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juan941208

比較單純憂鬱症、單純焦慮症及混合焦慮與憂鬱症之婦女在行為抑制系統與行為激發系統功能上之差異

advertisement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行 為 醫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比較單純憂鬱症、單純焦慮症及混合焦
慮與憂鬱症之婦女在行為抑制系統與行
為激發系統功能上之差異
Behavior Inhibition and Behavior Activation System
in Women with Depression Only, Anxiety Only, and
Mixed Anxiety-Depression
研 究 生:陳玉馨
指導教授:柯慧貞
中 國 民 國 九十二 年 七 月
摘要
一、研究目的與假設
憂鬱症與焦慮症共病的發生機率遠高於隨機出現可能性。
Merikangas (1990)曾對憂鬱與焦慮的關係提出三個假設: 1) 兩者可
能具有共同的病因基礎;2) 焦慮症導致憂鬱症的發生;3) 憂鬱與焦
慮是獨立的兩種疾病,但另外存在一種混合憂鬱與焦慮的疾病類型。
為驗證上述三種假設,Merikangas 建議在方法學上取樣單純憂鬱組、
單純焦慮組、混合焦慮與憂鬱組以及控制組,比較這四組在可能機制
上的差異。
由於男女罹患憂鬱症與焦慮症之比例不同,故本研究控制性別變
項,只以婦女為研究對象。此外,過去研究發現嚴重憂鬱症狀會明顯
干擾氣質與性格評估結果,本研究僅取樣在憂鬱症緩解期之個案以控
制憂鬱症狀對評估結果的影響。
本研究以 Gray (1987)的假想神經模型做為探討憂鬱與焦慮共病
機制的主體,並控制性別與嚴重憂鬱症狀之影響,比較單純憂鬱症、
單純焦慮症及混合焦慮與憂鬱症之婦女在行為抑制系統(BIS)與行
為激發系統(BAS)功能上之差異。研究假設為:1) 終生診斷為單純
焦慮組之個案在 BIS 上的功能反應較為高,在 BAS 上與一般控制組並
無差異;2) 終身診斷為單純憂鬱組之個案在 BAS 上的功能反應較為
低,在 BIS 上與一般控制組並無差異;3) 相較於一般控制組,終身
診斷為憂鬱與焦慮共病組之個案在 BIS 的功能反應高,BAS 上的功能
反應低。
二、研究方法:
(一)樣本:取樣自 1996 年國科會研究計畫『產後憂鬱症之前
因與後果』所蒐集的婦女樣本,該計畫曾取樣單純憂鬱組(過去一生
曾符合重度憂鬱症)59 名,單純焦慮組(過去一生曾出現過焦慮症)
126 名,混合焦慮與憂鬱組(過去一生曾出現過焦慮症與嚴重型憂鬱
症;以下簡稱共病組)71 名,以及控制組(過去一生未曾出現任何
精神疾病)156 名。本研究從中邀請到單純憂鬱症組 24 名、單純焦
慮症組 61 名、混合焦慮症與憂鬱症組 31 名、以及控制組 70 名參與
本研究,四組樣本在教育年數與年齡上無顯著差異。
(二)工具:本研究使用半結構式終生診斷晤談量表、追蹤版、
目前病情版以及身心適應量表做為疾病診斷分組與疾病症狀分組工
具。並以中文版行為抑制/行為激發系統量表做為 BIS/BAS 功能的評
估指標之一。並另以廖聆岑等人改編自 Carver& White 所設計之單獨
誘發 BIS 與 BAS 反應的實驗情境做為另一評估指標,希望能提供更多
線索,觀察個案在生活情境下的真實反應。最後以中文版艾氏性格量
表中之神經質量表、外向性量表與中文版三向度性格問卷內之逃避懲
罰及新奇刺激尋求分量表做為量表與實驗工具效度驗證之相關指標。
(三)方法:本研究以合併量表與實驗測量的方式進行 BIS、BAS
功能的評估。一開始先進行診斷性晤談以追蹤個案由初次診斷晤談之
後至目前的身心健康狀況,並確立最後分組。除診斷分組外,另利用
生活適應量表評估目前憂鬱與焦慮狀態。BIS/BAS 量表填寫完畢後,
進行 BIS 與 BAS 實驗,實驗順序採隨機方式進行,並嚴格遵守實驗標
準化的要求。最後請個案將其餘性格量表帶回填寫,填寫完畢後寄回
三、研究結果:
以 Pearson 相關進行分析,行為抑制量表與外向性量表具顯著負
相關,與神經質、逃避懲罰得分則是呈現顯著正相關;行為激發量表
則與外向性及新奇刺激尋求量表也具顯著相關。但在實驗部分,行為
抑制實驗指標與各性格向度皆無相關。行為激發實驗指標與各性格向
度量表也無相關。
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四組在量表上的評估結果,各組在行為
抑制量表得分有顯著差異,進一步以薛費氏事後比較進行分析發現混
合焦慮與憂鬱組在行為抑制量表得分高於單純憂鬱組與控制組。但在
行為激發量表與相關各分量表上則無顯著差異。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四組在實驗上的評估結果,各組在 BIS 與 BAS 系統上的功能沒有顯著
差異。
以 Pearson 相關進行分析,行為抑制量表得分與目前焦慮、憂鬱
症狀具顯著正相關。
四、結論
本研究發現行為抑制與行為激發量表具有良好信、效度。
此外,混合焦慮與憂鬱症之婦女在行為抑制量表上的得分顯著高
於單純憂鬱組與焦慮組,且行為抑制量表得分與憂鬱、焦慮症狀具顯
著正相關。推論 BIS 功能過度激發可能為憂鬱與焦慮的共同危險因
子。
誌謝
本研究感謝財團法人行為與婦幼醫學文教基金會經費贊助以及研究
參與者的資訊提供
終於到了寫誌謝的時候,這象徵者我終於走到了一個旅途休息站!但或許這
也意味者轉身後又將投入另一個新的探險旅程。心理要感謝的人真的很多,這本
論文的形成,這趟旅程的過程,都是許多人不斷扶持我、指導我,我才能戰戰兢
兢的走完。我常說自己是個幸福的人,因為在人生路上,我的貴人相當的多,有
的人給了我知識方面的指導,有的人提供了我需要的訊息,有的人給了我努力下
去的勇氣,有的人讓我明白什麼是順應自然,什麼是患難見真情﹍﹍﹍
在我碩士班生涯裡我第一個要感謝的是我的老師,柯慧貞教授。我喜歡叫她
老師,不是『老闆』
。因為她啟蒙了我對研究生涯的興趣與熱誠,也教導我如何
成熟的待人處事,我永遠記得她對我的叮嚀:
『滾石不生苔』
。這讓我看清自己的
優點,也看出自己的盲點。我也會時時提醒自己,要善用 3Q 來創造未來,這是
老師的期待,也是老師的祝福。同時,也很感謝葉光輝老師與楊明仁主任在論文
上的諸多指導與協助,這讓這本論文的邏輯與章法變的更為清晰、完整,老師們
的鼓勵與肯定更是讓玉馨心理注入一股暖流。
還有一定要提到的是曉喻與彥鴻學長,收案的過程是相當辛苦的,很多時候
我們都是靠者一股蠻勁在努力,週末無法休息不說,回家還得排時間、輪流。特
別是曉喻,我們兩雖然都迷迷糊糊的,但居然可以一起完成許多件不可能的任
務,現在我們終於可以說∼∼我們熬過來了!我們真的努力過來了喔!!﹍﹍
謝謝娟秀與嫊媜總是包容我糊里糊塗、忘東忘西的個性,而且總是跟我分享
很多生活經歷或是不同角度的思考觀點。如果說我的 EQ 有很大的進步,那你們
真的是最大的功臣!還有謝謝羅以、姿吟、郁雯,我會永遠記得你們是我難忘的
戰友,我們是如何彼此鼓勵,一同寫完英文稿,然後一關一關的過,直到最後。
最重要的是感謝我的家人,包括我的爸媽,我的爺爺奶奶,以及小妹大妹。
謝謝你們的支持,讓我無後顧之憂,可以努力衝刺。也在我沮喪時,知道你們一
直在關心我,等我回家。還有偉傑,謝謝你這段時間的陪伴,感謝上帝讓我遇見
你,在一開始就讓我們有機會去學習當各獨立的圓,但又相互扶持,相信這將近
一年的時間,對你我的生命都有意義,這兩本碩士論文,都是珍貴的紀念。
我還想好想對許多人認真的說聲『謝謝』,礙於篇幅,看來我只好以『感謝
上帝』作為最好的註解了。
謝謝上帝為我所做的一切安排﹍﹍﹍﹍
玉馨 2003/07/24 凌晨於勝六 722
目
第一章
錄
緒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第一節
性別在憂鬱、焦慮症課題上的重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第二節
憂鬱與焦慮之診斷定義與臨床表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三節
共病的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四節
憂鬱與焦慮共病現象的普遍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第五節
憂鬱與焦慮共病研究的重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第六節
共病研究的新趨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第七節
Gray 的假想神經系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一、行為抑制系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二、行為激發系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三、非特定激發系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第八節
Gray 的模式與其它性格向度的關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一、BIS/BAS 與神經質/內外向性的關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二、BIS/BAS 與逃避懲罰、新奇刺激尋求以及酬賞依賴的關係______ 21
第九節
以 Gray 的神經模型作心理病理之相關探討__________________ 22
第十節
以 BIS/BAS 詮釋憂鬱症與焦慮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一、BIS/BAS 與焦慮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一)BIS 功能過高與焦慮的關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二) 實證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二、BIS/BAS 與憂鬱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一) 以 BIS/BAS 詮釋憂鬱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二) 實證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A 支持憂鬱症與 BAS 功能過低相關之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B 支持憂鬱症與 BAS 功過低合併 BIS 功能過高相關之研究________ 34
C 支持憂鬱症與 BAS 功能過低相關之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第十一節
行為抑制與行為激發系統功能的測量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42
第十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
一、回顧過去文獻後,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43
二、本研究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
第二章 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
第一節 工具的編制與修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一、中文版行為抑制系統與行為激發系統量表___________________ 45
二、行為抑制系統與行為激發系統之誘發實驗設計_______________ 47
(一)
誘發 BIS 功能的實驗設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
(二)
誘發 BAS 功能的實驗設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
第二節 研究對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
第三節 研究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
一、中文版終身診斷晤談量表、追蹤版、目前病情版_____________ 51
二、中文版行為抑制系統量表與行為激發系統量表_______________ 51
三、行為抑制系統與行為激發系統之誘發實驗情境______________ 52
四、生活適應量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
五、中文版艾氏性格量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
六、中文版三向度性格問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
第四節 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
第五節 資料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
一、分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
二、統計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
第三章 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
一、
教育與年齡等人口學變項與目前憂鬱焦慮狀態分析__________ 58
二、以行為抑制系統量表(TBISS)與行為激發系統量表(TBASS)評估行為抑制
系統與行為激發系統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
三、以實驗評估行為抑制系統與行為激發系統功能_________________ 59
四、檢驗量表工具與實驗測量工具之相關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
五、行為抑制/行為激發系統量表得分與目前憂鬱、焦慮症狀,以及神經質、
外向性、新奇刺激尋求、逃避懲罰等其他人格量表之相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
六、行為抑制/行為激發系統實驗指標與目前憂鬱、焦慮症狀,以及神經質、
外向性、新奇刺激尋求、逃避懲罰等其他人格量表之相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
第四章 討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
第一節
本研究主要發現與討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
一、研究發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
(一)重要人口學變項與疾病狀態之比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
(二)以量表評估行為抑制與行為激發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 65
(三)以實驗評估個體的行為抑制與行為激發功能_______________ 66
二、結果解釋與討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
(一)討論:量表與實驗測量工具評估結果的不一致性___________ 67
A.量表與實驗工具之間的相關性檢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
B.量表以及實驗工具與其它人格向度的相關效度檢驗__________ 67
C.推論與可能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
(二)討論: 評估結果與假設之間的同與異____________________ 71
A.結果的初步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
B.單純憂鬱組以及混合焦慮與憂鬱組之個案未能發現 BAS 功能
過低的情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
C.單純焦慮組之個案未能發現 BIS 功能過高的情形____________ 74
D. BIS 與憂鬱、焦慮症狀具高相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
第二節
本研究之評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6
一、本研究之限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6
二、結果應用與未來展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
第五章 參考文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
附錄一 行為問卷 (BIS/BA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7
附錄二 中文行為抑制行為激發量表信效度分析______________ 89
附錄三 BIS 實驗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0
附錄四 BIS 指導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
附錄五 BAS 實驗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
附錄六 BAS 指導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5
附錄七 生活適應量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6
附錄八 中文版艾氏性格問卷(CEPI)_____________________ 98
附錄九 三向度性格問卷 (TPQ)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
表
目
錄
表一:四組在教育年數、年齡、焦慮與憂鬱狀態上之差異比較_______58
表二:四組受試者在 TBISS 與 TBASS 量表上之表現_________________59
表三:四組受試者在 TRRS、Drive 與 Fun Seeking 分量表上之表現___60
表四:四組受試者在實驗指標上所表現出的 BIS 與 BAS 功能差異______60
表五:實驗測量與量表工具之相關比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1
表六:量表得分與目前憂鬱、焦慮症狀,以及其他人格量表之相關____62
表七:實驗測量與目前憂鬱、焦慮症狀,以及其他人格量表之相關____63
圖
目
錄
圖一:行為抑制系統簡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圖二:行為激發系統簡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圖三:全系統簡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
圖四:戰鬥逃離系統簡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性別在憂鬱、焦慮症課題上的重要性
憂鬱症與焦慮症是精神醫學界一直以來頗為重視的焦點,兩者都
是與情緒有關的心理疾患。在壓力激增的現今社會,憂鬱症與焦慮症
的流行率有逐步升高的趨勢,目前也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這兩種疾
病,並嘗試去瞭解它們。
性別與這兩種疾病的關係頗為密切,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女性罹
患憂鬱症的終生盛行率為 5%∼9%,男性為 2%∼3%
(A.P.A.,1994)
;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比例約為男性的 1.3∼2.8 倍
(Gater, Tansella & Korten, 1998) ,發作頻率約為男性的兩倍
(A.P.A.,1994)
。
在焦慮症部分,雖然不同類別的狀況不盡相同,但根據美國國家
共病研究中所記載,女性的終生盛行率遠高於男性;美國國家心理衛
生組織的調查也發現,焦慮症在女性精神疾患的罹病率上榮登首座
(Gater et al., 1998)。此外,研究還發現女性較男性容易在生命早
期發展出焦慮症,而早發型焦慮往往增加了日後發展出憂鬱症的危險
性。女性出現較多早發型焦慮症可以對憂鬱症盛行率的差異作部分解
釋(Breslau & Peterson, 1995)。
性別在憂鬱與焦慮症的發展上具有特殊影響性,所以在進行研究
與疾病防治時,確實有將性別因素加以控制的必要。由於女性罹患憂
鬱症與焦慮症的比例偏高,故本研究選擇婦女做為研究對象,針對憂
鬱症與焦慮症共病的課題加以探討,以瞭解其表面現象與背後機制。
1
第二節
憂鬱與焦慮之臨床表現與診斷定義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疾患診斷晤談手冊第四版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IV)
內所訂立的標準,憂鬱症與焦慮症的臨床表現與診斷定義如下:
重鬱症(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以下簡稱 MDD)在臨床表
現上的基本特質是在至少兩週期間內維持憂鬱心情,幾乎所有活動都
失去興趣與快樂感。重鬱發作時,患者常描述他的心情是憂鬱的、悲
傷的、絕望的、令人沮喪的,或者是『跌到谷底』
;除此之外,患者
常或多或少有者失去興趣或喜樂心情的狀況出現,對於原本的嗜好不
再熱中,活動量也減少,感到倦怠;有時還伴有有飲食、睡眠方面的
失衡現象;嚴重的狀況下,個案還可能出現自殺的意圖與行動。
根據 DSM-IV 所訂的診斷標準,MDD 係指兩週以上,在以下的症
狀表現上至少出現五項,才可診斷為 MDD:
(一)心情憂鬱、低落。
(二)
對事物失去興趣與關心。
(三)飲食方面:明顯體重增加或下降。
(四)
睡眠方面:幾乎每日失眠或嗜睡。(五)動作方面:動作遲緩或躁動
不安。
(六)幾乎每日覺得疲累或失去活力。
(七)認知方面:自我價
值感降低,出現過度或不合宜的罪惡感。
(八)專注力或決斷力降低。
(九)出現自殺意念或行動。
其中(一)與(二)兩者至少出現一個(必要條件)。且這些症
狀並非由於一般醫學狀況或物質使用所引起。
2
焦慮症在 DSM-IV 診斷系統中包含了六個主要的疾病類別,其共
同特徵為主觀上經驗極度焦慮不安的感覺,這些焦慮感皆不是因為一
般醫學狀況或物質使用所引起,但往往為個體帶來內在的痛苦或角色
功能上的損害。
『畏懼症(phobia)
』
:特定對象畏懼症的特徵是暴露於特定物體
或情境時會觸發臨床上明顯的焦慮,常導致逃避行為;社交畏懼症的
特徵是暴露於某些社交環境或表演情境時,會引發臨床上明顯的焦
慮,擔心他人對自己的批評與指責。
『恐慌症 (panic disorder)』: 經歷未預期性的恐慌發作,並
持續擔憂再發或者造成與發作相關聯的顯著行為改變。
『廣泛性焦慮疾患(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
持續六個月以上的過度焦慮與擔憂,且個人很難控制此憂慮的發生,
此擔憂也常伴隨者特殊的身體症狀出現。
『強迫性疾患(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
』
:出現
強迫性意念(造成個人明顯的焦慮與痛苦)或是強迫性行為(以抵銷
焦慮),兩者至少出現一種。
『創傷後壓力疾患(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
對嚴重壓力事件,如:天災、人或、親人死亡、戰爭、、、等,出現
一個月以上的極端焦慮反應,這些反應包括了再度體驗到創傷經驗、
個人警醒度持續增加、以及持續逃避與此創傷經驗有關的刺激。
『急性壓力疾患(acute stress disorder)』: 臨床特徵與:PTSD
相同,但持續時間不超過一個月,在極度創傷事件發生之後短期內發
生。
3
第三節 共病 (comorbidity) 的定義
精神疾病的共病現象對診斷、治療、安置照護、以及預後等各個
層面深具影響力 (Maser & Cloninger,1990)。在精神醫療與心理衛
生領域,共病現象發生的普遍性引發了我們對心理病理與診斷分類系
統的懷疑與好奇,目前此一課題已逐漸成為臨床實務與研究上的一個
熱門焦點。
共病受到關注的歷史並不長,但是定義卻因為研究的著眼點不同
而相當的多樣化。Feinstein (1970)首度對 Comorbidity 下定義:
“Any distinct additional clinical entity that has existed or
that may occur during the clinical course of a patient who has
index disease under study.”
