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mengdi dong

宏观经济学笔记(中宏)

advertisement
★ 本资料共享人强烈向各位学推荐:《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张平、王
树华; 《产业经济学》(第三版)李悦;
《发展经济学》吉利斯、波金
斯等四人。另外太原张建宏将自己学习经济学的心得与各位共享:哦,
介绍一下里边的有关观点:就是经济学不是单一的宏观经济学问题,它
与发展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紧密相关,可持续发展是产业的可持续性,
那么只有产业发展合理,才能使经济具有可持续性,产业经济搭起宏观
经济学与微观经济世界的桥梁,通过对产业经济的研究才能更深入地、
现实地理解宏观经济…………
顺便给大家交流一下,学习经济学不能光学西经,还得学些发展经
济学,产业经济学,金融学的有关基础知识,经验之谈,供大家参
考。应学友之建议,将作者主要观点叙述一下:哦,简单来说, 国
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不仅要有政策,还需国辅以管理制度,市场是
没有理性的,根据市场运行机制,其方向不容易发生改变, 等发现
的时候,市场已经出现问题,这样成了亡羊补牢,已经晚了,如果
在市场运行的基础上,辅以国民经济管理,这样就不会出现上述问
题了……
并强烈推荐作者的最新成果:
http://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
2361179&ctid=1099
http://bbs.pinggu.org/thread-2289084-1-1.html
★★★太原张建宏以自己多年经验建议各位学习经济学
的
学友要想学通经济学必须不拘泥于专业,广泛涉猎经济学各
专业的知识,到时候就会无师自通。
本人太原张建宏QQ:361547497 愿与各位学友交流经济学方面
的问题。
本人还向各位分享经济学心得,我觉得学习经济学必须学会
用经济学解释经济政策和政府干预经济的所有手段,这是学
习经济学的真髓。
中级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 简介
一、宏观经济学的定义
宏观经济学是关于整体经济行为的经济学,它是与微观经济学相对的。宏观经济学研究
整体经济的繁荣与衰退,整体经济的产品和劳务的总产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国际收支
平衡以及汇率等等。特别是,宏观经济学研究构成经济周期波动的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短期的
经济波动。
宏观经济学集中研究影响消费和投资的经济行为和政策、美元和贸易余额、工资与价格
变动的决定因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存量,中央政府的预算、利率和国债等等问题。
简而言之,宏观经济研究今天现实经济中的主要经济问题。
宏观经济学研究中包括的重要的经济问题:
•
通货膨胀及其危害
•
就业问题及失业原因
•
经济的高峰和低谷
•
政府财政赤字问题及对经济的危害
•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与美元及不合理的国际货币金融秩序的关系
•
贸易赤字与贸易盈余
•
贫穷与富裕,“中等收入陷阱”
宏观经济学一般来说主要是研究经济中的产品市场、劳动市场和资产市场之间的互动,
以及各个国民经济相互之间的互动。宏观经济学力求通过研究它们之间的互动来研究整体经
济运动的规律,从而进一步改进经济的运行。
二、从三个模型角度理解宏观经济学
在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当中根据不同的程度和不同水平存在不同的研究方法。我们的
研究主要从经济的时期来从理论上划分为三个基本模型,然后围绕这三个基本模型展开我们
的分析。
(一)从特长期来研究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
特长期的时间段,可能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研究在这样一个非常长的时期内经
济的行为是怎样的。重点是:一个经济的生产能力的增长情况。
经济增长理论关注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模式的异同,生产能力的增长。
在经济增长理论当中,我们将研究生产要素本身(例如资本和劳动)量的增长情况,也
研究经济增长的质的方面(例如技术的进步)。在工业化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
自于技术进步本身和资本的积累;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生产要素(例
如劳动力)量的增长。
在所有的国家中,储蓄率的高低在经济增长理论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存在为了将来的
福利来牺牲现在的消费的问题。那么消费与投资的最恰当比例是什么?
经济增长和发展并不是直线发展的,必然存在迂回、曲折和波动。但是在长期,这种迂
回、曲折和波动大致都可以忽略不计,这些波动不足以对我们对经济增长长期趋势的研究构
成问题。从平均的角度,都可以把经济的增长当做平滑发展过程,而忽略它的波动。所以从
特长期的经济增长理论看,把经济中的曲折和波动省略而并不对研究的结果造成影响。
然而,更重要的是,当“非常长的时期”过去以后,人们发现各个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
平有了巨大的差距。如果短时期的话,可能这种差距可能并不大,但是当累积到一定时期之
后,这种差距就十分显著了。
经济增长理论是经济学理论当中最令人着迷和激动的部分。
(二)从长期的角度研究宏观经济
从长期的角度研究宏观经济主要研究通货膨胀率的决定因素。通货膨胀率指的是价格总
水平的变动。一些国家当中,价格水平的变动总是比较平稳,而另一些国家价格就像疯狂上
涨。这里给出一个最基本长期的经济模型:即有着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这个模型(横坐标为 Y,纵坐标为 P,AS 为垂线,AD 向下倾斜)在宏观经济理论中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型。这个模型的主要思想是要用总供给和总需求这样的一个工具,说明在
一个经济中价格总水平与总产出和总需求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所画出的是,在每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上,厂商所愿意提供的产出的数量。
总需求曲线所表现的是,在每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同时处于均
衡水平时的产出水平,也就是总需求曲线的位置取决于政府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及消费
者对经济的信心。
在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是一条垂线,这意味着产出水平取决于总供给曲线与横坐标的
交点。由于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因此,总产出水平是不变的,定在那个交点上的。总需
求曲线左右移动会使两条曲线的交点上下移动,也就是说,价格水平发生变动,而交点并不
发生横向变动。这说明,当总需求曲线左右移动的时候,价格水平发生变化,而总产出没有
发生变化。
在长期,产出水平取决于总供给,而价格既取决于总供给也取决于总需求。
与此相联系的是一个重要的结论:特别高的通货膨胀率,即价格总水平的迅猛增长,根
本原因总是由于总需求的变化。原因很简单,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很小,最多不过是几个百分
比,所以变化很小,但是总需求曲线既可以是很大,也可以是很小。所以价格总水平的变动
的唯一原因就是总需求的波动,它可能扫过整个垂直的总供给曲线,造成价格的大起大落。
事实上,从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楚看到,凡是真正的大的价格波动,都是政府支持的货币
供给的迅猛增长造成的。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很大一部分就是研究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的,特别
是其斜率。现在我们知道,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置是由特长期的经济增长决定的,总供给曲
线的斜率是垂直的。
总供给的水平是资源和技术给定的条件下,能够生产的整个经济的产出水平。一个国家
经济的总供给在价格和产出之间的权衡,表现出企业或公司在需求改变的时候改变价格的决
策。
总需求水平主要由对消费的商品、新投资的需求,以及由政府购买的商品和对国外的出
口的货物的需求这四部分需求构成。
(三)从短期角度研究宏观经济
虽然从长期来讲,经济增长基本可以视为平滑发展的,但是如果放大来看的话,经济增
长总是在波动过程中成长的。对总需求曲线的研究就是要说明产出的短期波动,或者说,产
出的短期波动是通过对总需求曲线的研究来加以说明的。
(横坐标为 Y,纵坐标为 P,AS 为
水平,AD 向下倾斜)
总需求和总供给长期和短期的区分是很清楚的。在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是平的。短
期供给曲线在它与纵轴的交点盯住价格水平,而产出却可以是任何值。这后面的假定是,在
短期,产出水平并不对价格有任何影响。总需求曲线左右移动,产出变动而价格不改变,据
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短期,产出是由总需求曲线单独决定的,价格并不受到产出水平的
影响。
宏观经济学理论主要是着重需求方面的分析,是需求方面的经济学。我们研究总需求是
因为在短期,总需求决定产出水平、从而决定就业或失业水平。
当然我们研究总需求并不忽视总供给,只是假定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意味着价格水平
可以被当作既定的(或者说价格水平的变动对产出水平相对来说不那么重要)。
在长期和短期,总供给曲线从垂直到水平。但是总供给曲线从水平到垂直的转换过程还
(横坐标为 Y,纵坐标为 P,
需要补充一个中期的分析,也就是处于长期和短期之间的分析。
AS 为向上倾斜,AD 向下倾斜)
宏观经济究竟是如何运转的,取决于我们分析时所采用的模型和方法。简单来说中期就
是当高的总需求把产出推高,超过了根据非常长时期的模型所规定的可持续水平的时候,厂
商就会提高价格,而总供给曲线就开始向上移动。
中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是有一定的斜率的,正好是出于水平线和垂线之间。这条曲线到
底应该有多平或者多陡,则是宏观经济学的主要争议。
价格的调节速度是理解宏观经济的关键参数。用 15 年来观察宏观经济,除了非常长期
的经济增长率之外,其他的都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是 15 分钟、甚至 15 秒,那总需求
就十分重要,其他的就没有任何意义。
一般来说,价格通常调整得很慢。因此在一年的时间段内,总需求的变化很好地说明了
经济的行为。
价格调整的速度可以从菲利普斯曲线(横坐标为失业率,纵坐标为通胀,曲线向右下倾
斜)总结说明。在菲利普斯曲线中,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一起决定那个点的位置。根据菲利
普斯曲线,失业率从 6 降到 4,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但是,通货膨胀只提高了一个百分点。
正因为如此,总供给曲线在一年这个时间段中是相当平的,所以总需求可以成为一个解释产
出决定的一个比较好的模型。
所以总体来说,宏观经济学理论当中几乎所有内容都可以归结为关于经济增长理论,关
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分析框架。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一)经济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GDP)
经济增长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经济增长的原因:
1、经济中可获得的资源(生产要素)的增加:
①经济当中可用的资源(例如劳动力增加了)的数量增加了。
②资本存量增加。资本指的是建筑、厂房,机器等等的数量。
2、除了资本和劳动增加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些生产要素的效率可能改变。生产率的
增加导致劳动生产率增长。也就是说,运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可以随着时间的变化比以前生产
更多的产出。譬如随着人们的生产的时间增加,人们越来越熟悉工作,经验积累越多,生产
效率随之增加。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模型
我们可以观察到经济增长的现象,但是经济的变化和表现是错综复杂的。从错综复杂的
经济现象后面把重要的因素留下,把非关键的因素简化掉,把复杂的经济现象简化成可以把
握的经济规律。这就是经济学中各种经济模型的任务。
在经济学中,经济学把成千上万的个人、企业、公司和各种市场的行为表现为一两个、
十几个或者几百几千个以图表、方程或者计算机程序所构成的数学关系。经济学把定义这些
经济模型的过程称为建模。
在建模当中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人们只能理解一两个、最多几个关系如何相互作用的。
所以,比较实用的经济学理论需要运用一系列的工具,每一个工具当中仅包括两三个方程。
每一个特定的模型都可以称为一种工具,是建立在一系列假定基础上的工具。例如在宏观经
济学理论中一般模型都建立在充分就业的假定基础之上的,但是我们知道很少有经济处在完
全就业的水平上。然而这不能说假定就是不合理的。
理解宏观经济发展的规律要求我们有各种丰富的经济模型,但是我们需要准确判断根据
具体情况运用特定的工具或模型。我们理解现实当中非常复杂的宏观经济现象的唯一办法就
是,熟练把握用来简化现实经济现象的工具,然后做出准确的清晰的决策来决定对每一给定
的问题究竟哪种工具是最适合的。
例如研究一个几代人的时期的经济情况,应当利用什么样的经济模型。在这样长期的经
济发展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考察新技术的发展和资本的积累过程。我们有 7%的年经济增长
率,每十年经济的总量就可以增长一倍。所以将来我们的子孙的生活水平取决于我们今天的
经济增长,包括技术的进步和资本的积累和劳动力的增长。
同理,对于很高的通货膨胀,一个原因就是政府印刷了大量的太多的钞票使总需求曲线
大幅度地向外扩展。如果价格水平的比较小的变化可能有许多因素,但是价格的大幅度变化
是长期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研究范围。在这个模型中,总供给曲线几乎是垂直的,当总
需求曲线向外移动的时候,总供给曲线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三)商业周期和产出缺口
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是通过商业周期联系在一起的。商业周期理论也称为资本主
义周期理论,主要是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发展的过程。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总是在
危机、复苏、繁荣、萧条这样的过程中进行的。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通货膨胀还是失业,它们都明显带有周期
性发展的性质,都有其各自清晰的周期性发展的模式。但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一般都假定,
虽然经济存在周期性波浪式发展的形式,但是经济中仍然存在经济当中的生产要素获得充分
利用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发展的路径。
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发展的路径首先是逐渐上升的。因为可以
获得的生产要素的供给是逐渐增加的,劳动力、资本、知识和技术越来越多,所以总趋势是
上升的。其次,生产要素的利用不可能永远都处于一种充分利用的状态。所谓充分利用生产
要素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物质或身体概念。
但是西方经济学规定,经济存在一个充分就业的 GDP。西方经济学理论规定当失业率
达到差不多 5.5%的时候,经济就达到了充分就业状态。这个时候的产出也称为充分就业的
产出,代表各种生产要素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也代表了国内生产总值发展的趋势。
经济不可能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也就是说,这个趋势代表了充分利用了各种
生产要素的产出,但实际经济当中,生产要素的利用不可能总是处在这样的水平。因而,经
济使在波动中运行的。在经济繁荣时期可能沿着趋势线,处在充分就业的水平;当经济处于
萧条期的时候,工人失业增加,要素利用下降,产出就处于趋势线的下边。
产出对趋势线的偏离称为产出缺口。衡量的是实际产出与充分就业的产出之间的缺口,
充分就业的产出被称为潜在产出。用公式表示:产出缺口 = 潜在产出 – 实际产出
产出缺口便于衡量经济的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之间波动的程度。既可能是负的,也可能
是正的。根据公式,当这个差额是正的时候,许多资源闲置,没有得到利用,所以实际出产
低于潜在产出水平;相反,负的产出缺口意味着经济处于扩张阶段,就业处于超水平,工人
加班加点,机器等使用也是超额使用。往往经济繁荣时期就是负的产出缺口。
(四)通货膨胀与商业周期
通货膨胀与商业周期的关系问题是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通货膨胀与
产出缺口是负相关的。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一般指城市消费者购买某一特定消费品篮子所花费的成本,代
表了当前的物价水平。通常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就是通过对 CPI 的衡量来代表的。
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问题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一个问题:政府的扩张性总需求政
策往往会产生通货膨胀,除非政府采取扩张性政策的时候经济的失业情况非常严重。但是一
般来说通货膨胀所产生的代价和成本不易为人们所察觉。与此不同的是,失业使经济应当达
到的潜在产出水平不能达到,是很明显的生产能力的浪费。所以政府有明显的决心消除和降
低失业率。
通货膨胀的危害不像失业那样明显,因为表面上它并没有带来明显的产出上的损失和浪
费。一般对通货膨胀的危害的认识是,通货膨胀会扰乱正常的价格体系和各种商品价格之间
的关系,降低了市场经济当中价格体系的功能和作用,降低了市场经济的效率。
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政府政策制定者总是想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率不惜增加失业,也就
是说政府总是不惜以一些失业交换低一些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这种交换关系的成立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前提。
第二章 国民收入账户
一、研究国民收入账户的原因
1、国民收入账户为经济模型提供了一种正式的结构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我们从两个方面分析经济中的产出:从生产方面,产出以工资的形式
付给劳动,以利息和分红付给资本。而从需求方面,产出或者被消费或者被投资。产出从要
素支付(工资或利息等)方面看可以分析经济增长和总供给,而把收入分成消费、投资等等
又为分析总需求提供一个框架。
投入与产出,需求与供给在均衡状态时必须相等。
除了可以研究实际产出之外,国民收入账户也为经济研究提供了对价格总水平的衡量办
法。这又为我们研究通货膨胀提供了基础。
2、研究国民收入账户可以为我们提供认识国民经济性质的大致准确的数据
在经济研究中有时准确记忆一些数字不但很费劲还可能对我们的研究并没有必要,也可
能是浪费时间。而把握住大概的一些数据对我们把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结合起来,并做出判
断是非常重要的。
3、通过经济数据,人们不仅可以了解经济的运行,更重要的是,通过经济数据市场可
以根据经济运行的数据进行正确的决策。
4、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准确性问题
过去人们对中国的经济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比较大的疑问。在大学中我们也不时可
以听到中国的宏观经济分析根据的是错误的不准确的数据做出的,因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但是其实中国历史上确实有一个时期政府以粗暴的控制手段操纵统计数据的情况,但是现在
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比较粗糙的原因很多。一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增长的速度非常快,因
而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现实,衡量这种变化十分困难。但是我们现在基本上可以说,中国宏
观经济数据大致上已经摆脱了历史上曾经发生的行政单位为了政治目的人为粗暴篡改数据
的情况。我们颁布了统计法,把任意篡改统计数据提升了犯罪的高度。随着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越来越可靠。二,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的准确程度基本可以达到使市场
能够据此作出正确反应的程度。三,中国经济数据还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但是总的来说,
中国的经济数据日益可靠。这可以从世界各国的媒体对中国经济数据发布的时候的期待中可
以略见一斑。
GDP 作为衡量国民经济中的产出的最基本指标是在一个国家内一段时期(通常是一年)
生产的最终的产品劳动价值的总和。其中包括物质产品的价值,也包括劳务的价值。
二、产出的生产和生产要素的支付
(一)从生产方面
Y = f(N,K) (N 和 K 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
这是生产函数的最简单的形式,后面还要把技术和不属于资本和劳动的其他生产投入包
括进生产函数之中。
生产过程结束之后取得了产品,就应当给完成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支付要素报酬了。一
部分产品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也有一些是支付给厂房的所有者的(支付给资本),还有一部
分是支付给生产的管理者的。
可以写作:Y = (w * N)+(i * K)+利润 (i 和 w 分别代表利率和工资率)
国民收入一般可以分解为:工资的部分;公司利润;净利息;间接税;从国外汇入的收
入;折旧等。
具体国民收入是如何分配的各个国家是不同的,但大部分要素收入是付给劳动的,只有
小部分是支付给其他生产要素的,或者支付出真正利润。但是对那些北欧等福利国家来说,
政府的税收的部分是比较高的,是所谓的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家。所以,国民生产总值可以
定义为在国内的生产要素所挣得的收入。
(二)从需求方面
国内生产总值也可以从支出或需求的角度来计算,也称为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即对国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需求方面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对国内产出的总需求可以分为四个组成部分(1)家庭的消费;
(2)企业和家庭的投资
消费;
(3)政府购买的商品和劳务;
(4)对净出口的外国需求。即 Y = C+I+G+NX
这也称为基本国民收入恒等式。
(1)消费
消费是国内生产总值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的消费的百分比却远远低于美国,也低
于日本。这却被称为中国经济难以成为可持续的原因。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还应当注意,实际上消费所占的比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波动的。实际上
一年又一年,消费的比重不断变动。但是也确实在不同的国家其消费水平总是比其他国家高
或低。
(2)投资
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中,投资意味着资本的物质存量的增加。包括房屋建设;机器增加;
工厂或办公室的建设;以及企业商品的存货的增加。然而,如果我们扩大投资的定义,把增
加经济在将来的生产能力当作投资的话,那么投资的定义不仅应当包括物质投资,而且也应
当包括在所谓人力资本的上的投资。人力资本是包含在劳动力当中、能够增加生产的知识和
能力。在教育上的投资可以被视为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但是官方账户把私人教育支出当作
消费,公共教育支出作为政府花费来对待。
在什么情况下当作投资,什么情况下当作消费,这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传统的做法是什么
的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在国民收入账户当中,个人的购买是消费,而企业的购买就
是存货投资。所以如果与商务部门物质资本存量增加相关联,那就是投资,包括存货。在官
方的国民收入账户中一般把家庭在耐用消费品(汽车、冰箱等)上的支出与家庭其他的支出
分开计算的。
关于投资的另一个需要说明的是,投资列为“总”投资和“净”投资。总投资意味着折
旧没有减去。净投资等于总投资减去折旧。
(3)政府支出
虽然根据自由主义的经济观点,政府支出越少越好,但是二次战后西方社会普遍实行福
利社会制度,所以政府支出的增长和扩张十分迅速。特别是,未来老龄化社会将加大在养老
金、社会保障和医疗上的花费。
(4)净出口
这个指标要说明的是国内的支出买的是外国的商品和劳务和外国人用自己的支出购买
国内商品和劳务。外国人购买我们生产的产品时,就增加了对国内产品的需求。相应地如果
我们购买外国生产的产品就从国内产品的需求中减去这部分。所以净出口就是出口减进口。
问题:
如果私人消费增加了 200 亿元,而且都是花费在进口商品上,而政府支出、投资支出
不变,那么 GDP 增加了多少?
