳統後來逐漸演化成右派和左派的科技經濟決定論,
前者肯定資本主義的發展,後者則斷言資本主義的毀滅,但兩者都是以科技和經濟的發展
作為社會和政治變動的根源。在二十世紀後半葉,右派的科技經濟決定論在美國形成了盛
極一時的現代化理論(modernization theory)
。這個理論主張經濟的富裕必然帶來政治的
民主。科技經濟決定論除了解釋西方式民主和社會主義兩種政治體制之外,也被用來解釋
右翼威權主義。最顯著的例子便是 Guillermo O’Donnell 用官僚威權主義(Bureaucratic
Authoritarianism)的概念來解釋拉丁美洲從 1960 年代到 1980 年代軍人政權取代民主政權
的過程。
閱讀:
Adam Smith, The Wealth of Nations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83), introduction, pp. 11-82.
Morton R. Davies and Vaughan A. Lewis, Models of Political Analysis (London: Pall Mall Press,
1971), pp. 31-58. [G.A. Almond and David Easton] 本書有中譯本,
《現代政治系統的模型
理論》
,譯者為孟樊及郭淑敏,遠流,1992.
Seymour M. Lipset, Political Man: The Social Bases of Politics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政治社會學課程大綱 1
University Press, 1981), pp. 45-63.
討論:
1. Smith 是怎麼樣把政治現象和維生模式與社會分工聯繫在一起的?為什麼他認為科技
的進步會帶來自由?
2. Spencer 把社會和有機體相類比是合適的嗎?
3. Almond 和 Easton 等人為戰後美國的政治科學奠基,他們的理論關於政治發展是不是
有一些特定的假設?
4. Lipset 等人認為經濟發展是遏制共產主義最好的方法,這個看法成為美國在第二次世
界大戰後對外政策的基石。這個理論的基礎在哪裡?
5. 官僚威權主義的學說讓經濟發展可以和威權主義聯繫在一起,這是代表民主只是特定
的經濟發展階段的產物。那麼威權主義有可能再現嗎?
6. 美國及其西方盟友試圖在阿富汗建立民主體制,這是不是違反了現代化理論的基本假
設?美國在阿富汗扶持民主所遭遇的問題與最終的失敗,是不是顯現了現代化理論的
效用?
第五週 (3/22)、第六週 (3/29):左派科技經濟決定論-馬克思主義
內容:
左派的科技經濟決定論是對現代資本主義的反動,但是卻採用了資本主義認為生產力是推
動社會進步的推論方式。這個學派集大成的人物便是馬克思(Karl Marx)
。馬克思主義粗
略地來分有兩種:青年的馬克思主義和成熟的馬克思主義。前者後來成為西方馬克思主義
的濫觴;後者則指導了第二國際的思想,並成為日後共黨國家的官方意識形態。此處的左
派科技經濟決定論是以成熟的馬克思主義為主,並且強調馬克思在「
《政治經濟學批判》
序言」當中所闡述的歷史唯物主義。
閱讀:
馬克思和恩格斯,
〈共產黨宣言〉
,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頁 250-286。
馬克思,
「
《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
,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年)
,頁 81-85。
朱 敬 一 導 讀 ,「 二 十 一 世 紀 資 本 論 」,《 聯 合 報 》, 103.10.6 ( http://g.udn.com/
NEWS/NATIONAL/NATS6/8979727.shtml)
。
討論:
1. 比較「異化」
(alienation)和「剝削」
(exploitation)概念的異同。
2. Smith 和 Marx 的理論相同和相異處何在?對他們兩個人而言,生產力的進步對社會
和政治制度會帶來什麼影響?
3. 馬克思主義當中價值體系的基礎在哪裡?
4. 歷史唯物論的預言為什麼沒有成真?這一點對馬克思主義在知識上和政治上的影響
有多大?
5. 馬克思的唯物論可不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現象?這個理論對
於臺灣當前的政治環境有沒有任何解說力?
6. 在 21 世紀,馬克思主義已經完全失去了它的分析效用與激動人心的能力了嗎?在
2008 年底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之後,各國的左派重新站起來批判資本主義,而馬克思
的《資本論》也在德、日等許多國家大賣,這是否表示馬克思所代表的左派思潮隨時
都可能因為資本主義的失誤與週期性的危機而獲得生機?Thomas Piketty 所著之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被認為是 21 世紀的《資本論》
,這是不是代表傳統
的經濟學也開始認識到資本主義的危害?
