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vokede8568

飲食障礙症簡介與其合併

advertisement
行 為 科 學
飲食障礙症簡介與其合併
的身體症狀
吳張瑀1 曾美智2 陳志道3
前言
分類和定義
或許大家有聽過會瘦骨如柴的「厭
精神疾病診斷手冊第五版(DSM-5)統
食症」(anorexia nervosa)患者,或會大吃
稱所有飲食相關的疾病為「餵食和飲食障
又催吐的「暴食症」(bulimia nervosa)患
礙症」,除了較常見的厭食症、暴食症
者,這些個案其實很有可能都出現在我們
及嗜食症(binge-eating disorder)之外,尚
的生活中,而我們並沒有察覺。「飲食障
有異食症、反芻症、迴避/節制攝食症等
礙症」(eating disorders)一開始是由西方
等。我們將介紹較常見的厭食症、暴食症
學者提出來的,近年來台灣也有越來越多
及嗜食症[2-4],診斷條例如表1。
飲食障礙症患者被診斷和治療。厭食症、
暴食症的病人較少。因為飲食行為問題就
一、厭食症
診,多因為情緒問題像是憂鬱症、躁鬱
患者因為對身體形象、體重有著扭
症、睡眠,或是因暴食、節食身體上出現
曲的認知,強烈的害怕變胖,而減少進
的腸胃道問題來就醫,而使臨床醫師忽略
食、過度運動,造成體重過輕。厭食症相
了飲食障礙症本身。飲食障礙症個案有顯
較於暴食症他們對於思考的固著性又更
著比一般族群高的死亡率及自殺率,一篇
強,因體重明顯下降造成生理上的傷害又
綜合分析發現厭食症患者的死亡率是一般
更迫切、需要醫療及時的介入。他們常處
族群的5倍 [1] ,第一次就診的年齡越晚,
於節食狀態,不和家人朋友在公開場合進
死亡危險性越高,而死亡人口中,有五分
食,或是進食後再激烈的催吐、使用瀉
之一是自殺造成。因此,早期能在基層醫
療中診斷和轉介這些個案是很重要的。
1 亞東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住院醫師
2 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3 亞東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關鍵詞:eating disorder, anorexia nervosa, bulimia nervosa,
binge eating disorder, refeeding syndrome
通訊作者:曾美智
劑。這類病人常表現出嚴格和要求完美的
態度,所以常合併有強迫意念或行為、憂
鬱或焦慮等精神疾病。嚴重程度會影響臨
床症狀、功能障礙和是否需醫療及時監督
和介入。嚴重度依照身體質量指數的值而
定。
厭食症分成兩型,依照有無暴食或
清除行為(自我催吐或不正常的使用瀉
家 庭 醫 學 與 基 層 醫 療
第三十五卷 第五期
135
行
為
科
學
表1 厭食症、暴食症、嗜食症診斷條例
厭食症
A.限制攝取身體所需的能量,並導致以其年齡、性別、發展狀況與生理健康而言,有著顯著過
低的體重。
B.強烈害怕體重增加或變胖,或即使體重偏低仍持續抑制體重增加。
C.個案在知覺自己的體重或身材方面有障礙,體重或身材對自我評價有過度影響或持續無法體
認目前低體重的嚴重性。
暴食症
A.重複出現暴食發作,在一段時間內(像是兩小時內),吃下遠大於多數人在類似時間和狀況下
能吃的食物量且發作時感覺對於進食行為失去控制 (例如覺得自己無法停止或被任何事打斷)
。
B.重複出現補償性行為以避免體重的增加,像是自我催吐、過分節食、過度運動或大量使用瀉
劑。
C.暴食症狀與補償性行為同時發生,平均每週一次持續三個月以上。
D.自我評價受身材與體重不當的影響。
