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sze0831

閱讀理解

advertisement
Elite Learning Centre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績︰
年級︰
日期︰
(
)班
/
家長簽署:_______________
一、 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諺語故事
甜甜在一本書上看到一句諺語,她實在弄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於是就跑到書
房找爸爸,向他請教。爸爸放下手中的工作,開始講關於這個諺語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農夫在市集裏買了一頭大母豬,打算讓大母豬生下小豬,準備開
始做養豬場的生意。在回家的途中,他看見一匹受傷的瘦馬,馬主人嫌棄牠,正
準備以賤價賣掉牠。農夫看見馬的傷勢不輕,很可憐的樣子,就動了惻隱之心,
反正價格很便宜,於是就買下了這匹瘦馬,並把牠帶回家。
農夫的家沒有馬棚,所以他就把那匹受傷的馬暫時養在豬圈裏,打算明天請獸
醫上門看看,再搭建一個馬棚,以後讓馬兒幹些輕活,或者陪着家裏的小孩玩耍,
馱着他們上學放學也不錯。
說來也巧,就在這天晚上,有一個小偷悄悄地溜進了村裏,準備偷些東西。他
一家家地窺視,去到農夫的家,他聽見豬圈裏有豬的嚎叫聲。於是,他偷偷地走
近一看,是一隻大肥豬呢!他心裏樂透了,心想:今天的運氣真好,這頭豬可值
錢了,把牠弄到市集上,一定能賣個好價錢。小偷設法把豬圈的門撬開,可是沒
有成功。於是,他鑽進豬圈裏想伸手摸豬的尾巴,可是他摸到的卻是馬尾巴。馬
最怕有人揪尾巴,加上馬兒本身又受了傷,警覺性非常高。那匹馬因為受到驚嚇,
於是就抬起後腿一腳狠狠地踢了出去,正好踢中了小偷的下身。小偷痛得哇哇大
叫,在地上打滾。農夫一家人以及周圍的村民聽到了,馬上衝了過來,小偷看到
事情敗露,就忍痛逃跑了。
因為那匹馬,大肥豬不但保住了,還趕走了村裏的小偷。這件事傳開了,村裏
的人都說農夫是好人,好心有好報。往後的日子農夫更愛惜這匹馬了,他精心地
治療和餵養牠,結果這匹受傷的瘦馬逐漸康復,並長成了一匹壯馬,成了農夫的
好幫手。
爸爸的故事講完了,甜甜終於明白了「莫看這歹馬,也有一步踢。」的意思,
這個諺語故事真有趣啊!這句說話讓甜甜明白到每個人都有優勢和弱勢,不要因
為暫時的弱勢,就看輕別人。
1
1. 文中哪一個詞語的意思是同情憐憫之心?_____
2. 從文中找一個詞語,填在下列句子的橫線上,使句子的意思完整。
弟弟喜新厭舊,書包掉了一點顏色就
它,嚷着要買一個新書包。
3. 這篇文章主要是
( )
A.記述甜甜明白了「莫看這歹馬,也有一步踢。」這句諺語。
B.記述甜甜請爸爸講故事給她聽的經過。
C.記述爸爸給甜甜講了一個關於「莫看這歹馬,也有一步踢。」的諺語故事。
D.說明每個人都有優勢和弱勢,不要因為暫時的弱勢,就看輕別人。
4. 文章第二段主要是記述
A.農夫以賤價買了一匹受傷的瘦馬。
B.農夫趕市集時買了一頭大肥豬和一匹受傷的瘦馬。
C.那匹受傷的馬很可憐。
D.農夫是個善良的人,會對弱小的動物動惻隱之心。
(
)
(
)
5. 下列哪一項不符合文章中的內容?
( )
A.農夫買了一頭大母豬,準備讓大母豬生下小豬。
B.農夫把受傷的馬暫時養在豬圈裏。
C.農夫想讓馬兒幹些輕活,或者陪着家中的小孩玩耍。
D.農夫曾經當過獸醫,能醫治馬兒的傷。
6. 那匹馬抬起後腿來踢小偷是因為
A.要保護大肥豬。
B.要報答農夫。
C.要趕退小偷。
D.受到驚嚇。
7. 「莫看這歹馬,也有一步踢。」這句諺語告訴我們
( )
A.每個人都有優勢和弱勢,不要因為有優勢,就驕傲自滿。
B.每個人都有優勢和弱勢,不要因為暫時的弱勢,就看輕別人。
C.每個人都有優勢和弱勢,不要因為有弱勢,就自暴自棄。
D.每個人都有優勢和弱勢,做好人就會有好報。
2
8. 「莫看這歹馬,也有一步踢。」這句諺語跟下列哪句諺語意思相近?
