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本 12 题 (2)亲本无眼灰身♀ × 有眼灰身♂ F1 代:灰身:黑身(♀)=3:1;灰身:黑身(♂)=3:1 从上可知,无论雄雌,灰身:黑身=3:1,因此可推知,亲本为杂合子杂交,且灰为显性,黑 为隐性 假设 1:若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可得到表格灰身:黑身=3:1 的结果 假设 2:若该基因在 X 染色体上(题目已提示不在 Y 染色体上) ,设灰为 H,黑为 h,则其 遗传图谱如下: P XHXh × XHY 配子 XH Xh XH Y XHXh XHXH XHY XhY 灰♀ 灰♀ 灰♂ 黑♂ 1: 1: 1: 1 由上可知,黑身均为雄性,与表格提供的性别-性状比不符 因此,控制灰/黑身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F1 F1 代:无眼:有眼(♀)=1:1;无眼:有眼(♂)=1:1 从上可知,无论雄雌,灰身:黑身=3:1,因此可推知,亲本一个为杂合子,一个为隐性纯合 子 假设 1:若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无论无眼对有眼为显性,或有眼对无眼为雌性,均能得到 表格所提供的数据 假设 2:若该基因在 X 染色体上,设有眼为 A,无眼为 a,则其遗传图谱如下: P XaXa × XAY 配子 Xa XA Y XAXa XaY 有眼♀ 无眼♂ 1: 1 由上可知,有眼均为雌性,无眼均为雄性,与表格提供的性别-性状比不符 因此,若位于 X 染色体上,无眼不可能为隐性。 假设 3:若该基因在 X 染色体上,设无眼为 A,有眼为 a,则其遗传图谱如下: P XAXa × XaY F1 配子 XA Xa Xa Y XAXa XaXa XAY XaY 无眼♀ 有眼♀ 无眼♂ 有眼♂ 1: 1: 1: 1 以上性别-比例满足表格提供信息,再次可证,若控制无眼/有眼基因在 X 染色体上,则无眼 为显性性状,有眼为隐性性状 注意:分析性状时,分开不同性状分析,通过否决该假设不成立得到结论 F1 ② 设计杂交方案 假设在 X 染色体上,可用同杂异显;同隐异显 A 方案:同杂异显,即无眼♀ XAXa × 无眼♂ XAY P XAXa × XAY 配子 XA Xa XA Y XAXa XAXa XAY XaY 无眼♀ 有眼♀ 无眼♂ 有眼♂ 1: 1: 1: 1 该方案会出现无眼:有眼=3:1,且有眼均为雄性,证明控制该形状基因在 X 染色体上 F1 B 方案:同隐异显,即有眼♀XaXa P XaXa × XAY 配子 Xa XA × 无眼♂ XAY Y XAXa XaY 无眼♀ 有眼♂ 1: 1 该方案会出现无眼:有眼=1:1,且有眼均为雄性,无眼均为雌性,证明控制该形状基因在 X 染色体上 F1 假设在常染色体上: 采用 A 方案的杂交方式,即 Aa × Aa,会出现分离比 3:1,且可以确定显隐性 采用 B 方案的杂交方式,即 aa × Aa,此时无法确定显隐性 综上,只有采用 无眼♀ 和 无眼♂ 这个方案可以同时确定控制无眼有眼性状基因的显隐性 关系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