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timmythedreamer

《逻辑学导论》

advertisement
实体数量
前提中实例的多样性
相似方面的数量
从在一个或多个方面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类似性,到这
些事物在某个其他方面具有类似性
类比论证的强度
相关性
差异性
类比与或然推理
结论所做的断言
反对安乐死合法化
用逻辑类推(logical analogy)进行的反驳
本国妇女占大多数,能得出我们是妇女国家吗?
在淘汰不受欢迎的对象时,原因在“必要条件”意义上使用
充分条件被认为是所有必要条件的联合
对某个希望发生的事情感兴趣的时候,原因在“充分条件”
意义上使用
原因和结果
原因的第三种意义:在现有的条件之下造成该事件出现或
不出现的差别的事件或行为是什么
因果关系不是纯粹演绎的或逻辑的,它不能被任何先验的
论证所发现。因果律只能经验地或后验(即诉诸经验)地
发现
如此这般的事态下恒常地伴随着一个特定种类的现象
因果律
类比论证:三张蓝色石蕊试纸放到酸中都会变红,第四张
也会变红
从特定经验事实中得到一般或普遍命题的过程被称为归纳概括
简单枚举归纳法
归纳论证:三张蓝色石蕊试纸放到酸中都会变红,每一张
都会变红。
排除掉那些不可能为原因的事态,在该事态缺乏的情况下
该现象仍然能够发生
通过剔除关键的一个先行因素而排除某个或某些先行原因
本质上都是排除法
求同法
设置参照物
举例:注射甲肝疫苗。共同条件是获得免疫者都注射了疫
苗,不同条件是免疫者和不免疫者只在一个方面不同
排除那些不可能为原因的事态,这些事态的结果已经通过
归纳预先建立起来
求异法
求同求异并用法
海王星的发现
密尔方法
剩余法
农民通过对不同的土地施不同数量的肥料,观察到肥料用
量与产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而得出所施的肥料与庄家收成
之间的因果关系。商人在不同的时间段播放不同的广告,
以观察那些时间段生意的好坏,从而确定不同种类的广告
的功效。
它是归纳推理的定量方法,而前面的
那些方法本质上是定性的
共变法
一些共同变化完全是偶然的,而某些变化看上去是偶然
的,但可能具有一个隐蔽的因果解释。
归纳
科学的目标就是发现普遍真理。科学的价值:它的实践价
值和它对人类求知和理解愿望的满足
说明和推论可以被看成是同一个过程,只是方向相反
什么是逻辑学
研究用于区分正确推理和不正确推理的方法和原理的学问
每一个真正的说明不仅是相关的,而且真实的
联言式
态度上的区别:接受非科学说明的人是教条的,解释被认
为是绝对真的,不可改进的。而科学的态度十分相反,每
个提出的说明都是探索性的或暂时的。科学说明被认为是
假说,它们在现有证据下具有不同的可靠程度。
任何论证都是由命题构成的,命题是一种可以被肯定或否
定,并且或真或假的东西,它所指谓的就是人们通常使用
陈述句断定的东西。
命题与语句
解析(paraphrase)
科学和假说
科学说明与非科学说明
论证的分析
假设Q是已知为真的,那么我们不必提出任何理由来支持它
的真,但是我们希望对它为什么是真的做出一个说明,在这
种情况下,我们不是为Q建立一个论证,而是给出说明。这
种区分依赖于语境和作者的表达意图。
论证与说明
确证(confirm)假说的三个标准:1. 与原有已确立假说
的协调性;2. 预测力或说明力;3. 简单性
任一演绎论证均断言其前提决定性地支持结论
科学研究的7个阶段:确定问题;构建初始假说;收集额
外事实;形成说明性假说;推导出进一步结果;对结果进
行检验;应用该理论。
演绎和有效性
逻辑学的基本概念
当一个论证断言它的前提(如果是真的)为它的结论的真
提供了无可辩驳的理由时,这个断言或者是正确的,或者
是不正确的,如果是正确的,这个论证就是有效的。如果
不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即使前提是真的,也不能无可辩
驳地确立其结论的真),那么这个论证就是无效的。
两个独立事件共同发生的概率等于它们各自概率的乘积
乘法定理
如果这些事件(如a、b、c等)是不独立的:它们共同发
