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Sam Liu

热压膜材料厚度稳定性研究

advertisement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第 28 卷 第 1 期 2010 年 2 月
West China Journal of Stomatology Vol.28 No.1 Feb.2010
http:
//www.hxkqyxzz.net
· 99 ·
[文章编号] 1000-1182(2010)01-0099-03
不同厚度热压膜材料厚度稳定性的研究
张宁 1 白玉兴 1 张昆亚 2 任超超1 周洁珉1 祁鹏 3
(1. 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正畸科, 北京 100050 ;
2.首都医科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北京 100069 ; 3.清华大学 机械工程系, 北京 100084 )
[摘要]
目的
测量并比较不同厚度的热压膜材料在不同处理方式下厚度变化的趋势,为临床选用适宜厚度的热
压膜材料制作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选用厚度为1.0、0.75、0.5 mm的Biolon膜片,应用电子游
标卡尺测量并比较3种厚度的热压膜材料在未处理时,热成形后以及人工唾液浸泡2周后的厚度。所得数据应用
SPSS 10.0软件包进行两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比较不同处理方式对材料厚度变化的影响以及处理方式对材料厚
度的影响与材料初始厚度的关系。结果
3种厚度的材料经过热成形处理后,厚度变薄。其中Biolon 0.75 mm的膜
片厚度平均减少了0.14 mm、Biolon 1.0 mm的膜片厚度平均减少了0.22 mm、Biolon 0.5 mm的膜片厚度平均减少了
0.14 mm。经过人工唾液浸泡2周后,厚度与热成形后相比变厚。其中Biolon 0.75 mm的膜片厚度平均增加了0.02 mm、
Biolon 1.0 mm的膜片厚度平均增加了0.03 mm、Biolon 0.5 mm的膜片厚度平均增加了0.02 mm。结论
不同的处理方
式对材料厚度的影响不同,其影响的效果与材料最初的厚度有关系。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Biolon 0.75 mm膜片
在厚度的稳定性上似乎比同种品牌中其他厚度的膜片具有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
隐形矫治; 热压膜材料; 厚度
[中图分类号]
R 783.5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3969/j.issn.1000-1182.2010.01.026
Study on the thickness-change of different thickness thermoplastic materials after thermoforming and saliva
immersion
ZHANG Ning1, BAI Yu -xing1, ZHANG Kun -ya2, REN Chao -chao1, ZHOU Jie -min1, QI Peng3. (1.
Dept. of Orthodontics,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School of Stomatology, Beijing 100050, China; 2. School of Bio-
logical Engineering,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69, China; 3. Dep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s-
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rvey and compare the thickness-change of different thickness thermoplastic materials
under different test condition and make s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ickness-change and the material initial
thickness in order to provide a guide in selecting the suitable thickness thermoplastic in practice. Methods
To
choose Biolon, the thickness include 1.0 mm, 0.75 mm, 0.5 mm. Used Electron Vernier caliper to measure the thick-
ness-change of different thickness thermoplastic materials under different processing mode. The data was analyzed by
SPSS 10.0. Results After thermoforming the thickness of thermoplastic became thinner, the thickness of Biolon 0.75 mm
decreased by 0.14 mm, Biolon 1.0 mm decreased by 0.22 mm and Biolon 0.5 mm decreased by 0.14 mm. After saliva
immersion the thickness became thicker. The thickness of Biolon 0.75 mm increased by 0.02 mm, Biolon 1.0 mm increased
by 0.03 mm and Biolon 0.5 mm increased by 0.02 mm. Conclusion 1)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rocessing mode to the
thickness-change had relation to the material initial thickness. 2)The Biolon 0.75 mm had certain superiority in thick-
ness stability compared to the homogeneous brand through the above research.