三、通货膨胀与价格指数
1、GDP
由于产品多种多样,这多种多样的产品是很难被计算的。价格上升但是实际上产品数量
并没有任何改变会造成很大麻烦。所以,实际 GDP 与名义 GDP 之间就存在很大差距。为
了探求生产的产品的实际价值,就必须引入实际 GDP 的概念。
实际 GDP 衡量不同时期经济中物质产出的变化。方法是把两个时期生产的所有产品以
同一时期的价格来估值。
名义 GDP 衡量的是按特定时期的价格来计算的生产的产品。
2、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衡量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消费者购买一篮子商品和劳务的成本。
CPI 和我们前边介绍的实际 GDP 虽然都与通货膨胀有关系,但是二者其实差别很大。
一个是,CPI 包括的商品种类基本是不变的,主要是与生活相关的日常消费品为主,而实际
GDP 包括所有在国内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所以 GDP 包括的商品的种类更多;二是 CPI 包
括的商品种类每年都基本不变,衡量的是固定篮子的商品价格,而实际 GDP 的商品则是国
内生产什么就包括什么;三是 CPI 直接包括进口商品的价格,而实际 GDP 只包括国内生产
的商品和劳务。
两种衡量通货膨胀的办法:CPI 容易夸大通货膨胀程度——第一年某消费者的收入为
Y1,最佳商品组合是 e1。第二年价格上涨。由于其工资与 CPI 上升的幅度相同,第二年的
预算约束为 L2,穿过 e1,因而他可以买去年一样的商品组合。但是他的新的商品组合是 I2
与 L2 的切点 e2。根据 CPI 进行的调整对涨价的补偿过度。物价消费指数考虑的是固定的
一篮子商品,在商品价格变化以后人们会寻求效用相同但价格较低的替代品,消费的商品篮
子会有变化,按原来消费的商品计算出来的物价消费指数当然偏高。
第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要素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可以看到,经济增长主要是
由牢中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的积累的结果,而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决定资本积累的水平。
一、经济增长账户: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其实就是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Y = AF (K, N) (A 代表技术或生产率)
我们暂时假定 K 和 N,即资本和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这个方程说明产出 Y 取决于
投入和技术水平。在既定水平的投入下,A 越高生产出的产出就越高。有的时候我们就直接
把 A 当作劳动生产率。
投入更多意味更高产出,即 MPL(边际劳动产出)与 MPK(边际资本产出)均为正。
有时用增长率来代替绝对水平,因为计算增长率比绝对水平来说更容易处理。比如我们上面
的生产函数可以用下面的特定的函数代替,把投入和产出联系起来:产出增长 = ΔY/Y =
[(1-θ)*ΔN/N]+(θ*ΔK/K)+ΔA/A (假定是经济是竞争的),即(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
本份额×劳动增长)+技术进步 (其中 1-θ是收入当中劳动份额——工资薪金除以 GDP,θ
是收入中资本的份额)
这个方程实际上总结了各种生产要素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所做出的贡献:
•
劳动和资本的贡献量等于它们各自的增长率乘以这种投入在收入中的份额。
•
技术的改进率,称为技术进步,或者被称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是指在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方法的改进所带来
的产出的增长。也就是说,生产投入并没有增加,但是生产的产出数量有了增长。
1、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σ=1)——等产量线呈现“正常”的凸的形状
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数学形式是:q = f (k, l) = Akalb (A,a,b 都是正的常数)
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以呈现任何次的规模收益,这取决于 a 和 b 的值。这是因为
f (tk, tl) = A(tk)a(tl)b = ata+bkalb = ta+bf (k, l)
因此,如果 a+b = 1,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显示不变的规模收益(要素投入倍数与
产量相同)
;如果 a+b > 1,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显示递增的规模收益;如果 a+b < 1,
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显示递减的规模收益。
不难证明,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替代弹性是 1。对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说,
RTS = fl/fk = bAkalb-1/aAka-1lb = b/a*k/l,或者 ln RTS = ln[a/b]+ln[k/l]。所以σ =
(əlnk/l)/(əln RTS) = 1
特别的,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最初应用于美国的时候得到一种特殊的形式:Y = AK
θ
N ,至少在美国θ≈0.25。经济学家十分喜欢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因为它相对准确
1-θ
地描述了美国经济的情况,而且很容易用数学方法对经济进行研究。例如:MPK = θAKθ-1N1θ
= Θa(K/N)-(1-θ) = θY/K
本生产函数当中重要的一点在于,资本和劳动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按照它们各自
在收入份额中的权数来计算的。由于劳动的份额更高,所以劳动增长相同比例比资本增长对
产出而言增长得更多。又由于权重加起来是 1,所以如果劳动和资本都增加相同比例,产出
也增加相同比例。即投入的增长是由要素的份额作为权重的。
2、以人均形式出现的生产函数
我们前面的生产函数形式是总产出形式的,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更多地关心人均收入或
人均产出的增长,特别是人均 GDP 水平的高低和变化。
人均 GDP 即用 GDP 的总量除以人口。在经济增长理论中,我们通常用小写来代表人
均值。例如 y ≡ Y/N 和 k ≡ K/N (N 在此表示人口数量),同时,GDP 的增长等于人均
GDP 的增长率加上人口的增长率ΔY/Y = Δy/y+ΔN/N,ΔK/K = Δk/k+ΔN/N
下面的公式就是我们前边的公式:ΔY/Y = [(1-θ)*ΔN/N]+(θ*ΔK/K)+ΔA/A,为了把这
个总量的 GDP 增长的公式变成人均的形式,我们在公式的两边都减去ΔN/N:ΔY/Y-ΔN/N =
[(1-θ)*ΔN/N]+(θ*ΔK/K)+ΔA/A-ΔN/N,最后得到Δy/y = θ*Δk/k+ΔA/A(其中每个工人所
使用的机器量 k,也被称为资本劳动比率)
资本-劳动比率是一个工人所能生产的产出量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
3、索罗残差
特别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罗的研究,其重要的一点是他关于经济增
长源泉的结论。
索罗得出结论说,经济增长(GDP 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依次是技术进步,劳动供给
的增长和资本的积累。而人均收入的增长则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
根据前面的介绍,ΔY/Y = [(1-θ)*ΔN/N]+(θ*ΔK/K)+ΔA/A,GDP 的增长主要就是生产
要素投入的增长和技术进步这两块。那么从定义中可以得出 A 的变化是劳动生产率的变动
而与要素投入的变化无关。我们把 A 的变化称为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化。由于要素投
入的变化是可以观察到的,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是看不到的,所以,经济学家把上面的公式
改动以衡量技术进步的变化。所以上面的公式可以变为:ΔA/A = ΔY/Y-[(1-θ)*ΔN/N]-(θ*
ΔK/K),即产出的变动中除去生产要素的变动都要归因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以这样的方
法衡量,TFP 的变化被称作索罗残差。
当然除了资本和劳动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要素投入也可以增加经济增长。比如自然资
源,人力资本等等。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上一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期间,西方经济学号称已经掌握了经济增长的“诀窍”,
主要代表增长理论是所谓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这个时期由于经济增长理论的出现,西方
经济学理论研究当中也出现了利用数学工具研究经济问题的一个新的高潮。后来越来越多的
人使用更为艰深的数学工具,使得经济增长理论慢慢失去光辉和兴趣。
从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经济增长理论又重新得到了发展势头。这时候的主要代表
增长理论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罗伯特·索罗。而这个时
期有如罗伯特·卢卡斯,保罗·罗默等一批经济学家都因为他们在新增长理论或内生增长理
论上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从一个假定出发,他们假定经济中不存在技术进步,实际上意味着
经济中存在着一种产出和资本的长期水平,成为稳态均衡的一种状态。就是经济中的人均
GDP 和人均资本的组合使得经济保持不变,即人均经济变量不再改变的状态(Δy = 0 与Δk
= 0)。
经济增长理论分三步:
(1)不同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经济稳态
(2)经济如何从目前的位置发展到稳态均衡状态的。
(3)探寻到经济的稳态均衡点之后,再把技术进步加进生产函数中,来观察经济会发
生什么样的变化(表面上看起来显得有些兜圈子,但是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图表对经济的长
期发展进行分析,最终得到正确的答案)。
新古典的增长理论分析是从人均生产函数角度开始分析的,所以我们先从总量生产函数
过度到人均生产函数:Y = AF (K, N),两边除以 N, 可得到:Y/N = AF (K, N)/N,然后利用
不变规模收益的假定可以得到:AF (K, N)/N = AF (K/N, N/N),K/N 就是 k,所以我们可以
得到:y = f (k) (f (k) ≡ AF (k, 1))
当然,如果运用人均的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就更容易得到人均的生产函数了:Y/N =
AK N1-θ/N = AKθN-θ/N = A(KN)θ,或者为 y = f (k),我们建立起了人均收入与人均资本,
θ-1
也就是资本-劳动比率之间的关系:
(横坐标为资本-劳动比率,纵坐标为人均产出 y,y=f(k)
为凹函数)
资本增加则产出增加(资本的边际产品为正)
,但是在资本较高时的产出比资本较低时
的产出要少一些(资本的边际产品递减)
。这个规律能够解释我们后面将要说明的稳态均衡,
而不是产出可以无限增加的原因。
因此可知:每个工人的产量的增长来自于每个工人资本的增长。当人均资本增加,人均
产出也随之增长;或者经济增长来自于技术状况的改善。在人均资本给定的情况下,技术的
改进可以使得生产函数向上移动。
总结起来,关于经济增长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结果。
(1)资本积累本身并不能保持持续的经济增长,因为存在资本收益递减。如果要保持
人均产出的稳定增长就要求越来越多的人均资本。在一定的阶段,经济就不可能或不愿意投
入足够的储蓄和投资以提高资本的数量。这样,人均产出就会停止增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
储蓄率不重要或和经济增长无关。
(2)在长期,一个经济如果能够持续保持技术进步的话将会超过所有其他国家的经济。
(一)产出和资本之间的相互作用
长期产出的决定因素的中心之点就在于两个关系:
(1)资本的数量决定生产的产出的数量(资本存量 → 产出/收入)
(2)产出的数量决定储蓄的数量,并且资本在一段时间中被积累的数量(产出 → 投
资/储蓄,投资 → 资本存量)
1、资本对产出的影响
第一种关系就是,较高的人均资本导致较高的人均产出 AF (K, N)/N = AF (K/N, N/N),
Y/N = f (K/N) (以人口、参与率,失业率和就业率都不变,以及不存在技术进步为前提)
2、产出对资本积累的影响:第二个关系是产出和资本积累的关系
在这里有三个假定:
•
封闭经济
•
我们主要关心私人储蓄,因而 I = S
•
假定私人储蓄是与收入成比例的,即 S = sY。其中 s 是储蓄率。这个方程说明两个
基本事实,一个储蓄率在一个国家变得更富裕的时候并不系统增加或减少;二是富
裕国家的储蓄率并不是就比穷国的高或低。
把这两个关系和在一起,并且把时间加进方程,就可以得出一个投资和产出之间的简单
关系 It = sYt,投资与产出成比例。产出越高,储蓄越高,投资也越高。
(三)稳态均衡
1、稳态均衡
当人均收入和人均资本不变的时候,经济中就会出现稳态均衡。
(稳态中 n = ΔY/Y = Δ
N/N = ΔK/K)
人均收入和人均资本的稳态值分别用 y*和 k*表示,稳态值就是为提供新工人所需要的
资本和机器消耗的折旧所必须的投资与经济产生的储蓄相等时人均资本和人均收入的值。当
储蓄大于投资时,每个工人的资本值就上升,从而产出就随之增加;如果相反储蓄小于投资,
人均资本减少,从而产出也减少。
以这个参考坐标我们就可以来检验一个国家的经济从一个任意的稳态点出发进行转型
的路径了。例如,如果经济的起点都低于 y*和 k*,我们就可以观察到这个经济如何通过资
本积累逐渐向 y*和 k*的均衡值运动的过程。
2、储蓄与投资
为了保持经济中的特定水平的人均资本 k,我们就要看影响人均资本水平的因素。一个
是人口增长率,另外一个就是资本折旧的比率。也就是说,当人口增加了的时候,所需要的
资本就增加,否则人均资本就将下降;另一个就是,当原来的机器被消耗,就要补充新的机
器,所以为了维持人均资本不变就要增加新的资本。假如人口的增长率为 n,并且保持一个
不变的比率,而折旧为资本存量一个固定的比率 d 的话,那么保持人均资本水平所需要的
投资就是(n+d)k
假定没有政府部门,也没有外贸或资本流动。我们还假定储蓄是收入的一个不变的比率
s,因而人均储蓄可以用 sy 表示。由于收入等于生产,所以我们也可以写作 sy = sf(k)
人均资本的净变化用Δk 表示,是储蓄超出所需要的投资的部分。也就是Δk = sy (n+d)k,而稳态根据我们的定义是Δk = 0,这时的 y*和 k*的值满足:sy* = - sf(k*) = (n+d)k*
3、增长过程
曲线 sy 是产出的一个固定的比例(凹函数),显示在每一个资本-劳动比率下储蓄的水
平。而直线(n+d)k 显示的是在每一个资本-劳动比率下为保持资本-劳动比率不变必须为
弥补资本损耗的投资和新加入劳动队伍的工人的新投资数量和。两条线交于储蓄与需要的投
资相匹配的点。稳态收入可从生产函数的 k*点读出。
从上面的图可以看到,最初经济是从之前的 k0 开始(此时储蓄大于投资),也就是资
本-产出比率是 k0,当时的储蓄超过了让 k 保持在投资点水平,然后 k 增加。这个过程直到
两条曲线相交时停下。此时我们得到的资本-劳动比率是 k*。假如实际投资和所需要的投资
恰恰相一致,那么资本劳动比率现在既不上升也不下降,所以我们得到所谓的稳态。
根据所谓的稳态均衡的观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得出一个观点,“趋同论”:如果国
家之间的储蓄率相同,人口增长率相同,技术相同,即面临相同的生产函数,那么最终这些
国家的收入水平将会趋同,也就是说他们的收入水平最终会趋于相同(尽管趋同的过程是缓
慢的)。
在稳态的时候,k 和 y 都不变。人均收入不变,总收入就会以人口增长率 n 的同样比率
增长。那根据这样的说法就可以进一步推出,稳态增长率并不受储蓄率的影响。这是新古典
经济增长理论的关键结论之一。
4、增长率增加
上面结论有限制条件,即在长期储蓄率并不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率。
储蓄率增长把稳态状态提高
在短期,储蓄率增长提高了产出的增长率。在长期,储蓄率增长并不会影响长期产出增
长率,但是提高了长期人均资本和产出水平。
开始的时候,经济处于稳态均衡点 C,储蓄与所需要的投资相等。现在要把收入的更
大的一部分进行储蓄提高至 s’,则人均资本存量 k 也提高,直到提高到某一点这点上较高
的储蓄量正好维持较高的资本存量。则此时人均资本提高,相应的人均产出也提高,经济回
到了原来的稳态增长率 n。因而,如果经济使规模收益不变的,增加储蓄率在长期仅仅提高
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然而在从原来的 C 提高到 C’的过程中,储蓄率提高既增加了产出
的增长率,也增加了人均产出的增长率。
这可以从资本劳动比率从 k*到 k**直接得出。能够使得资本劳动比率提高的唯一途径就
是资本存量的增长必须快于劳动力(和折旧)的增长(k = K/N)。
储蓄率的增长对经济的影响:人均产出的增长——储蓄增加,导致储蓄和投资增长,人
均资本存量增加,因而人均产出增长,但是人均产出以递减的速度增长。而产出增长率的增
长——储蓄增长马上提高了产出的增长,因为较快的储蓄增长会带动产出的增长,当资本增
加时,增长率以递减速度下降,直到回到人口增长率水平。
(可以根据凹函数得出结论?)