生的概率为第一个事件的概率乘以第一个事件发生的条件
下第二个事件的概率,乘以第一和第二个事件发生的条件
下第三个事件的概率,等等。
真和假是单一命题或陈述的属性;有效性和无效性是论证
的属性。
一个论证的结论的真或假自身并不决定那个论证的有效性
或无效性。此外一个论证有效不能保证其结论的真实性。
有效性和真实性
替代性发生(alternative occurrence):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事件至少一个发生
演绎论证是一种其结论被断言为从其前提绝对必
然地推出的论证,这种必然性不是一个程度问
题,不以任何其他事物情况为转移。反之,归纳
论证是一种其结论被断言为仅仅或然性地从其前
提推出的论证,这种或然性是一个程度问题,其
程度受可能出现的其他事物情况的影响。
一个演绎论证是有效的,即如果其前提是真的,其结论必
定是真的。每个演绎论证都要求其前提为其结论的真提供
担保,不能做到这个要求的演绎论证就是无效的。
归纳论证不要求它们的前提必然地支持结论,纵然其前提
是真的。所以其前提或然性地支持结论,归纳论证既不是
有效的,也不是无效的。
归纳和或然性
概率
计算两个或更多的替代性的事件发生的概率的方法:
A. 如果事件(如a、b)是相互排斥的,至少一个事件发
生的概率为它们概率的简单相加:P(a或b)P(a)+
P(b)
B. 如果事件(如b、不是相互排斥的,它们中至少一个发
生的概率由下面的方法确定:(1)将满足条件的状态区
分为互相排斥的事件,然后将这些事件的慨率相加;
(2)计算这些可能事件不发生的概率,然后用1减去这
个概率。
图示(diagram)
论证是逻辑学关心的主要对象。就是指谓任一这样的命题
组:一个命题从其他命题推出,后者给前者之为真提供支
持或依据。
论证、前提与结论
从科学说明中,必定能演绎出某些能够检验的命题。而从
一个非科学说明中,不可能演绎得到任何可直接检验的命
题。
奥卡姆剃刀
选言命题(或称析取命题)
假言命题(或称条件命题)
接受或拒绝某个观点所基于的基础:科学是经验的,真理
的检验在于经验之中,因为科学说明的本质是,它是可检
验的。
加法定理
若一个论证有效,并且其所有前提都为真,我们就称它为
“可靠的(sound)”论证。
常见类型是智力测验
将每个可能结果下产生的收益与实现该结果的概率值相乘,
所有这些乘积之和,即为该赌博或投资的期望或期望值。
A:所有政客是说谎者
所有S是P
E:没有政客是说谎者
I:有政客是说谎者
O:有政客不是说谎者
第一个类中所有元素都是第二个类的元素
全称肯定命题
第一个类和第二个类是完全相排斥的
全程否定命题
主项S指称的类中至少有一个是谓项P指称的元素
特称肯定命题
没有S是P
有S是P
主项S指称的类中至少有一个元素被谓项P指称的类的全
体所排斥
有S不是P
推理
期望(expectation)或期望值
企图说明事情为何从过去的状况发展到现在的状况的推理
叫做回溯分析。
信息性
语言的三种基本功能
四种标准形式
表达性
直言命题
礼仪性用法和践行性用法
指令性
陈述句
特称否定命题
疑问句
话语形式
质:每个标准式直言命题或者是肯定的,或者是否定的
祈使句
量:每个标准式直言命题或是全称的,或是特称的
感叹句
联项(copula):把主项和谓项连接起来
质、量与周延性
语言的用法
A:主谓项都周延
E:主谓项都周延
I:主谓项都不周延
情感词汇
周延性:如果一个命题述及了某个词项所指称的类的全部
元素,则称该词项在这个命题中是周延性的。
相同事物可以被情感色彩非常不同的词汇所指称。
信念歧见:关于某事情是否已经实际地发生有歧见
O: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如A和O、E和I
传统上认为,在差等关系中,上位的真蕴含下位的真,但
下位并不蕴含上位。
“限制换位/偶然换位(conversion per accidents)”:交
换主谓项的位置,同时将命题的量由全称改为特称。例
如:“所有狗是动物”可以有效地推出“有动物是狗”。
但可以同时为假,如A和E
不能同时为真,也就是说,可以由一个的真推出另一个的假
两个特称直言命题,主谓项相同而质不同,它们之间是下
