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的回聲定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摘要 吳忠信 生命科學系 多,正是牠飽餐一頓補充養分的最佳去 自然 界 中 大多 數 食蟲 性 蝙 蝠使 用 超聲 處。 關 於蝙 蝠 如 何能 在 黑 暗夜 晚 捕食 昆 蟲 波 定 位 (echolocation)來 捕 捉 獵 物 或 躲 避 障 的研 究 則始 於 十 七世 紀 末 期, 當 時有 一 位 礙物 , 牠們 利 用 喉部 肌 肉 的快 速 收縮 產 生 義 大 利 籍 科 學 家 Lazarro Spallanzani 將 超聲 波 ,然 後 將 超聲 波 經 由嘴 或 鼻子 發 射 蝙蝠 與 貓頭 鷹 放 置於 微 弱 燈光 的 密室 內 , 出去 , 同時 也 會 利用 顯 著 突出 的 耳朵 不 斷 結果發現二者均能辨識方位並且躲避障 地收 集 來自 獵 物 或障 礙 物 的回 聲 。當 回 聲 礙。 但 是如 果 將 此二 種 動 物置 於 完全 黑 暗 進入 耳 朵以 後 會 在內 耳 的 耳蝸 內 將聲 波 的 的密 室 內, 則 只 有蝙 蝠 能 輕易 的 辨識 方 位 訊息 轉 換成 神 經 訊號 , 再 由聽 神 經將 聽 覺 並且 躲 避障 礙 , 而貓 頭 鷹 則常 常 撞上 飛 行 訊息 傳 至延 腦 後 投射 到 中 腦的 下 丘, 然 後 路徑 上 的障 礙 物 ,因 此 認 為蝙 蝠 可能 利 用 由下 丘 的神 經 元 將訊 息 傳 到視 丘 ,再 由 視 第六 感(sixth sense)來辨 識 方位。他 將 此一 丘送 到 大腦 顳 葉 的聽 覺 皮 層。 研 究指 出 蝙 觀察 結 果公 諸 世 人, 希 望 其他 科 學家 能 設 蝠中 樞 神經 系 統 對於 回 聲 的強 度 、頻 率 、 計實 驗 來解 開 蝙 蝠能 在 黑 暗中 辨 識方 位 的 時程 與 方向 多 具 有選 擇 性 。藉 由 比對 發 射 難題。後 來 有一 位 瑞 士籍 的科 學 家 Charles 聲波 與 返回 超 聲 的變 化 , 蝙蝠 中 樞神 經 系 Jurine 實 驗 發 現﹕ 如 果將 蝙蝠 一 側 的耳 朵 統能精確偵測獵物的所在位置、移動方 堵住 , 則會 喪 失 方向 感 並 且無 法 躲避 黑 暗 向、 速 度快 慢 、 體型 大 小 ;甚 至 表面 的 細 中的 障 礙物 , 因 此推 論 蝙 蝠可 能 是利 用 耳 部構 造 。 朵來 「 看」 東 西 ,可 惜 此 一觀 點 並不 被 當 時的 科 學家 接 受。 約 莫過 了 150 年 後 (西 元 1930 年 ) , 有 一 位 哈 佛 大 學 的 大 學 生 壹、研究蝙蝠回聲定位的歷史 Donald R. Griffin,利 用 一 種可 將 人類 耳 朵 蝙蝠 在 中 國早 就 深植 百 姓 的心 中 ,從 所無 法 聽到 的 蝙 蝠超 高 頻 率聲 波 轉換 成 人 取其 諧 音『福 』 ,再從 其 自 然的 生 活習 性 倒 類可聽到聲音的特殊儀器,解開了 懸而 睡,象 徵『 福 到 』 ,吉 祥的 象 徵意 義 深 Spallanzani 提 出 的 難 題 。 Griffin 發 現 蝙 植人 心 歷久 不 衰 。