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phoe.cyj

文學圈教學法於華語文教學運用初探 陳映汝

advertisement
華語教材教法
竺靜華老師
國立台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程
R06146007 陳映汝
文學圈教學法於華語文教學運用初探
陳映汝
提要
本文首先整理歸納先前學者提出的文學圈教學法、文化導入原則及文化模型
的教學概念,並藉由文學圈作為華語文文學作品教學的學習模式核心,進行實施
理念及課程設計說明與建議。本文最終以魯迅短篇小說〈孔乙己〉作一文學圈教
案示範,並為文學圈於華語教學上的價值,以及文學圈運用於華語文教學的可行
性作一探討。
1
華語教材教法
竺靜華老師
國立台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程
R06146007 陳映汝
一、
前言
缺乏目的與語言環境而造成語言輸入不足,經常是學習者在學習第二語言時
會碰到的困境。針對此情形,現今已發展出不同的教學模式,舉凡直接教學法、
溝通教學法、聽說教學法等教學法,往往為語言教學課堂所用。本文認為在第二
語言教學中,閱讀為增加程度為中級以上學生目的語輸入的重要方式,藉由閱讀
後的討論,便能引發華語學習者從豐富輸入到流暢輸出,更為全方面的學習效益。
據本人初步研讀後認為,
「文學圈」教學法能重視語言作品的價值,實踐聽、說、
讀、寫同時進行,並透過閱讀交流引發學生對書籍的興趣,進而培養出學習第二
語言的積極動機。本文最後將以文學圈教學形式為〈孔乙己〉一文教學作一示範,
盼藉由短篇白話小說作為探討開端,以至於可運用至課本課文內容,文學作品至
華語文教學課堂,在未來的相關教學研究上提供助益。
二、
文獻探討
(一) 文學圈教學
「文學圈」
(Literature Circles)是 1994 年 Harvey Daniels 提出的一種深度閱
讀研討團體1,以文學閱讀與團體討論作為學習文本的方式,閱讀框架則以書本
內容為中心,作為課室中共同討論的話題。文學圈教學法中,學生成為課堂的中
心,透過自身對閱讀素材的閱讀和理解後,於課堂中與教師及同儕討論及交流,
過程中學生承擔學習責任,為積極學習者。教師的角色則是提供一個有意義和目
的的學習環境,瞭解學生個別差異後,舉凡推薦適合的閱讀文本、評估後進行同
質分組,輔助學生進行討論,並成為文學圈的討論者之一。而實施文學圈教學的
教室,應設有資料書櫃、擺放各種語文材料,以便同學能夠隨時接觸及查找學習
資源。劉淼、金豔峰,〈文學圈—閱讀教學方式的變革〉2一文提及:「文學圈是
暫時性的閱讀小組,小組成員自主選擇並閱讀同樣的故事、詩歌、小說或其他文
學作品,在完成獨立的閱讀之後,小組共同決定要討論的內容。每一位成員根據
自己在小組中特定的角色和職責為即將到來的討論做準備,按照角色設計作業紙,
1
Daniels, H. (1994). Literature circles: Voice and choice in the student-centered classroom. York, ME:
Stenhouse Publishers
2
劉淼、金豔峰,〈文學圈—閱讀教學方式的變革〉
,《語文建設》2006 年第 8 期,頁 45-47。
2
華語教材教法
竺靜華老師
國立台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程
R06146007 陳映汝
填寫討論發言題綱。在討論會上,每位成員按照自己預先準備好的討論題綱進行
討論,努力完成自己的角色。當共同完成對一本書的討論之後,大家會以一定的
方式集中展示討論中的精華內容,以便與更廣泛的團體交流和共享。最後,完成
討論的小組之間進行必要的成員交換,選擇更多的閱讀材料,組成新的文學圈,
開始新一輪閱讀與討論。」在討論課文時,學生可以分享和聽取多種想法,不斷
思考並重塑文字的意義,不僅有助於學習者積極地對文本表達自己的想法,亦給
予學習者以各種觀點閱讀和理解文本的機會。本文認為文學圈教學形式能提升學
生的閱讀動機和興趣,並增進學生閱讀理解策略,於課堂實踐中能掌握溝通技巧
和社交技巧的有效方法,最終達到聽說及閱讀能力上的提升。
(二) 文化導入華語文教學