5、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影响了那个因素呢?就是(n+d)k,人口增长率增加,使得(n+d)k 向上向
左转动,结果降低了稳态人均资本水平 k,从而降低了人均产出水平 y(许多发展中国家的
问题与过快的人口增长密切相关)。
人口增长率提高增加了总产出的稳态增长率(考虑生产函数的形状和特性,ΔY/Y = Δ
y/y+ΔN/N?)
6、有外生技术变革的增长
之前假定技术不发生变化,即ΔA/A=0。主要是为了简化问题,以便我们能够理解稳态
均衡。但这就把经济增长理论中的长期增长问题去掉了。现在改变原来的假定,让ΔA/A>
0,也就是说,让技术进步随着时间不断改进。
如果生产函数是 y = Af (k),技术进步不发生就是 A = 1。若 A > 1,则生产函数升高。
外生技术变化是说这种技术变化是不由模型中的因素决定的。外生技术变化使生产函数
和储蓄曲线上升,其结果使更高人均产出和更高的资本劳动比的新的稳态点出现。所以技术
改善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导致产出增长。注意这里储蓄的变化是与生产函数的变化平行变化
的。
技术的参数 A 可以有几种方式进入生产函数当中。在数学分析中,往往假定技术变化
是劳动增加型的,意思是新技术增加了劳动的生产率。相应地,生产函数就可以写成 Y = F (K,
AN),我们前面曾得出Δy/y = θ*Δk/k+ΔA/A,即人均收入的增长等于人均资本增长率乘以
θ,再加上技术的进步。那么现在,由于技术的变化主要反映在劳动上,所以这个公式相应
可以修正成:Δy/y = θ*Δk/k+(1-θ)ΔA/A
在增长均衡情况下,y 和 k 都会以技术进步的速度 g 增长,而 Y 和 K 在增长均衡的情
况下,将以技术进步的速度再加上人口增长率(g+n)增长。
结论:
1、新古典增长理论把产出作为投入的函数,特别是劳动和资本投入的函数,而这些生
产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要素的贡献的份额;稳态中产出增长率外生,等于人口增长率,
独立于储蓄率。
2、劳动是最重要的投入;虽然储蓄率增加不影响稳态增长率,但可以通过提高资本产
出比率提高稳态收入水平。
3、长期经济增长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总产出的稳态增长率是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
之和。
4、如果没有技术进步,人均的产出最终会趋同于稳态值。人均稳态产出与储蓄率成正
比,与人口增长率成反比。
第四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政策
虽然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有所谓的“趋同理论”,但实际上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和各
个企业公司的增长大不相同。事实上,比较新的经济增长理论,称为内生增长理论,也称为
新增长理论,更强调经济增长率是社会决策的函数,特别是储蓄率的函数。可能穷困国家似
乎与富裕国家的收入水平趋同,但是实际这一过程非常漫长的一个过程。
一、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揭示了我们观察到的许多问题,并且把它理论化,很多人认为一下子我
们就把经济增长的诀窍把握了。同时,新古典增长理论利用数学工具把经济增长模型化,这
种数学表达非常完美简洁。但是时间一长,人们又开始感觉这种增长理论还存在缺点。所以
在上一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新增长理论应运而生。
新古典增长理论把长期经济增长归因于技术进步,这应当说是一种理论上的进步,但是
它对于这种技术进步从何而来却没有仔细研究和加以完满解释。这从理论上讲是一个巨大的
缺陷。从实践来说,新古典增长理论预测说经济增长和储蓄率在稳态时不相关与事实不符。
数据清楚显示,储蓄率和经济增长在各个不同国家当中都是正向相关的。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理论上的不完善和实践上的问题主要是由内生增长理论解决的。
其核心之处在于,要对新古典增长理论所假定的生产函数进行修正和调整,把生产函数的形
状包含一些能够自我持续的增长因素,也就是成为内生增长。
1、内生增长机制
如果经济是从储蓄大于所需要的投资开始,然后经济向右移动。那如何知道经济发展的
这个过程最终停滞(即达到稳态)呢?这是因为,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注意生产函数的形
状)。生产函数和相应的储蓄的曲线都会逐渐变平。由于投资曲线是直线(不变的正斜率),
所以出现曲线和投资曲线一定相交。
现在假定资本的边际收益不变,或者甚至收益递增了,那它们都变成直线或甚至向上弯
曲了,因而并不相交,因而也不会出现稳态了。由于储蓄曲线不再趋于扁平,储蓄不管在什
么地方都大于投资,因而储蓄越高,储蓄与投资曲线的缺口就越大,经济增长就越快。
我们假定在生产函数中,资本边际产品不变,并且资本是唯一的生产要素,我们可以得
到:
Y = αK,产出是固定比例的资本的函数;
ΔY = αΔK,经济的变化与资本的变化成正比;
ΔY/Y = ΔK/K = a,产出的增长等于资本的增长;
由于 S = I,储蓄等于产出的一定比率:S = sY = sαK
投资等于资本增量加上折旧 d:I = ΔK+dK,从而得到 sαK = ΔK+dK
重新整理上面的公式,得出资本存量的变化:ΔK = sαK-dK,然后两边都除以 K,得:Δ
K/K = sα–d,由于产出的增长速度等于资本的增长速度,所以带入可得:ΔY/Y = sα–d
所以最后可得到产出的增长率是储蓄率的函数。
以上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另外一种理论。我们改变了生产
函数的假定和形状就得出来一种不同的但是仍然不失为一种令人满意的结论。但是似乎这过
于简单。那么在经济学发展的实践中,西方经济学界大约花了三十年才得出这种新的理论框
架。这种改变其实是改变了在传统经济学理论当中一个基本原理,那就是收益递减。
2、理论
改变原来的假定意味着资本的规模收益不变,也就是说,一个厂商增加一倍的机器进行
生产,其产出也增加一倍。如果资本单独具有不变规模收益,所有生产要素合在一起就会有
递增的规模收益。这意味着厂商越大,其效率越高,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整个经济可能就只
有一个厂商统治整个市场。但是由于似乎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所以应当排除出现所有要素规
模收益递增,对一个单个要素规模收益不变的可能性,至少对一个单个厂商是如此。
然而,如果一个单个厂商并没有得到资本的全部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企业增加
资本时,这个厂商的生产增加,但是其他厂商的劳动生产率也增加了。只要私人收益对所有
生产要素是收益不变的,就没有垄断化的倾向。
新增长理论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保罗·罗默在理论上的突破主要就是把私人收益和社会
收益部分分开。罗默假定投资不只是提供新机器,而且也意味着新的生产方法。这些新的生
产方法既可能是深思熟虑地在研究与开发上投资的结果,也可能是偶然得到的副产品。所以
通过投资公司确实可以得到用新机器进行生产的好处,但是如果想要获得新的生产方法和创
新思维的利益就难得多了。
既考虑到劳动要素也考虑到资本要素的更成熟的内生增长模型:
这个模型的关键假定是,更好的技术是作为资本投资的副产品而生产出来的。特别是,
假定技术是与整体经济中的每个工人的资本水平成比例的,A = bK/N = bk,技术是劳动增
加型的,所以生产函数可以写作:Y = F(K, AN) (a 是资本的边际产出,b 是控制资本与劳
动结合以产生技术 A 的方式)。这个模型和前边介绍的模型并没有大的不同,只不过在这个
模型中,技术进步不是外在给定的,而是取决于资本增长的,ΔA/A = ΔK/K–ΔN/N
第一步是证明产出和资本以同样的速度增长,即 y/k 是常数。然后利用这一点倒推出增
长率。
第一步:把技术进步的公式ΔA/A = ΔK/K–ΔN/N = Δk/k 带入到 GDP 增长模型Δy/y =
θ*Δk/k+ΔA/A 中,得出产出和资本都以同样的比率增长:g = Δy/y = θ*Δk/k+(1-θ)ΔA/A
= Δk/k
由于 y/k 的分子和分母都以同样的比率增长,所以 y/k 是常数。我们发现这个常数通过
把生产函数除以 K,然后进行化简,可以得到 y/k = F(K, AN) = F(K/K, AN/K) = F(1,b) ≡ a
第二步:资本积累的方程:Δk/k = sy/k-(n+d),现在我们把 y/k 代入,可得到:Δy/y =
Δk/k = g = sy/k-(n+d) = sa–(n+d)
也就是人均 GDP 的增长率是 sa–(n+d)。高储蓄率产生高经济增长率;高人口增长率
和高折旧率导致低经济增长率。
以上所有这些结论取决于资本积累有相当大的外部收益的思想。如果所说的资本是物质
资本,比如机器的话,那么可能就不那么有道理。毕竟这个机器带来的好处大部分都属于机
器的所有者的。但是如果我们考虑到人力资本的作用,特别是在知识上的投资,情况就不同
了。如果我们仿制一台机器的成本和原来机器的成本差不多,但是如果照搬一个好主意的成
本就很低或几乎没有成本。由于创造新知识的收益只是部分被创造者所获得,所以外部收益
实际上是巨大的。
还有一点内生增长理论强调的是,由于新的发明和新的创造会带来进一步的知识和发明
的出现,所以知识的增长是无限的,所以新知识的创造其实也为后面的知识的进一步发展打
下基础,一种知识的发现会导致下一个新知识的出现。所以经济学家认为,一般来说人力资
本上的投资、特别是人们对研究和开发上的投资是理解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
3、趋同
趋同论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当中的一个结论,其中心点就在于,最初具有不同水平产
出的国家最终会“趋同”到相同的生活水平上。
细分起来,趋同理论有两种,一种称为“绝对趋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实际上是一
种绝对趋同理论,也就是,具有同样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以及同样的技术的国家会绝对趋
同。即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这些国家会达到同样的稳态收入水平。
另外一种趋同理论可以成为“条件趋同”。条件趋同是针对具有不同储蓄率或人口增长
率的国家;也就是说,根据索罗增长模型的预测,稳态收入是不一样的,但是增长率最终将
会相等。
我们来对比条件趋同和内生增长理论的高储蓄率会导致高增长率的预测。内生增长理论
实际上是说,投资多往往会增长的更快,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只是暂时的:高投资国家
最终会进入一个较高人均收入的稳态,而不是较高增长率的稳态。这实际上是预示各个国家
确实会有条件地趋同。虽然内生增长理论对于解释那些技术领先国家之间的增长相当重要,
但是对于解释各个国家之间的增长率的国际差异并不是非常重要。
有研究认为,条件趋同实际上发生起来也是很慢的一个过程,可能会以每年两个百分点
的速度发生,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所谓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趋同的“自然”力量。
二、经济增长理论和增长政策
增长理论中心任务是研究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如果我们知道了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的
话,就可以找到决定增长的因素,然后采取相应的政策促进经济增长。
历史上,世界各国在追寻经济增长的努力中,总体而言,经济增长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
样容易取得成功,人们的认识往往受到时代的局限,并且随着时间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也可
能发生改变。
首先就是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历史上著名的马尔萨斯人口理论:随着人口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标准的提高,人口倾向于
更快地增长。
但是近代又出现人口红利理论: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抚养率低,
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其次,围绕“亚洲小虎”上的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争论。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而非全要
素生产率来推动,鼓励教育增加人力资本,并且都拥有稳定的政府,外向型经济政策,鼓励
工业向外出口,学习和竞争。
再次,中国经济增长奇迹所带来的诸多争论。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政策
•
抑制人口的过快增长
•
和平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
利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采取开放的改革措施
•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替代的发展战略?
