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Dong Simin

《如何阅读一本书》思维导图

advertisement
《如何阅读一本书》
读书应如金字塔——基础厚实,顶端尖锐
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为什么阅读要主动?)
主动的阅读:阅读时的要求和技巧越多,收获就越大
主动的阅读是一种思考。读者对他自己,以及自己面前的读物,要求的越多,
多。
而且,这个要求越具体越好 。
比如心理学,不是抱着单纯要解决心理问题这么宽泛的目的,而要拆解至
惑,比如,为什么会容易被打断,如何平衡自我和他我……这也是之前为
书脑海中却没有多少印象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不用”或“
次”。
读者不是靶子,而是捕手。捕手的技巧在于让球停下来——好的阅读是作者的
技巧的密切配合。
更好的阅读=更主动+更多技巧
我们普遍认为,写作是需要经过长期练习的,而阅读似乎没有练习这个概念,但练习
甚至还要超过写作,因为普通人最经常面对的其实是阅读。
阅读的目标决定阅读方式:①娱乐②获得资讯③增进理解
——后两者都属于学习
头脑与书本间的两种关系:①都了解②并不完全了解
这本书中的讯息只是将你还没读这本书之前,你们便共同了解的东西传达出来而已
你对这本书的了解程度,刚好让你明白其实你并不了解这本书
更有益的阅读,是挑战自己既有的理解力
第一是一开始时不相等的理解程度;其次,阅读的人一定要把不相等的理解力
度之内。
比如阅读《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时,在第一页反复斟酌了几十分钟,最
解……之所以说是稍稍理解,是因为还没法给别人讲懂。
理解力与知识的质量(量和复杂度)有关 :人是在已有认知上,建立新的
新事物的。如果缺少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就无法理解眼前这件事。反过来说,
存量越多,你能理解的新知识也就越多,理解速度会越快,这就是我们看书
原因。
横向理解力与纵向理解力(归纳理解力和演绎理解力) :横向理解力是举
力,纵向理解力是见微知著的能力。
横向理解力 :举一反三并没有跳出一本身的范畴,只是举出更多相似的例
著则是超越了本来的“一”。
纵向理解力 :一个读者要能够正确地回答许多更进一步的问题,才表示有
解力。这里的“更进一步”指的不仅是以小见大 ,还有由表及里 的能力—
个看深。
理解力与认知、元认知的关系
阅读就是学习:运用理解力而非记忆力
记忆力和理解力的差异:前者是记得住,后者是解释得了
所谓书呆子,指的就是读得广,而未读通。读得越多,越困惑。
知识的诅咒 :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蒙田
阅读比倾听需要更多主动
第二章 阅读的层次
第一层次:基础阅读
完全明白每个字的意思
第二层次:检视阅读
短时间内的大范围略读
第三层次:分析阅读
在这个层次的阅读中,读者会紧抓住一本书——这个比喻蛮恰当的——一直
为他自己为止。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
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
第四层次:主题阅读
在做主题阅读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
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但只是书本字里行间的比较还不够。主题阅读
此。借助他所阅读的书籍,主题阅读者要能够架构出一个可能在哪一本书里
分析。
第三章 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过分强调阅读的准备阶段,过分注重教导孩子初步阅读的方法,往往意味着其他更高层
忽视
第四章 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第一种: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需求
第一,你并不知道自己想不想读这本书。你也不知道这本书是否值得做分
得,或只要你能挖掘出来,书中的资讯及观点就起码会对你有用处。其次
——常会有这样的状况——你想要发掘所有的东西,但时间却很有限。
技巧:①序言、②目录、③索引、④书面介绍、⑤标题有趣的章节、⑥最后
看序言,明确主题,便于书本归类
看目录,晓纲要
看索引,评估议题范围
看出版者介绍,宣传文案里往往蕴含着主旨摘要
看有趣的章节,是否能吸引你
看最后两三页,后记往往是精华总结
第二种:粗浅的阅读
柳暗后会花明 :不要为一些没法立即了解的东西而停顿,因为你很有可能在后
答案。
关于阅读速度
速读的价值不在于快,而在于在哪快
速读包含两个“度”:速度和详略度
你只读书中的一小部分,而且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读,不一样的目标来读
逗留与倒退
跟着大脑的运转速度阅读,而非眼部的运动速度
训练方法|以手带眼,增进速度也提升专注 :将大拇指与食指、中指合并
个“指针”顺着一行一行的字移动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觉的还要快一点
眼睛跟着手部的动作移动。一旦你的眼睛能跟着手移动时,你就能读到那些
我们的手(或其他工具)就像是个计时器,不只负责增进你的阅读速度,也
于你所阅读的东西上。一旦你能跟随自己的手指时,就很难打瞌睡或做白日
想。
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主动阅读的基础 | 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五)个基本问题:主题——细节——体系—
用)