劉紀新〈對外漢語專業文學史課程教學探討〉3提到對於文學課課程的結構
調整,包括注重作家作品,略談思潮及文學史脈絡;細講作品內容及相關歷史文
化知識,略談藝術手法等教學模式。朱惠勤《試論對外漢語的文化因素教學》4,
提出四個文化教學的方式,包括文化因素對比法、文化討論、文化表演、隨機性
的文化因素滲透法。依序指出文化觀念的差異引起的文化衝突,應通過對比找出
差異點,達到文化因素教學的目的;由討論及角色扮演學習語言交際會話;老師
須對同學於語言課上對於生活接觸產生的文化問題進行解答。上述論文指出文化
於華語文教學中涉及跨文化與文化對比的教學層面,本文認為,論及華語文之漢
文化教學,龐大而長久的中國價值中內蘊了許多與歷史、文化、精神內涵相關的
概念,教師在設計文化教學過程中,應對於不同國家文化有所掌握,並能對比漢
文化內容納入共同討論。上述文化教學相關篇章,提供本文於教學模式及教案設
計上之參考。
張佑珍《文化導入原則之建立與華語文教學之應用》5認為僅依詞彙等級排
定教學順序的文本,無法全面反映學習者與目標語之間的文化距離。欲將文化文
本納入文學圈的教學活動中,觸發學習者對於各國文化看法,以達到文化導入的
訴求。其中提到文化文本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三個層面,一、文化間需要先合其
3
劉紀新〈對外漢語專業文學史課程教學探討〉,廊坊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 年第 6
期,頁 107-109。
4
朱惠勤《試論對外漢語的文化因素教學》
,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年。
5
張佑珍,
《文化導入原則之建立與華語文教學之應用》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4
年。
3
華語教材教法
竺靜華老師
國立台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程
R06146007 陳映汝
同,再比其異,以符合文化共軛的原則,作為跨文化的起點,二、文化必須考慮
學習者所在地的問題,要先符合當地社會的共識,才能思考選取何種文化能得到
社會的認可,三、文化文本的語言和內容,要符合學習者的需求與程度,以達到
文本與學習者之間共時發展的要求。Moran〈Teaching culture: Perspectives in
practice〉6一文中,畫出五個維度的文化模型,共同構成文化的整體,此五個要
素為文化產品(Products)、文化實踐(Practices)、文化觀念(Perspectives)、文
化個體(Persons)
、文化社群(Communities)
。本文即根據文化導入原則及 Moran
文化分類進行中高級程度學生的文學圈課程設計(以〈孔乙己〉一文為例),欲
在文學圈教學模式中,達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預期成果則希望能以文學圈教學
能增進華語學習者對於目的語文化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在同儕共學、思考與表達
中增進華語文能力。
三、
文學圈於華語文教學之實施概念
先前學者對文學圈教學應用於各國家語言學習多有研究,本文欲區別出母語
者學習國文的教學形式,針對母語非華語學習者文學圈課程設計作一探討,並歸
納教學要點。
1. 選擇閱讀材料
文學圈於母語者語言教學中,是由學生自主選取閱讀材料,作為小組共同學
習的文學作品。然於華語文教學中,考量學習者可能對華語文學不甚熟悉,可改
由教師依據作品年代社會背景及文化性,為學生作一系統性的閱讀安排。以現代
文學作品而言,選擇有較多對話性內容的文體如劇本、小說能使學習者於文學中
仍不脫離會話框架,有助於目的語輸出時的連貫性與豐富度。課程選材穿插韻文
(詩及歌詞)、寓言與散文,藉由不同文體的閱讀及討論,可增進目的語輸入的
多元性。
2. 組織閱讀共同體
6
Moran, P. R. (2001) Teaching culture: Perspectives in practice. Australia; Boston, Mass: Heinle &
Heinle.