( )
A.人不可以貌相,海水不可以斗量。
B.不挑擔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
C.好馬不停蹄,好牛不停犁。
D.快馬不用鞭催,響鼓不用重捶。
神童妙語
怎樣才算是「神童」?對一般人來說,就是一些兒童長得特別聰明,在某些領
域上,例如:音樂、藝術、文學等,天分特別高。另外有一些神童,自小機靈聰
敏過人,口才更是了得,這在中國歷史上就出現過不少例子。現在讓我們從以下
的故事,看看中國古代一些神童的口才吧!
第一則故事發生於東漢末年,主角是「孔融讓梨」中的孔融。孔融十歲的時候,
隨父親到洛陽去,當時,洛陽有一位很有名氣的大官,名叫李膺。孔融很想去拜
會他,不過,由於李膺太有才名,一般前往拜會他的,除了親戚,就只有同樣具
有名氣的人。孔融不理會,逕自走到李膺的家門外。面對守在李府門外的看門人,
孔融只說:「我是李大人的親戚,請通報一下。」看門人見這小孩這麼一說,倒
也不敢怠慢,馬上告知李膺。李膺見他是個十歲的小孩,好奇之下問他:「請問
你跟我有甚麼親戚關係?」孔融回答:「我的祖先孔子曾經拜您的祖先李聃(即
老子)為師,所以我和您也就是世交!」當時在座有很多賓客,李膺和賓客們無
不對孔融這番話感到驚奇萬分。
這時,一位名叫陳韙的賓客剛剛到來,他聽了孔融和李膺的對答,就隨便說
了一句:「小時了了,大必未佳!」意思是說,小時候很聰明的人,長大後未必
也會聰明。孔融卻不慌不忙地回應:「我想您小時候必定是十分聰明的。」陳韙
聽見了,半晌說不出話來。
第二則故事發生在東晉年間。晉明帝 司馬紹小時候聰明伶俐,在他三歲時,
有一次當他正坐在父親晉元帝 司馬睿的膝上,剛好有一個使者從長安到來,待使
者走了,司馬睿有心考一考司馬紹,便說:「你說是長安離我們遠,還是太陽離
我們遠呢?」司馬紹想也不想就答:「我看見有人從長安來,卻沒聽說過有人從
太陽來,當然是長安近,太陽遠!」司馬睿聽他說得頭頭是道,心裏不禁驚奇。
第二天,司馬睿與羣臣聚會時,把他昨天考問司馬紹的事情跟羣臣說了一遍,
然後他又問司馬紹:「你再想想,是太陽離皇宮近,還是長安離皇宮近?」不料,
這次司馬紹回答:「太陽近。」司馬睿一聽,臉色一沉,問他:「為甚麼你的答
案跟昨天的不一樣呢?」司馬紹回答說:「我們抬頭就看見太陽,卻看不見長安,
那當然是太陽離我們近。」
孔融和司馬紹的才智,可見於他們的對應上。孔融懂得以孔子求教於老子的
典故,讓李膺不得不見他;然後,他又無懼陳韙的嘲諷,並且「以其人之道還治
其人之身」來反嘲陳韙,讓他啞口無言。至於司馬紹,則在對同一道問題上,依
3
據不同的條件和理由,給出相反的答案,可見他能觀察入微。更重要的是,兩人
當時還只是小孩而已。因此,這兩則故事就一直流傳千古了。
9. 從文中找出適當的詞語,填在下列句子的橫線上,使句子的意思完整。
A.上課的鐘聲響起,同學們都趕回教室去,只有志文仍然
地慢慢走。
B.雖然他的人品不好,但我們也不應在他失意時加以
,落井下石。
10. 文中第一段主要是
A.介紹神童的特徵。
C.說明分辨神童的方法。
B.指出中國有很多神童。
D.解釋中國古代有很多神童的原因。
11. 為甚麼孔融想拜會李膺?
