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林致德

335

advertisement
Christianity
關於基督教
歷史發展
1
2
戒律及儀式
3
與猶太及天主
目錄
CONTENTS
4
對世界影響
1
歷史發展
基督教是以傳揚耶穌所留下之福音,承認耶穌即是基督、聖子
與救世主,起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耶穌所傳揚福音及
其事蹟節錄為《新約聖經》,並合併猶太教聖經為《舊約聖
經》,整合成「《聖經》全書」做為其宗教經典,其中以《新
約聖經》為信徒的生活及行為指引,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
組成的團體則稱為教會或基督教會。現今亦與伊斯蘭教、佛教
共同視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為天主教、東正教、新教等三大
派系,中文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而基督教整體以
「基督宗教」、「基督信仰」、「廣義基督教」或「泛基督教」
稱之。
神創造了世界,並照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來管
理世界,世人後來由於選擇犯罪而墮落,帶來了
死亡;聖父派遣聖子耶穌基督以道成肉身,傳揚
真理,並因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後
死裏復活且升天,賜下聖靈與信徒同在;基督為
了替世人贖罪而死,信徒可能因此得到拯救並永
生。
第一個教會在耶穌升天與聖靈降臨後由耶穌的使徒建立,之後耶
穌的使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傳揚教義,並快速在當時管轄巴勒斯
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傳播;雖曾長期遭羅馬帝國政府迫
害,但約於公元313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
時更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成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後
因羅馬帝國分裂後西方世界東西差異化發展,導致11世紀發生東西
教會大分裂,形成以教宗為首的公教會(天主教)、以及君士坦
丁堡普世牧首為首的正教會(東正教)。16世紀時,因為對贖罪券
的反感,由馬丁·路德掀起德意志宗教改革之後,西歐神學家們又
爆發了反對教廷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如馬丁·路德(路德派)、
約翰·喀爾文(喀爾文派)、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英國國
教)先後脫離天主教而自立教派,這些教派即為後世所統稱的新
教。
信仰起源
泛基督教和猶太教是信仰相同的惟一真神(上帝、耶和華),泛基督教
也承繼猶太教絕大多數的歷史信仰背景。《舊約聖經·創世紀》記載,
在創世之初,神創造的亞當和夏娃選擇了相信蛇,而不相信神,於是他
們犯罪墮落了。後來的人常常悖逆、遺忘、扭曲神的真義。但神不放棄
人,祂派自己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將真義的信仰完全彰顯出來。根據
新約聖經,在公元元年羅馬帝國猶太地區,童貞女馬利亞因聖靈感孕,
生下耶穌。耶穌的門徒承認耶穌便是是神的獨生子,從三十歲開始傳道
愛神和愛人的道理,並解釋人必須以此福音行事,藉此得到神給予的永
生。傳道三年以後,他被猶太祭司控告,被羅馬帝國派來的巡撫彼拉多
判處死刑,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門徒見證,耶穌的死,達成了耶穌降世
的目的——「為人的罪付上贖價」。他死後第三日復活,顯現於祂的門
徒面前四十天之久,最後升天,坐在父神的右邊。耶穌告訴祂的門徒:
祂還要榮耀再來,審判一切的活人死人,信他的人將不至滅亡,反得永
生,不信的人將與神隔絕,永遠沉淪。
教會建立
教會組織的建立是從耶穌受難的時候,祂的門徒失去了
信心,但耶穌復活以後,他們的信心被重新建立,開始
真正理解耶穌所傳的福音。耶穌在升天以前,把傳福音
的大使命交託給他們:
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
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
