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461864097

吕梁硕士毕业论文 最终定稿

advertisement
2017 届硕士学位论文
关于文字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
——以弘一法师晚年书法佛教偈语为例
作者姓名
吕梁
指导教师
李蕾,阎旭成
学科专业
艺术设计
研究方向
视觉传达
培养单位
美术学院
学习年限
2014 年 9 月至 2017 年 6 月
二〇一七年六月
山西大学
2017 届硕士学位论文
关于文字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
——以弘一法师晚年书法佛教偈语为例
作者姓名
吕梁
指导教师
李蕾,阎旭成
学科专业
艺术设计
研究方向
视觉传达
培养单位
美术学院
学习年限
2014 年 9 月至 2017 年 6 月
二〇一七年六月
Thesis for Master’ s degree, Shanxi University, 2017
The research of analysis methods about text morphological
——make Master HongYi`s later times Buddhism
calligraphy as an example
Student’s name:
Liang Lv
Supervisor:
Associate Prof.Lei Li
Major:
Art Design
Specialty:
Visual Communication
Department:
School of Fine Arts
Research duration:2014.09-2017.06
June ,2017
目
中
文
摘
录
要....................................................................................................................I
ABSTRACT.........................................................................................................................II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
1.2 研究现状................................................................................................................ 1
1.3 论文研究方法........................................................................................................ 1
第二章 文字形态的分析方法概述..................................................................................... 2
2.1 汉字的形式构成.................................................................................................... 2
2.2 总体形态的概括.................................................................................................... 2
2.3 文字的神采............................................................................................................ 3
2.4 弘一法师书法神采的概述.................................................................................... 3
第三章
总体形态的概括................................................................................................... 5
3.1 拟人化图形概括.................................................................................................... 5
3.2 轮廓的勾勒............................................................................................................ 6
3.3 几何化提炼和解构................................................................................................ 7
3.4 长宽比例分析........................................................................................................ 8
第四章 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11
4.1 单体结构.............................................................................................................. 11
4.2 左右结构和左中右结构...................................................................................... 12
4.3 上下结构和上中下结构...................................................................................... 13
4.4 包围结构和半包围结构...................................................................................... 14
第五章 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 16
5.1 相交笔画的相互关系.......................................................................................... 16
5.1.1 交叉关系................................................................................................... 16
5.1.2 相连关系................................................................................................... 18
5.2 相离笔画的相互关系.......................................................................................... 19
5.2.1 相离的不同情况....................................................................................... 19
5.2.2 相离的距离................................................................................................ 20
5.2.3 相离笔画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1
5.3 笔画的内部运动.................................................................................................. 23
5.4 笔画的省略.......................................................................................................... 23
5.5 笔画的分析.......................................................................................................... 24
第六章
小结..................................................................................................................... 28
毕业设计成果展示............................................................................................................. 29
参
考
文
献................................................................................................................. 32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3
致
谢................................................................................................................................. 34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35
承
诺
书......................................................................................................................... 36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37
Content
Chinese Abstract.................................................................................................................. I
ABSTRACT.........................................................................................................................II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
1.1 Research of the backgoud,purposeand significance................................................1
1.2 Research status........................................................................................................ 1
1.3 Research methods....................................................................................................1
Chapter Two The overview about Analysis of the Form of Writing .......................... 2
2.1 the form of Chinese Character.................................................................................2
2.2 the summary of overal form.................................................................................... 2
2.3 the expression of Chinese character........................................................................ 3
2.4 the expression of HongYi`s character..................................................................... 3
Chapter Three The Summary of the Entire Patter..........................................................5
3.1 the generalization of personification graphics.........................................................5
3.2 the sketch of outline.................................................................................................6
3.3 the refine and deconstruction of geometry.............................................................. 7
3.4 analysis about propotion of length and width.........................................................8
Chapter Fou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s and Parts .......................................... 11
4.1 monomer structure.................................................................................................11
4.2 left-right structure and left-middle-right structure................................................ 12
4.3 up-down structure and up-middle-down structure................................................ 13