部分臨床研究也引用這樣的定義,在相同個體身上,若擁有一個以上
精神疾病的診斷,即是存在共病現象。但若是個體只擁有一個精神疾
病診斷,但併有其他疾病的症狀出現,仍然不構成共病 (Maser &
Cloninger,1990)。
對於診斷性研究而言,這樣的定義並不恰當,由於他們的重點在
於症狀與症狀之間關係的釐清,以改善診斷項度的區辨力,所以共病
的定義需加以擴展,也包含個體僅出現症狀時的情形;但對於流行病
學者來說,共病所指的是『相對危險性』
,罹患某種精神疾病或一般
疾病的病人,出現其他精神疾病或精神症狀的相關危險機率,就是『共
病率』。
目前為大多數研究者(Klerman,1990; Burke, Wittchen, Regier
& Satorious.1990)所採用之共病定義如下:
4
“ 共病一詞所指的是兩種以上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在同一個個體發
生,有時候或許也伴隨者一般醫療狀況發生。定義中的時間點可能是
同時(cross-sectional)診斷,比方說在四周或六個月之間先後發
生,也可以是非同時的終身診斷(lifetime)
,疾病診斷之間沒有重
疊點 ”。
本研究所採的共病定義與上述等人相同,希望以終生的確立診斷
來評估共病的發生情況。所以兩疾病即使是在不同的時間點出現,並
沒有交集,但只要在同一個體發生並且確實達到診斷標準,則仍在本
研究的共病定義範圍內。
5
第四節
憂鬱與焦慮共病現象的普遍性
情緒疾患與焦慮疾患一直以來都是心理與精神疾病中極大的兩
個類別,根據美國國家共病調查研究,情緒疾患影響了一般人口中約
19%人數,而焦慮疾患的盛行率則將近 17% (Lydiard &
Brawman-Mintzer,1998)
。
此外,兩者在同一個體中共同發生的機會也相當普遍(Lydiard &
Brawman-Mintzer,1998;Merikangas,1990;Maser&
Cloninger ,1990)
,德國慕尼黑的臨床樣本與社區樣本七年追蹤性研
究(Munich Follow-up Study, MFS)(Wittchen & Essau,1993) 發現:
罹患重鬱症的社區樣本中約 40%在其終生診斷中至少曾出現過一種
焦慮疾患的確立診斷,臨床樣本則有 67.8%的機率。就社區樣本的
盛行率而言,單純憂鬱症患者約佔 5.0%,單純焦慮症患者約 7.3%,
混合焦慮與憂鬱症患者則為 4.4%。
曾美智、李宇宙、李明濱(1999)調查國內憂鬱症與焦慮症的診
斷分佈與共病率,發現焦慮症中合併憂鬱症的比例為 50∼88%,憂
鬱症合併焦慮症者為 32∼53%;其中有 10%是重鬱症先焦慮症後,
44%是焦慮症先重鬱症後,46%是重鬱症與焦慮同時發生。
針對混合焦慮與憂鬱症疾患(Mixed-Anxiety-Depressive
Disorder, MAD)是否單獨成為一個獨立的診斷類別,一直是爭議的
焦點。由於流行病學的調查研究上仍有許多限制,例如:未能將 MAD
的定義加以統一、取樣來源不同(社區、臨床)、衡鑑工具的差異、
著重確立診斷或症狀表現的觀點不一、疾病發生時距的定義範圍相異
等,所以我們事實上仍無法完全精準的掌握憂鬱症與焦慮症共病的盛
行率(Merikangas,1990;Wittchen & Essau,1993;Angst, Vollrath,
6
Merikangas & Ernst,1990;Clayton, Grove, Coryell, Keller, Hirschfeld &
Fawcett,1991)
。但可確信的是:憂鬱症與焦慮症共病現象確實存在,
發生的機率遠高於隨機出現的可能性;且兩者之間確實具有相當緊密
的關係,這關係不僅表現於疾病現象(症狀)上,兩者之間的誘發危
險因子、家族遺傳性也具有相當程度的關連性(Wittchen &
Essau,1993;Maser & Cloninger ,1990)
。
7
第五節 憂鬱症與焦慮症共病研究的重要性
憂鬱與焦慮症共病的情形,除了高於一般隨機發生的可能性,共
病患者也較單純焦慮、單純憂鬱患者表現出更多的醫療求助行為
(Wittchen & Essau,1993)
;近來心理藥物學研究發現共病患者在接
受藥物治療時的情況較一般憂鬱症、焦慮症之患者更為複雜
(Clayton,1998);在症狀緩解的部分,焦慮症與共病患者的緩解情形
不佳,單純憂鬱症患者有較高的緩解率,共病患者也較單純憂鬱與單
純焦慮症患者有更嚴重社會角色功能減損的情形(Wittchen &
Essau,1993)。
事實上,憂鬱症與焦慮症的共病現象相當引人注目,共病的發生
常常會改變一般病程的表現,也影響了疾病檢定的時間,包括治療策
略的選擇、預後情形、疾病防治策略的擬定等(Merikangas,1990)。
那麼到底焦慮症與憂鬱症究竟是否為不同的疾病群?兩者之間又是
什麼關係?
這些問題的答案到現在還無法確定,可能這兩者的本質、病因不
同,是完全獨立的兩種疾病;也或者這兩者的本質、病因雖然不同,
也是兩個分立的疾病群,但兩者之間具有特殊的相關性;還有別的可
能解釋是焦慮症與憂鬱症兩者在本質、病因上是相同的,屬於同一類
疾病,但是因為個人特質、環境誘因的不同,所以在症狀表現上大不
相同;也或者是這兩者的本質、病因相同,但它們分別是一種疾病的
不同病程表現。當然以上的解釋都不正確,這也是有可能的,重點在
於目前我們對於疾病共病現象的所知仍然相當有限。
因此,『共病』確實是一個頗值得深入研究的領域,一旦釐清了
共病關係背後的意涵,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對現行的鑑別診斷系統加以
8
檢討,還能協助我們在下診斷、擬定介入措施、評估治療效果、提供
預防策略等,能做出更妥善的決定。
9
第六節
共病研究的新趨勢
針對共病的現象與機制,不同的學者嘗試由不同的角度切入研
究,比方說:有人從生物化學的角度來看神經傳導物質在病理上如何
影響疾病的症狀表現、病程變化、以及治療處預措施 (Heeninger,
1990;Poland,1990;Butler PD, Nemeroff, 1990);有人則是從認
知心理的角度來看共病現象的意義(Alloy et al.,1990);還有人將
焦點放在心理社會因子,強調生活壓力、體質因素與社會支持系統如
何互動,並以此來解釋憂鬱症與焦慮症的共通性及特異性
(Monroe,1990)。
近年來由於測量技術的精進,神經心理學成為一個新興的研究取
向。越來越多人對神經系統與人格、動機、情緒、心理病理機制之間
的關係感興趣 (Gray,1994a,1994b;Carver, Meyer & Antoni, 2000;
Carver, Sutton & Scheier, 2000)。
目前在此領域對於憂鬱症與焦慮症的共病研究有兩大趨勢:
(一)
研究疾病的臨床特徵或臨床症狀與相關神經機制之間的關係。(二)
以神經系統為模型,視焦慮與憂鬱狀態為人格方面的變項之一,而進
行人格模式的驗證分析。
Berenbaum 等人建議 (1990),未來進行心理病理的相關性或因
果研究,有三個值得注意的要點:(一)神經心理的研究重點應放在
症狀上(symptoms),而非症候群(syndromes)。(二)未來宜以神經
心理學的角度研究人格與情緒變項跟相關疾病之間的關係。
(三)承
先啟後,以好的樣本群與神經心理工具來評估特殊行為與神經機制之
間的關連性。本研究擬以神經心理學的角度,探討憂鬱症、焦慮症及
其共病狀況下的特殊人格與情緒行為傾向。
10
在眾多理論之間,本研究選擇 Gray (1987)的假想神經模型為探討憂
鬱與焦慮共病機制的主體。Gray 的模型主要優點在於它有許多實證
性的基礎,來支持這個模式下各個系統的存在性,這些證據多半來自
動物實驗或心理藥物學研究。近來也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支持人體本身
存在者這麼一個神經模型,而且模型下的各個子系統在功能上是獨立
存在者的(Sutton.& Davidson,1997)
雖然 Gray 的理論主要植基於動物實驗與藥物研究,但仍被視為
是一個具有發展潛力的模式,因為它銜接了心理病理學、人格心理學
與相對應的神經生理機制之間的界線。
倘若由本研究證實憂鬱與焦慮之行為情感表現可以由 Gray 的模
型做詮釋與區辨(現象學的探索),未來我們或者可以進一步尋找與
這些行為模式相對應之生物機制,再者,尋找調控這些行為模式的
Genome,以及會產生重要影響的環境因子及其互動關係。
11
第七節 Gray 的假想神經系統
Gray 累積了動物實驗以及心理藥物學研究的成果提出了一套概
念性的神經系統模型(Gray,1987)
。此模型的基礎假設認為:所有心
理歷程或行為皆是腦部結構運作下的結果(這當然包括了情緒與情緒
行為)。所以,瞭解情緒與情緒行為下的神經心理機制是探討心理病
理的重要基礎之一。
Gray 認為情緒本身可以被視為是在不同環境刺激之下,此概念
性神經系統受到刺激影響之後所存在的一種狀態。這個神經模型包括
了三個子系統:1)當個體遇到酬賞相關的刺激線索時,腦中的『行
為激發系統』(Behavior Activation System, 以下簡稱 BAS)會啟動
個體進行主動趨近的行為,並經驗興奮、快樂等正向情緒;2)當個
體面對與懲罰相關的事物時,行為抑制系統(Behavior Inhibition
System, 以下簡稱 BIS)會開始作用,促使個體產生抑制行為,並經
驗害怕、焦慮、難過等負向情緒。另有一『非特定激發系統』
(Nonspecific Arousal system ,以下簡稱 NAS),它並不特別針對某
種刺激線索,只在行為激發系統與行為抑制系統運作的情況下被激
發,這三個系統彼此交互作用,協調個體的情緒行為。
依 Gray 的觀點來看,人類在情緒下的行為反應可以概略分為
『趨』
(approach)與『避』
(avoidance)兩大類。當人們預期某行為
可以獲得酬賞時,就會趨近它;反之,若預期行為將導致懲罰時,就
會避開。個人對酬賞與處罰的態度,一方面固然會受過去經驗的影
響,但另一方面來說,也會因為個體本身的神經生理結構對賞罰刺激
敏感度不同而會有所差異。由於每個人對酬賞與懲罰的敏感度不同,
這種差異也就構成了個體性格上獨特性(引自莊耀嘉, 民 75)
。
12
簡述三者的內涵與互動關係如下:
一、
行為抑制系統(Behavior Inhibition System, BIS)
(一) 行為層次(input–output)
我們由「刺激輸入」與「行為反應」的角度來看行為抑制系統的功
能,BIS 負責對外界所傳進來關於「懲罰將出現」或「酬賞將廢除、
結束」的制約性刺激訊息以及一般新奇刺激做反應。身為中介變項,
BIS 所引發的行為反應包括了行為抑制(behavior inhibition, 正
在進行中的行為因為受到干擾而停下)
、警醒程度增加、注意力增加。
當 BIS 激發時,個人的主觀感受常是負向感覺,如:害怕、焦慮、
挫折、難過等。有些藥物,像是 benzodiazepines、barbiturates、
alcohol 等,都能破壞 BIS 的 input-output 關係,並降低個體的焦
慮感。(Gray,1994a)
Input
output
signals of punishment
Behavioral
behavioral inhibition
signals of nonreward
Inhibition
increment in arousal
novel stimulus
System
increased attention
innate fear stimulus
impare Anti-Anxiety Drug
(圖一:行為抑制系統簡圖,摘自 Gray 1994 a )
13
(二)神經結構層次(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在神經層次上,最關鍵的腦部結構是邊緣組織(linmbic system)
的中隔區(septal area)、齒狀回(dentate gyrus)、鼻內回
(entorthinal cortex)
、海馬回(hippocampus)等區域,合稱中隔
-海馬迴體系統(Septo-hippocampal system,以下簡稱 SHS)。
研究指出,破壞老鼠與貓等動物的 septal-hippocampal area
以及鄰近的相關區域時,這些動物對「懲罰將出現」或「酬賞將取消、
結束」的制約性刺激訊息變的不敏感,原本在懲罰制約性刺激出現時
會有的被動逃避(passive avoidance)反應、焦慮反應不見了,轉
而出現的是攻擊性增加、對新奇刺激的探索行為增加,且社交、互動
行為也大增 (Gray,1987)。另有研究指出,抗焦慮劑如
barbiturates、benzodiazepines、alcohol 等在受試者服用之後,
會減輕受試者的焦慮程度,其表現出來的反應行為如同破壞了 SHS 的
動物一般(Gray,1978)
。
14
二、
行為激發系統 ( Behavior Activation System, BAS)
(一)行為層次(input–output)
行為激發系統又名「行為趨近系統」(Behavior Approach System;
Carver& White,1994)或「酬賞系統」(Reward System;莊耀嘉, 民
75)
。BAS 是一個正向回饋系統,主要是針對「酬賞」或「懲罰將消
失、暫停」有關的制約訊息做反應。當個體面對這些刺激時,BAS 作
為中介變項,趨近行為(approach)增加。此外,Gray 認為 BAS 主
要控制正向感覺,如:希望、興奮、快樂等。
Input
output
Signals of Reward
Behavior
Approach
Signals of Nonpunishment
approach
System
( 圖二:行為激發系統簡圖,摘自 Gray 1994a)
(二)神經結構層次(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關於 BAS 的生理機制我們所知仍然有限,此系統很可能與兒茶
酚胺神經傳導路徑(catecholaminnergic pathway,特別是其中的
dopaminergic pathway )有關。
與 BAS 最有關係的腦部區域應是基底神經節 (basal ganglia)
(包括腹側與背側紋狀體,以及腹側與背側蒼白球),由中腦
15
(mesencephalon)傳出的多吧胺神經纖維(dopamingeric fibers)
刺激基底核與仳鄰的新腦皮質(neocortical areas)的活動,由功
能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預期 BAS 與愉悅舒適感、振奮、或快樂有關。
(Gray, 1994a, 1994b)
三、
非特定激發系統 (Nonspecific Arousal system ,以下簡稱
NAS)
(一)行為層次(input–output)
NAS 與 BIS/BAS 的活動息息相關。當 BIS/BAS 接收到外界刺激線
索而激發時,NAS 的活動也同樣增強,直接影響行為表現時的強度
(如:反應速度、反應強度)。倘若 NAS 同樣接收到來自 BIS 與 BAS
傳來的訊息,透過選擇的機制,最後才能決定究竟是『趨』或者是『避』
的行為會被表現、持續。假若是 BIS 所激發的狀態較強,個體將會持
續其專注焦點,表現出警戒、行為抑制的狀態。所以,NAS 對個體行
為的影響可以說是表現在『質』的層次,與行為類別無關。當 NAS 的
活動增加,個體對外界線所的注意力與行為啟動速度會增加,本身評
估由 BIS/BAS 傳輸過來的訊息處理速度也會加快。
(二)神經結構層次(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Gray 推論與 NAS 較為相關者為背側正腎上腺神經束(dorsal
noradrenergic bundle)。此神經纖維束經由腦中的藍斑區(locus
coeruleus)傳導至多處前腦區域(forebrain structures)(Gray,
16
1987;G.Mattheus , K. Gillsland, 1999 )。傳統上認為與個體行
為情緒激發狀態相關之生理機制,如與感覺、注意力功能相關之副交
感神經的膽素性神經束(Cholingeric afferents, G.Mattheus , K.