反对关系。如I和O命题,可以同真但不可以同假。
全称命题称作上位式,特称命题称作下位式
对于A命题和O命题有效,将原命题先换质,再换位,然
后再换质。一般来说,换质位法对I命题无效,因为I命题“
有S是P”换质为O命题“有S不是非P”,而后者一般不能有
效换位。对E命题也无效,E命题换质后得到A命题,而后
者一般不能有效地换位,除非进行限制换位,然后再换
质,这样我们称之为“限制换质位”。
因此,换质位法只对A命题和O命题是有效的,对
I命题是无效的,对E命题进行限制换质位才是有
效的。
如果它们不能同假,但可以同真
如果把探求现实真理作为我们的目标,那么中性语言就应
更受重视。情感因素会分散注意力。我们最好的防御就是
对语言及其不同的用法多思而敏感,并具备识别那些不讲
道德原则的人强词夺理的伎俩的能力。
明显的实质论证:各方或者在信念或者在态度上,明确地毫不含糊地对立。
下反对关系(subcontraries)
论争、言辞之争与定义
两个命题有相同的主项和谓项目,质也相同,但是量不相同
在换质法中,主项保持不变,被换质命题的量也不需改
变。对一个命题进行换质,就是改变其质,并用谓项的“
补”替换原来的谓项。例如A命题“所有居民都是选举人”换
质后成为E命题“没有居民是非选举人”。
换质法直接推论中的前提叫做“被换质命题(obvertend)
”,结论叫做“换质命题(obverse)”。
反对关系(contraries)
传统对当关系
将差等关系和换位法结合,从“所有S都是P”可以推出下位
命题“有S是P”,然而有效换位成“有P是S”。
显然,这样两个命题在逻辑上是等价的,可以从一个有效
地推出另一个。换质法运用到任何标准直言命题,都是有
效的直接推论。
态度歧见: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感受不同。
矛盾关系(contradictories)
情感中性语言
如果一个命题是必然真的,那么它就没有反对命题,因为
互相反对的命题可以同假。我们把既非必然真也非必然假
的命题称为是偶真的(comtingent)。
如果一个命题必然为假,那么它就不会有下反对的对立
面。因为两个互为下反对的命题是可以同真的。
一致与歧见
一个是另一个的拒斥(denial)或否定(negation),也
就是说,它们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主项和谓项都相同,而质量都不同,一定是矛盾的
委婉语就是用温和的词汇表示严酷的现实。“经过与其指
代的实际相联系,委婉语便迅速地失去了它们的功能,这
是它们的宿命。因此,它们必须经常被它们自己的委婉语
所取代。”
差等关系(subalternation)
纯粹的言辞之争:存在言辞歧义但根本没有实质歧见。
标准或概念之争:表面上是言辞的实际上是实质的争论。
被定义项(definiendum):被定义的符号
交换命题中主谓项而进行的推论,对于E命题和I命题有效。换
位法中直接推论的前提叫做被换位命题(convertend),结
论叫做换位命题(converse)。
换位法(conversion)
一个类就是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所有对象的汇集。这种共同
属性叫做“类的定义特征(class-defining characteristic)”,
所有的类都有一个相应的补类(complementary class),
或简称“补(complement)”,即不属于原来的类的所有东西
的汇集。必须注意不要把反对词项当做互补词项,比如将“懦
夫”等同于“非英雄”。没有既是懦夫也是英雄的人,但并非每
个人都必须或者是英雄或者是懦夫,所以词项英雄与懦夫之
间是反对关系。同理,“胜者”补得不是“败者”而是“非胜者”。
换质法(obversion)
定义总是符号的定义
定义项(definiens):用来说明被定义项的符号或者符号串
逻辑与语言
其他直接推论
五种类型
定义
有点像“逆否命题”,即将主项换位原命题谓项的补,并将
其谓项换位原命题主项的补。
规定定义
定义的类型与争论的解决
《逻辑学导论》
把一个意义指派给某个符号,它既不真也不假