[Key words]
invisible orthodontic; thermoplastic material; thickness
计算机三维技术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为口
腔科学的发展带来再一次的革新,一种更美观、更
舒适的矫治方法——
—隐形矫治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
展[1-2],并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3-4]。用于制作隐
形矫治器的材料主要是热压膜材料,但是矫治器在
制作和佩戴的过程中,由于热成形和人工唾液的浸
[ 收稿日期 ] 2009-04-12; [ 修回日期 ] 2009-07-07
泡,材料的厚度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势必影响到
矫正效果[5-7]。本研究选用市场上常用的Biolon膜片,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72453);北京市科技计
划资助项目(Z07050000690000)
[ 作者简介 ] 张宁(1981—),男,北京人,博士
[ 通讯作者 ] 白玉兴,Tel:010-67099004
厚度为1.0、0.75、0.5 mm,应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
并比较不同厚度的热压膜材料在不同处理方式下厚
度变化的趋势,明确处理方式对热压膜材料厚度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第 28 卷 第 1 期 2010 年 2 月
West China Journal of Stomatology Vol.28 No.1 Feb.2010
http:
//www.hxkqyxzz.net
· 100 ·
影响与材料初始厚度的关系,为临床选用适宜厚度
的热压膜材料制作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提供一定的参
考。
0.75 mm膜片经过不同的处理方式后,厚度的变化范
围较小,厚度比较稳定。
表 2
3种厚度的Biolon膜片在热成形后和唾液浸泡2
周后的厚度值
Tab 2 Three kinds of thickness of the Biolon thickness after thermoforming and two weeks
saliva immersion
1 材料和方法
本 研 究 选 用 德 国 产 Biolon 膜 片 , 厚 度 为 1.0、
0.75、0.5 mm。每种膜片各30个。每种厚度的材料
分成3组,每组10片,所有试样均加工成4 cm×2 cm
的长方形 [8],在室温23 ℃、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
用电子游标卡尺随机测量试样3个点的厚度并计算
平均值,然后再计算每组10个试样的平均值和标准
差。具体分组情况如下。
未处理组:原始膜片,未经过任何处理(加工
成4 cm×2 cm的长方形)。
热成形组:模拟制作隐形矫治器的过程,经过
压膜机(德国产Drufomat-TE型压膜机)预热并在一块
预成的模型上(10 cm×5 cm×2 cm的铁板)压缩,膜片
预热时间参照膜片自带的说明书要求(热成形后加
工成4 cm×2 cm的长方形)。
唾液浸泡组:膜片经过预热成形处理后(处理
方式同热成形组)在人工唾液中恒温37 ℃(国产BHWⅠ型电子恒温水浴箱)浸泡2周。
所得数据应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
析。采用2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比较不同处理
方式对材料厚度变化的影响以及处理方式对材料厚
度的影响与材料初始厚度的关系。
热成形组厚度/mm
唾液浸泡2周/mm
增加比例/%
Biolon 1.0 mm
0.79±0.02
0.82±0.01
3.8
Biolon 0.75mm
0.63±0.01
0.65±0.02
3.2
Biolon 0.5 mm
0.42±0.02
0.44±0.02
4.8
表 3
Tab 3
不同处理方式间的秩和检验结果
The results of rank-sum test of the different conditions
处理方式/不同厚度
Biolon 1.0 mm
Biolon 0.75 mm Biolon 0.5 mm
未处理-热成形
0.008
0.008
0.008
未处理-浸泡2周
0.009
0.008
0.007
热成形-浸泡2周
0.014
0.010
0.017
3
讨论
热压膜材料以其独特的优势已经在正畸领域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正畸保持器 [9]和牙齿的微小
移动 [3]。近年来,随着CAD/CAM技术的发展,无托
槽隐形矫治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从一定程度上
克服了传统固定矫治技术的缺点,如影响口腔卫生
和美观,导致釉质脱矿等 [10],为适合的患者提供了
2 结果
表1、2显示了3种厚度的材料在预热前后,人
工唾液浸泡2周后的厚度变化情况。从表中可以看
出,3种厚度的材料经过热成形处理后厚度变薄,
经过人工唾液浸泡2周后厚度变厚,厚度变化范围
最小的是Biolon 0.75 mm膜片,变化最大的是Biolon
0.5 mm膜片,Biolon 1.0 mm厚度的变化范围介于两
者之间。
表 1 3种厚度的Biolon膜片热成形前后的厚度值
