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Natalie Wong

《廉頗藺相如列傳》讀本問題及參考答案

advertisement
廉頗藺相如列傳問題參考答案
問題:
一. 章臺之會,藺相如為甚麼能從秦王的表現看出他沒有誠意償趙十五城邑?藺相如又怎樣完
璧歸趙?
1.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在章臺之會,藺相如細加觀察,已知秦王無意償趙十五城邑。首先,
秦王與他會於章臺,而章臺是秦國內廷遊樂之地,不是款待外使的正確場所;在秦王得璧以
後,大喜過望,又將璧玉傳給侍從及美人觀看,根本就不與藺相如商議償城的事情;而且,
由始至終,秦王對藺相如的禮節,都是萬分傲慢。
2.當藺相如發覺秦王根本無誠意償趙十五城邑,於是便假稱璧玉有瑕疪,乘機取回璧玉。跟
著,他要求秦王齋戒五天,用以作為將璧玉運回趙國的緩兵之計;然後,藺相如派他的隨
從,穿上平民衣裝,懷著璧玉,從小路送還趙國。
二.試就「澠池之會」一事,回答下列問題:
1. 秦王約趙王在澠池會面,為甚麼廉頗和藺相如都認為趙王非去不可?
2. 澠池之會前,廉頗為了防止趙王被秦王所脅持,預先訂下了甚麼對策?
3. 在澠池之會中,藺相如怎樣憑著自己的膽色和機智,保持了趙國的體面?
1. 因為他們認為如果趙王不去赴會,便顯示出趙國的軟弱和怯懦,這會影響到趙國的聲譽。
2. 廉頗在趙王出發前,建議若趙王過了三十天還未回國,便立太子為王,免得秦王以趙王做人
質,要脅趙國。在澠池之會期閒,廉頗在邊境上設置重兵,以防止秦國的入侵。
3. 澠池之會上,藺相如兩度隨機應變,保持了趙國的體面:
a)第一次是秦王要求趙王鼓瑟,並命史官把此事記在史冊上;藺相如也不
甘示弱,以死脅迫秦王擊 ,也令史官記下此事,使趙國在外交上與秦國
保持均勢。
b)第二次是秦國群臣請趙王以十五城作為給秦王的獻禮,藺相如也毫不退
讓地反請秦國以首都咸陽城作為給趙王的獻禮。
三.廉頗認為藺相如只有口舌之功,你同意牠的說法嗎?為甚麼?
我不同意廉頗的說法。藺相如之所以能夠完成完璧歸趙的任務和在澠池之會上保全了趙國的體
面,並不是單靠他的口才,而是因為他有隨機應變的急智和不畏強權的勇氣。
四.藺相如拜為上卿,廉頗不服,聲言侮辱他,後來為甚麼彼此竟成「刎頸之交」?
在藺相如被拜為上卿之後,廉頗不服氣,於是聲言要侮辱他。但是,由於藺相如器量恢宏,時
常藉口生病,避開廉頗,盡量避免正面衝突。於是,藺相如以國家為重的心意,終於使到廉頗
折服。在廉頗自知慚愧之後,他也能勇於改過,負荊向藺相如請罪,因而二人冰釋前嫌,結成
友好,成為「刎頸之交」。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