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探索 总第 116期 1998年第 3期 · 企业改革与发展探索· 论 企 业 演 变 的 历 史 逻 辑 李 企业为什么会产生? 它是如何产生的? 本文用历 史逻辑来归纳有关的理论支点。 一、生产组织的起源 人类 与动物 的根 本区别 就是 人类 能劳动 ,能 够 风 圣 是在假定已经 存在交换行为的前 提下得出的。 在人 类最早的生产阶 段 ,只能是 自给自足的生产 ,根本不 知道交换为何物。 二、生产组织演变的历史逻辑 制造劳 动工具。 最早的生产组织 形式产生于原始 社 随着生产的不断 发展 ,生产 组织的不断进 化 ,生 会的部 落中。 人类早期的生产组 织形式与其他社 会 产组织的早期形式也在不断的演变。那么 ,生产组织 组织 形式是 融合在 一起的 ,当时 的人 们并不 是为 了 演变的历史逻辑是什么? 恩格斯认为 ,人们所奋斗的 节约 交易费 用而创 造组织 形式的 ,人 们早期 之所 以 一切都和利益有关。对于生产组织的形式来说 ,利益 创造生产 组织形式 ,是为了生存的需要 ,人类要抵 御 是原始的动机 也是最根本的冲动。 为什 么在生产组 自然的风 险 ,在实践 中本能地联合起来 ,形成一个 群 织内部 可以盈 利 ,为 什么其 他非生 产组 织盈利 较少 体或一个部落 ,来抗击自然对人类的侵害。在这种最 呢? 主流经济学一开 始就假定企业是追 求利润最大 早的 自给自 足的经 济中 ,人们联 合生 产的技 术发 生 化的 ,但是 ,我们 要问的 是 ,企业为 什么 能够使 利润 了 变化 (技术进 步是经 济组织 发生变 化的最 主要 的 最大化? 这要从分工与生产 方式的关系说起。恩格斯 因 素 ) ,出现 了劳动 剩余 ,这时才 有可 能出现 交换 行 指出 ,“到目前 为止的一 切生 产的基 本形 式是分 工 , 为。① 在原始 社会末期 ,生产范 围不断扩 大 ,生产 的 一方面 是社会 内部的 分工 ,另一方 面是 每个生 产机 种类也在 不断增加 ,导致了三次社会大 分工的出现 , 构内部的分 工。” ② 首先 ,分工 是生产的自 然表现形 这种 社会分 工的发 展 ,是 在交换 行为 不断增 加和 扩 式 ,它 一开始 表现为 不同 行业、不同 门类 的划分 ;其 大的情况 下产生的 ,而交换行为的不断 扩大 ,又诱 致 次 ,分工 同时又是生产的社 会表现形态 ,在生产力发 了人类 分工的深化。 这种分工的 深化和交换范围 的 展水平 既定的 条件下 ,生产 资料和 生产 者的结 合方 扩大都 是在利益机制诱导 下产生的。 这种社会层 面 式 ,表 现为一 种生产 条件 本身的 分配 ;第 三 ,分 工不 的分 工和交 换的发 展 ,必 然导致 微观 层面的 生产 组 仅表现 为人们 在社会 生产过 程中的 结合 ,而且 表现 织的进化和发展。诱导的原因是很简单的 ,这就是生 为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结合。 产力的 发展和人类对自身 利益的追求。 如果仅仅 有 这样 ,生产组 织正 是这 种分工 的社 会生产 过程 一个 条件 ,也不能 说明 生产组 织发 生、发展的 原因。 如果 最早的 私有生 产者 ,以家庭 为组 织的个 别生 产 单位 ,或以一群人为 单位的原始部落 ,在劳动中创 造 了新的生 产资料 ,劳 动工具和劳动范围 扩大了 ,生 产 的组织形态也进步了。但是 ,通过交 换所得到的利益 不仅 没有增 加 ,甚 至比 不交换 时还 少 ,那么 ,任何 一 个生产者都根本不可能去交换。同样 ,人们有交换的 行为动机 ,但由于劳 动分工不发达 ,生产技术没有 提 高 ,交换 的物质载 体没 有扩大 ,尽 管人 们想去 交换 , 因为 交换可 以提高 人们之 间的边 际效 用 ,但 是交 换 的范围并 不会扩大 ,只能出现停滞状态 ,这种结论 只 · 12· ① 盛洪曾经认为 ,“传统的理论对交 换的认识存在某 种偏差。”