Tab 1 Three kinds of thickness of the Biolon thickness before and after thermoforming
名称
名称
未处理组厚度/mm 热成形组厚度/mm 减少比例/%
Biolon 1.0 mm
1.01±0.02
0.79±0.02
21.0
Biolon 0.75 mm
0.77±0.02
0.63±0.01
18.2
Biolon 0.5 mm
0.56±0.03
0.42±0.02
25.0
对实验数据进行2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表
3),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不同处理
方式对材料厚度变化的影响不同,处理方式对材料
厚度的影响与材料初始厚度有关系。其中,Biolon
一种更美观、更舒适的矫治方法,有着广泛的临床
应用前景[3-4]。
应用热压膜材料制作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时,如
果材料厚度越薄,则矫治器也越薄,患者带入口腔
中感觉会舒服一些。但是过薄的膜片,在一些力学
性能上无法达到隐形矫治的目的 [11]。比如通过上述
结果可以看出,Biolon 0.5 mm膜片虽然厚度是最薄
的,但是无论是经过热成形,还是人工唾液浸泡2
周后,其厚度的变化范围均是最大的。说明Biolon
0.5 mm膜片弹性比较好,可是在制作矫治器的过程
中和矫正过程中,矫治器形变比较明显,可能导致
矫治器内的力学数值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矫治器与
牙弓的形态不一致,从而影响矫治效果。
相反,Biolon 0.75 mm膜片虽然比Biolon 1.0 mm
膜片薄,但是经过上述处理后其厚度的变化范围却
比Biolon 1.0 mm膜片的变化范围小。这说明应用
Biolon 0.75 mm膜片制作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稳定
性要比其他2种厚度的膜片制作的矫治器要好。与
现在临床上经常应用的1.0 mm厚的膜片相比Biolon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第 28 卷 第 1 期 2010 年 2 月
West China Journal of Stomatology Vol.28 No.1 Feb.2010
http:
//www.hxkqyxzz.net
0.75 mm膜片比较薄,患者在佩戴过程中的舒适度将
增加。这也符合Sheridan等[12]的观点,他认为0.5 mm
的膜片虽然弹性好,但是容易断裂,1.0 mm的膜片
缺乏弹性,所以要选择一种比较适合的材料就必须
了解其力学性能。本研究可以看出,Biolon 0.75 mm
膜片与其他膜片相比似乎有一定的优势。
从本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同一种品牌的膜片,
由于厚度的不同,经过同一种处理方式后变化的趋
势相同,但变化的范围却不同;而且其变化范围的
大小与其最初的厚度有一定的关系。虽然初始厚度
最薄的Biolon 0.5 mm膜片的变化范围是最大的,但
是Biolon 0.75 mm膜片厚度的变化范围却比 Biolon
1.0 mm膜片的厚度变化范围小。其中原因可能与分
子内在结构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2]
orthodontics: Mild crowding and space closure cases [J]. J Clin
Orthod, 2000, 4(34):
203-212.
[5]
BAI Yu-xing, WANG Bang-kang.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rthodontic invisible aligner technique[J]. West China J Stomatol, 2007, 25(6):
521-524.
[6]
rial stiffness of sequential removable orthodontic appliances. Part
1. Ability to complete treatment[J].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496-501.
thop, 2003, 124(5):
[7]
Clements KM, Bollen AM, Huang G, et al. Activation time and
material stiffness of sequential removable orthodontic appliances.
Part 2. Dental improvements[J].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3, 124(5):
502-508.
[8]
Ryokawa H, Miyazaki Y, Fujishima A, et al.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ental thermoplastic materials in a simulated in traoral environment[J]. J Orthodontic Waves, 2006, 65(6):
64-72.
[9]
Lindauer SJ, Shoff RC. Comparison of Essix and Hawley retainers[J]. J Clin Orthod, 1998, 32(2):
95-97.
