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模拟通信系统 研究对象:模拟通信系统中的调制解调技术 ◼ 研究目的:掌握各种模拟调制解调技术的特点, 学会用它们指导实际工作 ◼ 研究内容: ( )模拟调制器、解调器,输入输出的时域关系、 频域关系及其相关特性; ( )模拟调制解调器实现的难易程度,已调信号 占用的带宽; ( )模拟调制解调系统的抗噪声性能,抗噪声性 能与调制解调器有关参数的关系; ◼ 3 模拟通信系统 ◼ 3.1 概述 ◼ 3.2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 3.3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 3.4 非线性调制(角调制)的原理 ◼ 3.5 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 3.6 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 ◼ 3.7 频分复用(FDM)技术 3.1 概述:基带信号 语言 信息源 音乐 直接转换 包括(或不包括)直流分量 的低通频谱 频率很低的电信号 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之比 远大于1 图像 基带信号 如电话信号的频率范围在30 ~3000Hz 基带信号可以直接通过架空明线、电缆等有线信道传输,但不可能在无线信道直接传输 即使可以在有线信道传输,但一对线路上只能传输一路信号,对信道的利用是很不经济的 3.1 概述:调制和解调 调制:发送端把基带信号频谱 搬移到给定信道通带内的过程 调制器 原始信号 原始信号 解调器 解调:在接收端把已搬到给定信道 通带内的频谱还原为基带信号的过程 3.1.1 ◼ ◼ ◼ 调制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适应信道的要求:调制把基带信号频谱搬移到一 定的频带范围以 容易辐射:为了充分发挥天线的辐射能力,一般 要求天线的尺寸和发射信号的波长在同一个数量 级。例如常用天线的长度为1/ 波长 实现频率分配:为使各个无线电台发出的信号互 不干扰,每个电台都被分配给不同的频率 ◼ 实现多路复用:用一个信道传输多个基带信号 ◼ 减少噪声和干扰的影响,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 3.1.2 ➢ 模拟调制 调制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按m(t 分类 • 模拟调制: m( 是模拟信号 • 数字调制: m( 是数字信号 ➢ 连续变化的模拟量: 音正弦波 按c(t 分类 • 正弦载波调制: C( 是正弦波 • m t) 调制器 离散的数字量 二进制数字脉冲 C t) 脉冲载波调制: C( 是周期脉冲 sm t ) 脉冲波形 脉冲载波调制 数字调制 连续波形 矩形周期脉冲 单频正弦波 连续载波调制 3.1.2 ➢ 按S 调制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分类 sm m (f ) ) 线性调制 频谱之间呈线性搬移关系: AM、ASK 频谱之间没有线性对应关系: sm 非线性调制 ) FM、PM、FSK sm t ) m t) 调制器 C t) ➢ 按调制C(t 的哪个参数分类 幅度调制:AM、PAM、ASK 频率调制:PM、PF 、FSK 相位调制:PM、PPM、PSK 3.1.3 本章讨论的主要问题和参数 ◼ ◼ 用取值连续的调制信号去控制正弦 载波参数(振幅、频率和相位)的 模拟调制 分为两类:幅度调制和角度调制 ( )工作原理:包括调制系统的物 理过程;调制信号、载波信号和已 调信号三者的关系(如数学关系、 波形关系及频谱关系等)。 ( )已调信号的带宽 ( )噪声对调制系统性能的影响 ◼ 调制系统的主要参数为: ( )发送功率 ( )传输带宽 ( )抗噪声性能,如输出信噪比等 ( )设备的复杂性 取值连续的 调制信号 m (t ) sm (t ) 调制器 C (t ) 正弦载波 3 模拟通信系统 ◼ 3.1 概述 ◼ 3.2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 3.3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 3.4 非线性调制(角调制)的原理 ◼ 3.5 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 3.6 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 ◼ 3.7 频分复用(FDM)技术 3.2 幅度调制的原理 ◼ ◼ 幅度调制:用调制信号去控制正弦载波的振幅,使其按调 制信号作线性变化的过程。 设正弦型载波为 ) s(t) = Acos ( ct + 0 ◼ ◼ -载波角频率; -载波的初始相位; -载波的幅度 幅度调制信号(已调信号) sm (t) = Am(t) cos ( ct + ◼ ◼ 0 适当选择滤波器的特性 ,便可以得到各种幅 度调制信号。