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李卓峻

主观还是客观 AI写作对新闻可信度的影响机制研究 姚琦

advertisement
主观还是客观 : AI 写作对新闻可信度的影响机制研究
—
姚
琦
周
*
【内容摘要】 智能传播时代,人工智能对新闻业的影响继续深化,AI 写作在新闻领域
的应用也愈加广泛。基于媒体等同理论,采取问卷调查与情境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
法,探究 AI 写作对新闻可信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 用户认为 AI 记者撰写的新闻比
人类记者撰写的新闻可信度更高; 感知新闻偏见中介了新闻写作主体( AI 记者 vs. 人
类记者) 对新闻可信度的影响; 新闻类型( 软新闻 / 硬新闻) 对主效应起调节作用,由于
受众对软硬新闻的感知偏见不同,对 AI / 人类记者撰写的新闻可信度比较也存在差异。
赟
—
研究不仅丰富了 AI 写作及新闻可信度的相关研究,也为 AI 写作在新闻相关行业的运
用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AI 写作; 新闻可信度; 感知新闻偏见; 新闻类型; 作者类型
DOI:10.19997/j.cnki.xdcb.2022.10.020
不一样的结论,
认为人类写作的新闻比 AI 新闻更
④
可信。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 其背
一、引言
在智能媒体时代,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
的广泛应用,
全面重塑和再造了新闻与资讯的生
①
分发、
用户互动以及评价等全部环节。 以腾
产、
讯 Dreamwriter、今日头条的 XiaoMingbot 等为代
表的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 AI) 写
作即 AI 写作更是推动了新闻业的一大技术新
潮。尽管 AI 写作在新闻领域的应用尚未普及,
但却预示了新闻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据克里斯·
哈 门 德 ( Kristian Hammond) 预 测,到 2025 年,
90% 以上的新闻将由人工智能进行写作。②
作为新闻领域的新兴应用,
目前对 AI 写作的
尤其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
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后深层次原因值得探究。此外,
目前的研究仅仅
涉及不同写作主体( AI 记者 vs. 人类记者) 对用户
信任的影响,却缺乏对其中内在机制以及边界条
本文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
基
件的探究。因此,
探讨新闻写作主体对读者感知
于媒体等同理论,
新闻可信度的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本研究不仅
丰富了 AI 写作及新闻可信度的相关研究,
也为 AI
写作在新闻行业的运用提供了借鉴。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一) AI 写作
“AI 写作”又称“机器人写作”,
是指运用算法
已有研究更多聚焦在 AI 写作与人类写作在逻辑
层次、
用户可信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如大多数研
对输入或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从而自动生
⑤
成新闻稿件的计算机程序。 AI 写作利用算法撰
AI 写作的新闻被
与人类写作的新闻相比,
究表明,
③
认为更为客观和可信。 但也有少部分研究得出了
并自动
写稿件能够快捷高效地采集和处理信息,
⑥
撰写和编辑简单的新闻稿件。 人工智能、
数据可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消费者对 AI 机器人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 ‘信用—体验’服务差
异视角”( 项目编号: 72172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权力感对消费者决策方式及产品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 认知—
*
情感系统响应视角”( 项目编号: 71772021) 的研究成果。
现代传播 2022 年第 10 期( 总第 315 期)
127
新媒体研究
姚
琦
周
赟: 主观还是客观: AI 写作对新闻可信度的影响机制研究
视化等前沿技术一同为传统新闻业带来变革的同
更多研究开始聚焦到 AI 写作: 一是 AI 写作的
时,
5
; 部分学者从媒体接触的时
为可信的信息来源1
长出发,研究媒体接触时间与新闻可信度的关
如 AI 写作风格简洁明快、
信息量高,
在
叙事研究,
系,
发现接触时间越长,对该媒体的信任度也就
6
; 也有学者研究了媒体依赖与新闻可信度
越高1
信息碎片化时代能快速抓取最有用的直观化信
但也不乏内容僵化、温度缺失、热点至上等弊
息,
端。 二是探讨 AI 新闻的伦理问题,
如“偏见和歧
⑦
视”“低透明度”和“损害个体自主性”等伦理争
⑧
议。
三是探讨 AI 对新闻传播业态的重塑,
以及新
闻行业正在向智能传播转型的趋势。
( 二) 硬新闻与软新闻
的关系,
发现用户越依赖的媒体,其新闻可信度
7
1
越高 ; 此外,
用户的受教育程度、人际信任程度
8
。
与新闻可信度呈正相关,而年龄则呈负相关1
最后,
媒体的可感知信誉程度也与新闻可信度有
着密不可分的影响,媒体的可感知信誉程度越
9
高,
其可信度也往往更高。1
根据新闻报道形式和新闻性质的不同,
一般
将新闻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 ( Hard or Soft News,