E.此飲食障礙不是發生於厭食症病程中。
嗜食症
A.重複出現暴食發作,在一段時間內(例如兩個小時),吃下遠大於多數人在類似時間和狀況下
能吃的食物量,並且在該時段內對吃東西有失控的感覺(例如覺得自己無法停止或控制吃的食
物和量)。
B.以下五項符合三項以上:吃的比平常快;一直吃到肚子脹的很不舒服;就算不餓也會吃下大
量食物;躲起來吃以免被看見;暴食後伴隨著自我厭惡感、憂鬱、羞愧的情緒。
C.暴食行為出現的時候會覺得壓力很大。
D.暴食頻率每週至少一次並持續三個月以上。
E.不會出現催吐、吃瀉藥、節食等補償性行為,不適用暴食症或厭食症。
劑、利尿劑),區分成節制型厭食症或是
食、暴食的循環中。暴食症患者有一部
暴食或/和清除型厭食症。
分人會有衝動、易怒、易焦慮等人格特
1. 節制型厭食症: 最近三個月內未發生暴
質,且常合併衝動的行為如偷竊、藥物
食或清除行為,此種主要是以節食、禁
或酒精濫用和自殺自傷。暴食症的嚴重
食和過度運動達到。
度依照不適當補償行為的頻率而定。
2. 暴食或清除型厭食症: 最近三個月內反
暴食症和部分的厭食症患者都可能
有暴食行為,兩者的差別在於厭食症患
覆有暴食或清除行為。
者的體重通常會低於BMI 17.5kg/m 2,而
暴食症患者可能體重正常或是偏重。
二、暴食症
患者會有反覆失控的暴食行為,暴
食後患者會有不當的補償行為出現。暴食
三、嗜食症
症患者對體重、自我形象也過分地在意,
患者也會有暴食行為,但是他們不
他們也非常害怕體重增加,努力地減重。
會催吐或節食。他們會陣發性的在短時
在挫折、壓力大時會獨自大量進食,進食
間內大量進食,可能會吃到身體很不舒
後再激烈的節食、催吐,他們會一直在節
服。他們往往是因為情緒、壓力的問題
136
家 庭 醫 學 與 基 層 醫 療
第三十五卷 第五期
行
為
科
學
無法紓解而暴食。嗜食症多合併肥胖相關
飲食障礙症之所以會發生是很多原
疾病,如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等,精
因造成的,包含生理、心理、社會層面。
神方面常合併躁鬱症、憂鬱症、焦慮症以
首先,我們現今社會還是有著「瘦就是
及物質濫用等。嗜食症的嚴重度依照暴食
美」的價值觀,尤其是在青少年的文化,
行為的頻率而定。
流行病學
飲食障礙症多發生在青少年或年輕
的女性,厭食症的發病高峰期在青少年,
因此不少年輕人還是有要維持好體態的壓
力,不管正常健康的體重是多少[9]。
再來,飲食障礙症患者的個性可能
有著要求完美、焦慮、強迫的性格,他們
會比一般人更強迫性的關注、控制體重,
約是在12到18歲,暴食症則是在青少年晚
藉由掌控體重,來達到他人的肯定和自我
期及成人早期,約是在18到22歲。美國一
的價值感。有暴食行為的患者,還常合併
篇大型調查指出18歲以上的成人厭食症及
有衝動控制的問題,當挫折、壓力大、孤
暴食症的盛行率分別約為0.6%與1% [5] 。
單時,他們會失控般地暴食以獲得紓解,
台灣女高中生的厭食症及暴食症盛行率
但是他們又怕變胖,所以可能出現補償行
則分別約為0.1%與1% [6] 。飲食障礙症以
為像是催吐、吃瀉藥。
女性居多,但也非女性特有,在台灣一
最後,飲食行為是相當複雜的生
家醫學中心精神科門診18到45歲的病人
理、心理和環境互相影響的結果,目前生
中,女性病人有高達22.6%有飲食障礙
症,男性病人則有6.4%有飲食障礙症;
厭食症在精神科門診的盛行率有2.6%,
暴食症的盛行率有6.7% [7]。台灣某一所國
立大學進行的調查也發現,分別有10.4%
與1.1%的大學生有厭食和暴食症狀 [8] 。
飲食障礙症的高危險群包含需重視
外在形象的相關行業[6,9]、高壓力工作者、
物學機轉和飲食行為的關係還在初步了解
的階段。長期飲食、作息不正常和情緒壓