4
華語教材教法
竺靜華老師
國立台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程
R06146007 陳映汝
組織閱讀團體有利同儕偕同共學,課堂採取小組合作,以增進學生對文學作
品討論的參與度:
(1)團體任務導向設計,組內學生互相觀摩、交換意見、達成
文學作品認知及延伸思考目標,可以相互助長彼此學習的成功,彌補個體獨立學
習,或師生單向教授的不足(2)建立互學教室氛圍,藉由互相討論,相互協助,
形成平等互惠關係,而非單向權威小老師制。
(3)分組方面,教師必須了解個別
學生的興趣差異,進行異質分組,組成男女混合不超過四人的小組。
3. 設計問題學習講義
此步驟為文學圈教學前置最關鍵的一環,製作課前預習的學習講義,使同學
能提前閱讀上課選文,且針對教師設計問題預先掌握重點、為課堂討論準備。
面對文學篇章,教師首先要思考選文主旨,進而探究此作品的教學與學習目
標。從細微處(題目、文體、段落、結構檢索訊息,深難文句梳理)到推究深層
意義,推想作者的立場、寫作目的、寓意及想法,最後問題設計須能讓同學整合
內容,提出想法並說明理由,進行省思評鑑。此外,教師須瞭解學生先備知識及
學習狀況,問題中結合已知及未知,善用表格列舉、比較,讓學生能夠清楚掌握
知識訊息。融入大量問答,激勵學生動腦思考、與同儕相互討論,並藉由多元主
題閱讀,使課堂成為一場跨文化學習的文學之旅。
4. 課堂討論角色扮演
文學圈討論中,每位學生都會被分派到一特定角色,使學生在文學作品預習
及課堂討論時,都能努力完成自己的角色功能,增進課堂的參與度。以下分為五
種文學圈角色,依序說明該角色之職責與於華語文文學圈討論之功能:
(1)Discussion director(領導討論人)
:此角色可由教師在各組中引導話題展開
與文本討論,抑或由組員當中成員扮演,主要負責主持會議,並由文本中提出問
題協助組員釐清文本重點,引導組員思考及發表意見。
(2)Illustrator & Summarizer (文本摘要人):此角色負責提供所閱讀之文本作
摘要式的報告,將不了解的段落內容提出來討論,並找尋文本內容相關資料進行
補充。呈現方式不限於文字書寫,亦可由圖表、漫畫、心智圖等方式於文學圈內
與同儕交流。此角色可透過摘要報告學習閱讀抓重點的能力,培養口語表達能
力。
5
華語教材教法
竺靜華老師
國立台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程
R06146007 陳映汝
(3)Questioner(提問人):此角色提出閱讀文本過程中,將疑惑的問題提出來
討論,文學圈內每個組員都可以擔任提問人的角色,於討論的過程中逐漸釐清文
本概念,以及分享個人見解,比較各國對文本概念理解的差異。此角色能夠塑造
學生的思考力及表達能力,並於交流過程中培養文化包容的胸懷。
(4)Connector(連結者):此角色負責將文本故事與自身生活經驗作連結,找
出文化概念及表現之異同,與文學圈夥伴進行交流討論。過程中,可能出現文化
對比、差異,甚至是衝突,然文學圈的作用是為討論交流,學生亦能從小組中學
習理解與尊重他人意見及經歷,並獲得更寬闊多元的文化視野。
(5)Vocabulary enricher(補充生難字詞人)
:此角色針對文本中較艱澀的字詞、
語句找出發音及意義,並補充相關資料說明。目的在於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亦能於解釋的過程中對文本內容有更深入的認識。
5. 教師回饋與反思
教師根據學生課堂討論表現,給予肯定與回饋,亦對於在討論過程中不足之