HSN) 。软硬新闻概念最早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
( 四) 媒体等同理论
媒体等同理论 ( the media equation) 作为“传
播与技术 ”领域人机传播、人机交互的重要理
研究者从新闻的主题、框架、相关性、意见、情感、
⑨
态度等维度对硬新闻与软新闻进行有效区分。
论,被解释为: “人们倾向于无意识地将计算机
和其他媒介视为真实的存在,并会对媒体产生
在报道主题上,硬新闻通常指关系到国计
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对报道有严格
社会的、自然的反应,即便他们知道这样做不合
0
理,甚至认为不可能做出这样的反应。”2
的时间要求,写作风格常遵循典型的“倒金字
塔”结构; 软新闻则指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
以往研究常用媒体等同理论中的社会行动
简称 CASA)
者范式( Computers are Social Actors,
趣味的新闻,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常使用生动
活泼的“散文笔法 ”,易于引起受者感官刺激和
来全面考察人们对媒体的态度。社会行动者范
式认为“人类会无意识地将与人际互动中相同
阅读、视听兴趣 ⑩ ; 在报道框架上,硬新闻往往
简单突出事实结果,直接呈现新闻要素,而软新
1
,
的社交启发式( social heuristic) 应用于机器 ”2
即在人类与机器的交往过程中,人们会根据计
闻则会有更多描绘性的语言 1 ; 在新闻的情感、
算机的社会化线索 ( 如外观特征、社会赋予的
表情等 ) ,启动人与人交往中的刻板印象来与
态度维度上,硬新闻往往直接明了地将新闻内
容呈现给受众,客观性极强,不掺杂主观感情,
相反,软新闻的趣味属性更加突出,更易让读者
感知到作者的情感偏向。
( 三) 新闻可信度
其进行交流、互动。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传播
媒介的拟人化特征更加明显,如 AI 主播、聊天
机器人等可以模仿人的声音、语调和外观进行
信息输出,因此有学者尝试将 CASA 范式扩展
新闻可信度是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
包括可信任度、不偏颇、正确性、公正性、报道完
为 MASA 范式( Media are Social Actors) ,并进一
步提出明确社会化线索的定义,对主要社会化
2
整等维度。1
在传播学领域,可信度主要基于信
线索与次要社会化线索进行区分,从而全面地
考察人们对媒体的态度。2
3
1
息来源、信息内容和媒介本身来讨论。
对新闻可信度的研究,最初主要聚焦于信源
的角度,
考察传播者的不同特征如何影响新闻可
1
4
信度。随后,
研究者们从媒介角度展开了研究。
早期研究表明,传统媒体新闻可信度更高,但随
着新兴媒体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用户把新媒体作
128
三、研究假设与理论推导
( 一) 新闻作者类型对新闻可信度的影响
首先,用户对新闻可信度的判断会受到外
现代传播 2022 年第 10 期( 总第 315 期)
姚
琦
周
赟: 主观还是客观: AI 写作对新闻可信度的影响机制研究
新媒体研究
围线索的影响。 一般来说,用户对新闻质量与
可信度的评判与他们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
0
全客观。3
而新闻偏见作为新闻可信度的重要
个体因素紧密相关,其通常倾向以尽可能少的
认知努力来处理信息。比如大多数在线用户不
人们对不同新闻写作主体的感知新闻偏见
存在差异。一方面,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人类
会花费较多精力仔细阅读新闻内容,而是快速
浏览新 闻 摘 要 ( 如 关 键 语 句、新 闻 标 题 ) 。 同
记者会不可避免地受自身价值观、认知偏差、社
会偏见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尽管在新闻写作中
时,他们对新闻质量和可信度的评判也并非对
内容仔细思考后做出的判断,而是会受到更多
有意识地避免渗入个人主观情感,但在信源选
择、词语构思等方面也难免带入无意识主观偏
3
外围线索的影响。2
例如,用户在阅读一篇新闻
见,从而影响受众的新闻客观性判断; 而算法程
时,会受到页面线索 ( 在线阅读界面的交互性
提示) 、新闻线索 ( 新闻来源声明、新闻呈现形
序的使用虽然离不开人类预先实施的价值建
1
,但其严格遵循预定义将数据转换为文本,
构3
式) 等外围因素的提示,无意识启动已有的刻
板印象对其进行判断,从而影响对新闻可信度
且具有规整的新闻写作范式,因此能够对事实
进行无偏见地陈述,让新闻更具有客观性。 另
的评判。 因此,当一篇新闻标注来源“此篇文
章由 AI 记者撰写 ”或“此篇文章由人类记者撰
一方面,在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时,人类记者
写”时,用户会无意识启动对 AI 或人类的刻板
印象,从而影响对该新闻可信度的判断。
同时,根据媒体等同理论,人们会无意识地
“把计算机视为像人一样的社会行动者 ”,并根
4
据已有的刻板印象,对其做出社会化反应。2
在
人们的“刻板印象 ”中,相比于人类的情感性、
灵活性以及价值偏向,机器往往是没有情感且
衡量指标,影响着受众对新闻质量的感知。
会在繁琐任务中因为认知局限和工作疲惫而出
现失误和偏差,从而影响新闻客观性; 而人工智
能则可以基于数据挖掘创造一种超越人类能力
的新的知识创造形式,消除人类偏见并从复杂
2
,从而
数据中产生意义,弥补人类认知的缺漏 3
使新闻更具客观性。 由此可见,人们在面对不
同的新闻写作主体时,感知到的新闻偏见是有
不存在偏见的。 因此在新闻写作中,作者会不
差异的,从而影响了对新闻客观性的判断。 进
一步,提出本研究的中介假设:
可避免地受到自身潜意识偏见的影响,这种个
H2: 感知 新 闻 偏 见 中 介 了 新 闻 写 作 主 体
人认知上的偏差会影响到新闻制作的客观公正
6
; 而基于机器算法的 AI 新闻严格遵循算法