4.4 surrounded structure and semi-surrounded structure............................................ 14
Chapter Fi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okes and Strokes......................................16
5.1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section strokes............................................16
5.1.1 crossed ...................................................................................................... 16
5.1.2 connected....................................................................................................18
5.2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joint strokes...................................................19
5.2.1 situations of disjoint................................................................................... 19
5.2.2 distance of disjoin.......................................................................................20
5.2.3 the mutual force between the disjoint strokes............................................ 21
5.3 the internal movement of stokes............................................................................23
5.4 the ellipsis of strokes............................................................................................. 23
5.5 analysis of strokes.................................................................................................24
Chapter Six Conclusion................................................................................................. 28
References.......................................................................................................................... 32
Research Achievements.....................................................................................................33
Acknowledgment............................................................................................................... 34
Personal Profiles................................................................................................................ 35
Letter of Commitment...................................................................................................... 36
Authorization Statement...................................................................................................37
中
文
摘
要
本文运用总体形态概括、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析以及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
系分析三种方法来分析文字的神采、形态和结构,并且将分析的过程视觉化。将有
助于视觉传达设计中字体设计的深度学习,感性引导和理性分析。
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中担任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字体设计对画面氛围的营造、
对精神气质的流露、对道德节操的守持以及对主题思想的表达都有着重要作用。并
且字体设计的表达是内敛的,是不知不觉内化的,也是细致入微温柔的。平面设计
中的各大要素有:图形、图片、文字、色彩、排版。这些要素中,文字的重要位置
体现为文字所涵盖的信息广泛,大部分的信息表达都需要文字来传递;同时有图形
和图片表达不清楚的地方需要用文字来加以阐释和说明。但是文字也有其自身的缺
点和不足,文字常常会有言不及意的局限,当文字描写人的精神状态、心理活动时
若是遇上缺乏生活经验或者想象力不是很丰富的读者就显得苍白晦涩,因此设计出
有神采的文字便是增加文字涵义层次的最佳途径。
字体设计需要学习和借鉴,除了借鉴现代的字体设计作品,也要从传统的书法
中来汲取养料,但是近年来,大量的字体设计作品追求形式的相似,表面的华丽,
鲜有优秀作品能准确把握字体内在的神采气质,因此这个问题就变成本文研究的出
发点,尝试找到一套合理、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将富有优秀神采的书法文字借鉴到文
字设计中。本文选择弘一法师晚年书法佛教偈语作为范例,运用文字形态分析方法
来掌握其神采特征和结体规律,最后运用在作品中重新设计富有弘一法师书法神采
的新字体。
文章共有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汉字的形式构成,从小的笔画到
大的神采来分析文字,论述了“神采至上”的古今书法审美原则,并且论述了弘一
法师书法的神采特征;第三章,总体形态的概括,从拟人化图形概括、轮廓的勾勒、
几何化提炼解构和长宽比例分析这四个方面来阐述;第四章,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
系,按照不同的形体结构逐一分析结构之间的分布规律。第五章,笔画与笔画之间
的关系,从相交笔画、相离笔画和笔画三方面来分析。
关键字:文字形态;字体设计;神采。
I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sis Chinese character`s expression,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from three point: the summary of the entire patter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s and parts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okes and strokes;and i
will make the whole process of analysis visualized in my later graduation
design works.This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visual communication area,also
will be good for font design`s deeper research.
Font desig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graphic design,it also helpful to
the screen atmosphere,the ethos of revealing ,the moral adherence and the
expression of theme thoughts .what`s more,font design express in a
introverted,unconsciously internalized and gentle way.The major in graphic
design elements include: graphics, images, text, color, and layout. In these
element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e text reflected a wide range of
information covered by the text, most of the information need to transmit the
tex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graphics and pictures to express is not clear
where the need to use words to illustrate and explain. But the text also has its
own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meaning of words
often have not, When the text description of the state of the human spirit, If
you are lack of life experience or imagination of mental activities is not very
rich, the reader becomes pale and dark, Therefore, how to design the text for
them is the best way to increase the level of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Font design needs to learn from our others.In addition ,in the modern
font design works, we also want to draw nourishm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calligraphy.But in recent years, many people just pursue similar form of the
pursuit of a large number of font design works,.The surface magnificently,
the body can accurately grasp the words are few excellent works in favor of
temperament.So the question become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is study, trying
to find a reasonable,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will be the best expression of
II
the calligraphy text for reference to the design of the text. In this paper,
the Ket language as an example of calligraphy and Buddhism in his later
years, Master Hong Yi used the methods of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text to grasp its appearance characteristic and regularity of structure, finally,
in the works to redesign the rich Master Hong Yi's calligraphy spirit of the
new font.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introduction; In
Chapter two, the form of Chinese characters, Small strokes to look to the
analysis of the tex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earance is supreme "the
ancient and modern calligraphy aesthetic principles, and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ppearance of the master of calligraphy; In chapter III, a
summary of the overall shape, from the anthropomorphic graphic
generalization, as well as the geometry of the outline of the outline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se three aspects of deconstruction; In chapter 4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 and the par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 structure of form and structure are analyzed one by
one. In chapter 5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oke and stroke, from the
intersection of strokes and phase analysi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e stroke.
Key words: Character`s expression; Font design;Pattern.