•
转型经济国家的结构转型和调整
•
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限制
•
新增长理论的启示
第五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
一、总供给和总需求
在许多国家中,宏观经济的一些指标变化的非常剧烈:在一些时期,价格可能变化的非
常大,通货膨胀几乎在任何时候都是各个国家的政府密切关心的内容,各国就业也时好时坏,
经济大起大落的情况也不断发生。
在研究宏观经济中,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是我们分析产出水平、通货膨胀、就业与失业
等等使用的最基本的经济分析工具。许多宏观经济现象通过使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分析框架
都可以得到解释,也可以分析政府的经济政策的效果。这是一个总的框架,所以是非常重要
的模型。
所谓总供给(AS)曲线说的是在每一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提供的产出数量。AS 曲线向
上倾斜,因为如果价格越高厂商愿意供给的产品越多。总需求曲线的定义比总供给曲线的定
义要复杂一些。
总需求(AD)曲线显示的是,价格水平和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产出水平
的结合。AD 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因为当价格较高的时候,降低了货币供给的价值,这降低
了对产出的需求。
似乎与微观经济学的供给和需求模型一样,但是实际上其含义大相径庭。如果从相似方
面来说,似乎两者差不多,因为在宏观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当中如果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
曲线的任何一条曲线都会带来价格总水平或者产出的改变。而两条曲线交点 E 是均衡的产
量水平和价格水平。
但是其实宏观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的图形的形成远远比微观经济学当中的供求
图复杂。微观经济学当中的供求图一般只是一种产品或一个市场的供求,但是宏观经济学模
型是价格总水平和整个经济的总供给的模型,它的曲线的性质和形状的形成需要一系列的推
导过程,其图形因为不同的前提条件和不同的情形出现各种形状。宏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与
微观经济学的几乎没有关系。
正因为如此,曲线的含义也比微观经济学当中的供求模型图形复杂得多。差不多几乎所
有的宏观经济问题都可以从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当中找到答案或进行解释。
1、央行增加货币供给量对价格总水平和产出的影响
由于(名义)货币供给量增加把 AD 曲线向右移动(原因见后),然后使均衡价格和均
衡产出水平提高,从而使总价格水平和产出都提高。但是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究竟提高多少
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 AS 曲线的斜率,而是取决于 AD 究竟移动了多少。许多谈论都集中
在 AS 曲线的形状和 AD 发生了什么变动上。由于宏观经济学理论最重要的部分是在需求,
所以对需求的讨论特别重要。
2、反向的总供给冲击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的移动造成了产出的削减和价格上涨。
二、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的几种典型的情况
(一)古典的总供给曲线
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中,古典的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其含义是,在古典经济学理论中,
一个时期的供给受到当时的条件(自然条件或科学技术条件等等)的限制,只能保持在一定
水平,因而不管当时是什么价格水平,或者不管价格水平发生什么变化,供给的量并不发生
改变。或者另一种解释是,从短期讲,虽然价格改变会影响到场上的决策,从而影响产量,
但是从长期讲,更多地是那些固定因素起作用,所以供给并不发生改变。古典经济学理论注
重长期因素,因而 AS 是一条垂线。
古典经济学的总供给函数基于下面几个假定:
在劳动市场处于均衡水平,那时候劳动市场是出于充分就业水平。换句话说,在古典经
济学理论中根本就不承认市场中存在不充分就业的情况,既然已经实现充分就业,因而再也
不能动员更多人就业,因而无论价格水平,经济的总供给是不会发生变动的。
宏观经济学的这种情况可能使学过微观经济学的人们认为,这个结论可能并不靠谱。在
微观经济学理论当中,在单个市场上,提高价格水平就可以刺激供给,从而提高供给。
(二)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这意味着厂商在现行价格水平上不管需求有多大,
都将提供这个供给。
其中的原因在于,由于经济中现在有失业,厂商可以在现行工资水平下得到他们所希望
的任何多的劳动。他们的平均生产成本在产出水平变化的时候假定并不发生变化。实际上,
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正是以大萧条时候的情形为背景所给出的总供给曲线。在经济大萧
条的情况下,似乎产出可以无限地膨胀,把闲置的资本和劳动投入生产而用不着提高价格。
现在经济学家把这称为“短期价格粘性”。也就是在短期厂商不愿意因需求改变而改变
价格(及工资)。相反,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增加或减低产出导致总供给曲线在短期是相当
平的。
三、总需求曲线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总供给曲线下的政策问题
我们前面探讨了 AD 和 AS 共同决定经济中的收入和价格的均衡水平。现在我们可以利
用 AS 和 AD 模型来分析在两种极端的供给情形下的总需求政策,也就是在古典情况下和凯
恩斯主义情形下的总需求政策。
凯恩斯主义情况下的总需求扩张:在凯恩斯主义情形下,由于供给极富弹性,所以 AD
曲线向右移动提高了产出但是均衡价格水平没有发生变化。
古典情况下的总需求扩张:在古典情况下,由于供给完全无弹性,所以 AD 曲线向右移
动的结果提高了价格水平,但是产出没有发生变化。与凯恩斯主义的情况非常不同的是,现
在的价格水平并不是给定,而是取决于供求的相互作用。
在古典供给假定情况下,总供给曲线是 AS,最初均衡点在 E 点,是处于充分就业水平,
因为按照我们的假定,企业不管在什么价格水平下都提供充分就业水平的产出。总需求扩张
把总需求曲线从 AD 移动到 AD’。此时依然保持开始时价格水平为 P0 则会使支出增加到
E’。在原价格水平 P0,对产品的需求增加。但是厂商不能得到更多的劳动去生产更多的产
出,也就是说产出供给不能对增加的需求做出反应。当厂商试图雇佣更多的工人的时候,工
资和生产成本都会被抬高。因而他们必须提高产出的价格。所以增加需求仅导致更高的价格,
而不是更高产出。
价格提高减少了实际货币存量,并导致支出的下降。经济使 AD’向上移动,直至价格
提高和实际货币存量降低,并达到足够程度,支出减少到与充分就业产出相一致的水平。最
后到达供求相等点,就是价格水平成为 P’。在 E’’点,政府支出更高,但总需求重新等
于总供给。
四、供给方面的经济学
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对通过增加潜在的 GDP 向右移动总供给曲线感兴趣。这种供给方面
的经济政策包括去除不必要的规章制度,保持有效的法律体系和鼓励技术进步等等,这些都
是大家所希望达到的。然而有一些经济学家和政客的供给方面的政策指的是,通过减税大幅
度增加总供给,以至于虽然减税,但是由于供给大幅度增加,因而结果税收不但没有降低相
反还上升了。
减税的影响既是在总供给也是在总需求方面。减税使总需求向右移动,这种移动相对而
言很大。由于更低的税率增加了工作的激励,所以总供给曲线也移向右边。然而经济学家后
来才知道,这种刺激效果相当小,因而潜在 GDP 向右的移动也很小。总需求的大幅度移动
和总供给的很小的移动。
事实是,在短期,价格不变,产出增加,GDP 确实上涨,结果总税收收入下降的比率
比税率下降得少。然而这只是总需求效应。在长期,价格升高,产出减小,GDP 较高,但
是只是上升了一小块,结果总税收下降,财政赤字上升。而且价格永久性地提高。
第六章 宏观经济学的短期经济理论
产品市场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短期经济问题中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问题是,在供给和需求之间的
互动问题。
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就在于,市场经济的市场是一种买方市场,因而决定生产和供给的
是需求,也就是,市场生产出的产品必须得到实现才能使生产得以继续进行,所以是需求决
定生产。但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基本问题在于需求必须有购买,但是购买必须有收入,
而收入必须有就业。然而资本主义每一个企业都要利润最大化,雇佣可能最少的工人,与扩
大市场需求产生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就要研究需求问题。从西方经济学的历史演进来看,
宏观经济学理论就是研究需求的理论。一是对产品的需求变化如何导致生产的变化的;二是
生产的变化是怎样导致收入的变化的;三是,收入的变化如何导致对产品的需求的变化的。
一、GDP 的构成
1、GDP 有两个定义:
支出法:对国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和;收入法:国内的生产要素所挣得的
所有的收入总和。支出法和收入法所计算的 GDP 相同。因为购买者花出的每一笔支出就是
售出者的收入,所以虽然两种方法不同,但是理论上二者必将是相同的。
2、收入法算 GDP:
由于在计算中用收入法进行计算容易产生重复计算,所以进入计算的收入是计算的增值
的部分,也就是厂商的增值等于其产出的价值减去中间产品的价值。GDP 是所有各个生产
阶段的增值价值的和,即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是包括中间产品
的价值,因此如果再把中间产品也包括在 GDP 中的话就会出现重复计算问题)
3、支出法算 GDP:
(一)消费(C)
:家庭购买的所有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一般分为:
•
耐用消费品,包括家庭购买的汽车,家用电器等
•
非耐用消费品,包括衣服,食品等
•
劳务,包括干洗店,理发店,航空旅行等消费
消费在 GDP 构成中占最大头,美国的数据一般达到70%左右。
(二)投资(I):资本存量的创造,实际上就是厂商为了将来的生产所购买的产品的
价值。
包括:
•
企业的固定投资:企业在厂房和设备上的支出
•
家庭的固定投资:消费者购买房产商的支出
•
存货投资:所有厂商存货的价值的变化——在给定的年份中,生产出的产品与卖出
去的产品的差额被称为存货投资。如果生产超过销售,因而商店的存货增加,那么
存货投资就被称为是正的,反过来就是负的。
经济学家指的是购买新的资本品,比如新的机器、新厂房,新房产。而购买黄金或股票
或其他金融资产,一般称为“金融投资”。投资在美国一般可占 GDP 的 15%
投资与资本不同:资本是生产要素,是一种存量。任何时候一个经济体当中都有一定数
量的总的资本存量。投资则不同,是一种流量,是在新资本上的支出。
(三)政府支出(G)
:政府投资包括政府花费在所有的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
但是政府的转移支付并不算作政府支出,因为它们并不是政府在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
而是政府把钱转移给其他个体。例如政府在失业保险上的支出,虽然是政府把钱给了失业人
口,但是是接受失业保险的人花去了那些钱,所以严格说起来,不能算是政府支出。类似这
样的政府转移支付还包括 65 岁以上或残障的美国居民,社会保障支付,政府债务的利息支
付等。政府支出在美国大约占 GDP 的 19%。
(四)净出口(NX)
:总的出口(EX)减去总进口(IM)的价值。
净出口的值,也称为贸易差额,如果出口超过进口,净出口是正的,我们就说存在贸易
盈余,如果反过来进口超过出口,这个国家就存在贸易赤字。美国长期存在大量的贸易赤字,
2003 年达到 GDP 的 4.5%。
二、对产品的需求
首先我们把总需求的符号定为 Z,而且定义 Z ≡ C+I+G+X-M,也就是我们把 Z 定义为
消费,加上投资,加上政府支出,加上出口减去进口的和。
决定 Z 的决定因素。有一些假定:
(1)所有的厂商都生产一样的产品无论消费、投资或政府支出都是同一种产品,这种
简化使我们只研究一种市场就够了,就是产品市场,研究是什么决定产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2)假定厂商以给定价格愿意提供任何数量的产品。这个假定使我们可以集中研究需
求在决定产出的时候的作用。但是这个假定只是在短期是正确的,在中期或长期就必须放弃
这个假定。
(3)假定经济是一个封闭经济,也就是不包括对外贸易,也就是 X = IM = 0,那么产
品的需求就是 Z ≡ C+I+G
1、消费
消费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是最重要的因素是可支配收入,即 C = C(YD) (YD = Y-T)这
个公式说明,当可支配收入增加的时候,人们的消费也随之增加;当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减少
的时候,人们的消费减少。由于方程表示了人们行为的这样的规律,所以这种方程叫做行为
方程。
上面的方程实际进行运算时往往被写作:C = co+c1YD,换句话说,我们假定函数的形
式是一个线性关系。消费和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的特点是由两个参数决定的——co 和 c1
参数 c1 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MPC)
,它说明了多一元钱的可支配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它的值是正的,说明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参数 co 的含义就是人们当前没有收入
也会有消费。
2、投资
在经济学中的模型有两种变量,一个称为内生变量,一个称为外生变量。由模型内得到
解释的变量称为内生变量,例如上面的消费函数。还有些变量不能在模型内得到解释,而是
既定的,被称为外生变量。
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中,投资如果被当成外生变量可以写做 I = I 拔,但是这只是为了简
化和方便所做的假定,实际上投资函数一般写做 I = I(r) (r 代表的是实际利率)实际利率代
表了借贷成本:使用自己资金进行投资支出的机会成本,因而 r↑→I↓
投资支出函数是一个实际利率的向下倾斜的函数。
3、政府支出
G 和 T(税收)一起,说明了政府的财政政策,也就是政府选择的税收和支出政策。
当把以上的 GDP 的三个组成部分的决定因素,或者产品需求的三个部分放到一起的时
候,我们就可以得到 Z ≡ C+I+G,分别代入得 Z = co+c1(Y-T)+I 拔+G
下面来研究产品市场的均衡和生产与需求的关系。这里面的所有工作其实是凯恩斯所做
的。根据凯恩斯所说的,一个简单封闭经济中,收入是由支出决定的。所以根据这个思想所
达到的宏观经济的均衡也被称为凯恩斯十字。
4、凯恩斯十字的主要元素
(1)消费函数:C = C(Y-T)
(2)政府政策变量:G = G 拔;T = T 拔
(3)暂时,我们把投资当成外生的:I = I 拔
(4)计划支出:Z = C(Y-T 拔)+ I 拔+ G 拔
(5)实际支出 = 计划支出,即 Y = Z
这个方程被称为均衡条件方程。所以我们已经介绍了三种类型的方程,行为方程(消费
函数),生产等于支出方程是均衡条件方程,还有的是恒等式方程(例如可支配收入等于取
得的收入加上政府转移支付,再减去税收)。
把 Y 代替 Z,我们可得到:Y = co+c1(Y-T)+ I 拔+G,这个均衡条件方程说的是,在均
衡的时候,Y(左式)等于需求(右式)。需求则取决于收入 Y,自身又等于生产(Y 既被当
成收入也当成生产,因为我们前边的介绍当中既从生产方面也从收入方面定义 GDP)。
我们首先用代数方法求解。
Y = co+c1(Y-T)+ I 拔+G,把 c1 移到左边,可得到(1-c1)Y = co+I 拔+G-c1T,两边各除
以(1-c1),得到 Y = (co+I 拔+G-c1T)/(1-c1),这个方程给出了均衡产出的特点,生产等于需
求时的产出水平。方程右边(co+I 拔+G-c1T)不取决于产出的一部分的产品需求,因为它与
产出无关,因此这部分产品需求被称为自主支出,并且我们可以断定其为正值。
右边的第一项 1/(1-c1),由于消费倾向是在 0 和 1 之间,所以 1/(1-c1)一定大于 1。它
乘上自主支出得出了 Y,所以它被称为乘数,c1 越接近于 1,乘数的值就越大。
乘数的含义:
假如消费者决定多消费,
那么假如产出根据方程 Y = (co+I 拔+G-c1T)/(1-c1)
边际消费倾向 c1 等于 0.6,那乘数就等于 2.5,所以若 c0 增加了 10 亿美元,产出增加了 25
亿美元。这就是乘数的作用。自主支出的变化,譬如投资的变化,政府支出的变化,税收的
变化,都会有同样的数量影响。乘数对产出的影响要大于直接对自主支出的影响。
当增加了 c0 的消费就增加了需求,需求增加导致生产增加,生产增加导致收入的同等
的增加(因为收入和需求是完全相等)
,收入增加进又进一步增加了消费,消费有进一步增
加了需求等等。这样乘数效应就出来了。
需求是收入的函数:Z = C+I+G (斜率为 c1:MPC,横坐标为 Y,纵坐标为 Z)
均衡条件:生产等于需求:Z = Y,(斜率为 45 度,横坐标为 Y,纵坐标为 Z)
联立上两个式子:生产(45 度线)
:Z = Y,需求(ZZ)
:Z = C+I+G,均衡产出取决于
生产等于需求的条件,交于均衡点 Y = Z,其中收入为 0 时需求生产之差为自主支出(横坐
标为收入 Y,纵坐标为需求 Z-生产 Y)
现在假如经济处于最初的均衡上,均衡点由 A 代表,生产等于 Y。假定现在 c0 增加了
10 亿美元,在最初的收入水平(与 A 相联系的水平),消费者增加了 10 亿美元的消费,那
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首先,对任何收入值,需求都增加了 10 亿美元。原来的需求和收入的关系是由 ZZ 给
出,现在增加了 10 亿美元,需求和收入的关系由 ZZ’给出,与 ZZ 平行但高了 10 亿美元。
新的均衡点是 45 度线和新的需求关系的交点,交点在 A’。均衡产出从 Y 增加到 Y’。
注意,增加的产出部分既可以在纵轴上衡量,也可以从横轴上衡量,并且增加的产出
(Y’-Y)
,大于原来消费增加的 10 亿美元,也就是存在乘数效应。
自主支出增加,所以生产不变同时需求增加正好 10 亿美元,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的增加,
厂商增加 10 亿美元的生产,这又意味着收入增加了 10 亿美元(收入 = 生产),所以整个
经济移到 C 点(生产和收入都多了 10 亿美元)。但是这并不是厂商经济调整的结束。收入
的增加又导致进一步的需求增加(从 C 到 D),又导致更高水平的生产(从 D 到 E),直到
经济达到生产和需求再一次相等,达到新的均衡。
第一轮中增加的生产是 10 亿美元,与自主支出增长的量一样;第二轮需求增加了 CD,
等于 10 亿美元乘以消费倾向,所以生产增加的量等于 c1 乘以 10 亿美元;第三轮增加了 c1
乘以 c1 乘以 10 亿美元,按照这样的逻辑,经过 n 轮,生产的增加等于 10 亿美元乘以(1+ c12+
c13+…+ c1n)的和,当 c1 小于 1,n 越来越大的时候,这个和趋近于极限 1/(1-c1),也就是
乘数。
注意,这个调节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
实现,这个时间的快慢取决于企业生产计划的调节过程。需求变动厂商利用其存货进行调整
来满足需求,或是重新计划生产,都需要时间。
三、投资等于储蓄:产品市场均衡的替代思路
替代思路,其实是凯恩斯在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用的模型来阐释其思想。私
人储蓄的定义 S ≡ YD-C,用可支配收入的定义,又可以写为 S ≡ Y-T-C,前面有 Y =
C+I+G,从两边减去 T,可得 Y-C-T = I+G-T,左式为私人储蓄,则 S = I+G-T,或 S = I+(T-G)
通过以上的变换,我们找到了另外一种表达产品市场均衡产出的条件:即产品市场的均
衡要求投资等于储蓄(包括私人储蓄和公共储蓄)。所以,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被称为 IS 关
系。厂商想要投资的数量必须等于人们和政府所愿意储蓄的数量。
所以有两种相一致的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表示法:
生产=需求(Y = Z);投资=储蓄(I = S)