性2
( AI 记者 / 人类记者) 对用户感知新闻可信度的
影响。
的程序设定,有固定的新闻生产模板,能够迅
速、准确地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最具有新闻价
( 三) 新闻类型的调节作用
由于软、硬新闻在报道主题、报道框架及情
值的信息,并通过自然语言生成符合新闻写作
7
,因此,相比于人类记者写作
规范的新闻文本 2
感、态度上存在差异,人们感知到的新闻偏见也
不同,从而影响对新闻客观性的判断。 在报道
的新闻,AI 写作的新闻会被用户认为更可信、
8
9
、更 客 观 2
。 基 于 此,我 们 推 测 出 假
更专 业 2
主题上,硬新闻更偏重“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
人们切身利益的事件 ”,软新闻则更偏重富有
设 1:
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内容; 在报道框架上,
硬新闻往往简单突出事实结果,直接呈现新闻
2
5
H1: 用户感知 AI 写作的新闻可信度高于
人类记者撰写的新闻可信度。
要素; 而软新闻则会有更多描绘性的语言。3 据
( 二) 感知新闻偏见的中介作用
新闻报道中存在着“有意偏向 ”和“无意偏
此可知,两种类型的新闻所包含的偏见程度存
在差异。硬新闻将新闻要素直接明了地进行报
向”,人们在潜意识里会认为新闻报道并非完
道,客观性极强,用户很难在硬新闻中感受到偏
现代传播 2022 年第 10 期( 总第 315 期)
129
新媒体研究
姚
琦
周
赟: 主观还是客观: AI 写作对新闻可信度的影响机制研究
见。与此相反,软新闻趣味性、可读性的特征显
著,
写作手法也多为散文笔法,难免包含作者的
试新闻写作主体,比较感知新闻偏见和新闻可
信度的差异; 最后,在研究 3 中,采用实验的方
主观情感,用户感知到的新闻偏见会更强。
由此可见,当新闻类型为硬新闻时,由于严
法操控新闻写作主体,并考虑了软硬新闻对新
闻可信度的调节作用。
格基于事实进行报道,不管是 AI 记者写作的新
闻还是人类记者写作的新闻,用户感知到的偏
( 一) 研究 1: 不告知新闻写作主体前提下
的新闻可信度差异
见都比较低,在新闻可信度上也没有差异; 当新
闻类型为软新闻时,由于通常采用散文笔法对
为了证明用户对 AI 记者写作或人类记者
写作的新闻具有刻板印象差异,研究 1 不告知
新闻内容进行故事性叙述,难免包含作者主观
情感。在人们的固有认知中,相比于人类,机器
被试新闻写作主体来源,让被试随机阅读一篇
新闻( 由人类记者撰写或由 AI 记者撰写 ) ,并
往往没有情感且缺乏创造性,在写软新闻时会
更为客观。因此,在面对软新闻时,用户感知到
检验两种新闻写作主体的新闻可信度差异。
1. 研究设计与过程
AI 写作的新闻偏见更低,可信度较高; 而感知
到人类写作的新闻偏见更高,新闻可信度更低。
研究 1 通过线下招募的方式,招募专业组
( 新闻专业相关学生) 和非专业组被试共计 120
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3: 新闻类型调节了用户对不同新闻写作
人。其中专业组被试共 60 人,女性 39 人,占比
主体( AI 记者 / 人类记者 ) 所写新闻的可信度
感知。
H3a: 当新闻类型为硬新闻时,用户感知 AI
写作的新闻和人类记者写作的新闻在可信度方
面没有差异。
H3b: 当新闻类型为软新闻时,用户感知 AI
写作的新闻可信度高于人类记者写作的新闻可
信度。
65. 0% ; 参与者的平均年龄 M age = 22. 9 岁 ( SD
= 1. 14 岁) ,年龄跨度 21—25 岁。 招募非专业
组被试 60 人,女性 28 人,占比 46. 7% ; 参与者
的平均年龄 M age = 20. 95 岁 ( SD = 1. 26 岁 ) ,年
龄跨度 19—24 岁。
首先,让两组被试在规定时间内随机阅读
一篇文字类新闻,这篇新闻可能是由人类记者
撰写,也可能是由 AI 记者撰写,但不告知被试
新闻写作主体。 新闻文本选自 2017 年关于春
运的两篇真实新闻,其中 AI 新闻是由南都写稿
机器人小南撰写,人类记者撰写的新闻则选自
《中国青年报》。 阅读完新闻后,让被试报告新
4
,新闻可信度量表如下: “你认为是
闻可信度 3
图1
人类记者撰写的新闻可信度更高,还是人工智
能依据算法撰写的新闻可信度更高?”( 其中 1
研究模型
代表人类记者撰写的新闻可信度更高,7 代表
AI 记者撰写的新闻可信度更高) 。
四、实证研究
本研究考虑了影响被试对 AI 写作新闻可
信度判断的几种情况: 首先,在研究 1 中,检验
了在不告知新闻写作主体 ( AI 记者 vs. 人类记
者) 的前提下,被试对两种类型的新闻可信度
感知是否存在差异; 其次,在研究 2 中,告知被
130
2. 结果和讨论
( 1) 信度分析
研究 1 中,通过 3 个问项对新闻可信度进
行测量,其 中 人 类 写 作 新 闻 的 克 朗 巴 哈 系 数
( Cronbach’α) 为 0. 868,AI 写作新闻的克朗巴
哈系数 ( Cronbach’α ) 为 0. 861,结果表明量表
现代传播 2022 年第 10 期( 总第 315 期)
姚
琦
周
赟: 主观还是客观: AI 写作对新闻可信度的影响机制研究
有较高的信度( 如表 1) ,可以被采用。
新媒体研究
2
写的 ,Pearson χ ( 2) = 3. 50,p = 0. 174。
其次,专业组对新闻写作主体的判断。30
表 1 研究 1 中的变量与指标的克朗巴哈系数( Cronbach's α)
变量名称
题项数
Cronbach's α
新闻可信度( 人类写作的新闻)
3
0. 868
新闻可信度( AI 写作的新闻)
2
0. 861
( 2) 对新闻写作主体的判断
总体来说,招募专业组和非专业组被试共
计 120 人。60 名被试被随机分配到 AI 写作的
新闻场景中,其中正确识别新闻写作主体的有
23 人( 38. 3% ) ,未能正确识别或不确定新闻写
作主体的共 37 人 ( 61. 6% ) 。 具体来说,37 人
中有 20 名被试错误地认为该新闻是由人类记
者写作 ( 33. 3% ) ,剩余 17 名被试选择不清楚
新闻写作主体 ( 28. 3% ) 。60 名被试被随机分
配到人类记者写作的新闻场景中,在人类记者
写作的新闻场景中,仅有 14 名被试正确识别出