Gillsland, 1999)
,並未被 Gray 所提及,至目前為止,對於此子系
統相關生理機制仍未能真正掌握。
Input: signals of punishment
Input: signals of reward
Nonspecific
Arousal
System
+
Behavior
Activation
System
+
Behavior
Inhibition
System
-
-
Decision Mechanism
+
Approach
Stop/Inspect
Motor System
(圖三:全系統簡圖 , 摘自 Gray 1978 )
17
+
除了上述的三個主要系統之外,Gray 還提出了另一個非條件制
約系統﹍﹍戰鬥/逃離系統(Fight/ Flight System, 以下簡稱 FFS)
。
個體為了生存,會表現出與生俱來的行為,例如:搶奪、攻擊、
逃跑。這些行為往往是在直接面對情境下無須制約即自然表現出來,
這與之前所提過的行為抑制系統需做區別。BIS 是針對制約性質的負
向刺激(aversive stimulus)做反應,FFS 則是對非制約性質的負
向刺激做反應。FFS 的主要功能有二:評估刺激的『賞』
、
『罰』性質,
以及決定個體在面對危險刺激時的防禦性行為反應,究竟是攻擊
(agression)或逃避(escape)。
Input
punishment
output
Fight/ Flight System
nonreward
unconditioned escape
defensive aggression
(圖四:戰鬥逃離系統簡圖,摘自 Gray 1994a )
研究發現抗焦慮劑可以降低 BIS 被激發時的反應(如:行為抑
制、警醒程度增加、注意力增加、焦慮、害怕等)
,但是這些藥物卻
不能降低非制約性質的負向刺激(如真正的疼痛)在發生時所產生的
反應。相反的,止痛劑(例如嗎啡)可以降低痛苦刺激所帶來的反應,
可是卻無法減輕負向制約刺激所帶來的反應(Gray 1982)
。是故,以
不同的行為對應不同的生化藥學反應的觀點來看,BIS 與 FFS 應各屬
於不同的神經結構。
18
由刺激腦部區域或破壞性的實驗推測與 FFS 相關的腦部結構包
括有:中腦的中間灰質區(central gray of the midbrain;與輸入
和痛苦相關的刺激有關);下視丘中央部位(medial hypothalamus;
對 central gray of the midbrain 的輸出路徑有抑制效果);與杏仁
核(amygdala;對 medial hypothalamus 具抑制性)。
由於中腦的中間灰質區與杏仁核都具有高密度的鴉片接受器
(opiate receptors)
,所以推測由內生性或外生性鴉片劑所生的止
痛劑效果是受這幾個區域的調控。但直至目前為止,我們對 FFS 的了
解仍十分有限。
Gray 所提出之假想神經模式中,最為心理學者所注意的是 BIS
與 BAS。由 70 年代起,Gray 由動物實驗與心理藥物學研究所得的結
果,以及源於 Eysenck 的外向性、神經質人格理論所得的啟發,逐步
建立起這一套假想的神經模型。直至今日,此模型仍在發展中,不論
是在系統功能上的探討或是神經結構上的定位,都仍持續在進行研
究、探索,將此模式應用到不同行為問題或心理病理的解釋,是目前
在臨床研究上的一個新趨勢 (Gray,1994a)
19
第八節 Gray 的模式與其它性格向度的關係
一、 BIS/BAS 與神經質/內外向性的關係:
Gray (1987) 視行為抑制與行為激發系統的敏感度與激發狀態具
有個體差異,而這種個別差異也反映出個體在氣質、性格上的不同。
根據 Gray 的看法,焦慮特質與衝動性是個體的兩大性格向度,反應
者個體在神經心理系統上的特殊性。比方個體持續穩定的焦慮狀態其
實反應者個體 BIS 功能的狀況,BAS 則明顯影響個體的衝動性特質。
與 Eysenck 的性格模型做比較,個體的神經質越高,反應者 BIS 的功
能正過度激發;而外向性越高者,其行為激發系統功能則越強。目前
已有部分學者嘗試探討行為抑制/行為激發系統與神經質/內外向性
的關係,簡述如下:
Heubeck 等人(1998)使用 BIS/BAS 量表(Carver &White,
1994),以 336 名大學生(男 107 名,女 229 名)為樣本,比較行為
抑制與行為激發系統功能和神經質、內外向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外
向性與行為激發量表成正相關,與行為抑制量表成負相關;神經質與
行為抑制量表與「酬賞反應」分量表成正相關。
Jorm 等人(1999)使用 Carver 與 White 的量表測量行為抑制與
行為激發系統功能,比較行為抑制、行為激發分數與神經質、內外向
的關係。結果同樣顯示外向性與行為抑制有負相關,與行為激發有正
相關;神經質與行為抑制有正相關,與行為激發中的「酬賞反應」有
正相關。
Elliot 與 Trash(2002)以 172 名大學生為樣本(男 59 名,女 113
名),去看神經質—內外向、行為抑制∕行為激發及正負向情緒的關
20
係,研究者以所有人格向度進行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可以區分出兩個
清楚的因素結構,神經質、負向情緒及行為抑制為同一個因素;外向
性、正向情緒及行為激發為另一個因素,顯示神經質與行為抑制有較
高的相關;外向性與行為激發有較高的相關。
綜合實徵研究結果可發現大多數的證據皆指向行為抑制系統與
神經質具高相關,行為激發系統與外向性成正相關。
二、BIS/BAS 與逃避懲罰、新奇刺激尋求以及酬賞依賴的關係:
在 Cloninger 的三向度人格理論中,逃避懲罰、新奇刺激尋
求以及酬賞依賴是人格向度的核心。
「逃避懲罰」是指個體面對嫌惡刺激時的反應。一般而言,個體
會為了逃避處罰而採取抑制性行為,這和行為抑制系統功能概念相
似;而「新奇刺激尋求」是指個體會為了追求新奇刺激而啟動行為,
這則是與行為激發系統功能的概念接近;「酬賞依賴」則是去看個體
對於先前酬賞行為的持續,是一種行為持續系統,這同樣也和 Gray
的行為激發系統的概念類似(摘自廖聆岑,1990)
。
至目前為止,比較三向度人格理論與行為抑制系統及行為激發系
統的研究文獻仍不多,但在 Carver 與 White(1994)的實證研究中顯
示行為抑制量表得分與「逃避懲罰」
、
「酬賞依賴」分數都有顯著正相
關;行為激發量表中的「趨力」
、
「愉悅追求」分量表則與「逃避懲罰」
成負相關;「愉悅追求」分量表也與「新奇刺激尋求」成正相關。
根據理論概念與研究結果的推導,推論行為抑制系統與逃避懲罰
具高相關,行為激發系統與酬賞依賴、新奇刺激尋求成正相關。
21
第九節 以 Gray 的模式作心理病理之相關探討
Gray 的模式在最初主要是以動物行為與藥物療效為理論依據,
並非直接對人類行為或情緒作研究,但是以這兩類系統(BIS/BAS)
對兩大類刺激(正向制約刺激、負向制約刺激)的個體反應差異,確
實可以對穩定的個體行為或人格特質作新的解讀。由此為出發點,也
開始有學者將 Gray 的模式應用到不同情緒行為問題或情緒相關心理
疾患的成因探討上(例如:Fowle,1987,1988;Gray,1987,1994a;
Quay,1988,1993)
。
舉例而言:Quay(1988,1993)整合了部分動物實驗與人類研究,
以 BIS 與 BAS 的功能狀態對一些兒童疾患做描述:當 BIS 功能過高
時,會造成對懲罰(punishment)或無酬賞(nonreward)的制約訊
息過度敏感,很可能衍生出兒童的焦慮疾患;若是 BIS 功能過低,則
可能與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有關;至於 BAS 的功能過高時,可能會
出現對酬賞過度需求的行為,可預期兒童品行疾患的發生;提及躁
症,多數假設都認為 BAS 功能過高會使得個體不斷尋求酬賞刺激,增
加正向情緒與衝動性,所以 BAS 的過度激發是躁症的主要潛在危險因
子(Fowels,1988)
。Meyer (1999)與 Harmon-Jones(2002)等人之研
究皆支持此假說。
概括來說,精神疾患的心理病理機制,有可能是三者之中的一個
或兩個以上系統發生過度反應或不足反應;也有可能是個別系統功能
發生失衡現象;或者這三個系統之間的互動發生問題(Gray ,1994a)
。
Gray 認為:雖然由日常用語或字典中可以找到數以千計描述情
緒分類的詞語,但是如何以文字形容情緒跟神經系統如何製造情緒是
無關的,就如同我們如何為顏色命名,其實與色彩辨識的機制無關一
22
樣。就其理念來看,我們希望瞭解與分析的並非是人類的『語言行為』
(究竟我們口語所提到的情緒有哪些?分別為何?),而是情緒發生
的最原始機制。 正如同我們知覺到無數的顏色其實是由三原色所構
成,此神經系統內的三個子系統理應足夠為我們所經驗的情緒作解釋
(Gray ,1985)。
Fowels 延伸 Gray 的理論模型,以動機(motivation)的觀點來
解釋此模式在心理病理(1988)上之應用。他認為由 BIS/BAS 系統作
心理病理上的探討是足以解釋多樣的疾病型態的。除了相關系統的類
別之外(BIS 或 BAS)
,系統的強度(強、中、弱)
、環境刺激強度(強、
中、弱)
,以及相關系統的環境調節程度(呈現、激發、不激發)都
是在作心理病理探討時宜注意的變項。
因此,本研究擬以 Gray 所提出之假想神經模型來詮釋憂鬱症、
焦慮症及其共病狀況下的特殊人格與情緒行為傾向,作為其心理病理
上之相關探討。
23
第十節 以 BIS/BAS 詮釋憂鬱症與焦慮症
一、
BIS/BAS 與焦慮症:
(一)BIS 功能過高與焦慮的關係
焦慮與衝動控制是 Gray 的理論模型提出時最先討論的課
題。根據概念上的推論(Gray, 1994a,1994b)
,焦慮與 BIS 的高
活動量有關。
就 Gray 的解釋,BIS 為一『焦慮系統』
,焦慮的個案在此神
經系統的敏感度高,暴露在負向制約性質刺激下會引發負向的情
緒反應。抗焦慮劑或酒精等藥物(alcohol、barbiturates、
benzodiazepines)的使用,不論是在動物研究或者是在臨床經
驗中,都發現可以破壞原有定義 BIS 行為層次的刺激輸入與行為
反應關係,並降低個體的焦慮感與負向情緒(Gray,1987,1994)
。
由生理結構來看,BIS 主要受中隔-海馬迴系統(SHS)以及
鄰近相關區域所控制,若切除此區域,動物在懲罰線索出現時的
被動逃避行為(passive avoidance)會減少,焦慮與行為抑制
反應也會減低。反之,若刺激這個區域,個體在新奇環境刺激下
的探索行為會增加,攻擊行為、社交行為也會更為顯著。
在藥物研究上,若將一般人們所使用的抗焦慮劑施打在動物
身上,動物將出現類似於切除 SHS 相似的行為反應。由此推論
BIS 與焦慮之間具有相當程度關連性。
Fowles 推論像焦慮症中的恐慌發作(panic attack),很可
能是由於個體 BIS 突然受到過度激發,個體在缺乏環境線索的情
況下同樣經驗到焦慮感受,最後並將此經驗歸諸於於不相干之環
24
境線索;此外,恐懼症之成因應與個體的消極逃避動機(passive
avoidance motivation)遠大於趨近動機(approach motivation)
有關。
(二)實證研究
Carver & White(1994)以 Gray 的理論為依據,依照 BIS 與
BAS 的功能概念與特定行為模式編制了 BIS/BAS 量表,不同於過
去所採用之相關量表,Carver& White 強調具焦慮傾向之個案仍
可能因為在環境中避免接觸易引發之焦慮情境,因此不曾過度經
驗焦慮,所以宜改用假設性的情境問句了解個體的反應來測量個
體的焦慮傾向,作為 BIS 的測量工具。此研究以 732 名大學生為
研究樣本,先進行量表的內部一致性分析、再測信度考驗、因素
分析。次外,另以 107 名∼498 名不等的大學生為樣本,以 BIS/BAS
量表和其它過去作為測量 BIS/BAS 的工具進行相關考驗,依照理
念遠近來檢視兩者之相關是否合理(區辨效度與發散效度的檢
驗)
,結果發現 BIS 與焦慮相關量表(如 Manifest Anxiety Scale
等)具有顯著的相關(r = 0.58, p<.001)
。此外,以 69 名大學
生進行實驗研究,透過讓個體暴露在懲罰刺激將出現的情境說明
了此 BIS 量表對比於過去的量表,對個體焦慮情緒行為具有更好
的預測力,也可證實 BIS 功能的高低與個體在面對此情境下的焦
慮反應有關。
Jorm 等人(1999)以澳洲坎培拉市之選舉名冊為據,隨機
抽樣,邀請社區民眾參與『人格、精神症狀之相關分子遺傳研究』
(參與度=67%)
,共有 2725 人參與研究,其樣本之人口學特徵
25
近似坎培拉市之人口分佈。除了其他遺傳研究所搜集的資料之
外,在會談過程也請個案填寫 BIS/BAS 量表、其他人格、氣質問
卷(EPQ-R,PANAS)
以及焦慮憂鬱症狀量表。目的在於檢驗 Carver&
White 所編定之 BIS/BAS 量表的因素結構,信度與輻合-發散效
度。研究結果除了發現此問卷具有良好的因素結構與可接受之內
部一致性信度之外,還發現 BIS 與神經質(Neuroticism)
、負向
情感(Negative Affect)
、焦慮症狀(Anxiety) 具有高度相關,
BAS 則是與外向性(Extraversion)、正向情感(Positive Affect)
具高相關。
上述兩研究之目的雖然是為了發展與檢驗測量 BIS/BAS 功
能的量表工具,但信度、效度檢定的過程可以讓我們確實看到焦
慮與 BIS 之間的關係吻合 Gray 所提出的概念。然而兩研究僅以
邁阿密大學的大學生以及澳洲坎培拉市的社區樣本為研究對
象,前者參與此研究為學校課程的要求,後者侷限於坎培拉市,
且參與投票者,所以在樣本特性上需考慮是否符合一般性。此
外,雖然上述兩研究可以幫助我們瞭解 BIS 與焦慮反應之間的關
連性,但是此結果無法說明臨床上焦慮疾患與 BIS 之間的關係和
一般人有何不同。
Oosterlaan & Sergeant (1996)以 6∼12 歲特殊教育機構與
一般小學生為樣本,透過 CBCL(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TRF(Teacher Rating Form)等行為量表,整合兒童、父母、老
師的觀點對問題行為做診斷評估,再篩掉輕度智能不足以上者,
最後共分為過動症組 17 人、焦慮組 20 人、攻擊行為組 18 人、
26
正常控制組 17 人。研究者依據 Quay 對兒童心理病理所建立起的
理論(此理論是以 Gray 的神經模型為基礎)
,假設外化型兒童疾
患(如:過動症、攻擊行為)較正常控制組表現出較少的抑制行
為;內化型兒童疾患(如:焦慮症)較正常控制組表現出較多的
抑制行為。此研究以 Logan 與 Cowan (1984) 所設計的 stop
signal task 為工具,測量抑制行為的表現。實驗結果在外化型
兒童疾患的表現上,符合研究假設,出現較一般控制組要少的抑
制行為;但兒童焦慮疾患並未如前述假設,出現較多的抑制行為。
Oosterlaan & Sergeant 以臨床樣本為研究對象,雖然在分
組上是以多重訊息來源作為判斷依據,但是僅透過簡單的他評量
表來判斷個案的疾病類型,而並未以行為觀察與結構式晤談方法
進行確立診斷,極可能產生診斷上的錯誤。再者,此研究所使用
之實驗工具無法控制單純出現酬賞訊息或是單純出現懲罰訊
息,而是依照個案的表現決定出現訊息的性質,導致出現個案的
反應正確性高,酬賞越多,反應差,酬賞愈少的狀況。高焦慮個
案的抑制行為需在足以激發他們潛在 BIS 系統下的懲罰情境才會
出現,個體有可能在實驗過程中經驗的是酬賞出現的感覺,引發
趨近反應。未來的實驗宜考慮設計單純出現酬賞訊息或單純出現
懲罰線索的情境,應可避免此一狀況出現 。
Newman 等人(1997) 設計 BIS 的實驗工具,以認知作業比較
出現與未出現懲罰相關訊息時,焦慮、非焦慮、高衝動控制與低
衝動控制者在反應速度上的差異。受試者為 Wisconsin-Madison
大學的 76 名男大學生,他們皆是主動參與此研究,參與研究可
27
獲取課堂加分。以 STAI(自陳式焦慮量表)將個案分為高焦慮、
中等焦慮、低焦慮。比較高焦慮與低焦慮受試者之在懲罰訊息出
現/不出現情形下的反應,高焦慮受試者之反應速度差值大於低
焦慮受試者,當懲罰線索出現時,高焦慮受試者較為警醒,相較
於低焦慮受試者,反應速度較快。此與由 Gray 的模式所做之預
測一致,高焦慮受試者之反應速度受懲罰訊息之影響程度大於低
焦慮受試者。
此研究是以探討認知處理速度的角度來設計實驗工具,所得
結果也與 Gray 所提出的概念吻合,高焦慮者比低焦慮者在懲罰
刺激出現時表現出更強的抑制行為。然而本研究仍是以大學生為
主,且均為男性,此研究結果在推論上受到限制。
Gomez & Francis (2003)等人以澳洲南方的新南威爾斯健
康中心的臨床樣本為研究對象,經臨床心理學者或醫師之結構式
會談後,取樣廣泛性焦慮疾患組(GAD)40 人與一般控制組 40 人。
研究者以個案的焦慮特質作為個體 BIS 功能的指標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 Form Y (STAI-Form Y): Spielberger et
al.,1983),並以其他相關量表評估個案的 GAD 症狀,神經質與
內外向性 (ASQ, Adult EPQ-R Short Form),結果發現相較於一
般控制組,GAD 疾病組具有明顯的焦慮特質,也就是 BIS 功能較
高,且神經質得分也較控制組高。GAD 的症狀嚴重度也與焦慮特
質、神經質成顯著正相關,與外向性成負相關。
Gomez &Francis 以 Gray 的理論出發,視 BIS 功能過高為焦
慮特質過高,而以 STAI-Form Y 做為個體的 BIS 功能指標,用以
28
檢視 GAD 個案的 BIS 功能強度,並驗證 Gray, Eysenck, Newman
等人所建立的理論模型,這在邏輯上有可議之處。若欲驗證 Gray
對焦慮所提出的理論詮釋,應以 BIS 的適當評估工具檢驗 BIS 功
能與焦慮疾患或焦慮特質之相關性,而非以焦慮特質之評估工具
作為 BIS 之指標,視 GAD 個案之焦慮特質為 BIS 功能過高之依據。
其次,就工具本身的功能而言,僅能量測個體一般的焦慮特質,
但在生活中,BIS 功能過高之個體仍能選擇迴避懲罰線索而極少
使自己處於焦慮狀態。故在工具的設計與選擇上宜多做考慮,以
實際的實驗情境或以模擬情境的問卷內容較為適當。
29
小結 :
由過去文獻探討,我們可以得到相當多關於 BIS 與焦慮經驗具有
顯著相關的訊息。Quay 雖然引伸 Gray 的神經模型而發展出對兒童心
理疾病的病理相關詮釋,但目前以成人(臨床個案)為主體者的理論
論述或實驗研究則少見,絕大多數都是以正常的社區樣本或大學生作
為研究對象,在分組上也多以焦慮量表評估個體的焦慮程度,而少以
受過訓練之研究者以結構或半結構式會談進行診斷分組,作為分組依
據。未來建議可以以成人樣本為研究主體,並以診斷式會談作為臨床
診斷分組的依據,如此可進一步瞭解 BIS 在焦慮疾患的病理因素中扮
演何項角色,以及臨床樣本與一般正常控制組在面對懲罰情境下的焦
慮反應有什麼質與量上的差異。
此外,在 BIS 與 BAS 的評估工具上,未來建議可以合併使用不
同類別的評估工具,以較完整的訊息線索作為 BIS/BAS 的功能依據。
在實驗方面,由於使用無法分離誘發 BIS/BAS 功能的實驗,僅能判斷
個案屬於酬賞掌控型(Reward Dominance),或者是懲罰掌控型,因
此以使用能夠單獨誘發 BIS/BAS 功能的實驗設計為佳。在量表方面,
以依據 Gray 的理論建構所設計的量表為宜。
30
二、
BIS/BAS 與憂鬱症
(一)以 BIS/BAS 詮釋憂鬱症
過去研究指出多吧胺(Dopamine)的釋放與個體面對酬賞發
生的愉悅感有緊密的關連性,在邏輯上,部分學者懷疑這種多吧
胺釋放機制功能降低或是功能損毀的情況可能與憂鬱症的一些
特殊反應(如:憂鬱心情、失去樂趣或喜樂)有關。就診斷而言,
憂鬱心情、失去喜樂與興趣是憂鬱症核心症狀。Willner (1985)
曾假設多吧胺的分泌失衡與憂鬱症有關,並對此假設作一番細部
的檢驗,但最後沒有得到確定性的結果。
Fowles (1988) 認為,憂鬱症的主要症狀『憂鬱情緒
(dysphoric mood)』出現於個體面對無可控制之懲罰事件或者
是期待落空時,其內含也包括失去正向動機時的無望感。Fowles
推論,憂鬱情緒應該是 BIS 功能激進與 BAS 功能下降的綜合結
果;至於其他症狀,像是『失去樂趣與興趣』
、
『食慾不佳』
、
『失
去活力』
、『行動遲緩』等較與 BAS 功能下降有關。
就 Gray 的看法來說(Gray,1987,1994a)
,Willner 沒有得
到確定性的結果是可以想見的。事實上憂鬱症的異質性相當高,
若將憂鬱症的表現視為一個向量,一端是嚴重混合焦慮症狀或者
與焦慮症共病的『憂鬱性精神官能症』
(neurotic depression),
症狀上的特徵除憂鬱心情、失去樂趣之外,主要為躁動不安
(agitation)
,多發生在人格特質為內向性、神經質的個案身
上,這類病人對抗焦慮劑的反應很不錯。向量上的另一端則是與
焦慮較無關係的『精神病性憂鬱症』
(psychotic depression)
,
臨床特徵為動作遲緩(motor retardation)
,多發生在人格特質
31
為非神經質或內向性的個案身上,他們對抗焦慮劑沒有什麼反
應。Gray 認為 BIS 與 BAS 會相互影響,因此,併有焦慮特性的
neurotic depression 之病理機制的解釋是 BIS 系統的功能過度