[10]
卢红飞, 艾虹. 固定正畸治疗引起牙釉质脱矿的直接原因及其
BAI Yu-xing, ZHOU Jie-min, WANG Bang-kang, et al. Development of a Chinese-made bracketless and invisible orthodontic
刊):
167-169.
treatment system[J]. Beijing J Stomatol, 2004, 12(2):
89-92.
LU Hong-fei, AI Hong. The direct reason of enamel demineral-
白玉兴, 田杰, 王邦康, 等. 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临床应
iz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revention methods during
用初探[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8, 43(8):
464-467.
fixed orthodontic treatment[J]. Foreign Medical Sciences(Stoma-
BAI Yu-xing, TIAN Jie, WANG Bang-kang, et al. Preliminary
tology), 2004, 31(Suppl):
167-169.
[11]
Sheridan JJ, Armbruster P, Nguyen P, et al. Tooth movement
with Essix mounding[J]. J Clin Orthod, 2004, 38(8):
435-441.
Boyd RL, Miller RJ, Vlaskalic V. The Invisalign system in adult
Kusy RP. Orthodontic biomaterials:From the past to the present
[J]. Angle Orthod, 2002, 72(6):
501-512.
nique[J]. Chin J Stomatol, 2008, 43(8):
464-467.
[4]
Bollen AM, Huang G, King G, et al. Activation time and mate-
影响因素和预防方法[J].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4, 31(增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made invisible orthodontic tech [3]
白玉兴, 王邦康.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口腔正畸的机遇与
挑战[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6):
521-524.
白玉兴, 周洁珉, 王邦康, 等. 国产无托槽隐形正畸矫治系统的
开发与研制[J]. 北京口腔医学, 2004, 12(2):
89-92.
· 101 ·
[12]
Sheridan JJ, Armbruster P. Bleaching teeth during supervised re339-344.
tention[J]. J Clin Orthod, 1999, 33(6):
(本文编辑 汤亚玲)
!!!!!!!!!!!!!!!!!!!!!!!!!!!!!!!!!!!!!!!!!!!!!!!
快速而持续抗牙本质敏感——
—突破性Pro-Argin新技术进入中国
2010年1月21日,由高露洁棕榄(中国)有限公司举办的“专效抗敏-创新科技”学术研讨会暨高露洁专
效抗敏牙膏上市会通过卫星联线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天津、重庆、武汉8大城市举办。
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曹采方教授担任北京主会场主席。此次会议在研讨牙本质敏感治疗现状的
同时,隆重推出了 Pro-Argin技术,它是一种创新性的控制牙本质敏感的突破性技术,即精氨酸-碳酸钙技术。
高露洁公司将这项技术应用于抗敏感牙膏中,推出了一款新型专效抗敏牙膏,此牙膏含有8%精氨酸、
碳酸钙和1 450 mg·L-1氟。在加拿大和意大利分别进行的2项为期8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都得出一致的
结论,与传统的含2%钾离子的抗敏感牙膏相比较,这款新型的含有Pro-Argin技术的专效抗敏牙膏在使用2周
之后能够显著缓解患者因冷空气喷吹或机械性刺激造成的牙本质敏感。持续使用4、8周之后,缓解牙本质
敏感的效果更加明显。这款牙膏还有一个独特的局部涂抹后缓解敏感的效果,在加拿大和美国分别进行的2
项为期3 d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也得出一致的结论,与传统的含2%钾离子的抗敏感牙膏和只含氟化物的
阴性对照牙膏相比较,在敏感部位涂抹这款新型的含有Pro-Argin技术的专效抗敏牙膏并按摩1 min后能迅速、
有效地缓解因冷空气喷吹或机械性刺激造成的牙本质敏感。随后,使用这款新型的含有Pro-Argin技术的专
效抗敏牙膏刷牙3 d后同样能够显著缓解患者因冷空气喷吹或机械性刺激造成的牙本质敏感。
会后众多医生都表示,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认识了牙本质敏感症,并对Pro-Argin技术和相关产品充
满兴趣,相信此项技术及相关产品将为临床医生带来更加理想的处理牙本质敏感的方法。
高露洁棕榄(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荣文笙撰稿)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