该新闻是由人类记者所写,占比 23. 3% ,46 名
被试未能正确识别出新闻写作主体,其中 28 名
被试 错 误 地 认 为 该 新 闻 由 人 类 记 者 撰 写
( 46. 7% ) ,
18 名被试选择了不确定新闻写主体
( 30. 0% ) 。 专 业 组 和 非 专 业 组 的 具 体 情 况
如下:
首先 ,非专业组对新闻写作主体的判断 。
30 名被试 被 随 机 分 配 到 AI 记 者 撰 写 的 新 闻
中 ,其中仅有 14 名被试正确识别出 AI 记者撰
写的新闻 ( 46. 67% ) ,8 名被试错误地判断该
新闻是由人类记者撰写 ( 26. 67% ) ,剩余 8 名
名新闻与传播专业的被试被随机分配到人类作
者条件下,其中仅有 5 名被试正确识别出该新
13 名被试错误地认为
闻由人类撰写( 16. 7% ) ,
该新闻是由 AI 记者撰写 ( 43. 3% ) ,12 被试选
择了不确定新闻是由谁撰写的 ( 40. 0% ) 。 另
外 30 名新闻与传播专业的被试被随机分配到
AI 作者条件下,其中仅有 15 名被试正确识别
6 名被试错
出该新闻由 AI 记者撰写 ( 50. 0% ) ,
9
误地认为该新闻是由 AI 记者撰写 ( 20. 0% ) ,
名被试选择了不确定 ( 30. 0% ) ,相关专业的人
士似乎能够识别出由 AI 生成的新闻。 但是,采
用卡方检验发现,被试并不能有效地区分出新
闻是由人类作者还是 AI 记者撰写的,Pearson
2
χ ( 2) = 0. 662,p = 0. 718。
( 3) 被试感知新闻可信度的差异
首先,非专业组被试感知新闻可信度差异。
以新闻写作主体 ( AI 记者 vs. 人类记者 ) 为自
变量,新闻可信度为因变量,采用一般线性模型
对样本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在不明确告知被
试新闻撰写主体的前提下,新闻撰写主体对新
闻可 信 度 的 主 效 应 不 显 著 [M AI记者 = 4. 64,
M 人类记者 = 5. 17; F ( 1,58) = 2. 58,p = 0. 11]。因此,
在不告知被试新闻写作主体的情况下,被试对
两类新闻的可信度感知不存在差异。
其次,专业组被试感知新闻可信 度 差 异。
以新闻写作主体 ( AI 记者 vs. 人类记者 ) 为自
被试 选 择 了 不 确 定 新 闻 是 由 谁 撰 写
( 26. 67% ) ; 30 名被试被随机分配到人类记者
撰写的新闻场景中 ,其中仅有 15 名被试正确
变量,新闻可信度为因变量,采用一般线性模型
对样本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在不明确告知新
地识 别 出 该 新 闻 是 由 人 类 记 者 撰 写 的
( 50. 0% ) ,9 名 被 试 错 误 地 判 断 该 新 闻 是 由
闻的 可 信 度 不 存 在 显 著 差 异[M AI记者 = 4. 84,
AI 记者撰写 ( 30. 0% ) ,剩余 6 名被试选择了
不确 定 新 闻 撰 写 主 体 ( 20. 0% ) 。 由 上 可 见 ,
综上,在不告知被试新闻写作主体的情况
下,不论是专业组还是非专业组被试,都不能有
多数非专业的人士对新闻写作主体的判断并
不准确 。 而采用卡方检验发现 ,被试并不能有
效区分新闻是由 AI 记者撰写还是由人类记者
撰写。此外,在新闻可信度判断上也不存在差
效地区分出新闻是由人类作者还是 AI 记者撰
异。接下来,研究 2 将从另一个角度验证用户
闻写作主体的前提下,专业组被试认为两篇新
M 人类记者 = 5. 27; F ( 1,58) = 2. 82,p = 0. 083]。
现代传播 2022 年第 10 期( 总第 315 期)
131
新媒体研究
姚
琦
的刻板效应,即告知被试新闻写作主体,并推测
在此情况下被试对不同写作主体的新闻可信度
感知存在差异。
周
赟: 主观还是客观: AI 写作对新闻可信度的影响机制研究
偏见和新闻可信度的两个七分制量表进行了分
析。在新闻偏见的测量上,被试认为人类记者
( 二) 研究 2: 新闻写作主体对新闻可信度
撰写的新闻存在的偏见更多 ( 1 = 人类,7 = 人
工智能) ,M = 2. 68; 相反,在新闻可信度的测量
的影响以及感知新闻偏见的中介作用
研究 2 目的如下: 第一,检验在明确告知新
上,被试认为 AI 写作的新闻可信度高于人类记
者撰写的 新 闻 可 信 度 ( 1 = 人 类,7 = 人 工 智
闻写作主体的前提下,被试对 AI 写作的新闻 /
人类写作的新闻在可信度上是否有差异; 第二,
能) ,M = 4. 5。以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用户认
为 AI 记者撰写的新闻可信度高于人类记者撰
进一步检验用户在知道新闻写作主体时,所感
知到的新闻偏见的差异,为实验 3 的中介验证
写的新闻可信度,主效应成立。
感知新闻偏见的预测量。首先,
我们对变量
做铺垫。
1. 研究设计与过程
进行了计算,分别将人类记者写作与 AI 写作下
的感知新闻偏见问项进行变量均值计算。接着,
研究 1 的问卷通过线下招募的方式,
共招募
排除无
参与者 206 人。经过注意力检测的筛选,
采用配对样本 T 检验对两种类型下的感知新闻
偏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被试认为,人类记
效问卷 6 份,
最终获得有效样本 200 份。每位参
与者获得了 2 元人民币的报酬。其中,女性 126
者写作的新闻偏见显著高于 AI 记者( M人类记者 =
4. 63,SD = 1. 08; M AI记者 = 3. 44,SD = 0. 94,SD =
人,
占比 63% ; 参与者的平均年龄 M age = 28. 06
1. 46,t = - 11. 44,P < 0. 001) 。
岁( SD = 5. 453 岁) ,年龄跨度 20—42 岁。
首先,让被 试 阅 读 一 段 文 字。 文 字 表 示:
“假设有一篇新闻,它可能是由人类记者撰写,
也有可能是由 AI 记者撰写。”为了排除新闻内
容等干扰因素,以及用户潜意识里对 AI 记者 /
人类记者的刻板印象,不向被试展示新闻内容。
接着,让被试回答关于感知新闻偏见和新
闻可信度的两个问题: “你认为是人类记者撰
写的新闻存在的偏见更多,还是人工智能依据
算法撰写的新闻存在的偏见更多?”( 其中 1 代