第七章 货币与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特点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存在通货膨胀,而且即使在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经济,通货膨胀也
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在一般的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问题更为严重,发展中国家一般说
来通货膨胀普遍高于发达国家,另一些发展中国家更是出现所谓的恶性通货膨胀,严重干扰
了经济的平稳运行,造成重大的社会成本和问题,成为宏观经济问题研究中的突出重要问题。
通货膨胀是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通货膨胀的程度是通过通货膨胀率来反映的,通货膨
胀率是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一般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π = (Pt-Pt-1)/Pt-1 = ΔPt/Pt-1,
非常重要的是,应注意通货膨胀与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直接相关,价格是购买某种商品和劳务
所需要的货币量。所以研究通货膨胀有必要对货币进行介绍。
1、货币的定义:货币是在商品交易中能够得到普遍接受的任何商品(资产)。
货币最重要的特点是其普遍可接受的性质,而不是构成货币的材料。实际上在历史上,
各种商品都曾经充当货币,但是只是最后贵金属由于其物理性质而成为充当货币的最多、最
普遍的材料。
2、货币的主要作用:
交换媒介;贮藏手段(把货币的购买力从现在转移到将来);记账单位;在当代,货币
还有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能。
3、货币的种类:
•
不兑现的纸币,其本身并没有内在价值。例子:现在所有国家发行的纸币,都是以
国家信用作为后盾,强制发行和使用的。正因为如此,通货膨胀才成为现代经济中
的重要问题。
•
商品货币:其本身具有内在价值。例如黄金,金币、银币等。
在宏观经济学当中,我们其实对货币材料等本身并不感兴趣,实际上当我们讲货币的时
候主要注重的是当政府强制发行不兑现的纸币的时候,对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对价格总水平
的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整个宏观经济的产出、就业和价格变动的影响。所以,宏观经济学
理论当中的货币量研究的是一国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的数量及构成货币的各种类型的资产
的情况。
4、货币供给与中央银行
在当代,几乎所有国家的货币供给都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而发行货币只是中央银行的
重要职能之一。一般来说,中央银行还负责国家宏观经济中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等事关公
关经济全局的重要政策。
中央银行的职能包括:银行的银行,发行货币的银行,代行中央政府金库等。
在美国,执行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被称为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不但影响了美国的货
币政策,也对全球经济有重要影响。
二、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是把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与通货膨胀率联系起来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价格水平
与货币的数量之间存在一种比例关系,一般也成为古典货币理论。
为了说明货币数量论,首先需要阐明交换方程:一个把以现行价格进行交易的数量与货
币供给乘以每一单位货币的周转率的等式:MV = PY(其中 M 是货币数量,V 是货币流通
速度——每一单位货币在交易中被使用的次数,从宏观经济的角度主要指对当前的产出在交
易中被使用的次数,P 是价格指数,Y 为当前产出水平)在这个关系式中,只要收入流通速
度被事后定义,那么这个关系就是确定的。
货币数量论有许多形式,我们选取这种形式主要原因是它简明扼要,同时又不失这种理
论的本意。交换方程本身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不言自明的道理,本身并没有说明更多的什么,
但是货币数量论者主要要说明,交换方程能够决定价格水平。在我们假定的条件下,价格水
平(1)随着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变化而变化;
(2)随着货币的流通速度而变化;
(3)与利
用货币进行交易的数量反方向变化(交易的数量越大,价格水平越低)。特别地,如果货币
流通速度事前给定,供给方面的产出是固定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一种更为简单的货币数
量论形式:MV 拔 = PY 拔,或 P = MV 拔/Y 拔,拔说明的是这些项可以被当作固定的。上
面的等式实际上表明的是价格的高低依赖于货币供给。
三、货币的需求
1、货币、收入与财富
在现实生活中,货币可以指许多事物。在经济学当中,我们有必要区别这些术语。
收入,是我们工作所得的回报和通过利息和红利所得。它是一种流量,是一定时间相联
系的。
储蓄是没有花费的税后收入的部分。也是一种流量,有时被作为财富的同义词使用,是
一段时间你所积累起来的价值。
财富是所有金融资产减去所有的金融负债的价值。与收入和储蓄不一样的是,财富是存
量,是在某一时点上你的财富的价值。
金融资产中可以直接购买产品的资产称为货币。货币包括通货和支票存款。货币也是一
种存量。
2、货币和债券。
货币是为交易用的,没有利息。
债券,可以得到正的利息,利息率是 I,但是它不能用来进行交易。在现实中有两种债
券,每一种都有特定的利息率。但是暂时我们不作区分,我们假定只有一种可以投资的债券,
支付的利率是 i。
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假定,人们持有其财富必然会有一种资产组合,我们暂时假定人们
要不持有货币,要不就购买债券。持有货币因为货币具有最大的流动性,可以随时用以购买
商品。而持有债券可以得到利息。由于你肯定需要用钱进行交易,所以即使没有利息你也一
定持有一些货币。同时债券可以获得利息收入,所以你肯定需要投入债券资产。
之后必须考虑资产在货币和债券之间的多少的分配。很明显的是,如果债券的利息是零,
那么肯定你会把所有的资产都购买货币。但是如果债券利息率很高的话,这意味着你必须放
弃大量的收入,因而我们可以推算,利息率越高,愿意持有货币的数量越少,购买的债券比
例越高。
首先是与需要用货币做媒介进行交换的商品数量有关系,但是需要多少货币很难衡量,
可以肯定交易与名义收入成比例,所以交易数量可以用名义收入来代表。
其次是利率,利率越高,货币需求数量越低。假定货币需求用 Md 代表,我们可以得到
Md = YL(i),意为货币需求等于名义收入乘以利率函数 L(i)。其中利率函数的关系是,利率
对货币需求具有反向效果。在利率既定情况下,名义收入提高,货币需求向右平行移动(横
坐标为货币 M,纵坐标为利率 i)。
四、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和均衡利率
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是金融市场均衡的条件,即 Ms = Md,如果 M = Ms,则可得到
M = YL(i),这个方程告诉我们,假如收入给定,利率必须能使得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量等于
现在的货币供给 M,这个均衡关系被称作 LM 关系。
利率的决定:利率必须使得货币供给(与利率无关)等于货币需求(确取决于利率)。
货币供给是一条垂线,说明无论利率高低,货币供给都是那么多,其数量与利率无关。给定
收入水平的货币需求曲线是一条斜率向下的曲线,说明利率越高,货币需求数量越低,反过
来利率越低,货币需求量越高。
名义收入增加对利率的影响:名义收入增加使利率提高,货币需求曲线右移
货币供给提高对利率的影响:货币供给增长导致利率的下降,货币供给曲线右移
五、货币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一)公开市场业务
现代经济体系中,中央银行改变货币供给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在债券市场上购买和抛售债
券。如果中央银行想要增加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会购买债券并通过创造货币予以支付。反
过来讲,如果要减少货币供给就出售债券,并把交换的债券的流通的货币收回。中央银行出
售和购入债券的行为就称为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的资产就是它的资产组合中持有的债券。它的负债就是经济中的货币存量。公
开市场业务会使得资产和负债的同样变化。当中央银行购买债券,中央银行持有的债券多了,
而经济中的货币数量也多了,所以称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如果中央银行售出债券,其资产
负债表上债券和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都相应减少了,所以产生了紧缩性的货币供应效果。
(二)债券价格和债券收益
在西方国家的市场上,决定证券市场的并不是债券的利率,而是债券的价格;而利率可
以通过债券的价格而推导出来。所以理解这层债券价格和利率之间的关系对理解公开市场业
务很重要。
假如发行的承诺一年或不到一年支付的债券现在的售价是 PB,如果你买了并保有这个
债券一年之后收到$100,那么保有这种债券一年的回报率是 i = (100-PB)/PB,即为利息率。
假如现在债券的价格是$95,年利率就是$5/$95=0.053,或者 5.3%每年。债券的价格
越高,利率就越低。如果利率一定,我们可以算出债券的价格。一年期的债券从现在起一年
后支付$100,那么现在的价格就是 PB = 100/(1+i),债券的价格等于最后的支付额除以 1 加
上利率。如果利率是正的,债券的价格低于最后的支付额。利率越高,债券的价格就越低。
债券市场高企的意思是债券价格高企,因而利率现在下降。
(三)中央银行的选择:改变货币供给量还是改变利率?
中央银行能不能先决定利率然后调整货币供给以取得这个利率水平呢?
由于货币供给提高对利率的影响:货币供给增长导致利率的下降,货币供给曲线右移,
利率从 i 降低到 I’,那么中央银行先决定利率从 i 降低到 I’,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从 Ms
到 Ms’。央行往往想到他们希望达到的利率水平,然后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以便达到
这个利率水平。
实际上,现代中央银行提出的加息和降息的决定是通过大概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而
达到的。或者说,本质上二者其实并无大区别。但现代经济中,如果央行声称提高利息率对
经济的方方面面的影响都很大,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提高或降低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比较轻
微,所以改变利率被称为中央银行调节经济的重武器,而公开市场业务被视为对经济的微调。
六、银行对利率水平的影响
现代经济中有许多金融中介机构,这些金融中介机构吸收厂商和私人的资金,并利用这
些资金购买债券或股票,或者对其他厂商和私人放债。这些机构的资产由它们拥有的债券和
股票以及放出去的贷款构成;它们的负债是它们从厂商和私人那里接受的、并且是欠厂商和
私人的资金。
而银行是一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其特殊之处主要是它们的负债是货币。人们可以通过写
支票来为交易进行支付。
央行资产负债表:资产——债券;负债——央行货币(储备金+通货)
商行资产负债表:资产——储备金,贷款,债券;负债——支票存款
首先,银行接受存款并直接送入存款人的支票账户上,而存款人可以在任何时候开出支
票或直接取现。所以银行的负债等于它们支票存款的价值。
第二,银行把接受的一些资金当作储备金持有,一部分变成现金持有,一部分存在中央
银行当中户头上。准备金原因有三个:
(1)不管在那一天都有人存款,也有人取款,银行必须备有一部分现金
(2)不管哪天,本银行的客户可能寄支票给其他银行的客户,相反其他银行的客户也
可能给本银行的客户寄出支票。两个方向的支票的数额可能不等,需要有储备金来平衡账户。
(3)更重要的是,现代央行都要求商业银行有一定的储备金率,实际的储备率各国可
能不同。
然而产生了一种可能,商业银行总是尽可能多地把银行收到的资金购买债券或放贷。也
正因为如此,中央银行一定严格要求商业银行一定的银行准备金率,以防银行出现挤兑。并
且央行也必须具备作为最后贷款者的功能,以防出现挤兑风潮之后,影响整个金融体系。
第八章 IS-LM 曲线
实际上前面探讨了产品市场,也探讨了在金融市场上的情况和介绍了一些基本概念,现
在我们将把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放到一起进行研究。在短期产出和利率是如何被决定的,这
个理论框架被称为 IS-LM 模型,或称为 IS-LM 分析。
我们的分析框架基本上是由约翰·希克斯和美国著名凯恩斯主义代表人物阿尔文·汉森
发展起来的。凯恩斯发表了通论,激起西方理论界的巨大反响,但是对凯恩斯理论的解释却
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希克斯和汉森的这一解释基本上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成为分析凯恩斯
理论的简单而又比较清晰的分析框架。
1、回忆凯恩斯十字,主要由下列函数构成:
(1)消费函数:C = C(Y-T)
(2)政府政策变量:G = G 拔;T = T 拔
(3)暂时,我们把投资当成外生的:I = I 拔
(4)计划支出:Z = C(Y-T 拔)+ I 拔+ G 拔
(5)均衡条件:生产 = 需求(Y = Z,成为 IS 关系)
·产品市场的需求:以收入/生产(Y)为横坐标,以需求(Z)为纵坐标
·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Z = Y(斜率为 45 度,横坐标为 Y,纵坐标为 Z)
·产品市场的均衡收入值:联立 Z = Y 和 Z = C+I+G
·政府增加购买:产生ΔG,Z = C+I+G1 与 Z = C+I+G2,需求与生产都增加
现在,我们放弃前边的被投资当做外生变量的假设,即把投资当做一个未给定的量。在
原来的图上的产品市场的均衡值,原来对应于利率 i,但现在投资不是外生,由利率决定的,
是利率的函数。这样,产品市场的均衡情况就会有所变化了:
IS 曲线:能够使产品市场均衡的利率 i 和收入 Y 的组合的图像,即生产等于需求的均衡,
有 IS 曲线方程:Y = C(Y-T 拔)+I(r)+G 拔,即投资增加使得曲线上移,因此得出 IS 曲线(Y
为横坐标,r 为纵坐标):r↑→I↓→Z↓→Y↓
IS 曲线的斜率:
(1)IS 曲线的斜率是向下倾斜的(负斜率的)
(2)利率的下降会刺激厂商投资支出,这样又增加了总的需求。为了能够在产品市场
上重新获得均衡,产出 Y 必须增加。
IS 曲线的移动:
之前把税收T,政府的支出G都当作既定的,实际上哪一个发生变动的话都会使 IS 曲
线移动。
(1)在税收增加情况下,税收从 T 增加到 T’。在既定利率 i,可支配收入下降,导致
消费减低,然后对产品的需求下降和均衡产出的下降,IS 曲线向左移动。
(2)相反,政府支出增加,税收减少或者消费者信心的提振都会增加均衡产出,从而
使 IS 曲线向右移动。
所以总结起来:产品市场的均衡意味着提高利率导致产出下降。
(1)假定利率给定,任何降低产品需求的因素的变化都会使 IS 曲线向左移动。
(2)假定利率给定,任何提高产品需求的因素的变化都会使 IS 曲线向右移动。
2、LM 曲线:实际货币、实际收入和利率
我们现在回到货币供给与利率和收入之间的关系的方程:(M/P) d = L (i, Y)
LM 曲线:实际是货币供给和需求余额相等的利率 i 和 Y 之间的组合的图像
LM 曲线的方程式是:M 拔/P 拔 = L(i, Y)
·收入提高对利率的影响:对任何实际收入 Y 来说,实际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假如收入从 Y 提高到 Y’,这会导致任何给定水平的利率下的货币需求增加,所以货币需求
向右移动至 Md’,形成了新的均衡点 A’,在这点上利率 i’比原来高,即利率上升。
(横
坐标为 M/P 实际货币——M 为名义货币,纵坐标为利率)
。货币供给在点 M/P,由垂线表
示,标作 Ms。对任何水平的收入 Y 来说,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由向下倾斜的标为
Md 的曲线画出。均衡点上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利率等于 i。
·收入提高会导致利率提高:由于收入提高会导致货币需求提高,但是货币供给仍然保
持不变。因而利率必须提高,一直到对货币需求的两种相反的效应相互抵消为止:即收入增
加导致人们希望持有更多的货币,和利率提高招致人们希望持有更少的货币。直到对货币的
需求等于不变的货币供给时为止,货币市场重新回到均衡水平。
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发现在一个既定的货币存量水平下,联系在一起的利率的值和相应
的收入的值。我们利用这种关系就可以构建下面的图,从而得出 LM 曲线
·货币市场均衡意味着收入的增长会导致货币需求的提高,从而导致利率的提高从而在
产出和利率之间建立起相应的关系,出现一个正斜率的曲线,称为 LM 曲线(横坐标为收入
或生产 Y,纵坐标为 i)。这意味着在金融市场的均衡中,收入的增长会导致利率的增长,两
者之间的关系是正向的。
LM 曲线的移动
对既定水平的产出,增加货币供给会导致利率的降低,换句话说,货币供给的提高会使
LM 曲线向下移动。货币存量是名义货币存量 M 和价格水平 P 的比率,在图中给定,现在
如果这个比率发生变化,不管是由于名义货币存量变化还是由于价格水平变化都会移动 LM
曲线。
(1)名义货币存量增加,价格水平固定,那么实际货币供给就会提高。那么在既定收
入水平上。利率与货币市场的均衡一致,利率将会降低。而 LM 曲线也会向下移动。
(2)当名义货币供给降低的时候,实际货币供给量降低,但是由于收入没有改变,所
以对货币的交易需求没有发生变化,如果货币市场利率不变,货币需求就与增加了的货币供
给出现不均衡,如果要使货币市场均衡就必须升高货币利率来降低货币的流动性偏好需求,
因而导致货币利率升高。表现在图中就是,LM 曲线向上移动,利率升高。
总结起来,
(1)金融市场的均衡意味着,对给定的实际货币供给,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对货币
的需求,从而导致利率的提高,这由 LM 曲线的向上斜率表现出来。
(2)货币供给的提高使 LM 曲线向下移动;货币供给的减少会导致 LM 曲线向上移动。
3、把 IS 曲线和 LM 曲线放到一起
在产品市场上,IS 曲线说的是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必须相等,告诉我们利率是如何影响产
出的;在货币市场上,LM 曲线说的是货币的供给必须等于货币的需求,它告诉我们产出如
何影响利率的。在两个市场上的关系都是利率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因而我们可以把二者放到
一起来观察。这时候要求,产品市场保持均衡,同时金融市场也保持均衡,它们共同决定产
出和利率水平。
IS 关系:Y = C(Y-T)+I(Y, r) +G
LM 关系:M/P = Y L (i)
IS 代表产品市场的均衡,LM 代表金融市场的均衡。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点既能满足产
品市场均衡要求,又能满足金融市场的均衡要求。
IS-LM 分析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IS 曲线(凯恩斯十字)+ LM 曲线(流动偏好理论)→IS-LM 模型→总需求曲线(+总供
给曲线)→总供求模型→短期流动解释
以上的 IS-LM 框架包含了许多关于消费、投资、货币需求以及均衡条件的信息。运用
IS-LM 框架可以分析许多宏观经济中的问题,特别是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初步该分析框架在分析宏观经济问题可以有什么作用。
(1)财政政策,经济活动以及利率
在政府执行经济政策的时候,如果政府决定通过增加税收,但开支并不增加而减少预算
赤字,这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称为财政紧缩政策或财政巩固政策,或紧缩性财政政策。反过来,
政府或者由于增加支出,或者减少税收而增加财政赤字,这被称作财政膨胀或者称为膨胀性
财政政策。
不管是膨胀性财政政策还是紧缩性财政政策,都可以通过下列三个步骤进行分析:
a.这种政策改变如何影响了产品市场的均衡和金融市场的均衡。使 IS 曲线和 LM 曲线
怎样移动?