亢奮,因而抑制 BAS 的功能反應。這是 neurotic depression 有
別於 psychotic depression 之處,psychotic depression 個案,
主要是以 BAS 功能過低,Dopamine 的釋放功能受損,所以無法
對酬賞訊息作適當反應。
(二)實證研究
A. 支持憂鬱症與 BAS 功能過低相關之研究
額業皮質的非對稱性休息電位腦波(Frontal Cortex
Resting Asymmetry EEG)活動狀況是憂鬱症的危險指標。 左側
額業活動量較大的非對稱性腦波型態不僅可用來區辨憂鬱症患
者與一般人,還可用來區辨過去是否具有憂鬱症病史(Allen,
Iacono, Depue & Arbisi, 1993;Henrique& Davidison,1991)
,這
種特殊的腦波型態至少在整個憂鬱期都穩定的存在者。也有研究
發現這種非對稱性腦波其實在年齡相當小時就會顯現出來
(Davidson & Fox,1989)
,這或許也告訴了我們,這種特徵或許
是與憂鬱相關的氣質基本向度之一 (摘自 Eddie & John,1997)。
近有研究支持 BAS 與額業皮質的非對稱性休息電位腦波型態
具有顯著相關。Eddie & John(1997)以 37 名在大學修習心理學
課程之女學生為樣本,比較其 BIS/BAS 量表(Carver & White,
1994)得分與腦波型態之間的關連性。結果發現:左前額業相對
而言活動量較大者,BAS 敏感度較高;活動量較小者,BAS 敏感
32
度低。這樣的結果在邏輯上間接的證實了憂鬱症與 BAS 之間的關
係:BAS 敏感度低,可能與某些型態的憂鬱症有關。
經驗快樂(hedonic)的能力被視為是在人口中具常態化分
配的一種特質(Meehl, 1975),其負向極端表現(Anhedonia)
被視為是憂鬱症的一個重要組成向度。Germans & Kring (2000)
整合過去實證研究結果推論:『喜樂不能』(Hedonic deficit)
的個體是在需要去參與或想像一各原可引發正向情緒刺激的環
境時,失去了感受快樂的能力,而不是在直接面對這些好事物時
失去喜樂的感覺。兩人以 339 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以量表(the
Scale for Physical Anhedonia, SPA)評估個案的『喜樂能力』,
再將個案分為失去喜樂能力組(anhedonia group, N=15)與一
般控制組(normal control)。透過實驗設計,以正向、負向與
中性之各類知覺刺激(視覺、嗅覺、味覺)為主體,透過相關線
索的呈現,或對刺激作仔細描述,評估個案當下感到興奮激起或
愉悅的程度。其次,再以自陳式量表評估個體的情緒系統
(BIS/BAS)的活躍程度以及平日廣泛性正負向情緒經驗的強度
與表現。
(the BAS/BIS Scale;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Extended Form, General Version (PANAS-X,GEN);
the Emotional Intensity Scale (EIS);the Berkeley
Expressivity Questionnaire (BEQ))結果發現,失去喜樂感與
廣泛性正向情緒經驗降低具高相關,而且個體之 BAS 量表得分
低。至於負向情緒經驗與 BIS 量表得分與之並無相關。所以結果
正如研究者所預期,嚴重的喜悅不能狀態與個體對酬賞線索的反
應降低,趨向行為減少有關。但在實驗的部分無任何主要效果存
33
在,推測與樣本人數過少以及實驗變項過多有關。
Germans & Kring 使用實驗與量表希望驗證憂鬱症之主要向
度—喜悅不能(anhedonia)與正負向情緒及 BIS/BAS 功能之間
的關係。量表結果支持研究者之假設,但實驗結果卻無法支持,
推估在實驗上除樣本人數過少,實驗變項過多之外,所呈現的刺
激訊息名稱與細部描述和刺激將出現之線索、刺激真實出現以及
真正獲得刺激物之間仍具有很大的差異。而且刺激呈現順序並未
做過隨機分配或適當安排,這些均是足以影響實驗結果的重要影
響因子。因為本研究之樣本對大學生,且兩組人數僅有 15 人,
個案未排除參與當下是否具有任何情緒或精神障礙,而且本研究
所做之『喜樂不能』操作型定義為 SPA 量表得分,其意涵與臨床
診斷上之喜悅不能可能也有所差異,故在量表的結論上也宜採謹
慎保留態度。
B. 支持憂鬱症與 BAS 功能過低合併 BIS 功能過高相關之研究
Diego &Field 等人(2001)以參與『母親憂鬱在兒童發展
上之長期影響』之研究樣本為研究個案來源,在幼兒一週大時請
母親填寫憂鬱症狀篩檢量表 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inventory (CES-D),篩檢出 90 名 CES-D
得分高於 16,正處於憂鬱狀態之母親,並邀請母親參與研究。
在三分鐘母親與幼兒互動錄影帶拍攝完成之後,請母親填寫
BIS/BAS 量表。透過互動型態分析,所有母親可被分為『強制型』
(N=35)
、退縮型(N=25)
,以及無法歸類型(N=30)
,記錄強
制型與退縮型母親的腦波圖並加以分析,結果發現(1)兩組母
34
親的憂鬱狀態並無明顯差異(CES-D 得分無組間差異)
。(2)退
縮型憂鬱狀態母親 BIS 得分較高。(3)強制型憂鬱狀態母親在
BAS 量表中的 Drive 與 Reward Responsiveness 等分量表得分以
及 BAS-BIS 量表差異分數顯著高於退縮型憂鬱狀態母親。
(4)退
縮型憂鬱症之母親的左前額業非對稱性腦波活動量較小。此研究
結果支持 Diego &Field 等人之實驗假設:退縮型憂鬱狀態之母
親左前額業表現出低活動量的非對稱型腦波型態,在 BIS/BAS 量
表得分上也呈現出 BIS 得分高,BAS 得分低之情形,故 BIS/BAS
量表是一各可以有效區辨退縮型憂鬱狀態與控制型憂鬱狀態母
親之工具。
由 Diego &Field 等人所回顧的文獻可得知,退縮型與控制
型是憂鬱狀態母親與他人或親子之間互動方式的兩種特殊型
態。退縮型憂鬱狀態之母親通常更為憂鬱,有時還會併有高度焦
慮之症狀,與孩子互動時缺乏面部表情。除了在產後一個月的檢
查中仍出現左前額業低活動量的非對稱性腦波,以及較高濃度的
可體松(Cortisal)之外,一年之後退縮型憂鬱狀態之母親仍出
現較高的憂鬱特徵。反觀控制型憂鬱狀態母親憂鬱與焦慮狀態較
弱,容易受到刺激而過度反應,常出現易怒、敵意等表現。但在
與孩子的互動上有較多的面部表情,而且追蹤時的憂鬱狀態明顯
降低。由上可知,退縮型憂鬱狀態之母親與臨床精神醫學上定義
之憂鬱症關連性較高,同樣出現較多與焦慮症共病之現象,研究
結果雖顯示此類型母親反映出 BAS 功能過低與 BIS 功能過高的現
象,且左前額業之腦波之型態與過去對憂鬱症患者之研究結果吻
合,均呈現低活動量之型態,但在推論 BIS/BAS 功能與憂鬱症之
關係時仍應謹慎,因為(1)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比較控制型與退縮
35
型憂鬱狀態母親之差異,以簡易的憂鬱症狀篩檢量表作為篩檢工
具與真正符合臨床上憂鬱症診斷向度之個案有明顯差異。
(2)缺
乏單純憂鬱組以及有明顯憂鬱狀態但無特殊親子互動型態之母
親,所以無法確認退縮型與控制型憂鬱狀態母親之表現是否確實
不同於一般人,也無法確認這些差異是否真是與個體的親子互動
特徵相關,或只是受其它未明之重要變項影響,我們僅能推論
BIS/BAS 量表為一具有良好效度,可適當區辨此兩類型憂鬱狀態
母親的工具。
Kash &Rottenberg 等人(2002)以 62 名憂鬱症之臨床樣本
以及 27 名非憂鬱症之社區控制組進行兩個時間點的追蹤型研
究。臨床樣本排除腦傷、酒藥癮濫用史以及其餘第一軸向之診
斷,社區控制組經結構式會談也排除第一軸之診斷,兩組在人口
學變項上無任何顯著差異。第一個追蹤點的資料顯示:憂鬱組之
BIS 量表得分顯著高於控制組,BAS 各分量表與量表總合皆低於
控制組;前者得分與任何臨床變項皆無相關,後者與憂鬱組之憂
鬱症狀嚴重程度具高相關。八個月之後再進行追蹤,平均追蹤率
達七成。憂鬱組在第一時間點與第二時間點的 BIS/BAS 量表具有
0.62∼0.75 的再測相關;量表的改變分數值與憂鬱症狀的變化
無顯著相關;第一時間點所測量之 BAS 量表得分可預測八個月之
後的症狀改善狀況。整合來說,BAS 得分過低與 BIS 得分過高為
憂鬱症的高危險因子,BAS 得分過低穩地的出現在臨床憂鬱症個
案身上,其得分除了與憂鬱症嚴重度具高度相關之外,亦可預測
未來的憂鬱症狀變化;憂鬱組在 BIS 量表上之得分穩定的較控制
組低,但其得分與當前症狀及病程變化無顯著相關。BAS 在憂鬱
36
症之病程上似乎扮演較 BIS 更為重要的角色。
Kash &Rottenberg 等人所採用臨床樣本之診斷主要是透過
個案自陳作收集,並非與控制組一般,重新透過結構式會談確認
其診斷與相關訊息,如此亦可能因為個人記憶上之限制而獲得不
夠確實的資料。此外,研究者在診斷上嘗試排除部分焦慮診斷(社
交恐懼症與恐慌症),但並未排除所有焦慮症(恐懼症、強迫症
與泛慮症)。事實上過去研究一致指出焦慮與憂鬱共病現象極為
頻繁,若在憂鬱組中若混合其他相關之焦慮疾患,可能成為本研
究的重要混淆因子。
C. 支持憂鬱症與 BIS 功能過高相關之研究
Meyer, Johnson & Carver (1999)等人邀請 357 位修讀邁阿
密大學心理學入門課程之學生參與研究,以自陳式量表(the
General Behavior Inventory (GBI))評估個人是否曾經驗過憂
鬱、輕躁、或循環性情感障礙,作為終身診斷的之參考指標。此
外,並評估目前的症狀程度(the Internal State Scale (ISS))
以及行為抑制系統與行為激發系統功能(The BIS/BAS Scale)
。
請個案先在課堂上填寫同意書,然後完成上述量表,接者依 GBI
得分將個案分為正常組(N=294)
,憂鬱傾向組(N=13),輕躁
傾向組(N=6)以及循環情感障礙組(N=44)
,後三組在分析時
再合併為情感疾患組(N=63)
。研究者以 BIS/BAS 量表得分為預
測變項,情感性疾患組之憂鬱症狀程度為依變項進行多元回歸分
析,結果發現對於當下憂鬱症狀,BAS 具有 28%之解釋力,BIS
之解釋力為 16%,兩者合併之解釋力高達 44%。以局部相關分
37
析控制 ISS 所顯示之當下憂鬱症狀,比較 BIS/BAS 之量表得分與
憂鬱症終身診斷指標 — GBI 憂鬱症分量表得分之相關,結果發
現在一般控制組,GBI 憂鬱量尺得分與 BIS 具有高相關;在情感
障礙組,GBI 憂鬱量尺得分與 BIS/BAS 量表得分皆無顯著關係。
由於各疾病組人數過少而無法作細部量化分析,所以研究者
將所有疾病組合併為情感性疾患組。雖然結果顯示針對情感型疾
患組,BIS 與 BAS 對當下憂鬱症狀具有顯著解釋力,但考量憂鬱
傾向、輕躁傾向以及循環情感障礙雖然均屬於情感相關疾患範
疇,但是疾病內涵上特異性相當大,合併討論時將對結果造成嚴
重影響,在結果的推論上就宜採保留態度。針對一般控制組,終
身的憂鬱指標則與 BIS 具顯著相關,但就研究設計上來看,此研
究以 GBI 憂鬱量尺得分作為終身診斷之依據不甚嚴謹,除了容易
出現判斷上之錯誤之外,也忽略了鑑別診斷與疾病共病現象。此
外,個案的選擇也以大學生為樣本,因此。結果的推論宜採保留
態度,無法推估至具臨床意涵之焦慮與憂鬱症狀。
此外,前述 Jorm 等人(1999)以澳洲坎培拉市社區民眾所
進行之『人格、精神症狀之相關分子遺傳研究』研究,除了發現
BIS 與神經質(Neuroticism)、負向情感(Negative Affect)
、
當下焦慮症狀(Anxiety symptoms) 具有高度相關,BAS 與外向
性(Extraversion)、正向情感(Positive Affect)具高相關之
外,研究結果也顯示 BIS 與當下憂鬱症狀(Depression)具有顯
著相關,BAS 與憂鬱症狀則無顯著相關。
38
Johnson, Turner & Iwata (2003)等人以美國邁阿密 25 所
公立高中之 1803 名 19∼21 的學生進行研究,以電腦線上填答的
方式進行個人的結構式診斷會談(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 (CIDI))
,並以之作為憂鬱症、焦慮症、
藥物濫用與依賴、酒精濫用與依賴、品行疾患、過動/注意力缺
乏症候群等疾患之終身診斷依據,最後再以 BIS/BAS 量表評估個
體的行為抑制與行為激發系統功能。結果發現,BIS 功能過高與
憂鬱症、焦慮症之個別發生具有顯著相關,但與憂鬱/焦慮共病
診斷則無關,推論 BIS 功能過度激發為焦慮症與憂鬱症的重要危
險因子。
此研究主要為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希望能以線上結構式會談
與填答的方式進行大樣本終身診斷的資料收集,但在實際應用
上,由於結構式會談所蒐集的資訊有限,且無法依照個人實際狀
況進行專業判斷,所以與臨床上較嚴謹的診斷會談結果仍可能有
所差異,此外,個案的填答動機也是可能混淆研究結果的一大因
素。再者,以公立高中之在學學生為取樣對象與臨床病患仍大有
差異。
39
小結:
由文獻分析可以發現,近幾年來大家開始對 Gray 的神經模型在
憂鬱症之心理病理上的關係產生興趣,憂鬱者的不對稱額業腦波研
究提供了生理上間接證據,支持憂鬱症與行為激發系統之間的關連
性,部分研究利用自陳式量表的研究結果也支持此一假設:憂鬱症
與行為激發系統的功能過低相關;但仍有學者發現憂鬱者除行為激
發系統功能過低之外,行為抑制系統功能過高也同樣是一個重要的
相關因子;此外,部分研究甚至發現憂鬱病史與憂鬱症狀與行為抑
制系統功能過高相關,但與行為激發系統無關。目前對於這樣不一
致的結果尚無適當的解釋。
憂鬱與焦慮的共病率極高,在同一個體身上同時存在或是在終
生診斷上同時具有的機率都高於其他心理疾患。Gray 與 Fowel 曾
就憂鬱症、焦慮症的病理做過一番推論,除 Johnson, Turner &
Iwata 等人對各類精神疾病與 BIS/BAS 功能關係的大規模流行病學
調查研究外,就目前為止,尚無任一研究專門探討 Gray 的模式與
焦慮症、憂鬱症單獨出現以及兩者共病現象之間的關係。
此外,過去研究在方法學上有相當多的限制,樣本人數過少或
是以大學生為主要樣本群,使得結果無法類推到一般社區民眾或是
臨床樣本。
再者,多數研究主要是以憂鬱症狀篩檢量表評估受試者的憂鬱
狀態或是推論其診斷,以結構或半結構式會談工具進行診斷式會談
進而確立終身診斷之研究相當少(Kash &Rottenberg et al.,
2002),所以以目前所得之結論推論到臨床上所定義的憂鬱症並不
恰當。
40
最後,整合文獻後可發現個體目前的憂鬱狀況與嚴重程度很少
作為探討或控制的變項之一。事實上,過去相關研究指出若在嚴重
的憂鬱期中進行評估,個體因為受到憂鬱症狀對情緒的干擾,往往
無法依照他們平時的思考、感覺或行為做出一般性的回答。這在以
量表為主的人格評估中影響更大 (Widger, 1993; Griens, Jonker,
Spinhoven &Blom, 2002; Widiger &Anderson, 2003 ),未來宜就
此重要變項進行控制或討論。
41
第十一節 行為抑制系統與行為激發系統功能
的測量方法
過去許多研究者嘗試採用不同的指標去測量行為抑制∕行為激
發系統功能,包括生物性或行為指標。Newman(1997)曾表示,不
同的評估工具對於受試者的表現就會有不同的影響,所以在行為抑制
系統與行為激發系統功能的測量上,建議使用多重測量方法,綜合各
種指標的測量結果後才能確認各系統對個體行為的影響。
在生物指標上,包括了量測腦波、心跳速度、膚電反應、眼球
運動以及分析相關神經傳導物質濃度等。行為指標方面,神經心理測
驗、自陳式量表、或觀察受試者在實驗情境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
(Newman, 1997)。
行為抑制/行為激發系統的理論是建立在中樞神經系統機制上,
從生物指標固然可以直接測得神經系統活動以推測其行為抑制/行為
激發系統的活動,但是需要完備的儀器及精密的控制,以及花費大量
的金錢與時間,就實用性與經濟上的考量並不是很好的方法;至於實
驗與神經心理測驗則無法一次大量施測,相對而言,自陳式量表最大
的優點就是省時、經濟,而且適合大量施測(摘自 廖聆辰,民 91)。
但是單純以量表評估,可能會遇到缺乏客觀性、記憶扭曲、受
當下環境與情緒影響、社會讚許性等因素的限制,所以本研究嘗試併
以實驗法來進行 BIS/BAS 功能的評估。以避免受上述缺點所限制。實
驗的工具也選用能獨立測量 BIS/BAS 功能的設計。
42
第十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一、 回顧過去文獻後,我們可以著手努力的方向
在探討相關文獻之後,我們發現以 Gray 的理論模式探討焦慮症
的心理病理機制,不論是在動物行為研究、藥物學研究或者是人類行
為情緒觀察上,都可以得到較為一致的結果:焦慮與 BIS 功能過高具
有顯著關係;至於憂鬱症與 BIS/BAS 的關係上,近年來研究文獻逐漸
累積,所得訊息除了由神經學方面的研究結果間接支持憂鬱症與 BAS
功能過低相關之外,憂鬱症之主要症狀『喜悅不能』在自陳式量表評
估上也與 BAS 功能過低相關。但除此之外,部分研究發現憂鬱症除了
與 BAS 功能過低具顯著相關之外,與 BIS 功能過高也具有穩定的關
係。其它以一般社區民眾所進行的研究或大規模的流行病學調查卻發
現憂鬱與焦慮症狀與 BIS 功能激發具高相關,所以目前在憂鬱症與
BIS/BAS 之間的關係上仍未有一致性的結果或解釋;至於焦慮症與憂
鬱症共病的情形,除了 Gray(1994a)本身所做的假設推論,以及
Johnson, Turner & Iwata(2003)等人對各類精神疾病與 BIS/BAS
功能關係的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外外,尚未有資料針對此一主題
做出適當的研究與解釋。
由於憂鬱症與焦慮症之間的關係到目前仍不明朗,此兩類疾病的
心理病理機制是目前臨床與研究上極欲瞭解的焦點,因此本研究嘗試
引用 Gray 的模式在行為層次上對單純憂鬱、單純焦慮以及憂鬱、焦
慮共病的情況做進一步分析,探討這三種狀況與 BIS、BAS 系統之間
的關係。
由於過去許多臨床研究對診斷的建立並不嚴謹,多以精神科醫師
43
診斷或者是簡單的量表評估作為診斷的依據,如此有可能忽略了鑑別
診斷或心理疾病的共病現象,造成診斷上的錯誤。本研究嘗試以結構
式晤談工具進行診斷性晤談以確立終身診斷分組,將受試者分為單純
憂鬱症、單純焦慮症、憂鬱與焦慮混合組、控制組等四組,嘗試探討
行為抑制系統與行為激發系統與憂鬱症、焦慮症及其共病現象之關
係。
此外,由於性別變項對憂鬱症之心理病理可能有明顯的影響力,
故本研究先以女性為主要研究對象。並同時控制嚴重憂鬱情緒對評估
結果的干擾,排除在研究評估時處在憂鬱期的個案,只取樣緩解期之
個案。透過同時考慮情境誘發實驗與量表評估等兩種方式,本研究希
望在行為層次(刺激輸入、行為反應)上探討這四個組別與行為抑制
系統和行為激發系統功能表現的關係。
二、 本研究之目的與假設:
綜上所述,本研究欲控制性別與嚴重憂鬱症狀之干擾,取樣單純
憂鬱組、單純焦慮組、混合憂鬱與焦慮組以及控制組之婦女,比較四
組樣本在行為抑制與行為激發系統功能上之差異,研究假設如下:
(一)終生診斷為單純焦慮組之個案在 BIS 上的功能反應較為
高,而 BAS 上與一般控制組並無差異
(二)終身診斷為單純憂鬱組之個案在 BAS 與 BIS 上的功能反
應較為低,而 BIS 上與一般控制組並無差異
(三)終身診斷為憂鬱與焦慮共病組之個案在 BIS 的功能反應
高,BAS 上的功能反應低。
44
第二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工具的編制與修訂
一、
中文版行為抑制系統與行為激發系統量表
Caver & White(1994)以 Gray 的模式為理論依據,編製了 The
BIS/BAS Scales(以下簡稱 BBS)
,本研究所使用之中文版『行為抑
制系統量表與行為激發系統量表』即由其編譯而來。BBS 的型態為
Likert-Type 的五點量表,共分為四個分量表,其中測量 BIS 敏感度
的有一個量表,測量 BAS 敏感度的敏感度有三個量表,各分別是:
(一)行為抑制系統量表”The BIS Scale”(以下簡稱 TBISS):
描述懲罰出現或個人預期面臨懲罰情景時的情感反應
(二)趨力量表”The Drive Scale”(以下簡稱 Drive)
:描述
個體面對自己所渴望目標時的持續性追求表現
(三)愉悅追求量表”The Fun Seeking Scale”(以下簡稱 Fun
seeking):描述對新酬賞物的渴望感,以及主動接近具
有潛在酬賞價值事物的傾向
(四)酬賞反應量表”The Reward Responsiveness Scale”(以
下簡稱 TRRS):描述當酬賞物真的發生或呈現時,個體
的反應情形。與 BAS 相關的三個分量表合起來成為行為
激發系統量表”The BAS Scale”(以下簡稱 TBASS)
TBISS 共包含七題,單一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係數(α)為 0.74;
45