力,會導致荷爾蒙和激素的失調。研究顯
示厭食症和正腎上腺素、血清素、Beta內
啡肽的代謝有關,而暴食症和血清素及多
巴胺的代謝有關。厭食症和暴食症患者的
腦部功能性磁振造影可以發現部分大腦部
慢性病需長期控制飲食像第一型糖尿病或
位有不正常的表現,像是厭食症個案的皮
腎病患者。這些患者在發病前一年多有明
質邊緣迴路和額葉紋狀體迴路異常表現,
顯的心理、社會壓力,如換新環境、學業
而導致的情緒和回饋機制障礙,可能造成
壓力、家庭或親密關係的改變。
食慾調節異常[10-11]。
病因
飲食障礙症患者合併的身體症狀
家 庭 醫 學 與 基 層 醫 療
第三十五卷 第五期
137
行
為
科
學
飲食障礙患者往往合併一些身體症
長期催吐相關的生理症狀
狀,厭食症患者的身體症狀多和因體重過
1. Russell's sign:在慣用手手背的關節處
低及長期營養不良相關,像是虛弱、怕
有傷口或疤痕,來自於手伸進嘴巴催
冷;暴食症患者的身體症狀多和催吐及使
吐時門牙刮傷手背關節造成的。
。如果一般門診
2. 牙齒琺瑯質受損:長期的催吐造成胃
遇到有病人體重過低或有以下不尋常的身
酸侵蝕牙齒琺瑯質,尤其是上排牙齒
體症狀時,可以透過簡易的問卷來篩選是
舌側部分侵蝕得最為明顯。有催吐行
否為飲食障礙患者,篩選方式在文章後面
為的飲食障礙患者,有九成都有牙齒
會提到。另外,這些身體症狀嚴重也可能
的問題,包括敏感性牙齒、琺瑯質受
致死,因厭食症而死亡的人中,有六成是
損、蛀牙等。牙醫師可能是第一時間
用瀉劑的後遺症相關
[12-14]
因為身體上的併發症造成的[15]。
飲食障礙症患者的腸胃道症狀
1. 吞嚥困難:飲食障礙者常有功能性腸
胃道疾病,有吞嚥困難、異物感的症
狀。另外厭食症患者咽喉肌肉比較無
力,造成吞嚥困難。
2. 胃輕癱:厭食症患者本身低體重,腸
胃蠕動較差,會胃脹、噁心等。
3. 急性胃擴張:在劇烈暴食時,嚴重者
可能會造成急性胃擴張、胃黏膜壞
死、甚至胃破裂。少數厭食症個案是
因為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而急性胃擴
察覺病人是否有飲食障礙的醫師。
3. 唾液腺腫大:多是雙側的,暴食本身
和催吐時胃酸的刺激會促使唾液加速
分泌造成唾液腺腫大。
4. 胃食道逆流:因為劇烈嘔吐食物及胃
酸,可能造成胃食道逆流、食道炎、
食道潰瘍、巴瑞特氏食道症(因胃食
道逆流造成遠端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病
變為柱狀上皮細胞)。食道癌也在少
數案例中出現。
5. 咽 喉 逆 流 : 因 為 劇 烈 嘔 吐 食 物 及 胃
酸,造成胃酸侵蝕咽喉,導致聲音沙
啞、喉嚨痛。
張。
4. 便秘:原因包括厭食症患者腸胃蠕動較
差及進食量少;長期催吐而低血鉀影響
腸胃道蠕動;功能性腸胃道疾病。建議
使用滲透壓瀉劑(m a g n e s i u m o x i d e或
6. 吐血:劇烈嘔吐造成食道受傷,包括
Mallory-Weiss tears(胃和食道交接處
的粘膜產生撕裂傷)或Boerhaave
syndrome(食道破裂)。
lactulose),少用膨脹性緩瀉劑或刺激性
7. 口腔出血、流鼻血、結膜下出血:因
緩瀉劑(sennoside),因為此類緩瀉劑有
為劇烈嘔吐,嘔吐物傷及口腔黏膜或
耐受性,使用劑量要越來越高才可達到
鼻黏膜。因為嘔吐造成血管壓力上升
到療效,也容易導致習慣性便秘或胃
而結膜下出血。
脹。鼓勵病人藉由飲食計畫恢復正常體
重,便秘自然慢慢改善。
138
家 庭 醫 學 與 基 層 醫 療
8. 直腸脫垂:因為嘔吐或是慢性便秘造
成腹內壓增加。
第三十五卷 第五期
行
為
科
學
長期使用瀉劑或利尿劑相關的生理症狀
用甲狀腺素治療,只需改善體重即可