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導他們
遵守。看哪,我天天與你們同在,直到世代的終結。」
這以後,門徒們開始聚集、傳道,這就是教會的開始。
早期教會
基督教誕生於公元1世紀的黎凡特地區,最初被認為是猶太人的一個教
派外,也還受到了瑣羅亞斯德教和諾斯底主義的影響。教會開始成長,
但很快一位門徒司提反成了第一位殉道者,是沒有經過任何審判被用石
頭打死。耶路撒冷的教會除了幾位使徒以外,眾人暫時逃離,這也使得
福音開始傳向各地。加害基督徒的人其中有位叫做掃羅,他是一位法利
賽人,精通猶太律法,他有參與司提反殉道事件抓捕很多人入監牢。他
原本要再加害教會,而拿著大祭司的文書前去大馬士革,但路上耶穌向
他顯現,他便改信耶穌,並改名保羅,從此一生致力於將福音傳給外邦
人(指當時羅馬帝國境內的非猶太人),並寫了新約聖經27本書中的至
少13本書,最後在羅馬殉道而死。基督教開始還被看作是猶太教的一部
分或者一個分支,比如保羅去傳教時,大多是到猶太教的會堂。很多猶
太人不接納保羅,因比起傳統的猶太教,基督教比較不強調行律法,而
強調耶穌救贖的福音恩典,而後二者漸漸分道揚鑣,被人看作是兩個不
相同的信仰。也就約在公元43年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境內漸漸傳開了,門
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開始的。
公元64年,羅馬城發生大火(有一說法是尼祿皇帝為了建新城而故意縱火燒掉
舊城)。尼祿皇帝將大火起因歸罪於基督徒,並加大迫害基督徒。幾個世紀教
會遭遇許多基督徒被酷刑處決,如火刑燒死,在競技場中被野獸吃掉,釘十字
架等等。十二位使徒(猶大背叛之後補選一位)中只有聖約翰壽終正寢,其餘
的都殉道而死。在教會及基督徒被加害過程,反而使基督教在羅馬帝國越來越
興旺,更成為軍人們的信仰。後來君士坦丁大帝崇慕基督信仰,於公元313年頒
布米蘭敕令,承認了基督教徒的合法地位。君士坦丁將羅馬帝國的首都遷都到
拜占庭,即君士坦丁堡,引發了日後羅馬與拜占庭兩地教會對基督宗教領袖地
位的爭執。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命教會召開尼西亞會議,駁斥了亞流派,確立
了三位一體的教義。使徒們在世的時候所寫的福音書、書信被教會保存,到第
二世紀末,已經形成《新約聖經》的基本形態,到公元393年的大公會議被正
式定型。這時期著名的基督徒,有使徒彼得、保羅、約翰之後,有特土良、坡
旅甲等。
羅馬帝國國教
君士坦丁之後有一位羅馬皇帝尤利安被稱為叛教者,重新恢復
羅馬宗教,但他執政時間不長,到了380年,狄奧多西皇帝公
布了一道諭旨,基督宗教正式成為羅馬帝國國教。這道諭旨在
米蘭諭旨的基礎上,指出基督教的信仰是值得全羅馬帝國人民、
值得所有有思想的人、值得所有有智慧的人去接納的一個信仰。
它雖然沒有明確的說,要定基督宗教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但它
作為皇帝的命令方式發布,結果帶來許多人不得不成為基督徒
的氣氛。羅馬帝國漸漸衰落,公元410年羅馬城被日耳曼人攻
陷,476年最後一位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廢,
西羅馬帝國滅亡。有一種理論認為基督教為國教削弱了羅馬帝
國的武力,是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原因之一,可是同以基督宗教
為國教的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的力量卻仍舊很可觀,直
至1453年才滅亡。這時期著名的基督徒有聖奧斯定,聖熱羅尼
莫、聖巴特利爵等。
中世紀前期
中世紀前期包括從6世紀至10世紀,這段時間,特別是到9世紀初的歐洲被稱為
黑暗時代。滅掉西羅馬帝國的外族,以日耳曼的一個分支法蘭克人為代表,建
立了一系列的王國。這些外族在攻陷羅馬的過程中常常對基督徒禮待有加,他
們自己在6-7世紀中間也漸漸歸信基督教。這些民族文化很低,甚至連自己的
文字都沒有,可以稱為是蠻族。教士和修士讀書識字,成了黑暗時代中間文化
的曙光。教會中開始興起修道院,修道院在文化、農業、商業、慈善事業上面
都起了重要作用。羅馬教會在眾教會中的領導地位越來越突出,與君士坦丁教
會的矛盾也加深。基督教在耶穌活動中心的中東阿拉伯世界發展不大。公元
610年穆罕默德建立伊斯蘭教,迅速擴張,伊斯蘭教成為阿拉伯國家的主流宗
教。公元751年,法蘭克王國進入卡洛林王朝,勢力擴大,查理曼時代尤其強盛,
公元800年,教宗良三世為查理曼加冕,顯示並進一步擴大了基督教的政治影
響力。歐洲開始走出黑暗時代。這時期的著名基督徒有教宗額我略一世等。