b.IS 曲线和 LM 曲线交点的移动所造成的影响的特点是什么?这会对均衡产出和均衡利
率有什么影响?
c.用文字叙述这种影响。
假如政府决定减少预算赤字,并通过增加税收并同时并不增加政府支出来做到这一点。
第一步,增加税收对产品市场均衡的影响,即对 IS 曲线的影响。在没增税的 IS 曲线上
的任一点,得到相应的 Y 和 i,使产品市场产品供给等于需求。
增税的效果:增加税收,人们可支配收入降低,从而减少了消费。通过乘数效应,减少
了产出。所以在原来的利率水平上,产出从 YB 降到 YC。
一般来说,较高的税收导致产出降低。IS 曲线向左移动,从 IS 曲线移动到 IS’。
利用同样的步骤,在没增税的 LM 曲线上的任一点 iF 和 YF,使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
增税的效果:没有变化,因为税收在 LM 关系中并不存在,所以并不影响均衡条件。
第二步,均衡的确定
最初的均衡点为 IS 曲线和 LM 曲线的交点。
增税之后,IS 曲线向左移动,新的 IS 曲线和 LM 曲线有了一个新交点。同时产出从 Y
降低到 Y’。利率从 i 降低到 i’。
第三步,用语言文字叙述
增税导致可支配收入降低,这导致人们减少消费;需求的降低又会降低产出和收入。同
时,收入减少降低了对货币的需求,导致利率的降低。利率降低减少了较高的税收对产品需
求的影响,但是并不能完全弥补对产品需求的影响。
如果利率并不变动,税收增加的结果使产出从大幅下降。那么利率降低之后对投资会产
生什么影响?一方产出减少意味着销售降低和投资减少;另一方面,较低的利率导致较高的
投资。如果不知道更多关于投资关系的准确情况,很难说究竟什么效应是主要的。
如果投资单纯依赖于利率,那么投资肯定增加;如果投资取决于销售,那么投资肯定减
少。一般来说,投资既取决于利率也取决于销售。往往说预算赤字一定导致投资提高,但是
事实上不一定如此。
(2)货币政策,经济活动,以及利率
货币供给增加被称为货币膨胀,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减少被称为货币紧缩或
货币收紧,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以货币扩张为例。假如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增加名义货币供给,如果价格水平固定,
那么此举必定导致实际货币增加。如果最初的实际货币供给用 M/P 表示,那么新的更高的
实际货币用 M’/P 代表,货币供给增加对产出和利率的影响。
第一步,货币供给并不直接影响对产品的供给或需求,所以,M 并不出现在 IS 关系中,
所以 IS 曲线不会移动;货币供给增加使得 LM 曲线向下移动,利率降低
第二步,货币扩张移动了 LM 曲线。因而经济沿着 IS 曲线动,使得均衡点从 A 到 A’。
产出从 Y 增加到 Y’,利率从 i 降低到 i’。
第三步,货币增加导致利率降低。利率降低导致投资增加,并且进一步增加需求和产出。
(3)政府出台政策组合的影响
政策组合是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结合,被称为货币-财政政策组合,简称政策组合。
好的政策组合意味着在同一方向既运用货币政策也运用财政政策。但是实际上,政府当
局可以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各种组合形式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有的时候,正确的政策
组合可能是两种政策从相反的方向起作用。例如把财政紧缩与货币扩张结合在一起。
下面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的简单总结:
模型哦
IS 曲线 LM 曲线 产出 利率
移动
移动
变动 变动
增加税收
左
无
下降 降低
减少税收
右
无
增加 提高
增加支出
右
无
增加 提高
减少支出
左
无
下降 降低
增加货币
无
向下
增加 降低
减少货币
无
向上
下降 提高
第九章 劳动市场
实际上,前面一直假定价格水平不变,并且我们事实上我们认定厂商能够也愿意以任何
给定的价格水平上生产任何数量的产出。这样的假设似乎在短期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当我
们转向中期或长期的时候,我们就必须抛弃这个假定,价格和工资如何随着时间进行调整,
这又会如何影响产出的。
我们将要探究的这些主要发生在劳动市场上。包括:
•
如果产量提高就会导致更高的就业
•
更高的就业水平导致更低的失业
•
较低的失业水平导致更高的工资
•
更高的工资增加生产成本,导致厂商提高价格
•
更高的价格导致工人要求更高的工资
以上一系列事件的中心是劳动市场,而劳动市场是工资形成的地方。
一、劳动力和劳动市场,就业率与失业率
(一)劳动市场:明确劳动力。
劳动力是那些正在工作和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口。
劳动力对非机构性居民人口(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称作参与率。
失业率的定义是,失业人口对劳动力人口的比率。注意失业率指的是那些寻找工作而又
找不到工作的人在劳动力中的比率,并非是失业人口对那些有劳动能力人口的比率。事实上,
参与率,即那些正在工作和找工作的人,与那些能够工作的人比率,其余的人口既可能是那
些不需要工作的人,也可能是那些想要工作的、但是自知根本找不到工作、因而放弃寻找工
作的人。
(二)劳动市场的流动性
如果失业率给定,作为劳动市场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种可能是,劳动市场硬化症。虽然失业不一定增加,但是新就业的也很少。
还有一种情况是,进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很多,虽然有很多人处于一种分离状态,但是也
有许多人被雇佣,劳动市场处于活跃状态。
在西方经济学当中,所谓分离状态包括两种,一种称为离任或离开以寻到更好的工作岗
位,另一种称为停工或临时解雇。
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是,失业人的平均时长,也就是失业的人平均在失业状态的时间。
这个指标很重要,这就是说,如果失业意味着要无限期地等待得到一个工作,劳动市场就是
停滞的、没有变化的市场。同时,另外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第一次获得工
作的时间及第一次获得工作的收入水平。
二、工资的决定
这个问题大体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工资是如何决定的,另外一个是在工资与失业之间
的关系。
(一)工资决定与集体议价
工资决定有很多途径:有时候是由集体议价决定——在厂商和工会之间进行谈判、协商。
实际上在美国集体议价并不占很大的成分。大约只有 15%的工人的工资是由集体议价
决定的。其他的人的工资或者是由雇主决定的,或者是由雇主与单个雇员之间的议价决定的。
议价的程度实际上取决于议价能力。工资岗位要求的技能越高,进行议价的可能性就越高。
而那些属于低门槛工作的岗位几乎就没有什么议价能力。而那些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大明星就
会有很多的议价可能。
相比之下,日本和欧洲国家的集体议价在工资决定中起重要作用。这种谈判既可能是在
厂商一级中进行的,或者是在产业那层进行的、甚至全国级别的谈判。有时协议是不是适用
于每个厂商取决于是不是签订了协议。有时这些协议可能自动适用于产业或国家中的所有厂
商和所有的工人。
虽然制度上的差异影响了工资的决定,但是在各个国家中仍然存在一些共同的影响工资
决定的因素:
1、保留工资:能够使得人们在工作或失业之间感到无差异的工资。
保留工资也有人定义为居民户愿意向市场提供劳动的最低工资率。换句话说,大多数工
人被支付的工资都足够高得使工人或者愿意就业或者失业,如果保留工资不够高,那工人就
不会愿意就业。
一个工人的议价能力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个是,如果这个人离开公司,公司或厂商寻
找人代替他的成本有多高;第二是,他寻找到另一个工作的难度如何。他寻找另外工作越容
易,他的议价能力就越大。
这就是说,工人的议价能力取决于他工作的性质,同时取决于劳动市场的条件。当失业
率低的时侯,厂商找人替代就越困难;而失业率高的时候,厂商找到替换的人容易,而工人
找到工作却更困难。
2、效率工资
如果不管议价能力的话,厂商也可能愿意支付高于保留工资的工资水平。大多数的厂商
都希望工人满意工作,因而工作起来生产率更高。这种把工资水平和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联系
在一起的理论成为效率工资理论。
(二)工资、价格与失业
工资决定可以由下列方程决定:W = PF (u,z) (P 代表价格水平,u 代表失业率,z 代
表其他因素)
1、工人取得工资是为了购买商品和劳务:工人在乎的是工资能够购买多少商品和劳务。
假如价格涨了一倍,可以想象工人一定会要求工资也上涨一倍。所以价格水平影响到工资决
定,二者同向、同比例变动。
2、失业率
很明显,如果工资是由议价能力决定的,那么失业率越高,工人的议价能力就越弱,因
而就可能迫使他们接受更低的工资;如果工资是由效率工资决定的,那么失业率越高就使得
厂商支付更低的工资并且仍然能够让工人愿意好好工作——所以增加失业率导致名义工资
下降。
3、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增加时会导致工资提高。
如失业保险(即对失业的支付,有益于那些失业的工人的保险):如果完全没有失业保
险,那么有些工人如果失业了意味着没有任何生活来源,所以他们就可能接受非常低的工资
以避免失业。反过来说,如果有失业保险,那么失业保险可能就使得工人可以拖延时间来等
待更高的工资。
还可能包括最低工资,就业保护措施(如果保护要花很多钱,厂商让工人下岗可能就要
承受更大的损失)等。
三、价格决定关系
生产函数简单说就是投入和生产出的产出量之间的关系,价格就是由生产函数的性质和
投入的价格决定的。
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假定如果现在要素投入只有一种,则可得 Y=AN (A 代表技术进
步,随着时间的增长,A 会增长,所以 A 不是不变的)
但是现在我们进一步假定投入和产出之间是一种单位成长关系,也就是说 A 等于 1,
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 Y=N。意味着生产多一单位产出的成本是雇佣多一单位的工人的成本,
也就是工人的工资 W。
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产出的价格会等于边际成本,所以 P 等于 W;但是许多产品
市场不是竞争性的,企业所索取的价格往往高于边际成本,所以我们得到:P = (1+μ)W (μ
是价格超过成本的价)。如果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μ就是零,价格 P 就等于 W。如
。
果市场不是竞争性的,厂商具有市场势力,μ就是正的,P 超过成本 W,其倍数等于(1+μ)
前面提到,工资决定 W = PF (u,z),现在两边除以价格水平 P,可得 W/P = F (u,z)
这个方程称为工资决定方程,说明实际工资 W/P 和失业率 u 之间是负的关系。失业率
越高,由工资决定选择的实际工资越低。道理很简单,失业率越高,工人在议价中的地位就
越弱,实际工资就越低。这种关系称为工资决定关系。
工资、价格与自然失业率图:横坐标失业率 u,纵坐标实际工资 W/P
工资决定关系 WS 是向下倾斜曲线,失业率越高,实际工资越低。
价格决定关系 PS 由于 P = (1+μ)W,有 W/P = 1/(1+μ),即价格决定所做出的决策决定
了厂商支付的实际工资,换句话说,如果厂商市场势力大,提高了市场加价μ,就会导致实
际工资降低。这里的数学关系是一目了然的,但是究竟价格决定如何实际上决定了厂商支付
的实际工资并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
假如厂商增加了其市场加价,因而提高了其产品的价格。你的实际工资并没有提高多少。
你的名义工资不变,厂商生产的产品也只占你购买的一揽子商品中的很小的部分。但是假如
经济中所有的厂商都增加了其市场加价,因而所有的价格都上升,情况就不同的。即使名义
工资不变,但是实际工资降低了。所以厂商的市场加价越高,实际工资越低。
所以价格决定关系在图中是以水平线 PS 表示。实际工资是由价格决定 1/(1+μ)隐含表
示的,并不取决于失业率。
四、自然失业率
工资决定和价格决定对失业的含义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两个方程,一个是工资决定的公式,一个是价格决定公式:
W/P = F (u,z)与 W/P = 1/(1+μ),由此可得均衡条件:F (u,z) = 1/(1+μ)
劳动市场的均衡要求在工资决定中选择的实际工资等于价格决定所隐含的实际工资。
在上面的工资、价格和自然失业率的图中,均衡点的均衡失业率是由 un 决定的。这里
的均衡失业率被称为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在工资决定中所选择的实际工资等于价格决
定中隐含的实际工资相等的那个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的概念在劳动市场当中以及宏观经济分析中非常重要,但是其“自然”失业
率中的自然似乎含义让人觉得表达的不清楚。所谓自然失业率中的自然就是不受到制度或者
政策因素影响。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譬如
•
增加失业福利会产生影响:失业福利提高导致自然失业率提高
因为增加了福利使得失业前景痛苦减轻,所以增加了工资。所以它使工资决定关系向上
移动,从 WS 移动到 WS’。均衡点从 A 沿着 PS 曲线水平向右移动到 A’,自然失业率从
un 增加到 u’n。
用语言叙述,在给定的失业率,较高的失业福利导致较高的实际工资。为了把实际工资
带回到厂商愿意支付的水平,就需要有较高的失业率。
•
另外,如果对反垄断法执行的力度降低:垄断加价提高降低了实际工资水平,导致
自然失业率提高
反垄断规制放松意味着垄断厂商加价的能力加大,也就是增加了μ的值。μ值提高意味着
实际工资降低,所以它使得价格决定关系下降,从 PS 降到 PS’。这时经济沿着 WS 动,均
衡从 A 右下移动到 A’,自然失业率从 un 增加到 u’n。
用语言叙述:在给定工资情况下,让厂商提高价格(放松反垄断)导致实际工资降低。
为了让工人接受较低的实际工资,就需要较高的失业率,从而导致自然失业率的提高。
以上的两个例子都说明一些经济结构因素都会影响到失业率,因而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
失业率未必妥当,所以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应当改称为结构失业率,但是这个名字并未得到广
泛认可。
五、从自然失业率到自然就业率到产出的自然水平
就业水平 N 等于劳动力 L 人口减去 L 乘以失业率:N = L-uL,如果自然失业率是 un,那
么就可以得到自然就业水平:Nn = L-unL,最后是把自然就业水平与自然产出水平联系在一
起,也就是就业等于自然就业水平的生产水平。
根据上面我们利用的生产函数(Y = N),自然产出:Yn = Nn = L-unL,即 un = 1-Yn/L,
根据上面给出的均衡失业率等概念,我们曾经有过关系式:F (u,z) = 1/(1+μ),我们把 un 代
入 u 可以得到:F (1-Yn/L, z) = 1/(1+μ),从中我们可以算出自然产出水平,并且其左边实际
上就是工资决定中的实际工资,右边是价格决定中隐含的实际工资,二者相等。
实际上我们后面需要通过自然失业率导出自然就业率,进一步导出自然产出水平。这证
明在后面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分析中非常重要。
上面的推理的结论可以总结为:
•
在工资决定中实际工资是失业率的减函数
•
价格决定中隐含着实际工资是一个常数
•
劳动市场的均衡要求工资决定中的实际工资(决定失业率)等于价格决定中隐含着
的实际工资。
•
均衡失业率被称为自然失业率
•
与自然失业率相联系的是自然就业水平和自然产出水平
第十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The AS-AD Model)
利用前边介绍的所有市场,包括产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市场的均衡条件放到一起,
观察短期和长期的情况。
•
第一是总供给曲线,在前边劳动市场的探讨的基础上,我们将探讨总供给曲线。
•
第二,总需求曲线或总需求关系。把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包含的含义都考虑到,建
造总需求曲线
•
第三,把前边的放到一起,得出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
•
第四,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动态效应
一、总供给曲线
该曲线的得出主要是抓住了产出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它是从前边我们讨论的工资和价格
行为关系当中得出来的。所以首先我们要复习:
工资决定关系:W = PeF (u,z)
价格决定关系:P = (1+μ)W
同时我们在前边还假定实际价格水平等于预期价格水平。在这个假设条件下,我们得出
了自然失业率和自然产出水平。但是我们将放弃这个假定,价格决定关系和工资决定关系会
让我们得出价格水平、产出水平和预期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第一步去掉两个方程中的名义工资那一项。把第二个方程中的名义工资项用第一个方程
中的表达式替换,得出:P = Pe(1+μ)F (u,z)
用文字叙述,价格水平 P 决定于预期价格水平 Pe,和失业率 u(以及加价μ以及代表所
有变量的 z,但是现在我们还是假定这两项是常数)。
第二步是用以产出中的表达替换失业率 u。为了替代 u,我们需要重新想到在失业率、
就业和产出的关系:u = U/L = (L-N)/L = 1-N/L = 1-Y/L
第一个等式来自定义,失业率等于失业人口比上劳动力;第二个等式是从失业定义来的;
第三个等式是简化等式;第四个等式是从生产函数的特点得来的,它说的是,生产一个单位
的产出要求一个单位的工资,所以 Y = N,所以最后得到的就是 u = 1-Y/L
用文字表示就是,对既定水平的劳动力,产出越高,失业率越低。
用 1-Y/L 替代前边关于 P 的方程。我们就可以得到总供给曲线终极方程(AS 关系):P =
Pe(1+μ)F (1-Y/L,z),即价格水平 P 取决于预期价格水平 Pe,和产出水平 Y(以及加价μ,所
有其他变量 z,和劳动力 L,我们现在把他们都当作常数)。AS 关系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1、产出的增长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Y↑→P↑)
。
这是以下四个方面的结果:
• 产出增长导致就业增长(Y↑→N↑)
• 就业增长导致失业下降,因而导致失业率下降(N↑→u↓)
• 较低的失业率导致名义工资提高(u↓→W↑)
• 名义工资提高导致厂商订立的价格提高,因而提高整个价格水平。
(W↑→P↑)
2、预期价格水平提高导致实际价格水平提高(Pe↑→P↑)
例如,如果预期价格水平上涨了一倍,那么价格水平也将上涨一倍。这个效应是通过工
资实现的:
• 如果工资订立者期望价格水平更高,他们就会订立更高的名义工资(Pe↑→W↑)
• 名义工资提高导致成本增加,又导致厂商订立价格提高和更高的价格水平(W↑→
P↑)
也就是说,经济活动水平高对价格产生压力。
总供给曲线(横坐标产出 Y,纵坐标价格水平 P)
:假设预期价格水平不变,产出的增长
导致价格水平的增长。如果产出等于自然产出水平 Yn,价格水平就等于预期价格水平 Pe
以上 AS 曲线具有三个特点:
1、总供给曲线斜率是向上的。换句话说,产出 Y 增长会导致价格水平 P 提高。