( )
A.因為李膺是大官。
C.因為李膺的才氣大。
B.因為孔融是李膺的親戚。
D.因為孔融當時已經很有名氣。
(
12. 陳韙聽了孔融的回應後啞口無言,是因為
( )
A.孔融說出了事實。
B.他懾於孔融的名氣。
C.當時有太多賓客盯着他。
D.他沒想到孔融的口才那麼厲害。
13. 文中第五段,司馬睿聽到兒子的答案後「臉色一沉」的原因是
( )
A.兒子的答案太過荒謬。
B.他知道兒子的答案錯了。
C.兒子的答案跟之前的不同。
D.他沒想到兒子竟能答得這麼快。
14. 根據文章內容,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
( )
A.孔融在洛陽拜會李膺。
B.孔融跟隨父親拜會李膺。
C.文中兩則故事都發生在東漢年間。
D.司馬紹認為太陽離皇宮時近時遠。
15. 文中第六段主要說明
( )
A.口才了得的人就是聰明人。
B.孔融和司馬紹的聰明之處。
C.後世沒多少人的口才及得上孔融和司馬紹。
D.孔融和司馬紹為世人敬重的原因。
4
)
16. 你認同「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個說法嗎?為甚麼?
改編童話故事
讀五年級的紫珊比妹妹大六歲,不知道是從甚麼時候開始,替四歲的妹妹在
睡覺前講牀邊故事變成了紫珊的任務。每天晚上,兩個小朋友洗漱完畢,一起鑽
進被窩裏,重要的節目就登場了。妹妹很期待地躺在牀上等待今晚的故事,姐姐
從《三隻小豬》、《人魚公主》到《狼來了》……一直講到她們睏了閉上了眼。
但是時間一久,紫珊就遇到了困難,書櫃裏的童話故事差不多都講完了,接
着該講甚麼呢?紫珊開始在圖書館和網上找童話故事,看完了再講給妹妹聽。有
時遇到功課忙沒時間去借書或上網查閱故事,晚上妹妹的故事大會就被迫取消
了。看着妹妹失望的眼神,做姐姐的很內疚。
於是,紫珊來找媽媽商量。媽媽是一位電視台的記者,白天和晚上都會調派
出去採訪,回家後就趕稿件,非常忙碌。紫珊把自己的煩惱向媽媽傾訴,媽媽聽
了後,誇讚她是個好姐姐,也是媽媽的好幫手。她告訴紫珊要不斷開拓新的故事
來源,最好的辦法就是憑藉自己的創造力將童話故事改編、續編,來個改頭換面,
這樣一個故事就可以變成十個故事。當然能自己創作新故事就更好了。
媽媽還舉了一個例子,例如︰烏龜在賽跑中贏了兔子,於是變得很驕傲,結果
兔子不服氣,要跟烏龜再來一次比賽,這次比的是游泳,沒有其他的規則限制。
原本烏龜以為贏定了,因為兔子根本不會游泳,怎麼和牠比呢?誰想到,會動腦
筋的兔子找來外援水獺幫忙,牠站在水獺的背上比烏龜更早遊到了對岸,驕傲的
烏龜也嘗到了意想不到的失敗滋味。
聽完了媽媽的建議,紫珊發現改編童話故事其實很有樂趣,她覺得自己應該
試一試。於是,紫珊嘗試改編《國王的新衣》,她把愚蠢的國王變得聰明能幹,
揭穿了騙子的把戲。妹妹聽了拍手稱好。哈哈,紫珊自信起來!瞧,今晚她將為
妹妹講述改編故事《白雪公主》呢!
17. 文中哪一個詞語的意思是傲慢自大而輕視他人?______
18. 從文中找一個詞語,填在下列句子的橫線上,使句子的意思完整。
那位吸毒者從戒毒所出來後決定
,從新做人。
5
19. 這篇文章主要是
A.記述紫珊是個愛講故事的孩子。
B.讚揚紫珊主動承擔起照顧妹妹的責任。
C.記述紫珊在媽媽的啟發下,給妹妹講改編的童話故事。
D.記述紫珊不知道給妹妹講甚麼故事,於是去請教媽媽。
(
)
20. 文章第一段,
「重要的節目」是指
A.妹妹閉上眼睛。
B.故事大會。
C.兩姐妹一起鑽進被窩。
D.兩姐妹一起睡覺。
(
)
21. 紫珊向媽媽傾訴的煩惱是甚麼?
