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黃允薇

408031465 哲四愛 黃允薇

advertisement
[學期哲學寫作_第 3 題 (參酌_第 7 週 課程投影片) ]
408031465 哲四愛 黃允薇
本課程簡易地介紹義務論作為一種規範倫理學,在理論型態上如何有別於德性
論、結果論。除此,本課程亦介紹「黃金律則」作為一種廣義的倫理學論述之
思維,以及學者在此脈絡中提出六種「善」的層級。
請回答以下問題:
1. 你認為康德與孔子是否可確切地各自代表義務論與「黃金律則」之立場?
康德的主張是義務論,認為道德必須出自義務,才有道德價值,例如一
位男子做出一件捨身救人的事,在事件之後人們詢問他時會問:“你當時
是怎麽想的?”,而英雄幾乎都會這樣回答:我根本什麼都沒思考,只有
想著救人罷了,所以行為是我們追求的目的,它是用內在價值來判斷的,
行為擁有內在價值的倫理學,就可以稱作為義務論。義務論認為,人不是
為了利益而實踐道德,而是純粹為道德而實踐道德。且義務論是關於哪些
選擇是道德上的被要求、被禁止、被允許的規範性理論,道德行為價值由
自身而決定,是一種無條件行為,可以解釋成,它的價值不是他律而是自
律的或是白話一點,有些事情是應該做的,有些事情是不應該做的,那些
應該做的事情限制著我們,它們可以稱之為義務。真正的道德行為是為道
德而道德,不是為了道德以外的條件。
而孔子與黃金律則中,最好的形容應該可以這樣說;用你希望如何被對
待的方式對待他人,論語裡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能夠清楚的表達此立
場,人們將不會直接以自己的喜好與意願來套用在他人身上,而是會去考
慮他人的喜好與意願為何,並根據他人的喜好與意願來決定自己如何對待
他人,因為這才是人們真正希望他人對待我的方式。
2. 以課程中討論的「你不應當說謊」之道德義務為例,以及在一急迫的道德兩
難之處境中(課程以納粹警察盤問你是否窩藏猶太人在家中為例),你認為康德
與孔子各自以哪一種方式進行道德推理?
在康德義務論中每一種道德原則都需要被每個人無條件地遵守;而不是
看結果好不好將其納入考量。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康德要遵守的是原則,與
後來會發生的結果沒有關係,因說謊是不道德的,所以不能說謊,因為康
德認為這一些不能被違背的道德原則才可以促成當今的世界,所以在絕對
的道德原則前面,我們就必須要遵守,一定不能夠有例外,否則就會成為
沒有道德的。雖然有些強硬但是為了讓人們沒有不遵守的機會,所以原則
成立之後就不可以被打破,以上述可知康德是不會說謊,會告訴納粹有猶
太人的。
而對孔子的黃金律例來說你希望如何被對待的方式對待他人,今天如果
自己是那一位猶太人,我一定會希望對方能夠幫我保守到底,讓我有有個
活下去的機會,所以依照此想法下去推論可知,如果依照孔子的方式將會
為其保守秘密且說謊騙過納粹
3. 根據 1.2.,你認為以上兩種道德推理有何重要的不同、抑或者相似?理由?
我認為不同的地方是在於因為黃金律例的看法是你要別人怎麼待你,你
就要怎麼待人,不論每件事最後的道德倫理是為何,而是以相對人的本身
去判斷,黃金律例在行為之前有換位思考的機會。但康德義務論(定言令式)
的道德卻是不可被摧毀的一座高牆有著強硬的規範性,有時甚至因為太過
強影會違反人性的直覺(如上一題正常人回應的直覺應是撒謊拯救猶太人,
卻因為不可違反絕對的道德原則而將其存在的實話告訴給納粹,使其被帶
走奪走生命),簡單來解釋黃金律取決於人喜歡怎樣被對待的偶然事實。而
義務論中的定言令式要求從這類偶然因素中脫離出來,無論每一個人在一
個特殊情境裡希望得到什麼,都要尊重人做為一個理性存有者。康德主張
善意是善在其本身,不管可否開花結果, 所以我同意在 ppt 中老師所提到
的,將二者相較之後,儒家所謂「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則
對於義務與言說之間保持一個寬鬆的態度。雖然關於如何正確地言說、言
說與行為之間的關係,孔子看似沒有一定的律則或公理但是我認為藏在最
後的面紗之中,是有如黃金律則般的立場存在的。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