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Jay Wang

互評作業一

advertisement
互評作業一:風險評估企劃
危害辨識
確認「好棒棒大補丸」是否真的會對人體造成健康危害。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應設
計動物實驗,確認是否真的有健康危害。若確認出真的有健康危害,應分離出產生健
康危害的某種物質,或是微生物。分離出關鍵物質(或微生物)以後,可以進行文獻
參考回顧;如果沒有相關文獻,應進行臨床試驗,搭配流行病學跟分子結構的知識建
立正確的健康危害描述。
危害特性化
在這個階段應評估危害對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有哪些,確認多少劑量會對健康產
生多少危害(劑量決定毒性)。可以透過文獻回顧以及臨床試驗達成。評估「好棒棒大
補丸」內含的健康危害物質「嚴重性」與「持續性」的評估。實驗目標也包含找出
NOAEL、LOAEL、自然載體、宿主敏感性等等。
暴露評估
在這個階段我們要研究族群到這個危害源的情況,攝取頻率、每次攝取的利、暴
露時間、族群平均體重與壽命等等。可以使用「國家攝食資料庫」的資料作為參考,
進行暴露評估。
風險特性化
最後,如果上述的過程都進行順利,還要思考如何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向大眾
傳遞資訊,針對某一族群在假定的暴露情況下持續一段時間,所產生的特定健康危害
風險有多大,並針對假設及不確定性進行討論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