A.家中書櫃裏的故事書太少。
B.圖書館和互聯網上的故事太少。
C.自己的功課很忙,沒有時間跟妹妹說故事。
D.自己沒有故事說給妹妹聽,讓妹妹很失望。
(
)
22. 下列哪一項不符合文章內容?
A.紫珊今年十歲。
B.紫珊跟妹妹的感情很好。
C.紫珊的閱讀量不足,沒有故事講給妹妹聽。
D.紫珊是一位盡責的好姐姐。
(
)
23. 媽媽認為改編故事最重要的是甚麼?
A.擁有創造力。
B.本身知道很多故事。
C.知道故事的來源。
D.擁有說故事的技巧。
(
)
24. 紫珊第一個改編的故事是
A.《龜兔賽跑》。
C.《白雪公主》。
(
)
B.《國王的新衣》。
D.《人魚公主》。
6
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
十一國慶的那幾天,阿姨帶了小表妹來香港玩幾天。小表妹吵着要去山頂香港
杜莎夫人蠟像館看蠟像。我也很想去,於是,媽媽、阿姨還有我和表妹就組團向
太平山頂出發。
我們坐着山頂纜車徐徐攀升,一路上飽覽了維港兩岸的景色。很快,我們就到
達太平山頂的淩霄閣,蠟像館就坐落於此。一去到,成龍的蠟像就首先迎接我們,
我們兩個女孩子不禁模仿起他的動作,擺出了中國功夫的架勢,惹得兩位媽媽哈
哈大笑。
真正進入蠟像館時,我跟表妹都頓時肅然起敬,因為這裏一尊尊的蠟像簡直和
真人一模一樣,當中有政治家、有大明星、有紅歌手、有體育巨星等。另外,蠟
像館更設有恐怖的魔屋和教授參觀者自己動手學習製作蠟像的方法呢!我跟表妹
看見蠟像都十分興奮,但意想不到的是,當媽媽和阿姨一進入蠟像館,就立刻變
成了小影迷,雀躍地跟喜愛的大明星合影留念,一會兒尖叫,一會兒哈哈大笑……
別看我是女孩子,我對「偉人殿堂」裏的大人物非常感興趣。我挽着中華人民
共和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爺爺的手,跟他拍照留念;我裝作認真地聽美國前總統克
林頓先生的演講,還鼓掌表示支持;在「體壇名將」的區域裏,我崇拜籃球名將
姚明、足球明星碧咸。我像個「小粉絲」那樣圍着他們手舞足蹈,興奮極了。
表妹和我的關注點不同,她特別喜歡「電影天地」裏的大明星,以及「音樂至
尊」中的紅歌手。周杰倫、劉德華、陳慧琳、已故明星張國榮……每當表妹看見
一位熟悉的人物,就要向我作一番介紹,好像我才是來香港旅遊的遊客,她才是
接待我的主人。
來到「恐怖魔屋」,我和表妹遲遲不敢進入。那淒慘的樂聲和那些恐怖的魔鬼
造型都讓我卻步。我和表妹拉着媽媽們的衣角,閉着眼睛才匆匆逛完這個館。之
後,我們立刻向「蠟像作坊」前進,我和表妹都各自做了一個蠟手,真有趣呀!
香港蠟像館裏一百多尊蠟像尊尊都是珍寶,這裏是個有趣的地方,我和表妹都
說下次一定要再來玩。
25. 文中哪一個詞語的意思是仿照別人的言行舉止去做?
26. 從文中找一個詞語,填在下列句子的橫線上,使句子的意思完整。
志遠難得到我家中作客,所以我買了奶油蛋糕,打算好好
他。
7
27. 這篇文章主要是
A.記述十一國慶這幾天的節目安排。
B.介紹香港蠟像館裏的設施。
C.記述參觀香港蠟像館的經過。
D.記述參觀太平山頂的經過。
(
)
28. 甚麼原因讓「我」和表妹感到肅然起敬?