關 於 蝙 蝠生 活 習性 的 觀 蝠利 用 超聲 波 來 辨識 方 位 並且 對 目標 物 作 「簾 察,唐朝 詩 人元 稹 在《 景 中秋 》曾 說 到: 定 位 , 而 提 出 回 聲 定 位 (echolocation)一 詞 斷螢 火 入,窗 明 蝙蝠 飛 」 。雖然 蝙 蝠並 不 喜 來描 述 蝙蝠 利 用 超聲 波 辨 識方 位 的行 為 , 歡明亮的地方,但是明亮的地方蚊蟲也 - 11 - 科學教育月刊 第 276 期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三月 夠利 用 超聲 波 來回 聲 定位 。 後來 科 學家 也 常 常將 蝙 蝠 所利 用 的特 殊 聲 納 系 統 稱 為 生 物 聲 納 (biosonar) , 以 便 和 國防、交 通或 工 業上 所 使 用的 聲 納作 區 別。 參、蝙蝠回聲定位時 期超聲波的特 性變化 貳 、 並 非 所 有的蝙蝠 均會使用回聲 蝙蝠 回 聲 定位 期 間所 發 出 的超 聲 波類 定位 型 有 很 大 變 化 (圖 一 ), 例 如 超 聲 波 的 重 複 在分類階層中蝙蝠所屬的翼手目 率(pulse repetition rates) 通常 會 隨著 接 近 (Chiroptera) 有 兩 個 亞 目 ﹕ 大 翼 手 亞 目 獵物 而 逐漸 增 加 。蝙 蝠 在 尚未 接 近獵 物 時 (Megachiroptera) 與 小 翼 手 亞 目 所發 出 超聲 波 的 重複 率 較 慢, 一 旦發 現 並 (Microchiroptera) 。 大 翼 手 亞 目 的 蝙 蝠 通 接近 獵 物時 , 發 出超 聲 波 的重 複 率便 會 加 常只 有 存在 舊 大 陸熱 帶 地 區, 例 如狐 蝠 具 快, 以 隨時 掌 握 獵物 移 動 的方 向 與位 置 , 有較 其 他蝙 蝠 大 的體 型 , 以水 果 、花 蜜 和 直到 捕 獲獵 物 或 是獵 物 逃 逸。 基 本上 , 蝙 花粉 為 食物 , 大 多依 賴 視 覺與 嗅 覺來 尋 找 蝠覓食時所使用的超聲波可分成三個階 食物 , 因此 並 沒 有使 用 超 聲波 的 回聲 定 位 段, 第 一階 段 稱為 尋 找期 (search phase), 系統 來 捕食 獵 物 。但 有 研 究指 出 某些 大 翼 音波 的 重複 率 每秒 約 有 10 個左 右;第二 階 手 亞 目 的 蝙 蝠 (例 如 埃 及 的 果 實 蝠 )會 利 用 段為 迫 近期(approach phase), 此 期音 波 的 回聲 定 位系 統 來 找尋 回 家 的路 徑 。小 翼 手 重複 率 大概 每 秒有 120-200 次, 此時 可 對 亞目 的 蝙蝠 為 了 捕食 飛 翔 於空 中 的昆 蟲 特 獵物 之 位置 及 距 離加 以 判 定; 最 後為 蝙 蝠 別發 展 出一 套 完 備的 回 聲 定位 系 統, 此 類 接近 所 欲捕 獲 獵 物之 半 公 尺前 , 直到 捕 獲 蝙蝠 會 發 出一 般 人類 耳 朵 聽不 到 20 千 赫 獵物 或 被獵 物 脫 逃, 此 時 發出 之 音波 的 重 ( kHz) 以 上 的 聲 音 並 利 用 反 射 的 回 聲 來 複 率 甚 為 密 集 , 稱 之 終 止 期 (terminal 定位 獵 物或 障 礙物,這 種 20 千赫 以上 的 音 phase)。 