中世紀中葉
中世紀中期是11-13世紀,教會出現分裂。1054年,東西教會大分裂
發生,不合的兩派分裂為公教(在中國稱天主教)和正教(在中
國稱東正教)。天主教以羅馬教廷為中心,教導權主要於教宗與
大公會議;東正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教會最高權力屬於東羅
馬帝國的皇帝。1096年-1291年,天主教以維護基督教為口號,奪
回被穆斯林占領的聖城耶路撒冷,展開了8次宗教戰爭(十字軍
東征)。經院哲學成為神學的主流,引入亞里斯多德的思想,非
常地思辨和哲學化。修道院的學校演變成為大學,教堂採用哥德
式建築,顯示了技術的發展。教會漸漸腐敗。這時期的著名基督
徒有聖多瑪斯·阿奎那、聖方濟各亞西西等。
中世紀晚期
新教改革
1517年10月31日,奧斯定會的修士馬丁·路德張貼了反對贖罪券的九十五
條論綱,引發了宗教改革運動,教會再次分裂。傳統派被稱為大公教
會,中文又稱天主教,改革派被稱為新教,中文又稱基督教(狹義用
法)。同時期的著名改革家還有喀爾文、慈運理等。他們強調因信稱
義,強調聖經的權威,否認羅馬教會和教宗的權柄,他們的信仰要點
可以用五個唯獨來概括,與羅馬天主教會產生極大的對立。英國出於
政治的原因也脫離天主教控制,成立了英國國教會。信仰衝突席捲整
個歐洲,加上其他的各種社會、經濟、政治的原因,神聖羅馬帝國瓦
解,歐洲爆發許多的戰爭,包括三十年戰爭。天主教會內部也出現改
良運動。新教內部後來出現很多不同的宗派,最主要的早期教派,有
聖公宗(安立甘派,又稱英國國教)、歸正宗(喀爾文派)、信義宗
(路德派)等。
啟蒙運動至今
隨著地理大發現以及西方帝國主義殖民擴張,基督教正式傳到了世界各地,並成為
西方殖民地的主要宗教,當時更有國教地位。1583年利瑪竇將天主教傳入中國,1807
年馬禮遜將基督新教傳入中國。啟蒙運動開始了對神的理性質疑,基督教內部出現
了自由派神學,與正統基督教神學傳承有出入。20世紀出現與傳統基督教形式不太
同的靈恩運動稱之為靈恩派,重視方言、醫病、趕鬼等異能,反對教會有的傳統結
構形式,也重視表現自己的屬靈經驗,例如不顧一切的去跳舞,及有現代先知講預
言等事,在基督教圈中造成不少影響,特別是在中南美地區。不少傳統教會抵制靈
恩運動,認為其背離神的道,更至有些傳統基督教人士認為是邪靈上身,但靈恩派
一般都認為自己沒有靈恩派之分,而只是偏向受聖靈的充滿。
2
戒律及儀式
學歷
禮拜
禮拜(亦稱為崇拜或敬拜)是教會活動中最重要的節目,每個教會每逢主日(星期日)都舉行禮拜,並要求信徒參加。
聖禮典
禮典是一種特別的禮拜,稱為禮典是因為透過不同形式,表示特別的意義。天主教和希臘正教有七
種聖禮典,即:洗禮、堅振禮、聖餐禮、婚禮、告解禮、授職禮、和臨終膏油禮,但其中耶穌基督
親自示範出來,以作救贖福音真道之標記的只有洗禮和聖餐禮,因此歸正教會只遵守這兩個禮典。
洗禮
洗禮依其形式再分為點水禮(這不是正式的稱呼,只表示其形式)與浸禮,有些教派且將此形式拿來作為教派的名稱,例如
:浸信會或浸禮會,我們教會依照改革宗教會傳統採用把水滴在領洗者頭上作為洗禮方式。
聖餐
聖餐是主耶穌親自設立的禮典,聖經裏有這方面詳細的記述。舉行聖餐時牧師會唸一段禮文:「主耶穌被出賣那一夜,拿起
餅,感謝上帝,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是為你們犧牲的;你們應該這樣做,來記念我。』吃過後,他照樣拿起杯,說:
『這杯是上帝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 們每次喝的時候,應該這樣做,來記念我。』所以,直到主再來,每逢吃這餅喝這杯
的時候,你們是在宣告主的死。」(哥林多前書十一 : 23~26)
喪禮
古人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第二)古人提示舉辦喪事的根據是禮,禮是人對人應有 的態
度,藉著規規矩矩的禮節表現出來。但聖經告訴我們舉辦喪事的根據是人對上帝的信仰。聖經說:「我們當中沒有人只為自己活
,也沒有人為自己死;我們活 著,是為主而活,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活也好,死也好,我們都是屬主的人。」(羅14:78)我們藉著辦喪事見證我們是屬主的人。
婚禮
基督教特別重視家庭,朝著建立基督化家庭這個目標而努力。基督化家庭的基石是信仰與愛,因此構成家庭的基本單位---夫妻應憑
著信仰與愛來結合。基督徒舉行婚禮乃是見證這種合乎上帝旨意的神聖結合。
3
與猶太及天主
4
對世界影響
•
•
•
•
•
•
•
自由平等
婚姻神聖
男女平等
慈善機構與現代福利制度
醫療機構
文化教育
基督信仰帶給人類的進步與發展
THANK YOU
謝謝。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