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Ryan Yung

從西營盤書院到英皇書院 (1879-1926)[ revised

advertisement
從西營盤書院到英皇書院 (1879-1926)
P.16 般咸道這校舍於1926年落成,是本港現時仍然用作教學用途的戰前官立校舍。
英皇書院的前傳
P.16 英皇書院的前身為官立西營盤書院 (Saiyingpun Anglo-Chinese School),
P.17 為一所全男校。於1879年在第三街35-41號成立
首任校長馮扶先生,馮校長曾居美國及接受西方教育及民主發展洗禮
P.18 是香港首批官辦教授中英文科目的初中學校之一
提供以家嘅小五去到中三嘅教育
P.19 西營盤書院學生在地圖運用(map reading),書寫(hand-writing),說話 (English
Conversation)和寫作 (Composition)均有佳績。課外活動方面,除了1922年的Hong Kong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Report記載學生熱衷參與排球,足球,游泳和旅行(picnic)等活動外
,還熱心參與慈善(charity)活動
P.20 兩次遷校
1880年,西營盤書院學生人數增至74人,及1891年再增至146人,第三街校舍不敷應用,遷至
高街119號 (即現李陞小學校址)。
P.21 1921年,政府預留$50,000作為興建西營盤書院的新校舍之用,選址般咸道63A號重新命
名為英皇書院
開校初期
,於1905年間,曾任孫中山先生委託陳少白在香港創辦的「中國日報」翻譯。
創校時,西營盤書院開辦第八班至第四班 (相等於現時的小五至中三)。時任學校監督督學 歐
德理博士 (Inspector of Schools, Dr. Eitel)於開校時試驗推行讓學生選擇只學習英文或中英文。
1979年61位學生中,有46位學生選擇只學習英文,幾個月後,除了一位學生外,全體學生均
轉為只學習英文。
馮扶校長更因該年學校被評為「非常好」 “Very Good”,於1880年的官立學校領獎禮獲得$25
的嘉獎。(HK Gazette, 1880)
兩次遷校
1880年,西營盤書院學生人數增至74人,及1891年再增至146人,第三街校舍不敷應用,遷至
高街119號 (即現李陞小學校址)。
1903年,威廉士先生 (Mr. W. H. Williams)接任校長,當年學生下降至95人。
1905年6月,莫禮仕先生(Mr. Alfred Morris)接替於一月已調任維多利亞英童書院的威廉士校長
。當年的學生人數跌至44人。在莫禮士校長領導下,西營盤書院的學生人數於1909年提升至
490人(Hong Kong Government Blue Book, 1909),校舍再次不敷應用。
1921年,政府預留$50,000作為興建西營盤書院的新校舍之用,選址般咸道63A號 (Hong Kong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Report, 1921)。
1922年,新校舍取名為英皇書院 (時為英皇喬治五世的統治期) (Heritage Appraisal of King’s
College, AMO Webpage)。
1926年3月新校舍建成,第7和8班首先遷校,至9月全校遷至新校。從那時起,英皇的第4班學
生於考獲初中畢業試資格後,便可繼續於原校升讀第3班,而不需要轉校至皇仁書院就讀高中
課程。
1927年初,校舍被政府臨時徵用為英軍上海防衛隊的宿舍和醫院,第5至8班學生約400人被調
往Ellis Kadoorie School校舍,其餘高中192學生到皇仁書院荷里活道校舍上課 (Administrative
Report, 1927)。
1928年,全校師生回歸般咸道校舍,當年學生人數為697人。
同年3月5日,港督金文泰爵士親臨主持開幕,校舍正式啟用。
(*自1926年任英皇書院副校長的宋學鵬先生為金文泰港督的中文老師)
西營盤書院的學校生活
有關西營盤書院時期的學科課程,我們只是在Hong Kong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Reports中
有關教育的部份找到零碎的資料,例如: 1922年的Hong Kong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Report
記錄了
課外活動方面,除了1922年的Hong Kong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Report記載學生熱衷參與
排球,足球,游泳和旅行(picnic)等活動外,還熱心參與慈善(charity)活動,當年西營盤書院學
生為Swatow Relief Fund籌募了$800,西營盤書院的童軍更幫助 “Charitable Association”在街上
募捐了共$11,000。
西營盤書院學生熱衷參與課外活動,莫禮士校長功不可沒。根據1905年的Report of the
Inspector of Schools (Appendix A: Detailed Reports of Government Schools)莫禮士校長甫上任,即
將冬令上課時間提早至與夏令時間相同,以便騰出時間於下午帶學生進行參觀,游泳等活動
。
現時英皇書院學生積極投入參與多元的課外活動和其他學習經歷,實在是承傳了西營盤書院
學長們的全人發展精神。
學生表現
羅香林教授所著<<國父之大學時代>>記載,曾與孫中山先生在學的同學中,有江雲萬(Kong
Wing Wen)及劉四福(Lau Sz Fuk),二人皆於1887年與孫中山先生一同進入香港西醫書院學習。
根據基督教週報第2002期 [陳少白在港學醫有相為證]一文,江,劉二人是西營盤馮扶學校的
學生,劉於1895年畢業,取得西醫專業資格。馮扶先生於1879至1903年為西營盤書院的校長
,我們推斷文中所提的西營盤馮扶學校,所指的是西營盤書院. 若推斷正確,劉四福極有可能
是英皇書院學長習醫的先驅(中山先生與港澳. 李金強 p.49. 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叢書)。
根據1905年的Report of the Inspector of Schools (Appendix A: Detailed Reports of Government
Schools),西營盤書院高中學生的英文寫作成績是Excellent,第三班有三位學生在考試取得滿
分,完全沒有文法錯誤 “They made no grammatical mistakes, their writing was good and they
gave evidence of having a very good vocabulary. Idiomatic mistakes were few.” 。
1926年,英皇首次有學生參加大學入學試,七名考生中,五名考獲佳績進入香港大學繼續升
學。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