1. 大腸黑病變(melanosis coli) 是指因長期
恢復;另外還有高腎上腺皮質醇血
使用瀉劑造成大腸黏膜色素沉積的現
症、低體溫等。
象,這並不會造成大腸機能受損也不
研究指出暴食症個案則有較高的機率
會增加大腸癌風險。
合併第一型或第二型糖尿病[18]。
2. 瀉 藥 性 結 腸 症 候 群 ( c a t h a r t i c c o l o n
3. 血液方面:厭食症個案的骨髓造血功能
syndrome) 是指因長期使用瀉劑造成大
會受影響,有約三分之一的個案有貧
腸的神經叢和大腸的蠕動功能受損,
血、有約三分之一的個案有白血球低
嚴重者甚至會需要切除腸子治療。
3. 長期使用利尿劑可能造成脫水、腎功
能變差、水腫、電解質不平衡。
下、有約5~10%的個案有血小板低
下[19]。
4. 腎臟方面:腎絲球過濾率可能會下降
造成利尿、脫水,另外催吐行為會造
飲食障礙者的其他身體症狀
成電解質不平衡如低鉀離子、低鎂離
1. 心血管方面:厭食症個案體重過低及
子。
長期營養不良會導致心臟結構的變化
5. 肝功能異常:長期營養不良會導致肝
包含心臟肌肉萎縮、心臟質量和腔室
細胞凋亡,造成輕微肝功能異常,只
變小導致心搏功能下降、二尖瓣脫
有少數嚴重厭食症患症併多重器官衰
垂;心臟功能性的變化包括心搏過
慢、姿勢性低血壓、Q T延長(電解質
不平衡如低鉀離子、低鎂離子造
成)、其他心律不整;無明顯症狀的
心包膜積水。這些心臟的問題會因為
體重的回升而慢慢恢復。
2. 內分泌方面:厭食症個案因體重過低
及長期營養不良導致內分泌失調。嚴
重的包含骨密度低下、較高的骨折
率,一篇研究指出約40%的厭食個案有
骨質疏鬆 [16]。生殖方面可能伴隨月經停
止、不孕、早產,一篇研究顯示因不
孕症求診的女性有16.7%有飲食障礙的
問題 [17] ,另外有10~30%月經停止的個
竭才會肝衰竭。
6. 皮膚方面:長期營養不良導致皮膚乾
燥、容易掉髮(休止期落髮)、在
背、腹部及手臂上長出胎毛樣毛髮
(lanugo-like body hair,為了保護身體
而長出的細小毛髮)。
7. 肺部方面:少數的厭食症個案出現肺功
能下降、氣胸、縱膈腔氣腫或因催吐及
吞嚥功能下降造成的吸入性肺炎。
8. 神經方面:長期營養不良導致輕微腦
萎縮,嚴重者可能會認知功能受損、
抽搐。
篩選和評估
案即使體重回升,月經並沒有恢復。
Euthyroid sick syndrome則因為長期營
在懷疑或是確診為飲食障礙症個案
養不良造成T3輕微低下,並不建議使
時,我們會做進一步的評估來判斷個案的
家 庭 醫 學 與 基 層 醫 療
第三十五卷 第五期
139
行
為
科
學
飲食型態、嚴重程度及合併症等。我們需
用。問卷可以讓非精神科專業人員能快
要了解個案的體重史 [20],包含現在體重、
速、簡單的找出飲食障礙的高危險群。其
BMI、過去最高體重、最低體重、長期以
中SCOFF問卷最精簡,共有五個問題,
來穩定的體重、體重有明顯變化的重要階
答「有」則得一分,總分兩分以上就是飲
段以及影響當時體重變化的重要因素;飲
食障礙高危險群,需進一步評估有無符合
食型態包含餐數、吃飯地點、吃飯時間、
到飲食障礙症診斷。中文版SCOFF信效
食物內容和熱量;對於體重的一些想法,
度已建立(表2) [22]。EAT-26也是廣泛被
像是是否非常害怕變胖、自我價值感是否
使用的問卷,可以篩選出有飲食行為和態
建立在瘦的身材上;有沒有合併精神科疾
度偏差者 [23]。臨床診斷仍需精神科醫師面
病如躁鬱症、憂鬱症、酒精濫用、自殺
談確立。
等;飲食障礙症相關的身體症狀,像是腸
胃道症狀、月經史、長期催吐和使用瀉劑
治療
相關的症狀(如上所述)。
有一些問卷可以幫助我們初步篩選
飲食障礙症合併心理和身體症狀,
出可能的飲食障礙患者,像是飲食態度
而身體症狀的產生大多和異常飲食行為和