處提出改善,為進入下一個文學圈做準備。課程結束前的教師總結時間亦是老師、
學生互相發問的時間:老師針對文學作品重點再以問題談話方式確認學生對於文
學作品的掌握,學生在討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反思感想也在此時與同儕分享,
再由老師和同學回答之。
四、
教學設計與建議-以魯迅〈孔乙己〉為例
(一) 〈孔乙己〉教案設計
使用教材 高
級
華
文
讀
本 教學時間
ADVANCED CHINESE READER
教 學 對 象 進階高階級,母語非華語學生 學 生 人 數
教學主題 現
代
文
學
作
3 節課/150 分鐘
12 人
品 課 程 類 型 閱讀、聽說表達、文化理解
教 學 目 標 1. 能力培養
(1)聽:能聽懂同儕分享並給予適當回覆
6
華語教材教法
竺靜華老師
國立台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程
R06146007 陳映汝
(2)說:能積極參與文學圈討論,提出自己的想法
(3)讀:能自主閱讀文本,利用資源及提問解決問題
2. 跨文化理解
(1)了解華人文化中的知識分子及社會階級觀
(2)了解人性的不同表現,對他人處境表達關懷與同情
教 學 法
文學圈教學法、溝通式教學法、社群語言學習法、問題討論法
使用教具
學習單、投影機、投影片、影片
教
學
教學內容 時
活
間 教
文學圈討
論前置準
備:
1. 作者、背
景介紹
2. 課 文 朗
讀
3. 第 一 次
生難字詞
解釋
4. 小 組 角
色分配
5. 說 明 文
學圈學習
形式
動
學
行
與
為 教
過
學
程
說
明
[以下為教學重點描述,非課
堂逐字稿]
第一節課
15 分鐘
作者介紹、寫作時代背景介紹
播放相關影片進行說明
著重部分:
(影片皆有字幕)
1. 作者簡介
魯迅是中國著名的作家及思想
家,也是白話文學運動的健
將。他以寫作小說聞名,認為
小說是改良社會的工具。他的
小說從多方面像剖析人性,揭
露傳統社會的弊病,成功塑造
知識分子、平民等的音容笑貌。
影片:魯迅棄醫從文欲改變人的思
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EtkvTNJl0vs

請同學讀〈孔乙己〉時,特別 為學生理解〈孔乙己〉人物描
注意每個人物的表情和性格。 寫特色做準備。
2. 五四運動背景
五四運動背景影片:
此時中國正處於最破敗的時
「上流社會墮落,下層社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期,
不幸」
,由於之前清政府昏庸無
5zv1gtdpJ0M
能,想要改革,也軟弱無力。
7
華語教材教法
竺靜華老師
國立台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程
R06146007 陳映汝
而歐、美等列強國家,不斷進
行侵略搶奪中國的土地、財物
和主權。
長期內憂外患之下(內有軍閥
割據,外則列強欺凌依舊)
,導
致
一般人:以麻木、旁觀、嘲
魯迅個人的遭遇與身世,與當 弄、自欺等等方式來自我逃避
時中國的破落正有著一致性:
一些有識之士的反省:,他
們興起一場新文化啟蒙運動,
他少年時剛好經歷了祖父涉案、家 以「德先生」(democracy,民
道中落,家庭由上流社會掉到下層
的過程,他目擊了種種人性的卑
陋,也備嚐人情的冷酷無情與現實
的磨難。
 請學生注意〈孔乙己〉一文中,
舊社會科舉制度對人及社會的影
響。
1. 魯迅創作〈孔乙己〉的原因是什
麼?
作品的意涵為何?
2. 孔乙己的悲劇性結局是什麼原
因造成的?