主题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这本书的主题
次发展这个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
细节(书中原话) :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主要
与论点。这些组合成作者想要传达的特殊讯息。
批判 :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除非你能回答
否则你没法回答这个问题。在你判断这本书是否有道理之前,你必须先了解整
么才行。然而,等你了解了一本书,如果你又读得很认真的话,你会觉得有责
个自己的判断。光是知道作者的想法是不够的。
应用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如果这本书给了你一些资讯,你一定要问问这
意义。为什么这位作者会认为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如
提供了资讯,还启发了你,就更有必要找出其他相关的、更深的含意或建议,
启示。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
写出言外之意
写下来,让书成为你的一部分
写下来的好处:①保持清醒;②表达可完善甚至增进思考;③有助于记忆。
三种笔记
结构笔记
重点是全书的架构,而不是内容——至少不是细节。
概念笔记
作者观点的提炼以及自我观点的形成。
辩证笔记
概念笔记进阶。基于多本书的观点,针对某个主题的讨论。
培养阅读的习惯
我们谈到一个有技术的人时,并不是在说他知道该如何去做那件事,而是他已经
件事的习惯了。当然,对于规则是否了解得够清楚,是能不能拥有技巧的关键。
道规则是什么,就根本不可能照规则来行事了。而你不能照规则来做,就不可能
术,或任何技能的习惯。
将每个严格有规则的动作自然(放下注意力)连贯起来就是技术/技术就是一系列
考的复杂操作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书籍的分类
分析阅读的四个规则:
分类——概括——找出结构(及结构间的联系)——找到作者的问题/这本书存在的原因(
题)—— 如果你在表述一个想法时用了很多种方式却无法判定哪一种方式最优,只能将它们
那么你要么缺少某些关键词汇,要么可能对其中某个词汇的含义理解并不清晰
既然我们已经说明了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让我们暂停一下,将这四个规则按照适当的标
一下: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或,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四个规则:(1) 依照书本的种类与
类。 (2) 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 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
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4)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
SOP
框架
主旨
关键细节
关键词
关键句
关键论述
我的思考
困惑与答案
看得多,忘得多,越看越糊涂
有人读书像掰玉米,掰一根丢掉前面那根,最后带走的只是最后一根老玉米,
都白费了。这是因为记忆会慢慢淡化,看完一本,看第二本的时候,第一本书
一点,看第三本的时候,前两本又离他远了一点,到了第十本,前面九本书,
本已经离他十万八千里了。宋朝人管这个现象叫“渐行渐远渐无书”,所以,
不去分门别类记载,看了等于没看。
阅读原则
【1】不要困在一个地方
【2】详读和略读得当
【3】一句话总结+感悟+应用场景
精细加工策略有说出大意、总结、建立类比、用自己的话做笔记、解释、提问
分类-主题-一句话概括-三句话概括-结构-细节-链接(结合其他相关主题的
应用
阅读前的框架构建
看这本书的目的: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解决了的问题——自问自答
新产生的困惑
阅读中
关键句置顶
关键词提取
衍生问题写于引发思考的笔记下方,并统一归总置顶
阅读后
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应该包括三个要素:有知识架构、有知识内容、内容之间有联系。
整体
一句话总结-三句话总结
子主题
架构(复杂度)
找到书中最重要的部分
书的每一部分用一句话总结
将内容大纲排列如下:(1)作者将全书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二部
第三部分谈的是别的事,第四部分则是另外的观点,第五部分又是另一些事。(2)第
又分成三个段落,第一段落为X,第二段落为Y,第三段落为Z。(3)在第一部分的第
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A,第二个重点是B,第三个重点是C,第四个重点是D等等。
书本内容
内在阅读
外在阅读
书籍分类
虚构作品
想象文学(小说、戏剧、史诗、抒情诗)
论说性作品
理论性作品:知
数学
哲学
理论/思辨哲学:关于存在与变化
形上学:存在问题
自然哲学:特质和种类的演变
认知论:人类如何认知世界
实用/规范哲学:关于善恶和意义
伦理学:如何过好生活、善恶标准
政治哲学:个人与群体的行为问题
科学
社会科学
心理学
社会学
管理学
经济学
政治学
法律
教育
公共行政
社会服务
人类学
历史
传记
定案本传记
授权本传记
咨询:当前事件
实用性作品:行
说明规则
说明规则背后的原理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