Drive 共包含四題,α為 0.76;Fun Seeking 共包含四題,α為 0.66;
TRRS 共包含五題,內容為評估個人預期面臨酬賞情境時的反應,α
為 0.73。
除了內部一致性的評估,Caver & White 尚對 BBS 進行因素分析
(得出四個因素值)、再測信度(TBISS=0.66;Drive=0.66;Fun
Seeking=0.69;TRRS=0.59)
、聚斂效度以及區辮效度分析,並且設
計實驗情境評估此量表的預測效度,結果均顯示 BBS 具有良好的信、
效度表現,並可與過去測量行為抑制系統與行為激發系統敏感度的工
具作區辮。
Jorm 等人以 2700 名成人對 BBS 進行信、效度再次檢驗(Jorm et
al.,1999),發現 BAS 三個量表的內部一致性(α)達 0.86,BIS 量
表為 0.85。兩者之相關為 0.06。
本研究所使用之中文版『行為抑制系統量表與行為激發系統量
表』是由柯慧貞與廖聆岑等人首度編譯,除了翻譯 Caver & White 的
BBS,並於分量表 TBISS 多附加一題,總題數增加為 21 題,以成大醫
學系學生為樣本進行內部一致性信度、再測信度與因素分析等信效度
檢驗,顯示 BBS 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表現。
本研究在最初重新將量表做語句文義上之審定,因而修改了部分
題目的措辭,以及 Drive 其中一題的含意(見附錄一)
,並刪除附加
之題目,所以在研究進行前重新進行信效度檢驗。以崑山大學學生
250 名進行初步信、效度檢驗(由軍訓、護理課蒐集願意參與的個案,
評估當時均就讀大一、大二。由於崑山的此類課程是合班上,所以樣
本來自不同科系,較具一般代表性)
。在學期初進行第一次評估,一
個月之後進行再測。信度檢定包含:內部一致性檢定、再測信度檢定。
效度檢驗包含:確認性因素分析。
46
結果發現此量表具有不錯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各分量表α值在
0.75∼0.86 之間;再測信度皆在可接受範圍之內;確認性因素分析
中,各題皆落在相對應的因素上(附錄二)。
二、
行為抑制系統與行為激發系統之誘發實驗設計
成人的實驗工具是模擬可以單獨引發 BIS 與 BAS 激發的情境,在
此情境中,個案必須評估自己的情緒反應狀態,此情緒反應狀態即成
為 BIS/BAS 的功能指標。本研究加入實驗部分是希望能提供觀察個案
在比較符合生活情境下的真實反應。
本實驗是由柯慧貞教授、謝毅興博士與廖聆岑研究生參考 Carver
與 White(1994)
的所提出的實驗概念所發展出來。最初先根據 Carver
與 White(1994)所設計的程序,由謝毅興博士設計電腦施測程式以
符合實驗需要(引自 廖聆辰,91)
。
由於使用對象與情境上的差異,本研究修改了部分設計,在正式
進行研究之前,先請五位在成功大學上普通心理學課程的大學生進行
前測,根據前測的結果再修改實驗流程,之後正式進行研究,修改內
容如下:
(一)BIS →
懲罰刺激由冰塊改為冰水(冰水內含浮冰,較為冷,
具有懲罰意義),原本錯一個泡 15 秒冰塊,現改為泡
十秒冰水;其餘電腦程式中的瑕疵過程再修正。
(二)BAS →
酬賞改為全有全無(原本累積 1 點給 10 元酬賞,設
計每個個案所得點數皆為 6 點;今改為『超過 5 點以
上才有禮物』)
。 次外,酬賞採多重呈現(多種,供他
47
們選擇,在實驗時就呈現給他們看,都是小朋友的文
具及玩具,避免個人對物質的要求水準與個別喜好成
為混淆變項)
。
實驗方法簡述如下:
(一) 誘發 BIS 功能的實驗設計:
由於 BIS 主要是與懲罰訊息的處理有關,所以在實驗中,我們讓
個案暴露在一個懲罰逼近的情境中。就理論而言,個案對懲罰逼近的
情感反應可以作為 BIS 敏感度的指標。
最初,邀請個案進入實驗室,在實驗開始之前告知受試者等一下
需要他把手放進冰水中,並徵求個案的同意。實驗者隱藏真正的實驗
目的,告訴個案這個測驗的目的是想要探討在各種不同的環境刺激下
(例如:噪音、炎熱天氣)
,一般人在符號辨識表現上的變化。接著,
在解釋完電腦操作方法之後,先讓個案試作練習題,在確定個案瞭解
實驗操作之後,先作第一次情緒測量,以評估基準值。爾後,再請個
案將雙手進入冰水中,並記錄個案對冰水的反應(不舒服)程度。接
下來進入正式實驗的部分,正式實驗分為兩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會給
予個案回饋,並且在實施懲罰之前先作第二次與第三次情緒測量。
由於整套電腦程式在撰寫時已經固定,每位個案在第二階段中所
看到自己的表現結果都是一樣的,換句話說,個案所面對的懲罰逼近
情境是相同的。
(詳細實驗程序與指導語請參閱附錄三、附錄四)
。
48
(二) 誘發 BAS 功能的實驗設計:
BAS 主要是與面對逼近的酬賞線索時之反應有關,所以在實驗操
作中,我們讓個案暴露在一個酬賞將至的情境中。本實驗所設計之正
增強物為數件兒童禮品(包括筆筒、抱枕、鉛筆盒等)
,由於增強物
的性質十分難以控制,對每個個案之意義不等,所以我們改以兒童禮
品,而非個案適用之禮品作為酬賞,並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就概念上
而言,個案對酬賞逼近的情感反應可以作為 BAS 敏感度的指標。
在本實驗中需隱藏真正的實驗目的,告訴個案這個測驗可以幫助
自己了解本身的邏輯推理能力。目的是想要探討哪些因素會影響我們
的邏輯推理能力。接著,在解釋完電腦操作方法之後,先讓個案試作
練習題,在確定個案瞭解實驗操作之後,先作第一次情緒測量,以評
估基準值。
基準值評估完畢,開始正式進行實驗階段。實驗共有七個階段,
在個案操作時,主試者先行離開。每個階段進行完畢之後,測驗會暫
停,電腦顯示受試者在此階段的正確率,以及受試者目前累積所獲得
的點數(超過點數可獲得酬賞)
。當受試者完成七個階段的測驗之後,
電腦會計算受試者的正確率及其所獲得的總點數,此時測驗暫停,主
試者再拿出記錄紙進行第二次情緒評估。
由於整套電腦程式在撰寫時已經固定,所以每位個案所看到自己
的表現結果都是一樣的,換句話說,個案所面對的酬賞逼近情境是相
同的(詳細實驗程序與指導語請參閱附錄五、附錄六)
。
4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樣本取自國科會研究計畫『產後憂鬱症之前因與後果』
所蒐集的婦女樣本(柯慧貞,1996)
,當時計畫篩選標準為:年齡大於
18 歲、受教育期間超過六年且識字,同意參與研究。經由受過訓練
之臨床心理工作人員採用中文版終生精神疾病診斷晤談量表
(CM-SADS-L)進行半結構式診斷晤談,並再經精神科專科醫師根據
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之精神診斷分類第 III-R 版進行終身確立診斷。
本研究首先由電話約談的方式邀請個案回來參與研究並對其子
女進行智能評估。在進行實驗研究與量表評估之前,先進行診斷性唔
談以追蹤個案由初次診斷唔談之後至目前的身心健康狀況,以確立最
後分組。
本研究仍採計畫中所做的分組定義,排除三名組正處於嚴重憂鬱
期的混合焦慮憂鬱組個案,共取樣單純憂鬱症組 24 人(過去一生曾
出現過嚴重型憂鬱症)
、單純焦慮症組 61 人(過去一生曾出現焦慮
症)
、共病組 31 人(過去一生曾出現過焦慮症與嚴重型憂鬱症;簡稱
混合組)
、以及正常控制組 70 人(過去一生未曾出現任何精神疾病)
。
所有受試者均無其他之精神疾病或物質濫用病史,共 186 人。
5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一、 中文版終生診斷晤談量表(CM-SADS-L;DSMIII-R 版)
、追蹤版
(Mini-SADS;DSMIV 版)
、目前病情版(CM-SADS-C;DSMIV 版)
中文版終生診斷唔談量表是由柯慧貞等人根據美國耶魯大
學精神科 Merikangas 等人所修訂之「終生精神疾病診斷量表」
(Modified Schedule for the Affective Disorders and
Schizophrenia, Life-time Version, MSADS-L) 再修訂而成。
此量表具有良好的診斷者間信度:以 56 名精神科住院病人
為對象,由醫師和兩名經過晤談訓練的臨床心理工作人員在不
知其臨床診斷下,以本量表為工具,並獨立下診斷。兩名臨床
心理工作人員的評分者間一致性指標 Kappa 值均為 1。
此外,本量表與臨床診斷之間,也具有高度一致性:以兩
位精神科醫師的臨床診斷為效標,Kappa 係數作為醫師與臨床
心理工作人員之間診斷的一致性指標,所得的 Kappa 值介於
0.95 與 0.71 間。追蹤版與目前病情版使用於後續研究,用以
確立最後診斷。Mini-SADS 為 CM-SADS-L 的簡短版,CM-SADS-C
用以評估評量日前七日內之憂鬱狀態。
二、 中文版行為抑制系統量表與行為激發系統量表(見工具的編制
與修訂)
51
三、 行為抑制系統與行為激發系統之誘發實驗情境(見工具的編制
與修訂)
四、 生活適應量表( The Anxiety-Depression Scale)
此量表主要是為了評估受試者前一週經驗的焦慮及憂鬱症
狀。量表包含 69 題,每個題目皆依據 DSM-IV(1994)中焦慮
疾患及重鬱症的診斷準則而訂。以 Likert 四點量尺的形式回
答,若過去一週「沒有或極少」
(每週一天以下)經驗題目所描
述的症狀填「1」
,
「有時候」
(每週 1-2 天)填「2」
,
「經常」
(每
週 3-4 天)填「3」,「總是」
(每週 5-7 天)填「4」
。本量表之
內部一致性佳,焦慮分量表為 0.91,憂鬱分量表為 0.93(見附
錄七)。
五、 中文版艾氏性格量表(Chinese Version Eysenck Personality
Inventory,CEPI)
本量表為 Eysenck 與 Eysenck 所發展之自陳式人格問卷,主要
測量二種普遍且各自獨立的人格向度,分別是神經質-情緒穩定
性人格類型向度以及內-外向人格類型向度,量表中文版由潘能
靜在 1994 年所編譯與修訂,全量表共 26 題,其中,具代表神
經質人格向度有 14 題,具代表內—外向人格向度有 12 題。本
研究採用馬莉莉(2000)修訂成 28 題之四點量表的艾氏性格問
卷。在信度方面,以 155 名台南監獄受刑犯為受試者進行分析,
神經質 16 題之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為.86;外向性 12 題之內部
一致性信度係數為.70。以 106 名台南監獄受刑犯為受試者之神
52
經質 16 題再測信度係數為.71;外向性 12 題再測信度係數為.58
(馬莉莉,2000)。以本研究樣本進行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分
析,神經質分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為.86;外向性分量表之
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為.71(見附錄八)。
六、 中文版三向度性格問卷(Tridimension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TPQ)
這份量表是由 Cloninger 在 1987 年所發展出來的,主要測量
他所提出人格的三個向度:
「逃避懲罰」
、
「新奇刺激尋求」及「酬
賞依賴」
。在 Cloninger 的研究中,三個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
分別為.84、.77 以及.65;再測信度則為.92、.85 及.87,具有不錯
的信效度。但過去研究指出,「酬賞依賴」分量表有許多題意矛
盾不清,內部一致性信度也不佳(Carver & White, 1994)。本研
究採用由王守珍所翻譯之中文版的「逃避懲罰」與「新奇刺激尋
求」兩個分量表(王守珍,1990),以 360 名成人為樣本,計算
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
「新奇刺激尋求」分量表為 0.65,
「逃避
懲罰」分量表為 0.8;以 27 位大學生隔二週再測信度係數,「新
奇刺激尋求」分量表為 0.88,「逃避懲罰」分量表為 0.84。以本
研究參與者來分析本量表信度,「新奇刺激尋求」分量表的內部
一致性信度為.80,「逃避懲罰」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84
(見附錄九)
。
53
第四節 程序
以電話邀請過去參與研究之受試者再度參加本研究,在獲得同意
後,由個案協同其子女回來進行實驗與智力評估。
在進入實驗室(成大醫學院 605 室)之後,個案與小朋友分別被
帶至不同的實驗空間:個案進入固定的實驗情境,小朋友則是到遊戲
室進行智力評估(另一項研究計畫)
。
最初,先以中文版診斷晤談量表的追蹤版與目前病情版為工具進
行診斷晤談,此晤談結果用以確立其目前的診斷,並考慮是否修正原
先的終生診斷。接者,填寫 BIS/BAS 量表與身心適應量表。在填寫完
畢之後,進行 BIS 與 BAS 實驗,實驗的順序是採隨機方式進行。實驗
者必須不熟悉本研究之理論假設,並且嚴格遵守實驗標準化的要求。
實驗結束之後,請個案將其他相關之中文版人格量表帶回填寫。
量表在填寫完之後寄回;倘若兩週後仍未收到回函,乃去電詢問作答
狀況並催收。
回收問卷後,進行資料建檔與資料分析。
54
第五節
一、
資料分析
分組
以終生診斷唔談量表(SADS-L;DSMIII-R 版)
、追蹤版
(Mini-SADS;DSMIV 版)
、及目前病情版(Current-SADS;DSMIV
版)作為診斷晤談工具,將個案分為「單純憂鬱組」、
「單純焦慮
組」
、「共病組」、
「控制組」
,比較四組在行為抑制系統與行為激
發系統功能上的差異性。
二、
統計分析
以 SPSS10.0 視窗版為統計分析軟體,進行資料整理與分析
(一) 對修改編製的 BBS 量表進行信效度分析:
以內部一致性、Pearson 相關、確認性因素分析等方式
進行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再測信度、因素結構檢驗、
校標效度驗證等信、效度分析。
(二) 研究樣本基本人口學資料的比較:
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比較四組終生診
斷組在年齡、教育年數以及目前憂鬱與焦慮狀態上之差
異。
55
(三) 以量表評估結果對四組終生診斷組在行為抑制系統(BIS)
與行為激發系統(BAS)功能上的比較分析:
對量表得分進行『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檢定;如達顯著,則繼續進行獨立樣本事後比較
(薛費氏(S)法)
。
(四) 以實驗測量結果、對四組終生診斷組進行行為抑制系統
(BIS)與行為激發系統(BAS)功能上的比較分析:
對實驗結果(第二次情緒測量-第一次情緒測量)進行『獨
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檢定;如
達顯著,則進行獨立樣本事後比較(薛費氏(S)法)
。
(五) 檢驗實驗測量工具與量表工具相關性:
以 Pearson 相關檢驗行為抑制與行為激發系統之誘發實
驗所得的結果與 TBISS、TBASS 以及 Drive、Fun seeking、
TRRS 等三個分量表之相關。
56
(六) 評估行為抑制/行為激發系統量表得分與目前憂鬱、焦慮
症狀,以及神經質、外向性、新奇刺激尋求、逃避懲罰等
其他人格量表之相關:
以 Pearson 相關檢驗行為抑制/行為激發量表與生活適應
量表所測得之焦慮、憂鬱症狀、CEPI 中之神經質與外向
性量表以及 TPQ 中之刺激尋求與逃避懲罰量表之相關性。
(七) 評估行為抑制/行為激發系統之實驗測量指標與目前憂
鬱、焦慮症狀,以及神經質、外向性、新奇刺激尋求、逃
避懲罰等其他人格量表之相關:
以 Pearson 相關檢驗行為抑制/行為激發實驗測量結果與
生活適應量表所測得之焦慮、憂鬱症狀、CEPI 中之神經
質與外向性量表以及 TPQ 中之刺激尋求與逃避懲罰量表
之相關性。
57
第三章 結果
一、 受試者在教育與年齡等人口學變項與目前憂鬱焦慮狀態分析
如表一所示,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考驗,四組在年齡、教育
年數上無顯著差異,目前憂鬱與焦慮症狀則達顯著差異。進行薛佛氏
事後比較,共病組之目前憂鬱狀態與焦慮狀態高於正常控制組
平均數 (標準差)
單純憂鬱組 單純焦慮組
共病組
正常控制組 F-values
人數
24
61
31
70
年齡 (年)
37.38
(3.66)
35.85
(3.63)
36.16
(5.03)
35.96
(3.30)
0.38
教育 (年)
14.92
(1.77)
14.69
(1.89)
14.03
(2.11)
14.37
(1.78)
1.36
憂鬱症初發年齡(年)
26.58
(6.37)
27.16
(6.03)
目前符合重鬱症診斷向度
之人數 (%)
0
(0%)
0
(0%)
目前符合各焦慮疾患診斷
向度之人數 (%)
18
(29.51%)
12
(38.71%)
目前憂鬱症狀
41.83
(9.87)
39.56
(7.88)
45.13
(13.27)
37.09
(7.15)
6.14**
目前焦慮症狀
46.04
(6.63)
46.11
(8.42)
51.77
(14.85)
43.60
(7.76)
5.43**
a
b
c
** : P < 0.01
目前憂鬱症狀:共病組 > 正常控制組
目前焦慮症狀:共病組 > 正常控制組
(表一:四組在教育年數、年齡、焦慮與憂鬱狀態上之差異比較)
58
二、 以行為抑制系統量表(TBISS)與行為激發系統量表(TBASS)評
估行為抑制系統與行為激發系統功能
如表二、表三所示,以單因子變異數進行分析,四組在 TBISS 上
有顯著差異,TBASS 與其他分量表則無顯著差異。以薛佛氏事後比較
進行考驗,共病組之 TBISS 得分明顯高於單純憂鬱組與正常控制組。
組別
量表得分 TBISS
Mean
(SD)
TBASS
a
b
c
單純憂鬱組
單純焦慮
組
共病組
正常控制
組
F- Values
19.54
(4.01)
20.75
(3.75)
22.97
(3.93)
19.55
(3.64)
6.48**
41.58
(8.56)
42.16
(8.83)
41.00
(5.76)
40.19
(6.57)
0.77
** : P < 0.01
TBISS:共病組 > 單純憂鬱組 ; 正常控制組
TBISS = 行為抑制系統量表 ; TBASS = 行為激發系統量表
(表二:四組受試者在 TBISS 與 TBASS 量表上之表現 )
三、 以實驗評估行為抑制系統與行為激發系統功能
如表四所示,以單因子變異數法進行分析,在實驗測量上,各組
之 BIS、BAS 功能指標無顯著差異。
59
組別
量表得分
Mean
(SD)
a
單純憂鬱組
單純焦慮
組
共病組
正常控制
組
F- Values
TRRS
18.46
(4.05)
18.90
(3.57)
18.87
(2.86)
18.64
(3.36)
0.31
Drive
12.25
(3.33)
12.43
(3.29)
11.42
(2.32)
11.25
(2.83)
2.05
Fun
Seeking
10.88
(2.98)
10.83
(3.12)
10.71
(2.75)
10.55
(2.94)
0.15
TRRS = 酬賞反應量表 ; Drive = 趨力量表 ; Fun Seeking = 愉悅追求量表
(表三:四組受試者在 TRRS、Drive 與 Fun Seeking 分量表上之表現 )
組別
BIS 功能
(第三次情緒測量-基準值)
緊張焦慮程度
Mean (SD)
BAS 功能
(第二次情緒測量-基準值)
快樂興奮程度
Mean (SD)
單純憂鬱
組
單純焦慮
組
共病組
正常控制
組
F- Values
1.65
(2.40)
1.63
(3.34)
1.65
(3.49)
1.48
(2.92)
0.04
1.39
(2.13)
0.46
(2.36)
1.07
(1.76)
1.29
(1.87)
1.95
(表四:四組受試者在實驗指標上所表現出的 BIS 與 BAS 功能差異)
60
四、 檢驗量表工具與實驗測量工具之相關性:
如表五所示,以 Pearson 相關檢驗實驗測量工具與量表工具之
間的相關性,TBIS 與 TBASS、分量表 TRRS 具低度相關,但與其餘 BAS
相關分量表與實驗指標均無顯著相關;TBASS 除了與 TBISS 具低度相
關,與其他三個分量表具高相關外,與 BIS 實驗所測量之結果也具顯
著相關。
BIS 實驗測量與 TBISS 不具顯著相關,但與 TBASS 及 TRRS、Drive
分量表都具有低度相關;BAS 實驗測量與所有變項皆無顯著相關。
TBISS
TBASS
TRRS
Drive
Fun Seeking
BIS exp.
BAS exp.
a
b
c
TBISS
TBASS
TRRS
Drive
1.00
0.22**
1.00
0.35**
0.84**
1.00
0.12
0.85**
0.55**
1.00
Fun
seeking
0.06
0.81**
0.51**
0.59**
1.00
BIS exp. BAS exp.