主)和「賽先生」
(science,科
學)為旗幟,反對舊社會的倫
理道德、舊思維和舊式文學,
提倡新思想、新道德和貼近現
實人生的白話新文學。
魯迅藉由小說人物「孔乙己」,
塑造出一個舊社會科舉制度殉
葬品的典型形象,不但對殘害
人性的科舉制度和病態社會的
冷漠無情,做了直接而辛辣的
嘲諷,更深刻反映了從辛亥革
命到「五四運動」前後,中國
社會的某些黑暗面相,從而流
露出同情。
全班朗讀〈孔乙己〉全文
20 分鐘
藉此糾正學生發音、了解學生
可能不理解的詞彙

請學生邊朗讀時,邊圈出不理
解的詞彙,朗讀後於課堂發
按照全文段落順序說明學生第
問。
一次閱讀時不理解的詞彙意涵
以下舉三例說明:
預測學生不理解的詞彙意義
8
華語教材教法
竺靜華老師
國立台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程
R06146007 陳映汝
孔乙己
學生如無發問就不特別說明
1. 「孔乙己」是本文主角的綽號,
因為他姓「孔」
,說話時又常夾雜些
文言,旁人便從描紅紙上「上大人
孔乙己」的語句中,給他取了「孔
乙己」這個綽號。
 顯示旁人對他的輕蔑嘲笑,譏諷
其為半調子的讀書人,識見淺陋
2. 另一說法:

上大人孔乙己:是小孩最
「上大人孔乙己」是「上古大人孔 初習字的字帖,字帖上是紅色
氏一人而已」的濃縮,並將「而已」 正楷大字,讓習字者在上面描
的「已」改成「己」
,成為一句「半 字,所以稱描紅紙,上面的字
懂不懂的話」。
是「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
七十士,爾小生,八九子,佳
 具有諷刺意味,一方面點出主角 作仁,可知禮也。」多為三字
的一知半解、迂腐不通,另方面也 一句,共二十五字,主要在筆
嘲諷著培養出這種不合時宜讀書人 畫簡單,便於習寫。
的舊時代教育制度。
長衫客、短衣幫
長衫客
飲食模式
短衣幫
坐著喝酒,肯多花點錢 站著喝酒,通常只喝酒,
買些下酒菜
沒能買葷菜
經濟
闊綽
窮困
性格
不容易說話
嘮嘮叨叨纏夾不清
 藉顧客穿著上的差異,將人們的生活劃分出下層和上層──勞動
階級和讀書人。

請學生注意文中: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
這句話說明孔乙己是什麼心態?
9
華語教材教法
竺靜華老師
國立台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程
R06146007 陳映汝
之乎者也

孔乙己滿口之乎者,就像是
古時候的人跑到現代,說著令人半
懂不懂的話。
顯示他食古不化、充滿舊時代的
習氣,言語怪異可笑。
漢英對比(林語堂先生翻譯)
滿口仍用「之乎者也」等字
still using the most polished
language of thou and thee and
wherefore and is it not so?
跨文化對比:
「之乎者也」四字為文言虛詞,
難以找到對應的外語表達,且外
國讀者也會因文化差異而不知
所云。林語堂所用四詞顯然不與
原文對應,但卻等效。通過使用
舊體英語延續了原文的文言文
語體風格,外國讀者也可領會到
原文透出的精氣神。
 請學生分享自己國家如果講
什麼詞彙或單字會讓大家覺得這
個人好像是古人跑來現代?你們
見到這樣的人會有什麼想法?
15 分鐘
分配小組角色、說明文學圈角 文學圈課前學習單如附件一。
色任務,帶學生一起看課前學
習單:
學生須於下一堂文學圈討論前

一組四人,共三組:
(1)領導討論人(教師)
做足準備,發表各自負責的學習
(2)文本摘要人:
單內容,並與他人進行討論。
需口頭說明每一段落內容大要。
(3)提問人:
需針對每一段進行提問,包括不理
解的字詞、句意、文中角色言語、
行為等等,影響理解語義的問題。
(4)連結者:
針對全文角色性格、情節段落、時
代背景、文化內涵等,提出個人想
法。
(5)補充生難字詞人
10
藉此能與各國同學進行討論,分
享且聆聽跨文化不同的想法。
此部分也可能相應提問人的問
題,建立互學的共同體。
華語教材教法
竺靜華老師
國立台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程
R06146007 陳映汝
針對全文詞彙或語法不理解的部
分進行說明。
提供自學預習資源
〈孔乙己〉朗讀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vx679z18cOA