报道被定义项已经具有的意义,因而它可以或对或错
精确定义
被定义项有一个现存的意义,但它是模糊的,增加什么来
减少模糊性,达到精确性
理论定义
寻求对它的适用对象精确表述一个理论上足够或科学上有
用的描述。
促进理论理解
传统逻辑方阵有何不妥之处?如果A和E命题有效蕴涵相
应的I命题和O命题是正确的话,那么它断言A和O命题之
间有矛盾关系就不正确,同样认为I和O命题为下反对关
系也不正确。
解决方案:引入预设(presupposition)
说服定义
用表达性语言而不是信息性语言来寻求影响态度或激发情感
比喻定义
如果说出一个命题就肯定了某种对象的存在,那么就说这
个命题有存在含义。
歧义:如果一个词具有多个不同意义并且在特定语境中弄不
清楚哪个是它要表述的意义。
模糊:人们不能确定词项是否适用于该状况。
存在含义与直言命题的解释
外延:一个普遍词项可以正确适用的对象构成的汇集构成
那个词项的外延。
Devil's Dictionary
在定义中列出或给出词项指谓对象的范例
实指定义:通过用手或其他姿势指着对象来定义,不是通
过命名或描述被定义词项指谓的对象来定义。
准实指定义:给定义项增加一些描述的短语。例如:“桌
子”这个词意指这件“家具”(伴随相应的姿势)。
I命题:SP≠0
词汇定义的六种方法
E命题:SP=0
两个类的共同部分或全体共同元素成为两个类的
积(product)或交(intersection)
A命题:SP杠=0
说话者认为该词指谓对象所具有的属性集。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客观内涵
词项外延的所有对象共同拥有的属性全集。
规约内涵
词项指谓对象为人们认同的共同与特有属性。
在布尔解释中,特称命题有存在含义,全称命题没有存在含义。
大项:结论的谓语
小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
小项:结论的主项
大项、中项和小项
式
表明中项在前提中的位置,很明显中项只能有四种格
诉诸无知
(the argument from ignorance)
格
检验由一个全称前提和一个特称前提构成的三段论,要首
先在图中表明全称前提。
四项谬误,通常由于语词歧义引起
文恩图解法
相干谬误(fallacy of relevance):一个论证所依据的前
提与其结论不相干因而不可能确立结论之真时,其所犯的
就是相干谬误。
人身攻击
(argument ad hominem)
避免出现两个否定前提
不相干结论
两个全称前提得不出特称结论
64式*4格=256
直言三段论的15个有效形式
单称命题
谓项为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而非名词或类词项的直言命题
谬误:推理错误
预设谬误(fallacy of presumption):假定某些未经证
明的和无根据的前提为真。
主要动词不是标准的联项“是”或“不是”的直言命题
有人饮用希腊酒→有人是希腊酒的饮用者
量词不是“所有”、“没有”和“有”这些标准语词的直言命题
只有公民能成为选民→所有能成为选民的是公民
虚假原因
(false cause)
背景谬误
poisoning the well
当一个问语是复杂的,而且掩藏着多个预设时,就必须对
它们逐个地进行否定。仅仅否定一个假设可能导致对其他
假设的肯定。在法律中,热门将之称为“否定孕蓄”(the
negative pregnant)。
缘出前物
丐题
(begging the question)
在证明论题的努力中,却又假定了所要寻求证明的论题。
它在推理技术上总是有效的,但是毫无价值。
偶然和逆偶然/以全赅篇和以偏赅全
(accident and converse accident)
排斥命题(exclusive propositions):含有“只(only)
”、“只有(none but)”的直言命题,它们断言的谓项排
他性地适用于主项
只有勇敢者是值得公平对待的→所有值得公平对待的是勇敢者
诽谤
忽略具体问题而用某种更大的或更加吸引人的普遍东西来
隐蔽具体问题。问题却可能在于:这种措施可以促使得到
所寻求的目标吗?如果可以,它比可用的替代措施更好
——更有效率或成效吗?