0.03
0.19*
0.17*
0.17*
0.13
1.00
0.03
0.04
0.07
0.08
-0.05
-0.02
1.00
** : P < 0.01
* :P< 0.05
TBISS = 行為抑制系統量表 ; TBASS = 行為激發系統量表 ; TRRS = 酬賞
反應量表 ; Drive = 趨力量表 ; Fun Seeking = 愉悅追求量表;BIS exp. =BIS
實驗測量值;BAS exp=BAS 實驗測量值
(表五:實驗測量與量表工具之相關比較)
61
五、 行為抑制/行為激發系統量表得分與目前憂鬱、焦慮症狀,以及
神經質、外向性、新奇刺激尋求、逃避懲罰等其他人格量表之
相關:
如表六所示,以 Pearson 相關進行檢驗,TBISS 與目前憂鬱、焦
慮症狀均有具顯著相關,TBASS 以及其它相關的三個分量表則與目前
憂鬱、焦慮症狀均無顯著相關;此外,TBISS 還與神經質及逃避懲罰
量表具顯著正相關,與外向性量表則呈現顯著負相關。
TBASS 與外向性量表、新奇刺激尋求量表具顯有正相關。分量表
TRRS 與外向性成正相關;Drive 分量表與外向性量表也呈顯著正相
關,但另與逃避懲罰成顯著負相關;Fun Seeking 分量表同樣與逃避
懲罰成顯著負相關,但與新奇刺激尋求呈顯著正相關。
Dep.
Anx.
N.
E.
NS
HA
TBISS
0.50**
0.48**
0.37**
-0.23*
-0.04
0.47**
TBASS
-0.08
-0.02
0.04
0.29**
0.18*
-0.16
TRRS
-0.03
0.03
0.07
0.25**
0.11
0.00
Drive
-0.06
-0.02
-0.08
0.32**
0.01
-0.20*
Fun
Seeking
-0.11
-0.09
0.10
0.15
0.38**
-0.24*
a
b
c
** : P < 0.01 (雙尾檢定)
* :P< 0.05(雙尾檢定)
TBISS = 行為抑制系統量表 ; TBASS = 行為激發系統量表 ; TRRS = 酬賞
反應量表 ; Drive = 趨力量表 ; Fun Seeking = 愉悅追求量表;Dep.=生活適應
量表憂鬱症狀量尺;Anx. = 生活適應量表焦慮症狀量尺;N. = CEPI 神經質
量表;E. = CEPI 外向性量表;NS = TPQ 新奇刺激尋求量表;HA= TPQ 逃避
懲罰量表。
(表六:量表得分與目前憂鬱、焦慮症狀,以及其他人格量表之相關 )
62
六、 行為抑制/行為激發系統實驗指標與目前憂鬱、焦慮症狀,以及
神經質、外向性、新奇刺激尋求、逃避懲罰等其他人格量表之
相關:
如表七所示,以 Pearson 相關進行檢驗,行為抑制與行為激發
系統實驗指標與目前憂鬱、焦慮症狀均無顯著相關。兩者與其它性格
向度量表也皆無相關。
a
b
c
Dep.
Anx.
N.
E.
NS
HA
BIS exp.
0.03
-0.02
0.03
0.15
-0.09
0.08
BAS exp.
-0.06
-0.01
-0.17
0.08
-0.03
-0.07
** : P < 0.01
* :P< 0.05
BIS exp. =BIS 實驗測量值;BAS exp=BAS 實驗測量值;Dep.=生活適應量表
憂鬱症狀量尺;Anx. = 生活適應量表焦慮症狀量尺;N. = CEPI 神經質量表;
E. = CEPI 外向性量表;NS = TPQ 新奇刺激尋求量表;HA= TPQ 逃避懲罰量
表。
(表七:實驗測量與目前憂鬱、焦慮症狀,以及其他人格量表之相關)
63
第四章 討論
第一節
本研究主要發現與討論
一、 研究發現
本研究之樣本取自國科會研究計畫『產後憂鬱症之前因與後果』
所蒐集的婦女樣本(柯慧貞,1996)
。混合焦慮與憂鬱組中原有三人符
合憂鬱症診斷向度,目前正處在憂鬱期中,經考慮嚴重憂鬱症狀對評
估可能造成的後果,決定排除此三人。以診斷性晤談工具作為終生診
斷的依據,將受試者分為單純憂鬱症 24 人、單純焦慮症 61 人、混合
焦慮與憂鬱組 31 人、控制組 70 人,透過情境誘發實驗與量表評估等
兩種方式,嘗試探討行為抑制系統與行為激發系統與憂鬱症、焦慮症
及其共病現象之關係。研究初步假設如下:
z 終生診斷為單純焦慮組之個案在 BIS 上的功能反應較為
高,而 BAS 上與一般控制組並無差異
z 終身診斷為單純憂鬱組之個案在 BAS 上的功能反應較為
低,而 BIS 上與一般控制組並無差異
z 終身診斷為混合焦慮與憂鬱組之個案在 BIS 的功能反應
高,BAS 上的功能反應低。
功能
憂鬱組
焦慮組
共病組
BIS
--
較高
較高
BAS
較低
--
較低
64
(一) 重要人口學變項與疾病狀態比較
評估重要人口學變項與研究當時的焦慮、憂鬱狀態,四組在年齡
與教育程度變項上並無顯著差異。但混合焦慮較控制組具有較高的焦
慮與憂鬱症狀(見表一)。
(二)以量表評估行為抑制與行為激發功能
以行為抑制與行為激發量表評估單純焦慮組、單純憂鬱組、共病
組以及正常控制組的行為抑制與行為激發系統功能,結果發現共病組
在行為抑制系統上的功能顯著高於其他三組,而單純焦慮組並未如假
設發現有行為抑制系統功能過高現象。在行為激發系統功能評估上,
四組無顯著差異。
量表評估結果
功能
憂鬱組
焦慮組
共病組
BIS
--
--
較高
BAS
--
--
--
65
(三)以實驗評估個體的行為抑制與行為激發功能
由實驗評估行為抑制系統與行為激發系統功能,實驗結果顯示不
論行為激發系統或行為抑制系統,在四組均無顯著差異。
實驗評估結果
功能
憂鬱組
焦慮組
共病組
BIS
--
--
--
BAS
--
--
--
66
二、 結果解釋與討論
(一)討論: 量表與實驗測量工具評估結果的不一致性
A. 量表與實驗工具之間的相關性檢驗
由於實驗測量與量表評估結果的不一致性,我們再以 Pearson 相
關法評估量表與實驗工具之間的關係,結果顯示量表與實驗工具之間
不具適當相關。
由於測量的目標是相同對象(行為抑制與行為激發系統功能),
在理論上,行為抑制系統量表與誘發行為抑制系統的實驗指標之間應
具有顯著相關;同樣的,行為激發系統量表及其分量表與行為激發系
統的實驗指標應具顯著相關。然就結果所示,行為抑制量表與行為抑
制實驗指標並無顯著相關;行為激發量表以及相關的 TRRS、Drive、
Fun-Seeking 分量表與行為激發實驗指標不具顯著相關,但卻與行為
抑制實驗指標呈現顯著正相關。
B. 量表以及實驗工具與其它人格向度的相關效度檢驗
由於實驗與量表結果差距大,本研究以艾氏性格量表(CEPI)
的「神經質」與「內外向性」分量表及 Cloninger 的三向度人格問卷
(TPQ)中的「逃避懲罰」與「新奇刺激尋求」分量表做為效標,進
行效標關連效度的再驗證。抑制∕行為激發量表的關係基本假設如
下:
1 『神經質』得分與行為抑制系統功能成正相關。
67
2 『外向性』得分與行為激發系統功能成正相關。
3 『逃避懲罰』得分與行為抑制系統功能成正相關。
4 『新奇刺激尋求』分數與行為激發系統成正相關。
結果發現在量表部分,行為抑制量表與外向性量表具顯著負相
關,與神經質、逃避懲罰得分則是呈現顯著正相關;行為激發量表則
與外向性及新奇刺激尋求量表也具顯著相關。結果與預期假設一致。
在實驗指標部分,行為抑制實驗指標與各性格向度皆無相關。行
為激發實驗指標與各性格向度量表也無相關。
C. 推論與可能解釋
由 A 與 B 之相關工具驗證,我們推論本研究之實驗工具並未能
真正測得行為抑制與行為激發系統功能。
根據 Carver 與 White(1994)所設計的程序,實驗工具的設計是
模擬可以單獨誘發 BIS 與 BAS 功能的懲罰出現或酬賞出現情境。在此
情境中,個案必須評估他的情緒反應狀態,此情緒反應狀態即成為
BIS/BAS 的功能指標。
實驗設計優於量表評估之處,在於能直接觀察個體在實際生活情
境中真正面臨懲罰與酬賞相關制約刺激時的行為與情緒反應。對於本
研究的實驗設計,我們提出幾個可能的影響因素:
1
呈現的酬賞物與懲罰是否真具有酬賞與懲罰之效果?
酬賞與懲罰物的界定是依據個體對事件的主觀感受而定,故
懲罰物與酬賞物的選擇是一個相當困難的工作。本研究以浸泡冰
68
水做為懲罰,給予幼兒文具用品為酬賞物,對於受試者而言,這
些是否真具有懲罰與酬賞之意義是具爭議性的。
2
電腦測驗的難度
受試者普遍表達測量行為抑制系統功能的輔助電腦實驗相
當的困難。ొ̶‫ྏצ‬۰അܑϯд౵‫ܐ‬ീរ࿅඀གྷរ̙щᄃ‫ڷ‬ಉ۞ଐჰĂҭ
Ҍௐ˟ล߱ॡĂ͕̚ົ೩ϯҋ̎઀਑‫ٸ‬ୢ˞Ăಶ̙გ˞Ăߊ൒՟‫ڱ‬ԆјĂ˵
ԆБ̙Νፉ͕ඕ‫ڍ‬Ă‫ڽ‬Дͪಶ‫ڽ‬ДͪĂٙͽღૺᄃ൏ᇋ۞ଐჰࢫҲĄ這種
情形與『習得無助』的狀況相仿。
但也有ొ̶‫ྏצ‬۰ܑϯҋ̎ߏЯࠎүຽ࿅‫ٺ‬ӧᙱĂЯࠎ൑‫ۡ˘ڱ‬࿅ᙯ
҃ຏ‫ז‬൏ᇋĂ֭‫ܧ‬चُও‫ڽ‬Дͪ۞ᘂჳĂπॡдϠ߿̚˵ົಈᝌဘྏາ؈ă
ӧᙱ۞ְ‫ۏ‬Ăд൑‫ڱ‬ೠଠॡົຏ‫ז‬ღૺă൏ᇋĂҭߏᔘߏົᚶᜈઇ˭ΝĂࡶ
˘όјΑົ‫ڟޝ‬ಈĂᚶᜈဘྏĄ此種情形或可對行為抑制的實驗評估
與行為激發量表、三個相關分量表呈現顯著正相關的結果做解
釋。
由於本研究在電腦程式設計時並未考慮認知作業的難易度
對個體造成的主觀知覺影響,造成個案在最初時的緊張焦慮心情
並非來自於懲罰的快出現,而是對於自己表現狀況的不滿與沮
喪,接下來在面對不斷的失敗時,部分個案也產生了習得無助表
現,進而影響了個人主觀上的情緒知覺。所以,建議未來可以將
作業難易與個體對自我表現期待、對酬賞與懲罰預期等變項加入
探討,有助於釐清行為抑制系統與行為激發系統如何實際影響個
體行為。
3
疲勞效果
69
由於本實驗是在診斷會談與另一認知實驗(另一計畫)後進
行,中間雖有休息時間,但無法完全排除疲勞效果之影響。
由以上的討論,本研究在比較單純憂鬱症、單純焦慮症、混合焦
慮與憂鬱症之婦女在行為抑制系統與行為激發系統功能上之差異
時,擬以量表評估之結果為主要分析指標。
70
(二)討論: 評估結果與假設之間的同與異
A. 結果的初步解釋
本研究嘗試引用 Gray 的模式在行為層次上對單純憂鬱、單純焦
慮以及憂鬱、焦慮共病的情況做進一步分析,探討這三種狀況與 BIS、
BAS 系統之間的關係,而研究結果僅部分支持原本所建立的假設。
我們發現混合焦慮與憂鬱組的行為抑制系統的功能如預期般顯
著高於單純憂鬱組與正常控制組。但是不同於假設所述,憂鬱症之終
身診斷與行為激發系統功能低落具有顯著相關,且單純焦慮組也沒有
發現行為抑制系統功能過高的情形。
依據此結果,我們認為焦慮與憂鬱症共病者在日常生活中就比一
般人更常經驗焦慮與憂鬱情緒,而 BIS 功能過度亢進可能是一個重要
的相關因子,將終生診斷包含憂鬱與焦慮疾患者自單純憂鬱或單純焦
慮診斷分組中分出是有其意義的,未來仍值得繼續進行病理學上的探
討。因此,未來不論進行研究,或是在臨床上的診斷評估與介入治療,
都建議將憂鬱與焦慮共病的影響力考量在內。
以下針對部分爭議性主題進行討論。
71
B. 單純憂鬱組以及混合焦慮與憂鬱組之個案未能發現 BAS 功能
過低的情形。
可能解釋一:
本研究並未發現具憂鬱症終身診斷之個案具有 BAS 功能過低的
情形,這個結果雖與部分過去研究不一致(Henriques & Davidson,
1991; Allen, Iacono, Depue & Arbisi, 1993; Harmon-Jones& Allen,
1997),但卻和使用社區樣本的研究或大規模的流性病學調查結果一
致 ( Meyer, Johnson & Carver, 1999; Jorm et al, 1999; Johnson,
Turner & Iwata, 2003 )。
本研究所收入之個案皆在憂鬱緩解期(remission stage)
,且相
較於其它以憂鬱症臨床樣本所進行之研究(Kash & Rottenberg,
2002),過去的憂鬱症平均發作次數低 (單純憂鬱組:1.13 (SD=
0.34);混合焦慮與憂鬱組:1.42(SD=0.72))。
推測未能發現憂鬱症診斷與 BAS 功能過低相關的可能原因之,可
能與本研究之樣本主要為社區樣本,且皆在緩解期有關。
Widger (1993)曾表示,受嚴重憂鬱症狀干擾之婦女在描述自己
的特質時,往往會偏離一般真實狀況,而認為自己是較為內向、較易
受傷害、依賴、悲觀、自我中心的 (Widger & Anderson, 2003)。實證
研究也發現自陳式量表特別容易受到個體情緒的影響,而在憂鬱期
中,人格特質的評估將會受憂鬱情緒的影響而產生變動 (Hirschfeld
et al., 1983; Bagby, Joffe, Parker, Kalmba, Harkness, 1995;
Griens, Jonker, Spinhoven &Blom, 2002)。
72
本研究在設計上排除正處於憂鬱期之個案,主要目的是為了控制
嚴重憂鬱症狀對評估 BIS/BAS 功能的影響。但就研究法而言,研究
BAS 功能對憂鬱症的影響性最佳的設計是選擇 BAS 功能過低但尚未發
病之個案,長期追蹤其憂鬱症的發作情形,並對個案之後的治療、緩
解過程繼續評估。所以建議未來可以採行高危險群的研究模式並進行
長期性追蹤,以對此主題及本研究之結果作進一步深入探討。
可能解釋二
本研究之設計是以探討單純憂鬱症、單純焦慮症以及混合焦慮憂
鬱症之婦女在行為抑制與行為激發系統功能為主題,在取樣上,並未
特別取樣 Gray(1994)所定義之 Psychotic Depression 與 Neurotic
Depression。所得結果也未能與 Gray 對 Psychotic Depression 及
Neurotic Depression 所做之假設推論一致。建議未來可以 Gray 所
提出定義為取樣依據,比較罹患 Psychotic Depression 與 Neurotic
Depressiony 之個案在行為抑制與行為激發功能上之表現以檢視
Gray 的假設真確性。
73
C. 單純焦慮組之個案未能發現 BIS 功能過高的情形。
本研究之單純焦慮組與混交焦慮憂鬱組為異質性極高的兩個團
體,單純焦慮組中以罹患畏懼症者為多,有 60%的個案只具畏懼症
的診斷,28%的個案除畏懼症診斷外仍具其它焦慮症診斷。在混合焦
慮與憂鬱組中,僅 29%個案罹患畏懼症,35.48%的個案除畏懼症診
斷之外尚合併其它焦慮症診斷。推測不同焦慮疾患背後的致病機轉可
能不同,高比例的畏懼症患者可能是無法發現單純焦慮組與行為抑制
系統功能過高具有關連性的原因之一。
建議未來可針對不同焦慮與憂鬱疾患亞型進行分類研究,將可釐
清此爭議。
74
D. BIS 與憂鬱、焦慮症狀具高相關。
回顧過去與氣質、性格、焦慮及情緒疾患相關之文獻,
『負向情
感(Negative Affectivity)』被認為是焦慮與憂鬱發展過程中的重
要危險因子,也有實證資料可以支持;至於『正向情感(Positive
Affectivity)
』與憂鬱症的關係則一直呈現不明朗的情形 (Watson &
Clark, 1984; Barlow, Blanchard, Vermilyea, Vermilyea & Dinardo,
1986; Watson, Clark &Carey, 1988; Andrews, Nelson, Hunt,
Stewart &Kiloh, 1990; Clark, Watson &Mineka, 1994)。
近來研究陸續指出 BIS 控制個體對負向事件的反應並與主觀經
驗到的負向情緒具有顯著正相關,而 BAS 則是與正向情緒具有顯著關
連性 (Carver & White, 1994; Jorm et al, 1999; Gable, Reis &
Elliot, 2000)。
本研究發現 BIS 功能與憂鬱及焦慮症狀具有顯著相關,此結果與
Meyer, Johnson & Carver (1999) 與 Jorm 等人(1999)所發現的結
果一致。因此,推論行為抑制系統功能過高可能為憂鬱與焦慮的危險
因子,而焦慮與憂鬱共病之個案在行為抑制系統功能上明顯出現過度
激發狀態。
75
第二節
一
本研究之評析
本研究之限制:
(一) 樣本特性﹍
本研究所使用之個案為社區樣本,焦慮症部分多為部分或全部
緩解者,憂鬱症則取全部緩解者。由於個案均是介於 27 至 50 歲之婦
女,並未包含其它男性患者,或是取樣未婚或其它年齡層婦女。因此,
受限於樣本特性,本研究之結果在推論上宜保留。
(二)研究工具的限制
本研究採取實驗與量表並行的方式,希望互補不同工具的優缺
點並對行為抑制與行為激發系統的功能做出正確的評估。然而如同之
前所討論的結果,實驗工具受到疲勞效果、懲罰刺激與酬賞刺激不適
用以及認知作業過於困難等因素的影響,無法有效評估行為抑制系統
與行為激發系統的功能狀態。建議未來仍然可就行為抑制系統與行為
激發系統對個體情緒、行為與認知的影響設計適當的實驗工具。透過
量表、實驗工具與相關生理指標的綜合評估,有助於深入探討此假想
神經模型的真確性,以及它對個體的影響路徑。
(三).研究設計之限制
本研究採橫斷式(cross-sectional study)的評估法,所以對於
研究結果僅能保守的做相關解釋,無法做有利的因果推論。建議未來
可以利用縱貫式的研究設計(longitudinal study)進行此議題的探
討,釐清行為抑制系統與行為激發系統如何影響憂鬱與焦慮疾患的發
生與發展。
76
二、結果應用與未來展望
由於過去研究極少將共病現象考量在內,所以混合焦慮與憂鬱症
之個案一直是被忽視,而被歸於憂鬱症組或焦慮症組。本研究發現混
合單純焦慮與憂鬱組相較於單純憂鬱或單純焦慮組,即使在部分緩解
或全部緩解時期,都比一般人更容易經驗焦慮與憂鬱症狀。而且混合
焦慮與憂鬱之個案在行為抑制系統的功能表現上明顯偏高,明顯異於
單純焦慮組與單純憂鬱組。因此不論是在臨床實務或研究上,混合憂
鬱與焦慮診斷之個案都是值得重新被注意的一群。
由於本研究也發現了行為抑制系統功能與焦慮、憂鬱症狀均具有
顯著相關,推論行為抑制系統功能過高很可能是焦慮與憂鬱的重要危
險因子之一,所以未來在篩檢焦慮與憂鬱症的高危險群時,個體的行
為抑制系統功能或可成為一個重要的篩檢指標。
本研究以取樣單純憂鬱、單純焦慮、混合焦慮與憂鬱、正常控制
組的研究典範探討焦慮與憂鬱共病現象的背後相關危險因子,未來建
議可以依循此研究範例,並修正部分工具與研究設計,進行不同疾病
的共病探討,這將有助於我們對精神疾病病理現象的釐清。
77
第五章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淑惠(民 90)
。由家庭功能與性格特質探討婦女憂鬱焦慮之共病現
象。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孔繁鐘與孔繁錦 編譯(民 85)
。DSM-IV 精神疾病診斷手冊。台北市:
合記出版社。
柯慧貞、孫苑庭、林木芬、葉宗烈、陸汝斌(民 83)
。由行為抑制探
討婦女焦慮與憂鬱的共病機制。台灣精神醫學,14(1)
,13∼21。
柯慧貞(民 85)
。產後憂鬱症致病機轉之前瞻性研究 III。行政院國
科會專題計畫成果報告,號編 NSC-85-2331-13-006-108Y。
莊耀嘉(民 75)
。心理病態性格與犯罪行為。法務部犯罪問題研究中
心。
曾美智、李宇宙、李明濱(民 85)
。憂鬱症與焦慮症之共患現象。台
灣精神醫學,13(2),125∼135。
謝玲玉(民 89)
。由兒童其與成人期依附關係探討婦女憂鬱與焦慮之
共病。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聆辰(民 91)
。反社會性格障礙與非反社會性格障礙男性在行為抑
制與行為激發系統上之探討。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
78
二、英文部份
Allen, J. J., Iacono, W.G., Depue, R.A., & Arbisi, P. “Regional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asymmetries in bipolar 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before and after exposure to bright light”. Biological
Psychiatry, 33, 642~646, 1993.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ition). Washington, DC: Author, 1994.