問卷(eating attitudes test, EAT)、暴食問
體重有關,基層醫師的角色在診斷和症狀
卷 (bulimic investigatory test edinburgh,
治療,病人的異常飲食行為和體重心理問
BITE)或SCOFF [21]等飲食相關的行為及態
題,需要聯合精神科專業人員來進行治
度問卷,台灣已有這些問卷的中文版可使
療。精神科的治療可以從心理治療及藥物
表2 SCOFF問卷
題
目
你有沒有因為吃得太撐而覺得想吐?
Do you make yourself Sick because you feel uncomfortably full?
你有沒有擔心對進食的份量已經失去控制 ?
Do you worry that you have lost Control over how much you eat?
你最近有在三個月內,減了超過14磅 (6.35公斤) ?
Have you recently lost more than One stone (14 lb) in a 3-month period?
當別人說你太瘦時,你有沒有認為自己是胖的 ?
Do you believe yourself to be Fat when others say you are too thin?
你有沒有認為食物支配你的生活 ?
Would you say that Food dominates your life?
資料來源:參考資料22
140
家 庭 醫 學 與 基 層 醫 療
第三十五卷 第五期
有
沒有
行
為
科
學
治療來著手 [24]。門診治療效果不佳者,需
院中,會以行為治療原則進行營養復
考慮住院治療。越早進行治療,越能夠持
健計畫,先訂定目標體重,請營養師
續治療的患者,治癒的可能性就越大。
參與營養和熱量的調配以漸進方式達
到健康體重。有清除行為的個案,會
一、藥物治療
請個案在護理人員可以監督的情境吃
以抗憂鬱劑為主,主要是治療患者
飯,吃完靜躺一小時或禁止使用廁所
合併的憂鬱、焦慮症狀等,減輕患者的身
避免去催吐。若是門診病人,可以請
心負擔、幫助穩定情緒。抗憂鬱劑也可以
家人朋友陪伴飲食,請病人遵循及記
改善暴食患者的暴食衝動,但對厭食症患
錄下飲食狀況。
者的體重增加和改變其想法比較有限。藥
物治療多作為輔助治療。
3. 再餵食症候群(refeeding syndrome)[24-25]:
厭食症的個案在治療初期需要注意再
餵食症候群。它是指長期嚴重營養不
二、心理治療
良的人,在接受營養治療後,出現體
認知及行為治療同時進行,青少年
液滯留與電解質的異常如低磷酸鹽、
個案輔以家庭治療成效不錯,若家庭的功
低血鉀、低血鎂,嚴重者甚至會導致
能許可下,對於治療是有助益的。
死亡。機轉是當食物進入體內,糖解
1. 認知治療:藉由會談,修正病人錯誤
作用會消耗三磷酸腺苷(ATP),血中葡
的觀念,包括對於身材、外在扭曲的
萄糖增加,胰島素大量分泌,也會使
想法或是認為瘦才能受他人喜愛、外
磷、鉀、鎂離子快速進入細胞,使原
在形象就是一切自我價值的想法等
本就已缺失的離子在血中濃度迅速下
等。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觀念、讓他
降,而導致心衰竭、心律不整、抽搐
們了解低自尊、衝動及壓抑的情緒都
等。因此在治療嚴重厭食症個案初期
是造成不斷節食和暴食背後的原因,
時,會嚴格的控制每天的卡路里及水
並協助他們覺查自己的情緒、懂得抒
分攝取、抽血追蹤電解質、觀察有無
發情緒和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感。
水腫或抽搐,必要時降低營養補充的
2. 行為治療:藉由行為具體的改變,包
速度。