美 國 密 蘇 里 大 學 任 晃 蓀 教 授 的 許 波稱 為 超聲 波 , 這種 能 力 可以 讓 蝙蝠 清 楚 多關 於 北美 大 棕 蝙蝠 中 樞 聽覺 神 經元 的 研 定位 出 昆蟲 的 距 離、 方 向 和形 狀 ,以 及 障 究報 告 ,證 明 增 加音 波 的 重複 率 會提 高 蝙 礙物 和 自己 本 身 的位 置 所 在。 全 世界 大 約 蝠中 樞 神經 下 丘 神經 元 對 於回 聲 的強 度 、 有 70%的蝙 蝠 會使 用 超聲 波來 回 聲定 位, 頻 率 、 時 程 與 方 向 的 選 擇 性 (Jen et al. 此類 蝙 蝠通 常 只 有在 回 聲 定位 時 才會 發 出 1999, 2001, 2002)。 超頻 的 定位 聲(orientation sound);而 在 棲 此外 , 蝙 蝠發 出 的超 聲 波 依其 頻 率的 息時 與 同伴 間 的 溝通 聲 音 以及 母 蝠與 幼 蝠 改 變 情 形 大 致 可 分 為 二 型 (圖 一 ), 第 一 型 之間 的 聯繫 聲 音 大多 屬 於 人耳 可 以收 聽 到 為調 頻 型蝙 蝠(frequency modulated bats, 的 交 談 聲 (communication sound)。 在 台 灣 簡稱 FM 蝙蝠),FM 蝙 蝠 所發 出 的超 聲 波 的蝙 蝠 除台 灣 狐蝠 外,其 餘 21 種 蝙蝠 均 能 在每 一 瞬間 均 有所 不 同,此類 蝙 蝠可 在 1-5 - 12 - 蝙蝠的回聲定位 肆、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 毫秒間發射出數十個高頻變化之音波領 域, 波 長通 常 較 短, 音 訊 較複 雜 ,多 由 口 關於 蝙 蝠 如何 利 用回 聲 定 位來 捕 食獵 中發 出 ,這 種 音 波能 迅 速 判定 出 所尋 目 標 物或 躲 避障 礙 物,Jen (1982) 的研究 報 告 之方 向 、距 離 及 特徵 , 台 灣小 翼 手亞 目 蝙 指出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包含了發聲 蝠中 的 台灣 葉 鼻 蝠與 台 灣 小蹄 鼻 蝠類 屬 於 (vocalization) 、 聽 覺 (audition) 與 導 向 此類型。另一型為常頻-調頻型蝙蝠 (orientation)三 大 系統 (圖 二)。蝙 蝠回 聲 定 (constant frequency- frequency modulated 位時 , 會利 用 喉 頭肌 肉 快 速收 縮 產生 高 頻 bats,簡 稱 CF-FM 蝙 蝠 ),CF-FM 蝙 蝠 會 率的 音 波, 並 以 嘴或 鼻 發 出, 音 波碰 觸 到 先 發 出 一 段 較 單 調 的 常 頻 (CF)的 聲 波 , 波 前面 的 物體 , 再 反射 回 耳 際, 藉 由這 套 音 長較 長 ,約 13-25 毫 秒 間 一次 律 動, 聲 波 波定 位 判斷 前 方 物體 位 置 以作 為 巡弋 或 導 所包 含 之訊 息 較 少。 有 些 研究 指 出飛 行 中 航系 統 。