訓練華語文聽力,並從朗讀聲中
為自身發音糾錯。
第二節課
文學圈討
論:
1 5 分 鐘 1. 小組討論
由學生問
題意識帶
到文章深
究
以學生為
中心討論
文學作品
教師到各組參與文本討論,多聽
根據文學圈角色責任向小組同學
少說,僅回答學生的提問,不對
說明,每個學生有 3-4 分鐘在小組 文本自行先作說明。待共同發表
進行自己負責的部分的發表。
討論時再提出更細膩的文本段
落提問,引導學生更全面的思
考。
1 5 分 鐘 2. 生難字詞解釋
確認學生文章理解。
先根據各組生難字詞負責人及其
他學生對文本不理解的部分,依據
文章段落循序說明。
2 0 分 鐘 3. 教師針對文學圈課前學習單提 點全班每一位同學發表。
問,先請學生說明,再由全班同學
共同提出想法。
教師肯定學生的意見,並在學生
想法有衝突時,提出客觀、跨文
化差異的引導。
 請每位學生準備第三節課的
〈孔乙己〉閱讀心得分享
文學圈總
結
文學作品
的自學能
10 分鐘
30 分鐘
規定每位學生於第三堂課作 2
分鐘的閱讀觀察、心得發表。
提出問題:
文學圈討論後尚有問題的部分,再
進行說明。
每位學生上台發表〈孔乙己〉 教師仍要注意學生發音及語句
11
華語教材教法
竺靜華老師
國立台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程
R06146007 陳映汝
力
閱讀心得:
(1)文學作品讀後心得
學習的思
辨能力
(2)與自身國家歷史、個人經驗
連結分享
10 分鐘
正確性,並進行糾正。
教師總結
(1)總結學生文學圈及心得分享
想法
(2)提出教師對此文學作品的想
法
(二) 〈孔乙己〉教學設計理念分析
1. 文化描述階段:背景知識理解
教師為學生提供知識背景,如作者簡介、作品的時代背景、文學價值等,進
一步強調文本的文化主題,該主題在中國文化中的發展,教師可提供多媒體資源,
讓學生理解更加容易。
2. 文化參與階段:閱讀文本
課堂第一次共同朗讀後,由學生自行閱讀文本,教師在文學圈討論課堂檢驗
學生對於文本的理解,從學生的問題中發現文化差異點。在文學圈教學中,教師
並非逐字逐句的解析和背誦,而是注重故事結構和情境理解,教師應適時強調並
引導學生住文化內容豐富的文字段落及詞彙。教師可以重現情境的方式讓學生參
與經典文學畫面的重構,亦可搭配影像作品當作教學資源。此階段的教學法應用
多元,藉由學生共學及角色任務分配,增進學生學習參與度。

〈孔乙己〉文化內容分析:
文化分類
內容
文化主題
知識分子、華人的社會等級觀
文化產品
讀書人、科舉
文化實踐
談談社會階級與社會冷漠
文化觀念
唯有讀書高、士農工商
12
華語教材教法
竺靜華老師
國立台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程
R06146007 陳映汝
文化社群
華人文化中的知識分子
文化個體
魯迅簡介、魯迅作為文化知識
3. 文化闡釋階段:文化主題理解與討論
藉由教師引導學生使用華語描述文本的情境,對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惑,
進一步開啟文化主題的討論,引導學生提出自己對於相關文化現象的觀察和心得。
教師也提出自己對於主題的看法和疑問(提出鷹架式的問題),並引入讀者反應
教學法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提出認同或批判。
4. 文化反應階段:跨文化分享
教師設計問題讓學生使用華語描述自己的感受,以及該文化主題在自身文化
中的展現,讓學生對相關議題發表評論,以及回顧自身文化中是否存有相似的觀
念或故事。教師在此階段的角色,應退為傾聽者,引導學生使用華語分享自身,
與學生合作學習。
五、
結論
(一) 文學圈於華語教學上的價值
徐巧君《文學圈閱讀教學模式對高中生英語閱讀態度的影響研究》 7經過個
別訪談得到的數據進行定性分析,發現「文學圈」閱讀教學的「同伴合作」
、
「以
文學作品為閱讀材料」
、
「自主選擇書籍」
、
「自訂閱讀進度」等特點,是促成學生
英語態度的情感維度和行為傾向維度發生積極變化的因素。文學圈的學習形式充
分展現學習第二語言重要之目的--語用能力,學習者必須閱讀理解文本,進而
於課堂中表達自身意見,聆聽他人想法,進而共同討論。並藉由文本選材所探討
的議題,可使學生不只增在語言上的知識,更多的是了解該民族的思維文化與價