复杂问语
(complex question)
所有人都寻求赞誉→所有人是赞誉的寻求者
每一只狗都有其得意之时→所有狗是有其得意之时的动物
一种谬误性反驳,它的批评不是指向结论,而是指向断定
结论或为结论辩护的人。
诉诸暴力
解释为处理类与类间关系的问题:“S是P”看做逻辑上等价
的A命题“所有S是P”,“S不是P”看做逻辑上等价的E命题“
没有S是P”。
直言命题的标准化
当我们把一个概括运用于个别事例中,而该事例并不适用
这种运用时,我们就犯了偶然谬误。反之,当我们把对一
个特殊事例为真的东西直接看做对大量事例为真,我们就
犯了逆偶然谬误。
歧义
有白色的大象→有大象是白色的事物
双关(amphiboly)
完全不像标准式直言命题但也可以有标准式翻版的命题
没有粉色的大象→没有大象是粉色的事物
除了雇员都是合格的→所有非雇员是合格的,且没有雇员
是合格的
重读(accent)
合成
除外命题(exceptive propositions)
如果一个论证中有一个前提是除外命题,那么对其有效性
的检验要分为两次。如果前提都是直言命题,而结论是除
外命题,那么我们可以断定它是无效的。
参项(parameter):一个有助于以标准形式表达原来断
言的辅助词项
分解
协同翻译
合理批判(legitimate criticism):加上一个高度不合理的前提
从元素的汇集性质而得出元素自身的性质。
省略(enthymematic)三段论
连锁三段论(sorites)
演绎
析取(disjunctive)命题或选言(alternative)命题
前件(antecedent):如果
析取三段论和假言三段论
后件(consequent):那么
肯定后件谬误
条件(conditional)命题或假言(hypothetical)命题
其中,直言前提是对条件式前提的前件的肯定,结论是对后
件的肯定。这种形式的论证是有效的,它被称作肯定前件
式(affirmative mood)或分离式(modus ponens)。
混合假言三段论:由一个条件前提和一个直言前提组成的三段论
否定前件谬误
其中,直言前提是对条件前提后件的否定,结论是对前件
的否定。这种形式的论证是有效的,被称为否定后件式(
modus tollens)。
避开死角法
直击一角法
二难推论
构造反二难法
已知任何两个陈述P和Q,它们只有四种可能的真值组合
拉丁文“vel”
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一个合取就是一个真值函项符合陈述,因此我们的圆点符
号(“·”)就是一个真值连接词。
合取
用波浪号(“~”)表示一个陈述的否定
否定
保险金会因生病或失业而被取消
弱的或相容的含义
“或”
(P V Q)· ~(P·Q)
拉丁文“aut”
至少且至多有一个是真的
免费赠送一份沙拉或甜点
强的或不相容的含义
用“V形号”表示
“除非你努力学习,否则你考不好”→“如果你不努力学
习,你就会考不好”。但是也有可能你努力学习了仍然考
不好。
通常用来形成两个陈述的析取,如果一个命题不是真的,
则另一个会是真的
析取
符号逻辑
“除非”
either最重要的作用是给符合陈述加标点
析取的否定通常是“不...也不...”,用符号表示为“~(P V Q)”或“(~
P)·(~Q)”
标点符号
“并非两者都”符号表示为“~(P·Q)”
日常语言中的论证
“两者都不”符号表示为“~(P)· ~(Q)”
P
T
T
F
F
Q
T
F
T
F
P⊃Q
T
F
T
T
不管一个条件陈述断言的是何种蕴涵,它的一部
分含义是对其前件和后件的否定的合取的否定,