III
第一章
第一章
绪论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大量的字体设计作品在不断变更字体笔画的形式、填充材质、变换主题、
具象形替换部分笔画、细节装饰变化、采用书法的形式、改变不同的书体,而形态
不变,字体的神采恰恰是从形态的变化中流露,这就进入了一个形变而神不变的浅
薄设计层面,因此针对这样的现状,本文说研究的课题正试图深入探究字体的神采,
通过理性的分析和视觉化的表现,旨在找到神采的分析方法和表达方式,从而运用
到字体设计当中。这样对字体设计来说,在书法这块富饶的山林间找到了一条源源
不断、物产丰富的溪流,滋养着字体设计的茁壮成长。
1.2 研究现状
目前学术界较多研究课题有:研究字体设计在各种领域的运用研究,比如在产
品包装、城市交通导视、平面广告、屏幕显示、海报设计、品牌形象等,有研究字
体设计与书法的关系研究、与情感的关系、与社会责任的关系等,有研究字体设计
的扁平化、民族图形的融入、视错觉、动态字体等不同方面的研究。在书法领域,
研究书法神采的文章或论述,从古至今琳琅满目,建树颇高。经过查阅各类期刊文
献,图书资料,发现将形态分析法视觉化,研究文字的形态,将其视觉化,且能运
用到字体设计中的很少见。
1.3 论文研究方法
论文的研究方法是文字的形态分析法,用拟人化、几何化、解构、概括以及分
析的研究方法,分别对每一个字进行抽象和具象的分析,用抽象和具象结合的方法
来综合体察到神采存在的方式,从而有利于借鉴到字体设计中,同时也结合弘一法
师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分析他书法神采的来源,找到精神状态、人格、精神信仰和字
体神采的关系,有利于在设计实践当中将想要表达的人文精神准确的反映在字体设
计中,让字体可以更加贴切于主题表达。
1
关于文字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以弘一法师晚年书法佛教偈语为例
第二章 文字形态的分析方法概述
2.1 汉字的形式构成
首先从形式的构成出发,汉字的组织方式是由若干基本笔画通过一定的搭配方
式,按照一定的规则组装而成的。其中,笔画是构建汉字的最小单位,笔画与笔画
的组合构成基本的偏旁部首。偏旁部首之间的相互组合构成了完整的汉字。
汉字是以笔画到偏旁部首再到完整汉字的组织顺序,由小到大,然而,观赏汉
字是由大到小的过程,首先是看到一个总体的形态,长扁宽窄,胖瘦正歪等的形式,
透过形式,将进一步感受到文字的神态,文字传达的神采和情感,在下文中将着重
阐述,属于感性思维阶段。其次,要通过理性思维的分析,汉字是如何组成的?单
体结构的字是直接由基本笔画构成,而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
结构、包围结构、以及半包围结构。由两部分或者两部分以上的偏旁和部首组合而
成。第三,进一步分析,偏旁部首的结构又是由基本的笔画组合而成。
因此,文字分析方法就是用汉字的观察顺序逐层深入进行,从总体形态的概括
到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到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再到笔画自身的运动方式。
2.2 总体形态的概括
读者在欣赏有神采的文字时,首先感知到的便是总体的形态,文字是大是小、
是胖是瘦、是长是短、是高是扁,是正是歪。像是观察一个人,首先会注意到他的
身高和体型,高矮胖瘦,然后是身体的姿态,是端庄危坐、挺拔立正,还是倚靠放
松、自然站立;随着观察的持续进行,逐渐会注意到他的发型、脸型和五官,穿什
么样的衣服和鞋子,佩戴什么样的首饰;随着再进一步的观察,你会从眼神中感知
到他的神态,从表情中感受到他的情绪。欣赏字和欣赏人的视觉顺序是相同的,由
宏观到细微,由表及里。因此,对于神采的提炼首先从字的总体形态的概括出发。
文字的美观与否,表现出来的精神特质,透露出的情感,全部表现在文字的神采
当中,神采是文字的灵魂所在,就像神态是人的精神状态的表现。文字的神采是通
过形态来表达神态,只有把握好文字的神采才能准确的接收或表达文字的精神要义。
在书法史中,历代的书法家和书论家孜孜不倦的探索“形”和“神”的关系,也形
成了基本一致的“神采为上”的书法观念。
2
第二章 文字形态的分析方法概述
2.3 文字的神采
神采是来自于古代书法中的一个词汇,论述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神采属于精神范
畴,在书法中传达出来的精神要比物质的华丽重要。
南朝齐代书法家和书论家王僧虔,首次提出了书法中“形质”与“神彩”的关系,
1
他说:“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王僧虔认为神采
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形质是第二位的,如果可以同时把握好神彩和形质,那就可以
和古人的书法相比肩。
盛唐时期书法家张怀瓘在《书议》中说:“深识书者,惟观神彩,不见字形,
2
若精意玄鉴,则物无遗照,何有不通?” 张怀瓘的这个观点在书论史上将神彩提到
了绝高的地位,他认为如果对书法有深入研究的人是只观察字的神彩而舍弃关注形
的,如果可以用这样精细的意识来品鉴书法,怎么会看不通透呢?在《书议》中又
3
说:“然智则无涯,法固不定,且以风神骨气者居上,研美功用者居下。” 有神采
风骨的作品称为上品,如果只是形式研美的话只能落得下品。
2.4 弘一法师书法神采的概述