认为在“自给 自足的原始部落或自然经济中 ,个人 (或家庭、部落 )的产品 组合直接等于需求的组合 ; 只有在个 人的 (或家庭 的、部落的 )产品 出现剩余 的时候才会 有交换 行为” ,这种观点有偏差。他认为 ,交换完全是亚当· 斯密的 经济人行为 ,但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正是由于 人一生下来就 是自私的这种 经济人的 观点 ,才使得 在最早 的原始部落的内部与 部落之间 , 无法存在交换行为 ,至少在 最原始的一个起点是如此。因为当人们还食不果腹时 ,由于 交换的不确定 性 , 谁也不会把 相近和不 相近的产品 交换出 去 , 只有在生产组织的 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 ,经济人的 本性才使得交 换行为得以产 生 , 那种用 现代经济的 交换行 为去理解最初的交换行为的观点 ,犯了机械主义错误。参见 盛 洪 《市场 扩张、 交 易费 用和 生产 方式 变革 》 , 载 《管 理世 界》 , 1990( 6)。 ② 《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 ,第 3卷 , 329页 , 北京 ,人民 出版社 , 1975。 与自然 形式相结合的表现 形式。 反过来生产组织 的 的过程 使人们 不大可 能使用 共同的 劳动 资料 ,不利 发展 ,是社会分工的主要表现形态。生产组织从单个 于提高劳动效率。由 于这个致命弱点 ,混成的工场手 私有生产 者、部落向 手工作坊转变的过 程 ,就是分 工 工业开 始向有 机的工 场手工 业转变 ,要 经过相 互联 深化的过程 ,也是人类社会形态不断演进的过程。早 系的一系列的 阶段才能生产出来。 在斯 密的制针手 期 的“企业主”实 际上是手 工作坊 主 ,在斯密 眼里 是 工工场 的经典 实例中 ,制针 手工业 工场 的针条 要经 一些面包师、缝纫师、工匠等。劳动分工的发展 ,促进 过 72~ 92个专门的局部工人之手。这种工场手工业 了生 产的进 步 ,而 生产的 进步反 过来 又促进 了分 工 有其独 特的优 点 ,制 品从一 个阶段 转移 到另一 个阶 的发展。在这个相互关系的链条中 ,生产组织不断精 段所需要的时间少了 ,协作生产力 提高了。它使不同 密化了。而生产组织进化到工场手工业 ,已经成了资 的生产 阶段独 立起来 ,劳动 过程变 成了 不间断 的同 本主义 生产的历史和逻辑 的起点。 在初步分析了 分 时的空间上并存的过程。但是 ,这种分工造成了协调 工的 发展过 程与生 产组织 的关系 以后 ,我们 可以 回 费用 ,如果一 个生产 过程向 另一个 生产 过程转 移的 答上 面提出 的问题 了 ,为 什么生 产组 织能够 最大 化 时间中 断 ,便 会增加 生产 费用 ,这样 ,生 产力本 身的 地盈利? 生产组织作为社会分工的结果和标志 ,同时 逻辑也就使有机 的工场手工工场向 以机器为主的古 又是社会 分工的基础 ,其根本原因在于 它有效率 ,能 典企业转变了。 够提供 更多的盈利。 它的产生、发展、深化的历程 可 以机器 大生产 为主 体的 古典企 业 ,可以按 照生 以概括 为逐利的历史。 科斯提出 的节约交易费用 的 产的 客 观逻 辑来 组 织生 产 ,因而 ,大大 提高 了 生产 原因 ,也可以概括为能够获得更多的盈利。工场手工 率。 生产组织的形成 和发展为效率的提 高提供了充 业内 部的分 工 ,或 者说一 切生产 组织 内部的 分工 为 分条件 ,简言之 ,生产 组织为提高效率提 供了技术上 什么有效率? 斯密在他著名的制针工场的例子中 ,说 的可 能性。 但是 ,如果 生产 组织能 够提 供丰富 的产 明了分工 与工场内部的劳动 分工为什么能够提 高效 品 ,但 是在市 场上卖 不出 去 ,或者根 本没 有市场 ,那 率 ,表现 在三个方 面: 第一 ,由于 减少 了工作 转换 次 么 ,生产 组织提高效率的可 能性也无法变成现 实性。 