政治社會學課程大綱 2
第七週 (4/5):清明連假
第八週 (4/12)、第九週 (4/19):民族主義的緣起、過程,與影響
內容:
觀察一個社會的構成,除了分工結構之外,族群是一個重要的組成要素。歷來對於族群和
相連繫的概念,例如民族與國族,有各種不同的定義與理論,有些強調基因與體質、有些
強調文化、有些強調社會價值的分配、有些強調過程因素,有些則強調微觀的理性抉擇。
族群構成對於政治的影響明顯可見,特別是在冷戰結束之後,衝突的族群與認同成為世界
上各個地區騷亂的根源。它衝擊著新興的民主政體、創造出分離主義,並帶來緊張的國際
關係,例如西班牙加泰隆尼亞(Catalonia)與英國蘇格蘭的獨立運動。一些舊有的族群問
題也持續醞釀。族群無法化約成物質和經濟的範疇,因此必須對它做獨立的研究。冷戰結
束後族群問題顯然越演越烈,因此對族群問題的研究也更為迫切。
閱讀:
Diagram: The Process of Nationalist Movement.
Ernest Gellner,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pp. 1-7.
Anthony Smith, Theories of Nationalism (New York: Holmes & Meier Publishers, 1983), pp.
ix-xxxvi.
江宜樺,
《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
(台北:揚智,民國 87 年)
,第二章。
Frans de Waal 著,陳信宏譯,
《猿形畢露:從猩猩看人類的權力、暴力、愛與性》
(台北:
麥田,民國 96 年)
,第三章,頁 159-207。
Jared Diamond 著,
《第三種猩猩:人類的身世與未來》
(台北:時報,民國 89 年)
,第十
六章,頁 328-362。
Russell Hardin, “Self-interest, Group Identity,” in Albert Breton, et al. eds., Nationalism and
Rationalit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pp. 14-42.
吳玉山,
「書評: Nationalism and Rationality」
,
《理論與政策》
,第 11 卷,第 2 期(民國
86 年春季號)
,頁 173-176。
Donald L. Horowitz, “Self-Determination: Politics, Philosophy, and Law,” in Margaret Moore,
ed.,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and Success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 181-214.
David Laitin, Identity in Formation: The Russian-Speaking Populations in the Near Abroad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 11-35.
討論:
1. 族群意識和民族主義是如何產生的?
2. 人類的族群性是根源於靈長類動物的通性嗎?這是基因決定的嗎?
3. 在民族主義興起的過程當中,理性計算是否扮演任何角色?
4. 民族主義有可能和自由主義相融合嗎?
5. 民族主義的興起對於新興民主政體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6.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民族自決?是不是任何一個族群團體都自然會要求脫離更廣泛的
國家組織、又自然會壓抑較低層級的政治認同?
7. 在台灣有族群問題嗎?用族群來理解台灣的認同歧異是合適的嗎?
第十週 (4/26):文化及意識型態決定論之一-涂爾幹與韋伯
內容:
文化及意識形態決定論是歐洲大陸的傳統。這一派的理論家對於科技和經濟的進步所帶來
的影響抱持比較悲觀的態度。這是因為歐陸的工業革命是在壓力之下快速展開的,因此社
會所承受的痛苦一般而言比英國來得大。諸如社會學的鼻祖孔德(Auguste Comte)和實
政治社會學課程大綱 3
證社會學的大師涂爾幹(Emile Durkheim)都認為快速的社會變動有可能帶來社會解組。
韋伯(Max Weber)雖然被視為是自由主義的思想家,但是他對於快速的現代化仍有所疑
懼。歐陸的學者又比盎格魯-薩克森的學者著重文化的因素,韋伯的《新教倫理和資本主
義精神》便是其中的經典之作。在這裡可以檢視出德意志唯心論的傳統。另一位反對經濟
決定論的歐陸大師是博蘭尼(Karl Polanyi)
,他激烈抨擊「自律市場」
(self-regulating market)
的必然性與應然性,並且強調社會價值的重要性。
閱讀:
David Landes, “Culture Makes Almost All the Difference,” in Lawrence E. Harrison and Samuel P.