弘一法师的书法神采可以概括为:瘦长、空灵、舒朗。
弘一法师的书法作品带着佛门空灵高疏的气质,这三种神采特征是弘一法师皈
依佛门之后,受佛家思想的影响,“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五蕴皆空”,等空的慨
念,在抄写经书和书写华严经等佛教偈颂时慢慢渗透进入书法中,反映在结体中表
现为部分和部分之间、笔画和笔画之间的间距增大,增加汉字本来相离笔画的间距,
同时把本来不相连的笔画也分离开,总体上带来空疏、祥和的视觉感受,但是,又
有种无形的力量在统摄着所有相离的笔画,形散而神不散。弘一法师出家后将毕生
的研究方向定在佛教戒律学,并且选择了佛教戒律中最严格、最困难的南山律,一
直过着严格迟律守戒的生活。经过长期的研究和习作后,用四年的时间撰写了《四
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因此可以看出戒律是弘一整个佛教生涯的主旋律,渗透在书
法中便是精瘦、细长的特征,这种逻辑关系以人为例,戒给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要
往内收,去除掉一些不必要的,在视觉中表现为瘦和细,人变得警觉起来,身体向
内收缩。例如两个等长等宽的竖长方形,如图 2.1,把其中一个的左右两条边向中间
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第 42 页
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第 88 页
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第 87 页
3
关于文字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以弘一法师晚年书法佛教偈语为例
挤压变瘦,可以感受到挤压后的长方形更加精神了。因此,弘一法师戒律的修持与
书法精瘦的神采是密切相关的。
佛教中有言:“止静如来。无我大定,大定无静,无静圆满。”是静谧和精密
的神采来源,观察弘一法师的书法,会感觉到每一笔都是精心排布,哪怕挪动一丁
一点都不行,同时每一笔的运动都不激不励,缓缓而行一蹴而就,像一位安详的老
者坐在你面前给你讲述一段行善的感人故事。
图 2.1
研究的具体方法是收集到足够丰富的弘一法师的书法作品,按照类型和年代分类
整理,发现最具弘一法师特征的书法是在他的晚年时期,书写关于激励自己、激励
众生、颂扬佛法的佛教偈语,然后按照神采特征和结体规律一一分类,最后归类说
明。
4
第三章
第三章
总体形态的概括
总体形态的概括
弘一法师晚年书法的总体形态是瘦长,给人的感觉温和而精神。如何才能把握
弘一法师书体的神采要义?探索从以下三方面展开:1.拟人化概括;2.几何化提炼;
3.轮廓的勾勒。
3.1 拟人化图形概括
拟人化图形概括是用简笔画的人形来模拟出文字的形态。如图 3.2,人与字是有
最直接的对应关系,书写者在书写文字的时候,主观意识在跟随文字的结构和笔顺
的同时,潜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将人的性情、心灵的诉求、书写时的情感遗漏在字里
行间、线条结体当中。潜意识在效仿自然的同时也在模仿人的姿态和行为,高兴的
时候手舞足蹈,线条飘逸张扬,像一个跳舞的少女;悲愤的时候撕心裂肺,线条刚
硬笔直,像一个咬紧牙关暴起青筋准备还击的七尺怒汉;忧伤的时候郁郁寡欢,线
条柔弱内敛,像一个笛声悠悠瘫坐在公园长椅上望着远方黯然神伤的失恋男子。文
字的神态和形态就像一个或静或动的人,仿佛是附着了书写者灵魂的另一个自己,
蕴含着人的神采和气息,因此用拟人化的图形来提炼文字的神采。
图 3.2
台湾现代舞编舞家林怀民先生的现代舞作品《行草》,如图 3.1,吸取了书法中
传承的美学,用舞蹈演员的舞姿来表现书法中的形态、气的运动、力量、速度以及
笔画的内部运动,舞蹈演员像是一只动态的毛笔,书写着编舞者的心灵诉求。舞蹈
5
关于文字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以弘一法师晚年书法佛教偈语为例
是从日常的肢体动作中提炼和升华而来,直观细腻地表达人的精神境界、情感、生
活、想象的艺术形式。与书法的关系,看似艺术形式相离较远,但是精神内核有千
丝万缕的联系。
图 3.1
3.2 轮廓的勾勒
轮廓的勾勒,将文字的边缘连接成线而形成的一个区域,可以概括出文字的外
部形态,直观反映整体的形状特征。轮廓是基于综合分析的思维方法,舍弃了部分
细节,留下了外形的整体走向和形状特征。
图 3.3
6
第三章
总体形态的概括
3.3 几何化提炼和解构
在轮廓勾勒的基础上,进一步用简洁的几何图形提炼形态,将关键间架结构的
点连成线,形成高度概括的几何形,舍弃笔画细节,直观反映字的总体形态。笔画
有虚实,去掉虚笔画构成的空间只留下实笔画形成的空间,直观的概括出这个字的
总体形态。接着,在概括出的几何形上根据文字的结构将其解构。
图 3.4
7
关于文字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以弘一法师晚年书法佛教偈语为例
3.4 长宽比例分析
通过计算文字长和宽的比,长宽比例可以准确反映字的宽窄胖瘦。用数据和统计
的方法,按照文字结构来分组,把每种结构的字集结五十到一百个, 逐一计算其长
和宽的比例,然后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得出一个由最大值到最小值的范围,
这个范围就可以作为模仿此种文字形态长宽比的依据来参考,接着在最大值和最小