括飲食行為來達成。飲食行為改變包
括設定病人的目標體重、每一餐飲食
預後
定食和定量、每週體重目標增加量、
預防出現暴食或催吐的環境。每週體
國外長期研究追蹤顯示, 接受治療
重增加量希望能達到1到1.5公斤。體重
的厭食症個案有約75%的個案,體重、飲
過低的厭食症病人可能需要住院。住
食習慣和社會功能都會有中等和良好的改
家 庭 醫 學 與 基 層 醫 療
第三十五卷 第五期
141
行
為
科
學
善,約有25%的病人預後較差 [26]。有的厭
食症個案需要4、5年臨床病程才能穩定
下來、有些則呈慢性化或發展成暴食症。
一個10年研究顯示,接受治療的暴食症
個案有約70%有改善,約30%仍持續有暴
食和催吐的行為 [27]。厭食症和暴食症個案
都有顯著比一般族群高的死亡率和自殺
率,是個不容忽視的疾病。
結語
飲食障礙症在台灣的盛行率已經趨
近歐美國家。在被確立診斷前,可能因為
相關的生理、心理問題在基層醫療體系就
醫。但是飲食障礙症患者通常不主動報告
其飲食行為問題,且不肯合作接受建議改
善營養和體重,然而其身體的大部分問題
又和異常飲食行為和體重有關,需醫師主
動進行問診建立正確的診斷,和說明正確
地飲食行為和改善體重與身體健康的重要
性。基層醫師能對飲食障礙症有初步的認
識和警覺性是很重要的。飲食障礙症個案
深受心理、生理的壓力所困擾,希望能及
時的診斷、轉介,並且讓病人獲得完善、
根本的治療。
參考資料
1. Arcelus J, Mitchell AJ, Wales J, et al: Mortality
rates in patients with anorexia nervosa and other
eating disorders. A meta-analysis of 36 studies.
Arch Gen Psychiatry 2011; 68: 724-31.
2.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142
家 庭 醫 學 與 基 層 醫 療
第三十五卷 第五期
ed. VA, United States: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Publishing, 2013.
3. 曾美智:健康飲食好心情—厭食、暴食與肥胖
的心理探討。台北:心靈工坊文化,2014。
4. 潘欣平、曾美智:飲食與精神健康。台北:衛
生福利部,2014。
5. Hudson JI, Hiripi E, Pope HG Jr, et al: The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eating disorders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
Biol Psychiatry 2007; 61: 348-58.
6. Tseng MM, Fang D, Lee MB, et al: Two-phase
survey of eating disorders in the gifted dance
and non-dance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Psychol Med 2007; 37: 1085-96.
7. Tseng MM, Chen KY, Chang CH, et al: Variables
influencing presenting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eating disorders at psychiatric outpatient clinics.