数节约了 劳动时间 ; 第二 ,劳动者 由于专门从事单 一 因此 ,生 产 组织 的扩 大 和演 变 ,还 需要 一些 必 要条 的简化了 的工作 ,可 以积累专业知识和 操作技能 ,积 件 ,这个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市场范 围的扩展。生产组 累人力资 本 ;第三 ,操作过程的简 化和专业知识的 积 织的出现 ,并没有降低专业 化的程度 ,而 只是将社会 累使工具 的发明及使用有了 更大的可能性 ,易言之 , 分工转 化成为 企业内 部专业 化分工 ,这 种转化 能否 积 累了物 质资本。 一 句话 ,分工 和专 业化提 高了 效 实现 ,最终表 现在企 业内部 专业化 分工 的效率 能否 率。 马克 思在《资本 论》第 1卷中 更详细地阐述了 分 在市场上交换出 去 ,因此 ,市场范围的扩 大是这种企 工的 好处: 第一 ,劳动 分工表 现为 个人 差别的 消失 , 业内部 专业化 分工的 必要条 件 ,斯 蒂格 勒所概 括的 使个人劳动获得了平均社会劳动的性质 。第二 ,在工 “斯密 定理” ,在论证这种生 产组织的功能时 ,也是非 场 手工业 内部 ,“即 使劳动方 式不 变 ,同时使 用较 多 常适用的。这个道理 很简单 ,只有在市场上把自己的 的工 人 , 也会在 劳动 过程的 物质 条件上 引起 革 产品交换出去 ,才能实现盈利的目 标。 命。”① 第三 ,协作能够提高生产力 ,这种生产力本身 必然是 集体力。 第四 ,一 个工场内部的劳 动 ,引起 了 这样 ,我 们就解决了生产组 织如何干 ,干什么和 盈利的问题。 竞争心和特有的精神振奋。第五 ,劳 动对象可以有连 续性和多面性。第六 ,能够在同一时 间和空间完成复 三、古典企业演变的历史进程 杂 的劳动 ,扩 大空间 范围 ,同 时缩 小了 生产 领域。② 古典企 业也按 客观 的逻 辑不断 地发 展着 ,企业 因此 ,在生产组织内 部的分工提高了效 率 ,为盈利 提 的组织 结构在 不断演 变的同 时 ,企 业的 生产规 模也 供了巨大的可能性。 在不断地扩大。企业 生产规模的扩大 ,必须有两个条 工场手 工业的发展是从低级 到高级形态不断 过 渡的、混成的工场 手工业 ,是初 级的形式。 它的制 品 是由各 个独立的局部产品 纯粹机械地组合而 成。 这 种 经典 例子 是威 廉· 配 第所 说的 钟 表手 工业 工 场 里 ,由至少 30个局部工人生产钟 表的局部产 品。 这 种工 场手工 业有其 局部性 ,生产 分为 许多性 质不 同 件 ,一个 是必须有市场范围 的扩大 ,这是 企业规模扩 大的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 ,必须有生产要 素的大规模 ① 马克思: 《资本论》 ,第 1卷 , 360页 ,北京 ,人民出版 社 , 1975。 ② 参 见 《资 本 论 》 , 第 十 二 章 , 北 京 , 人 民 出 版 社 , 1975。 · 13· 的集中 ,这是企业规模扩大的充分条件。随着生产力 著名经济 史学家克拉 藩认为 ,这一 体制至 少在 1820 的发展 ,技术的发展也是一个既定的必要条件。我们 年以前在英国 制造业中占主导地 位。 由 于这一体制 先说 假定市 场范围 扩大 ,那么要 扩大 生产必 须有 大 易于控 制和监 督 ,并 能提 高效 率 ,一 直成 为 18世纪 量的原始资本。而仅靠个人积累是不够的 ,它不仅缓 的主要生产组织形式。分包制到中心车间的发展 ,是 慢而且 数量小 ,不 能筹集大量的资本。 因 此 ,借贷 市 由于直 接管理 和监督 的便利 引起的 ,它 降低生 产组 场便应运而生了。与此同时 ,以克服 个人资本积累局 织的管 理费用 ,这与 马克思 所说的 工场 手工业 的两 限的合伙制企业也出现了。 个发展阶段是 一致的。 从中心车间到更 大程度的专 其对 应的历 史过 程如下: 作 为一 种初级 形式 的 企业建立 于 15世纪 以前 ,从 1450年至 1650年这 两 业化 ,以致更 能降低 组织成 本的制 度创 新便逐 步发 展起来。 