值之间计算一个平均值,用这个平均值作为一个通用比例来运用,但是同一结构的
不同字因笔画和结体的不同比例也都不尽相同,因此运用的时候要做到灵活调配。
单体结构的比例,如图 3.5,长宽比最大为 2.53,最小为 1.98,得到其长宽比
范围为 2.53—1.98,计算得到其平均长宽比为 2.2,如图 3.6.
图 3.5
图 3.6
8
第三章
总体形态的概括
左右结构的比例,如图 3.7,左右结构的字将偏旁和部首分别加以比例分析然后再进
行整个字的完整分析,一共得出三套数据,这样就能详细准确的掌握其比例。如图
3.8,部首的长宽比范围是 3.32 到 2.55,平均长宽比为 2.9;偏旁的长宽比范围为 4.83
到 2.46,平均长宽比 3.6,;如图 3.9,整体长宽比范围是 1.96 到 1.6,平均长宽比范
围是 1.8。
图 3.7
图 3.8
9
关于文字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以弘一法师晚年书法佛教偈语为例
图 3.8
10
第四章
第四章
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汉字的形体结构有单体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
全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和镶嵌结构。
弘一法师的书法结构有着独特的方式,在安排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时,将复杂的
结构重新归类,有节奏地呈现在纸上。在横向上紧密,在纵向上疏离。
4.1 单体结构
弘一将单体结构拆分开,“光”,如图 4.1,拆分成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分到中
部分的距离是中部分到下部分距离的两倍,疏密有秩。
“求”,如图 4.2,将左侧的点和提归为一组,将右侧的短撇和捺归一组,与中
间的竖画分离。
“方”,如图 4.3,拆分为上下两部分,中间拉开较大间距留白,与上下部分的
厚重紧密的笔画形成疏密对比。
“己”,如图 4.4,拆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三个笔画各自独立,其中上中两部分
体积小而分布紧密,下部分体积大而疏离。
图 4.1
图 4.2
11
关于文字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以弘一法师晚年书法佛教偈语为例
图 4.3
图 4.4
4.2 左右结构和左中右结构
“经”,如图 4.5,首先原有结构分左右两部分,同时组成了上中下三部分,形
成交叉组合,这是弘一法师的一种特殊结体方式,纵向三部之间的距离是笔画本身
宽度的二到三倍,极其舒朗,与交叉组合的严密法度配合,疏而不散,严密而轻松。
“猶”,如图 4.6,右边部分有可以细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分承接了左边提
手旁向东北的势,中部的横劲直冲向西南,提手旁中部,应右中部之势避让,下部
分与提手旁的下部相对呼应。
“行”,如图 4.7,1 和 2 两处为穿插,1 在空隙处穿插,2 在连接处穿插,3 右边
的竖提承载了左边竖的力量,在穿插和承载中错落有致,和谐舒畅。
“如”,如图 4.8,左边部分向东北方向,右边部分向西北,两股势力汇聚于中央
轴线,稳定而活跃。
“䕶”,如图 4.9,除了分左右两大部分外,又各自分成三个小部分,左右一一对
应,协调统一。
“则”,如图 4.10,区域 1 在横向上紧密,笔画之间缩小间距,区域 2 在纵向上
疏离,有意拉长竖钩,上密下疏,符合了瘦长形字在横向上紧密在纵向上疏离的结
体规律。
12
第四章
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图 4.5
图 4.6
图 4.7
图 4.8
图 4.9
图 4.10
4.3 上下结构和上中下结构
“當”,如图 4.11,上方的三点水和宝盖头各成一组,呈现由东北向西南的倾斜
趋势,下半部分成一组,呈现由西南向东北伸展的趋势,特意将口和田的起笔竖画
相连,组成一个部分,中部和下部的两股势力相向而行穿插起来,既有了动感又平
衡而稳固。
“勇”,如图 4.12,分上中下三个部分,在纵向上可以拉开距离,横向则紧密相
靠,密不透风,疏可走马。
“慧”,如图 4.13,上中下三部分。
“眾”,如图 4.14,上下两部分,下部分的六个笔画全部独立安排,均匀分布,
间隔距离适中,为半个到一个笔画粗,做到了疏而不空。
“安”,如图 4.15,分上下两个部分,下部分女字的撇与上半部分宝盖头相连相
通,使上下合为一体。
“智”,如图 4.16,整个形态呈倒三角状,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又分左右两
部分,左部分再次分上下两部分。这细分的四部分均匀分布,清疏高雅。
13
关于文字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以弘一法师晚年书法佛教偈语为例
图 4.11
图 4.14
图 4.12
图 4.13
图 4.15
图 4.16
4.4 包围结构和半包围结构
左上角开口
“圓”,包围结构,国字框的三个笔画相互独立,呈开放状,左上角的开口最大。
员字的两个部分均匀分布在国字框内。
“句”,半包围结构,右边外框高大挺拔,方正刚直,包围结构内的口向东北方