2、总供给曲线通过点 A,在这点上 Y = Yn,P = Pe。换句话说,当产出 Y 等于自然产出
水平 Yn,价格水平 P 就等于预期价格水平 Pe。
这是因为前边把自然失业率(以及随之而来的自然产出水平)定义为价格水平与预期
价格相等时的失业率(或产出水平)
。利用这个特点,我们可以直接得出两个重要的含义:
• 当产出高于自然产出水平的时候,价格水平比预期的价格要高。如果 Y 大于 Yn,
在 Yn 的右边,那么价格 P 就比 Pe 高。反过来说,当产出低于自然产出水平,价格水平
就低于预期的价格水平。
• 预期价格水平 Pe 提高,就会使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反过来,预期价格水平降低,
总供给曲线向下移动。任何预期价格水平的提高导致工资的增长,而工资的增长又会导
致价格的提高。因而在任何产出水平,价格水平都会更高一点,使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
特别是,总供给曲线不是通过点 A(产出等于自然产出,价格等于预期价格)而是通过
A’(产出等于自然产出,但是价格等于 P’e)。
提高预期价格水平对总供给曲线的影响:提高了预期价格水平使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
总结起来,我们在本节中得出了总供给曲线
1、从劳动市场中的工资决定关系和价格决定关系中,我们得出了总供给关系
2、对给定的预期价格水平,价格水平是产出水平的增函数。它由向上倾斜的曲线代表,
称为总供给曲线。
3、预期价格水平的提高使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预期价格水平的降低使总供给曲线向
下移动。
二、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讲的是价格水平对价格的影响。总需求曲线是从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均衡
条件中得出的。
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Y = C(Y-T)+I(Y, r) +G,产品市场的均衡要求产出等于对产品的
需求——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的总和。这就是 IS 关系。
同时我们也知道金融市场的均衡条件:M/P = Y L (i),金融市场的均衡要求货币供给等
于货币需求,这就是 LM 关系。
注意,在 LM 方程中的左面的是实际货币存量 M/P,但是实际货币存量又是从名义货币
M 的改变而来的,同时实际货币存量的改变也可能是价格水平的变化带来的。价格水平提
高与名义货币存量减少对实际货币存量的影响是相同的,二者都导致实际货币存量减少。
运用 IS 和 LM 关系,我们就能够在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之间建立联系,而非常重要的是,
这种价格与产出之间的联系正是由产品市场和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当中就包含着的。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价格水平的提高导致产出水平的降低
AD 曲线斜率形状的内在逻辑: P↑→M/P↓→LM 左移→r↑→I↓→Y↓
语言可以这样描述:价格水平的提高导致实际货币存量的减少,导致利率的提高,而利
率提高又会带来对产品的更低的需求,以及更低的产出。
这种在产出和价格水平之间的负向联系在图上就表现为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 AD。
我们还要指出,除了价格水平之外,任何能够使 IS 曲线或 LM 曲线移动的变量也都会影
响到 AD 曲线,从而移动总需求曲线。
(1)增加政府支出 G,在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产品和金融市场上的均衡所得出的产出
水平会更高。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从 AD 曲线移动到 AD’。
(2)降低名义货币供给量的举动是一个紧缩性的公开市场业务,在既定价格水平下,
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均衡所提示的产出比原来要低。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到了 AD’’。
总而言之,我们前边总结的总需求曲线终极方程(AD 关系)可以以下面的两个方程来
代表:
Y = Y(M/P, G, T),产出 Y 分别是三个变量的增函数,增函数,减函数。
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既定的情况下(也就是 M,G,T 既定)
,提高价格水平 P 会导
致实际货币存量的降低,从而导致产出的减少。
所以可以总结如下:
1、从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均衡条件出发,我们得出了总需求关系
2、这一关系意味着产出水平是价格水平的减函数。
3、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变化(或者更一般地说,除了价格水平之外的任何变量的变
化)
,会导致 IS 曲线或 LM 曲线的移动,从而移动了总需求曲线。
三、短期及中期的均衡水平
现在我们把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放到一起
总供给曲线的方程为:P = Pe(1+μ)F (1-Y/L,z)
总需求曲线的方程为:Y = Y(M/P, G, T)
给定预期价格水平 Pe 的值(这在总供给方程中),给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变量 M、G、
T 的值(这在总需求关系中),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决定了产出 Y 和价格水平 P 的均衡值。
注意这个均衡值明显取决于 Pe 的值。Pe 的值决定了总供给曲线的位置,而总供给曲线
的位置影响了均衡。在短期,我们可以把 Pe,即工资制定者最后决定工资的预期价格水平
当做已知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失,Pe 却很有可能变化,把总供给曲线移动,并改变均衡
水平。所以我们区分短期和中期进行研究。
短期均衡(AS 曲线向右上,AD 曲线向右下)
均衡是由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的,在该点,劳动市场,产品市场和金融
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
总供给曲线是按照给定的 Pe 的值画出的。产出水平越高,价格水平越高,所以是向上
倾斜的。曲线的位置取决于 Pe。注意,当产出等于产出的自然水平的时候,价格水平等于
预期价格水平。这意味着,在图中总供给曲线通过点 B。所以,如果 Y=Yn,那么 P=Pe。
总需求曲线是按照 M,G,T 的值既定画出的。它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价格水平越
高,产出水平越低。
均衡是由 AS 曲线和 AD 曲线的交点给出的。在该点,产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市场
都处于均衡。
劳动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因为均衡是在供给曲线上。
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因为均衡在总需求曲线上。
产出的均衡水平和价格水平是 Y 和 P。
总体而言,没有理由认为均衡产出 Y 应当等于自然产出水平 Yn。均衡产出水平既取决
于总供给曲线的值(因而取决于 Pe 的值),也取决于总需求曲线的位置(因而取决于 M,G
和 T 的值)。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在短期没有理由说产出应当就等于自然产出水平。
这取决于特定的预期价格水平的值和影响总需求曲线位置的变量的值。
如果产出高于自然产出水平,AS 曲线随着时间向上移动,直到产出降回到自然产出水
平:短期均衡点的产出是 Y 并高于自然水平的产出 Yn,值得注意的是,在均衡点,产出超
过自然产出水平。所以价格比工资制定者预期的价格水平为高,这又会使得他们对将来的预
期价格水平提高。所以下一回他们订立名义工资的时候可能就会以较高的预期价格水平为基
础来做出决策,比如 P’e,而 P’e>Pe。
预期价格水平提高意味着在下一个时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从 AS 到 AS’。也就是
说,在一个给定的产出水平上,工资的订立者预期出现较高的价格水平。于是他们订立较高
的名义工资,这又导致厂商订立较高的价格。价格水平于是就提高了。
AS 曲线的向上移动意味着经济沿着 AD 曲线变动。均衡点从 A 向左上移向 A’。均衡
产出从 Y 降低到 Y’。但是这种调整过程并不会到此为止,因为在 A’点,产出 Y’仍然高
于自然产出水平 Yn,价格水平仍然比预期价格水平高。因此,工资的制定者可能继续提高
他们的预期价格水平。
这意味着,只要均衡产出水平高过自然产出水平 Yn,预期价格水平就将提高,从而使
AS 前线向上移动。当 AS 曲线向上移动的时候,经济沿着 AD 曲线移动,均衡产出水平将
继续降低。
这种调整过程的终点是,当 AS 曲线一路移动直到 AS’’,均衡点移动到 A’’,即均
衡产出水平等于 Yn 时为止。
在 A’’点,均衡产出水平等于自然产出水平,所以价格水平等于预期价格水平。在这
点,工资制定者没有理由再改变他们的预期了,AS 曲线也不再移动,经济就停留在 A’’。
总结起来,只要产出超过自然产出水平,价格水平就会超过预期价格水平。这就导致工
资制定者提高其预期价格水平,从而导致价格水平的提高。价格水平的提高又实际货币存量
减少,这又使得利率提高,利率提高又导致产出降低。调整会一直进行到产出等于自然水平
的产出。
1、在短期,产出可以高于自然产出水平也可以低于自然产出水平。总供给或总需求关
系中的任何变量的改变都会导致产出的变化和价格水平的变化。
2、在中期,产出最终会回归到自然产出水平。调整是通过价格水平的变化进行的。当
产出高于自然产出水平的时候,价格水平提高。价格提高降低需求和产出。当产出低于自然
产出水平的时候,价格水平降低,需求和产出提高。
3、在短期 Y≠Yn。而在中期:Y→Yn
四、货币扩张的影响
在短期和中期,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效果,也就是说,增加名义货币供给水平,比如从 M
增加到 M’的时候,动态的变化和调整过程是怎样的呢?
在名义货币变动之前,产出处于自然产出水平。总需求和总供给曲交于均衡点,其产出
水平等于 Yn,价格水平等于 P。
现在增加名义货币供给会导致实际货币存量 M/P 增加,这就会导致产出增长。总需求
曲线向右移动,从 AD 移向 AD’。在短期经济从 A 点向右上到 A’,产出从 Yn 增加到 Y’,
价格水平从 P 增加到 P’。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价格预期的调整开始发挥作用。当产出比自然产出水平高的时候,
价格水平高于工资订立者的预期。他们于是就会改变预期,这又会使得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
此时,经济沿着总需求曲线 AD’移动。调整过程在产出转回到自然产出水平的时候停
止。在这点上,价格水平等于预期价格水平。在中期,总供给曲线是由 AS’’给出的,经
济处于从 A’向左上到点 A’’,产出这时候回到 Yn,价格水平增加至 P’’。
注意,实际上我们可以确定最终价格水平的增长的确切规模。如果产出回到自然产出水
平,实际货币存量一定也回到其最初价值。换句话说,价格水平的成倍增长一定等于名义货
币存量的成倍增长。
货币扩张的供求动态效果:货币扩张在短期导致产出增长,但是对中期的产出并无影响。
背后的调节过程:货币扩张对产出和利率的动态影响(通过 IS-LM 曲线分析)
货币扩张的 IS-LM 动态效果:最初 IS 和 LM 曲线的交点是 A,这与供求曲线均衡点 A 一
致,产出是 Yn,利率为 i。货币扩张开始使 LM 曲线向下移,使得均衡点从 A 到 A’,利率
低了,产出高了。经过一段时间,价格水平提高,使 LM 曲线向上回调,直到产出回到自然
产出水平。
当 LM 曲线向下移动后,有两种效应在起作用。一种是由于名义货币增加,而另外一种
部分弥补了第一种效应的是由于价格水平的提高。
• 如果价格不变,名义货币的增长将把 LM 曲线降到更低。均衡点将在 IS 和 LM 的交
点 B。
• 但是即使在短期价格水平也会增加,价格提高使 LM 曲线向上提,至交点为 A’部
分抵消了名义货币增加的效果。
• 以上两种效果的净效果是均衡点是 A’而不是 B。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由于产出水平高于自然水平,这意味着价格水平继续提高。由于价
格水平提高,又会进一步降低了实际货币存量,使 LM 往回升。经济沿着 IS 曲线回到名义
货币扩张前的情况。
经济最终停在 IS-LM 中原均衡点,在供求关系中的 A’’点。名义货币的增加恰恰被价
格水平的比例提高所抵消,实际货币存量因而没有发生改变。实际货币存量未发生变化,产
出也回到其最初的价值 Yn,自然产出水平,利率也回到其最初的值 i。
以上的过程中恰恰说明了货币的一个重要的属性,即货币中性问题。
• 在短期,货币扩张导致产出提高,利率降低和价格水平提高。
• 货币扩张在多大程度上落在产出和价格水平上取决于总供给曲线的斜率。
• 经过一段时间,价格水平提高,货币扩张对产出和利率的影响消失。所以在中期,
名义货币增加完全反映在价格水平的等比例提高上。名义货币的增加对产出或利率没有
影响。
• 经济学家把货币对产出和利率在中长期没有影响称为货币中性。
注意,货币中性是在中期(或长期)对产出和利率没有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或者
不应当使用货币政策来影响产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帮助经济从衰退中所走出,更快地
回到自然产出水平。但是这种情况告诉我们,货币政策不能永远保持较高的产出水平。
五、减少预算赤字的影响
政府存在预算赤字,现在决定通过减少政府支出来减少政府预算赤字(G 到 G’)
,而
与此同时政府的税收 T 并不改变。
最初的产出水平是在自然产出水平,因而经济在均衡点产出为 Yn。政府支出从 G 减少
到 G’,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从 AD 到 AD’。对给定价格,产出降低了。在短期均衡
点从 A 点向左下移向 A’,产出从 Yn 降低到 Y’,价格水平从 P 降低到 P’。
降低预算赤字的最初影响是引起了产出的减少(因为降低预算赤字也称作财政紧缩措
施),经过一段时间,只要产出低于自然产出水平,总供给曲线就会不断向下移动。这时经
济就会沿着总需求曲线 AD’向下移动,直到总供给曲线达到 AS’’,经济向右下达到点
A’’为止。但是到那个时候,衰退已经结束,产出回到 Yn。
所以就像名义货币的增加一样,预算赤字的降低并不能永远影响产出,最终产出回到其
自然水平。但是货币变化的影响和预算赤字变化影响的重要不同在于,后者在回到点 A’’
的时候,并非一切还是和原来完全一样。
减少预算赤字的供求动态影响:减少预算赤字最初导致产出下降。然而,经过一段时间
之后,产出回到自然产出水平。
来看一看降低赤字对产出和利率的影响:
最初的情况是由 IS 曲线和 LM 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点为 A,对应着供求中的原均衡点。
产出等于自然水平的产出 Yn,利率为 i。
降低赤字会影响到 IS 曲线,由于是降低赤字,所以该措施是属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所
以会使得 IS 曲线向左移动,从 IS 移动到 IS’。
如果价格水平不发生变化,经济就会从点 A 向左下移动到 B。但是由于产出的减少的结
果价格水平下降,因而实际货币存量增加,导致一种补偿性的 LM 曲线的移动,LM 曲线向
下移动到 LM’。结果最初的减少赤字的影响是把经济从点 A 先向左下移动到 B 再向右下移
动到了点 A’,产出和利率水平都比原来降低了。
只要产出水平低于自然产出水平,价格水平就会继续下降,导致实际货币存量基础增加,
LM 曲线就继续向下移动,直到经济沿着 IS’从点 A’向右下最终达到点 A’’为止。
在点 A’’,产出回到自然产出水平,但利率比赤字减少前的水平要低,从 i 降到 i’’。
总结起来,财政政策的效应如下;
• 在短期,预算赤字减少如果伴随货币政策的变化的话,会导致产出的降低和投资的
减少。
• 在中期,产出会回归到自然产出水平上,利率会比以前低。在中期预算赤字的减少
会毫无争议地导致投资的增加。
所以总结起来,减少预算赤字的效应是:
• 短期,Y 减少,I 或者增加或降低,要看具体情况
• 在中期,Y 不发生变化,I 提高
• 长期,Y 增加,I 增加。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一、货币政策
在论述这些问题,我们先要牢记我们在前面所阐述过了的关于货币政策的主要结论:
• 在短期,货币政策既能够影响到产出的水平,同时又能影响到产出的构成。增加
货币供给导致利率降低和通货贬值。而它们又都能提高对产品的需求和提高产出。
• 在中期和长期,货币政策是中性的:无论是货币增长水平的变化还是货币增长的速
度的变为都对产出或失业没有影响;货币水平的变化能够导致价格的同比例的变化;名
义货币增长率的变化能够导致通货膨胀率的相应变化。
1、货币政策与最佳通货膨胀水平
(一)通货膨胀的历史简介
通货膨胀,特别是所谓恶性通货膨胀更是破坏了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
通货膨胀最终来自于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增长——在每一个通货膨胀严重的国家都存在
相应的高名义货币增长。这又是因为预算赤字高企,预算赤字高企是因为,一国经济发生了
重大的变故和冲击,使得政府除了创造货币之外,政府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找到其他办法来
筹集政府巨大的花费所需要的资金,其结果是极高的通货膨胀。
所谓重大变故和冲击可能是巨大的社会变革,一场内战或者革命,也可能是经济上的巨
大变顾,一个国家主要的或全部的出口和收入的主要来源的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下降。这些变
故的共同点是,它们摧毁了国家征税的能力,但是政府越来越不能从公众或者外国为其赤字
筹集资金。
由于担心政府在将来不能偿还债务,现在的借款人所要越来越高的利率,有的时候干脆
就拒绝借给政府资金。结果政府越来越多地转向其他资金来源,货币创造。最终大部分的赤
字都只能通过货币创造来解决。这也就是今天一些欧盟国家所面临的危险。由于担心这些国
家的偿债能力,所以这些国家的借贷成本升高到 7%以上,这样的话可能会出现非常严重的
后果。人们十分担心这种最坏的结果出现。
(二)通货膨胀产生的过程
如果一个政府出现预算赤字的时候,有两个办法可以筹集到资金:一是可以借款——这
也是每一个普通老百姓也在使用的方法。老百姓借款是找到一笔贷款,而政府借款是通过发
行债券的办法筹集资金;二是,政府可以通过一些普通老百姓不可能利用的方式筹到资金。
实际上,政府可以通过创造货币的方法来为赤字融资。
我们知道一般来说政府并不能创造货币,因为在现代银行制度体系中,只有中央银行才
能创造货币。实际上,政府是通过中央银行的配合,政府事实上可以货币创造来为赤字融资。
方法就是,政府发行债券,并要求中央银行购买这些债券。这样一来中央银行就可以付给政
府它创造的货币,而政府利用这些钱为赤字融资,这个过程被称作债务的货币化。
当政府不能从老百姓或者外国人那儿借到钱,政府就会越来越转向其他融资渠道:货币
创造。
那么为了给特定数量的收益融资需要多大名义货币增长率呢?