由 於 蝙 蝠具 有 奇 怪且 多 變化 的 鼻 此 類 蝙 蝠 在 發 射 常 頻 (CF)的 回 聲 定 位 超 聲 葉及外耳殼,這些複雜且多樣的外形構 波時 , 蝙蝠 中 樞聽 覺 神 經 元能 藉 由都 卜 勒 造, 往 往給 人 怪 異醜 陋 的 印象 , 但是 此 構 效 應 (Doppler effect) 所 造 成 回 聲 與 發 射 造為 蝙 蝠發 射 超 聲波 的 巧 妙發 射 器。 例 如 聲之 頻 率間 的 微 小差 異 , 正確 的 判斷 飛 行 台灣 蹄 鼻蝠 與 台 灣葉 鼻 蝠 具有 突 出而 多 分 中昆 蟲 的速 度 , 此類 蝙 蝠 發出 的 超聲 波 主 葉的 鼻 葉, 可 以 任意 改 變 發出 聲 音的 類 型 要由 鼻 孔發 射 出 ,經 由 鼻 葉來 控 制發 出 的 與發 射 方向 , 使 其適 合 在 茂密 的 樹林 中 捕 方向 , 並在 結 束時 會 伴隨 調頻(FM)音波 , 食飛 行 的昆 蟲 。 此外 , 使 用回 聲 定位 的 蝙 台灣 小 翼手 亞 目 蝙蝠 中 的 台灣 寬 耳蝠 與 寬 蝠通 常 具有 顯 著 突出 的 耳 朵, 能 夠協 助 蝙 吻鼠 耳 蝠類 屬 於此 類 型。 蝠不 斷 地收 集 並 且放 大 來 自獵 物 或障 礙 物 的回 聲 。一 般 而 言, 具 有 較大 型 耳朵 的 蝙 蝠能 夠 收集 到 更 多且 更 細 微的 回 聲特 性 , 因此 使 得此 類 蝙 蝠比 較 能 在茂 密 的樹 林 下 層捕 食 飛行 的 昆 蟲。 至 於 沒有 鼻 葉與 大 型 耳朵 的 蝙蝠 , 則 多半 只 能 在較 空 曠的 地 區 活動 或 覓食 。 蝙蝠 的 聽 覺神 經 系統 可 以 計算 傳 出發 出聲 波 與回 聲 之 間的 時 間 差, 藉 由比 對 發 射聲 波 與返 回 超 聲的 變 化 ,蝙 蝠 能精 確 偵 圖一 調 頻 型 (A) 與 常 頻 - 調 頻 型 (B) 蝙 蝠 測獵 物 的所 在 位置、移 動 方向、速 度 快慢、 在 回 聲 定 位期 間 所發 出 超聲 波 的 類 體型 大 小; 甚 至 表面 的 細 部構 造 。蝙 蝠 的 型變化。 超聲 波 回聲 定 位 系統 非 常 精確 , 有些 種 類 - 13 - 科學教育月刊 第 276 期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三月 的蝙 蝠 可 在 5 公 尺 內定 位 出直 徑 1.9 公 分 學任 晃 蓀教 授 教 授的 研 究 室, 模 擬了 蝙 蝠 的球 體 。蝙 蝠 回 聲定 位 時 ,自 獵 物表 面 折 在自 然 界中 發 出 的超 聲 波 與回 聲 來刺 激 蝙 返的回聲會進入蝙蝠外耳道並且震動鼓 蝠的 中 樞神 經 系 統並 且 利 用電 生 理的 方 法 膜, 然 後再 經 由 中耳 道 的 三塊 聽 小骨 把 來 紀錄 蝙 蝠中 樞 神 經元 的 活 動。 此 外, 也 模 自鼓膜的震動放大並傳送到內耳的耳蝸 擬了 不 同時 程 的 超聲 波 與 回聲 來 刺激 蝙 蝠 (cochlea)。 在 中 耳 內 的 機 械 性 震 動 會 在 內 的中 樞 神經 系 統 ,結 果 發 現蝙 蝠 的中 樞 神 耳轉變成由耳蝸內淋巴液傳遞的液體波 經元 對 於超 聲 波 與回 聲 的 時程 相 同時 , 具 動 , 而 這 些 波 動 會 使 耳 蝸 基 底 膜 (basilar 有最 佳 的選 擇 性 。