的框架靠近,一半在框架内,一半在外,若离若连,大小的引力关系得当,因此稳
定而灵动。
“逺”,半包围结构,走之儿分三部分,中部和下部距离二分之一笔画粗,而上
部和中部距离两倍的笔画粗。内部又分两部分朝东北方向运动。
“间”,半包围结构,门字框方正坚挺,内部的日字体积缩小笔画分布紧密。
“國”,包围结构。
“廣”,半包围结构,广字旁电和撇紧密连接而横和撇距离一个笔画粗,内部的
黄字平正舒缓。
14
第四章
图 4.17
图 4.20
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图 4.18
图 4.21
15
图 4.19
图 4.22
关于文字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以弘一法师晚年书法佛教偈语为例
第五章 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
文字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就是点与线段和线段与线段的关系,点与线段的关
系有点在线段上和点在线段外,线段与线段的关系分为相交、平行、相离、异面。
在文字中只研究相交和相离这两种关系。
5.1 相交笔画的相互关系
相交关系可分为交叉和相连,交叉是两条及两条以上的线段相互穿越,有交叉
点;相连关系是两条及两条以上的线段相连接但不穿过,有连接点。以下分别从交
叉和相连两个方面来分析弘一法师笔画安排的规律。
5.1.1 交叉关系
在交叉关系中,又可分为单个交叉点和多个交叉点。
单个交叉点,如图 5.1,交叉笔画,露出很短的交叉头,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羞
涩感,这种交叉方式给人的感觉是温和内敛,谨慎小心的。
图 5.1
16
第五章 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
多个交叉点,如图 5.2,一竖多横的交叉,竖画粗壮,横画轻盈细而短,是竖画
的三分之一笔画粗,交叉两端刚刚露出竖画边缘一个笔画粗,。竖画的方向垂直稳
健,两个或三个横画方向朝东北倾斜,且呈现平行状。
图 5.2
交叉的倾斜角度,如图 5.3,经测量,通常是 20°到 40°之间的锐角,锐角的
倾斜角度相比于直角的钢直工业化和钝角的开放、张扬,显得谨小慎微、内敛温和。
17
关于文字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以弘一法师晚年书法佛教偈语为例
图 5.3
5.1.2 相连关系
相连笔画可分为轻连接和重连接。连接笔画通常有主笔画和次笔画之分,产生一
强一弱的关系,弱笔画自动的吸附在强笔画上,由此产生和谐稳定的关系。
轻连接是弱笔画与强笔画连接轻微,如图 5.4,弱笔画的起笔轻轻的搭在主笔画
上,重心在弱笔画自身。由于强笔画占据统摄地位,弱笔画虽看似飘然欲仙,但也
被来自强笔画无形的吸引力牢牢抓住,既稳固又灵动。这种结体方式是为了营造空
疏的区域。
图 5.4
18
第五章 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
强连接是主笔画和次笔画紧密链接,如图 5.5,关系坚固,次笔画的重心放在主
笔画上。强连接的结体方式营造紧密的区域来和疏空间形成对比。
图 5.5
5.2 相离笔画的相互关系
笔画与笔画之间的相离关系,疏朗是弘一法师书法的核心特质之一,因此笔画之
间的疏离就是营造舒朗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弘一法师书法的结体规律是在
纵向上拉开距离,笔画相离;在横向上缩小笔画之间的距离。横向密纵向疏,疏密
得当,和谐安详。
以下从不同情况的相离、相离的距离以及相离笔画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三个方面来
加以分析。
5.2.1 相离的不同情况
不同情况的相离分为两种。
本该相连的笔画相离。如图 5.6。
19
关于文字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以弘一法师晚年书法佛教偈语为例
图 5.6
原本相离的笔画增加和减小其距离。如图 5.7。
图 5.7
5.2.2 相离的距离
相离的距离掌握在一个合适的法度中,营造疏空氛围的同时保证在吸引力范围之
内,做到离而不散。弘一笔画相离距离的规律为两笔画的间距是上一笔画的 0.5 倍到
2 倍之间。弱疏离为 0.5 倍和 1 倍,强疏离为 1.5 倍和 2 倍。
“作”,如图 5.8,左右结构,左右两个部分之间为强疏离,增加了距离。部分
内部为弱疏离,单人旁撇和竖相离 0.5 倍撇画宽,右半部分横画与竖画距离 1.6 倍的
横画宽。
“药”,如图 5.9,上下结构,上下两个部分之间为强疏离,之间的距离是短撇
画的 2 倍。
20
第五章 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
图 5.8
图 5.9
图 5.10
“箭”,如图 5.10,上下结构,上下结构重新规划为四个相离结构,竹字头与两
点之间的距离是短撇画的 2 倍,为强疏离;两点与横画之间的距离为点画宽度的 1.5
倍,为弱疏离;横画与下部分的距离是横画的 2 倍,为强疏离,整体形成了强弱强
的疏离节奏。
“利”,如图 5.11,左右结构,撇画与竖画间的距离与撇画等宽。
“色”,如图 5.12,上下结构,横撇画与横折画间的距离与横折画等宽。
“聲”,如图 5.13,上下结构,重新规划为 6 个小部分,左上部分横画与横折的