值觀,進而增進自身的文化交流能力。心理語言學家 Vygotsky 於其「最近發展
區」認為教學引起喚醒、啟發了一系列內部發展過程,而其發展的可能著重於與
周圍人們的關係中,與夥伴相互合作的環境中實現,也再次說明了學生於「文學
7
徐巧君,《文學圈閱讀教學模式對高中生英語閱讀態度的影響研究》,
(福建:福建師範大學教
育碩士論文,薛常明教授指導)
,2013 年。
13
華語教材教法
竺靜華老師
國立台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程
R06146007 陳映汝
圈」團體中互動學習的重要性。文學圈教學法可培養學生於進行小組合作交流,
閱讀文本過程中有明確的分工合作,讓學生能在課前蒐集資料,在討論時勇於發
表自己的觀點,並在分享與傾聽中,激盪出更廣而深的思考。
(二) 以文學圈進行華語文教學的可行性
文學圈教學模式符合現今教育重視的學習素養能力,包含角色扮演中培養領
導才能及個人發展;藉由教師問題設計及引導,訓練批判性思維及解難能力;以
及在團隊共學中實踐合作精神及溝通能力。本文認為學習第二語言的目的除了口
語表達能力外,更進一步需要有跨文化溝通交流能力。而藉由文學作品中豐富文
化內涵的討論,更容易讓學生掌握文學作品內容。對於學習漢語專業學生,教師
可以利用文學圈教學法讓學生對專書作品有較長的時間、較深入的閱讀理解,然
對於一般進入到高級程度的華語學習者,應較希望能廣泛了解經典作品;又加上
現實課時的安排限制,以及文學圈教學法對學生的負擔加重等因素,故於華語文
課程中較難實踐每一堂課皆使用文學圈教學法模式授課。教師若能在課程安排中
適度搭配此教學法,應能加深學習者對於文學作品的印象及興趣。
14
華語教材教法
竺靜華老師
國立台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程
R06146007 陳映汝
參考文獻
(依筆劃遞增排序)
1. 專書
Daniels, H. (1994). Literature circles: Voice and choice in the student-centered
classroom. York, ME: Stenhouse Publishers
2. 單篇論文
劉淼、金豔峰,〈文學圈—閱讀教學方式的變革〉,《語文建設》2006 年第 8
期,頁 45-47。
劉紀新〈對外漢語專業文學史課程教學探討〉,廊坊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
學版)2011 年第 6 期,頁 107-109。
3. 學位論文
朱惠勤《試論對外漢語的文化因素教學》,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08 年。
張佑珍,
《文化導入原則之建立與華語文教學之應用》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博士論文,2014 年。
徐巧君,
《文學圈閱讀教學模式對高中生英語閱讀態度的影響研究》
,福建:
福建師範大學教育碩士論文,2013 年。
15
華語教材教法
竺靜華老師
國立台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程
R06146007 陳映汝
附件一
文學圈討論問題 課前學習單
於下堂文學圈討論課時互相分享想法
從故事中找一找,並回答:
1. 說說看文中短衣幫與長衫客的飲食模式的不同?
2. 故事中的說話者「我」是誰呢?
3. 為什麼故事中的敘述者「我」會記得孔乙己呢?
4. 孔乙己有什麼樣的特徵?(外貌、衣著、談吐、優點、缺點)
5. 作者魯迅用哪些行為的描述來表現孔乙己的不合時宜?
6. 孔乙己最後一次在咸亨酒店出現時,是什麼樣的面貌,在那之前,孔乙己發
生了什麼事呢?
看完故事後,請想一想:
1. 小說中描寫,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
,孔乙己的表現與眾
不同,你覺得作者魯迅想表達什麼呢?
2. 本文中孔乙己、短衣幫酒客、掌櫃、丁舉人等不同人物,顯示了哪些個性和
人性的弱點?
3. 你認為孔乙己的悲劇性結局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16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