由 此 一 結果 可 以推 測 中 membrane)上方 科 蒂氏 器(organ of Corti)的 樞神 經 系統 對 超 聲波 時 程 的選 擇 性, 可 能 毛 細 胞 (hair cells)彎 曲 而 將 聲 波 的 訊 息 轉 是提供蝙蝠正確判斷自身回聲的重要依 換成 神 經訊 號 , 再由 聽 神 經將 聽 覺訊 息 傳 據。 至 延 腦 後 投 射 到 中 腦 的 下 丘 (inferior colliculus),然 後 由下 丘 的 神經 元 將訊 息 傳 到視 丘 後, 再 由 視丘 將 訊 息傳 送 到大 腦 顳 葉 (temporal lobe) 的 聽 覺 皮 層 (auditory cortex)。 許多 研 究 指出 蝙 蝠中 樞 聽 覺神 經 元對 於 回 聲 的 強 度 (amplitude) 、 頻 率 (frequency) 、 時 程 (duration) 與 方 向 (direction)多 具 有選 擇 性。食蟲 蝙 蝠的 中 樞 聽覺 神 經系 統 能 夠利 用 這 些回 聲 的特 性 精 準的 定 位出 目 標 ,然 而 自 然界 中 可能 出 現 同時 有 許多 相 同 種類 的 蝙 蝠在 同 一個 區 域 圖二 內飛 行 覓食 , 如 何正 確 判 斷耳 朵 所接 收 到 蝙 蝠的 回 聲定 位 系統 包 含 了聽 覺 、 的超 聲 波是 來 自 獵物 折 返 的回 聲 或是 鄰 近 發 聲 與 導 向 三 大 系 統 。 (資 料 引 自 蝙蝠 發 出的 超 聲 波, 此 問 題迄 今 科學 家 並 Jen 1982) 沒有 定 論。 由 於 自然 界 中 蝙蝠 所 接收 到 的 回聲 與 其發 射 聲 的音 量 大 小與 頻 率高 低 都 伍、台灣蝙蝠回聲定位的研究現況 不一 樣 ,唯 獨 二 者的 時 程 是相 同 的, 因 此 在野 外 由 於蝙 蝠 觀測 不 易 ,為 研 究蝙 中樞 神 經系 統 對 超聲 波 時 程的 選 擇性 可 能 蝠的 回 聲定 位 系 統, 許 多 科學 家 使用 蝙 蝠 提供 蝙 蝠一 個 正 確判 斷 回 聲的 重 要機 制 。 偵測 器 來記 錄 蝙 蝠的 超 聲 波並 且 利用 聲 波 為證 明 此一 假 說 ,筆 者 曾 在美 國 密蘇 里 大 來判 別 蝙蝠 種 類 ,蝙 蝠 偵 測器 可 將蝙 蝠 的 - 14 - 蝙蝠的回聲定位 超聲 波 轉換 人 耳 可以 聽 到 或被 儀 器所 記 錄 造出新物種的蝙蝠。美國波士頓大學的 的聲 音 訊號 , 藉 由蝙 蝠 偵 測器 的 協助 , 科 Tigga Kingston 和 英 國 倫 敦 大 學 的 學家 可 以記 錄 到 許多 關 於 蝙蝠 的 生態 與 生 Stephen Rossiter 在 印尼 捕捉 蝙 蝠時,發 現 理資 料 ,而 民 眾 對於 蝙 蝠 的回 聲 定位 也 能 大耳 蹄 鼻蝠( Rhinolophus philippinensis ) 夠有 更 多的 了 解 。過 去 台 灣有 關 蝙蝠 的 研 有三 種 不同 的 體 型, 雖 然 牠們 住 在同 一 區 究, 多 半集 中 在 分類 、 生 殖、 活 動模 式 、 域, 不 過不 同 體 型的 蝙 蝠 之間 卻 從未 相 互 食性 和 行為 ; 然 而, 關 於 蝙蝠 回 聲定 位 的 交配 以 產生 後 代 。