Huntington, eds., Culture Matters: How Values Shape Human Progress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0), pp. 2-13.
Anthony Giddens, Capitalism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1), pp. 119-132.
E.C. Cuff, W.W. Sharrock, and D.W. Francis 著,林秀麗、林庭瑤與洪惠芬譯,
《特新社會學理
論的觀點》
(臺北:韋伯文化,2008)
,第三章「韋伯」與第四章「涂爾幹」
,頁 40-90。
Karl Polanyi 著,黃樹民、石佳音、廖立文譯,
《鉅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
(臺北:遠
流,民國 78 年)
,第一章「導論:超越唯經濟論的謬誤:卡爾.博蘭尼的整體性社會
科學」
,頁 1-55, 111-127。
討論:
1. 涂爾幹由早期的樂觀主義轉變到晚期的悲觀主義是由於他體認到什麼現象?
2. 如何用機械的聚合(mechanical solidarity)和有機的聚合(organic solidarity)來解釋
社會的穩定?
3. 韋伯的詮釋社會學有何獨特之處?
4. 韋伯對於社會行為的分類對於吾人了解社會現象有何意義?
5. 韋伯對於權威的分類能不能夠幫助我們了解臺灣和中國大陸在戰後的政治經驗?
6. 你可以找到現實生活周遭的加利斯瑪嗎?
7. 博蘭尼認為自律市場是人為創設的機制,會帶來很大的危害,人類社會的改善繫於價
值的提倡。你認為發達市場經濟是不可逆的嗎?除了國際化與自由化之外,我們有無
其他選擇?
第十一週 (5/3):文化及意識型態決定論之二:西方馬克思主義與新馬法蘭克福學派
內容:
雖然馬克思是唯物主義者,在馬克思主義的陣營當中也有強調文化因素的,那便是西方馬
克思主義者,而以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 School)為代表。法蘭克福學派的思想特徵是
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此一理論認為資本主義的穩定是基於統治階級對於文化的壟
斷,他們反對傳統理論把社會當成自然現象來研究,認為這樣做就是順從現存秩序,等於
是用智力勞動來維護資本主義。批判理論認為人是歷史的主體,可以改變社會。知識不是
對於外在客觀世界的理解,而是主客體辯證互動過程的一個環節。這樣的批判理論後來又
進入了國際關係的領域,形成了社會建構論的重要基礎。
閱讀:
李英明,
《晚期馬克思主義》
(臺北:揚智文化,1993)
,頁 17-43。
洪鐮德,《西方馬克思主義》(臺北:揚智文化,2004),第一章,頁 1-34 與第九章,頁
361-384。
E.C. Cuff, W.W. Sharrock, and D.W. Francis 著,林秀麗、林庭瑤與洪惠芬譯,
《特新社會學理
論的觀點》
(臺北:韋伯文化,2008)
,第八章「西方馬克思主義」
,頁 201-222。
討論:
政治社會學課程大綱 4
1. 法蘭克福學派在德國興起的時代背景是什麼?為什麼新左派在 1960 年代末期大行其
道?
2. 成熟的馬克思主義強調唯物論,為什麼西方馬克思主義轉過頭來強調文化的因素?
3. 批判理論對於資本主義的批評適不適用於今日的臺灣?
4. 社會現象可以完全客觀地來理解嗎?在觀察社會現象的時候,是不是必須加上除了科
學以外的其他視角?
第十二週 (5/10):國際環境決定論之一-國際政治經濟競爭
內容:
不論是科技決定論、民族主義論,或是文化意識形態決定論都是以本國的社會環境當作政
治現象的決定因素。這種看法在討論現代化先行者的歐美國家時容或有一定意義,但是當
討論非西方國家的政治發展之時,就明顯地看出輕忽國外因素的缺點。國際環境透過挑戰
(challenge)
、依賴(dependence)
、和示範(demonstration)三種機制來影響一國內部的
政治過程。就挑戰而言,葛申克朗(Alexander Gerschenkron)在《從歷史的眼光看經濟落
後》一書當中,提出一國的政治制度決定於其經濟發展的程度和動員資本的難易,經濟上
愈落後的國家愈需要專政體制,蓋非如此無法快速累積資本,以與先進國家從事國際競
爭。國際環境在此便是透過競爭機制來影響一國的內部政治過程。挑戰的結果也可能造成
革命,如史考茨柏(Theda Skocpol)所言。由挑戰的機制所造成的國內政治形態常是著重
發展和威權的。至於依賴與示範也各有其對政治產生影響的機制。
閱讀:
Andrew C. Janos, Politics and Paradigms: Changing Theories of Change in Social Scienc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 65-95.