距离是横画的 2 倍,右上横折钩画到横撇画的距离是横折钩画折的 1.2 倍。下半部分
的耳的横画到两竖画的距离是横画的 2 倍。
图 5.11
图 5.12
图 5.13
5.2.3 相离笔画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相离笔画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相离笔画拥有了内在的、无形的连接。这种相
互作用力也是离而不散的基础所在。
相互作用力有转承、对抗和避让三种关系。转承是顺着力的方向的,下一笔画在
上一笔画的轨迹延伸处承接了上一笔画的力。如图 5.15。对抗的力是逆向的,为了
营造一个相对封闭紧密的空间,两笔画相对而行,力量向内收,常见于横向结体的
21
关于文字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以弘一法师晚年书法佛教偈语为例
情况,与纵向的疏离空间形成对比。如图 5.14。避让也是顺着力的方向,面对上一
笔画的冲击波,下一笔画顺着上一笔画的力向内凹陷。如图 5.15。
图 5.14
图 5.15
22
第五章 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
1 朝东北延伸,2 顺 1 的趋势与之相随,3 向西南凸出,4 转承 3 的力,5 向东北,
6 避让,7 向西南,8 避让,9 向东南凸出,10 转承 9 的力。
5.3 笔画的内部运动
内部运动是在一个笔画之内产生多处延绵起伏的变化,这种变化丰富了笔画的同
时也起到平衡力量的作用。如图 5.16。
图 5.16
5.4 笔画的省略
笔画省略是弘一法师结体的一大特征,将一些复杂笔画省略处理。如图 5.17,
“经”字的右上部分,将撇和捺简略为两点;如图 5.18,“量”下半部分的田字简
23
关于文字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以弘一法师晚年书法佛教偈语为例
略为横撇和横;如图 5.19,“得”右上角的日字省略为口,常字的口省略为撇横撇;
如图 5.20,“看”上半部分中间的横画简略为两点;如图 5.21,“操”右上部分品
的下面两个口省略为三点;如图 5.22,“药”草字头简略为两个独立的部分,横竖
撇横,左下部分的绞丝旁简略为两个短撇和撇折,“慈”中部的两组绞丝旁简略为
两个并列的撇捺撇。
图 5.17
图 5.18
图 5.19
图 5.20
图 5.21
图 5.22
5.5 笔画的分析
笔画的分析从每一个具体的笔画入手,分别对横画、竖画、撇画、捺画、横折
画、钩画进行分析,用倾斜角度和外接圆半径来量化笔画的数据。
横画测量其倾斜的角度,如图 5.23,经过一定数量的分析然后统计,得出倾斜角度
的范围是从 13.53 到 39.06,平均倾斜角度为 26.3。
24
第五章 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
图 5.23
竖画进行主次关系的分析,在含有竖画的字中,有一个主竖画端正垂直,决定字
的重心稳定性,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次竖画,通常是非垂直的,在呼应主笔画的同
时增加了神采的表现。如图 5.24。
图 5.24
撇画的倾斜角度、外接圆半径双重数据分析。如图 5.25。
25
关于文字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以弘一法师晚年书法佛教偈语为例
图 5.25
横折画的倾斜角度分析。如图 5.26。
图 5.26
捺画的倾斜角度、外接圆半径分析。如图 5.27。
26
第五章 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
图 5.27
钩画的倾斜角度分析。如图 5.28。
图 5.28
27
关于文字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以弘一法师晚年书法佛教偈语为例
第六章
小结
通过全文五个章节的论述,分别从总体形态概括、部分与部分间的关系、笔画
与笔画的关系三种分析方法,在总体形态概括的这一章节中运用拟人化概括、轮廓
的勾勒、几何化提炼和解构来从宏观上把握文字的形态;在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这一章节中,分别从单体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
包围结构和半包围结构七种文字结构一一分析其部分之间的结构是如何安排和协调
的。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这一章从相交笔画的相互关系、相离笔画的相互关系、
笔画的内部运动和笔画的省略来微观分析笔画之间是如何安排的,以及内部运动的
规律和省略的规律。
文章希望运用宏观的方式来尝试捕捉到弘一法师书法的神采,只有捕捉到神采才
能准确把握他的书法传达出来的意义,才能感受到他的灵魂所在;希望通过微观的
方式来分析其结体特征和行笔特征,神采是富于什么样的形态质之中,这种形质又
是如何构成。
通过探索得到部分的成果,运用总体形态的概括方法可以初步把握弘一法师的神
采特征,如:整体瘦长,长约为宽的 1.5-2 倍,在字的纵向上拉伸在横向上收缩,
行笔不激不励,文字温和有力,安详镇静;同时也认识到了安排偏旁部首和笔画的
规律,如:部分与部分之间力量的穿插,平衡的把握,重新分组。所有竖画端正,