A.成龍的蠟像在門口歡迎他們。
B.蠟像館裏的蠟像製作十分逼真。
C.蠟像館裏一百多尊蠟像尊尊都是珍寶。
D.蠟像館裏有很多設施。
(
)
29. 參觀時,有甚麼事情讓「我」感到意想不到?
A.成龍的蠟像在門口歡迎他們。
B.蠟像館裏的蠟像製作十分逼真。
C.媽媽和阿姨對蠟像的態度。
D.「恐怖魔屋」裏恐怖的魔鬼造型。
(
)
30. 下列哪個館是讓「我」最不感興趣的?
A.「電影天地」
B.「偉人殿堂」
C.「蠟像作坊」
D.「恐怖魔屋」
(
)
31. 下列哪項是「我」參觀時的正確次序?
A.「偉人殿堂」→「電影天地」→「恐怖魔屋」→「蠟像作坊」
B.「恐怖魔屋」→「蠟像作坊」→「電影天地」→「偉人殿堂」
C.「電影天地」→「偉人殿堂」→「恐怖魔屋」→「蠟像作坊」
D.「偉人殿堂」→「電影天地」→「蠟像作坊」→「恐怖魔屋」
(
)
32. 下列哪一項不符合文章內容?
A.「我們」最先看見的是成龍的蠟像。
B.媽媽和阿姨最感興趣的是「電影天地」裏的蠟像。
C.「我」和妹妹在「蠟像作坊」各自做了一個蠟手。
D.來到「恐怖魔屋」
,「我」和表妹雖然膽戰心驚,但是還是勇往直前。
(
)
8
天星小輪
小輪徐徐地前進,一搖一晃地橫渡維多利亞港;海風輕拂我的臉,鼻子嗅着海
水的氣味……這一切一切,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情景。
小時候的我似乎總是離不開天星小輪。十多年前,我還是一個小學生,和爸爸
媽媽一起住在旺角。可是,我的許多親朋戚友都居住在港島,所以我們一家幾乎
一到假日,便會到維港的對岸去。最初我們還會乘坐港鐵過海,但自從嘗試過坐
小輪的滋味後,我便要求爸媽每次過海都要帶我坐小輪了。
每次到達天星碼頭,我便會迫不及待地跑向閘口,因為我喜歡趁小輪還沒靠岸
之前,就在那兒看着小輪駛過來。有時候,爸爸媽媽會在入閘前買些小吃,有時
是燒賣,有時是雞蛋仔,有時是我最喜歡的砵仔糕……我們會為了這些美味小吃
你爭我奪,可是到最後,總是讓我搶贏了,我便會樂得哈哈大笑,爸媽也就跟着
笑起來了。
聽到小輪的馬達聲、聞到柴油的味道,我便知道登船的時間到了。隨着閘門緩
緩打開,我們便會隨人潮登上船。我最愛坐小輪的下層,儘管沒有空調,這樣卻
可以讓我跟大海更接近。看着海水拍打着船身,濺起朵朵浪花,感受陣陣海風,
我的心情便會在不知不覺間變得舒暢,精神也會為之一振。
在小輪上,有時我會聽着爸媽說說昔日關於小輪、維港和這個我土生土長的地
方的故事,有時會隨意說說笑話,有時我更會倚在媽媽的懷裏,閉上眼睛休息一
會兒。船程只有短短十分鐘,卻是我覺得最温馨、最舒服的十分鐘。就算上船之
前有多煩惱,在船上,這些煩惱總會暫時離我而去,令我得以享受一下片刻的安
寧。
往後的十多年,我長大了,到港島的次數也漸漸少。直到我考上了香港大學,
我終於再有機會登上小輪,遠渡維港彼岸求學去。來到久違的中環天星碼頭,只
見它變得簇新了,看起來也「宏偉」許多,可我卻有點陌生的感覺。可喜的是小
輪仍沒變樣,還是那熟悉的馬達聲、柴油味,還是那硬梆梆的長木椅,還是那搖
搖晃晃的感覺。只是現在,小輪上只剩我一個人,靠在椅上,回憶往事……
33. 從文中找出適當的詞語,填在下列句子的橫線上,使句子的意思完整。
十多位小朋友把親手叠的紙花送給自己的母親,場面
感人。
34. 文中哪一個四字詞語有「自小至大都在當地生長」的意思?