Alexander Gerschenkron, 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Mass.:
The Belk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pp. 5-30.
Theda Skocpol, “France, Russia, China: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Social Revolutions,” in Theda
Skocpol, Social Revolutions in the Modern Worl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133-166.
討論:
1. 所謂「單線演化論」的缺點在哪裡?
2. 葛申克朗對於十九至二十世紀歐洲國家的政治社會制度發展的看法能不能適用於二
十世紀末和二十一世紀初的非西方世界?葛申克朗的理論對臺灣和中國大陸的制度
差距、以及南韓與北韓的制度差距是否能夠加以解釋?
3. 史考茨柏如何用國際因素來解釋社會革命?她對於中國革命的描述是否正確?
第十三週 (5/17):國際環境決定論之二:世界體系理論及依賴理論
內容:
「依賴」是國際環境當中影響一國內部政治過程的第二個機制。依賴理論(dependency
theory)的產生,一方面反映了傳統途徑輕忽國際因素的理論缺陷,使其對於世界上若干
地理區域(尤其是拉丁美洲)長久以來缺乏發展的現象難以解釋,一方面和 1960 年代西
方社會的文化反思息息相關,蓋其對於當時居於主流地位的現代化理論提出強烈的批判。
當時學術界受到此一衝擊影響甚巨,因此有學者視之為典範轉移。依賴理論約略可以分為
兩種:一為絕對論,例如法蘭克(Andre Gunder Frank)
,認為依賴完全不能帶來發展;另
一種為相對論,例如卡多索(Fernando Henrique Cardoso)
,認為依賴會帶來「依賴性的發
展」
。這兩種理論都認為一國內部的政治發展受到對外依賴關係的制約。由依賴的機制所
形塑的國內政治現象是從屬的、剝削和被剝削的。
政治社會學課程大綱 5
閱讀:
Immanuel Wallerstein, “The Rise and Future Demise of the World Capitalist System,” in Frank J.
Lechner and John Boli, ed., The Globalization Reader (Malden, Mass.: Blackwell, 2000), pp.
57-63.
Theda Skocpol, “Wallerstein’s World Capitalist System: A Theoretical and Historical Critique,” in
Theda Skocpol, Social Revolutions in the Modern Worl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 55-71.
James A. Caporaso, “Dependency Theory: Continuities and Discontinuities in Development
Studi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30, no. 4 (Autumn 1980), pp. 605-628.
討論:
1. 依賴理論的出現真的帶來了典範轉移嗎?
2. 從依賴理論於 1960 年代末在西方的興起可以帶給我們什麼知識社會學上的省思?
3. 為什麼依賴理論比較能夠解釋拉丁美洲的發展狀況,但是似乎對於東亞的發展模式
比較不能適用?
4. 依賴理論如何理解臺灣出口導向的成長模式,和中國大陸的外向型經濟與高成長?
5. 卡多索在當選巴西總統後,所推動的經濟與金融政策和他在作學者時所主張的大相
逕庭,這是否代表對後發國家而言切斷與世界資本主義的從屬關係是不可能的?
第十四週 (5/24):國家自主論之一-極權與後極權主義理論
內容:
依賴理論在 1970 年代盛極一時,但是到了 1980 年代,學術界開始強調國家自主理論,
和傳統的多元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國家論分庭抗禮。在過去國家被當成是社會力量角逐的
場所,但是國家自主論在工業先進國家和開發中國家都發現國家擁有自己的目標,並且透
過強制力和行政組織的資源來加以實現。這個學術途徑的興起和史考茨柏等人在 1980 年
代初所倡議的「召回國家」
(Bring the State Back In)運動息息相關。在國家自主理論當中,
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和發展國家(developmental state)是兩個最顯著的例子。極
權主義最初是指稱兩種國家類型:共黨專政體制和法西斯國家。根據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等人的看法,極權主義國家都具有以下的特徵:至高無上的領袖,主導一切的
意識型態,作為控制樞紐的黨,恐怖統治,以及對武力、信息,和經濟的全盤壟斷。由於
法西斯國家的迅速覆亡,極權主義便成為共產政權的代稱。雖然在史達林(在中國大陸是
毛澤東)死後,極權體制發生了一些鬆動,但是這種政治體制對於社會的控制力無疑是最
高的。共產極權主義在歐洲一直持續到蘇聯和東歐共產政權崩潰,而在亞洲典型的極權主
義仍然存在於北韓。至於中國大陸和越南則已經進入了後極權主義的時代。
閱讀:
Carl J. Friedrich and Zbigniew K. Brzezinski, 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and Autocracy (New York:
Praeger, 1963), pp. 3-13.
