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RISCV 单片机的鸿蒙开发板 本项目从这个地方开始连载,连载结束后,会把原理图(pdf 版)开源给大家。刚开始大家 可能会觉得顺序有些凌乱,主要是因为这个连载不是从最初阶段开始的,后面我会把缺少的 部分,比如原理图板块等等一一补上。这样大家看起来,内容就不会显得突兀。 (一) 硬件电路调试 1. usb 转 spi 部分 电路上电后,通过 linux 中的烧录程序烧录往单片机中烧录程序不成功。但是以下两个条件 基本可以确定 FT4222 这个外设是没有问题的。 ①在 Linux 系统中能够识别 FT4222 这个外设(驱动自动安装的) ②在 Linux 系统中连续通过 FT4222 向单片机发送数据,在单片机的 MOSI 引脚处可以通过示 波器实测到信号。如图所示: 那么问题现在最有可能出现的就是单片机这个地方了,先从以下几个地方入手,看看单片机 有没有正常工作。 1.供电 2.时钟,包含 refclk 和 rtcclk 3.test io clk 4.检查 boot 设置 5.复位电路 上面几个指标也就是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必备的部分。 供电部分电压示波器测量如下: 1. 1.8V 2. 0.8V 3. 0.9V 4. 3.3V 时钟信号: 1. refclk 24Mhz,pass 2. rtcclk error 查到问题了,焊接电路板的过程中把晶振输出引脚和单片机引脚之间的电阻给“震掉” 了。 (此处建议焊接的时候,震动去锡法还是尽量少用,可能会带来未知的风险。 。 。 ) 就是这个电阻(在这里耽误了不少时间) 焊接上电阻之后的晶振输出波形: 3. 不过把这个电阻焊接上去之后,烧录依然不成功。那肯定还有其他地方问题没有解决。 test io clk 这个频率是 92K,是符合设计需求的,pass。 boot 电路 error,原来 boot 电路部分还没有焊接(为了分步调试,有些电路没有焊接) 。赶快把 boot 引脚焊接好。 经查手册,单片机程序烧录的时候,4 号脚应该高,5 号脚为低,也就是 2-3 通,1-4 不通。 在电路板上就是这么一个表现形式,也就是 2 通道 ON,1 通道 OFF。 把上述问题解决后,程序就能够烧进去了,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