35. 為甚麼作者說自己小時候離不開天星小輪?
A.因為作者一家住在旺角。
B.因為作者要去港島探望親友。
C.因為作者不喜歡乘坐港鐵。
D.因為作者的父母總帶他坐小輪。
9
(
)
36. 下列哪幅圖是作者沒有提及過的小吃?
(
C.
)
D.
37. 下列哪兩項是作者喜愛乘坐小輪下層的原因?
A.他喜歡靠近大海。
B.下層沒有空調。
C.他可以倚在母親的懷裏睡覺。
D.下層船資較上層的便宜。
E.浪花、海風等能令作者的心情舒暢。
(
)
38. 文中第五段的主要內容是
A.描述在小輪上看見的風景。
B.記述作者回想小時候的學習情景。
C.憶述作者在小輪上常做的事情。 D.複述作者父母對他說過的故事。
(
)
39. 為甚麼作者長大後會再次乘坐小輪?
A.因為他要前往學校。
B.因為他很愛坐小輪。
C.因為他有太多的煩惱。
D.因為希望緬懷過去。
(
)
40. 這篇文章的內容重點是
A.比較天星小輪的今昔。
B.介紹天星小輪的歷史和特色。
C.說明天星小輪與作者家人的關係。
D.記述作者小時候乘坐天星小輪的片段。
(
)
10
合作
所謂合作就是互相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合作在人類社會中有極大的作用,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合作,從古代的合作狩獵到現代的科學研究,小到日常生活的
動作,大到航空火箭的發射……合作無處不在。
眾所周知,螞蟻是一種依靠合作而生存的動物。在螞蟻的家族中有三種分工
不同的蟻種:兵蟻、工蟻和蟻后。兵蟻負責保障蟻巢的安全,工蟻負責探路和尋
找食物,蟻后則負責生產和哺育後代。螞蟻們正是通過分工協作,互相配合,才
使螞蟻家族的生存和繁衍得到了保障。
在日常生活中,合作也無處不在。例如,吃飯時,手指之間的合作才讓我們
把筷子拿得穩當;接力賽跑和拔河比賽時,隊友之間齊心協力的合作才能保證目
標順利完成;建造房子時,不同工種之間的合作才保證了工程的順利竣工;施手
術時,醫生的合作才保證了手術的成功;合唱時,完美的合作才保證了合唱的品
質……
作為學生,我們也需要合作來達到共同的目的。有時,在學習中會出現一些
疑難,這時我們就需要別人來指導一下,而這個過程實際上也是一種合作。古希
臘曾有人說過:
「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兩個人交換,每人還是只有
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們兩個人交換,每人就有兩種思想。」
這說明了在學習中合作的重要性。如果你有一道題目不會做,問鄰桌的同學,他
也不會時,你和鄰桌的同學一起討論一下,然後就很容易得出答案,這難道不是
合作的好處嗎?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只有通過合作才能完成,合作才是通向成功的橋樑,合作才
是力量。
41. 文中哪一個詞語的意思是大家都知道?
42. 從文中找一個詞語,填在下列句子的橫線上,使句子的意思完整。
參加拔河比賽時,同學們都
地把繩子往後拉。
43. 這篇文章的論點是
A.合作無處不在。
B.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合作。
C.我們需要合作來達到共同的目的。
D.合作才是通向成功的橋樑,合作才是力量。
11
(
)
44. 文章第三段運用了甚麼論據來支持自己的論點?
A.引用權威
B.提出事例
C.提出理論
D.列舉數據
(
)
45. 文章第三段主要是說明
A.在日常生活中,合作無處不在。
B.齊心協力的合作才能保證目標順利完成。
C.我們需要合作來達到共同的目的。
D.合作的重要性。
(
)
46. 文中第四段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
A.反問
B.設問
C.提問
D.疑問
(
)
47. 作者在第四段引用古希臘人說的話,主要是說明
A.合作無處不在。
B.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合作。
C.我們需要合作來達到共同的目的。
D.在學習中合作的重要性。
(
)
48. 下列哪一項不是作者提出有關合作的例子?
A.吃飯時運用筷子。
B.建造房子。
C.進行足球比賽。
D.螞蟻家族分工。
(
)
12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