Seweryn Bialer, Stalin’s Successors: Leadership,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the Soviet Un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pp. 47-61.
Zhelyu Zhelev 著,錢佳緯譯,
《法西斯主義》
(臺北:台灣民主基金會,2007)
,第二章「法
西斯極權國家的特性」
,頁 141-173。
*布雷恩‧哈登(Blaine Harden)著,吳美真譯,
《逃出 14 號集中營:從人間煉獄到自由
世界的脫北者傳奇》
(臺北:智園,2013)
。
討論:
1. 極權主義是如何產生的?
2. 極權主義對於描繪共產黨一黨專政的國家是一個有效的概念嗎?今天的中國大陸
能否稱為極權主義?
政治社會學課程大綱 6
3. 恐怖統治是不是極權主義的一個必要成份?
4. 後極權主義和一般的威權主義有什麼不同?
第十五週 (5/31) 國家自主論之二-發展國家
內容:
發展國家(developmental state)是用來描述以促進經濟成長為首務的東亞威權體制。這
個概念最初是由詹隼鳥(Chalmers Johnson)以戰後日本經濟奇蹟為基礎發展出來,後來類
推適用到臺灣和南韓,甚至到香港和新加坡。這個模式強調威權體制、官僚主治、產業政
策和所得的平均分配。在 1980 年代中國大陸的經濟快速發展,也伴隨著「新權威主義」
的理論產生,同樣是借重臺灣、南韓等的東亞經驗,主張威權體制配合著資本主義的發展,
會是促進經濟成長最適當的政經制度。發展國家無疑是國家自主理論的一個明顯的例證。
但是晚近經濟學者如 Paul Krugman 等認為一些發展國家的經濟成長不是由於制度正確,
而是由於有便宜的生產因素,因而斷言發展國家的高經濟成長不會持久。此種論斷形成了
對於發展國家有助於經濟高速成長理論的嚴重挑戰。東亞經濟危機更對於發展國家提出了
質疑,可是另一方面,中國大陸經濟的快速崛起似乎又驗證了發展國家對於促進經濟發展
的有效性。發展國家有時被稱為「國家資本主義」
。
閱讀:
Meredith Woo-Cumings, “Introduction: Chalmers Johnson and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ism and
Development,” in Meredith Woo-Cumings, ed.,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 1-31.
Chalmers Johnson,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Odyssey of a Concept,” in Meredith
Woo-Cumings, ed.,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
32-60.
Paul Krugman, “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 Foreign Affairs, vol. 73, no. 6
(November/December 1994), p. 62-78.
討論:
1. 發展國家的產生有沒有特殊的歷史背景?其他的開發中國家有沒有仿效的可能?
2. 經濟發展與民主必然是相對的嗎?
3. 中國大陸和日本與東亞四小龍是屬於同一類的國家嗎?中國大陸符合發展國家的要
件嗎?他有可能是一種「後極權資本主義發展國家」嗎?
4. 威權主義下的經濟發展會對政治帶來什麼影響?此種經濟發展會不會限於因素驅動
的外延式成長,在生產因素充分就業後就無以為繼?1997 年的東亞金融危機是不是
顯示了發展國家的缺陷?
5. 2008 年年底所出現的金融風暴從國際資本主義核心的美國和歐洲爆發,接著席捲全
世界。展現相當國家干預特色的新興市場經濟在此一危機中表現不同,有較有肆應能
力者(如中國大陸)
,也有受創較重者(如俄羅斯)
。這樣的態勢對於發展國家的理論
代表什麼意義?在「發展國家 vs. 新古典經濟學」的對抗中又代表什麼意義?
第十六週 (6/7) 期末考試
政治社會學課程大綱 7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