表人类记者撰写的新闻偏见更多,7 代表人工
智能撰写的新闻偏见更多) ; “你认为是人类记
3. 研究结果和讨论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知晓新闻写作主体
的前提下,用户认为 AI 写作的新闻比人类写作
的新闻可信度更高,H1 得到初步验证。 同时,
为中介分析进行了初步预测试。通过测量用户
潜意识中对新闻偏见的感知,发现用户对人类
记者撰写的新闻感知偏见高于 AI 写作的新闻。
接下来,将采用情景实验的研究方法,进一
步验 证 新 闻 类 型 ( 软 新 闻 / 硬 新 闻 ) 的 调 节
作用。
( 三) 研究 3: 新闻类型 ( 软新闻 / 硬新闻 )
的调节作用
研究 3 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法,操控并告知
者撰写的新闻可信度更高,还是人工智能依据
算法撰写的新闻可信度更高?”( 其中 1 代表人
被试新闻写作主体,再次验证新闻主体类型对
类记者撰写的新闻可信度更高,7 代表人工智
能撰写的新闻可信度更高) 。
新闻可信度的影响以及感知新闻偏见的中介作
用; 其次,验证新闻类型 ( 硬新闻 / 软新闻 ) 对主
最后,填写人口统计学信息并再次致谢,向
符合问卷填写要求的参与者发放实验报酬。
效应的调节作用,即当新闻类型不同时,被试在
面对 AI 记者 / 人类记者时,对新闻可信度判断
2. 数据处理和分析
新闻写作主体( AI 记者 / 人类记者 ) 对新闻
可信度的影响。 通过独立样本 T 检验,对新闻
是否会发生变化。
1. 预测试
132
对新闻类型的操控进行预测试。现场招募
现代传播 2022 年第 10 期( 总第 315 期)
姚
琦
周
赟: 主观还是客观: AI 写作对新闻可信度的影响机制研究
新媒体研究
54 名被 试,将 他 们 分 为 2 组,每 组 27 人。 首
先,被试会在规定时间内看一段有关硬新闻和
bach' α) 为 0. 87。以上结果表明,研究 3 中新闻
可信度、感知新闻偏见的量表都具有很高的信
软新闻的定义( 定义选自李良荣 ) ,接着在随机
情景下阅读一篇新闻 ( 软新闻或硬新闻 ) 。 最
度。详细见表 3。
后,为了检验被试能否正确判断出软新闻或硬
新闻,让 被 试 对 该 新 闻 的 软 硬 新 闻 程 度 进 行
表2
变量名
打分。
结果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 ANOVA) 对新
闻类型的操控进行有效性检查。其中,在硬新闻
新闻可信度
的操控成功,被试可以对硬新闻和软新闻进行
有效区分。
2. 实验设计和过程
研究 3 为 2( 新闻写作主体: AI 记者 vs. 人
类记者) × 2( 新闻类型: 软新闻 vs. 硬新闻 ) 的
组间设计。 通过“营销研究室 ”共招募 220 名
参与者,经过注意力检测的筛选,最终得到有效
问卷 200 份,向每人支付 2 元人民币作为报酬。
其中 女 性 108 人,占 54% ; 被 试 平 均 年 龄 为
24. 37 岁( SD = 4. 76) ,年龄跨度为 15—43 岁。
首先,随机向被试展示一则新闻 ( 硬新闻
或软新闻 ) 。 为了控制其他干扰变量,两种新
闻类型均选取体育题材,其中硬新闻的文本选
5
; 软新闻的文本则改
自于克莱瓦尔 ( Clerwall) 3
编于 2000 年 6 月 29 日新浪体育的一篇报道。
随后,依次让被试填写新闻感知偏见和新
闻可信度的相关量表。感知新闻偏见的量表选
6
,共 4 个问项。 该量表
择于沃德尔 ( Waddell) 3
已经经过国内外研究的反复验证并且在 2019 年
被再次修订,
具有高度可靠性。新闻可信度量表
选择 阿 普 尔 曼 ( Appelman) 和 桑 达 尔 ( Sundar)
7
2016 年的量表。3
量表包含以下问项,见表 2。
( 1)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量表的信度。研究 3 中新闻可信度共 3 个
问项,克朗巴哈系数 ( Cronbach' α ) 为 0. 907; 感
知新闻偏见共 4 个问项,克朗巴哈系数 ( Cron-
问项
文献来源
我刚读的新闻是准确的( 1 = 强烈不同
7 = 强烈同意)
意,
Appelman
我刚读的新闻是真实的( 1 = 强烈不同
and Sundar
7 = 强烈同意)
意,
我刚读的新闻是可信的( 1 = 强烈不同
7 = 强烈同意)
意,
组,M = 3. 59,SD = 1. 78,N = 27; 在 软 新 闻 组,
M = 5. 59,SD = 1. 15,N = 27。 组 间 方 面 ( F =
23. 992,P < 0. 001) 。 结果表明,软硬新闻类型
新闻可信度的测量量表
表3
( 2016)
研究 3 中的变量与指标的克朗巴哈系数
( Cronbach's α)
题项数
Cronbach's α
新闻可信度
变量名称
3
0. 907
感知新闻偏见
4
0. 87
首先,新闻类型的调节作用。 以作者类型
作为自变量,新闻类型作为调节变量,新闻可信
度为因变量,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对样本进行分
析。结果表明,作者类型对新闻可信度的主效
应显著[F ( 1,196) = 8. 45,p = 0. 004],新闻类型对
新闻可信度的主效应显著[F ( 1,196) = 23. 03,P <
0. 001],更重要的是,作者类型与新闻类型的
交互 对 新 闻 可 信 度 的 效 应 显 著 [F ( 1,196) =
17. 82,p < 0. 001]。
在硬新闻条件下,
被试认为人类记者撰写的
新闻可信度与 AI 记者撰写的新闻可信度相似
[M人类记者 = 5. 814,MAI记者 = 5. 62,F( 1,196) = 0. 837,
p = 0. 351],
在软新闻条件下,
被试认为人类记者
撰写的 新 闻 可 信 度 低 于 AI 记 者 撰 写 的 新 闻
( M人类记者 = 4. 4764 < MAI记者 = 5. 533) ,且差异显
p < 0. 001]。如图 2。
著[F( 1,196) = 25. 16,
其次,感知新闻偏见的中介作用。 首先,检
验新闻类型 ( 硬新闻 / 软新闻 ) 对中介变量 ( 感
知新闻偏见 ) 的调节作用。 采用了 SPSS 24. 0
中的单变量方差分析,当新闻类型为硬新闻时,