用符号表示为 ~(P · ~Q),它的缩写是P ⊃ Q。
既然读P ⊃ Q的一种简单方式是“如果P,那么
Q”,我们也可以把符号“⊃”看做另一种蕴涵,逻
辑学家称之为实质蕴涵,它所断言的仅仅是并非
后件为假时前件为真。该符号像合取和析取符号
一样也是真值涵项联结词。
由前件逻辑地推出
根据前件中的术语定义而来
如果杰克是单身汉,那么杰克是未婚的
如果把这张蓝色的石蕊纸放在酸液中,那么这张蓝色的石
蕊纸会变红
决策性联系
否定的是其前件,其后件是一个滑稽的、显然为假的陈述
如果P是Q的一个必要条件,我们就有Q⊃P,并且
Q必定是P的一个充分条件。因此,若果P是Q的必
要且充分条件,那么Q是P的充分且必要条件。
如果所有人都有死且苏格拉底是人,那么苏格拉底有死
因果联系
前件是蕴涵者,后件是被蕴涵者
如果汤姆输掉了这场比赛,那么我就吞下我的帽子
条件陈述和实质蕴涵
第五种蕴涵:如果希特勒是军事天才,那么我是猴子的叔
叔
如果轿车行驶,那么它的油箱里有油
如果那个钱包里有五个两角五分钱,那么它里面超过一美元
代入例
一般地说,“Q是P的必要条件”和“P仅当Q”可以符号化为
“P⊃Q”。而“P是Q的充分条件”也是这样表示的。
真的前提和假的结论,而这样的论证无效
运用逻辑类推进行反驳
根据真值表检验论证
论证形式与论证
一些常见的有效论证形式
P V ~P
一个只有真带入例的陈述形式
P · ~P
重言式
一个只有假带入例的陈述形式
它们的真值取决于它们的内容,而不是它们的形式
矛盾式
带入例既有真陈述,又有假陈述
当两个陈述都为真或都为假时,它们就是实质等值的,用
符号“三杠号”(“≡”)表示,可以读作“当且仅当”。此时,
蕴涵是双向的,而每一个蕴含式都是一个条件陈述,故而
一个形如A≡B的陈述通常为双条件陈述。
陈述形式与实质等值
偶真式
实质等值
意义上等值的陈述
定义:若两个陈述的实质等值陈述是一个重言式,则两个
陈述逻辑等价
两个逻辑等价陈述的实质等值式是一个重言式。因为实质
等值式是一个双条件陈述,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逻辑等价
符号视为表示一个重言的双条件陈述。
在“≡”上面加T来表示
实质等值和逻辑等价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很大,并且也很重要。前者是一个真值函项联
结词,即“≡”。它为真或为假仅取决于它所联结的分支的真或假;但后者,即逻辑等
价不只是一个联结词,它还表达两个陈述之间某种非真值函项的关系。两个陈述逻辑
等价,仅当它们绝对不可能有不同的真值。但如果它们总是有相同的真值,那么,逻
辑等价陈述必定有同样的意义。在此种情形下,它们可以在任何真值函项语境中互相
替换而不改变在该语境中的真值。反之,如果两个陈述仅仅碰巧有相同的真值,甚至
它们之间没有实际的联系,那么,它们就只是实质等值的。只是实质等值的陈述当然
不能互相替换!
逻辑等价
德摩根定理
同一原理:这个原理断言:如果一个陈述是真的,那么它就是真的。
不矛盾原理:这个原理断言:没有陈述是既真又假的。
三大思想法则
排中原理:这个原理断言,每个陈述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
9种推论规则
替换法10种
一种真值指派可以使一个论证的所有前提为真而结论为
假,那么表明该论证是无效的
Irish Bull
这帮助我们解决了一个古老难题:一个不可抗拒
的力量遇到一个不可移动的物体,会发生什么
事?回答就是“任何事!”