如,调幅、 双边带、单边带及残留 边带信号等 ——基带调制信号,频谱为M ) 已调信号s 的频谱 Sm ( f ) = (A 2)[M ( f + f c ) + M ( f ◼ ) 一般模型 ( ) h(t) m t cos 2 f c t f c )] Sm ( ) t 3.2 幅度调制的原理 ◼ 3 .2.1 调幅(AM) ◼ 3 .2.2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DS ) ◼ 3 .2.3 单边带调制(SS ) ◼ 3 .2.4 残留边带调制(VS ) 3.2.1 ◼ 调幅(AM) 原理框图 ( ) ( ) h(t) m t m(t) Sm + S AM () t t cos 2 f c t A cos 2 f ct 0 ◼ 时域表达式 sAM ( t ) = [A0 + m(t)]cos 2 fc t = A(t) cos 2 fc t ◼ 频域表达式 S AM ( f ) = ◼ ◼ A0 2 ( f + fc ) + (f fc ) + 1 2 + c + A 为外加的直流分量; 可以是均值为零的确知信号,也可以是随机信号(此时,已调信号的频域表 示必须用功率谱描述),但通常认为其统计平均值为零。 4.2.1 ◼ ◼ ◼ 调幅(AM) 结论:时域上 当 m A 时,用包络 检波的方法恢复出原始的 调制信号。否则,将会出 现过调幅现象而产生包络 失真。 调幅度 ,振幅调制信号 一个重要的参数 m= A(t) A(t) max ( ) m t O t m(t) A0 + m (t ) A0 max O t ( ) 1 M f cos fc t min O max A(t) ◼ ◼ ◼ + A(t) m= ,满调幅, m m A0 m ,正常调幅; m A0 m A 不 m ,过调幅, 能用包络检波器进行解调,采 用同步解调 s AM (t ) 0 fH t min AM信号的包络与调 制信号成正比 fH s AM f (f) A 0 O t fc AM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A 1 2 0 0 fc f 4.2.1 ◼ ◼ ◼ ◼ 调幅(AM) ( ) 结论:频域上 m t AM信号的频谱SA ,是带 有载波的双边带信号 O t m(t) max A0 AM信号的带宽:BA = , 是基带信号带宽f 的两倍 + ( ) A0 m t AM信号的平均功率: O P AM 1 = lim T T T 2 T 2 s 2 AM ( t )dt = s 优点: 可以采用包络检 波法解调,不需 本地同步载波信 号 缺点: 功率利用率比较低 t ( t ) = [ A0 + m(t)] cos 2 f ct 2 2 2 ( ) AM 1 M f cos fc t = A0 2 cos 2 2 f t+ m 2 c (t) cos 2 2 f c t + 2A0 m(t) cos 2 载波 功率 m(t) = 0 P AM = 2 2 A0 m (t) = PC + P + S 2 2 ➢ 调制效率低 AM 2 ft c O 信号平均 功率 s AM (t ) fH f 有信息的两个边带 占有的功率较小 AM信号的包络与调 制信号成正比 s AM ( f ) = PS / P AM ➢ “满调幅”条件下 ➢ m 矩形波,最大 A =0.5 ➢ m 正弦波时, AM =33.3% 0 fH t A0 O t fc AM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A 1 2 0 0 fc f 3.2 幅度调制的原理 ◼ 3 .2.1 调幅(AM) ◼ 3 .2.2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DS ) ◼ 3 .2.3 单边带调制(SS ) ◼ 3 .2.4 残留边带调制(VS ) 3.2.2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DS ) 抑制载波双边带信号,简称双边带信号(DS ) 在AM信号中,载波分量并不携带信息,信息完全由边带传 送。将载波抑制,只需去掉直流A ,即可输出双边带信号 ◼ 原理框图 ◼ m(t) + S AM ( ) t A cos 2 f ct cos 2 f ct 0 ◼ 时域表达式 sDSB ( t ) = m ( t ) cos 2 fc t ◼ 频域表达式 S DSB ( f ) = S DSB ( ) t m(t) 1 2 + [M ( f c + f ) M(f c f )] 3.2.2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DS ) ◼ 时域 ◼ ◼ ◼ DS 信号的包络不再与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一致,因而不能采用包络检 波来恢复调制信号,需采用相干解调(同步检波)。 在调制信号m 的过零点处,高频载波相位有18 突变。 频域 ◼ ◼ 频带宽度仍是调制信号带宽的两倍,与AM信号带宽相同。 上、下两个边带是完全对称的,它们都携带了调制信号的全部信息。 cos 2 f 0t 0 t fc O fc M (f f ) m(t) 0 fH t O fH f S DSB ( f ) sDSB (t) 2 fH 0 载波反相点 t fc O DSB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fc f 3.2 幅度调制的原理 ◼ 3 .2.1 调幅(AM) ◼ 3 .2.2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DS ) ◼ 3 .2.3 单边带调制(SS ) ◼ 3 .2.4 残留边带调制(VS ) 3.2.3 单边带调制(SS ) ◼ ◼ ◼ ◼ 单边带调制(SS ):只传输一个边带的通信方式 原因:DS 信号包含有上、下两个边带,由于这两个边带包含的信息相同 ,因而,从信息传输的角度来考虑,传输一个边带就够了。 产生方法:滤波法和相移法 、滤波法 技术难点:滤波器难以实现 DS 信号的上、下边带之间的间隔很窄, 要求单边带滤波器在 附近 具有陡峭的截止特性。 ◼ 解决方法: 采用多级调制滤波 ( ) M f ◼ fH O 下边带 上边带 c f fH 下边带 O 上边带 c 上边带频谱 fc O fc f 下边带频谱 fc O fc f 3.2.3 单边带调制(SS ) ◼ 、相移法 单频调制SS 信号 ( )设单频调制信号 m ) A cos f t ( )载波 )=cos t sDS ) A cos f cos t ( )DS 信号 ◼ = ( )上边带信号 1 2 m sUSB ( t ) = A cos 2 ( f 1 2 = ( )下边带信号 sLSB ( t ) = = ( )SS 信号 + c m 1 2 + A cos 2 ( f 1 2 1 2 c m m + 1 2 f )t m A cos 2 ( f f )t m m c c 1 2 Am sin 2 f mt sin 2 f ct m A cos 2 ( f m m f )t A cos 2 f t cos 2 f t m c f )t m c A cos 2 f t cos 2 f t + sSSB ( t ) = 12 Am cos 2 f mt cos 2 f ct 1 2 Am sin 2 f mt sin 2 f ct 2 2 f mt sin 2 f ct 3.2.3 单边带调制(SS ) ◼ 、相移法 单频调制SS 信号 m ) A cos 单频调制信号 ◼ f t sSSB ( t ) = 12 Am cos 2 f mt cos 2 f ct 2 m m c 2 f t sin 2 f t 定义:希尔伯特变换,记为“ ” Am cos2 f mt = Am sin 2 f mt ◼ 一般调制SS 信号:任意一个基带波形总可以表示成许多正弦信号之和 sSSB ( t ) = ◼ 换 mˆ (t) 为m 1 2 m(t) cos 2 f ct n 2 f ct 2 的希尔伯特变 Mˆ ( f ) = M ( f ) = j sgn f sgn f 1 1 f 0 f 0 3.2.3 单边带调制(SS ) ◼ 相移法实现框图 sSSB ( t ) = 1 2 m(t) cos 2 f ct n 2 f ct 2 ◼ 相移法形成SS 信号的困难在于宽带相移网络H ) 要对调制信号m 的所有频率分量严格相移 / ,近似达到也很困难 ◼ 结论: ◼ 、SS 调制方式可节省发射功率 ◼ 、占用带宽BSS , 只有AM、DS 的一半 ◼ ◼ 1 m ( t ) cos 2 fc t 2 1 () 2m t 、解调:只能采用相干解调 cos 2 fct Hh ( f ) sSSB ( ) t 2 1 m(t) 2 1 m(t) cos ct 2 是目前短波通信中的一种重要调制方式。 3.2 幅度调制的原理 ◼ 3 .2.1 调幅(AM) ◼ 3 .2.2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DS ) ◼ 3 .2.3 单边带调制(SS ) ◼ 3 .2.4 残留边带调制(VS ) 3.2.4 残留边带调制(VS ) ◼ 残留边带调制(VS ):介于SS 与DS 之间的一种调制方式,它既 克服了DS 信号占用频带宽的缺点,又解决了SS 信号实现上的难题 ( ) M f s () B O B (a) DSB fc mt f ( f) O (b ) VSB( f ) H VSB () s t VSB () LPF 2cos 2 f ct ( ) ( ) a b f VSB调制和解调器模型 SSB ( f) (a) VSB调制器模型 (b) VSB解调器模型 残留边带信号的频谱: fc fc O (c) VSB fc f SVSB ( f ) = ( f) O (d ) DSB、SSB和VSB信号的频谱 fc f m t 0 c ( t ) = cos 2 f ct fc () t 1 M ( f + fc ) + M ( f 2 f c ) H VSB ( f ) 3.2.4 残留边带调制(VS ) ◼ ◼ 残留边带信号解调:相干解调 、残留边带信号sVS 与相干载波2cos 2sVSB ( t ) cos 2 f t S f ( + f 1 SVSB ( f ) = ( c+ ) + VSB ( ) 2 M f f M f f H c c ◼ )+ 相乘 S c ( f fc ) VSB (f) 、通过低通滤波器后输出的频谱 VSB 1 M o ( f ) = M ( f ) HVSB ( f + f c ) + ( 2 HVSB f ) f c 、残留边带滤波器传输特性HVS ) 为了保证相干解调的输出无失真地重现调制信号m(t) ◼ HVSB ( f + f c ) + HVSB ( f f ) = const, c ◼ fH是调制信号的最高频率 M(f),必须满足 f fH 3.2.4 残留边带调制(VS ) ◼ H VSB ( f ) 几何解释 HVSB ( f + f c ) + HVSB ( f f ) = const, a fc f c f fc ) fc f H VSB ( f + f c ) H VSB ( f ) f ( ) fc 残留边带滤波器特性 (a)残留部分上边带的滤波器特性; (b)残留部分下边带的滤波器特性 ◼ O ( ) b f O0.5 b fH fc 1 fc f O (a) H VSB ( f 0.5 O ( ) c c H VSB ( f ) 1 fc f f c H VSB ( f f c O (c) O f c )( + )H VSB ( f + ) fc d fc fc 残留边带滤波器的几何解释 结论:只要残留边带滤波器的特性HV 在 处具有互补对称(奇对 称)特性,那么,采用相干解调法解调残留边带信号就能够准确地恢 复所需的基带信号。 f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