AI 记者( M = 5. 29) ,人类记者( M = 5. 38) ,P 值
为 0. 69 > 0. 05。结果说明,当新闻类型为硬新
现代传播 2022 年第 10 期( 总第 315 期)
133
新媒体研究
姚
琦
闻时,H3a 得到验证,用户对 AI 记者写作的新
闻和人类记者撰写的新闻的感知偏见都很低,
周
赟: 主观还是客观: AI 写作对新闻可信度的影响机制研究
( 2) 研究结果与讨论
首先,H1 被再次验证,结果表明: 新闻写作
不存在偏见上的差异,因此对中介机制产生了
调节。当新闻类型为软新闻时,AI 记者 ( M =
主体( AI 记者 / 人类记者) 对用户感知新闻可信
度存在着影响,总体而言,AI 写作的新闻可信
5. 11) ,人类记者 ( M = 3. 91 ) ,P < 0. 01。 数据
分析的结果说明,H3b 得到验证,当新闻类型为
度高于人类记者。 其次,证明了感知新闻偏见
的中介作用,H2 得到验证。 最后,证明了新闻
软新闻时,用户感知 AI 写作新闻里存在的偏见
小于人类记者撰写的新闻,即没有对中介机制
类型的调节作用,即当新闻类型为硬新闻时,用
户认为在新闻可信度上,AI 写作的新闻和人类
产生调节。据此,H3 得到了全部验证。
撰写的新闻不存在差异,H3a 得到验证; 当新闻
类型为软新闻时,用户认为 AI 写作的新闻比人
类记者撰写的新闻可信度高,H3b 也得到验证。
据此,H3 得到全部验证。
五、结语
( 一) 结论
本文基于媒体等同理论,采取问卷调查与
情境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 AI 写作对新
图2
新闻类型的调节作用
根据 海 因 斯 ( Hayes) 提 出 的 中 介 分 析 程
8
3
序 ,参照有调节的中介分析模型( 模型 8) 进行
Bootstrap 中介变量检验,样本量选择 5000,在
95% 置信区间下,结果显示: 新闻类型对中介效
应起到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硬新闻,感知新
闻偏见的中介效应不显 著 ( 间 接 效 应 Indirect
Effect = - 0. 039,LLCI = - 0. 269,ULCI =
0. 155) ; 对于软新闻,感知新闻偏见的中介效
应 显 著 ( 间 接 效 应 Indirect Effect = 0. 505,
LLCI = 0. 255,ULCI = 0. 824 ) 。 基于此,假设 3
得到了验证,具体如图 3 所示。
闻可信度的影响机制。 研究发现,用户认为 AI
记者撰写的新闻比人类记者撰写的新闻可信度
更高; 感知新闻偏见的差异是这一现象的内在
机制; 当新闻类型( 软新闻 vs. 硬新闻) 不同时,
用户在比较“AI 记者 / 人类记者 ”这两种新闻的
可信度时出现变化,这对主效应起到调节作用。
三个研究的具体结论如下:
研究 1 在不告知被试新闻写作主体的情况
下,检验被试是否能够有效判断新闻写作主体
( AI 记者 / 人类记者 ) ,并请被试对所给新闻的
新闻可信度进行评分。 结果表明: 不论是专业
组还是非专业组,被试都不能准确判断出新闻
是由 AI 记者所写还是由人类记者所写; 在此前
提下,被试对新闻可信度的感知也不存在差异。
这表明,被试对新闻可信度感知受到人们刻板
印象的影响。
研究 2 正确告知被试新闻写作主体,并请
被试判断新闻可信度。 结果表明: 被试认为 AI
图3
134
感知新闻偏见的调节作用
记者写作的新闻可信度高于人类记者写作的新
闻可信度; 同时,在感知偏见上,AI 记者写作的
现代传播 2022 年第 10 期( 总第 315 期)
姚
琦
周
赟: 主观还是客观: AI 写作对新闻可信度的影响机制研究
新媒体研究
新闻低于人类记者写作的新闻。
研究 3 采用情景实验法,验证感知偏见的
信度评价较高,结合 AI 写作高效率、低成本等
优势,未来 AI 技术可以被更深入且广泛地应用
中介作用及新闻类型( 硬新闻 vs. 软新闻 ) 的调
节作用。结果表明,当新闻类型为硬新闻时,不
论是人类记者还是 AI 记者,用户感知到的新闻
到新闻领域中; 其次,未来 AI 可以继续在软新
闻领域“开疆拓土 ”,在硬新闻写作中,也可以
偏见差异不大,在新闻可信度判断上也不存在
差异; 然而,当新闻类型为软新闻时,用户认为,
AI 写作中的新闻偏见显著低于人类记者所写
的新闻,AI 写作的新闻可信度显著高于人类记
者写作的新闻。
( 二) 理论贡献
首先,从媒体等同理论视角切入,结合实验
法等定量研究方法,推动了 AI 写作在实证研究
上的发展; 其次,揭开了影响用户新闻可信度判
断的内在机制“黑箱 ”,也从理论层面对感知新
闻偏见的研究应用进行了拓展; 最后,补充了
采取人机协作的方式; 最后,新闻机构在运用
AI 技术进行新闻写作时,应尽到告知受众新闻
源的义务,尤其是在软新闻情况下,更应强调该
新闻是由 AI 撰写,从而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
( 四)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为了控
制其他影响因素,实验中仅采用了体育新闻作
为新闻文本,未来可以从多种新闻议题进行验
证; 其次,在智能媒体时代,人与机器的界限越
来越模糊,但人类记者仍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未
来研究可以从人机协作这一层面进行剖析; 最
AI 写作相关研究在调节上的研究空白,并对以
后,技术进步的速度远超人类写作水平的提升,
未来研究可以跟踪人类和 AI 新闻写作水平的
往的研究争议做出了合理解释。
( 三) 实践意义
变化趋势,以及如何动态影响新闻可信度感知。
( 硕士研究生贺钟祥对该研究亦有贡献)
首先,从研究结果看,用户对 AI 写作的可
【责任编辑: 潘可武】
注释:
2021 年第 2 期,第 78 - 97 页。
吴璟薇、郝洁: 《智能新闻生产: 媒介网络、双重的人及关系主体的重建》,《国际新闻界》,
Levy S. ,Gvili Y. How Credible is E-word of Mouth across Digital-marketing Channel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vol. 5,no. 9,
2015. pp. 95 -
109.