Andrews, G., Nelson, M., Hunt, C., Stewart, G. & Kiloh, L.G. “Diagnosis,
personality and long-term outcome of depression”.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7, 13~18, 1990.
Angst, J., Vollrath, M., Merikangas, K.R., Ernst, C. “Comorbidity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e Zurich Cohort Study of Young
Adults ”. In Maser, J.D., & Cloninger, C.R. (eds.), Comorbidity of
Mood and Anxiety Disorders (pp.123~137).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 1990.
Bagby, R.M., Joffe, R.T., Parker, J.D.A., Kalemba,V., Harkness, K.L..
“Major depression and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J. Pers.
Dis. 9,224~234, 1995.
Barlow, D.H., Blanchard, E.B., Vermilyea, J.A., Vermilyea, B.B.
&Dinardo, P.A. ”Generalized anxiety and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Description and reconceptualiz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43, 40~44, 1986.
Breslau, N., & Peterson, E. “Sex differences in depression: a role for
preexisting anxiety”. Psychiatry Research, 8, 1∼12, 1995.
Burke, J.D., Wittchen,H.-U., Regier, D.A. & Sartorious, N. ” Extracting
79
Information From Diagnostic Interviews on Co-Occurrence of
Symptom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Maser ,J.D., & Cloninger,
C.R. (eds.), Comorbidity of Mood and Anxiety Disorders
(pp.649~668).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 1990.
Berenbaum, S.A., Kerns, K., Taylor, M.A. “A Neuro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Cormorbid Disorders”. In Maser ,J.D., & Cloninger,
C.R. (eds.), Comorbidity of Mood and Anxiety Disorders
(pp.403~412).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 1990.
Carver, C.S., & White, T.L. “Behavior Inhibition, Behavior Activation,
and Affective Responses to Impending Reward and Punishment: The
BIS/BAS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
319~333, 1994.
Carver, C.S., Meyer,B. & Antoni, M.H. “ Responsiveness to Threats and
Incentives, Expectancy of Recurrence, and Distress and
Disengagement: Moderator Effects in Women With Early Stage
Breast Cancer”.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68,
965~975, 2000.
Carver, C.S., Sutton, S.K., & Scheier, M.F. “Action, emotion, and
personality : Emerging conceptual integr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6, 741~751, 2000.
Cloninger, C.R.” The Tridimention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and Genetics,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1989.
Clark, L.A., Watson, D., &Mineka, S. “Temperament, Personality, and the
Mood and Anxiety Disorder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03,103~116, 1994.
80
Clayton PJ. Grove WM. Coryell W. Keller M. Hirschfeld R. Fawcett J.
“Follow-up and family study of anxious depress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148:1512-1527, 1991.
Clayton PJ. ”Depression Subtyping: Treatment Implication”.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59:5~12, 1998.
Davidson, R.J., & Fox, N. A. “Frontal brain asymmetry predicts infants’
response to maternal separ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98, 127~131, 1989.
Depue, R.A. & Collins, P.F. ”Neurobiology of the structure of personality:
Dopamine, facilitation of incentive motivation, and extraversion”.
Behavior and Brain Science, 22, 491~569, 1999.
Depue, R.A. & Iacono, W.G..(1989)Neurobehavioral aspects of affective
disorder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0, 457-492.
Diego MA. & Field T. “ BIS/BAS scores are correlated with frontal
EEGAsymmetry in intrusive and withdrawn depressed mothers”.
Infant Mental Healthy Journal, 22, 665~675, 2001.
Eddie, H. J., & John, J. B. “Behavioral activation sensitivity and resting
frontal EEG asymmetry: covariation of putative indicators related to
risk for mood disorder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06,
159-163, 1997.
Elliot, AJ. & Thrash, TM. “Approach-Avoidance Motivation in
Personality: Approach and avoidance temperaments and goa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2, 804-818, 2002.
Feinstein, A.R. “The pre-therapeutic classification of co-morbidity in
chronic disease”. Journal of Clinical Disease, 23, 455~468, 1970
81
Fowles, D.C. “Application of a behavioral theory of motivation to the
concepts of anxiety and impulsivit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1, 417~435, 1987.
Fowles, D.C. “Psychophysiology and Psychopathology: A motivational
approach”. Psychophysiology, 25, 373~392, 1988.
Gable, S.L., Reis, H.T., & Elliot, A.J.” Behavior Activation and Inhibition
in Everyday Lif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8,
1135~1149, 2000.
Gater, R., Tansella, M., Korten, A. “ Sex Difference in the Prevalence and
Detection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Disorders in General Health
Care Settings”. Archives General Psychiatry, 55, 405 ~ 413, 1998.
Germans, M.K., Kring, A.M. “Hedonic deficit in anhedonia: support for
the role of approach motivatio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8, 659~672, 2000.
Gomez, R., Francis, L.M.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relationships
with Eysenck’s, Gray’s and Newman’s theori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4, 3~17, 2003.
Gray, J.A. ”Anxiety and the brain: Pigments aren’t colour names”.
Bulletin of 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38, 299~300, 1985.
Gray, JA. ”The psychology of fear and stress (2nd ed.)”. New York:
Cambridge, 1978.
Gray, J. A. “ Fear , panic, and anxiety: What ‘s in a name?” Psychological
Inquiry, 2, 77~78, 1991.
Gray, J.A. “ Framework for a taxonomy of psychiatry disorder”. In
S.H.M. Van Goozen & N.E. Van de Poll (Eds.) Emotions: Essays on
82
emotion theory (pp.29~59). Hillsdale, NJ: Erlbaum, 1994a.
Gray, J. A.”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emotion systems ”. In P. Ekman
& R.J. Davidson (eds.) The nature of emotion: Fundamental
questions (pp.329~331).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b.
Griens, A.M.G.F., Jonker, K., Spinhoven, P.H., Blom, M.B.J. “The
influence of depressive state features on trait measurement”.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70, 95~99, 2002.
Harmon-Jones, E., & Allen, J.J.B. (1997). Behavior Activation Sensitivity
and Resting Frontal EEG Asymmetry: Covariation of Putative
Indicators Related to Risk for Mood Disorder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06, 159~163.
Harmon-Jones, E., Abramson, L. Y., Sigelman, J., Bohlig, A., Hogan,
M.E., & Harmon-Jones, C. “Proneness to hypomania/mania
symptoms or depression symptoms and asymmetrical frontal
cortical responses to an anger-evoking ev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2, 610-618, 2002.
Henriques, J.B., & Davidson, R.J. ” Left frontal hypoactivation in
depress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00, 535~545, 1991.
Heubeck, B. G., Wilkinson, R. B., & Cologon, J. ”A second look at
Carver and White’s (1994) BIS/BAS scal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5, 785-800, 1998.
Hirschfeld, R.M.A., Klerman, G.L., Clayton, P.J., Keller, M.B.,
McDonald-Scott, P., Larkin, B.H. “Assessing personality: effects of
the depressive state on trait measure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40,695~699, 1983.
83
Johnson, S.L., Turner, R.J. &Iwata, N. “BIS/BAS Levels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 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Journal of Psychopathology
and Behavioral Assessment, 25, 25~36, 2003.
Jorm, A.F., Christensen, H., Henderson, A. S., Jacomb, P. A., Korten, A.E.,
& Rodger, B. “Using the BIS/BAS Scales to measure behavioral
inhibition and behavior activation: Factor structure, validity, and
norm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6, 49~58, 1999.
Liau, L.C.& Ko, H.C.” The development of BIS/BAS scal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relation to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in press).
Lydiard, R.B., Brawman-Mintzer, O. “Anxious Depression”.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59, 10~17, 1998.
Kasch, K.L., Rottenberg, J., Arnow, B.A. & Gotlib, I.H.” Behavioral
Activation and Inhibition Systems and the Severity and Course of
Depress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11, 589~597, 2002.
Klerman, G.L. “Approach to the Phenomena of Comorbidity”. In
Maser ,J.D., & Cloninger, C.R. (eds.), Comorbidity of Mood and
Anxiety Disorders (pp.13~40).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 1990.
Maser, J.D. & Cloninger, C.R. “Comorbidity of Anxiety and Mood
disorders: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 In Maser ,J.D., & Cloninger,
C.R. (eds.), Comorbidity of Mood and Anxiety Disorders (pp.3~12).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 1990.
Merikangas, K.R.” Comorbidity for Anxiety and Depression: Review of
Family and Genetic Studies”. In Maser ,J.D., & Cloninger, C.R.
(eds.), Comorbidity of Mood and Anxiety Disorders (pp.331~348).
84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 1990..
Meyer, B., Johnson, S.L., Carver, C.S. “Exploring Behavioral Activation
and Inhibition Sensitivitie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t Risk for
Bipolar Spectrum Symptomatology”. Journal of Psychpathology and
Behavior Assessment, 21, 275~292, 1999.
Newman, J. P., Wallace, J. F., Schmitt, W. A., & Arnett, A. “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
functioning
in
anxious,
impulsive
and
psychopathic individual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3, 583-592, 1997.
Oosterlaan J. & Sergeant JA. “ Inhibition in ADHD, Aggressive, and
Anxious Children: A Biologically Based Model of Child
Psychopathology”.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4,
19~35, 1996.
Quay, H. C. “Theories of ADDH”.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27, 262-263, 1988.
Quay, H. C. “The psychobiology of undersocialized aggressive conduct
disorder: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
165-180, 1993.
Sutton, S.K. & Davidson, R.J. “ Prefrontal brain asymmetry: A biological
substrate of the behavioral approach and the 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s”. Psychological Science, 8, 204-210, 1997.
Watson, D. & Clark, L.A. “Negative affectivity: The disposition to
experience aversive emotional stat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6,
465~490, 1984.
Watson, D., Clark, L.A. &Carey, G.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and
their relation to anxiety and depression disorders”. Journal of
85
Abnormal Psychology, 97, 346~353, 1988.
Widger, T.A. & Anderson, K.G. “Personality and depression in women”.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74, 59~66, 2003.
Widger, T.A. “Personality and depression: assessment issues”. In: Klein,
M.H., Kupfer, D.J., Shea, M.T. (Eds), Personality and Depression : A
current View (pp. 77~118), Guilford Press, New York , 1993.
86
附錄一
行為問卷 (BIS/BAS)
下面的句子是描述一些人們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形,仔細閱讀後,請根據你的情形,在
數字 1-5 間,選一個最能描述你的數字。每個數字所代表的意義和出現頻率如下:
幾乎都不是
很少
有時候
常常
幾乎都是
(0%-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
2
3
4
5
(1-8 ID)
幾乎都
不是
很少
有時候 常常
幾乎都
是
1. 如果我覺得有不愉快的事情可能會發生,那我就會變得很坐立不
1
2
3
4
5
(9)
2. 當我得到我想要的東西時,我就覺得很興奮並且充滿能量。........
1
2
3
4
5
(10)
3. 我擔心我會犯錯。....................
1
2
3
4
5
(11)
4. 當我想要某種東西時,我會盡全力去得到它。........
1
2
3
4
5
(12)
5. 被批評或被指責會讓我感到很難過。.........
1
2
3
4
5
(13)
6. 我常常只因為好玩或有趣就去做某些事。.......
1
2
3
4
5
(14)
1
2
3
4
5
(15)
1
2
3
4
5
(16)
1
2
3
4
5
(17)
10. 不論有多麻煩, 只要我想要的東西, 我都會盡其所能的去得
到。.........
1
2
3
4
5
(18)
11. 如果我想到我沒有把某件事情做好,我就覺得緊張。...
1
2
3
4
5
(19)
12. 我喜歡刺激及新鮮感。............
1
2
3
4
5
(20)
13. 和我的朋友相比,我比較少感到害怕。........
1
2
3
4
5
(21)
安。......................
7. 如果我想到或我知道有人生我的氣,我就覺得很擔心或心情不
好。.....................
8. 如果我能夠把一件事情做好,我會喜歡繼續去做它。...
9. 即使有壞的事情將發生在我身上,我也很少感到害怕或緊
張。.....................
87
14. 當我贏得比賽時,我覺得很興奮。...........
1
2
3
4
5
(22)
1
2
3
4
5
(23)
15. 當我知道有機會得到我喜歡的東西時,我會立刻興奮起
來。......................
幾乎都
不是
很少
有時候 常常
幾乎都
是
16. 只要我覺得某件事情可能會是有趣的,我就會去嘗試
1
2
3
4
5
(24)
17. 如果做一件事可能會受到處罰,那我就不會去做了。...
1
2
3
4
5
(25)
18. 我常因一時興奮就行動。...............
1
2
3
4
5
(26)
19. 我會以『排除萬難』的態度去追求我想要的東西。....
1
2
3
4
5
(27)
1
2
3
4
5
(28)
1
2
3
4
5
(29)
它。......................
20. 當我知道有機會去得到我想要的東西時,我會馬上行
動。......................
21. 有好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空 白
B
88
B
(30-76)
0
1
(77-80)
附錄二 中文行為抑制行為激發量表信效度分析
M (SD)
α
Test-retest
1
2
3
4
分量表與題目
The BIS scale
24.10 (4.39)
0.77
0.73**
如果我覺得有不愉快的事情可能會發生,那我就會
1.09
變得很坐立不安。
我擔心我會犯錯。
1.18
被批評或被指責會讓我感到很難過。
1.13
如果我想到或我知道有人生我的氣,我就覺得很擔
1.16
心或心情不好。
即使有壞的事情將發生在我身上,我也很少感到害
0.68
怕或緊張。
如果我想到我沒有把某件事情做好,我就覺得緊張。
0.93
和我的朋友相比,我比較少感到害怕。
0.54
The Reward Responsiveness scale
21.87(2.57)
0.75
0.58**
當我得到我想要的東西時,我就覺得很興奮並且充
-0.91
滿能量。
如果我能夠把一件事情做好,我會喜歡繼續去做它。
-1.02
當我贏得比賽時,我覺得很興奮。
-1.22
當我知道有機會得到我喜歡的東西時,我會立刻興
-1.24
奮起來。
有好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The Driving scale
-1.53
13.16(3.31)
0.86
0.76**
當我想要某種東西時,我會盡全力去得到它。
1.62
不論有多麻煩, 只要我想要的東西, 我都會盡其所
2.01
能的去得到。
我會以『排除萬難』的態度去追求我想要的東西。
1.47
當我知道有機會去得到我想要的東西時,我會馬上
0.61
行動。
The Fun-seeking scale
14.02 (3.09)
0.78
0.75**
我常常只因為好玩或有趣就去做某些事。
1.65
我喜歡刺激及新鮮感。
1.48
只要我覺得某件事情可能會是有趣的,我就會去嘗
1.38
試它。
我常因一時興奮就行動。
0.85
89
附錄三 BIS 實驗程序
工具:筆記型電腦一台、範例卡、情緒測量表、筆一枝
測驗:在測驗開始前會請受試者把左手放在冰塊中 60 秒,然後利用電
腦讓受試者進行作業,主試者會告訴受試者所要做的是一個符號
辨識的測驗,然後電腦螢幕上會很快閃現一系列符號,一次閃現
一個,受試者要做的事情就是:判斷有沒有看到相同的兩個符號
中間被兩個不同的符號隔開;如果有請受試者按『Y』
;如果沒有
請受試者按『N』
。按完『Y』或『N』之後,請按『space』確定
答案。測驗總共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電腦會每次呈現
完一個系列的符號後,才停下來問受試者有無看到兩個相同的符
號被兩個不同的符號隔開,總共有 12 題,做完 12 題電腦會統計
受試者所累計的錯誤次數,並呈現之;在第二階段作答方式改
變,電腦會不斷閃現符號,受試者必須一發現到有兩個相同符號
被兩個不同符號隔開時就按空白鍵,按完之後電腦不會停止呈現
符號,只有在電腦呈現完一序列符號才會停止,然後呈現受試者
在本序列中目前所累積的錯誤次數。
實驗操作:在實驗開始前,讓受試者把手放在冰水中主要是要引發受試
者不舒服的感覺,並且告訴受試者,在接下來的測驗中,如果每
錯一次,就要再請他把手放在冰塊中 10 秒,累積錯誤次數愈多,
放的時間愈久,藉此引起受試者焦慮的情緒。在第一階段的測
驗,受試者的錯誤次數是依照他的實際表現而來,主要是給受試
者有關於處罰的線索;在第二階段的測驗,受試者的錯誤次數則
由主試者來設定,全部控制在十次,也就是要把手放在冰塊中 100
秒。
90
情緒的測量:在正式測驗開始前先測量受試者的焦慮程度作為基準線;
接著在受試者浸泡完 60 秒冰水後評量受試者不舒服的感覺;然
後正式測驗中,受試者完成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後,在浸泡冰水
之前再分別測量一次焦慮程度。焦慮程度由 0—9,不舒服程度由
0—9,採單一量尺評分,由主試者拿出情緒評量表給受試者圈選。
依變項的測量:比較受試者在各階段情緒的變化,主要是基準線及第二
階段完成後測驗的情緒變化比較;然後和受試者在自填量表中斯
BIS 分量表的得分作比較。
91
附錄四
BIS 指導語
指導語 A
接下來這個測驗目的是想要探討在各種不同的環境刺激下(例如:噪音、炎熱
天氣),一般人符號辨識的表現上將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首先,先謝謝您的協
助。
所謂的符號辨識,是要在一連串雜亂無章的符號中找出固定的型態。符號辨識
力可能和環境適應力、視覺敏銳度及直覺能力有關。本實驗的目的是要找出是哪
些因素會影響符號辨識力。
這個測驗將會由電腦來施測。我們會在電腦螢幕上很快閃現一系列符號,你
要做的事情就是:判斷是不是看到相同的兩個符號中間夾者不同的兩個符號?
〈拿出說明範例〉
;如果有請按『Y』;如果沒有請按『N』。按完『Y』或『N』之
後,請按『空白』確定答案。
指導語 B
短暫的情緒變化也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判斷力,所以必須先測量一下你目前的情
緒狀態。請你點出你現在緊張或焦慮的程度?
指導語 C
接下來,我們要請你把手放在冰水中 60 秒。冰水能讓你的腦筋比較清醒,
有助於你作正確的判斷,所以在測驗開始之前必須先把手放在冰水中。
指導語 D
請問你有沒有不舒服的感覺? 程度如何?