•
现在令 M 代表名义货币存量,比如在每月月末衡量的名义货币存量(之所以以每
月月末衡量的货币存量衡量是因为在恶性通膨的时候,情况变化极快,如果以季度或年度衡
量往往不能反映实际情况)ΔM 代表名义货币存量的变化。
•
政府通过创造等于ΔM 数量的货币所产生的实际收益就是ΔM/P。货币创造的这个
实际收益被称为铸币税收益(创造货币所获得的收益)
。所以铸币税收益 = ΔM/P
关于铸币税收益的公式用语言来说就是,铸币税收益等于货币创造除以价格水平。
改写一下前边的公式得到:ΔM/P = ΔM/M*M/P
这个公式给出了在铸币税收益、名义货币增长率和实际货币余额之间的关系。因为ΔM/P
就是铸币税收益,所以上式又可以写成:铸币税收益 = ΔM/M*M/P
再把两边都除以 Y(一个月的实际收入),得到:铸币税收益/Y = ΔM/M*[M/P/Y]
假如我们设想政府预算赤字等于实际收入的 10%,并且政府决定通过铸币税收益来筹集
资金来抵消预算赤字,所以预算赤字/Y = 铸币税收益/Y = 0.1。假如人们持有的实际货币余
额(也就是持有的实际货币存量)等于两个月的收入,那么(M/P)/Y = 2。这意味着名义货
币增长必须满足:ΔM/M*2 = 0.1→ΔM/M = 0.05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政府可以通过 10%的货币创造过程为 20%的预算赤字融资?20%的
货币创造为 40%的预算赤字融资呢?不是这样的。原因就是,当名义货币增长,通货膨胀
也在提高,因而导致老百姓减少他们的实际货币余额。在极端情况下,甚至采取物物交换。
当然老百姓或多或少都要持有货币的,因而实际货币余额不可能为零。那么有多少老百
姓面对通货膨胀进行调节这是个问题。但是我们应当记住的是,政府从货币创造当中取得的
收益,即铸币税收益等于名义货币增长率与实际货币余额的乘积。由于存在通货膨胀预期,
消费者往往降低实际货币余额,所以高通货膨胀率会减少货币的使用,降低实际货币余额。
(三)通货膨胀的成本
下面的四个方面可能是构成通货膨胀的主要问题:
1、所谓的皮鞋成本
由于通货膨胀提高了名义利率,从而加大了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结果人们会通过增加
去银行的次数而减少他们的货币余额。如果通货膨胀比较低的话,人们可能会做其他的事,
而不会跑银行。
2、税收上的扭曲
比如对资本利得征税。一般来说,利得税是以购买这种资产时的价格和卖出这种资产时
的价格差为基础的。那么通货膨胀越高,征收的税收就越高。举例说明如下:
•
假如过去十年通货膨胀年率为π%
•
10 年前买的房子$50,000,今天卖出房子$50,000(1+π%)10,因而房子的实际价值
并没有改变
•
如果利得税是 30%,卖出房子的有效税率(有效税率定义为纳税额与卖出房子价
格的比率)是[30%*50000(1+π%)10-50000]/50000(1+π%)10 ≈9.7%
由于你卖房子的价格和当初你买房子的价格是一样的,你的实际资本利得是零,所以你
不应当缴纳任何税。如果通货膨胀π是零的话,那么有效税率就是 0%。但是如果通货膨胀
是 4%的话,那么按照上面的公式,你的有效税率就会变成 9.7%。
实际上我们知道,一种资产的回报率是指的实际利率,并不是名义利率,但是所得税中
的收入算的是名义利率支付额,并不是实际利率支付额。所得税是累进制的,就是说高一个
税收水平就按较高的税率征税。而相对于不同所得税率的收入水平并不自动地按通货膨胀增
加。所以随着人们的名义收入水平——不一定是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就被推入更高
的税收类别当中了。资本利得税的情况就是如此。
税法很少允许做这种系统性的调整,所以通货膨胀确实会造成很大影响,导致税收扭曲。
3、货币幻觉
当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时,人们在价格稳定时对价格的简单计算就可能出现复杂的情
况:人们可能难于比较情况究竟出现什么变化,从而不能真实反映经济情况,做出错误决策。
4、通货膨胀的易变性
通货膨胀的易变性产生的成本源于这样的一个事实,即较高的通货膨胀通常是与通货膨
胀的易变性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通货膨胀越高往往也是通货膨胀高低变化不稳定越大
的时候。这样的情况造成的问题是,更易变的通货膨胀意味着像债券这样的固定名义收益率
的资产变得风险更大。比如一个退休人员为退休之后的生活进行积蓄的时候,如果他选择购
买债券的时候,利率较低的时候意味着他可能有比较好的退休生活,但是反过来则可能意味
着贫困。所以变化不定的通货膨胀创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但是不要以为通货膨胀都是坏事。通货膨胀也有好的一面:
1、铸币税收益:政府为自己开支的一种途径。即货币创造是从公众借钱或者提高税收
的一种替代融资方法。铸币税收益可以让政府从公众那里少借一点钱,或者降低税收。
2、一定的通货膨胀可以使政府在出现反向冲击时保留一定的对经济进行刺激的余地,
避免陷入流动性陷阱而处于无降低利率的空间。
3、货币幻觉的另一面
比如一个国家通货膨胀率 4%,人们的名义工资上涨了 1%。另一个国家通货膨胀率 0%,
但是工资下降了 3%。两者的情况实际上完全一样。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人们比较容易接受
前一种情况,而对后一种情况就感到不能接受。所以,如果有通货膨胀的时候,把实际工资
向下调整的时候要比没有通货膨胀时更容易。
2、中央银行的组织和运作
一般来说,中央银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实际上,中央银行越独立,通货膨胀率就
越低。中央银行的作用我们曾经讲过,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中
央银行必须起到“最后贷款者”的功能等等。其中非常重要的是,中央银行一般来说是要由
国会授权的,并不完全是政府部门。
美国的联邦储备委员会由三个部分组成:
•
美国的联邦储备委员会是由 12 个联邦储备地区构成,每一个区有一个地区的联
邦储备地区银行。这些地区性银行的主要功能是管理支票清算业务,并监督地区内的银行和
金融活动。
•
美联储理事会坐落在首都华盛顿。理事会有 7 个成员,包括美联储主席在内。每
一个理事都是由美国总统任命,任期 14 年,不能连任。美联储的理事还要获得国会参议院
批准。主席由美国总统任命,任期 4 年,可以连任。理事会负责设计货币政策。
•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也在华盛顿。委员会有 12 名成员。5 名是地区联邦储备银行
行长,其他 7 名由理事会理事构成。这个构成的原理是,联邦和储备银行的行长可能更多
地考虑本地区的经济情况,而理事则会更多地考虑全国的趋势和历史的演进。公开市场委员
会的主要任务是向公开市场业务平台发指令,而公开市场业务平台设在纽约,专门负责公开
市场业务的,也就是由美联储购买和销售债券。
从美联储的构成来说似乎很复杂,让人感觉似乎有多个权力中心。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
中往往倒比较简单。原因是,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主席权力很大,往往非常强势。但是最为重
要的决策则是由公开市场委员会做出的。
美联储的独立性也是一个突出特点。总统和国会能够施加控制和影响的就是每四年的美
联储主席的提名和批准。但是在其四年的任期内,主席可以选择任何他认为是最好的货币政
策。美联储的预算也不受国会监督。美联储主席每年两次在国会解释货币政策的态势。国会
议员往往可以抱怨美联储的决策,但是实际上除此而外也不能再做其他的了。
3、货币政策工具
(一)基础货币
利率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我们当时介绍的时候主要的意思是说,货
币需求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人们的收入,一个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所以货
币需求等于 YL(i)。现在我们把均衡条件变成:H = [c+θ(1-c)]YL(i) (其中 H 是中央银行的
货币供给,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基础货币;参数θ代表银行持有的储备率)
方程的右边是人们对中央银行货币的需求。下面解释一下右边的部分:
•
首先从货币的总需求 YL(i)(也就是货币与支票存款,M1)开始。这部分说的是,
需求取决于收入和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也就是债券的利率。)
•
参数 c 是人们以通货的形式持有的部分。所以 cYL(i)是人们对通货的需求。
•
老百姓不以通货持有的货币,则以支票存款的方式持有货币。所以支票存款等于货
币的总需求的(1-c)部分,那么支票存款等于(1-c)*YL(i)。所以最后,银行对储备的需
求是θ(1-c)YL(i)
•
把对通货的需求 cYL(i),加上θ(1-c)YL(i)就得出对中央银行货币的总需求,也就是
方程的右边的部分。
所谓均衡利率指的就是,对中央银行货币的需求和供给相等时的利率。
西方中央银行掌握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三个,一个称为准备金率要求,第二个是银行
间的贴现率政策,第三个是公开市场业务。我们下面逐一介绍。
(二)提高或降低准备金率
所谓准备金率或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提出的、必须以准备金形式保有的
准备金对支票存款的比率。
实际上,即使中央银行不对商业银行提出准备金率要求,商业银行也必须持有一定量的
准备金,以满足储户对现金的需求。但是通常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准备金率一般要高过商业银
行所愿意持有的现金水平。美国在 2000 年代初的准备率大约是 10%左右。
通过改变准备率,中央银行改变了商业银行必须持有的一定数量的活期存款,这样就改
变了对中央银行的货币需求。提高准备率会导致对中央银行货币的需求提高,导致均衡利率
提高;反过来说,降低储备率导致利率降低。这主要是增加(减少)了θ,就提高(降低)
了银行对中央银行的货币需求。假如货币供给不变,利率一定会提高(降低)。
中央银行提高准备率迫使商业银行马上增加其储备金,可能还要把贷出去的一些贷款收
回。可能因为这个原因,现在美国的联邦储备委员会越来越不愿意利用存款准备金率这样的
政策手段来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但是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中国中央银行的调控更多地
利用了调整银行准备金率的政策手段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三)贴现率政策
中央银行还可以像商业银行提供借贷。中央银行向银行贷多少、以什么条件贷出被称作
中央银行的贴现政策。中央银行贷款给商业银行所使用的利率被称为贴现率。
当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借贷的时候被称作中央银行利用贴现窗口借贷。这个说法现在只
是象征性的说法,过去,当商业银行到中央银行进行借贷的时候,中央银行历史上确实实际
上就有这样的一个窗口,但是现在中央银行早已没有过去那种真的窗口了。
从中央银行的角度来说,向商业银行借贷与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债券是很相像的:二者都
是中央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因而都增加了 H,即基础货币;同时,二者都要求取得权利:
在借给银行的时候是对银行的债权,在公开市场业务的情况下是对政府的债权。
在引入公开市场业务之前,贴现率政策一直是美联储改变货币供给的主要工具。但是后
来由于公开市场业务的普遍应用,贴现率政策的使用越来越少,人们更青睐公开市场业务。
除非在短期或季节性原因之外,美联储并不鼓励银行从贴现窗口借贷。
然而这并不是说贴现政策不起作用了,但是贴现率政策现在更多地是中央银行政策导向
的一种体现。如果贴现率下调,金融市场往往把这种下调解释为中央银行将执行一种扩张性
的政策,中央银行在将来打算降低利率。通过对未来利率的预期效果,贴现率的降低往往导
致中期和长期利率的降低。
(四)公开市场业务
这是中央银行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政策工具,也就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入和卖出
债券的行动。公开市场业务是由公开市场柜台在纽约进行的,一般是在短期的财政部债券市
场进行的。
当美联储购买债券的时候,美联储创造货币来支付这些债券,所以增加了 H。经过一年
一年的实践,美联储发现公开市场业务是改变中央银行货币供给,从而也改变利率的更方便
和更灵活的方式,因而也成为今天美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
(五)政策的执行
在美国,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决定一般是在每 6 周一次的公开市场委员会的会议上做出的。
美联储的职员们在这些会议上会准备各种不同货币政策效果的预测和模拟结果。预测显示如
果货币政策不做改变可能对经济产生什么情况,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可能是什么。模拟主要
是显示在各种不同的货币政策假设下经济的发展和演进的情况。
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货币政策的方针和行动方向。每次会议的结束的时候,公开市场委
员会发表一个对公开市场窗口在下面的六周中货币政策应当怎么做的总的指导方向。公开市
场业务的操作是由公开市场柜台的经理进行的。经理主要关注于联邦基金市场的利率。联邦
基金市场是中央银行货币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那些具有超额储备金(即其储备金超过要
求它们持有的水平)的银行向那些储备不足的银行进行隔夜借贷。这种借贷所采用的利率称
为联邦基金利率。
实际情况是,如果现在经济的风向转变了,譬如经济比预期的强劲或衰弱了,联邦基金
的经历就会根据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意见进行干预,按他认为最好的利率改变联邦基金利率,
直到下一次的公开市场委员会的会议。
二、财政政策
在前面我们对财政政策也进行了阐述,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
短期内,政府支出和税收会改变或决定需求和产出。特别是,在短期财政扩张,也
就是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会增加产出。
•
财政政策对产出和利率的短期效果。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产出增加和利率提高。
•
在中期,扩张性财政政策(把资本存量当作既定)对产出没有影响,但是支出的构
成发生变化。利率更高,投资支出降低。
•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的关系。预算赤字最终或者通过借贷,或者通过货
币创造才能得到解决。如果货币创造成为解决预算赤字的主要来源的话,结果是高货币增长
和高通货膨胀。
事实说明,预算赤字长期来说会对资本积累具有反作用,进而对产出也有反作用。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不应当利用财政政策来减少产出波动。相反的是,它意味着在衰退时期的赤字
应当由经济繁荣时期的盈余予以弥补,从而不至于导致债务不断增加。
从原理的角度来看,这被称为反周期的财政政策。也就是说,如果实际的赤字规模很大,
但是周期性调整后的赤字是零的话,那么财政政策就不会导致债务规模出现系统性增长的情
况。另一方面,周期性调整也意味着说不应当所有的时候都需要赤字为零。
在衰退的时候,政府可能希望赤字甚至比周期性调整的赤字足够大,出现赤字是正的也
没有关系。问题是,当经济转入繁荣时期,这时候的财政盈余可能足以弥补衰退时的赤字。
然而,进入 21 世纪之后,美国的财政赤字不断增加,已经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