个世纪里 ,发生了具 有划时代意义的两 件事 ,一是 世 当我们从经济史 上分析了有关生产 组织不断演 界范围内 的探险、开 发和贸易 ,第 二个是世界经济 结 变的历史事实以 后 ,我们不 仅要问 ,生产 组织演变的 构由 于世界 与西欧 连成一 片 ,而 发生 了经济 结构 转 根本原因是什 么。 上 面我们谈到生产组 织与能够提 换。① 市场范围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为商业的发 高效率 是充分 条件 ,市场范 围的扩 展是 必要条 件之 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资本市场也随之繁荣。 17 一。除了这两个条件 以外 ,生产组织本身演变的原因 世纪西欧 各国的繁荣可以从 其产权形式的有效 性中 在于 ,与 生产组织能够实现 的产量相比 ,它能够相对 去寻找原因。在英国和荷兰 ,成功地 建立了生产组织 地不断降低组织成本。 的有 效形式 ,它激 励了资源投入和创 新活动。 “贸 易 和商业的发展是荷兰经济的主要动力。” ② 在当时荷 四、企业演变的内在动力 兰的两个 大城市安特卫普和 阿姆斯特丹建立了 拍卖 美国著 名经济 学家 钱德 勒认为 ,现 代大量 生产 市场 ,建 立了专门 处理贸 易的标 准契 约和法 律审 判 的兴起 ,需要生产过程的组 织和技术上的彻底 改变。 庭。而英格兰的商人阶层和地主利用议会制度 ,成功 基本的 组织创 新反映 了协调 和监督 能力 的高要 求。 地解 决了羊 毛出口 问题上 的皇室、羊 毛出口 商和 议 生产 率的提高 和单位 成本的 降低 (通常 所认为 的规 会三方的 利益冲突 ,因而有效地建立了 产权 ,保护 了 模经 济 )主 要来自 于在数 量上和 速度上 的增加 与提 私有产权和竞争。 高 ,而不 是由于工厂或设备 在规模上的扩大 ,这种经 正是 由于生 产组 织的创 新和 充分 界定的 产权 , 济性主要来自对 工厂内材料流动的 结合和协调的能 为生产者 提供了激励 ,继而扩大了要素 和产品市场 , 力 ,而 不 是工 厂 内 工 作的 更 趋 专 业 化 和 进一 步 分 导致 了更加 专业化 的分工 ,以及 一系 列更专 业化 企 工。④ 但是 ,生产组织的 变化 ,是为了挖掘 新技术的 业的建立。市场的扩大增加了交易费用 ,但一体化企 潜力。 这种观点是没 有问题的 ,但是 ,这仅 仅是一种 业的产 生又降低了市场交 换的交易费用。 当市场 扩 原因。 诺斯证明了企 业管理革命的主要 内容是试图 大时 ,企业也在不断 地创新 ,企业 的规模和数目也 在 设计一 套规则 和服从 程序 ,降低伴 随新 技术而 来的 不断 增加 ,这种因 果链条 使企业 效率 的提高 成为 可 交易费用。⑤ 为了克 服对投入品和产出品考核问题 , 能和必要。 18世纪的产业革命正是 这种因果链的结 设计具 有资产 专用性 交换关 系的契 约安 排 ,必 须进 果。 在诺斯 看来 ,“技术进步的提 高既缘于市场规 模 行组织本身的创新。考核产品的计量费用的增加 ,导 的扩 大 ,又出自发 明者有 能获取 他们 发明收 益的 较 致了在 全国范 围内质 量标准 法的实 施 ,它从某 种程 大份额的可能性。”③ 而企业的演变 正是能够提高个 度上降低了组织费用。为解决班组生产的偷懒问题 , 人收 益率的 主要途 径 ,它 所提供 的激 励制度 使任 何 发明了泰罗制。 企业 内的机会主义行为 和企业之间 技术的发展都成为可能。当然 ,由于 技术效应的外部 订立 契约 的机 会主 义 行为 导致 了 国家 仲裁 法 的创 性 ,依靠 国家的法 律 ,尤其是 专利 法的 实施 ,更有 可 能实现个人的更大的收益。在经济史上 ,我们可以寻 找有关 的佐证。 在都铎王朝和斯 图亚特统治时期 的 英国 ,分 料到户制 的发 展 ,起 因于 市场 的扩张 ,此 时 的企业 以计件工资为主要 的分配手段。 分料到户 制 是以 生产任 务的不 断分化 为特征 的 ,这一企 业的 初 始形 式先后 发展到 纺织、制革、小 金属 商品等 领域。 · 14· ① 诺斯: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 迁》 , 第 11章 ,上海三 联书店 , 1991。 ② 诺斯: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 173页 ,上海三联 书店 , 1991。 ③ 诺斯: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 186页 ,上海三联 书店 , 1991。 ④ 参 见 钱德 勒 《看 得 见 的 手— — 美 国 企 业 管理 革 命》 , 324- 325页 ,商务印书馆 , 1987。 ⑤ 诺斯: 《经济 史中的结构与 变迁》 , 197~ 208页 ,上 海三联书店 , 1991。 立。 这样 ,企业一方面自 己不断降低组织 管理费用 , 资、研究 开发等部门实现了 职能分工 ,分 别由总经理 另一 方面不 断将管 理费用 转移到 企业 以外 ,由政 府 管理。这种公司易于 控制 ,但是这种组织形式却有明 来承担。 实 际上市场制度的创立 也是不断降低交 易 显的缺 陷 ,由 于管理 跨度 大 ,平行机 构多 ,增加 了组 费用的结果。 织管理费用。 为了克 服 U 型 结构的弊端 ,本世纪 20 近代 企业向 现代 企业组 织演 变的 历史 ,充分 证 年代 ,出 现了新的公司组 织结构 ,即 M 型结构 ,以美 明了企业 演变的内在逻辑是 为了降低组织管理 费用 国的 杜 邦公 司、通用 汽 车公 司、标 准石 油公 司 为代 这一观点。 表。 其特征是 ,第一 ,经 营决策由独立的分 部各自做 在 1840年以前 ,几乎所有的高层 经理都是企 业 出 ;第 二 ,总部 有一个 参谋 部 ,控 制各 分部 ; 第三 ,总 的所有者 ,所有权与控制权是没有分离的。古典企业 部负责 战略决 策或长 期规划 和目标 ,只 注意总 体的 有它的 一般特征。 第一 ,产权主体是单一 的 ,企业 产 绩效 ; 第四 ,追求总 的利润最大化。 这种结 构的分部 权属于个 人 ,更准确 地说 ,以罗马 法的所有权理论 为 相当一 个 U 型企 业 ,这 样 M 型 企业 吸收了 U 型企 基础 ,个 人、家 庭是企 业主体 ,承 担民 事责任 的是 自 业的优势 ,又弥补了它的缺陷。 然人。第二 ,产权形态是集 权结构 ,不管是业主制 ,还 企业组 织形式 的另 一个 重大的 发展 ,是所 有权 是合伙制 ,都对债务 承担无限责任 ,资金属于个人 所 结构的 变化 ,从独资、合 伙到 股份公 司的 发展 ,是企 有 ,如果进行资本集 中 ,也是以借 贷的形式而非入 股 业产权制度安排的质变。 的方式进 行 ;从内部 权力结构来看 ,占有权、使用权、 综上所述 ,企业组织形式的 不断演变和发 展 ,有 收益权、处分权是合一的。这种古典 式企业不利于积 五条 主 线: 第一 ,生 产组 织 能够 大 幅度 提高 生 产效 聚资本 ,由于所有者 受人力资本的限制 ,不能很好 地 率 ,为 企业演 变提供 了可 能性 ; 第二 ,市 场规模 的广 经营企业 ,当市场规 模进一步扩大时 ,对生产组织 的 度和深度的开拓 ,要求企业 效率与之相适应 ,是企业 要求进一步提高了。 演变的必要条件 之一 ;第三 ,企业组织演 变的主要目 1840年 以后 ,企业组织 的发展 迈出了 重要的 一 的是为了降低相 对的管理组织费用 ,提高管理 效率 ; 步 ,这就是所有权 与控制权分离了。 也就 是说 ,所 有 第四 ,社 会生产技术的飞跃 发展 ,为企业 内化技术创 者只 根据契 约获取 利润 ,而经理 层来 从事管 理和 经 新的成果提供了 外在条件 ; 第五 ,以国家 和市场为主 营。 具有管 理知识的高层经理按 照生产的客观要 求 导的两 个主要 制度安 排 ,为 降低企 业的 市场交 易费 和市场的 需要 ,确保 销售稳定增长 ,开发新产品和 新 用和管理费用提供了制度保证。 服务 ,确保自己的目标函数的实现。这种公司的结构 是由 总经理 控制着 若干个 平行的 层级 机构 ,这种 公 (作者单位: 求是杂志社 ) 〔责任编辑: 王 刚〕 司结构被称为 U 型结构 ,如生产、销售、财务、金融筹 · 15·