无效性
一组公然不相容的前提使得我们可以有效地推出一个不相
关且荒谬的结论。如果一个论证因其前提的不相容性而有
效,那么它不可能是一个可靠/合理的论证。如果前提互
不相容,它们不可能都是真的。一个前提不相容的论证不
能确立任何结论的真,因为它的前提本身不可能都是真
的。任何结论都可从一些被当做前提的不相容陈述逻辑地
推出。不相容陈述并不是没有意义的,相反,在蕴涵任何
东西这个意义上,它们意谓着所有东西。
不相容性
一个特定个体具有某种特定的属性。表示式Hx是一个命
题涵项,它不是陈述或命题,它既不真也不假。
单称命题
(∃x)Bx
演绎方法
至少存在这样一个x,Bx。
量化
(x)~Px
从一个汇集的单个元素或分子的性质得到该汇集总体或元
素全部的性质的推理。
断言对一个整体为真的东西一定对它的部分也真。
你就总是与穷人为伍→所有时间是你与穷人为伍的时间
纯假言三段论:一个三段论所含命题都是条件命题
从作为整体之部分的性质得到整体本身性质的推理。
含混谬误(fallacy of ambiguity/sophisms)
每个除外命题应当译为一个合取式
没有任何事物是完美的 改写成:给定任何x,x不是完美的。
传统主——谓命题
有效性证明
无效性证明
非三段论推论
量化理论
规则:揭示种的本质属性;定义不能循环;定义既不能过
宽也不能过窄;不能用歧义的、晦涩的或比喻的语言来表
述;在可以用肯定的地方不应当用否定定义,词项意义本
质上是否定的除外;
当诉诸的对象对所讨论问题不能合理地宣称权威时,就会
产生诉诸权威谬误。
诉诸情感
如果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结论必须是否定的
存在谬误
256种形式中,只有15种是有效的
类和子类;属和种
诉诸同情
检验三段论
三段论规则和三段论谬误
谬误:否定推肯定
这个词项被正确地运用到某个给定场合,当且仅当在那个
场合中,特有的操作行为会产生特有结果。
标准式直言三段论
避免四项
在结论中周延的项在前提中也必须周延
谬误:排斥前提
词典主要靠这种方法来定义词项
操作定义
一个命题是真的,其依据仅仅是该命题并没有被证明为假,
或者辩称一个命题是假的,仅仅因为并没有证明其为真。
诉诸不当权威
(the appeal to inapproriate authority)
中项至少在一个前提中周延
谬误:不当周延
同义定义
属加种差定义
三段论是从两个前提推得一个结论的演绎论证。直言三段论
是由三个直言命题组成的演绎论证,其中包含且仅包含三个
词项,每个词项在其构成命题中恰好出现两次。如果一个直
言三段论的前提、结论都是标准式的直言命题,并以特定的
标准顺序组合在一起,就称为标准式直言三段论。
中项:在结论中不出现,在前提中出现两次
要完整描述一个标准三段论的形式,只要指明其式和格即可。
外延定义的局限性显示出“意义”更适用于内涵定
义,例如虽然“独角兽”这个词的外延是空的,但
不能说它是无意义的。
主观内涵
内涵(intention):普遍词项指谓(denote)的所有对
象并且仅仅那些对象共同拥有的属性集。
布尔解释
O命题:SP杠≠0
大前提:包含大项的前提
消除歧义
举例:“严重的精神疾病”;度量单位
换质位法(contraposition)
示例/列举定义
1. 不能刻画那些否定有元素存在的命题;2. 有事我们所
说的话并不假定所谈的类中有元素;3. 科学界及其他理
论界通常希望进行没有任何存在预设的推理。
举例:数学中“幂”的引进;用“黑洞”代替“引力完全崩溃体
”;“夸克”
目的:方便;保密;表达节约;心理目的
词典定义
这种谬误源于普遍词项的“分布式(distributive)
”用法与“汇集式(collective)”用法的混淆
在逆偶然谬误中,所有的断言都是分布式的,而在合成
谬误中,错误的推论是从分布到汇集的断言。一个是假
定了我们没有许可的东西,另一种是由于词项的多重意
义,其所用的词汇或短语在论证中的一个部分中意味着
一事物,在另一部分中却又意味着另一事物。P211
“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足动物”
晦涩是相对的,但是把晦涩语言用在非技术性定义问题
上,往往是徒劳无功的。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