③ 付晓光、吴雨桐: 《论 AI 新闻写作的逻辑特征———基于 Dreamwriter 报道与人工报道的对比分析》,《现代出版》,2021 年第 1 期,第 48 -
55 页。
vol. 5,
no. 4,
2018. pp. 236 - 255.
④3
6 Waddell T. F. A Robot Wrote This? How Perceived Machine Authorship Affects News Credibility. Digital Journalism,
2017 年第 9 期,第 59 - 62 页。
⑤ 匡文波: 《记者会被机器人取代吗》,《新闻与写作》,
2021 年第 5 期,第 145 - 151 页。
⑥ 雷霞: 《搜索引擎智能推荐的权力控制与人的能动性》,《现代传播》,
2021 年第 10 期,第 117 - 118 页。
⑦ 刘佳、刘莹、朱伯玉: 《AI 算法推荐新闻的法律风险与规制》,《青年记者》,
2021 年第 1 期,第 63 - 92 页。
⑧ 张梦、陈昌凤: 《智媒研究综述: 人工智能在新闻业中的应用及其伦理反思》,《全球传媒学刊》,
1973. pp. 110 - 131.
⑨ Tuchman,Gaye. Making News by Doing Work: Routinizing the Unexpected.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 5,no. 71,
⑩ 李良荣: 《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57 页。
2020 年第 3 期,第 7、
115 - 138 页。
13 马超: 《媒介类型、内容偏好与使用动机: 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的多维探析》,《全球传媒学刊》,
1
2 Metzger M. J. ,Flanagin A. J. ,EyalK. et al. Credibility for the 21st Century: Integrating Perspectives on Source,Message,and Media Credibility in the
Contemporary Media Environment. Annal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vol. 27,no. 1,
2003. pp. 293 - 335.
2001. pp. 52 - 72.
1
32
5 Sundar S. S. ,Nass C. Conceptualizing Sources in Online New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 51,no. 1,
2019 年第 6 期,第 41 页。
1
4 郑越、杨帆: 《记者和算法谁更值得信任: “机器人新闻”可信度的影响因素探析》,《现代传播》,
1
5 Franchimon F. Persuasive Technology: Using Computers to Change What We Think and Do( Book Review) . Journal of Business & Technical Communication,vol. 5,no. 1,
2006. pp. 58 - 59
1
6 Sweetser K. D. ,Porter L. V. ,Chung D. S. ,Kim E. Credibility and the Use of Blogs among Professionals in th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vol. 1,no. 85,
2008. pp. 169 - 185.
1
7 Johnson T. J. ,Kaye B. K. Credibility of Social Network Sites for Political Information among Politically Interested Internet Users. Journal of Computer2014. pp. 957 - 974.
mediated Communication,vol. 19,no. 4,
2011 年,第 141 页。
1
8 刘琼: 《中国网络新闻可信度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下转第 145 页)
①
②
现代传播 2022 年第 10 期( 总第 315 期)
135
宣长春
吴钧昊: 微博辩证情绪的发现及其对舆情治理的启示
新媒体研究
no. 3,
2016. p. 700.
1
5 [美]郝大维、安乐哲: 《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施忠连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6 页。
1
6 张立文: 《和合学概论———21 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 上卷)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467 页。
1999. p. 752.
1
7 Peng K. ,Nisbett R. E. Culture,Dialectics,and Reasoning about Contradi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vol. 54,no. 9,
1
82
0 Kitayama S. ,Markus H. R. ,Kurokawa,M. Culture,Emotion,and Well-being: Good Feelings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Cognition and Emotion,vol. 14,no. 1,
2000. p. 120.
1
9 Goetz J L. ,Spencer-Rodgers J. ,Peng K. Dialectical Emotions: How Cultural Epistemologies Influence the Experience and Regulation of Emotional
Complexity. In: Richard M. S. ,Susumu Y. ( eds. ) . Handbook of Motivation and Cognition across Cultures. New York: Elsevier. 2008. p. 535.
2005. p. 147.