為 何 會 如此 呢 ?他 們 發 研究 報 告似 乎 並 不多 見 , 除日 籍 松村 澄 子 現關 鍵 在於 蝙 蝠 的回 聲 定 位所 發 出的 超 聲 博士曾收錄部分台灣蝙蝠的超聲波資料 波範 圍 不同 , 體 型最 大 的 大耳 蹄 鼻蝠 發 出 外 , 趙 念 民 ( 2001) 的 碩 士 論 文 則 使 用 27.2 KHz 的 超聲 波,而 體 型中 等 和較 小 的 Anabat II 蝙 蝠 偵 測 器 收 集 並 分 析 東 亞 家 大耳 蹄 鼻蝠 則 發出 分 別 是 40.5 kHz 和 54 ( Pipistrellus abramus ) 、 摺 翅 蝠 kHz 的 超聲 波,此三 種 同 種卻 不 同體 型 的 ( Miniopterus schreibersii )、台 灣小 蹄 鼻蝠 蝙 蝠 所 使 用 的 超 聲 波 剛 好 各 差 了 13.5 ( Rhinolophus monoceros ) 及台 灣葉 鼻 蝠 kHz, 因 此 某 一 體 型 的 蝙 蝠 可 能 無 法 聽 到 ( Hipposideros terasensis ) 四種 蝙蝠 的 超 其他 不 同體 型 蝙 蝠的 叫 聲 。由 於 高頻 的 聲 聲波 在 物種 間 的 差異 性 。 而筆 者 目前 在 行 音比 較 適合 掃 描 較小 的 獵 物, 因 此不 同 體 政院 農 業委 員 會 的研 究 經 費補 助 下, 設 置 型的 蝙 蝠也 各 自 追逐 不 同 大小 的 昆蟲 , 叫 了關 於 台灣 蝙 蝠 的聲 音 資 料網 頁 ,並 且 利 聲頻 率 的改 變 影 響了 同 種 蝙蝠 在 食性 和 交 用 Pettersson D98 型 的 蝙 蝠 超 聲 波 偵 測 配行 為 的隔 離 , 因此 可 能 造成 蝙 蝠新 物 種 器, 著 手收 集 臺灣 蝙 蝠的 聲紋 相 關資 料 。 化的 機 會。 蝠 註:都 卜 勒 效 應 (Doppler effect)— 當 聲 源 與 觀 察 者 陸、蝙蝠發展回聲定位的重要性 間彼此有相對運動時,以致觀察者所聽到的頻率與 聲源所發出的原始頻率有所不同,稱之為都卜勒效 蝙蝠 發 展 出超 聲 波定 位 有 何好 處 呢? 應。 除了 在 夜時 可 充 分利 用 昆 蟲資 源 外, 另 外 就棲 息 於洞 穴 的 蝙蝠 而 言 ,有 了 超聲 波 定 位能 力 ,可 讓 蝙 蝠毫 無 拘 束地 住 在黝 黑 的 參考資料 洞穴 深 處, 而 一 般捕 食 動 物甚 少 會侵 入 洞 1. 任晃 蓀 (1984) 蝙蝠 及 其 聲納 系 統。科學 月刊 15:802-806。 穴深 處 ,因 此 可 降低 蝙 蝠 被捕 食 的機 會 , 2. 林良 恭,李玲 玲,鄭鍚 奇 (1997) 台灣的 這也 是 洞穴 蝙 蝠 易形 成 一 大聚 群 的理 由 之 一 (林 良 恭 , 李 玲 玲 和 鄭 鍚 奇 , 1997) 。 蝙蝠 。 國立 自 然科 學 博物 館。 蝙蝠 回 聲定 位 除 上述 功 能 之外 , 也有 研 究 3. 趙念 民(2001) 用回 聲 定 位叫 聲 特性 鑑 別 發現 同 種蝙 蝠 發 出不 同 的 超聲 波 可能 會 創 ( 下 轉 第 27 頁 )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