指導語 E
等一下電腦在每一個階段會連續呈現一系列符號,你要做的事就是判斷是不
是看到相同的兩個符號中間夾者不同的兩個符號?如果有請按『Y』
;如果沒有請
按『N』
。按完『Y』或『N』之後,請按『空白』確定答案。判斷完之後,電腦就
會告訴你答對或答錯,然後請你按『空白』繼續下一題(看範例)。
做完第一個段落之後,測驗會先暫停,電腦會告訴你錯了幾個,每錯一個,
就要把手浸到冰水中 10 秒。如果錯誤愈多,浸泡的時間就愈久。因為錯誤愈多,
表示你的注意力愈不能集中,所以需要浸泡較久的冰水,以助你作出更好的判
斷。這一部份結束之後,電腦會出現 WAIT!,此時請你稍待一下,並請我過來。
92
指導語 F
請問你現在的緊張或焦慮程度如何?
指導語 G
在第二部分,測驗方式有一點改變,接下來電腦一樣會出現一系列的符號,
一樣請你判斷是不是看到相同的兩個符號中間夾者不同的兩個符號。不同的是,
在這個階段,電腦會一直連續呈現符號,當你看到相同的兩個符號中間夾者不同
的兩個符號,在第二個相同符號出現時,你要馬上按『space』!此時電腦並不
會停下來,仍然會一直呈現符號,只有一個階段結束之後,電腦才會告訴你剛剛
總共錯了幾次,累積需浸泡多少秒冰水。然後,再請你按『space』繼續下一階
段,直到整個測驗結束,電腦會呈現你的累積錯誤次數及需要浸泡冰水的時間。
測驗結束之後,請你再稍待一下,等我過來。
指導語 H
你知道自己等一下手要浸泡冰水的時間嗎?你現在覺得……,(讓受試點選他現
在的緊張程度)
93
附錄五 BAS 實驗程序
1. 行為激發的測量(BAS)
工具:筆記型電腦一台、範例卡、情緒測量表、筆一枝
測驗:告訴受試者所要做的測驗是有關邏輯推理的測驗,主試者在電
腦螢幕上一次呈現 6 個數字,告訴受試者前面 5 個數字都具有某
種相同的特性,而第六個則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和前面 5 個數字屬
於同一系列。請受試者依照直覺去作判斷,第六個數字是不是和
前面有關連,如果是請受試者按『Y』
;如果不是請受試者按『N』
,
按完『Y』或『N』之後,請按『space』確定答案。
實驗操作:在受試者做完練習之後,在進入正式測驗之前主試會先告訴
受試者,一般人在這個測驗的答對比率大概都可達 70%,所以只
要他在每個階段的答對比例高於 70%,就可以獲得一點,而在每
一個階段結束時,電腦都會顯示你在這一階段的正確率,以及計
算你目前累積所獲得的點數。受試者所累積獲得的點數愈多,所
得到的獎賞(或現金)愈多。整個測驗結束之後,電腦會顯示受
試者總共所獲得的點數,每一個受試者所獲得點數都設定成一
樣,每位受試者都可以得到獎賞。
情緒測量:在測驗之前先測量受試者快樂或興奮的程度作為基準線,測
驗結束後,給獎賞之前再測量一次受試者快樂或興奮的程度。快
樂程度評估由 0—9,採單一量尺評估,由主試者拿出情緒評量表
給受試者圈選。
依變項的測量:比較受試者測驗前後情緒的變化,然後和受試者在自填
量表中有關 BAS 各分量表的分數作比較。
94
附錄六 BAS 指導語
指導語 A
接下來這個測驗能幫助你了解自己的邏輯推理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可能會
受到許多環境因子的影響,例如:氣溫、噪音、本身的心情等,本測驗的目的是
希望了解哪些因素會影響我們的邏輯推理能力。
等一會電腦螢幕上會出現 6 個數字,前面 5 個數字都具有某種相同的特性,
第六個有可能是,也有可能不是和前面 5 個數字屬於同一系列。請依照你的直覺
判斷,第六個數字是不是和前面的五個有關連。如果是的話,請按『Y』
;如果不
是,請按『N』。按完『Y』或『N』之後,請按『空白』確定答案。
注意:判斷的時候請用直覺馬上做出判斷,不要花太多時間去推理,每一題
只有 3 秒鐘的時間。好,那我們現在來試試看!
指導語 B
請點出你現在的快樂或興奮的程度
指導語 C
我們剛剛已經練習過了,現在我們要進入正式的測驗。一般人在這個測驗的
答對比率大概都可達到 70%,所以只要你在每個階段的答對比例高於 70%,你就
可以獲得一點。在每一個階段結束時,電腦都會顯示你在這一階段的正確率,並
且計算你目前的累積點數•你看完之後,可以按『空白』繼續下一階段。
一般人累積的點數都在五點以上,所以若你累積點數也達五點以上,我們會
有一些精美的小禮物讓你選擇,並且送給你(指一下禮物堆)。但若是你未到達
五點,則無法領取禮物。整個測驗結束之後,電腦會顯示你總共所獲得的點數,
此時請你稍等一下,等我過來。
指導語 D
請點出你現在的快樂或興奮的程度
指導語 E
那你知道自己總共獲得幾點?很謝謝你的合作,因為你在這個測驗表現良好,累
積點數達到 6 點,所以我們送你一份小禮物,請你挑選,謝謝你的協助。
95
附錄七 生活適應量表
請選擇一項最能代表您在過去七天內的生活感覺或行為表現的答案
答「4」表示「總是」
(指每週 5-7 天是如此)
答「3」表示「經常」
(指每週 3-4 天是如此)
答「2」表示「有時候」(指每週 1-2 天是如此)
答「1」表示「沒有或極少」(指每週 1 天以下是如此)
例如:
我覺得快樂。
如果您最近一週內大約有 3-4 天覺得自己很快樂,則請您答 3。
1 我的胃口比以前差。
16 我變得很容易自責。
2 我比以前更容易累。
17 我覺得心情低落、沮喪,尤其早上
最嚴重。
3 我自覺是個沒有用的人。
4 我比以前容易發脾氣。
18 對於未來,我覺得沒有希望。
19 我變得會無緣無故感到煩惱或擔
憂。
5 我常常想到跟死亡有關的事情。
20 我對事情感到厭煩。
6 無論任何事情,我都必須勉強自己才能
去做。
21 我有想傷害自己的念頭。
7 我覺得自己不如其他人好。
8 我變得懶得和別人來往。
22 我有便秘的情形。
23 我很容易哭。
9 我覺得我很可憐。
24 我變得做事猶豫不決、難以做決定。
10 我變的比以前沒有自信。
11 大部分的時間,我的精神都很好。
25 我覺得沒有人愛我。
26 我覺得講話和行動變得比以前緩
慢。
12 我幾乎對所有的活動都失去興趣。
27 我會比平常早 2 小時以上就醒來,
而且無法再入睡。
13 我對於性比以前不感興趣。
28 我覺得自己好像做錯了什麼事。
14 我覺得很寂寞、孤單。
29 我擔心我身體上的病痛或不舒服。
15 我的心情一直低落、沮喪,即使有好的
事情發生,心情也無法好轉。
30 我覺得生活沒有價值、沒有意義。
96
31 我會想到不幸的事情將要發生在我身
上。
50 我覺得心跳很快。
32 有一些念頭反覆出現,我想不去想也沒
辦法。
51 我覺得比平常更神經質。
33 我覺得比平常更容易受到驚嚇。
52 我很怕控制不了自己,去做不該做
的事。
34 我感到一陣陣的恐慌或驚慌。
53 我會感到很恐慌,認為自己快要死
掉了。
35 我會焦躁地坐立不安。
54 我會過度地為某些事或某些人擔
心。
36 我的臉會發紅或發熱。
55 最近我會做惡夢。
37 我覺得身體緊張,肌肉不能放鬆。
56 在別人面前,我容易因緊張而露出
窘態。
38 我覺得記憶力減退了。
57 對某些特定的事物、地點或情境,
我會感到害怕。
39 我會無緣無故地緊張不安。
58 我覺得喉嚨有東西哽住或吞嚥不
順。
40 我覺得呼吸困難。
41 我有頭痛、頸痛或背痛的困擾。
59 我有快要昏倒的經驗。
60 我的手腳容易發抖。
42 緊張發作時,我覺得週遭的環境很不真
實,好像在夢境裡。
61 我有胃腸不舒服的困擾。
43 我擔心自己做不好事情。
44 緊張發作時,我覺得身體的某一部份會
變形或不屬於自己。
62 我覺得注意力無法集中。
63 我會頭暈。
45 我會因緊張而手心發冷或出汗。
46 我會回憶起過去所發生的重大不幸或
災難事件。
64 我覺得容易口乾。
65 我會刻意避開那些令我害怕的情
境、事件或地點。
47 我覺得身體或手腳會麻麻或刺痛。
66 我會失眠。
48 我必須常常去排尿。
49 我會一直重覆地檢查一些事情或做同
樣的動作,但我知道這是不必要的。
67 我覺得自己好像要崩潰了。
68 我覺得心情緊張,不能放鬆。
1.我覺得體重減輕了。
沒有
1
97
稍微
2
中等
3
厲害
4
附錄八 中文版艾氏性格問卷(CEPI)
下面是一些經常用來描述人們情緒與行為的句子,請仔細閱讀,並儘量根據您自
從兒童或青少年時期就有的長期經驗來回答。請在每一個描述中,從 1 到 4 中圈
選出最符合你的情形的答案。
幾乎很少
(少於 25%)
有
時
常
(25~49%)
常
幾乎總是
(50~75%)
(多於 75%)
1 ────── 2 ────── 3 ────── 4
重複(1-8)
幾乎很少
有時
常常
幾乎總是
(少於 25%)
(25~49%)
(50~75%)
(多於 75%)
1.
我的心情會起伏不定。...........
1
2
3
4
(9)
2.
我會無緣無故地感到悲傷。.......
1
2
3
4
(10)
3.
我會因為做了不該做的事或說了不
該說的話而擔心。............
1
2
3
4
(11)
4.
我比較喜歡閱讀勝於與人交往。...
1
2
3
4
(12)
5.
我的感情容易受到傷害。........
1
2
3
4
(13)
6.
我很喜歡出去玩。..............
1
2
3
4
(14)
7.
我比較喜歡把交友的範圍限於某些
少數特定的人。.................
1
2
3
4
(15)
8.
我做白日夢。..................
1
2
3
4
(16)
9.
我被罪惡感所困擾。.............
1
2
3
4
(17)
切而盡情投入。..............
1
2
3
4
(18)
11. 我覺得緊張不安或神經兮兮。.....
1
2
3
4
(19)
10. 在熱鬧快樂的聚會中,我能夠拋開一
98
12. 別人認為我是一個很活潑的人。...
1
2
3
4
(20)
幾乎很少
有時
常常
幾乎總是
(少於 25%)
(25~49%)
(50~75%)
(多於 75%)
13. 當有旁人在時,我會很安靜。......
1
2
3
4
(21)
14. 我會心跳加快或心悸。...........
1
2
3
4
(22)
15. 我會手腳發抖或發麻。...........
1
2
3
4
(23)
16. 我容易生氣。..............
1
2
3
4
(24)
情。..............
1
2
3
4
(25)
18. 我會擔心有可怕的事情會發生。...
1
2
3
4
(26)
機會。..............
1
2
3
4
(27)
20. 我認為我是個神經質的人。.......
1
2
3
4
(28)
21. 我對自己有信心。..............
1
2
3
4
(29)
很容易覺得受到傷害。........
1
2
3
4
(30)
23. 在熱鬧快樂的聚會中,我很難盡興。
1
2
3
4
(31)
24. 我有自卑感的困擾。.............
1
2
3
4
(32)
聚會,變的生動活潑。............
1
2
3
4
(33)
26. 我喜歡對別人惡作劇。...........
1
2
3
4
(34)
27. 我快樂不起來。................
1
2
3
4
(35)
28. 我感到未來充滿希望。...........
1
2
3
4
(36)
空
白
(37-76)
0
1
(77-80)
17. 我 喜 歡 做 一 些 需 要 快 速 反 應 的 事
19. 因為我非常喜歡和人說話,所以從未
放棄任何一個可以與陌生人交談的
22. 當別人發現我或我的工作出錯時,我
25. 我可以很容易的使一個枯燥無味的
C
99
E
附錄九 三向度性格問卷(TPQ)
在這份問卷裡,是一些形容人們態度、意見、興趣和個人感受的句子,每個句子
可回答「是」
「否」
。請仔細閱讀,並儘量根據您自從兒童或青少年時期就有的長期經
驗來回答。
請用筆在符合你的情形的「是」或「否」相對應的方格上打「ˇ」。
例題:
是
否
我知道怎麼回答這些問題。
□
□
(假若您瞭解怎麼回答,請在「是」下面的方格打「ˇ」)
請仔細閱讀每一句,但是不要花太多時間做決定。
即使您不能完全確定答案,也請回答每一題目。
請注意,這裡沒有對或錯的標準答案,只是描述您個人的意見和感受。
(1) (2)
是 否
□ □ (9)
1. 我經常充滿信心,認為每件事最後都可以解決,即使大多數人都
感受到憂慮的情況下,我也是一樣。
2. 我常常為了好玩和找刺激而嘗試新事物,即使大多數人認為那是 □
浪費時間的,我也照樣做。
3. 當日子過得平淡無奇時,我就開始找一些刺激或新鮮的事。
□
4. 我總是比一般人容易擔心可能會有不好的事情。
□
5. 通常我都是輕鬆自在的,即使大部份人都害怕的時候,我也是一 □
樣的。
6. 除非有非常正當的理由,否則我不輕易改變原來做事的習慣。 □
7. 我常常因為開始擔心事情會出差錯,而把正在進行的事情停下來。□
8. 我討厭改變原來做事的方式,即使別人告訴我新的、更好的方 □
法,我也不願意改變。
9. 我喜歡人們可以自由地做事,不受嚴厲的教條或規則的限制。
□
10. 我常因為擔心,而把正在進行的事情停下來,甚至當朋友告訴我 □
一切不會有問題的時候,我也是一樣。
11. 我喜歡生活有秩序,因此我會儘可能地替人們制訂規則。
□
12. 面對新的或不熟悉的事物時,我都會緊張不安。
□
13. 在熟悉的場合,我常會緊張和不安,即使別人不覺得有什麼可擔 □
心的,我還是一樣。
100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4. 即使大部份人認為那是不重要的,通常我還是堅持事情要嚴格
的依照順序去做。
15. 我常常照我當時的感覺去做事,沒有想到以前別人是怎麼做的。
16. 在不熟悉的場合,即使別人認為一點也不危險,通常我還是會
覺得緊張不安。
17. 當我認為可以避免懲罰時,我就不去管教條和規定。
18. 即使在大多數人感覺到身體有危險的處境,通常我還是能夠保
持鎮靜並且覺得安全。
19. 我比一般人更容易發脾氣。
20. 即使大多數人認為是危險的事,我還是有信心能夠輕易的做好
它(例如在濕滑或結冰的路上開快車)。
21. 我常對意外的消息反應過度,以致於說了或做了使自己後悔的
話或事。
22. 我比一般人更顯得控制自己和保留自己。
23. 和一群陌生人見面時,我比大多數人更容易害羞。
24. 我幾乎不曾因興奮而失去控制。
25. 我常避免和陌生人見面,因為我沒有信心和不認識的人在一起。
26. 我儘量避免和陌生人見面的社交場合,即使知道他們是友善的。
27. 對新的意見或活動,我的反應總是慢半拍。
28. 跟一群陌生人在一起時,我總是輕鬆自在,順其自然,即使人
們說他們是不友善的。
29. 我很難對同一件事物維持長久的興趣,因為我的注意力容易轉
移到別的事物上。
30. 跟陌生人見面,我有信心可以保持輕鬆自在,即使人家說他們對
我不滿。
31. 做決定前,通常我要花很長的時間思考問題。
32. 通常我寧可去做有點冒險性的活動(例如騎摩托車快速地翻過
陡坡,或做急轉彎),也不願意安靜或沒事的待上幾個小時。
33. 我一向憑直覺、本能做事,而很少去考慮問題的細節。
34. 我儘可能使自己少做事,甚至當別人期待我做得更多的時候也
是一樣的。
35. 我常改變決定,因為我的第一印象或預感總是錯的。
36. 通常我寧可做冒險性極高的活動(例如跳傘)
,也不願意安靜或
沒事的待上幾個小時。
37. 我做決定時,都會仔細的考慮所有的細節。
101
(1) (2)
是 否
□ □(22)
□
□
□(23)
□(24)
□
□
□(25)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41)
□(42)
□ □(43)
□ □(44)
□
□(45)
38. 我做決定前,常會仔細的考慮所有的細節,即使別人要求我很
快做決定時,也是如此。
39. 我常常要小睡一下,或需要額外的休息,因為我很容易疲倦。
40. 我比一般人的精力更充沛而且不容易累。
41. 我總是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即使我說了誇張或不實在的話。
42. 把事情誇張成有趣的故事,或者開別人的玩笑,這些事我一向
做得不錯。
43. 我經常都隨著自己的興緻做事,而不勉強自己做不願意做的事。
44. 善意的說謊,即使可以使人得到安慰,對我來說也是困難的。
45. 我比一般人更會存錢。
46. 我比一般人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從小病或壓力復元過來。
47. 我需要大量額外的休息、支持或鼓勵,才能從小病或壓力中復
元過來。
48. 我常常用光我的錢,或透支信用借錢來用。
49. 我常衝動的用錢,所以很難得存錢,甚至也沒有辦法為渡假而
存錢。
50. 因為我太容易緊張、疲倦和不安,所以一旦改變我一貫的做事
習慣,我就很難去適應。
51. 我比一般人更有信心和精力,甚至生了小病或遭受壓力後,仍
然如此。
52. 有些人認為我太吝嗇,或用錢太節省。
53. 我很捨不得在自己身上花錢,甚至在存了很多錢之後,也是一
樣。
54. 我比一般人更容易在小病或壓力後復元。
55. 我不願意只靠第一印象就做決定。
56. 我認為我將來的運氣會非常好。
57. 我會讓尷尬或丟人的感覺很快地過去。
58. 與其嚐試新奇和改良的方法,我更喜歡採用傳統而踏實的處事
方式。
59. 把錢存起來,比把錢花在娛樂或找刺激上,更加愉快。
60. 幾乎在所有的社交場合,我都非常的有信心並肯定自己。
61. 我從來不為將來可能發生的可怕問題而煩惱。
62. 交談的時候,與其當一個說話者,我更擅長於當一個傾聽者。
63. 不管遇到什麼臨時必需處理的問題,我總認為它會被克服的。
102
(1) (2)
是 否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
□(56)
□(57)
□
□(58)
□
□(59)
□
□
□(60)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
□
□
□
□(67)
□(68)
□(69)
□(70)
□(71)
64. 我寧可待在家裡,也不喜歡到新的地方去旅行或探險。
65. 不管我嘗試做什麼,我總是有好運氣。
66. 我對我做的每件事,都相當注意其中的細節。
103
(1) (2)
是 否
□ □(72)
□ □(73)
□ □(74)
自述
姓名:陳玉馨
英文名:Chen Yu- Xin
出生日期:1978 年 5 月 15 日
通訊地址:北縣新店市北宜路二段 269 號
e-mail:515501@yahoo.com.tw
學歷:
等別
學校名稱
科系
自
至
研究所
國立成功大學
行為醫學研究所臨床心理組
2000/9
2003/6
大學
國立政治大學
心理學系 暨法律輔系
1996/9
2000/6
高中
國立師大附中
1993/9
1996/6
從小到大,我就是一個很愛笑的人,總相信事情都有它發生的意義。
在這說短不短說長不長的三年裡,我笑過,更哭過,但也終於完成了
人生中最精華的一段學習時光。細細自問,離開台南時的我確實與剛
來時的我有了很大的不同,除了變的獨立、自信,對於家人,也變的
更為體貼。對於未來我還是充滿者信心與期待的!希望我能永遠記得
在這裡所學的經驗(try your best and live with IQ+EQ+AQ),也
永遠抱持者一顆樂觀、善良的心。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