2
1 Miah A. Book Review: Cybertypes: Race,Ethnicity,and Identity on the Internet.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vol. 27,no. 1,
2012 年第 3 期,第 87 页。
2 王平、谢耘耕: 《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意见领袖的实证研究———以“温州动车事故”为例》,《现代传播》,
2016 年,第 39 - 40 页。
2
3 李晓: 《社会身份对个人网络表达影响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9 年第 4 期,第 31 页。
2
42
7 陈安繁、金兼斌、罗晨: 《奖赏与惩罚: 社交媒体中网络用户身份与情感表达的双重结构》,《新闻界》,
2015 年第 1 期,第 73 页。
2
5 彭希羡、朱庆华、刘璇: 《微博客用户特征分析及分类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情报科学》,
2012 年,第 47 - 48 页。
2
6 刘云龙: 《论不同社会背景人士在微博评论中的语言特征差异》,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 年第 1 期,第 72 页。
2
8 陈经超、万家驹、王忠彬: 《认证与非认证记者微博的话语表达分析》,《广告大观》( 理论版) ,
2015 年第
2
9 刘丛、谢耘耕、万旋傲: 《微博情绪与微博传播力的关系研究———基于 24 起公共事件相关微博的实证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
9 期,第 103 页。
2017 年第 4 期,
3
0 王玮、温世阳: 《情感分析在社会化媒体效果研究中的应用———基于分类序列规则的微博文本情绪分析》,《国际新闻界》,
第 65 页。
2010 年,第 16 - 18 页。
3
13
6 王振浩: 《基于情感字典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文本情感分类》,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年,第 31 页。
3
2 陈晓东: 《基于情感词典的中文微博情感倾向分析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4 年第 8 期,第 78 页。
3 周咏梅、阳爱民、杨佳能: 《一种新闻评论情感词典的构建方法》,《计算机科学》,
2019 年第 3 期,第 283 页。
3
4 李吉、黄微、郭苏琳、孙悦: 《网络口碑舆情情感强度测度模型研究———基于 PAD 三维情感模型》,《情报学报》,
2017. p. 38.
3
5 Thomas R. Intraday Online Investor Sentiment and Return Patterns in the U. S. Stock Market.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vol. 84,
2017 年第 4
3
7 党明辉: 《公共舆论中负面情绪化表达的框架效应———基于在线新闻跟帖评论的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
期,第 47 页。
3
8 Miyamoto Y. ,Ryff C. D.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Dialectical and Non-dialectical Emotional Styl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Cognition and
Emotion,vol. 25,no. 1,
2011. p. 25.
2013 年第 1 期,第 7 页。
3
9 刘书青、彭凯平、刘冠民、方平、林卓、李迪斯: 《辩证情绪: 研究方法及展望》,《心理学探新》,
4
0 Peng K. ,Nisbett R. E. ,Wong N. Validity Problems Comparing Values across Culture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Psychological Methods,vol. 2,
no. 4,
1997. p. 340.
4
1 〔南宋〕朱熹: 《四书集注》,三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4 页。
4
2 [美]拉里·A. 萨姆瓦、
理查德·E. 波特、
雷米·C. 简恩: 《跨文化传通》,
龚光明、
陈南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8 年版,
第 66 页。
2021 年第 2 期,第 119 页。
4
3 刘建军: 《思维方式差异与中西文化的不同特性》,《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年第 3 期,第 145 页。
4 王雪、常健: 《舆情中和: 化解舆情极化的另一种策略》,《中国行政管理》,
( 作者宣长春系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深圳研究院助理教授; 吴钧昊系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
■■■■■■■■■■■■■■■■■■■■■■■■■■■■■■■■■■■■■■■■■■■■■■
( 上接第 135 页)
Metzger M. J. ,Flanagin A. J. Credibility and Trust of Information in Online Environments: The Use of Cognitive Heuristics. Journal of Pragmatics,vol.
59,no. 1,
2013. pp. 210 - 220.
2021 年第 2 期,第 37 页。
2
0 申琦、王璐瑜: 《当“机器人”成为社会行动者: 人机交互关系中的刻板印象》,《新闻与传播研究》,
2
12
4 Reeves B. ,Nass C. The Media Equation: How People Treat Computers,Television,and New Media Like Real People and Plac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 6.
2 Xu K. ,Lombard M. Media are Social Actors: Expanding the CASA Paradigm in the 21st Century. In: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2016. pp. 1 - 47.
2008.
2
3 Weinreich,Harald,Hartmut Obendorf. et al. Not Quite the Average: An Empirical Study of Web Use. ACM Transactions on the Web,vol. 1,no. 2,
pp. 1 - 31.
2001. pp. 52 - 72.
2
5 Sundar S. Shyam,Clifford Nass. Conceptualizing Sources in Online New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 1,no. 51,
2020 年第 10 期,第 69 页。
2
6 许向东、王怡溪: 《智能传播中算法偏见的成因、影响与对策》,《国际新闻界》,
2021 年第 3 期,第 36 页。
2
7 陈昌凤、张舒媛: 《新闻生产中算法运用的技术路径与价值逻辑》,《现代出版》,
2
8 Graefe,Andreas,Mario Haim. et al. Readers’Perception of Computer-Generated News: Credibility,Expertise,and Readability. Journalism,vol. 5,no.
19,
2018. pp. 595 - 610.
2
9 Liu B,Lewen Wei. Machine Authorship in Situ: Effect of News Organization and News Genre on News Credibility. Digital Journalism,vol. 5,no. 7,
2019. pp. 635 - 657.
2011 年第 9 期,第 40 - 41 页。
3
0 王国珍: 《新闻报道中的“有意偏向”和“无意偏向”》,《新闻爱好者》,
2021 年第 4 期,第 24 - 28 页。
3
1 潘晨晨: 《算法新闻偏见及其治理路径》,《编辑学刊》,
3
2 Carlson M. The Robotic Reporter: Automated Journalism and the Redefinition of Labor,Compositional Forms,and Journalistic Authority. Digital Journal2005. pp. 416 - 431.
ism,vol. 3,no. 3,
3
43
7 Appelman A. ,Sundar S. Measuring Message Credibility: 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Exclusive Scale.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vol. 93,no. 1,
2016. pp. 59 - 79.
2014. pp. 519 - 531.
3
5 Clerwall C. Enter the Robot Journalist. Journalism Practice,vol. 8,no. 5,
3
8 Hayes A. F. Introduction to Mediation,Moderation,and Conditional Process Analysis: A Regression-Based Approac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2014. pp. 335 - 337.
ment,vol. 51,no. 3,
1
9
( 作者姚琦系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赟系重庆交通大学旅游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现代传播 2022 年第 10 期( 总第 315 期)
145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