横画都有一个自西南向东北的延伸趋势,在保证字的重心稳定基础上富于字积极向
上的力量;将部分原本相连的笔画疏离,将原本疏离的笔画增加距离,是弘一结体
的重要特征,以及一些独有的笔画省略和丰富的内部运动。
但是,深知学识的浅薄和思维的深度还是不够,文章必有一些缺憾和不足之处有
待改进,也希望读到此文的各位老师、前辈和同学予以批评和指正,笔者虚心接受
且不胜感激,谢谢。
28
第六章
小结
毕业设计成果展示
29
关于文字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以弘一法师晚年书法佛教偈语为例
30
第六章
31
小结
关于文字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以弘一法师晚年书法佛教偈语为例
参
考
文
献
[1]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4]邱振中.神居何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邱振中.书写与观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弘一法师.中国人的修行.工人出版社.2013
[7]弘一法师.悲欣交集--弘一法师自述.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
32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鸡年大吉》LOGO 参加 2017 鸡年吉庆生肖大赛
《我就是我自己》主题海报设计参加 2016 白金创意大赛
《雪山》公益海报参加 2016 东+西国际设计周
《华裕喜宴》LOGO 参加第七届 Hiiibrand 国际品牌标志设计大赛
33
致
致
谢
谢
岁月如梭、如歌,转眼间三年的研究生求学生活即将结束,站在毕业的门槛上,
回首往昔的奋斗和辛劳,都成为丝丝的记忆,其间的甜美与欢笑也都尘埃落定。山
西大学以优良的学习风气、严谨的科研氛围,教我求学;以其博大包容的情怀胸襟、
浪漫充实的校园生活,育我成人。值此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谨向所有关心、爱护、
帮助我的人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与最美好的祝愿。
首先,我必须要感谢的人是我的导师--李蕾,三年以来,她以渊博的专业知识,
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朴实无华、平易近
人的人格魅力,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赋予我终生受益无穷之道。本论文从选
题到完成几易其稿,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她大量的心血,在
此,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切的谢意与祝福。其次,在论文修改期间,张倩同学于繁
忙中专门抽出时间,帮助检测、纠正错别字,在此,我致以最为深切的感谢。
回想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虽有不易,却让我除却浮躁,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
思考,也更加深切地体会了文学的精髓和意义,因此倍感珍惜。
34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个人简况:
吕梁,男,1991 年 6 月 1 日生,山西省中阳县人;
2009 年 9 月-2013 年 6 月 江汉大学艺术学院学士,专业为视觉传达专业
2014 年 9 月-2017 年 6 月 山西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为艺术设计专业
联系方式:
电话:18636409395
电子信箱:461864097@qq.com
35
承
承
诺
诺
书
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
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山西大学。如果今后以其他单位名义发表与在
读期间学位论文相关的内容,将承担法律责任。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
文献资料外,本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成果。
学位论文作者(签章):
201 年 月 日
36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西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关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手段保存、汇编学位
论文。同意山西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协议。
37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