Psychiatry Res 2016; 238: 338-44.
8. T s e n g M C , G a u S S , T s e n g W L , e t a l :
Co-occurring eating and psychiatric symptoms
in Taiwanese college students: Effects of gender
and parental factors. J Clin Psychol 2014; 70:
224-37.
9. Garner DM, Garfinkel PE: Socio-cultural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orexia nervosa. Psychol
Med 1980; 10: 647-56.
10. P h i l l i p o u A, R o s s e l l S L, C a s t l e D J: T h e
neurobiology of anorexia nervosa: a systematic
review. Aust N Z J Psychiatry 2014; 48: 128-52.
11. Brooks SJ, Rask-Andersen M, Benedict C, et al:
A debate on current eating disorder diagnoses in
light of neurobiological findings: is it time for a
spectrum model? BMC Psychiatry 2012; 12: 76.
12. J a m e s E, M i t c h e l l, S c o t t C r o w: M e d i c a l
complications of anorexia nervosa and bulimia
nervosa. Curr Opin Psychiatry 2006; 19: 438-43.
13. Westmoreland P, Krantz MJ, Mehler PS: Medical
complications of anorexia nervosa and bulimia.
Am J Med 2016; 129: 30-7.
14. Sato Y, Fukudo S: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and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eating disorders.
Clin J Gastroenterol 2015; 8: 255-63.
15. Fichter MM, Quadflieg N: Mortality in eating
disorders - results of a large prospective clinical
行
16.
17.
18.
19.
20.
21.
longitudinal study. Int J Eat Disord 2016; 49:
391-401.
Grinspoon S, Thomas E, Pitts S, et al: Prevalence
and predictive factors for regional osteopenia in
women with anorexia nervosa. Ann Intern Med
2000; 133: 790-4.
Stewart DE, Robinson GE, Goldbloom DS, et
al : Infertility and eating disorders. Am J Obstet
Gynecol 1990; 163: 1196-9.
R a e v u o r i A, S u o k a s J, H a u k k a J: H i g h l y
increase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in patients with
binge eating disorder and bulimia nervosa. Int J
Eat Disord 2015; 48: 555-62.
Miller KK, Grinspoon SK, Ciampa J, et al:
Medical findings in outpatients with anorexia
nervosa. Arch Intern Med 2005; 165: 561-6.
曾美智:第八章心理及行為評估。吳幸娟等
編,營養評估。第六版。台中:華格那出版
社,2014:8-1-24.
M organ JF, Reid F, Lacey JH: The SCOFF
questionnaire: assessment of a new screening tool
for eating disorders. BMJ 1999; 319: 1467-8.
為
科
學
22. Liu CY, Tseng MC, Chen KY: Sex difference in
using the SCOFF questionnaire to identify eating
disorder patients at a psychiatric outpatient
clinic. Compr Psychiatry 2015; 57: 160-6.
23. Tseng MC, Fang D, Lee MB: Comparative
validity of the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Bulimic
I n v e n t o r y Te s t E d i n b u rg h a n d t h e E a t i n g
Attitudes Test for DSM-IV eating disorders
among high school dance and non-dance students
in Taiwan. Intern J Eat Disord 2014; 47: 105-11.
24. Lin HY, Tseng MC: Inpatient Treatment of
Anorexia Nervosa and Refeeding Syndrome.
Taiwan J Psychiatry(Taipei) 2011; 25 : 126-39.
25. Mehanna HM, Moledina J, Travis J: Refeeding
syndrome: what it is, and how to prevent and
treat it. BMJ 2008; 336: 1495-8.
26. Steinhausen HC: The outcome of anorexia
nervosa in the 20th century. Am J Psychiatry
2002; 159: 1284-93.
27. Keel PK, Mitchell JE: Long-term outcome of
bulimia nervosa. Arch Gen Psychiatry 1999; 56:
63-9.
家 庭 醫 學 與 基 層 醫 療
第三十五卷 第五期
143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